人口普查

2024-09-25

人口普查(共9篇)

1.人口普查 篇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了,如何组建好普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以搞清人、户相关指标为目的普查,相对于农业普查、经济普查来说,人口普查对基层的业务工作压力来看,还不是最主要的,最大的压力在于如何有效组织人员力量搞好普查,毕竟,人口普查涉及到每家每户,面大,情况又如许复杂。

人口普查的关键在乡镇一级。乡镇一级如何合理有效整合人力资源,灵活按照普查方案进行组织实施,直接决定着普查成败。乡镇工作有其自身的运作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存在,对探讨基层普查的组织模式非常重要。那么,怎样的组织模式比较适合当下的基层实际有利于此次人口普查的开展呢?通过对基层的调研,有几个问题,可以探讨一下。

一、关于乡镇一级普查领导小组组长人选问题

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及市政府关于普查组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角色的定位,乡镇一级如按惯例,自上而下套文件,由政府常务副职担任组长,将对牵头组织协调、落实工作,明显不利,因为就乡镇政府常务副职一般分管线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交通、建设这类领域,对于统筹安排以公安、计生、统计这块工作为主的人口普查工作,缺少必要的领导权威。退一步讲,乡镇政府常务副职担任组长,势必交由底下中层担任普查办公室主任具体组织实施,这样,一再弱化的领导组织力量,更不利于需要全社会动员的大型普查。

人普工作是各种普查中需要动员的人员力量最大的一次,工作量大,面上情况复杂,牵涉部门众多,乡镇一级人普领导小组组长宜由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担任,这样,便于更好的集中使用人、财、物等普查必须的基本要件,便于各种工作部署和具体落实。普查,毕竟是一项国务院部署的周期性工作,一把手挂帅,只要思想到位,运作不是问题。

二、关于普查工作具体负责领导的人选问题

对乡镇来说,人口普查牵涉到的工作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社会事业线(包括计生、民政等)。一条是政法线(包括公安、流动人口管理办等)。

按照乡镇常规工作安排来看,具体主抓这项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的班子领导多为这两条线的分管副职。再加上这两条线分管领导在现今乡镇领导班子中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两条线分管领导主抓均不是十分理想。

先说以计生、民政为主体的社会事业发展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一般都由乡镇政府副职或新提拔副职担任,部分还是由乡镇长助理这一角色主管。就领导权威而言,他们大都属于班子中的“弱势群体”,担纲综合协调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明显缺乏必要的领导权威。在此情况下,由他们主抓,将会导致底下工作执行能力的减弱。

另一条线,由于近年乡镇领导职位的配置改革,大部分地区都取消了政法副书记的配备。政法、综合治理这一线工作,大都交由兼任乡镇党委委员的派出所所长具体分管,由于他们身兼两职,工作主体却还在派出所,办公场所也在基层派出所内,受其限制,在综合协调这一块,他们又明显达不到普查所需的目标要求。

因此,建议乡镇一级普查机构中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的“主管”最好由乡镇党群副书记来担任,其他分管线领导协助配合工作。就个人影响力,综合协调能力、人事整合的能力而言,党群副职是上佳人选,他们既可影响乡镇人事的调整,又可较好地制约、影响村一级执行。分量不一样,执行落实起来分量自然(来源:好范文 http:///)不一样。

三、关于乡镇普查办人员的主体构成对基层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来说,与确定工作主管一样,配备配强乡镇普查办业务力量,也是一个关键所在。如何整合乡镇人员,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基层普查组织力量,是确保普查每一环节、每一项业务工作顺利推行的关键。如何选人,个人认为,要避开两类人,用好两支队伍。

(一)要避开两类人作为普查力量的主体。

一是计生办人员。就工作能力、素质,对人口管理的熟悉程度来看,他们是不错的对象。但就工作量、就工作的繁琐复杂程度而言,乡镇计生办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太繁琐,不易抽身全身心投入另一项工作,大范围的查孕查环,要时刻关注的出生人口状况,大量表格上报,计划生育月卡下发,生育政策落实,计划外生育追查,他们腾不出也抽不出力量集中搞普查;再有一点,按照国家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经验做法来看,人口普查年期间,势必对人口生育处罚政策作相应调整,“大赦天下”。若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由于人普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全力参与了此政策的宣传和工作落实,政策兑现,那么人普一结束,原先基本政策一恢复,势必对他们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出于保护干部和避免计生一线过多的受此影响,应体谅计生干部。建议,计生干部可参与,但不要作为主体力量。

2.人口普查 篇二

关键词:人口普查,人口普查误差,人口普查误差评估方法

一、引言

人口普查无法正确计数目标总体的每一个人及其人口统计特征。于是,各国政府统计机构设法使用各种方法评估普查质量,即估计普查误差,包括覆盖误差和内容误差。覆盖误差进一步分为遗漏和错误计数。覆盖误差直接影响人口总数的精度,内容误差虽然不影响人口总数的精度,但却影响普查各个类别人口数的精度。世界大多数进行人口普查质量评估的国家主要关注的是普查覆盖误差。

评估人口普查质量的方法很多,例如,逆记录检查、人口统计分析模型和事后计数调查。逆记录检查主要用来估计普查遗漏误差。这里的逆记录是指本次普查之前的记录,包括上次普查被计数人口记录、上次普查与本次普查标准日之间出生人口及迁入人口记录等。其样本从多个彼此独立的抽样框抽取。它通过对比样本与本次普查数据库以及计算样本个人抽样权数的方法来确定被本次普查遗漏的人口数。

人口统计分析模型利用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医疗保险等有关的行政记录资料和其他估算资料来获得总体真实人口数估计值,然后在此基础上估计普查净误差率,即(估计的真实人口数-普查人口数)/估计的真实人口数。

事后计数调查目的是估计普查覆盖误差。它由抽样设计、调查和比较样本、事后分层和估计构成。其核心是构造用来估计总体真实人口数目的双系统估计量。该估计量有两个基本假设条件:一是等概率,即要求估计区域内(事后层)的每一个人在普查中有相同或相似的被登记概率;二是事后计数调查与普查独立。

二、部分国家的实践

1. 美国。

美国普查局每次人口普查后都进行质量评估。先后采用的评估方法有逆记录检查、行政记录检查、与当前人口调查比较、人口统计分析和事后计数调查。

1950年人口普查后,美国开始研究基于出生、死亡、迁移及其他资料的人口统计分析模型。该模型能够提供独立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黑人-非黑人的真实人口数估计值及其普查净遗漏率估计值。1970年美国首次使用这个模型估计全国真实人口数及其普查净误差率。其模型表达式为。其中,Pt=估计的第t时点真实人口数,P0=第0时点人口数,Bi=第i时点全部出生人口数,Di=第i时点全部死亡人口数,Ii=第i时点全部迁入人口数,Ei=第时点全部迁出人口数。

人口统计分析模型优势有二:一是独立于人口普查,因而能够避免可能与事后计数调查存在某种程度的不独立而引起的交互作用偏差;二是无须采集另外资料,因而节约评估成本和评估时间。但它有不足之处:一是缺少独立估计拉美血统人口、亚裔人口、美洲印第安人口,其他人口数目的资料;二是无法估计各个州的人口数目,因为难以获得国内州与州之间人口迁移的准确数据;三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即国际净迁移的准确数据不存在,因而只能估计,并且估计方法很多,而究竟哪种估计方法最为准确至今还是一个未知数。

1970年人口普查后,美国开始积极研究事后计数调查评估方法,并将它应用于1980年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事后计数调查优势有二:一是它的核心部分,即估计真实人口数的双系统估计量(Dual System Estimator, DSE)建立在捕获-再捕获模型基础上;二是它充分利用了两套资料,即普查资料和事后计数调查资料,因而估计的真实人口数比只依据一套资料估计的结果准确。事后计数调查缺陷主要是其双系统估计量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偏差,即被普查遗漏的人口更容易被事后计数调查遗漏。换句话说,该估计量没有包括这类人口,因而估计的真实人口数目偏低。其表达式为DSE=(CE×P)÷(M)。其中,CE为根据E样本(下有说明)估计的普查正确计数人口数,P为根据P样本(下有说明)估计的事后计数调查人口数,M为根据P样本估计的同时被普查和事后计数调查登记的人口数。

美国在1980年事后计数调查中首次提出了三个重要概念:一是P样本和E样本。P样本由事后计数调查时的当前人口组成,用来估计普查遗漏人口数,E样本由事后计数调查样本小区的普查个人组成,用来估计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二是足够比较信息。它意味着,一个P样本或E样本个人记录包含足够多的用于比较所需要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姓名。对信息不足个人,剔除比较程序;三是搜索区域。为提高P样本匹配率和E样本匹配率,如果在本样本小区无法找到相应的匹配者,就在其周围区域寻找,这个区域称为搜索区域。

美国1990年事后计数调查主要改进在两个方面:一是事后层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个州,而是可以跨越州的边界线;二是创建了小区域合成估计模型,因而解决了由于区域规模小、分配的样本量少而导致的估计人口数目有较大抽样误差的问题。

美国2000年事后计数调查改进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抽样单位由街区变为街区群;二是样本量由1990年的17万住房单元扩大到30万住房单元;三是为提高匹配率而进行的搜索集中在住房单元地址误差严重的街区群;四是事后计数调查人口包括无移动者(普查日和事后计数调查日均在本样本街区群)和向外移动者(普查日在本样本街区群,普查日后迁移到其他街区群)。

美国2010年事后计数调查实行了若干重大改进,其中最主要的有三项:第一,美国2010年除了提供普查净误差之外,还提供净误差的两个组成部分,即遗漏和错误计数。第二,修改了普查正确计数定义。所谓普查正确计数,是指个人计数须同时满足五个条件:完整性(姓名、年龄等记录完整);适当性(属于普查范围);唯一性(必须且只记录一次);总体性(属于居住在住房单元的人口);位置正确性(计数在常住地或普查日所在地)。这里对正确计数定义修改主要是针对上述第五个条件,即位置正确性来说的。第三,首次构造了基于罗吉斯蒂回归模型的用来估计总体真实人口数目的双系统估计量。具体做法是:首先分别以个人在普查中正确登记的概率和匹配概率为因变量,以事后分层标志为自变量建立两个罗吉斯蒂回归模型;然后依据样本数据获得这两个模型参数的估计,从而得到两个预测模型;再后把样本中某人的诸自变量取值代入预测模型,计算出样本中每个人在普查中正确登记概率的模型预测值和匹配概率的模型预测值;最后用这两个模型预测值构造总体真实人口数的估计量。

美国1980、1990、2000年和2010年均使用人口统计分析模型估计全国真实人口数,并且作为双系统估计量估计的真实人口数目的佐证数据。

2. 南非。

南非普查局2001年组织事后计数调查的目的是估计该年人口普查的覆盖误差和内容误差。事后计数调查目标总体包括居住在非季节性住房单元的人口和宾馆的工作人员,而不包括居住在集体宿舍和非生活区的人口。

受操作和经费预算的限制,事后计数调查全国样本量为600个普查计数区(大约为全国普查计数区的1%,每个普查计数区含100个家庭),按各个省的人口数比例分配。为避免有的省因人口数少而分配的样本量不足,规定了最低样本量,例如,每个省不得少于40个样本计数区。

以省为范围,普查计数区为抽样单位,采取单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式抽取普查计数区样本,一旦抽取了计数区,对样本计数区中的全部家庭和旅馆100%调查。固然,从统计效率观点来看,如果进一步做次级抽样,即,从每个抽取的计数区抽取家庭子样本能减少群效应,但这会使比较工作难以进行,所以还是放弃了次级抽样的考虑。

样本抽取后,使用问卷采集事后计数调查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事后计数调查时居住在本样本计数区的家庭人口数及其每个人的姓名和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最高文化程度等);事后计数调查时没有居住在本样本计数区,但人口普查时居住在这里的个人姓名及其人口统计特征。

样本数据采集后,进行比较。比较就是对比同一样本计数区的事后计数调查问卷和普查问卷的个人记录。通过初始比较、现场确认和最终比较,个人分为三类:同时被普查和事后计数调查计数(匹配);只被普查计数但未被事后计数调查计数;只被事后计数调查计数但未被普查计数。

比较工作结束后,进行估计:首先是计算个人抽样权数。每个样本计数区的抽样权数为那个层的计数区总数与从那个层抽取的计数区的比值。每个抽取的计数区的抽样权数等于其中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抽样权数。为便于计算,南非对同一样本计数区的事后计数调查人口、普查人口均使用相同的个人抽样权数。

然后是使用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全国真实人口数。双系统估计量=(估计的事后计数调查人口数)×(估计的普查人口数-估计的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估计的匹配人口数)。其中,估计的事后计数调查人口数=所有样本计数区事后计数调查个人抽样权数总和;估计的普查人口数=所有样本计数区人口普查个人抽样权数总和;估计的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所有样本计数区人口普查中错误计数的个人抽样权数总和;估计的匹配人口数=所有样本计数区同时被普查和事后计数调查计数的个人抽样权数总和。

最后是估计普查净遗漏人口数及其净遗漏率。其中,估计的普查净遗漏人口数=估计的真实人口数-估计的普查人口数;估计的普查净遗漏率=估计的普查净遗漏人口数÷估计的真实人口数。

此外,南非使用一致性率、总差异率、净差异率、不一致性指数和不一致性总指数估计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婚姻状况等内容误差。

3. 加拿大。

加拿大每隔5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自1961年人口普查起,加拿大使用逆记录检查估计普查遗漏人口数。

逆记录检查属于抽样检查。其样本从五个抽样层分别独立抽取。这五个抽样层分别是:上次普查计数人口数据库;上次逆记录检查遗漏人口数据库;上次普查到本次普查出生人口登记册;上次普查到本次普查从国外迁入本国人口登记册;本次普查日的本国非永久性居民登记册。除第二层100%抽取外,其他抽样层均是概率抽取。在这4个抽样层,以个人为单位,采取分层(第一层)或简单随机(其他层)方式抽取逆记录检查个人样本。每个抽取的个人均有一个设计抽样比例,即样本人口数/抽样层人口数,其倒数为设计抽样权数。如果逆记录检查样本不存在无答复,那么设计权数就是其最终抽样权数。如果存在无答复,则需要把抽样层无答复者的设计抽样权数分配给同一抽样层的答复者。

逆记录检查样本抽取后,首先在全国(地区)本次普查数据库进行搜索。如果找到了逆记录检查样本个人,就称该样本个人为普查计数。如果没有找到,就收集相关信息以证实逆记录检查样本个人是否属于普查目标总体。在收集数据之前,通过跟踪获取样逆记录检查样本个人最新地址及其电话号码,并发送问卷请其填写。逆记录检查问卷一般包括上次普查后是否更改了姓名、本次普查日常住地及其居住的人口数、姓名和人口统计特征,等等。利用采集的数据确定样本个人是否属于普查目标总体。如果属于,就再次在普查数据库搜索,以确定是否为普查计数。

通过搜索、采集数据和再次搜索,逆记录检查样本个人分为四类:普查计数;普查遗漏;在普查目标总体外;无答复。逆记录检查所有普查遗漏样本个人最终抽样权数之和即为全国普查遗漏人口总数。

为了估计全国普查错误计数(重复、普查日后出生人口数、宠物等)人口数,逆记录检查增加了一个单独的普查计数样本。该样本从本次普查数据库抽取。为了保证样本代表性,抽样前,按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对普查数据库分层。在每一层,以人为抽样单位,采取简单随机方式抽取逆记录检查的单独样本。每个单独样本个人有一个设计权数。如果样本不存在无答复,设计权数即为最终抽样权数,否则对设计权数进行修正。对单独计数样本,逐一详细检查其中的每一个人,看是否为重复计数、宠物、普查日前死亡者、普查日后出生者。检查后,得到了单独普查计数样本的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这些样本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的最终抽样权数之和即为全国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

逆记录检查提供下列人口数:估计的全国普查遗漏人口数;估计的全国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估计的全国普查净误差人口数,即估计的全国普查遗漏人口数与估计的全国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之差;估计的全国真实人口数,即估计的全国普查净误差人口数与全国普查人口数之和;估计的全国普查遗漏率=估计的全国普查遗漏人口数/估计的全国真实人口数;估计的全国普查错误计数率=估计的全国普查错误计数人口数/估计的全国真实人口数;估计的全国普查净遗漏率=估计的全国普查净误差人口数/估计的全国真实人口数。

逆记录检查的优点是:样本代表性强,既包括了难以计数人口又包括了容易计数人口;成本低廉,不用编制抽样框,抽样框直接来自人口登记册;确保了普查和逆记录检查之间的独立性。不足之处是:五个抽样框之间可能有重复人口;需要有健全的行政记录,换句话说,逆记录检查只适合行政记录健全的国家,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基本不适用,因为缺少这方面健全的行政记录资料。

加拿大也使用人口统计分析模型估计真实人口数,其目的是提供年龄-性别人口数目估计值。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已经使用人口统计分析模型对逆记录检查的某个年龄-性别组的净遗漏结果进行修正。例如,1991年逆记录检查结果表明,在0~4岁孩子中,女孩净遗漏率(3.75%)显著高于男孩(2.26%),这很可能源于逆记录检查的抽样误差。人口统计分析利用精确的出生性别比率和死亡率信息对0~4岁的女性人口数目进行了修正。

三、结论与建议

由于各个国家人口普查模式不尽相同,现存的统计资料来源及其质量差异也比较大,同时也由于各个国家行政管理方式不同,所以没有适合于所有国家的人口普查评估方法。一般来说,逆记录检查和人口统计分析模型适合于行政记录健全的国家,而事后计数调查适合于所有国家。

为了成功使用这些评估方法,提出几点建议:首先,使用人口统计分析模型前必须建立准确完整的人口出生、死亡、迁移登记册,否则估计的真实人口数目有比较大的误差;其次,使用逆记录检查估计普查遗漏人口数要注意减少非抽样误差和对其效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使用事后计数调查需要准备大笔调查经费、培训调查员和比较员,以及确保与普查独立,否则产生比较大的交互作用偏差,从而导致估计的真实人口数目偏低。

参考文献

[1]Mary H.Mulr.Census Coverage MeasurementMethodology Research:Past and Present[J].U.S.Bureau of the Census Washington, D.C.20233-0001, 2002 (4) :617-622.

[2]Robinson, J.G., and Ahmed, B.Estimation of PopulationCoverage in the 1990 United States Census Basedon Demographic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ian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93, 88 (423) :1061-1071.

[3]U.S.Bureau of the Census.Accuracy and CoverageEvaluatio of Census 2000:Design and Methodology[R].DSSD 03-DM.2004.

[4]Mary H.Mulry and Donna K.Kostanich.Frameworkfor Census Coverage Error Components[J].ASASection on Survey Research Methods.U.S.CensusBureau, Washington, DC 20233, 2006 (6) :3461-3467.

[5]Statistics South Africa.Census 2001 Post-EnumerationSurvey:Results and Methods[R].Statistics SouthAfrica, 2004.

3.古代的“人口普查” 篇三

洪武三年(1370年)儿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进行了一次全国人口“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下面依次填写户主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后面还备“事产”“户别”等项,记载其户产业情况,注明是“军户”“民户”还是“匠户”等。这场声势浩大而又体制完备、内容翔实的“摸家底”运动,比1790年美国和1801年英国举办的国情普查早400余年。

其实,中国早在公元前2200年的原始社会时,就已出现“人口普查”的萌芽。《史记》中“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说的是大禹为治水而进行人口调查,当时登记人口为1355万人,相当于新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北京市的总人口。不过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数据并不准确,因为当时中国还有很多地方并未统一。被公认为中国最早最为精确的人口数据,来自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人口普查”。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全国共有居民12222062户,59594978人,相当于10年前安徽省的总人口。

中国古人也很早就认识到“人口普查”对于富国强民的好处。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说:“不明于计数而欲舉大事,犹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他除实施“春日书比、夏日日程、秋日大稽,与民数得亡”的常态人口统计以外,还非常注意查明人口素质:每个农民能够提供多少人的口粮,有专门技能的人有多少,努力劳动为人表率的人有多少,不务正业的人有多少,甚至鳏寡病残有多少都要一一登记在册。与他相仿的是秦国宰相商鞅,他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13类分别统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他们明国情、知国力,从而使齐国和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如何防止“人口普查”中的瞒报和伪报行为呢?中国古人也想出了很多办法。隋初实行“输籍法”和“大索貌阅”,堂兄弟以下必须分立户籍,政府要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相貌与本人核对,如所报不实,责任人要受罚流放远方;还把户籍制和科举制结合起来,按照地域人口分配考试名额,想多出状元举子秀才吗?那就老老实实上报人口吧!这一招不可谓不聪明,也起到了积极效果。不过相对最人性化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属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康熙、雍正先后下诏把丁税并入田赋,以后增加人口永不加赋。长期因逃税而隐瞒的人口逐步报实,再加上“康乾盛世”稳定繁荣的社会局面,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总数达14341万人,这是中国人口第一次过亿。

4.人口普查讲话材料 篇四

同志们:

高家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历经半年的精心准备,各项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即将进入正式登记阶段,经镇党委政府同意,决定于今天组织召开高家镇人口普查前期工作总结暨普查登记工作专题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人口普查前期工作,安排部署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工作。下面,我就全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我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工作回顾

自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在县人普办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居)干部和“两员”的艰苦努力下,我镇严格按照《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高家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步骤、程序和要求,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各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镇人口普查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统计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了镇人普办,配齐了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抽调了6名大学生村官和2名工作人员任镇人普办工作人员。同时制定了《高家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实施方案》,明确了人口普查的普查目的、普查范围、普查内容、实施步骤、调查方式、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等,为全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精心组织选调,配齐人口普查“两员”。按照“政治过硬、文化较高、责任心强和经验丰富”的基本要求,我镇采取“村(居)推荐、镇人普办审定”的方式,精心选调普查指导员32名、普查员166名。同时,组织全镇普查指导员参加了为期3天的全县人口普查专题培训学习,并于9月16日邀请了县人普办业务骨干到我镇进行了为期1天的业务培训,对全镇人口普查“两员”进行了普遍培训,提高了人口普查“两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为扎实开展全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三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普查浓郁氛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政策性强。为让人口普查工作人人知晓,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配合,我镇先后组织召开大小会议12次,设立咨询台宣传2次,开展进村入户宣传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书写宣传标语130余条,办宣传专栏2期,出动宣传车12次,发放《致普查调查对象的一封信》500余份,悬挂横幅8条,张贴宣传画30余张,营造了浓郁的人口普查氛围。四是开展户口整顿,夯实普查参考数据。为保证全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参考数据准确,我镇严格按照县公安局和县人普办联合下发的文件要求,配合派出所组织召开了户口整顿动员大会,于7月底户口整顿工作全面结束。通过开展户口整顿,截止7月底全镇有籍户人口44050 人,总户数15206户,已解决应登未登常住户口955人(出生人口933人),已解决应销未销常住户口人数1073人(死亡人口1029人),已纠正户口登记项目差错166人,已解决一人多户口人数44人,人户分离总数880户,暂住人口总数979人。五是划分普查区域,开展普查标绘工作。按照“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我镇结合实际镇情,将人口普查划分为11个普查区和164个普查小区,并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地图标绘系统”,分批组织各村(居)民小组组长集中核实边界、勘察标绘建筑物,圆满完成了普查小区边界及建筑物的标绘工作,共绘制普查区电子地图11张、普查小区电子地图164张,为全镇人口普查提供了科学的普查依据。六是实行目标管理,明确普查目标责任。为明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标任务,我镇与县政府签订了人口普查目标责任书,镇人普办制定了《高家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标考核办法》,镇政府与相关部门和村(居)签订了人口普查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不同单位在人口普查中的目标责任和职能职责,做到了人口普查“责任网络健全、工作目标明确、考核办法科学”。七是进村入户调查,扎实开展调查摸底。从9月底开始,各村(居)委采取普查指导员汇总、核对和审核,普查员实地入户调查、询问登记等方式,扎实开展了“地毯式和拉网式”的摸底调查工作,认真编制了户主姓名底,形成了完整的户主姓名底册资料。通过摸底调查,目前全镇现有人口56035人,总户数17033户,其中流动人口12124人,户口待定人口209人,户籍人口43599人,应销未销户口人数663人,出生人口317人,死亡人口298人,常住人口36693人,本次摸底调查的户籍总人数与派出所户籍总人数相差13人。

二、我镇人口普查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全镇人口普查工作开局良好,可概括为四句话:领导重视、宣传广泛、措施有力、工作扎实。主要表现在:在人口普查工作中,党政主要领导做到了经常过问、解决了相关问题,分管领导做到了统筹协调、亲自部署和安排,镇人普办做到了团结协作、有序推进,相关部门做到了相互配合、大力支持,各村(居)做到了辛勤工作、按时完成。但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镇人口普查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和反省。一是认识上有偏差。少数村(居)主要干部认识不到位,认为人口普查只是摸几个人头,填几个数字,报几张报表,导致在人口普查工作中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有的甚至遇到人口普查推卸责任,对人口普查工作不关心、不安排、不参与。二是“两员”素质参差不齐。在选调的普查员中,有的政治素质不高、有的文化较低、有的年龄偏大、有的责任意识不强、有的作风不扎实,导致在人口普查户主姓名摸底工作中入户调查不到位、填写表册不规范、编制编码不正确、摸底数据质量不高。三是宣传发动有死角。经县、镇人普办抽查,目前有的村(居)民小组至今仍未开会发动,看不到宣传标语,部分群众还不知晓,导致在人口普查户主姓名摸底工作中群众不支持,配合程度差。四是入户调查不彻底。在人口普查户主姓名摸底工作中,有的村(居)对外来人口的登记不实,社区之间少数区域管辖主体不明,导致在户主姓名摸底调查中有漏户漏人现象。五是锁定普查对象难。当前我镇流动人口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强,人户分离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空挂户口”时常出现、一户多处住房明显增多;同时,在户口管理中还存在应入未入、应销未销等情况,准确确定被调查对象难度很大。六是群众配合程度低。一方面由于就业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被调查户很难有充裕的时间耐心回答普查员的提问;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不希望个人家庭事务被探询,而人口普查调查的内容都是关于人的信息,涉及个人隐私,使人们对普查员入户调查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随意应付甚至拒绝调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群众对普查工作的配合程度,从而加大了人口普查的调查难度,影响了普查数据的真实性。七是少数干部政令不畅、素质低劣。在人口普查摸底调查中,有的村(居)干部因摸底调查数据失真、质量不高导致交不脱表,错误地认为镇人普办工作人员在拿“小鞋”穿,镇人普办多次电话通知不理不睬,甚至有个别干部出现了谩骂镇人普办工作人员及政府领导现象,把自己混同于社会流氓和刁民,影响了我镇基层干部形象。以上这些问题,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好知为之。

三、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

(一)认清形势,统一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信心和责任心。

人口普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开展人口普查是党和国家科学决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对我镇镇情认识的重要举措,也是各基层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离正式入户登记仅有5天时间,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各单位务必要充分认识这次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

一要充分认识做好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地区分布、受教育程度、迁移流动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对于我镇来说,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可以对全镇的人口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系统地掌握我镇人口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编制“十二五”规划以及各项发展规划提供基础依据,为正确处理我镇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关系提供科学参考。因此,做好人口普查工作,不仅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我镇制定政策、促进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充分认识做好人口普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是一项十分庞大、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完成普查任务尤为艰巨。这次人口普查从上到下动员面之广、涉及人员之多,都超过了历次重大的全国普查,加之普查环境复杂,组织实施工作量重,摸准普查数据的难度十分大。同时,人口数据涉及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的政策落实,对人口普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需要对这次人口普查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和充足的准备,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全力打好这场攻坚仗。

三要充分认识做好人口普查的紧迫性。从这次人口普查工作本身来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周期安排规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现在离正式普查登记只有短短5天时间,其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迫。各村(居)主要领导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主动进入人口普查临战状态。

(二)精心组织,扎实普查,切实打好人口普查攻坚战

2010年11月1日-10日是人口普查的登记时间,登记时间仅有10天,11月11日-15日是插漏补缺时间,仅有5天,11月16日-30日是汇总、编码时间,仅有半个月。这一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尤为重要。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是检验普查成果的最终标准,各村(居)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下面我重点围绕确保人口普查质量强调以下几点,概括为“突出三个重点,坚持三个原则,把好三个关口,抓好三个落实”。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区域。主要包括镇政府所在地,特别是5个社区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普查登记不漏区域、不漏住户。二是突出重点人群。要切实做好对流动人口、外来打工等重点人群的普查登记工作。要特别加强对超生和婚入尚未上户口人员的登记,坚决制止在人口普查中出现故意瞒报人口数量问题。三是突出重点环节。要突出抓好摸底调查的插漏补缺和现场登记两个关键环节。

坚持三条原则:一要坚持科学普查。紧密结合我镇实际,认真总结历次人口普查经验,充分考虑影响人口变化的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可行的普查登记方法。二是要坚持依法普查。要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力争做到普查登记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切实加大对人口普查的统计执法力度。三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人口普查工作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普查登记中一定要确保普查数据的客观、公正、真实,普查数据要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把好三个关口:一要把好程序关。要严格按照人口普查工作细则和技术规范,落实登记、复查、验收、运送交接、录入、汇总等各个程序,做好相互衔接。二要把好登记关。入户登记期间,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要到岗到位,不得因事离岗、无故缺岗、故意躲避,必须集中时间开展登记工作;镇人普办要建立健全“分片包村包干”责任制,严格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值班、请示制度,及时解决普查登记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加强巡回督查,镇人普查全体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查指导并帮助村(居)民委会组织好现场登记工作,切实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要重点查清登记人口的总量,包括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总量。特别要注意在户口整顿工作中尚未登记户口的人口,一定要在正式普查时登记上来。广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要严格按照全国的统一要求,依法逐户逐人逐项地询问,确保入户登记工作高质量完成。三要把好政策关。广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要强化保密意识,对普查对象如实申报数据和信息要严格保密,严禁各单位将普查数据和信息作为工作考核和对普查对象处罚的依据。

抓好三个落实:一要抓好队伍的落实。这次普查需要大量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凡还未把普查员落实到位的村(居)要按照规定标准和条件以及实际工作需要尽快落实,确保普查人员到岗到位。二要抓好经费的落实。按照《统计法》和《人口普查条例》的要求,经镇政府研究,本次人口普查按2元/人的标准划拨各村(居)人口普查经费,各村(居)要研究落实好“两员”报酬,在普查登记验收合格后组织兑现。三要抓好“两员”实战演练。普查登记工作由“两员”承担,各村(居)主要干部要统一指挥,定期安排。在入户登记前,各村(居)指导员要组织辖区内普查员试登3户,切实搞好实战演练,确保人口普查正式登记不出差错。四要抓好普查物资的落实。镇人普查办要进一步清理,检查普查工作等所需物资是否准备到位,切实为普查工作提供物资保障。

三、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普查登记工作圆满完成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已经与各村(居)签订了人口普查责任书,各村(居)要将人口普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村(居)主要干部要负总责、亲自抓;普查指导员要靠前指挥,全程跟踪抓好登记工作;普查员要进村入户,逐户逐人逐项询问、登记。镇人普办要时时听取工作汇报,认真研究解决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做到人口普查登记工作有人管、有人做、有人负责,努力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抓好人口普查的工作格局。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人口普查工程浩大,是政府行为,不是统计部门能够独立承担的任务。统计部门理所当然地要履行好综合协调、指导督办的职能,各相关部门要从普查工作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公安部门要协助做好普查员入户登记的保安工作,为人口普查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人口与计生部门要做好人口普查相关政策的落实,保障超生人口如实填报;在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场镇各社区普查工作量大,难度高,普查员们起早摸晚,加班加点,不论白天黑夜,更谈不上周末休息入户,清查时“门难进,脸难看”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镇级各单位一定要理解、支持、配合社区搞好人口普查工作。同时,人口普查是全国“一盘棋”,每一个普查区的工作状况,每一个环节的进度和质量,都会直接影响人口普查的整体进程和效果。决不允许因个别村(居)、个别单位的工作不到位影响全镇的人口普查工作。

第三,要进一步深入宣传发动。要按照人口普查“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家家配合,自觉参与”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普查工作深入到每个社区村组、每个单位、每一个公民,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理解此次普查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政策法规,并积极配合、参与。各村(居)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展人口普查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不支持、不配合的单位,镇政府将给予通报批评。

第四,要进一步搞好督促检查。镇人口普查办要亲自带队,在普查登记培训、入户登记、普查汇总和编码期间,要对各村(居)人口普查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督查结果报镇政府。各村(居)要根据普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建立村(居)干部分片包干制度,深入村(居)民小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人口普查规范、协调、高效运行。对工作完成好的要表扬,好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人口普查体会 篇五

至XX年 12月2日,人口普查工作已阶段性完成,我做为一名人口普查员,从前期接受专业培训到具体实施人口普查工作,整个过程使我对人口普查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普查员所担任的任务的艰巨和意义的重大,在最开始的工作中,人口普查办的老师对我们每一位普查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和细心的指导,对在普查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做了详细的说明,在培训时,我就感觉到了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去做的工作,需要每一位普查老师和普查员认真严谨的对待,在培训中我们认真听老师讲解,不明白的问题老师给予了耐心而详细的解答,让我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也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切实感受和体会。

一、熟悉普查小区、细心制作普查图

9月 30 日,我参加完黄山区新城街道第六次人口普查培训班后,领到了普查指导员交给的普查任务。从10月1日开始,我对照原有参考图,与实际的普查小区一一校对并修改图中不准确的建筑物及方位。这个普查小区有两个特征:

1、不仅面积大,地形不规则,有很多小道和围墙,而且行政及企事业单位里遗留的旧住宅和新建的住宅混在一起,错落不齐。

2、住户类型非常复杂,老住宅区里除了长期住户,还有一些临时租用的各类新旧建筑物的情况,既有一房多户或者一户多人,又有在本小区里不定期变动位置租住的情况。针对我普查小区的这种特征,我利用放假时间反复的勘察和询问,力求做到对小区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最后,经过16天的仔细校对后,于10月17日整理出一张完整准确的普查小区图。由于普查小区图的纸张大小有规定,而本普查小区图中必须加入的内容相当多,所以纸张面积明显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既考虑纸张大小,又要做到小区图的准确无误,我多次奔波于办公室和小区现场,一次又一次的计算和细心的修改,我很清楚自己做事慢“半拍”,所以,笨鸟先飞,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精心制作我普查的小区图,经常工作到深夜,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设计出了简便且清晰易懂的小区普查图,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和赞扬。

二、摸清普查小区的人户资料,认真登记好户主的姓名底册。

我在熟悉普查小区情况的过程中,也同时初步记录小区住户的资料,为登记户主姓名底册做准备。在我普查的小区里,户主除退休人员外白天工作时间一般都难以见到,甚至有的住户一连几天都不在家,而租户也多是很晚回家,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脚步勤快一些,多跑几次,直到见到人,做好记录为止。附近常看到我的人就说:“又来了啊”,我很乐意的给个回笑。意思是说:我为了摸清人户资料情况,是经常的看到我跑得很辛苦。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些租户难的见到一次,可又马上因事离开了,还有些租户对人口普查持消极态度,答话也很另类,对待这些住户,我便耐心说明人口普查的必要性,直到记录到必要资料。还有一种棘手的情况:在我调查记录的过程中,租户不断变换或者同一住处变换不同租客,只要一遇到这种情况,我立刻及时将租户与房号随之变动。说实话这个方法工作效率不太好,可我是动了脑筋的。还有一些房主不知是否需要登记,人户资料十分难取,我便向本社区领导和普查指导员求援,获取该资料。有一户是企事业单位遗留的旧住宅,房主信息很难询问到,而且里面有很多租户,户数的多少以及每户的情况都非常复杂,很容易把人和户漏掉,我了解到其中的难点后,反复多次上门查问或者询问左邻右舍,由于工作时间很难见到大多数租户,于是我尽量赶在中午吃饭时间或者晚上下班后去了解情况;

还有一户是旧地段不按规定建筑的山头旧房屋,平常是很少看见住户,询问附近人都说情况不详,我想也许真的有住户,不妨多看几次,于是就经常到那里查看,我跑的次数一多,附近的人偶尔不经意就想起来,我便及时记录了该屋里人的有关信息,并找到本人登记了资料;

有一排房屋原是区建委的旧房,后改为砖瓦厂宿舍,紧靠宿舍又有自建房,其中宿舍里有户在人不在住的,人在户不在的,还有些住房看是很小,屋里却都是住了两户的,而且在家的都是些老年人,资料是问不清的,我是多次上门和多次等候主人。还例如是一旧地段的旧屋租户,我一连上门白天和晚上有十次之多都是见不到人,询问邻居和附近人都说是有人住,但问不到该租户必要的信息,好不容易问到房主,可房主只确认是租了一户,给了一个手机号,具体不详,我多次拨打才接通,但或许是我的耳朵不好还是对方字音不清,待我第二回再拨时,对方态度就是很不配合了,我便多次长时间守候,有一次还请普查指导员陪同守到晚十一点半钟都见不到人,又在第二天早上是普查指导员比我早些守候,才看见一个女孩开门,询问方知是一中高三学生,有时是不回住,有时也是很晚回来住,该户是住三人,另两人是她姐和姐和男友,以前开过服装店,现在是晚上工作,第二天白天回来睡觉,因此晚上和白天都是找不到人,不开门也不接电话或许是要睡了和睡着了的缘故。例子不多举了。总之,要耐心才能取得户主姓名底册人户资料。在记录好基本资料后,回来对着小区普查图及时的登记户主姓名底册。在登记底册时,要分清建筑号、房编号、户编号和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等栏目并认真填写。我诚实的告诉大家,由于在十月三十一日之前,本普查小区人户编号和空房资料是不固定的。我在填写户主姓名底册时,是多次修改和校对并誊写有四遍之多,方能交出清晰的底册。

三、用心对照户主姓名底册,正式上门填好短表。

在十一月一日,我带着本小区普查图和户主姓名底册,正式上门入户开始登记短表。我的普查小区建筑物有新地段新建楼房和商住楼、有旧地段遗留成遍复杂的旧住房;有在本区域里不断转移的租户、新租户和停租户;有一房多租户和临时的少租户,等等。首先我主要是对照小区普查图和户主姓名底册,按顺序一户一户的登记,如果有变动的、难登的和不在家的,就在底册上作出记号和记录。而后把纸上登的和实地跑过的再一一核对和补登。往返巡回,巡回往返,用心核对。记得第一天登记时,由于“本户已登记”标签还没发给普查员时,因此普查过的住户门上也没作标记,好几次又跑到已登记过的住户去了。还有一次是前后两排房子很相似,有一户我已在前面房子登过记了,可是在核对时误以为是在后面房子的住户,楼下的好心住户主动告诉我楼上的住户,可我还不信,结果还弄了个笑话。坦白的讲,这次是我的大脑不好使,一时放糊了。再讲上门填好短表还真是不容易,填短表的字要求是很严的,字不仅是要一笔一画的写,还不能写出很小的小方框,又必须尽小方框的范围写,每张短表修改也是有具体规定的。说实话,我的短表是重填了不少的张数,具体重填的张数在此恕我爱于面子不想坦白了,就是说,为了把我的短表填写的恭整清晰,我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四、以良好的心态做一名合格的人口普查员。

6.人口普查统计总结 篇六

自2010年9月底进入 社区工作后,有幸参与十年一次的“全国第六次人口

普查”工作,在社区书记和主任的安排下,我的主要工作是资料数据汇总和报表报送。

我社区流动人口众多,人口普查的难度相当大。在街办和社区领导耐心的指

导和帮助下,我绘制了包括虚拟片区在内的20片小区图,方便普查员进行入户摸底工作。在普查期间,社区实行“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无论天晴下雨或是双休日、节假日,坚持入户登记。人口普查工作中,最难的工作要算与公安户籍比对的工作。为了确保不错不漏,我都要和普查员事先掌握各小区户籍人口基本情况,在普查登记过程中逐个核实,确保全部登记到位,数据真实准确。作为汇总统计人员,为了把户主姓名底册、人口普查过录表、人口普查长短表相一致,出现数据误差时,往往加班加点,直至数据正确,才能松口气。

11月25日晚,当时钟直指深夜1点时,我为了17片区的几个数据还在忙

碌。说真的,作为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孩子,我从没经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泪水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但是,一看到其他主任陪着我一起加班,我一直坚持到将数据做准才回家。在社区书记和主任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我社区的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合格过关了!

为期两个多月的人口普查工作终于落下帷幕,日后的社区工作还有很多,通

过这次人口普查工作,对个人来说是次很好的历练,我将以老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为社区居民奉献我的青春。

7.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探讨 篇七

关键词:人口普查,数据质量

一、引言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做好人口普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实掌握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及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准确信息,可为各地的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规划和决策的科学依据。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效果。在当前流动人口规模大、流动速度快的情况下,搞准人口总量、弄清人口结构、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政府、公众对统计数据质量关注程度的加深,人口普查数据的发布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此,在分析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加强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管理及提高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方法建议。

二、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内涵与影响因素

狭义的数据质量仅指准确性。随着统计学科的发展及统计实践的深化,对数据质量概念的认识也从狭义转变为广义。高质量的人口普查数据应具备准确性、及时性、可比性、适用性、全面性和可衔接性。

影响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因素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普查技术因素

1.普查对象的定义。如果普查对象的定义繁琐,容易导致人口的重报或漏报。第六次人口普查以现有人口为普查对象,应登记的对象归纳为“两类人”:一是“普查时点居住在本户的人”,二是“户口在本户而普查时点不居住在本户的人”。登记对象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更简单、更易于普查员判断,但由于人口的流动,准确地登记每个普查对象仍存在一定难度。

2.普查表的设计。由于普查表个别指标繁琐,概念界定模糊,被调查者难以理解,增加了调查难度,拖长了调查时间,对普查数据质量有所影响。

3.普查员的调查方法、技巧和态度。由于个别普查员对普查操作规范把握不准确,对普查小区登记掌握不全面,出现漏户漏人现象。或对指标不理解、对普查技巧不熟悉,对较繁琐的普查项目嫌麻烦、不认真询问、疏于核查,出现普查登记表填写失真现象。

4.普查数据处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将采用光电录入的方式处理普查表。光电录入对普查员的字迹要求较高,但在光电录入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某些没有逻辑审核关系的指标光电识别错误也难以发现。如一家三口中小孩的性别,如果是选了“男”但是光电识别为“女”,逻辑审核是审不出的。

5.事后质量抽查。部分地区在组织事后质量抽查时,走过场、应付了事,大大地削弱了对人口普查数据评估的力度,影响了对普查漏登率及差错率的估计。

(二)人口流动因素

查准流动人口是人口普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人口流动和迁移易导致重报和漏报。由于人口流动规模大、速度快,对现有人口的普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容易出现登记错误:

1.户籍登记信息滞后、拆迁后空挂户现象严重。

2.人户分离现象突出。

3.一户多房。

4.居住在经营场所的人。

(三)群众配合因素。

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是建立在群众密切配合、如实申报的基础上。第六次人口普查也面临着居民嫌麻烦、害怕个人隐私被侵犯、在遇到涉及个人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时不愿如实申报、入户难等情况。

(四)行政考核因素

行政考核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基层政府的干预。基层政府不希望普查结果否定以往的工作成绩,或担心普查数据与年度报表数据有差异而受到上级的质问甚至处罚,就间接或直接要求普查指导员保持普查数据与年度上报数据一致。

二是计划生育工作对人口普查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实现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地方考核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若追究因人口普查发现的超生责任,可能引起行政干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普查的难题之一是出生漏报现象。由于计划生育考核主要指标是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计划生育率,地方行政管理部门为维护当地的计划生育率,以及群众为逃避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都会隐瞒申报低龄人口,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这种现象间接导致了2000年人口普查0~9岁人口严重漏报。

三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各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从GDP总量等总量指标向人均GDP等人均指标转变。少报人口数量则利于人均指标的增长,这对各级政府如实申报人口数量形成了压力。

(五)经费保障因素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不同地区财政状况差别较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普查经费到位少、缺乏保障。而人口普查经费主要支出之一是普查员的补贴。我国以往人口普查,普查员主要从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和乡村组织中抽调人员,不支付工资,但给予适当补贴。按我国财政体制分级负担的原则,这部分补贴主要由县、乡级政府负担。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部分县、乡级政府财政状况不佳,不少地方普查员补贴难以足额落实,打击了普查员的积极性,难以保障普查数据质量。

三、提高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建议

(一)科学制定普查方案、加强普查过程中的数据质量管理

1.科学制定普查方案,以查准人口为主要目的。

人口普查最重要的目的是查准人口数量,人口的就业情况、结构和分布等信息都建立在准确的人口总量的基础上(长表抽取10%的户填报)。因此,普查方案中普查对象的定义既要界定明确,又要简单明了,便于普查员的操作和申报人的回答。普查方案应对普查过程的每个环节设定规范的操作流程,明确对长表的抽样方法、对总体的推算方法、对全国、各省以及各市的误差测量方法等。以现有人口为普查对象,容易出现流动人口的重报,为了便于核查,在个人信息中增加身份证号码标识能较好地解决流动人口重报难题,也可防止误报年龄等情况发生(至少在户籍人口中增加这一指标是可行的)。

2.简化普查指标,提高调查效率。

如果普查表的调查项目过多,会降低最核心、最重要的指标质量,因此短表指标宜少不宜多,长表内容也不易过多、调查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较为适宜。被调查者对调查指标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普查工作质量。针对部分地区在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对普查表进行适当调整。

一是合并内容相近、概念界定模糊的调查指标。如“是否识字”与“受教育程度”合并,通常不识字的人是未上过学的,而且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不识字的人口仅占较少比例。

二是调整指标名称或指标定义,使之通俗易懂,以便调查员询问时更易被接受。如“住房建成年代”指标要求住房翻修过的填写翻修时的年份,经过改建且改建面积大于原面积填写改建时的年份,这样的要求在具体操作时普查员很难做细,一般询问“住房是什么时候建成的?”获得答案则止,因此要规范普查表的访问标准用语,明确哪些问题要追问、追问的方式等。

三是对个别涉及到个人家庭隐私的指标做人性化处理,规范访问用语,以便普查登记顺利进行,如户记录中的死亡人口、人记录中的存活子女数。

四是删除一些实用性不强的指标。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试点的普查长表,人记录23项,户记录17项,户记录中有13项是关于住房情况的,项目复杂,花费时间较长(一般需十几分钟)。等登记完这部分内容,有的被调查者开始出现不耐烦情绪,后面的人记录调查登记质量会受到影响,从而会削弱“人口总量”、“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基本情况信息的收集。在人口普查中设置住户指标以了解人们的居住条件是必要的,但在户记录中指标占3/4的比重,显得过多过繁琐,且部分指标实用性不强、操作困难、无调查价值与作用,建议删去。如:H5住户用途指标设置科学性不足,显得累赘;H7住房间数,会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可能会误导普查数据的使用者;H8建筑层数指标不如删去,或应更改为“是否有电梯”,更有实际意义;H11是否饮用自来水、H14本户住房内有无厕所、H15住房内有无洗浴设施几项有较强的相关性,指标间有重复和包含的关系。

3.扎实做好前期准备。

一是划分普查小区时,应边界清晰、地域完整、不重不漏。要强化普查小区划分前的户口整顿工作,摸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无户口和应销未销户口等情况,为普查小区划分提供参考,确保划分合理。

二是强化清查摸底,准确绘制普查小区地图、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三是选好“两员”,加强业务培训。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素质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和普查数据的质量。因此,切实抓好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严格入户登记,把握访问技巧,确保登记质量。

五是做好事后质量抽查。在设计事后质量抽查问卷时应着眼于普查重点项目(如总人口、出生死亡人口、迁移流动人口、是否参加工作、是否寻找工作、能否工作),抽查表设计应简单、易操作性。通过科学严密的事后质量抽查,检查普查小区的范围与人口漏报、重报情况和普查表主要指标的错填、漏填情况。事后质量抽查的组织方式必须要严谨。在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指导下,由省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国家根据总体估计的精度要求,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理论进行科学测算样本量及分配样本,并负责数据录入和数据汇总比较。省级负责抽查的组织、抽查登记和抽查表编码等工作。

(二)大力宣传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及街头宣传、大型公益广告宣传牌、张贴宣传画、入户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广泛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规定。大力宣传人口普查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普查、如实填报,尽快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配合人口普查的良好社会氛围。尤其要大力宣传《统计法》,强调坚持依法普查。各级人口普查机构要严格对人口普查的个体资料进行保密,不得私自泄露和向有关部门提供。人口普查资料不能作为任何处罚的依据,也不能用于行政管理。可借鉴美国人口普查局对普查资料信息要保存72年才能解密的方式,将保密规定列入人口普查条例中,并且通过大力宣传使这一保证广为人知,以解除居民的担忧。

(三)消除各级政府顾虑、淡化人口普查数据对政绩的影响

只有坚持在收集和公布统计信息过程中,抵抗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才能保证人口普查数据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明确人口普查资料不能作为任何处罚的依据,不用于评价当地干部的工作成绩,对计划外生育如实申报的在执行处罚和处理户口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消除各级政府和群众的顾虑,为人口普查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统计法制建设,依法统计,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人口普查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

(四)加强数据质量评估

充分利用计生、公安、卫生、民政、教育、殡仪馆等相关部门数据,多方面、多渠道核对普查数据的合理性,评估人口普查数据抽样误差、报告误差和非抽样性误差等。

1.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利用前五次人口普查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进行比较,依据数据变动趋势、水平变化情况对数据准确性做出基本判断。利用每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和劳动力调查的城镇人口比重、就业人口比重、失业率、年龄构成等信息,与普查相关数据进行核对。

2.利用普查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如0岁组人口应是普查前12个月存活到普查时点的小孩,应该严格小于出生人口。

3.利用部门数据进行对比。利用人口计生系统历年的出生人数、卫生部门的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信息,与普查登记的出生人数、出生时间核对,用人口计生统计的妇女综合生育率评估普查的妇女综合生育率。利用民政部门统计的死亡人数,与普查登记的死亡人数、死亡时间核对。利用教育部门的在校小学学生数及幼儿园学生数评估某年龄段人口出生的漏报情况,用在校学生的性别比评估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和低年龄组性别比。利用利用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和暂住人口信息,与普查登记的人口信息核对。

4.根据事后质量抽查结果,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利用事后质量抽查估计人口普查的净遗漏率、重报率。

(五)规范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机制、加强资料开发力度

普查信息的公开关系到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关系到普通民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应提前谋划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普查数据发布制度,在人口普查方案中明确数据发布的确切时间和具体的数据项。在普查登记结束后,尽快公布人口普查初步数据,包括数据的来源、普查的方法、核心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和误差等。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指标体系应保持全国统一,计算方法和公布形式不能随意变更。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数据在空间上的可比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使用者根据指标的说明和按研究的需要分析数据,增强数据的适用性。在完成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后,公布最终的普查结果,并通过社会招标等形式完成人口普查的资料开发和课题研究,并向全社会公布,保证普查数据的及时性。

(六)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要的普查经费是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普查质量达到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应争取各级政府的配合,为人口普查提供充足的经费,特别是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劳动报酬所需经费要及时到位。尤其是财政状况不佳的地区,应把调查所需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给予基层普查员适当的误工补贴,提高普查员的积极性,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七)加强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提高人口普查的科学性

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试点一般是针对组织方法、流程等进行的,较少针对普查技术的试点研究。我国应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人口普查技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着重研究适用的调查技术、管理技术和分析技术,确保管理、数据分析和资料开发技术的科学性。如长表的抽样方法、对总体的推算方法、对全国、各省以及各市的误差测量方法等,都需要做好研究并形成易于各级地方政府使用的方法。通过组织普查前的预调查,评估问卷的设计、调查方式、新技术的应用效果等,评估后修改和完善普查方案,有效提高普查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广州: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面临的新问题[J],《数据》2008(9)。

[2]王广州:对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重报问题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3(1)。

[3]张为民、崔红艳: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J],《人口研究》2002(4)。

[4]张为民、崔红艳:对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J],《人口研究》2003(4)。

[5]杜小鹏、胡桂华:对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事后调查工作的若干建议[J],《西北人口》2008(1)。

[6]胡桂华:我国人口普查的质量检查及其评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8.“数人头”的美国人口普查 篇八

在美国,每10年1次的人口普查,它的“数人头”与民主政治的“数人头”是密切相连的。从政治上说,“数人头”就是选举,不仅是有投票权的公民可以直接参加各种选举,而且他们选举出来的代表,将在民主代议制度中进行表决,为选民们的利益说话。在这两种机制中,都是以“数人头”来决定最后结果的。

在美国,早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数人头胜过砍人头(阶级斗争)。但是,還是有许多少数族裔的人们,由于某些顾虑和本文化中缺乏公共参与的习惯和意愿,以往的参与并不踊跃。例如,纽约有些华人聚居的区内,2000年的人口普查问卷回复率只有40%。许多华人因为身份或语言问题,对于人口普查非常排斥。加上华人的一间房子,常常住了比一般美国人多好几倍的人,普查结果比实际人数要少许多。

在少数族裔中,华裔参与不积极,尤其突出。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寄回问卷率为67%,纽约市为55%,而华裔居民的问卷回复率远比这个平均数字要低。有关人员说:“华裔居民普遍对人口普查认识不深,加之对政府不信任,忽略寄回问卷的重要性,怕身份被盗,语言障碍,怕住宅人众被消防局取缔,以致成为人口普查中最难算的族群。”因此,呼吁华裔居民积极参与人口普查,成为一件具有公民教育意义的事情。

为了打消少数族裔居民对于身份问题的顾虑,人口普查局专门印制了多种语言的问卷,供公众选择。工作人员特别说明,人口普查一向绝对保密安全,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如果美国总统、联邦调查局或者国税局来打听某人问卷内容,而人口普查局人员没有拒绝他们,那么当事人就要被追究法律责任:5年监禁和25万元罚款。

美国政府非常重视人口普查,为了不遗漏那些不寄回人口普查表格的居民户,为此征召大批临时工作人员登门拜访。在我所居住的奥克兰市,他们每小时工资是22美元。人口普查的表格附有一个预付邮资的信封,每份邮寄问卷花费42美分,但若派人上门收取问卷,每户的平均花费将达到57美元。如果民众都能寄回问卷,政府可节省15亿美元。此次人口普查预计将花费147亿美元。

9.人口普查教案 篇九

人口普查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全面地、逐人逐户地进行调查登记。

通过人口普查,不经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各种年龄的人口有多少,打击都分布在什么地方,还可以了解人口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情况。

人口普查有地域范围规定,在规定地域范围内的所有人都要参加普查登记:第二就是个别性。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单个的人,普查中要按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填报普查表:第三是标准性。普查都要规定一个标准时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登记的结果都是标准时点时的状况;第四是统一性。人口普查工作要在全国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人口普查方案、普查表、填写方法、分类标准、工作步骤和进度等全国要严格统一;第五十定期性。人口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而人口普查反映的是某个时点的静态情况,因此要定期进行。

2、为什么要在我国开展人口普查?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通过开展这次人口普查,可以查清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这些信息将为国家制定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政策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最终会是每个人蔡玉普查的人收益。比如。分年龄人口数据告诉我们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学,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顾,政府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哪一类人群就业有困难,政府可以针对这些人制定和晚上就业政策。人口普查数据还有助于进行城乡规划,更好地安排医疗,社会救助,公安,消防等志愿的配置,商业服务网点和文化设施的分布,住房,公共交通和道路规划建设等,这些都有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进行五次全国人口普,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3、我国进行过几次每位同学都是人口普查的对象,我们不经要积极支持人口普查,还应该动员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来参加人口普查登记,这也是每个人普查对象应尽的义务。

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是什么时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规定这个标准时点,可以保证无论普查员在那一天入户登记,其登记的都是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也就是说,通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得到全国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各种人口相关信息。

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对象都有谁?

这次普查的对象包括普查标准时点在我们国家境内居住的所有人,也包括境外还没有定居的中国公民。这里的“境内”指的是海关关境以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根据这个规定,饭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国境内的自然人,无论是大陆常住人口,港澳台人员还是外国人,都属于人口普查对象:但因为出差,旅游等在我国境内短期停留的港澳台人和外国人,不属于人口普查的对象。

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登记哪些内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并不是所有人的人都要登记全部内容。这次普查中,将抽取10%的住户登记人口普查表,其余的住户登记普查短表。普查短表有10个项目,包括人口基本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每户的基本情况等;普查唱标有45个项目。除了短表的内容外,还包括人口的迁移流动,身体健康,妇女生育、就业和住房情况等。

另外,标准时点前一年内家里有过世的住户还要等级死亡人口调查表。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要登记外人普查表。

7、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采用什么方法?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普查员入户后,会按照普查表上列出的项目询问家里每个人的情况,并天在普查登记。普查表填写完成后,普查员会把等级的内容,向申报人当面宣读,经核对没有差错后,申报人要在普查表上签字或盖章确认。

这种入户调查方式比较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但也会战友被调查户的一些休息的时间。为减少住户的等候时间,方便大家进行普查登记,入户登记一般户提前预约上门的时间。同时,入户登记还有利于保护普查对象的隐私,减轻对普查登记的顾虑。

8、人口普查中对个人资料如何保密?

为了充分保护人口普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对如何做好个人资料保密;二是普查中的个人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泄露,不能用做普查以外的其他用途;三是人口普查中获得原始普查资料,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存,销毁;四是对泄露或者向他人提供普查对象资料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9.中小学生如何支持和参加人口普查?

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把这张宣传折页交个家长,把在一堂课中学到的普查知识将给家长听。告诉家长入户登记的时间是从2010年11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这期间普查圆回来家里登记。为了使普查登记过程更加顺利,登记内容更加准确,同学们可以帮助家长提前搞清家里每一位成员(包括在家里居住的亲戚朋友保姆等)的基本情况,提醒家长登记时一定如实回答普查员的提问,详细申报每位家庭成员的情况。在家庭聚会的时候,大家还可以向亲戚朋友宣传人口普查知识,提醒大家一定要参加人口普查登记。每一位同学都要争当人口普查小宣传员。

人口普查一堂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人口普查知识,关心我国的时事。

2、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支持和参加人口普查。

3、让学生给家长做好宣传工作,积极配合此次调查。

一、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在具体有多少人吗?你知道有多少像你们一样的小学生在上小学呢?

让学生举手回答,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老师教你们回答的问题,老师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因为这种确切的数字需要通过专门的调查,然后才会很明确。这种专门的调查人口情况的活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教师板书:人口普查一堂课

3、要求学生跟着念一遍题目,让学生质疑。

问题预设:①老师,什么是人口普查呢?

②老师,为什么要人口普查呢?

③老师,人口普查到底查的是什么内容呢?

④老师,口普查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参与吗?……

4、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提的问题很好,着些问题也是老师接下来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内容,你的问题将一一被解决。

5、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发下学习卡片。

6、开展活动,提要求。

同学们,刚刚发下来的卡片是关于人口普查的知识的资料,现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进行学习,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问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小组能得到最多的小红旗。

7、学生学习资料,思考教师写在黑板上的题目。

问题设计:

①什么是人口普查?

②人口普查的基本特征有哪几个?

③为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

④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在哪年?

⑤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共进行了几次人口普查?⑥这几次人口普查分别在哪年?

⑦《全国人口普查》规定,我国多少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⑧尾数逢什么的年份为普查年度?

⑨下一次人口普查在哪年?

⑩这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什么时间?

(11)主要登记的内容有哪些?

(12)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登记全部内容?

8、给学生时间阅读资料找答案。

9、进行抢答得红旗游戏。

10、话题讨论:我为普查尽点力

分小组讨论,讨论好后让学生发言,教师点评,以表扬为主,小结。

11、笔下生花

记一记有关人口普查的口号。

二、教师总结

上一篇:工程项目管理总结报告下一篇:猴年腊八节贺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