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作业(共3篇)
1.姓氏起源作业 篇一
彭祖的后代在商代做伯爵,他的后代有被封在暨的,在今天的江苏省江阳县东莫乡城,也有说法在常熟县的。他的后代子孙于是就以封地暨为姓,形成暨姓,
姓氏郡望:
1 余杭:本来是秦朝的会稽郡所管辖的余杭县。东汉的时候又隶 属于吴郡。南朝陈在此设置钱唐郡,隋朝的时候改名为余杭郡。在今 天的浙江省境内。
2 渤海郡:西汉时期设置。在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一 带。
姓氏堂号:
关内堂、旌孝堂:晋朝时期的暨逊,被封在关内,称为关内侯 。他很孝敬父母,于是朝廷为了表扬他的孝行,在他的门前立了一块牌坊旌,所以又叫做“旌孝堂”。
姓氏迁徙分布:
未知。
2.百家姓之浦姓氏起源来历 篇二
姓氏:浦
姓氏祖宗:姜尚
姓氏起源:
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自变稿》的记载,浦姓是洪州人,以水为姓。而根据《姓氏族谱笺释》的记载,浦姓采出于浦山氏,
晋的新吴侯浦钦渡过江南至豫,是东南浦氏的始祖。浦氏发源于涂河流域,在古代,这条河不叫涂河,而叫涂水,浦氏家族的祖先,便由于居住在涂水之边,因而“以水为姓”。
姓氏郡望:
京兆郡:《郡望百家姓》记载:浦氏望出京兆郡。
姓氏堂号:
广平堂:三国时期浦仁裕著有《广平记章》15郡。
姓氏迁徙分布:
3.姓氏起源作业 篇三
「弘」源出:
弘(Hóng)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祖上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弘演,是个被国君器重的能人。弘演的后世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弘字为姓,成为弘姓。弘姓家族本来很昌盛,但到了唐代,唐朝皇族中李弘被立为太子,天下要避讳用弘字作为姓名。于是弘姓就大部分改为李姓;另一部分改为洪姓。隔了好几代人后,弘姓才被恢复,有些则沿用改姓后的李、洪姓。故后来弘姓就成了历史上的罕见姓。
得姓始祖:弘演。据《风俗通》上认为,弘姓是卫大夫弘演之后,汉朝时出了个叫弘恭的官。又据《吕氏春秋忠廉篇》上记载,狄人攻卫,追杀懿公于蒙泽,尽食其肉,独舍其肝。等弘演赶到时,请求代替懿公,纳肝而死。齐桓公这件事之后,很受感动,于是在楚丘重建卫国。好一个忠心为国的赤诚臣子,勇者无惧得到了的最好阐释。弘姓入唐后就比较少见了。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县)。故弘演是弘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弘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弘姓起源于春秋时卫国大夫弘演,他为卫国懿公的臣子,颇受君主的赏识,常委以重任,其后代称为弘氏。在唐朝,曾因避讳于皇室亲子李弘而改姓为李,但弘姓并没因此而灭绝,后来过了几代之后,弘氏子孙有复为弘。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堂号
纳肝堂:春秋时狄人攻卫,杀卫懿公。大夫弘演正在出使他国。听到消息后回国,寻找懿公尸体,已被狄人吃掉,只剩了一只肝。弘演将出使请况向那只肝毕恭毕敬的作了汇报,然后拿刀破开自己的肚子,将懿公的肝纳入自己腹中,说:我来做懿公的躯体。说完而死。
==============
【弘姓宗祠通用对联】
〖弘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宗开弘演;
秀毓太原。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弘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
一、姓氏源流》和《
四、郡望堂号》介绍)
权臣通法;
义士纳肝。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沛县人弘恭,青年时因犯罪被处以腐刑,后入宫为中黄门(太监),宣帝时官中书令。精通法令,善写奏章。无帝时与石显同时得皇帝信任,被委以政事,权倾一时。下联典指春秋时卫国大夫弘演,卫懿公之臣。卫懿公爱鹤成癖,无心于国家大事。北方狄人攻打卫国,把卫懿公追杀于荥泽,吃了他的肉,丢下他的肝。奉命出使他国的弘演回国后,见此情景,呼天抢地而哭,又剖开自己的肚子,把懿公的肝纳入腹中而死。
贤吏传颂;
义士纳肝。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弘启为官清廉,民颂其德。下联典指春秋卫懿公为狄人所杀,食其肉而舍其肝,卫臣弘演觅尸得肝,乃剖腹纳懿公肝而死。
---
〖弘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一如居士文名重;
二宗禅师法术精。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诗画家弘斛,字恕斋,一字醉迂,号一如居士。善画山水花木,擅篆隶,工诗词,有《恕斋集》。下联典指唐代高僧弘忍,佛教禅宗五祖,其弟子慧能、神秀,分创南、北二宗,为禅门南北宗之始。
画入三昧传名远;
位列四公享誉高。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画家弘仁(僧人),歙县人,字渐江,人称梅花古衲。善山水,初学一峰,晚法云林,尸主清又三昧。下联典指清代画家弘智(僧人),字无可,桐城人。号鹿起,又号密之,明季四公子之一也。
弘毅宽厚人称道;
演绎精深世赞扬。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弘姓始祖弘演二字的嵌字联。
---
〖弘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剖腹纳肝,卫臣忠气不绝;
遇亿吞石,通儒文思日新。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名人弘演(见题头《
一、姓氏源流》)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名人弘成子(见题头《
三、历史名人》)事典。
大节著春秋,谁返乘轩之鹤;
奇纵炎其面,遂为命世之儒。
——佚名撰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名人弘演事典。下联典指西汉弘恭事典。
家族名人: 历史名人
弘 演: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很被国君器重。他奉命远使未归时,狄人突然攻卫,杀懿公,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归,见而号曰:臣请为表。因自剖其腹,先出己之五脏,然后纳懿公肝入己腹而死。后来,他成为封建社会忠君的典范。
弘 恭:汉朝沛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在宦官,西汉宣帝、文帝时任中书令。他对朝廷规章制度很熟悉,并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能称其职。元帝立,与石显并得信任,委以政事,继续重用,权倾一时,公卿皆畏之。
弘 智:字无可,号墨历,别号药地和尚。自受戒后,谢绝一切尘俗,沉浸书画之中。清世祖顺治9年(1652年)作意在笔外图。著有《通雅》、《炮庄》、《古今性说》、《浮山集》等。清康熙十年(1671年)卒。俗名方以智,字昌公,号鹿起,又号密之。安徽桐城人。明万历39年(1611年)生,崇祯13年(1640年)进士,授捡讨。早年参加复社,与陈员慧、吴应箕、侯方域号称明季四公子,明亡后出家改弘智名至卒。
弘 仁:清画家,僧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1610-1664年),安徽省歙县人。明末生员,明亡后出家为僧,名弘仁,字渐江,卒後,人称梅花古衲。擅画山水,师法倪瓒,简约疏旷,清幽冷峻。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合称海阳四家,为新安画派的代表。与朱耷,髡残,石涛合称清初四画僧。擅作黄山图,深得写生之妙,新安派黄山画派的代表人之一。
弘一:原籍浙江省平湖,寄籍天津。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侯(1880-1942)。幼年丧父,从兄受启蒙教育。曾赴日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参加同盟会。又和曾孝谷等人创立春柳社,参加话剧《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的演出。后加入南社。任教音乐和绘画。1918年于杭州虎跑寺出家。往各地讲律宗。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有《弘一诗文选.词逊、《华严集联三百》等。弘一已被定为我国历史上十八高僧之一。
弘成子:汉代名儒,据《西京杂记》:驻成子少时,好学,尝有人过门授一文石,大如燕卵。吞之遂明悟,而更聪敏,为天下通儒。又五鹿充宗受学成子,成子一日病,乃吐此石。充宗受而吞之,又为名儒。
【姓氏起源作业】推荐阅读:
姓氏的定义、起源及分类12-07
中华姓氏源流09-02
姓氏英语12-12
《姓氏歌》教案01-13
姓氏研究报告10-27
姓氏如何自我介绍01-21
中国姓氏英文对应大全12-13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01-11
百家姓对联 姓氏对联——钱姓06-21
中华姓氏论坛世界符氏宗亲总会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