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共9篇)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篇一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内涵及途径
摘要:高校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教育以及科研创新的多重作用,其地位与作用极为重要。因此,全面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在分析当代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及道德修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教师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职业特点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身上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而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转变以往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更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职业道德。从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应该说,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拜金主义、重利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观念也不同程度影响了学校这片“净土”,有的教师按酬付劳“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无钱不干”缺少奉献精神;有的教师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热衷于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本末倒置;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个人本位,为个人私利不择手段,失去了在学生中应有的表率作用。还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教书”,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是尽职尽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少,不愿去从事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的一些不良的思想,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前述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1,2]。如何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进步是全社会面临且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 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1.1 高校教师职业的高层次性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专业技术人员,其需要与动机具有高层次性。这种高层次性,决定了其在社会中产生的较大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认同有所降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主流的意识还是非常认可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知识的教授者持有尊重的态度。这样的社会环境,也说明高校教师所具有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那么,对于高校教师本身来说,培养自身高层次的需要与动机也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要求[3,4]。1.2 高校教师职业的多重角色性
高校教师具有多重角色,主要包括:(1)教学者,教师的首要工作要务是教学,上课、教课是一名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首要的角色就是一名教育者。(2)科研者,常常听人说,要给别人舀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者如果没有自身的知识储备,就会在讲课时捉襟见肘。所以,高校教师要丰富知识储备,在专业之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必须要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因此,教师的第二角色是科研者。(3)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班级的学生,不论是课中还是课后,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否则,教学过程中一盘散沙的话,教育的引导作用难以实现。鉴于此,高校教师也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5]。1.3 高校教师职业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知识作为传达思想的载体,根据各种层次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特征。基础知识,例如:简单运算、基础识字等,就有着普及性的特点。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拥有资源和掌握运用的能力。比基础知识层次高一些的就是义务教育的大体内容,可以被称作常备知识,这种知识对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最基础的支撑作用。再往上的层次就是高等教育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围绕某一专业进行。高等教育知识之后,就是科研知识。科学研究是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所进行的活动。由于从事的人数相对较少,需要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多,从事的内容非常专业,科研知识不可避免带有或多或少的个人倾向。高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属于高等教育知识,在辅助教学的科研过程中,也需要具备相当的科研知识。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自身提高的学习内容,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个人特色,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在独立性的特点基础之上,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项以创新为目的的活动,那么,高校教师的工作也一定是具有创新特点的工作。因此,高校教师的职业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具体特征[6]。2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2.1 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亦称高校教师的师德.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以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7]。2.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2.2.1 热爱教育事业
高校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教师职业的光荣,衷心地热爱人民教育事业。高校教师应该忠诚于神圣的教育事业。2.2.2 热爱和尊重学生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教育的工作要以学生为本,高校教师必须热爱和尊霞学生。高校教师要把教学工作搞好.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首先热爱学生。这就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2.3 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劳动的质量,因此,高校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在治学方面,要具有治学严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教育影响学生。
2.2.4 勇于探索创新
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充实最新知识.推出最新的科研成果。在教学中,高校教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8]。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厌教,即不愿意当教师,人才外流时有发生:有些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收入低,有些教师感到教师地位低,在青年教师中比较明显,从而出现了心理不平衡,影响了教学热情;不少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另行创收或在社会上兼职,使其教学质最无法保证[9]。4 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加强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为人师者,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学风,以高尚品德、人格魅力及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为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无形价值。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而高等学校正是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推进和谐建设的进程。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5.1 强化教师道德理论及职业精神
高校教师应该努力学习职业道德理论,切实注意学习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今后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打好哲学理论基础;要向周围的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学习,通过对比,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善于总结,不断学习和汲取有益的经验,提高对生活的热爱。要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作为教师,一定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良好品行去教育和感化学生。高校教师有着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还需躬身力行,善于学习业务,勤于工作研究,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深化学习。要集成、凝练、整合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发展合力,才能够形成创新的气候效应。
5.2 从人格教育角度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提升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素质有必要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高校教师道德修养建设需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并适时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通常无形教育的方式也是可取的,可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5.3 甄别、善用网络时代信息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网络所带来的海量信息。海量的信息带来的必然是鱼龙混杂的信息,稍有不慎就会误入歧途[10]。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自己不被网上的消极因素和不良信息所影响,首先,就需要教师增强自身的甄别能力,能有效判断互联网上哪些信息是有误的或者是消极的,做到自身不受这些因素影响,这样才能做学生的表率,不传播负能量。其次,作为新时代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能够及时纠正学生所受到的互联网负面因素所带来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并且要耐心细致地开导和梳理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从而摒除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弊端,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让互联网真正地为教育教学所用,成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工具。最后,教师应该更多地从大型门户网站、有很强社会公信力的媒体网站、权威的国家机关网站和学校的官方公共网站上获取信息,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叶小华.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J].科技信息,2011(26).[2] 张惠贞.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理论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1).[3] 徐霞.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与道德修养[J].价值工程,2013(29).[4] 崔冰.浅谈教师的职业特点[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04).[5] 李希民.教师职业特点及道德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 2001(04).[6] 孙杰,郭兴立.教师的职业特点及素质构成[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06).[7] 邓晓霞.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科技信息,2009(9).[8] 杨丽.浅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J].价值工程,2010,29(29).[9] 张君.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与途径[J].考试周刊,2011(21).[10] 朱泓,尹贵斌,蔡丽华.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4).
2.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篇二
一、中国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发展
1. 奴隶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甲骨文记载我国在夏朝以前就进入了奴隶社会,那时不但有文字,还有学校。西周时,出现了“私学”“乡学”等等,此后较系统教师职业道德思想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孔丘、孟轲等教育思想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进行论述,孔丘认为教师应具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质,孟轲认为应具备“先正己后正人”的品质等,这为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封建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提出“焚书坑儒”等政策,这导致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没有得到发展。汉武帝时,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和圣贤之士的主张,进一步发展了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唐朝时,历代君主尊敬师长和学校制度的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得到很好发展。明清时,封建制度衰微,但仍有教育思想家对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进行探析。
3. 近代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近代社会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鸦片战争后,部分通达事理、思想不守旧之人倡导新的道德思想,这使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得到很好发展。清末,康有为对不同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师要求学生遵守的规范,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遵守”等,这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丰富了内涵。
4.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随着教育实践不断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师职业道德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充。在1984年我国推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经修改于1991年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例如“热爱教育事业;钻研业务等”。经完善于2008年再次发布,例如“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终身学习等”[3]。
二、新课标背景下对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要求
1. 遵循的准则———教书育人、人格示范及乐教勤业准则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调节复杂的人际关系应遵循教书育人、人格示范及乐教勤业准则。教书育人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人格示范就是指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示范[4]。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在社会生活中也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影响。乐教勤业是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并为之奋斗,有了乐教勤业精神,教师才会在教学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2. 达到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而言,要甘于献身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达到无私奉献的精神。对我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一位教育家———陶行知,他为使贫苦的工农大众受到教育,获得文化知识,他放弃大学教授待遇,在极其艰难条件下,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一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陶老先生的蜡烛精神,甘于奉献,不要求回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并在教学中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3. 教师的自身发展
新课标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那么教师使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发展。随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时代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发展自己,强化继续教育理念,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使自己获得最新的知识,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习主席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及教育发展,需要大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等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5]。可见,当今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同时作为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地发展,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菊茹,王燕.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化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2.
[2]鲁明娟.新世纪高校教师师德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5(01):57-58.
[3]杜中兰,李天凤.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变迁[J].现代教育科学,2009(04):39-40.
[4]王子云.浅议教师的人格示范效应[J].科技教育,2012(06):157-159.
3.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及建设路径 篇三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道德;基本内涵;建设路径
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良好的师德不仅是社会公众对教师道德发展上的一种信任与期待,而且它能够推动教师努力工作,敬业爱岗,从而有利于教师专业行为的改善和境界的提升以及专业生活质量的提高。然而,伴随着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教师道德由职业伦理规范转向专业化追求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与传统的职业道德相比,教师专业道德更“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教师伦理规范的建立,而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和应用,所建立的伦理标准都有较为充足的专业和理论依据,充分考虑了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师德规范在内容上全面、具体、规范、要求适中。”[1]从今天世界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许多研究成果及已经建立起来的教师道德规范的形式来看,“教师专业道德”的概念也已经初步建立。
一、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与结构
教育活动是一种道德性的活动。一般认为,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准则,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调节和处理与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社会、与集体等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从中内化而成的道德观念或行为品质。教师专业道德由专业责任、专业良心、专业精神、专业理想等要素组成。”[2]其中,教师专业责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是对教师专业行为道德的最低要求,是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部分。真正的教师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对学生需要所表达的反应。教师有责任感,意味着他有能力并准备对学生的需要采取行动,尤其指关注学生的精神需要。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还要对学生和学校负责,要时刻认识到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的言行密切相关;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还要对
社会负责,担负起振兴民族精神,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精神动力的使命。而一个失去责任感的教师,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教师的专业精神,集中体现在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的理想、信念、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操守等方面。它是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改善专业形象与地位,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主体力量。教师的专业活动不是纯粹的技术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受教育者过一种道德善的生活,并在其中成长为真正的人。因而,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一种教育性的精神交往,教师对学生除了知识与道德的影响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精神影响。成功教师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比普通教师聪明多少,而是他们具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为学生成长负责的服务精神、不甘人后积极进取的勤业精神、不迷信权威的开拓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甘于平凡与寂寞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专业精神成就了一个个优秀教师,成为杰出教师追求卓越的不竭动力。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未来专业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专业行为道德的最高要求,体现了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师只有具备了崇高的专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才能在教育信念的推动下,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付出。
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于教师专业道德内涵的分析,并将其与现实相对照比较,我们会发现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失范问题。[3]
(一)缺乏对于“教育”的理想化理解
教育作为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日渐突出。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会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遗憾的是,身为教育活动专业人员,一些教师并未对此观念产生认同,仅仅将教育活动视为自己的谋生手段。专业理想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缺失了专业理想,一些教师认为教育活动人人皆可为之;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就是学科专业,而未认识自身乃为教学专业的从业者;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教育教学活动应围绕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来进行。笔者认为,教师专业道德的首要内容应为教师专业理想。
(二)缺乏对教师专业的多元化理解
教师专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多角色性,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有情感、有自身价值观念的活生生的极具可塑性的人。但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只扮演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以“知识权威、管理权威、评价权威”的形象出现,全然不顾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现实,不学习、不思考,充满职业倦怠与职业惰性,不考虑作为学生学习与社会化的榜样,教师应起的示范作用。此外,笔者认为,教学专业生活应是教师生活中最具华彩的一章,但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将自己的生活与教育活动相分离,视为两条平行线,不会相交。于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人前人后言行不一,举止不端,引发学生内心困惑,无法理解他们的教师为什么会如此“多面”。
(三)缺乏对“学生”的人文性理解
大学生首先是人,是具有发展潜能与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接受社会要求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未成年的社会公民;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教师应理解并尊重这一现实。但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这一现实却常常被忽视。有的教师固守“师严而后道尊”的古训,将自己塑造成为“制度权威”,用外部的强迫命令来约束学生,忽视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有的教师则给予学生有条件的爱与尊重。作为人际交往中的普遍原则,平等和民主却成为教师权威下的一种施舍;有的教师以功利性的眼光衡量教师的职业价值,将学生当作工具,在教学中将学生当作可以操作的对象,忽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师生双方无法在彼此社会角色及规范方面获得认同、取得共识,师生关系趋于表层化,缺少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导致双方不理解,产生矛盾,发生冲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由于教师职业的多角色性,教师行为需在不同角色间转换,如果转换不当会表现为角色冲突与失调。但有的教师却利用课堂这一天然的心理调节场所,将学生视为情绪宣泄对象,放弃教育者的职责。
三、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路径
出于不同的观察视野和理解程度,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路径有不同的理解。如有人认为,良好的教师专业道德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道德自律、学校文化建设及社会所形成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有人认为专业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不仅需要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激发教师的道德需要,提倡教师功利精神与奉献精神的统一;同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道德奖惩机制,从现实出发,为教师提供道德的回报,从而推动我国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4]不过,从教师专业道德的内涵及结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条内在建设路径。[5]
(一)在专业成长中提升专业信念
教师自身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过程,教师从最初的师范生到把教育作为一个专业的事业去从事,在这样一个专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教师专业信念不断提升和成熟。教师的专业信念以自律为核心,人格魅力为导向,自我反思为依托,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自律是主体为了保持自身人格的同一性或为了达到某种理想、目标而对自身的欲望、情感、需要的有理性、有意识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限制的活动。自律具有自觉性、自育性、自控性、和自醒性。专业自律是人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对社会要求所持态度的转变和形成的过程,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只有自律才能使专业道德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教师个体道德从他律向自律升华,核心是道德观念的转化。
教师的专业信念是教师道德责任感的内化,它是指教师按照专业道德的要求,形成对自身职业的良好认知和自我调控, 能自觉地履行职责, 全身心投入工作。教师的自律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通过深入理解教育而形成的。教师的自律精神一旦形成,将成为教师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影响和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的专业自律是反思和自我修养、自主创造能力的统一体。加强教师自我教育是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根本。
专业自律是教师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要求教师有意识的改进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善于创新教学,勤于进行自我反思教育。教师的专业自律精神能时刻提醒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勤于反思,不断吸纳新的好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快速良性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专业人员,不仅是教育专业知识的实践者,往往也是教育专业知识的创造者。因此,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在价值。
(二)在形成专业技能中培养道德品质
师德建设必须是知行统一,道德品质的提升依赖于行动的意识,也受制于行为的能力。道德品质体现在教师的专业行动之中,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与师德行为能力的培养理应是一致的过程。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必备的带有专业特点的能力体系,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成效。专业道德品质是教师作为个体对道德所做出的理解与体现,是教师在教学生活中通过个人行为表现出来的专业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
教师的道德品质首先表现为教师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所应具备的完整人格和道德素养,这些素养决定着教师如何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以及塑造健全人格。教师作为社会文化道德的形象代言人,教师专业道德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更多地体现在道德素养上,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感化和道德示范作用以及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师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资源,教师要想育人首先要育己,在当代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这种完整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愈发显得重要。教师人格道德作为一种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提供道德合理性与正当性支持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是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格道德力量是教师的本质力量,作为一名教师,他不仅仅应具有职业的道德规范,还要提升专业道德境界高尚的人格——圣人。
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而教师专业道德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价值引导与方法论判断的依据。教师专业道德体现于教师的道德人格品质之中,教师的专业道德是建立在高尚的人格道德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教师人格道德具有鲜明的指向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和标志。由此,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有起码的规范要求来确保教师教育行为的道德性,它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确保教师教育行为的道德底线,具有普遍性和普及性。教师应该是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统一体。教师既要达到基本的伦理道德的要求,还要勇于追求更高境界的个人道德品质。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内心世界道德品质的一种外在体现。教师角色的独特性表明教师不仅需要有一种道德底线,同时还要努力具备一种理想的道德;不仅要遵循职业应有的规范,更要富于追求更高道德的品质。
(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道德价值观
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的活动,这与《说文解字》的解释指向同一个结论:离开价值或者道德属性无以论教育。受职业道德影响的教学方式如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也是教师价值观的体现,教师的人格特征本身就是教育内容,教师的人格特征也影响他对教育内容的加工处理。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专业技能的增长、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教师不断的自我完善中;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能,它是教师价值的直接体现。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一旦你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道德的特殊要求,对于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追求自我价值的教师要积极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这就是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教师专业道德除了用具有普遍含义的职业道德规范约束教师的行为外,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专业要求(人格品质、伦理意识、教育观念),有效地激发教师自身内在的自觉性、自律性,突出教师专业性和主体性。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彰显教师的专业价值取向,体现教师道德水准。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作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方面。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是教师个体对自己、他人的行为和品质及各种社会现象是否具有道德价值进行评判时所持的根本看法和观点,道德价值是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旦形成就直接影响个体的道德目标,支配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控制个体的道德行为抉择和实际的道德行为过程的重要变量,是个体价值观系统中有关社会及个人的道德生活的部分。教师要努力做“到 淡薄名利,甘为人梯”,这是教师道德价值的实质所在。教师是高道德含量的职业,教师是具有道德和审美价值的职业。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师专业道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在重视教师自身资源开发的同时,切实加强提高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道德在敬业乐教、独立自主、乐学勤思、创新知识等精神价值范式上,彰显着教师专业的现代意义与价值,积极建构教师专业道德成了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一步。教师专业道德理念的加强与深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加强教师专业道德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师道德价值观念,将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体现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途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专业道德理念的建设是教师专业的具体性、稳定性、连续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 2005(01):48-51
[2]刘岩.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J].理论界,2009(11):193-194
[3]张莉.教师专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J].社科纵横,2007(10):147-148
[4]张凌洋,易连云.专业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J].教育研究,2014(04):116-121
[5]谷静.专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超越[J].教学与管理,2008(03):17-20
4.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主要规范 篇四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特点
1、职业与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越发展。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社会分工实际上就是职业分工。职业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在职业活动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本身既是生产关系的一种,同时,它也是一种责任关系、权利关系和利益关系。从事一定的职业,就意味羊担任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就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力,即对某些特定资源如资金、人才、职位、名誉等的使用、操作、管理和支配权;而且每个职业都享有一定的利益,体现着一定的利益关系。总之,从事一定职业的个人或集团,在职业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上述这些复杂关系?用什么精神状态去完成自己的职责?如何运用自己的职权去完成自己的职责和谋取公共利益?用什么态度去协调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国家利
益的关系?这里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道德问题。可见,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殊的职业关系中,在长期职业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
2、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1)鲜明的职业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1、爱岗敬业
爱岗与敬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对职业责任、职业荣誉的深刻认识。不爱岗的人,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的人,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所以,不论做任何工作或劳动,只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辞辛苦,就可以说是爱岗敬业。在社会主义社会,任何职业都是社会生活所离不开的,所以总是要有人去干。如果没有亿万农民辛勤种田,没有千百万工人在茫茫沙漠或高山峻岭上采油、采矿、修筑铁路,没有广大人民解放军在天涯海角守卫祖国的边疆大门,没有千万清洁工人清除城市垃圾,没有几千万人民教师、科研人员埋头教学和科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吗?我们每个人和家庭能享受到今天这
样幸福的生活吗?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做贡献。同时,要看到,爱岗敬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一个从业人员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有利地位,实现自己的职业利益,就心须爱岗敬业,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质量。否则,一个不履行职业责任的人,就将被职业组织所淘汰。
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政之本”、“立人之本”、“进德修业之本”。孔子曾说:“民无信不立”。他把信摆到了关系国家兴亡重要位置,认为国家的朝政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是立不住脚的。《纲要》把诚实守信列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内容,真可谓顺应天意,合乎民心。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对自己,要真心诚意地为善去恶,光明磊落;对他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一句话,诚实就是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信誉,重信用,忠实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守信以诚实为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或每天都要与他人或单位打交道,根据与他人、与单位达成的协议来安排自己的会议、学习、工作、劳动和其他活动。如果人人都不诚实,不守信,那么,人和人之间的一切交往就无法进行,一切会
议、学习、工作和劳动就无法开展,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场无序、混乱之中。
3、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指对于人和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千百年来人们所称道的职业道德。它要求人们待人处世要公正、公平。公正、公平要以公心为基础,从个人的感情和利益出发,很难做到公正、公平。当然,公正、公平也包括平等的内涵。
4、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
服务群众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首先是对党和国家机关干部、公务员的要求
服务群众不仅是对党和国家机关干部、公务员的要求,也是对所有从业者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首先,心中时时要有群众,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其次,要充分尊重群众。要尊重群众的人格和尊严。再次,千方百计方便群众。
5、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奉献,就是不论从事任何职业,从业人员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家庭,也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有益于他人,为了有益于国家和社会。正因为如此,奉献社会就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 的经济基础之上,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
5.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 篇五
集团化的本义是将经济领域中分散的、生产规模较小的实体以集团的形式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较大的经济运行实体,以实现企业经营中的资源优化和规模经济效益。近几十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开始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可以说,职业教育集团化是当前教育领域和行业企业界众多人士倾力思考与探索的,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凸显现代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之一。
职业教育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职业学校或其他从事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或某种资产为主要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基于地域、行业或校企合作平台的多法人职业教育联合体。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指具有集团特征的组织机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力量,而进行的集约化、规模化的职业教育办学行为。
职业教育集团是实施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基础和载体,一般由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机构组成,以契约、资产等形式为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以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技能积累、社会服务活动等为主要任务,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为目的的合作办学组织。
职业教育集团的基本特征:一是以改革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推动校际合作、校企合作为宗旨;二是以职业教育的教学、科研为主要活动内容,不以盈利为目的;三是职业教育集团本身一般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各成员单位原有的隶属关系不变,经费渠道不变,其独立法人主体地位不变;四是集团一般是以一所职业院校为核心和龙头,联合若干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以契约(集团章程)为纽带,实行集团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的理事会制的工作机制。集团章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该职业教育集团的名称和宗旨、集团成员之间的联结与合作方式、集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集团的终止、集团章程的修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综上所述,职业教育集团参与主体是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联结的纽带可以是专业、行业、人才培养、资产、契约等多种形式,各单位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集团章程是共同的行为规范,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合作培养及产学研活动为中心工作,职业教育集团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具备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没有责任能力,不存在共同债务,不成为诉讼主体。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功能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集团化办学能够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实现了产学结合、优势互补。企业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训场所,承担实践技能培训任务或课程,解决学校学生实训实习和实践技能培养困难和不足,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2.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通过集团内成员间沟通、协商、合作,可以更好地对接产业,改善专业结构,准确把握产业升级动向、脉络、趋势动态,使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更准确;院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的实际需求。
3.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集团化办学通过加强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衔接、课程体系不衔接等问题。
4.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区域型的职业教育集团以政府为主导,依据区域规划和产业结构特征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通过集团内成员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的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5.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集团化办学可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行业企业的资金兴办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的能力。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职业教育集团的数量有将近2000个,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区、市)和各个行业。集团化办学形式不断丰富,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联结纽带走向多元,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涌现了一批典型模式。1.集团形式趋于多样。我国的职教集团绝大多数为教育联盟性质的非法人机构,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者备案成立。近年来,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主体作用、主体范围、主体结构和集团组织性质等方面作出了不同选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种实现形式。
2.企业作用更加明显。从现有职教集团来看,牵头单位有职业院校、行业组织、大型企业、地方政府等。院校牵头的职教集团一般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解决院校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兼职教师、课程开发等问题。从职教集团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仍以职业院校牵头为主,但行业企业的作用逐渐凸显,已经出现了不少以企业为主导的职教集团。
3.不同类型职教集团各具优势。区域型职教集团主要是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由区域内综合性骨干职业院校牵头组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对接,较好地协调了举办方、办学方和用人方的利益关系。行业型职教集团通常在行业组织或行业内龙头职业院校的主导下,由不同区域的多家职业院校联合组建,专业设置相对集中,有利于实现职业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经验共享,较好地体现了产教融合的要求。
4.集团运行机制日益完善。各职教集团一般都设立了理事会或董事会等决策机构和秘书处、办公室等执行机构,并制定了集团章程、理事会组成与工作办法、秘书处工作办法及例会制度,在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集团的正常运行。一些地方在职教集团在运行机制上持续改进,探索出许多有益经验。
6.教师语文素质的内涵与价值论文 篇六
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教师的继续教育大多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教育理论的李习。笔者认为教师的语文修养亦应列入继续教育的内容,它的重要意义不低于其它内容课程的设置.
一、现代语文素质的内涵与外延
近十多年,人们站在哲学的高度,运用系统论理论,从多种角度审视语文的内涵。人们不仅采用实验技术和归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经过理性思维的升华,认识到“语文”概念属于单一形态的范畴,它是多种内容的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现代语文的内涵就指这一内涵。它要全面包含语文的研究对象和各个要素、有关方面和相互关系,并能由此而阐明它的系统特征。现代教师注重语文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掌握语文内涵的这种系统特征,而且要在这种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掌握语文研究对象的几个具体方面的内容:
(一)要掌握语文的四种表现形态: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计算机语言。口头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言研究历史悠久。体态语言是20世纪的事,它是用态势动作来交流思想的语言,是内部言语在体态上的表现,在塑造视觉形象中尤为活跃。它有含蓄、朦胧美与幽默感等特点。计算机语言,是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跟最古老的信息处理工具―语言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使语言学进到现代层次,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成了人文科学的带头学科。这四种语言中,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仍是应用最广泛、最灵便、最基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工具。
(二)要认识到语文是表现多种文化存在形态的工具。人们创造语言,赋予语言以内涵,又借助它进行会话、表达、传递、交流,同时它又借助各种媒介,如书刊、影视、广播、唱片等成为文化传递的工具。基础教育中各个科目实际上都是文化的存在物,是文化结构上的不同层次和要素,其社会的知识、自然的知识、文学艺术的知识等等都内涵于语言文学符号系统之中。因此,学习各学科的知识也是学习语文,学习文化。语文在此,不仅仅是重要的学习工具和手段,而且也是塑造人的媒介和凭借物。
(三)要加强语文内涵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口头语言是人类所具有的最广泛的、适应性最强的符号媒介,它的外显形态为自己说和听别人说;书面语厂言也依然是人类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它的显现形态为,阅读书面文字和写书面文字。因此,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具体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合称为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语文学习内涵的核心部分。四大能力关系密切,听读侧重于理解,说写侧重于表达;听说又是读写的基础,读写是听说的加工形式。
(四)还要掌握形成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语言理论、文学理论、相关学科理论。语言理论,如语音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学理论,如文艺学概论、美学、写作学、文章学。相关学科,如思维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细分,语言理论中还有口头语言的理论,如交际学、演讲学、教师语言修养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除了需要运用上述知识外,还需要运用自然的、社会的等许许多多语言以外的知识,此外个人生活经验的参与也是个重要因素.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语文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泛指贮存于人脑中的一切认知信息。由此看到语文的内容理盖面之宽。由上看到,现代语文内涵的揭示,注重形成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种种条件、因素及其联系,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是偏重子一方揭示其内涵。现代语文素质、就是上述内涵融合而成的高水平的语言能力、语言文化素养。现代教师正是在教师主导地位和沪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素质教育目标确立的基础上掌握这种高水平语言能力的典范,实践这种语言能力,用以指导学生学习和造成跨世纪人才的典范。.上述现代教师语文素质结构说明:1.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就是使用知识、驾驭知识,它籽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互相依存.2.现代教师的语文素质具有多重性,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其听、说、读、写能力强于学生,能指导学生,并能训练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
二、学科教育价值的要求
现代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教育的价值以满足两个“需要”为尺度,即学科教育既要体现社会需要未力求符合现代社会各种规范和要求,又要充分满足青少年自身的需要,使个体的人格价值、审美价值和创造力价值获得健康的发展和充分的展示。这种价值追求,其落脚点就在于以高水平的师资去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其间,教师高水平的语文素质在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上将发挥合成知识的作用,活化教学过程的作用。这里仅以学生的主体性间题和教学关系的处理来说明教师加强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教师高水平的语文素质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学科教育价值论认为,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其主体性的发挥,是形成学科素质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学习主体指在对象性的学科学习活动中,学科学习的行为的主动发出者,它始终是学习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学习实践者、学习调控者和学习创造者。主体性则是进行主体活动的主体特征,指在对象性的学科学习活动中,学科学习行为的主动发出者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它们是学习关系中的一种存在。在学校,学生主体性生成的原生点在于教师要能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与学习内容形成一种认识关系、价值评价关系和转换关系。如在认识关系中,如果教师能使学生经过思维,使学习内容主观化,加以吸纳,内化为新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则认识关系就成了转换关系。这种转换过程就是主体性展开和生成的动态过程,其间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情感、学习意志,以及学习反馈均呈综合运动状态。上述教学过程显示说明:1.只有以教师为主导‘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并使之拓展深化时,学生的主体性才得以生成,体现出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成为学习能力的一种品格。2.教师的语文素质,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上述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现实的价值关系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与教育情境、教育媒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在这种价值关系中主要的传通形式是具有口头形式和笔头形式的言语语言,也有运用体态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从教师看,其言语活动表现为不断发出信息又不断接受信息,以学科知识为基本内容,创造合适的教育情境,借助各种有效的传播工具,使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学生、教材进行多向转换活动,使教育活动趋向于既定的价值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关系。这个教学活动中所显示的教师语言是为着实现既定的价值所进行的促使价值关系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语言活动。因此,教师的语文修养之重要自不待说了。事实也是如此。例一,教差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写作。一位教师在讲授倒叙手法时,板书如下公式:10:123456789。出作文题《喜事》,作审题引导,这位教师又说:“写这个题目,要以‘事’为圆心,以“喜”为半径,来进行选材、剪裁和组材。”例二,教物理原理。一位物理老师讲平面镜成像原理,却把《红楼梦》中刘姥姥进怡红院照镜子的片断念了一遮,接着把描写刘姥姥镜内外动作的词抄在黑板上,对照分析,由此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另一位,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导入时讲了一个气功师与鸟的故事。说吴式太极拳门中一位大师有一绝招,不管什么样的鸟,只要放在他的手掌中,怎么也不能飞出他的手心。间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回答,一致认为,气功师把鸟“吸”住了。老师说,不对。因为,鸟往上起飞时,首先要用爪子向下蹬,借蹬力腾飞。气功师的触觉相当敏感,当觉察出鸟要准备起飞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往下略微一沉,使鸟的爪子蹬空,没有向下的蹬力,鸟也就飞不起来。这是力的作用。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就拿这个例子来分析一下。上面教例说明,语文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实践活动之中。教语文的用数学的语言来开启,教物理的则用文学的故事来引发,都成功地调动了主体学习的积极性。这里,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多学科的交叉协作和多层次的知识合成上都发挥了作用。
(二)教师高水平的语文素质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教师工作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层次多。从不同角度看,大致可分为全过程工作、全层次工作、全关系工作三个方面。这里的“全”,意在要求形成有机整体。全过程工作属于工作程序,指教学的六大环节(备课、教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教学质量分析总结)。全层次工作属于系列教学内容,涉及知识、能力、智力、育人等方面。不同的学科其质、其量、层次均不同。如语文,就其中心教学内容看,纵向涉及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横向包括语文学科的五大要素(语文双基、读、写、听、说),三大领域(知识、能力、智力),二大课堂(课内外语文学习),五育(德、智、体、美、劳)。全关系工作属于工作的教学规律,它是存在于学科教育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联系、作用。其关系可分为共性关系和个性关系,共性关系指反映各学科普遍性规律的关系,个性关系指各学科特有的、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关系。个性关系,如语文就是指文道关系、听说读写关系、思维训练与语文能力关系、课内外语文学习关系.共性关系,指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知识、能力、智力的关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传统教学方法与敢于改革和创新的关系等等。以上工作要具有有机的整体性就要建立起合谐的教学关系,而要建立起和谐的教学关系,关键是形成教学言语的规范和具有高度的语言文化素养。所谓教学能力是特指教师主体在教学活动中除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外,其主要表现亦是从教师主体辨认、理解和使用语言符号的能力方面看的。因此,语文素养是教师手里最重要的工具。现代教师要有效地利用这个工具,必须面对世纪之交的被教育者,完成自身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向现代化的转变。个人的效率和效能感是现代教师心理的主导面。如在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处理上,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而言,就要准确地把握学生先前形成的心理,并善于从学生现有的心理水平出发,因势利导。如果属于认知意义上的障碍就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分清是非,使他们的认识与教育的价值要求一致起来;如果属于情绪干犹障碍就要善于兼顾学生的合理要求,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耐心,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如果属于习惯隋性的障碍,则应帮助学生解脱不良习惯的束缚,采取喻之以理,导之以方,绳之以纪,持之以恒,耐心地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养成一种良好习惯。这里,教师不仅是“爱者”,也是“智者”。如,有一位教师刚接一个新班,班上有几名聪明且带有股小小傲气的孩子总是不大听管教。这.位老师是“先用才,再用情,让他们先服我,再爱我.”这位教师总是利用中午课余时间下到教室,跟他们谈KENT系列产品、IBM中国计算机软件硬件水平、“密集阵”系统、21世纪的“空,中精王”,谈《红楼梦》、《红与黑》、流行歌曲……大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位教师都能佩侃而谈.由上看到,和谐关系的出现与教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和精细入微、点化入心的语言能力相关。
三、教学效果离层次的要求
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认识能力。要提高现代教师语文素质,除丰富知识、增进阅历、完成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向现代化的转变外,还要全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就是不断扩充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丰富感受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思维能力是语文素质的活化剂、深化剂。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或作为媒介语,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水平有高下之分,甚至出现无效和负效。这种现象,从语文素质上看则决定于教师对本门学科的认识态度,对学生的价值要求,以及自身使用语言的技能、技巧水平及语言行为和语言习惯。因此,现代教师的思维要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行进和提高,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高水平地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将教育价值的创造上到一个新台阶。如讲授法的运用,有传统和创新之分。在注入式思想指导下,教师只管自己灌,学生被动学的,属于传统中的弊端一类.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讲授法变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逻辑操作,它由比较、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式组成的,属于传统中精华的继承和创新一类。后一类的创新性在于,整个设计,力求做到如石投湖,时时注重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思考的涟漪,给学生以启迪、智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属讲授法,效果有别,除观念作用外,后者的语文素养明显强于前者的语文素养,其思维的深广度、灵活性、应变性均高于前者.又如,小说体裁的中专数学教材.这是一部鉴定了的改革型的教材.全书通过一对宵年教师的爱情故事,生动地自然地展开了以三大计算、三大应用为主体骨架的高等数学的系统知识.这一成果是一位毕业子师范学院数学系的老师创造的.毕业初教数学,为改革改教语文,经过六年苦钻终于沟通了两门学科联系,实现了“在数学和文学交叉地带栽上儿棵树”的理想追求,使严谨的科学系统的数学知识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合情合理地展开,大大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效益.这里,作者改革的初衷和效果追求既适于接受对象的心理,又反映了社会对学习效果的要求。教师的语文能力在此从思维层面深入到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上。人类和文化的双向建构关系充分体现在这位教师身上。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着人,这种双向建构都是以创造性思维为特征的语文能力为基础的.在基础教育阶段,人类文化的诸多方面,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通过各门学科的设t,各以自己的语文组合形式表现了一个人化的自然界和社会的某些侧面,作为教师要在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世界里通过自身的语文素质吃透它,并通过自身的语言的表述进行再创造,不仅打开一个具有各种现实、历史和未来意义的文化、科学、思想的世界,而且能将最新成就融合于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阐述之中,引导学生看到一个新的价值世界,看到一个现代化的价值世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
7.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篇七
关键词:职业发展,内涵发展
谈及职业发展, 多数人立刻会想到职务的提升、职称的提高、薪酬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提高, 认为这就是职业发展。不可否认, 这些是每个职业者在职业发展中都追求的目标, 然而, 这并不是职业发展的全部。民办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 由于相关办学主体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 只是强调和关注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职称、学历等方面, 职业发展的其他方面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和解决, 导致民办高职教师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顿和迷茫。
一、职业含义
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化分工的产物,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我们给予“职业”越来越多的内涵, 而且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与人的生理需求相关, 强调物质生活来源;2.与人的社会需求相关, 强调精神生活和社会认可;3.与职业内在属性相关, 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4.与职业伦理相关, 强调职业角色的“名”与“分”;5.与社会价值观相关, 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职业的含义中我们认识到, 职业发展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 对职业角色的认同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在社会物质或精神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薪酬回报相应得到不断提高、等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单纯的强调某一方面, 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往往会导致职业发展出现问题。
二、民办高职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
2005年, 安徽教师对三所高职院校的518名专职教师为样本进行了教师满意度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导致教师最不满意的因素中“进修提升”一项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60.4%, 其次就是“薪水报酬”一项所占比例达到33.5%, 也就是说518名教师中有60.6%的人对进修提升最不满意, 其次是33.5%的人对薪酬水平不满意。同一年, 浙江教师对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高职院校550名高职教师进行需求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需求不满意因素中参与科研机会 (41.1%) 、工资报酬 (41.1%) , 培训机会 (29.4%) , 在所有不满意因素中比例排到前三名。
从调查结果看出, 高职教师最不满意的因素中, 几乎都和高职教师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联系, 所以, 全面理解职业发展内涵, 了解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 对于扭转目前高职教师职业那种只强调职称、待遇提升的“外延式”发展为以提高高职教师职业认同度、提升高职教师职业成就感为目标的“内涵式”发展。
三、民办高职教师实现“内涵式”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职业角色定位方面
作为教师, 其职业角色就是教书育人, 借助常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学校规章制度督促学生学习, 成为有用人才。然而, 在民办高职院校中, 由于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较差等方面原因, 民办高职院校出于经费问题考虑, 无法像公办高职院校那样对学生进行比较严格的管理。
2. 专业知识发展方面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 要想教好一门课程, 一定要对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体系都要有所了解。当然, 对一名年轻的高职教师来说,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 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教学实践过程, 需要经过数遍的教学, 才可能逐渐地对这门课程或学科有所掌握。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师选课制度上应当是建立一种教师和课程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并根据专业进行适当拓展。
然而, 一些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选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有时教师需要带几门课, 甚至还会出现跨专业、跨学科带课现象。作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 尤其是作为年轻教师而言, 有些课程自己仅仅是学过而已, 对整个学科根本就没有一种系统性的认识, 有时自己甚至都是一知半解。在这种带课和选课模式下, 使得一些教师每学期都在带新课, 整天忙于备课, 根本无暇去对所教课程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有些教师长年只带一门课程, 也没有动力去了解其他相关课程知识, 知识面过于狭窄。结果导致一部分教师由于经常跨专业带新课, 无法集中精力专研本专业知识, 实现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的提高, 而另一部分教师, 由于常年只带一门课程, 没有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停滞不前。
3. 专业技术发展方面
高职院校多数都要求教师有双师素质, 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然而, 绝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出于成本的考虑, 将更多得注意力放在去外部招聘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技师、工程师, 并没有提供给本校教师提供一个成为行业技师的平台, 没有相关的培训制度、没有相关的激励制度, “双师素质”队伍的建设仍然只是停留在“引进来”, 无法做到“走出去”。
4. 薪酬体系方面
现有民办高职院校薪酬体系多数依然延续普通高校薪酬体系制度, 工资待遇和学历、职称 (教师序列) 紧密联系, 行业技术等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 同样是中级, 一个是讲师, 一个是中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的基本工资和课酬都要比讲师的工资低, 双师教师和讲师都是相同的待遇水平, 这无形中都在挫伤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使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提高自己教师职称上, 提高自己的学历上, 发表一些空洞无物、毫无价值的论文上, 因为, 只有这样才能首先解决收入问题。
5. 绩效考评方面
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师绩效考评方面将学生的评价作为一个重要标准, 并且直接影响到教师薪酬待遇。然而, 高职学院学习主动性基本都较差, 使得的他们对教师的及评价, 往往并不是根据教师讲课的质量进行, 而是根据老师在考勤方面是否严厉、这门课程是否有趣、老师是否和学生打成一片来进行的, 有些教师甚至是通过请学生吃饭来获得学生的好评, 更有甚者以期末考试成绩来交换。
6. 职业成就感方面
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 许多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然而, 高职民办高职院校素质较低的生源, 纸上谈兵式的教学, 经济因素制约下教学管理制度使许多教师上课“灌水”和考试“放水”, 使得老师最后面对自己的“产品”时, 毫无成就感。
除此之外, 教师职业上升通道的单一性、高职院校科研支持的力度薄弱等方面的问题, 也使得高职教师无法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 挫伤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积极性。
四、小结
爱因斯坦说过:“人生真正的快乐, 是对生活的乐观, 对工作的愉快, 对事业的热心”。职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民办高职教师职业怠倦的重要原因,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他们无法产生“对工作的愉快”, 单纯的依赖提升薪酬待遇、提升职务等“外延式”的职业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消除这种“不愉快”, 如果这种不愉快感不能得到缓解, 任其蔓延必然会影响到民办高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影响到我们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健.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光明日报, 2000年06月06日.
[2]张晓旭.高职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6.
8.议新时代下教师职业素养的新内涵 篇八
一、教师理念的转变
新时代的条件下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把教育的中心本质应还原给学生,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同时教师也应认识到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教育也已不是传统的把知识机械式的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眼高手低,毫无能动性的“机器”,教师应认识到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一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师已不再是“蜡烛”“春蚕”或“工程师”,而是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劳动的教师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在现实教育中服务于学生,要充当“服务员”的角色,这在本质上来说是观念的转变。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体悟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己自觉地投身于学习活动之中,在轻松快乐的场景中愉快的学习,让学生初为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已不再是传统的“教学者”而是一个“引导者”。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回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应该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去引导他们,让他们自我发掘课本知识,掌握课本知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要高高在上,而是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设身处地地学生着想,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在教学中能够融入学生之中,和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构建一种“学友”式的新型和谐的课堂师生关系,使课堂从传统的“制造型课堂”变为“创造型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自己学到知识,发展自我。
三、教师专业素养的扩大
新课程下教材容量大,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又和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紧密,而传统课程紧扣知识,知识面比较狭小,教材内容较为死板,和社会生活联系不太紧密,只是机械化的知识传授,这就使得教师的知识老化,面狭小,具体的教学实践较为死板,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社会生活联系不紧密,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势在必行。
做一个爱读书的人,畜养自己的学术功底,培植自己的思想之根,用博学的素养教书,用知识和精神集于一体的人格修养来教书,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所授课程,知识要回归到社会生活实际,让课本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活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最终使得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
我们知道教师职业的灵魂是爱,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也要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学生为学生明天的成长铺就成功的道路,教育家丁有宽说:“没有爱,就沒有教育。”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也显得尤为必要。
新时代的条件下课堂的主体已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因此上,教师给学生的爱不仅仅局限在平时的生活中,更主要的是要立足于课堂。在课堂上有一些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这些学生自我动手,自我思考的的能力较为薄弱,教师要时刻关注这些学生,给他们十足的鼓励和信任,要时时尊重学生尊严,以心灵呼唤心灵,以人格赢得人格,以自己的师德感染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的潜能,自己主动地融入讨论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最大可能的发掘自己的潜能。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不合实际,和课文知识完全没有关系的情况下,教师要用完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要相信学生,合理的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师德感化学生,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新课程,新理念,需要有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教师要勇于积累,勇于创新,在不断探索中丰富和完善自己,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9.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篇九
付 云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双师型”这个名称开始进入高职以外学术领域的视野,本科类院校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来对待这个陌生的称谓。而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双师型”教师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政策为线索,来梳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发展阶段,以明确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发展阶段 【收稿日期】2010-3-5
【作者简介】付云(1980-),女,四川乐山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干事,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章标识码】 A
Overview on the Content Development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u Yun
(Liuzhou Railway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iuzhou Guangxi 545007)
Abstract: under new situation of stepp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the name has begun to enter the academic field outside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toward this strange title with a skeptical eye.Bu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eyes,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 is their aim.Papers sort out the content development stages with policy clues, and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double qualified teacher;content;development stages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双师型”是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名词,在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频繁提及,因而,对“双师型”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就成为必然。职业教育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最早出现于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20世纪90年代初,“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开始进入高职领域,其内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概念的提出
1995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教职[1995]12号)中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鼓励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钻研专业技术,对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可逐步实行评定教师职称与专业技术职称的双职称制度。在评聘教师职务时,应将教师的教学实绩和专业实践能力与贡献作为重要的业务条件。” 1995年,国家教
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职[1995]15号)第一次在政策上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在“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的标准要求”中指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基本达到‘双师型’要求。” 此文件的印发标志着“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在中国教育政策上的正式提出,也表明了职业教育领域对“双师型”教师及其队伍建设的研究上升到政策的高度。
在这个阶段,对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出“双师型”的要求,虽然还没有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但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强调,双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一个表现形式。
二、内涵的初步发展
这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有关高职的文件,都提及“双师型”教师。比如:1997年9月25日,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教计[1997]95号);1998年12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2000年1月17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指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200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通知》(教发[2000]41号)等。其中2000年1月17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还特别指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从国家教委到教育部对高职设置标准的相关表述,都注重了对“双师型”专任教师的数量要求,且多次强调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并为如何成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发展路径:组织教师参加工程设计和社会实践,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双证作为具有“双师”资格的一个条件。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前提,是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等,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以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学。取得职业资格证只是起导向作用的手段,引导教师往“双师型”方向努力才是目的。
这一阶段还侧重于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强调,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并提出建设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二是聘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其三是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
三、评价标准的明确
这期间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00年3月2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高职高专教
育师资队伍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高教司函[2000]36号),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工作,其中第一次使用“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2000年9月14日《教育部关于启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通知》(教发[2000]168号);2000年10月9日,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体系》(征求意见稿)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教高司[2000]49号),其中指出“双师素质”教师的三点标准;2002年5月15日,在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中,进一步强调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轧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一阶段,对“双师型”教师有了明确、可操作的标准。概念上由“双师型”向“双师”素质转变,体现出对教师个体标准的下移。从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而言,“双师型”教师还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标准,一方面是高职起点低底子薄,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而要让“双师型”体现出高职的特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于是提出了“双师”素质的概念,并明确其条件。
对以上有关“双师”素质教师标准两份文件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双师”素质教师的条件由“2年实践经验(能指导教学)+科研(项目研究、论文发表)”(高教司函[2000]36号)发展到“2年实践经验(能指导教学,讲师以上)+双职称+被企业采用的应用性研究”(教高司[2000]49号),符合其中条件之一的便可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在这两个标准的对比中可见,前一标准第一项主要是针对实践课教师而言的,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教师,只要能指导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就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第二项主要是针对偏理论型的专业课教师而言的,类同于本科,是以科研作为理论型教师的评价标准。于是在后一标准中对这些进行了修订,对实践课教师的要求中增加了讲师职称。从两种评价标准的对比中看出,这里强调的不是讲师职称本身,实质上是对实践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能指导实践教学,而且要适应教师的角色,提高其教学水平。并在后一项中把科研要求具体化为,其研究成果被企业采用并取得效益,这就体现了对应用性的强调(产学研结合)。后者增加了一项评价标准:同时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拓宽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
同时,这一阶段的文件在概念上开始出现分化的趋势,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多提“双师”素质,对于教师队伍而言多提“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在下一阶段的文件中同样如此。这种概念上的分化,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作用,表现在它强调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培养培训出发,提高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等手段,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型”。
四、趋于成熟期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提出双师素质教师的五点标准;2004年4月2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提出《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其中第七条提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这一阶段逐渐确立量化的指标。在“双师”素质的概念上更加完善,对“双师”素质教师首先提出了具有讲师以上的职称,其条件为“双职称+实际工作经历或技能培训证书+被企业采用的应有性研究+校内教学设施建设或设计工作”(教高厅[2004]16号)。对照前一阶段的两种标准而言,这一标准拓宽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条件,在评价上更侧重教师的专业实践及应用性研究方面。这期间出台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相关文件,而且还发挥了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对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获得“双师”素质证书。在之后的文件中也一直强调专业教师可申请第二专业技术资格、可取得证书。在第二阶段就开始了对证书的强调,这一方面反映出目前“双师”素质教师急需显性的评价标准;但另一方面会由于过于强调这方面条件,会引导教师在选择成为“双师型”的途径时较少考虑其他标准。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期间,持有“双证”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开始侧重于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保障措施,比如,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职务晋升、提高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双师”素质教师倾斜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高司[2000]49号中,与2004年的评估方案中,对“双师”素质教师所占的比例上有细微区别,前者指出的是“双师素质”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两课”、公共课教师及助教除外)的比例(优秀学校≥50%,合格学校≥20%)。即是把“双师”素质放在这样一个范围中的:专职教师中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后者指出专任教师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优秀学校≥70%,合格学校≥50%。在后者中仅提出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教师的“双师型”要求,而没有把实践课教师纳入,这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实践课教师的“双师型”并不重要。而通过对文件的仔细解读则可澄清这一误解。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指标等级中,“专任教师结构”作为主要观测点,与之并列的还有“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即反映出对于大多数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而言,双师素质是其主要目标;目前,从教育部文件来看,“双师型”教师还只限于在专任教师中评定,没有把兼职教师纳入其中。而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对其数量作了要求,在评估的优秀等级标准中提出,“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达20%以上”,尤其强调了实践课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这里假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实践课
大多由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来承担,于是在后者中才没有提及实践课教师的“双师型”,着重强调了教师队伍的专兼职结构。
综上,通过以上阶段的梳理分析,“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经历了多次修改,每一阶段都有新的改进,从一开始的双职称、双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转向现在的多元评价标准,拓宽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途径。具体而言,“双师型”教师是指在高职教育中,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应用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在综合了教师与技师两类人才的特征上提出来的,表达了对高职教师一专多能的期待,尤其是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而且,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正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趋向:提升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这两方面是同等强调的。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加各类长短期培训、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通过教学改革等活动提升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吸收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人才到学院作兼职教师或专任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因此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树立整体发展观,要由侧重个体的视角转向整体视角,要遵循整体双师→个体双师这样一个路径,从整体双师着手,二者同时展开,以此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网站:http:///
[2]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推荐阅读:
教师的职业道德论文09-06
教师的职业理想07-25
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07-05
教师的职业素养论文10-01
谈谈对教师职业的看法08-17
我的职业生涯教师10-07
幼儿教师的职业理想10-15
试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11-12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克服09-30
试谈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学习感悟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