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

2024-07-04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共9篇)(共9篇)

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 篇一

文化产业概论 课程报告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2013年5月6日

序言

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自己特有的规律,而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自从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学科于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以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工业化强国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受益于工业工程。特别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日本、德国等均在工业企业中大力推广工业工程的应用和培养工业工程人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先生,是美国福特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首位总裁,他就是毕业于美国里海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日本丰田生产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来,至今仍风靡世界各国,其创始人大野耐一的接班人——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调查部部长中山清孝说:“所谓丰田生产方式就是美国的工业工程在日本企业的应用。”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均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工业工程,当时正值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大陆因文化大革命而错过此次发展机会)。台湾的工业工程发展与教育是相当成功的,经过30年的努力,建立了工业工程的科研、应用和教育系统。20世纪90年代初,全台湾60所大学有48所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至今人才需求仍兴盛不衰。更重要的是于1992年设立了工业工程学门。目前,在大陆的台资企业都设有工业工程部和工业工程工程师岗位。在亚太所有地区的学校无一不广泛设立工业工程专业。工业工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论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实践途径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并以极快的的速度发展成为社会产业链中势头强劲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人才则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目前社会所急需的人才,于是越来越多的学校纷纷增设文化产业专业。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对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消费需求。

一、文化产业的特点及其属性

文化产业的特点:特点1:文化产业以快于GDP平均发展速度增长,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特点2:以国家标志性品牌为核心,全面打造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特点3:跨国公司成为各国文化产业发展和竞争的主角,传媒业垄断趋势更加明显。特点4:大众文化快速发展,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呈现泛娱乐化趋势。特点5:美国文化产业独霸全球,国际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特点6: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1、文化产业的概念。

英语中的产业一词为Industry,它不仅指工业,也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到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等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Industry”即产业。文化产业定义

我国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文化产业的范围为:

(1)、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

(2)、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

(3)、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4)、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

(5)、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

(6)、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 , 是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 “21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 “ 朝阳产业 ” 或 “ 黄金产业”。

2、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y):“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企业”。其中包括在各种媒介上的印刷品(报纸、书籍、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以传真及光盘为基础的服务以及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还有一些定义把部分软件业(包括课程软件)也放进去了。所谓“内容”,主要就是指文化产品所包含的信息、知识、思想性和艺术性。文化产品的“内容”:知识、信息、思想、理论、观念、美感

文化产品的功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增加知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娱乐身心,涵养性情,丰富审美,宣泄情感等。

内容产业:内容要健康、内容要有益、内容要充实、内容要新颖、内容要丰富、内容要引人入胜。

虽然国内的文化和媒体界对时代-华纳并购案的反映还未见报道,但是我们相信国际上内容产业的兴起必定也会引起我们文化艺术和其它传统媒体企业的思考。在迈向知识经济的道路上,当然不能只要“比特”不要“原子”,然而按旧思路靠制造业(即使是制造电脑或铺设光缆)来发展经济,边际效益越来越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新的经济形态决不会不要物质生产,但是越来越呈现出以信息和服务带动制造业的态势。加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精神消费将渐渐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构成部分。国外内容产业的兴起给我们的启发之一是,文化艺术和传统媒体可以理直气壮地进入新经济。网络时代的我国文化艺术事业,除了履行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功能外,也要实现其价值,而且不仅要在票房和拍卖场上体现,更应该在领导时代前进的主流经济中成为关键角色。

然而内容产业的文化意义还远不止于此。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我们要形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文明。

3、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意产业实指文化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狭义的创意产业指运用创造性智慧进行研究、开发、生产、交易的各种行业和环节的总和。目前人们在使用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时,基本上混同了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甚至在智慧产业和文化产业层面上错误地加以使用。

创意产业,又叫创造性产业等。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文化创意产业是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势必所需的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复合性的。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可以定义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它有以下三方面含义。(1)、创意产业来自创造力和智力财产,因此又称作智力财产产业。(2)、创意产业来自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融,因此创意产业又称为内容密集型产业。(3)、创意产业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提供了根本的文化环境,因此又往往与文化产业概念交互使用。

创意产业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它与文化——艺术、设计、体育和传媒行业相关,二是它是新创业的有新的文化创意和运作方式的企业,三是从事创意工作的雇员超过先前同类行业10%。后一条甚至成了划分是否成为创意产业的实操标准。

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

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一批全国及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出版,一批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报告和著作发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研究也已发布,成果是显著的。与飞速发展的现实相比仍不相称。特别是对总体发展战略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的研究还十分肤浅。对美国、英国及欧盟其他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创意产业的各自特色与取向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因此,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更加富有开拓性的理论先导,需要与全世界创意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它的发展、危机和困境,共同寻找未来发展的道路。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非常诱人的朝阳产业。正是具有如上的这种相辅相成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才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打破原有行业界限的重组场域,迅速顺畅交换传播的数字网络和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

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人才和科技支撑是创意产业起飞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创意产业持久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二、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它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十六大以后,我国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重点战略的高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有以下几点:

1、要有厚实的文化意识素养

意识就是对认识的认识。文化基本上是群体的认识。文化意识就是对群体认识的认识。文化的本质属性即要求我们必须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2、要有较高的创意策划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人才要有创意策划能力,是指人才要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头脑,有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主要包括具有原创能力和技术能力,有个人的创造力,如设计、策划人员等;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能力,即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能力。

由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紧密结合,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使原始的文本和创意必须通过他们的技术手段才得以转化为文化产品。

3、要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

不仅要懂传媒,更要懂经济,懂市场,能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需求。这样才可以应对市场变化及时作出判断,不会出现调研片面性的错误。

4、要有较强的市场经营能力

能够对产业环境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把握,从而制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拔创意人才,对策划、设计、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规划、统筹和运作,并能站在行业的角度审视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资本运作能力,熟悉金融领域同时又有较高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水平。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备将专业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相联系的能力。

5、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

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理论,设计水平,还需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社会体验。懂文化艺术又懂经营管理,抑或擅长项目策划、文化经纪、市场营销、资本运作,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理念。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运作有帮助。

三、文化产业人才素质的实践途径

文化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很严格,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我们自己应该从现在起就开始做起。

1、要大量阅读中外文学艺术名著

我们不仅要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具有面向市场的开放意识,还要阅读中外文学艺术名著,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品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要认真学习文化产业理论知识

我们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即为理论基础。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作不同于其他技术类行业,文化的本质属性即要求我们就必须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学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在学校系统的学习关于文化管理的理论知识,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好理论知识只是第一步,我们还必须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才能有意识的在学习中有侧重点。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在学习中我们所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自己去领悟。

4、多观察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

要学会借鉴别人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事物要学会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看待。看到别人成功了,不要只是羡慕,要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用心学习。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会少走很多弯路。

5、多亲手策划一些创意项目

创意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需要后天的锻炼,作为文化产业的创意型人才我们就必须要锻炼自己的创意能力,可以试着自己去策划一个广告,去设计一个报纸版面等等一些小事件,创意能力也就会在这些小事中磨练出来了。

2.中国春节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篇二

(一)研究目的 1.熟悉调查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2.将成果广而告之,以此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并做好宣传,动员全民弘扬民族文化。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上网调查、个

别采访。

(三)调查报告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这就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

一、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的结,分开过去和未来;

二、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祈盼人生幸福;

三、宗亲礼仪往来,安排人生秩序,联络世代亲情,找到个人定位,担负社会责任;

四、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渲泄感情之波,体味生活之乐。

春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蕴藏厚重的含金矿藏。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历千年而不变的,春节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开始办年货: 据中国传统,踏入腊月,已适宜办年货,除了买腊味、糖果外,生果亦少不了,其中苹果大吉代表平安大吉,橘子代表团圆。

※年廿四谢灶: 在灶头放齐供品后,便焚香敬拜,心中祈求來年衣食丰足及身体健康,之后烧衣及撒酒,最好将一些汤丸放在灶上,或将麦芽糖涂放在灶君碑的金漆字上,效果会更佳。

※年廿八洗邋遢: 年廿八是清理家居的好时机,中国传统来说,这天一家人都要大扫除,祈求将往年的霉气及不如意通通扫走,而自身亦要洁净,据说这样做便可以消灾去病。

※年三十晚要送年: 年三十晚是一年的最后一日,这天具有感恩和团圆的意义。晚上,一家人聚首一堂吃团圆饭,都有鸡、有鱼、有菜,吃得丰富是年夜饭的特色。吃菜时,要由头吃到尾,代表长长久久,吃鱼则要故意吃剩一些,代表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之后,长辈发压岁钱,根据古时的民间习俗,用红线穿好的一百个铜钱,具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现在就用货币代替(钱一定是偶数,以求大吉大利)。除夕夜人们大多守岁到天亮,为的是祈求双亲长寿。到子夜十二点正,开始放爆竹,庆祝新一年来临。

※正月初一宜祭祖:年初一祭祖是很重要的习俗。在祖先神位上放一些糖冬瓜、花生糖及生果等,跟着一家人烧香诚心祭拜及烧衣。祭祖完后,晚辈向长辈互相拜年,拱手互相恭贺。此外,年初一不可扫地或倒垃圾,相传这样会送走财气,一些不吉利的话亦不能说,否则这年会不好运,亦尽量不要打碎碗碟或盆具,如真的不小心打碎了,就说例如「碎碎(岁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等好兆头的话。

※年初二妇女返娘家拜年:年初二是出嫁女而回娘家的时候,相传年初一回娘家,会令娘家变穷,所以要年初二才返回。此外,返娘家拜年亦不能空手,必须准备一些贺礼,如糖果或生果等。

※年初三赤口:各人留在家中,不出外团拜,恐防招口舌是非。

※年初四接财神:话说年廿四送神返天庭,年初四則是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之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则在初四下午才接。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并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以欢迎诸神重临人间。

3.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 篇三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历时久远、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把握是非常必要的。本课程在丰富的古代文化中,择几个角度进行重点论说,使同学们对于中国文化史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分期及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中国文化史内在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开阔眼界、提高文化素养。在讲授过程中,做到文献方法讲授与文化史的讲解相结合,力争实现如下目标:

1.通过对要点的讲授,引导学生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拓展知识结构与思维体系。

2.在文化史的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搜集,从而使学生提高学术思维,掌握正确的文献研究方法。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文化取向、思维导向,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共分2个模块,含7个专题。模块一(专题1)为“概论”,模块二为“第二讲:中国古代婚姻文化”(专题2),“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国古代称谓文化”“中国古代的姓氏与避讳”课程共60课时,其中下述6个专题拟用45课时,绪论和结论共用5课时,阶段研讨共用8课时,其余2课时用作机动(如个别专题超时所用、法定假日等)、辅导与答疑及考试与课程论文指导等。

专题1:绪论 1.讲授要点

(1)学术界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历程(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3)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 2.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中华书局2014年版。(3)中国文化史(上下册)陈登原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4)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下册)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专题2:中国古代婚姻文化 1.讲授要点(1)婚姻概念与目的

(2)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婚姻形态

(3)中国古代婚姻观念的变化(4)中国古代的婚礼与婚俗 2.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史丛书·中国婚姻史》陈顾远 上海书店(2)《中国婚姻家庭史》祝瑞开主编 学林出版社

(3)《中国婚姻家庭的嬗变》 张树东、李秀领 浙江人民出版社(4)《中国少数民族婚丧风俗》严汝娴 商务印书馆

专题3:中国古代丧葬文化 1.讲授要点

(1)中国古代丧葬的指导思想(2)中国古代葬式的演变(3)葬礼与葬俗

(4)怎样认识中国传统丧葬 2.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杨宽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汉代婚丧礼俗考》 杨树达 上海文艺社影印 1988(3)《中国风俗史》 邓子琴 巴蜀书社 1988(4)《丧葬与中国文化》 罗开玉 三环出版社 1990(5)《中国丧葬礼俗》 徐吉军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6)《中国古代丧葬习俗》周苏平陕西人民出版社(7)《中国葬俗》 邓卓明 重庆出版社 1992(8)《汉代丧葬制度》 李如森 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5(9)《丧葬史》陈华文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专题4: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1.讲授要点

(1)中国古代饮食的基本概况(2)中国古代饮食的发展变化(3)中国古代饮食习俗(4)对中国古代饮食的认识 2.参考文献

(1)《华夏饮食文化》 王学泰 中华书局1993年版。(2)《中国饮食文化》 林乃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专题5: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1.讲授要点(1)冕服制度(2)男子服饰(3)女子服饰 2.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从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2)《中国古舆服论丛》

孙机

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李之檀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

专题6:中国古代称谓文化 1.讲授要点(1)亲属称谓

(2)皇帝、后妃、宗室称谓(3)官吏及上层社会称谓(4)师友间的称谓 2.参考文献

(1)《古今称谓词典》杨应芹、诸伟奇,黄山书社 1989年版。(2)《姓氏·名号·别称》汪泽树,四川人民出版社。

专题7:中国古代姓氏名号与避讳习俗 1.讲授要点

(1)姓氏的起源与演变(2)名、字、号

(3)姓氏中所反映的社会观念(4)避讳 2.参考文献

(1)《避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中国姓氏汇编》人民邮电出版社(3)《中国姓氏寻根》上海文化出版社(4)《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三、教学方式

1.讲授法。通过主讲教师目标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谨、语言流畅的讲授,引导学生接触中国文化史,熟悉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启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2.研讨法。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产生对中国文化具体问题的探讨,结合学术研究实践,自主寻找答案,最后得出结论并经历集体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由此培养正确的文献活动理念。

四、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与重点:以是否实现预设教学目标为主要评价标准,即认知、技能与情意三个方面的目标,同时注重评价教学过程中所能够实现的其他功用,尤其是注重整体评价、过程评价以及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质的评价。

评价方式与目的:

1.学生课堂表现记录,注重评价学生是否经历了真实的学习过程,是否由此过程而有所提高和发展;

2.期中针对课堂讲授,提交文献阅读报告一篇,根据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与写作技能进行评价;

3.期末闭卷考试,通过开放性试题,注重评价学生对本学期所研习的经典文献的理解与掌握。

五、学习建议

1.自主学习:建议学生通过图书馆及网络数据库等学习资源,围绕课程主题展开独立探究;每个学生都应设计自己的课程学习计划,自主调节并经常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结合阅读与思考来提升历史批判能力。

4.《公选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论文 篇四

《公选中国旅游文化》课程论文

题目:论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的文化价值

姓名:某某班级:xx班学号:xxxxxxxxxxx

论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的文化价值

某某

摘要:民俗文化作为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民俗旅游,旅游产业的发展。民俗旅游现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的一大热点。民俗旅游也成为旅游产业开发的新热点。本文论述了民俗文化的内涵、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以及浅谈一些关于民俗资源的开发,促进民俗旅游健康发展。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

民俗文化是一种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民俗文化长期以来不断的被过滤、筛选,从而沉淀出人类文化的精髓。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二、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基本模式

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模式主要有原生态开发模式、主题公园模式、博物馆模式、旅游节庆模式、专项旅游文化打造、民俗旅游工艺品

开发、综合性开发等等。近年来,涌现了很多民俗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比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生物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主观上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1]。

三、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有一下特点:

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

2、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极高。

3、民族地区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占优势。4、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组合较好[2]。

民俗文化在旅游中有以下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

[3]。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

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利益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以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旅游等六大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过劳文化、传统风俗,满足现代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理需求。游客对于各国的不同风情和人们的生活非常感兴趣,我过拥有55个民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我国开发民俗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4]。国内民俗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开发。民俗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此外,民俗旅游开发正逐步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问题

(一)不合理的开发导致民族变异

民俗有其固有的形式、内容、基本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但是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有的开发商为了吸引顾客,创造经济利益,不尊重民俗的文化特质,纯粹的以商业眼光看待民俗资源,把民俗搬上舞台,使得很多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丧失其本性。开发商为了迎合旅客猎奇的需要,只注重民俗的形式,甚至扭曲民俗资源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破坏了民俗的淳朴本质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各民俗旅游景点创造了大量“伪民俗”,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民俗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整体性。

(二)忽视民俗文化环境保护,加快民俗的消亡

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持续发展观念淡漠,忽视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加快了民俗的消亡,使民俗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5]。

(三)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不健全

民俗旅游给民俗地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比如开发商、政府和当地社区,而且她们又不同的利益述求,在民俗旅游区最集中的表现在收入的共享和分配上。

六、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桂秋.民俗资源与民俗文化产业开发[A].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1)

[2]如文.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个问题[A].中华励志网.2008(3)

[3]曹瑞琴.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J].中华励志网.2011(8)

[4]范志军.我国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初探[J].集团经济研究.2006(8)

5.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 篇五

小组成员:

班级:

指导老师:

中国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调查报告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绚烂多姿。

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耳濡目染地接触到浩瀚如海、形形色色的信息,而这些看似无限的信息之中,就孕育着或者说传播着所谓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承载了中国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更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且不说夏商周,就说我们一般人很熟悉的春秋、三国。

“百家争鸣”是思想火花无限迸发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思

想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这一学说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仁”的观念深入人心,时至今日,很多人仍会以孔子之言矫正自己的行为、评判是非。而孟子“仁政”的观念更是被后世无数次验证了的真理,诸如“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即便在今天,对世界的政治发展也颇具指导意义。

受到易中天品三国启发,人们似乎又重新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三国”无疑是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透过纷飞的战火、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犀利的斗智斗勇、历史的机缘与巧合,人们在寻找的,也正是这其中所蕴含的启迪。从“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大意失荆州”这样的经典战例,到“望梅止渴”、“空城计”这样的奇思妙想,再到后世“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叹,“三国”这样的历史给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增添了无尽的精彩。

除了历史大局所蕴含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还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又都是服从于历史发展的大潮流的。

中国古典诗词文章,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尽管当今能看到的只是经过时间的筛选而保存下来的经典,我们依然能从中感受都无比的震撼。它们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凝结了人类智慧的精髓,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更是由来已久,春节、中秋、端午、清明等等节日,早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节日是中国所特有的,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其中的精妙。而中国的传统戏曲、绘画、书法等艺术更是中华民族对美学的卓越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在不断地发展。今天,我们该思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的潮流中该何去何从。

对此,我们小组特地对大学生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对其的了解程度做了一定的调查,讨论和研究。结果既让人担忧,也给人些许安慰。

我们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希望用什么方式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调查显示,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大概知道,但并不熟悉,对于四大名著,全部看过的人只有百分之二十,大多数的人只是看过其中一部分。而对于古时百姓耕作必知的二十四节气,了解的却屈指可数。我们的问卷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这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清楚,不了解。这说明了我们的学校,传媒及其他一些传播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弘扬的广度不宽,力度不够。但这也从侧面上反映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没有投入应有的热情来研究自家的文化。这是我们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如果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泊,如果只是依靠书本来传承,总有一天,传统文化会远离我们。逐渐消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

其次,我们设置了四分之一的问题来调查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是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如国家对一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持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的人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当问及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值得继承和发扬,绝大多数的人也都很支持。不光调查如是,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觉的到,绝大多数人都将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视作瑰宝,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肯定的态度,这很让人欣慰。这对我们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确实,爱自己的国家就要爱老祖宗的文化,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会很有分量。我们爱它,更要了解它,保护它。

另外,还有一部分问题是调查人们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目的是想明确我们该用什么更有效的方式来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比如,通过电视和教材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较其他方式要多。当问及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来保护传统文化时,百分之三十六的人希望在学校多开展教育,让人们更有机会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说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大部分都是通过学校和电视来了解的,而人们也更希望在学校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调查问题和答案对于我们该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启示。

我们调查目的不仅仅是调查,而是要让人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在哭泣,是时候我们该做点什么了!

首先应该多组织传统文化旅游,增加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以实物为载体。各地的文庙承载了先师至圣以及历代儒学大家的博学慧心,经世致用之才;登上万里长城可以感受历代民族融合,文化碰撞时的波澜壮阔。来到莫高窟,会感慨中国佛教艺术的瑰丽无比,叹息一个民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登上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甚至是阳关的小土台,相信那些儿时就已经熟背的古诗会一遍又一遍在耳畔不由自主的回荡,那一场场欢聚的盛宴、伤别的饯行、怆然的哭泣···会一一浮现在眼前,我们可以感受唐风宋雨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深沉与大气······。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它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灵魂深处,只等我们去将它唤醒。传统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其次很有必要开设大学语文课,创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

提高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就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就要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并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该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国语文》必修课。并计入学分、学时。校方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旨在进一步提高该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该校老师认为,作为合格的新世纪人才,大学生进一步提高中文水平很有必要,现在大学生都为英语四级、六级忙碌,似乎把语文给忘了,渐渐地把自己的文化丢了,将语文达标与学位挂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语文的重视,有利于培养

文化素质。

最后我们应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文化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多种文化涌入中国,这次文化的碰撞与历史上任何一次都不同,历史上多次的碰撞,通常都是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所同化,但自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迫使中国文化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全球化也给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这次文化的碰撞与20世纪初的“全盘西化” 也不一样,随着中国的逐渐强大,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逐渐恢复了自信,儒学开始走向世界。

6.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 篇六

关于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的

调查报告

11财管(国防)五组

二0一一年十一月

西南财经大学

关于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与继承调查报告

摘要

我们此次调查报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上收集资料、进行实地采访,全面深入了解了人们针对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的双重关系中,人们对前者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成为鲁迅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后者则常常被人们忽略,偶有研究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调查所讲主题是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从批判与继承两方面着手,借鲁迅和其他名人作家著作及生活语论详细叙述了鲁迅与传统文化的矛盾与联系。最终阐明,鲁迅是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时代进步发展融合的代表。调查缘由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 3篇,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

一、调查时间

2011年11月5日至2011年11月19日

二、调查地点

在温江区的居民小区进行实地采访

三、调查人员 四.调查过程:

(一)网上查找资料 1.鲁迅生平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中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2.关于鲁迅作品的论战

【支持者】鲁迅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不只是个文学家,他是一位他青年时代就大声呼唤的致力于中国人精神革命的“精神界之战士”。他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提出“立人”主张,反对已经弥漫整个世界的轻精神的“质化”倾向;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唤醒中国人民,试图用文字去战斗。

他是中国文坛的一个标志。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意义本来就不是文字本身,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灵魂,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所拥有的灵魂是一种血性的、刚强的、并且深深刻入历史痕迹的。因此,作为中国的中学生,非常有必要从那些作品中去体会一种属于那个特殊时期的中国人的灵魂。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最能体现在教科书中,尤其是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教科书就是一个窗口,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而鲁迅的作品正是这样一个窗口,让那些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现在生活的不易,也从中了解到自己国家的历史,所谓博古通今,了解更多的过去,才能更好的为现在生

西南财经大学

活努力的。

【反对者】鲁迅文章的语言对于现在的中学生而言较为难懂,再加之时不时的半文半白的形式让人不免有种放下书本的冲动。正如《纪念刘和珍君》中“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读来较为生涩,虽说鲁迅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家,但是其文字的文学性较之于论战性却不是很强。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学生的不理解,以及“看到鲁迅文章就想逃”的心理。

也有人说是教师的原因,鲁迅的文章本来就难懂,而且对于其文章个人有个人的看法,本来就不太容易教授学生再加上鲁迅的文章又很难讲明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又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学生不懂是可以理解的。

再加之现在的学生的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等都与鲁迅的时代有着天差地别,学生难以融入其书籍中,存在代沟,这样更加促使了鲁迅的文章的删减。

五.实地调查

在周末我们在东门以东的创业大街上对四位老人进行了一个实地的调查问访,由于四位老人都不愿意透露姓名和拍照,所以我们就以一个两人式的对话将我们的调查展示出来。

(很荣幸,所访问的四位老人当中,有一位曾是西藏边防部队的一位退伍老兵,而且这位老人后来还做了他们当地的大队干部,另一位老人也曾是大队干部,还曾在西南财经大学的后勤工作中心工作过多年)

调查人:

地点:东门以东的创业大街

时间:2011年11月12日

周六

注:我们三个简称“调查者”

四位老人简称“受访者”。。。。。。。。。。。。。。。。。。。。。。。。。。。。。。。。

调查者:粮票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受访者:大概在五八年吧,具体也就是在解放后的几年。受访者:78年以后吧,“大包干”以后,土地实行承包了满,粮票就逐渐停用了,好像92年以后就没有再在市场上看到了。

调查者:粮票总共发行了几套啊?

受访者:这个倒是说不清楚,有两种满,一种是全国粮票,一种是地方粮票满,全国粮票在全国的范围内都可以用的,但是地方粮票就只能在地方上使用撒,而且在一段时间还发行过一种大合券,在多数地区可以通用。全国粮票是在五十年代发行的,地方粮票是在六十年代发行的。

调查者:如果我只有地方粮票,要在外地去用,怎么办?

受访者:这个一般就不可能,原则上不可以的,除非你找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转为其他地方的地方票或者全国票。调查者:票面价格有哪几类啊?

受访者:主要有半斤的,五斤,十斤,还有一些两数的。调查者:粮票从发行到废止,中途有没有停用过啊? 受访者:这个倒是没有,一直都在用。调查者:粮票是怎么发行的啊?

受访者:这个我们倒是很清楚,粮票一般都是发给工人,干部,军人,以及这些人的亲属之类的,农民是不会给你发粮票的,农村主要是记工分,然后按工

西南财经大学

分分粮食。

调查者:这个粮票是不是就可以当做钱来用,就直接用粮票就可以买到粮食啊?

受访者:不是啊,粮票主要是作为一种购买凭证,就是证明你有权利买多少多少粮食,你还的有钱才行,而且你用钱和粮票去买粮食也有一定的规则,一般式劳动粮与口粮三七开,或者二八开,也就是面一些,米一些。调查者:粮票是由国家的银行发行吗?可不可以私下买卖啊?

受访者:这个是由粮食局负责发行的,银行怎么可以。而且是禁止在市场上买卖的,你可以送人,但不可以私下买卖,否则你会被以“投机倒把”的罪名拉出去批斗的。

调查者:你是退伍老兵,那你们原来在部队时候发的是地方粮票与国家粮票啊?

受访者:我们当然是国家粮票,不然我们退伍以后怎么用啊!调查者:粮票的发放是怎么定的啊?

受访者:这个主要就是按照你所在的地区、部门、单位以及你的职业和劳动强度。一般来说,干部的粮票就比普通人多,同一岗位上的话,主要就考虑劳动强度啊,比如工人里,纺织工人和矿工就是最高的。调查者:那一个月的粮票够用吗?

受访者:那对一般人而言,一个月的粮票是不是够用啊,当年我在大队里当干部时,一个月也就那么二三十斤粮食的粮票,哪里够一家人吃满。

调查者:除了粮票之外好像那时候还发行了其他的票是吧?有哪些啊?基本情况怎么样?

受访者:还有什么肉票、布票、油票、酒票、糖票……我印象里最深的就是那个肉票,我们那时一个月也就半斤肉,而且为了能够买到肉,要排队几天几夜,而且最后的一般还没有,就没够发过,一个镇就那么一个养猪场和屠宰,养的就那么几头猪。

调查者:我们就是还想问一下,就是在最后废除粮票时,国家有没有给出相应的补贴啊?

受访者:有少部分粮票就按一个很低的保护价格给回收了,大部分的话就是直接无效啦,手上再多的票也都变成了一堆废纸。

调查者: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对这个粮票的发行或者使用最后的感受是什么啊? 受访者:这个粮票满,毕竟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满,那个时代经济也不发达,也只能用这种手段来维持这个社会啊

后记:其实在当时的社会,粮票就是作为一种必须的出现的东西,因为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需要粮票的出现,并在市场上发生调节作用。这不仅仅是当时计划经济的作用,还受到了苏联老大哥的影响,也是社会主义在探索前进道路的一块垫脚石。我们不能完全赞同它的出现,因为它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给社会主义的前进提供了一种形态;我们也不能完全赞同它,因为它在一定时期来讲,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一定灾难。六.调查反思: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许许多多的老百姓经历了近40年的“票证经济”时代,粮票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粮票,它浓缩了新中国的历史,记载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变迁。粮票

西南财经大学

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伴随着我国人民度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给那时的人们留下了不少刻骨铭心的记忆。计划经济时代,百姓按“量”吃饭,凭票买粮,粮票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粮票可以说就是千家万户的“命根子”,因为在那时,粮票就是填饱肚皮的保证,就是生存的希望。

虽然粮票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已从人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但它又悄悄步入了收藏领域,并开始兴盛起来,有着“中国第二货币”称号的粮票成为收藏领域中与邮票、货币并称的“收藏骄子”。有人说,中国的粮票历史绝非是一般的票证发展史,而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业史。粮票印证了中国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真实见证。

7.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 篇七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产业10多年来发展的“热运行”态势持续趋缓;“十三五”将是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我国亟须制定“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配套,弥补我国全球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短板”;必须在国际领域提倡“可分享价值”以填补价值观缺位;并且以服务于“对外文化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构建新型文化治理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一系列制约国内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建议打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之间的通道,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作用,高度重视生产性文化服务业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终结10余年发展 “热运行”,回归“常态化” 蓝皮书指出,2015年1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年报,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的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6.8个百分点,2013年文化产业的增速再次明显下降,几乎与同年GDP增速持平。现在看来,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长期地大幅超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是一种“非常态”,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看,这种增长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与改革配套出台的鼓励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政府提供的“外生动力”。随着改革告一段落,政策效应必将递减,产业发展动力必将从政府转向市场,发展速度必将下降,这种下降就是回归常态。因此,文化产业走进新阶段的首要特征是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降低非常规的发展速度。我国文化产业正越来越融入实体经济,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相似的景象

蓝皮书指出,当代文化产业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越来越从传统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新兴文化产业。有两个典型特征日益凸显,即前端越来越强调内容创意,后端越来越从“产品”变为“服务”,融入一系列相关产业,使创意成为国民经济的普遍特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突出特征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于是主要的产出越来越转变为对相关产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这使得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越来越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演变为一种以“体验经济”为名的社会经济生活景象。这种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普遍的“互渗”性是文化产业成熟的表现,也是文化产业的常态化标志。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成熟度低,除了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之外,生产性服务功能较差是一个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作用。在这里,突出的表现就是适应实体经济需求的“中间产品率”较低,产业关联度较低,带动性较差。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国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鼓励政策连续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融入实体经济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突出发展动向。2014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一个新的开端,该文件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农业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我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创业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走上了与市场经济先行国家同样的常态化道路。“文化走出去”要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

蓝皮书指出,反思近年来我国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时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内宣模式做外宣”的结果,因此现在需要做的是“以外宣创新倒逼内宣改革”,这就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为指导,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命题,也是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有效服务于国家对外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什么叫作“文化治理体系”?就是在政府“管文化”和具体文化单位“办文化”之间建立起一个具有协调功能的中间环节——第三部门。这个部门主要由非营利性的专业机构组成,对外可以以民间渠道探讨敏感问题,避免政府直接出面立场过于僵硬的不便,对内可以承接政府相当的管理职能,避免对文化价值做不恰当的是非判断。事实证明,建立“文化治理体系”既是国际上通行的成功的社会参与文化管理形式,也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构建文化治理体系必将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使得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走出一条从“办文化”到“管文化”,又从“管文化”到“治理文化”的新型路径,开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全新局面。粤、苏、浙、鲁、湘、豫6省份文化产业就业规模都超过百万人,北京排名第七 蓝皮书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区域结构展开分析,北京、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浙地区无论是文化企业数、法人单位数,还是年末就业人数,都排在全国前列;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6个省市的产出明显较大;而不同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集中度和产出能力的差异也很大。

蓝皮书指出,2013年末,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河南是全国6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百万人的省份,依次达到了3741879人、2267728人、1709299人、1587684人、1117868人、1055686人,它们所占全国文化产业年末从业人员数量的比重则依次为17.54%、10.63%、8.01%、7.44%、5.24%、4.95%,合计所占比重高达53.81%。如果再计入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其后的北京、福建、安徽、上海4个省市,则当年年末从业人员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份合计所占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高达69.81%。新兴文化消费三低特征明显,用户付费意愿增强

蓝皮书指出,传统文化消费和新兴文化消费融合发展是现阶段文化消费的又一个结构性特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及其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面对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甚至是全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文化消费领域得到极大扩展。以互联网为例可总结出一些新兴文化消费的特点,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消费现阶段的特征。

第一,消费群体年轻化。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规模达6.52亿,年轻人是主要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其中,24岁及以下的占31%,25~30岁的占29%,31~35岁的占18%。这种年轻化趋势体现在新兴文化消费的各个领域,主要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领域,其主要的消费群体都偏年轻化。

第二,学历偏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又一大特征是消费者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发展。我国互联网网民的学历大多集中在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占33%),本科占23%,大专占20%。在我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中,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1%,而我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毕业于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占35%,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总计约占总规模的40%,说明新兴文化消费群体的学历整体偏低。

第三,收入偏低。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入统计显示,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23%,1000~1999元的占10%,2000~2999元的占20%,3000~3999元的占19%。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收入者。中国移动视频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中国移动新闻资讯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8%,2000~2999元的占25%。中国移动音乐类应用网民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25%,2000~2999元的占24%。

8.固堤小学中国传统节日成果报告 篇八

“中国传统节日”项目成果报告

申报单位: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固堤小学 项目负责人:牟洪霞郭娜孙永娟

“中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成果报告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让学生认识作为母本文化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精神,从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情感,这种对祖国的情感将帮助他们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进行选择,譬如,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不盲目的崇洋媚外;对外来的东西有选择的接受;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有理智的选择;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赋予自己更好的修养;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精神的保存和传播,等等。

一、提出背景与目的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使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尤其青少年群体对元宵、二月

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民俗节日及其蕴涵的内在文化更是知之甚少。我校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拟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点,让我们的学生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珍视民族的传统节日,使节日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通过了解相关知识以及开展重大节日的亲子实践活动,来引导、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和探讨,逐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其拓展成为学校课程资源,并通过对这种教育资源在学校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在提升艺术素质、文化素养的同时,传承并发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首先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围绕“精、感、行”三个方面开展,共分五个内容:中国传统节日简介、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中国传统节日的食俗、相关诗词歌谣以及实践活动。

(一)精: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部分。如: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容、由来,其中包涵的民族传统,体现的民族精神等,都是我们重点教授的。例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二)感:即感受、感想、感觉。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世界上著名的美食大国,食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可以果腹的东西,更多的是给人视觉、味觉上的美好感觉,同时包含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上面说到的粽子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除了有丰富的精神

内涵,还兼有绿色外衣,造型奇特,味道诱人的感官特点。再如饺子,本意为交子,即两日相交的子时所吃的食物,具有民族精神和传统的美食,同时它的外型独特,加之现代的发展,色彩斑斓,馅料多样,更给人以视觉和味觉上美的享受。

再如:中国传统民间剪纸,除了它的历史引人入盛,其美丽的造型、多变的色彩、丰富的内容,都给人以无比美好的视觉享受。这些来自视觉、味觉上的美妙感受,更是给学生以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三)行:即行动,行为。包括动手制作,亲身体验。如节日部分,除了教授,更注重学生在节日中的主动参与行为;饮食文化,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剪纸,动手、动脑,设计制作,与我校的美术特色相结合,培养美术特色人才。教师们在平日的授课过程中,注意了因材施教、因地施教,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授课角度和独特方法。例如六年级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搜集大量的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包括图片、文字等内容,在课堂中讨论学习,并且遇到相应的节日,鼓励学生把自己家的过节习惯和趣事或拍或写,作为交流材料。从说、写、做多个方面锻炼了学生。例如,教师从网络上搜集有关的民俗材料,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展,了解相关知识。在中秋节、元宵节、等民俗活动开展时,鼓励学生尽量参与,留取第一手资料。

三、推广价值

传统节日进入“校本课程”,能使传统节日教育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不断增强传统节日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学生对中

华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值得推广。

其一,传统节日进入“校本课程”的意义之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满足青少年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其二,目前,我国已把几个大的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但是放假并不是简单地玩乐,而是要应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课程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节日的由来、各种传说、节日相关习俗,到与节日相关的古诗赏析。这样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不断赋予传统节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传统节日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广大学生更好更多地了解、认同和喜爱传统节日,进而内化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明白传统节日真正的含义。

9.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报告 篇九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演变,通过历史的不断沉淀和积累,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一、调查目的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比较全面地了解当今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

2、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二)调查内容、小学生对汉字、古诗词、国学经典和传统节日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2、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3、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这是本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学生调查问卷共有13道选择题,每题有3-5个供选答案,1道填空题。

教师调查问卷共有15道选择题。

(四)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xx县xx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学生。xx镇小学教师(抽样)。

(五)调查步骤、根据课题研究要求拟定调查内容,制定调查问卷,分发调查问卷。

2、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二、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前3题是关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的调查。第1题语文学习中,那些知识属于传统文化?选“很清楚”的1.0%,选“知道一些”的51.0%,选“不清楚”的48%。第2题,你对于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选“非常感兴趣”的65%,选“有些兴趣”的35%,选“没什么兴趣”和“讨厌传统文化”的都是0%。第3题关于传统文化书籍的有无学习价值?选“有”的100%,选“无”和“没有特别看法”的0%。这说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比较感兴趣的,同时也反映传统文化的概念在学生的心中是模糊的。这就迫切地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探究如何将兴趣转化为学习能力。

第4、5、11题是关于中华汉字的书写情况调查。第4题关于汉字书写训练情况是怎样开展的?选“仅完成作业”的达到了87%,选“课余时间自己训练”的13%,选“有专业的训练”和“不喜欢书写”的0%。第5题区别书法字体,选“能,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些名家的字体”的0%,选“可以区分”的0%,选“勉强可以”的9%,选“不能区分”的91%。第11题对成语的了解,选“只认识”的5%,选“会写”的72%,选“有一定的理解”的20%,选“了解很透彻”的3%。从中清醒地看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通讯越来越便捷,需要书写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汉字文化,其工具性也逐步被弱化。近几年,开展汉字书写大赛,也提高了学生对于书写的认识,但对于整体书写的提高,效果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提高学生书写的热情、书写的兴趣。

第6和第7题是关于诗歌的调查。第6题关于诗歌学习的途径,选“课本”的65%,选“课外诗歌读本”的35%,选“电视和网络”的为0%,第7题能背诵多少首诗歌?选“20首以下”的54%,选“50首”的45%,选“100首”的1%,选“多于200首”的0%。诗歌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粹之一,内容丰富,思想深邃,既是文化的沉淀,又是生活的展现。但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基本都是被动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需要通过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8、9、10题是关于国学经典的调查。第8题选“一部”的50%,选“两部”的21%,选“三部”的15%,选“四部”的5%,选“只涉猎过”的9%;第9题选“1-3本”的89%,选“3-5本”的11%,选“5本以上”的为0;第10题选“很熟悉并理解”的为0,选“有一定理解”的4%,选“只会背诵”的10%,选“只是知道”的86%。通过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阅读量少,阅读程度低,需要在课题的实施中激发学生读经典、学习经典的兴趣,加强对国学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及理解力。

第12、13、14题是关于传统文化的调查。第12题选“1-5个”的3%,选“5-10个”的95%,选10-15个的2%,选“做过深入研究”;第13题选“知道”的8%,选“知道一些”的10%,选“不清楚”的82%;第14题关于了解学生地方传统文化的问答,90%以上的学生只知道全国性节日,10%左右学生知道2-3个地方传统文化。调查中发现,由于近几年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地方传统文化了解还不够,需要在课题的实施中结合中国和地方传统节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知晓度,参与度,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本身也应该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去学习西方的文化,而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摒弃了。所以现在我们的中国梦就在呼吁,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作为教育者更应该首当其冲。

首先,将行动落实到教学中。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常识容易被忽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融入文化常识的教学。最近,电视节目上也在呼吁学习和重视民族文化。如:汉字听写大会的举行,都是在呼吁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继承。我校也开展了汉字听写大赛,为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如亲子共读、猜灯谜、讲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敬老爱老活动等。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三、总结

上一篇:爱哭的她作文550字下一篇:生产线计件工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