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2024-10-17

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11篇)

1.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一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又素养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文明、懂礼仪又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教育者。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又的人。由此可见,在少年,1L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加强文明礼仪又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那么学校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叉素质呢?下面谈几点个人肤浅看法。

(-)了解文明礼仪历史,增强学生学习文明礼仪叉的热情想让学生养成文明礼仪又素养,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明史。我们通过让学生诵读脍炙人口的优秀中华诗文经典,熟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讲述孔子、周恩来、毛泽东等名人的文明礼仪又的故事,要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就要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又的历史。为此我班还通过编制诗词操、小游戏、创作诗词歌曲、诵读比赛及诵读展示等活动, 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历史,中国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各学科相结合,起好先导作用。

在礼仪又养成教育中,首先应坚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教书又育人,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又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因素, 形成全方位礼仪又教育的态势, 聚合礼仪又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 形成和i普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又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 逐步渗入灵魂深处。文明礼仪又教育,从性质上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品德课。因此,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在学校文明礼仪又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有意识地将文明礼仪又内容结合到相关的思品课程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情感教学,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先导作用。促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文明礼仪又, 以便指导日常行为。(三)营造环境,优化校园,形成文明礼仪又氛围

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 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 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礼仪又养成教育中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校园环境做到布局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有陶冶性。教室正前方

有国旗悬挂、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阅报栏、学习园地、卫生角,在走席楼道悬挂整容镜,张更占“请使用礼貌用语"宣传牌, 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伟人画像及警句,并狠抓教室环境布置。整个校园显得整洁、清新、优美, 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紧紧抓住與论宣传,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周三的小维店广播、以及板报、班队会时间大力弘扬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的與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意陶, 促进了礼仪又规范的养成。

(四)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文明礼仪又素质的培养,但靠枯燥的说教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又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而达到育人效果。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站、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1又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报抓养成教育。坚持举行校周会,总

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周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3)抓好校园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又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索商,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五)树立榜样,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又行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又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文礼仪又教育中,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暗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我班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又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又细节,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仅小故事,我班组织文明礼仪又故事会,根据所学文明礼仪又知识设计制作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调查表,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 在认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反馈给学校,为创建文明校园献计献策。同时我班评选表彰十位“文明礼仪又之星”,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 树立文明礼仪又榜样,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及时的鞭策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仅、实践礼使、展示礼仪又和宣传礼仪又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又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学生文明礼仪又素质的培养不是单独靠学校一方的教育就能实现的。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作用,形成合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努力把全体学生培养成“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守礼仪规”的文明人,让文明礼仪又之花“香飘”校园

2.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二

一、我国高职学生礼仪意识普遍不高的表现

礼仪应是从小培养, 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 使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专长培养, 而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意识和方法, 造成了我国高职学生礼仪意识普遍不高的现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对个人形象的正确认识

现代社会是个非常开放的社会, 对于美的定义各有标准。作为大学生, 很多学生并没有摆正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盲目追求社会上的新潮与时髦。发型奇特、浓妆艳抹、服饰古怪或暴露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此外, 虽然经历了大一的军训活动, 但很多同学脑子里仍然认为言行举止的随意慵懒才符合潮流, 因此在校园中经常会看到缺乏朝气、行为拖沓的学生。

(二) 缺乏基本的行为规范意识

在课堂上, 迟到、早退、随意玩电话、聊天、睡觉等现象屡禁不止;随处乱扔杂物、插队、对长辈亲友不会问候、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三) 缺乏交往与沟通技巧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在父母长辈的掌心中长大, 自我意识过分强化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从自身需要出发, 而忽视别人的感受, 不考虑集体的利益;遇到挫折往往归究于外因, 而不反省自身原因。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个人电脑的普及率不断上升, 使得学生更加自闭, 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人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素养培养策略

通过以上对高职学生的礼仪素养现状分析可以看出, 高职学生与酒店行业对人才礼仪方面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如何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使他们能够满足酒店行业的需要, 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对传统礼仪课程的改革

礼仪课程的开设得到酒店专业的广泛认可, 是系统学习礼仪知识的良好途径。但是, 学生在完成礼仪课程学习后进入酒店, 酒店往往都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 其主要原因是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的联系不够紧密。

因此, 礼仪课程的课程标准设计要针对酒店行业的岗位特点, 研究从业人员的外观静态形象要求和基于工作业务流程的规范化要求, 即静态和动态两条线, 用这两条线来构建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知识目标。基本内容和知识目标设计完成后设计教学进程和实训项目, 摆脱以理论知识结构为框架的教学进度模式, 设计一个阶梯式能力锻炼和成长的教学进度, 每个阶段设计不同的工作情景和项目内容,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在项目的设计上, 选取酒店工作中最典型的业务项目, 在教学形式上配合一定的工作情景, 设计成真实而生动的工作项目, 这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 教师能够因地制宜的设计教学和工作情景, 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形式,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训练掌握酒店对客服务过程中的礼仪规范, 使学生熟悉各种服务礼仪操作技能并能在服务中整体运用。教学场地可以采用实训室 (虚拟情景) 和酒店 (真实情景) 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多种教学形式, 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激活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

课程学习能力的考核是关键。考核方式应该淡化理论考试, 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作过程答辩, 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学生的礼仪规范性和基本行为素养, 通过工作过程答辩考核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礼仪知识。参与考核的人员除了教师, 还应邀请行业在职经理参加, 综合评分, 使得整个考核过程既有较强的真实情景又具有行业标准的普遍性, 以确保整个课改从课程设计到最终学习能力考核的全过程基于真实的行业岗位要求而达到最佳效果。

(二) 改造其他课程的考核体系

将提高礼仪素养的要求仅停留在礼仪课程的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整体概念,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锻炼融合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中已经得到共识, 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由于历史的原因, 很容易将专业技术条块化分割, 各自为政, 因此人才培养的工作往往难以形成紧密的关系。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主要在于课程考核体系的进一步量化。

相关专业课程和公共课应融入礼仪、表达等方面的素养培养, 不能只是笼统的要求和导向, 应体现在相关的课程标准当中。例如在学生服装要求上, 就不只是礼仪课要求职业着装, 其他课程也应要求职业着装。对其他理论性课程增加学生答辩和陈述的环节, 并以此作为检查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理解能力的考核方式, 既灵活检查了学生领会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也激活了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气氛, 同时, 对学生的礼仪素养培养起到不断加强和督促的作用, 全面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体系为例, 学生综合成绩总评由每个模块的考核得分+职业能力分组成, 前者占70%, 后者占30%。模块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对于前厅工作的掌握情况, 职业能力考核则包括学生的仪容仪表、仪态、学习态度、考勤、团队合作、沟通等。在每个课程开始的第一次课即向学生介绍这样的考核方式, 对学生提出目标要求, 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有意识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通过对学生各项指标的考核, 给予学生一个综合的评价。事实上, 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一定也能得到酒店的认可。

改革后的课程考核体系要求所有的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礼仪素养, 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和礼仪规范, 自觉的将礼仪教育融合到所有的教学工作中, 才能成为学生礼仪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一员。

(三) 开展各类活动, 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礼仪素养的认识和实践还需要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环境和工作情景完成, 需要将课堂延伸到酒店和其他工作环境当中, 激发学生对礼仪素养的认识。在活动设计中可以建立从低到高、从内到外、从简到繁的体系。

浅层次的活动项目可以在校内开设, 如演讲比赛、礼仪知识竞赛、模拟企业文化的训练项目, 让学生在校内获得模拟性的礼仪训练机会。通过模拟实践, 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在礼仪素养的养成过程中, 环境的“他律”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因此, 发展健康的舆论,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于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 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学校不仅通过以上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还应该通过广播、网络等媒体工具, 传播正面信息, 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中层次的活动以真实项目为主, 通过校企合作, 承接真实的服务项目, 组织学生参与。例如我们常见的各种典礼、会议接待、商业活动服务等等, 学生通过在真实的项目服务中获得技术上和心理上的锻炼, 达到认识社会、认识行业、认识服务对象, 同时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真实项目训练往往在时间安排上会有一定的机动性, 需要教学和学生管理两个层面的组织者积极协调和指导, 切实调动学校的一切因素参与人才培养工作。

高层次的活动设计是鼓励学生创办自己的社团和小型企业, 将专业学习、素质培养和学生创业相融合。学生可以成立自己的服务性社团和企业, 面向社会开展经营性活动, 例如成立“公关公司”“礼仪服务公司”等, 教师帮助学生引进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和业务管理规范, 学生可以自行联系业务也可以通过教师和合作企业引进业务, 自行组织和完成每个服务项目和业务。通过这样真实的业务, 学生不仅锻炼了技能、提高礼仪和职业素养, 还能建立自己的客户和渠道, 深入研究客户的需要, 提高创业能力, 化被动的礼仪素养学习为主动的提升自身能力, 成就今后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张岩松, 邹春霞, 马丽萍.现代服务礼仪[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1.[1]张岩松, 邹春霞, 马丽萍.现代服务礼仪[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1.

[2]陈向平.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教通讯) , 2009 (11) :30.[2]陈向平.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教通讯) , 2009 (11) :30.

[3]潘清.社交礼仪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9月, 第6卷, 第3期.[3]潘清.社交礼仪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9月, 第6卷, 第3期.

3.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三

关键词: 信息素养 高职 食品科学 烹饪

一、对于高职食品科学专业中信息素养的相关分析

餐饮业是我国第三大产业中的支柱项目,饮食在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食品科学培养教学需要不断改变思路以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更快地步入工作岗位。信息素养主要指学生在接受相关食品科学专业知识及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对于烹饪方向学生而言,则是接受与食品科学相关信息,同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通过不断提升该能力,加深对该行业的了解,同时增长个人见识,为以后的烹饪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还有利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对当前的高职食品科学烹饪方向的现状分析

(一)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深。从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烹饪高等教育是在早期烹饪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当前高等烹饪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过去传统中职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开展教育工作时,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都受到一定束缚。因此高职学生接收到的信息大都闭塞落后,因此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对食品科学的正确理解,同时无法不断在实践中训练自身的烹饪技能,因此在未来影响个人的就业前景。

(二)当今社会需求变化迅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看重菜肴的营养价值及背后的文化意境跟潜在内涵。而且相关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赋予了更多价值。因此需要烹饪方向学生不断加强自身信息素养,了解当今时代需求,在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强文化修养。

(三)高职食品安全专业烹饪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烹饪专业是一个相对而言新兴的行业,跟传统厨师行业相比,它对学生提出了更多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理论、认识有新要求。当前主要高职烹饪师资人员,都是由高职院校聘请的高级厨师,尽管他们经验丰富,但是大都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只能为学生大致讲解相关烹饪流程,学生无法得到相关理论指导作为基础,获取相关信息。这就导致当前学生的理论知识跟实际操作出现严重脱节的情况。

三、信息素养对于烹饪方向学生的积极培养作用

(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的正确认识。由于当前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饮食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其中蕴含的饮食文化越来越丰富。只有烹饪专业学生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不断了解当前市场中,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烹饪学生应该掌握的相关技能,同时可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分析该行业的潜在发展趋势,明白自己未来主要的从业方向。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满足未来市场需求。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的相关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使学生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例如:可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烹饪大赛,从其中不断加深对饮食文化的了解。同时应该不断学习,了解中西方美食之间的差异,不断设计出更符合人们需求的菜肴。根据食品科学现状分析,可以发现人们现在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学习烹饪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做好食材筛选。另外,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因此粗粮的运用可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保证学生不断接受相关信息,才能不断针对需求做出适当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三)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跟实际操作之间的联系。一般烹饪教学都是师傅进行示范操作,学生之后进行练习操作,很多时候都是凭借自身经验,缺乏相关理论依据。因此学生需要提高信息素养,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例如:学习菜肴制造时,起初很可能对调料量的拿捏不准确,因此需要学生加强实践,同时查阅相关背景知识。同时可以进行自我尝试,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不断改进菜式,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

信息素养教育在高职食品科学专业烹饪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烹饪技能,同时更清楚了解当今社会的饮食需求,在未来更顺利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当前高职食品科学专业中,应该不断加强信息素养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洪华.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扬州大学,2007.

[2]周慧.中职烹饪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3]王桂勤.高职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类专业人才供求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四

礼仪是一门古老且极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在提升学生人格修养方面具有思想道德课无法替代的作用。以前中专学校只有公关、旅游、文秘等专业开礼仪课,现在许多学校也将其开设为必修课。因为对于中专学校的学生来说,培养的是具有礼仪修养的应用人才。而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则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礼仪的社会人际关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人意,促进了解的一种形式。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现代礼仪教育从培养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出发。教育学生学会仪表美、仪态美、言谈美、举止美是学生内练良好素质的原动力,形体训练是以骨骼形态、肌肉丰满、体形匀称、体态优美、举止稳重、精神饱满等标准进行培养和训练是塑造学生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代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结合符合社会的审美要求,因为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个种手段用来改变形体的原始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灵活性、控制力和形体美的表现力的基本素质训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美的道德情操与仪表仪态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影响,丰富学生的审美内容。

现今我校礼仪教育中形体训练采用芭蕾舞中基础训练,而这一训练是舞蹈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对礼仪教学而言,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欣赏美,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从严格意义上讲,基础训练的融音乐、舞蹈,使身为一体来追求人的形体美,既给人以形体没,又能锻炼人的气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其主要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气质,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是一个人仪表美的基本原则。常言道:“工欲善起身必先利起器”,作为芭蕾舞的基础训练就是要先解决如何利用人体这一“工具”,使自己身体从自然状态变为非自然状态,能够运用自如,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而这一灵活性的开发就要通过芭蕾舞中基础训练来解决。

芭蕾舞中的基础训练的针对人体美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步伐、手法与动作练习、把杆练习、基本姿态练习组合练习,既可以达到纠正学生局部的毛病和先天不足,又可以使学生得到正确体态的练习。

芭蕾舞中基础训练要求“开、绷、直”而“开、绷、直”也正是展示个人礼仪形象形体美的核心点,人体的骨骼结构决定了人们在站时脚尖。膝盖对身体前方的这一自然形态。这也符合女性穿高跟鞋的状态,但必须通过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训练才能达到战立位置。这就要求进行芭蕾舞的基础训练。

我主要通过芭蕾舞基础训练中的手臂、脚位、脚型训练和头、肩、腰、腿、蹲、小跳以及控制等训练来展开。

基础训练中动作结构和对礼仪形象的塑造作用:

1、首先,考虑到对职校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她们在社交场合能够挺胸立背地站立,走起路来体态优美自如,而且有一个上下均匀的身材、自信的笑容。在训练的过程中就要从基本的站立着手。基本的站立包括头部的要求、颈部的要求和肩部的要求。从站立的基本形态来说,双脚平铺地面,膝盖伸直,锻炼学生的重心感觉。要求内侧肌夹紧,臀大肌、腹肌、腰背肌收紧,锻炼学生基本的肌肉能力和控制力。从颈椎到尾椎要拉直,头微微抬起,重心稍稍迁移,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挺拔美。特别是芭蕾中“一位脚”的站立,重心被强制在脚跟,人只能收腹挺胸,长期的训练体态会因此变得异常挺拔。

2、头部方位的训练,头是礼仪中关键的部位之一,它起着与人沟通、交流的作用。头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整个礼仪形象。共分为2个作用:第一、头可以传情达意,头的不同位置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第二、对人的基本形态头在姿态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也有因的作用。

3、如果没有对肩进行局部的训练,就容易产生驼背、凸肚、耸肩、歪脖等现象,所以作为肩的训练也是形体训练中的重点。在训练中主要是解决肩关节的幅度和柔韧性,因为肩是手臂动作的根,常常和手臂动作和大臂动作相联系,肩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整个人动作的舒展喝幅度。

4、手在舞蹈中的姿态、形象和动作最富有细腻和感情色彩。同样它在社交礼仪上也有它最独特的作用。比如说在引领、握手等社交动作中,优美的手资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美的享受。通过形体课对手的各种技能的训练,不仅能够使手的举止优美,也能更好地平衡和协调全身动作的作用。手的训练分为三部分来进行:首先是手型,通过芭蕾舞手位中手型的固定训练,加强手的控制力,同时利用不同舞种手的形态训练,提高手的灵活性;其次是手的位置,因为手的位置构成动作基础的架子和方位,也是动作的基础;最后才进行手臂的动作训练,在训练中特别强调动作的圆、细腻、柔美,因为在社交礼仪中特别强调动作的圆,太硬的动作会给人距离感。

5、脚的训练包括有脚型和脚的动作。先从脚位开始训练,通过五个脚位的训练使学生身体的重心问题和保持身体向上感得到解决。一切脚的训练都是与人的站立有密切关系。

6、大踢腿训练,这个动作,动力腿向外擦出,当脚尖到达地面最远点时不停留,继续迅速向长延伸。借助脚与地面的摩擦力以脚尖带动整条腿向外踢出,腿在空中的形态,较为地面试肌肉更拉长,脚尖更往远送出;向下落使,绷紧的脚用脚尖在最远点接触地面,然后按规则柔韧地收回准备位。这样使内侧肌最大幅度地伸展,使整条腿轻盈有力,同时也对“形体美”起到了塑造的作用。

7、基础新联中的控制。控制是基础训练中关键的一项训练,是静止语言核心,有一定的造型性。对身体进行控制训练,能加强全身性的协调配合和稳定感。控制一般从腿部开始训练,因为腿部是支撑身体的重心。但在控制的训练中应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因为准确了才会有美感。注意上身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强调稳定,上拔的感觉,使身体完全解放,运用自如。这样长期训练会增加学生自己身体的一种自信感。

8、组合练习是基础训练的更高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组合训练培炎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形体动作,使肢体更加美化,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前阶段基础单项训练已系统地训练了学生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组合训练便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对形体动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组合训练,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姿态美、气质美,陶冶了美的情操。音乐在芭蕾基础训练中的运用和在礼仪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为满足听觉和内心感受的需要而创造的丰富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也就是从音乐的角度、方式来体现这舞蹈的内容,使舞蹈具有音乐性,同时也从舞蹈的角度来诠释音乐。在芭蕾基础训练中,音乐有可替代的作用。音乐通过它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来表达人内在的情感生活。而在礼仪教育中队形体、姿态、眼神、面部的一切动作都要求具有一种气质形的精神状态。对于这种状态的培养是可以在形体训练中,怎样很好地感受音乐的旋律线条、节奏特征和内涵要求来提炼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增加动作的美感。

音乐是通过旋律线条来表现,通过音高、音长、力度的变化使之成为最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富有表现力的旋律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力和情感的体验。芭蕾基础训练时对人体一种美的运动,要在训练中带动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优美动的旋律。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用音乐旋律与形体动作的结合,使肢体语言更具有韵律,更优美、更富表现力。通过与音乐的结合提高学生审美意识,体验美的感觉,提高艺术追求和审美品位,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形体气质感。

节奏不仅是音乐中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形体训练中构成各种动作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动作的美。不仅要他们去理解音乐的旋律线条,更需要去把握音乐中的节奏特征,从而使肢体、舞蹈、音乐协调地结合一体。这样的结合有助于以后的个人礼仪形象上展现出一种有度而不杂乱的肢体美。

5.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五

南漳县武安镇丰坪中心小学尹松刚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应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到条件、环境、思想意识等方面的限制,科学素养远远不足以适应自身发展和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农村小学生又是未来建设农村乃至国家的主力军。

那么,实验探究应怎样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培养要突出科学方法的培养。

本人认为在实验教学中不仅强调学会做实验,更要强调学会做科学,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也一直是科学实验教学中的焦点。

1、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去独立思考、认真观察,去发现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要善于捕捉那些不易被观察到的细微现象,那些呈现时间短暂,稍纵即逝的现象。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由“目的性”观察变为“思维性”观察。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a既要观察实验中的主要现象,又要观察实验中次要现象。

每做一个科学实验都是有一定目的,因此一些与达成一定目的相关的实验现象,无疑是该实验过程中应该重点观察的主要现象;但是,任何一个科学反应所产生的现象都不是唯一的。例如,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实验,不仅要求学生要观察到有氢气放出,以及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变为红色这两个主要现象,而且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切现象。实践证明,通过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他们还能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钠浮于水面、熔成一个金属小球、不断地在水面上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有水雾产生等现象。

b既要观察明显现象,又要观察不明显现象。

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认真观察、学会全面观察”。例如,活泼金属单质与酸的反应,除了氢气的生成外,还有热放出。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摸一摸反应仪器(试管),及时捕捉到这些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还能对所研究的事物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从中发现问题。

2、培养学生探究、设计实验原理。a挖掘课本知识,探究实验原理的设计。

课本知识是探究实验原理的有效题材,例如,在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制取”时,为了增强实验的探究性,可以引导学生从二氧化碳生成的反应进行思考,他们可以找出十几种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或方法来,例如人和动物的呼吸;木炭、煤、酒精、甲烷、一氧化碳等等的燃烧;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铵的分解;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碳酸钙块状固体分别跟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进行反应等等,再引导学生从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化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从中找出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采用对比的方法研究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碳酸钙块状固体分别跟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进行反应,从而得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

b利用生产、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探究实验原理的设计

“新《科学课程标准》有两大特征:一是提倡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进社会,二是科学探究贯穿始终。”所以我们教师应注重从生产、生活中引出科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对一些可行性强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比如“铁为什么生锈?”可进行如下探究,第一步,提出问题:铁为会什么生锈?第二步,引导学生充分考虑后提出实验假设;(学生提出了三种假设:①铁生锈是因为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②铁生锈是因为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③铁生锈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一起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第三步,指导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和观察实验;(学生设计:①取一支试管,烘干,放入一根铁钉,然后用塞子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②再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铁钉,注入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加入一层食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③取一支试管,放入一根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同时与水和空气接触。)第四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结论是:几天之后,会发现试管①和②中铁钉都没有生锈,试管③中铁钉生锈了。)第五步,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或在隔绝空气只与水接触时都不生锈,而在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时便会生锈。)

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动力,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一种有效手段。兴趣激发灵感,是发现的先导。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多媒体的运用、体验学习的成功感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生动、专心致志而且兴趣十足地去认识科学事物和现象。在实验探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坚持以下几点:(1)敢好奇。敢于对实验事实追根究底、探究真相。

(2)不满足。不满足现成的结论和方法、现有的手段和途径、乐于寻求捷径和佳径。(3)好冒险。敢于大胆猜测,并有面对被批评的勇气,敢坚持己见和应对未知的情况。(4)爱动手。将头脑中的创意构思出来,直至亲自动手使之具体化。

2、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将演示实验作为探索性实验,教师应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层次的安排、问题的设置及解决的办法等工作。这种创新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这种创新设计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怎样才能加快水的蒸发”一课,变用酒精灯、试管夹、玻璃片等材料进行演示为组织学生搞洗手帕比赛,看谁最先把手帕晾干,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到加快蒸发的方法。

3、改进演示实验,延伸探索过程。

在学生讨论演示实验改进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主要是进行一般性的原则知道,尽可能地让学生归纳自行探索完成。例如《认识矿物的性质》一课的教学其中有这样的两种做法:一种是根据矿物性质体现的方面,把学生组合成小组,分别研究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另一种做法是先集体研究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和光泽,稍作小结,然后重点研究矿物的硬度和形状—这个设计是按照知识点的次序分为三段进行的,这是对课程序列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它把矿物性质的5个方面分为三个层次:前面3个为第一层,后两者分别构成后两层。这样做的依据,是认为前三者在认知特征上处于直观易懂的层次,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稍加提示)完全可以掌握,而后两者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需要辅助建构。通过这样的改进,教学设计更贴近学习的心理操作可能,教学流程更加流畅。

三、探究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老师要避免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完美”而不自觉地扮演“赶鸭快快跑”的“鸭农”形象,或为了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装模作样地讨论,提供给学生一大堆实验用品却要求三五分钟内结束实验等等,这些都违背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初衷。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我们应追求实质性的探求性学习。

1、把探究了问题当成有了问题意识

例:小学科学三年级《糖到哪里去了》教师出示2杯水,分别在杯中放入糖和高锰酸钾。师:请同学们到前面来搅拌一下,观察一下糖和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把观察到现象记录下来。这样做学生并不是因为好奇而产生问题,因为问题而展开动手实验。

这一课可以围绕“水可以溶解哪些物质”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取实验材料,进行卓有成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来了解水的溶解性。

2、把探究当成验证性实验。

例:小学科学四年级《玩气球》一课,教师先通过讲解让学生知道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不一样的,再让学生剪纸,然后将纸用线系起置于燃烧的蜡烛正上方,来验证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学生开始实验了,但只有少数人在动手,大多数人只是默默地看„„案例中的老师认为探究就是做做教材中的实验,验证教材中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途径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一课可以在组织学生探究空气的流动性时,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设计实验或观察生活来了解空气的流动性。在设计实验时,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勇于创新。只有这样猜猜真正做到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3、把合作当成提升探究水平。

例:小学科学四年级《小小降落伞》一课,让学生4人为一组讨论:降落伞留空时间的长短与什么特征有关?怎样降落伞使留空时间长?学生很兴奋,马上凑在一起讨论。其中一组中有一学生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生2急了,开始插嘴,组长让其他同学听听生2的意见,可生2才说了“我认为纸„„”就听见来老师“啪啪啪”3声击掌,全班学生立即做端正。

合作学习并不等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讨论前应构建合作学习环境,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产生交流的需要,使合作探究成为有源之水;要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让合作真正提升探究水平,交流时给足学生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让所有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呈现。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参与,学会表达、倾听、思考,勇于发表见解。

四、努力的方向。

1、揣摩学生已有体验,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敏锐捕捉学生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提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充实自身专业素养,提高平时教学的效率。若科学老师的主体性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被学生“牵着走”,一个连主体性知识缺乏都缺乏的科学老师,是无法面对“十万个为什么”式的小学生的。只有拥有新鲜的“一桶水”、“一缸水”的底蕴,才能高屋建瓴,才能理性、沉着地驾驭“瞬息万变”的科学教学。

3、准确把握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能就课论目标,特别是发展性目标,它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课堂教学,而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达成的。所以,对每一学期,每个单元的教学甚至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统筹考虑。对于日常的课堂来说,“完美”的标准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师教学的特点,突出三维目标中某一方面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涌现具有个性的好课。学生的科学素养才得以切实积淀。

6.法学专业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教育 篇六

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素养、能力素质、公正的品质、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立志成为未来的法官、律师的大学生要在思想上树立法律至上的信仰,富有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是法律人最崇高的追求和应有的素质,也是法律人维护公平、正义的思想意识前提。

“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文化素养可以使人的外在气质优雅。我们是法学专业,走的是成为律师的必经之路,然而首先我们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最基本的仍然是对知识的把握,毕竟广博的知识是社会对未来法律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从理论上讲,知识的拥有是知识经济对人才的必然要求。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商业知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知识等。法学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实体法知识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程序法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像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逻辑学、法社会学、法哲学、法伦理学、法律文化史等边缘学科基础知识和跨学科基础知识。因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如果不研究经济学与社会学,那么他就极容易成为一个社会公敌”;[1]在中国“法律问题从一开始就明显不仅是法律问题,而同时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历史问题和文化问题。因此,要了解和解决中国的法律问题,必先了解和解决诸多法律以‘外’的其他问题。”。[2]

尽管知识和能力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但是个人所具备的能力也不能轻视。未来的法律工作者要业务熟练的解决各种法律问题,除具有相当抓实的专业知识和其他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具有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或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往往影响或左右着一个法律人能否真正走向成功。这是许多成功律师、法学家等法律工作者的极为宝贵的经验。品质优良是法学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另一重大素质。“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接班人,提升他们的礼仪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礼仪素养有助于建立大学生良好的自我形象,增强个人魅力与成功系数;提升礼仪素养有助于完善大学生个人修养,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礼仪素养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宽容平稳的心态环境,调节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礼仪素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交往,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提升礼仪素养有助于构建良性和谐的校园氛围,继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升礼仪素养有助于弘扬中华礼仪文化,提升国家和民族形象。”[3]

首先就是信仰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中国人没有了信仰,缺乏信仰,说的大而空,但很多时候一句平淡的话“人活着就要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4]却没多少人做到。作为法学的大学生而言,就要树立一种法律至上的信仰,像贺卫方老师这样对法治有着崇高信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任何阻碍,仍然能克服和坚持。当然,这不仅仅是指法学的学生,所有的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自己的一种职业信仰,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次,是对待问题的态度。“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伟人曾经说过,矛盾时时处处都存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但是我们不能逃避,而应该正面应对,而且是笑着面对。所谓“你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你微笑”,需要的就是这种乐观的精神。困难是客观存在的,看你积极的应对还是消极逃避,就构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消极逃避当然是一种态度,或许也可称其为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没有解决的解决,兴许也能生存,但是层次可能就不同了。积极面对困难,也许你想象很难解决,其实如果你去尝试一下,也未必如你想象那般不容易,很多时候就看你是做还是不做。

再次,待人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的宠爱和优越感,导致了与人相处时缺乏一定程度的沟通和相互理解。但是只要做到最根本的待人真诚、无私,不患得患失这种待人接物的乐观态度,在与人相处之时不会有人不喜欢和爱戴吧。法学学生以后无论所从事的行业是什么,恐怕都是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3]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7页。

[2]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页。

7.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七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1 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其内涵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产生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达的美国,是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逐渐形成而对国民提出的一种兼跨人文和科学范畴的综合性个人素养要求的描述。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最先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及技能”。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同年,道尔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他能够确定对信息的需求,能够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能够确定潜在的信息源,能够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信息。

综上所述,虽然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界定了信息素养的定义,但可看出,信息素养既包括认知态度层面上的内容,也包括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内容。概括起来讲,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首要因素,主要指人们对信息及其交流活动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指人们对信息的判断、捕捉的能力。信息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人们利用信息的程度和效果。人们只有有了信息意识才有可能有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去寻找信息和利用信息,并主动学习与信息处理有关的技术。

2)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重要方面,是指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交流信息的技术和能力。人们只有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才能有效地开展各种信息活动,有效地利用信息和创造信息,充分发挥信息的价值,变信息为动力和优势。

3)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整个信息交流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息道德品质。它是对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及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是信息社会每个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的道德标准。

2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而且涉及的学科也非常多。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动定理证明、自动程序设计、机器人学、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人工神经网络等。下面主要介绍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常用的智能技术。

2.1 专家系统

所谓专家系统就是一种在相关领域中具有专家水平解题能力的智能程序系统,它能运用该领域专家多年积累的经验与知识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求解需要专家才能解决的困难问题。

2.2 机器学习

“学习”是一个有特定目的的知识获取过程,其内在行为是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发现规律;外部表现是改进性能、适应环境、实现系统的自我完善。所谓机器学习,就是要使计算机能模拟人的学习行为,自动地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和技能,不断改善性能,实现自我完善。机器学习主要研究学习的机理、学习的方法以及针对相应的学习系统建立学习系统。

2.3 模式识别

所谓模式识别,是指研究一种自动技术。计算机通过运用这种技术,就可自动地或者人尽可能少干预地把待识别模式归入到相应的模式类中去。也就是说,模式识别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让计算机具有自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能识别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一般来说,模式识别需要经历模式信息采集、预处理、特征或基元抽取、模式分类等几个步骤。

2.4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指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大量的处理部件,由人工方式建立起来的网络系统。它是在生物神经网络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对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模拟,具有学习能力、记忆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智能处理功能。其中学习是神经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来修改自身的行为。学习的过程即是对网络进行训练的过程和不断调整它的连接权值,以使它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学习可分为有教师(或称有监督)学习与无教师(无监督)学习两种类型。对神经网络的研究使人们对思维和智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开辟了另一条模拟人类智能的道路。

3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3.1 智能搜索引擎

随着互联网站点和页面的激增以及网络用户队伍的不断壮大,信息检索成为人们利用Internet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浩瀚的网页海洋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并不容易,需要借助有力的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等。目前一些著名的搜索引擎有:GOOGLE、YAHOO、EX-CITE、INFOSEEK等,他们各有特色,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检索到的无关信息过多以及检索结果排序较混乱。智能化信息检索是信息检索的新分支,它是人工智能和信息检索的交叉学科。它在对内容的分析理解、内容表达、知识学习等基础上实现检索的智能化,这样可以节省学习者在检索中花费的时间,帮助学习者提高检索效率。智能化信息检索所用到的人工智能技术有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表示。

3.2 智能体(agent)

agent技术早在70年代出现在人工智能领域,通过感知、学习、推理以及行动能够基于知识库的训练模仿人类社会的行为。随着其进一步发展,它在远程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套完整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包含许多子系统,如答疑、作业发布、考试、交互等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都有各自的数据库用来存储信息。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智能性,可以引入智能技术,把众多子系统的数据库链接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智能技术可以发现学习者的个别特征(如兴趣爱好信息、点击知识点信息统计、交互日志等等),并根据这些特征量身订做出适合学习者的学习方案,也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动态信息。

3.3 智能CAI(ICAI)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成为学科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许多学校都在开发CAI课件,但大多数CAI课件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学设计者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并没有体现出个性化学习,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智能CAI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使CAI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因素分析学生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法去满足个别教学的需要。使用智能CAI进行教学能够克服传统CAI的不足,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是CAI课件发展的趋势。

3.4 智能教学系统ITS

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是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综合性课题其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由计算机负担起人类教育的主要责任,即赋予计算机系统以智能,由计算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教师实现最佳教学。我国ITS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教育软件需求增大,ITS的发展较快。ITS按照功能分为四个模块:专家知识模块、学生模块、教师模块、人机接口模块。

4 人工智能教育对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换言之,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模仿人脑所从事的推理、证明、识别、理解、设计、学习、思考、规划以及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来解决需要人类专家才能处理的复杂问题,例如咨询、诊断、预测、规划等决策性问题。人工智能也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与一般的信息处理技术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求解策略和处理手段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人工智能研究处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它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急切的需求。今天,人工智能的不少研究领域如自然语言理解、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检索、机器人技术、人工神经网络等都走在了信息技术的前沿,有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作为信息技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是不能不专门提及的,以往某些教材中用一两页篇幅作个简单介绍的方法根本不足以反映人工智能学科的全貌。因此,十分有必要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专门设立人工智能选修课。我们认为,高中阶段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1)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信息素养的综合锻炼。

现实世界的问题可以按照结构化程度划分成三个层次:结构化问题,是能用形式化(或称公式化)方法描述和求解的一类问题;非结构化问题,难以用确定的形式来描述,主要根据经验来求解;半结构化问题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一般说来,中学阶段开设的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所介绍的信息技术,例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等,都是求解结构化问题的基本技术。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是解决非结构化、半结构化问题的一类有效技术。

把人工智能课程引入我国现行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体验、认识人工智能知识与技术的过程中获得对非结构化、半结构化问题解决过程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通过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将了解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特征,学到智能化问题求解的最为基本的策略。

2)体验人类专家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里以人工智能学科中“专家系统”技术的体验、学习与应用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在专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一个实际的专家系统不仅能够为用户给出相关领域的专家水平建议或决策,而且能够通过解释机制,以用户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释专家系统的具体推理过程。学生可以向专家系统提出诸如“为什么(Why)”、“如何(How)”、“如果……会怎么样”等问题,系统接受用户的问题指令后,可以根据推理的逻辑进程,即时将答案呈现给用户,整个过程如同教师与学生在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验人类专家的求解思路和推理风格,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分析、思维与判断能力。

另一方面,在专家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构建由产生式规则组成的知识库,或进一步利用工具软件来开发简单的实用型专家系统。为了完成该项工作,学生一开始就要编制开发规划、制定知识获取策略,并具体付诸实施,这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生还得明确与系统有关的所有变量或相关的因素,并且将这些变量和因素转化为问题求解,得出相应的结论。在进行一系列问题求解分析之后,运用产生式规则来表示知识,以此建立起来的专家系统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去运用和体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由于专家系统中的知识组织与推理过程是对人类专家思维方式的一种模拟,因此上述知识库的组织和系统的推理过程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建造知识库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原来零碎的未成型的知识概念化、形式化和条理化,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所以,建造知识库的过程不但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深层思考并有利于长久记忆,同时也学会了专家系统的基本开发技术。正如美国著名的学习论专家Jonassen所指出的:那些自行设计专家系统的学生将会在这种活动中受益匪浅,因为这是一个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

3)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激发对信息技术未来的追求。

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信息技术的前沿,通过人工智能知识、技术的学习与体验,高中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激发对信息技术美好未来的追求,从而为今后进入大学或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当前信息技术课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在现有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关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只作了简单的介绍,学生们对于人工智能研究的广大领域不能有详细的概念,这对于中学生的信息化认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够全面。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加大人工智能的知识介绍是信息技术课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雷晓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太原大学学报,2004(2):38.

[2]杜玉霞.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42.

[3]王永庆.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53.

[4]潘瑞玲,余轮.Agent技术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应用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02,18(4):28-30.

[5]吴战杰,秦健.Agent技术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3):32-36.

[6]张剑平.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4-28.

[7]李梵.人工智能网络教学应用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2,(6):79.

8.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八

关键词:礼仪修养;人才培养;德育

G451.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但精神生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道德冷漠的社会风气严重影响了礼仪之风的传承,人们的整体礼仪素养出现滑坡,急需提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应努力为提升社会整体礼仪素养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高职教师应积极响应、以身作则、谨言慎行,为学生在学习和礼仪方面做好榜样。

一、教师礼仪修养综述

1.教师礼仪修养

礼仪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为人们所遵守和认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在风俗习惯、历史传承、时代特点、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以建立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为目的而形成的。礼仪是每一个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准则和规范,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打扮等各个方面的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约束,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

因此,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在生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文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教师的礼仪修养包括言行举止、外表修饰、师德师心等,做到“行为师,言为范”。例如,教师在各种公开场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自然、得体、大方;教师要穿戴符合教师身份的服饰,剪得体的发型,不能浓妆艳抹,穿奇装异服;教师在与人交流时,要注意礼仪礼节,做到文雅、温和、谦虚、有礼貌。

2.教师礼仪修养的特征

教师礼仪修养有明显的强制性,艺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具体特征就是教师礼仪的四大关注点,即师德、师表、师资和师心。

师德。教师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要有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爱护学生、遵纪守法,要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

师表。为人师表,就要要行得正,教师就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既然是榜样,就要有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因此教师要做到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心灵美,决不能误人子弟,做反面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为人师表”,使学生信服。

师资。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教师就应有一技之长,这是一个人成为教师的根本。特别是高职教师,高职院校培养的就是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高职教师一定要深入熟悉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到业精于勤,用自己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凸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师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学生热爱老师,老师更要爱护学生。教师应在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排忧解难,见证学生的成长历程,不辜负作为一个教师的良心和国家的期望。

二、教师良好的礼仪素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传道受业的过程首先是学生对教师品格、言行的认知,然后才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过程,而教师的礼仪素养正是连接着两个过程的桥梁。通过我们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高职生具有与本科生或专科生不一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由于高职生的文化课成绩比较差一些,他们在与老师接触的过程中,往往更注意一些学习之外的东西,例如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妆容、穿衣打扮等,并根据这些东西来推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老师定位的同时划定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决定将与老师保持什么樣的关系。这时,礼仪素养良好的教师很容易赢得学生们的好感,作风正派、举止儒雅、穿着得体大方的形象会深深的印到学生们的脑海中,利于教师在学生中间树立威信,拉近距离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守礼仪规范,可以使学生觉得老师更亲切,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感觉老师始终和自己站在一起,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人格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平等师生关系下,学生会乐于向老师打开心扉,与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说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并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教诲,接受老师的帮助,进而转变为自己成长的内在意志和信念。这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展开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2.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与学术型高校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低,基础薄弱,且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缺,进入高职院校后如不能及时扭转这样的现状,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而高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其品味习惯和言谈举止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这一观点也正好印证了教师的榜样作用确实是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直接影响,即教师直接向学生指出应形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即具体的学习习惯。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可以抽象出榜样的行为特征,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全新的行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首先考虑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一识如何,直接制约着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监督和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快慢产生影响。最后教师自身的形象作用。

3.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职学生毕业后既面临着就业,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动机,因此学习兴趣比较高涨。但教师的礼仪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高职学生有时也会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发展到对老师教的这门课程失去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教师的师德状况、人格水平也是其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教师的人格修为同样不可忽略。因此,拥有良好礼仪素养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学生会更愿意听这样的老师讲课,相应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

教师无小事,教育无小节。要成为优秀的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健康的身心和与时俱进的教育能力,还应有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和收人最终的外在形象及高尚的品德修养。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教育人才,高职教师应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努力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毕国珍,教师礼仪浅谈田.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3)

[2]王昔,以德立身以仪立行—浅论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田.文教资料,2010(1。).

[3]金正昆,教师礼仪规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9.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九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还没有离开学校,所学的东西就可能被淘汰。今天所教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终身受用是不可能的,各种软件应用知识会被层出不穷的新软件、新功能、新操作系统所替代,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些都不是信息技术课最重要的内容。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有专家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是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工具作实践,将这些能力内化成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一生的信息素养品质。

传统的教学,是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特别是现在的省编信息技术教材,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弊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全部的教学围绕如何“教”,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处在被动接受一定的知识,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抑制人材的成长。我们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是:

一、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只重视了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初步的技能学习,由于课时少,学习时间短,很难达到比较熟练应用的程度,更难实现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

二、作为在其它学科中,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只停留在现实应用状态,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更未达到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在学科中发挥它其应有作用。

为什么新课程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这是根据社会发展,知识发展与新时代人才需求对课程提出的新要求的综合思考。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冗杂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因此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驾驭信息,利用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也把注重基础学历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课程改革主要内容。为此,新课程把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的信息伦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受用的基础能力。

因此,信息技术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对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什么?简言之是指获取、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有了这种能力,就能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就能帮助终身学习,在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具有个人谋生,又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贡献的本领。实际上,这正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一。

为此,我们在学习、实施《纲要》精神中特提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为课题进行研究,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革新课堂教学,为全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促进人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达到人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形成。

二、研究的目标:

1、加强“独立模式”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以信息技术为学习对象,以技能操作为重点,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2、“整合模式”的信息技术课程研究。通过“整合模式”的学科教学活动,变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3、探索“开放模式”,让学生实践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的分析、评价、处理、应用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

4、通过三种信息技术课程形态的研究,综合性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的方法及对象:

1、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调整、提高,以达到研究的各项指标。

2、研究对象与任务

以2002三年级段4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以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负责,在三年级各班,重点研究在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素养和能力,培养以及进行适当的网络道德,并要求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的合作。

四、研究的策略

(一)独立模式的操作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1、教学内容

(1)信息意识。即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常识。即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促使学生阅读有关的信息文章,参加有关讨论,便于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组织不参与非法活动,并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2、学习方法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程中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向学生下达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在信息中获取相关知识,变被动接受或学习为主动开放式学习,一方面注意了新知识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问题中引入,使学生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还安排一些联系实际、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性任务和实践作业,通过网络和其他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分析信息,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使学生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任务的设计有了明确的目标并尽量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这样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下面就以《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一课为例,在设计任务时我们力求注意以下几点:

①“任务”设计有明确的目标

我们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能结合现实需求,结合教材提出任务,如在《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一文中要求学生给教师提供的幻灯片加入音乐的任务。任务提出后,由学生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把一个大的任务细划为一个个小的、明确具体的子任务。从而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解决。当学生完成这一个个小任务后,看到自己的设计,那高兴劲儿就不言而喻。

②“任务”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任务”设计时注意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比如在《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一课中有关让文字和图片飞起来这一内容时,对于大多数学生设计的任务应简单明了,设计的任务是“请同学们在幻灯片中将文字和图片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动作形式。”当学生掌握了这一基本知识后再设计一个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导学卡中的第二、三种方法进行设置图片和文字动起来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以便于学生学习;而对于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任务的设计则应以培养学生探索式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设计的任务是“你能不能将升级卡中第四、五段选手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掌握powerpoint文档保存的相关知识。

③“任务”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调查表明,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更乐于自己探索,寻找答案。任务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任务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后,我们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中去完成任务,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咨询的作用。在《让图片和文字飞起来》一课中对一些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能积极地引导他们运用 “升级卡”,用不同方法完成插入音乐和让图片运动等等任务,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自学、动手和应用法

①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

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各种类型的卫星网、广域网及校园网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名教师都难以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如果我们光靠教师去传授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

例如:在教学《神奇的“金山画王笔”》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时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自学:

A.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再加上学生已经学过Windows附件中的“画图”工具,所以对于这一款软件的学习采用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多实践、多摸索。

B.在自学完成后,通过让学生汇报自学成果的形式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通过自己动手完成作品,使学生巩固自学成果,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②动手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对于有些操作,听起来或看起来觉得挺简单,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我们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去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也就更大。

③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他事务所用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用,经常用,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画图”时,让同学们利用画图中的一些工具,随心所欲地绘制出美妙的美术作品;学习“文字处理”内容时,利用所学的字体、段落、艺术字及插入剪贴画等手段制作板报、贺卡和班报校刊;在学习“网络基础知识”时,在互连网上搜集学习资料,进行网上学习和考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操作策略

台湾师范大学张国思教授提出,所谓的信息融入各科教学,就是各科老师能够把信息技能应用到其教学过程中,充实信息素养,培养教学专业,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之中都称其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操作的:

1、从使用时间来看:应用于预习——例如要求学生上网做一些探索、准备、建立他们的知识背景;建立起学习动机;应用于教学进行之中——例如教师以课件呈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于课后复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一个单元之后,设计作业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去完成。

2、按用途来划分包括:信息技术扮演工具角色——也就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扮演环境角色——以互联网络为教学材料,学生在网上搜寻资料,整理心得,与他人进行在线讨论,分享知识成果。

3、按使用程度来划分包括:教学过程部分使用计算机——先让学生们到计算机教室操作;教学过程全部使用计算机——包括教学内容、学习活动、甚至评价等都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

4、按使用的目的来划分包括:向班级提供外界资源(Outside In)——通过信息网去收集班级外的信息,利用E-mail或讨论区与外界沟通;向外界公布班级信息(Inside-Out)——通过学校网页将学校或班级的信息上网,供外界的人士、家长查阅;学校或班级专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于辅助教学或管理教学的各项计算机应用,例如放置软件供学生操作使用,公布作品或成绩供学生查阅等。

5、按学习者的分组情况来划分包括:个别使用——个人导向的学习设计,学习者自己操作即可完成的学习任务,如学习者上网查资料;合作学习——群组导向的学习设计,学习者与伙伴一起学习,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网上的专题学习。

除了以上的五个方面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1、注意了适应其他的学科的需要和发展。

其他学科知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如Word文字处理的综合学习,一般采用让学生编小报、写介绍等方式进行,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整体审美能力,因此在安排整合的“任务”时,除了考虑Word软件本身的功能及难易度外,还考虑到语文、美术学习的进度,至少要在语文课、美术课给学生打下初步的识字、阅读、写作和审美基础之后,再安排这类综合任务。

2、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一些模块的知识自成体系,比如,图画处理和文字处理两个模块,如果仅从专业学习的角度考虑,他们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学生可以分别独立地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但是从解决现实问题方面考虑,经常需要结合图像和文字两种信息载体来描述一个活动或制作一个作品,通过“剪贴板”综合使用多个软件,使表述更生动、清晰,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信息技术是学习工具、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认知的工具,是以具体学科任务、研究课题来驱动学习过程,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加工信息,与他人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交流与协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学科任务的同时,培养信息素养。

(三)探索开放模式的研究策略

开放模式归纳起来,主要使用校园网络环境,我们按照以下的学习步骤进行:(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信息,了解可供学习的主题;(2)根据学习主题,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制订学习计划,小组分工;(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收集的方法和途径;(4)指导学生相关网页和资源,并进行选优去劣的分析;(5)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等;(6)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简单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7)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为了沟通学科知识的联系,我们设计了基于网络技术的主题教育。比如,“2008北京申奥”电子队会。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有关奥运历史、奥运精神、中国申奥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中国体坛健将录、中外报刊奥运新闻报道等信息。学生或手抄笔记,或在同学、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意图以文本、图像、表格、声音、多媒体呈现等形式,利用存储器工具有效地存储信息。在课堂上宣读自己关于北京申奥的专题小论文,或利用教室网络服务器做课堂公布,包括发送E-mail在内的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措施,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主协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开设文献信息课,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们系统传授有关文献信息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熟悉各种信息源(包括图书馆、因特网等)的使用规则和方法,使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识别能力、信息检索检索技能等信息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在文献信息课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练习和范例、案例的生动讲解。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复杂的图书、期刊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阐述。同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教纵横学生通过查找书刊的索书号、期刊名、书刊分类目录等途径快速地查找到书籍的方法。我们先组织小学生去图书室参观、学习,再分批安排学生当学校图书室保管员。布置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有能力完成的超教材的课外作业,如调研报告、专题论文、读后感、创作和设计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作业,促使学生们离开课本走上社会,主动走进图书馆,从各种信息源中广泛地获取信息,在不断的搜集、判断和组织信息中进一步巩固学到的文献信息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提高信息应用的实际能力。

(四)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操作策略

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学习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鉴定、考核,更是为了发展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中,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实施“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本的学习评价”。

1、自评与互评结合,以自评为主

学习评价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导评,以自评为主的方法进行。

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活动通常可通过小组讨论或小组竞赛评比活动来完成。教师导评,主要是校正、激励学生,用肯定的态度使学生在认识评价标准,掌握评价形式和评价自我的基础上,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

例如,在《制作一份小报》一课时对于文字处理模块的学习过程,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一份小报,同时给出小报的评分标准,并让学生以8人为一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每组评出最佳小报一份,组长上报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另外,每一位学生必须将自已的小报上传到教师服务器指定的位置,方便教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导评。

2、平时评与期终评相结合,以平时评为主

平时评是对学生发展中某一过程或某一活动的诊断性评价教育活动,期终评是综合性评价的教育活动。

平时评一般在某一具体教学模块结束时进行,让学生在丰富多采的评价过程中,对学生发展状况作出认定解释。在平时评基础上进行期终评,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教师在广泛听取意见,分析学生发展状况的前提下,设定出学生一个学期的发展路线,并作出评价解释。

3、尝试用不同的考核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考核形式由具体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将考核的过程作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对队报制作、文字录入、E—Mail使用等内容进行评价时可采用变考核为竞赛的形式进行,通过考核,学生从其他学生的作品中学到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在文字录入的考核中,我们让学生进行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机时正确率高而且速度快,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今后的教学。

在学习上网信息搜索及收发电子邮件时,我们利用教育网给我们的30个学生邮件地址在城域网范围内利用服务器中邮件系统支持城域网网内邮件的收和发。教师课前在为每台机器开一个账号,学生课上利用formail设置邮件账号、收发E-mail,课堂教学与评价同时进行,要求学生每人给老师发一份E—Mail,将学生上网的收获(下载的文字、图片及心得)发给老师,鼓励学生设置邮件格式时大胆创新。

4、采用多种水平的分层形成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我们在课题研究时能针对不同起点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特点可采用采用多种水平的评价。

具体做法是:在每个具体模块教学之前,根据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生的操作水平将学生分成的A、B、C 三组不同水平层次,在检查学生的到达目标程度时,分别出3套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的检查练习,让学生在统一时间完成。对于完成的结果,也许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得到好成绩,而相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会得了个不理想的成绩,或者大家都得到较好成绩。不管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做A、B、C 一组不同层次成绩的横向比较(也不能比较),而是让学生把成绩自己作个前后成绩的纵向比较,看是进步还是退步。当然,A、B、C 三组的学生并不是恒定的,随着他们学习水平的变化可以随时作调整。

采用分层评价能尽量给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给好生提供发展的余地,分层要求又能使全体学生普遍成功,保证学生人人有甜头,个个有奔头。

5、学习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评价离不开指导,指导也不能离开评价。我们在对学生实施学习评价时注意了对什么问题进行评价,就对什么问题进行指导,采取了边教学、边评价、边指导使评价真正发挥出调节教学活动的机能。

五、研究的效果

(一)学生的网络道德得到了升华

网络德育的内容包括互联网与德育工作、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互联网与校园文化、网络立法与网络安全等方面。将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到网络中、运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开展了二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强网络内容的建设,将思想教育的内容上网,运用网络这个载体拓展德育工作;另一个方面,建立由少总部为中心,由网管、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计算机教师、思品课教师协调配合的网络德育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辨别信息真伪教育,自我防范教育,信息伦理、道德、法制的教育,通过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内容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建立积极向上的网络观。通过对一些与网络有关的社会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正视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本质进行探讨,从而树立健康、合理、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

(二)经过二年多的研究,我们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传统课堂学习中表现平平的学生,而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但能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络信息,还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上网查询更多的信息。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利用,不断地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造。目前,我们的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他们能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各项活动中去。现在,我校五年级学生基本上都会在网上浏览,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时代特征在他们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了学生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开发,为他们成为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应该说通过二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我校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参加课题研究的年级学生在参加市、县各级各类计算机知识测试中,成绩较往年优秀,有多位学生在市、县电脑竞赛、网页制作比赛中获奖。我们作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努力探索,初步形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三种模式:独立模式、整合模式和开模式,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并在整个过程中做到了在教学应该是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师生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共同享受资源,共同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学习技能,而且为学生将来投身信息化时代进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学习的模式不可能是一层不变的,它将随着不同类型的课程起着一些变化。

(四)建立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评价制度。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教育功能,克服了“贬损性”评价的现象,使评价具有激励性、客观性、科学性。改变了学生被动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整,消除了学生对评价的心理负荷和畏难心理、恐惧心理,让学生感到评价活动是一种愉快的教育活动,达到了面向全体的目标。

(五)开发建设了教师、学生学习资源库。

1、建立了学校网页,并与Internet连接;

2、建立了资源库(教师、学生),实现了校内资源共享;

3、建立了优秀课例专辑;

(六)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

10.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十

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信息环境;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能力是一种基本的信息素养,它是一种在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能力层面上的素养,它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除信息能力外,信息素养还应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参与信息过程和信息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层面上的内容,这也是每一个信息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学科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与参与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不仅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提不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谈不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师应把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的“玩电脑”和轻松的“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而有趣;也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用纸牌、五子棋游戏教学鼠标的用法;用“打地鼠”和“摘苹果”游戏训练指法。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

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目前,许多高校已有完善的校园局域网,并与G0438034连接,学生在宿舍就可以上网。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图书馆馆员负责选择、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并提供某学科或某主题的相关信息等服务;对在校教师、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网络资源的培训,对新的网络检索知识开展不定期的讲座,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导航、信息交流,用不同形式的读书社或社团开展信息活动,促进信息交流,使整个校园形成了一个浓浓的信息氛围,为信息素养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三、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信息驾驭能力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把信息教育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具有“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能力就成了决定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教师为了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应主动在校内外参加培训、观摩教学、讲公开课等活动,听取其他老师、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拓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争取参加校内外同行之间的教学方案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会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不仅仅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这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如:教会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善于运用外界信息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计划,善于扩充自己的知识信息库与学习方法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所发现和占有信息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素养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五、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思考的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利用信息的意识。让学生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答案,加强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才可能独立地思考、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不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一方面,信息素养是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基础,这些能力的有机整合就形成个人的综合能力,具有这种综合能力的人就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学习者才能够获得学习的内容,能够对所做的研究进行扩展,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学校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认真地界定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怎样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更需要教师们首先具有这种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的增大,信息渠道的拓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前进的方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路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去开辟,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1.礼仪在学生素养培养中作用 篇十一

一、提供诵读平台,激发诵读兴趣

(一)通过泛读模仿激发共鸣

从语言本质来讲,模仿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诵读教学初期,出于各种原因,使得学生没有诵读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老师一方面从泛读模仿文本的选择上,尽可能选取合适的经典内容文本,篇幅尽量简短,对诵读技巧的要求较为简单;另一方面,在诵读方式的选择上,初期先培养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和兴趣,可运用共同齐声诵读的方式,改变学生不愿张口、不敢张口的现状,充分发挥群体的带动性作用。借助名家诵读录音,让学生进行模仿,激起他们的共鸣。随着诵读教学的逐步推进,可由名家录音模仿逐渐提升到课堂泛读阶段,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逐步实现各种形式的诵读模式,比如合作诵读、模范诵读、演讲、目的性诵读、选择性诵读等。

(二)情境创设引起兴趣

情境是影响学生诵读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诵读教学课堂的情境是老师诵读或者名家诵读录音,这使得诵读教学成为艺术形式而非教学形式。诵读情境的创设一方面需要营造整体诵读氛围,另一方面针对诵读文本创设相应诵读情境。整体诵读氛围的创设需意识到个体差异性,学生由于基础、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而存在个体差异,他们诵读基础及能力层次不同,在创设诵读氛围时需因人而异,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具备一定的诵读能力,这部分学生由于某些原因获得或者具备了一定的诵读能力,针对他们就不可创设同样的诵读情境和标准,需指定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规范提升诵读能力;二是还未意识到诵读能力的学生,应采用合理的方法鼓励他们诵读,并进行鼓励式的点评,帮助他们认识诵读并提高诵读能力;三是中间水平的学生,较容易激发兴趣,此处不再赘述。当诵读时,辅以背景、音乐、故事等手法,可以创设与文本呼应的情景,引起学生诵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诵读的美感。

(三)合理调配诵读时间

诵读是艺术享受的过程,理应成为生活及学习的一部分,因此在正常的诵读学习中应不仅限于课堂,而应将诵读时间化整为零,合理分配在以天为诵读周期的时间内。如果仅局限于每天一堂诵读课,则可能无法实现诵读要求和目标,经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起来的诵读学习兴趣很可能会无法长时间维持。老师需要合理地设置诵读教学规划,充分利用每个时段,给学生创建诵读机会和情境,实现诵读兴趣和情趣的延续性。

二、建立多元化的诵读训练系统

(一)合适的诵读方法

教学方法旨在引导,合适的诵读方法是在老师的点拨之下,使诵读教学更加感性化。这个层面更注重老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发性的诵读体验,老师采用引读、导读、领读、泛读等方法示范,从感性角度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这个类型的方法适合诵读教学的初期,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改变学生被动的局面,提高诵读积极性。将学生引入诵读之门后,应引导学生在语调、语速、轻重、停顿等诵读技巧上进行突破,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诵读技巧结构,从理性上提升诵读能力。

(二)提倡个性化阅读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学生的诵读应该是学生与文本间的情感交流,是学生与作品创作者内心的沟通对话,个体差异必定会使学生在诵读中、产生不同的情感和体会,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应提倡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将诵读建立在自己的情感之上,就会产生不同的诵读风格和感情流露,此时老师需要做的是理性的点拨,时刻提醒学生“言之成理”。

三、以个性化为基础,实现评价多元化

对于诵读效果的评价,理应像诵读教学一样,提倡个性化和个体化,不能简单地设定标准或流于形式,应全面地、客观地、理性地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跟踪评价,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进来,这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将规范化的点评过程有步骤地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诵读评价指导,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全面的诵读学习体系。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积极将学生引入到评价中来,实现师生互评,建立一个民主的氛围,增强评价的乐趣。对于诵读的点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学生会突发性地打破常规的点评,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老师应鼓励这种个性化的点评,甚至可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提高学生诵读积极性。另外可对评价的标准进行细化考量,制定细化表,提高评价水平。

四、实际效果评价

通过平时教学试验可看出:一方面,合理的诵读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和能力,良好的诵读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语文素质;另一方面,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保持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增强了语文素养培养的延续性。同时诵读教学还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使他们的语文知识积累更加丰富,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了语文素养,对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推进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永梅.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

[2]王晓虹.语文教学中的诵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外籍教师合同范本下一篇:两创三比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