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大纲

2024-06-25

高中政治大纲(精选7篇)

1.高中政治大纲 篇一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经济系科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授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总课时20周,每周3课时,其中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座)为18周,复习考试为2周。

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份);(2)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份)。课程的资本主义部份主要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进规律;本课程的社会主义部份主要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性质、特点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基本要求:从理论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为近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方式:采用老师专业授课与同学们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参考教材:

1、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11版。

2、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3、蔺子荣、吴梦蛟主编《政治经济学新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教学内容: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2课时)

在阐述课程内容以前,首先应当向学生说明本课程的形成和发展,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的性质和研究的方法。整个导论分五小节: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着重介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演变的历史。说明古今中外关于“经济”和“经济学”一词的含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产生的简史,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指出狭义政治经济学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本节重点阐述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指出经济规律及其性质、经济规律体系和种类、经济范畴。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性质。阐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政治经济学。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方法论是任何学科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本节重点介绍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几种常用的方法:抽象法、分析和综合法、教学和统计方法、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

第五节:政治经济学的意义。重点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思想路线、理论路线和组织路线的科学基础,也是党和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政治经济学也是各门经济科学的理论基础。

导论部分的复习思考: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什么说是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变革?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4、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章:商品货币(2课时)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普遍规律是通过商品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本章通过对商品货币的分析,说明在商品货币形式下,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重点在于阐明劳动价值论。本章分五节。

第一节:商品两因素和劳动二重性。重点阐明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之间的关系。指明价值的本质。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重点说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分析这一原理对厂商经营决策的影响,分析复杂劳动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商品价值量决定的影响。

第三节:价值形式的发展一—货币的产生。重点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揭示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说明相对价值形式质和量的规定性与价格决定原理间的关系,指出货币形式发展的新趋势—电子货币形式,结合商品拜物教联系当今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现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高学生对“货币”“金钱”的正确认识。

第四节:货币职能。通过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的分析,重点介绍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条件下纸币流通规律的变异指出货币流通规律与价格运动规律间的联系,简要说明投资、消费、财政、信贷、进出口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流通量及价格的关系。

第五节:价值规律。指出价值规律的性质、内容和作用。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要从商品开始?

2、什么是商品两因素?什么是劳动二重性?其相互关系如何?

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试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及其对厂商经营决策的影响?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为什么说货币流通规律蕴含着价格运动的规律?

6、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商品拜物教及货币拜物教?

7、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2课时)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本章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重点说明剩余价值的实质和源泉,揭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本章分为四小节。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重点在于说明什么是资本流通的总公式及其矛盾,说明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一把钥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首要条件。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重点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揭示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指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节:资本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重点说明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及其推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剥削劳动的新形式和新问题。强调指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加强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对正确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性。

第四节: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阐明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说明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

本章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3、怎样正确理解加强工人阶级的组织性、纪律性对正确维护其自身利益的重要意义?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工资和利润(2课时)

本章着重分析资本和雇用劳动关系的现象形态,即劳动力价值转化为工资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问题。通过对工资和利润的分析,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这种本质关系为什么和怎样被掩盖起来,剩余价值规律怎样通过工资和利润的机制实现自己的作用。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工资的本质。说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的作用和意义。第二节:工资的形式和水平。在阐明工资两大基本形式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当代资本主义名目繁多的工资形式,如泰罗制、福特制、哈尔西奖金制、甘特奖金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等工资形式本质和作用。指出国别工资差异的成因及发展趋势;名义工资和价格及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工资水平与剥削水平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成本价格和利润。重点说明成本价格的含义和作用,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途径,分析利润率和利润量对资本家行为方式的影响。

第四节: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指出工资和利润的对立统一关系,工人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及其意义。强调指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工人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本章思考题:

1、工资的本质是什么?

2、资本主义工资形式的本质和作用,撇开资本主义工资本质,其工资形式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3、为什么说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工人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第四章:资本积累(2课时)上一章阐述资本怎样产生剩余价值,这一章研究资本本身怎样产生,重点说明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积累的实质和一般规律。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着重说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含义,说明资本价值再生产的本质在于剩余价值的转化。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此基础上说明: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重点说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含义及意义,说明资本积累的实质,强调指出:积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分析积累率和积累量之间的关系,影响资本积累规律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具体分析资本构成不变或变动条件下积累对工人就业和工资的影响,说明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是扩大个别资本规模的两种基本实现形式,分析规模经济效益、剩余价值规律、市场竞争规律对资本积累动因的影响。分析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及其对工人就业和工资水平的调节,指出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在此基础上,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重点指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分析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历史发展趋势。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为什么说积累不是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

2、个别资本扩大其规模的两种基本实现形式是什么?

3、什么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积累动因?资本积累的动因与所有制性质有何联系?

4、如何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发展?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2课时)

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强调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是,资本的价值增殖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实现。因此,本章的重点在于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研究个别资本再生产的形式和条件,以进一步理解资本价值的增殖运动。本章分二小节: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重点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资本职能形式,突出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的相互依存关系,从理论上阐明厂商进行“以需定产”的必要性和决策的基本程序。通过对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分析,指出每种循环形式的特点和片面性,在此基础上强调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的理论对资本概念的丰富。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重点说明资本周转的定义、时间和次数、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分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价值周转方式,分析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总生产资本中的权重变化对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分析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厂商加强经营管理的理论指导作用。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三阶段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为什么说资本循环理论是厂商实行“以需定产”的理论指导?

3、厂商应如何加强经营管理,以加速资本周转速度,提高经济效益?

4、资本家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方法和目的。

第六章: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利润率平均化(2课时)

按照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法,从本章开始具体考察资本主义社会表面呈现出来的种种经济关系,重点分析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间的分配过程。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产业资本的部门内竞争和部门利润率。着重分析部门利润率是如何通过部门内部的竞争而形成的,指出影响部门利润率的五大因素。

第二节:产业资本部门间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重点分析产业间部门利润率差异的成因与后果;指出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机制和生产价格的形成;指出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商品再生产的条件,是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

第三节:商业资本。主要说明商业资本的形成和本质,商业资本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产销分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利弊得失。

第四节:商业利润和商业流通费用。着重说明商业利润的来源与本质,分析商业利润水平与社会资源配置比例的内在联系,指出商业平均利润与商业个别利润间的关系。指出,商业资本参与社会利润的分配表明工人阶级不仅直接受产业资本的剥削,而且受商业资本的剥削。此外,对商业流通费用的发生及其补偿作一简要的分析。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影响利润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平均利润指标的三个展开公式?

3、为什么说利润的平均化过程意味着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第七章:借贷资本和利息(2课时)

货币信用是资本主义社会大量存在的经济现象。本章的重点在于分析借贷资本的形成和特点,揭示借贷资本同职能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并说明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借贷资本。重点分析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借贷资本的性质、动机以及利息决定和变动的基本规律。指出借贷资本的基本特点,揭示借贷资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第二节:借贷利息。重点分析借贷资本所获利息的本质一—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借贷利息的存在使平均利润进一步分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剥削的实质。说明决定利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分析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变动的一般规律,研究平均利息率与市场利息率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资本主义信用和银行。重点分析资本主义信用的两种基本类型——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产生、特点、作用。分析资本主义银行的性质与功能,揭示信用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复习思考题:

1、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有何联系和区别?

2、资本主义借贷和性质与动机?

3、借贷利息的本质及利息率变动的一般规律?

4、资本主义银行的性质与主要功能?

5、资本主义信用的作用有哪些? 第八章:资本主义地租(2课时)

本章主要通过对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的考察,阐明农业中资本主义关系的特点和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各种地租形式而归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的。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着重说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

第二节:级差地租。重点分析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的性质、原因及其量的规定性。分析聚集经济效益与级差地租,空间成本、自然条件与级差地租的关系;联系级差地租与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及厂商收入分配间的关系,指出级差地租与公平原则间的联系。同时,揭示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的性质原因及其对界定土地出租期限、保护土地资源的影响。

第三节: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重点分析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揭示总地租的量的规定性及其现实意义。分析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指出影响土地价格水平的基本因素,分析土地价格上涨趋势的原因与后果。揭示土地私有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和实现土地国有化困难。

第四节;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及当前的新特点。重点说明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集中趋势。资本主义条件下工、农对立、城乡对立的成因与后果。侧重分析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发展中的新特点和地租问题。

思考复习题: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是如何形成的?

2、级差地租的形成及其量的规定性?

3、级差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4、什么是绝对地租垄断地租?

5、地价上涨趋势的成果与后果?

6、为什么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难以实现土地国有化?

7、战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有什么新的持点? 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及其周期(2课时)

本章重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再生产所固有的矛盾。同时,阐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从而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简要介绍社会总资本及其产品的构成。指出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联系与区别,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以及社会总产品的双重构成。揭示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前提条件;指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第二节:战后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影响。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多方面的变革。但战后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尤为深刻。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资本积累规模的迅速扩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的广泛利用,市场的规模及范围的不断扩大,这一切无不受到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导致生产力的加速发展而且也对国内垄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科技革命也引起了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了企业多样化经营的格局。当然,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只要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存在,就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

第三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本节重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阐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原因及经历的主要阶段,揭示固定资本的大量更新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重点说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些新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复习思考题: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是什么?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是什么?

3、怎样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4、战后科技革命对资本再生产的哪些影响?

5、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6、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些什么新特点?

第十章:金融资本和垄断利润(2课时)

本章通过对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形成和发展的分析,揭示垄断统治下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以及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条件下起作用的形式。本章分五小节:

第一节: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重点分析独资企业转化为股份公司的原因和主要方式,揭示股份公司的主要特点,说明股息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说明虚拟资本和证券交易的关系。

第二节:大公司的垄断。着重分析大公司垄断形成的条件、原因与主要方式,介绍与分析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尤其是现代条件下生产、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与后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垄断统治下的中小资本主义企业生存状况。

第三节:金融资本的垄断。着重研究银行垄断的成因和作用,金融资本形成的成因和作用,以及金融寡头产生的成因与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现代条件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财团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垄断统治的作用。指出垄断的产生和金融寡头财团垄断的形成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又是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原因。

第四节: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重点阐明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的含义,指出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获取垄断利润的重要途径。指出垄断价格在形成过程中的需求制约和竞争制约。分析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垄断利润的存在意味着无产阶级或雇佣劳动者受剥削程度的加深。

第五节:垄断和竞争。重点分析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必然性,以及垄断竞争的形式和特点。指出垄断竞争破坏性的存在,客观上要求资产阶级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国家干预。

复习思考题:

1、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2、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垄断形成的条件、原因及主要方式?

4、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各具有什么特点?

6、为什么说垄断还能消除竞争?

第十一章:国家资本和国家调节(3课时)

本章以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对国家资本和国家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调节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现代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的特点和矛盾的表现形式。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的成因及其特点。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所有制及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成。本节的重点在于分析国家所有制的产生和发展,战后国家所有制发展的特点。于此同时,着重分析国家和调节经济的含义及其采取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政策和以产业成长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以及企业组织政策为主的供给管理政策及其它调节手段。分析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三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本节重点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介绍和分析萨缪尔逊的“混合经济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入口。

复习思考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有哪些?

3、什么是“需求管理”政策?包含哪些具体手段?

4、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如何正确看待“混合经济论”?

6、如何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第十二章:资本国际化和国际经济关系(3课时)

本章着重分析资本国际化和资本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国际垄断和战后资本国际化、国际垄断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资本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重点分析资本国际化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物质技术条件,战后资本国际化新发展,强调技术输出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新现象,指出技术贸易发生、发展的原因和主要形式与特点。

第二节: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重点分析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成因、主要特点和作用,战后经济一体化与多极化的成因、形式、特点与作用。

第三节:国际垄断组织之间矛盾的深化。重点分析战后各国跨国公司的矛盾和竞争,具体分析战后国际贸易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战后货币金融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分析战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手段和后果。

第四节:垄断资本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瓦解,介绍和分析民族独立国家的经济及其特点,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政策及其主要内容,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复习思考题:

1、资本国际化的演变过程及其物质技术条件?

2、技术贸易产生、发展的原因及其主要形式?

3、怎样正确认识国际垄断组织成因、特点和作用?

4、怎样认识国际垄断组织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5、什么是新殖民主义?战后发展中国家是如何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的?

第十三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2课时)

本章的重点在于:在以上十二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资本关系的历史总过程和总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的历史过渡性和两种不同制度长期并存于世界的客观必然性。本章分二小节:

第一节: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着重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决定作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的共性和特性,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停滞和迅速发展的两种趋势,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共存。重点介绍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两种不同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共处的必然性,明确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与此同时,又要明确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强调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发展的趋势。

复习思考题:

1、资本主义发展为什么会经历两个历史阶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如何评价资本主义制度?

3、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两不同制度共处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何在?

4、如何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导论(3课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必然结果。本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的阶段性;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补充形式和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本章分为四小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的阶段性。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分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一些失误的后果。阐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基本特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第二节: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两种形式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复合型”所有制的形成、性质、特点、地位和作用。公有制的基本实现形式。分析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多种经济成份及其各自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性质,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三个基本发展阶段及实现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主要和方法。明确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四节:市场经济体制与所有制改革。重点分析所有制关系对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决定作用,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关系,强调指出对现有的国家所有制的改革,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结构完整性,改善市场关系中风险责任和利益关系的对称性,提高市场经济体系动作“透明度”、效率和稳定度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涉及所有制改革的几种不同的思路,改革的目标模式及产权市场与经营权市场的建立、发展作简略的介绍与分析。

思考题:

1、怎样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各有什么特点?主要采取哪些形式?

3、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有哪些?它们各自具有什么作用?

4、什么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建立要经过哪些阶段?

5、试析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所有制改革的关系?

6、为什么要加强现有的国家所有制改革?

7、我国目前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生产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3课时)

本章主要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与特征。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中新型的经济关系。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劳动过程的性质、类型和特点,社会主义生产中互惠互利关系,社会主义的协作和联合,以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生产。重点在于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这两个经济范畴的联系与区别。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进步性,分析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说明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第三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社会生产的客观目的,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某种社会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是要分析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下,社会生产服从于什么样的客观目的。所以,本节的重点是要阐明服从于劳动者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出发点,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总体意义上的生产目的与微观企业目的的联系与区别,说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本质及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本质及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复习思考题:

1、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了哪些根本变化?

2、如何完善社会主义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中出资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社会主义企业的劳动者应当遵循什么样的途径来增进自己的物质利益?

4、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5、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机制(3课时)

上一章,分析的重点是从经济关系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生产,以界定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本章分析的重点则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了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及其实现形式。重点论述和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理论和几十年来的传统观点,分析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发展情况,论证改革传统的计划与市场的片面观点,分清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四个范畴间的关系,明确计划和市场都是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只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才造成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上的差别。

第二节:计划和市场起作用的形式及其长处和短处。重点讲述计划与市场的基本含义,分析计划调节的两种形式及其优缺点。分析市场调节的长处和短处。进而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一种能够最有效地满足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规律的要求,能同时利用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长处的经济运行机制。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分析经济体制及其选择的一般原则,我国经济体制演变的历史。市场经济的涵义、性质、基本特征和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此外,还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的性质、手段和作用。

思考题:

1、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有哪两种实现形式?

2、怎样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3、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各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4、选择经济体制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5、市场经济的涵义、性质、基本特征和功能?

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途径?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资金运动(3课时)

本章重点在于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它的资金运动。本章分五小节: 第一节:企业的产权制度。重点分析企业产权制度的规定性,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和企业的组织形式。

第二节:企业的经营机制。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指挥、控制与协调机制。结合改革实践分析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包括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企业目标与评价机制的矫正,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与创新。

第三节:农村集体经济中的经济责任制。重点分析我国农业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历史、基本性质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思路。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重点讲授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和构成,提高固定资金使用效果的微观途径和宏观外部条件。分析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指标及加速流动资金使用效果的企业条件和社会条件。

第五节: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和赢利。重点说明降低成本,保证赢利是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分析企业产品成本指标及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分析社会主义赢利的本质和形式,分析社会主义赢利率的指标体系及各自的主要功能,企业赢利水平的社会调节与分配方式。

复习思考题:

1、企业产权制度有哪些基本规定性?

2、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和企业组织形式?

3、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什么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有哪些长处?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5、为什么要收取固定资产税?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6、降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7、为什么要对企业赢利水平进行必要的社会调节?

第十八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3课时)流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环节。社会主义企业产、供、销,市场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企业的资金集聚和融通,无不经过流通环节。本章的重点在于分析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流通。重点分析我国商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商品交换关系及其类型。分析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的基本类型及其各自的特点,分析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改革的主要思路。

第二节:社会主义价格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重点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的商品流通,企业的买卖行为和居民的购买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的,而市场调节的核心是价格调节。因此,价格是调节微观商品流通的最有效的手段。社会主义价格体制改革的原因与过程。社会主义价格形式机制及采取的主要价格形式和作用。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重点分析我国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研究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与测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与类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效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控制。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信贷。重点说明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形式和作用,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分类及其各自的主要功能。社会主义长期资金市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社会主义短期资金市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本质和功能,利息率的形成机制。分析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和主要思路。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商品流通有哪些形式?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2、我国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有哪些?

3、我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类型与对策?

4、我国银行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资金市场的基本分类及各自的功能。

6、试析我国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难题和对策。

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3课时)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原则的性质和内容,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历史必然性,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及不完全性,按劳分配的收入形式及现存问题,非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

第二节:分配制度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重点分析按劳分配的历史进步性和反对平均主义的必要性。按劳分配的历史局限性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节: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重点分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波浪式的共同富裕。

复习思考题:

1、中国特色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区别在哪里?

2、试析按劳分配的收入形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在贯彻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的同时为什么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4、为什么说分配制度的设计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5、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再生产(3课时)本章分三小节。

第一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类型。物质生产部门及其内部的相互关系,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部门间的相互关系。生活服务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部门传导与区域特征,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平衡和数量平衡。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重点分析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重点分析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原则与主要政策工具。我国的宏观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

复习思考题:

1、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

2、社会主义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3、如何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4、市场失灵的原因的哪些?为什么说政府的介入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5、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运用哪些政策工具来调控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运行状态?

6、什么是产业成长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7、什么是产业调整政策?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3课时)本章分四小节:

第一节:经济国际化与对外经济开放。重点分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对外开放与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形式,对外贸易的利益,外贸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我国外贸体制的演变、问题与改革目标。有关我国进入WTO问题的若干思考。

第三节:社会主义技术贸易与劳动力的国际转移。社会主义技术贸易与劳动力国际转移的性质和意义。技术贸易的内容和形式。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资金交流。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对外资金交流的原因及效应,对外资金交流与风险。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作用与发展前景。

复习思考题:

1、如何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相互关系?

2、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和主要形式?

3、怎样正确认识我国参加WTO问题?

4、技术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哪些?

5、为什么说适度的劳务输出是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手段?

6、社会主义对外资金交流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编写者;朱强(副教授)

编写时间:2003年6月

2.高中政治大纲 篇二

(一)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教育理念的分析与比较

1) 数学观的变迁。由关注数学的科学价值转变为强调其文化价值, 强调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 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和功能。2) 数学课程观的变迁。数学课程由一门系统的学科, 转变为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多样性的课程。我国的数学教育已经开始注意“以人为本"来设置数学课程目标, 在数学课程内容上, 由注重学科知识转变为注重数学的社会功能与学科知识的融合, 再发展到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在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上, 由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数学形式化的思维训练功能转向强调数学解决现实问题, 重视数学课程认识和把握社会、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功能。3) 数学教学观的变迁。由传统的重教学、轻学习、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数学教学观念转变为现代的数学教学观, 即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程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数学素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的分析与比较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以来, 我们越来越重视对课程目标的研究, 各大纲 (课标) 对课程目标的阐述逐渐具体而科学, 课程目标的内容也日趋丰富。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只重视“双基”目标, 和简单的情意目标, 发展到后来“双基”、能力、情意目标并重, 并且在“双基”中不只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关注了数学思想方法等, 在能力方面, 不只重视以往的三大能力, 对推广能力也逐渐重视起来, 甚至在2003课标中, 已经不再提及三大能力, 而是提出许多基本能力, 大大丰富了能力目标的内容, 2003课标的课程目标中还加入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性目标的局面。同时我们还应注意的是, “双基”、能力、情意目标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我们分别去研究, 只是为了从不同侧面来分析它, 并不是说它们之间是割裂的。

(三)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的分析与比较

1) 我国数学课程内容是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52大纲中只有代数、几何、三角三部分教学内容, 到96大纲有了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逻辑代数初步、向量这些现代教学的内容, 且分量不断加大, 再到2003课标又加入了算法初步。当然, 这种前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在反复曲折中发展的, 比如概率与统计内容的几出几进、微积分内容的取舍等。2) 虽然经过历次课改, 不断删减了过于繁杂而又用处不大的知识, 但高中数学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保持相对稳定。如函数内容一直保留并有所发展, 线面关系、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等内容都是一直被保留的内容。3)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教学难度不断降低。逐渐删去不重要的定理, 淡化复杂公式的记忆、削弱繁琐的计算与证明、用向量法代替综合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绕过极限介绍微积分定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等等, 这些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四)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课程评价的分析与比较

首先, 评价的目的有所变化。传统教学中, 对学生的评价目的在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划分。96大纲认为, 数学教学测试和评估的目的“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此时, 评价的目的不只在于区分, 更重要的是改善, 不再是终结性的判断, 而是对下一步教学的促进。2003课标则认为, “数学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有利于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既重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更突出评价对师生双方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其次, 评价内容更加全面。96大纲提出既要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 又要注重对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进行评价。2003课标仍注重评价内容多元化, “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 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身心素质等内容的评价。”第三, 评价的方式趋于多样化。一直以来,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都是通过纸笔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96大纲中涉及的评价方式有“课堂提问、观察、谈话、学生作业和平时测验。”2002大纲中的评价方式更加多样, 在96大纲的基础上, 又新增了“可通过自评与互评、多次评价等方式方法进行评价, 并关注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评价主体不再只是教师, 这样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

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的变迁

1) 教育理念在数学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上发生变化。由关注数学本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应用广泛性, 强调其科学价值转变为强调强调数学作为一种文化, 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和功能。由将数学课程看作一门系统的学科, 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数学形式化的思维训练功能转变为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整合, 重视数学课程对人的发展及社会所起的作用。由重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教学观转变为在过程中体验数学、发展思维能力、培养个性品质,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观。2) 课程目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课程目标的阐述逐渐具体而科学, 课程目标的内容也日趋丰富, 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只重视“双基”目标, 和简单的情意目标, 发展到后来“双基”、能力、情意目标并重, 再到后来关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目标。3) 课程内容不断丰富, 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课程内容由重知识的传授转向为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的力度不断加强, 难度逐渐下降。

三、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的传承

1) 教育理念的传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强调数学的应用性和工具性, 肯定数学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尤其突出数学的理性精神和数学思维。强调高中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 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是参加社会生活、生产以及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数学课程担负着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注重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的教学, 注重传授知识, 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注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2) 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 以及能力目标。3) 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所包含的基本数学知识保持相对稳定, 如函数、线面关系、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等内容都是一直被保留的内容。除新课标以外的大纲中知识体系严密。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沿革[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8.

3.高中政治大纲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大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45-01

今年秋季将在我市进行试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无疑将会成为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新大纲虽说现在仅供试验用,但和旧大纲相比较,它已在质的方面超越了旧大纲。在指导思想上,它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指导,走出了“应试教育”的圈子,将重点转向素质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以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己任。在管理上,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中央高度集权制”,明确规定了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目标和内容,这无疑会充分调动地方、学校直接参加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在教学内容上,它冲出了过去“一个要求一本书、全国上下齐步走”的尴尬局面,依据《课程计划纲要》将物理课程开设为两个层次两种类型,将必修课、限选课、活动课融为一体,增加了物理课程的灵活性和弹性,使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因“地”施教。尤为突出的是新大纲适应了当前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育改革需要,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其体现在:

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的思想指导下,造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分数而忽视素质,使大多数学生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中成为教育的牺牲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新大纲明确提出在物理教育过程中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新大纲要求物理教学要结合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物理家及劳动人民对物理的贡献,尤其是建国以来我国在物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品德情操;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结合物理伟大成就的产生以及科学家研究过程的酸甜苦辣史,对学生进行坚持真理、勇于探索、严谨求实、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的教育;结合物理社会、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环境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教育;结合县情、乡情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大纲的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思想,为物理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不反对英才,它认为社会发展需要优秀人才,但更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受过一定教育和训练的普通人才。为了适应素质教育这一需要,新大纲把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物理课明确规定为物理I(必修课)和物理ll(必修课和限选课)。物理I主要使全体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物理与技术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法,掌握基本技能,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物理ll则是在物理I的基础上侧重于理科学生,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物理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联系,拓宽和加深化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彻底打破了过去教育只为少数升学有望的人服务,使中学物理教育真正走上了全体学生受教育的轨道,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三、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意开发人的精神力量。素质教育不仅仅将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更本质的是它将学生作为生命体,注意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注重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和思维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应试教育”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它将学生作为接受器,这不仅不能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天下学生一模铸。”为了改革这种被动局面,依照《课程计划纲要》将中学物理课程变为必修课(物理I)、限修课(物理ll)和活动课,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都明确规定了实验内容和活动内容,明确规定了中学活动课题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物展示、观察挂图和模型、观看录像和电视、专题讨论、社会调查、课外科研小组、科普阅读、家庭小实验等一系列实验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弘扬其个性,在生动活泼、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使一切围绕老师转的弊端得以克服,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发展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即基本素质教育,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将来打下扎实的基本素质功底。为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知识的深浅度,新大纲把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划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档次,同时对实验技能的要求也分为练习、初步学会、学会三个层次,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避免了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了基本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在新大纲中为了适应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它非常重视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注重素质的发展性。在新大纲中增加了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环境、物理与美育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物理思维、方法向未来潜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参与社会的意识和改造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树立为社会、为人类服务的信心。

4.16《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篇四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政治经济学》,版本:第三版,编著者:张维达,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8年 2.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编著者:逄锦聚、洪银兴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2年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 1.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2.考核要求:

把握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规律与现实改革开放相结合。第二章

商品 1.知识点: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考核要求:

理解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基本原理并能够实际应用;能够用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第三章

货币 1.知识点: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

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形式和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考核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了解货币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必然性;能够用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知识点: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

成本价格和利润;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2.考核要求:

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掌握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明确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掌握成本价格的重要意义;理解参与剩余价值平均化的各项资本的作用;能够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案例的计算;理解资本有机构成下降同利润量上升同时存在的原因;掌握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后果。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 1.知识点:

生产集中引起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国有制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2.考核要求:

理解垄断产生的基本动力;掌握垄断的基本特征;能够分析国家垄断的性质和作用;掌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坚定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知识点: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即社会主义的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与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国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合作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和两极分化。2.考核要求:

扎实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解分析中国贫富差距同外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区别;能用基本原理进行事实材料分析评价;掌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势,掌握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区别。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知识点:

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向未来共产主义阶段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考核要求: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理解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客观必然性;理解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现实意义;正确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八章

市场经济体制 1.知识点:

资源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

2.考核要求:

理解资源的构成及其特点;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不足;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完整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必须选择市场经济之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及其具体内容。

第九章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 1.知识点:

市场的买方与卖方;市场需求:需要和市场需求及其弹性;市场供给:生产和有效供给及其弹性;资源配置与效率。

价值和价格;公共品价格和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价格调节机制和价格管理政策。

市场竞争及其功能;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市场竞争和风险;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市场体系构成;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秩序和规则;市场组织。2.考核要求:

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理解与实用;以提高效率为目标配置资源;公共价格与市场竞争价格在形成上的区别;价格管理;掌握并应用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意义;了解市场体系的结构;把握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

第十章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知识点:

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财产所有制、财产所有权、产权;产权制度和微观经济运行;产权的可交易性。企业财产制度;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企业的资本筹集和运用。企业资本形态和资本循环;企业资本周转;资本保值增殖和企业再生产。

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企业经营机制;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农户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行为;中国农村集体和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居民的收入行为;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2.考核要求:

把握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区分财产与财富、资本与资产、财产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产权与物权等基本概念;掌握股份制经济的作用;理解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全面掌握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系统理论;准确计算企业资本周转的次数;理解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 1.知识点: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国经济建设的独立自主和对外开

放。

世界市场价格与国际价值;世界货币和汇率;国际收支和关税。

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对外进出口贸易;资本、技术、劳务在国际间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2.考核要求:

掌握国际分工的特点;理解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中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科学内涵。了解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的一般理论;理解汇率的基本理论和我国汇率变化的积极作用;理解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的意义。

第十二章

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1.知识点:

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出结构;社会总供给及影响因素。

社会总需求的内涵;社会总需求的形成;社会总需求结构;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因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非均衡及其成因分析;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加强政府监管。

2.考核要求:

理解社会总产出、社会总需求等基本概念;分析影响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掌握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原因及其条件。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重点掌握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第十三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1.知识点: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标准;社会再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财富、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方式类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市场经济和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和基本途径。

2.考核要求:

掌握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的科学含义;理解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划分和价值划分;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理解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理论。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和现实情况。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知识点:

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科教兴国战略。

二元经济的涵义;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逐步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新兴工业化。产业划分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考核要求:

5.在职硕士政治考试大纲(精) 篇五

2010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精)

1.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和静止是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的。运动之中包含了静止的因素,静止之中也包含了运动的因素。掌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当前改革开放中保持安定团结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2)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存在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之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斗争性也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向前发展。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从对立中把握同

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不断地去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任何分裂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都会导致“左”的或右的错误。

3.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根据,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外因是条件,它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速度和具体过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割裂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都会导致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哲学基础。

4.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1)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5.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2)它是发展的环节。3)它是联系的 1

环节。4)是“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要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会导致复古主义,否定一切会导致虚无主义)对一切事物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6.实践对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7.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1)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具体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上述两种情况的认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认识是一个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割裂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各走一个极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3)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同步性。2)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4)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主要作用: 1)价值规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2)价值规律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3)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者具有优胜劣汰的鞭策作用。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按照各处的私人利益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市场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经济利益的多少,这就调节着商品生产者将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从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利润少的部门转移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利润大的部门,从而按照社会需要的比例将社会资源分配到社会各个部门。

13.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和减少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流动资本。

3)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一年当中所剥削到的剩余价值总量。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表示的是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14.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

1)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指南。2)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自己特殊国情。3)20世纪30年代,党内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4)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15.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农民阶级长期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鸦片战争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的和主要力量。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既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又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3)中国军阀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可以利用敌人的矛盾,对敌人进行瓦解、分化,争取那些哪怕是暂时的、动摇的同盟者,以打击主要敌人。4)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6.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17.科学发展观

1)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8.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具体能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抓好以下工作:1)加速科技进步,鼓励科技创新;2)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现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和时代挑战的要求。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

2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自主的基础。

1)农业为整个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农业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3)农业、农村是工业品销售的重要市场。4)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劳动力。5)农业为国家提供税收。6)有些农产品还可以出口创汇。

6.高中政治大纲 篇六

[關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时事政治 影响 策略

时事政治是某个时间阶段发生的新闻总结,对政治局势的评价、政治格局的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用时事政治案例,并加以分析,使学生更加了解国内外时事大事,从而更好的表达政治观点,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理论教学联系时事政治

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加入时事政治案例,例如:学习货币汇率的影响,如果人民币汇率下调,那么对到泰国旅游有什么样的影响?对中国本身经济的影响呢?近几年来,到泰国游玩的中国旅客越来越多,如果人民币汇率下调,旅行途中的购物、食宿等开销是在出境游过程中消费的“大头”,海外购物不再像过去那么便宜了,去泰国旅游的成本必然提高。中国是工业和农业大国,泰国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农产品、零件、原料等,人民币汇率下调后,泰铢相对增值,泰国从中国进口的成本降低,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再做出补充,或者教师先分析,然后让学生举出反例。通过这样方式学习,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而且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二、教师与学生讨论时事政治

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新闻,新闻中有很多案例。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多看新闻,并利用课前的十分钟用来与学生交流、讨论时政新闻,频繁的师生互动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情。通过互动帮助学生养成每天看新闻的好习惯,让学生每天了解时事政治动态,看看哪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二手房交易税提高、银行利率下调、以及大力支持第三产业等。学生与教师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教师受社会影响比较大,因此其言论比较偏政治。而学生喜欢彰显个性化,喜欢与众不同,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讨论过程中,教师长久以来的主导势力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抹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应当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起辅助作用。学生随着知识量和社会经验的不断增加,会提出不同的看法,例如:关于阅兵也有很多问题可以讨论,中国军事力量不断增强,这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中国提出和平发展理念是什么?很多问题往往没有绝对的答案,只要你分析的有道理就可以,这种类型属于开放型题目,教师要利用好这种开放性的题目,更好的开展政治教学。

三、对历史时事政治的分析

时事政治包含现在和过去,我们还应该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分析,以史明鉴,借古看今。历史与政治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我们用综合的思维进行思考。例如:商秧变法的思想和举措,不但改变了战国的格局,而且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甚至现在商秧变法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让学生对时事政治分析有很多优点,一是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时事政治,二是对不同时代的时事政治有一个大概的思路,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三是巩固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将政治理论应用于案例解决中,提高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师讲课内容变得突出、有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前些时候热播的电视剧《少帅》,高中学生看到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就大致知道主人公是张学良将军。教师可以结合这部电视剧的情节,追溯电视剧中出现的历史“时事政治”。在日本特务要求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投靠日本的时候,其出于民族大义没有答应,结果发生皇姑屯事件。再有就是对蒋介石的双十二政变,这件事的起因也是非常复杂,主人公联合共产党扭转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决策,实现国共合作,一致对外。

四、强化教师时事政治的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学习以教师授课为主,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时事政治的分析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避免人云亦云。高中生面临高考,学生不但压力大,而且学习时间非常紧张,没有时间去观看新闻或关注时事政治。而政治教师专门研究政治,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政治上,那么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每天观看时事新闻,并对这些新闻进行整理、总结,系统的讲给学生听。通过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每天观看新闻,增强自身的素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并且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

7.2014年上财考研政治大纲 篇七

2013年9月13日,2014年考研政治大纲发布。精学教育政治教研室李先灵老师在认真研读2014年政治大纲的基础上,在第一时间写出系列解读论文,帮助广大考生及时更新对考研政治大纲信息的认知,有...? 2014跨校跨专业考研首选精英计划 ? 考上名校,只需100天!在线咨询请点击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型结构分析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都是单选题4道、多选题2道、分析题1道,2013年思修法基分值降为16分,多选题少了一道。据此预测2014年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题型结构基本上秉承2013年的分布状态。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命题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考查,是也是对其他政治科目的命题要求,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今年第一次进入考试,更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核。在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思修部分,第12题考的是民族精神,第13题考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30题考的是爱国主义,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第11题考法律权威是的含义,第12题考义务性规范的含义,第13题考道德的社会功能,第14题考理想的分类,第30题考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2012年考人生目的的含义和爱国主义的特点,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在以后的复习中,一定要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在考研政治试题中,夯实基础是重中之重。

2.对易混淆概念考查比较细腻

如2010年第12题考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四个选项中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都是中华民族精神,题干设问是“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个方面,如果平时对《考试大纲解析》复习得不认真,阅读不仔细,多数考生很难在A(勤劳勇敢)和 C(自强不息)两个选项中做出明确而坚定的取舍,实际上,这道题在《考试大纲解析》有明确的说明:自强不息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的,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3.命题灵活,突出解题能力

如2010年第11题,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爱因斯坦的名言,还要理解四个选项的意思,而且这四个选项都是古文,2012年11题题干和选项都是古文,对于古文功底差的考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如果读不懂其中的意思,那么这道题可能就会选错。可以说思想道德修养选择题命题方式灵活多样,花样翻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灵活的命题方式,仅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做对的。所以要在今后的复习中,注重理解,注意学会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社会热点与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结合点是考试重点

如2011年分析题37题,材料是2010年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为什么选取郭明义的材料呢?2010年10月11日胡锦涛做出重要指示: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再如2010年分析题37,通过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数据以及某市交管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的数据统计,要我们回答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就是结合社会热点,同时涵盖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重要内容。

第五部分(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和第六部分(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这两部分既有思想道德内容,也有法律基础内有,所以考生要格外关注这两部分,命制主观大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上一篇:民主党派全委会讲话下一篇:餐具购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