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024-09-2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精选16篇)

1.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一

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论文

摘 要: 语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丈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感培养的新途径,利用有效策略,加强语感培养,发辰学生语文素质。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培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敦学中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师要正确理解“语感” 的内涵及特点,掌握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及策略,重视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将语感培养贯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语感”的内涵及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语感”?夏丐尊和叶 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告诉我们: “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又强调良好的语感表现为对于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受。这是我国教育界对于“语感” 内涵的最早界定。语感具有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体验性特点。学生的领悟不依赖逻辑思维,靠直觉思维把握文本;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意蕴;能迅速形成联想和想象,并具有个性化特征,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验。由此可见,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这种心智活动是由语言文字引发的,表现为对语言的直官感觉与运用,表现在理解语言、遣词造句、口语和书面语综合运用等方面。

初中语文教学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能忽视语感的iJiI练。要坚持不懈地在阅读、口语交际与写作训练中进行训练与积累。学生只有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才能架起通往作者心灵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谆谆告诫我们,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思维和语言训练的综合体现,语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培养这种把握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1.通过讲解范读,引发学生的语感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而理解则要依托“语感”才能完成。语感是较为迅捷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讲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范读是通过感情和技巧的示范,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理解得不够准确、深刻,自己无法体验这些情感,而范读则能帮助学生较好地触摸语言文字,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读好,教师首先要读好,要给学生做出好的示范,来展现自身情感的变化,从而“传染语感于学生”,引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取准确、鲜明的感知。

笔者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悟性,融感性与理性为一体,和谐相生、相辅相成。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切实练好“讲解范读”的功夫,做到讲解有度,训练有方。教师有声有色、入情入境的范读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师和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这种范读尤其适用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学生欣赏老师的范读之后,要用心模仿,通过自己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有声的语言来传达出自己的理解,从而步入体验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境地。

2.通过朗读诵读,训练学生的语感

“讲解”只能使学生知道,是一种直接的、简单的告诉;而朗读、诵读则能使学生获取真切的感受与体验,有助于促进语感的形成, 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朗读和诵读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体验情感、培养语感。“诵读”能够把缄默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将内隐的情感显现出来,将抽象的情景直观化。当然,指导学生朗读或诵读,语调要抑扬顿挫,表情要富于变化,杜绝唱读。朗读的节拍要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朗读充分感知文本遣词造句之妙,联系具体的语境咀嚼品味重点语句中蕴含的情感,用自己的声音传达作者或文本角色内心复杂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进而达成训练语感之目标。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诵读中欣赏;要指导学生结合语境,体会句义,升华认识。多朗读、多背诵,方能领略到语言的节奏之美、气势之壮,方能感受到情感之波澜起伏、景色之气象万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的就是通过朗读训练可以积累词汇、丰富语感、提高语用能力。指导学生读书,还要善于瞄准重点词句、精彩语段开展朗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感;要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来训练学生的语感。学生通过口诵心惟、字斟句酌,来琢磨、领悟文本中的情取理趣,心智自然会逐渐聪颖起来,思维逐渐会敏锐起来,久而久之语感能力就增强了。

3.通过联想和想象,升华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种整体直觉,这种直觉是建立在直觉语言知识、已有观念和感情倾向的基础之上的。语感的过程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参与。有了它们的参与,学生才能依据言语的描述,看到栩栩如生的形象、感人肺腑的情怀、启人深思的哲理,学生对言语的感受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入境始于亲”,学生进入了角色,融入了情境,就会感受到语言之美、形象之美、情感之美;就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准确、迅速地呈现有关的表象,展开必要的联想和想象,将联想和想象与情景交融,形成语感。阅读教学中为使语感培养走向有效,教师务必要做好预设工作。要根据语言文字在内容或形式上存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作好引导,以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或想象,进入语言文字所营造的境界,领悟文本内涵。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鲜活的语境中去体验、去感悟,敏锐的语感能力才能逐渐形成。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来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强化感知的敏锐性,不断积淀语感、丰富语感,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 “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要注意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牵起手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阅历和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描摹的事物、所抒发的情感、所阐述的哲理,这样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悟才更深切,才能更进一步地走近文本中的角色,熟悉文本中的事件,领略文本中的情感,进而提升自己的语感能力。

三、结语

语感的培养重在抓住语感训练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品析体会,达到精通、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积极探索语感培养的新途径,利用有效策略,开创新的言语教学方法,加强语感培养,发展学生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二

一、初“读”,整体感知

肖川博士关于语文教学目标有文字、文学、语言的三个层次的论述。在笔者看来,这三个层次都应该是语感培养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提示要求,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语言文字,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继续学习作好铺垫。在这一环节中,课堂上会呈现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和思想去全面感知新的课文。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引导学生带着思考题“‘将’指谁?‘相’指谁?因何不和?又为何和好?”去阅读课文。学生们带着急于探究的欲望,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读、去发现,这是学生最原始状态下的感觉,也是最珍贵的,更是教师组织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品“读”,感悟语言

学生的语感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而词句是文章表达的基石,也是概念表达的基本形式。对词句能否正确理解则是对文章内容能否正确理解的基础,换句话说,词句的理解训练也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形式。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出它背后所蕴含的内容、形象和意蕴,提高语文教学的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

(1)妙于提示。对于写人、记事文章中对话较多的部分,要让学生把握文中人物的语言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个难点。如《草船借箭》里讲周瑜和诸葛亮交谈的一段话,因为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不容易揣摩,所以他们朗读起来平平淡淡。此时老师要机智巧妙地加上一些提示语,如周瑜他阴险地问:“水上交战,用什么武器最好?”诸葛亮佯装不知周瑜险恶用心,坦然答道:“用箭最好。”由此引出诸葛亮向周瑜立下军令状:三天内如若造不出十万支箭,自己甘愿受惩罚。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周瑜用心险恶,步步设计加害诸葛亮,诸葛亮不动声色,神机妙算。学生朗读的语调由原来一板一眼变得时而沉稳,时而急迫,合理再现两人说话时的心境。

(2)耳闻目染。对于一些大部分学生较难理解的课文内容,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课件让画面上的语言形象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细胞,激发孩子联想和想象,感悟课文内容,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这一篇课文时,文中描写了草塘的景色“大、绿、绿得有层次”这几个特点。由于南方的孩子没有见过如此景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再现草塘景象,然后范读,让学生欣赏草塘真实形象,再谈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草塘的景色特点,接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沉醉于作者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提高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3)读写感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推敲词句,丰富语言积淀,形成语感。例如,教师在教学《荷花》这一篇课文时,课前让学生们先自读课文,上课时又让学生们小组读、轮流读、男女生赛读等。学生们就是在这些读中获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到了荷花之美。教师再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按照自己独有的理解、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一些必要的小练笔,以此来进一步巩固读的效果。这样一来,学生的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学中得到快速发展。这种以个性感悟为主的课堂,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及时闪现出自己独有的理解,迸发出璀璨的智慧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怎会不充满生机和魅力,显现出生命五彩缤纷的美丽呢?

三、熟“读”,积淀语感

古人曾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熟读后快速背诵书面语言,内化语言,来感受语言的节奏感,领略语言的优美、文章的韵味,从而水到渠成地形成良好的语感。如在《长城》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其中,一个“才”字形象地概括出了修建长城的不容易。我们不妨让学生闭眼想象:这有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建设场面是怎样的?想完之后和同学交流交流。于是,学生们的思绪回到了几千年前,有的说看到了无数的劳动人民正在挥汗采石;有的说看到了无数的劳动人民正在烧制城砖;有的说看到了成群的人往山上扛石头,肩上都磨出了血泡;有的说看到了许多的工程方面的专家正在指导劳动人民砌城墙,盖堡垒……这样,长城的建设场面在学生展开想象的过程中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学生对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其民族的自豪感和热爱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也随之油然而生。

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三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感 培养方法

学好一门语言有许多方法,其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甚至可以说对一门语言领悟的最高境界就是具有良好的语感。那么语感指的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的解释是:言语交流中指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言语主体对语言对象的一种直觉感受、判断、领悟和贮存,是不需要逻辑推理就可以迅速整体感知和把握的。

我教过多届中学生,对于他们的朗读和默读水平有一定了解。很多学生都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技能。在朗读时,有的学生根本不能流畅地把一个句子读完,根本不会辨别句群和句群之间的停顿,甚至把一个句子中的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割裂开来。勉强能读下去的,也是丢字添字或改字,更有甚者有认不清字,读不成句。这与学生缺乏阅读,疏于张口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须踏踏实实地从阅读教学中要效果。

一、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

培养语感的好方法,朗读算是一个。叶圣陶认为:“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便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只有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才能了解作者因何所写、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等,语感就是在一遍遍的朗读过程中不自觉形成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篇章:《春》《安塞腰鼓》《沁园春·雪》等。这些文章或者用词隽永,或者深情款款,或者气势恢宏,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必须根据文章不同的情感基调,采用适宜朗读方法。我不赞同在课堂上同声朗读,如果确实是教学效果所需,那么一遍即可。我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利用晨读课用自己的方式朗读,随着对文章的理解加深,进而再次朗读,读到深情处,文美自古生。

二、在想象中再现文章意境

教学中,让学生熟读文章容易,这是一个感知的过程。但学习语文不是为了复制,而是学习文章的生产过程,复制其方法,然后用于自己的生产。文字的背后,其实就是作者给我们生产的一幅水墨山水。但文章毕竟不是电影,可以耳闻目睹;文章也不是盆景雕塑,可以触摸把玩。这时,我们需要在想象中再现文章的特定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想象,怎么想象,想象什么,不能任由学生天马行空。

如《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是这样写的:“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作者就像催眠大师一样,在我们面前勾画出这样一幅画面:“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借助如此的联想、想象,活灵活现的画面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此时我们忘记了一个个具体的人及他的高矮胖瘦,因为作者想告訴我们的就是济南冬天的宜居;重点描画了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要特征:“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和城与山,浑然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作品塑造的美妙境界和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三、学会积累,体会情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当读到某些语言文字时,就会觉得这样的事情曾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作者想说的话,就是自己想说的,但又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于是对作者的倾慕之情油然而生。如果缺少生活经验或即使有生活经验而不能与语言文字相联系,就不容易获得语感。其实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抓住这一联结点,教会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素材。要养成随时记下每一时的思想的习惯,记得多了,自然就会有好素材。积累素材到一定程度,学生就会发现再体会文章情感时,就比较容易感同身受了。

《沁园春·雪》中,词的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起笔就大气磅礴、包举宇内,以“背负青天朝下看”的审美视野,纵览北国河山,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最后几句,诗人突然文笔一转,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场景——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女神“红装素裹”绝对“分外妖娆”。如此设计,更使学生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能很好地感悟,使学生和作者产生认识上的共鸣,最终使学生达到良好的语感效果。

四、引导比较,揣摩蕴涵

铁打的风景,流水的游客,用在文章的写作上同样是真理。同一个物事,不同的人写,味道各不相同。只有拿来比较,才能知晓作者对同一情节的不同处理手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揣摩语言文字的意蕴。

在讲析《春》这篇春天景色的散文时,其中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再看《安塞腰鼓》,为了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作品把安塞腰鼓置身于伟大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同样是“土”,都是配角,前者的作用是表现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后者展现的则是黄土高原的人朴实、沉稳、安静,他们保存着生命的元气。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的前提是先比较。只有把好作品互相比较才能知道什么是独特的写法,才能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其文中蕴含的情感;只有把自己的东西和好作品比较,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差距是一定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缩小差距,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出来这样的效果同样建立在培养阅读的语感上。

总之,以上是我对于语感及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语感的一些认识,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交流的平台,并运用朗读、想象、积累、比较等方法体会吸收。其中,教师在选择文章的时候要注意题材素材多样化,视野宽广,跟得上时代,符合学生阅读口味。如此日积月累,就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奠定了坚实基础。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许多方面有待探讨,许多问题都需要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应源.关于语文能力系统的思考.

[2]黄厚江.谈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行为的改变.

4.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郭沫若语);“强烈敏感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夏丐尊语)。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老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了语感训练的重要性,学生的语文能力中重要的一块是阅读能力,语感教学直接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连,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感基础,学生势必在阅读中会遇到诸如断句、把握作者情感等方面的麻烦,如果有了这些麻烦,学生一定会遇到阅读障碍,如果有了阅读障碍,试问多少美文将与之失之交臂,所以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一定的地位,而且还应将之摆到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用的时间最多,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1、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

小学生认识事物是具有从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一般规律。所以阅读教学应从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读能力开始。要着力抓好两个训练点:一是要提高学生自学生字和自读课文的能力,在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楚上,教会学生联系课文语言环境主动自学生字,把识字与读书结合起来。二是切实加

强朗读、默读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连贯、上下功夫。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感知当时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气氛,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尽管低年级课文文字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即使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它们的逻辑停顿;或者是课文有些重点句,含意深刻,学生难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也需要老师的帮助,在中高年级要加强范读。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2、要以情导读。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因此,我们老师首先要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富有情感,发掘蕴涵于课文的情感,有了情感,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有了生命。朗读教学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体验和情感投入上。要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老师要相信任何一位孩子都会把课文读好,哪怕他的字音不很标准,哪怕他的嗓音不很甜润。只要用心朗读,用情朗读,全身心地投入时,孩子那一张张小嘴巴读出的不是课文的语句,而是浓浓的情。

老师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氛围,以一颗童心走进课堂。陶行知的“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于永正的“蹲下来看孩子”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怀着一颗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老师不能再吝啬那一丝甜蜜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柔的抚摸。我们

老师追求的不正是那种“春风化雨”般的境界吗?其次,我们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放得开、收得拢。放得开是老师不要怕学生暴露问题,要解放学生的身心,让他们大胆地问,大胆地说,即使有点错误,也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不要再轻易否定学生,不要再把教参上的结论强塞给学生,要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收得拢是老师们在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的基础上,还要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趋向完美。另外,我们老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不再惟教案独尊,画地为牢,而要善于捕捉那些课堂上突然出现的闪光点,不断地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3、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

以读为本的“读”不是一遍遍地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除了指导有感情朗读外,还要善于用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真正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

如听了《秋天的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段品读语言后,再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说出有关四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最后结束时让学生模仿《春天在哪里》的歌曲进行改创《秋天在哪里》之歌。这样的课学生学的能没有滋味吗?

有一位老师执教《小露珠》一课,就注意让学生去体会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的这种感觉,引导学生能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等等。孩子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情感得以尽情地释放,态度得以充盈地体现。老师们也更加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方法,让孩子潜下心读书,让孩子小组讨论、让孩子自由交流、让孩子动手做一做、画一画,让孩子演一演„„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

4、要学会品读。

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小学语文教材,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特征,而对词或句的品味揣摩,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方法。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味揣摩,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的培养。

如《井》一课中,在描写井水清这一特点时,作者是这样写的 “我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的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教学中,我采用了省词比较的方法,即把句中的“痴痴地”“一颗一颗的”“闪亮的”几个词去掉,再让学生与原句作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学生通过细细的品味揣摩,再加上老师的提示与点拨,进一步感受出正是“一颗一颗”“闪亮”这两个词把井水的清表现出来的,而“痴痴地”则表现出作者看的投入专注。去掉这些词,句子则显得空洞,不能让人强烈的感受到井水的清。用省词比较的方法品味词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

品味揣摩词句,除了采用省词比较的方法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当中的不同含义,从而达到培养语感,训练思维的目的。在教学《卖荸荠的小姑娘》一课时,文中出现了两个“迟疑”。第一次,是当作者“我”告诉小姑娘,自己买荸荠是给病人煮汤吃的,“病人吃得吗?”小姑娘迟疑了一下。第二次是小姑娘到医院给我送荸荠,“她迟疑了一下,便蹭了蹭脚上的泥走了进来。”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这两个“迟疑”蕴含的内容一样吗?反映了小姑娘怎样不同的心理活动?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认识到了,第一次迟疑小姑娘是这样想的:这荸荠又小又瘪,给病人煮汤可不合适,她已经打算好,第二天要送一些又大又新鲜的荸荠给作者“我”。这样,就为后面小姑娘的做法埋下了伏笔,使其做法让读者感觉顺理成章。第二个迟疑,是因为小姑娘怕自己弄脏了病房的地面,而她又羞于表达来意,怎么办?“她迟疑了一下,便蹭了蹭脚上的泥走了进来。”同一个词,却蕴含着不同的含义,貌似平凡的一个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维,竟能咀嚼出如此丰富的内容!

5、要重视略读、浏览。

高年级学生要重视略读、浏览。略读、浏览是两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两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在倡导阅读能力主动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教给略读、浏览的方法,培养这两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略读,指用较快速度阅读,初知大意。浏览,用更快的速度阅读(包括扫视、跳读),以获取需要的信息。要用略

读、浏览的方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时,课文的意义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发现和创造谁也不能取代,只有靠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和激情,要洞察学生在同化、顺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要不断地诱发学生走进课文,与课文畅谈,在课文中涵泳、体验,从而让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课文就像一个舞台,学生的语感在其中尽情地欢唱、舞蹈,老师不要给他们谱好词曲,让他们自己编,自己填,除非知识性的错误必须纠正之外。老师不要给他们唯一的标准,感觉是没有标准的,更没有唯一的标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用“心”去听说读写,在听说读写中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阅读能力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的基础,而语感的培养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从现代语文教学论角度看,这既可解决教学生会学的问题,也能解决如何教学生会学的问题。就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加强语感训练是当务之急,尤其在阅读教学之中。

5.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五

1.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便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进入课文语言环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指导“美读”课文,培养语感能力。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通过多种感官,使语言文字有机的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达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挖掘含义,体会作者遣辞造句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所感悟。

2.朗读想象,感悟语言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

2.1诵读吟咏;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通过诵读吟咏直接感受到语言中的节奏,领略语言的优美、文章的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大多数能说出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片段,而且同一的较多,就是学生对语言感受的体现。如: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因而,反复朗读,感受语言,体会深层意蕴,从而形成语感。

3.调动生活情景,品味语言

语感的全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调动生活情景,形成语感会意能力。

3.1调动生活情景。文章是作者生活和生命的审美体验的结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意蕴,感受作者的审美体验,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能创设出浓郁的生活情景,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自己的生活情景,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如:《观潮》一课“潮来之时” 一段,可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象潮来时的景象。然后,让学生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潮来时的壮观,读出潮水的气势。这样,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参与感知活动,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情景的熏陶,转为积极地营造课堂情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语感训练。

4.注重实践,运用语言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广播电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的活动,组织语言极为快。因而,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这样,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写,从《写作心理学》角度来说,学是调动头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写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既能够仔细推敲词句,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又能促进语感的形成。

6.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篇六

一、语感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何谓语感,至今没有定论。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心理学认为:语感是一种智能,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教学论认为: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言语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能力”。李海林先生则从语言学角度提出,语感是对言语隐含意义(深层意义)的一种深切直觉。“是对某一语句与语境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是来自“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各家的个性表述为我们揭示了语感的共性:其一,语感是一种能力;其二,语感是感悟语言的能力;其三,这种感悟能力建立在个人学习、生活经验之上;其四,语感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反馈能力。

语感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中占何地位呢?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基本基础。”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感能力是多么重要。我们还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探讨语感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语文课程新的定位,摒弃了以往片面追求工具性或人文性的极左极右的做法。而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语感是一个关键。首先,从语文知识的功能上看,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要附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既是说,必须通过语感这一中介,才能转化成能力;其次,从语文思想教育上看,根据皮亚杰认知论的观点,语感具有选择性,主体只对与之相关的言语现象特别敏感,学生情感的塑造依赖于其对语言的感悟、内化,因此,语感强的人,才能对语言材料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有更敏锐的反应;再次,从语文美育的角度看,审美的过程不是理性地认识和推理,而是依靠学生的经验、情感等因素的直觉,这种直觉就是感悟,审美教育要通过语感来完成。由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将培养语感列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形式”的知识,而应特别重视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见,语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关键。

二、阅读在语感培养中的作用

关于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新课标有多次的叙述。在 “阶段目标”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从诵读儿歌、童谣到诵读优秀诗文、读书看报再到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阅读,阅读的对象、数量、途径、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总目标的要求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

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那么,阅读与语感培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从新课标的描述中来探讨。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当然是阅读书籍;“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首先应该是掌握语言感悟能力,对于形态丰富的汉语言来说,规律性的东西,非言语能表达,只能是靠心理的感悟。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从哪里来?它依赖于丰富的积累,积累则来源于阅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就是要多读,而且是多种形式的读,才能有丰富的积累,才能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有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要读,还要多读,还要读好的,读完整的。

„„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阅读对于培养语感的作用。

1、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认知结构,语感图式的发展依赖于“同化”和“顺应”的过程。“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显然顺化和同化都参与了的,正是由于这种参与,主体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及语言内化才能不断深入”(陈金明)。从另一个角度讲,语感作为一种语言感悟能力,它的培养和发展也必须在语言实践中,阅读作为一种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语言实践之一,自然成为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2、丰富的积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实践。语感的获得依赖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而语言积累单纯依靠课文内容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学好课文之余,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巴金先生说:“我不懂得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文章,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写文章了。”正是因为巴金先生有了广读博览的体验,才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积累多了,语感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即使不懂什么作法,依然写出了文章。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可以说“书读百篇,其义自见”。

3、优秀的读物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倡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最基本的,当然要语言规范、优美,能准确反应汉语言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地接触优质的材料,感受优美的语言。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积累,渐渐地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形成一定的“敏感性”,不但使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更规范,还能把阅读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对语感的积累有很大的作用。

4、浓厚的阅读兴趣有助于语感的产生。从语言实践的内因来讲,语感获得的途径有单纯语言实践和自觉语言实践,前者是被动的,是获得性的,自觉语言实践则是主动性的,此时,语言知识内化为主体一种心理行为模式,一种自动化心理反应机制,语感也就形成了。因此,语感的获得,并非靠死记硬背,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是在对语言感悟、探究中得到培养的,而语言实践是否积极主动,在于主体对实践客体是否感兴趣,因此,通过大量阅读,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有助于语感的产生。

总之,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好书的熏陶下,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辨析对错的能力,一点一滴积累学生语感能力,在不断积累中,语感的准确性、迅捷性、敏锐性、深刻性、宽广性、情感性等方面就会有“直接性”“经验性”提升,促进语感能力的提高。

三、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一)固本清源——上好阅读课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引子。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语感的培养也是这样。必须充分发挥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广泛阅读,更有效地提高语感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对语感培养来说,通过课内精读课文的阅读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感图式,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再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验证、检测语感图式,最后通过课外阅读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依赖性逐渐减弱,独立性逐渐增强,语感能力也在这个交叉并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从教材本身讲,语文教材语言规范、文质兼美、情深意浓、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也为语感训练提供了最好的凭借。

如何通过课内阅读课更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读的过程中,既要动眼,又要动耳,还要动口,全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应器官,信息进入达到的渠道自然就多。通过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品位文章意韵,体会文章所描绘的人和物、动态的场景和丰富的景色描写,在丰富的心理和思维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普通话水平、朗读逻辑重音的处理习惯成自然,断句和停顿成习惯,语感的形成也在其中了。默读也是不可缺的,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将以默读为主,要通过课堂上的默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推敲品析,增强感悟。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灵敏度。

3、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前文讲过,语感的获得,不是靠死记硬背的积累,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是在对语言感悟、探究中得到培养的,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地对自身进行语感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4、内外结合,推荐读物。叶老说:“科内教材有定量,虽足使儿童感兴味,尚不能厌足。惟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如此,国文教授的收效必大。”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如读了《狱中联欢》,不妨读读原著《红岩》;读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就研究一下《三国演义》;读了老舍先生的《养花》、《林海》,再找一些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甚至剧作来看看,为课外阅读指明方向。

(二)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获得语感的基础,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精美篇章外,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1、课内积累。如上所讲,教材的语言形质兼美,表达规范,意韵隽永,正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极佳材料。课内积累要重视背诵。背诵,既是外显学习,如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言语材料的语言规律。此外,还要有意识积累每篇文章的优美词句,经典篇章。可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言,并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把学到语言内化自己的语言。养成积累的习惯,为课外积累打下基础。

2、诵读经典诗文。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引导孩子诵读经典,积累民族语言的精华,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不加讲解牢牢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成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而这种积累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言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品位语言,感悟语言。

诵读包括吟读和背诵。吟读,就是让学生指根据文章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讲究节奏韵律地读。特别是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诗词歌赋,在吟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味,感受语言的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在吟诵中接受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也就逐步增强了。背诵,则是在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是不机械的死记硬背。当然,一般情况下,“吟”和“诵”是一个整体,是同时进行的语言活动。

不过,诵读的材料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水平和学习需要,象唐诗、宋词等意韵优美、琅琅上口的材料,就非常适合学生朗诵,而象“四书”“五经”等比较枯涩艰深的东西,虽然学生也能苦背下来,但记忆的时间却不长,就不应该主张学生背了。

(三)举一反三——大量阅读

语感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阅读,会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语感能力。但,鼓励大量阅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而是要有所甄别、充分结合学生具体实际进行。

1、给学生选择读物的自由。儿童的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出发,给学生以选择读物的自由,会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也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喜欢阅读什么内容的文章。一个浅显的例子,低年级学生喜欢语言浅显、富有节奏感的课文,因为这类课文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朗读欲望,而对内容抽象、描写事物又比较陌生的课文,则难以引起朗读兴趣,所以,培养语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十分必要,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感的系统训练刚刚起步,一定要为日后语感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喜欢神话,就让他们读一读《西游记》、《封神榜》;喜欢童话,就建议他们看一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喜欢科幻故事,就鼓励他们阅一阅《哈里波特》、《魔戒》。当然,教师的引导也是需要的,我们要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兴趣、需要、生活实际等情况,对他们阅读方向给予指导,如低年级学生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推荐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幻小说等,高年级学生推荐看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2、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主体个性化行为。语感的主体同化性表明,主体在面对言语信息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从认知学角度来分析,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期望,在阅读过程中接受文本信息的同时,必然会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甄别,以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文本信息,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必然因其需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给学生的阅读定标定量,给学生的阅读打上各种框框,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妨碍语感能力的提高。由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学生速读博览的习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要结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也这样,强调自主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从阅读的方法来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速读博览。叶圣陶说“此等书籍,但需泛览,不必精读,然则足以补充,可作参考。”指的就是快速阅读的作用。回到语言文字的特点来分析,主体所感知的语言文字并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在阅读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而这种直觉思维就是语感的心理表现。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指的就是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培养学生速读的习惯。有了速读的基础,博览也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促进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提高语感。

4、积极评价,提供动力。从非智力因素来讲,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欣赏成功的学生,鼓励沮丧的学生,唤醒自卑的学生,爱护“出错”的学生,时刻给他们提供阅读的动力,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阅读热情。

7.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七

一、抓住情感变化, 读出故事的节奏和起伏, 使学生感知文章的脉络

在教学低年级的语文时, 要做好范读, 注意节奏, 同时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停顿时间的长短由前后内容和意义的联系是否紧密来决定。通过讲故事式的夸张语气进行范读。如, 《松鼠和松果》这一课, 记叙了小松鼠吃松果不忘种松树, 为别人着想的故事。情节简单却具有起伏, 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高兴地吃松果———忽然担心没有松树——后代没有吃的———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种松树——欣喜地看到长出小松树———对将来充满希望。示范读后引导学生模仿读, 掌握故事情节, 理清文章脉络, 达到初步感知。

二、抓住重点, 读出文章的意蕴, 领悟人物的性格

结合所学课文, 有意识、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语言的艺术”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资源。这组课文告诉我们:精练得当的语言, 能准确表达思想、情感;机智巧妙的语言, 会帮助我们摆脱困境;幽默风趣的语言, 能活跃生活;生动优美的语言, 能愉悦身心。通过读、悟来感受到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有散文、有小说, 内容生动, 人物形象鲜明, 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而美好的感情, 而这些情感的呈现, 也是通过读、悟体现出来的。

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 首先学生认真读课文, 边读边揣摩人物性格特征, 然后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用读的方式表达出来:读出晏子或义正词严, 或诙谐反问, 语气充满了他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读出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如:文中晏子的“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的话, 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 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 回击了楚王, 令楚王有苦难言。再如, 课文《桥》中的那位老党支部书记的语言。“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可以退党, 到我这儿报名。”“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样的句子在教学中反复读, 去体会、去感悟, 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人物, 在读中感悟一个铁骨铮铮、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8.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八

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感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畅达感。形象感指在阅读时脑海里要把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活泼的主体画面;意蕴感就是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领悟蕴藏文字之中而放逸于文字之外的风骨神韵;情趣感就是要披情入文,品味文章所包含的人生况味,与作者同喜同乐,产生情感共鸣;畅达感就是要把文字的思路和语言组织规则印入脑际,以致形成熟悉的套路。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同是一篇文章,有的同学读起来声情并茂,动人心弦,有的同学读起来结结巴巴,听了乏味;有的同学能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有的同学却只能停留在文章的表面意思。写作时,有的同学下笔如神挥洒自如,有的同学绞尽脑汁无话可说,以上存在的问题与语感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语感的主阵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

一、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诱发语感

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覺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到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诵读,如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老先生的自我陶醉;《藤野先生》中体现藤野先生学者风范的自我介绍的阅读等。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体现氛围。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时,让学生反复用多层次的语调进行吟诵,体会意境,逐渐进入艺术境界之中。

诵读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除了老师范读,多媒体教读之外,还可以采用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避免学生多读生厌。此外,还应精心设计指导学生读什么,有所计划,从而使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得,经过诵读训练,促进学生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培养了语感能力,提高了阅读水平。另外,吟咏诵读还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

由此看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世界,培养形象感。

二、朗读与揣摩结合,体味语感

朱光潜先生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清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玩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表现力较强的词语传情达意,交流思想,以期唤起他人的关注。揣摩研究词语,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那些具有一定表现力的词语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这道出了朗读、揣摩的实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蕴感、情趣感。

三、读写结合,引用语感

古人云“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劳于读书,易于作文。”读和写是密切相关的,借助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进行感受、体验、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感,然后从每篇课文中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帮助学生把从课文中汲取的东西学以致用,培养畅达感。

描绘自然山水的诗文,如《观潮》向我们展现了钱塘湖的雄伟壮观,在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湖的雄伟壮观后,我和学生边读边品析了文章的写法: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由远及近,引用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写出了潮的形、色、声、势,把潮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同时正侧面描写结合,更加突出了潮的雄奇壮美。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欣赏了潮来时的几幅图片,还有鲁彦的《听潮》录音,丰富了学生对潮的立体感受。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把眼中的景物描绘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尝到了“鱼”的味道,而且还学会了“渔”的技巧。

欣赏精美文段,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加工,让书本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这样,语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多思考,多观察,必将有所见;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指导学生阅读并积累语言材料,多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说、写,在自己学习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驾驭能力以达到提高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9.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九

语文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杨西彻

教师进修学校是为教师进行知识不断更新,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的授与知识给学生的平台。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与更新更是要走在社会的前端。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教师的现状。在讲课过程中,经过与一线教师的交流和探讨,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我总结如下:

语感从字面看来就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它总是发生在一瞬间,由此必须是基础知识扎实的积累,这样才能达到语言感知能力的.最高境界。

一、听是语感的最基本要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示范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自己首先要融入到课文情景中去。这样学生才能跟随教师的阅读调整情绪进入到课文的描述情景中。只有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得到对课文的准确感知。反之,作为教师,你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示范阅读就无法带有感情,学生听到的只是干巴巴的字词句,听不到任何语感的感染,那么不仅说明教师示范阅读是失败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整堂课学生得不到任何知识的传授。最终无法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二、学生自身的朗读是培养语感不可缺少的因素

经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在学生自身已经有了课文情景的再现。(教学论文 )他们早已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我能读出这样的效果吗?”然后将自己设为主人公,在至情至美的情景中,使学生能够更快的掌握课文意义,汲取知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更是说明大量的阅读文章,对学生的感知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相应的朗诵比赛。以此来带动感知力差的学生。

三、说、写作为语言实践,是提高语感的重要因素

常常人们将说话与写作称为一种能力,既然是一种技能,就更会应验那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简单地说,人们通常把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脑力劳动者称为知识分子。正因为他们有了相当的基础,才会在交流中体现出他们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金字塔是垒成的,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因此,当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在你的写作与交际中就不会出现冥思苦想的场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当你处于某种情景之中时,你常常会发现自己有一种条件反射的情况出现。这就是你语感的体现。是你长期感受积累的体现。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以相关的正反辩证与写作竞赛来激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对语感的超越。

四、多媒体教学是语感培养的又一体现

对于一些理解难度大、有特殊历史背景、新奇又陌生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理解当时的状况。多媒体教学大多为演示型课件,是集图、文、声、貌于一体的画面来显示当前难以理解的东西,学生以眼耳并用达到极致的思考结论,以此来加深对文字的感知力,比教师用半堂课来讲述,学生只是用耳去听到的结果要强上百培,万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自己搜集一些有关的背景材料,如此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为培养学生语感创设以学生为主,且富有个性地、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10.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十

什么是语感?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语言产生感知和感受的心理行为能力。中学生要学习语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脱离语感而获得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语感的培养,语言的学习才能得到长足的深化和升华。

在语文学习中如果能够具备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一种特别好的心理倾向。如何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

一、感受字词意蕴,奠定语言基础

中学阶段,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感受往往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完成的。这是因为语言符号的特点决定了中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已由最初对“共同性”的识记认知,发展到了对“个体性”的理解感悟阶段。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言语是有差别的。语言是按照一定法规组成的完整的符号系统,它的语词和语义关系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即约定俗成的;而言语则是侧重实用性的,就情境的不同,表达的形式也会不同,所以言语的语词和语义关系常常是变化不定的,这就使得语言运用具有了“任意性”的特点。

再从对语言理解的角度来讲,我们根据语法规则来理解所获得的意义往往是对语言“共同性”的认知,而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者、写作者却常常为了传达某种特殊的意义、内涵的心理、别样的情绪,总是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固有的规则,于是语言便有了千姿百态的“个性”。对此,古人的见解颇多:例如陆机的“文外曲致”,刘勰的“情在词外”,钟嵘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司空图的“味在咸酸之外”,都异曲同工地对“写作时须有言外之意”的要求表达得十分清楚。所以,只有“个性化”的言语,才能使表达变更精彩,更深邃。

面对“个性化”语言组成的作品,学生该如何阅读,怎样领悟?难题一个个摆在眼前,如何解决?只能从培养语感的基础做起。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一定数量的词语积累作为语感训练的素材,辅之以大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的语汇积累如滚雪球般日益增多。学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词汇、新语言时,可能初见很茫然,二见还不明白,但是反复到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时,就一定豁然开朗,了然于心。对语言的学习,永远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只有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学习,日积月累,才能有语感的初步形成。

二、激发想象联想,获得生动感受

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当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时,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特点。”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借助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形象世界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与情感。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样描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用“袅娜”一词写荷花的丰姿,就不能单单理解为“柔软细长”,而应当借助知识经验与生活积累,尽可能地在脑海中呈现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苗条体态,公园里迎风摇摆的杨柳细枝,神话中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只有让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自然而然地渗透到阅读体验中来,才能使学生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对语言的感受也就随之变得具体、生动、真切了。

阅读时,对语言意象形成感知的速度快慢与否、完整程度,标志着一个人对语言感受能力的高下。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一个个语言符号构成的作品语词迅速唤起,进而在头脑中组合成相对准确的、形象鲜明的、情境逼真的新意象。但中学生有限的生活阅历,大大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发挥,极大地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因而妨碍了他们对语言感受力的发展。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丰富学生头脑中的意象积累,主要的途径还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三、加强诵读感悟,夯实语感体会

感情只有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

教材中的名篇佳作,大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它们是课堂教学运用的“法宝”,可以用来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诵读过程,每一位有感情的读者都可以通过有表情、有节奏、有感受地反复诵读,掀起内心情感的惊涛巨澜,不由自主地让自己跟随作者的笔触爱他所爱,恨他所恨,入境入情,最终达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例如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作者用了“嚷”、“抢”、“扯”、“裹”、“塞”、“抓”、“捏”、“哼”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刻画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呼之欲出,这份情感跃然纸上。如果在读每一篇文章时,都能养成反复揣摩、仔细推敲的好习惯,那么,对提高语言的感受力定然大有裨益。

朗读可以帮助我们在体味作者情感的同时与之共鸣。背诵,可能帮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丰富阅历。前人言,“《文选》烂,秀才半”。多少语言大师之所以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不都是因为他们“腹有诗书”吗?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诵读过的文章多了,烂熟于心的作品多了,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晓悟别人的遣词造句,进而使自己的遣词造句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心应手起来了。

总之,语感既是奠定语言基础、丰富生活体验、培养思想情趣和进行文学欣赏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培养学生语感,语文学习将焕发生机。

11.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语感培养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直觉中沉淀着思考。

语感教学是以语言为本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语感训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体系。语感教学要将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二者兼顾。语感实践,就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自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语感分析,不是语言表面特征的分析,而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语言的表现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一、训练朗读能力,触发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提示了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读。读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一种最有效的语感训练方法。通过朗读,可以准确地传递作品的思想、情感、形象和韵味,可以吸纳词语,积累言语方式,表达时就可以得心应手。朗读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积累。只要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从感性和整体上去认识,对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不知不觉间朗读的内容已经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

课堂上,教师注重朗读,善于范读,长于朗读指导,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触发语感的重要一环。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在教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笔者用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并要求学生一边聆听范读,一边想象文章描绘的画面。这样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二、比较品评语言,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这样的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课堂上,教师则要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培养学生语感。

首先,要让学生揣摩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如《紫藤萝瀑布》中的一句:“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单说那个“浸”字,作者为什么不用“沉浸”或“浸染”等词,而只用一个“浸”字呢?仔细比较琢磨才会发现其细微差别:用“沉浸”,似乎意念味道重了一些;用“浸染”,似乎形体痕迹浓了一点。唯用一“浸”字,才能将这身心兼融的意境准确表达出来。其次,要深切体味语境、品味语言、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语感。如《紫藤萝瀑布》,语感强的人会一下子捕捉到“瀑布”一词,并由此带起一连串的关于紫藤萝瀑布的比喻性描写语句,如“迸溅的水花”“生命的长河”“流向人们的心底”等,从而感受到那“流动的瀑布”对人的生命的洗涤与净化之美。

三、指导背诵运用,积淀语感

课堂背诵,一般都是指导学生背诵重点段落、交流感悟心得、撰写语感随笔等,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并运用语言。语文课本上选自古今中外的名篇很多,文章精美,语言规范。教师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背诵课文(全篇或重要语段),抄写精彩语句,指导学生朗读成诵,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背诵的方法有多种,尤其要重视“感知与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背诵的材料,品读上几遍后就尝试回忆,然后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如指导学生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关于童年乐园的一段,笔者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章,唤起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出现百草园景象。接着再细细品读,品读中理解这段文字使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互相关联的句式。前一关联句式,略写百草园的整体,先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后一关联句式,详写百草园的一个局部,叙述的景物从动物写到植物,展现了作者欢乐、愉快的童心。然后再尝试回忆往复几次,学生就能轻松地将所背内容记住。课后练习中以这段文字为例写出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些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创造性地有所拓展。

1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十二

一、重视语言积累, 加强语感。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 因此, 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 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目前, 初中生积累字词大多依靠字典或词典, 或在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得。然而, 说话者、写作者并不一定完全依靠语言的规则, 只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一种流动、可变的, 具有个人色彩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要理解其中的内韵, 必须有相应的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例如, 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 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几个意象, 表达了“断肠人”的飘零、孤寂和他的惆怅之情。如果没有积累知识, 学生能够把这几个意象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吗?当然不可能的, 那需要直觉和经验的密切结合。一般说来, 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 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加强语言积累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 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二、加强朗读训练, 培养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重要手段之一, 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重朗读方法的综合运用, 让学生学会朗读技巧, 学生掌握了朗读的妙招, 他的语感自然就有了。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朗读这种读书方法, 是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 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 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泳, 才能认知文字, 感受声律, 体会词语, 疏通文脉, 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 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 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 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久之, 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言运用的规律, 形成灵敏的语感。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说:“寒假在家, 取出书试读、再读, 在梦中背书。开始时起立大声背书, 一口气即是5页。”朱光潜谈到读书时说:“精选几篇经得起推敲的文章作品, 把它们懂透背熟, 真正消化成为自己的营养, 这样就会培养起敏锐的语感。”两位名家的言谈道出了朗读背诵对语感培养的重要性。

三、鼓励想象联想, 增进语感能力。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 反之, 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 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有此可见, 创设情境不啻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 (2) 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 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 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 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比如《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 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 “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 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 没有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课上, 我们可让学生带个石榴, 剥一剥, 看一看, 尝一尝, 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 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通过操作, 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 达到领悟。如《桂花雨》一课﹐在导入课文时, 让学生观赏桂花盛开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初步感知八月桂花的美丽迷人, 为整篇课文奠定感情基调。在教学重点段落“摇桂花”时, 教师先播放轻柔的音乐, 优美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教师又在屏幕上播放朵朵金黄的桂花如细小的雨点纷纷飘落的情景, 启发学生欣赏画面, 用语言描述这美妙的场景, 并张开想象的翅膀, 想想桂花会落在哪儿, 完成填空:桂花纷纷落下, 落在, 仿佛!如此充分的感悟后, 当再读到“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学生已完全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摇桂花”的欢愉之情自然流露。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 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 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 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 以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四、注重学习思维培养, 提升语感的层次。

语感是存在于个体学习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语言学习思维。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才能提高自身的思维敏锐性和条理性。这不仅是他们未来学习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 更是形成语感的重要依据。因此, 注重学习思维培养, 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学习理解过程和学习方法, 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感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敏锐性。

注重学习思维培养, 帮助学生提升语感的层次, 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 (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求学生在各自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 以体现学习思维的差异性; (2) 鼓励学生运用多样性的学习思维方式思考文章内容, 以取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语言认知感悟知识; (3) 注重语言思维的暴露过程, 让学生在思维的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 从而促进他们语言感知的内华生成。这样, 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得到充分思维体现,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和合理的思维发展空间, 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深度。

13.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篇十三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指在反复吟诵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仔细地品味与琢磨,从读中感悟领会其中含意,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文质兼优的课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出来的内在情感,通过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的朗读形象地表达出来,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语感。如朗读《观潮》(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先引导学生领悟潮来前的情景,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钱塘江边上……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把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置身其中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这的确是“天下奇观”,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语感的培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语感。文本的语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语感。如朗读《我的战友邱少云》(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内心活动和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两段话,要求学生围绕“我”“焦虑、担心、祈求、难受”的复杂感情,用略带颤抖、低沉的声音去读。

二、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

《麻雀》(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中的“像一块石头似的”修饰成分删掉,让学生体会这样删掉行不行。经过讨论得出删掉修饰成分不行,不能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和老麻雀的着急,紧张的心情和它的勇敢;《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多分钟。”通过比较同学感觉到虽然是同一个“才”字,在不同的语境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才”用在句中,表现了作者觉得半个小时太长了,第二个“才”字用在句中,表现作者觉得二十分钟太短了。可见,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揣摩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韵和情味,从而培养、促进语感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博览群书,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多从课外精选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用规范的、经典的语言,文学名著等,以弥补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这都是有效的阅读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欣赏语言。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品词析句,体悟语感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运用增、删、换等方法充分感知课文正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如:①抓重点词。如在教学中,教者抓住对威尼斯小艇的描写语段,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反复地朗读,对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作细细品味,体悟动静结合。②比较句子。在教学时,把“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中“仿佛”一词,分析句式,替换成“好像”一词,通过对比朗读,就可感受到作者在用词方面的讲究。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性地对语言进行比比、读读、想想、议议,使学生体会到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

二、潜心涵咏,培养语感的深刻性

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言是有温度、深度、广度的,在语感分析训练中,让品读从“支离破碎”回归语境。如在词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句子中还原、比较词语的实际意义,在句子学习中,要提示学生在段落中思考句子的深层内涵,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在重点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段与段的关系,实现了对文本表达方式的领悟。

三、运用表达,发展语感

在读中习得语感方法,要迁移到有针对性的习作实践中去,才能形成学生独特的言语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人以随文练笔的方式,引导督促学生在不同文本中领悟其语言表达功能有所不同,通过灵活的迁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不同的文本,体裁不同,其写作特点也不同。教学时适时地渗透一些文体知识表达技巧,并及时迁移运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感。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文中有三处写了绿绿的爬山虎。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借爬山虎的绿,既抒情又喻人,语言含蓄而富有象征意义,表达方式富有特色。教学重点是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文中三处描写爬山虎的语言,初步掌握借物抒情,借景喻人的表达方法,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结合随文练笔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表达中积累一些文体语感,在创作过程中,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写作言语的“内在尺度”,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感发展。

四、联系生活,敏锐感知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第一场雪》一课中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两句优美的文字,运用了“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贴切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

14.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十四

[内容摘要]: 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恰当、得体、准确的交际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境驾驭能力。本文旨在阐释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倡导以对话的形式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言语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语用能力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直觉语境的过程,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把阅读对象当作一种交际媒介,把读物人化的过程。阅读理解的认知模式告诉我们必须依据阅读的认知规律进行阅读教学,否则会事倍功半,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智技能,是心理的联结。当代语用学认为:阅读是一种语境还原;表达是由语境到言语,阅读是由言语到语境。阅读的直接对象是言语,实际上指向语境的意义;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言语到语境、透过言语寻找语境直觉语境的过程,是解读作者意图的过程。读文章,更要读到文章后的人;理解文章的意义,更要理解文章后面的人发出的交际的信息。根据阅读理解的认知规律,《当代语用学》把阅读理解的过程分为至少三个层次:(1)字面理解层,即读者仅仅理解言语作品的字面意义,如辨认和回想文章大意、细节、事件发生顺序、地点、人物特征和因果关系等;(2)推论理解层,即读者根据文章的结构和自己的背景知识,从字里行间推测词义、文章目的、作者意图等;(3)评价理解层,即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知识和语言能力,分析评价文章的优劣,如评价信息的确切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可能性、证明事实的可信性及断言的正确和错误等。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这三大层次是互相交织,互相依归,没有鲜明的界线。我们认为,阅读理解是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读者与言语作品进行对话的过程。参与这一活动的阅读者充当的就是信息接受者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从言语作品的字面去了解作者的信息意图,还要理解他的交际意图。也就是说,他所要做的工作不限于接受信息、不只是对信息作简单的解码,还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推理,理解并破译作者的真实意图。

(二)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

语文就是言语,言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话。语文能力就是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就是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会话能力。这种言语能力是一种言语个性心理特征。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生态环境中,借助言语作品这个中介物,开展平等的对话,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在言语活动中与语境交互作用获得并积淀体验,养成语感,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文课就是言语教学课。张志公先生说:“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皮特•科德也认为:我们在语文课上,“我们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上作出调整,进行言语教学,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语文阅读教学。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以对话的形式开展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识、价值取向等对言语作品进行一个再创造再生产的过程,是一个“言”与“意”互转的过程,是主动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绝不是对言语作品原义的简单重现。因此,我们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引导每一个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去获得对言语作品的独特理解和体验;教师不能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于学生之上,而应该以“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身份,跟学生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实现教学相长。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对话的人际交往过程。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学并不是单向的、静态的过程,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没有互动就没有对话,而且采用隐喻的方式实施教学,可以使学习者参与到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中,获得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师生中,为了改造世界,对话双方的合作非常重要的。”在这种理念下,教学的本质定位为对话,师生是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应在文本提供的话题下,展开对话,在信息的流动状态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享受知识、情感、价值、态度等多样营养的精神盛宴。当代语用学认为,要实现成功的对话,交际双方都不能缺乏驾驭语境的能力以及依赖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交际者必须准确把握话语的承上启下话轮关系和逻辑关系,了解交际双方的不同认知条件和前提等,才能对话语乃至于整个交际作出准确的理解,才能使交际双方采取相应的话语策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依据语境,分析作者的身份、地位、社会文化背景和相互关系,了解言语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背景、特定场合等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言语信息,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我们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富有生命力的经典之作,其间包含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种种信息。在言语形式下,蕴涵着丰富的言语内容,而且这些言语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必须通过对话才能实现。如果没有言语知识和隐含知识的双向传递,没有建立在其基础上的互动,整堂课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15.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篇十五

一、教师范读, 初识语感

朱作仁说过:“讲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小学阶段学生的内部语言尚未很好地发展起来, 所以, 教师的范读就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教师范读时, 自己首先要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 进入课文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姿势等体态语言把课文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直接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进行情感体验。同时, 根据范读时的轻重缓急、停顿、语气、语调, 学生各种感官的全面调动, 加上有意识地模仿, 更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教学《爱我中华》一课时, 我充分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优势, 在美妙的音乐背景中, 饱含着感情范读这首诗歌, 情真意切。孩子们被我的情绪感染了, 联想到刚刚经历的北京奥运会上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 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油然而生, 孩子们禁不住豪情满怀地跟我诵读起来。“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慷慨激昂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二、体验朗读, 激活语感

情感是语感产生的心里能源。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 因此, 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 进行定向引导, 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 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 领悟其中的感情。教学时,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激活孩子储存在大脑中的相似经验, 引导联想, 在此基础上获得情感体验, 并把这种体验迁移到课文的朗读中来激活语感。

课文《跳水》写的是船长的孩子为了从猴子手中夺回自己的帽子, 爬上轮船的最高横木上, 一失足就会摔个粉身碎骨, 甲板上的人群吓得惊叫起来, 在这危急的时刻, 机智的船长开枪命令孩子跳水, 使孩子脱险的事。我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托尔斯泰描述的危险情境, 孩子们仿佛也置身于惊慌的人群中体验到了当时人们紧张的心理, 并情不自禁地喊起来:“快跳!往水里跳!不跳我就开枪了。”一个个焦急之情溢于言表, 有个孩子激动地说:“太惊险了, 我甚至连气都不喘了!”直到孩子被救上岸, 他们才长舒一口气, 由衷地敬佩这位船长临危不惧, 过人的智慧。这样, 学生置身于语境之中去体验, 敏锐的语感也就产生了。

三、揣摩品味, 领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 未必理解得透, 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 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课文中有些词句, 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 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 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

《林中乐队》是一篇文字优美, 具有极强的语言感染力的文章, 非常适宜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教学时, 我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 引导学生充分地读书, 结合自己的独特感受, 逐渐读出情、读出神、读出味。我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中心句, 然后找出具体描写“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的句子读一读, 通过“独唱、拉提琴、打鼓、吹笛”和“吠声、嗥声、咳嗽声、呻吟声、吱吱声、嗡嗡声、呱呱声、咕嘟声”, 体会出林中的热闹和动物们的欢快。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内容, 入情入境地将动物们内心对大自然或喜爱或赞美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释放于朗读中。通过正确、响亮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再现文章的内容。接着通过指名读、表演读、轮流读、小组竞赛读等形式, 掀起朗读高潮, 使人仿佛置身于林中, 倾听动物乐队的演奏。

四、吟咏美读, 强化语感

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 激昂处还他以激昂, 委婉处还他以委婉。美读不但能了解作者说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 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在一遍又一遍的吟咏美读中, 不仅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而且体味到文字难以言传的韵味。

如:《草原》一文, 老舍爷爷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和草原的人们。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吟咏美读, 体会到“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体会到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又让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五、积累语言, 丰富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生记忆力强,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让学生“熟读”, 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 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 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 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和精美的篇章, 不断充实语言库存, 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 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实践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 语感都较强, 语言表达能力也强。因此, 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又一条途径。

16.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十六

中学时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事物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而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完成阅读理解分析,能够以作文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让学生先掌握语言,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灵感。培养中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及认知水平。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感学生才能从文字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字所表达的美感。在写作训练中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感才能够抒写真性情,写出灵动的文字。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感才能够与他人顺畅沟通。因此,培养学生形成语感是帮助他们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二、影响中学生语感形成的原因

1. 中学生语感形成的内部原因

首先,学习兴趣是关键,学习动机是前提。学生语感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简单的熟记和训练所能达到的。语言知识虽然是语感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工具,但知识的获取并不等于能力的形成。在学习中,不是所有的语言知识通过语感练习便可以转化成语感。枯燥的讲解分析、填鸭式的灌输、机械的重复练习,可能导致学生语感减弱。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使他们的学习获得良性循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能得以掌握提高。

其次,具备相关的语言知识是保障。中学生语感培养的能力之所以有差异是因为不同的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不相同,只有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等知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操练形式逐步提高,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学生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作用那么就无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扩展。

再次,差异化的言语技能影响语感的获得。不同的学生具有自身的差异性,他们的言语技能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性,因此教师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言语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中学生语感形成的外部原因

首先,语言环境对于学生的语感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培养语感的最好氛围是语文课堂,除了教材上所选择的美文外,校园文化建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师生关系和谐,同事关系能够通过他们的谈话得到丰富的积累。在校外,充满文化气息的电视广播节目、广告宣传单都是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素材。因此,语感培养的空间非常广阔。

其次,教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的言语经验得到增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先让学生先充分感受言语材料,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分析。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典型的例子、精彩的段落、含义深刻的语言、生动的句子、精当的标点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感的目的。

三、培养语感的途径和方法

1.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培养语感

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口、耳、眼、脑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情后,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这个过程能再现课文的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准确、流畅、传神的朗读能够传达出文章的意蕴。

其次,让学生学会正确默读。默读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再次,让学生学会品读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作品。品读能够提升学生的素养与品位。学生分析文中所涉及的语音、词汇、句子等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语感训练。同时,广泛地阅读不同风格的文体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写作时就会获得更多的借鉴。

2. 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写作是培养语感的一个检验、巩固的过程。在通过广泛的阅读形成一定的语感后,写作便是一种合理的宣泄。在学生开始写作前,教师应该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对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进行比较。在选材上要让学生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写自己熟悉、令自己感动的事,要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对于文章中的闪光点要能够及时发现并指出,让学生正确地表达感情。

3. 在倾听中培养语感

“听”在语言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o听是汲取言语经验、积累口语材料、培养口语语感的重要渠道之一。学生通过听,感受到语言节奏、韵律、风格等,在此熏陶下学生便能够把握口语的准确性和连贯性,理解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从而增强自己的语感。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运用材料鼓励学生听。如课文示范朗读磁带、广播、演讲等。

4. 让学生多说

多说不仅可以帮学生积累言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课堂提问、辩论赛、小组讨论、故事会等形式让学生在表达的同时增强语感。

上一篇:社会研究方法实践报告下一篇:277高三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