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2024-07-2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8篇)

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篇一

1)什么是链接?

链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它包括用于一个设备能够与另一个设备通信的电缆类型和协议。

2)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是什么?

有 7 个 OSI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什么是骨干网?

骨干网络是集中的基础设施,旨在将不同的路由和数据分发到各种网络。它还处理带宽管理和各种通道。

4)什么是 LAN?

LAN 是局域网的缩写。它是指计算机与位于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5)什么是节点?

节点是指连接发生的点。它可以是作为网络一部分的计算机或设备。为了形成网络连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节点。

6)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网段。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设备,例如路径,跳数等。有了这个信息,他们就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路由器在 OSI 网络层运行。

7)什么是点对点链接?

它是指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直接连接。除了将电缆连接到两台计算机的 NIC卡之外,点对点连接不需要任何其他网络设备。

8)什么是匿名 FTP?

匿名 FTP 是授予用户访问公共服务器中的文件的一种方式。允许访问这些服务器中的数据的用户不需要识别自己,而是以匿名访客身份登录。

9)什么是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与 IP 地址组合,以识别两个部分:扩展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像 IP 地址一样,子网掩码由 32 位组成。

10)UTP 电缆允许的最大长度是多少?

UTP 电缆的单段具有 90 到 100 米的允许长度。这种限制可以通过使用中继器和开关来克服

11)什么是数据封装?

数据封装是在通过网络传输信息之前将信息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源和目标地址与奇偶校验一起附加到标题中。

12)描述网络拓扑

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布局。它显示了设备和电缆的物理布局,以及它们如何连接到彼此。

13)100Base-FX 网络的最大段长度是多少?

使用 100Base-FX 的网段的最大允许长度为 412 米。整个网络的最大长度为 5 公里。

14)什么是 NAT?

NAT 是网络地址转换。这是一种协议,为公共网络上的多台计算机提供一种方式来共享到 Internet 的单一连接。

15)OSI 参考模型下网络层的工作是什么?

网络层负责数据路由,分组交换和网络拥塞控制。路由器在此层下运行。

16)网络拓扑如何影响您在建立网络时的决策?

网络拓扑决定了互连设备必须使用什么媒介。它还作为适用于设置的材料,连接器和终端的基础。

17)什么是 RIP?

RIP,路由信息协议的简称由路由器用于将数据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络。

它通过将其路由表广播到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来有效地管理路由数据。它以跳数为单位确定网络距离。

18)什么是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计算机网络?

有几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在所有计算机上安装可靠和更新的防病毒程序。确保防火墙的设置和配置正确。用户认证也将有很大的帮助。所有这些组合将构成一个高度安全的网络。

19)什么是 NIC?

NIC 是网络接口卡(网卡)的缩写。这是连接到 PC 以连接到网络沈北。每个 NIC都有自己的 MAC 地址,用于标识网络上的 PC。

20)什么是 WAN?

WAN 代表广域网。它是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和设备的互连。它连接位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地区的网络。

21)OSI 物理层的重要性是什么?

物理层进行从数据位到电信号的转换,反之亦然。这是网络设备和电缆类型的考虑和设置。

22)TCP/IP 下有多少层?

有四层:网络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3)什么是代理服务器,它们如何保护计算机网络?

代理服务器主要防止外部用户识别内部网络的 IP 地址。不知道正确的 IP 地址,甚至无法识别网络的物理位置。代理服务器可以使外部用户几乎看不到网络。

24)OSI 会话层的功能是什么?

该层为网络上的两个设备提供协议和方法,通过举行会话来相互通信。这包括设置会话,管理会话期间的信息交换以及终止会话时的解除过程。

25)实施容错系统的重要性是什么?有限吗?

容错系统确保持续的数据可用性。这是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来实现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类型的系统将无法保护数据,例如意外删除。

26)10Base-T 是什么意思?

10 是指数据传输速率,在这种情况下是 10Mbps。“Base”是指基带。T 表示双绞线,这是用于该网络的电缆。

27)什么是私有 IP 地址?

专用 IP 地址被分配用于内部网。这些地址用于内部网络,不能在外部公共网络上路由。这些确保内部网络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同时私有 IP 地址的范围同样可重复使用于多个内部网络,因为它们不会“看到”彼此。

28)什么是 NOS?

NOS 或网络操作系统是专门的软件,其主要任务是向计算机提供网络连接,以便能够与其他计算机和连接的设备进行通信。

29)什么是 DoS?

DoS 或拒绝服务攻击是试图阻止用户访问互联网或任何其他网络服务。这种攻击可能有不同的形式,由一群永久者组成。这样做的一个常见方法是使系统服务器过载,使其无法再处理合法流量,并将被强制重置。

30)什么是 OSI,它在电脑网络中扮演什么角色?

OSI(开放系统互连)作为数据通信的参考模型。它由 7 层组成,每层定义了网络设备如何相互连接和通信的特定方面。一层可以处理所使用的物理介质,而另一层则指示如何通过网络实际传输数据。

31)电缆被屏蔽并具有双绞线的目的是什么?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串扰。串扰是电磁干扰或噪声,可能影响通过电缆传输的数据。

32)地址共享的优点是什么?

通过使用地址转换而不是路由,地址共享提供了固有的安全性优势。这是因为互联网上的主机只能看到提供地址转换的计算机上的外部接口的公共 IP 地址,而不是内部网络上的私有 IP 地址。

33)什么是 MAC 地址?

MAC 或媒介访问控制,可以唯一地标识网络上的设备。它也被称为物理地址或以太网地址。MAC 地址由 6 个字节组成。

34)在 OSI 参考模型方面,TCP/IP 应用层的等同层或多层是什么?

TCP/IP 应用层实际上在 OSI 模型上具有三个对等体: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5)如何识别给定 IP 地址的 IP 类?

通过查看任何给定 IP 地址的第一个八位字节,您可以识别它是 A 类,B 类还是 C类。如果第一个八位字节以 0 位开头,则该地址为 Class A.如果以位 10 开头,则该地址为 B 类地址。如果从 110 开始,那么它是 C 类网络。

36)OSPF 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OSPF 或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使用路由表确定数据交换的最佳路径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37)什么是防火墙?

防火墙用于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这些外部威胁可能是黑客谁想要窃取数据或计算机病毒,可以立即消除数据。它还可以防止来自外部网络的其他用户访问专用网络。

38)描述星形拓扑

星形拓扑由连接到节点的中央集线器组成。这是最简单的设置和维护之一。

39)什么是网关?

网关提供两个或多个网段之间的连接。它通常是运行网关软件并提供翻译服务的计算机。该翻译是允许不同系统在网络上通信的关键。

40)星型拓扑的缺点是什么?

星形拓扑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一旦中央集线器或交换机被损坏,整个网络就变得不可用了。

41)什么是 SLIP?

SLIP 或串行线路接口协议实际上是在 UNIX 早期开发的旧协议。这是用于远程访问的协议之一。

42)给出一些私有网络地址的例子。

10.0.0.0,子网掩码为 255.0.0.0

172.16.0.0,子网掩码为 255.240.0.0

43)什么是 tracert?

Tracert 是一个 Windows 实用程序,可用于跟踪从路由器到目标网络的数据采集的路由。它还显示了在整个传输路由期间采用的跳数。

44)网络管理员的作用是什么?

网络管理员有许多责任,可以总结为 3 个关键功能:安装网络,配置网络设置以及网络的维护/故障排除。

45)描述对等网络的一个缺点。

当您正在访问由网络上的某个工作站共享的资源时,该工作站的性能会降低。

46)什么是混合网络?

混合网络是利用客户端 - 服务器和对等体系结构的网络设置。

47)什么是 DHCP?

DHCP 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缩写。其主要任务是自动为网络上的设备分配 IP 地址。它首先检查任何设备尚未占用的下一个可用地址,然后将其分配给网络设备。

48)ARP 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ARP 或地址解析协议的主要任务是将已知的 IP 地址映射到 MAC 层地址。

49)什么是 TCP/IP?

TCP/IP 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的缩写。这是一组协议层,旨在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也称为异构网络)上进行数据交换。

50)如何使用路由器管理网络?

路由器内置了控制台,可让您配置不同的设置,如安全和数据记录。您可以为计算机分配限制,例如允许访问的资源,或者可以浏览互联网的某一天的特定时间。您甚至可以对整个网络中看不到的网站施加限制。

51)当您希望在不同平台(如 UNIX 系统和 Windows 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时,可以应用什么协议?

使用 FTP(文件传输协议)在这些不同的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传输。这是可能的,因为 FTP 是平台无关的。

52)默认网关的使用是什么?

默认网关提供了本地网络连接到外部网络的方法。用于连接外部网络的默认网关通常是外部路由器端口的地址。

53)保护网络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密码。什么可以被认为是好的密码?

良好的密码不仅由字母组成,还包括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结合大小写字母的密码比使用所有大写字母或全部小写字母的密码有利。密码必须不能被黑客很容易猜到,比如日期,姓名,收藏夹等等。

54)UTP 电缆的正确终止率是多少?

非屏蔽双绞线网线的正常终止是 100 欧姆。

55)什么是 netstat?

Netstat 是一个命令行实用程序。它提供有关连接当前 TCP/IP 设置的有用信息。

56)C 类网络中的网络 ID 数量是多少?

对于 C 类网络,可用的网络 ID 位数为 21。可能的网络 ID 数目为 2,提高到 21或 2,097,152。每个网络 ID 的主机 ID 数量为 2,增加到 8 减去 2,或 254。

57)使用长于规定长度的电缆时会发生什么?

电缆太长会导致信号丢失。这意味着数据传输和接收将受到影响,因为信号长度下降。

58)什么常见的软件问题可能导致网络缺陷?

软件相关问题可以是以下任何一种或其组合:

客户端服务器问题;应用程序冲突;配置错误;协议不匹配;安全问题;用户政策和权利问题

59)什么是 ICMP?

ICMP 是 Internet 控制消息协议。它为 TCP/IP 协议栈内的协议提供消息传递和通信。这也是管理由 PING 等网络工具使用的错误信息的协议。

60)什么是 Ping?

Ping 是一个实用程序,允许您检查网络上的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您可以使用其IP 地址或设备名称(如计算机名称)ping 设备。

61)什么是点对点(P2P)?

对等是不在服务器上回复的网络。该网络上的所有 PC 都是单独的工作站。

62)什么是 DNS?

DNS 是域名系统。该网络服务的主要功能是为 TCP/IP 地址解析提供主机名。

63)光纤与其他介质有什么优势?

光纤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太容易受到电气干扰。它还支持更高的带宽,意味着可以发送和接收更多的数据。长距离信号降级也非常小。

64)集线器和交换机有什么区别?

集线器充当多端口中继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到它,它将无法有效地管理通过它的流量。交换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替代方案,可以提高性能,特别是在所有端口上预期有高流量时。

65)Windows RRAS 服务支持的不同网络协议是什么?

支持三种主要的网络协议:NetBEUI,TCP/IP 和 IPX。

66)A,B 和 C 类网络中的最大网络和主机是什么?

对于 A 类,有 126 个可能的网络和 16,777,214 个主机

对于 B 类,有 16,384 个可能的网络和 65,534 个主机

对于 C 类,有 2,097,152 个可能的网络和 254 个主机

67)直通电缆的标准颜色顺序是什么?

橙色/白色,橙色,绿色/白色,蓝色,蓝色/白色,绿色,棕色/白色,棕色。

68)什么协议落在 TCP/IP 协议栈的应用层之下?

以下是 TCP/IP 应用层协议:FTP,TFTP,Telnet 和 SMTP。

69)您需要连接两台电脑进行文件共享。是否可以这样做,而不使用集线器或路由器?

是的,您可以使用一根电缆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交叉型电缆。在这种设置中,一条电缆的数据传输引脚连接到另一条电缆的数据接收引脚,反之亦然。

70)什么是 ipconfig?

Ipconfig 是一个常用于识别网络上计算机的地址信息的实用程序。它可以显示物理地址以及 IP 地址。

71)直通和交叉电缆有什么区别?

直通电缆用于将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集线器或路由器。交叉电缆用于将两个类似设备连接在一起,如 PC 到 PC 或集线器到集线器。

72)什么是客户端/服务器?

客户端/服务器是一种类型的网络,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充当服务器。服务器提供集中的资源库,如打印机和文件。客户端是指访问服务器的工作站。

73)描述网络

网络是指用于数据通信的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互连。可以使用有线电缆或通过无线链路进行网络连接。

74)将 NIC 卡从一台 PC 移动到另一台 PC 时,MAC 地址是否也被转移?

是的,那是因为 MAC 地址是硬连线到 NIC 电路,而不是 PC。这也意味着当 NIC卡被另一个替换时,PC 可以具有不同的 MAC 地址。

75)解释聚类支持

群集支持是指网络操作系统在容错组中连接多台服务器的能力。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集群中的下一个服务器将继续进行所有处理。

76)在包含两个服务器和二十个工作站的网络中,安装防病毒程序的最佳位置是哪里?

必须在所有服务器和工作站上安装防病毒程序,以确保保护。这是因为个人用户可以访问任何工作站,并在插入可移动硬盘驱动器或闪存驱动器时引入计算机病毒。

77)描述以太网

以太网是当今使用的流行网络技术之一。它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发的,并且基于 IEEE 中规定的规范。以太网在局域网中使用。

78)实现环形拓扑有什么缺点?

如果网络上的一个工作站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丢失。另一个缺点是,当需要在网络的特定部分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时,整个网络也必须被暂时关闭。

79)CSMA/CD 和 CSMA/CA 有什么区别?

CSMA/CD 或碰撞检测,每当碰撞发生时重新发送数据帧。CSMA/CA 或碰撞避免,将首先在数据传输之前广播意图发送。

80)什么是 SMTP?

SMTP 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的缩写。该协议处理所有内部邮件,并在 TCP/IP 协议栈上提供必要的邮件传递服务。

81)什么是组播路由?

组播路由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广播形式,将消息发送到所选择的用户组,而不是将其发送到子网上的所有用户。

82)加密在网络上的重要性是什么?

加密是将信息转换成用户不可读的代码的过程。然后使用秘密密钥或密码将其翻译或解密回其正常可读格式。加密有助于确保中途截获的信息仍然不可读,因为用户必须具有正确的密码或密钥。

83)如何安排和显示 IP 地址?

IP 地址显示为一系列由周期或点分隔的四位十进制数字。这种安排的另一个术语是点分十进制格式。一个例子是 192.168.101.2

84)解释认证的重要性

认证是在用户登录网络之前验证用户凭据的过程。它通常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这提供了限制来自网络上的有害入侵者的访问的安全手段。

85)隧道模式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种数据交换模式,其中两个通信计算机本身不使用 IPSec。相反,将 LAN连接到中转网络的网关创建了一个使用 IPSec 协议来保护通过它的所有通信的虚拟隧道。

86)建立 WAN 链路涉及的不同技术有哪些?

模拟连接 - 使用常规电话线;数字连接 - 使用数字电话线;交换连接 - 使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多组链接来移动数据。

87)网格拓扑的一个优点是什么?

在一个链接失败的情况下,总会有另一个链接可用。网状拓扑实际上是最容错的网络拓扑之一。

88)在排除计算机网络问题时,可能会发生什么常见的硬件相关问题?

大部分网络由硬件组成。这些领域的问题可能包括硬盘故障,NIC 损坏甚至硬件启动。不正确的硬件配置也是其中一个疑难问题。

89)可以做什么来修复信号衰减问题?

处理这种问题的常见方法是使用中继器和集线器,因为它将有助于重新生成信号,从而防止信号丢失。检查电缆是否正确终止也是必须的。

90)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如何协助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员不必访问每台客户端计算机来配置静态 IP 地址,而是可以应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来创建称为可以动态分配给客户端的范围的 IP 地址池。

91)解释网络概念的概况?

配置文件是为每个用户设置的配置设置。例如,可以创建将用户置于组中的配置文件。

92)什么是 Sneakernet?

Sneakernet 被认为是最早的联网形式,其中使用可移动介质(如磁盘,磁带)物理传输数据。

93)IEEE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IEEE 或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是由电气和电子设备标准发布和管理的工程师组成的组织。这包括网络设备,网络接口,cablings 和连接器。

94)TCP/IP Internet 层下有哪些协议?

该层管理的协议有 4 种。这些是 ICMP,IGMP,IP 和 ARP。

95)谈到网络,什么是权限?

权限是指在网络上执行特定操作的授权许可。网络上的每个用户可以分配个人权限,具体取决于该用户必须允许的内容。

96)建立 VLAN 的一个基本要求是什么?

需要一个 VLAN,因为在交换机级别只有一个广播域,这意味着每当新用户连接时,该信息都会传播到整个网络。交换机上的 VLAN 有助于在交换机级别创建单独的广播域。它用于安全目的。

97)什么是 IPv6?

IPv6 或 Internet 协议版本 6 被开发以替代 IPv4。目前,IPv4 正在用于控制互联网流量,但 IPv4 已经饱和。IPv6 能够克服这个限制。

98)什么是 RSA 算法?

RSA 是 Rivest-Shamir-Adleman 算法的缩写。它是目前最常用的公钥加密算法。

99)什么是网格拓扑?

网格拓扑是一种设置,其中每个设备都直接连接到网络上的每个其他设备。因此,它要求每个设备具有至少两个网络连接。

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篇二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法,问题讨论,与时俱进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滞后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爆炸性阶段, 每天都有大量的新技术新科技问世。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 导致原有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种条件之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也与社会有一点的脱节, 并不能马上融入到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当中, 需要重新积累和学习, 这就浪费了时间, 甚至错过了发展的宝贵时期。如果大量毕业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甚至可能会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

1.2教学方式滞后

现在在大多数的学校或培训机构中, 很多还都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尤其是在硬件条件差的一些地区。这样的讲授方法适合于理论类和记忆类的课程, 并不适合计算机这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课程。在这种条件下, 学生不能有效的理解课堂内容, 不能快速的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 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操作动手能力差, 知识基础不牢固。所以对于计算机知识课程应该从教学方式上就进行转变。

1.3教学手段滞后

计算机知识本来就是一类相对较为枯燥的课程, 学生一般很难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教学如果仍是采用传统古板的教学手段, 使用教材课件传授知识, 教师教学不能生动,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心态抵抗学习。即使通过布置任务作业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也很难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还是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技能水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教学改革现状

虽然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革进展还是比较缓慢, 很多理论被提出后并没有按要求实施或者成效与预计很所差别, 改革效果并不明显。教学改革难度之大主要还是因为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综合性分析, 缺乏对上课效果的有效反馈。没有足够的样本信息以及合理的评价标准, 使很多理论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并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计算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相对于数学、物理等传统学科只能算是初步形成。虽然受传统教学模式形象, 但计算机教学还没有形成定式,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

3对策探析

3.1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要及时更新;二是教师水平也应及时进步。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 这是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也是面临的主要矛盾。应及时的对市场需求进行研究分析, 把握社会发展的动态, 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并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 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需求, 能够快速的融入社会创造价值, 节省再次学习浪费的时间。同时,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该最先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 与时俱进, 快速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并能够理解运用。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深入透彻的对学生讲解最新的知识,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应用,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3.2重视实践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书本与黑板或PPT相结合的单一方式, 很难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是一门与应用高度相关的学科, 简单的填充式教学不能使学生快速的掌握和理解, 应该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对每一部分课堂内容部署相应的实战训练。以市场实例作为分析对象, 加深学生对目前问题的起因和种类的理解。这样有针对性的学习, 使学生可以直观的接触到市场需求, 产生对问题的思考, 认识自己的不足, 在应用实践中有针对性的学习和锻炼。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并具备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

3.3培养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效果的关键,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教师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更多的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硬性的传授知识结论。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载体,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思考问题、积极讨论, 使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好奇和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论

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使我国的信息化速度加快, 同时市场上也产生了对计算机人才巨大的需求空间。针对计算机科学的特殊性, 不再适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几点应对策略, 但对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还应该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惊雷.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2) .

[2]崔永贞, 康红霞.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 (01) .

3.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 篇三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复习课 数与代数

复习课不是新授课,也不是旧知识机械简单的重复,更不是教师从头到尾地讲解,包办代替。复习课应当是有重点的启发性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归纳,把知识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提示知识的发展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使学生深化对原有知识认识与理解的程度,以达到“温故知新”的复习效果。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它更多地加深数学知识理解,扩大数学知识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部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比和比例以及数学思考。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一是要注意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比,辨析,搞清各概念之间的异同点;二是要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认识。

因此,如何使一堂“数与代数”的复习课能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提升数学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构建知识网络,重现数学知识,理清各知识点的联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如果学习者能抓住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将零散知识以其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学习者就能更为系统、更加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学生自主梳理复习相关知识,可以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知识之间的结构联系。

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再一次回顾与重现数学知识,重新对原有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理清各知识点的联系,将之前所学习过的零散的,独立的知识点通过某一个知识串成线,再连成线,最后组成面,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鲜明的知识网络,在学习中,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在做题中,有利于知识的提取;在反馈中,有利于知识的储存。

比如,在“数与代数”这一部分内容中的“数的整除”,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偶数,奇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互质数,质因数等这些概念的整理,学生很容易出现混淆。所以,在这节复习课中,就要构建数的整除的知识网络,重现这些概念,理清这些看似没有联系其实联系密切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把这些概念分分类,并说说理由。学生一般能分成这样: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和互质数;质数和质因数; 再通过小组补充,教师引导,进一步指出:

之后,学生疑惑,那“整除”应该放在什么位置,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领悟到整除应该放在因数和倍数的上面,因为,是通过数的整除才出现的因数和倍数。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得到如上的结构图,学生通过构建知识网络,能够对各个知识点有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更进一步整理各知识点,将知识形成网络。

二、完善知识体系,梳理数学知识,明确各知识点的区别

(一)梳理知识,初步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各个知识点比较分散,没有通过梳理知识,学生有时候很迷糊自己学过哪些知识,通常会有很多遗漏。有些同学不能直接罗列出各个知识点,有些同学能够直接罗列出一部分的知识点,还有一部分同学在练习中能够提炼出知识点。通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学得越多,忘得越多,知识点之间就会产生混淆。

所以,在复习课中,就要通过各种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比如,在复习“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这样来设计:

分组竞赛,看哪一组能够罗列出我们所学过的所有的数,填在教师设计的表格中。利用头脑风暴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活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呈现所学过的旧知。

知识点具体内容易错点

通过分组汇报,小组补充,初步形成这部分的知识体系,将平时练习中出现的易錯点也进行整理,其实也就是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这样,能够从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弄清出各知识点的区别,不要混淆。

(二)补充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新课标》指出,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在复习课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包办代替,而是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远远比教会学生哪些知识更加重要,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

例如,在复习“常见的量”这一课中,教师先在课前调查学生想要了解的教师的隐私,有:身高、体重、年龄、家庭地址等,学生平常所接触的常见的一些量。还有一些量,比如:时间、面积、体积等。教师不应该直接出示这些量的单位。而是通过练习来补充这些知识,通过练习,回顾旧知,启发学生的思考,补充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

再如,学生只是简单地整理出了这些常见的量的单位,而没有想到每种量的不同单位间的进率与转化。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提出,对于这些单位,你能出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吗?通过这个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又一举两得,补充了知识,完善了知识体系。

三、应用知识网络体系,巩固数学知识,落实各知识点的内容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而在于“用”。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巩固所学的知识,扎实各知识点的内容。

在小学毕业考中,一道数学题,可能不仅仅考察的是一个知识点,而是要用到几个知识点来一起解决这道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地提取构建的知识网络,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去。

比如,这样一道题:能被2整除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可以写成( ),这个数至少再减( ),能够被3整除。

这道题考察的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特征,以及质因数的概念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重现和提取知识网络和体系,巩固“数的整除”这部分的知识,使这些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扎实。

在“数与代数”的复习课中,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以及教师补充必要的练习,让学生重温和提取所构建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巩固数学知识,扎实各知识点的内容。

著名的建构主义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他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因此,高效的数学复习课,应该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将数学知识编织成网,长期牢固地保持,快速有效地提取。这才是数学复习课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复习的本质要求。

4.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篇四

项目一 计算机基础

知识点:

第一节:计算机概念;计算机的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的用途(娱乐、学习、通信、电子商务)

第二节:文件与文件名(通配符);文件的属性(隐藏、只读、系统、存档);目录;路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第三节:数制(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进制转换(2->10,10->2,10->16,16->10);信息编码。

第四节:DOS基础;常用命令:CLS,DIR,MD,CD,RD,COPY CON,TYPE,COPY,REN,DEL,PING,IPCONFIG。

项目二 计算机基本操作及输入法

知识点:

第一节:键盘的布局,各个按键的功能;键盘指法规则(基本指法,手指分工);鼠标应用;实现盲打;

第二节:拼音输入法:汉字录入,以一个词组一个词组录入;搜狗拼音、紫光拼音、QQ拼音;

第三节:五笔输入法:笔画、字根、汉字、字形;拆字的基本原则(书写顺序、取大优先、兼顾直观、能连不交);汉字录入(键名字、成字字根、键外字、末笔识别码);简码录入;词组录入。

项目三 操作系统基础

知识点:

第一节:初识XP系统:开机,关机,重启,注销,待机;

第二节:设置XP系统:“开始”菜单设置;任务栏设置;桌面属性设置;窗口与对话框设置和操作;菜单操作;控制面板基本设置;

第三节:文件和文件夹操作:文件管理(浏览、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隐藏、搜索、备份);文件夹选项设置;选中;

项目四 操作系统实用技术

知识点:

第一节:账户管理;软件管理;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器);远程桌面连接;

第二节:常用软件练习:offiece(word,excel,powerpoint);Adobe Reader;WinRAR;福晰阅读器;光盘刻录大师;

项目五 网络基础

知识点:

第一节: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分类;IP地址;域名;有线网络接入(ADSL接入;光纤接入);网络拓扑;无线网络(无线网络设备;无线路由器配置);

第二节:网络浏览:猎豹浏览器的使用;常用网站;搜索引擎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注册、发送、接收;网盘的使用;

项目六 互联网安全

知识点:

5.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篇五

(一)一、选择题

(1)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采用的是

A)晶体管 B)小规模集成电路 C)电子管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把数据从内存传输到硬盘叫写盘 B)把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的过程叫编译

C)应用软件对操作系统没有任何要求 D)计算机内部对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处理都使用二进制

(3)计算机硬件的五大基本构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

A)显示器 B)控制器 C)磁盘驱动器 D)鼠标器

(4)五笔字型输入法属于

A)音码输入法 B)形码输入法 C)音形结合输入法D)联想输入法

(5)通常所说的I/O设备指的是

A)输入输出设备 B)通信设备 C)网络设备 D)控制设备

(6)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7)“Windows98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指的是

A)Windows可运行多种类型各异的应用程序

B)Windows可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C)Windows可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D)Windows可同时管理多种资源

(8)在Windows98中,为查看帮助信息,应按的功能键是

A)F1 B)F2 C)F6 D)F10(9)Windows98任务栏不能设置为

A)自动隐藏 B)总在底部 C)总在最前 D)时钟显示

(10)在Windows98中,打开上次最后一个使用的文档的最直接途径是

A)单击“开始”按钮,然后指向“文档” B)单击“开始”按钮,然后指向“查找” C)单击“开始”按钮,然后指向“收藏” D)单击“开始”按钮,然后指向“程序”

(11)在Windows98中,下列关于添加硬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添加任何硬件均应打开“控制面板” B)添加即插即用硬件必须打开“控制面板” C)添加非即插即用硬件必须使用“控制面板” D)添加任何硬件均不应使用“控制面板”

(12)在Windows98资源管理器中,选定文件后,打开文件属性对话框的操作是 A)单击“文件”→ “属性” B)单击“编辑”→ “属性” C)单击“查看”→ “属性” D)单击“工具”→ “属性”

(13)在Windows98中,下列关于输入法切换组合键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将其设置为Ctrl+Shift B)可将其设置为左Alt+Shift C)可将其设置为Tab+Shift D)可不做组合键设置

(14)在Word97中,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命令,可以将当前打开的文档另存为能 是

A)txt文本文档 B)ppt文件类型 C)xls文档类型 D)bat文档类型

(15)在Word97编辑状态下,只想复制选定文字的内容而不需要复制选定文字的格式,则应

A)直接使用粘贴按钮 B)选择“编辑”→“选择性粘贴”操作

C)选择“编辑”→“粘贴”操作 D)在指定位置按鼠标右键

(16)在Word97编辑状态下,进行改变段落的缩进方式、调整左右边界等操作,最直观、快速 的方法是利用

A)菜单栏 B)工具栏 C)格式栏 D)标尺

(17)在Word97中可看到分栏效果的视图是

A)普通视图 B)联机版式视图 C)大纲视图 D)页面视图

(18)在Word 97编辑状态下,若要将另一文档的内容全部添加在当前文档光标处,应该选择 的操作是

A)单击“文件”→“打开” B)单击“文件”→“新建” C)单击“插入”→“文件” D)单击“插入”→“超级链接”

(19)在Word97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选定文本行间距的设置,应该选择的操作是

A)单击“编辑”→“格式” B)单击“格式”→“段落” C)单击“编辑”→“段落” D)单击“格式”→“字体”

(20)Word97的查找、替换功能非常强大,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可以指定查找文字的格式,只可以指定替换文字的格式

B)可以指定查找文字的格式,但不可以指定替换文字的格式

C)不可以按指定文字的格式进行查找及替换

D)可以按指定文字的格式进行查找及替换

(21)在Word97的编辑状态下,将选定的中英文同时设置为不同的字体,应使用

A)“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命令 B)“工具”菜单下的“语言”命令

C)“工具”菜单下的“拼写和语法”命令 D)“格式”工具栏中“字体”列表框

(22)图文混排是Word97的特色功能之一,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Word97提供了在封闭的图形中添加文字的功能

B)Word97提供了在封闭的图形中填充颜色的功能 C)Word97可以在文档中使用配色方案

D)Word97可以在文档中设置背景

(23)在Excel 97中,可按需拆分窗口,一张工作表最多拆分为

A)3个窗口 B)4个窗口 C)5个窗口 D)任意多个窗口

(24)在Excel 97工作表中,第11行第14列单元格地址可表示为

A)M10 B)N10 C)M11 D)N11

(25)在Excel 97工作表中,在某单元格的编辑区输入“(8)”,单元格内将显示

A)-8 B)(8)C)8 D)+8

(26)在Excel 97工作表中,单击某有数据的单元格,当鼠标为向左方空心箭头时,仅拖动鼠

标可完成的操作是

A)复制单元格内数据 B)删除单元格内数据

C)移动单元格内数据 D)不能完成任何操作

(27)在Excel 97工作表中,以下所选单元格区域可表示为

A)B1:C5 B)C5:B1 C)C1:C5 D)B2:B5

(28)在PowerPoint 97中,新建演示文稿已选定“狂热型”应用设计模板,在文稿中插入一 个新幻灯片时,新幻灯片的模板将

A)采用默认型设计模板 B)采用已选定设计模板

C)随机选择任意设计模板 D)用户指定另外设计模板

(29)对于众多个人用户来说,接入因特网最经济、简单、采用最多的方式是

A)专线连接 B)局域网连接 C)无线连接 D)电话拨号

(30)Internet在中国被称为因特网或

A)网中网 B)国际互联网 C)国际联网 D)计算机网络系统

(31)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内容

A)只能是数据 B)只能是程序 C)可以是数据和指令 D)只能是指令

(32)某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为128M,指的是

A)128M位 B)128M字节 C)128M字 D)128000K字

(33)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

A)计算机的可运行性 B)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C)计算机的可靠性 D)计算机的可扩充性

(34)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

A)a B)B C)x D)Y

(35)十进制数100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A)01100100 B)01100101 C)01100110 D)01101000

(36)Windows 98中,右击C盘根目录中某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子菜单,不能将该文件发送到

A)软盘 B)打印机 C)“我的文档” D)“启动”菜单中

(37)Windows 98中,关闭系统的命令位于 A)“关闭”菜单中 B)“退出”菜单中

C)“开始”菜单中 D)“启动”菜单中

(38)不用鼠标,执行Windows98资源管理器“编辑(E)”下拉菜单中的“复制(C)”命令 的方法是

A)按Alt+E,然后按Alt+C B)按Alt+E,然后按 C C)Alt+C D)只按Alt+E

(39)下列关于Windows 98文件和文件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文件夹中可以有两个同名文件

B)在一个文件夹中可以有两个同名文件夹

C)在一个文件夹中可以有一个文件与一个文件夹同名

D)在不同文件夹中可以有两个同名文件

(40)Windows 98中,下列不能进行文件夹重命名操作的是

A)用“资源管理器”“文件”下拉菜单中的“重命名”命令

B)选定文件后再单击文件名一次

C)鼠标右键单击文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

D)选择文件后再按F4

(41)在Windows 98中,将一个Word文件拖到“我的电脑”中的“打印机”文件夹上时,指针 形状是

A)B)+ C)D)

(42)Windows 98中,利用键盘操作,移动选定窗口的正确方法是

A)打开窗口的控制菜单,然后按N键,用光标键移动窗口并按Enter键确认

B)打开窗口的快捷菜单,然后按M键,用光标键移动窗口并按Enter键确认

C)打开窗口的快捷菜单,然后按N键,用光标键移动窗口并按Enter键确认

D)打开窗口的控制菜单,然后按M键,用光标键移动窗口并按Enter键确认

(43)在Word97编辑状态下,不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A)对选定的段落进行页眉、页脚设置 B)在选定的段落内进行查找、替换

C)对选定的段落进行拼写和语法检查 D)对选定的段落进行字数统计

(44)在Word97编辑状态下,对各文档窗口间的内容

A)可以进行移动,不可以复制 B)不可以进行移动,可以进行复制

C)可以进行移动,也可以进行复制 D)既不可以移动也不可以复制

(45)在Word97编辑状态下,有时会在某些英文文字下方出现红色的波浪线,这表示

A)语法错 B)Word97字典中没有该单词

C)该文字本身自带下划线 D)该处有附注

(46)在Word97的默认状态下,不用“打开”文件对话框就能直接打开最近使用过的文档的方 法是

A)快捷键Ctrl+O B)工具栏上“打开”按钮 C)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

D)选择“文件”菜单底部文件列表中的文件

(47)在Word97中,可用于计算表格中某一数值列平均值的函数是

A)Average()B)Count()C)Abs()D)Total()(48)在Word97编辑状态下,格式刷可以复制

A)段落的格式和内容 B)段落和文字的格式和内容

C)文字的格式和内容 D)段落和文字的格式

(49)在Excel97工作薄中,对工作表不可以进行打印设置的是

A)打印区域 B)打印标题 C)打印讲义 D)打印顺序

(50)在Excel97工作表中,使用“高级筛选”命令对数据清单进行筛选时,在条件区不同行 中输入两个条件,表示

A)“非”的关系 B)“与”的关系 C)“或”的关系 D)“异或”的关系

(51)在Excel 97工作表中,单元格的内容如下,将C3单元格的公式复制到D4单元格中,D4单

元格中的数值为

A)14 B)16 C)19 D)21

(52)如果要在幻灯片浏览视图选定多张幻灯片,应按下

A)Alt 键 B)Shift 键 C)Ctrl键 D)Tab键

(53)在PowerPoint97中,若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飞入”,应选择对话框

A)自定义动画 B)幻灯片版式 C)自定义放映 D)幻灯处放映

(54)下列不属于网络拓扑结构形式的是

A)星形 B)环形 C)总线 D)分支

(55)因特网上的服务都是基于某一种协议,Web服务是基于

A)SNMP协议 B)SMTP协议 C)HTTP协议 D)TELNET协议

二、填空题

请将每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10】序号的横线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1】。

(2)地址码长度二进制24位时,其寻址范围是【2】MB。

(3)在Windows 98“我的电脑”文件夹窗口中,选定要打开的文件夹,单击“文件”菜单中 的“ 【3】 ”命令,可由“资源管理器”窗口打开该文件

(4)在Windows98中,要了解已安装的组件,可从“控制面板”中运行“添加/删除程序”,打开“添加/删除程序”属性对话框,然后从它的“ 【4】 ”标签中得到相关信息。

(5)打开一个Word文档是指把该文档从磁盘调入【5】,并在窗口的文本区显示其内容。

(6)在Word97编辑状态下,可以利用“文件”菜单中的“ 【6】 ”来设置每页的行数和每行 字符数。

(7)在Excel97工作薄中,sheet1工作表第6行第F列单元格应表示为“ 【7】”。(8)在Excel 97工作表的单元格E5中有公式“=E3+$E$2”,删除第D列后,则D5单元格中的公

式为 【8】。

(9)在PowerPoint97的大纲视图和【9】视图模式下,可以改变幻灯片的顺序。

(10)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通信和 【10】。

Re:[原创]计算机文化基础试题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B(4)B(5)A(6)A(7)B(8)A(9)B(10)A

(11)C(12)A(13)C(14)A(15)B(16)D(17)D(18)C(19)B(20)D(21)A(22)C(23)B(24)D(25)A(26)C(27)A(28)B(29)D(30)B(31)C(32)B(33)B(34)B(35)A(36)D(37)C(38)B(39)D(40)D(41)C(42)D(43)A(44)C(45)B(46)D(47)A(48)D(49)C(50)C(51)D(52)A(53)A(54)D(55)C

二、填空题

(1)[1] 程序

(2)[2] 16(3)[3] 打开

(4)[4] Windows安装程序

(5)[5] 内存

(6)[6] 页面设置

(7)[7] sheet1!F6(8)[8] =D3+$D$2(9)[9] 幻灯片浏览

6.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 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1)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2)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特点

 对等连接方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只是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服务器。

例如主机 C 请求 D 的服务时,C 是客户,D 是服务器。但如果 C 又同时向 F提供服务,那么 C 又同时起着服务器的作用

2、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1)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数据效率低

 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

 这导致通信线路的利用率很低。(2)分组计划优点

 高效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 灵活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 可靠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缺点

 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3、体系结构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 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

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

 实现(implementation)是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这些功能的问题。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是真

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 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率的单位是 b/s,或kb/s, Mb/s, Gb/s 等

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2)“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

 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

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 b/s(bit/s)。

(3)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

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

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4)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

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 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处理时延 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

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 排队时延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

 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5)时延带宽积

 链路的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6)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若令 D0 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 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则在适当的假定条件下,可以用下面的简单公式表示 D 和 DDD00之间1的U关系: U 是网络的利用率,数值在 0 到 1 之间。

二、物理层

1、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即: 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2、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3、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2

 基带信号往往包含有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有

直流成分,而许多信道并不能传输这种低频分量或直流分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

基带信号进行调制(modulation)。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

而变化。 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

而变化。

 调相(PM):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

信号而变化。

4、(1)导向传输媒体

 双绞线:屏蔽双绞线 STP无屏蔽双绞线 UTP同

轴电缆(50  同轴电缆75  同轴电缆) 光缆(2)非导向传输媒体

 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 短波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 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 卫星通信

5、信道复用技术

(1)频分复用 FDM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

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

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2)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

用帧(TDM 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 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 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 TDM 帧的长度)。

 TDM 信号也称为等时(isochronous)信号。

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时分复用可能会造成线路资源的浪费,使用时分复用系

统传送计算机数据时,由于计算机数据的突发性质,用户对 分配到的子信道的利用率一般是不高的。

(3)统计时分复用 STDM

三、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

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

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

2、数据链路(data link)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 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一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

3、三个基本问题(1)封装成帧

 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

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2)解决透明传输问题

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 1B)。

 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3)差错检测

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 可能会变成 0 而 0 也可能变成 1。

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 BER(Bit Error Rate)。 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很大的关系。循环冗余检验CRC的原理

 在数据链路层传送的帧中,广泛使用了循环冗余检验 CRC 的检错技术。

 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 k 个比特。

 假设待传送的一组数据 M = 101001(现在 k = 6)。我们在 M 的后面再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 n 位冗余码一起发送。

 用二进制的模 2 运算进行 2n 乘 M 的运算,这相当于在 M 后面添加 n 个 0。

 得到的(k + n)位的数除以事先选定好的长度为(n + 1)位的除数 P,得出商是 Q 而余数是 R,余数 R 比除数 P 少1 位,即 R 是 n 位。 现在 k = 6, M = 101001。

 设 n = 3, 除数 P = 1101, 被除数是 2nM = 101001000。

 模 2 运算的结果是:商 Q = 110101,余数 R =

001。

 把余数 R 作为冗余码添加在数据 M 的后面发

送出去。发送的数据是:2nM + R

即:101001001,共(k + n)位。帧检验序列 FCS

 在数据后面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

FCS(Frame Check Sequence)。

 循环冗余检验 CRC 和帧检验序列 FCS并不等

同。

 CRC 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 FCS 是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FCS 可以用 CRC 这种方法得出,但 CRC

并非用来获得 FCS 的唯一方法。

接收端对收到的每一帧进行 CRC 检验

(1)若得出的余数 R = 0,则判定这个帧没有

差错,就接受(accept)。

(2)若余数 R  0,则判定这个帧有差错,就

丢弃。

 仅用循环冗余检验 CRC 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

到无差错接受(accept)。

 “无差错接受”是指:“凡是接受的帧(即不

包括丢弃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于 1 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 要做到“可靠传输”(即发送什么就收到什么)

就必须再加上确认和重传机制。

4、点对点协议 PPP

(1)PPP 协议应满足的需求

简单——这是首要的要求 封装成帧 透明性 多种网络层协议 多种类型链路 差错检测 检测连接状态 最大传送单元 网络层地址协商 数据压缩协商

(2)PPP 协议不需要的功能

纠错 流量控制 序号 多点线路 半双工或单工链路

(3)PPP 协议有三个组成部分

 一个将 IP 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

法。

 链路控制协议 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 网络控制协议 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4)PPP 协议的帧格式

标志字段 F = 0x7E 地址字段 A 只置为 0xFF。控制字段 C 通常置为 0x03。

PPP 有一个 2 个字节的协议字段。

5、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 当协议字段为 0x0021 时,PPP 帧的信 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息字段就是IP 数据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若为 0xC021, 则信息字段是 PPP 链路 局域网具有如下的一些主要优点:

控制数据。 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 若为 0x8021,则表示这是网络控制数据。访问全网。局域网上的主机可共享连接PPP 是面向字节的,所有的 PPP 帧的长度都是整数字节。(5)当 PPP 用在异步传输时,就使用一种特殊的字符填充法  将信息字段中出现的每一个 0x7E 字节转变成为 2 字节序列(0x7D, 0x5E)。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一个 0x7D 的字节, 则将其转变成为 2 字节序列(0x7D, 0x5D)。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 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 0x20 的字符),则在该字符前面要加入一个 0x7D 字节,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6)PPP 协议用在 SONET/SDH 链路时,是使用同步传输(一连串的比特连续传送)。这时 PPP 协议采用零比特填充方法来实现透明传输。 在发送端,只要发现有 5 个连续 1,则立即填入一个 0。接收端对帧中的比特流进行扫描。每当发现 5 个连续1时,就把这 5 个连续 1 后的一个 0 删除,(7)PPP 协议之所以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是出于以下的考虑:  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时,使用比较简单的 PPP 协议较为合理。 在因特网环境下,PPP 的信息字段放入的数据是 IP 数据报。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并不能够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 帧检验序列 FCS 字段可保证无差错接受。(8)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  当用户拨号接入 ISP 时,路由器的调制解调器对拨号做出确认,并建立一条物理连接。 PC 机向路由器发送一系列的 LCP 分组(封装成多个 PPP 帧)。 这些分组及其响应选择一些 PPP 参数,和进行网络层配置,NCP 给新接入的 PC机分配一个临时的 IP 地址,使 PC 机成为因特网上的一个主机。 通信完毕时,NCP 释放网络层连接,收回原来分配出去的 IP 地址。接着,LCP 释放数据链路层连接。最后释放的是物理层的连接。4

在局域网上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残存性。

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

准,802 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 逻辑链路控制 LLC(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 媒体接入控制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协议的局域网对 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6、适配器

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adapter)或网

络接口卡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网卡”。 适配器的重要功能:

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对数据进行缓存。

 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 实现以太网协议。

7、CSMA/CD 协议

(1)简介 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

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

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

碰撞。

 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

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

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

检测到碰撞后

 在发生碰撞时,总线上传输的信号产生了严重的失真,无法从中恢复出有用的信息来。 每一个正在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要立即停止发送,免得继续浪费网络资源,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发送。

(2)重要特性

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每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碰撞的可能性。

 这种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远小于以太网的最高数据率。

(3)争用期

 最先发送数据帧的站,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时间 2(两倍的端到端往返时延)就可知道发送的数据帧是否遭受了碰撞。

 以太网的端到端往返时延 2 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

 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有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生碰撞。

 以太网取 51.2 s 为争用期的长度。

 对于 10 Mb/s 以太网,在争用期内可发送512 bit,即 64 字节。

 以太网在发送数据时,若前 64 字节没有发生冲突,则后续的数据就不会发生冲突。

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

 发生碰撞的站在停止发送数据后,要推迟(退避)一个随机时间才能再发送数据。

 确定基本退避时间,一般是取为争用期

2。

 定义重传次数 k,k  10,即

k = Min[重传次数, 10]  从整数集合[0,1,„,(2k 1)]中随机地取出一个数,记为 r。重传所需的时延就是 r 倍的基本退避时间。

 当重传达 16 次仍不能成功时即丢弃该帧,并向高层报告。

最短有效帧长

 如果发生冲突,就一定是在发送的前 64 字节之内。

 由于一检测到冲突就立即中止发送,这时已经发送出去的数据一定小于 64 字节。

 以太网规定了最短有效帧长为 64 字节,凡长度小于 64 字节的帧都是由于冲突而异常中止的无效帧。

强化碰撞

 当发送数据的站一旦发现发生了碰撞时:

 立即停止发送数据;

 再继续发送若干比特的人为干扰信号

(jamming signal),以便让所有用户都知道现在已经发生了碰撞。

8、MAC 帧的格式

 最常用的 MAC 帧是以太网 V2 的格式。 目的地址字段 6 字节 源地址字段 6 字节  类型字段 2 字节,类型字段用来标志上一层使

用的是什么协议,以便把收到的 MAC 帧的数据上交给上一层的这个协议。

 数据字段 46 ~ 1500 字节,数据字段的正式名

称是 MAC 客户数据字段

最小长度 64 字节  18 字节的首部和尾部 = 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  FCS 字段 4 字节

当数据字段的长度小于 46 字节时,应在数据字段的后面加入整数字节的填充字段,以保证以太网的 MAC 帧长不小于 64 字节。

在帧的前面插入的 8 字节中的第一个字段共 7 个字节,是前同步码,用来迅速实现 MAC 帧的比特同步(为了达到比特同步,在传输媒体上实际传送的要比 MAC 帧还多 8 个字节)。第二个字段是帧开始定界符,表示后面的信息就是MAC 帧。1)无效的 MAC 帧

 数据字段的长度与长度字段的值不一致;  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

 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 FCS 查出有差错;  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 46 ~ 1500 字节之间。 有效的 MAC 帧长度为 64 ~ 1518 字节之间。 对于检查出的无效 MAC 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

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

2)帧间最小间隔

 帧间最小间隔为 9.6 s,相当于 96 bit 的发

送时间。

 一个站在检测到总线开始空闲后,还要等待

9.6 s 才能再次发送数据。

 这样做是为了使刚刚收到数据帧的站的接收缓

存来得及清理,做好接收下一帧的准备。

9、网桥

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是使用网桥。

 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 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

1)使用网桥带来的好处

 过滤通信量。 扩大了物理范围。 提高了可靠性。

 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 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 和 100 Mb/s 以太网)的局域网。

转发表中只保留网络拓扑的最新状态信息。这样就使得网桥中的转发表能反映当前网络的最新拓扑状态。

7)网桥的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步骤归纳

网桥收到一帧后先进行自学习。查找转发表中与收到帧的源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如没有,2)使用网桥带来的缺点

 存储转发增加了时延。

 在MAC 子层并没有流量控制功能。

 具有不同 MAC 子层的网段桥接在一起时时延更大。

 网桥只适合于用户数不太多(不超过几百个)和通信量不太大的局域网,否则有时还会因传播过多的广播信息而产生网络拥塞。这就是所谓的广播风暴。

3)网桥和集线器(或转发器)不同

 集线器在转发帧时,不对传输媒体进行检测。 网桥在转发帧之前必须执行 CSMA/CD 算法。

 若在发送过程中出现碰撞,就必须停止发送和进行退避。

4)透明网桥

 “透明”是指局域网上的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网桥,因为网桥对各站来说是看不见的。

 透明网桥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标准是 IEEE 802.1D。

5)网桥应当按照以下自学习算法处理收到的帧和建立转发表

 若从 A 发出的帧从接口 x 进入了某网桥,那么从这个接口出发沿相反方向一定可把一个帧传送到 A。

 网桥每收到一个帧,就记下其源地址和进入网桥的接口,作为转发表中的一个项目。

 在建立转发表时是把帧首部中的源地址写在“地址”这一栏的下面。

 在转发帧时,则是根据收到的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来转发的。这时就把在“地址”栏下面已经记下的源地址当作目的地址,而把记下的进入接口当作转发接口。

6)网桥在转发表中登记以下三个信息

在网桥的转发表中写入的信息除了地址和接口外,还有帧进入该网桥的时间。

 这是因为以太网的拓扑可能经常会发生变化,站点也可能会更换适配器(这就改变了站点的地址)。另外,以太网上的工作站并非总是接通电源的。

 把每个帧到达网桥的时间登记下来,就可以在6

就在转发表中增加一个项目(源地址、进入的接口和时间)。如有,则把原有的项目进行更新。 转发帧。查找转发表中与收到帧的目的地址有

无相匹配的项目。

 如没有,则通过所有其他接口(但进入

网桥的接口除外)按进行转发。

 如有,则按转发表中给出的接口进行转

发。

 若转发表中给出的接口就是该帧进入网

桥的接口,则应丢弃这个帧(因为这时不需要经过网桥进行转发)。

8)透明网桥使用了生成树算法 生成树的得出

 互连在一起的网桥在进行彼此通信后,就能找

出原来的网络拓扑的一个子集。在这个子集里,整个连通的网络中不存在回路,即在任何两个站之间只有一条路径。

 为了避免产生转发的帧在网络中不断地兜圈子。 为了得出能够反映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的生成树,在生成树上的根网桥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对生成树的拓扑进行更新。

9)源路由网桥

 透明网桥容易安装,但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充分。 源路由(source route)网桥在发送帧时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中。

 源站以广播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

现帧,每个发现帧都记录所经过的路由。

 发现帧到达目的站时就沿各自的路由返回源站。

源站在得知这些路由后,从所有可能的路由中选择出一个最佳路由。凡从该源站向该目的站发送的帧的首部,都必须携带源站所确定的这一路由信息。

四、网络层

1、虚拟互连网络的意义

 所谓虚拟互连网络也就是逻辑互连网络,它的意思就是互连起来的各种物理网络的异构性本来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利用 IP 协议就可以使这些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 使用 IP 协议的虚拟互连网络可简称为 IP 网。 使用虚拟互连网络的好处是:当互联网上的主

机进行通信时,就好像在一个网络上通信一样,而看不见互连的各具体的网络异构细节。

2、分类 IP 地址

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IP 地址 ::= { <网络号>, <主机号>} 1)IP 地址的使用范围

2)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1)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 第一,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

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3)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

(4)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3、地址解析协议 ARP  不管网络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 ARP 高速缓存(ARP 7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

 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

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 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 B 的 IP 地址。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 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 MAC 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ARP 高速缓存的作用

 为了减少网络上的通信量,主机 A 在发送其

ARP 请求分组时,就将自己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写入 ARP 请求分组。

 当主机 B 收到 A 的 ARP 请求分组时,就将主

机 A 的这一地址映射写入主机 B 自己的 ARP 高速缓存中。这对主机 B 以后向 A 发送数据报时就更方便了。

应当注意的问题

 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 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

上,那么就要通过 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剩下的工作就由下一个网络来做。 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解析是自动进行的,主

机的用户对这种地址解析过程是不知道的。 只要主机或路由器要和本网络上的另一个已知

IP 地址的主机或路由器进行通信,ARP 协议就会自动地将该 IP 地址解析为链路层所需要的硬件地址。

4、IP 数据报的格式

 一个 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 20 字节,是

所有 IP 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 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

长度是可变的。

5、IP 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查找路由表:根据目的网络地址就能确定下一跳路由器,这样做的结果是:

 IP 数据报最终一定可以找到目的主机所

在目的网络上的路由器(可能要通过多次的间接交付)。

只有到达最后一个路由器时,才试图向目的主机进行直接交付。

特定主机路由

 这种路由是为特定的目的主机指明一个路由。 采用特定主机路由可使网络管理人员能更方便

地控制网络和测试网络,同时也可在需要考虑

某种安全问题时采用这种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  路由器还可采用默认路由以减少路由表所占用的空间和搜索路由表所用的时间。 这种转发方式在一个网络只有很少的对外连接时是很有用的。 默认路由在主机发送 IP 数据报时往往更能显示出它的好处。如果一个主机连接在一个小网络上,而这个网络只用一个路由器和因特网连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默认路由是非常合适的 分组转发算法(1)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 D, 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 N。(2)若网络 N 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D;否则是间接交付,执行(3)。(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4)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 N 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6、子网 1)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 subnet-id,而主机号 host-id 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IP地址 ::=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 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 IP 数据报,仍然是根据 IP 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 net-id,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 然后此路由器在收到 IP 数据报后,再按目的网络号 net-id 和子网号 subnet-id 找到目的子网。 最后就将 IP 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2)子网掩码  从一个 IP 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划分。 使用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可以找出 IP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子网掩码是一个重要属性  子网掩码是一个网络或一个子网的重要属性。 路由器在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时,必须把自己所在网络(或子网)的子网掩码告诉相8

邻路由器。

 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除了要给出

目的网络地址外,还必须同时给出该网络的子

网掩码。 若一个路由器连接在两个子网上就拥有两个网

络地址和两个子网掩码。使用子网掩码的分组转发过程

(1)从收到的分组的首部提取目的 IP 地址 D。(2)先用各网络的子网掩码和 D 逐位相“与”,看是否和相应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将分组直接交付。

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3)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4)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的子网掩码和 D 逐位相“与”,若其结果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将分组传送

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5)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6)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7、无分类编址 CIDR CIDR 最主要的特点  CIDR 消除了传统的 A 类、B 类和 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 IPv4 的地址空间。 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

络号和子网号。

 IP 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

IP地址 ::= {<网络前缀>, <主机号>} CIDR 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 IP 地址组成“CIDR 地址块”

 128.14.32.0/20 表示的地址块共有 212

个地址(因为斜线后面的 20 是网络前缀的位数,所以这个地址的主机号是 12 位)。

 这个地址块的起始地址是 128.14.32.0。 在不需要指出地址块的起始地址时,也可将这样的地址块简称为“/20 地址块”。 128.14.32.0/20 地址块的最小地址:

128.14.32.0

 128.14.32.0/20 地址块的最大地址:128.14.47.255

 全 0 和全 1 的主机号地址一般不使用。

构成超网

 前缀长度不超过 23 位的 CIDR 地址块都包含了多个 C 类地址。

 这些 C 类地址合起来就构成了超网。

 CIDR 地址块中的地址数一定是 2 的整数次幂。 网络前缀越短,其地址块所包含的地址数就越多。而在三级结构的IP地址中,划分子网是使网络前缀变长。

最长前缀匹配

 使用 CIDR 时,路由表中的每个项目由“网络前缀”和“下一跳地址”组成。在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不止一个匹配结果。

 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最长前缀匹配(longest-prefix matching)。 网络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路由就越具体(more specific)。

 最长前缀匹配又称为最长匹配或最佳匹配。

8、内部网关协议 RIP 工作原理

 路由信息协议 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距离”的定义

 从一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 1。 从一个路由器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 1。

 RIP 协议中的“距离”也称为“跳数”(hop count),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 1。 这里的“距离”实际上指的是“最短距离”, 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

 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 15 个路由器。 “距离”的最大值为16 时即相当于不可达。可见 RIP 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 RIP 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RIP 选择一个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

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秒。

路由表的建立

 路由器在刚刚开始工作时,只知道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此距离定义为1)。

 以后,每一个路由器也只和数目非常有限的相9

邻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

 经过若干次更新后,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会知

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 RIP 协议的收敛(convergence)过程较快,即在自治系统中所有的结点都得到正确的路由选择信息的过程。

RIP2 的报文由首部和路由部分组成

 RIP2 报文中的路由部分由若干个路由信息组

成。每个路由信息需要用 20 个字节。地址族标识符(又称为地址类别)字段用来标志所使用的地址协议。

 路由标记填入自治系统的号码,这是考虑使RIP

有可能收到本自治系统以外的路由选择信息。再后面指出某个网络地址、该网络的子网掩码、下一跳路由器地址以及到此网络的距离。

RIP 协议的优缺点

 RIP 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

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

 RIP 协议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RIP 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

为 15(16 表示不可达)。

 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

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

9、自治系统 AS

• 自治系统 AS 的定义:在单一的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而这些路由器使用一种 AS 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和共同的度量以确定分组在该 AS 内的路由,同时还使用一种 AS 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用以确定分组在 AS之间的路由。

• 现在对自治系统 AS 的定义是强调下面的事实:

尽管一个 AS 使用了多种内部路由选择协议和度量,但重要的是一个 AS 对其他 AS 表现出的是一个单一的和一致的路由选择策略。

因特网有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

 内部网关协议 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目前这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得最多,如 RIP 和 OSPF 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若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这样的协议就是外部网关协议 EGP。在外部网关协议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 BGP-4。

五、运输层

1、传输控制协议 TCP TCP 最主要的特点  TCP 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endpoint),每一条 TCP 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一对一)。 TCP 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TCP 提供全双工通信。 面向字节流。应当注意  TCP 连接是一条虚连接而不是一条真正的物理连接。 TCP 对应用进程一次把多长的报文发送到TCP 的缓存中是不关心的。 TCP 根据对方给出的窗口值和当前网络拥塞的程度来决定一个报文段应包含多少个字节(UDP 发送的报文长度是应用进程给出的)。 TCP 可把太长的数据块划分短一些再传送。TCP 也可等待积累有足够多的字节后再构成报文段发送出去。TCP 的连接  TCP 把连接作为最基本的抽象。 每一条 TCP 连接有两个端点。 TCP 连接的端点不是主机,不是主机的IP 地址,不是应用进程,也不是运输层的协议端口。TCP 连接的端点叫做套接字(socket)或插口。 端口号拼接到(contatenated with)IP 地址即构成了套接字。 套接字=(IP地址: 端口号)每一条 TCP 连接唯一地被通信两端的两个端点(即两个套接字)所确定。即:TCP 连接 ::= {socket1, socket2} = {(IP1: port1),(IP2: port2)}

2、TCP 的流量控制  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既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也不要使网络发生拥塞。 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很方便地在 TCP 连接上实现流量控制。持续计时器  TCP 为每一个连接设有一个持续计时器。 只要 TCP 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就启动持续计时器。 若持续计时器设置的时间到期,就发送一个零窗口探测报文段(仅携带 1 字节的数据),而对方就在确认这个探测报文段时给出了现在的窗口值。 若窗口仍然是零,则收到这个报文段的一方就10

重新设置持续计时器。

 若窗口不是零,则死锁的僵局就可以打破了。可以用不同的机制来控制 TCP 报文段的发送时机:

 第一种机制是 TCP 维持一个变量,它等于最大报文段长度 MSS。只要缓存中存放的数据达到

MSS 字节时,就组装成一个 TCP 报文段发送出去。 第二种机制是由发送方的应用进程指明要求发送报文段,即 TCP 支持的推送(push)操作。 第三种机制是发送方的一个计时器期限到了,这时就把当前已有的缓存数据装入报文段(但

长度不能超过 MSS)发送出去。

3、TCP的拥塞控制

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

变坏——产生拥塞(congestion)。 出现资源拥塞的条件:对资源需求的总和 > 可用资源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  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

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 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 流量控制往往指在给定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 发送方维持一个叫做拥塞窗口 cwnd(congestion window)的状态变量。拥塞窗口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拥塞程度,并且动态地在变

化。发送方让自己的发送窗口等于拥塞窗口。

如再考虑到接收方的接收能力,则发送窗口还

可能小于拥塞窗口。 发送方控制拥塞窗口的原则是:只要网络没有出现拥塞,拥塞窗口就再增大一些,以便把更

多的分组发送出去。但只要网络出现拥塞,拥

塞窗口就减小一些,以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

组数。慢开始算法的原理

 在主机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设置拥塞窗口 cwnd = 1,即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 MSS 的数值。 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将拥塞窗口加 1,即增加一个 MSS 的数值。 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增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

cwnd,可以使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

传输轮次

 使用慢开始算法后,每经过一个传输轮次,拥塞窗口 cwnd 就加倍。

 一个传输轮次所经历的时间其实就是往返时间

RTT。

 “传输轮次”更加强调:把拥塞窗口 cwnd 所允许发送的报文段都连续发送出去,并收到了对已发送的最后一个字节的确认。 例如,拥塞窗口 cwnd = 4,这时的往返时间 RTT 就是发送方连续发送 4 个报文段,并收到这 4 个报文段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的用法如下:

 当 cwnd < ssthresh 时,使用慢开始算法。 当 cwnd > ssthresh 时,停止使用慢开始算法而改用拥塞避免算法。 当 cwnd = ssthresh 时,既可使用慢开始算法,也可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 拥塞避免算法的思路是让拥塞窗口 cwnd 缓慢地增大,即每经过一个往返时间 RTT 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 cwnd 加 1,而不是加倍,使拥塞窗口 cwnd 按线性规律缓慢增长。

当网络出现拥塞时

 无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在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发送方判断网络出现拥塞(其根据就是没有按时收到确认),就要把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设置为出现拥塞时的发送方窗口值的一半(但不能小于2)。

 然后把拥塞窗口 cwnd 重新设置为 1,执行慢开始算法。

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迅速减少主机发送到网络中的分组数,使得发生拥塞的路由器有足够时间把队列中积压的分组处理完毕。

乘法减小

 “乘法减小“是指不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只要出现一次超时(即出现一次网络拥塞),就把慢开始门限值 ssthresh 设置为当前的拥塞窗口值乘以 0.5。

 当网络频繁出现拥塞时,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以大大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

加法增大

 “加法增大”是指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后,在收到对所有报文段的确认后(即经过一个往返时间),就把拥塞窗口 cwnd增加一个 MSS 大小,使拥塞窗口缓慢增大,以防止网络过早出现拥塞。

快重传和快恢复

 快重传算法首先要求接收方每收到一个失序的报文段后就立即发出重复确认。这样做可以让发送方及早知道有报文段没有到达接收方。 发送方只要一连收到三个重复确认就应当立即

重传对方尚未收到的报文段。

 不难看出,快重传并非取消重传计时器,而是

在某些情况下可更早地重传丢失的报文段。

快恢复算法

(1)当发送端收到连续三个重复的确认时,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把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减半。但接下去不执行慢开始算法。

(2)由于发送方现在认为网络很可能没有发生拥塞,因此现在不执行慢开始算法,即拥塞窗口 cwnd 现在不设置为 1,而是设置为慢开始门限 ssthresh 减半后的数值,然后开始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加法增大”),使拥塞窗口缓慢地线性增大。发送窗口的上限值

 发送方的发送窗口的上限值应当取为接收方窗

口 rwnd 和拥塞窗口 cwnd 这两个变量中较小的一个,即应按以下公式确定:发送窗口的上限值  Min [rwnd, cwnd]  当 rwnd < cwnd 时,是接收方的接收能力限制

发送窗口的最大值。

 当 cwnd < rwnd 时,则是网络的拥塞限制发送

窗口的最大值。

4、TCP 的运输连接管理

 运输连接就有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

传送和连接释放。运输连接的管理就是使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都能正常地进行。 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 要使每一方能够确知对方的存在。 要允许双方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报文

段长度,最大窗口大小,服务质量等)。 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如缓存大小,连

接表中的项目等)进行分配。

客户服务器方式

 TCP 连接的建立都是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主动发起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叫做客户

(client)。

 被动等待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叫做服务器

(server)。

1)TCP 的连接建立

①A 的 TCP 向 B 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其首部中的同步位 SYN = 1,并选择序号 seq = x,表明传送 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 x。②B 的 TCP 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则发回确认。B 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 SYN = 1,使 ACK = 1,其确认号ack = x  1,自己选择的序号 seq = y。③A 收到此报文段后向 B 给出确认,其 ACK = 1,确认号 ack = y  1。A 的 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 ④B 的 TCP 收到主机 A 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TCP 连接已经建立。2)TCP 的连接释放 ①数据传输结束后,通信的双方都可释放连接。现在 A 的应用进程先向其 TCP 发出连接释放报文段,并停止再发送数据,主动关闭 TCP 连接。②A 把连接释放报文段首部的 FIN = 1,其序号seq = u,等待 B 的确认。

③B 发出确认,确认号 ack = u  1,而这个报文段自己的序号 seq = v。

④TCP 服务器进程通知高层应用进程。

⑤从 A 到 B 这个方向的连接就释放了,TCP 连接处于半关闭状态。B 若发送数据,A 仍要接收

⑥若 B 已经没有要向 A 发送的数据,其应用进程就通知 TCP 释放连接。

7、A 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必须发出确认

⑧在确认报文段中 ACK = 1,确认号 ack  w  1,自己的序号 seq = u + 1 A 必须等待 2MSL 的时间(TCP 连接必须经过时间 2MSL 后才真正释放掉)

 第一,为了保证 A 发送的最后一个 ACK 报文段能够到达 B。

 第二,防止 “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出现在本连接中。A 在发送完最后一个 ACK 报文段后,再经过时间 2MSL,就可以使本连接持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报文段,都从网络中消失。这样就可以使下一个新的连接中不会出现这种旧的连接请求报文段。

六、应用层

1、万维网必须解决的问题

(1)怎样标志分布在整个因特网上的万维网文档?

 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

 使每一个文档在整个因特网的范围内具有唯一的标识符 URL。

(2)用何协议实现万维网上各种超链的链接?

 在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进 行交互所使用的协议,是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使用 TCP 连接进

7.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篇七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高专学生入学后学习的计算机课程,是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课程。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全部放在学校计算机房,注重实际上机练习能力;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布置课后练习题,学生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然后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再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这种传统的方法效率比较低。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成为学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增加学生学习途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介绍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线练习系统实现了学生通过网络自主练习,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知识练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教师工作量。

虽然网络练习平台已经有很多,但是大部分是付费的,而且内容不一定和学校使用的教材相符合,因此,学习网络练习平台建设技术,建设自己的网络练习平台,是主要研究的内容。

2 系统需求

在线练习系统以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练习为主要功能,系统包含以下基本功能:学生通过网页登录练习系统,实现网络练习,练习结果保存在服务器中;教师通过网页登录系统,建立学生账号信息,建立练习题库,查询学生练习情况。根据在线练习系统要实现的功能,系统至少要包含3方面信息:学生练习的习题题库、教师信息和学生信息。

2.1 练习题库

计算机练习题库根据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考试内容分为3类题型: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

2.2 教师信息

系统管理员负责建立计算机理论知识练习题库,负责普通教师账号的建立、删除及维护。

普通教师账号负责把任课班级的学生信息导入系统,负责学生信息的维护以及查看学生练习情况。

2.3 学生信息

任课教师把学生信息导入系统后,学生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信息登录在线练习系统,进行练习。学生在线练习完成,提交练习内容后,系统根据题库中答案与学生提交的答案互相比对,如果两者相一致则提示答案正确;如果两者不一致,则提示答案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3 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可以把系统分为3个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普通教师模块和学生信息模块,如图1所示。计算机理论知识在线练习系统采用流行的B/S模式,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登录个人系统,进行相应的在线练习。

3.1 系统管理员模块

系统管理员负责建立计算机理论知识题库,负责普通教师账户的建立、删除及维护。

3.2 普通教师模块

(1)普通教师登录系统后,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密码修改后需重新登录才能使用。

(2)学生信息管理:教师把任课班级的学生名单导入到系统,导入的学生信息包含姓名、学号和班级,支持Excel文件导入;学生在线练习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练习的分数导出,导出格式为.CSV文件。

3.3 学生模块

学生使用自己的学号登录系统,进入系统后可以修改初始密码。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选择相应的章节进入练习,练习提交后,系统根据数据库中正确答案对学生提交的信息进行判断,如果学生答案正确,则输出答案正确,同时输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答案错误,则输出答案错误,同时输出正确答案;同时系统记录学生答题分数。

3.4 数据库

根据系统模块设计,数据库包含教师信息表、学生信息表、学生练习成绩表。

3.4.1 教师信息表

教师信息表包含教师用户登录信息表和教师任课班级信息表。教师用户登录信息表包含3个字段:教师用户登录名、教师登录密码以及教师姓名;教师任课班级信息表包含一个字段:教师导入系统的所有任课班级名称。

3.4.2 学生信息表

学生信息表包含5个字段:学生学号(学生登录用户名)、学生密码、学生姓名、学生所在班级以及任课教师。

3.4.3 学生练习成绩表

学生练习成绩表包含7个字段:学生学号(学生登录用户名)、学生姓名、学生所在班级、练习章节、单项选择题成绩、判断题成绩以及填空题成绩。

4 系统实现

因为设计的计算机在线练习系统仅用于本校学生进行在线练习,因此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IIS作为系统发布平台,使用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使用ASP作为系统开发语言。

4.1 系统管理员模块

系统管理员模块由在线练习题库子模块和普通教师账户管理子模块组成。系统管理员使用账号登录系统后进入系统管理员用户界面,在系统管理员界面中可以进行在线题库管理和普通教师账户管理。如图2所示。

4.1.1 在线练习题库子模块

在线练习题库子模块支持练习章节的添加、删除以及修改,同时支持练习题库单条记录添加和批量试题导入。

使用单条记录添加功能,增加题库时需选择添加的题型以及添加的题库章节,输入相应的习题内容及正确答案,提交后,该题库记录写入相应的数据库。试题批量导入功能支持Excel文件导入,在Excel文件需要按照顺序把试题章节、试题类型、试题内容及答案顺序排列好后,在系统中选择导入题库,则Excel文件中的试题自动添加到系统题库。

在用ASP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线练习系统时,遇到Excel文件导入的问题,需要在客户端把学生名单由Excel表格导入到服务器上的Access数据库中;学生在线答题完毕后,要把Access数据库中学生的成绩导出到Excel表格。

4.1.2 普通教师账户管理子模块

普通教师账户管理模块实现任课教师账户的添加、删除以及密码重置功能。上课的教师如果需要使用在线练习系统,则由超级管理员为教师创建账号,建立教师账户的同时为该账户建立了相应的教师信息表、学生信息表以及学生练习成绩表。为每个教师账户创建单独的数据表可以避免教师任课班级之间的冲突,有助于教师查看其任课班级的学生练习情况。按照数据库的设计,普通教师账号支持英文及数字的混合。

4.2 普通教师模块

普通教师模块由密码修改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以及学生练习情况查询模块组成。普通教师使用自己账号登录系统后进入普通教师界面。如图3所示。在普通教师界面中,用户可修改登录密码、可以导入任课班级学生名册、可以初始化学生密码、可以在线查看学生练习成绩、可以把学生练习成绩导出为.CSV文件。

4.2.1 学生信息管理

基于节约时间的原则,学生账号的建立采用Excel文件导入的方式,教师把任课班级学生信息导入到与该教师账户对应的学生信息表中,实现方法与在线练习题库导入的方法相似。默认学生账户名和密码均为学号。

4.2.2 学生练习情况查看

通过系统中的学生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维护,读取学生成绩信息表中的数据,查看学生的练习情况。如果有学生已经完成了在线练习,则返回所有已经完成练习的学生的练习成绩。

通过系统中学生计算机水平测试成绩导出,可以把完成练习的学生的成绩导出到.CSV文件中,便于成绩的查看。

4.3 学生模块

4.3.1 学生登录

在学生登录界面,如图4所示,要选择任课教师,点击登录后,则在相应任课教师的学生信息表中查找输入的学生学号与密码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登录成功;如果不匹配则登录失败;如果不选择任课教师或者任课教师选择错误,则提示登录失败。

4.3.2 在线练习

学生登录在线练习系统进行练习,练习完成后系统记录练习成绩是系统的核心功能,学生练习界面如图5所示。

在线练习系统实现方法如下:学生登录在线练习系统后,点击课程章节即可进入相应的练习。按照系统设计,首先进入单项选择题练习,单项选择题练习完成后,单击“提交进入下一题”按钮,进入答题结果界面,此时系统根据题库中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练习的结果进行自动判断,如果学生选择的答案正确,在答题界面中显示题目及选择,同时显示“您的答案正确”,并显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选择的答案错误,则显示“您的答案错误”,并显示正确答案。

选择题练习完成后,进入判断题练习,最后进入填空题练习。学生登录进入系统后,可以进行重复练习,直到掌握题库中的知识点。

5 结语

计算机基础知识在线练习系统建设完成后,经过在任课班级试用,总体情况不错。但是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学生答题的总分数,没有具体每一道题目的答题情况统计;题库增加不支持图片添加;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系统修改中会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郭振勇.ASP中实现Excel和Access数据互通.福建电脑,2016,1:88.

[2]王萍萍,李晓娜,孙更新.ASP+Dreamweaver动态网站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如何构建知识网络 篇八

[it的基本用法]

1. 指代上文提到的事物。

I have a dog called Blackie. It is very cute.

2. 代替指示代词this, that。

What animal is this? It’s a kangaroo.

3. 指代时间、季节、气候、天气、温度、自然环境或距离。

It is four o’clock sharp now.

It’s four kilometers from my home to the farm.

4. 指代婴儿。

Here is a baby in the photo. It’s me.

5. 指代远处的人或敲门者等不能确定对方身份的人。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It is me.

6. 作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指代后面的不定式、从句,偶尔指代动名词。

She finds it difficult to get along with him.

I think it no use/no good/useless sitting around felling sorry for your past misfortune.

注意 高考对find/feel/think/consider+it+adj./n.+to do sth/that ...这个用法考查得非常多,我们不妨试着翻译一些句子,以运用来加深印象。

7. 用于强调结构。

It is in this zoo that the giant panda give birth to two young puppies.

Where was it that the allies landed and began to defeat the German army in World War II?

8. 用于表示喜好、憎恨、感激的动词之后,指代后面句子里的情形。

I hate it when people speak with their mouths full.

I like it when we chat in the sun on quiet winter mornings.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an repl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I love it when I finished a task ahead of time.

[常用it的固定句型]

句型1 make it+clear+to do/that ...

The neighbors have made it clear that if John continues to play rock music deep into the night, they will complain to the police.

句型2 make it a rule to do/that ...

The school makes it a rule that students are not allowed to take mobile phones to the campus/school.

句型3 see to it that ... = make sure that ...

Please see to it that the doors and the windows are closed before you leave the lab.

句型4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

Never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you can always find a job after graduation.

句型5 (it is) no wonder that someone does/did sth.

No wonder he couldn’t arrive at the banquet. His car broke down halfway.

句型6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

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she is likely to be elected president.

句型7 count/rely/depend on it that ...

You can count on it that he is fit for the job.

句型8 when it comes to ...

When it comes to study, it’s universally accepted that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运用]

改写下列句子,运用所学的it的用法。

1. I appreciate your kindness in making such experiences possible for foreign students.

nlc202309081025

→I would appreciate your kindness in making it possible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have such experiences.

2. We fi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hard to keep pace with.

→We find it hard to keep pa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 There is no point in complaining to them. They won’t take any notice.

→It is useless to complaining to them. They won’t take any notice.

[树状图]

结合例句和树状图,我们最终实现了对it及其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化。

1. With children, if you say “no”, you have to mean it.

2. Generally speaking, the internet makes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get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quickly.

3. It is an art to be parents.

4. It seems that there is a strong competition for students to enter a key university.

5. Many of us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all foreigners celebrate Thanksgiving. But this is simply not true.

6. See to it that you are ready on time.

7. Considering he had no previous experience, we thought he wouldn’t get the job, but he made it at last.

8. Let’s face it—you are going to be late whether you go by bus or train.

9.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let me know in advance whether or not you will come.

10. How would you like it if you were watching your favorite TV program and someone came into the room and shut it off without asking you?

11. I love it when the weather is like this.

12. This project requires close team work. Without it, nothing can be achieved.

13. It won’t be long before robots come into every household.

14. It happened that they were classmates in kindergarten 20 years ago.

15. It was Mary that broke the window.

16. It was in the university that he made the great discovery.

17. It was the university where he made the great scientific discovery.

[指代前后文,以及时间、距离、天气等

8,12,13][指代非谓语(不定式,动名词) 3][定语从句

17][强调结构

15,16][主语从句,

宾语从句

4,14][用在某些动词后,固定用法 1,7] [it] [2][5,6,9,10,11]

上一篇:项目售楼处剪彩方案下一篇:成语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