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精选6篇)
1.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 篇一
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2007年第10期
□ 湖北经济学院课题组
摘要: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国内外市场。湖北恩施地区发展有机食品具有良好的条件,但在有机品牌、配送方案、龙头企业、科技带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提出应树立现代营销观点,扩大宣传,调整有机食品价格与配送方案,吸引人才,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经济“升级式”发展。
关键词:有机食品;农业调整;湖北;恩施
中图分类号:F3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056-02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食品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1国内外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
国内外经验表明,有机食品类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专家在南京普朗克有机蔬菜专卖店调查显示,购买有机蔬菜的消费者家庭月收入在3000-6000元之间,而且他们当中,每天购买有机蔬菜的占1/5,经常购买的占1/3,感到合适就买的占1/4,只有19%的消费者回答偶尔买。可以预见,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有机认证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人们对有机、绿色食品的消费将会快速增长,发展有机产品的前景十分美好。
国际上对我国有机产品的需求很大,不少外商愿意进口我国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果品、蜂蜜、药材、有机纺织品如丝绸和棉花等。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存在的问题,加快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符合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方向。
2湖北恩施地区有机食品现状分析
2.1发展有机农业的条件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我国中部,气候温暖湿润,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无霜期长,雨水充足;矿产资源丰富,土壤中硒矿物质的含量达世界之最(世界硒都);地势较高,光照好,河流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植被覆盖率高达67%,有林面积1224万余亩(鄂西林海);中草药材种多,有“华中药库”的美誉。该州山脉众多,地广人稀,耕地、林地垂直分布明显,区位特征突出,农业历史悠久,农产品丰富,是个典型的农业州。交通闭塞、工业欠
发达、机动车辆少、污染也少,经济相对落后,这也使得恩施州生态的破坏程度相对较低,在新的时期生态优势愈来愈明显。
2.2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恩施州主要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支柱产业主要有粮食、烟叶、蔬菜、畜牧、茶叶等。从2000年以来,恩施州的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在恩施州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当地人民立足本地的生态优势,发展了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有机食品,走向了一条特色农业脱贫致富的道路。由于有机食品在技术、通过标准认证上要求很高,所以能称得上是有机的恩施农产品很少。我们实地考察时,有机茶、有机魔芋、黄金梨、凤头姜以及部分蔬菜是比较有规模的有机产品。这些有机产品经过加工后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产品出口韩国、日本或欧盟。
全州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不多,企业规模偏小(出口额达千万美元的企业只有一家——湖北长友现代农业有限公司,2006年出口1025万美元)。龙头企业与农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龙头企业对农业的带动力不强。企业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公司和农户签订合同,由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种植,公司按保护价回收。农民对这种模式的认识还不足,有机农产品原料供应规模比较小,很多时候还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需求。
2.3有机食品的发展潜力
首先,恩施具有天然的自然优势以及比较完好的生态环境。其次,恩施政府正在努力改善有机食品的发展环境。2009年,高速公路将在恩施通车,2010年,火车也将驶入恩施。交通的改善,一方面直接推动恩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改善了招商引资的环境,这也会促进农业尤其是有机食品的发展。恩施政府还着手打造“生态恩施”,发展生态沼气池,更加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再次,恩施的有机食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恩施州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个,年产值已达十多亿元,这为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发展为有机食品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以外,最为关键的是国内外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而产品供应稀少,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3湖北恩施地区有机食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有机品牌不响影响消费与招商引资
恩施地区虽然拥有优越的农作物自然生产资源,但是很多有机食品尚未开发出来。由于恩施州地形以山地为主,经济主要依靠农副产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因此经济比较落后。很多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难以运营,需要招商引资。目前,恩施地区的有机名牌缺乏影响力,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有机食品的销售,同时也为招商引资带来不便。此外,品牌保护意识的缺乏使他们失去了很多无形资产,丧失了很多品牌优势。
3.2配送方案不合理影响企业的发展
恩施地区有机食品的配送。大部分企业采用公路运输,不但增加了生产有机食品的总成本,在时间上也造成了巨大的耗费,使交货期不能保证,企业的信誉也因此失去保障。仅依靠公路运输还有很多弊端,公路运输的时间较长,运输途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会多方面影响企业运
输质量。配送方案不合理还包括没有对有机食品进行分级、分割、保鲜。简陋的包装,售后配送体系的不健全都使企业的有机食品流失了很多顾客,使企业负担增加。
3.3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经营方式。但是恩施龙头企业经济实力还不强,没有完全发挥带动作用。首先,他们与农户签订的合同面还不宽,并且农产品受市场导向性强,价格也会随之波动,因此农民的收入也很不稳定;其次,龙头企业支配的先进技术普及区域狭小,农户的农产品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再次,有些企业的营销渠道狭窄,难以形成规模。
3.4人才匮乏与科技落后影响有机食品发展
恩施地区农民的劳动技能较差。有机食品的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人们大多采用传统型种植方法,使生产效率无法大幅提高,仅靠人力的投入而不是科技的发展,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少农民没有认识到“基地+农户+公司”模式的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自然资源。恩施地区企业的止步不前很大原因是人才的匮乏,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大多依靠经验来对企业进行管理,无法做出长远的规划。
4加快恩施地区有机食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增强现代营销意识,树立有机恩施形象
积极探索有机食品市场开拓方式和方法,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营销,培育有机食品市场: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有机(绿色)食品博览会;二是重点做好中国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举办的中国有机食品博览会的筹展工作;三是培植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企业内部可以培植绿色文化,用绿色文化对企业进行CI设计,营造绿色行为和视角,树立企业绿色形象。积极加强上下沟通,了解认证进程,协调各项活动,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4.2扩大宣传,提高有机食品的知名度
加大对有机食品的广告宣传。政府应大力推广恩施有机产品,打造恩施品牌。富硒是该地区农产品的一大特色,而硒元素对人体有防癌的功效,这是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特色,所以在宣传中,应该突出强调这一特色,打造恩施独有的品牌产品。政府可以投资拍摄有关环境的公益广告、纪录片等节目,围绕世界环境开展全国范围内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
企业要立足自身,扩大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路牌等各种有效宣传工具来做广告,以提高知名度,虽然广告是提高品牌知名度最便捷的手段,但是还可以采用各种派送、馈赠、竞赛等方式来提高知名度,同时还要通过公益事业来树立企业的良好的社会形象。
4.3调整有机食品价格与配送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在定价时可以采取认知定价策略。采用认知定价法给有机食品定价时要注意非价格竞争手段的使用,利用各种认证或标识的申请来增强价格的可信度,致力于提高有机食品性能价格比,从而弱化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价格高的敏感度。在具体运用价格策略时,可根据不同的商品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对于市场潜力很大的名优品牌有机食品。可采用渗透定价策略;对于不同质量的有机食品,可采用分档定价策略;对于优点明显,生产规模不大,新推出的有机食品,可采用按质定价策略,这样以不同的有机食品的价格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产品可以选择合适的配送方式,在恩施地区的有机食品可以选择空运的方式将其配送到目的地。有机食品的市场价格很高,属于高端消费。对待高端的消费市场就应该注重产品的及时送达和营销服务质量。有机食品的空运价格,在高端市场消费者有能力承担运输带来的成本增加。公司选择合理的配送方式可以及时交货,产品的质量受到保障,可以防止库存积压。
4.4拓宽营销渠道,广织营销网络
一是可以在各地招聘代理商,寻找合作伙伴,利用代理商在当地的人脉关系、资金实力来建立销售网络;二是可以联系恩施的有机食品企业,建立恩施州有机食品专营店;三是可以建立网络交易平台,实行网络化交易。依靠有机食品连锁店和配送队伍,实现“网上购物”;四是可以组织零层营销网络,对有机食品销售采取直销方式。采取直销方式,可以减少产品的流通环节,对于易腐烂变质的产品,不失为一个好的销售方式,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了企业效益,还可以扩大市场销售量和占有量。
4.5吸引人才,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恩施地区的人才瓶颈,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方面在恩施当地积极兴办教育,加大对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的投入。对恩施当地考上高等学校的学生进行定向培养的活动,赞助其上学并要求学成之后回到恩施服务若干年;另一方面,企业要走出恩施,积极与其他高校签订人才定向输出合同,要改善毕业生就业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
在培育龙头企业方面,一是要给政策,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现实,是促使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对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恩施地区有机食品行业,应成立“有机食品企业发展协会”,统一指导、协调与管理行业内的企业。只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龙头企业才能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2.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 篇二
一、发展有机苹果势在必行
有机苹果作为有机食品的一种, 是按照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或技术规范生产加工出来, 并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检查质量合格的苹果, 是真正无污染、纯天然、高品质的健康食品。近年来, 随着生活不断提高, 消费者对苹果的要求不再只是口味好, 更注重环保、无公害等深层品质, 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陕西等苹果主产区已开始发展有机苹果, 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积极就对新的市场形势, 巩固栖霞苹果的优势地位, 引导全市果农大力发展有机苹果势在必行。
一是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 陕西、甘肃等地的苹果产业正在迅速发展, 陕西省的总产量已与山东省不相上下, 对栖霞苹果的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目前的栖霞苹果在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方面, 已没有了可以提升的空间, 要加快发展不被别人超越, 只能在提高苹果质量上寻求突破, 发展有机苹果等高档果便是最好的途径。同时, 有机苹果的销售价格也远远高于普通苹果, 07年市场上普通套袋苹果的销售价格为5~6元/公斤, 而有机苹果却可以卖到20元/公斤, 并且有机苹果的市场空间很大。
二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现在的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已不再满足于吃得上, 更追求吃得安全, 吃得健康, 尤其是有机食品, 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食品。以前, 套袋苹果很快代替了不套袋的普通果, 就是因为套袋苹果无公害, 而有机生产又从根本上改变了苹果的内在品质, 使苹果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再次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三是搞好品牌建设的需要。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 栖霞苹果的品牌效应已日益明显, 但总体上看品牌较多, 却过于平淡, 只有品牌, 不是名牌, 缺乏招牌式的、能代表栖霞苹果总体水平的领头羊品牌;在果品外包装上更是标准不一, 标识不一, 现在的天誉、德丰等品牌, 虽有一定规模, 但还不够大、不够响, 产品也只能是普通销售, 很少在大超市里看到。可以说, 目前栖霞苹果的品牌建设处于一个群山无峰的状态, 极大地影响了栖霞苹果的市场竞争力。因此, 栖霞苹果急需一个质量出众、信誉过硬的品牌, 带动全市苹果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而有机苹果本身就是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因此发展有机苹果将会极大地推动栖霞苹果的品牌建设。
四是栖霞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栖霞市基本具备了生产有机苹果的基础条件, 发展有机苹果完全可行。品种结构合理, 具备新品种优势, 全市现有红富士、嘎拉、新红星、千秋、乔纳金、珊夏等多个品种, 新优品种比例达到了95%以上;管理技术较为先进, 栖霞市从果树修剪, 疏花疏果, 果实套袋到郁闭园改造等配套技术体系已经完善, 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栖霞市有机肥生产企业也已初具规模,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也有了初步经验, 并将很快在全市推广。沼气产生的沼渣、沼肥, 可直接作为有机肥使用, 食用菌棒等也为有机肥料生产提供了肥源。
二、影响有机苹果发展的制约因素
发展有机苹果, 是栖霞市提升苹果质量, 进一步把苹果产业做精、做强的有效途径,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推广发展依然难度很大, 存在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一是果农观念相对落后。多年来, 通过宣传推介、绿色销售渠道的建设以及苹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带动, 栖霞苹果已建立了比较稳固的销售市场价格也相对可观, 2007年, 每公斤苹果价格为5~6元, 并且销售渠道非常畅通。多年良好的销售形势使大部分果农盲目乐观, 满足现状, 缺乏忧患意识, 只愿在产量上下功夫, 以多取胜, 而不舍得投资去在质量上做文章。并且现有果树生产有机苹果要有3年以上的转换期, 期间苹果产量会受到影响, 更加影响了果农发展有机苹果的积极性。
二是果园生产后续乏力。由于栖霞市多年来连续使用高浓度的氮、磷、钾化学肥料, 营养元素不平衡, 果园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现象较为严重,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土壤缓冲能力下降, 果树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也在削弱, 苹果生理病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 苹果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有资料显示, 一些发达国家果园土地有机质的含量可以达到3%以上, 而栖霞市大部分只在1%左右, 远远满足不了生产有机苹果的需要。
三是生产有机苹果的标准要求比较高。国家对生产有机苹果的产地环境 (水质、土壤、空气) 、管理技术等的要求非常严格, 并且有机苹果的认证也必须通过程序复杂的审批。而目前栖霞市的苹果生产基础上是果农户经营, 生产规模小, 技术标准很难统一。由于无法统一管理, 果园周围废弃的农药瓶、包装袋随处可见, 对果园生态环境造成了严格破坏, 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生产有机苹果的难度。小规模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也是发展有机苹果的一个制约因素。
四是技术服务相对滞后。目前栖霞市的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技术队伍连续缩减, 服务功能出现萎缩, 新的技术信息得不到及时传递。技术服务的相对薄弱将会成为有机苹果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相比之下, 陕西省却非常重视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 各县市区都设有果业局, 乡镇设有果业站, 专业技术力量充足, 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而栖霞市在技术体系建设方面远远不能满足有机苹果生产的需要。
五是缺乏成功典型的示范带动。目前, 山东省还没有一处真正取得有机认证的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没有摆脱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典型, 缺乏示范引导, 果农看不到有机苹果等高档果的生产效益, 缺乏发展有机苹果的动力。
三、加快发展有机苹果的几点建议
为加快发展有机苹果, 建议有关部门从转变观念、建设基地、强化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入手, 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 促进落后观念的转变。发展有机苹果, 首先要让广大果农了解严峻的市场形势, 增强忧患意识, 充分认识发展有机苹果等高档果品的必要性。建议有关部门发挥职能, 利用科技下乡活动、《栖霞果业》、《农民之友》栏目以及栖霞苹果网站等宣传平台, 积极向果农广泛宣传当前苹果销售形势、有机果品等高档果的市场前景, 引导果农迅速转变观念, 积极改进传统的生产方式。
二是创建基地,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果农实实在在地看到有机苹果的优势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回忆有机苹果的发展步伐。建议抓住烟台市苹果标准化示范基础建设的契机, 下大力气抓好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观里镇古村的有机苹果基地已开始了一期建设, 建议有关单位集中力量, 靠上去做好服务指导, 从果树管理、果园周边生态环境整治等各个方面做好工作, 尽快打造一处高标准的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基地, 在短时间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引领全市果业高高档苹果发展。同时,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 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 吸引大公司、大企业投资高档果生产基地建设, 并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政策扶持, 加大对发展高档果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
三是加强服务, 搞好技术支持。有机苹果等高档果的生产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必须有完善的技术体系支持。针对目前栖霞市的具体情况, 建议加强全市技术服务队伍建设, 为有机苹果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 建立有机苹果生产所需农资的专门市场或柜台。另外, 建议进一步抓好农村沼气建设, 充分利用沼气产生的沼渣、沼肥等作为有机苹果生产的有机肥料, 以降低有机苹果的生产成本。
四是积极申报, 做好品牌认证。要发展有机苹果, 搞好申批是一个关键环节, 建议认真总结几年来栖霞市苹果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及GAP认证工作的成功经验, 主动争取国家苹果协会等的协助支持, 积极组织申请有机苹果的认证, 尽快获得国家批准, 进一步提高栖霞苹果进入高档消费市场的竞争力, 带动有机苹果迅速发展。
五是鼓励合作, 促进管理技术的统一, 规模生产是有机苹果生产的基础条件, 针对目前栖霞市分户经营的现状, 建议借鉴发达国家农民协会和栖霞市已有协会的成功经验,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引导果农成立苹果协会等合作组织, 以解决农户生产规模小, 技术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 促进果园管理的规范化, 推动有机苹果的快速发展。
对绵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状况的调查研究
秦蔷蔷西南科技大学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绵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项目多样, 规模大小不一, 消费档次偏高;健身俱乐部要在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协调发展的同时, 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和最优化方面更上新台阶。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绵阳市经营发展
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体育产业的基础性本体产业, 也是支柱性的本体产业, 发展商业健身俱乐部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课题调查了绵阳市城区的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情况, 试图通过分析其中的主要问题, 为绵阳市健身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一、绵阳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现状
通过对绵羊市体育局局长的访谈, 查阅体育局的部分文件资料, 走访部分健身俱乐部, 可以了解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的大致情况。
1.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从事体育健身经营的有国有、集体、私营、联营、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等多经济性质。但集体经济性质中实际上是戴“红帽子”的, 名为集体实为私人经营。联营者实际上多数是私人与企业或事业单位联营的, 其中多是挂靠在街道文化中心等集体单位, 采取合伙入股的方式, 独立经营, 自负盈亏。私人经营已成为体育健身娱乐业的主体。在体育健身娱乐行业中的国有成分, 大都是体育局所属体育场馆兴办的, 实行职工集体或个人承包经营。
2. 经营规模大小不等。
从体育局局长的谈话和文件资料中可以看出:在资金的投入量上, 投入在50万以下者约占一半, 投资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者约占五分之一, 投资较大的是南河体育中心、九州体育馆和火炬大厦;在经营面积上, 室内面积平均为500平方米, 室外平均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室内经营面积最大的达3万平方米, 以室内为主与以室外为主的体育健身娱乐场的比例大致为3∶1。每个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数量与其经营规模大小有关, 从几人、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 平均每个经营场所从业人员20人左右, 平均每一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每天消费者人数为80人, 有些项目的日消费人数为个位数。从资金投入量、经营场地面积大小和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大体可反映出体育健身场所的经营规模。
3. 经营项目多样。
3.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 篇三
铁岭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张凤海
铁岭是我省重要的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回族人民世世代代与其它民族一道在很多年以前就生活在这里。尽管他们为数并不很多,但是以“善”小经营著称的回族清真食品业却总是存在这里,时而还有所发展。随着我们迈入小康社会,我市清真食品业也呈现了日益繁荣的景象。清真食品业惊人的发展速度、惊人的社会影响作用、惊人的贡献现实告诉我们:清真食品业已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
一、清真食品业的发展速度快
早在明末清初时期,由于回族人民的迁入,铁岭境内就已经出现了清真小吃。解放前,善于经商的回族人民为了生活,有相当多的人家靠挎筐、摆摊、推独轮车等沿街叫卖“清真小吃”,做着小买卖。建国初期,全市七个县(市)区,都本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将相当一部分个体的清真食品业者组织起来,集中办起了一两家国营的或合营的清真饭店和牛羊屠宰车间(设在县食品公司内),个别县也有保留一两家“切糕”、“烧饼”等独轮车叫卖的。文革期间,受“左”的思潮干扰,清真食品业和餐饮业已廖廖无几(见下表),就餐场所的减少曾一度造成回族人民外出就餐难的普遍现象。1980年,党的11届3中全会后,党中央全力贯彻落实各项民族政策和经济政策,我市的清真食品和清真餐饮业开始得以大力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清真食品业和餐饮业如雨后春笋般,星罗棋布于各地。传统风味得以恢复和继承,新特色花样不断翻新,买卖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到目前,有的企业已经跨出省界,冲出国门,全市清真食品加工业和清真餐饮业总数已达到了311家,为我市历史以来清真食品企业的最多时期,是文革期间清真企业数的29倍,是建国初期的20倍。其中,饭店181家,糕点加工厂6家,牛羊屠宰厂(点)10家,肉禽屠宰厂7家,商店18家,摊床91家。他们当中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生产加工水平的有9家,其中有7家肉禽场和2家肉牛屠宰场。这9家中有5家已成为我市富民强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7家链条式清真肉禽屠宰企业由于采用了先进设备和技术,生产效率与日俱增,日均屠宰量达到了15.3万只。据了解这一产量名列全省清真肉鸡产量之首,产值占全市肉禽总额的48%。
二、清真食品业的社会影响深
清真食品业历史悠久。这一产业的兴衰始终与一定时期的历史总趋势,与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分不开的。但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和多么艰苦的环境中,清真食品业在各个阶层的人们中的影响都是十分深刻的,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谁都知道清真食品是一种营养丰富清淡爽口的食品,这种食品既讲究做工造型,又注重营养配比。为此,颇受各民族人民的喜欢。前不久我们对清真牛羊肉店和清真餐饮店所进行的社会情况调查表明,购买牛羊肉的顾客中只有1%的是回族,而99%的牛羊肉都是被汉族等顾客所购买的;到清真餐馆就餐的人员中,绝大多数人员也都是汉族等顾客。在银州区二十家朝鲜族和汉族的烧烤店里了解到,他们用料中的牛羊肉都是来自清真牛羊肉店的货,店主们都讲,那里的牛羊肉货真价实质量好。每当节假日,也是清真牛羊肉店生意最忙的季节,买肉者络绎不绝,肉店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水准正在向低脂肪,高营养型转移的一种趋势。我们曾在银州区小桥子市场卖油条摊位看到:清真摊点排着长队围着买,而非清真摊点却很少有人问津。我们问顾客“这是什么原因”他们说“清真的大果子是纯豆油炸的”。可见清真食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和位子是多么深刻。这些年来,省、市为了扶持发展清真食品业,下发了许多文件,也给予了很多倾斜。全市各类清真食品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老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新花样不断翻新,经营品种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统清真食品有了新发展。传统清真食品是老一代穆斯林开创并遗留下来的传统遗产,它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最深、需求量也较大。多年来,这种传统产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不断被挖掘恢复并得以发扬光大。调查中,我们看到,在全市185家清真饭店和91家清真摊点中,有62%的饭店、摊点是由老一辈经营者们延续下来的,他们所经营的清真食品是倍受各族人们的青睐的。如开原“马锅烙”已经成为闻名省内外的风味小吃。据开原县志记载,每当原辽西省省长杜有文来开原视察时,都要来光顾“马锅烙”饭店,对其独特技艺赞不绝口。在他的影响下,褚副省长和其他领导来铁也都大多光临“马锅烙”。“马锅烙”虽然起源于开原老城,但现今已打破传统限制,陆续在开原、银州区和吉林一些县(市)开办分店达20余家。满清时期,闻名关内外的“鸡鸭白”烧鸡店经现今第五代传人改为“白记烧鸡”其风格不改,中药材配制方剂不改,质量不改,每日加工量尽管已达一二百只,但仍然供不应求。近年来,“白记烧鸡”又增添了牛肉肠、鸡肉肠及各类牛羊禽熏烧制品约20多种,市场销量一直看好。
2.新风味小吃遍布街头。改革开放以来,回族人民(尤其年轻人)打破了老框框,充分发扬该民族善经营之道,并学习和借鉴了汉族、维吾尔族和朝鲜族等经营方式,在热闹地区也开办了许许多多新格调、新品位小吃店,如:“清真烧烤”、“清真火勺”“清真快餐”等,光是银州区内就有近50家。具有铁岭独特风味的“牛肉火勺”,既松香可口又经济实惠,一人只花两三元钱就可饱口福。每当夜暮降临,各式清真烧烤店便忙碌起来,一群群一伙伙少男倩女集聚在烧烤店中,品味着一串串一根根各式烧烤制品。这些风味小吃为我们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内容,增添了色彩,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乐趣。
3.冲出了省界,跨出了国门。清真食品业以其独有的潜力,在祖国的百业之中,越办越兴旺,越办越红火。这些企业有大有小,有精有简,规模大的员工达到千人之多,规模小的只有一两个人经营,而且经营范围广,经营种类多。随着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它们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向规模化、集团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仅在目前清真企业中,就有够规模的饭店3家,牛羊禽屠宰加工企业9家。这些企业屠宰加工的清真分割牛肉和清真鸡肉产品销往国内达3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同时,还有3家企业已经把自己的产品远销到香港、澳门地区和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一些阿拉伯国家,每年他们换回的外汇达1255.7万元,这在铁岭清真食品业的发展史上也是从来没有的。由于这些企业坚持诚信第一,质量第一,环保第一,它们的产品被清真食品协会誉为“安心肉”、“放心鸡”,并被省政府评为“无药物残留的优质产品”、“省首批百家”最佳诚信企业和“全国农产品贸易博览会金奖”、“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
三、清真食品业的经济效益好。从全市300余家企业的经营情况看,清真食品业方便了群众,丰富了生活,同时,为国家和地方创造了价值,做出了贡献。其具体表现为:其一,经济效益好。这些企业年产值(包括销售额)达116785.28万元,利润达2056.26万元,为国家纳税(不包括招商引资企业税)610.44万元,以大成农牧有限公司为例,出口创汇950万元。其二,社会效益好。这些企业除了妥善安排了6000余名回、汉族劳动力外,都创办了许多附属的卫星企业,如饲料厂、浮化厂、饲养场等。这些卫星企业安排的社会劳动力多达29300余人,是主体企业所安排劳动力的9.7倍。以6家清真肉禽场为例,它们扶助培养的肉鸡饲养场就有8140家,遍布全市八个县(市)区,安排闲散劳动力27200人,这些养鸡户自身年收入就多达24750万元。其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多。全市3000多家清真食品企业,都能积极响应党和各级政府的号召,涌跃参与各地组织的帮贫救困的公益活动,帮助各地方排忧解难。据三年的情况统计,这些企业光是捐赠的款项就有79.36万元。以银州区87家饭店为例,他们的捐款就有43500元。
总之,这些年来,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清真食品产业,并且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发展。我们相信,以它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它还会以新的姿态,新的成就立于百业之中。
四、当前清真饮食业存在的问题
就全市清真饮食业来看,总体情况是:大型企业好于小型企业,加工业好于餐饮业。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在对招商引资的清真企业的待遇方面,个别地区对有的外来投资企业,在投资一两年后曾出现加价提标的现象。
2、在清真生产加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深加工程度不高,尤其是屠宰加工企业目前还只处在粗加工阶段。
3、在清真餐饮业中,存在着“小多大少,简多精少”的现象。即规模小的企业多,规模大的少;简陋的多,称得上精品的少。从经济效益上看,我市的清真餐饮企业数量占全市餐饮业的6%,而经济效益却不足全市的1%。
4、在坚持清真标准方面,仍有极个别清真企业存在着“清真不清”现象。
五、调查给我们的启示
清真食品业是一种食品文化,是一个历史时期民族事业兴旺发展的象征。
清真食品业是一种产业,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开发它,发展它可以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和财富,因为市场是检验产业生存和发展的试金石。
清真食品业是一种历史,是保持和发扬老一辈回族人民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历史。
清真食品业是一种文明,是饮食的文明,营养学的文明,强身健体的文明。同时,它也是一种政治文明,它伴随着自身的发展,日益满足和丰富着包括回族在内的各民族人们的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还体现着“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因此我们建议:
应当支持和发展清真食品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尽可能多地为这一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目前,市民委正在积极帮助有外贸项目的企业落实“民族贸易”企业贴息贷款政策;政府其它部门也应尽可能多地创造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充分挖掘这一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加速清真产业的快速发展。
应当进一步在清真食品的品牌和优质、价廉上做文章,在扩大再生产和深加工上做文章,加强经营管理,不断翻新花样,拓宽投资渠道和扩大销售市场。
应当立足铁岭,走出国门,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特别是伊斯兰国家和阿拉伯世界的市场。目前,我市清真肉禽加工业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一定的外贸销售量,但没有形成集团优势。为扩大出口竟争力,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帮助这些企业尽早组建一个统一的对外销售网络。
4.浅谈有机食品贸易的现状与发展 篇四
摘要:21世纪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有机食品是近年来食品行业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有机食品消费必将是本世纪主要消费趋势,有机产品将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需求。我国有机食品发展正处于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有机食品事业只有十多年的历程,经验、技术等各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得有机食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有机食品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简述其未来发展方向、趋势及措施。
关键词:有机食品贸易;绿色壁垒;生态农业;有机食品;
一、我国有机食品贸易现状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是目前国标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FOAM)认证的食品。有机食品含有机食品原料(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加工食品两个层次,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除有机食品外,目前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
我国1990年通过向荷兰出口浙江省临安县生产的红茶和绿茶开始有机食品的出口,其出口额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从1995年的30万美元,上升至2006
年的3.5亿美元,年出口增长率在50%以上。出口的主要种类有大豆、茶叶、蔬菜、杂粮等,出口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与此同时,我国有机产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的蔬菜、有机稻米、杂粮、茶叶等农副产品和核桃油、山茶油、蜂蜜等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有机食品占国内食品市场的比例有望达到1.0%~
1.5%,出口的有机食品占全球有机食品国际贸易的份额则有望达到3.0%,甚至更高。
由于国际市场绿色环境的形成和完善,使我国现行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受到重大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发展时期。一方面粮食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但还不能完全将市场拱手让给外国另一方面,我们的很多名优特农产品具有质量和价格优势,可以占领一部分国际市场,特别是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者,应在充分考虑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尽可能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我国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目前,在农产品国际贸易领域,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比重日益增长。有机食品的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要高30%,有的甚至高出60%,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和较低的资金投入两方面获得收益。具有地区特色的产品,如果没有质量优势,就没有竞争力,如果附加值低,就难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加快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有机食品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这首先在于,世界的绿色潮流为中国提供了市场机遇。从国际需求市场看,有机食品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他们的有机食品基本上靠进口,德国、荷兰、英国、美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60%、60%、70%、80%。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国际上对我国有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有十分巨大的潜力,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干果类、蜂蜜,以及绿色药品如中草药、生物药品,绿色纺织品如丝绸、棉花等颇受外商欢迎。现阶段我国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
其次是我们自身具备条件。一是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在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有机农业的精髓。有机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依靠现代科学知识,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反思后的新的运用。二是中国有其地域优势,农业生态景观多样,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尽管中国农业主体仍是常规农业依赖于大量化学品,但仍有许多地方,多集中在偏远山区,或贫困地区,农民很少或完全不用化肥农药,这也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基础。第三,有机农业的生产是劳动力集约型的一种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这有利于有机食品发展,同时也可以解决大批农村劳动力。第四,10多年来的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了技术积累,并作了广泛的宣传,使绿色食品的概念深入人心。再加上常规农产品生产方式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思考和深思,只关注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已远远不够,而必须考虑食物的生产方式对资源、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适应国际贸易环境需求,开发有机食品势在必行。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有机食品的推出不仅可以解决环境和食品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且也将是我国摆脱农产品出口困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我国有机食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发展正处于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市场环境越来越好,市场覆盖面也越来越大,而且有机食品在质量标准和品牌影响力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具备了扩大出口的技术条件。因此,我国有机食品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有机食品事业只有十多年的历程,经验、技术等各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使得有机食品出口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有机食品贸易面临国外“绿色壁垒”的威胁。
目前,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如日本、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大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成员”,也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最为盛行的地区。他们凭借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垄断优势,以保护资源和环境
为由,先后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并通过WTO将贸易与环保紧密挂钩,以抵消由于劳动力价格、运输和原材料价格等其他国际贸易竞争因素给本国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这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面临缩小的可能。由于达不到进口国技术条件和安全性指标的要求,在有机食品中,只有约占10%的AA级绿色食品才能达到国外的有机食品标准,才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余90%的A级绿色食品,难以被国外市场广泛接受,使我国近几年来有大量有机食品(主要是A级绿色食品)出口受阻。
(二)有机贸易出口企业治理机制不规范。
我国有机贸易出口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有机品牌经营的理念和能力较弱,呈现出了“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在出口贸易中,许多企业缺少技术力量的支撑,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以量取胜”、“靠出口数量扩张为主”的低价战略;而我国有机食品本来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绿色食品市转自http://场的深度调研和总体把握,相互之间盲目竞争,自相压价,客观上存在倾销倾向,给我国有机食品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有机食品出口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且缺乏创新品种。
目前,有机食品产品、销售额都有大幅上升,但是相对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有机食品发展的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都比较小,只占全国大宗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左右。而且有机食品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品种单一,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同类产品品牌繁杂、著名品牌少等,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对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出口多样化形成了障碍。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深加工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国际市场消费多样化的需要。
(四)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体系不完善,且现行出口体制不顺。
我国目前的认证体制存在认证过程复杂、技术落后、对认证企业和生产企业监督不力以及认证诚信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的认证标准至今仍未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认可,难以与国际接轨,使得有机食品出口渠道不畅。
同时,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出口体系仍不能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要求,造成生产与贸易相分离,这也使得绿色食品出口难度增加。
三、对我国有机食品出口的建议
随着国际市场对有机食品需求量的加大、我国政府及消费者对环境保护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我国生态农业和生态建设的良好基础,我国的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有机食品产业的竞争将成为农产品竞争的焦点。公务员之家
第一,破除绿色贸易壁垒,扩大有机食品出口贸易。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信息的收集和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有机食品法规、标准、认证体系的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企业应转变观念,通过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营销,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调整有机食品产品结构。加强有机食品的基础研究,对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进行攻关,开发新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有机食品。在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同时,推进A级绿色食品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同时,政府应加大技术的推广,提高有机食品产业化标准。
第三,规范出口企业管理,实施有机品牌战略。加大政府对有机食品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扩大有机食品企业规模,提高我国有机食品国际竞争力。同时,有机食品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意识地扩大和宣传产品商标,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食品标志的国际知名度,为我国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第四,坚持和完善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有机食品国际认证步伐。我国要参照国际标准和法规,加快健全我国有机食品管理的办法和法规体系,对外与外国政府的有机食品相关法规对接互认,对内规范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由于只有通过进口国标准的认证才可以出口其他国家,所以我国标准应该保持与国外标准一致性,从而提高企业认证的效率,提高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市场推介、品牌整体形象宣传等,使我国绿色产品标准和认证准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为绿色食品的国际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5.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 篇五
铁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保健食品备案申请材料清单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材 料 名 称 页数 备注 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备案申请书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身份证明复印件 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学历证明复印件(高中以上)申请人为法人企业的交法人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经营场地合法使用的证明文件,包括房产证明或租赁协议和 被租赁方的房产证明复印件 经营场所区位平面图(包括所在街区、毗邻场所等)经营场所内部平面布局图(包括经营区域、生活区域,货架 方位等)图纸需标明真实尺寸 拟经营产品功能种类及品种 申办人不是法定代表人的,应提交法定代表人委托书和申办 人身份证复印件 企业管理制度(进货查验、索票索证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 度;经营场所和仓库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 训制度;保健食品售后服务和召回制度)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报材料真实性自我保证声明)、(药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法人、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个人简历)(健康证)申请人:
行政 许可 申请 人 行政 许可 受理 机关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委托代理人:
年
月
日
承办人:
年
月
日
注:
1、申请材料使用 A4 纸打印,制作封面和目录,编制页码,按以上顺序排列,装订成册 一式二份及文字资料电子版一份。
2、所有材料均须加盖公章,如企业未有公章,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代理人)须逐页签字。
6.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 篇六
人力资源是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 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营运能力和体力营运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说, 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 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地球上最丰富的矿藏是在人的脑子里, 影响人类前途的不是石油等矿藏, 而是人类智能的挖掘, 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表明国家已经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关注人力资源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建设依赖农村人力资源, 依赖农村范围内人口总体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也称为农村“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数量在我国的人口普查中已明确显现, 因此, 调查分析我国农村的人力资源质量现状, 针对性地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对转变农村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 长三角地区的南翼, 是一座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滨海城市, 也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 每平方公里1279人。本文以温岭市农村青年为调查对象, 随机抽样调查为基础, 座谈和个别访谈为补充, 调查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源质量现状, 提出建设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思路。
二、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本课题选取温岭市6个典型乡镇:松门、箬横、泽国、横峰、温峤、坞根, 既有地理位置之代表性, 又有区域经济之特色, 可代表温岭市的整体现状。2013年3月开始, 通过随机抽样方法调查, 得到本文18-35岁青年组的调查信息, 再通过座谈和访谈为补充, 确保调查内容的完整性。由于温岭市农民均实行了“农保”, 为身体素质提供了足够的保障, 因此, 本文仅从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思想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一) 文化素质
图1为青年组的文化程度与全国人口普查、浙江省人口普查以及温岭市人口普查统计数的比较。
可见, 浙江省的文化程度平均水平与全国普查的相近, 但温岭市的普查与调查抽样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 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中, 温岭市高出全国统计近9个百分点, 调查中青年组的比例比温岭市低62个百分点, 比全国低近53个百分点;高中文化程度中, 温岭市低于全国统计4个百分点, 青年组人数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 高于全市4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中, 温岭市低于全国近5个百分点, 青年组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高于温岭市19个百分点。
(二) 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 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 是影响青年成才的一种智能要素。个体从事行业和其经济收入, 可以是个体能力素质的量化的侧面反映。图2为温岭青年在各种行业的人数比例。
由图2可知, 在温岭的青年行业比例中, 经商人数第一, 私营企业 (含小企业主) 第二, 其他三个行业相对较低。图中的文教卫生行业是负责村计生、教育、文书等的兼职人员, 他们同时从事其他, 如种植、养殖、私营企业或经商。从事种植和养殖业人数比例不高, 所从事的人员的地域性较强, 主要分布在箬横、坞根、松门。这与温岭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有关, 箬横是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 松门和坞根的养殖布局更趋优化。调查数据显示, 这些被调查对象由于从事的行业性质, 其家庭人均收入达5万元, 高于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0元, 更高于温岭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44元。
(三) 思想素质
温岭市三面环海, 地处浙江黄金海岸中部, 曾经是一个交通和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缓慢、自然资源馈乏、农民收入靠天的偏僻小县。农村劳动者受到传统思想观念束缚, 传统农牧畜渔业在仅有的资源上运作, 带给农民苦不堪言的生活。改革开放后, 勤劳的农民以自家土地为基础, 忙时下田间地头劳作, 闲时走街串巷做小买卖, 青年一代开始走南闯北积累经验, 为最初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民营企业、家庭作坊、海涂养殖、特色种植如雨后春笋, 农村人力得到广泛流动和利用。然而, 调查结果表明, 青年的思想素质还是令人担忧。业余时间有51%的人选择城区的夜总会、KTV、酒吧等娱乐场所, 20%选择村级活动中心, 选择上网的有23%, 选择看电视或电影的有4%, 而选择书店或图书馆的仅为2%。
三、人力资源发展思路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 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农村教育。概括地说, 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一) 关注经济性人口迁移
关注外来流动人口的经济性迁移。工业增长需要劳动力来完成, 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显著的联系。温岭市各乡镇均有各自的支柱产业, 其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去年温岭市的流动人口多达80万, 他们大多数为青年人, 与常住人口之比为2:3。由于常住人口又有一部分经常性外出, 因此实际情况是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约为1:1。作为经济和社会双重转型条件下的重大现实问题, 温岭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与大规模经济性人口迁移有关。外来流动人口对温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他们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必须制订有效的制度, 关注经济性的人口迁移, 加快农村的人力资源建设。
关注本地农村青年经历高等教育后的人口迁移。完善农业政策和农村管理制度、回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 让足够数量的高学历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稳定在农村,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图1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成员除了电大和农函大等成人教育获得学历外, 有部分是普通高校毕业后回到农村协助父母经营的个体企业主, 还有部分是自主创业的有志青年。
因此, 关注温岭市的经济性人口迁移, 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才能优化产业结构, 更加高效地为温岭经济发展服务, 提高跨区域农民的素质, 对建设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建设增添正能量。
(二) 提高家庭素质教育
家庭素质教育是以家庭为组织形式, 依据孩子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遵循育人规律, 以全面提高孩子素质, 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和谐。“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新人超旧人”, 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为人父母者, 无不期望子女胜过自己。然而, 由于条件制约, 农村家长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 有些家庭的确有良好的传统家风, 但也无法弥补对孩子素质教育的欠缺。加强农村家长教育, 提高家庭成员素质, 是实施农村素质教育的前提, 也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关键举措。因此, 首先要提高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 设立乡村图书室, 购买一些适合农村家长阅读的书籍, 让他们经常能读到新书、好书, 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做孩子的榜样, 与孩子一起成长;其次要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观, 通过开办专题讲座,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认识学会做人比学会学习重要, 素质提高比得到高分更有意义, 让他们懂得一些人才成长规律, 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再次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邀请专家或家庭教育做得比较成功的农村家长, 提供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教育方法, 指导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实践。只有农村家庭素质提高, 才会为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才能让农村的人力资源更快地成为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本。
(三)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当前的国情下, 农村还得靠农民自身来建设, 因此要加强农村建设, 就必须强化农村青年的职业教育。农村人力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2004年, 教育部提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目标,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 积极参加了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 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温岭电大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 开设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园林技术、园艺技术、畜牧、观光农业等专业, 目前从事农、林、畜、牧业的农村青年带头人以电大培养的农民大学生为主, 他们将专业需求与学习紧密结合, 创造了喜人的成绩。依托电大的人才优势, 联合乡镇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是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遍布全国各县市的电大开放远程教育, 是农村青年的人力资源建设的一个主平台, 既可以为村委和乡镇企业培训管理人才, 又可以让广大农民习得一技之长, 电大的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 建立农民信息网
由于自身素质及其所处环境的影响, 农民往往无法准确及时地获知技术信息、劳动力供求及农业技术和农产品供销信息。在温岭市范围内, 个体企业发达的乡镇急需大量的劳动力, 种养植大户急需专业种植、养殖知识和及时的市场供需信息, 因此, 建立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网络尤为重要。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网络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 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包括农产品供需信息、农林畜牧业生产技术信息等;第二, 建立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包括本地人口信息、外来流动人员信息、企业用工信息等。利用电大遍布全国的远程网络资源优势, 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从目前的县级推进至各乡村服务站, 逐步完善遍及城镇、乡村的各级专为农民服务的信息网络。加大网络投入的力度, 丰富农村所需要的专业内容, 提高农民素质,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缩短中国农村与国外农村的差距。
四、结语
【关于发展铁岭市有机食品的调查】推荐阅读:
关于板材发展情况的调查07-23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存在三大障碍08-23
关于高中学生社团发展情况的调查10-25
未来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06-28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的调查报告08-31
关于南山农家乐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06-27
关于冷水江市建筑与环境发展的调查报告08-25
关于中国高尔夫发展前景的调查报告11-17
关于黄石市物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