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的写作背景

2024-10-16

秋思的写作背景(精选14篇)

1.秋思的写作背景 篇一

雨巷的写作背景

《雨巷》写作背景

戴望舒熟读法国诗人魏尔伦的作品,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说,他也接近魏尔伦。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若闷沮丧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戴望舒这首诗表现了从“五四”运动中激昂地飞腾起来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剧感。他的诗虽然不是反抗和战斗的诗,但也不是屈辱和忍受的诗。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悲剧主题蕴涵有时代的特征。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居“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认为不能这样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第二,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的。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诚如叶圣陶所说,《雨巷》在音乐性方面也具有突出的成就。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错综变化,常用首语重叠,加上奇特的字句组合,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使得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优美的旋律,细腻而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回而迷茫的心境。 阅读提示 文章从诗人的气质,象征性和音乐性等方面对《雨巷》进行了深入的赏析,这里再提供另外一个“视角”。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写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当时他正避居于施蛰存的家乡松江。这首诗虽然字面上写的是如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可是了解时代背景的作者不难体会到这是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的契合,而不能仅仅当作恋歌。这是他写政治抒情诗的开端,并且初步显示了他此后诗情的基本风貌:日常生活情绪和政治情绪相互渗透,合为一体。

《雨巷》文章疏导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雨巷》就是这样。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果然,梦幻般的姑娘出现了。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中。走近时,“我”看到她是那样地哀怨、忧愁,投出的目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她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一般,飘过“我”的身旁。姑娘最终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篱墙”边。雨巷里又只剩下“我”一个人,孤独地行着,继续渺茫地希望着、期待着……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和与涛涛的回忆!

雨巷的写作背景

2.秋思的写作背景 篇二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 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 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中, 任何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变动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它有着历史与环境的成因。新闻记者要想真实、客观、全面、深刻地报道, 就必须考察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各种背景因素, 从中选择恰当的背景, 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什么是新闻背景?笔者以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对新闻背景的定义较为准确。他认为新闻背景“是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酝酿与生成、存在与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它反映着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原因与过程”。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帮助人们理解新闻真实含义的相关事实材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梅尔文·门彻说过, 不使用背景材料, 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任何事件都不是没有缘由而突然发生的。记者的任务就是发现事件的原因, 说明它的发展, 而且最好是在一个最短的篇幅里做到这一点, 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要巧妙地选取负荷量大的背景材料。所以说背景材料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记者在新闻采写中, 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重要意义。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背后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新闻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需要记者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去提炼, 使用新闻背景材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受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的制约,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是不能直接发表个人观点、表达个人对新闻事件的倾向性的。然而, 在实际的采写报道中, 记者对自己采写的每一个新闻事实, 总是有着自己的立场和看法观点, 任何新闻报道都不可回避倾向性。那么, 如何做到既能客观报道又能体现记者的倾向和判断呢?有经验的记者通过长期的采写实践发现, 巧用背景材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受众阅读新闻报道, 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新闻信息, 更重要的是在获得信息的同时能够增长知识。随着受众文化知识的不断提高, 他们对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记者如果在新闻报道中能引经据典地实施消息的传播, 给读者补充一些知识和养分, 激荡起读者某些联想, 就能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 开阔读者的视野, 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经历了三次改革, 每次改革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其中, 第三次新闻改革提出要“不拘一格创新体”, 这一点对我们新闻写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创新体”, 笔者认为应首先改革新闻写作技巧, 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会用、巧用新闻背景材料。有经验的记者把新闻背景与新闻主题的关系比作绿叶与红花, 红花虽好, 还要绿叶映衬。因此, 在新闻写作中, 记者要有“精修绿叶扶红花”的意识, 用心写好新闻背景。

记者报道的新闻内容种类繁多, 面对的受众涉及各个方面, 这就决定了新闻背景材料的种类也很多, 包括历史背景、地理背景、知识背景、人物背景、事件背景、政治背景等。在新闻写作中要有效地运用背景材料, 就要对症下药, 因此不同的新闻要选择不同的新闻背景材料, 不能“一勺烩”, 要让背景材料用得其所, 更好地衬托、深化新闻主题。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背景材料在新闻写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新闻写作的闪光点。背景材料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一篇新闻作品的质量高低。好的新闻作品善于使用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也为这些好的新闻作品锦上添花, 恰到好处地使用背景材料无疑是改进新闻写作的有效途径。由于我国国内新闻写作受记者自身修养及编辑水平等因素影响, 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不够灵活, 不甚恰当, 会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价值, 一定程度上制约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 我们在新闻写作中要视作品需要, 改变传统写作观念, 重视背景材料的使用;改进写作方法, 善用背景材料;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用好背景材料。

3.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篇三

学习语言就必须了解相应的文化。尤其在英语写作中。近年来国内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和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写作成绩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提高,基本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究其原因,除了英语语言知识未掌握之外,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也是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外语的。汉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分属东西两大不同文化体系,加上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产方式、社会结构迥然不同,因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模式。英语写作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模式转换的行为。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母语文化模式的干扰。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就是从汉语的文化思维模式向英语的文化思维模式过渡,一般的讲,学生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代替目的语,这就可能形成文化负迁移,以至同一个信息用母语表达和用目的语表达出入很大。要想避免这种出入的产生,就必然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一、了解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中交际语言的具体表达内容是不一样的。跨文化交际时,交际者常常用自己已有的语言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文化观念系统来对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评价和筛选。相同的就顺利接受,对相异或部分相异的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抵制情绪,在运用时,又将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模式套入到新的语言文化中去,用旧的框框套新东西,套不进去的地方,就按自己原有尺度对新东西进行“削足适履”式的改造,这就难免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文化上的误解,或两者兼而有之。英汉词汇中关于牛、马的文化伴随意义的不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牛”在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中一直作为主要农耕工具,因此汉民族赋予“牛”许多文化伴随意义。健壮、力大,任劳任怨等,因而有“健壮如牛、老黄牛”之说;而在英国,古代英语民族以游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马”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在英语里“马”被赋予了类似于汉语中“牛”的文化伴随意义,产生了“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如牛),a willing horse(老黄牛)”等一系列的表达。可是中国学生对类似如“牛”、“马”的词语文化伴随意义不了解,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仍套用汉语的文化规约,写出“He is as strong as a bull.”的句子。此外,英汉的语序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我昨天下午在教室学习。”把时间,地点放句首,而英语的语序却是:I studied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afternoon.时间地点放在后边。在语言表达习惯中,英语一般把主要论据先提出来,连接词引导的句子放后边,而汉语刚好相反。比如在篇章结构安排中根据Kaplan的研究与调查,英语篇章的组织与发展主要成直线型,显得直观。即英语段落通常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按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意思。这种思维过程是演绎式的,抽象的。汉语篇章受汉文化影响,呈螺线型。文章追求含蓄,不言而喻。先绕圈子,最后点题。

著名的语言学家Lado曾指出,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学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写作时如果不进行文化思维模式的转换,就不可能排除汉语文化的干扰,达不到书面交际的目的。所以在进行英文写作时,要顺利传递、接受信息,非揭示隐含在语言背后的、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不可,让作者了解双方的文化特点,自觉地改变和调整自己固有的框框,超越“自我疆界”,消除两种文化接触时所产生的障碍,使作者自己处于目的语国家人们的位置和思路上,达到移情的理想境界,就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文化负迁移现象。

二、了解文化背景的有效途径

在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用另一种语言文化进行写作时,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完全适应一种新的文化环境,从这一点说,英语写作本身就是一个了解与适应另类文化的过程。所以怎样扩大文化获取的渠道,全面了解异文化,尽快缩小对目的语文化适应的时间,是减少或预防写作中文化负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了解异国文化,扩充知识面。

1.阅读文学作品。对中国人来说,要想高强度地获得西方的文化信息,阅读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来源渠道。对此,胡文仲先生曾有一段全面的论述,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提供最生动、最具体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文学作品之所以生动具体,是因为它提供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场合,每个人都存在他(她)的身份以及他(她)与其他人的关系。所以说它深入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人物的感情和心理状态中去。之所以说它全面是因为文学作品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社会的最底层到达官贵族、富商大贾,从历史到现代,从主流文化到多种亚文化,从白人社会到少数民族社会。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没有任何其他材料可以替代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读者的感情与书中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制造的氛围,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由此可见,阅读文学作品能给人种种间接的生活体验,接触到许多文化信息,其生动性与深刻性使人经久不忘。

2.听唱英语歌曲。英语歌曲是西方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正如中文歌曲有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英文歌曲同样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选择一些英文歌曲穿插在课堂上进行,并讲解其中的文化信息和前后背景,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风格,酒吧音乐粗犷,民谣轻柔,乡村音乐传统,摇滚强硬,不同风格的音乐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通过这些歌曲,我们了解了美国中产阶级的中庸与虚幻,他们对宁静与闲适生活的渴望,他们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以及所提倡的民主自由,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等。

在歌词中还可以学到地道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所赋予的区别。如Blue Boy中的“blue”表示“忧郁”,不同于字面意思的“蓝色”;“be blue about the prospects”表示对前景悲观;“He was blue.”即“他的情绪低落”。英语中的“cow boys”是西方国家特有的人群,如Mama,Don't Let Your Babies Grow Up To Be Cowboys.(妈妈,别让你的孩子长大去做牛仔)这首歌描述了牛仔孤单、贫穷、流浪四方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与众不同;My Heroes Have Always Been Cowboys.这首歌直接赞美牛仔的生活勇敢无畏,超凡脱俗。美国歌谣1929讲述了美国大萧条,A dollar bill isn't worth one thin dime(一美元钞票不值一角银币);Somehow we've gone to drugs instead of wine。(不知不觉爱上了魔鬼毒品),这两句最典型地描述了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现状。

3.加强对比。中国学生用英语写作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保证多渠道获取文化的前提下,还要及时地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概括归纳,积极引导汉语为英语写作服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适时导入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内容,并与中式文化思维进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英汉两种思维对语言的不同影响,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并善于发现总结其特点,克服汉文化负迁移心理,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因为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把握地道的英语,而不是Chinglish——中文框架下的英文词句。因此,要训练学生逐步把母语的词汇、句法和句子构造统统抛到脑后,用第二语言取而代之。在英语写作中,一对一式的对号入座的语义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总是以自己的母语来界定第二语言中的句式,不但会抹去新语言的丰富性,还会曲解它的原意。在表达时,不忘记母语,就很难写出地道的符合英语文化的句子。在广泛接触英美国家文化的同时,还要潜心体验两种文化的异同,这样才能逐步深入,逐步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最终达到明晰的交流。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写作技能。在精读课上同学们要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除了字、词、句、篇章结构外,老师还要介绍文化背景等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信息的分析,结合该课文的写作手法,向学生传递一定的英语写作知识和技巧,了解特定体裁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Young Linda W.L.Cross--talk and culture in Sino——American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2] Stewart,E.C,American cultural patterns: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Intercultural press,Inc,Chicago,1981:P82-85.

[3] 刘建民.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外语教学与翻译 2003.

[4] 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 何安平.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

4.观沧海的写作背景 篇四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5.朱自清《背影》的写作背景 篇五

在朱自清写《背影》的前几年,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是非常矛盾甚至敌对的。朱自清22岁北大毕业回母校扬州八中执教时,与父亲发生了一次激烈的矛盾冲突。曾任徐州烟卖局局长的父亲朱鸿钧在48岁时失业,赋闲在家。他认为老子领取儿子的薪水实属天经地义,于是凭着与扬州八中校长的私交,未与儿子商量下,径直取走了儿子朱自清当月的工资。

父亲此举,让受新思想熏陶的儿子朱自清十分不满,于是愤而离职。后来,朱自清还把妻儿接到杭州安家。父亲朱鸿钧显然对儿子的这份安排相当生气。父子之间为此中断交流,在这个时期父子关系降到了冰点。

直到1925年,朱自清转到北大执教后,意外收到父亲给他写的信,说“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种话,其实意味着父亲在服软了,朱自清才想起八年前家道中落,父亲送他上学,给他买橘子的种种,才有了这《背影》。

6.世界请听中国朗诵的写作背景 篇六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遭受强烈地震。当天下午四点多,《青岛晚报》的编辑刘涛先生给我电话,向我约稿,我说:“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呢,若写了,先给你。”晚上,我所供职的青岛市文联举办了一个迎接奥帆赛的大型文艺演出,我坐在青岛人民会堂观看,心神不定地接到几条有关地震的短信。朦胧不安的意识中,我感到中国出大事了,这场灾难可能非常严重。

回来上网查看消息,果然是山崩地裂的塌天大祸,我决定先写一组短诗,随手起了个名字:《抗震诗传单》,这显然是受抗日战争中诗人的墙头诗,枪杆诗的传统影响而来。这组诗发表在5月15日的《青岛晚报》上。

接下来,电视、电台、网络、报纸,关于地震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震撼了中国,震惊了世界。12日后的5月,中国人的心埋在地震的废墟里,血在流,泪在飞。

面对人民和祖国的灾难,我的泪水盈眶,心在颤抖。十几天中,我写了四首长诗,它们是:《2008中国:心灵记录》、《2008中国:大爱关注》、《2008中国:评判叙述》、《2008中国:灵魂重铸》。

抗震救灾没有结束,也许我还会写。中国遭受痛苦的时候,无数首诗歌又一次喷涌而出,温暖着、感动着我们的人民。诗歌在灾难中焕发活力,由此,我再次反思中国新诗的命运:在这个瞬间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诗人何为?诗歌何为?。

学诗,写诗,从1966年3月份在《山东文艺》发表第一首诗算来,我已经写了43年。毛主席词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若38年是弹指一挥,我的写作经历已是“弹指一挥”还零5年。从抓住钢笔、圆珠笔写,中指上磨出厚厚的茧子,到现今,用手指头敲击键盘,不闻晨钟暮鼓,却是魂牵梦萦。回头想想这大半生,还真是与诗相伴,偕诗同行。诗使我心态不老,诗给我乐趣无穷,诗让我歌哭思索。无论是走在坦途还是身处逆境,眼前是沙漠还是绿洲,总有诗情因中国而生,总有希望的玫瑰在我心中蓬勃地开放,给我鼓舞,给我力量,使我的人生有了些许浪漫色彩和几缕思想芳香。人生有此境况,吾心足矣!

然而回首中国诗歌和诗人的生存状况,却真让人高兴不起来,甚至为之深深地担忧。不知有何根据,某人公开地宣称:“诗歌死了!”又有人莫名其妙地反问:“中国还有诗歌吗,诗歌在哪里?”还有人肆意糟蹋诗歌,蔑视诗人,将现在仍然还坚持写诗的人看作是“神经有问题”。这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有诗人和诗坛自身的原因,也有不公平的社会偏见,反正都是非理性,不正常的状态。

在这种非常不利于诗歌发展的情况下,稍能聊以自慰的,是我一直没有放弃诗,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和面前的键盘,反而更加小心地呵护诗,让诗在我的心头生长。

面对世界,时代和社会的进步,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面对我身边的人和事,我想发出属于自己的诗声音。43年来,只要是我认为重要的题材和事件,我为之感动的人物与场景,我都用诗的形式作出了回应。

在我被称为青年诗人的时候,我诗思回荡如溪流,写出了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风流歌》;

在我被称作中年诗人的时候,我诗思奔腾如江河,写出了在评论界和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的长诗《’97诗韵》;

在我被称作老诗人的时候,我诗思澎湃如海洋,写出了长诗《20世纪诗典》。

有同龄人说,毕竟是年近花甲,精力不比年轻时。可我起码是在写诗上还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自己还能写。坦率地说,我近年来的大部分诗作都和报刊约稿有关。我曾为之戏言:“应约而生”。

我写诗的热情还在,但出版诗集的干劲却不大了,因为诗集难出,我怕麻烦。2003年7月,作家出版社为我出版了十卷本的《纪宇诗文珍藏本》,其中八本诗集,两本散文集。再往后就没再编新集子。现在,那珍藏本十卷第一版的五千套已经售完,编辑早就催促我修订再版,可我迟迟没有动手。本来我想编一本进入21世纪以来的诗歌集,做一个阶段性的小结。目录列出来一看,感到实在太多。反复斟酌,最后决定避免重复,仅编辑从来没有入集出版过的部分诗歌新作。

此刻翻看目录,许多往事禁不住涌上心头。我想起那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怎样的诗啊,为了在报刊上发表这些篇幅不算短的诗,我曾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

《三月,春风中的里程碑》不是约稿,是我自己要写,而且到处联系,希望在国家最重要的报刊上发表而最终没有达到目的一首诗。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种地纳粮,交皇粮国税是天经地义的义务。可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多少年来,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为农村下发的。中国农民太苦了,中国农村太落后了,中国农业太危险、太需要支持了!所以当全国人大第十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为农民减税和在五年内完全免除农业税的喜讯传来,我极为激动和兴奋,立即决定写这样一首诗。我认为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关于农民和土地的头等大事,应该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如果我还承认自己是中国的诗人,我就不能沉默,我必须写出自己的心情,发出响彻云天的诗的声音。

稿子写得很快,诗句如心泉喷涌,我想起了关于农民兄弟的许多不平事,想起了许多向农民摊派税赋的案例,想起了一些乡镇和县政府超大的富丽堂皇的办公大

楼,我们的公仆想没想过,这些都会加重农民负担。我还想起,在中国作家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朱熔基总理给我们做报告,说起某县政府的办公大楼,有人批评说:其豪华和气派“简直都赶上总理府了!”朱总理说:“我哪里有什么总理府,我只有几间办公室!”

诗写成了,往哪里发呢,要快必须是报纸,我首先想起了《人民日报》。我不知道文艺副刊部的电子邮箱,要快只能是发传真了,我想方设法打听到传真号,迅速把稿子传真过去,对此稿在《人民日报》发表,我寄予很大希望。二十多年前的1981年,我的《风流歌》不就是在《人民日报》上首发的吗?因为这是拥护中央决定,为农民表达心情的诗;如果中央没有做出这个决定,这是我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我写的这首诗即便有些“尖锐”,有些“批评”,那也是“马后炮”。

等待结果,我不想一稿同时多投,很快我接到了报社编辑的电话,是个女士,她说:“你的诗我们看了,挺好的。可惜在两会期间,我们报纸的版面特别紧,怕耽误你在别处发表,特意告诉你,你给别的报纸看看如何?”

那好吧,北京不行去上海,第二家我选《文汇报》。收在本书的诗,好多都是在《文汇报》首发的,这个稿子也应该行。我知“笔会”邮箱,鼠标一点,稿子发出去了。很快,“不用”的回信来了。我突然觉得,把这个稿子给《文汇报》是不应该的,这个题材还应该回北京。

给《光明日报》,结果也不用。还能再给哪里呢?我灵机一动,想到一个最应该用这篇稿子的报纸:《农民日报》。说老实话,我很少看这份报纸,但我想就凭这个昭告天下的名字,《农民日报》也应该发表这首诗。可是我从来没有联系过,也不知其地址电话,我从北京查号台查到号码,打通了,是一个男士接听,好像是个编辑。我说明了意图,有一首什么样的诗,希望他们能发表。“诗歌吗,我们报从来不发诗歌。不过有个栏目叫百姓茶座,你可以写点杂文。”

来源:(?retcode=0)-新诗集《大中国》——序_纪宇_新浪博客

从来不发诗歌,但我相信中国农民中肯定有人爱读诗歌,“从来不发”决不意味着从来

都正确。我没法和他理论,直截了当地说:“你们报从来不发诗歌,这首诗也应该发,这是和农民关系最大的事,《农民日报》有这个义务。”听我这样说话,他对我说话的口气和自信产生了兴趣,他问我:“你是谁?”我说我就是个写诗的,名叫纪宇。他一听我的名字,立即说:“我知道了,你写了一首诗,前些日子在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是瞿弦和与张筠英朗诵的,好像就叫中国朗诵……”

我说:“是的,那首诗叫《世界,请听中国朗诵》”。

他的态度变得热情了,告诉了我传真号,我把稿子传了过去。我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请你把这个稿子给你们领导看看,发不发表由他们决定”。我抱有很大希望,觉得领导只要看见了这篇稿子就可以发表。可最终《农民日报》也没发。

我当然知道此中原因是什么,事件当然重要,可中央已经决定减免税了,你还多说什么,还把那么多有棱有角的词语写在诗里,他们不愿、不便、不敢发表。是不是就发不出来了呢?不是。几十年来,我居住地的《青岛日报》给了我很大支持,许多稿子都是它首先发出来的,此稿也在《青岛日报》发出来了,编辑未作任何改动,只是不知在哪道审阅程序中,把副标题给删了。

我觉得副题很重要,就用钢笔把删掉的副题添在多份剪报上,把剪报寄给多家文摘报,有《新华文摘》、《读者》、《青年文摘》、《作家文摘》等,都是泥牛入海,毫无声息,也许有决定权的编辑连看都没有看到呢!但事至如此,我认为我作为诗人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对于中央为农民兄弟减税和将要免除农业税,我由衷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我写了,我寄了,我发表了,我自荐了,这就够了。

再往后的发表不发表,转载不转载,那都不是诗作者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最后我把全部的努力和感触写成一篇文章:《一首诗的写作、发表与传播》,为我的种种努力留下一点痕迹。一个诗人的生命不就是这样,在一点一点的努力中不断流失的吗?在一个诗和诗人都日益陷于边缘化的时代,我又想起那句老话:诗歌何为,诗人何为?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反正当时我没看见哪一个中国诗人,为中国这件关系农民命运的大事写一行诗。

我还想提及的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55、56周年国庆的三首诗。记得是2003年9月中旬,我在青岛市委党校学习,中午下了课往食堂走的路上,接到了《文汇报》万瑾华编辑的电话,她约我写一首适合在国庆节发表的诗,内容让我自己考虑。她说:“原来没有在国庆节发诗的计划,没准备这方面的稿子。领导突然决定要上,请你给写一首。”

我也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我问:“有什么具体要求吗?”回答说没有,只是时间太仓促,留出送审的时间,也就只有八九天了。我说,那就写“温馨的节日静静地过”,怎样?万编辑说“可以”,我就接受了这个约稿,写出了《祥和中国》。

这首诗完全立足于当时现实,2003年,中国发生了许多事情,比如在广东打工的大学生孙志刚因外出没带身份证和“暂住证”而被收容所殴打致死,国务院决定将全国收容所改为救助站;再比如说,公民结婚,不再需要工作单位出证明了;全国城乡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等等,我把这些内容写到了诗里。我在诗里写进了“政治文明建设”,写进了人民对进一步扩大民主的渴望和呼唤:“民主和主民不仅是位置颠倒,/颠倒过来决不是举手劳作”;“民王和民主仅有一点之别,/谬以千里就因为这毫厘差错!”。这些句子能在《文

汇报》上刊登出来,我是很高兴的,这说明中国的进步,民主不再是一个过分敏感的语汇,谈论民主不再是编辑躲之不及,惟恐惹出什么乱子的禁区。

《大中国》是2004年写的,写中国历史和土地,文化和文明,一点都没涉及到中国当前的现实。大中国,这三个字足以表达我对生我养我教育我的祖国的热爱和崇敬。

2005年,是建国56周年,56是一个很独特的数字,因为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建国多少年,这是一个变化着的数字,年增一岁,而中国56个民族是不变的数字,这两个数字的交汇,永远只有这一次,我一定要以这个数字为构思的基础,写一首不同凡响的诗,写我们中华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找到这个构思和写作的角度,我很兴奋,这是我独特的诗的发现。诗写成,题目是《祖国,有一个数字撞击我的胸口》。

这三首诗。连续三年都是十月一日发表于《文汇报》“笔会”的头条,都被多次配乐朗诵,尤其是在一次重要外事活动中,由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奏,艺术家朗诵《大中国》,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

收在此集最前面的还有三首诗,不是同时写的,却是写一个题材,即中国“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和回收。这三首诗,写得深情却随意,内容和现实生活糅合在一起,信手写来,涉笔成趣,我自己写得顺利,读者读得开心,是我在重大题材抒情诗写作方面的生活化、平民化的尝试,我着力于平淡处开掘浓郁的诗情。

譬如说第一首:《神舟神州万方乐奏》中,我写的都是真实的生活,消息传来时,我正在青岛崂山路上,陪吉林省作家代表团游览,电台来电采访,我在手机上谈感想。报社约稿,我说我正在山上,满山诗情,遍地诗句。吉林省作家代表团的团长是张笑天,副团长是杨廷玉,从“笑天”,联想到飞天,从杨姓引申到宇航员姓杨,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我当晚十时飞机飞金华,参加国际华文诗人笔会,金华是艾青的故乡,登飞机时想到杨利伟登飞船,金华和中华,一字之差,为联想架设了云梯。

来金华参加诗会的,有国内外著名诗人,如余光中、文晓村、李瑛、晓雪等,我想象他们都为“神舟五号”上天而欢欣,而写诗,意境一下子扩大了,延展了。“神舟五号”绕地球飞行,诗人的诗情在“一路行吟”。

后面的两首也是类似的写法,很有趣。这三首诗。除第二首发表于《光明日报》,其余两首都刊登在《半岛都市报》,这家发行量很大的日报很少发诗,但我有了想法,稿子还没写完,给编辑打了个电话,他立即向主编汇报,主编非常支持,表示,“今晚就发稿,明晨见报”。稿子登出来,既不是文艺版,也不是其他版,是挤占了广告版。诗一字未删,占了大半版。另一次,不但发了稿,还在头版登了标题消息,发了作者照片,他们给了诗歌这么大的“面子”,使我心受感动。

在我的诗歌写作和传播的历程中,我不能忘记前辈诗人的鼓励和支持,不能忘记朗诵艺术家的再创作。艾青、臧克家、贺敬之、李季、田间、公木、张志民等前辈都对我的诗谈过意见,范曾先生二十多年前就曾为《风流歌》题签,这次又为我的诗题写“祥和中国”,袁鹰、孟伟哉、吕进、翟泰丰、陈昊苏等或作序,或推荐评论,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张筠英、殷之光、周正、张家声、李默然、于洋、关山、乔榛、丁建华、赵兵、舒蓉、柏崇新,央视的著名播音员海霞、王宁、贺红梅、罗京、李修平等都朗诵过我的诗。当然更多的朗诵过我的诗的艺术家我并不知道。

对他们,我知道和不知道的艺术家、我的读者,我都同样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再说点什么呢,还有很多话,但我不想说了。这么多年来,由于生活在青岛一隅,远离首都,也不在上海,我的生活和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我不完全是羡慕人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地域之局限还是不能否定的。在中心和不在中心,在某位置和不在某位置,这毫无疑问是不一样的。

我只想告诉我的读者,这是我2003年7月后的部分诗作,原本在2008年就编成了,办好了出版的手续,可我总想再改改,再收入一些新作,而新作是永远写不完、收不尽的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大庆临近,我写成并收进了《金铜瓷玉歌》,我决定到此为止,将诗集付印。我看重这些篇章,因为我珍惜生命中这些难忘的岁月,这是我生命真实的记录,是我思想的印迹。我希望我的诗不老,希望我的读者还能接受我的诗,爱读我的诗。我将继续为我亲爱的读者写诗。

7.秋思的写作背景 篇七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英语习作,文化背景,知识,融入

在高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就是学生作为学习者由于深受汉语言母语文化的影响, 在英语写作的思维过程中, 往往不自觉地包含着许多汉语文化元素, 如历史、思维方式、写作习惯, 出现了“Chinglish”的文化迁移现象。所以作为高中英语教师, 应该认识到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融入英语文化背景的内容,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中式英语出现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与其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说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 恰当地融入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够有效的帮助学习者学习和运用语言。而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 教师往往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 即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的学习, 只注重于向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知识点的灌输, 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句型、文章开头和结尾常用的表达方法。如there be、it is impotant that、...so...so、what引导的强调句型等。或者让学生训练一个个话题, 仅仅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输入, 而忽略了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忽略了特定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 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 不利于语言学习者写作能力的提高。造成的后果是即便是取得了优秀成绩的学生, 也只是靠死记硬背, 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和丰富的语法知识, 在应用英语进行写作时, 也避免不了受汉语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写出的是中式英语。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的原因, 正是由于这些高中学生在脑海中缺乏有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英语习惯用语的表达方法, 造成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二、语言文化差异在英语写作中的体现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 其思维方式、世界观、修辞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的思想体系更多地受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以逻辑分析为基础, 以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为主, 强调客观事实规律的说服力, 比较注重理性, 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式的辩论方式。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学生的英语写作和文章的结构。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英语写作多采用直线式的表达方式, 介绍文章主题之后, 以事实进行论证, 条理清楚, 逻辑缜密。要求学生的写作包含大量的事实, 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他们眼中事实胜于雄辩, 事实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更具有说服力。

而中国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孔子的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普遍有着注重共性, 缺乏个性的中国式思维模式。以知觉为基础, 重感性, 注重从整体上, 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解决问题。趋向于曲折的语言表达方式, 所以国内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相比, 虽然教育经历相似, 但是相比之下, 对于国内学生来说, 英语为第二语言, 有不少学生因为缺乏对英语文化知识背景的了解, 在英语写作中频繁地使用普遍的、概括性的表述和生搬硬套的表达方式例如:in today’s society, in our daily life/history/world;today/these days/nowadays;in our/my country等等。同时学生常常借助现有的信息和概念介绍新的信息, 在英语写作中包含着较多的类比句, 如, as (“as”) , like (“像…”) , similar (to) “类似于”) , compare (-ed/-ing) (to) “与……相比”。往往造成词不达意, 语焉不详, 使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读起来感到困惑难解。

三、解决方法

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 不同的话题的内涵存在着差异, 人们对于同一话题的理解、阐释也不同。英语的写作文体中, 往往叙述简单、清晰、直接、明了, 得益于论据的充分使用。而汉语写作的文体中往往习惯运用较多的形容词, 以达到使文章生动的效果。这些问题反映出了对于从牙牙学语到高中阶段,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 在进行英语写作的时候, 对于汉语言文化知识的依赖, 以至于写作中出现了较多的“文化迁移”现象, 阻碍了对写作内容的表达。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语言文化, 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相关话题, 客观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立足于综合的角度探讨主题, 并提供大量的事实信息, 以增加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在作业评价中, 应该引导学生在英语习作中包含大量的事实, 以适宜的英语母语知识作为文化背景, 力求写出较为地道的英语习作。

8.秋思的写作背景 篇八

一、让学生多朗诵,培养语感

英语写作考查了学生的英语语言驾驭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英语语感的好坏。所以,笔者认为开展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第一步需要培养起学生的英语语感。朗诵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朗诵的方式方法多样,笔者认为主要有: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诵是以身作则的一种表现。学生跟着教师进行英文朗诵,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课文朗诵中的停顿以及语调。

2.学生分角色朗诵。分角色朗诵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扮演材料中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材料中蕴含的情感,更好地进行朗诵,进而获得良好的语言感觉。

开展朗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语感得到加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为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让学生多积累,夯实基础

英语写作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词汇、短语,掌握基本的语法及其运用,进而能够有逻辑地行文。无论是哪一项技能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多学习、多记忆、多积累,以夯实写作基础。

知识积累和夯实基础的工作主要工夫在课外,但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传授学生基本的积累方法和学习的技巧。例如,学生在阅读练习中遇到一个单词“apartment”,很多学生不理解这个单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查词典,然后有意识地将相关的内容进行记录。

单词:apartment

词性:名词

中文含义:寓所,住房;房间;公寓楼;(有特殊用途或专属某人的)豪华寓所

造句:I like your apartment.

相近含义的词汇:house(房子),dormitory(宿舍)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就使得学生掌握了“apartment”的各项知识点,同时还有效地将该词汇进行了运用,进行了延伸拓展学习。在这样一种对比、延伸学习中,学生的词汇获得了丰富,学生的积累也得到了充实,自然学生也将不断获得提高。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传授学生积累的方法和技巧,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课外下工夫提升自己,为提升英语写作水平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会学生审题和注意行文

在英语写作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审题的方法和行文的基本思路。这使得学生在写作一开始就低人一等,很难取得高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审题教学和写作的行文谋篇布局教学。例如,对于“Great Changes in My Hometown”这个作文题目,教师就可以这样开展教学:

教师:同学们,首先解读一下这个题目,大家认为这个题目透漏出作文的什么信息呢?

(学生有的默然,有的摇头。)

教师:好,大家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分析这个题目。大家首先注意到的是不是Hometown这个名词?

学生:是。

教师:那这篇文章就是要大家写自己的家乡,对吗?

学生:对。

学生1:但是不仅仅是写家乡,前面还有一个“Changes”,说明文章需要我们展现家乡的变化。

教师:很好!那么大家在行文中会怎么来布局呢?

学生2:先点出我的家乡,然后来写家乡的变化。

教师:从写家乡到写家乡的变化之间是不是少了点什么呢?

学生2:应该用某些东西来衔接一下。

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Great Changes in My Hometown”这个作文题目进行审题和行文的预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审题要权衡整个题目,然后找出写作的主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还明白了在什么地方需要过渡,什么地方需要衔接。这样学生就不断地在教学中成长,写作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英语写作教学的开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一篇习作之后进行分享交流与讨论,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获取养分,由于篇幅原因笔者在此就不赘述了。但是笔者坚信,只要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就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获得写作教学的丰收。

参考文献

黄志凤.浅谈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9.《王几何》写作背景 篇九

“王几何”真名王玉琳,是作者马及时父亲的毛根儿朋友。他的课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尽管没上过一天“王几何”的课,但马及时身边有太多人讲过“王几何”的传奇故事。

马及时出生于教师世家,“王几何”是他父母的同事兼好朋友,他对这位长辈很熟悉。在那个年代的都江堰,“王几何”是当地的名师,上过他课的人都说“王几何把枯燥的几何课上活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王老师的真名,只知道他叫王几何。

马及时回忆称,年幼时曾经过“王几何”上课的教室,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笑声。“上几何课,也能如此欢乐?”那是马及时第一次感受到这位长辈的与众不同。

10.秋思的写作背景 篇十

写作,既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体现,又是学生思维、想象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扎实的词汇基础上的,词汇的运用和积累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辅相成。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词汇的同时,要学习如何灵活地运用词汇,并能正确地将词汇用于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当中,才能达到了学习词汇的目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重点在词汇的掌握与运用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积累词汇,促进写作犹如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需材料。如果我们的学生拿起一篇英语文章,有80%的词不认识,那么怎能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呢?如果要写一个句子,10个词有8个词拼写不出或拼写错误,又怎么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及交际能力的高低,关键还得看他掌握了多少词汇量。教学大纲规定的词汇是经过科学筛选的,是中学生学好英语所需的最基本的词汇。大纲明确指出,学生应“能拼写所学单词”、“知道基本词义,能听懂,在口、笔头练习中能运用”。为达到大纲要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在多年的教学中,都坚持每周用一课时让学生默写单词,要求学生根据汉语解释,写出词的拼写形式、词类和音标,并当堂与同桌交换批改,教师抽查,记入平时成绩。我要求学生默写正确率要达到96%,对默写错了的,要立即订正5遍。从初中第一册开始,逐册默写,然后再从头开始,不断反复,直到学生中学毕业。这就使学生在长时期坚持不懈的默写中积累了大量的单词。此外,对高中、初中学过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名词、形容词、副词的不规则变化、特殊形式的名词复数、年、月、日、星期等等,作专项默写,为学生高考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拼写基础,从而避免出现学生在高考书面表达中因单词拼写错误而丢分的现象。

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学习词汇的方法,是掌握和运用词汇的关键。通常,大多数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会陷入一个误区,只要说到学英语,很多学生就会打开课本单词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背诵默写单词。结果是在测评中,词汇运用题中的错误率远远高于默写单词的错误率。

掌握单词首先要从发音入手。好的语音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如果单词读不准,句子不能上口,学好英语就不那么容易了。在教学字母的同时进行音标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够利用音标拼读单、双音节单词。在以后的教学中再加以巩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拼读能力,并教给学生基本的读音规则,使学生具备根据读音记忆单词的能力。英语语音是记忆单词的好帮手,单词又是构成英语世界的“细胞”。如果远离了语音和词汇,头脑中的“英语”也就失去了生命。因此,英语学习者得首先在英语语音和单词上下一番“苦功”。

要想掌握一个单词,就要掌握这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含义和用法;要想灵活、正确地运用这个单词,除了听老师的讲解之外,还要将单词放在句子中去记忆它、领会它的用法。每个英语单词往往有多个意思,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常常不一样。根据单词的这一特点,老师应当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单词造句。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到课文中找出含有所学单元单词的句子,抄写到作业本里并将其翻译成汉语,以便加深对所学单词的理解。下一节课时,老师根据学生造句的内容,指出他们的错误所在,并对单词的用法和特点进行仔细的讲解,待学生们对所记忆的单词充分理解后,老师口头造句,学生跟读,然后老师给出汉语句子让学生翻译。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既记住了单词,又训练了英语口语,同时为英语写作打下了基础。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何时候,作为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是为了“不教”,老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采取以下策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为写作打好基础。

初一上册教材中,课文内容简单,将每单元内容编成两两对话的形式,让学生背诵、练习,课前几分钟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每天有三、四组同学轮流进行对话表演,哪一组说得多,哪一组就获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语感。然后就每单元的特点,进行短文写作练习。例如自我介绍,只要将对话表演中所有描述个人的句子,有逻辑地编写出来就可以了。学生感觉这个很容易,不少同学运用了新句型,老师对此大加表扬,并且推荐给同学们,补充自己的写作。

初一下册教材中,课文对话较长,除了进行对话表演和造句练习外,采取背诵经典句型、对话、篇章等练习,然后再进行仿写的方式。例如学到“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这一句型时,学生很容易丢掉for、to等词。只有反复练习、巩固,才能让学生牢记。学习信件、邮件、明信片时,抓住时机,让学生给老师仿写一封信,一封E-mail,或设计一张明信片;鼓励爱上网的同学尝试用英文给好朋友发份邮件,节假日期间给同学用英文书写一张贺卡,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课文中的词汇、句型,写一些小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是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过程,既复习巩固了刚刚学到的语言知识,又体会到了用英语表达自我的创造性的乐趣。改写课文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可以将第一人称的课文改写成第三人称,也可以将一般现在时的短文改写成过去时,可以将对话改写成短文故事,还可以将短文故事改写成对话。这样,既巩固了词汇、语法,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重视基本句型的扎实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从中考书面表达的命题形式上来看,主要有短文提示、提纲要点提示、图表提示作文和图画提示作文。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命题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无论何时的写作练习都应当重视巩固学生的基础能力,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巩固基础,一要加强常用词汇的复习,除了平常养成良好的记忆词汇、复习词汇的学习习惯之外,每学期开学初还要集中复习词汇,并且及时测评,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让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二要加强基本句型(三种简单句)的复习,尤其要突出句型转换的复习,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句型、不同的词汇灵活表达相同意思的能力。方法一:让英语课代表在每节课上课前在黑板上抄写五组句型转换,老师用几分钟的时间讲解、订正。方法二:集中进行不同类型的句型转换练习,讲解、复习、测验,持之以恒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针对中考写作题型指导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写作练习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写”的欲望。指导学生写作不能太多,也不能过于简单,更不能太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针对所给写作题材,一要提炼要点,二要理顺要点,使学生们在写作中能抓住要点、目的明确,能够用自己熟悉的词、短语、句型及正确的时态表达出来,尽量用自己熟悉的简单句,避免使用自己没有把握的复合句,并且要求学生写作时要尽可能语法正确,行文连贯,表达清楚。

重视作文讲评,在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上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作文讲评比指导更重要,它可以使老师查漏补缺,给学生反馈信息。因此,无论何种形式的写作练习,老师都要重视作业的批改与讲评,精批、泛批、分类批改或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互评。老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修改、分析、挖掘当时出错的原因,变“单向讲评”为“双向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逐步掌握写作方法。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与词汇的积累是分不开的,英语写作训练作为英语综合能力训练之一,与英语的听、说、读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总之,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的“教”与“学”,充分地拓展了学生的生活面与知识面。多种形式的写作实践,必将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秋思的写作背景 篇十一

一、讲与不讲

《小巷深处》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抒写了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母的感情, 文章感情真挚, 富有感染力。这篇课文中, 收养与被收养的关系文中一清二楚, 教师不必过多介绍, 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感受形象的描写与真挚的感情。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借景抒情、文质兼美的散文, 教师在教学中根本不必涉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而是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作者情感, 理清课文思路, 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

而对那些时效性、政治性比较强的课文, 教师一定要把写作背景讲清楚, 如《“两弹”元勋邓稼先》《毛泽东的少年时代》《龙永图趣说WTO》等课文;古为今用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由于作者离我们所处的年代久远, 教师就应该把写作背景讲清楚, 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二、详讲与略讲

初中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下边都配有作者简介, 有的还涉及写作背景, 可让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没必要过多地讲解。而对一些课文, 教师就一定要详讲写作背景, 否则学生就会云里雾里找不着方向。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是这样介绍的:“大堰河, 出生于大叶荷村, 很小就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 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 时间长了‘大叶荷’叫成了‘大堰河’。她一生命运非常悲惨, 两次婚姻, 五个孩子, 生活非常艰难, 地主盘剥、税收增加带来了大大的负担, 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艾青出生时因母亲难产, 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 因此他一出生就受家人歧视, 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 在她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5岁才被领回家, 仍然受家庭歧视, 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 而要叫叔叔婶婶。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 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1933年, 他23岁, 一个雪天早晨, 在狱中满怀深情地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诗人两次回乡, 去祭扫大堰河的墓……”学生在此基础上, 对课文理解就会入境入情入心了。

三、什么时候讲

写作背景应该什么时候呈现给学生呢?教师应该灵活掌握, 切忌一刀切, 都把它放在课前。放在课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可是“先入为主”, 学生被写作背景牵着鼻子走, 反而影响了他们的个性化阅读。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之一, 课前我只对柳宗元作了简单介绍, 没有涉及写作背景, 授课即将结束时, 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 小石潭如此美丽, 课文前面也说到‘似与游者相乐’, 而后面却说‘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甚至‘乃记之而去’, 这不自相矛盾了吗?”我眼前一亮, 是时候呈现写作背景了:“唐朝永贞元年, 柳宗元参与革新失败后, 从礼部员外郎贬谪到荒凉偏僻的湖南永州做司马。永州土地贫瘠, 人烟稀少, 但风景秀丽, 为了排遣胸中的抑郁、愤懑, 柳宗元经常游玩于山水之间, 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当他来到美丽的小石潭时, 内心的束缚与压抑得到暂时的释放, 但小石潭无人知晓, 少人问津, 寂静寥落的境地与作者压抑苦闷的心境何等相似, 只好悄然离去。”

四、比较着来讲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皆为现代文游记, 我教完这一单元后, 灵机一动, 直接进入了第六单元古代文言文游记的教学。游记的写法, 古代跟现代也大致一样, 都是记录游踪、描写景物、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只不过文言文游记比较难理解, 还有学习文言文的任务。第六单元教完后, 我给学生单元小结:“《小石潭记》和《记承天诗夜游》的作者都有抱负未酬和被贬谪的遭遇, 因此在文中流露出某种忧愁与愤懑;而《满井游记》的作者只是官小、职务清闲, 并无被贬遭遇, 性情又比较达观, 所以不仅没有忧愁, 甚至为此而庆幸、自慰;《游恒山记》的作者徐霞客, 他是一位旅游家与科学家, 课文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 表现了他不畏艰难, 不怕辛劳, 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神。”四篇课文一经比较, 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12.杜甫望岳写作背景 篇十二

第一首作于他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一落笔即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被后人称为是“神助之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语奇峭;而“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写尽望鸟人真切感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

这是他青年时面对自然的风度,子在川上,何其洒脱!

十八年后,他在陕西,在去华州的路上,作了第二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西岳华山:

西岳 竦处尊,

诸峰罗列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这一年他四十多岁,正是外面兵荒马乱,内心忧闷不快的中年。这一首《望岳》不如上一首著名。原因当然多矣,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诗人没有心劲--一二句还来势不弱,可见诗人心力,可是三四句即以“安得”二字借天仙而出我语了,七八两句更是有气无力地说:还是等以后吧……,和前一首《望岳》的后两句相比,同样有“等以后”的意思,可是前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豪迈,而此两句又是何样地消沉!

中年负累,诗心踯躅,皆然也。

中年望岳,诗语嚅嚅,诚然也。

当代著名诗人西川曾有诗句云:

田野上三棵榆树并肩而立

如同老人 女人和孩子

诗句酷似杜甫望西岳诗之一二句,如果不能说这是句出有典,就应该说他们两个于此有同好焉。事实上杜甫的这首诗中,也只有这两句好。

无独有偶,杜甫五十八岁那年,在南方,竟又写了一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衡山。

可以想象,老年杜甫的望岳之诗,一定有更多的孤愤和难受。

他为什么要只是远远地望呢?

他为什么不也登上去呢?

是啊,杜甫老先生是多么想登高望远啊,可是,当他终于登上高处以后,他所写的,或者说他所感受到的,却竟然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鬃,

潦倒新停浊酒杯。

13.英文简历写作教育背景 篇十三

Job Objective:

A Position offering challenge 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realm of consumer affairs or marketing.

Education:

- Beji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Commerce

Graduating in July with a B. S. degree in Marketing.

Fields of study include: economics, marketing, business law, statistics, calculus,psychology, sociology, social and managerial concepts in marketing, consumer behavior, sales force management, product policy, marketing research and forecast,marketing strategies.

1994-2000 The No.2 Middle School of Xi“an.

(第二部分教育背景必须注意: 求职 者受教育的时间排列顺序与中文 简历 中的时间排列顺序正好相反,也就是说,是从 求职 者的最高教育层次写起。

Social Activities:

2000-2004 Secretary of the Class League Branch.

1994-2000 Class monitor.

Summer Jobs: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in Sales Department of Xi”an Nokia Factory. Responsible for public relations, correspondence, expense reports, record keeping, inventory catalog.

14.秋思的写作背景 篇十四

关键词:商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商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持续下滑已成了公认的事实, “假”、“大”、“空”似乎成了很多商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的一种常态。轻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毕业实习将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而从源头上厘清商科类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与毕业实习的互动机制,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商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及现实困惑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作为高等院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一次综合性训练, 旨在培养和全面检阅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各项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显然, 毕业论文的上述功能定位之重点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素质。更具体地说, 就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文献检索与梳理、问题调研和论证及文字组织等方面的能力。

遗憾的是,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渐近普及, 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下降。调查显示, 许多本科学生在文献检索、社会实践、资料处理、独立思维、论文的写作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欠缺。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很多院校商科类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总体质量堪忧。笔者认为, 从写作实施层面出发可将其原因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时间安排上的冲突, 由于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 许多学生认为毕业前的重中之重是求职, 因此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投入的精力有限, 导致了毕业实习走马观花, 毕业论文写作应付了事。二是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陷入了认识误区。在思想上仅把毕业论文看作是获取文凭的最后一块敲门砖, 而忽略了毕业论文写作本身具有的发展自我能力的功效。三是写作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不严谨, 不仅学生开题前的准备工作不足, 而且提纲写作、文献述评和调查论证等重要环节常常缺失。四是论文写作的实训背景缺乏, 学生没有直接参与社会调研工作, 不了解毕业论文的应用价值, 从而缺乏专业探求兴趣, 写作心态浮躁。

二、商科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与毕业实习的互动机制

(一) 商科类专业的内在属性决定了毕业实习是论文质量提升的源泉

一般说来, 商科类专业毕业后的工作职位安排相对灵活, 此属性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储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例如,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个高度复合的商科类专业, 其培养目标通常定位于造就职业经理人等中高层管理人才, 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管理和市场经济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和融合应用。显然, 其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综合性的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的切实实施也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动力和活力所在。笔者调查发现, 商科类专业中有不小比例的毕业论文常常是“空对空”———利用空洞的资料去探讨一个抽象或过时的论题。其根源在于学生对论文选题缺乏实际背景, 导致写出来的论文要么是大量堆集复杂的理论文献, 要么就是对各种网上观点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因此, 强化商科类专业的毕业实习, 使学生对专业实习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 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到论文研究的实际价值, 并可激励学生积极踏实地去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另外, 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还能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和论证素材, 有利于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结合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 从而提升论文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二) 毕业论文写作可强化毕业实习效果,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近年来, 商科类大学生“实习难”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不过, 相对于课程实习而言, 大学生的毕业实习较受企业欢迎, 这主要是因为商科类大学生较长时间与毕业论文写作相联系的毕业实习常常能为企业带来某些正效应。事实上, 若学生以毕业实习中发现的专业具体问题作为选题, 并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系统研讨, 往往可激发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灵活运用, 并为企业提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有效结合除了可为企业产生一定的实际效益外, 还可锻炼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通过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这两者的良性互动, 可现实地促进商科类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步加强, 并最终提升其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三、基于毕业实习平台的商科类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

根据笔者多年的论文指导实践, 本文认为高校应充分利用毕业实习平台来提升商科类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一) 严把选题关

好的选题能够唤起学生足够的信心和动力, 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专长,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商科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的总要求可概括为“三个相关”, 即“与专业相关、与兴趣相关、与实习或就业单位相关”。“与专业相关”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与兴趣相关”是论文能够深入完成的持续动力;“与实习或就业单位相关”则是为了增强论文写作的对象性, 此为关键之关键。因为, 如果缺乏对相关企业的调研与实践, 仅凭期刊或网络资源等二手资料, 则论文撰写难以落到实处, 更谈不上有所创新。为了实施“三个相关”, 必须强调毕业实习单位的选择性。一般可由学校对实习单位筛选后拟定那些适合学生毕业实习的企业, 并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家庭住址、未来工作方向等因素后协调出合适企业的合适岗位, 当然学生也可经学校核查同意后到自己或家庭联系的单位自主实习 (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同学允许其去就业单位实习) 。

(二) 重视开题时的文献综述和论文提纲的写作指导

首先, 文献综述是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了解已有研究状况不仅可拓宽学生对选题相关知识的了解, 也有利于学生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晰自己的写作思路, 并避免学生辛苦写出来的东西与别人重复。虽然不敢奢望本科生在其毕业论文写作中完整地提出全新观点, 但学生至少应该明了其拟研究的领域别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观点、有哪些不足之处、目前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是什么。忽视文献综述既不利于学生新思想的萌发, 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对前人科研成果的尊重及严谨务实精神的养成。

其次, 论文写作提纲也异常重要。若指导教师没能在论文开题时及时就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纲进行把关, 就无法帮助学生梳理思想, 那么文章内容的完整性和论证结构的逻辑性与可操作性就无从谈起, 结果学生将极有可能在后期写作中花费大量精力做无用功。毕业论文写作提纲应强调学术规范, 要求论文内容完整, 论证过程具有逻辑层次感和一定的分析深度。毕业论文指导就是要教给学生论文写作和问题处理的一般方式, 使学生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性或应用性研究。

(三) 强调论文的调研和实证分析, 重视外文资料的阅读

一篇好的商科类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是针对现实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做“解剖麻雀”的细致工作, 为此必须强调深入企业做大量的调查研究, 并对获取的直接数据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学生可以利用毕业实习平台, 在校企双导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或实地访谈, 并对调研情况在论文中以图表或计量分析的形式显示出来, 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有机结合, 最终可使论文的研究结论更可信、更具实际价值。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 还应督查学生重视外文资料的阅读和借鉴。众所周知, 商科类外文文献一般学术水平较高、前沿性强。阅读外文资料是学生多年来学习外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期间可获取国际上的最新研究信息、研究方法及大量的索引。通过借鉴国外文献的研究思路来研究国内问题, 可有效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 并提升论文写作的整体质量。

(四) 规范过程管理, 改进论文质量的评价机制

搞好毕业实习背景下的论文写作必须完善论文指导的全过程组织管理。具体包括:论文写作的动员、论文选题的审查、论文开题报告的指导和答辩、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论文的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等。其中, 要特别把握住中期检查关。由于毕业论文的时间跨度长, 需要指导教师在论文写作中期对学生文献的查阅、材料的整理与运用、内容的组织和文章的布局及写作进度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动态监控。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 还应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和匿名评审与答辩制, 并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对指导老师兑现制度性的奖罚。

论文质量的评价是约束学生做好毕业论文写作的最后一道屏障。笔者认为, 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两个, 即规范性和价值性。规范性是指论文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必须符合科研的普遍程序和学术范式, 在内容结构方面一般要求必须有“选题背景-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等主要环节, 在论文形式方面必须注明参考文献, 并力求行文流畅、规整。价值性是指商科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必须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 突出论文研究成果对企业的实际应用价值。鉴于一篇写作规范且有实际价值的毕业论文往往能使毕业生在就业和读研等诸多场合受益, 因此, 以上做法还将有效缓解毕业生找工作、公务员考试及研究生复试等问题对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欣.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思考和改革研究[J].华章, 2013 (04) .

[2]伍汝辉.高校本科、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 2008.

[3]刘琳, 杨亦民, 李继志.对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思考[J].大学教育, 2013 (11) .

[4]桑大鹏.工商管理类专业实习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08 (08) .

[5]孙梅.对指导高校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

上一篇:世界地理澳大利亚试题下一篇:学习谷文昌精神 争做“四有”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