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创意造型

2025-03-2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立体裁剪创意造型(精选2篇)

1.立体裁剪创意造型 篇一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总结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是服装专业的主要课程,通过立体裁剪知识的学习和实训练习,学生可以了解服装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有目的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

本次《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任课班级为15级服装2班,这个班级的同学是二年级的学生,有比较扎实的服装制板和工艺制作基础,因此在教学和实训操作过程中进行的比较顺利,课程也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本学期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把立体裁剪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但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1.个别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每次集中示范时候在后面玩,自己做时候发现不会,不主动提问。2.立裁需要用许多工具,许多学生在中途用完材料之后就不在购买。3.实践课程相对课堂教学纪律上较难管理,个别班级学生自觉性较差。

《服装立体裁剪》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同学在通过学习学会观察基本人体结构和特征,了解立体裁剪的操作手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将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结合起来,人体结构与服装的关系及立体构成手法综合到一起,完成设计的全过程。

此次课程通过大量针对性作业的训练强化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基本技能的能力,完成从构思到成品立体裁剪的全过程。在知识的难点方面,如特殊部位的造型和工艺等,通过反复讲解和演示操作,结合习作辅导,并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教学。对基础较差的加强对其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要求,能力较强的在保证扎实的基础之上对其作品的精细程度和创造能力都做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同学们也能更好地接受课程所设计的知识点,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每节内容,我都能亲自动手制作演示,在演示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将正确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方法传授给同学,在实训练习时不断进行认真的指导和示范,这样同学们就能有最直观的认识。通过对典型立体裁剪作品的分析,启发和引导同学们进行思考和创作。

2.立体裁剪创意造型 篇二

平面制板与立体裁剪对于满足设计效果来说就好像一个人的左手与右手, 各有各的优点, 也各有各的不足。

平面裁剪法不论是比例还是原型法, 或者基形法, 其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得到样板, 制板过程比较方便, 节省时间, 效率高, 符合当今时代节奏快的特点, 因此很受成衣企业的青睐。当然平面裁剪也不是一步到位的, 要求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 经过多次修正和调整样板才能逐步趋于完美, 达到设计效果。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能直观地感受面料对设计效果的影响, 如面料纹路变化、下垂程度、光泽变化、弹力程度等。2对于人体的某些部位处理尺度不好掌握。如不同款式要用不同的胸量、前后身的平衡量、肩斜度等。3对于某些特殊设计造型的款式不能很直观或准确地处理, 如具有多褶裥或非常飘逸、垂荡、随意、自然的款式等。

对那些很传统的职业装, 许多学习班作为学习的首选课题, 许多公司都曾开发、研制, 所以稍有经验的制板师都可以说胸有成竹, 能较好地把握, 为了节省时间采用平面制板, 即使稍有不适, 略加修改就可以了。对于那些时装性很强、活折较多、飘逸性很突出的款式和面料特点较为特殊的情况, 平面制板不能一次到位, 要经过多次或反复修改也不一定达到理想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选择立体裁剪的方法处理。在制板过程中有许多可变的不稳定因素。如面料的剪变性、款式活折裥的大小、飘逸程度等, 立体裁剪边操作、边观察、边塑造、边裁剪的综合手法正是处理这些因素的最佳手段。

当一个成熟的制板师拿到设计效果图后, 首先要仔细审图, 从款式年龄 段的定位 、规格尺寸 制定 , 到整体结 构的处理、工艺制作方法, 等等, 在自己的脑海里有一个严密而周全的计划, 能够确保成衣的成功率后决定采用平面还是立体裁剪, 再开始动手操作。许多经验不足的板师都急于求成, 缺少冷静的全盘考虑的习惯, 等到样衣出来毛病一大堆时才后悔已晚。待考虑成熟后, 如果采用立体裁剪, 首先在坯布上应用原型找出款式的基本结构线, 绘出其大概轮廓后裁下来用手针绷缝出坯样, 在人体或修正后的人台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修正、塑造, 直到满意为止, 然后用面料根据坯样的裁片做出样衣进行确认后, 将坯样的裁片拓成最后合适的样板。在此过程中, 要注意几个问题:1在绘制基本结构时, 坯布的直纱必须与前中、后中的中轴线一致, 纬纱必须与胸围线、腰围线、臂高线一致, 这样便于各部位数据的控制, 利于审核样衣、样板、人体的围度尺寸是否在相同位置, 便于以后的拓板工作。2坯布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缩水处理, 在制作坯样过程中, 尽量减少熨烫次数, 因为坯布的可塑性较强, 熨烫次数较多会导致其变形, 如果进行了明确的归拨处理, 必须做好记录, 以便后期拓板时注意。3绘制结构图中要有最基本的间架结构线、前后中心线、三围位置线、前后身经过胸点和后肩胛点的纵向切割线、前后身的侧分割线、肩斜线等。有许多板师将这些线条称之为“服装的骨架”, 所以必不可少, 有利于在制板过程中发现偏差, 找出弊病所在, 能及时有效地校验、调整。俗语说:“有骨头何愁没有肉。”服装骨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服装制板、制作的全过程。4在裁坯样时要留有约2cm左右的备放缝, 给后期调整留下足够的余量。有些人遇到调板坯样没有余量时, 首先想到的是拼接, 殊不知面料的剪变性, 无接口的面料与断开后再拼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坯样不能有拼接, 否则后期拓板时将失去真实性。5绷缝坯样时必须用手针绷缝, 不可贪图省时、方便、快捷而用平缝机替代, 我们现在所用的坯布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平缝机的送布牙在送布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坯布的变形、吃纵。6在调整坯样时所选的人体必须注意体型是否正确, 人台是否经过修正。否则经过干辛万苦调试的样板不能适应正常的大众体型。7最后根据坯样拓样板时要保证样板的真实性, 将坯样的每个细节详细反映在样板上, 如纱向、缝份、省道状态、归拨部位及数据、吃纵情况等。

总之平面裁剪也好, 立体裁剪也好, 都应该是制板师具备的能力, 只有了解它们, 掌握两者各自的特点与相互联系, 才能真正满足工作需要, 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日]三吉满智子.服装造型学—理论篇.张国纺织出版社.

[2]张文斌, 王朝晖, 张宏.服装立体裁剪.中国纺织出版社.

[3]朱秀丽, 郭建南.成衣立体构成.中国纺织出版社.

[4]谢良.服装结构设计与案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朱和平.艺术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

[6][俄]康定斯基.李政文, 魏大海译.艺术中的精神.中国人民出版社.

[7]李瑞普.女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巧.中国纺织出版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碎石加工厂申请报告下一篇:关于校舍维修的申请报告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