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典故读后感(共16篇)
1.中国历史典故读后感 篇一
作为一个小书迷,每天,我最爱的时光便是抱着最爱的书本,坐在洒满阳光的窗边,静静品书,到星光点点。这个暑假,我又投入了一个新的怀抱――《全景图说中国历史・春秋――三国》。这时,我才尝到了废寝忘食的真正滋味,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随着这满载着人文与历史知识的小舟一起乘风破浪在浩瀚的海洋里。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观看这本《全景图说》就好像是仰望星空一般,那丰富生动的历史画卷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眼前。如同滚滚洪流中揭开的一个断面,将时间凝固,仿佛看到了春秋战国时的男耕女织,怡然自得;还有那大榕树下讲学授课的孔夫子,坚守仁义,有教无类。继续往下探索还能看见一个大唐盛世中的繁华与喧闹,让我不禁幻想起当时的种种可能……
当想象放飞之时,我的感受也随之涌动。如读到《荆轲刺秦》时,秦王的慌张失措让我感受到了一个领导人面对生死之时,也如常人一般,会惊,会恐。与我印象中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秦始皇不一样。当那易河的水倾泻而下,被风雕刻的故事暴露无遗,我突然钦佩起那个企图用一把匕首改变历史的末路英雄――荆轲。曾经,我笑他不自量力,而此刻,合着图画,从他视死如归的背影中,我读懂了两个充满温度的字――“侠义”,还有众多的英勇,无畏与刚直。
也许,我们都有英雄情结,骨子里永远住着一个英雄,替平庸的我们在这江湖中惩凶除恶。一个热血的民族,不能缺少这样的人。“少年强则国强”,就在这时,我幡然醒悟。薪火相传,一个民族的脊梁与火把,不就是需要我们少年传承吗!用侠义的精神支柱,支撑倾斜的`天平,这就是我们缅怀英雄的意义。透过历史的风烟,让英勇,无畏与刚直在我们少年的血液中奔涌。
想象是神奇而美妙的,而我有幸一次次地被它击中。历史也不再是冰冷无趣的代名词,它变得有温度,有血有肉。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看待人与事物要全面而客观,也感受到了中华史学的美妙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我为之惊叹,为之赞美,也为我们华夏民族的英雄儿女而骄傲。
2.中国历史典故读后感 篇二
长期以来, 音乐学大多数学者往往聚焦于对音乐文化具体形态与内容方面的研究:如词曲作者、体裁题材、风格流派、唱奏表现方式、古籍考证等等诸如此类。忽视了中国音乐文化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大众性的社会生产与流行传播, 这是中国第一本以“大众”作为研究音乐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主体来进行思索和解析的音乐学专著。它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则在于其对大众音乐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学术上的先导性、开拓性和奠基性。
《中国大众音乐》全书的结构总共八章, 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前四章, 可概括为中国音乐“文化体系”“历史长河”中的“大众音乐”, 是曾教授通过现有历史材料或实地考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梳理、归类和总结;二为后四章, 可概括为“大众音乐”的“传播”和“流行”, 是曾教授在梳理了前4章内容后, 对中国大众音乐的一个独特思考。
本文从以下四点简单概括地归纳了对曾遂今教授《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粗浅认识和读后感想。
一、创新性
《中国大众音乐》中对于流行音乐的考察, 则并未囿于这种狭义的流行音乐观, 而是表现出其独特的视角。作者重新梳理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分类, 例如:他独树一帜地提出了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三类体系以及它们相交互动形成的多种型态的音乐文化体系, 并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的观念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切入点来考察、解析以大众音乐文化为基础的各类音乐文化在社会运动中的传播与链接。另外, 作者在第五、第六章中指出, 无论是音乐的自然传播或是技术传播, 作为音乐文化在形态、意识领域中的特殊性, 音乐传播表现出的是一种特殊品质的人际关系, 即“传求必通”“传而相通”的人与人之间的音乐关系。因此, 作者的这些论述使我们认识到大众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 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社会行为。作者在第7章中还提到:音乐商品具有特殊性。音乐商品除了具有一般商品的基本属性外, 还具有其它自身的特殊性。这种区别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殊性, 是由音乐商品性质的二重性、音乐商品艺术价值的永恒性、音乐商品艺术品质的创造性这三方面构成。
二、通俗性
此书用大众音乐的概念、范畴重新考究了我国历史上从远古传说中的原始乐舞到清代民间音乐、乐舞等等所有音乐文化形态与生俱来的大众音乐文化内涵, 鲜明地指出大众音乐是一个涵盖多方面音乐文化成分的文化范畴, 无论是历史上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儿童音乐、军旅音乐, 还是现当代的革命音乐、20世纪的中国城市流行音乐都属于大众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历史性有机组成因子。曾遂今教授选用音乐 (这种社会文化) 的不同功能目的作为切割线, 将无数个历史横截面所组成的音乐文化形态划分为三种类别:统治集团的音乐文化、市井庶民的音乐文化、文人的音乐文化。在对此三类音乐文化的对比性研究论述中, 作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大众音乐文化由于其循本、自由、宽容的特性, 因而实际上是一个内涵宽泛的概念, 它包含了除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之外的一切生存于民间的音乐形态。究其音乐的社会接受环节而言, 由于大众音乐的本质目的是再现大众的多种价值观、实现大众的多种精神追求、体现大众的多种生活方式, 因此, 大众音乐的参与主体是全方位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历代宫廷音乐、文人音乐也是从大众音乐文化中寻求有用的东西。这个论断使广大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对古代民间音乐文化有了特别的亲近感, 认识到离我们现实生活久远而为之陌生的郑卫之音、乐府民歌、宫廷乐舞等古代音乐文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阳春白雪”, 而是饱含生活气息和庶民风情的“下里巴人”, 此谓通俗性。
三、时代性
阅读本书时, 读者们能感受到纸页里处处洋溢着信息时代的学术气息。在书中第一章第三节中, 作者把中国音乐文化分为3个体系:政府音乐文化G, 大众音乐文化P、学院派音乐文化, 并引用三相型如GPA型AGP型、双相型如GP型AP型、单相型A型P型G型三个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在第六章“大众音乐的技术传播”中, 作者更是将内容与现代信息社会紧密结合, 介绍了唱片、无线电、音乐电视广播 (MTV) 、音乐的数字化网络传播。与此同时, 书中也提到了如对当前流行歌坛“走穴”“营业性演唱” (第四章) “假唱” (第六章) 等的社会学分析;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两个极端” (第七章) , 对电视晚会“三多” (声乐多, 声乐中独唱多, 独唱中流行歌曲多) 现象等的批评。这体现出了曾教授在传统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变型的时代背景与宏观环境下, 勤于追求、勇于探索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文化与大众音乐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动向。这种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开阔性
《中国大众音乐》对于中国大众音乐从时、空两方面作了宏阔的“鸟瞰性”“概览性”陈述和深入地探索性研究。如纵向上的时间跨度方面, 囊括了远古乐舞, 先秦民歌, 秦汉乐府、相和歌, 魏晋南北朝清商乐、吴歌西曲, 隋唐曲子, 五代两宋唱赚、鼓子词、诸宫调, 元代杂剧、散曲, 明清小曲、戏剧等等 (第三章) :横向的空间上则包含了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军旅音乐、儿童音乐、革命音乐、当代流行音乐 (第四章) 等等, 从而在时空交错、经纬纵横的大视野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大众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文化构成方面的宏伟图景。
总而言之, 这是中国第一本以“大众”作为研究音乐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主体来进行思索和解析的音乐学专著。它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中国大众音乐》一书对大众音乐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的、系统的研究方面学术上具有先导性、开拓性和奠基性。
摘要:《中国大众音乐》一书从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学的独特视角出发, 对中国大众音乐文化做了全景式的透视, 阐释了大众音乐的分类、流行本质、商品属性与传播特点和音乐社会运动的轨迹。本文从四个方面简单概括地归纳了对曾遂今教授的《中国大众音乐》一书的粗浅认识和读后感想。
关键词:《中国大众音乐》,曾遂今,读后
参考文献
[1]曾遂今, 《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
3.中国徽州 历史印象 篇三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类型之一。它是集徽州山川风景灵气,融风俗文化精华的独特建筑。徽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气息,徽州古民居的装饰艺术既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造就出来的融自然、社会和艺术于一体的物质实体,也是古徽州社会历史上集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经济政治以及人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在精神观念上的表现,王振忠先生曾说过,“徽州作为一个独立的民俗单元,它有着稳固的地域文化和传承载体。”
“无徽不成镇”的徽商文化
徽商,即徽州商人,徽商始于南宋,发展于元末,形成于明代中叶,盛于清代中前期,至中晚期日趋衰败,前后达六百余年,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徽商们往往是官、商一体。徽商将居于封建社会顶层的“士”与四民之末的“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贾儒互行”、“贾儒互养”的伦理观念。徽商主要以儒学为指导思想,重视宗族观念、重视乡土是徽商的特点之一。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是一个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商帮,他们在商业中自觉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以义取得利,讲究诚信商德,货真价实。他们大多在致富后重视文化建设,捐资兴学,刻书藏书,培养子弟读书以谋求功名,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孕育出了一大批国家的杰出人才。植根于“孝悌”和“仁”而发展起来的徽商,形成了具有共同观念信仰、伦理道德、礼仪风俗的“文化特质”。
徽商是我国古代商业的一次崛起,是商业文化的一次革命。徽商文化中的儒学精神、诚信风范、重教风等, 倡导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道德。徽商,作为中国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商派,从中国众多的商帮中脱颖而出,发展数百年,发扬了中国历史上的儒家文化,推动了中国商业的繁荣昌盛,形成了独特的商文化品质,打造了具有生命力的商务理念,积淀了一道永不磨灭的亮丽风景。
徽州古民居装饰艺术
徽州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全面反映了徽州古民居的特征。装饰艺术遍布古民居的各个部分、角落,它们的题材来源广泛,与民俗伦理及民间艺术完美结合,时刻表现着徽州人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些装饰艺术,不仅揭示了徽州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征,也表达了人们的文化环境。“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情感上的震撼力,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
徽州地处山区,主要盛产的就是高质量的石材和木材。鉴于这些有利的条件,徽州的雕刻艺术水平和制作工艺也是极高的。这些高质量的材料是造就徽州古民居装饰艺术的绝佳保障,也是让徽州古民居装饰艺术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先决条件。素材丰富的徽州,至明清时期积聚了大量财富的徽商,在传统伦理观念和宗族意识的影响之下,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徽州商人不遗余力的修建祠堂、住宅和书院等各种建筑,也由此产生了如今一幢幢精美的徽州建筑。徽商们的富足,书院的发展都在推动着徽州文化的不断向前。徽州古民居的装饰艺术也就在这样的繁荣景象中一步一步迈向技艺的顶端。
徽州历史悠久且常年受文风影响深厚,徽州古民居的装饰艺术风格也深受文人派的影响,隐含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思想。首先,徽州古民居的装饰艺术总是与建筑结构本身着想,与建筑结合为一体,互相连缀一起,相得益彰,如门头的砖雕、柱头等,在整体建筑美感下,最后才作为装饰对象,隐隐不抢主题却又是点睛之笔;其次是徽州古民居装饰艺术从徽州居民的实际应用出发,徽州古民居的门、窗、福扇所采用的都是细格子。在当时还没有玻璃的情况下,为了房间的采光和挡风,都要在门窗福扇上糊上皮纸。窗格太大,就会使皮纸受损,因此徽州古民居的窗格都采用细格,直到后来才形成这种细花纹图案。既美化了物品,也充分考虑了它的实用功能。最后,徽州古民居装饰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古民居装饰艺术多采用各种素材,既有对宗族赞扬和对学习、孝顺教化的文字,也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动植物,除此之外虚幻抽象的图案也被用来做了装饰纹样。利用各种素材对比、多样而又统一的手法进行雕刻创作,在徽州古民居的装饰艺术上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的描绘,也是宣扬徽州人文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徽州古民居装饰表达
徽州古民居的装饰艺术是徽州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它与徽州人民的思想、行为、审美、认知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徽州古民居的装饰艺术可以分为三雕、彩画和匾额楹联三种艺术形式。这些装饰艺术不仅具有审美愉悦功能,在深厚的历史背景之下,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自然环境、传统哲学、大文化传统与地域风俗文化的融合体。
4.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篇四
关于中央集权制。现如今的中国某些人抨击中国的制度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不民主,不自由,读后感《中国大历史读后感》。可是,如果你认真仔细地读读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制度。中国一个“小自耕农”的集合体,按学者们所说,中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庞大的农村社会组织。
如作者在书所列,当时的中国必须实际“中央集权制”,原因有:地理,气候,地缘政治因素,还有黄河,黄土地等因素。当时的中国分裂为多个国家,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大小小的国家有170多个,后被几个有实力的国家吞并,后被秦统一,在公元前221年。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些早熟,但必须付出代价,如今的中国仍没有一个完善的司法制度。
5.《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篇五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1今天我看了林汉达老先生写的《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厚厚的,可好看啦!我都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里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还有三国故事。我最喜欢战国时期里统一中原的秦国,这是因为秦国兵马强壮,粮草充足,百折不屈,守信用,最主要的还是秦国的大王、大臣爱护全国百姓。
我觉得,各国之间不应该老打仗,要不然士兵们很惨,死的死,伤的伤,谁都没有好下场。各国之间可以用说客,说服其他的国家,只拿兵力吓唬一下敌人。
各国百姓快乐,就说明大王好,大王好,大臣就很忠心,大臣忠心了,就能帮大王做一番大事业,就说明这是一个强国。
我觉得全国人民只要万众一心,就能克服困难,打败敌国,一统天下。
秦统一天下之后,不应该让百姓筑长城,应该安抚百姓,整顿民心,鼓励百姓种粮,要不然会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哦!
只要全国万众团结一心,统一天下就很容易啊!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2暑假里,我阅读了《中国历史故事》。它不仅让我了解古代历史,还让我深刻反省现代人的优点和不足。
《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是一本历史书,它讲述了发生在春秋、战国、东汉、西汉、三国时期发生的故事。用现代的语言完美讲述了古人的智慧、迷信、勇敢……读着,就犹如古代的场景又浮现在我们眼前。
在这本书里,我了解了不少古代故事,但也发现古人为了权力,很狠毒:郑庄公的将军因妒忌猛将频考的权力,将他用箭射死;魏王的大臣庞涓为巩固自己的权力,想尽办法折磨孙膑;魏王的大臣须贾为了害范准,说他私通齐国,毒辣的打他……我不禁吃惊权力对一些人的诱惑。
当然,在历史上也有不少正直的贤者呢!比如“用人不疑”里的乐羊。乐羊受魏王的邀请去攻打中山国。而他的儿子乐舒却在中山国做官。他儿子乐舒劝父亲别打,而乐羊不但不听,反而骂儿子。他的不徇私情,为国家着想令人佩服。
爸爸告诉我,看历史书,可以“以史为鉴”、“学史明志”,看《中国历史故事》,真好。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3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中国历史故事》,其中的“孟母搬家”让我印象很深,小的时候也背过“昔孟母,择邻处”但是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今天终于懂了。
书中说的.是孟子小时候很调皮,他妈妈(孟母)对他非常严格,为了他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搬了几次家,慢慢地,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和喜欢读书了;还教育孟子“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做事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还教育孟子要做人诚实。孟子长大后,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师。人们都说,这是他母亲(孟母)潜移默化教育的结果。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我妈妈也为了我,放弃了很好的工作,专门在家培育我、教导我;为了我进好的学校,也搬到学校附近租房住,妈妈还说,我读初中的时候,呀要在学校附近买房或者租房,为的是我可以多点时间休息,别把时间浪费在上下学的路上------我现在渐渐大了,也懂事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用好的成绩来回报我亲爱的妈妈。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4在寒假里,我看了《中国历史故事》,其中使我受益最深的是《大禹治水》这篇文章,它发生在上古时代,讲了大禹治水的感人故事,他艰苦奋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经历13个年头,改变了自己的父亲鲧只用筑堤堵水,不开渠引水的错误方法,最后终于制服了洪水。他还教大家利用水土资源,指导群众种庄稼,收到了大家的好评和爱戴,人们都叫他“大禹”。
在上古时代,人们凭借一些简陋的工具,就能战胜强大的洪水,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想: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例子在社会上有很多,多少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昼夜苦干着,忘记自己的小家庭;多少人民教师为孩子们彻夜批着作业和试卷,顾不得自己的孩子;多少家庭为了国家,送儿女去边疆参加现代化建设。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不值得学习吗?大禹第一次过家门的时候,正逢小儿子出生,难道她的心不是肉长的?难道他就没有一点父子之情?不!他为百姓早日免受洪水灾难,把自己放在第二位。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大禹的精神,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5在寒假里,爸爸给我买了本书,名叫《中国历史故事》,爸爸对我说:“这是一本中国孩子必读的书,也是一本很棒的书。”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了基本的了解。
一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我熟悉的大禹治水讲到了东周列国,从秦统一天下讲到了繁华的大唐盛世,从靖康之耻讲到了郑和下西洋,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讲到了武昌起义……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晏子使楚,说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用他的机智,巧妙回击了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书圣王羲之从小喜欢写字,连走路的时候也用手指比划着练字,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书法家,写出了代表中华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兰亭集序》,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十分喜爱文学,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特别是作词方面,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好词,这两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希望能成为像他们那样有才华的人,书中我最崇敬的是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一首《正气歌》千古流芳,爸爸说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让我认识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璀璨,中华民族崛起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珍贵,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富强。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6我在寒假里读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中国历史故事》上册这本书啦。
《中国历史故事》上册这本书讲的是从远古时期到汉朝的故事,主要包括了政治故事、战争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比如说:华夏始祖——黄帝、尧舜禅位、大禹治水、夏启立国、商汤讨伐夏桀、武王伐纣、周公辅助成王、骊山烽火、鲍叔牙荐管仲、重耳流亡异乡、楚庄王一鸣惊人、晏子出使楚国、伍子胥过韶关……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故事是《屈原投江》。
屈原是一个爱国的大臣,他有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和富国强民的打算,由于奸臣排挤,楚顷襄王把屈原流放到了湘南。在湘南的汨罗江边,屈原遇见渔父并与之交谈,而渔父的话对屈原产生了很大影响。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的活着,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在五月初五那一天,屈原抱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渔父听到这一个消息心里很难受,于是他就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后来每一年人们都会到这儿去祭祀屈原,这就形成了“端午节”。
6.《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篇六
《中国历史故事》上册这本书讲的是从远古时期到汉朝的故事,主要包括了政治故事、战争故事、英雄故事、名人故事等。比如说:华夏始祖――黄帝、尧舜禅位、大禹治水、夏启立国、商汤讨伐夏桀、武王伐纣、周公辅助成王、骊山烽火、鲍叔牙荐管仲、重耳流亡异乡、楚庄王一鸣惊人、晏子出使楚国、伍子胥过韶关……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篇故事是《屈原投江》。
屈原是一个爱国的大臣,他有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和富国强民的打算,由于奸臣排挤,楚顷襄王把屈原流放到了湘南。在湘南的汨罗江边,屈原遇见渔父并与之交谈,而渔父的话对屈原产生了很大影响。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的活着,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楚国都城被秦国攻破,在五月初五那一天,屈原抱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渔父听到这一个消息心里很难受,于是他就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后来每一年人们都会到这儿去祭祀屈原,这就形成了“端午节”。
7.中国古代体操之历史探源 篇七
人类最初体操活动的萌芽是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从事打猎、捕鱼、采集野果等集体劳动中, 人类提高了体力和智力, 获得了攀登、爬越、跳跃、走、跑等技能, 产生了最初的体操活动。萌芽状态的体操活动, 分别与宗教、战争、娱乐和医疗等相结合, 扩大了萌芽状态体操的社会职能, 同时也推动了萌芽状态体操的发展。古代中国虽无“体操”一词, 却有类似体操的“养生”、“导引”和“舞蹈游戏”等健身活动。以中国古代“舞”字为例, 开始时甲骨文写舞字像人两手拿着树枝之类在舞蹈, 这说明在古代人的舞蹈活动中出现了体操运动的雏形。当人们在长期的劳动中, 发现跑跳、投掷、游水、舞蹈不但可以用以获得生活资料, 表达自己的欢畅感情, 而且对身体锻炼、消除病痛等有积极作用, 于是体育运动便从劳动中逐步分离。
二、中国古代体操的发展与演变
原始公社解体后, 先后有夏、商和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军事活动十分频繁, 古代体操活动与军事进一步结合, 射、御、角力和兵器武艺兴起, 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西周时代为适应祭祀庆典的需要, 把舞蹈列为贵族学校的正式课程, 不同年龄开设不同舞蹈课程。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姬发即位, 建立了西周王朝, 为庆贺伐纣的胜利, 炫耀国威, 令其部队在都城丰镐表演了气势宏伟的大型团体操《大武舞》。
导引养生术是我国最早的医疗保健体操, 古导引即“导气令和、引体为柔”, 后来的发展是:导气亦称内功、静功、气功;引体亦称引伸、仿生、武术。战国时期的庄子把导引概括为养气和养形二者的结合, 如“吹嘘呼吸, 吐故纳新”是一种呼吸运动。“熊经鸟申”是模仿熊攀树自悬, 飞鸟凌空伸展, 可以使肌肉和骨骼得到锻炼, 属于形体运动。狭义的导引是指“屈伸之法, 俯仰之术”, 广义的导引则包括:呼吸运动、肢体运动和自我按摩三者的结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把乐舞人集中咸阳, 便于管理和监视, 使各地各类技术得到交流和提高, 另外收缴天下兵器铸金人十二于咸阳, 兵器销毁后, 以防止人民的反抗, 民间只能以徒手习武相搏, 同时刺激了民间百戏、杂技等表演技艺。
汉代的体操运动逐渐分化为两类:一类存在于古代乐舞、杂技、戏剧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中, 是反映在古代歌舞、戏剧、杂技和流传于民间的技巧运动。出土的西汉乐舞杂技陶俑中, 就有手倒立、后手翻、后空翻等动作。另一类是强健筋骨、预防疾病的体操, 其中, 最有代表性的是古代药学名著《内经》中的“导引养身术”。出土的导引图, 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之久, 不仅年代早, 而且内容非常丰富:有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器械运动等。到了东汉末年, 名医华佗在进一步总结前人导引经验基础上, 摹仿五种禽兽动作形象, 编创了“五禽戏”[1]。
盛唐时代,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国际体育交往频繁。古代体操中的舞蹈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 有宫廷表演和民间娱乐舞, 从西域传来的踏球舞 (原名胡旋舞) 和剑器舞盛行一时, 体操运动有了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双人和集体动作, 许多复杂的翻腾动作和杂技表演结合在一起。唐宋时代的“字舞”和“花舞”, 可算是团体操的雏形。据史料记载, 唐高宗时代, 武则天创制了《圣寿舞》, 表演人数有一百四十人, 名曰:“圣寿乐”。表演者头戴金色铜冠, 身着五彩画衣。这种舞衣在跳舞时可以迅速变换颜色, 而且队形每变一次, 即排成一个字。组成“圣超千古、道秦百王、皇帝万岁、宝柞弥昌”等各种吉祥字样[2]。宋朝的杂技, 有鱼跃、燕式滚翻过圈子、过刀门等动作。据宋人周密著的《齐东野语》载, 当时州郡遇到盛大节日, 也往往进行“字舞”表演。可见, 在宋代“字舞”已经发展成为民间庆祝节日的一种形式了。
元朝的杂剧《疏谈行院》描写当时一个上座不好的杂剧团, 剧中有一句唱词:“没有一个生斜格打二百个斤斗”, 说明当时杂技水平已普遍很高, 而且在古代体操训练中, 已经广泛运用了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
到了清代, 技巧动作技术水平更高。如《清稗类钞》上记载:“……忽倒竖以两足捧坛直立, 以两手履地, 绕场而行, 良久, 忽作虎跳, 横转如车轮, 忽翻筋斗, 起落如蚱蜢, 久之……”可见技术上发展更成熟, 动作更趋于复杂和形象化。除此, 杠子功、皮条, 在清代有很大发展。在清代的庙会上表演的“单臂顶”、“拳头顶”、“全背顶”、“童子拜观音”等动作, 难度较大, 说明中国古代杠子功已经具有非凡的技巧, 并且具有中国民族的特殊风格。
三、中国古代体操的内容与形式
十八罗汉手:中国古代著名的体操形式之一。其动作为: (1) 朝天直举二手; (2) 排山运掌四手; (3) 黑虎伸腰四手; (4) 雁翼舒展一手; (5) 楫肘钩胸一手; (6) 挽弓开膈一手; (7) 金豹露爪一手; (8) 腿力跌荡四手。合之共十八手, 故名。对锻炼肌肉, 通经活血, 改善内脏器官功能, 防病治病有良好作用, 不仅在国内流行, 且已传入日本、东南亚等地区。
易筋经:中国古代医疗体操。“易筋”即把萎缩松弛肌肉变为强壮结实肌肉的身体练习, 为托南天竺僧人在摩所创, 实为古代劳动人民仿舂谷、载运、收囤等姿势创编。有二十余种, 各“经”均不同, 共同特征是动作刚劲有力, 刚中有柔, 动中含静, 意力统一, 对增强体质和肌力有明显效果, 亦为中医骨科和按摩科医师的一种基本功。
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健身体操, 又称“五禽操”。五禽戏由五种动作组成, 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 每种动作都模仿了相应动物的动作。关于五禽戏的最早记载是南朝范晔《后汉书·华佗传》:“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 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 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 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 为导引之事, 熊经、鸱顾, 引挽要体, 动诸关节, 以求难老。吾有一术, 名五禽之戏。一曰虎, 二曰鹿, 三曰熊, 四曰猿, 五曰鸟……”练五禽戏要做到全身放松, 意守丹田, 呼吸均匀, 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 将其彪悍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 柔中有刚, 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的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 方可融形神为一体。
八段锦:九百多年前宋代人编成一套八段锦体操, 据说是南宋名将岳飞手下的大将牛皋得自神仙的传授。南宋人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说:“八段锦一卷, 吐纳导引术也, 不题撰人。”八段锦在宋代就有了刊本, 但是没有作者的姓名。八段锦的一整套动作是从上肢开始, 依次为腰、腹、背、下肢的全身运动, 基本上和现代体操编制的原则一致, 但是练起来要想身体每个动作都符合标准, 是很复杂、很困难的。
太极拳:明清时期, 体操发展最大的成就是创编了太极拳, 并开展了太极拳运动。太极拳之名来源于《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 静而生阴。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明代的内家拳主练气, 以静为主;外家拳主练力, 以动为主。太极拳吸取内外家拳术的精华, 刚柔相济, 动静结合, “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 所以称之为太极拳。太极拳要求一意一念, 一举一动, 随心所欲, 都在自我控制之中, 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3]。
华夏民族不仅为人类体操开创了灿烂夺目的篇章, 而且为绚丽的中华体育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溯中国古代体操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内容与形式, 我们应该古为今用, 汲取历史中有益的经验, 继往开来, 为体操事业与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德骧, 魏大鸿.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导引图看我国古代体操[J].华中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80 (1) .
[2]李信.中国古代体操摇篮长安[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1 (4) .
8.中国崛起的历史意义 篇八
柏林墙倒塌意味着冷战结束,这是没有异议的,但说得还不完整。笔者要补充一句,那就是,它标志着美国从此成为惟一的超级强国。这个事实迄今为止还没有改变,所以柏林墙倒塌的影响依然在持续。
那么,中国是否在崛起?这不是任何人说了就算的,自己说也不算,因为还要看别人是否感觉到中国在崛起。所以,笔者们首先看一下外部世界是怎么反应的。
笔者曾经多次采访七国集团的峰会,对它的分量还是比较了解的。只要比较一下就更清楚了。简单地说,七国集团虽然不是联合国安理会,但却胜似联合国安理会。这是因为,它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主导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包括货币政策和能源政策。凭什么?当然是凭实力。
可是,现在不同了,因为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中国。2003年,七国集团在多哈举行半年一次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副财长和副行长首次应邀列席。这是不寻常的事情。俄罗斯是八国集团成员,但一直没有资格出席财长会议;而中国不是成员国,却反而被邀出席;七国集团不只讨论自己的事情,而且还把人民币作为主要话题。
这是为什么?很简单,七国集团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关起门来密谋和主宰世界经贸事务。为什么不能?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角之一。主角不上台,戏就唱不起来。实际上,最近几年,在七国集团或者八国集团会议上,中国可谓是“喧宾夺主”,其他七国好像也乐见如此。
再举几个例子,看看外部世界是否承认中国在崛起。第一,最近这些年,欧盟和美国对中国贸易都出现了巨额逆差,但它们不愿意或者不能对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改革,反而要依赖中国,把解决贸易不平衡的希望,都寄托在人民币的升值之上。
第二,中美和中欧的贸易越来越多,很多人都说这不是什么好事,没有错。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事实本身就能证明中国在崛起。在全世界,有实力、有能力与欧美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是不多的,过去只有日本而已,中国现在已经取代了日本。
第三是外部世界对待中国的态度。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如何讨厌和瞧不起中国,不论是否希望中国强大,为了自身的利益都要避免得罪中国,都要与中国保持接触,至少在表面上要显得恭敬一点。畏中有敬,敬中有畏,这是面对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国时,一般人都会有的心态。
除了外部世界的反应,中国崛起之势大致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第四大经济体,仅在美、日、德之后,而这个次序很快就要改变;世界第三大贸易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东亚和世界经济的引擎作用日益明显;发展潜力和方向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最后一点值得强调一下。当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被全世界所关注时,那就意味着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彼此的前途已经系在一起。不要忽视这一点,因为其中的含义非同小可。
第二,中国在全球的战略布局正在形成。首先是周边地区的传统威胁大多已经化解。看一下中国地图,从北到西再到南,就知道中国的安全感空前增强。其次是在全球战略上,中国可以拿来运用的方法越来越多,能够有效牵制战略对手的对华政策,包括安全的、经济的和外交的。再次是中国已开始参与主导国际事务,甚至参与主导全球事务的日程。这样的例子近年来有很多,包括在联合国和世贸组织之内,不能一一列举。
有些人说感受不到中国的崛起,这只能怪自己太麻木。事实上,中国崛起的影响所及,不只是改变了世界的现状,而且更改变了历史的面貌。
第一,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在1498年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印度,开创了欧洲文明主宰世界命运的历史。500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的崛起,附在实力之上的中华文明也在觉醒和复兴,虽然现在影响力依然赢弱,但它的复苏,毕竟终结了欧洲文明唱独角戏的历史。
第二,西方国家过去一直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因为其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都是“异类”,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模式到现在是成功的。保守一点说,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打破了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模式的历史。
第三,对中国崛起这个现象,世界上所有现成的理论都不能进行完整的解释。也就是说,中国的崛起使原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局限性都暴露出来。
9.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读后感 篇九
以上几本书中,钱书写于1939年,由在西南联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彼时日寇气焰正炽,国家命运悬于一线,钱抱着“写中国最后一本通史”的悲壮去写史,钱书文采飞扬,感情激荡,既立足高远又一针见血,确实是千古之书。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稍微有些主观,且钱本人立场保守,一些史论显得迂腐,有类司马光的“臣光曰”,且行文文白交杂。钱曾立遗嘱,其书版权未公开之前,不得出简体横排版。故至今钱书只有繁体竖排版,书中异体字满天飞,对一般普通读者是障碍。
吕书其注重历史材料的串联和考证,故吕书其耐读性较差,尤其是《中国通史》,腰封上吹得满天飞,买回家一看一般读者必然不会喜欢。吕书中国通史体例也与众不同先上篇是按“婚姻”、“族制”、“经济”等专题写的专史,非常专门,占全书的五分之三强。下篇是中国政治史通讲,很简略。故只想读一本中国通史,不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的,吕书不是最优选择。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其实是非常适合普通读者的。文采不输钱书,客观不输吕书。张本人也是传奇人物,具体的上网可以看。张留过洋,有自己的历史哲学观点,故其书气象开阔博大,文字清顺流畅,简约而不简单,易于理解而不媚俗。可惜张写到东汉张荫麟即病殁。
近年来,港台的中国通史类著作也纷纷流入大陆,今天我们也能见到一些。这里距几种。一种是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一套七本,一般人坚持也能读下来。此书图文并茂,文采也不错,可是似乎书中体例、观点等诸方面未能一致,其中有些作者还是在读研究生。一种是傅乐成本人写的《中国通史》,此书则考证味较浓,注释大段大段,书中仅仅提供历史材料,不提供可供参考的历史观点。对于没有形成自己历史观点的读者来讲不合适。还有一种是李定一《中华史纲》。虽然腰封上吹牛,“比钱穆《国史大纲》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生动”,书中讲到明太祖,通过几个不讲背景的例子便断言朱元璋心理变态,客观在哪里?而且此书还具有一种搜集轶闻、拘于小节的倾向,很多地方会讲一些很具体的历史小细节,而这不是通史的任务。
10.中国历史第三章读后感 篇十
这一章讲的是一个放牛的当了皇上后,为了保住自己的金钱,竟然杀了开国大臣,朝廷败在了他的手里:
一个小小的放牛娃,居然当了大皇帝。他是穷人出身,最恨腐官污吏。他一下子发了大财,提心别人抢去。杀光开国功臣,不准太监办事,只相信自己的儿孙,以为这就可以天下大吉。他把机关算尽了,却没有算出家里出了大问题。一个王子抢了王孙的皇帝宝座,重用功臣,提拔太监,雄心勃勃开辟了新局面。三宝太监扬航远航,宣传中华国威,罚站友好通商,冲涛破浪七下西洋,为名天下传扬。可惜啊!真可惜,大好风光匆匆收了场。坏太监,大腐官,一个接一个钻出来。特务横行霸道,老百姓有话嘴难开,弄不好就砍脑袋。日本鬼子打来了,西洋鬼子也来了。小偷小摸,大打大抢,闹得实在不像样。你抢澳门,他攻台湾。日本人做海盗不过瘾,攻打朝鲜,还想把中国一口都吞完。威家军威风凛凛,赶走倭寇留美名。抗日援朝功劳大,保卫邻邦,也保了自己的老家。
我读了这一章之后,我觉得这个皇帝虽然痛恨腐官,但是做法不对,不应该什么事情都不让大臣做,这样留他们干什么呢,后来,自己的儿孙上了台,做法却是十分相信大臣,反而让他们起了贪念,这告诉了我们,过分相信他人,自己只会腐败,而做事留有一手,反而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11.中国童话的历史记忆 篇十一
如何为中国孩子甚至全世界孩子创作更优秀的童话作品,一直是中国童话作家和理论家在探讨的问题。我曾经在一次理论探讨中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外国的影响中摆脱出来,逐渐本土化,是必经之路。但我们似乎还是没有找到我们自己的艺术武库。”
提到“艺术武库”,人们自然会想起马克思说过的话:“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黑格尔也曾说过:“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这些话都表明了一个意思:一个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深远地影响后世的文学艺术。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会叶茂。在每一次文学变革的时候,人们都会自觉地去收集整理古代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从中找到母体的基因。比如《贝洛童话》、《格林童话》对安徒生和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童话的影响就是证明。在中国儿童文学发轫之初,我们也有许多学者开始过对中国民间童话的采集与研究。一百余年来,我们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各地的群众艺术馆也采集和整理了许多民间故事,但这些采集和研究,并没有形成一本像《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非洲童话》这样有影响的作品,而且从整体来说,它们和中国童话作家的创作之间也少有交集。
如果我们把中国童话作家也分成几代人的话,以叶圣陶、张天翼、葛翠琳和洪汛涛为代表的前三代童话作家和中国民间童话的关联比后几代作家更为紧密。像葛翠琳的《野葡萄》、洪汛涛的《神笔马良》就有中国民间童话的显著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外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被译介到中国,这些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往往超过了本土童话。新生代中国童话作家的创作也日益受到西方经典童话的影响。然而,正如美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布斯所说:“每种艺术只有在追求它自身的独特前景时,它才能繁荣。”中国童话的独特前景,一定是那些植根于中国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这样的前景和方向,近年来已经被好莱坞以《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作品作为反证了。在中国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形象中,大概也只有葫芦娃唯一可以和米老鼠、圣斗士、奥特曼相提并论,而葫芦娃是典型的中国童话形象。
收集、整理优秀的中国童话,为中国童话追根溯源,是一项非常艰难、却意义重大的工作。陈蒲清老师一直在默默地做着这项工作。他的《中国古代寓言史》、《中国现代寓言史纲》是中国寓言研究的扛鼎之作。1993年,陈老师决定普查中国古籍中的童话。他带着他的学生和家属,普查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相关典籍,从六十二种著作中选出了一百二十篇童话,加以注释、今译,编成了《历代童话精华》,由岳麓书社出版。在整理古代典籍中的童话故事时,陈老师深感到应该有论述中国古代童话历史的著作,能够系统地谈谈中国古代童话的发展脉络。因此,他从2005年开始构思写作《中国古代童话小史》。历时八年,终于在陈老师七十八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这本填补中国童话研究空白的著作。
承蒙陈老师的厚爱,让我得以在这本书还没有出版的时候,先睹为快。纳入陈老师的研究视野的中国古代童话有两个部分——中国古代典籍里的童话和中国各民族民间童话。我在阅读这本书稿的过程中,既为我们丰富的童话资源感到惊讶,同时也纠正了我许多关于中国童话的错误印象:比如我以为我们的民间童话中是缺少巨人形象的,没想到古代童话中早就有了类似“蓝胡子”的故事。我以为只是我们在接受世界各国的童话,没想到安徒生《皇帝的新衣》最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汉魏六朝时《高僧传》里的故事《虚空细缕》。中国童话的幻想空间是那样丰富——水中有龙宫,天上有天宫,山中有仙境,壶中、枕中、口袋中还别有洞天。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堪称经典,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的《叶限》同样是“灰姑娘”式的童话,比《格林童话》至少早了八百年。这里很难说是谁影响了谁,只能说有些故事原型是世界上各民族都有的,文明的密码有共通的“解”。由此看来,如果真有外星文明,我们也大可以放心,我们终归能找到共同的语言。
虽然也有学者坚持说中国古代没有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没有古代,只有现代。从这种观点出发,中国古代也就没有童话。但是,我更同意陈蒲清老师的观点:中国古代没有“儿童本位”的观念,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即作家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 但是并不等于说中国古代没有儿童文学,尤其是不能说没童话。陈蒲清老师从大量的古代典籍中和丰富的民间故事中,已经为我们挖掘出了丰富的童话宝藏。这是我们的“童话武库”,无疑将对中国童话的创作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2.中国历史上的24大发明 篇十二
2.蚕桑和丝织。考古发掘表明, 这一技艺之始创是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约与黄帝时代相当。作为蚕桑丝织的母国, 中国的丝织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3.琢玉。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 (zhǔ) 文化的精美玉器都经琢 (zhuó) 制而成。那是一种以轮带动作精细加工的工艺, 可琢深孔和细如发丝的纹饰, 是上古时期的一种高精技术。
4.汉字。汉字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汉字的创建和衍变, 它的形、音、义之构成, 都自成一体。
5.木结构营造技艺。数千年来, 中国人的居室、作坊、宫殿、庙宇均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而与欧洲以石构建筑为主判然有别。
6.青铜冶铸术。中国的青铜文明较为后起, 但技术上却后来居上且自成体系。
7.十进位值制记数法。逢十进位、以所在位置定该数之值, 称做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中国之后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8.以生铁为本的钢铁技术。中国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发明了生铁冶铸术, 比西方约早18个世纪。
9.中式烹 (pēnɡ) 调术。中式烹调在炊具、技法、菜式、餐具等方面都与西方大异其趣, 彰显着中国饮食文化和烹饪 (rèn) 技艺的独创、卓越与精致。
10.中医。被誉为岐 (qí) 黄之道的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约自周代起逐步形成, 经长期发展趋于成熟并得到完善。
11.髹 (xiū) 饰。髹饰是漆艺的古称。中国是漆树的原生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用漆装饰和保护器物。
12.制瓷。中国是瓷器制作的母国, 其英文名称China即由此而来, 因大量外销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13.造纸术。中国古代又一重大的原创技术成就。它的发明与推广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字书写载体及传承方式。
14.漏刻。漏刻借水流量测度时间, 漏指漏壶, 刻为箭刻即有时间刻度的标尺。在公元18世纪以前, 漏刻一直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仪器。
15.印刷术。印刷术由中国始创。从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到北宋时的活字印刷, 中国印刷术传播到了韩、日等国, 之后又被引入欧洲, 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6.茶的栽培和焙制。中国是茶树的原生地。经过长期的实践, 人们逐渐掌握了茶树栽培、茶叶焙制及饮用的成套技艺, 形成了饮茶的习俗。
17.指南针。中国人早在战国时期便具有了某些磁学知识, 用磁针导航始自宋代。指南针和船尾舵、水密隔舱、对风力的有效利用等杰出发明为远洋航行的航向把握、动力与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极大地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空间。
18.火药。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有紧密联系,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加热的爆燃现象是在唐代发现的。其后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 几经改进, 在军事上显示了巨大威力, 并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19.深井开凿技术。四川自贡地区至迟自宋代起即开凿小口径的卓筒井, 用以汲卤 (lǔ) 煮盐。之后, 约于明代发展成使用冲击式顿钻法以及泥浆提升、固井防塌、钻具打捞等技法的成套深井开凿技术, 至清代井深可达千米。
20.水运仪象台。由苏颂、韩公廉于公元1092年创制的水运仪象台, 是以水为动力、由一系列齿轮机构传动、集天象观测、演示和计时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天文仪器。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 也是古代最大、最复杂的机械装置。
21.珠算。算盘是最早的计算器之一。“珠算”一词始见于战国, 但用算盘做珠算成熟于宋代。这一发明极为卓越和独特, 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
22.火箭。由喷射推进的火箭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至迟在公元13世纪上半叶, 筒式的飞火枪已在战争中使用。明代火箭武器的射程可达三四百米, 并出现了集束式火箭、飞弹型火箭、二级火箭和往复式火箭的雏形, 是现代火箭和导弹的先导。
23.曲发酵酿造技术。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并称为世界三大蒸馏酒。其中, 唯独中国的白酒是由人工制曲、用内含真菌和酵母的曲种来发酵的, 这是人类最早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实践。这一技艺还广泛用于醋、酱和酱油的酿制。韩国的大酱、日本的酱汤也都源自中国。
24.精耕细作的生态农艺。约从战国时代起, 精耕细作逐步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一种传统方式, 经长期发展至明代趋于定型。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既合乎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 又与注重环保和生态平衡的现代理念相契合, 从而在当前和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仍蕴 (yùn) 有充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3.《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篇十三
听到这个词,你们是不是立刻联想到一句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治洪水,大禹结婚第四天就离开家门,十三年里都没回过家。其中有三次从家门口走过,都没有进去看看家人。第一次,他从家门口经过,听见妻子和儿子都在哭,他多么想进去安慰下妻子,抱一下儿子,可是他为了赶着去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孩子已经会叫爸爸了,妻子抱着孩子向他招手,可是他没有时间。第三次,孩子已经13岁了,跑过来拉他的手,不想离开,可他也没有回家。在大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洪水得到了治理。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比如顾大家舍小家,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克服困难等。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因为有很多这样的伟人,才走到了今天,拥有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14.《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读后感 篇十四
这本书有个独特之处:书中有两篇序,一篇是写给父母亲看的,一篇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在写给父母的序里写了这本书定位的高度、编写的初衷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在写给孩子的序里,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读历史。虽没有完全读完,但两篇序已然打动我的心,只有真心爱儿童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思来编排历史书。他不去罗列浩瀚的史实,不做狭隘的忠君爱国的宣教,试图借史引导孩子具有开阔的胸襟进而拥有丰富的内心,引导孩子多元思考。仅仅读过序,便已被他俘虏。
记得以前读书时的历史书,里面都是枯燥的文字,很少能吸引自己读完一个个历史故事,但这本书却与众不同,全套书共14册,从开天辟地到民初中国,语言简洁,故事精炼,画面精致。书里有历史事件、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艺术,列举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四大发明、精美瓷器等等,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最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尤其是书里的“说来听听”,更是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如果你是岳飞,你会如何”?从历史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像辩论,有正反方,也许有胜负,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有自己的观点;更更重要的,是能从细节的方向展开联想,像下棋一样,能看到每一步之后的走向。
该书作者的语言表达,非同一般。书中的成语故事也会让孩子们收获颇丰,“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炎黄子孙、夸父追日、仓颉造字、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逆不道、富丽堂皇、烽火戏诸侯、倾国倾城、管鲍之交、祸国殃民”, 一个个故事述说着事件和典故的来龙去脉,使人印象深刻,不用死记硬背。
15.中国版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篇十五
关键词:版权制度,变迁,保护
一、源远流长———版权意识的萌芽期
从春秋战国到清朝,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不断发展着, 从诸子百家争鸣于朝野到儒学佛道风行于社会, 大家智者层出不穷, 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结晶比如竹简、绢帛到纸张为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孕育着可能, 在这样一个充盈着创作与传播氛围下先人的权利意识也萌生了。中国的版权保护观念产生的比较早, 这种观念最先表现在署名意识的形成。百家争鸣时期诸子著书就已经着重署上创说者的姓名, 直接把著作以作者名字命名的著作也不占少数。例如《吕氏春秋》作为一部集体著作, 不难发现它的署名方式与今日的“职务作品”有些类似。我国考古工作者在7000多件秦兵马俑上, 还找到了刻有宫、宫丙、宫疆等85名作者的姓名。据考证, 他们有的是那时宫廷的陶工师, 有的是从古时临夏、咸阳等地来的民间艺人, 按秦律:“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这些名字可能是为了考核、考证要求刻上的, 但这证明在当时知识产权保护的自发倾向已出现。[1]在古代版权意识还反映在道德理念和相关社会习惯上, 古人一向鄙夷剽窃他人学说的行为。但在那时也只能限于品德上的谴责。比如柳宗元就曾经谴责《文子》一书有剽窃管仲、孟轲言论的作为。我们可以看到隋唐之前版权的权利意识大都只局限于精神权利的范围之内。至多只能算是一种自发的意识萌动。
知识产权界的中外学家都认为真正的版权的出现是印刷术的采用。我国首先自隋唐之际发明了印刷术是众所周知的, 科举制度的逐步发展和走上仕途做官的路径促进了文化教育的繁荣进步, 人们对书籍的渴望和需求也不断增长。到了宋朝活字印刷的普遍使用, 翻刻、印制、销售图书也随之成为了赚钱牟利的行业, 这时版权保护就有了客观上的需求。那么我国的版权保护自宋朝开始到清朝末年一直是以禁例的方式进行的, 也就是实施由官府发布告示的版权保护制度。禁例的采用首先是由于维护国家所有的出版机构的专有权的要求。北宋时期朝廷授予了国子监刻印出版《九经》蓝本的专有权, 曾发出“禁擅镌”的命令, 这被认为是我国较早的维护出版权利的禁令。但采取这种禁例形式进行版权保护毕竟只是政府的一种个别、局部的行为, 这种禁令保护缺乏普遍性, 影响范围也非常有限, 局限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出版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其实禁令方式是世界各国版权保护史上都曾经实行过的办法, 但后来西方国家大都向着法制化的方向演进发展了。然而古代中国的告示禁令的保护持续了700年却仍然没能建立起施用全国的近代版权体制,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那时候商品经济滞后, 对社会的政治控制严格, 重整体精神而导致个体意识普遍缺乏等, 在这种土壤中我国古代的版权保护难以产生近代意义上的著作权律。
二、中体西用———我国近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初步建立
那么到了清朝末年, 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西方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产品也随之涌入, 极大地刺激影响着我国民间社会的各个方面。考察史料, 也不难发现清末民初出版的大部分小说都标示着“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或者类似字样。[2]生产水平的进步、文化出版行业的繁荣和人们权利意识的增长都为中国版权观念和版权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丰泽的基石。这时中国一部分受过欧风美雨洗礼的独具慧眼、见识卓越的知识分子, 开始在杂志报刊上宣传自己的版权主张, 并且躬身实践西方先进版权制度。比如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严复先生较早地正式在中国倡导版权保护并主张国家进行立法保护。清政府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版权”一词是在1903年与美国签署的《中美通商行船续订条约》中, 在其1906年和1907年颁发的《大清印刷物专律》和《大清报律》中都出现了“凡报中附刊之作, 他日是以成书者, 得享有版权之保护”的规定。两年后,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诞生了, 这部法律贯通的版权保护理念是现代语境中的, 较之于我国传统文化视野的版权意识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3]
《大清著作权律》的颁布距离世界第一部版权法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两百年, 也没有在岌岌可危的大清末期起到较大的法律效用, 但它的意义仍然是不可忽视和磨灭的。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著作权立法是版权立法保护的开端, 它顺应了世界版权立法潮流, 冲破了封建的印刷特权, 标志着近代中国的版权保护制度的雏形开始, 并且结束了中国仅仅依靠分散的、不完整的地方官署禁令保护版权的历史, 促使中国版权保护开始逐步从人治向法治过渡, 发生了中国版权保护主体的转变, 即从保护印刷出版者的权利转移到保护著作者的权利上来。这部法律在中国版权法制中的作用极大, 后来的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都相继制定了版权法, 内容都与《大清著作权律》大体相同。从此以后中国掀开了版权保护史的新篇章, 这对后世版权立法和观念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4]
三、法制建设———我国现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发展
新中国版权制度的正式约束是与市场经济机制的强弱同向发展的, 是与计划经济机制的强弱反向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其至今, 其间版权保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行政规章保护版权阶段。1955年, 在汲取东欧、苏联等版权法经验的基础上, 我国草拟了《出版物的著作权保护条例》, 后因为形势的变化, 没能颁布出台。1958年公私合营后, 所有的宣传媒体、传播媒介都掌握在政府手中, 为此, 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文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稿酬办法, 并对剧本上演也规定了统一的付酬办法。1958年至文化大革命, 这一阶段著作权保护基本上是中断的。文革结束后, 1977年国家出版局恢复了稿酬制度。1979年开始考虑起草《著作权法》。第二个阶段是《著作权法》的起草和开始对著作权实行法律的保护时期。经过11年的努力和研究, 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1990年9月7日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著作权法, 这部著作权法自1991年6月1日起实施生效。我国版权保护也就从此踏上了有序正常的法制轨道。国家加快立法步伐, 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版权法律法规, 版权制度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1992年之后, 我国还加入了一系列国际版权保护公约。第三个阶段是我国著作权法的进一步修改完善和进一步国际化的趋势。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于2001年对著作权法进行大修, 之后又在2010年和2012年对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改。其中2012年不同于以往的被迫式修订, 而是中国立法者主动的修订。当下, 鉴于互联网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和著作权保护的巨大影响, 版权明显具有了产业特征, 成为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更加能体现国家意志。那么积极应对网络时代对著作权保护的新挑战, 进一步加强著作权保护能力, 让保护著作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无疑是迫切的。所以我国今后也会进一步从行政、司法等方面落实著作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进一步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使我国的著作权权法向着体系化的方向前进。
观古察今, 鉴往知来, 通过对我国版权制度发展的梳理可以发现, 在我国版权制度正式确立之前, 对版权制度的非正式约束就已长期存在, 激励着人们的知识创新活动, 对中华文明的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版权制度正式约束的形成与变迁, 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 从被动立法到主动立法, 逐步走上法治化的轨道。尽管中国的版权保护步履蹒跚, 但中国版权制度的变迁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市场化和国际化也使我们对版权的保护愈加迫切, 我们展望版权制度更美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琼.旧中国版权制度初探[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6 (10) .
[2]李明山.中国近代版权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3:198.
[3]赵晓兰.从古代萌芽到近代初熟—我国版权保护制度的历史演变[J].中国出版, 2012 (6) .
16.凝固的历史——中国古代石刻 篇十六
石器——人类对石头的最早利用
位于中国河北省井陉县的于家村,被称为石头村。这里俨然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石板路,石房子,石拴马桩,还有石磨、石井、石水槽等,至今石水槽仍是村民们洗衣服的地方。全村共有石头房屋4000多间,石板街道3700多米,石井窖池1000多个,石碑200多块。可以说于家村人利用了石头,石头又打造了于家村人(图1)。
其实,利用石头并非于家村人的专利,因为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石头曾被早期的人类打制成为重要的工具。人类从距今100万年前开始使用石器,一直延续到距今4000年前。直到铜矿石被发现和利用,青铜器才逐渐取代了石器。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石头的兴趣不但没有减弱,相反,人类在石头上雕刻图案和文字,这些石刻石雕被保存了下来,成为破译古代人们追寻梦想的重要依据。
石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岩画,古代的人们在岩石上绘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石雕。在四川省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动物和人形的石雕,据考证可能是用来祭祀的,这表明古老的原始先民们已经赋予了石头超出实用工具的意义。 古代的人们借助坚硬的石头保存住了曾经的所思所为,形成了独特的石刻石雕艺术。
到了西汉时期,一些王公开山为陵,如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墓就是在天然山体上开凿出两个巨大的洞穴,作为死后的居所。到了唐代,有些贵族突发奇想,为自己做起了石头棺材。这些石棺完全采取歇山顶式的唐代建筑形式,两边有高翘的鸱吻,窗子、斗拱、瓦当等都刻画得非常精美。有一位名叫李寿的贵族,他的石棺用8块厚石板和8根倚柱构成,外壁上浮雕着文武卫士、侍从和神仙,内壁上刻有乐舞、侍从人物和12生肖等,雕刻工艺精到,形象生动活泼,成为我国石雕的代表作(图2)。
石碑——无处不在的石刻形式
我国古代的人们给石头赋予的另一种意义就是无处不在的石碑,它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石刻形式。
我国石碑的起源和丧葬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石头上刻死者的名字和生平,立在坟墓前,于是墓碑就产生了。墓碑在汉代最为流行,因为汉代实行厚葬,王公贵族们甚至每年要拿出个人经济收入的1/3用于修建墓葬,“树碑立传”这一成语就起源于那个奢靡之风盛行的时代。汉代以后的统治者严禁铺张浪费,不允许在坟前树碑。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就把大石碑变成小石碑,放进墓室里。变通的结果是出现了“墓志”,墓志上写的是墓主人的功绩和生平,这些文字就叫“墓志铭”。
不管留在石碑上的文字开始是出于何种目的,但它却在无意中为后人记录下了某一段历史。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国建立于公元11世纪,西夏民族根据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后来西夏王国消亡,西夏文字也就成为死文字,西夏王国也因此被罩上了神秘的面纱。幸亏有一块完整的西夏文字石碑被保存了下来。发现这块石碑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故事:今天甘肃武威一带曾是西夏王国的领地,清朝时有一位学者来到武威大云寺游览,发现寺院里有一座碑亭被砖块封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僧人告诉他,那里面藏着一块不吉利的石碑,一旦出世就会带来灾难。在这位学者的再三要求下,砖块被拆掉,露出了秘藏的石碑。石碑的一面是西夏文,另一面是汉文,每面大约1800多字,内容涉及西夏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这块石碑成为研究西夏王国难得的珍贵资料,人们终于找到了这个曾经遗失在历史深处的王国昔日的踪影(图3)。
石碑的功用除做墓碑外,还有祠庙碑、记事碑、记功碑等。皇帝的“御碑”还要专门修建一座御碑亭,以示对这些碑文的尊重。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世界四大名碑之一。这块1000多字的石碑记录了基督教的一个支派——景教传入中国的往事:公元635年,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从波斯来到西安,唐太宗特许他建造景教寺院,景教因此在我国唐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段历史在史书中从未提到,此碑被发现之前,人们从不知道基督教早在唐代已在我国流传。这段早被遗忘的历史依靠这块石碑才得以揭开了谜底。
在山体上直接刻字记事叫作摩崖石刻,摩崖石刻也是石碑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大江南北。
泰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虽然它的主峰海拔仅1500多米,但泰山雄奇的山势,叠起的峰峦,突兀的主峰,气势非同寻常。从夏、商开始,历代帝王都登临泰山祭祀,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历史上一共有72个君王到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至今泰山留下了1696处碑碣石刻。
在泰山石刻中,最早的作品是秦代的石刻“无字碑”,“无字碑”位于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高6米,宽1.2米,厚0.9米,形制古朴浑厚。泰山还有秦代丞相李斯篆书的刻字碑,虽历经风雨剥蚀只剩下“臣去疾臣请矣臣” 7个完整的字,其义也不得而知。但这块刻石被称为“小篆鼻祖”,堪称稀世珍宝。经石峪是泰山石刻中最著名的一处,在2000平方米的石坪上,刻着隶书《金刚经》,字径50厘米,笔锋遒劲有力,被称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经过1400多年的风雨剥蚀,至今仍保存1043个字(图4)。
毫无疑问,一块块冰冷坚硬的石碑因艺术的渲染而获得了新的生命,石碑的记事功能,在中国文化的博大怀抱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和深化。
画像石——古代绘画的另类作品
在我国古代,石头还被人们用来当作画纸作画,这就是画像石。
画像石产生于西汉,流行于东汉,主要在墓葬中用来装饰和祈愿,或者叙述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东汉以后,画像石就基本消失了。正因为如此,画像石也成为汉代的一种文化特征。
画像石的题材非常广泛,如描绘神仙,东王公、西王母,还有宾客图、出行图,以及狩猎、喂马、拾粪等生活内容的,都刻画得非常生动。
汉武帝曾经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兴盛时代,当时最年轻的军事统帅霍去病先后6次出击匈奴,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公元前117年,年仅23岁的霍去病去世。为纪念他的功绩,汉武帝为他修建了墓园。今天,人们在瞻仰霍去病陵墓时,除感慨他的传奇故事,更多的是关注那些用以表彰这位战将的巨型石刻作品。这批雕刻作品简约夸张,粗犷传神,也许它们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精神的反映。
这些雕刻作品大部分是用形似的石头进行简单加工而成,比如有一匹骏马就是利用一块整石的自然形状顺势加工而成的。它四蹄腾空,在奔跑时发出嘶鸣,鼻孔在喘着粗息,下唇在颤动,这充分体现了汉代石刻博大、恢宏、狂放,有开拓进取之势的特点。在这里最著名的雕刻作品当属“马踏匈奴”: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这是我国第一个纪念碑式的雕刻。今天,它仍会令人想起2000多年前征伐匈奴的令人震撼的壮阔场面(图5)。
唐太宗死后埋葬在风景秀丽的山。今天这一带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貌,能够反映当时盛极一时的只有包括被风雨侵蚀的6匹石刻骏马浮雕像在内的石刻石雕。“昭陵六骏”只有4座雕像还保存在陕西省碑林博物馆,另2匹在1914年被盗运到了美国。据说,这6匹马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历次征战中的坐骑,公元636年,唐太宗命画家阎立本绘制“六匹骏马图”,分别雕刻在6块石屏上。
相对于汉代石刻注重夸张来说,唐代石刻更加注重写实。一匹叫“飒露紫”的石刻骏马,刻画了受箭伤的马由随将拔出箭矢那一刻的情景:马身微微向后坐,配合主人拔箭。主人怕马疼痛,左手小心翼翼地扶在马的胸前,右手轻轻握着箭杆准备往外拔,他好像在对马说,我给不给你拔箭?不拔你会疼死,拔箭的这一瞬间你还会疼......那种心态的刻画令人回味无穷(图6)。
凿窟造像
——追求安宁的希望种子
凿窟造像,使我国古代的石雕艺术出现了巨大的转变。
从魏晋到唐朝建立的四五百年间,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经受动荡、混乱、痛苦的千年帝国,当佛教经帕米尔山口传入我国时,佛教便在人们的心中播下了追求安宁的希望种子。于是,成千上万的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在山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凿窟造像,迎来了由外来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创造的一个辉煌的佛教石刻艺术时代。著名的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四大石窟就开凿于这个时代。
位于河南省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一条石刻艺术长廊,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像97000余尊。这里的宾阳洞开凿于公元6世纪的北魏时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洞内有11尊大佛像,这些造像在形式风格上明显地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庄祥和,是北魏中期石刻艺术的杰作。
北魏时期造像的风潮一直席卷到我国东部大海边,山东青州龙兴寺曾出土公元5~7世纪的400多尊佛教造像。其中不少佛像还可以看到龙的形象,说明即使在引进外来文化之初,我国工匠们已经在不自觉地融入了本土文化的特色。到了公元6世纪初,佛教雕像开始更多地融合进当时我国文人的审美时尚,变得清秀飘逸起来,服饰“褒衣博带”,使来自印度的佛穿起了宽衣大袖的典型的汉族传统服装(图7)。
到了公元6世纪中期,佛教造像的风格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佛像面部大多丰满圆润,体态敦实厚重,表现出我国北方民族健壮有力的体魄特征,所有造像的服饰风格也变得简洁明快,轻薄贴体,显露出极为健康优美的身段。
唐代是我国进入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佛像的艺术风格又一次出现变化,佛像体态富足,面含微笑,神情安详,表现出内心的十分满足,盛唐雄浑博大的气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龙门石窟奉先寺里的卢舍那佛像就是唐代佛教造像的代表作。卢舍那意为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已经完全摒弃了印度人的形象,变成了地道的中原汉人,雕刻手法也在吸收外来技法的基础上完全中国化了。从此,这种类型的佛教造像就成为中国特有的菩萨形象(图8)。
唐代以后,盛极一时的石窟艺术逐步走向平缓。不过,就在我国北方的石窟艺术日渐衰落之时,长江流域又出现了新的创造,四川乐山大佛就是一个人间奇迹。
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弥勒石刻大佛,它建成于公元803年,通高71米,坐身高59.96米,肩宽28米。海通和尚是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他在凌云山顶上看见山下的江水常常颠覆舟辑,于是发下宏誓,开凿弥勒大佛,镇得江河安宁。当地能工巧匠前后花费了18年时间,才完成了这个伟大的石刻工程(图9)。
我国古代的石刻石雕还有印章、石狮子、石像生以及石牌坊等。到了明、清时期。在皇帝的宫殿里,大量的石雕极尽繁杂与华丽,雕刻中有龙的各种各样形象。同时,还有威风凛凛的石狮子守卫着皇家大院。
【中国历史典故读后感】推荐阅读: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个人观后感06-29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二集家国天下观后感09-09
中国历史轶闻06-15
中国起名历史09-19
中国著名历史典故有哪些07-12
中国近代历史教案06-26
中国历史读书心得07-24
中国历史文选讲解09-06
中国历史大盘点10-26
中国古代历史年表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