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支持学科建设

2024-06-23

科研支持学科建设(共13篇)

1.科研支持学科建设 篇一

鞍师院科字〔2008〕29号

关于做好2008年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工作总结和2009年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

为更好了解科技工作进展情况,优化科研管理,加大学科建设工作力度,科技处决定对全院各单位2008年度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2009年度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工作做出计划。具体事宜如下:

一、2008年度工作总结

(一)、总结方式

由各单位对本年度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自检自查,并以文字材料和图像资料将总结上交学院科技处。

(二)、总结内容

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两部分。

1、科研管理

① 依据科研项目申请书、合同书,检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实施进展、结项情况;

② 编著、教材、论文完成情况; ③ 学术讲座和获奖情况;

④ 大学生科技活动完成情况;

⑤ 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议等。

2、学科建设

①签订的各责任条款的进展情况(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人才培养等);

②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情况; ③经费使用情况; 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

二、2009年度工作计划(一)科研管理

1、科研成果(著作、教材、论文)预计发表情况;

2、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情况;

3、外请专家和学院教师开展学术讲座情况;

4、各级获奖情况;

5、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6、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情况。(二)学科建设

1、签订的各责任条款的进展情况(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人才培养等);

2、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购置情况;

3、经费使用情况。

三、格式、时间要求

1、文字材料: 以A4纸打印,并报送电子版(邮箱:kjcasnc@163.com)。

2、图像资料:

工作总结要求必须配有图像资料。所有文字材料均要求附图片或录象资料,其中: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著作教材、省级以上的项目、市级以上的获奖证书、学术活动、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必须有图像资料。

3、申报时间:

请于2008年12月30日前报送学院科技处。

搜集图像资料为今后申报上级部门材料奠定基础,请各单位各单位抓紧落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二○○八年十二月十日

主题词:科研管理

学科建设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通知 抄报:孙诒丹副院长

鞍山师范学院科技处 2008年12月10日印发

共印30份

2.科研支持学科建设 篇二

一、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基本要素分析

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发展各要素中的主要力量,高校科研人员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践行者,也是进行科技创业,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力军。科研人员创业的基本要素中涵盖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创业孵化平台等方面。

1.创业动机。调查中显示,科研人员创业主要动机中有超过45%的人表示是因为个人的兴趣而选择创业的。其次35%的调查对象表示是为了掌握相关技术。而让经济得到改善、响应政策、该专业适合创业以及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等原因则是他们较少考虑的。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科研人员的创业是以个人兴趣为优先选择的条件,他们个人对于特定领域的喜好会决定最后选择创业的方向。

2.创业环境。创业环境是高校科研人员成功创业的有利推手,目前我国的政府、社会、学校等政策均向高校创业倾斜,科研人员也受益于其中,由此可见高校创业人员的整体创业环境是较好的,但据问卷显示,多数高校创业人员并不了解相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这还需高校有关部门的宣传及推动。

3.创业孵化平台。在创业的科研人员中,绝大部分会选择在校内的创业园孵化项目,其次是依靠自身能力、自有资本及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选择借助校外企业或通过借钱融资等其他方式创办企业的较少。在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时可以考虑为已经创业或者准备创业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平台,或者倡导师研生创,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在创业实践方面提供经验,又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创业的方式。

二、制约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因素分析

在当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想法慢慢深入人心,创新创业的氛围日益高涨,在众多的创业人员当中,科研人员是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学术上的经验,是真正掌握技术“金钥匙”的群体,也是“知本家”,但目前高校科研人员创业还有众多的制约因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制约因素归纳为科研创业人才缺乏、科技创业活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创业支持环境狭窄三方面。

1.科研创业人才缺乏。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富有竞争力的岗位设置、较好的福利待遇以及具有前景的事业发展空间是吸引其创业的主要原因。但目前高校在满足科研人员创业的条件方面还有所欠缺,高校科研人员无成本和时间精力去创业。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当问及“您在创业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按照顺序选择前五项)一题时,有42.1%的受访者选择“人才缺乏”,由此可见科研创业人才缺乏是当前制约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首要因素。

2.科技创业活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基础性研究为主,绝大多数课题与研究经费来自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的项目和经费还未过多的纳入其中,因此高校的创业活动难以掌握市场动向,难以面对市场开展应用性研究,进行成果转化。通过对“您有创业的想法和打算吗?”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得出结论,选择科技创新活动尚未完全面对市场需求的占了31%,在六项指标中占据高位,由此可见创业活动未完全面对市场需求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高校科研人员也应在创业前做好充足的市场调查,发现市场的需求所在。

3.创业支持环境狭窄。高校科研人员创业需要更为广阔的环境支持,但目前,无论是国家、政府、社会、企业等都缺乏对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支持。从政府的政策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门槛较高,所申报的项目由于要经过申请、立项、经费到账等,周期较长,导致高校科研人员耐心被磨灭。另外,社会对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认可度较低。在高校,科研人员创业常常被认为是不务正业,许多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时候都是另辟蹊径,默默的进行,导致大部分科研人员也怠于进行创业方式的成果转化。

三、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创业的对策

自从2015年《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等相关文件出台后,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了国家和各省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科研人员成长、创业的重要场所,科研人员的创业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与高校利益息息相关。大力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之路。

(一)高校方面的对策

1. 完善创业政策,加强支持力度。

切实落实学院对创业人员的扶持措施,让创业人员能清晰的感觉到创业氛围。增加创业资金,在科研人员创业项目的资金扶持上提高重视度。关注多方面的创业平台,对创业所需设备进行更新和优化,实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良性建设。举办关于成功企业家的学术讲座以及学术类交流活动,聘请企业界人士到高校兼职任教,既为正在创业的科研人员以及有想法创业的科研人员提供创业项目上的借鉴与帮助,又能增加高校和企业产业的联动,培养高校创业氛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2. 理清高校科研人员的人事管理问题。

高校应在科研人员创业期间为其保留人事关系,按时发放基本工资和扣除社会保险,与普通教职员工一样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岗位晋升。科研人员创业所取得的技术转化成果也应作为其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对于科研人员创业期间的考核,应从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均衡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3. 革新高校教师评价体制。

目前高校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学岗位,对于行政岗位的评价单一且指标较少,而科研人员处于既非教师岗又非行政岗的尴尬位置,据调查显示,众多高校的科研人员既要上课又要做行政,也并没有单独对于他们的完善评价体制。因此高校应革新教师评价体制,按类型进行区分,给科研人员进行明确定位,在评价赋分时分为教学分和科研分,科研分则主要由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创业成果等组成。有利于科研人员在学校找准自己的定位,提升科研人员创业的积极性。

(二)政府方面的政策

1. 发展科研中介机构。

从科研项目到成果转化再到投放市场形成产业,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期间,科研人员将会面临针对不同环节的种种问题,如果得到中介机构的有效帮助,则有助于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因此,政府应因势利导,出台政策加大力度发展科研中介机构,以帮助科研人员项目成果的转化。

2. 加大资金支持。

高校科研人员创业需要大量资金,科研人员自身的项目经费难以维持创业项目的进行,高校的科研经费亦是有限。因此,政府应从资金帮扶的角度入手,创立科研基金、创业基金、创业奖励、科研成果奖励等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

3. 推出可行有效的政府政策。

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条例准则保障高校科研人员在创业期间所拥有的权利,保护高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理顺高校与科研创业人员的利益分配关系,保证科研人员对其科技成果的收益权,同时出台明晰的高校创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提高政府服务创业工作人员的能力与工作效率,为高校创业人员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期降低创业机会成本,放宽创业通道,激发创业热情。

(三)科研人员自身的对策

1.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科研人员拥有技术,要将自身的技术变为生产力进行大胆的转化,不断更新自身创新、创业、企业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多了解把握相关政策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努力提升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素质。

2. 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

作为企业领导者和技术上有着较多经验的科研人员。首先要学会分析当前市场,发现市场的需求,进而优化企业的结构。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了解该企业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销售能力,深入挖掘,了解其品牌、制度,甚至是一个企业的文化。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取得收益并实现自身价值。其次,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从当前状态下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对于企业外部的威胁在防范的同时也要懂得借鉴和沟通,善于获取外部可寻资源,并加以综合利用,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懂得用虚心的态度去学习其他企业较为优秀的地方,在学习中不断的创新。第三,要注重加强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信誉。一个企业的服务能力与信誉是其发展的关键,也是顾客信任度程度的体现。在产品等较为优化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能力和信誉更能增加顾客的回访率和信赖。

参考文献

[1]高校科技人员离岗创业的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44-48

[2]曹荣林,曹建丰.加快推进南京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的创业进程[J].南京社会科学,2004(12)

[3]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4]刘道玉.创业教育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科研支持学科建设 篇三

企业要想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关键就是怎样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科技人员有的是智力资源,缺乏的是资金资源。推进混合所有制以后,可以让科技人员以多种方式持股。这种持股方式并不一定要让其以现金形式入股,可以采用期权激励,分红收益权激励等方式,一方面激发他们取得这种期权的动力,另一方面加快促进科技人员向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转变,有利于缩短科技成果从研发到成功转化的时间,尽早产生效益。

二、集中财力,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投资规模大、运行风险高、产业带动性强等显著特点,要想实现重要关键技术突破和国内市场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单纯依靠企业难以维继。建议首先从政府角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企业进行市场化开发。在运作机制上可以灵活多样,比如进行重点项目专项拨款支持,也可以先由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待项目开发成功完全市场化后,实施退出机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单一投入的巨大风险。

其次,要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大企业牵头创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集中全国的科技力量攻克难关,避免单个单位分散研究的工作重复性、成果单一性和进度迟缓性。比如,在液晶显示领域,近年来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国家支持下,成功研发4.5代TFT玻璃,实现产业化后,打破了国外垄断,迫使国外供货商降价,让中国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更高质量的液晶产品,目前正在开发采用浮法工艺生产8.5代TFT玻璃的新技术。蚌埠玻璃设计院的电子信息显示产业超薄玻璃基板项目,得到了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在点火2个月后顺利投产0.55毫米的超薄玻璃,目前正向0.33毫米厚度的超薄玻璃进军。

因此,应当集中力量、改革机制,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研发和产业化。这些重点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必将催生新兴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它的带动效应不可忽视。 责编/齐尚

4.学校支持优秀课程建设材料 篇四

学校支持优秀课程建设材料(学校投入情况)

优秀课程建设,是满足课程教学结构要素的要求,使之规范化、科学化,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教学基本建设工作,长期以来,学校在政策、资金、设备等方面对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政策保证与组织、指导:

学校课程建设的领导机构是在校长领导下的校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教务处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组织评估和指导。各系(部)建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具体组织本部门课程建设研究,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国家教委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课程建设文件精神,深刻理解课程建设的意义,提高课程建设工作的自觉性。使全校教职工、学生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课程建设。学校统一规划校系两级优秀课程建设。各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建设优秀课程,把本专业、本部门的主干课程或基础理论课程优先确定为建设对象。学校制定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保证课程建设所需要经费,奖励课程建设有贡献的教师。在确保我校课程建设工作健康发展上提供了政策保证。

二、人员保证:

指派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领军课程建设。定期选送专业教师参加相关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培训。

引进名校专业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使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三、硬件保证:

多年来,学校下大力投资组建计算机实验设备,这些实验设备的配置紧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系统资源对于全校师生完全开放。如:学校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建设了5个拥有高档计算机300余台的计算机室,投入巨资建设了13个多媒体教室,2010年又融资100余万元改造了校园网,这些设备已经应用到教学中,有效地改善了电化教学条件,有力地支持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各项建设,效果良好。

四、软件保证:

投入近百万元完善校园网建设,现校园网已经配置了专业教学管理服务器及软件,VOD视频点播系统、FTP系统、在线教学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等,专业计算机软件可实现校内网

上免费下载。

购买教学管理软件,使教学控制特别是机房管理更加专业化、智能化、规范化。努力运作引进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省二考试,设立考点,方便考生。组织编写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附录一:学校关于优秀课建设的相关文件 附录二:校园网、机房、电教室设备清单 附录三:教学用软件清单

5.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纪实 篇五

区评为证兵作先选|单位。2001年马尔康县再次荣获“四川省双拥模范县”殊荣。由于成绩突出,|杨长清同志先后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先进个人”等荣誉。在一流目标上实践“第一责任”

杨长清自担任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以来,认真履行第一书记的职责,把关心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当作讲政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兴盛的大事来抓;认真解决武装工作的重大问题。为了使全县始终形成党管武装的良好氛围,杨书记在不同形式的会议上,都要强调武装工作的重要地位。今年3月,在全县、乡、材三级干部近200参加的党管武装工作会议上,杨书记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管武装工作作了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他身体力行,坚持武装工作四个到位,即:召开重要会议到位,组织重大活动到位,研究解决问题到位,上级军事机关检查工作到位。

杨长清书记时刻关心武装部班子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他定期到武装部办公,听取工作汇报,坚持参加武装部党委会和民主生活会。每年,他都要抽出时间和武装部的官兵谈心。1999年5月,人武部三位部领导因工作需要同时调离,在干部、职工中引起不小的思想波动,为稳定干部、职工的思想,保证各项工作按既定目标有条不紊的开展,杨书记同前县委书记吴泽刚一道主持召开座谈会,同干部、职工交心谈心,向新到位的领导介绍武装部全面建设的情况,帮助他们熟悉情况,尽快进入角色,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县里班子成员有变化,他主动给新来的领导介绍人武部党委的工作情况,使县委、县政府与人武部关系十分融拾。

为全国落实《阿坝州全民国防教育五年规划》,他深入学校作动员,每年在马尔康地区开展大规模的中小学生军事训练、国防知识竞赛、国防教育成果展示等活动。当新《国防教育法》颁布后,杨书记立即召集县人武部、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部署《国防教育法》的宣传工作,并深入开展“国防教育

进万家”活动,使《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家喻户晓,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国防,人人支持武装工作的良好局面。马尔康县实现了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三连冠”。

在本职岗位上实践“第一责任”

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他总是谆谆教导“一班人”,“再亏不能亏国防,再穷不能穷武装。”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民兵事业费,国防教育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证优先划拨。为适应人武部正规化建设需要,杨书记同县人武部部长、政委一起研究计划,协调资金30万元,更新民兵训练基地设施,装修办公室、会议室,添置办公用品;为了提高人武部办公自动化水平,县财政拨出专款购买了3台电脑设备。杨书记和原县委书记吴泽刚考虑到人武部担负着州民兵应急营的训练和管理任务,已有的一辆旧车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当即拍板,给人武部更换三菱指挥车1台。

去年,杨书记率工作组到内地考察,发现内地人武部武器仓库管理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回来后,他当即同原县委书记吴泽刚商定,拨款2.6万元率先在全州人武系统武器弹药仓库安装了脉冲报警系统。2000年8月,分氏在县人武部召开了武器装备管理现场会,并在全区推广其先进经验。

阿坝州民兵应急营承担着维护藏区稳定的艰巨任务,是马尔康县民兵、预备役建设的重点。在杨书记的亲自安排下,组建了民兵应急营通信排,并协调经费2万余元,完善了作战室和各种预案。每年军事训练他都要亲自作动员,提要求,给民兵上政治课。

在杨书记的带领下,县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参建参治。目前,全县组织了37个民兵护林巡逻队,26个治安联防小组,守护巡逻在雪域高原,既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锻炼了民兵队伍,使民兵队伍的应急能力显著提高。

在杨书记的指导下,县人武部积极开展富裕文明新村和“五百”活动。在联系点马尔康镇的莫拉村,提出了“小禽养殖滚动发展”的扶贫思路,同时帮助他们调整种植结构;为了解决两户特困户的基本生活问题,人武部部党委开展献爱心活动,给两位特困户捐款。去年以来,人武部还对联系点马尔康镇的其它村寨小学加大扶持力度,投资6000余元为阿底村修建了地面卫星接收站,帮助英波洛村修建桥梁,为学校的孩子添置学习用具。

6.科研诚信与科研诚信档案建设研究 篇六

一、科研诚信问题

科学研究诚信问题事关国家科研工作和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大局。科研诚信直接影响到整个科研学术环境,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科研诚信问题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开展科研诚信建设。在科研活动中,科研诚信是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的重要基础;在科技促进生产活动中,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科研诚信是重要的基础要素问题。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当代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诚信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学科建设的同时要完善科研诚信规范,建设科研诚信文化,强化科研监督管理,加强教育引导,将科学道德和诚信教育纳入科学研究事业体系,构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全社会共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构建良好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科研学术环境,自觉抵制学术腐败现象,不让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的行为有立足之地。

二、以科研诚信档案监督科研行为

科学研究必须受到一些基本伦理原则的制约,并在实践层面呼唤科技人员的社会良知和专业责任,切实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修养。近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出台了针对科研诚信问题调查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和学术规范。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针对科研诚信、学术不端等行为都有相应的条款。相关单位和部门也都成立了科研诚信监督专门机构,学术不端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0年,为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科技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科技信用管理体系,发挥档案的监督、警示、查考、凭证等作用,为申请、执行、评估评审项目的科研单位和研究人员个人建立科技信用档案,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在科技界建立对单位和个人的科技诚信档案,作为其承担项目、授奖和评聘职称的依据之一;发挥诚信档案的监督作用,成为有效遏制科研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各级政府和部门针对科研诚信问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等,科研诚信档案建设已进入科研诚信研究领域。

1.2011年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受访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协将重点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推动我国科研诚信立法,建立学术不端行为的独立调查机制。中科协还将设学术诚信档案,公开受理会员学术不端行为投诉,披露学术不端行为。

2.2011年6月1日,修改后施行的《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应当为承担和参与科学技术项目的人员建立诚信档案,作为对科学技术人员聘用专业技术职务、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依据。科学技术人员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记入诚信档案,并自该行为被记入诚信档案之日起五年内取消直接责任人员申报科学技术项目或者科学技术奖励奖项的资格。

3.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将科技诚信制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条例》规定:管理机构应当对承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建立诚信档案,作为其项目申报、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事项的依据。

4.2011年9月,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科技进步条例》(修订草案)。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建立科研诚信档案的相关事宜已经写入新版《上海市科技进步条例》,有望于“十二五”期间探索实施。

三、如何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

针对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企业、公司倡导建立单位诚信档案、个人信用档案,高校倡导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等,表明诚信档案在诚信追踪、诚信保障中的作用。因此科技工作倡导科研诚信,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是必要的、有效的方法。根据《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和科研诚信档案形成的过程和特点,如何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笔者作如下探讨。

1. 科研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

为防止学术不端,倡导科研诚信,每位科研人员都应建立一份科研诚信档案并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供相关科研主管部门检索。科研诚信档案立档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科研诚信记录具体内容。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等。科研诚信档案具体内容应主要记录个人学术不端行为,以起到警示作用。教育部在2009年3月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通知中列举了必须严肃处理的七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伪造注释;(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7)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因此上述七种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基本的科研诚信档案内容必须记录在案。

2. 科研诚信档案与科研档案一致性管理。

科研诚信档案是科研人员在从事科研工作中形成的,反映科研人员科研信用的原始记录。因此组建科研诚信档案应与科研档案工作保持一致。科研诚信档案建设应和科研管理工作统一,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随同科研管理的中期检查、督导同时进行,符合档案形成的规律。为规范科研行为,有条件的部门应在科研档案归档之初,就开始重视诚信档案的收集、审查与整理,把诚信档案融入科研档案管理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诚信档案包括科研档案的全部,代表全面诚信、真实、可靠的科研档案。科研诚信档案是科研档案真实的全程记录,从科研工作的起始阶段,包括科研项目的批文、课题任务下达书、课题委托书、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课题论证和项目合同书、协议书等文件;到科研工作实施进展过程中的各项重要数据记录、中期报告、阶段性成果等;到科研工作完成时的结题、鉴定、评审、验收阶段中的最终研究成果,包括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科研论文、著作、专利、产品等;成果报奖材料中的人员、成果、技术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反响、应用推广前景等,上述各类科研档案材料归档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科学、规范、真实、有效,并要求负责人做到信用承诺,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源头做真实诚信。

3. 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指导性的科研诚信档案管理办法。

目前,诚信档案建设已在各行业纷纷开展,并制定出台了有关的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对诚信档案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如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各学会、协会诚信档案管理办法等。但在科研诚信档案建设与管理方面,从科技部、教育部,到各级地方政府及各高校,科研诚信虽然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倡导建设科研诚信档案,但科研诚信档案如何建设、如何管理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或管理办法出台,还停留在探索争鸣阶段。因此笔者提议,有关部门应尽快论证、起草、制定并出台《科研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对科研诚信档案建设与管理提供指导性的操作规范。

在实体经济打假之外,科研学术打假也颇值得关注。教育部发布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要求把科研诚信纳入高校教师年度考核中,并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诚信档案的查考、警示作用,建立健全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监督、预警机制。建立科研诚信档案固然是好的方向,但更需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标本兼治。科研诚信建设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惩戒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科研诚信工作协调机制。通过科研诚信档案建设,全面营造有利于科研诚信的制度环境,维护科研诚信、弘扬科学道德,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体系。

摘要:本文从科研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 科研诚信档案与科研档案一致性管理, 出台《科研诚信档案管理办法》三方面对如何开展科研诚信档案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科研诚信,科研诚信档案,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潘泳.科研诚信从档案管理入手[J].兰台世界, 2004 (12) .

[2]程铷.构建高校科研诚信档案防止学术道德失范[J].老区建设, 2010 (12) .

[3]潘泳.科研诚信与科技档案[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 (8) .

[4]胡泽保, 杜润.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与科研诚信问题[J].科研管理, 2008.

[5]科技部等.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2010.

7.科研支持学科建设 篇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项目 学科建设关系

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发展水平反映了学科基础的建设发展状况以及科研能力的具体化表现。同时,这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活动奠定了基础,促使高职院校能够在人才培养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提高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质量。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重视程度,使得在科研项目的帮助下学科建设得以完善与发展,让科研实力带动科研项目的多样化,优化学术研究队伍的内部构置。以此来确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上一层楼,引导高质量的人才贡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力。当然,学科基础的建设会让整个社会的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真正意义上地发挥出知识力量的高效生产力。在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科研活动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对二者关系的深入认识。

一、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中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的相同点分析

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中科研项目与学科建设之间的所存在的相同点,主要涉及了以下内容:首先,二者的开展目的是相同的,即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与办学水平,通过原创内容来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而帮助整个高职院校在办学活动中做到深入发展。其次,二者的开展都离不开高水平研究人员的投入与参与,并且二者的开展都需要在团队环境中来实现对学科理论与科研项目的发展。再者,二者之间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可以形成明显的促进作用,即能够做到结合开展,产生促进作用,在对理论知识进行研究的时候,学科建设可以让科学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带来更为深入的发展与突破,让研究成果得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这本身就是学科创新的表现,也是学科建设的成就之一。

二、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中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差异化分析

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中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的差异化,需要分别从二者的实际内容出发。从学科建设活动来看,主要表现为:首先,高职院校通过提高科研水平与竞争能力,能够使得自身在高校排名中处于领先优势,发挥出学术研究活动的积极影响,借助于学术地位的提高来带动学科建设水平的发展,进而实现整个高职院校研究能力的进步。其次,学科建设活动开展是由多元化的开展项目所组成的,其包括了对学科研究环境的建设、对学科研究队伍的完善以及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同时,学科建设离不开对学术交流会的开展,而这些活动的开展本身是综合性研究内容的结合体。第三,学科建设的开展目标需要较长周期的时间来进行完善,因此其所带有的影响力也是较为持续的,学科建设活动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以及日常管理活动中,对其达到一定的重视,进而来带动可持续发展。第四,学科建设的组织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会以学术研究组织的形式来实现具体的实施,所以学科建设活动的开展会让学科建设的价值在组织研究中被分化,显得较为隐性。第五,学科建设的研究队伍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明确的时候,同时需要对研究活动的开展方式、所需经费以及研究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进行考虑,需要让这些内容与高专院校自身的发展规划与运行能力相结合,带有一定的复杂性。第六,学科建设的整个过程,其开展的成效与取得成就难以运用具体的评价机制来实现评定。

在对科研内容进行分析的时候,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首先,科研离不开对研究课题的明确,即在问题的产生与提出这个过程中,它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而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其是单个开展的,所以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会有一个相对而言较为完整的目标来推动研究活动的一一落实。其次,科研项目的开展周期相对而言较短,因此其能够取得更为明显的科研成就。再者,在对科研活动进行组织的时候,科研活动的涉及内容是较为广泛的,其往往会以研究小组的形式来带动具体项目的实际运行,科研项目的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另外,科研项目所需的投资费用,研究活动的参与者有着更为自主的支配权。

三、广东省内高职院校中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的联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离不开对科学研究活动以及学科建设内容的开展。这既是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的工作任务组成内容,也是提高自我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促进,以此来带动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发展目标。就宏观发展来说,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显示,科学研究能够为高职院校带来大量的研究成果,使得高职院校能够取得更好的声誉与影响力,同时也能帮助高职院校的教师实现进一步成长与发展,进而为学科工作的开展带来积极影响力,使得教学工作所需的高水平人才能够被源源不断地被培养。再者,学科建设可以为高职院校带来高水平的学术工作成就,让高职院校的实际科研能力得以提高,为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发展带来优势。从微观角度来进行分析,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学科建设基础就不能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人才投入。所以,学科建设可以为科研项目带来推动,科研也就成为了学科建设的内在开展动力。

3.1科学研究需要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支持

高职院校科研项目的开展主要是由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推进的,因此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会对科研活动的开展带来直接的影响,科研项目需要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作为开展的前提。同时,就广东省内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来说,仅仅是对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进行提高是难以实现科研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其也要做到对科学研究的不断开展,借助于多样化的科学研究能够让教师完善自我的知识理论,让教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学水平与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这也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主要可以被分为如下阶段:首先,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即对研究课题的明确,通过查阅所需的文献材料,来加深对课题研究内容的认识水平。其次,是对技术手段与研究方案的选择,以此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带动研究课题的深入,这是教师科研能力的直接表现环节,科研活动的成败也取决于此。再者,即是对科研方案的总结,其需要将研究的成果进行升华,让其成为研究的理论知识,产生更为深远的价值,以此来带动整个学科的不断进步。

3.2科研项目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

高职院校作为学生能力与智力的培养环境,科研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培养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科研项目的运用能够让教学活动取得更大成就。科研活动本身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有所要求,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被引导着逐步地加强对其研究活动的认识与操作能力,也就相应地会让学生实现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3.3科研活动对学术开展有积极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需要注重对社会力量的运用,即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来创造更为优质的科研环境。借助于报告会、研究会以及咨询答疑会的形式来带动整个社会加强对科研活动的认知,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也会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完善自我的知识面,增强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水平,激励更多的教师与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发表更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论文,形成科研活动的良好开展氛围。

3.4科研活动将会带来学科信息化的发展

通过对科研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科信息内容得以不断完善,进而为信息化建设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即让科研活动来累积学科建设所需的文献资料,使学科发展所需的新型内容能够被有效地补充。同时,借助于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让科研活动与学术研究之间产生紧密交流,形成稳定的交流网络,这也就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科建设水平达到预期目标。

3.5让科学研究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

建立科研项目的合作,能够加强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也能相应地让不同高职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价值得以实现,即选择科研人员的互派、课题的共同申报以及科研环境的共建等。特别是随着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就也愈发广泛,新的学科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形成,而科学的发展内容与涉及的范围让学科与学科之间——无论是自然学科还社会学科都能形成较为密切的联系,科学问题本身被深入地研讨,而学科建设的开展水平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科研环境的不断优化,又带动了科研成果的加速发展,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让学科建设水平与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得到了有效提高,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都进入到了良性发展循环之中。

四、结语

8.科研支持学科建设 篇八

县质监局以“三个主动”大力支持服务园区建设

近日,荣昌县质监局来到重庆工业园区_重庆荣隆台湾工业园,与园区相关领导主动对接,积极作为,助力打造台湾工业园,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质监局党组服务产业园,和服务支柱产业的部署。

县质监局在与荣隆镇党委、政府和工业园区投资方,及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县质监局根据工业园区管委会的需要和企业发展实际,决定运用以下三项措施服务荣隆台湾工业园区建设:

一、主动策划重庆工业园区_荣隆台湾工业园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规范运作,培育园区品牌,把该园区打造成渝西川东的台湾工业产业第一园,同时打造荣昌工业名片,为繁荣荣昌提供一个契机。

二、主动开通质监服务绿色通道,凡是涉及荣隆台湾工业园入驻企业工业产品、食品、特种设备制造生产许可等行政审批项目,可考虑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一律特事特办。建立高效的行政环境,是为了营造最好的投资氛围。

三、主动对园区企业产品质量保驾护航,凡是涉及假冒园区企业产品的违法行为,一律严肃查处,维护园区企业合法权益。大力整治违法行为,营造安商理念,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让企业一心一意奔发展。

9.建设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 篇九

我院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才立院、技术强院”为目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实施“人才强院”战略,落实“重在人本、重在创新、重在精细、重在协作”科研理念,把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高层次人才、年青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激发专业人才队伍活力,为做好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科研人才大军,必须创新管理机制,搭建成长平台,建设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从而推动了油气勘探突破、开发增效、成果创优,为油田科学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保证。

一、加强我院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院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稳定性和作用发挥,这几年补充了不少大学生,为拴心留人,解决好成长成才,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为优秀人才搭台铺路,创造了有利条件。我院作为分站单位,实施博士后制度以来,先后接收了30名博士研究生进站。在2013年之前有XX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先后出站,为了弥补高端人才缺憾,有必要在油田博士后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进一步创新机制,搭建平台,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博士后感到环境的优越性和制度的吸引力。

我院是油田勘探开发的“地质参谋部”,担负着油田储量、产能和科技攻关的重要任务。现有职工XXX人,其中,党员XXX人;博士研究生XX人、硕士研究生XX人、大学本科XXX人、大专及中专XXX人;教授级高工XX人、高级职称XXX人、中级职称XXX人;全院下设X个基层党支部,XX个科研项目(研究室),X个机关科室,X个后勤服务单位。为了激发专业人才队伍活力,建立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形成了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在这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搭建平台,实现“人才强院”的战略目标。

二、如何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人才工作组织领导选拔体制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的抓手才能不断强化,人才选拔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和建设高素质科研队伍计

划,加强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转换我院用人分配机制,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一)增强用人机制活力,深化专家选拔制度改革

按照建设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的要求,在工作中突出“人才是油气之源,知识是强院之本”的人才价值观,形成了选拔任用人才工作的科学机制。

一是明确标准,改进方法,科学评价。为了全面、准确地反映各专业选拔的不同标准,建立了严格的选拔流程,坚持人才管理日常绩效考评和评议工作制度,从道德品质、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四个方面,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专家人才。

二是扩大途径,广泛选拔,相互评价。把同专业科研骨干评价、同专业中层干部评价为选拔专业人才的基础来抓,列入全年组织工作计划,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操作程序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建立良好的后备人才推荐运行机制。

(二)引入竞争择优,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选拔坚持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着力优化选拔方式方法,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是注重单位意见。坚持“谁使用谁负责”原则,由公选岗位单位研究确定岗位描述,以及年龄、学历、专业、经历等职位要求,适应各单位实际需求,满足工作任务需要。二是注重能力素质。注重实际能力考核,根据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切实让干得好的考得好。三是注重群众公认。将民主测评纳入综合成绩,组织开展德的专项测评,增加组织和群众评价占有的份量。

(三)完善人才培养体制,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快速成长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发展方向,通过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潜能,不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投入,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条件,努力扩大培养规模。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在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承担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工艺流程改革、课题研究、技能交流活动和岗位技能培训,促进新技术人才的成长,不断丰富和提升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激发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科研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人才队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组织召开技术人才工作座谈会,专题探讨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措施和办法,及时总结和推广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快速成长。

三、建设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对策实施的效果评价

(一)科研人才的紧迫感、压力感增强

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青年员工紧迫感和压力感,提升他们专业化程度,增强他们职业化精神。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是怎样,只有工作有了追求,职业路程有了目标和规划才会有观念意识的转变,才会对工作与生活形成一种自然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二)科研人才的主动性、上进心增强

建设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把握好科研人才的最佳使用时机。要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才的工作活力。通过各种灵活的激励方法,促使科研人才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从而积极努力地工作,为我院发展创造价值。营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调动科研人才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增加科研人才待遇,努力创造主动工作的环境。科研人才与我院发展是息息相关,唇齿相依的关系,我院要发展好,就要更新观念,创新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三)造就了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后备人才

建立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是后备人才良好的发展通道,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与科研人才个人的沟通确定其发展目标和通道,激励科研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职业能力提升。为科研人才设置管理类和技术类通道,科研人才依据自身岗位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明确的选拔标准,针对各类后备人才的入库标准,包括员工基本条件(学历、经验、年龄等)、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个人绩效等。通过培训、轮岗、导师、挂职等方式,各种培养方式适用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别的人才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培养,做好培养考核工作,对后备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明确后备人员能力提升情况,及时发现其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建设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造就了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后备人才。

四、新思路、新举措力促我院人才队伍建设

油田要发展人才是保障。,进一步完善选才、育才、用才、聚才机制,努力增强油田的竞争力。创新人才理念、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快人才的成长步伐。

建立健全人才经营开发机制,强化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两支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层级合理、比例协调、管理规范的职位序列,确保人才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贡献有激励,丰富人才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辅导、送出去学习、博士后带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打造高知型、高技型、复合型科研队伍。对青年科研人员进行“带领式”培养;大胆地给青年科研人员压担子,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舞台。

10.奥运场馆建设与金融支持 篇十

【关键词】科技奥运金融支持

北京离奥运越来越近,中国与世界越来越近。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在“新北京,新奥运”即将到来之际,整合首都金融资源,发挥产业优势,为“新北京,新奥运”助劲添力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奥运场馆建设科技化程度日益提高

一部现代奥运史,离不开科技的作用。从场馆的设施来说,最近几届奥运会都展示了当时科技的最新成果。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用于裁判工作的各种高科技数字化赛场仪器随处可见:在短跑比赛中,设在跑道两边的激光仪器能迅速测定每位选手的速度和加速度;在终点线上的高速摄像机能够清晰无误地记录选手们最后冲刺撞线的镜头,即使是千分之一秒的差异也能分辨无误;设在起跑线上的高科技传感显示器更是威力无穷;跳远的沙坑两边装有自动“平坑器”,在每名选手跳完后的40秒内就能将坑内5厘米厚的沙全部翻起扫平;跑道和沙坑旁还装有高精度传感器,可以及时将选手的跳远成绩送至显示器进行公布。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原来分散在各个赛场的电子计时器、光电测距仪和自动计分装置,目前已与计算机网络联结,成为“全能运动操作系统”。

作为2008年奥运主会场,因为它造型独特而被誉为“鸟巢”,它建筑外形不规则的线条就是支撑建筑的结构本身,外边不覆盖墙面,我们看到的是原本包在墙内的钢筋骨骼。但是,这些看似不规则的线条,都是经过精心组合和精确计算的支点和网络,线条相互支撑,形成网络构架。预计整个工程需要钢材5万吨左右。平均钢梁长将在50米到180米之间,其中最长的一根钢长达300米,达到世界之最。“鸟巢”设计永久座位8万个,奥运会期间增加临时座位,可容纳9.2万人。

二、奥运场馆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代奥林匹克是一国的经济承载力、金融发达与否的一个标志。成功的举办一次奥运会科技的充分运用固然重要,但经济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做基础,势必带来严重的后果。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则因为政府大量举债引发的10亿美元亏空,使奥运会承办城市蒙上财务危机的阴影。悉尼奥运会一直是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一个楷模,可是今天的悉尼依旧还在为2000年奥运会“还债”,大量场馆闲置甚至废弃,有的主体育馆已经长满荒草,更有甚者已经有部分场馆开始拆除,卖废旧建筑材料了。雅典奥运会花费约80亿欧元,估计有60亿要在今后40年才能还清,因此会给希腊人民带来长期的经济负担,比赛期间生活开支已经猛涨,雅典居民颇有怨言。

虽然北京奥运场馆在工程规划之初就已进行了科学民主的咨询论证,并着手谋划体育场馆的赛后经营模式、经营项目、发展战略,进而将体育场馆群建在北京的四环、五环之间,中轴线之侧,具有十分便捷的交通,特别是周边尚存有待规划开发的区域,有可能形成更大气候的与体育产业相关的建筑群体,从而进一步增进体育场馆群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但是由于体育文化市场的开拓,体育场的企业化经营在我国应该说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可借鉴的经验很少,而且体育消费市场有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体育场馆建成后高额的维护费等会形成巨大的经济,从而形成巨大的经营压力。为筹办2008年奥运会将有巨额的投资,据相关机构估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投资额在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北京市政府将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这同时也意味着北京有着巨额的资金需求。因此,如何开辟多种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利用多种方式为北京发展和奥运融资成为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金融业对奥运的支持

北京是金融总部中心,也是全国资金的总闸门。目前,金融业已经成为北京的强势产业,金融产值占全市GDP的份额达14.6%,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北京丰富的金融资源、得天独厚的政策信息优势及金融人才储备,能够为金融奥运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各方面的条件和准备。

运用金融工具拓宽奥运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种是以股权的方式进行融资,可以采取公开上市募集和私募的形式,解决公司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二是以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主要是通过对各种奥运相关资产的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成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债券,具体形式可以体现为包括奥运市政债券、增税融资债券、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奥运设施证券化;三是组建专项的投资基金,通过专业化的经营和管理,对奥运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分享奥运经济效益带来的投资收益。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构想:

1、奥运市政债券。市政债券分为普通债务债券和收入债券。由于普通债务债券需要政府的征税权力为担保,需以政府的税收来偿还,这种债券只有有征税的政府才能发行。由于北京市政府没有权力以税收作为担保发行市政债券,发行普通市政债券在奥运融资中困难较大。收入债券,由政府事业的收入来偿付。这种市政债券可以在奥运融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各种市政基础设施的改进、体育运动设施的增设以及北京市政府从批租土地中获得的收入,均可以考虑通过市政府特设机构,提高信用等级,以稳定的未来收入为基础,发行奥运市政债券。收入债券的发行人不一定限定为政府,政府的授权机构也可以发行收入债券。

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一规定一直以来限制了市政债券的发展。中央政府处于担心无法控制地方政府发债规模,难以承受债券偿付风险导致的经济和社会动荡,多次推迟发展市政债券的改革方案。北京应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给发展市政债券试点提供更多的机会。

发行奥运市政债券可以通过选择相关基础设施的经营企业,同时北京市政府或相关部门对债券给予担保。也可以专门成立负责经营管理奥运会比赛设施的专业机构。对此,国外有类似成功的先例。如汉城奥运会后成立的国民体育振兴工团,以基金会的形式经营并发行债券。悉尼奥运会还通过设立澳大利亚体育场信托公司的形式,结合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在负责设施运营的同时发行债券。

2、奥运产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以企业的非上市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按照投资阶段和投资领域的不同,产业投资基金分为风险投资基金、企业重组投资基金分为风险投资基金、企业重组投资基金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奥运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奥运本身的体育运动设施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从类别上属于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奥运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过去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滞后的缺陷,在提供新的奥运融资渠道的同时,带动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发展。首先,奥运产业投资基金主要针对奥运基础设施建设和奥运体育设施及配套设施,奥运会的举办和后奥运时代经济效益的未来预期,为产业投资带来相当稳定的收益和极低的风险;其次,奥运产业投资基金所提供的专业经营和专家管理能够增强奥运资金利用的效率;第三,奥运产业投资基金还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分享奥运经济效益的机会;最后,奥运产业投资基金将为海外投资主体提供合作机会,从而进一步拓宽奥运项目融资范围,避免奥运建设对政府财政的过度依赖。

3、奥运增税融资债券。增税融资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市政债券。增税融资的好处是,它在让市政府承担有限的债务责任的同时,完全不用财政支出或提高税收,而由私人投资者承担先期费用。不足之处是,这类债券不由政府全额担保,在税收收入没能达到预定目标时,投资者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这类债券要求支付较高的利率。增税融资在美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比较著名的项目如上世纪90年代初洛杉矶中央图书馆1.87亿美元的翻新项目和1991年联合航空公司维修中心2.44亿美元的建造项目。

奥运的金融支持不仅限于投融资领域,还包括大量银行表外金融服务,非银行金融中介服务。比如信用卡服务。早在本届奥运会召开之前,希腊的阿尔法银行发行Visa金卡,售卡收入的20%和营业额的0.5%要上交给雅典奥运会组委会。发行金卡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因为在奥运会之后发行者将送给持有者同样价值的信用卡,所以实际购买成本非常低。持有人还可以获得很多好处,如享受利率方面的优惠。这样,持有人用卡购买物品,就间接地为奥运做了贡献。

11.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库,数据挖掘,医院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张,医疗数据也呈爆发式增长。如何从海量的业务数据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构建智能化数据库,从而辅助医疗工作者决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院就着手建立信息系统,至今已有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检验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办公自动化(OA)系统和手术、麻醉、重症等8大系统和40多个子系统。虽然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信息系统也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其工作理念和方式却相对落后,亟需科学化的辅助手段[1]。在医学信息领域里,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决策、诊断、推理的软件被称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2]。我院于2014年开始部署建设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辅助临床医疗决策。

1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方案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技术方法,构建分析决策模型,并针对HIS、LIS、RIS、PACS、EMR(电子病历)系统等海量医疗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诊疗的客观与规范化提供决策支持[3,4]。2014年10月,我院委托北京天鹏恒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始医院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该系统通过引入临床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和联机分析处理等技术,将决策信息展示给终端用户,并具有为临床医生提供建议、提醒、报警、计算、预测等方面的功能[5]。

1.1系统架构

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虽然能够为医疗决策提供部分支持,但由于系统分散,决策内容单一,其应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知识库的建设不仅仅是将分散在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还需要对医院的业务流程和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6]。本系统将数据库转化为基于共享机制的数据模型,对数据库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统一处理后,再按不同维度展示给终端,有利于提升医疗质量和决策准确性。系统框架分为3层,分别是数据层、处理层、展示层。数据层将各医疗业务数据进行结构化转换[7],并统一加载到数据仓库中,然后对外提供标准接口,便于数据提取;处理层采用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对仓储中提取的数据知识进行清洗过滤,并利用一定规则转化为决策信息;展示层是真正面向终端和用户的,将处理层的决策信息按不同维度、不同方式展现出来,便于使用者正确决策。系统架构,见图1。

1.2知识库构建与知识获取

医学知识的获取一般来源于医学文献和经验积累,包括术语字典、语义词库、知识模型等[8]。我院完善了知识库创建体系,通过设定不同类类型型、、不不同同领领域域、、不不同同主主题题的知识片集群,满足各临床活活动动对对知知识识决决策策系系统统的的要要求求(图2)。诊断知识库,表述相相关关的的疾疾病病名名称称、、诊诊疗疗参参考考等等内容;药品知识库,表述与用用药药说说明明、、配配伍伍禁禁忌忌、、不不良良反反应、专家点评相关的内容;检查查化化验验知知识识库库,,表表述述标标本本采采集集、、适应禁忌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手手术术知知识识库库,,表表述述与与手手术术相相关的操作说明、注意事项等相相关关的的知知识识内内容容。。这这些些知知识识库库内容与医院原有的HIS、EMRR等等业业务务数数据据库库以以及及医医学学文文献献等知识,通过数据挖掘平台,,转转化化为为决决策策系系统统可可理理解解的的术术语字典、语义词库、知识模型型等等内内容容。。

1.3多维度知识展现

通过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与我院HIS连接,医生在书写电子医嘱和病历的不同阶段,均可运用智能提取、联机分析技术,将层级知识库中的有效知识分门别类,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应用的信息,展现给医疗工作者,从而辅助于决策。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为例,医生可在窗口(图3)右侧知识元素中,依次点选查看检查项目、检验项目、手术项目、治疗药品等内容,从而起到一定的辅助参考作用。另外,指南搜索、知识挖掘、医学工具、症状推导、疾病分类(ICD)图谱等功能也集成到各个客户端,不仅便于系统使用者检索分类,也可以群策群力,让用户参与进来,形成知识展现、反馈、处理、再展现的良性循环。

2应用评价

我院目前在东、西两个院区70多个科室均部署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近6个月的跟踪反馈,基本达到前期目标。通过临床知识库获取的知识,能够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的初步推送服务,帮助临床工作者初步作出决策。这也表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是临床决策者的迫切需要,其应用效果会随着知识库的不断丰富化、智能化而变得更加显著。

3问题与对策

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既熟悉医院临床业务,又了解信息技术辅助决策领域的专业人员,导致系统的推进相对缓慢,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没有达到理想程度。另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位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顶端,只有医院各信息系统完备,并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才能加快决策支持系统的前进步伐。最后,任何系统的建设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处于研究初期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更需要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曾小东,应桂英,郑建智,等.医院决策支持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2,9(6):48-55.

[2]许兰萍.医院的市场化管理、临床决策与医学人文[J].医学与哲学,2012,34(9A):10-12.

[3]段昌奉,张巨发,唐雄,等.医院移动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2,7(4):104-106.

[4]王珏,刘博,夏新,等.医保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9):65-67.

[5]胡安邦,廖富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初探[C].2012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第五届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2012.

[6]刘博,夏新,陈彦东,等.基于商业智能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1):36-39.

[7]叶青,刘丹红,杨喆.指南本体构建中的临床数据标准化问题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3,8(3):8-11.

12.科研支持学科建设 篇十二

汇报材料

(2012年8月12日)

市、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会召开后,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动员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积极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更多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有实力的人士参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引导,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凝聚人心。发挥统一战线增进政治共识,扩大思想认同的作用,向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发出“积极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倡议书和“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通知;组织召开全县统一战线开展“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心建功行动”座谈会、民营企业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分析会;积极开展争创“支持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范企业”、“支持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功臣”等活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县委、县政府大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工作部署上来。

二是发挥优势,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项目支持。

发挥联系非公经济桥梁纽带优势,以“企帮村”活动为载体,动员一批有实力、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非公龙头企业重点做好柏梁镇柏梁社区、陈化店镇明义社区项目建设工作,着力先行试点,打造亮点,示范带动,直接投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发挥商会作用,加强与外地商会的联络联谊,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家联谊暨项目推介活动,以商招商,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进资金和项目。

三是牵线搭桥,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在广大非公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当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活动,引导他们致富思源,奉献爱心,以实施感恩行动、光彩事业为载体,积极参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公益事业,争取举办1至2次规模较大的“新型农村社区公益事业集中捐助活动”。

主要措施保障

一是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把开展“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心建功行动”摆上重要位臵,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抓紧抓实。适时召开“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心建功行动”座谈会,掌握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做法,发现解决问题。要对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情况建立台帐,抽调有关人员成立工作队,实行领导分包、现场办公、联席会议、定期通报等制度,有效推动工作进展,确保各项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年终对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并在提拔使用、评先评优中重点考虑。

二是完善机制,着重服务。组织开展工商联主席联谊、民营企业观摩服务、把脉问诊等活动,对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在土地流转、拆迁补偿、融资和税收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着力搭建政企联谊、银企对接、资金互助平台,提供政策、融资、技术、人才、信息和法律援助服务,引导和帮助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县要树立1-2个统一战线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靠典型示范带动,形成学典型、赶先进、比贡献的良好局面。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协调,及时宣传报道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营造统一战线服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同心思想为引

领,以开展“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心建功行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统战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社会捐助、村企共建等形式,为扎实推进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

13.学前教育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篇十三

1.需求论证(1)社会需求

“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前期是开发儿童心智和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视,社会对学前教育师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2011年,《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意见》(潍政发【2011】9号)中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并要求各县市科学制定城乡住宅区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要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进一步深化办园体制改革,建设大量标准幼儿园,补充大量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学前教育专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从高密来看,2011年全市共有幼儿园160多所,未来两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所,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各幼儿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开设许多特色课程,如蒙台梭利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奥尔夫音乐教育、亲子教育等,对当前幼儿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教师水平。我校是高密市及周边地区唯一一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也是中国教育学会舞蹈专业委员会设立的舞蹈专业培训基地,在幼儿教师培养、现有教师队伍培训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学前教育专业将是热门专业之一,市场前景广阔。

(2)现有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是学校的骨干专业,也是潍坊市重点专业。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师资队伍。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比较合理。共有教师39人,其中文化课教师14人,专业课教师20人,外聘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17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人数的85%,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教学的需要。

设施设备及实习基地建设。学校拥有专为学前教育专业使用的琴房、美工技能室、舞蹈教室、演出礼堂、语音教室、心理辅导室等校内实训室,能够满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的需要;目前有能够满足学生教育实践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17个。

校园(企)协同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各幼儿园合作建立校外教育基地,实现了学校与幼儿园互惠互利的双向发展。幼儿园指派优秀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定期反映毕业生、实习生的工作和实习情况,提出改进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优先安排实习生就业;学校定期为园所教师和家长开设讲座,与幼儿园合作完成共同感兴趣的课题研究。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学校课程体系紧贴“以人为本,突出教育能力,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专业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主线,增加人文知识,加大专业课比重,构建了学前教育专业三个技能块,即:基本技能模块(弹、唱、跳、说、画)、专业技能模块(活动设计与学科教学)和综合技能模块(主题活动及特色课程)。根据“针对性、实用性、应用性、实践性”等原则,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编写校本教材4本。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学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摒弃原有的教师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创新新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了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适合学生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

(3)存在的不足

实践教学的学时偏少,过程管理不够扎实和细致。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还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课程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学校构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三技能”模块,但是模块知识更新不及时,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最前沿信息。

2.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师资为目标,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根据幼儿园一线教学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灵活的课程体系;建设3门核心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加强校园(企)合作,培养一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应用性人才,努力将学前教育专业建成具有示范性和社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2)具体目标

①完善校园(企)协同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完善校园(企)协同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成立园长联谊会,建立合作教育基地,校园(企)共同承担更好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社会责任。加强和幼儿园的双向交流,建设校外实习合作基地,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与展示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培养教学技能。认真贯彻“双证”制度,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

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突出实践环节

在原有的“三技能”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力度,构建“一二三”课程体系。即:一个原则,课程内容紧贴岗位要求,反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教育方法”;二个阶段,第一年为“宽基础教学阶段”,主要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口语、乐理、唱歌、舞蹈、琴法、美术等技能基础课程;第二年为专业教学阶段,主要开设: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活动实践等专业理论及幼儿专业艺体技能课;三种技能,基本技能(弹、唱、跳、说、画)、专业技能(活动设计与学科教学)、综合技能(主题活动及特色课程)。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公共基础、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实训和隐性课程等六大模块,分段实施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公共基础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突出普通话正音、口语表达、儿歌朗诵及故事讲述等教学内容,体现实用性;职业技能课程强调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重视实验、实训等实践教材的配套建设,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两年共建设3门核心课程,开发校本教材4门。

③构建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突出实践教学。深入开展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切实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素质

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把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成一支专业带头人作用突出,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期内共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6人,聘请兼职教师6人,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95%。

⑤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

建设期内,增建49个(40间琴房、9个功能室)校内实训室,在原有的17个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再建设8个校外教育实践基地。⑥创新校园(企)合作内容

密切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顶岗实习”、“订单教育”、“2+1”等合作形式,保证学校教育与幼儿园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建立幼儿园、学校共同评价学生的机制,把学生实习、见习成绩纳入学生考评内容,突出技能考核和过程性考核。

⑦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利用学前教育专业的资源优势,拓宽服务社会的渠道,进一步提高与幼儿园合作项目的研发能力,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蒙氏教育、育婴师、奥尔夫音乐教学等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国家素质教育舞蹈课实验基地、国家级舞蹈教育专业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国家、省、市各级培训,在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和舞蹈测试课程建设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3.建设思路

以学前教育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前教育职业岗位技能为中心,以创建一流专业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本教育。

坚持“三个并重”,即:服务学生与教育学生并重;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并重;办学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重。

明确“三个原则”,即:以“实际”为原则制订教学计划,以“实用”为原则构建课程体系,以“实践”为原则改革教学方法。

提倡“三本教育”,即: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人才培养以能为社会服务为本。4.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①加强与幼儿园的深度合作,继续完善校园(企)协同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两年内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超过95%,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幼儿园人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请进来”:聘请幼教专家和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邀请3-5名优秀的幼儿园园长担任专业建设小组的顾问或成员,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充分采纳幼儿园一线的建议。“走出去”:将一些教学法课程直接放到幼儿园一线去开设,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选派教师下幼儿园挂职锻炼,与幼儿园合作开展课题2项。

②围绕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加强以“童心、爱心、耐心、责任心”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

③积极推进评价方式改革。建设“家、校、园”多方参与的评价模式:注重幼儿园、学生、家长等对学校的评价,建立评价反馈机制;构建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的教师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建立自信。

(2)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构建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一二三”课程体系,形成专业教学指导方案。①构建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开展核心课程建设,开发《学前儿童游戏》、《幼儿手工》、《幼儿舞蹈》3门核心课程,开发4门有特色的校本教材,配套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增开课件制作课,同时取消原有的选修课《现代教育技术》;为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幼儿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技能,在声乐课中增加“幼儿歌曲”的课时量,在钢琴课中增加“即兴伴奏”的课时量,在舞蹈课中增加“幼儿舞蹈创编”的课时量,在《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中增加“幼儿故事编讲”的课时量;推行研究性学习任务,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完成紧扣自身专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③优化完善课程结构。通过与幼儿园零距离对接,了解社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把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职业基础、职业技能、职业能力拓展、实践实训和隐性课程等六大模块。其中职业能力拓展通过开设三大方向的选修课来实现(英语方向、音乐方向和美术方向),隐性课程主要指专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具体课程安排为: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表

项目结构

主要内容

课程设置

计算机基础、人文科学文化基础知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

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算机、体育、自然科学

公共识 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中学生心理健知识

职业基础知职业发展与迁移必备

康、多媒体教育基础、应用文识 的相关知识

写作、教师礼仪 职业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学前教育专基础前儿童身心发展理论知识、儿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实业理论知识

知识 音乐等基础知识 践、学前儿童游戏、乐理

具有科学性、艺术性、语言表达能教育性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语文、儿童文学、幼儿园教师力 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口语、应用文写作、书法

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

主要包括与家长、儿沟通能力

职业技能

童、同事之间进行思想交语文、中学生心理健康、幼儿流、情感沟通、信息传递的心理学、幼儿教育学 能力

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观察与分析

从中分析他们的身心变化儿卫生学、学前儿童游戏、幼能力

及需求的能力 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健康、语言、科学、社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五大领域教会、艺术五大领域教育教学儿卫生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育教学能力

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能计与实践、幼儿歌曲演唱与表

力 演、美术、手工、舞蹈、钢琴 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能

幼儿英语、音乐、美术、幼儿

力;教育环境的创设能力;

园玩教具制作

专业合作能力 职业能力拓展 选修课

学前教育专保育见实习、心理见实习、教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及过程业实践知识育见实习、教法见实习、各门实训 后的体验和经验

与实训 课实践教学 知识、情感、隐性信念、意志、课程 行为和价值观

专业文化氛围 全部教育因素 ④鼓励教材开发。完成《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健康教育》、《幼儿歌曲演唱》4门校本教材,与已经编写出版的《幼教专业教学案例分析》等教材形成一个实践操作型自编教材体系。建立由电子教材、网络课件、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组成的数字化教材资源库。

(3)教学模式改革

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将教学法课程尽量延伸到幼儿园教学的一线,着力于学生从教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综合”+“特长”的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开设相关课程,分阶段进行过关考核。增加学生爱学、从教实用的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第二课堂的内容,鼓励学生社团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旨在培养学生特长和兴趣的文艺活动和竞赛。

①利用好案例教学。教师确定好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案例,师生共同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写好案例报告,教师设计评价表册与测试题目。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扎实开展场景教学。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工作场景中,引导学生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现场决断,场景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体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③运用好模拟教学。教师提出教学范围,学生自己设计教学内容,让班级其他同学扮演小朋友,模拟幼儿园教学。学生需写出教案、教学反思,教师及其他同学要写出评价。④实施岗位教学。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前安排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教育实习,参加幼儿园真实环境的岗位实践,既可以使学生检验学习情况,又可以使其对照实际,发现差距。

⑤借助多媒体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手段,系统讲解、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重要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幼教制度特点,并收集、积累一系列教学电影、音像资料,为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服务。

(4)师资队伍建设

①提高道德素养。每月组织教师开展政治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讨论,强化“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意识,引导教师形成“不仅要上好课,而且在政治思想、学识学风、为人处世各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楷模,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的共识。

②更新教育观念。每月两到三次组织教师结合社会进步、学校改革、专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关专题的理论学习,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教育思想、质量评价标准、素质教育等专题讨论,用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每年组织教师分赴全国各地了解学前教育动态,学习兄弟院校的办学经验,研究最新的学前教育理论、方法的成果,探讨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③鼓励教改研究。结合专业特长,探索教学改革,建设核心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引导教师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幼儿园教学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与幼儿园联合开展课题攻关;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确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有档次的研究课题。④外引内培结合。两年内,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中遴选6名师德高尚、事业心强、有很强的创新意识、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到国内学前教育领域影响较大的高校进行脱产访学、进修与培训,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等,不断开阔视野,提升学术层次,并与最有影响的专业学者建立密切的联系。

⑤兼职教师队伍。聘请6名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工作,并建立幼儿园兼职教师资源库。

⑥“双师”型培养。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专业技术技能证书,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训和进行社会服务的能力。2012年选派2位教师参加“蒙氏”培训,1位教师参加“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选派2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学习学前教育最前沿的研究成果;2013年选派2位教师参加“蒙氏”培训,1位教师参加“育婴师”培训,2位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选派3名教师到高校进修学习。组织全体专业教师深入幼儿园教学一线挂职锻炼,直接参与教学科研管理,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也为幼儿园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5)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花大力气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一套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师生专业发展为基点、具有示范价值的实验实训系统。基础实验系统:包括课堂练习、讲演、案例分析、分组研讨、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以及职业认同和专业意识等基本素质。

校内实训系统:包括各专业技能实训室和仿真实训基地。如琴房、舞蹈房、奥尔夫音乐教室、美工技能训练室、语音室等专业实训室和微格教学室、文艺排演厅等仿真实训基地。使学生在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职业氛围中发展专业技能,扎实专业功底。

校外实训系统:建立一定数量的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主体的见、实习基地,比如机关幼儿园、崇实幼儿园、孚日幼儿园、豪迈幼儿园、金苹果幼儿园等,以满足学生不同层面、多批次见实习的需要,实现学校和幼儿园岗位之间“零距离”对接的成品型人才培养。

2012年,新建舞蹈教室、音乐教室、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微格教室各1个,新增紧密型实训基地4家。

2013年,新建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工技能训练室、微格教室各1个,新增琴房40间,新增紧密型实训基地4家。

(6)校园(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①构建“双向交流、合作育人”的校园(企)合作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与实习实训相关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宣传和落实,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校园(企)共同编写教学计划、大纲、指导书、实习计划书、编制实训教材等。②评定实习成绩。学生实习结束后,及时上交反映实习情况的材料,包括教育实习总结、教案、听课笔记、观察记录、教育笔记等,由教师及幼儿园指导教师共同评定实习成绩,纳入学生综合评价。

③实行学校和幼儿园双师指导的实习方式。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由教师与幼儿园教师密切合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指导。专业指导教师偏重于对学生的理论指导,幼儿园指导教师偏重于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的指导,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两方面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7)校企资源共享建设

①幼儿园文化与学校共享,学校参与幼儿园实训基地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学校参与幼儿园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

②大力开展学前师资的职前和在职培训。包括幼儿园教师岗前培训、幼儿园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幼儿园园长培训等。培训内容包括幼儿教师技能、教育理论、幼儿园管理等,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园长的管理水平与效能。

③利用学前教育专业优势资源,服务社会。积极开展蒙氏教育、育婴师、奥尔夫音乐教学等培训工作。

蒙氏教育培训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五大领域。

育婴师培训课程包括:0~3岁婴幼儿生活保健、护理与照料、营养配餐、智力开发、动作技能、智力开发及人格培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定、对家长的科学指导、婴幼儿智能发展检测。奥尔夫音乐教学培训包括:幼儿声音训练、节奏—旋律学习、奥尔夫乐器介绍、演奏技巧与应用、动作与舞蹈、即兴表演和创作、教学示范与实践。

④推进挂职锻炼工作。每年选派2名以上教师到高密市机关幼儿园、金苹果幼儿园、孚日幼儿园、豪迈幼儿园、一实小幼儿园等实习实训基地参与教学与管理工作,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推进全面有效的校-园合作。

上一篇:《泊船瓜洲》王安石作品鉴赏下一篇:导学案:菩萨蛮 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