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2024-07-12

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精选7篇)

1.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一

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学 号:09201222

学生所在学院:软件学院

学 生 姓 名 :徐仲一

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徐仲一

南昌航空大学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形式、特征和性质上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性、不稳定性和主体性缺失的趋势。当前,应科学理性地对待非主流文化,整合资源,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弘扬大学精神,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引导大学生自觉地选择和吸收先进文化

关键字:非主流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on-mainstream cultural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had more impact.Non-mainstream cultural values of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 and nature has its own intrinsic laws, university values diversity occurs, instability,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missing trend.At present, we should treat non-mainstream culture with science and rational, integrate resources, promote the contemporary Marxism in China, promote university spirit, with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 though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lead and guide the students consciously choose and absorb advanced culture

Keywords:non-mainstream cultural,college students,values

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要从多层面进行分析,高校非主流文化也不例外。可以说,它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是现阶段社会特定大环境、校园小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及现有的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主流文化的产生是学校成员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

一、大学生非主流群体的行为特征及形成根源

(1).思想迷茫,环境压力大

大学生中这些所谓的“非主流”,另类而个性,生活没有方向感。因为他们在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导致他们思想迷茫,对前途缺乏信心,在大学校园不知所措,最终选择逃避,逃避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选择了“飘浮人生”,让自己彻底颓废,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

(2).好逸恶劳、追求物质享受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富裕土壤下的衍生物,它不重历史,只重现实。这种思潮将人的自我感受放在首位,重视物质享乐。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一直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贫富差距也不断拉大。随着房、车在社会中产阶级中的渐渐普及,人们对物质的欲望无限膨胀。大学女生傍大款、急嫁族的出现,奢侈品横行„„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必然导致人群精神的虚无,后现代主义找到了适合生存的土壤。

(3).无厘头文化的影响

香港电影以周星驰作为后现代文化的代表,拍出了《大话西游》、《逃学威龙》等一系列电影,这些电影是对正经的、循规蹈矩又晦涩的主流文化进行颠覆。这种被定义为叛逆的,不被正统所能接受的颠覆力量正是令人奉为甘之如饴的创新。甚至周在《大话西游》里的对白“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4).自信不足引发了对书本的厌恶

学生非主流人群中,一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比较多的挫折,成绩不理想,行为上自我为中心,戒备心强,对中国教育制度持厌恶和怀疑态度;久而久之,自信心降低,并以反主流文化开始,不断反传统;有些心理上居于弱势,表面上个性张狂、内心封闭孤独。他们反对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反对循规蹈矩的教育模式,厌恶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对传统的教育有浓重的逆反情绪,内心孤独与苦闷。

二、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他对周边的客观事物,包括对人,对物和对事的意义,重要性和作用的总体评价和看法。价值观对十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它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基础,对人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是随着非主流文化进入大学校园,慢慢就使传统的集体主义,利他主义等优良的价值观减弱,逐渐走向了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当前大学生出现偏差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第一就是过分看重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高校非主流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的体现,它对十事物的取舍缺乏一定的规范和评判标准。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人的利益看得高十一切。这就是现在大学校园里社团数不胜数,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没几个,原因就在十很多人参加这些社团都是想增加自己的阅历,说明自己参加过学校的社团活动,有良好的组织才能,实际上则是这些人很有可能连社团的一次活动都没有参加。这样的现象也反映在入党的情况里,在选择工作的同时,由十部分岗位要求党员限制,所以很多人都是看重这一点才去积极入党,对什么中国共产党史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是根本不闻不问,什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需对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谈,这些都是实用主义的思想在作祟。急功近利则表现为很多大学生表现浮躁,学什么都是马马虎虎,说是样样都专,其实一项不专,说是样样全能,其实一样不会。对知识只是了解皮毛,就认为自己已经是这个方面的专家了,这种思想是危险的,应该及时的予以引导和改正。

第二就是拜金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创造最大产出的部门,可是当前人们却误解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当前高校非主流文化带给学生的误导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认为物质是幸福的源泉,物质至上成为他们实实在在的生存哲学。一直以来的理想教育对现在的大学生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小。很多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不在认同主流文化。对金钱的追逐使得官本位,钱本位的思想在学生中盛行,很多大学生都将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作为自己未来求职的标准,这也是近几年公务员考试如此在大学生中风靡的原因,一方面公务员享受国家提供的比其他行业好的多的待遇,另一方面就是公务员的工作任务不重,不用去花太多的精力。这和高校非主流文化中的享乐、拜金不谋合。

第三就是利己主义倾向。很多人都开始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自私,雷锋精神在大学生中已经不再流行,主要原因就是当前校园非主流文化强调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放弃了以往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原则,都是想着只要自己好才是真的好,一切都要为自己着想,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火。那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存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朋友利益,亲人利益,溜须拍马,狐假虎威。只要自己开心就行,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的,如果每个人都抱有这种想法,社会将停滞不前。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当以团队为重,如果任何事情都斤斤计较,必将一事无成。

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对个人成就事业的影响要大十其他方面的影响健康的目_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心理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大学生在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之时也接受着来自非主流文化的浸染,其心理意识也发生着变化。高校非主流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充斥着低级趣味,消极颓废,玩世不恭让校园内弥漫着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的颓靡之风。加之由十高校非主流文化误导学生崇尚拜金主义,自然学生之间的攀比现象严重,另外由十每个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自然然每个人的经济消费也不同。可是大学生只关注的是能否在学生中有面子,能否让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十是大家不惜家庭的经济实力进行比拼,根本不考虑父母赚钱是否辛苦,一心只想着在同学面前出风头,这样大学生就很容易走向极端,生怕被别人瞧不起,硬要打肿脸充胖子。父母稍微不按自己的意思来做,就会以离家出走,或是不理父母作为要挟,传统的孝敬父母在他们的脑中根本没有概念。生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有强烈的嫉妒心,根本不容他人质疑自己,否则,轻则对他人实施人身攻击,重则拳脚相加,完全使当代大学生偏离一个理性的人,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和与人相处的基本能力。

3。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影响

非主流文化带来的是一种“快餐文化”,有很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多大学生对待学习都是希一望用最少的时间换取最好的结果,对待学业的态度也是得过目_过,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出现逃课的现象,据笔者的随机调研发现,有80%以上的同学不愿上哲学、政治类的学科,近一半的同学不愿上与数学有关类的课程,二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不愿上专业课。他们所采取的态度就是,及格万岁,平时就抱着侥幸的心态,临到考试的时候,则彻夜通宵看书,希一望能有所收获,有的则是借来他人的笔记,进行微缩复印,方便带到考场上解燃眉之急。更有甚者是考试前一天晚上仍是歌舞升平,提前和同学打好招呼,希一望能在考试的时候直接抄袭他人。因为大学毕业要拿到文凭就必须通过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对十很多人来说都是毕业路上的拦路虎。很多大学生上大学都是抱着混口子的心态学习,怕吃苦受累,比较浮躁根本不愿意去对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每当论文答辩之时,也就是他们望天发呆之口,十是乎大量的在网上摘抄,根本不经过自己消化吸收,到处拼拼凑凑。其结果可想知,种种现象都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大学生是很浮夸的,崇尚快餐文化,总希一望找到学习最便利的途径,能够省心省力省时的完成学业,这都是受到非主流文化严重侵蚀的后果,让广大的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学习的情绪,更把那些专心做研究的人比作书呆子,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的悲哀。

三、思考与对策

应对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文化内容,积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的育人因素。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促进学生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优秀文化”。

(1)以科学的态度理性对待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非主流文化的多元化取向使校园主流文化受到冲击,它也必然使大学生的价值、生活方式受到不同群体文化而趋向多元化。由于思想性下降,注重娱乐性,主流文化原有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受到影响。这是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只有把对非主流文化的分析评价,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艺术欣赏和鉴别能力,才能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展的更为合理和科学。

(2)以良好的机制尽力消除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由于高校的非主流文化出现了一些负面特征,再加上当前社会文化的结构趋向开放式,这就要求创造一个良好机制,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文化选择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选择,要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有利于个性发展,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系统地掌握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文化的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

(3)弘扬大学精神,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灵魂支持。当前,我国大学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的基本精神,是大学的精神内涵,是主导高校文化健康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新时期抵御不健康非主流文化侵占和渗入的内在的有效动力。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底蕴必须以此为基础,以弘扬大学精神作载体为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提供“灵魂”支持。同时,充分利用非主流文化中直接的教育意义。总之,要用高校非主流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去滋润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章淑兰 辩证的看待高校非主流文化 2006

[2] 王兆云 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3] 周掌宇于欣怡.快乐之神周星驰[M].牧村出版社,2004 [4] 伍自强,杨彪.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5).

2.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二

1“和谐”传统文化的要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内涵十分丰富, 其中主要是三大主流文化:即儒、释、道, 其核心是人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人生价值学说。自汉代以来, 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几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实际上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 支配着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而“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准则。“以他平他谓之和。” (《国语·郑语》) “和”, 乃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之谓也。“和”, 是不同事物相互联系、会聚而得其平衡, 也就是多样性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求“和”, 主要包括以下要义:

(1) 人内在的“和”。

中国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内圣”是人格理想, 通俗地说就是修身养德, 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是政治理想, 通俗地说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人修身的目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立殳子下》)

在人格塑造方面提倡崇高人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强调人人应具有独立的意志, 也就是肯定人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庄子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 河汉?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庄子·齐物论》) 认为至人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精神和自主精神。

要正确对待自己, 塑造崇高人格, 还体现在如何正确对待生死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从哲学的高度来看, 生死本就是一回事, 不过是事物生存的两种不同状态而已。生存即蕴含死亡, 死亡也是一种存在状态。“在这里只要借助于辩证法简单地说明生和死的性质, 就足以破除自古以来的迷信。生就意味着死。[1]儒家认为, 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 是有实体的, 在天地间有着重要的地位, 所以应“保生命”;同时又认为, 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较, 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如:“孔子的杀身成仁”之说——“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所欲有甚于生者” (《孟子·告子上》) , 是指维护人格尊严比求生更加重要。“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告子上》) , 是说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超过了生命价值。“如果把人生过程比作一个展开的扇子面, 把生和死分别比作两个扇子股, 两个股以一轴为中心展开就成一夹角, 生和死就是夹角的两个边。”“生死不过是同一条直线立于不动点上的运动轨迹。”在“夹角内, 生就是死, 死就是生;生的过程就是向着死的运动, 死也就在生的过程中。”[2]正因为这样, 许多古人对世俗物事的超然也就容易理解了。

(2) 人与他人的“和”。

这是关于人伦与群己的关系问题。古代思想家, 尤其是儒家学者提倡人与人应当互相亲爱, 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并对人伦的准则与规范有着详细的论述。荀子论述人类合群的必要性时提出“群道”的概念, “君者, 善群也。群道当, 则万物皆得其宜。政令时, 则百姓一, 贤良服。” (《荀子·王制第九》) 他认为, 人所以能群, 在于有职分与道义;合群是人类能够战胜万物的保证。荀子重视合群之道, 强调对待他人的方法要得当, 要妥善对待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3) 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和”。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 以大一统为社会理想状态, 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愫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 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一定人们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汇合而成的统一体。中国古代提倡“忠”, 忠的原则是对别人尽心尽责。到了汉代以后转义为对国君尽忠, 强调对君主的绝对服从, 以维护君主专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 废除了君主, 但我们还应大力提倡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忠。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

(4) 人与自然的“和”。

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是人类社会必须首先和着重解决的问题, 也是历来中国哲学探讨的一个根本问题。关于人对待自然的态度,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有三种学说。第一, 因任自然说。庄子说:“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庄子·德充符》) 意思是一切要顺乎自然而不用人为地去补充营养。第二, 控制自然说。与庄子不同, 荀子强调人为的作用, 他作《天论》云:“大天而思之, 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 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 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 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这里讲的“制天”、“化物”、“理物”, 就是主张治理自然, 利用万物以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第三, 相互协调说。《周易大传·系辞上》上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 曲成万物而不遗。”说《易经》是包括天地之变化而不超过, 普遍容纳百物而不遗漏的。这些命题是说, 既要重视自然变化及其规律的客观性, 掌握自然规律, 又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 调节自然的变化, 协助万物获得完满的成就。这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最高理想。

2“和谐”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当代影响

“和谐”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 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承中,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 诸如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 勤劳勇敢、威武不屈的人格气节, 爱好和平、厚德载物的仁爱品质,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等, 都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 有助于大学生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意识。

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和整体主义精神在实质上表现为个人与国家或民族间的一种价值关系, 表现为一定民族在对待个人利益同国家或民族整体利益之间关系上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和态度, 那就是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以及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观念, 这必然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把个体行为自觉地纳入到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轨道上来, 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 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宽厚仁爱“和合”的品质。

中国优良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精神所强调的厚德载物是一种宽厚的德性, 是一种能包容万物的仁爱宽和;推己及人则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是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先人后己的优良品格。这种仁爱精神的培育必然能够使大学生具备广阔胸怀和宽容精神, 使得大学生在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中, 养成公平竞争、乐于协作、善于协作的道德人格品质, 从而形成正确的竞争道德观和逐利道德观, 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3) 有助于大学生塑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的内在动力, 表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开拓精神和完善自我的进取精神。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均有可能遭遇各种挫折, 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及其道德人格的健康发展, 弘扬和培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必然有利于大学生磨练意志, 砥励品格, 增强适应变化、承受挫折以及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即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在一段时期内都比较顺利, 如果能够弘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这必将使大学生在顺境中也能朝气蓬勃、勇于创造, 能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目标, 实现更好的发展。

(4) 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发展和不断完善道德人格。

个体道德人格发展是个体从自身需要出发, 认识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生的意义, 并把社会道德规范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个体自我完善的手段。“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的道德人格自由境界, 是中国传统理想道德人格追求的真、善、美高度和谐统一的境界, 也是现代道德人格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中国优良传统中关于培育自律意识和发扬自律精神的内容很多, 如:“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荀子说:“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对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 从身边做起, 从小事做起, 慎独自律意义非凡。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追求道德人格的自由境界的意识, 才能和完善个体道德人格, 提升道德需要的层次, 培养自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和人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 社会快节奏运转高速变化, 传统价值观缺乏主动性和生命活力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 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到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开拓进取、顽强拼搏、果断坚毅、乐于竞争等精神品质, 要做到这一点, 大学生就得摒弃传统文化中的清静自守、无为自化、与世无争、自甘落后等因循守旧的观念。再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竞争是市场的基本原则, 如果当代大学生还紧紧固守着传统文化中的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知足常乐、仁者爱人等价值观, 将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639.

3.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穿越”文化;价值观

作者简介:高鸿(1981-),男,福建福州人,福建中医药大学后勤管理处,讲师;吴新菊(1982-),女,福建龙岩人,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师。(福建 福州 350108)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校管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201102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20-01

“穿越”文化作为一股新的文化现象,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大学生是青年中素质较高的人群,且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追捧“穿越”文化恰恰反映出了大学生心理的迷茫、信仰的缺失。青年始终是各种文化意识争夺的群体,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成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能否科学认识“穿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穿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调研的基本情况

围绕“穿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即问卷调研和个别访谈。调查对象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244份,回收问卷240份,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为97.9%。被调查的学生年龄集中在18~23岁之间,其中男生占47.1%,女生占52.9%。从大学生对“穿越”文化了解的途径和方式、大学生热衷“穿越”文化的原因、“穿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大学生是否接触过“穿越”文化作品,通过什么途径接触的,是本次调查首先考虑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97.9%的大学生都看过“穿越”文化作品,电脑、手机是大学生接触“穿越”文化作品的主要工具,在网络上,穿越类型的作品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题材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及,手机上网浏览网页的速度加快,大学生获取“穿越”文化作品的途径也越来越多。

二、“穿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分析

1.“穿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减轻心理压力。根据调查,发现有52%的学生选择看穿越小说和影视剧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大,看穿越小说可以减压。现在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些压力让大学生产生了逃避的心理,而“穿越”文化强调休闲和娱乐,满足了大学生短暂逃避现实的心理。

(2)引起学习历史的兴趣。穿越影视剧大都是由当红明星或青春偶像主演,如《宫》、《步步惊心》掀起了“穿越”文化的热潮,在问及是否会因为喜爱穿越影视剧的当红明星而去了解作品涉及的故事背景时,有30%的学生表示会去探究、研究穿越背后的故事。因此,“穿越”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对学习历史和传统文化等的兴趣。

(3)凸显大学生主体意识。在访谈中,发现大学生正处在从单纯的学习到主动参与社会的角色转换之中,体现出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常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他们依靠自己的喜好进行独立思考,做出行为选择,渴望展现自己的能力,并赢得别人的承认与尊重,但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途径,而在“穿越”文化作品中,不管主角是从现代穿越到古代,还是从古代穿越到现代,都体现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凸显了大学生主体意识。

2.“穿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价值观扭曲。在“穿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穿越”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影响,主人公穿越后大多为皇上、王爷,或因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特长而受人赏识,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劳动成果,折射出大学生对荣华富贵的渴望,尤其希望不劳而获。现实生活中不允许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于是穿越作品中就有着虚拟放纵的性爱;现实法律法规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于是穿越作品中就体现着武侠、战争或暴力,导致青年心态浮躁、个人英雄主义盛行,使部分青年成为现实生活的低能者、腐化生活的向往者。

(2)不利于历史观念的正确传播。“穿越”文化对大学生正常获取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思想和观念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根据调查,有70%的学生不会去对“穿越”文化的作品涉及到的故事背景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但是很多“穿越”作品的作者并不一定掌握专业的历史知识,对其所写的历史背景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仅仅凭借着自己的主观印象,甚至曲解历史。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穿越”文化的泛滥不利于历史观念的正确传播,不仅会让大学生对历史丧失敬畏感,也会让学校教育的历史知识体系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变得模糊。

(3)意志变得薄弱。“穿越”文化对舒缓大学生的社会压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个终日沉醉在自己梦境中的大学生,是软弱的大学生,“穿越”文化就如“精神鸦片”一样,让人上瘾,过分沉溺“穿越”文化,而对社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和自己应该承担的压力采取过分的回避态度,那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的大学生则会可能出现整个群体的意志薄弱,后果是很可怕的。

三、高校价值观教育引导对策

1.加强主流文化宣传和引导

“穿越”文化主要是围绕市场和消费展开的,强调休闲和娱乐,契合大学生追求轻松的精神生活需要,把握了大学生爱幻想、追求改变的心理特征,对大学生充满着吸引力。作为学校教育者,应该注重主流文化的传播效率和范围,利用拥有的强大而又得天独厚的传播渠道,如校园网络、广播、校报校刊等,进行主流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宣传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反映热点,不要让校园网络、广播、校报校刊成为学校各部门事务性工作的宣传者和歌功颂德者。通过开设工作微博、博客、QQ群、手机报等方式,开展富有思想内涵、融合时尚元素、青年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进行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传播和引导。

2.构建大学生参加社会生活的机制

大学生的活动空间大多以学校、家庭为主,缺乏社会参与的机会,所以构建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良性机制,是减少青年沉迷于“穿越”文化的根本所在。学校应该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队赴各地开展科技支农、义诊、访贫问苦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学校周边的街道社区、福利院、干休所,开展知识普及、环保宣传等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活动,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投入到社会文明和社会建设中,使大学生在社会服务、社会锻炼中感受价值,学会感恩,完善人格,自信地生活在真实世界之中,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理性对待”穿越”文化和虚拟的时空。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缺失的青年大学生,最容易受到“穿越”文化的负面影响。学校要充分运用基层党团组织的优势,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如通过深入开展“与信仰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以党校、团校、班级团支部主题班会为阵地,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形势与政策课等形式,大力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引导广大青年以优秀的表现向党组织靠拢,坚定理想信念。

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向上的,“穿越”文化通过网络渠道的密集传播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认知和判断,呈现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相互交织的特点,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变化和文化观察很敏锐,其价值观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并会对全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影响,教师应该重视这种变化,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聂伟.“穿越”,多少恶搞假汝之名而行[N].文汇报,2011-04-12.

[2]陈荣武.青年追捧“穿越”文化的现象透视与理性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10).

[3]许贝宁,施宇婷.论“穿越”文化对当代青年的过渡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11,(10).

4.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四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播渗透,具有独特的文化形式,是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2013年1月,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从网民年龄结构分析,网民中2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0.4%,年龄为10—19岁的网民占到24.0%,学生占整体网民的25.1%,如下图所示。青年群体已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而走在网络时代前沿的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和深刻的影响。如何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正确引导大学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

2.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有益影响

2.1 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和交往对象的无限性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互助,宣泄不良情绪。在校园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在向网友倾诉的同时,也能得到网友的关心和安慰,获得心理支持,或找到同病相怜的人互相安慰,达到舒缓心理压力的目的。这种匿名的交往方式可使大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社交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增强自信。

近几年,校园网络文化的这一特点表现得特别突出。大学扩招,进入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学生来自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空前增加。校园网络的隐蔽性让大学生匿名进入网站,在毫无顾忌、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畅所欲言,缓解所受的压力。校园网络的开放性以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等特点成为大学生崇尚自我、标新立异的“圣地”。校园网络的平等性摒弃了现实生活高低贫富概念,只要能接入网络,便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平等的交流,相互了解。

2.2 网络文化丰富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扩大了范围,间接地促进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和开放思想意识的增强。

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扩大了感知事物的范围,使对世界的认识大大超出他们所能直接体验的生存世界,他们通过阅读网上大量的超文本信息,不断丰富知识,了解更新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显著增强,有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3 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增强大学生道德自主性。

网格既有利于大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又有利于他们社会化,既能激发其创造潜力,又能激活其思想,网络让大学生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眼光;在网络海量的知识影响下大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学习了现代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懂得在处理复杂事物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从而改变传统线性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

3.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负面影响

3.1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虚拟性不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网络的虚拟性和多元性让许多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宣传在网上泛滥。在互联网中流传的网络文化中,不仅有宣传真、善、美的,而且有鼓吹假、丑、恶的;不仅有赞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而且有为资本主义歌功颂德的;不仅有宣传集体主义的,而且有赞扬极端个人主义的。而当代大学生一般都处在青年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正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阶段。互联网上错综复杂的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再加上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阅历浅薄,也缺乏一定的政治鉴别能力,思想上极易迷失方向,不利于价值观的形成。

3.2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致使大学生道德价值混乱, 造成大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偏颇。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匿名性的特点可以让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行为失控,出现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碍,另一方面一旦在网络上受挫,就会认识到网络虚假的一面,无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总是对信息持怀疑态度,久而久之这种怀疑的态度养成习惯带到现实生活中,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多疑和不信任的偏执性人格障碍,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大学生道德意识薄弱、行为偏颇。

4. 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完善

针对以上情况,我院关于“网络发展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的科研小组以“校园网络发展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影响”为主题对宜宾地区大专院校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高职高专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素养现状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情况。除了发放调查问卷外,还对部分个案进行了访谈,进而就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和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和个人的行为自主性都比较突出的网络大环境之中,这一时期他们的人格结构尚不完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在不断修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树立的,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表现和倾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避免或消除负面影响。

4.1 不断丰富优秀的网络文化,用健康的网站吸引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尽快学习和掌握信息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建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在这些网站上宣传那些健康的、积极的网络文化。宣传的材料应该图文并茂,多选取那些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喜闻乐见的素材,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目的。

4.2 培养学生上网自律性,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大学生处于成长阶段,自我约束力较差,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形成鉴别网上内容的能力,主动抵制网络不良文化;引导学生把有限的上网时间用于业务学习,查阅学习资料、拓宽学术视野,防止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

4.3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审查,让大学生远离色情、暴力、虚假信息。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导致网络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这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发展颇为不利。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在技术上采取相关手段,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各种信息的源头加以审查。对于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信息,我们应该加以宣传和鼓励,对于那种宣传暴力、色情、虚假的信息和鼓吹资本主义的信息坚决予以封杀,绝不让这些信息进入互联网,同时要查清这些垃圾信息的发布者并严格依法处置相关人员。

4.4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网络技能和道德感染力。

教育工作者作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严于律己,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在授课过程中,在与学生交流的言谈中传递自爱、自制的“慎独”精神,呼唤起学生骨髓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使大学生们学会孝敬父母,关心朋友、诚信做人、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其次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熟悉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即教会学生克制自己,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最后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信息、判定各种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增强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

4.5 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政府作为统领全局的机构,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前,首先应当立健全对网络行为的有效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建立“网络警察”一定程度上能检查网络信息发布的合法性,构筑“信息海关”,及时删除网上垃圾,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5. 结语

5.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五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描述

大学生是较为特殊的青春团体,其人格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不断认知与构建的动态过程中。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大学生人格是健康向上的,他们具有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有社会使命感与伦理正义感,在大学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他们既注重物质需求,又崇尚精神向往,并迫切地追寻着个性的独立与自我价值的确认与实现。然而,在对大学生精神风貌给予正面肯定同时,必须看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样是非常突出的,这些问题正亟待高校素质教育采取积极的手段加以干预。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各种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价值取向问题等,不断呈现出与传统价值理念的碰撞,甚至相悖,尤其是社会中许多有悖道德伦理行为现象的大量出现等,这给正在形成独立人格的大学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个性”的确立正在成长为大学生天经地义的价值理念,狭隘的内心精神正在使他们成长为“自私”的一代,尤其在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物质诱惑,情感困顿时,这些阅历尚浅,思想相对单纯的大学生,在个人情感世界与物质压力的诱惑中,容易出现失掉自我,丧失判断力,思想行为走向片面与极端。轻易放弃或剥夺他人“生命”已经成为高校严重的社会问题。如2010年9月初,贵州某高校开学初,便有女学生由于失恋而跳楼自杀;多年前的马家爵事件;还有由于家庭、生活、学习、爱情等方面的各种原因,几乎所有的大学每年都会出现精神分裂的学生等等,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我们必须冷静地看到造成这些现象除了社会的原因外,与大学生正在成长中的脆弱人格极具关系。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人格主体的不成熟。第二,人格成长的多因素影响。[1]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从家庭走出,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这是一次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彻底的从心灵到相对自由精神的转型期,他们迫切地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成长。然而,由于主体心智的不成熟,各种社会因素、价值理念、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干扰,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之对自我的认识、反省、评价、目标追求,处在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困惑中。开放的社会环境,已经成就了他们自由、平等、独立、竞争的人格个性,但多元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金钱观念,又干扰了他们内心的精神渴望,这是精神价值最为痛苦的一代。但任何因素仍不能完全掩盖当代大学生内心深处崇高的精神渴求,他们渴望对自己内心深处理想价值理念的确认。因此,在此阶段,对极具可塑性的当代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人文关怀的引导、培育,具有积极的人格健康干预与极为重要的构建作用。

二、电影艺术中主流价值与大学生人格成长需求

大学生是个性相对独立,心理意识较强的青春团体,如果对他们的人格成长采用传统教育的干预方式,必然遭到他们的反感与内心抵触,说教会令当今具有开放意识的大学生不可接受,而通过电影艺术鉴赏的人格疏导方式,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高度逼真性,即对人类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高度逼真,可以使大学生在银幕世界中,以精神性生命体验的方式感受不同的人生与体验,从中收获不同的人格影响与主流价值引导。

那么,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运用好电影艺术鉴赏这一人格干预与人格构建媒介,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主流价值观及其在电影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

正如徐金超所说“社会的灵魂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2]所以在社会中所存在的主流价值观就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必须为此社会多数成员所接受和认可的起着正价值作用与影响的主流价值观点,如自由、平等、竟争、独立、自强、爱国、奉献等观念,就是业已形成的我国社会中主流的价值观念,而统领和践行这些主流价值观念的,则应该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生命价值追求。因此,世界观、人生观、生命价值追求则是一个人具有生命终极意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它往往决定着事物的走向与成败。大到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与繁荣,小到它意味着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

因此,所谓的电影艺术主流价值观,就是指在社会中业已形成的被社会普遍成员接受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在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体现,而且这种主流价值观在电影艺术作中最理想的审美意义,就是应具有某种生命超越的价值与意义。因此,生命价值理念是一个人主流价值观的灵魂与统帅,即他的世界观、人生态度、生命价值取向等,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行为、表现与其所有主流价值观念的践行。至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培养是健全其健康人格的根本。

然而,大学生虽充满生命的青春与活力,但他们的人格既具可塑性又极为脆弱,因此,对他们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与健康人格引导与构建,必须是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前提下方能展开,否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最终事与愿违。如上所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一是人格主体的不成熟;二是人格成长的多因素影响。那么如何在电影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使其人格得到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并且又能够剥离多因素的影响,使他们明白自己的需求,明确自己的生命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呢?

三、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人格构建作用与策略

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要实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其人格的构建作用,就必须从大学生带来根本性质的生命价值理念入手。首先,应是具有人格根本意义的价值理念爱国精神;其次,在人格中代表着人性真善美本性的开掘与建构;第三,代表着人类生命价值与理想意义的生命超越精神等。因此,给予大学生电影艺术主流价值鉴赏的关键是影片的选择,即要必须选择与主流价值理念相一致的电影作品,方能实现预期目的。

1、“爱国精神”的激发与人格构建

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今天,要首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精神的激发与构建呢?因为爱国精神,是一个人的人格根本。一个人没有爱国精神,他的生命就缺少灵魂,其任何价值观念与追求都找不到活着的真正意义与生命的归依。因此,这是人格成长与构建的根本点与出发点。近年与这一价值理念相一致的主流佳作主要有《集结号》、《建国大业》、《建党大业》、《钱学森》、《甲午大海战》等,其中《钱学森》极具代表性。

电影《钱学森》,描绘了一个为中国火箭、航空、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及其与妻子蒋英长达62年之久的旷世爱情故事。这部影片说教色彩在其中荡然无存,大学生对之的感动,是一种发自内心久违的爱国精神与民族信仰共鸣。这部影片的出现,似乎给这些迷茫前行的大学生指出了生命的价值航向,激发了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与压力下,沉默已久的爱国激情与民族信仰。

由于电影中钱学森那种充满人格个性与精神品格的力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钱学森在逆境中、在困难面前,不为任何人或事,所能干扰的民族气质与事业中那种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与创造力,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真切地体验到了什么是爱情精神与民族信仰;什么中国人的国格与尊严;什么是科学精神与敬业品格以及什么是一个的人格魅力与生命价值所在!

可以说电影《钱学森》,是一次中国主流价值理念的心灵盛宴,它让这些正在努力又在迷茫前行中的大学生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航向,也使原本可能模糊或脆弱的本性和人格,获得了一种生命价值的方向与坚定的精神力量。

2、人性“真善美”的开掘与完善

人性的真善美,是人类最完美最优秀的品格与本性,它代表着人类最完美的人性理想,对人性真善美的开掘与完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幸福和谐的终极价值之根。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在人的本性中不但有“真善美”,同时伴随着人性的“假恶丑”,这两类品质在人类的成长中相生相融,铸就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无限美好的同时,也有大量的丑陋现象破坏着社会的秩序与发展。所以,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必然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秩序准则等,以惩戒或遏制人性的“假恶丑”现象及其的发展膨胀,以保证一个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其人性“真善美”的终极价值理念的开掘与完善,同样具有根本的重要意义。

与这一价值理念相一致的电影作品有很多,如谢晋的《天云山传奇》,刻画了一个品质高洁,具有慈母般温情的伟大女性冯晴岚,她用其一身,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与痛苦,坚持着在文革时期她和丈夫认为正确的人生道路,用最艰苦最朴实的方式和超人的意志品格,诠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人类“真善美”的伟大品格。

对该部影片人性“真善美” 的主流价值鉴赏,大学生们最后必然会被冯晴岚这一极其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深深感动,会令其人性中虚假的丑陋的东西,在这一平凡女性的面前顿然无形或感到羞愧与自责!从而使大学生收获人性中“假恶丑”本性的荡涤与人类完美本性“真善美”的神圣开掘与塑造!

3、“生命”的价值与超越

生命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部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因此,对于任何人来说,生命都是极为宝贵的。生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死亡则意味着对于个体生命的全部终结,因此保障生命的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意义与发展的起点。但仅仅是活着,不能完全诠释生命的价值与内涵。

对于大学生而言,也许与之讨论“生命的价值与超越”过于抽象,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部电影,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名单》,也许能更好地诠释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与超越?

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名单》,是电影史中具有重要艺术里程碑意义的片子。影片描绘了同样是纳粹份子的商人辛德勒,为发战争财,来到了纳粹份子管制的犹太人集中营,雇用了犹太人在其厂里生产战争日需品,目的是不付或少付工钱。可是这个贪财、好色的男人,随着纳粹屠杀计划的展开,其亲眼目睹了一个个被肆意杀害的无辜生命,辛德勒那尚未被泯灭的良知,受到了人性的深深伤害与震动,于是,他开始了最大努力的营救,周旋在纳粹与犹太人之间,最后他倾其所有,终于营救了1000犹太人的生命。战争结束了,身为纳粹份子的辛德勒也遭到了追捕,被营救的犹太人们要和他们的恩人分开了,因为他们的恩人要开始他的逃亡之路了,于是犹太人们用其唯一值钱的一颗金牙齿打了一个戒指送给辛德勒,上面刻着希伯来文:“救一人即救全世界”,同时还送给他一张签着被救犹太人名字的名单,说万一他被捕了,也许这张名单可以救他。当辛德勒拿着这些犹太人所能为他做的全部一切时,他再也控制不住地蹲在地上失声痛哭,他说:他后悔年轻时太过度挥霍,以致于他没有更多的钱救出更多的犹太人……

影片至此,不得不让大学生们为之动容,因为辛德勒已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可是他却以自己弱小的力量救了1000犹太人的生命,可最后由于这些善良犹太人的举动,让辛德勒失声痛哭处在深深自责中!这部影片用辛德勒一个人超越生命极限的能力,向世界证明了人类生命的可贵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影片因其人性的光辉及其对生命、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超凡解读,不但使这部电影铸了它成为人类电影艺术的丰碑,而且,也使对之进行鉴赏的大学生们收获人性洗礼的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深度理解与人格的铸造!

通过上述对大学生人格中具有终极主流价值观的分析与解读,可看出通过电影艺术鉴赏方式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人格构建,具有其它教育方式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关键在于高校的素质教育,要能充分利用好这一手段,真正切实地让这一媒介方式,发挥其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教育作用。因此建议在大学人格素质的教育过程中,第一,要有良好的观影环境与条件;第二,关键是教师的引导与解读,即教师对影片的选择极其重要;其次,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后,教师要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主流价值理念的深度解读;第三,电影艺术鉴赏中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人格构建作用,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加强对它的理论研究,教育模式研究,实施手段、过程、效果等的研究,也极为重要,必须突破过去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始终停留在呼吁或外部研究的层面,因为,能用之于解决大学生人格构建的问题,才是所有理论研究的全部意义与价值所在。

注释

[1]韩中敏.大学生人格缺陷反思与健康人格教育(硕士论文)[M].2009.4.P17.

6.论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篇六

[关键词]英语学习 焦虑 非主体性因素 后现代教育

[作者简介]潘平亮(1971-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应用语言学;万梅(1976- ),黑龙江牡丹江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育。(江苏南京210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项目编号:07SJD740022)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V0747-120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76-02

一、研究背景

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是学习者通过接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同时,他又指出学习者并不能接受所有的输入,由于焦虑、低动机、信心缺乏和尴尬等因素,有效的输入可能被阻碍或者屏蔽,这些因素被称为“情感过滤器”。之后,焦虑现象的研究成为二语习得中的热点。MacIntyre,Gardner和Young等语言教育家对焦虑与学生成绩、考试、口头和书面表达、自信心、课堂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的研究。Horwitz和Young制定出FLCAS量表被众多的研究者应用于对二语习得的听力、口语、课堂活动等方面的研究中,他们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然而,以上提及的研究者对二语习得中焦虑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因素。实际上,主体的焦虑与客观因素不可分割,很多时候是客观因素影响或者加剧了主体的焦虑。本研究从客观因素着眼,调查分析可能构成主体焦虑的若干客观因素,并讨论其可能的成因,寻找应对的办法。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把可能构成学生学习焦虑的客观因素假设为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成绩评价和教学设施五个方面,它们构成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立体环境。具体来说,课程设置指开设的课程和使用的教材学生是否喜欢?学时分配指开设课时的多少与上课的频率对学习有何影响?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感受如何?成绩评价方式是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还是使其产生了焦虑?教学设施包括教室的大小、明亮度以及自主学习环境等是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研究对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我校)2007级学生。研究方法是随机选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数名学生进行访谈。问卷从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成绩评价和教学设施五个方面设计25个问题,所设计的问题是以可能造成学生焦虑的方式来陈述,如“我不喜欢……”“我希望……”“我觉得……”等,学生以“同意”或“不同意”方式作答,“同意”该陈述表明当前我校英语学习状况可能增加了该生的学习焦虑,“不同意”则表明此项并未对该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一)定量分析

在收回的全部有效的100份问卷中,25个问题中超过50%的学生以“同意”方式作答的有18个,说明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习的焦虑。在有关课程设置的5个问题中,关于“教材的实用性”“教材的更新”“文化背景课的开设”“开设学生专业背景方面的阅读和听说”的“同意”率都超过50%,而希望“教材更新”的学生占92%,希望增设“文化背景课”的学生占95%。这表明了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对一级起点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焦虑,英语文化背景课的缺乏、教材的固定不变以及所学英语与自己专业背景完全脱离的现象构成了这些焦虑。在对课时分配的调查中,学生对“听说课时不足”“课时分散”“课程时间学习太长”“被分到一级学习感到尴尬”以及“羡慕双语班的上课模式”都给予了“同意”回答,反映出我校在对一级起点的学生课时分配上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焦虑。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点名发言”“没有事先准备的发言”“教师的负面评价”“渴望与教师交流近期学习情况”表现出焦虑。在成绩评定方面,学生希望老师“把自己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考虑进去”“考虑其专业背景以确定相应的检测标准”“检测应以多种形式而不是一两次考试”“对自己成绩有一点发言权”,表明了学生对现行成绩评定的不完全认可。在对教学设施的调查中,是唯一一个只有一项“同意”率超过50%,即“PPT播放信息太多,‘画’不对题”;而对“PPT播放效果不好、聆听音响效果差”“网络自主学习没去处”“教室宽敞、明亮度不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PPT观看位置”都给予了“不同意”的答复,实际反映出我校作为重点大学在硬件设施建设上的成绩让学生感到满意。

(二)定性分析

在获得宏观数据资料之后,笔者又对数名一级起点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以期更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笔者的问题是:自从你进入南航以来,你是否觉得有些外界因素影响了你的学习?如你使用的教材、课程时间的安排、教师的教法、成绩的评定和学习设施等。具体访谈案例如下:李同学对英语学习很有想法,她说:“我对口语比较感兴趣,但课堂上时间太短,我还觉得我们课程(学习)太长,没有机会学习相关兴趣课程,老师用PPT讲课信息量大,但有的老师不板书,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要信息。”张同学的回答是:“我就想早点考四级,考完四级考六级,再考TOFEL,看自己的同学一个个都通过四级了,我是急得不得了。”这可以说是这一级学生普遍的心声。孟同学很肯定地说:教材就只能是一般阅读材料,听说(课)也没什么实用性;现在中学教材词汇量大多了,学得好就可以通过四级。这一年学习没觉得有什么进步,每次考试好像都凭自己老底子过了。这位同学实际上反映了我校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和缺乏公正性。

三、讨论

为何这些学生对周围的学习环境从课程、课时、教法、评价到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从而引起其英语学习的焦虑?笔者认为,这首先与时代的大环境有关。从宏观上看,我们的教育正处在后现代思潮的强烈冲击之下,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倡导平等对话、强调开放与创造、否定中心与等级、重视差异与多元化、注重培养人的探索创新精神。处于后现代语境中的大學生要求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在学习资源与机会上追求平等、在学习方法上突显差异、在自我评价上要求高扬自我的主体价值,而现实的教育教学显然还不能在这些方面让学生满意,焦虑由此产生。

就课程设置来说,我校课程设置的理念基本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无论是基于计算机的课程,还是基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但我校一级起点的学生大学英语课仍强调统一性、标准性,缺乏个体性和多样性。后现代课程专家多尔曾明确指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他认为,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过程都是开放性的形成过程,不断地进行着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自组织”或自建构的调整,那种封闭的、永恒的、稳定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显然不符合后现代教育的特性。而长时间的课堂学习是引发一级起点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丰富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和专业英语课,课时安排上减少课堂的集中学习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

教师在课程上的点名、提问、负面评价等教学方法也会导致學生焦虑。传统教育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但在后现代思潮洗礼下的当代大学生要求平等、对话与交流,时时处处要有“人”的尊严与个性。后现代教育理念主张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支持者、帮助者、咨询者。多尔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是“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这种受欢迎的教师角色需要教师“赋权”给学生,但现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不懂得如何“赋权”。显然,有些教师自身也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之中,而学生的焦虑只有在教师自觉退出自己崇拜的“宏大叙事”之后才能慢慢退却。

新课程改革提出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当前,我校在视听说课上引入了形成性评价,基本为学生所接受;在综合英语课程评价中,以30%作为平时成绩,包括练习、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但存在教师在成绩分配上不清晰等问题,不能真正体现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学生对此有着更高的期待,如“把自己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考虑进去”“考虑其专业背景以确定相应的检测标准”等。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的学生就难以应付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授课内容和试卷难度。

四、结论

新课程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以突出个性化教学。许多重点院校已经将其对应成一级、二级、三级的教学模式。一级教学模式最简单,没有相关的配套课程和自主学习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般要求”已被理解成最低要求或没有要求,因而,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焦虑现象较为普遍。考虑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英语教学水平还比较落后,农村大学生往往成为一级教学的主要对象。总之,以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突出个性化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外部为大学生英语学习创造一个和谐的人性化环境,是消除学生学习焦虑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韩云洁,张海峰.后现代视域下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3]史许福.中国语境下的后现代主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4](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线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张群明,金瑶梅.后现代哲学语境中的教育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6]Horwitz.E.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Scale[J].TESOL Quarterly,1986(20):559-564.

[7]Horwitz.E,Young.D.Language Anxiety: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Classroom Implications[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91.

[8]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ergamon Press Ltd,1982.

[9]MacIntyre,P&Gardner,R.Methods and Results in the Study of Anxiety and Language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LanguageLearning,1991(4).

7.休闲体育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 篇七

休闲体育是以体育运动方式来进行休闲,是一种由内部动机引发的自觉行为。它能使人暂时逃离现实世界,进入自己的生活空间。休闲体育是人类追求全面发展的一种过程,社会学家把休闲看成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在学术界,有人认为,激烈的对抗的体育活动导致身体大量流汗并引发疲劳,那并非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强调人们参与运动要强度适中。也有人认为,仅根据体育项目运动强度高低来判断是否是休闲体育是有局限性的。如果参与者以一种追求体验的心态去参与,那么即使是非常激烈的项目,对他来说只是休闲活动而已;反之如果参与者是在逼迫下参与运动,那么即使是最轻松的运动项目,对他而言也非休闲活动了。笔者偏向于认同后者的观点,即判断某项活动是否是休闲体育,不能简单地以运动强度高低作为评判标准,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休闲体育的因子就运动来说,各种体育活动都可能是休闲体育项目。总之,当我们判断某运动项目是否是休闲体育项目时,是源于参与者的心态,和具体项目无关。只要你是主动的怀着愉悦的心情,那么不管你是使用专业场地装备进行正式的体育运动,还是悠闲地在河边散步,都可归结为休闲体育的范畴。

综上所述,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以增进身心健康,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锻炼身体活动。休闲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休闲体育具有主动性、自由性、文化性和非功利性的特点。

2 休闲体育价值观养成对大学生的影响

2.1 休闲体育的特点丰富了大学生的内涵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学会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各种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促进自身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使整个人生充实、快乐且富有意义。在现代社会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越发复杂。功利意识增强、缺乏信任和理解、人情味变淡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着校园,这些畸形的社会现象违背了“万物一体”的哲学精神。其实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置身于恶劣的社会环境中,而休闲价值观的确立正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愿望。

休闲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非功利性,它是一种近乎无为而为的闲情逸致,它只重视个人在休闲生活中的乐趣享受。首先,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大都选择一些譬如球类项目、旅行等集体活动,大家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还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其次,休闲体育作为一种自由、轻松的活动,它摒弃了竞技体育的纯竞争性和功利性。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可以真正感受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可以增加阅历、提高修养。

体闲体育活动还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通过外在的行为满足大学生的高级精神需要,这是人的本真追求。在体闲体育活动中,大学生可以任凭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其过程不仅可以享受生活,更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创造生活。在休闲体育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在学习与休闲的自由活动中充分张扬个性,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2.2 休闲体育价值观养成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形成锻炼习惯,是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关键

心理研究表明,兴趣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相对成年人来说,学生体育兴趣所表面出来的情绪性特点更加明显,这是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中,即使其过程是多么艰难,也会感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表现出具有积极的情绪,在从事某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时,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导致行为上会爱好某项运动。从而使人经常去从事该项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习惯。

从生理的角度分析,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实质上就是稳固的条件反射,即动力定型,是经常体育锻炼逐渐形成的习惯。从而在每次锻炼之前,会产生生理、心理反应。比如某人已形成锻炼习惯,则每到一定时间,肌肉开始兴奋,心理跃跃欲试。如果因故不能去锻炼,则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从心理学角度讲,习惯是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是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因此习惯比直接兴趣稳固。已养成了体育锻炼习惯的人,有时即使他的生活环境或条件发生了变化,他往往仍会坚持或主动改变锻炼内容与运动负荷,持之以恒地坚持体育锻炼。由于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使锻炼者体质增强了,抵抗能力增加了,心理适应能力也增强了,综合产生的心理感受又反过来强化了锻炼的习惯。学生毕业后仍能自觉而经常地坚持体育活动,乃至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

休闲体育价值观养成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可以使人们经常地和情不自禁地对某种事物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从内心深处产生参与欲望,且身不由已、乐在其中。而这个欲望正是体育锻炼能伴随终身的动力源泉,也因此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健康的休闲体育价值观能够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价值的超越,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湘远.论休闲体育的人文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39-41.

[2]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2004:2 9 3-2 9 5.

上一篇: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一篇:计算机IT行业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