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2024-09-11

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精选12篇)

1.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一

浅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陈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构建一个信息化平台是重中之重。文章主要介绍了当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措施

前言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又称电子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企业基于互联网,依托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软件系统为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它既不是一种目标的实现,也不是一些软硬件的简单配套组合,而是一项复杂庞大、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人力资源信息化是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及时满足业务需求,实现企业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手段。企业要想跟上信息化进程,紧随时代步伐,就必须在招聘、考核、薪酬等方面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企业整合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信息化的首要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表现在人力节约、人力资源业务办理速度提高、差错率下降、人力资源方面的决策速度加快、决策质量提高等方面。

传统的手工管理时期,人力资源部门不管是设计工作、组织培训、招聘人员,还是工资发放、档案管理等琐碎的具体工作都必须依靠手工操作,效率低并且容易出错。信息系统的投入,减轻了手工作业造成的查询、统计等方面繁重的计算工作,缩短了各职能工作的时间,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效率。

同时,信息化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降低员工流动率、减

少通讯费用等,从而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优化、完善、固化等过程,可以从相应部门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战略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这种转变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才可能实现从“成本部门”向“价值部门”的转换,真正成为企业战略的业务合作伙伴。

2、有利于有效贯彻落实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我们知道,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各种问题,当各种问题出现时,企业管理者首先就是从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上寻求解决方案,当方案出台并着手实施时,人力资源部门发现很难将这个方案真正落实下去,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执行不力的结果要么方案被锁在文件柜里束之高阁,要么实施质量和收益大打折扣。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不是方案本身不好,而是缺乏方案实施的平台和工具。从深层次看,传统手工作业方式与以精细化、量化管理为特点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产生了不适应性。企业必须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其主要途径是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让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3、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部门的服务,推进全面人力资源管理。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源部门,而是扩展到了整个公司各个层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e-HR软件从C/S模式向B/S模式的转变,基于互联网操作的e-HR软件通过对用户权限的划分,把HR管理人员和非HR管理人员整合在一起。通过面向全员的信息化工具,延伸人力资源管理范围,提高各级人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度,有效地改善人力资源部门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在员工充分参与的基础上,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和全方位提高。

4、有利于推动管理方式人性化

信息系统的投入,使员工与企业之间在根本利益方面的互动成为可能,体现了实时管理的优越性。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在消化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可以在系统中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内容与业务流程,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被用来定义专业部门的工作内容,优化和规范其业务流程,从而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信息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管理平台,真正实现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断的实践、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会越来越清晰。同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e-HR软件作为一种信息化落地工具,与其服务对象——人力资源管理要有机结合起来,以有效地提

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e-HR软件能够真正地为企业所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1、从观念层着手,建设新型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信息化并非只是单纯购置一套e-HR系统,其深层次意义在于管理理念的信息化,是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认可,故而信息化引出的企业再造不仅仅是组织流程的再造,更是企业文化的再造。

因此,只有当企业在观念层上完成这一新型企业文化建设以后再引进e-HR系统,员工才能充分领会e—HR对于组织和自身的重大意义。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新技术,适应e-HR带来的变革,为e—HR实施消除了一大障碍。同时管理层及时有效地与全体员工沟通。让他们认识到e-HR不是要损害员工的利益,反而能从长远角度上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为员工创造理想的职业生涯,这样,全体员工参与e—HR实施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为人力资源部门献计献策,提供广泛的支持。任何—种新生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一旦得到全员支持,必将发挥其巨大的功能。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即配备适宜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建立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企业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奠定基础。

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因为利用人工手段进行庞大的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处理及科学决策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改变办公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任务。

其次,开展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实现信息化,投入必要的软硬件设备算是最基本的环节。

最后,开展网络建设。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善管理模式,架构一个共享资源的平台,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3、建立专业化、信息化的人才队伍

可以说,人才队伍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成功的根本。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需要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要求他们在具备现代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精通经营知识,应该具

有专业化的工作态度,以及一定的软件应用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推进e-HR的关键力量,因此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提供他们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是企业的全部员工,e-HR系统对员工素质要求较高,实施e-HR前应该对所有员工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培训。

4、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长期发展规划

有些企业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发展状况,对信息化的管理没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从而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了好势头,却夭折在摇篮中。任何一种信息化管理都需要长期的发展,尤其是像人力资源管理这种庞大、复杂、及其重要的管理领域的信息化,迫切需要企业给予长期的关注和合理的发展规划。只有不断地发展改进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只是一个管理手段,更是一种适应时代,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思想。它可以给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价值。但是,这种管理思想的变革必须建立在企业战略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企业不能一味的因循守旧,但也不可以盲目求变。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企业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手段,在长期规划发展下,利用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米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经营管理者,2011年7月

【2】 金玉,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7月

【3】 陈秀君,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思考,今日科苑,2011年12月

2.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二

一、我国企业的经济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经济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中某些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企业的长远目标没有足够认识,急功近利,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资金投入增多后,未及时见到效益便丧失信心。而专业技术人员在总体上缺乏协调和沟通,导致系统在宏观上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影响了总体效益的实现。

(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多年来,由于我国的企业严守固有的经济管理体制,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或部门,企业的现有信息资源分散在诸如统计部门、财务部门、供销部门,又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使得企业的经济信息资源管理分散,没有形成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貌的综合信息。

(三)、信息资源科学化管理程度较低

有的企业经济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经济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经济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二、企业实施经济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克服地域配置的分散性

某些大型企业往往是各地乃至国际范围内建立子公司,这种地域上的分散性,给我国跨国经营的企业的宏观管理以及对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调控增加了困难,一方面,子公司地域分布的多样性有利于风险的分散;另一方面,经济管理和调控难度的增加又带来了更多的经营风险。网络管理将大大缩短海外子公司的时空距离,将有利于化解由此产生的经营风险。

(二)、有利于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信息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必须学习现代化管理技术,熟练掌握网络操作流程;其次,促使员工更新工作观念。电子政务借助于互联网,应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打破了时空限制。管理人员可以看到、听到、触觉到以前无法感知的事物,实现高效信息沟通和海量信息处理。再次,节约行政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电子邮件和虚拟办公等工作方式,降低了信息传输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的组织监管

经济信息不但可以及时调节和控制经济活动,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决策的质量和计划水平,但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决策和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偏差,这就要求企业有关部门及时监督这种变化。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即建立内部经济管理网络通道,利用内部办公网络迅速了解、检查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及时对检查结果做出总结和处理,从而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和原定目标的实现。

三、关于加强我国企业经济信息管理的对策

世界著名的信息科技顾问唐·塔史考特指出:不只是信息通讯技术,而是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与信息通讯内容相结合是互联网诞生以后社会前进的新动力。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把企业经济管理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完善网络信息化业务

在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中,建立网络协作体系是公司内部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的一大创新。网络信息化业务的核心是通过人力资源、软技术和信息在公司系统内的自由流动,开发新型的经济管理模式。公司的网络化结构大大增强了其整体实力。公司的网络化经营使它实现了经营地区多样化、全球化,通过全球生产经营网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广泛的市场上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加速技术创新的成本回收,同时可为客户提供优质、智能的服务。

(二)、加强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提高信息管理意识

技术、信息、人才是经济信息管理的三大支柱。其中人才是关键。企业经济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因此,经济信息管理的行业特色又决定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特别严, 要求高标准、高品质、高层次。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经济信息管理水平。

(三)、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实践中

1、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等素质提供了契机,被认为是中小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低成本参与竞争的最佳途径。企业如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既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可以大幅度削减中小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及升级维护费用,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拓展上,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需要。

2、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能实现企业采购、制造、销售、核算、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整合,用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统筹来促进企业内部的效率的提高,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成本,并能准确地分析和制定出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杰《, 管理学》[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

[2]、李玉风、马海群、余诗武, 《信息管理学概要》[M], 西安:西安出版社, 1997年3月版

[3]、王衍、丁梅娟, 论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开发利用, 科技进步与对策[J], 2002年第7期

3.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作为掌管企业金融命脉的财务部门,管理方式进行信息化变革,简明化、透明化的企业财务将有效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为企业拥有者做出决策提供清晰的依据。

一、信息化建设在企业财务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大环境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都要进行改革,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财务管理部门作为掌握企业生命线的部门,不断精进使得企业财务更符合企业经营运作的需求才是首要任务。当前企业财务部门所存在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部门划分过多,信息传递困难

过去的管理模式为了防止企业资源流失,采用的是相互监督、分管分治,这样的方式在过去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时代,影响没有体现出来。在现阶段的大环境下,这样的管理方式已经严重迟滞了信息在管理层内部的运转,资源的分散导致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新时代的企业财务信息对流通的快速性要求很高,再加上决策者在做出决定之前都要有财务部门提供的财务报表做依据,过多的企业管理部门的影响就体现出来。

(二)财务系统软件亟须升级

过去的财务管理系统面对的方向单一,企业财务人员在遇到问题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解决,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计算机技术在新世纪的这十多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软件公司专门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设计的软件比比皆是,企业财务部门采用这些专门设计的新软件能高效地解决企业的财务系统所遇到的问题。

(三)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引入新鲜血液

财务部门的高效工作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高度。很多时候,企业过多地将重心放在提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忽略了管理部门引入人才的重要性,缺少对企业员工的业务升级培训,更为先进的管理意识、更为高效的业务技术都没有得到运用,破坏了企业的发展能力,迟滞了企业的进步。

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转变的措施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要改变

企业过去的财务管理方式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方式效率很低,迟滞了企业的发展脚步,在当今高速的电商时代,明显提升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企业财务信息化的进程就尤为迫切。信息化的企业财务将在资金运作的监管上得到加强,在企业信息的内部流通上发挥高效、精确的作用。从整个管理的角度来说,为管理者创造了更高的平台,使管理者具有更宽的视野,为企业发展做出更有长远价值的决策。

(二)为企业培训出企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人才是企业最基层的组成部分。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能使企业在运作上更高效,企业效益更高。企业各部门改革,在人才的培训上也要进行改革。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财务电算化的能力,灵活地将学科知识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去。企业财务部门在培训人员时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计算机的熟练运用。财务电算化离不开计算机的熟练运用,计算机上安装有很多用于管理企业财务的软件,熟练的操作技能减少时间上的浪费;(2)加强员工对企业财务秘密的保护意识。每一个企业都自己的公司秘密,作为企业的员工,保证企业秘密不泄露是最基本的意识。企业也要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保密意识;(3)关注工作人员的深造工作。对员工的深造能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员工为企业效力就更积极。

(三)透明化管理企业的财务信息

过去的企业发展方式注重于相互监督,防止企业资源流失。这种方式妨碍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信息化的企业财务系统要求对财务的集中管理,企业财务资金的运作情况就变得透明化,同时也加强了对财务的监督。对企业的评优机制上要革新,只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机制下选出的结果才能真正调动企业员工积极工作的动力,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所以透明化、信息化的企业财务系统是加快企业资源流通、改革企业架构的重要推动力。

(四)优化企业的管理职能划分,构建服务企业的信息汇总系统

过去的企业发展历程中,权利分管的模式使得各个部门只在意自己的发展,分散了企业的发展资源,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高度。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优化企业的管理分配,优秀的管理模式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控制着企业所能发展到的高度。企业的信息化改革要求了企业的管理者要科学的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要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部门信息化对企业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影响,集中管理企业财务对企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意义,扩宽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渠道,构建服务于企业的信息汇总系统,拓宽企业的信息来源,这样就能加快实现企业的整体改革的步伐。

三、采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财务的意义

企业的财务部门掌握着企业发展的命脉,决定着企业未来运作的方向,建设信息化的财务系统,将企业的财务统一进行管理,加快了企业各部门一体化的建设,使企业的资源传递得更流畅,对企业的资金运作管理监控上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的企业财务将能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运作能力,降低企业所要面对的风险。信息化的财务系统更容易为企业引入社会上先进的技术,对企业各个部门的改革、技术上的优化都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软件上进步的财务系统能精确地扫描出企业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减少企业损失。

四、结束语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集团企业要凝聚员工的团结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构建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要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严格管控企业资金的运作。同时,为了方便员工了解自己薪资的情况,这些透明化的措施都是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顾红建.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思考[J].现代商业,2010,(7).

[2]赵凤英.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1).

[3]林燕.论集团企业財务信息化建设[J].当代经济,2011,(9).

[4]李拥群.浅谈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

4.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四

一、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

会计信息化审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审计模式上,通过评价、控制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建立技术与审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审计监督服务体系,并力求提高审计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会计信息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1、应用范围的普遍推广。会计信息化表面上看是会计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知识的深入研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且日益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

2、会计信息处理与分析的专业化与智能化。会计信息化的推广与应用离不开专业财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人员难以担此重任,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与分析的专门人才需要具备会计、统计、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专业性较强。同时,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只是改变传统手工记账的方式,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等操作模块的设计与开发还较为欠缺,而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出现代替人脑复杂劳动的更多管理模块,即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智能化。

3、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我们习惯将会计体系划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而会计信息化的日趋普及以及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使建立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成为“触手可及”之事。毕竟会计信息化不能一味地停留在财务会计系统,而应与涉及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分析、对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相融合,否则就失去了发展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意义。

4、促进新的会计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原本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财务会计观念和会计电算化功能,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还将不断出现,比如:随着网络财务信息处理的建立,如何做到既及时合法提供会计信息,又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否应该改进现有的财务报告?对于会计信息化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与完善,实际也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健全。

(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审计证据的获取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将原本“跃然纸上”的会计资料转变为主要靠计算机识别的存储介质,这一根本性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使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诸多新问题。

1、数据采集困难。在手工会计中,审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审计人员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检查证、账、表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活动中,总分类账被“文件”所代替,而在主文件中可能看不出计算汇总数据所依据的明细数据,明细分类账采用满页打印方式,因而导致两类数据之间的日常核对只能在计算机内进行,从而造成会计数据采集困难。

2、错误与舞弊将更加隐蔽。会计信息化下的交易授权可以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使得授权过程不明显,控制的失效往往在发生损失后才会被察觉。这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毕竟对于会计信息系统关于职责分离、监管以及独立稽核等程序设计本身而言,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无能为力。

3、企业内部审计环境更为复杂。传统的手工记账环境下,一般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基本上可以得心应手。但会计信息化除了依托相应的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外,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将不再局限于会计资料本身,还将延伸到信息技术领域。

4、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以及不安全的数据采集方式,可能造成企业财务机密的泄露。一旦单位计算机运行处在缺乏控制的状态,审计人员从计算机系统获得的审计证据可靠性就难以保证。此外,使用技术不成熟的审计软件,可能还会导致检查效率低下,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得不到保障。

(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企业内部审计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发表意见,一旦缺少审计证据的支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又难以评估,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内部审计工作就将举步维艰。虽然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尴尬局面,但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是

指被审计对象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财务工作和经营时,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其审计目的,收集必要的审计证据,采取必要的审计程序,对单位的网络信息系统的合规性以及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审计的工作。可见,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1、企业内部审计观念落后。由于年龄等现实情况的影响,很多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还局限在传统审计的思路与方法上,习惯于按部就班,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实施不仅仅是手工记账的“解放”,还是信息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深层次变革。

2、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与标准。当前,计算机审计准则与标准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迅猛,审计准则与标准的制订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信息化,可谓困难重重。

3、计算机审计软件研发滞后。目前计算机审计软件开发还主要侧重于会计数据的采集,而凭证抽查、账表通用检查、账务信息查询等模块的设计也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审计的部分基础工作,对于如评价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防止信息资产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被使用、披露、修改、损坏或丢失等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无法涉及。

4、内部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相对匮乏。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维护和操作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独立审查,并定期对信息系统加以检查,才能有效弥补信息系统控制中的缺陷。而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一般较为局限,特别是对于信息网络系统等较深层次的知识知之甚微。

二、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困难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尽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但是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许多审计线索也会随之消失,许多传统的控制手段已经失去意义,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必须以信息系统的运转为基础,从而导致会计核算方法、企业业务流程及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的运行产生深刻变化。

(一)企业内部审计所针对的内部控制趋于复杂化

ERP实行的是流程化管理,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条块分割,实现了企业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企业的运行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交给了ERP系统来进行控制。这就要求开展企业内部审计项目时不能再照搬以前的经验,不能仅对有所变动及重要的内控程序进行测试,而应重新对新环境下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对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寻找薄弱环节,重新确定审计切入点。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非ERP系统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在财会部门,企业业务的发生都由财会部门来记录,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是审计的重点对象。在ERP系统下,企业内部审计首先要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发表意见,侧重于对软件系统本身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以及内部控制的完整性、一致性与安全性进行审查。企业内部审计的对象则转变为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即覆盖了会计信息系统从计划、分析、设计、编程、测试、运行维护到该系统报废为止整个期间的各种业务。

(三)审计线索的变化突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检查风险

传统审计线索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审计人员所需的审计线索都可以通过书面记录加以审计。在ERP环境下,随着会计数据无纸化和网络化的深入,审计线索、会计数据范围和系统内部控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实行远程结算经营的情况下,出现了有些原始凭证不在本地存放、有些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不在一起存放等复杂的新情况。所以,在制定内部审计计划时,应该对类似的检查风险重点考虑,采取特殊的措施。

(四)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更加多元化

在ERP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环境、线索、安全控制和内容的改变决定了计算机辅助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计算机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对电子化的经济信息进行抽样、检查、核对、分析、比较和计算,能有效地扩大审查范围,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五)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要切实做好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必须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会计软件的改版升级,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是既懂ERP系统知识、又懂内部审计业务,能在ERP环境下独立开展内部审计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必须在工作中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方法,不断提高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推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国家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指导机构,必须要有政策、制度、规范、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宏观推进举措,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作为内部审计行为的主导者和受益者,除了利用国家创造的优越条件外,更需要通过自身的改革,创造有利的内部环境,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使其自觉走

上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一)完善计算机审计准则、标准与规范建设

根据审计行政法规,在《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尽快完善《审计准则》和《审计操作指南》的内容,制定规范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为计算机审计工作提供指南。主要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计算机审计人员资格、计算机审计程序、应用程序界面的标准语言、图标和模块接口、各类审计数据库或输出数据的标准格式与定义、相关审计技术及审计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

(二)加快内部审计通用软件的开发速度

由国家审计部门组建具有丰富审计知识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内部审计通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保证审计软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符合审计的实际情况,并定期进行改进、完善和升级。同时,继续鼓励有开发实力的软件公司加强对审计软件的开发和营销,尽快培植起审计软件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促使审计软件水平不断提高。

(三)提高企业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深刻认识

企业领导要改变和更新思想观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安排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计算机审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及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倡导在灵活应用基本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审计中去。

(四)解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中原有的弊端

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机构设置形式,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如将内部审计机构直接设在董事会之下,有利于履行其对经营管理层的经济监督和评价职能。另一方面,可在董事会内设立审计委员会,作为内部审计部门的直接领导,负责任命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审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与企业关系重大的审计项目。由于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直接联系,这就为董事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之间提供了沟通的渠道,有利于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五)积极开展内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5.加强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 篇五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来。许多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数量和价值都明显增加。而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具有潜在的服务意识,被称之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动力源”,利润增加的“催化剂”。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基本的是必须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运作效率。

一、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手段

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健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购建审批制度、验收管理制度、保管使用制度、转移报废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稽核制度,做到账、卡、物相符;制定固定资产报损报废、有偿调拨、转让变卖、租赁抵押等规定和申报制度,使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做到合理、节约、高效。结合目前企业实际,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对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实行有偿使用,对用于经营性房屋、仪器设备等应按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要加强闲置设备的调剂管理,使闲置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合理流动,尽可能提高其利用率,以达到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统一。

二、用计划加强事前控制,合理配置、管理固定资产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thldl.org.cn的购置,必须在投资预算额、该投资的机会成本、投资的资本成本、预计现金净流入等因素的基础上形成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各级机构应形成“没有计划,不得执行;执行计划,不得突破;专项计划,不得挪用”的观念,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与批准的计划相配套,各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转变思想,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对计划的执行实施人为有效的监控。同时,加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控制,科学合理地申请、安排计划,减少超计划情况发生。作为处罚措施,对于出现超计划等违规问题的机构企业管理决策机构可在处罚责任人的同时,按违规全额的一定比例扣减违规机构下一年度计划。

固定资产配置,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来进行,

规定企业所有固定资产由设备部门统一购买(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等信息资产除外),但必须先由各部门填写请购单,并由设备部门作技术经济论证,进行询价和价格比较,填写好准备采购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质量、估计费用等资料,送相关部门签字并报总经理批准。对一些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管理上容易滋生漏洞,针对其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应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流程,如电脑等设备应从确定采购的时候起就定好使用人,确定责任人。以避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复建设,做好企业的精简工作。当固定资产购建完成后,对设备及时进行测试和清点,并贴上标识铭牌。验收不合格不得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提出退货或索赔。这样才能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next]

三、盘活闲置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闲置给企业的资产带来了很大的浪费,也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运作效率。为了更好地处置固定资产的闲置问题,提高资产的使用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企业闲置资产的利用率。推行集中管理,有偿租赁的经营形式,对企业闲置的资产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外发布招租信息,让有经营头脑、有条件的经营者承租,签订租赁合同。特别是对一些季节性使用、分散性强、工期集中、利用率低的固定资产,如施工设备、各种车辆等,这样既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2.对闲置的资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经济技术论证,花较少的资金,改造原有的闲置设备,使其增加新的功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达到以少量的增量激活大量的存量的目的。

3.拓宽资产盘活渠道,加快资产盘活速率。各级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联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沟通信息,扩宽闲置资产的调剂范围,设法使闲置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重新发挥作用。

4.制定和完善盘活闲置资产的奖励办法。为了激励各单位、各部门搞好闲置资产的盘活工作,上级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应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奖励政策,严格兑现,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从经营政策上、物质上给予优惠、奖励和支持,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5.报废一部分闲置资产。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集中精力搞好生产经营,对按国家政策规定淘汰、强制性报废和因技术落后造成的部分闲置资产,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应予以报废。

四、及时维修与保养固定资产并防止流失

无论是现正使用的还是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都应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这样才符合企业的长久战略。

6.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六

[摘要]:本文围绕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了传统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现状及其重要意义,并通过对信息技术提升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研究,提出了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框架模式。

[关键词]: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物流

板块

EDI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在由生产、流通、消费组成的经济社会中,流通领域(由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部分组成)将起到愈来愈大的作用,特别是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可能代替商流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因为没有比物流更能消除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时间与空间障碍的了。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跨国、跨地域、跨行业的物流日趋繁忙,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与传统运输、仓储相比,现代物流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同步运用,信息化建设成了物流企业实现运营管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在如此情形下,我国的物流企业应该知道怎样按信息化、网络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即从观念上的信息化到与企业内部管理、运营的信息化、网络化,再到与企业外部联系的信息化、网络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从功能上说,应包括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等;要涵盖信息技术、信息流、信息传输、信息集成库等。通过建立这样的物流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集数据采集、加工、存储、检索和输出于一体的数据处理中心及其配套传输网络,是实现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条件。

二、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就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这给企业的竞争环境带来了全新的变化。“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向所有传统企业提出了新的竞争规则。传统的物流企业如何向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新型企业转型也就成了有识者的必然选择。

在信息化时代,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是服务业;价值比高的产品是软件,而不是硬件。同时,传统产业的价值明显处于下降态势,其创造的价值也在变小。目前,就我国物流业来说,虽然只要有仓储、运输等设施就还能赚到钱,但信息化对企业的人才、创新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带来了新的价值增长方式。比如说,人们日渐了解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有的有少量的仓库或运输车辆,有的则什么储运设施都没有,但是它们却能创下比仓储、运输企业多几倍、甚至多更多倍的销售额。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的正是管理信息系统和销售网络系统创造价值,而具体的储运作业则外包给别的仓储、运输公司,这就是创新的信息化软件系统所带来的价值。传统的物流企业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落伍,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传统的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大概会经历三个变化期:第一是以网络技术为先导的先进物流企业相继出现,传统的业界竞争规则、竞争秩序受到冲击和破坏。第二是传统物流企业由于受到冲击而感受到整个经济模式的变化而开始变革,并逐步走向适应新的信息时代。而没有先期准备的企业改革起来会很难。第三是,传统的物流企业靠自身完成信息化变革,或者和网络企业合作,真正融入新的企业时代。应当说,现在所有的传统的物流企业都处在这个向现代化物流业态的转型和发展的潮流中。对此视而不见、抱残守缺而不能转型的企业会感到钱越来越难赚,到后来难免会走向被挤出市场的结局。

三、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的业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和搬运上,从硬件到软件与企业要求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国内能够做到提供综合型物流服务的企业尚不普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的功能还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从有关调查来看,作为物流现代化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瓶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是物流需求企业选择物流供应商的主要因素。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

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使我国物流企业在经营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我国的物流信息软件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资金投入不足,使技术进步缓慢;另一方面则在经营理念上未能跟上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多数物流企业不愿意在发展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上投入资金,而且即使已经建立了一定档次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未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四、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

物流企业应注重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的能力以及物流的专门知识,对物流系统进行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从发达国家来看,现代物流重视功能式设计、执行以及管理客户供应链中的物流需求,其特点是依据信息和物流专业知识,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

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它是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它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实施物流业务、控制物流业务、支持物流决策、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以提高物流企业业务的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其最终目的是形成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物流信息系统正在向信息分类的集成化、系统功能的模块化、信息采集的在线化、信息存储的集中化、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以及信息处理的可视化方向发展。

信息系统首先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其次,物流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需求企业进行交流与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WTO形势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背景下,企业的物流活动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生产零库存”、“JIT”、“供应链管理”、“到线结算”、“供应商管理库存”等国际新型物流管理模式已在广泛应用,而这些模式的开展是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分不开的。

五、建设信息系统的目标体系原则

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战略目标是围绕从生产要素到消费者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能够处理从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使信息能够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快速准确传递到现代物流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的企业、物流公司、政府部门及客户或代理公司。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要紧密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

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的、极其复杂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了多种不同的作业方式,为了与业务发展同步,物流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系统遵循的原则是: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可操作性强。因为物流流程信息系统规模大、使用周期长,所以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要具有前瞻性,同时又要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建设物流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应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起点要高,不宜反复修改,避免投资损失,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二是信息系统规划要力争纳入本市或本区域城市总体战略规划,适应本市或本区域战略发展要求;三是建设信息系统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六、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框架模式

根据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五类功能,即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建设近期功能(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项目,再建设远期功能(智能配送、GPS货物跟踪等功能)项目。这些项目涉及现代物流宽带网络系统、物流业务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中心内部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及商务信息系统。

1、数据交换功能板块

数据交换功能板块是信息系统核心功能,是指对电子单证的翻译、转换和通信,包括网上报关、报检、许可证申请、结算、缴税、退税、客户与商家的业务往来等与信息系统连接的用户间的信息交换。在这个板块,所有需要传递数据的单位都与信息系统相连,要传递的单证信息先传递到信息系统,再由信息系统根据电子数据中的接收方转发到相应单位,接收单位将收到的电子单证信息经转换后送到内部系统处理。

2、信息发布服务功能板块

信息发布服务功能板块包括水、陆、航空、多式联运价格体系、新闻和公告、电子政务指南、货源程序和运力、航班航期、空车配载、铁路车次、适箱货源、政策法规等。在这个板块应建立内部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组建局域网并通过DDN或拨号方式与信息中心联网,同时在服务现场端,配备工作站,实行计算机全程管理,及时发布、搜集、下载有关信息。

3、会员服务功能板块

会员服务功能板块主要包括会员单证管理、会员的货物状态和位置跟踪、交易跟踪、交易统计、会员资信评估等内容。在这个板块中要建设接口系统,接入合作伙伴信息、客户信息系统及业务管理系统,实行订单管理,物流查询及物流信息反馈。

4、在线交易功能板块

在线交易功能板块即交易系统是为供方和需方提供一个虚拟交易市场,各方可发布和查询供需信息,对感兴趣的信息可进一步洽谈。在这个板块,要建立商务信息系统。以电子数据处理、互联网络、数据交换和资金汇总技术为基础,集信息交流、商谈、订货、发货、运输、报关、保险、商检、动植检和银行结算为一体,加速业务开展,并规范整个商贸业务的发生、发展和结算过程。

5、智能配送功能板块

智能配送功能板块:一是要建设GPS货物跟踪系统。用户能随时随地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查询自己货物的状态和位置,并可动态提供最佳路线。二是建设与结算支付相关的金融、保险、税务运行系统,以真正实现一体化的网上交易。三是EDI及互联网系统。EDI专线方式业务费用很大,大部分中小企业无力承担,但如果将EDI的应用移植到互联网上,则会大幅度降低费用。因此,通过互联网也能获得EDI服务。

七、结论

物流企业实现运营管理信息化既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实物流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又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物流运营水平的关键。随着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推广,不仅会带来整个行业的升级,而且也会有利于形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生产加工企业之所以热衷于搞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有物流,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之间信息闭塞,物流需求无法与外界进行适时沟通。只有利用信息化管理和网络技术,才有可能使企业将物流需求信息迅速传达物流企业,从而得到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进而达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被各级政府提高到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推行,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加快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软件实现高效率的集成化管理,最终目标将是尽快组建起全社会范围内的大物流和大流通,从而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增强我国在全球化经济中的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现代物流产业支持。

[参考文献] 沈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物流企业整合资源的捷径》,《邮政管理与技术》,26页,2001(4)。吴清一主编,《现代物流概论》,60页,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7.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篇七

信息化就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它一般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档案信息化, 就是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企业运营提供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技术、ERP技术等信息系统的大规模应用,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较难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 因此, 企业推进传统档案管理向电子信息化档案发展势在必行。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本文就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确保应用信息化技术后企业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方面可发挥优良的作用。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信息技术为企业档案的管理提供了高效、快捷、方便的手段和方法, 但若管理不善也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一定安全风险。目前, 一些企业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初, 安全意识未考虑全面, 导致在运行过程中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泄密, 给企业带来损失。例如, 档案管理系统登陆界面未设置三级密码或者密码未采取加密措施, 让被受限人员获取企业机密;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 电子文件保存中出现新旧版本不兼容性和不可识读性的问题;硬盘或者其他存储介质及载体的易损毁问题的疏漏, 造成宝贵档案信息资源的丢失。在电子档案处理上, 未采取授权拷贝或者其他加密措施, 出现档案保密的漏洞。在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 企业要对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详细的研究, 在对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等级进行严格界定的前提下, 运用好计算机系统的加密功能, 对计算机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类加密, 处理好档案资料的保密与利用的关系。针对信息安全存在问题, 为确保档案安全, 可采取如下措施:

1. 防止数据丢失,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许多软件和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短, 为防止信息化档案因为系统异常导致档案的遗失, 应该做好定期备份工作, 最好利用系统定期自动备份功能进行备份。企业电子档案在保存的同时, 也应对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也进行备份保存, 在备份数据时, 应当保证定期备份数据的持续性, 同时收集计算机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 确保备份资料具有可追溯性。

2. 为防止档案数据被网络攻击及泄

密, 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制度、严格进行权限分级、加强企业信息档案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档案系统的操作与授权管理;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审批手续管理;完善企业档案系统的操作日志。通过操作日志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借阅人员对档案的使用情况, 监督和控制非法操作;根据电子档案的载体特性, 可采取一定的物理保护措施, 例如设置放火墙, 或采用AB备份法进行备份;对传输、存档的重要的电子档案要进行一定的加密, 例如采取加密狗软件进行加密。

3. 积极防范计算机病毒。

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 计算机病毒也日益呈现多样化、隐秘化、破坏性强的特点。随着计算机病毒感染率的逐年升高, 传播的介质和途径也各式各样, 传统杀毒软件滞后于病毒的更新换代, 病毒呈现出不容易查出和清除。因此, 用于存放和处理档案信息化数据的计算机或服务器就应当有专职人员管理, 并采取一定的物理隔绝方法, 减少其他外部网络通讯, 并每周每月定期用最新的病毒库软件查杀病毒。严格禁止在相关的计算机上使用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 若必须使用, 应严格病毒查杀和人工检查, 防止企业档案系统专用的计算机被病毒侵害。

二、目前企业存在档案管理人员技能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的成熟和普及, 数据通信规范化工作的完善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大规模应用, 不同载体形态方式的公文、历史记录将大幅增加, 缩微储存型、机读视听型等档案资源大量涌现, 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及档案管理人员知识形态的变化, 对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很多企业不够重视档案管理, 很多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由一些退居二线或者其他岗位淘汰下来的人员担任或兼任, 一部分人熟悉档案管理, 但不熟悉计算机技术, 对电子档案无法适从, 造成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上徒步不前;更有部分档案管理人员, 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顾虑, 认为信息化技术不适宜用在档案管理上。

在信息技术高度应用时代的今天, 对每一位档案工作者在业务技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还要加强网络知识、通信技术及企业档案管理软件知识的学习, 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努力使自己成为既熟悉档案管理业务知识, 又懂得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具有双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三、档案信息化维护具有复杂性的问题

由于档案信息化系统主要为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数字档案系统构成。根据企业档案功能需要, 往往有大容量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例如, 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产品档案、资产档案等等, 通常配置有多通路交换机、路由器、光纤设备、高性能服务器、可扩充集群系统、专业操作系统、信息加密系统、存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网络通讯设备、存储设备、加密设备、档案数字化处理设备等。

档案管理系统包含有管理软件和系统软件。管理软件着眼于利用计算机本身的逻辑计算功能, 达到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数据资源, 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效率, 便于用户使用和管理的目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监控管理程序、调试程序、语言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加密管理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其中计算机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是控制和组织计算机活动的程序, 是用户管理机器的人机交流接口, 也是整个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

鉴于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复杂性,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维护则需要由档案管理员及专业的IT维护员一起进行。信息化档案维护要严格要求其操作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软件的相关使用与维护知识, 还应具备一定的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与计算机硬件知识, 这使信息化档案的维护工作变得比较复杂和困难。而很多情况, 我们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只会使用相关的软件, 而不懂得相关数据库的维护操作技能, 这就会造成档案管理软件无法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势。传统的企业档案具有直观可视的特点, 而存储在一定介质上的企业相关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 档案资料的信息化不仅包括了电脑中储存的档案资料, 还包含了这些信息资料的使用环境、操作方法, 相关的数据库资料及系统版本等。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推广, 信息技术对未来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 加大企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是企业档案管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企业档案管理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必由之路。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越来越普遍, 如何把企业档案管理如信息化技术相结合, 让信息技术更好服务于企业档案管理, 成为每一个档案管理管理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本文就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确保应用信息化技术后企业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方面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安全,信息维护

参考文献

[1]杨丽华.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意义[J].广东科技, 2013, 2:6.

[2]王成兰.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之构想[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2007, 33.

[3]赵金凤.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与档案信息化建设[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0 (12) .

8.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八

摘 要:分析国内高校“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课程建设现状与不足,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创新的思路。认为要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研究工作,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创新,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提高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 资源环境信息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99-03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为资源环境科学服务是大势所趋[1~2]。资源环境信息学(informatic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就是面向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将计算智能应用于资源环境分析和评价,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持,使之走上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的道路[3~5]。近十年来,国内各高校资源环境和环境工程专业相继开设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课程,不断充实资源环境科学的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探索[6~8]。

资源环境信息方向人才是国家紧缺人才,探索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课程创新,对资源创建环境科学专业高效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向“知识—素质—能力”型教育模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学校要为学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坚实的平台,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国内“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源环境”与“信息”融合度不够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资源与环境”问题,信息技术是方法和工具。但在现阶段,不少高校院系在师资和教材都不到位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开设资源信息学课程,造成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与资源环境问题脱节,与资源环境问题实例结合少,难以突出课程特色。如大部分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都开设了《环境信息系统》课程,但实际教学大多采用的仍然是地信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教材,教学内容上沿用地信专业的教学思路,缺乏与环境问题的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且各校开设的资源信息学课程,多偏重传统资源学的教学思路,与信息学结合不够。

1.2 缺乏实践教学

资源环境信息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强,面向应用的学科。但在教学中,相关课程的教师,特别在国内非重点大学的资源环境专业,教师没有科研支撑,缺乏实践经验,加上教学素材不足,教学成了无源之水,只能照本宣科,极易脱离实际。如《环境遥感》课程,多由原非环境专业方向的教师承担,缺乏环境专业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这种情况下导致教学内容只能“遥感概论”为主,而没有结合环境学的案例进行讲解,不符合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特点。如果由环境专业出身的老师授课,则会出现缺乏信息学知识,教学能力跟不上教学要求的情况。资源信息学的教学同样面临问题,基于测绘学、勘探学的传统专业如矿产资源信息学、海洋资源信息学等可由传统信息技术升级实现,过渡的难度较小,而如水资源信息学、生物资源信息学转型的难度很大,极易脱离实践而依赖理论。

1.3 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不足

环境信息技术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多。比如,要完整开发一个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制作出某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分布专题图,就必须使用到环境化学、环境监测、遥感及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知识。一味孤立地学习以上各类知识,不通过课程将上述内容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且无法通过实践锻炼,走向社会以后,面对一些实际工作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中,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资源环境信息教学尚难以将上述知识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再如在资源调查与评价中,政府各部门已普遍使用了GIS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统计分析。广大的资源科学专业毕业生,必须了解到一个GIS前期计划设计、数据采集,中期数据处理分析、调查,后期制图、结论评价等各阶段的基本过程,形成完整的思路,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胸怀全局,心中有数。

1.4 “资源信息”与“环境信息”未能有机融合

资源与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人类以己为中心,只顾利用资源而忽视环境保护,将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等问题,从而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影响自然环境生态,而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也可能限制经济的发展。如果孤立地研究“资源”或“环境”,尤如盲人摸象,视野狭窄。资源与环境专业通常同属一院,公共基础课内容相通,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宏观视角。资源信息学和环境信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一致的,研究工具大体相同,只是研究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但在现阶段,“资源信息学”与“环境信息学”各自的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和完备,如何实现资源观点与环境观点的融合,引导资源学专业和环境学专业的学生辩证思维,进行宏观思考,尚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

2 “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建设不力的主要原因

2.1 对资源环境信息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国内高校的资源环境科学或资源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一般依托学校专业背景和院系师资,会设置“资源(环境)生态、资源(环境)经济、资源(环境)评价”、等几个主要方向,而对于“资源(环境)信息”这个近十年才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学科方向,从上至下,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各界投入明显不足。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资源(环境)信息学”在不少高校已成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甚至是学位课程,资源(环境)信息方向已与其他传统领域一起构成资源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另外,已有大学开设了独立的资源(环境)信息学本科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培养方案,培养资源环境信息学专业人才。同时有些高校成立了资源(环境)信息学院,并开设了硕士点。可以看出,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联的。

在国内,由于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同时受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相关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强,课程建设投入少,这与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日益重要地位明显不相符,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信息学素养的人才,在缓解资源环境科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上有较大的潜力。

2.2 教学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国内高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对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认识尚不成熟,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对于此类课程的意义和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教学计划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无特色,教学内容前后重复矛盾,缺乏连续性和逻辑性,综合应用更是纸上谈兵。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研究几近空白,各级精品课程无人申报,长此以往,前景堪忧。资源环境信息学亟待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亟待高校院系加大投入,组织攻关。

2.3 师资力量不足和教材建设不力

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是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缺乏,特别是对于大量省属普通本专科院校,教师们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内大学尚没有资源(环境)信息学本科专业,自然没有专业完全对口的教师。此方向课程的老师主要由具有“资源环境”或“信息”某一方向的老师通过自学或进修来担任,不但要花费大量精力,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甚至有些学校还存在相关课程无人愿意接手的尴尬状况。

另外,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教材建设不力,缺乏精品教材。《资源信息学》《资源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等近年也有多种教材和专著出版,但有的内容庞杂,理论性过强,有的与资源环境专业结合不紧密,缺乏案例,又无配套素材和数据,师生使用不便,导致这些教材的实际采用率有限,师生反响平平。

3 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创新思路探讨

3.1 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社会需求是大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出发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专业优势,才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进行21世纪,计算机和网络全面普及,各行各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到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处理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于普通的资源环境科学和资源环境工程专业,需要让同学们了解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研究和管理能力, 为资源环境信息管理培养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

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国内普通高校的资源环境信息学相关专业可以先确定培养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立教学目标并制定教学计划:(1)资源环境专业专题电子地图制作。学生根据所学相关技术,可以使用各类素材和GIS软件,完成多种资源和环境相关的专题图,如区域污染企业分布图、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图等;(2)面向实际应用,进行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处理分析,完成资源环境的评价管理等工作;(3)掌握GIS平台二次开发技术,在基础软件上完成资源环境科学各个应用领域的数据平台建设,包括软件分析与工具开发。

3.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创新

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一流大学课程的建设经验并结合各校资源环境专业实际情况以及课程建设现状,对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系列课程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的逻辑完整性构建,分析各相关课程知识结构,明确先导和后续课程,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建议整合《资源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库系统》《资源(环境)监测》《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等课程,建立完整而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模式。完善“資源环境综合信息”课程,面向应用和综合集成,将前期课程知识点串成知识链,并通过全程项目跟踪实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例如,在前期《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课程的实验实习中,可以依据空间数据的样点分布要求进行采样点的设置,在采样的同时,利用手持GPS等工具记录坐标信息,可以为后期的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创造条件。前期课程得到的资源环境属性数据,可作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课程上机实验时的基础数据使用。通过以上连贯的实践学习,同学们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属性数据的获取和导入方式、空间数据的获取及与属性数据的联接方式,最终得到该区域直观的资源环境指标专题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完全使用二手数据资料更加符合实践教学规律,也没有重复增加教学成本,但要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和细致。

3.3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资源与环境科学院系可以适当政策倾斜,激励优秀教师进行教材的创编工作,并不拘一格,吸引跨专业老师合作,协调组织各级环保机构、资源环境信息研究院所、遥感研究所等力量,针对当前资源环境学科发展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供素材,引入最新科研成果,编写符合不同层次、不同程度需求的资源环境信息学系列教材。

资源环境信息学相关各门课程,均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实验实习工作。对于大部分资源环境遥感图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各普通高校难以直接采集或保证足够经费采购,只能依靠教材提供和网络搜索,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鉴于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教委或高校组织协调,建立适应教学要求、统一管理的网络共享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有利于解决资源环境信息教学资源缺乏和无序使用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4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实践与展望

湖北工程学院农学院自2002年开设《环境信息系统》至今,一贯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从十年前的一个专业一个班一门课,发展到2013年本院及二级学院、本专科,4个专业10多个班5~6门课的教学规模,逐渐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和课程体系。

学院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确定为“环境科学”专业和“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各自主要培养方向之一,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改进课程体系。目前,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该教学方向已经形成了由三名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1人为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博士,1人为在读博士,均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和出国进修访学经历,有多年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团队教师多次参加省级、校级讲课竞赛并获奖。

该教学团队朝气蓬勃,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构建了较完备的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群,按照高中低三层次开展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第一层次,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学期开设《资源环境信息学概论》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本领域基本知识、应用范围和研究方法。开设上机实验,使学生初步使用地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地图数字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和关联,简单的空间分析及遥感图像识别入门;第二层次,中高年级开设专业选修课,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拓展专业理论知识,强调动手能力,进行较多的户外作业和机房实验。以上课程均打通资源和环境专业,整体教学方案一致,由任课老师根据专业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案例,既能保持资源环境专业内在统一,又能兼顾专业差别;第三层次,开设《资源环境综合信息》课程,面向实践应用,进行科研式教学,要求同学们组成小组,撰写项目计划,展开调查研究,将信息学方法全面运用到具体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去,并输出结果得到结论。该课程实现了与其他若干课程如《环境化学》《土壤学》《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对接。感兴趣和有能力的同学,还可根据老师指导,将教学内容不断深入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对就业和考研大有裨益。

院系重视和支持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专项经费进行机房改造,仪器及软件资料采购。团队积极申报省市各级科研题目,就近开展科研工作,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团队注重搜集教学资源,关注最新教材和素材,使用最新的教学辅助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统计,以资源环境信息为就业和考研方向的学生比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此方向的研究生陆续毕业,他们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和综合能力,随着他们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会给学科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需求日益加大,資源环境信息方向的课程将更加受到重视,教学体系将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将更为合理,实践性综合课程将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孙九林.广泛开展资源信息科学研究和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11-16.

[2]张荣群,严泰来.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0,43(1):11-14.

[3]申广荣.资源环境信息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孙九林.资源信息学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05,27(3):2-8.

[5]孙鸿烈,封志明.资源科学研究的现在与未来[J].资源科学,1998,20(1):1-12.

[6]汪云甲.资源信息学的内涵、发展、研究内容及其教学[J].测绘通报,2004(8):56-59.

[7]段昌群,和树庄,主编.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9.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九

一、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任何企业当中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而管理也是对企业资源配置进行整合和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管理是企业的一种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从当前环境来分析,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的繁荣和发展,当前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加快,这也使得互联网的经济和知识经济在不断的凸显出越来越加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都迫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变革更加的艰巨,逐渐的处于迫在眉睫的趋势[1]。企业不同,其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方式也存在着差异,这会使得企业的管理体系存在不同,但影响因素却大致相同。他主要是因为知识经济作为主体的一个新经济特性的影响,同时因为经济的全球化不断的加重,也会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会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出现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开始越来越加的复杂和开放,同时国际上的竞争也开始更加的激烈,这使得当今的企业环境和形势对于我国的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激烈的竞争会促使一些优秀的企业管理不断强化,加强企业管理,通过企业管理的创新也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好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一方面是促使企业经济管理不断的革新生产管理观念,另一方面也是不断的促使企业经济的理论不断创新,使其依靠技术创新的方法,全方面地促进企业管理的自身创新。这主要是企业强化自身发展的一个根本方法,以便于更好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控制成本的最优化,而企业自身收获最大的效益。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滞后的企业经济管理观念

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却依然较为滞后,这对于企业而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为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会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观念必须得到企业全体上下的重视。传统企业经济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因为它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获得企业的最大收益者上[2],但是在这种新形势之下,企业的管理观念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改善,在确保最大收益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为人是最根本的生产力,而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只有坚持人的利益最大,才能够实现企业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才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推动,而这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可以更好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经济管理组织较为松散

当前来说,在企业内部及经济管理组织的结构相对较为松散,这个所导致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法使企业形成良好的凝聚力,这样企业在面对外部挑战的时候也不能具有最佳的战斗力。企业的经济管理离不开企业的管理组织和管理人员,但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当中,应急管理组织的管理机构还不够成熟,并且也缺乏必要的专业感,而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状态,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严重的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三、新形势下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

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需要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所以需要对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了解,以此来引导企业向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企业的高层需要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中引导积极向上的氛围,并不断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来促使企业的员工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使其不断地掌握新的能力[3]。在这种新形势之下,企业的竞争环境是十分激烈的,所以现代企业需要建立一种危机管理意识,并制定有效的战略管理机制。在对战略管理机制进行制定的时候,要求企业管理者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以此来规划战略,有效地避免顾此失彼的情况发生。而且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来进行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指导,这样能够促使企业的运作机制更加灵活,因此也能够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其经济管理的基础,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受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制约。企业如果想要更好的进行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就需要在根本上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企业在当前环境下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有效的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定,并据此来建立一种完善的而且切合实际的经济管理制度,同时需要不断的对于当前的先进技术和环境进行分析,以此为企业的创新经济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确保企业的稳定和快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企业的制度创新。

(三)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组织模式

经济管理组织在企业当中,它主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够促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可以不断地适应当前的高速发展的市场竞争,同时也能够确保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当前的企业经济管理一般较为落后,其组织形式也严重地对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的实现产生了阻碍作用。所以为了有效地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支撑,对于当前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益进行有效的组织,需要做好相关的创新准备工作。首先需要促进柔软化的管理组织的建立,又有效地实现企业组织自身管理的多样化,同时也需要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扁平化管理,这能够使得企业管理更具有层次感,不断的促使企业的经济管理具有一定层次感。

四、结语

本研究中主要就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进行探析,文中分析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也分析了当前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如果想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地促进和保持自身的发展,而创建良好的创新管理机制,是确保企业自身发展的根本,因此需要不断地保持。

参考文献:

[1]曲波.谈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J].现代商业,2013,15(15):487-488.

[2]欧阳瑜.试论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J].现代商业,2013,03(09):21.

10.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十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技术彻底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人们分享与传递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包括图书领域。图书是人类宝贵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图书承载着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递作用,但是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图书也受到了信息化所带来了一些影响,在给传统的图书管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然而,信息时代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趋势,图书管理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努力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而如何建设信息化的图书管理,成为了当前图书管理领域所面临的重要的问题。

二、信息化与图书管理

信息时代给图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对图书管理的方式、图书管理的技术以及图书管理人员的挑战三个方面:首先,给图书管理的方式带来的挑战主要在于图书管理的范畴包括对图书资源的管理和各种设备的管理,当前我国不断地将信息化的成果大量运用在了图书管理之中,从而使我国图书管理从落后的人工操作转变为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操作方式,有效改善了传统的图书管理所无法满足广大读者对信息与知识检索和反馈的需求,这将给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给图书管理的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和媒体不断出现和运用在工作生活中,比如我国当前关于图书信息的机构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是信息技术的功能设置使得用户的检索系统与管理者的管理系统所无法兼容,因此给信息资源和图书资源的整合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从而难以真正实现全面的信息化建设。最后,信息技术的运用给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图书管理的结合给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其的职业技能有着全新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其原本的知识结构和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都无法适应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四通八达的当今,信息资源的安全化直接关系到整个图书管理行业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的到来给图书管理人员关于掌握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都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三、新时期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图书管理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能全面共享数据资源。检索馆藏图书馆的分类信息应该是图书管理的基础工作,而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使得图书管理数字化建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扩大了图书管理的范畴,图书管理的对象不再仅仅是纸质的载体,而包括各种以网络为载体的电子图书资源。但是目前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使得各种电子图书的共享仍然无法全面实施,从纸质化图书到电子化图书的转换还需要一段时间。二是广大读者使用计算机等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低。对读者的管理也是图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管理人员和广大读者共同实施完成,而广大读者的主要义务就是能够真正享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服务,为其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这样才算是成功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我国很多读者无法正确操作计算机和互联网,不会运用信息技术去检索图书信息,从而浪费了信息化建设的各种资源,最终导致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出现信息化严重失衡的现象。三是目前图书管理对数字化的图书资源利用率低。虽然很多图书管理机构已经逐渐在实现和完善信息化的建设,逐渐实现了图书资源数字化和电子化的目标,但是对这些成果的利用率却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广大读者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图书不再是唯一的来源,从而导致信息化的图书管理无法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的窘境之中。

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一,图书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开发出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由于当前广大读者对信息化图书资源的共享还无法实现,因此各个图书结构应该根据自身的规模特点,建设出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一是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有关图书管理方面各个角度的互动信息,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专业和更好的服务。二是该系统要具有联动性,让图书相关的各个行业都能够依托这个系统,同时将读者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有序、便捷地开展图书管理的各项活动。第二,创新图书管理的方式。随着各种媒体以及终端设备的出现,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网络图书平台,该平台不仅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源,还可以进行图书的借阅与预定,为广大读者与管理者之间提供交流对话的机会,让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广大读者而对图书信息的反馈,从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管理模式。再者,创新管理模式可以减轻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电子化与数字化的工作内容。第三,加强对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给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图书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图书管理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有效的培训,不断提升管理者的知识储备与操作技能,从而能够为每一位读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继坤.浅议图书管理现代化[J].安顺学院学报.2008(03)

[2]王艳.信息经济与图书管理现代化[J].北方经贸.2007(06)

11.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学论文 篇十一

一、我国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现状不容乐观

近些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据统计,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比07年增长28.4%。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快速增长的出口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在巨大出口量的背后,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比重却非常低。一般贸易出口中,大部分是贴牌生产。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不足10%。其中,占全国出口1/3强的广东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上海市、浙江省自主品牌出口占比也不足10%。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目前的自主品牌发展还很薄弱,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更是寥寥无几,据统计,2005年世界10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中,美国58个、德国9个、法国7个、日本6个、韩国2个,中国一个都没有。

不同出口行业的自主品牌发展状况有所不同,纺织服装、高新技术、机电等行业的出口,自主品牌尤其缺乏,比如高新科技产品,据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说,在中国的外贸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达到了28.6%,但将近九成是依靠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来实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比重相当小。另外,我国机电产品2004年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国家排位已上升到第4位,但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过低,我国本土机电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专利申请数量还不到世界的1%:相对而言,我国家电行业的出口拥有自主品牌的比例比较高,比如格力、海尔、美的等企业的品牌,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滞后的消极影响

自主品牌发展滞后对出口企业及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品牌发展滞后导致企业利润大量流失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企业虽然有生产能力,却没有占领市场和销售的能力。因此,许多出口企业主要依靠定牌生产,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定牌加工的贸易形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使企业的出口量得到很大提高,但商品的设计、营销、市场都控制在外国厂商的手中,国内企业往往只是获得微薄的加工费。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浪费我国大量的资源和劳动来换取较少的利润和外汇。2003年中国出口53亿双鞋(等于为全球每人生产一双鞋),而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仅仅是总利润的20%,其余80%的利润被拥有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厂商所获得。

(二)简单的数量扩张使我国消耗大量资源

在我国出口产品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占相当大比重,比如纺织品、皮革制品、化工品、建材品等。由于缺乏自主品牌,许多企业不得不依靠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以获取更多利润。这种简单的数量扩张,需要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来保证。而对我国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越大,国内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就越大。

比如陶瓷行业,我国是世界最大陶瓷生产国,但出口到国外的陶瓷产品大部分是贴牌生产。由于陶瓷业属典型的资源型、高耗能行业,据业内人士介绍,每生产1吨日用陶瓷产品大约消耗600度电或2.5吨标准煤,同时还造成高岭土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出口数量的增多,资源消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目前我国陶瓷行业的现状看,每年消耗的陶瓷原料高达1.5亿吨。这种为了微薄利润进行的贴牌生产其实就是在卖国家资源。据中国节能监察信息网统计,中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

(三)出口价格不断走低,引发贸易壁垒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导致许多企业的出口产品雷同、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以低价进行销售竞争,频频引起其他国家对我国实行贸易壁垒,目前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已占全球的17%。甚至还导致“中国制造”打败“中国制造”的尴尬局面。比如我国的节能灯行业,我国的节能灯一直占领着欧盟的低端市场。但随着飞利浦登陆中国,这家照明巨头公司通过贴牌加工方式,大量收购中国节能灯,并将这些贴牌产品低价倾销到欧盟市场。由于在品牌上无法与飞利浦相抗衡,使我国自有品牌的节能灯价格不断走低。最终欧盟对中国节能灯行业提出反倾销诉讼,而被征收0-66.1%不等的反倾销税。导致我国节能灯全行业受挫。另外,2007年8月,印度也对我国节能灯实施反倾销调查,于今年三月份终裁。

(四)对定牌产品的依赖导致技术进步缓慢

许多企业经营者的短视导致企业对定牌产品产生依赖,而长期依赖定牌生产的后果是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一方面是定牌生产的情况下.加工企业不用担心反倾销、也不用考虑品牌推广、销售后服务等工作,部分经营者沉溺于由此得到的利润:另一方面,定牌生产容易导致下列恶性循环:由于技术力量的不足,导致依赖外国系统供应商,进而使企业利润流失,而低利润又导致企业缺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难以发展自主品牌。

三、我国出口企业自主品牌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的思想

国内许多出口企业经营者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经营行为上就存在着短期化的问题,即单纯追求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因此在人才、技术、品牌开发等经营战略上也就必然以短期利润为中心,而不注重可持续经营。一般情况下,企业开发和维护一个品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并非一蹴而就,如果要在国际上树立品牌还需要投入更多。对于短期经营者而言,他们不愿意在品牌的创立和发展上投入巨额成本,而定牌生产的方式正是满足了这些企业的需要,使企业可以短期内获取一定利润。甚至有许多企业是从事100%的定牌产品出口,比如珠三角地区的一家从事小家电生产的出口企业,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现在的产品全部是定牌生产,主要服务于飞利浦、索尼等国际知名品牌。据了解,该企业在四十多年的经营过程中,曾经试图创立自主品牌,但投入了大量资金却以失败告终,又由于定牌生产的成本低、赢利快,所以在之后的经营中,企业就完全专注于定牌生产。国内许多企业经营者乐此不疲,他们的这种观念大大影

响了我国国内品牌的创立,同时也制约了出口企业创造高附加值的能力。

相反,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都以追求长期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甚至不惜在短期内亏损,采取先获得最大的市场占有率,而后获得长期的垄断性利润的策略。

(二)经营者缺乏对自主品牌发展的长期规划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意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积极致力于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但绝大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品牌管理机构去规划和管理品牌,造成品牌的运营和管理水平很低,品牌架构缺乏细致的战略规划、品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相当普遍。另外,在对于品牌建设的理解上,也只是停留在品牌传播阶段,而没有品牌后期管理的概念。因此在国内,许多企业品牌都是名噪一时,但却不能长久,比如汾湟可乐、旭日升冰红茶、爱多VCD、活力28洗衣粉、小天鹅洗衣机等等。正是由于企业缺乏品牌的长期规划,使我国品牌的平均生命力相对较短,据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说,我国每年新增的品牌有几十万个,但每个品牌的生命力平均不到两年。而有关研究资料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生命力为5—10年,远远高于我国。

(三)跨国企业的品牌意识对我国企业冲击

经营者的品牌意识,反映在对品牌定位、管理和延伸的全过程。树立品牌意识是现代企业品牌运营的前提,而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人员的品牌意识水平远远高于我国企业。据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企业管理人员的品牌意识水平平均为95%。而我国国有企业的品牌意识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仅为37%,90年代初期提高到52%,90年代中后期为6l%。进驻我国的跨国企业绝大多数来源于发达国家,因此普遍具有较强的品牌意识。跨国公司以稳定的品质和服务体系赢得市场,市场的保持和拓展依赖于其品牌管理和运作,这是一个经过严格设计的系统工程。跨国企业以稳定的品质和服务体系赢得市场,而市场的保持和拓展主要依赖于其品牌管理和运作。跨国企业收购我国国内品牌就是他们品牌意识的充分体现,对我国国内自主品牌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国大量的本土企业不得不归于跨国企业品牌,有些是作为其副品牌,而有些是从市场上消失。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本土企业拥有八大碳酸饮料品牌。但目前除了广东的健力宝,其他品牌都被跨国饮料公司收购了。

四、如何加强我国出口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

(一)出口企业需转变观念,树立品牌观念

作为培育品牌的主体,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创建品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要长远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是关键一环。企业应制定出品牌的长期发展规划,一旦形成自己的品牌,不仅可以在出口贸易中掌握主动权,还可以通过授权许可使用商标来赢利。

国内部分出口企业意识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努力进行自主品牌研发,并从出口贸易中取得了较高的利润。目前已有许多从定牌加工向自主品牌出口转型的成功企业,比如江苏桑阳一家纺织服装企业,就经过了由服装加工贸易到自主品牌出口的成功转型之路。该企业最初是为国际著名跨国企业沃尔玛和杰西潘尼做加工贸易,但利润微薄。在积累了一定的利润和经验之后,该纺织企业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并进而发展自己的品牌服装和内衣。2008年,该企业自己研发的新面料开始生产,并获批注册商标。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进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出口量并不大,每月产量大约4万件,但由此获得的利润比做加工贸易40万件利润还要高很多。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所带来的利益,由此可见一斑。

(二)企业在创建自己品牌的同时应重视技术开发

自主开发是自主品牌的基础,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而形成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则是自主开发的目的。重视技术开发,一方面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工艺,另一方面要注重搞自主研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主要是以模拟创新为其主要生产特征的,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较少。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产品,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附加值仍然偏低,有无品牌差别不大,品牌仅仅体现为一个商标。

随着我国与国际规则的全面接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注重。产品出口过程中涉及知识产权的贸易纠纷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和制约着我国产品出口的现实竞争能力和长远发展空间。这无疑对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的跨国企业构成了最直接的生存危机。因此我国跨国企业必须重视技术开发,研制出自己的核心产品。

(三)采取多样化的品牌宣传战略

品牌的传播是一件系统性及长期性的工作,企业应该进行系统的规划。在品牌的宣传方面,许多企业随机而动,是我国品牌发展的薄弱之处。目前,广告是打造品牌的基本传播手段,但各种广告的费用较高,不少企业因广告而陷入经营困境:而且随着广告媒体的多样化以及广告本身具有的强制性宣传的特点等,单纯的广告效果已经大大下降,如今进入到了超越广告创建品牌的时代。除了广告以外,还有多种宣传手段打造品牌,比如赞助、建立网站、开旗舰店、搞主题活动、开展直效营销、传播品牌传奇故事以及参加各种展会等。不同的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宣传手段。

(四)增强品牌保护意识

我国企业急需树立知识产权观念,增强品牌保护意识。沸沸扬扬的达能和娃哈哈之间的纠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企业缺乏对品牌保护的意识及相关知识。娃哈哈品牌的创始人宗庆后表示由于对商标的认识不清,才造成了后来的纠纷。他提醒中国企业家重视自己的品牌,创造品牌之后要考虑品牌安全问题。对于出口企业,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会面临更多的风险。近几年,出口品牌在国外被抢注的事件频频发生,还有许多侵权货物在国际市场大行其道,这些行为都影响了我国品牌的国际化建设。因此经营者要有法律意识,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制度,发展和保护自己的品牌。一方面,主动在目标市场国家进行商标的注册,并委托国内商标事务所检测海外潜在市场的商标注册情况;另一方面,向海关总署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利用海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来打击侵权商品,维护品牌形象。

12.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探讨 篇十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为实施知识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从1996年OECD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发表后[2],知识管理已成为各个行业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将知识管理的概念引入行业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有效整合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碎片,将企业众多的应用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形成公司内部管理的闭环。不仅能够解决应用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对企业决策发挥重要作用。

知识管理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对人的管理,是企业文化的直接体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视企业的人文管理,人是企业的核心,基于人文关怀形成企业价值观和世界观。而知识是人的追求目标,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及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更高阶段,是信息化向更广层次上的扩展。

2 知识管理

2.1 知识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即是在组织内部构建知识系统,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分享、知识整合、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等过程将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循环。知识管理是一般信息管理的延伸,静态信息如何转化为知识并且被利用,是知识管理解决的核心问题。

而Yogesh认为[3],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知识管理的实施应用,而知识管理又能有效提高信息化的智能性。

2.2 知识管理的分类

从知识管理的概念提出到如火如荼的使用,业界对知识管理的理解不尽相同,说法众多,但有三种观点是大家比较认同的:

一是以信息为本的知识管理。将静态信息转化为知识,利用知识进行企业行为决策,并且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的共享。这种知识管理偏重于对IT系统的构建,侧重从信息化、IT的角度理解知识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把企业已有的、无序的、孤立的知识有序化、体系化。

二是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在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或机制,鼓励和方便人们进行知识的应用、共享和巩固,这种理解方式更强调企业的分享文化,相关的管理机制的建立。

三是智力资本研究的知识管理。关注价值萃取,强调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间的转化和价值度量,而且这种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3 企业信息化

3.1 信息化发展现状

企业信息化是深化企业改革的必然过程,也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流的信息化,就没有一流的企业。

虽然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或者实施了信息化,但与企业核心业务的融合不够深,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完全是基于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目的。信息化的真正目的应该一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查漏补缺,发现薄弱,强化重点,提高企业掌控和决策能力;二是为了提升企业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模式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强化企业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毋庸置疑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无论何时都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是“雪中送炭”。

3.2 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然而,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技术或者简单的文档管理,更不是企业内部应用系统的补充,知识管理是管理思想在认识和内涵上的一次飞跃,甚至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从“资源”观到“知识”观的跃迁。因此,知识管理必然与企业的管理文化息息相关。GE公司CEO杰克.韦尔奇说:“一个组织机构获取知识以及将知识快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是其最终的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一般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知识管理是一个知识生产以及利用的过程;二是知识管理需要相关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的支撑,要建立一个知识交流的技术和制度环境;三是知识管理需要充分与人相联系。

调查发现,国内53%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和投入在不断增加,包括联想、青岛啤酒、中国移动等大型企业都在企业知识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由于缺乏高层的理解和推动,企业业务与知识没有很好关联,同时缺少必要的知识管理技能,导致企业在知识管理的推动过程还存在若干障碍。由此看来,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1)知识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Darr等人的研究发现[4],在同一组织内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共享可导致生产力的提高。而Kalling认为[5],可以通过识别知识开发、知识利用和知识资本化以及注意它们对绩效的不同影响来发现知识与绩效间的联系。

2)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智能化

知识管理从企业信息系统的静态数据中充分挖掘可利用的知识,并对知识进行深加工,形成企业知识库,能够有效支撑企业决策,提高企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3)知识管理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

知识管理将分散的内部应用进行有效整合,提高资源的共享效率,企业内部资源包含的潜在知识因素需要知识管理进行挖掘。

3.3 知识管理与信息化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应该遵循两个基本步骤:

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是知识的载体,是系统建设的基础环节,在构建知识平台之前,必然要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消除信息“孤岛”问题。而信息管理系统以集成业务信息为核心,以获取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为目的,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人与知识资源有机结合,必将为企业管理带来实效。

二是构建完备的企业知识库。企业知识库不仅可以将知识进行积累和存储,还能加快知识在企业内部的传递,从而实现知识的高度共享[6]。知识库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积累叠加,而是通过信息网组织成的关系模式,即数据串联形成信息,信息通过组合和重组变成知识,知识收集构建知识库,完备的企业知识库包含了图1所示的基本内容。

4 知识系统构建

4.1 知识管理的内容

以图1的知识库为基础,构建知识应用系统,企业知识管理一般包含下列内容:

1)知识仓库

知识仓库是组织知识的载体,包括各种类型的知识,各类知识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知识应该提供多维分类、属性的定义,实现结构化的知识定义。

2)知识地图

知识地图是知识管理实现的重要手段,是一种能够帮助用户找到知识的通用管理工具。知识地图主要明确知识的位置或来源,并不包含知识的内容,其中所链接的信息包含了知识的基本信息。知识地图的目的在于构建知识之间的关系,使无序的知识信息以有序的面貌呈现在用户面前,使企业的知识有序化,提升知识的利用率。

3)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具体问题的知识共享比单纯的要求写作知识文档的需求更容易实现。在问与答的交互过程中,充分挖掘工作中的经验,并有效沉淀,实现知识的充分共享和复制,解决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4)知识百科

知识百科作为知识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为企业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即所有用户都可以共同编写,合作完成,是一个动态的、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企业级的知识组合体。

5)知识标签

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简单的搜索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知识的快速、正确定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迫切需要。电子标签作为数据载体,能起到标识识别、信息跟踪、信息采集的作用。知识标签以标签维度搜索数据,从而快速、准确地搜索到用户想要的信息,根据标签的使用情况实现热点发现,更加清晰地了解某个阶段、某些用户群的关注点在哪里,同时帮助管理发现新的热点。

6)知识搜索

搜索是知识管理最为重要的应用,企业的知识经过各种整合和过滤,保存到系统以后,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知识,并应用于工作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非常庞大的知识数据,随着数据的不断增长,如何更快、更准确地搜索目标知识,则变得尤为重要。

7)知识中心

随着知识管理的持续应用,每个参与知识管理建设的用户都会沉淀出很多的经验知识,因此搭建个人知识展示平台是非常必要的,以方便自己或其他用户了解用户的知识分享情况、知识贡献度以及关注的知识应用等。知识中心是以用户为对象,通过关联机制,抽取和用户相关的信息,包括用户资料、知识问答、知识地图、标签等信息。用户可以查看自己参与知识分享的详细记录,也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的知识分享情况。

4.2 知识管理的要点

一是首先要让企业的每位员工认识到知识管理对个人和企业的价值,整个组织内部达成共识,知识管理不仅是对企业有利的事情,而且是对个人发展必不可少的。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建立一些非正式的知识社群,使得知识共享首先在小范围能够开展。企业的文化和制度需要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约束和激励并重,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

二是显性知识的管理,尤其是比较有规模的企业更有必要使用知识管理软件,创建显性知识库,知识管理要分门别类,设计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

5 结语

知识管理应该给企业建立“应知、应会、应景、应情”的知识化体系,应知就是怎么样把企业的核心知识标准化;应会就是怎么样把企业的相关管理行为标准化;应景就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场所获取合适的信息;应情就是强调配套的机制和文化,这样才能把知识的管理和经营结合起来,让知识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借助知识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实施,形成企业的知识共享文化、员工的知识激励机制,将知识管理充分融入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知识管理的深入应用。

摘要:对知识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深入介绍,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了知识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提供了构建企业知识库、开发知识管理系统的思路并论述了知识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意义。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知识管理,知识库

参考文献

[1]吴强.从信息化走向知识管理探讨[J].中国勘察设计,2010(1):54-57.

[2]李湘桔.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YogeshMalhotra.Knowledgemanagementforthenewworldofbusiness[EB/OL].Http://www.brint.con/km/whatis.html,1998.7.13.

[4]DarrED,ArgoteL,EppleD.Theacquisition,transfer,anddepreciation of knowledge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productivityinfranchises[J].Management Science,1995,41(11):1750-1762.

[5]KallingT.Knowledgemanagementandtheoccasionallinkswithperformance[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7(3):67-81.

上一篇:移动照明操作规程下一篇:《写作》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