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地理(精选8篇)
1.世界自然地理 篇一
第1节亚洲概述 亚洲:全称 “亚细亚洲”Asia,即“太阳升起的地方”
亚洲大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相距各约8000公里,辽阔的空间范围,增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区域差异,为各地理要素的演化和相互作用,提供了特殊空间条件。
在海陆相关位置方面,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有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它们的边缘海,从东、南、北三个方面围绕亚洲大陆,在小亚细亚还滨临地中海和黑海,这种临海的位置和漫长的海岸,对亚洲气候类型分布、自然资源、海上交通等都有重要影响。尤其世界面积最大陆地亚欧大陆与面积最大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由于海陆冷却和增温的条件不同,以及海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遂引起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有典型的季风气候。亚洲西与欧洲接壤,与大西洋相距遥远,因此亚洲大陆不能得到更多的大西洋气流的影响。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4400万km,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29.4%,非洲次之。
2、内陆广阔、大陆主体略呈梯形的大陆轮廓
2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大陆轮廓也与其他洲不同,既有支离破碎的海岸肢节,也有距海遥远的广阔内陆,由内地到海岸最大距离,可达2500公里以上。亚洲如把波斯湾北端阿拉伯河口、乌拉尔山脉北端拜达腊茨湾、西伯利亚东北部科累马河口和我国珠江口,用直线相连接,则略成一个梯形,亚洲大陆在此梯形之内的躯干部分,约占全洲总面积75.7%,梯形以外大陆沿海、半岛与岛屿等比较曲折的近海部分,仅占亚洲面积24.3%。
南: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322万km2)
第二大半岛:印度半岛(209万km2)
第三大半岛:中南半岛(200 万km)。
东:堪察加半岛:37万km2,朝鲜半岛:21.4万 km西:土耳其半岛:(小亚细亚半岛)52.5万km2
北:泰梅尔半岛:40万km,亚马尔半岛:12万km
亚洲半岛的总面积:933万km2,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半岛总面积的62.2%,占洲总面积的21.2%
亚洲虽然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和群岛,但总的说来,缺少深入大陆内部的内海和海湾,只是大陆边缘部分受到海水不同程度浸漫。面积规模庞大,大陆轮廓完整,使亚洲的地理环境,具有一个巨大的空间,这对亚洲自然地理主要特征的形成(如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各地理要素特征的极端性以及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等),具有重要影响。
显而易见,亚洲大陆所以打上典型季风性和典型大陆性的印记,与亚洲大陆地理位置、广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等密不可分。
• 海域复杂多样
• 边缘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北部湾、泰国湾、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红海,黑海、地中海
2世界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1.1万km2)
世界最大的海:大洋洲的珊瑚海(479.1万km2)
• 海峡:马六甲海峡(长980 km,宽5.4 km)、台湾海峡、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 •
小结
• 整体性:
起止位置的恰到好处,是全球最大的陆地自然综合体。
• 差异性:
大陆性强烈,季风性典型。
跨纬度、经度都最大,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是典型。
一、基本特征
1、地势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950m,高原、山地占3/4,具有面积最大的高高原:230~250万km2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喜马拉雅山脉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8000以上的高峰有12座,耸立在我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经我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量,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的高程为8844.43米(已扣除覆雪深度),为全球第一高峰。
2、地势起伏极端:高差大,亚洲地势不但最高,而且起伏高差极大。一方面亚洲具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山脉和高峰;另一方面也具有世界著名的平原和洼地,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1500公里,南北2300公里大部分地面海拔在米以下;死海地沟是世界陆地上最低的洼地,死海水面低于地中海面392米。死海湖底低于地中海面792米,亚洲不仅陆地上起伏极端,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接触的海底部分,也表现出起伏的极端,一方面弧形列岛多由较高的年轻褶皱山地构成,但其外侧则伴生有极深的海沟,亚洲最高山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之间,高低相差约20公里。
3地形结构中高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
第一条山带位于连接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东西隆起带,大致以帕米尔 山结和亚美尼亚山结为枢纽,向东西两侧伸延出一系列高大山脉,在隆起带北侧主要有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兴都库什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与祁连山脉;在隆起带南侧主要有托罗斯山脉、扎格罗斯山脉、苏来曼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
第二条山带位于亚洲中东部,夹持于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与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由一系列走向北西和北东的山脉组成向南凸出的弧形山群,也有呈近东西向展布的。主要山脉在西部有萨彦岭、杭爱山、阿尔泰山、天等;在东部有雅布洛诺夫山、外兴安岭和阴山等。第三条山带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于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构造上属于新华夏系隆起带,最东的一列包括西太平洋岛弧上的若干山脉;第二列为锡霍特山脉及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南沿海诸山脉;第三列包括朱格朱尔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4大陆东缘有独特的岛弧带
亚洲大陆濒太平洋边缘,自北而南具有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岛,例如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等,它们形成亚洲东部的双重海岸,并围成许多边缘海。
二、形成原因
1、构造地形的地质背景:六个区域:
南亚大陆区,包括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
南亚陆间区,以帕米尔为界分为西段与东段,西段北界与俄罗斯地块相接,东段北界 为昆仑秦岭山系,在中轴大陆中朝地块和塔里木地块以南;
中轴大陆区,介于南亚陆间区与北亚陆间区之间的东西向延伸的古地块,其主体由西
部的塔里木地块和东部的中朝地块组成,中朝地块包括中国的华北、东北南部和朝鲜北部;
北亚陆间区,是复杂的海槽(或地槽)与中间地块相间出现的地区,自西向东包括西部的乌拉尔南段、中亚天山西段和哈萨克斯坦,中部的阿尔泰、萨彦岭、天山东段,东部的蒙古中东部、我国内蒙古和兴安岭等地;
北亚大陆区,即西伯利亚地块;
环太平洋区,指亚洲大陆濒太平洋带,自楚科奇半岛至海南岛、北部湾以及由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库页岛)、日本群岛至东南亚弧形岛群的广大地区。所谓大陆区是指这一地区在地史上大部或一部分时期属于地块大陆,在绝大部分时期构造上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地层以稳定沉积类型为主,很少见有不整合和火山活动。与此相反,陆间区是介于相对稳定的大陆区之间的构造上比较活跃的地区,陆间区内既有相对稳定的中小型地块,又有分割这些地块的沉降海槽,在地史上某些阶段常有剧烈的地壳变动,包括褶皱、差异升降和普遍的海底及陆上火山喷发活动。
2、不同阶段构造运动的作用:
(1)前寒武纪:出现最初的古老地块
(2)贝加尔运动:中国扬子地块形成,西伯利亚南缘形成贝加尔褶皱带
(3)加里东运动:使古陆向南扩展,形成萨彦岭等。
(4)海西运动:影响广泛,形成有乌拉尔山脉,哈萨克丘陵的主体,阿尔泰山、大兴安岭、秦岭、西西伯利亚平原等。使陆地向南扩大,将北亚古陆与中轴古陆连在了一起。
(5)印支运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至中南半岛,特提斯海、沿海岛屿(特别日本的本洲岛)成为陆地。
(6)燕山运动:土耳其半岛北部、伊朗高原的北部,向南扩展,青藏高原隆起,中南半岛基本形成,苏联远东山地也是燕山运动时形成(苏联称太平洋运动)。
(7)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 影响土耳其半岛、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对形成亚洲的陆地影响非常大。沿海岛屿(环太平洋区域)形成当今水平。
新构造运动;第四纪以来三大事件:新构造运动、冰川、气候的干燥化。亚洲主要是陆地的升降变化。
亚洲的地表形态既受内力作用控制,又受外力作用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表组成物质,对地形的影响也不同。东南亚和我国南部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气候潮湿,化学风化强烈,广泛发育了深厚的红色风化壳,河网密,地表径流强,地面蚀低率很大(爪哇每年可达3毫米),河流成为塑造流域地形的主要营力,形成各种流水地貌。北亚大部及中低纬的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地温常处于零度或负温,土层上部常发生周期性冻融,使岩石遭受破坏,冻土层发生变形,形成石河、石海、冰丘和热融沉陷等冻土地貌。亚洲中部广大内陆和西南亚,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大,物理风化盛行,风沙作用就成为干旱地区塑造地形的主要营力,形成各种风沙地貌。中南半岛和我国云贵高原、广西地区具有深厚的二叠纪和三叠纪的石灰岩地层,在温暖多雨条件下,进行化学溶蚀过程,使可溶性岩石遭到破坏和改造,形成各种岩溶地貌。亚洲比较干燥的中纬地带如我国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苏联西伯利亚南部和中亚等地有深厚黄土分布,在流水和风力交互作用下,形成各种类型的侵蚀沟和各种沟间地貌(塬、梁、峁、坪等)。第四纪大冰期时,由于亚洲北部气候比欧洲干燥,故亚洲大陆冰川覆盖的范围,不如欧洲广泛,仅限于北纬60°以北和叶尼塞河以西的亚洲西北部。亚洲许多位于中低纬的高山,在雪线以上有永久积雪,形成山地冰川,如萨彦岭、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帕米尔山汇、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大高加索山脉以及堪察加半岛上万平方公里,是地的高山,都有现代冰川。青藏高原及环绕高原的高山,共有现代冰川约8.5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中低纬地区最强大的冰川作用中心,这里在新地质时期的强烈隆升,为冰川发育提供了地势基础,而现代冰川的发育,又是高原隆升的见证。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亚洲各种类型的地形在地区分布上,形成不同的区域组合。
三、地貌类型的区域组合:
1、以平原为主的北部
2、以台地为主的南部
3、以山脉和高原为主的中部
4、以华夏向山地和平原为主的东部
5、海岸类型及其组合 •
1、以平原为主的北部:
• • • • • • 东:勒拿河
南:贝加尔湖→阿尔泰山的西北→天山 伊朗高原北→里海
西:乌拉尔山
北:海岸线。是五个区中地势最低的地区。
分四亚区:
(1)西西伯利亚平原: a.乌拉尔山脉哈萨克丘陵 叶尼塞河为界 b.主要特色:是该区中海拔最低的亚区,海拔100~200 m,面积200万km 2,居世界第三,有很大一部分是沼泽(80万km 2),水分最多。c.成因:古生代以来成陆,下沉为主,10~15mm/年,森林在退缩,退缩速度100 km 2 /年,以后将越来越低,环境湿润。《《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全程课件 19 •(2)土兰平原: a界线:里海,哈萨克丘陵伊朗高原帕米尔为界。b特点:150万km 2,海拔100~300m,西低东高,风沙地貌为主,水份少。主要沙漠:卡拉库姆沙漠(28.5万km 2)克齐尔库姻沙漠(23.4万km 2)。c成因:古生代成陆,海水退出晚。
(3)哈萨克丘陵 a界线:北:西西伯利亚平原 南:土兰平原,东:阿尔泰山。b特点:平均海拔300~400m,面积15万km 2,古老的受侵蚀的丘陵,草原景观为主,盐沼分布多。c成因:海西运动(古生代)——加里东运动形成,风化剥蚀严重,稳定之中有上升。《《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全程课件 20 •(4)中西伯利亚高原: a.界线: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南为贝加尔湖。b.特点:面积:150万km 2,海拔500~700m,受河流侵蚀影响强烈,切割严重,针叶林景观为主。c.成因:是该区最古老的亚区。2.中部山地高原区
东界:朱格朱尔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广西十万大山
南界:十万大山—横断山南端—喜马拉雅山—伊朗高原南部—土耳其半岛南特色:是亚洲五大地形区中海拔最高的区,也是活动性最强的区。
• •(1)山地:
帕米尔高原(山结)东:三列:第一列:天山(东西)阿尔泰山(西北—东南)萨彦岭 雅布洛诺夫山脉 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朱格朱尔山脉,上扬斯克山脉,契尔斯基山脉 楚科奇山脉 科里亚克山脉 斯列定内山脉第二列: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秦岭第三列:喜马拉雅山脉 横断山脉 十万大山帕米尔山结西:两列:第一列:兴都库什山脉 科彼特山脉厄尔布尔士第二列:苏米曼山脉、扎格罗斯山脉 亚美尼亚山脉、高加索山脉—厄尔布鲁士(5642m)。亚美尼亚山结西,土耳其半岛:克罗卢山脉 南:托罗斯山脉。
• 特点: a.海拔高度大,大部分>2500m。b.有众多的山地冰川分布(中国境内有 45300条冰川)山地川,总面积5.87万km 2,中国最长的冰川;乔戈里峰北侧苏音格提,长42 km,亚洲最长的冰川:费德钦科,长77 km。c.中部山地的垂直带谱:基带荒漠带—草原—森林草原丛—冰雪。
(2)高原:高原的分布受山脉分布的限制安纳托利亚高原(土耳其高原)—亚美尼亚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特色: a.高度大 b.形成较晚 c.现代环境类型多样 • • •
3、南部半岛高原区
特色:半岛居多,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环境对比性强烈,一部分是干旱区,一部分是湿润区。
(1)阿拉伯半岛:面积:322万km 2平均海拔900m左右。地形:从西南向东北倾斜,以干旱的荒漠地貌为主,东南哈杜尔舒艾卜山(3760m)是半岛最高处南:•
• • •
• 鲁卜哈利沙漠最干旱(56万 km 2),内夫得沙漠(面积13万km 2)达赫纳沙漠两河平原:即新月型沃地(美索不达米亚):面积:12万km 2,海拔200~500m,南部地区大部分为沼泽,构造为山前凹陷。
•(2)印度半岛:半岛面积209万km 2 德干高原:(约40万km 2)平均海拔600m,西高东低,地貌以流水地貌为主,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西高止山:1000~1500m,东高止山:500~600m。
马尔瓦高原:主要是熔岩高原(白垩纪火山活动地形成的)
印度—恒河平原:两个平原间的分水岭240米。恒河平原:面积50万km 2 左右,海拔大部分200m以下,10米以下的地区占孟加拉国国土面积的1/10,恒河口三角洲的面积为6.5万km 2,是世界著名的三角洲。恒河平原成因:基底是冈瓦纳的一部分,凹陷作用非常强烈。
印度河平原:面积26万km 2,长1200 km,宽大500 km,水份缺乏,有塔尔沙漠(20万km 2),并继续扩展0.8 km/年。
• • • •(3)中南半岛:面积:200万km 2,北高南低,“鸟爪状半岛”地貌,主要是岩溶地貌。高原:
掸邦高原:中南半岛最大的高原,约18万km 2。
呵叻高原:15万km 2,会芬高原:山脉:那加山脉(印度—缅甸)若开山脉 他念他翁山脉 长山山脉河流:伊洛瓦底江 萨尔温江 湄公河 • •
4、东部平原丘陵区:东北平原:35万km 2 华北平原:31万km 2 长江中下游平原:20万km 2 辽东丘陵华南丘陵
(五)海岸类型及其组合
亚洲大陆海岸线长,海岸类型复杂,各类海岸的地域分布与大地构造有密切联系。太平洋型海岸
这种海岸被一系列深海沟所围绕,具有极复杂的海岸线外形,这里有很多岛弧和边缘海,形成大陆东缘的“双重”海岸。外围岛弧海岸是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属于褶皱类型的海岸,它的生成属于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而成的碰撞海岸,表现为海岸线与构造线平行、山地濒临海岸、大陆架狭窄等特点。大陆边缘海岸的南北各段,各有不同的特征。苏联远东海岸,由与海岸平行的山脉构成,缺乏海岸平原,与外围海岸同属一个类型。我国大陆具有弧状海岸轮廓,其中杭州湾以北多为冲积海岸,沿海以平原居多。由于各大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沿海岸一带不断沉积,使海岸逐渐外伸,沿岸形成广大沙滩和沙洲,冲积海岸沿岸不见岩岛,缺乏天然港湾,沿岸浅滩有碍航行,但海滨沼泽地盛产芦苇,沿岸地势平坦,又宜晒盐,海岸陆地逐渐外伸,可提供围垦滩涂。解放后我国在自然条件缺乏港湾的沙岸上,已人工建成了塘沽新港。我国南部,山地逼近海岸,由于构造影响和海浪侵蚀结果,海岸非常曲折,港湾岛屿很多,因为山脉走向一般都和海岸斜交,有些地区由于陆地沉降,河口形成三角湾,如钱塘江口的杭州湾。
北冰洋型海岸
这里海岸地形的发育过程与大陆的升降运动相联系。北冰洋沿岸有宽600公里的大陆架,沿岸岛屿属于大陆岛。北部海岸以奥列尼奥克河口为界,还可分为两种达不同类型。西段主要为沉降海岸,在河流入海处形成许多海河湾,如鄂毕湾、叶尼塞湾、哈坦加湾等,此种海河湾式海岸,系由于大陆剧烈沉降而成,鄂毕湾即为世界上最长的河口港,这里从河口到北冰洋岸有600公里长的海河湾。太梅尔半岛沿岸,因曾受冰川作用的影响,形成峡湾型海岸。奥列尼奥克河以东的海岸,是多河口三角洲海岸,如勒拿河、雅那河等河口,都形成了三角洲。
印度洋岸型海岸
这种海岸的形成,主要由于板块拉伸的结果,所以也叫拖曳海岸,它的基本特征是海岸线与构造线平行和斜交,高原、丘陵或平原邻接海岸,由于断层作用,沿海有较陡的崖壁,海岸线比较平直。第四纪由于张裂而形成的红海海岸,是印度洋海岸特征的缩影。
亚洲的地中海和黑海海岸 黑海海岸为与沿岸山脉走向平行的纵海岸;爱琴海东岸则为与沿岸山脉走向垂直的横海岸。
1、特点:矿产资源丰富,石油:波斯湾贮量占世界60%,沙特阿拉伯占世界的1/4。
煤:亚洲贮量占世界57%,北美洲占世界29%。
我国矿产资源的丰度(单位面积上矿产资源的贮量),是世界陆地平均丰度的1.54倍。
锡:亚洲占世界2/3。
2.亚洲矿产资源与古构造的关系:
三块古陆:以贵重的稀有金属为主:金、金刚石、铀矿,还有变质铁矿。
南亚陆间区和环太平洋地区:中生代和新生代褶皱地区,矿产:石油、天然气。
3.主要矿产资源:
(1)石油(温带):分布:中部山脉的西侧、南侧:波斯湾,北侧:西西伯利亚平原 东部: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2)煤炭:我国:山西(煤海),陕西(铜川、神府煤田)
(3)锡矿(主要在热带):中南半岛,印尼(占15.7%)、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
亚洲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文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气候。从洲内各地区气候特征的组合和洲际各大陆气候特征的对比,反映出亚洲气候具有几个明显的特性,即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对大陆性气候的形成来说,大陆面积巨大、轮廓形态完整、离海遥远的广阔内陆等起主要作用;对季风性气候的形成来说,世界最大的洲,东临世界最大的洋,这种海陆分布引起的热力因素是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对气候的复杂性来说,面积规模大、地理纬度广、高原山地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基本特点:
1.大陆性强烈:亚洲的大陆性是世界最强的。
最低气温:-71℃(东西伯利亚奥伊米亚康),除南极洲外居各大陆第一。
最高气温:60℃(伊朗卡伦河下游),约旦河谷温度54℃,巴基斯坦印度河下游达杜温度可达55℃,新疆吐鲁番 49.6℃。
非洲绝对高温达63℃,亚洲仅次于非洲,居第二位。年较差:106.7℃(上扬斯克,低温-70℃,高温36.7℃),居世界第一,平均年较差:我国49.4℃,西安28℃,新疆阜康-42.6~41.6℃。
大陆度:以年较差确定,以上扬斯克的大陆度定为100,大于50为大陆性,小于50为海洋性。
亚洲平均大陆度59,北美洲48;欧洲38;北非53;南非36: 澳大利亚35;南美洲29。陕西汉中53;关中60~66;榆林70。
降水的极值:
极多值:印度乞拉朋齐降水世界第一,年降水量极端值可达26461.2mm,年平均降水量11500mm(西安市年降水量580~600mm)
极少值:吐鲁番托克逊:年降水0.5mm。(世界降水量最少处:南美洲阿里卡为零)。亚洲干旱区的面积达1/3。
2、季风性典型:
季风:由海陆热量差异引起的,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变化的风叫季风。夏、冬季风向变化至少有120°,1月和7 月的盛行风风向占40%以上,1月或7月里至少有1个月的合成风速至少达到3米。
亚洲季风区占1/3,跨49个纬度,形成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界线:朱格朱尔山脉—大兴安岭—阴山—念青唐古拉山— 卡奇湾—线以东地区即亚洲季风分布区。(东南沿海岛屿除外)。
由海陆热力差异叠加了行星风系的影响,变化多端,灾害性天气多:台风、炎热、水灾、干旱等。
3、气候带俱全,气候型复杂
二、气候成因:
1、海陆位置:海:亚洲与四大洋相连,受其影响,形成了沿边的气候类型。陆:亚洲具有最长的陆地边界线,亚洲中西部是欧亚、非大陆的中部,气候干旱。
2、经纬位置:特点:跨纬度多,跨92个纬度,决定了气候类型多,热量差异大,跨经度164°17′,形成沿海与内陆的区别,形成干旱和湿润的差异。亚洲起止纬度决定了热量差异大,气候类型多。亚洲大块陆地在温带,冬季才能形成大面积冷高压,夏季大块陆地才能形成大面积的热低压,才使亚洲季风性气候典型。
3、地形的影响: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对季风气候有加强影响,使东亚冬季风来势猛,夏季风来势慢、弱。青藏高原对加强季风气候也有作用:热力因素,动力因素。
4、气压与风系:中心位置、分布范围、中心强度、主要影响:
(1)冬季1月:冬季影响亚洲的主要气压中心:
I、西伯利亚高压(蒙古高压):位于蒙古境内,气压值:1036mb~1050mb,最强时可达1075mb,最极端值可达1083.8mb,影响范围:南北两条1015mb线之内。主导方向:顺时针。北部地区以西南风为主,东北部地区以西北风为主,东南部以北风为主,南部(印度半岛:热带气团)以东北风为主,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以东北风为主。陆地: a变性极地气团,b.冰洋气团(干冷,来自北冰洋),c.极地西伯利亚气团d.陆地变性极地西伯利亚气团(中南半岛)海洋: a.到达日本的: 冷海变性极地西伯利亚气团,b.广东华南:暖海变性极地西伯利亚气团。
Ⅱ、夏威夷高压:中心位置:W130°,N30°,我国很难受其影响,中心气压值1020mb,影响马来群岛的冬季主导气流:东北风,主要影响:赤道气团(高温、多湿)中南半岛一部分。马来群岛的全部)(气团中的极地指温带,寒带则为冰洋气团)
Ⅲ、冬季气团对亚洲气候的影响:冰洋气团干冷,使亚洲北部气候干冷,变性极地气团影响不大;极地西伯利亚气团受高压控制气温下降,蒙古及我国一部分非常干冷,很少降雨;陆地变性极地西伯利亚气团只是温度升高稍有变性,湿度仍很小,降雨少,热带气团水分少,也很少产生降雨,较大。总特点:亚洲冬季干冷。冷海变性极地西伯利亚气团:较湿,日本冬季降水较多,全年变化不大;暖海变性极地西伯利亚气团变暖更湿,降雨多;赤道气团:冬季降水不太少,中南半岛居过渡性,马来群岛冬季降水也较多。
(2)夏季7月
Ⅰ、印度低压(亚洲低压):中心位置:印度塔尔沙漠附近,气压值997(994)mb,是世界最低的大陆热低压。影响范围:1009mb线以内,实际上完全控制了夏季亚洲大陆。
Ⅱ、夏威夷高压:中心位置:(较冬季西北移)W150° N40°,靠亚洲最近,对亚洲产生影响气压值:1027mb。夏季亚洲主导风向:气流多向亚洲内部流动,以大陆为中心,逆时针汇聚。
北部:冰洋气团影响,但影响范围强度有限。东部:受夏威夷高压影响,亚洲东北部主要偏东风。中国东北平原:南风,(东南沿海)。南部沿海:主导风向:南风。南部半岛西南季风。阿拉伯半岛:偏南风。夏季7月的主要气团活动: a.北部:冰洋气团,b.我国华北沿海,温带地区:极地太平洋气候,c.华南:热带太平洋气团,d.中南:印度半岛、马来群岛:赤道气团,e.阿拉伯半岛、伊朗:热带大陆气团。
Ⅲ、夏季气团对亚洲气候的影响:夏季亚洲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暖湿条件好,因此夏季亚洲降水多。亚洲南部受赤道气团影响,降水更多,中南半岛冬、夏降水差别不大;伊朗高压、阿拉伯半岛的风来自非洲,较干旱,伊朗高原降水主要在冬季,温带干旱区距海洋远,受山地影响,降水夏季较少。(3)赤道辐合带赤道辐合带即行星风系(10°N~10°S)由于印度低压的存在,行星风系到此突然速度加快,所以使南亚夏季风来势猛。
5.洋流的影响:对亚洲影响最大的洋流是黑潮(太平洋),亚洲东部沿海从南至北向的洋流(世界上最大的暖流是北大西洋暖流,黑潮居第二位)。
三、亚洲的气候特征:
1、气温:
(1)1月气温:最低温度-46℃,最高温度25℃线,呈环状,纬向地带性明显,南部呈锯齿状(海陆热力差异)气温梯度大:71℃。
0℃等温线向南凸出,凸出最大的地方在中国的陕西附近(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国家),这是由于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15℃等温线与0℃等温线相似。
最冷处(-46℃形成闭合线——寒极),是世界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地方,而两边受海影响,气温较高。亚洲寒极没有在高压中心(蒙古)而在奥伊米亚康,原因在于:纬度高,极圈附近;地形——两边是山,中间是盆地,向北开口,冰洋气团可不断进入,东面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团。此外海拔也较高,位于偏东位置,很难受到大西洋的影响,处于暖、湿的西风气流末梢;离太平洋较近,受到千岛寒流的影响。
(2)7月气温
特点:
a.高温中心位于南部,闭合等温线34℃,原因:纬度低;下垫面是沙漠,夏季高温(沙漠物质热容量较小);副高控制下的大陆气团的影响;海陆位置的作用。
b.低温出现在北部沿海,温度值为5℃,说明夏季亚洲大陆普遍高温。
c.等温线基本上是纬向平行的,但是有的地方出现弯曲,是因为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20℃等温线的弯曲受千岛寒流影响。
d.温差20多℃,夏季温差较小,较均一。
2、降水:
多雨区:
赤道地区,东南岛屿区(原因:位于赤道附近)其它零星多雨区(地形雨和季风影响):西高止山,中南半岛的孟加拉湾,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乞拉朋齐(受地形抬升阻挡和西南季风影响)
少雨区:
南部阿拉伯半岛,伊朗高原(副高影响,纬度位置作用)中部温带干旱区(内陆因素,距海洋较远)。远东山地(地带性因素,极地为少雨区)分布趋势:东南沿海多,西北部较少。500mm雨量线:与季风气候的西界大致差不多,朱格朱尔山脉——大兴安岭东麓——青藏高原南缘——印度西部。降水的变率大:(原因:大陆性,季风性)。若降水变率25%~30%以上,该地的降水量则不稳定(撤哈拉40~60%)。
3、气候区:
(1)冰原气候:范围:亚洲大陆上没有冰原气候,北部岛屿处有分布,面积3.7万km 2(新地岛);冷月大部分在-30℃左右,热月最高温-0.5℃;年降水量150~200 mm。
(2)苔原气候:界限:南界:7月10℃等温线以北,冬季温度可达-30℃,夏季温度10℃以内(0~10℃),冬季特别长,可达8个月,夏季只有2个月,降水量在250 mm以下。
(3)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针叶林气候)南界:7月20℃等温线以北,10℃等温线以南,年降水量300 mm线以北,(贝加尔湖—— 斯塔诺夫山脉——哈萨克丘陵)面积700万 km 2 ;气温冬季一般-15℃~-30℃,极端情况更低(奥伊米亚康);东部降雨少(300~400mm)西部可达300~600mm,主要因为受西风影响。暖季2~3个月左右,寒季可达 6~8个月(原苏联大部分领土位于此带,苏联 30%位于苔原气候区,47%的土地是永冻土,75%的地区冬季可达-40℃以下)。(4)温带季风气候:南界:冬季0℃等温线 西界:500 mm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四季分明,冬长夏短,1月大部分在0℃以下,7 月可达20~25℃;年降水量500~700 mm(夏季雨量占 60~70%)。
(5)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界:我国南岭(回归线附近,冬季15℃等温线)西界;青藏高原;四季分明,冬夏长度差异不大,冬季温度> 2℃,夏季可达34℃;降水1000mm左右(冬雨可达10%),降水主要形式是梅雨。
(6)热带季风气候:西界:500mm等降水量线—喜马拉雅山 北界:回归线附近南界:2500mm雨量线。特点:干湿两季,常年温度大部分在18℃以上,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mm左右。
(7)赤道雨林气候马来半岛一部分和马来群岛全部。特点:没有干季,雨量大部分>2500mm,年均温24~28℃。印尼茂物一年有332日是雷雨日“雷都”;印尼中部土隆加贡每天降雨时间非常准时,每天下午两场雨(3点一场,5点30分一场)。
(8)温带草原气候(半干旱)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以250mm等降水线为其西界和南界,东界以500mm降水线为界。特点:冬季大部分<0℃(-5℃~-20℃),7月温度>20℃,年雨量250~500mm。《《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全程课件 全程课件 71
(9)温带干旱气候:范围:土兰平原,我国新疆大部分,甘肃北部,蒙古等。特点:温差大,冬季温度<-15℃,夏季>30℃,雨量大部分小于200mm。
(10)亚热带干旱气候:范围:伊朗高原,土耳其半岛的大部分,降水西部多,东部少(受地中海气候影响)以冬雨为主。“伊朗型”气候:降雨冬季为主,海拔高,温度不算太高(凉夏)。(11)热带干旱气候:范围:阿拉伯半岛主体和塔尔沙漠。最低温度一般不少于15℃,最热可达30~40℃,降水大部分在冬季。塔尔沙漠形成原因:地处回归线附近,干燥气候从阿拉伯半岛来还未十分变性便到达塔尔沙漠。
(12)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土耳其半岛西部和地中海沿岸东界雨量500mm,冬季>3℃,夏季22~28℃ 年降水量500~1000mm(13)山地气候:主要是青藏高原及高大山地。
一、基本特点:
1、径流丰富:
年径流总量12850km 3,占世界径流总量的33.6%。陆地面积占29.4%。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占世界的40.9%,开采量占世界 36.9%,所以亚洲水力资源非常丰富(与地形起伏大、落差大有关)。
从单位面积所有的水量和人均占有的水量看,亚洲水资源量并不很丰富。产水能力:3.27 km 3 /万km 2。(南美:6.54 km 3 /万km 2,北美3.38 km 3 /万km 2)
亚洲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700m 3,世界平均水平:12900m。
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00m 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1/5。2004年为2040m 3。
2、河流输沙量大:
世界每年由河流排入海洋的泥沙有150亿吨,亚洲为60 亿吨(居第一位),南美洲、大洋洲20~30亿吨(居第二位)。
世界十条含泥沙量大的河流中,亚洲占七条:黄河(16亿吨),恒河(14.5亿吨),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7.3亿吨),长江(5亿吨),印度河(4.4亿吨),伊洛瓦底江(3亿吨),湄公河(1.7亿吨)。
其它三条: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科罗拉多河。原因:地形、山地多、落差大,有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降水集中。
3、内流区面积广大
内流区面积1367万km 2,占亚洲面积的1/3,仅小于澳大利亚,与非洲相同。多客河。
4、亚洲水系结构呈放射状
亚洲地形中部高,水系多从中部向四边流,呈放射状。拥有五大流域:北冰洋流域,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大西洋流域,内陆流域(居世界第一)。
分水岭:
(1)北冰洋流域(占亚洲面积的27%):楚科奇山脉— —朱格朱尔山脉——斯塔诺夫山脉——蒙古(乌兰巴托)——萨彦岭——哈萨克丘陵——土尔盖高原——乌拉尔山脉。
(2)太平洋流域(占22.2%)楚科奇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黄河北边——青海湖南——唐古拉山脉向东——萨尔温江和澜沧江向东——马来半岛。
(3)印度洋流域:(占17.5%)唐古拉山脉向西——冈底斯山脉向西——帕米尔高原 ——伊朗高原南缘——扎格罗斯山脉——亚美尼亚高原— —两河流域的上游——苏伊士运河。
(4)大西洋流域:(占2.4%,也叫地中海流域)。亚美尼亚高原向北——高加索山脉(主要包括土耳其半岛)。
(5)内流区:中间(占30.9%)
二.五大流域:
1、北冰洋流域:
主要特点:
(1)大部分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
(2)河水形成以春夏季的冰雪融化为主。
(3)冰期长,大部分河流有6~9个月的结冰期,凌汛多,北部多为沼泽湿地。
(4)河流流量大,面积大,是原苏联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占原苏联水资源的80%,通航的里程有10万多km。
主要河流: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2、太平洋流域:
主要特点:
(1)河流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2)径流补给以雨水补给占主要地位(主要在7、8月份,占40%以上),河流流量有季节变化。
(3)秦淮以北地区,冬季结冰,有凌汛现象。
(4)大部分河流落差可达几千米,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主要河流:长江 黄河黑龙江 湄公河
3、印度洋流域:
主要特点:
(1)东部发源于青藏高原南侧,受季风影响大,以降水补给为主。
(2)西部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流经干旱区,春季水位最高(雪水)夏季水位最低(蒸发多)。
(3)大部分河流流域面积非常小。
主要河流: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恒河、印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恒河受海水顶托作用强烈,海洋沿河口上溯可达500 km,受海洋影响,可达8万多km 2(孟加拉国)。
4、地中海流域:
主要特点:
河流短小,注入地中海,冬季降雨为主。
主要河流:
克泽尔河(长1180 km,流域面积7.7万km 2,河口流量 133 m 3,河道在土耳其境内呈“U”形。
萨卡里亚河(长820 km,流域面积5.5万km 2,河口流量 257 m 3)。
5、内陆流域:
主要特点:
(1)径流来源以冰雪水为主,春夏为主要汛期。
(2)大部分河流有头无尾,注入沙漠。
(3)河道不固定,河流可在沙漠中摆荡,宽度可达几十公里,如塔里木河南北宽度可达40~70 km。
主要河流:
阿姆河(土兰平原)锡尔河、塔里木河、约旦河、赫尔曼德河。
阿姆河:长2600 km,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流域面积 46.5万km 2,流量1330m 3 /s
卡拉库姆运河1448 km,已建成 1千多公里,灌溉面积830万公顷,是目前最大的运河,(京杭运河历史上1700多km)。
锡尔河:长2991 km,流域面积21.9万km,发源于天山,河口流量430m 3 /s。
塔里木河:发源喀拉昆仑山北侧,长2179 km,流域面积19.80万km 2,河口流量1540m 3 /s,注入台特马湖。
约旦河:长320 km,注入死海,流域面积1.6万km 2,河口流量37m 3 /s,大部分河段在海平面下。
赫尔曼德河:在伊朗高原,长1600 km,流域面积50万 km 2,注入萨巴里湖。
三.亚洲的湖泊:
湖泊分类:构造(断陷、火山),降水(泻湖、沙漠湖),气温(冻融、冰川)
1、分布规律:(5个区)
北亚区:大部分与气候的变化有关(冻融湖)
中亚区:海迹湖,沙漠湖。
干旱地区多湖泊的原因:干旱区河流径流量较小,在干旱区不能形成大的径流,没有力量穿越干旱区;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其穿越能力更小,构造成因。
青藏高原湖区:与冰川活动有关,大部分为冰蚀湖和冰渍湖。
季风区:大部分是古代的河道和海湾形成;洞庭湖,太湖,洞里萨湖(柬甫寨)
西亚区:干旱的沙漠湖为主,还有构造湖也多(亚美尼亚高原)。
2、各具特色的湖泊——主要湖泊介绍
(1)里海:面积:37万km 2,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占世界湖泊总
2.世界自然地理 篇二
例1 (2015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 9~11题) 圣劳伦斯河 (图1a) 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1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 (1) ~ (3) 题。
(1) 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
A.2个月B.3个月
C.4个月D.5个月
(2) 据图示信息推测, 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3) 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
1加深河道2绿化河堤3分段拦冰4拓宽河道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题思路】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河流水文特征和凌汛的知识。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 (1) 题, 河流结冰, 水温一定在0℃以下。根据蒙特利尔气候资料可以看出, 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月份从12月到次年3月, 可以得出蒙特利尔河段结冰期为4个月。第 (2) 题, 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 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流水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 即使在0℃ 以下, 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 水的结冰温度会降低。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有水电站的信息提示, 推测河流落差大, 水流速度快, 冬季不易出现结冰现象。第 (3) 题, 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 (河流解冻) 不断累积, 堵塞河道, 抬高水位形成洪水。分段拦冰, 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 通过拓宽河道, 可以降低水位, 以减少凌汛的发生, 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的危害。
【参考答案】 (1) C (2) B (3) C
例2 (2015年天津文综卷, 第14题) 读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1) 结合图2 所示信息, 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T岛盛产甘蔗, 并建立了制糖厂, 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2) 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 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大气降水的因素、工业区位选择。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 (1) 题,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形势、地形、洋流等。T岛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盛行上升气流, 降水多;该岛的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从海洋带来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 所以多地形雨;图示沿岸有暖流经过, 增温增湿, 降水增多。第 (2) 题, 工业区位选择主要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经济效益主要考虑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成本中, 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主导因素, 降低主导因素的成本, 是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甘蔗制成糖, 重量大减, 所以把制糖厂建在本岛, 可以降低运输原料的运输费用, 降低生产成本;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低, 地租较低。
【参考答案】 (1)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 大气增温、增湿。
(2) 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 (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 。
二、解题策略
(一) 从知识网络构建上把握主要内容
(二) 重难点、考点归纳
1.世界著名的海峡、运河定位———交通要道图的判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以海峡、运河图等为背景, 考查考生对气候、水文及相关的时间计算、空间定位等综合知识的试题屡见不鲜。复习时要熟悉世界上重要的海峡、运河等交通要道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麦哲伦海峡。
2.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亚洲:地形复杂, 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面积广大,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欧洲:海拔最低, 以平原、山地为主, 冰川地形广布。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 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且由西向东大陆性逐渐增强。
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 以高原、盆地为主, 地势起伏较小。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伏和缓的地形, 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 虽在赤道附近, 却为热带草原气候。
北美洲:三大地形区纵列分布: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和低矮山地。中部平原贯通南北, 大陆性特征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 使大陆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南美洲:三大地形区:西部山地, 东部高原, 中部平原低地。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 使大陆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 平原向东开口, 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
大洋洲: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 中部平原, 东部山地。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使东侧降水较多, 气候区呈狭长分布;西侧背风坡, 降水少。
南极洲:冰雪大陆, 平均海拔最高。平均海拔高, 冰雪阳光反射强烈, 是酷寒原因之一。
3.世界主要地区
世界主要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不同尺度区域 (如地区、国家)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1) 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联系
(2) 亚洲气候特征、成因及分布
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成因:1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 地形起伏大, 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2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 促成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大;3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 冬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分布:如下模式图 (图5) 所示。
(四) 运用综合法、比较法掌握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1.相似区域的比较
(1) 欧洲西部和东南亚区域比较
(2) 中东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比较
2.国家区域差异的比较
(1) 对比国家区域差异的方法。
(2) 实例分析———印度和巴西两国区域差异的对比
三、命题预测
命题角度:2016 年高考命题趋势预测:以热点区域 (如亚太地区、中东地区、南美洲) 及重要国家和事件 (如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冲突) 为背景, 以热点区域图 (大比例尺) 、地理事物分布图、表格数据等呈现材料, 考查某个区域或国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命题趋向空间定位、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和产业活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题型以综合题为主。下面仅以重要国家为例说明其高频考点:
日本:日本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日本工业的分布;日本工业布局的转移及其原因。
印度:印度的季风气候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印度麻纺织工业和棉纺织工业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其成因;班加罗尔发展电子工业的区位条件。
澳大利亚:说明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模式的利弊;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俄罗斯: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依据俄罗斯的地形、气候、资源分布特点, 分析其工业发展及交通运输布局特点。
美国:美国的主要农业带分布及发展条件;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位条件;美国的铁路运输线走向特点及原因;美国高新技术产业 (硅谷) 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条件。
巴西:亚马孙平原分布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原因;巴西热带雨林及危机 (雨林的作用、破坏的原因、造成的危害) ;亚马孙河的航运条件优越, 但内河航运并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巴西人口、城市和经济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四、能力测试
2016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归属里约热内卢, 巴西成为南半球继澳大利亚之后举办奥运会的第二个国家。结合巴西和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图 (图9) , 回答1~2题。
1.关于两国家地理环境及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经度不同, 干湿状况大致相同
B.纬度相近, 主要植被极为相似
C.面积相当, 矿产能源大致相同
D.气候各异, 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2.巴、澳两国家对土地及生物资源过度或不合理利用, 最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荒漠化 水土流失
B.森林破坏 荒漠化
C.黑土退化 环境污染
D.沙尘暴 海平面上升
读世界某区域水系分布图 (图10) , 回答1~2题。
3.图中乙阴影可能为 ()
A.山脉B.裂谷
C.河流D.海洋
4.图中季节河的汛期最有可能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原创) 5.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现有核电站55座, 核电比例达到30%, 计划到2030年将核电比例提高到41%。图11为日本工业区 (阴影部分) 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日本某企业大量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 中、日在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图12所示。
(1) 指出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因素。
(2) 分析日本向中国转移产业的特点及该类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简述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站的原因。
(4) 2020 年夏季奥运会在东京举办, 说明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将给日本带来的经济利益。
(改编) 6.环境学家认为, 随着全球变暖, 北冰洋冰层融化, “西北航道”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变成“通航大道”。结合图13, 回答问题。
(1) 据图13描述“西北航道”路线。
(2) 即使“西北航道”开通, 也是世界上最险峻的航线之一, 说明航行的船泊为避免冰山撞击, 应该采取的信息技术手段。
(3) 你是否赞成开辟“西北航道”?请说明理由。
(原创) 7.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是黑海北部海岸上的一个半岛, 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 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随着乌克兰政局持续动荡, 黑海周边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图14为黑海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 也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地理分界线。大高加索山脉南坡的雪线分布海拔比北坡低。索契是俄罗斯唯一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旅游度假胜地。
(1) 指出索契的气候类型, 并分析大高加索山脉南坡的雪线分布海拔比北坡低的主要原因。
(2) 阐述甲海峡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3) 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区, 分析该区域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巴西以湿热气候为主, 澳大利亚以干热气候为主, 人口都分布在东南沿海。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受自然环境要素影响, 如受海陆位置、气候、地形等要素影响。
2.B巴西热带原始雨林是世界性的环境资源, 对全球气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大面积热带草原若过度放牧, 则可能出现土地荒漠化。对某种资源的过度或不合理利用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要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A图中阴影区两侧河流分别向东、向西流, 所以阴影区为分水岭, 故为山脉。
4.D根据图中西临地中海, 且多季节性河流可以判断该地区为西亚, 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区,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冬季受来自地中海的西风影响, 降水较多, 形成汛期。
5. (1) 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地形: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 平原仅分布在沿海地区。资源:日本本土矿产资源短缺, 发展经济需从国外进口矿产资源。经济:日本国内市场有限, 对外贸易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工业布局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可大大节省运输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
(2) 主要是辅助部件生产和组装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措施:提高生产技术, 完善产业链, 进行产业转型等。
(3) 日本常规能源不足;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利用核能发电能量巨大;日本技术先进。
(4) 兴建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人口, 拉动日本经济增长。
6. (1) “西北航道”是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 再经过白令海峡进入太平洋的航道。
(2) 借助全球定位系统。时刻追踪监测冰山移动的位置, 并向船舶发出预警, 使船泊做出相应导航措施。
(3) 答案一:赞成。因为西北航道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捷径, 节省时间和运费, 航运效率高;促进欧亚之间的贸易往来, 利于北极地区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促进沿岸地区经济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二:不赞成。西北航道即便开通, 也是季节性通航。西北航道开通, 会干扰当地自然环境, 加剧海冰的融化, 对全球气候产生进一步影响;会带来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加速资源枯竭;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减少生物多样性, 破坏生态平衡, 且不可逆转;由于航道险峻, 航行对船舶和航行技术要求高, 增加危险和航行成本;引起主权之争, 给当地地区安全带来威胁。 (言之有理即可)
7. (1) 地中海气候;由于南坡位于西风带 (盛行西风) 的迎风坡, 降水多, 冰雪积累多, 雪线低。
(2) 该海峡是土耳其海峡, 是西亚、北非和南欧通往黑海的咽喉, 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成为里海石油外运的捷径。是俄罗斯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战略屏障,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3.“世界地理”专题复习 篇三
【命题角度】近些年的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重点比较明晰,考查的主干知识是地球运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人类活动与区位因素,环境问题(包括资源、能源问题和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等,而这些知识都需要建立在区域地理基础上;试卷往往以热点问题、热点区域为切入点来设计问题情境。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在高三复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区域地理主要提供一些背景知识,考查高中地理。所以在复习中不必面面俱到,重点是要抓好三方面内容:在什么地方?有什么重要地理事物?存在什么显著、特殊的地理现象?在此基础上,应结合高中地理内容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及区域开发的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及其改造(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所谓热点区域,对于世界地理来说,主要是长期动荡的地区、环境问题敏感地区、交通咽喉区、经济发达地区、地理特征特殊地区以及一年内的重大自然社会热点地区等。
【知识清单】
二、复习方法
1.系统复习
(1)抓地图,建立空间结构,落实地理事象。从高考对区域地理的定位看,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用高中地理原理解释区域地理事象,用区域地理事象印证高中地理原理,从而使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密切联系起来。因此,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区域地理事象,需抓好地图这个信息量大的载体。
第一步是空间定位。最主要的方法有:利用重要经纬线定位;根据海陆轮廓、湖泊形状、山河走向定位;建立几个重要的控制点(如30°N、30°E)等。
第二步是重要地理事象的落实。相关的地理事象可以结合高中地理知识线索进行落实,如在一幅区域地图上涉及到高中地理知识应该落实的地理事象有:经纬度(地球运动类题目和气候类题目)、大气环流、地形与地质作用、河流湖泊等水文情况、自然带、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人口与人种、主要城市及区位、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与区位、区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
平时要求学生看地图时,尽可能细致些,遇到有“特征”的地方要进行定格(定格的范围可大可小,一般宜从小到大,这样既有整体,又有局部,重点突出)。所谓有“特征”,可以是热点地区、交通要道(如海峡),也可以是地理事象特殊的地区(如图2,涉及到两大洲、两大洋、两气候、两国家、两条重要的经纬线等)。
(2)抓特征,注意因果联系,梳理网络结构。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此,教学中要对各种复杂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用“纲要信号”教学法揭示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欧洲的“纲要信号”图示,将欧洲海洋性特征的来龙去脉及影响结果很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图3)。
通过“纲要信号”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结构图,突出了地理的“理”性思维,可以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开发了学生智力。
用“纲要信号”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抓住区域的整体特征,而且也可以使其懂得一个区域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地理位置和地貌是区域的两大核心要素。
2.拓展复习
(1)勤联想,重视点面结合,强化知识迁移。学习区域地理的重点是抓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学习区域特征可以用“纲要信号”法揭示区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学习区域差异,则宜运用联想比较的方法。
将联想思维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是一种实效性非常高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地理复习中,教学生经常性地运用联想思维,从一种知识经验想到另一种知识经验,由已想到的一种地理事物联想另一种或几种地理事物,扩大思路,建立起地理知识的“联想集团”,并产生许多新设想、新构思、新创意等,这样既提高了复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主要有相似联想思维能力、相关联想思维能力、对比联想思维能力、因果联想思维能力等。如图4是单一的相似联想,图5是综合联想。
(2)联政史,关注热点区域,提升综合能力。与政史结合的文综考试,使区域地理地位更加凸显。因此,要摸透时政热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地理情况。如中东巴勒斯坦地区,应掌握该地区的纬度位置、气候特点、周边邻国、死海、两大板块、两大民族、两大宗教等。联系政治、历史不但可拓展学生的视角,也使学科教学更加丰富生动。
三、精题剖析
例1:图6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之间为陆地。读图判断(1)~(4)题。
(1)PQ线位于:
A.北半球 东半球 B.南半球 西半球
C.北半球 西半球 D.南半球 东半球
(2)下列四项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 B.泰姬陵
C.好望角 D.格林尼治天文台
(3)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是:
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 B.盛行东北季风
C.时逢干旱D.气旋活动频繁
(4)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经过
C.是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立意分析:这是一道比较独特的空间位置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应变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考查多方面的地理知识。
呈现方式:试题采用经纬网定格和类似剖面线相结合的方法,把某个区域呈现出来,对学生的区域定位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技巧:第(1)题,从图示的经线看,这一区域为东半球,且120°E经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若30.5°是北纬,则此地为长江三角洲一带,再往东就进入了太平洋,而题干信息显示却是一大块陆地,可见,该30.5°是南纬,答案为D。
第(2)题,从以上分析可知,位于南半球的该陆地位于我国东南方向,所以“澳大利亚”便浮出水面。且第(2)题中B(印度)、C(南非)、D(英国)从经度看明显可排除,A选项更印证了这个国家是澳大利亚,答案为A。
第(3)题,如果不知道X地属什么气候,也可运用排除法:A与C意思相同,所以均不对;澳大利亚西部没有季风气候,所以B去除。另外,从X地处于30.5°大陆西岸这一点来看,可断定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当北京为多雨季节——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正是地中海气候多雨的季节,答案为D。
第(4)题,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概念,同时对主要国家位置、气候、洋流等的分布了然于胸,做到胸有成“图”。要做到这一点,复习时关键要掌握几条经纬线: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0°经线、75°E线(或80°E、90°E,即通过我国西部的经线)、120°E(通过我国东部,东八区中央经线)、180°经线、75°W(华盛顿时间,西五区的中央经线,过美国东部,南美洲西部)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N、40°N、南北极圈等。30.5°纬线处,120°E以东有大片陆地,很显然,由于我国东部以东是一片大洋,所以此30.5°必为30.5°S,这样,“我国东南部的大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就显现出来了。因此,第(4)题就变得很简单:澳大利亚东南的新西兰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自身在印度洋板块内;东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世界主要的水稻生产国在亚洲季风区。故答案为C。
参考答案:(1)D (2)A (3)D (4)C
例2:读图7所示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最具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_______。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所以,________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资源。
(2)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的决议,由什么民族在该区域的______建立国家?在该地区建国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为何插手该地区事务?举例说明其如何插手的?
立意分析:该题以世界热点地区为切入点进行命题,考查了该地区最突出的环境特点——资源特点、气候特点与成因及其对当地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等,要回答以上问题,关键是对该区域地图进行判断。
呈现方式:该题以热点地区为切入口来设计题目,这是文科综合命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一是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环境问题、人口剧增等,仅靠某一学科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求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综合考试也正基于这一事实,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二是能融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于一体——体现试卷的综合性。
解答技巧:第(1)题,区域地图的判读要从经纬度、海陆及国家或地区轮廓、重要地理事物的特征等方面入手。由上述方法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有三方面重要内容使其成为世界的焦点:一是阿以(或巴以)矛盾,二是世界油库,三是重要的战略要道。所以该地区最具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就是石油。从纬度位置及“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可知,本区域不但干燥,还很炎热,所以,水资源成为当地生产生活的限制性因素。
第(2)题,主要考查历史问题,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希伯莱人)的祖居地,后流散到世界各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战后获得世界大国的支持。
第(3)题,主要考查政治问题。弱小的以色列为何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围圈中成长并迅速强大,这完全依靠美国的支持。因为中东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战略资源,美国通过支持以色列,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平衡,然后通过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从中获利。
参考答案:(1)石油 炎热干燥 水(2)犹太民族 巴勒斯坦地区 以色列国 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的祖居地;历史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民族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世界大国的支持(3)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全球利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东地区是美国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的重要供应地 通过支持以色列,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平衡来插手中东事务。
四、试题链接
地区试题
1.读某国位置及相关资料图(图8),完成(1)~(2)题。
(1)关于甲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沿海,海洋性气候显著
B.位于内陆,降水稀少
C.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干冬湿
D.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影响,气候干热
(2)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外来人口多从事农牧业
B.当地以白种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C.因为石油危机,当地居民大量外迁
D.侨汇、石油、旅游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2.图9为欧洲西部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7月份欧洲西部等压线分布的是____(填甲图或乙图)。
(2)甲、乙两图中南北气压差大的是___。分析其形成原因。
(3)甲图中A国首都因大量使用地热能而成为著名的“无烟城市”。试分析该国地热能丰富的原因。
(4)写出B河流的名称______。并简述B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1.(1)D(2)B 2.(1)乙图(2)甲图 l月份(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北部地区,且南部的白昼时间也长于北部地区,因此,南部地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大于北部,南北部温差大,所以气压差也大(3)该地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或两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薄弱,地热资源丰富(4)莱茵河 自然原因:水量较大,水位变化小;水流平缓,河道较宽;无冰期。社会经济原因:流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原创试题
1.“朝核问题”是一个世界敏感的问题,参加朝核问题谈判的有6个国家:中国、朝鲜、韩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读图回答(1)~(2)题。
(1)图10是其它五国首都与北京的相对方位及距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d、e分别是美、朝、韩、日、俄的首都
B.五国首都都是温带气候
C.五国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
D.从a国首都飞往北京的飞机,最近距离的航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2)朝鲜与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国都曾被美国指责为“邪恶国家”,有关这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临海国家②都是亚洲国家③都是发展中国家④石油资源都很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009年10月3日0点50分(北京时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丹麦哥本哈根(55.6°N,12.7°E)隆重宣布获得2016年奥运会承办权的城市是巴西里约热内卢(22.9°S,43.2°W),与里约热内卢一起竞争的候选城市还有美国芝加哥、西班牙马德里和日本东京。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是里约热内卢的是_______。当里约热内卢获得选举胜利的时候,其区时是_______,此时甲、乙、丙、丁四地白昼长度由长到短的排序是_______。
(2)里约热内卢与其它3个竞争城市相比主要的劣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处是著名的________渔场;B处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若图中阴影区域的水温异常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现象。
(4)写出自然带①、③的名称:①_______,③ _______。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
4.世界地理趣味知识 篇四
1、世界盐度最高的海:红海
2、世界盐度最低的海:波罗的海
3、世界岛屿最多的海:爱琴海
4、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塘江潮
5、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
6、世界最小的洋:北冰洋
7、世界海运最繁忙的洋:大西洋
8、世界最大的寒流:西风漂流
9、世界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暖流
10、世界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11、世界分属两国最大的岛屿:新几内亚岛
12、世界唯一分属三国的岛屿:加里曼丹岛
13、世界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
14、世界最深、最宽的海峡:德雷克海峡
15、世界最曲折的海峡:麦哲伦海峡
16、世界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17、世界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
18、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19、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20、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21、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2、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23、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24、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25、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26、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27、世界最低的湖泊:死海
28、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29、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马干沙漠 30、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区:黄土高原
31、世界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32、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33、世界最深的河流峡谷:金沙江的虎跳峡岩溶地貌
34、世界最发育的高原:喀斯特高原
35、世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
36、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37、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
38、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指干流):多瑙河(9)
39、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40、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41、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4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比利尔湖
43、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44、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印度的乞拉朋齐
45、世界降水最少的地方: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
46、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区:亚洲东部季风区
47、世界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日本
48、世界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美国
49、世界最大的石油储集区:波斯湾油区 50、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沙特阿拉伯
51、世界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52、世界产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
53、世界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54、世界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
55、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
56、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中国的三峡水电站
57、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位居世界第二
58、世界核能发电最多的国家:美国
59、世界铁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俄罗斯 60、世界铝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几内亚 61、世界铜矿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 62、世界锡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63、世界产锡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 64、世界黄金储量最多的国家:南非 65、世界黄金产量最多的国家:南非 66、世界白银产量最多的国家:墨西哥 67、世界金刚石储量最多国家:刚果 68、世界铀矿储量最多的国家:美国 69、农作物产量之最: 水稻:中国
小麦:美国
玉米:美国
棉花:中国
大豆:美国
香蕉:中美
花生:印度
芝麻:印度
油菜:中国
烟草:中国
向日葵:俄罗斯
甜菜:俄罗斯
茶叶:印度
蚕丝:中国
黄麻:印度
咖啡:巴西
苹果:俄罗斯
竹子:中国
花卉:荷兰 葡萄:法国
椰枣:伊拉克
长绒棉:埃及
可可:加纳
剑麻:坦桑尼亚
油橄榄:西班牙或意大利
甘蔗:印度或巴西
橡胶:马来西亚
油棕:马来西亚 70、农作物之故乡:
水稻:中国
小麦:中国
玉米:墨西哥
马铃薯:南美洲 大豆:中国
可可:南美
花生:南美洲
茶树:中国
桑蚕:中国
烟草:南美
黄麻:东南亚
咖啡:北非
橡胶:亚马孙河口
丁香:马来群岛
柑橘:中国
葡萄:地中海沿岸
菠萝:南美
核桃:伊朗
栗树:中国 71、畜牧业、渔业、林业之最:
养猪:中国
养马:中国
养牛:印度
养羊:澳大利亚
羊毛出:澳大利亚
骆驼:索马里
养鸡:中国
蜂蜜:俄罗斯
渔场:北海道
森林资源:俄罗斯 热带雨林:巴西
木材进口:日本 72、工业之最:
钢铁:中国
造船:日本
汽车:日本
水泥:中国
化肥:中国
造纸:美国
手机:中国
电话:中国
飞机:美国
计算机芯片:美国
彩电:中国
冰箱:中国 73、交通之最:
铁路:美国
公路:美国
高速公路:美国74、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75、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欧洲
76、世界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亚洲
77、世界跨经度最大的大洲:南极洲 78、世界最热的大洲:非洲
79、世界山脉最多的大洲:亚洲 80、世界活火山最多的大洲:亚洲
81、世界高峰最多的大洲:亚洲
82、世界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俄罗斯
83、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84、世界人口最密的国家:摩纳哥
85、世界水城:威尼斯
86、世界雾都:伦敦 87、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
内河航程:俄罗斯
88、伊斯兰圣地:麦加
89、世界电影城:洛杉矶
90、世界啤酒城:慕尼黑
91、世界汽车城:底特律
92、最著名的金塔:缅甸瑞光大金塔 93、地壳最薄:太平洋海沟 94、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硅藻
95、世界最长的城墙:长城
96、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97、世界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98、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99、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100、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101、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0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103、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104、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105、世界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委内瑞拉)106、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 107、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108、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109、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110、世界热极:巴士拉(伊拉克)111、世界冷极:南极极点附近-89.2℃ 112、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113、世界旱极:阿塔卡拉沙漠(智利北部)连续91年无雨 114、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115、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116、世界最高的死火山:阿空加瓜山(南美洲)117、世界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日本)周长达100千米 118、世界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19、世界最长的洞穴:猛犸洞(美国)长240千米 120、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5.世界地理知识 篇五
产椰子最多的国家:菲律宾(占世界产量1/4以上)
产柑橘最多的国家:巴西
最大橡胶生产国:泰国(马来西亚?)
最大蕉麻生产国:菲律宾
长绒棉:埃及
可可:加纳
剑麻: 巴西 坦桑尼亚
油橄榄:西班牙或意大利
甘蔗:巴西
油棕:马来西亚
农作物之故乡:
水稻:中国
小麦:中国
玉米:墨西哥
马铃薯:南美洲
大豆:中国
可可:南美
花生:南美洲
茶树:中国
桑蚕:中国
烟草:南美
黄麻:东南亚
咖啡:北非
橡胶:亚马孙河口
丁香:马来群岛
柑橘:中国
葡萄:地中海沿岸
菠萝:南美
核桃:伊朗
栗树:中国
畜牧业,渔业,林业之最:
养猪:中国
养马:中国
牛最多的国家:印度(约3亿多头,占全球总数的1/5)
羊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有2亿多只,人均12500只)
羊毛出口最多:澳大利亚
绵羊出口最多:澳大利亚
骆驼:索马里
养鸡:中国
蜂蜜:俄罗斯
渔场:北海道
森林资源:俄罗斯
热带雨林:巴西
木材进口:日本
工业:
钢铁:中国
造船:日本
汽车:日本
水泥:中国
化肥:中国
造纸:美国
手机:中国
电话:中国
飞机:美国
计算机芯片:美国
彩电:中国
冰箱:中国
交通:
铁路:美国
公路:美国
高速公路:美国
内河航程:俄罗斯
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 2350m
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300m
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400万Km2
最小的洲——大洋洲,900万Km2
跨纬度最多:亚洲
最热:非洲
山脉最多:亚洲
活火山:亚洲
高峰最多:亚洲
海岸线最长:俄罗斯
跨两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
水城:威尼斯
佛教寺院:泰国
伊斯兰圣地:麦加
电影城:洛杉矶
啤酒城:慕尼黑
汽车城:底特律
港口:鹿特丹
最冷的首都:雷克雅未克
雾都:伦敦
音乐之都:维也纳
地壳最薄:太平洋海沟
分布最广的海洋生物:硅藻
最长的城墙:长城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
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最著名的金塔:缅甸瑞光大金塔
七大洲的平均海拔
南极洲 2350m
亚洲 950m
北美洲 700m
非洲 650m
南美洲 600m
大洋洲 400m
欧洲 300m
占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
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
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拉丁美洲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区。
最大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13667个,6000个能住人),素有“千岛之国”之称,
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亦有“火山国”之称。
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美国。
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美国。
生产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国家:科特迪瓦。
最长的纬线:赤道
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
人工林面积最大:中国
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日本
最集中的华人华侨分布区:东南亚
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
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印度
石油储量、产出和输出最多:西亚和北非
阿拉伯国家人口最多城市:埃及首都开罗
埃及在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亚历山大港
黑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
黄金、金刚石产量世界第一:非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非洲
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德国
出产农产品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港口:纽约
在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旧金山、洛杉矶
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南美洲
牛肉出口世界第一:阿根廷
拉丁美洲面积与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
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逐航道中心线上(530N),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曾母暗沙(40N附近),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0E),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0E)
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在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在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中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漠河镇,一月份平均气温为—30.6。曾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温。
中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七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州”,那里的极端最高温曾达49.6℃。
中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6558mm,
中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量仅5.9mm。
冬季中国是同纬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同为纬度上除沙漠地区以外最热的地方。
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青藏高原湖区
中国面积、水容量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Km,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水能资源蕴藏量第一:中国,6.8亿Kw,以长江水系最多,雅鲁藏布江水系次之。
中国发电量最大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是全球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中国能源:煤居首,石油、天然气次之
中国铁矿储量最多的地方: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中国第一大渔场:东海的舟山渔场。
中国最大的盐场:渤海西岸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
人工造林成绩最显著的国家:中国
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
中国最大的城市、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和重要港口:上海
中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
中国著名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
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
中国主要对外贸易国:美国、日本、韩国、西欧和东南亚各国。
中国主要外贸口岸: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
中国的天然森林宝库: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中国高教、新闻、出版及图书、博物馆全国第一的城市:北京
中国蚕丝主要产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中国甘蔗主产区:两广、台、闽。
中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
中国人口集中,工、农业和内河水运最发达地区:长江流域
中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拉萨以北的羊八井
中国面积最大岛屿:台湾岛
台湾岛最大的湖泊:日月潭
樟脑产量全球第一:台湾
香港进出口贸易的首位:中国内地
全球产粮第一:中国
全球产棉第一:中国
全球肉类生产第一:中国
全球产布第一:中国
全球产煤第一:中国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约13亿人)
人口最少的国家:梵蒂冈 (约990人)
人口最少的地区:皮特凯恩群岛(共50人)
人口最密的国家:摩纳哥(面积1.95 Km2,住32409人,16620人/ Km2)
人口最稀的国家:蒙古国(面积156.4万Km2,住280万人,1.8人/ Km2)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加拿大(80Km)
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博茨瓦纳(29.36‰)
死亡率最低的国家:科威特(202.42‰)
出生率最高的国家:尼日尔(年51.33‰)
出生率最低的国家:德国(2005年8.33‰)
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德国
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安哥拉(平均187.49‰)
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新加坡(平均2.29‰)
妇女生育率最高的国家:尼日尔(1:7.46)
妇女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新加坡:1:1.06)
自杀率最高的国家:立陶宛(0.421‰,男性0.743‰,女性0.139‰)
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美国(2005年为12兆332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卢森堡(为75130美元)
国民预期寿命最长的国家:安道尔(20平均寿命有83.51岁)
国民预期寿命最短的国家:斯威士兰(年平均寿命只有33.22岁)
最年轻的共和国:尼泊尔(205月28日宣布废除君主制)
最长的国歌: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国歌《金色的孟加拉》它长达142小节。
最短的国歌:巴林国歌——Bahrainona 《我们的巴林》(只有7小节)
歌词最短的国歌:乌干达国歌 全曲仅八小节
最古老的国旗:丹麦的红底大白十字国旗。
最长的边境: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边境(6416Km)
一天开始最早的国家:基里巴斯(也是唯一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最富有的国家:瑞士(人均占有财富64.8万美元)
湖泊最多的国家:芬兰(18.8万个),称“千湖之国”
水最昂贵的国家:科威特
行政区划
最北端的首都: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
最南端的首都:新西兰首都惠灵顿
最西及最东端的首都:斐济首都苏瓦?
海拔最高的首都: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
离赤道最近的首都:南美厄尔多尔的首都——基多。
最大的城市:呼伦贝尔市(263953 Km2)
最小的城市:荷兰海牙马德罗丹小人国
人口最多的首都:日本首都东京(总人口约1200万人,整个城市群共有3500万人)
最北端的城市: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位于北纬78度)
人口最稠密的最北端小镇: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尔松
最南端的城市:阿根廷乌斯怀亚(南纬54度50分)
最早用鲜花报时的城市:日内瓦(已有28年历史)
人口最密集的岛屿:香港鸭脷洲(面积1.3 Km2,住9万人,6万人/ Km2)
人口最密集的城市:马累(马尔代夫,住46.98万人, 48007/ Km2)
人口最密地区:香港旺角(13万人/ Km2)
人口最稀的地区:格陵兰(0.1人/ Km2)
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划:萨哈共和国(310.32万Km2)
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划:北方邦(总人口17592.23万)
妇女生育率最低的城市:香港(1:0.95)
全球密度及宽广度最高的天际线:香港——计法是相等于扣除最低值的90米或295呎,所有建筑物高度的总和(以米计算,不包括塔尖)。而独立塔则以他们一半的高度来计算。
最早成立的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
最长的洋流:南极环流(21000Km)
最大的湿地:潘塔纳尔湿地(总面积24 Km2)
最大独立岩石: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周长9.4Km)
地层最厚:钦博拉索山( 南美洲厄瓜多尔中部)从地心到山峰峰顶为6384.1Km。
从结构体底部到顶部的最高峰:冒纳凯亚火山(Mauna Kea,夏威夷岛,海拔4205m,海下5998m,总高达10,203m)
体积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夏威夷岛,海拔4169m,火山体积达7.5万Km3)
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m,是西、南半球最高峰)
最高的活火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Ojos del Salado,海拔6893m)
最高的岛上山峰:查亚峰(Puncak Jaya,新几内亚岛,海拔4884米)
太阳系内已知的最高、体积最大的山及火山:奥林帕斯火山(火星,高约27Km)
最长的陆上山系:安第斯山系(长7500Km)
最长的海底山脉:中洋脊(Mid-ocean ridge,长80000Km?)
最低的火山:笠山(笠山,日本,高112m)
最大的河中岛:巴纳纳尔岛(Bananal Island,巴西托坎廷斯,面积20000 Km2)
最大的湖中岛:马尼图林岛(Manitoulin Island,休伦湖,面积2766 Km2)
最大的淡水湖中岛:马尼吐岛。
最大的岛中湖中岛:沙摩西岛(Samosir,苏门答腊岛多巴湖(Lake Toba),面积达520 Km2)
最大的陨石坑类湖中岛:连尼尼华撤拉岛(René-Levasseur Island,加拿大魁北克省,面积达2020 Km2)
最大的沙质岛:芬瑟岛(澳大利亚昆士兰,面积1630 Km2)
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马拉若岛(巴西亚马孙河口,面积40100 Km2)
最大河口冲积岛和最大的沙岛:崇明岛(面积1200 Km2)
人口最多的岛屿:爪哇岛(人口12400万)
人口最密的岛屿:鸭脷洲(68200人/ Km2)
人均寿命最短的岛屿:岛国瑙鲁(全岛只有1.3%的人能活到60岁)
最深的海:新赫布里海沟(最深处9175m)
最浅的海:亚速海(平均13m,最深处15.3m)
最古老的海:地中海
生存生物最少的海:黑海
沿岸国家最多的海:加勒比海(20个)
岛屿、海湾、海沟和火山分布最多的大洋:太平洋
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峡谷:水手号峡谷(Valles Marineris,火星,长达4500Km,阔200Km,深11Km)
最长的大峡谷:怒江大峡谷 (全长600多Km)
最干燥的沙漠 :阿塔卡马沙漠在南美秘鲁,最干燥的沙漠。曾连续400年没下过一滴雨,地理环境相当恶劣。
中国盆地海拔排行
柴达木盆地海拔,2000米——3000米,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海拔,1000米——2000米,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海拔,500米——1000米,中国第二大内陆盆地。
四川盆地海拔,200米——500米,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盆地。
吐鲁番盆地 < 200米,我国最高气温所在地。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树立信心是学好地理的前提
虽然同学们现在在地理学习上遇到了一点困难,但一定要有信心学好它。平时上好每一节地理课,在课堂上积极思维,把教师讲的概念、原理理解,如有不懂的地方,应及时提问,每堂课的内容要及时消化,课后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坚持这样做,肯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学会看图用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技能,平时的习题,考试的试卷中都有“读图回答”类的题目。同学们可以先看课本上的一些原理图、示意图,仔细观察,把课本知识落实在图上,同时要注意图形的变异。
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下面结合北美简易图像,说明如何分析它的气候特征。并介绍综合法的一般步骤。
图中哪种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1)指出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的问题。
(2)根据事物的组成分解成部分。如分析气候成因,就要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气压及风带等方面去分析。
(3)分析各因素的特点,看它们在构成地理事物中起了什么作用。由上图可知,纬度、西风和地形的特点都对北美气候产生了影响。
(4)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上述因素中,纬度位置决定了北美主体在北温带,并处在西风控制范围,南北纵列的高大地形阻碍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进入。这反映了北美纬度、西风同地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谐音记忆法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下列几个地理方面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低点死海,海平面以下392米(死孩是三舅儿);
6.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篇六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一、教材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气候类型的判断。
四、学情分析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六、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八、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问题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世界海陆分布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北半球有谁?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学生活动]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
[总结]、七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2、四大洋的分界线
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最窄处。
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
太平洋与印度洋: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51’线至南极大陆。
太平洋与大西洋
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16’线为界。
大西洋与印度洋: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线。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学生活动]探究二: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
[总结]、等温线的影响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
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②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则向北凸;7月份正好相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
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
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如何影响等温线?
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有几种?
盆地增温,山地降温两种。
[学生活动]探究三.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填下表:
[总结]
2、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 因
气候特征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间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ks5u
南北纬10°~回归线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
ks5u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或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岸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
亚寒带
针叶林气候
北纬60°~70°间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冬长寒夏短凉
寒带
苔原带
北纬70°~80°间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带
南北半球极地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而降
[学生活动]探究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总结]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一般方法是:年气温曲线图首先读最冷月、最热月的气温,说明冬夏温差的大小,判断热量带。一般说,最冷月气温大于15℃为热带,0~15℃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15℃为温带。最热月气温低于0℃为冰原气候,0~5℃为苔原气候。其次是读春(4月)、夏(7月)、秋(10月)、冬(1月)各自代表性的四个月份(北半球)的气温值,进行比较,得出季节变化的不同特点。降水柱状图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坐标,读出每个月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说明该地全年降水的多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全年各月的降水量等
[教师补充讲解][易混点]人种和民族的区别
人种和民族是两个概念,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鼻型等,地球上可分为黄、白、黑色三大人种,各人种的外部特征有许多差别,但无优劣之分,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的文化。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民族。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见学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见学案结构)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十一、学案设计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
学科:地理
编写人:宋东艳
审稿人:
《世界地理概况》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世界地理概况,初步把握世界海陆分布、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二、预习内容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陆地部分>: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_____(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世界最大的岛:_________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世界面积最大:___________
群岛:世界最大:_________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洋部分>:
.几个概念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2.大洋的概况
_____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____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_____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_____、海沟和______等地形
海陆变迁与地形变化部分
.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____、_____、______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里大气中的水热、运动状况。
2.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日最高气温:每日________时。
日最低气温:每日日出前后。
(2)年变化和年较差:
北半球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
陆
海
洋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的纬度规律是_____________
3、降水
(1)大气中的水汽:______和蒸腾
(2)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成正比
(3)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降水量线:人们根据世界各地气象记录,把降水量相同地点在地图上连起来,这叫等降水量线
4、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位置、海陆分步、地形、气压带和风带、洋流等
5.气候的地区差异
6、陆地自然带
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大象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带
雨林两侧
全年分雨季、干季
热带草原
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
热带沙漠带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
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沙漠带
温带内陆
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
温带沙漠
野驴、双峰驼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
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东西两侧
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
冬长夏短,降水较少
亚寒带针叶林
熊、狐、松鼠
苔原带
针叶林带以北
气温很低,降水少
冰原带
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
酷寒
冰雪裸地
北极熊、企鹅
世界的自然资源
资源类型
世
界
分
布
土地资源
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现存的森林主要有热带雨林和__________林
2、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
草场资源、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等。
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野生动植物、橡胶树、可可、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南美洲特有的动物有树獭、卷尾猴、大食蚁兽、犰狳、巨嘴鸟等。
2、非洲是咖啡、枣椰树、油棕和香蕉等的故乡。
3、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有:澳大利亚的袋鼠、鸭嘴兽、鸸鹋等;
4、企鹅、磷虾、鲸等主要生活在南极洲。
矿产资源
基本特点、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锰、铅等。
2、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
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
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洛林铁矿、英国奔宁山脉附近的铁;美国的五大湖西部;印度的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煤、主要分布:①世界最大煤带是在亚欧大陆中部,从我国华北向西经x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美国和加拿大;③澳大利亚和南非。
2、欧洲的主要煤矿有: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英国的奔宁山脉。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
石油天然气
七大储油区:中东波斯湾,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亚洲(东南亚、中国),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北海地区的英国和挪威)。
其他矿产、南非的黄金,刚果的金刚石,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
2、智利的铜和硝石,秘鲁的铜,圭亚那的铝土。
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的居民
.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及原因: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北部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交通、城市发达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带、高原和山区
纬度高,气温低,赤道附近湿热,沙漠地区干旱,山区地势高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分布
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体质特征
肤色
白
淡黄或棕黑
黝黑
眼色
蓝灰
黑
黑
头发
眼色较浅,呈波状
黑而直
黑而卷曲
体毛
较多
中等
少
面庞
鼻梁高,嘴唇薄
扁平
嘴唇较厚
环境适应性
早期分布
较寒冷地区
温带
热带赤道地区
生态适应性
皮肤黑色素含量低,适应紫外线较弱的辐射状况;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是冷空气缓慢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
具有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过渡性
皮肤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紫外线;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卷曲,空虚充满空气,形成隔热层,保护头部。
(2)民族:世界近XX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XX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语言
说明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
使用较广的语言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俄语
国际上的重要语言
俄罗斯等
法语
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
法国等
西班牙语
取代了当地的语言
西班牙、拉丁美洲等
阿拉伯语
国际上的语言
西亚、北非等
(4)宗教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
佛教
亚洲、世界的政区
、世界的国家
(1)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是:。
(2)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是: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学习重难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二、学习过程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在世界地图上:
1、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
2、主要陆地地形类型有哪五种?
3、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填表: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亚洲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非洲
“高原大陆”,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欧洲
海拔最低,以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增强
南极洲
冰雪大陆,海拔最高
北美洲
三大地形,纵列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低山。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南美洲
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
大洋洲
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分布;西部背风坡,降水少,是小麦――牧羊带发展的限制因素。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思考: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
2、降水的空间分布,填表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气流为主
多
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大陆
岸多(受夏季风、台风影响)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
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
3、读世界气候模式图,说出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4、依次说出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
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6、说出各陆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
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煤炭、石油资源的世界分布是怎样的?
2、世界人口问题有哪些?解决途径是什么?
三、自我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下图是某海陆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各题。
(1)若图中F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
、两大洲,该地的气
候特点是。
(2)若图中F点只有一个季节受西风控制,该地的气候类
型是。
(3)在亚欧大陆上,图上G点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
主要成因是。
课后练习与提高
选择题
.图1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1回答1—4题。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④⑥⑦
D.②③⑤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4)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⑤⑥⑦
D.①⑤④⑥
2.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3.下列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工业国,又初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是
A.科威特
B.墨西哥
c.印度
D.巴西
下列日本工业区中,主要产业与苏格兰中部工业区基本一致的是
4.A.东京—横滨
B.大阪—神户
c.名古屋
D.北九州
5.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洋流分布
下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回答6—8题。
6.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7.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首都都是最大城市
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8.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读图,完成9—10题。
9.四图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海域、盐度最高的海域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0.四图中,畜牧业发达的和与北京时间时差最大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图1是“沿32°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图
2、图3分别是“气温降水玫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是,(海洋名称)③是
。(湖泊名称)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1米左右,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地质结构的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
2、图3中反映该区域气候类型的是图
,(填数字代号)另一图所表示的气候特点与本区域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其所属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4)目前,图1区域最主要的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是什么?简述其成因。(至少答出三条)
2.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
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当堂检测答案:(1)南美洲
大洋洲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比较多,季节分配均匀(2)地中海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学案设计]
世界地理概况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世界地理概况,初步把握世界海陆分布、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二、预习内容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陆地部分:
.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六块大陆:_____(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世界最大的岛:_________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世界面积最大:___________
群岛:世界最大:_________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
3.陆地地形
主要地形类型有哪五种?
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亚洲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非洲
“高原大陆”,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欧洲
海拔最低,以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增强
南极洲
冰雪大陆,海拔最高
北美洲
三大地形,纵列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低山。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南美洲
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
大洋洲
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分布;西部背风坡,降水少,是小麦――牧羊带发展的限制因素。
大洋部分:
.几个概念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2.大洋的概况
_____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_____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____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_____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_____、海沟和______等地形
海陆变迁与地形变化部分
.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____、_____、______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里大气中的水热、运动状况。
2.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日最高气温:每日________时。
日最低气温:每日日出前后。
(2)年变化和年较差:
北半球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大
陆
海
洋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的纬度规律是_____________
3、降水
(1)大气中的水汽:______和蒸腾
(2)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成正比
(3)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降水量线:人们根据世界各地气象记录,把降水量相同地点在地图上连起来,这叫等降水量线
降水的空间分布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气流为主
多
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大陆
岸多(受夏季风、台风影响)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
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
少
4、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位置、海陆分步、地形、气压带和风带、洋流等
5.气候的地区差异
6、陆地自然带
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
自然带名称
分布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大象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和东南部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带
雨林两侧
全年分雨季、干季
热带草原
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
热带沙漠带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
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沙漠带
温带内陆
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
温带沙漠
野驴、双峰驼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
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东西两侧
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
冬长夏短,降水较少
亚寒带针叶林
熊、狐、松鼠
苔原带
针叶林带以北
气温很低,降水少
冰原带
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
酷寒
冰雪裸地
北极熊、企鹅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及海陆变迁状况.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学习重难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二、学习过程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
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探究二: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
探究三.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
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
资源类型
世
界
分
布
土地资源
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
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现存的森林主要有热带雨林和__________林
2、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
草场资源、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等。
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野生动植物、橡胶树、可可、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南美洲特有的动物有树獭、卷尾猴、大食蚁兽、犰狳、巨嘴鸟等。
2、非洲是咖啡、枣椰树、油棕和香蕉等的故乡。
3、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有:澳大利亚的袋鼠、鸭嘴兽、鸸鹋等;
4、企鹅、磷虾、鲸等主要生活在南极洲。
矿产资源
基本特点、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锰、铅等。
2、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
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
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洛林铁矿、英国奔宁山脉附近的铁;美国的五大湖西部;印度的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煤、主要分布:①世界最大煤带是在亚欧大陆中部,从我国华北向西经x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美国和加拿大;③澳大利亚和南非。
2、欧洲的主要煤矿有: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英国的奔宁山脉。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
石油天然气
七大储油区:中东波斯湾,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亚洲(东南亚、中国),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北海地区的英国和挪威)。
其他矿产、南非的黄金,刚果的金刚石,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
2、智利的铜和硝石,秘鲁的铜,圭亚那的铝土。
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世界四大渔场:
、世界的居民
.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及原因: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北部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史悠久,交通、城市发达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带、高原和山区
纬度高,气温低,赤道附近湿热,沙漠地区干旱,山区地势高
(3)人口问题
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分布
人种
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体质特征
肤色
白
淡黄或棕黑
黝黑
眼色
蓝灰
黑
黑
头发
眼色较浅,呈波状
黑而直
黑而卷曲
体毛
较多
中等
少
面庞
鼻梁高,嘴唇薄
扁平
嘴唇较厚
环境适应性
早期分布
较寒冷地区
温带
热带赤道地区
生态适应性
皮肤黑色素含量低,适应紫外线较弱的辐射状况;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是冷空气缓慢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
具有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过渡性
皮肤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紫外线;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卷曲,空虚充满空气,形成隔热层,保护头部。
(2)民族:世界近XX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XX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语言
说明
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
使用较广的语言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俄语
国际上的重要语言
俄罗斯等
法语
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
法国等
西班牙语
取代了当地的语言
西班牙、拉丁美洲等
阿拉伯语
国际上的语言
西亚、北非等
(4)宗教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
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
佛教
亚洲
三、世界的政区
、世界的国家
(1)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是:。
(2)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是: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认知差异研究 篇七
国外对世界遗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 集中在20世纪末期。研究主要涉及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 (Ashworth&Larkham, 1994) 、遗产管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Anne Drost, 1996) 、旅游活动对遗产地的影响 (I-hab Mohamed Shaalan, 2005;GreR, 1996;GordonW, 2000;CevatT, 2001) 等。
国内学者对于自然遗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自然遗产的价值 (张成渝, 谢凝高, 2002;郑易生, 2001) 、保护和开发原则 (徐嵩龄, 2003;张晓、张昕竹, 2001;张朝枝、宝继刚, 2004) 等方面。虽然国内关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研究文献不少, 但专门针对自然遗产的价值认知差异研究, 还未见相关报道。随着遗产的开发利用, 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因此, 从更深的层面挖掘不同群体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价值认知差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 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价值重要性认知部分;二是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权属和保护责任问题, 他们都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 5分代表非常同意, 4分代表同意, 3分代表不确定, 2分代表不同意, 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三是基本的人口特征调查。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在获得基础数据的基础上, 通过Excel、SPSS15.0等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统计数据和图表的形式加以体现, 以此得出研究的结论。
(三) 数据获取
本文以张家界武陵源政府、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为调查对象, 用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获得基础数据。共发放问卷1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22份, 有效率92%。
三、统计分析及结果
(一) 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重要性认知差异
比较三个群体对武陵源各种价值的重要性的均值 (见表1) , 可以看出: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政府都把环境价值放在首位, 即认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环境价值最重要;当地居民和政府都认为经济价值很重要, 但旅游者认为经济价值最不重要。
(二) 世界自然遗产的权属认知差异
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旅游者、居民和政府三个群体之间的认知差异。一般认为, 均值在1-2.4之间表示不赞同, 2.5-3.4.之间表示中立, 3.5-5之间表示赞同。
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政府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权属问题的认知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三个群体之间的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 (见表2) 。
1、在“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当地居民所有”的问题上,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当地政府之间存在差异, 当地居民的得分均值最低, 为2.81, 表示他们对此问题持中立态度;旅游者的得分均值最高, 为3.46, 赞成率为50%。
注:均值越大, 表示越重要
注:群体“1”代表当地居民, 群体“2”代表旅游者, 群体“3”代表政府;“*”表示在0.05的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下表均同
2、在“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中国人民所有”的问题上, 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当地政府之间不存在差异, 他们的得分均值分别为4.26、3.97、4.14, 以此显示他们对此问题的态度都为赞同。
3、在“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全世界人民所有”的问题上, 当地政府和居民、当地政府和旅游者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 当地政府的得分均值最高, 为4.01, 对此问题的态度为赞同;旅游者的得分均值最低为3.25, 对此问题的态度为中立。
(三) 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责任认知差异 (见表3)
第一, 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世界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问题上, 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 均值分别显示3.85和3.59, 他们对此问题都持赞同态度。
第二, 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当地政府的主要责任”问题上, 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当地政府和旅游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 政府、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均值分别为4.58、4.31和4.15, 他们对此问题都持赞同态度。
第三, 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中国政府的主要责任”问题上, 旅游者和当地政府之间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 均值分别显示4.03和4.34, 他们对此问题都持赞同态度。
第四, 在“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旅游者的主要责任”、“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责任”、“是当地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中国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是世界政府组织的主要责任”问题上, 旅游者、当地居民和政府的得分均值都在3.78以上, 持赞同的态度, 他们之间的认知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四、结论与启示
(一) 结论
通过对旅游者、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的价值认知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对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价值认知, 不论是从旅游者、当地居民还是当地政府的角度, 他们都认为环境价值是最重要的。
第二, 在旅游者看来, 经济价值是最不重要的, 而且对于世界自然遗产的精神价值还存在争议;当地居民和当地政府则认为经济价值是重要的。
第三, 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认为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中国人民所有, 当地政府则认为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应该归全世界人民所有。
第四, 旅游者认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当地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 其次是当地政府和中国旅游企业的主要责任。而当地居民和政府的观点比较一致, 他们认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是当地政府的主要责任”, 其次是中国政府的主要责任。
(二) 启示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发展过程还是延续了“先破坏, 后治理”的老路, 但这个惨痛的教训至少让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各方面的资料显示, 武陵源的空气环境、水环境等污染严重, 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环境是开展旅游的前提, 旅游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依附环境而发展的。自然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 不能等同于一般旅游资源加以利用, 它具有普遍的杰出价值,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有自然遗产的环境价值、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得到保护和发展, 当地政府和居民认为最重要的经济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并得以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Ashworth G J P Larkham.Building a new Europe:tourism,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the New Europe[M].Routledge, London, 1994.
[2]、Anne Drost.Developing sustainable tourism for world heritage sit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 .
[3]、Ihab Mohamed Shaalan.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Red Sea of E-gypt 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5 (2) .
[4]、Gre R.Sustainable Tourismand Cul-tural Heritage:A Review of Development Assistance and Its Potential to Promote Sus-tainability[J].World Heritage Office, 1996 (3) .
[5]、Gordon.Heritage Tourism:A ques-tion of defini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4) .
[6]、Cevat Tosun.Tourism and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Singapor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S01607383) , 2001 (3) .
[7]、张成渝, 谢凝高.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J].人文地理, 2002 (1) .
[8]、郑易生.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利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2) .
[9]、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 2003 (6) .
[10]、张晓, 张昕竹.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 (4) .
8.微观世界,探秘自然 篇八
一、乐于观察——兴趣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重点在于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开发其潜力,使学生能自动自觉地学习,而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感兴趣的事物,只要认真观察、倾听就会发现。因此,我们要把握时机,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案例:在散步期间,幼儿感受着秋天给大自然送来的别样风采,乐乐却不似其他孩子那样活泼,他静静地蹲在一个角落,周围的一切似乎与他无关。他这样专注,引来一群孩子的好奇,紧接着,一个、两个、三个,一群孩子挤在一堆,这下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走过去一看,原来“罪魁祸首”是它——在泥堆里的小洞,我默默地倾听着这群孩子秘密的交谈。
——“这个小洞是谁挖的呀?”
——“我觉得是小蚂蚁挖的,小洞洞边上还有吃的屑呢,这肯定是它的家!”
——“不是不是,这肯定是泥鳅的家!它现在一定在里面睡觉呢,我们轻轻的,别把它吵醒了!”
……
孩子们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创造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有的充满悬疑色彩,有的富有生活性,天真童趣,反映着他们观察的结果与想象。不忍就这样结束孩子们的“侦查”工作,顺着幼儿的兴趣所在,我临时开展了一次科学实践活动,主题就来源于孩子们的观察——小洞里有什么,“孩子们,带上我们的工具,去看看小洞里到底有什么吧!”,孩子们轻轻地用小铲子验证着自己的猜想。就这样,在散步过程中,他们完成了一次由“兴趣”产生的观察实践活动,在“做”中享受着科学的魅力。从此,散步的时间成了他们“侦查”的时间,一个个快乐地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神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最好的形式。”观察的前提是“注意”,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极易分散,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好奇,因此,观察往往会受兴趣的支配。在户外活动、游戏等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最容易捕捉到孩子的兴趣,因此,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懂得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在实践中延续他们观察的欲望。
二、善于观察——方法
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这样的能力对幼儿的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案例:我无意中翻到了一只空白鸽子的装饰画,想看看孩子们能否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带着好奇与期待,我将这“單调”的鸽子投放在区域。果不其然,新鲜的材料总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很快美工区就热闹不已。看到了“光秃秃”的鸽子,毛毛悄悄窃喜了两下,画画可是她的拿手好戏,这可难不倒她,这不仅是她的自白,而且是我心里小小闪过的念头。她直接拿过勾线笔,三下五除二地就开始动手了,渐渐地,鸽子的脖子、翅膀被都圆圆的小泡泡填满,我耐着性子等着。终于,最后一个泡泡出现在了鸽子的尾巴上,她用泡泡装饰了整幅作品,虽然看上去已经算是“化腐朽为神奇”,但我心底总是留有一份遗憾。再看看旁边的露露,她似乎想法很多,要表达的也很多,她一股脑地全都画了下去,笔飞速地转动着,看着已被填得密密麻麻的鸽子,实在不忍心,终于开了口:“露露,小鸽子的衣服上有太多的装饰品,好沉的,它都飞不动了!”听完,她终于停下了笔。看着过于拥挤的装饰物,都快变成一块“黑云”了,看来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毛毛,小鸽子的衣服上除了会有小泡泡,还会有什么呢?”“你的衣服好漂亮呀,领子、袖子、身体的颜色和花纹都是不一样的呢!”简单的一些语言暗示孩子联系生活的观察方法,孩子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与思考。
方法的掌握,使幼儿能更大胆、更自信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自主获取需要的知识,变成“我想知道什么”,而不是“让我知道什么”。因此,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尽情探索观察,发现大千世界的奥秘,契合陶行知先生指出的“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儿童双手”的思想。
三、勤于观察——机会
观察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创造机会,给幼儿“做”的机会,“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做到勤于观察。
案例:幼儿园每个教室都有着孩子最喜爱的小天地——自然角,他们把自己喜爱的植物与小动物带到自然角,既能装饰美丽的校园,又能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最重要的一点,它是孩子们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了能让幼儿更具体地观察它们的变化,“小小农夫们”每人都有一本记录本,晨间、自由活动时间都是他们“开始工作”的时间,记录的方式由孩子自己决定,绘画、数据、图形各种记录形式呈现在他们的记录本中。
——“我的文竹长高啦!”牛牛拿着长长的小木棒量着,并把这值得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
——“我的吊兰有枯叶了,要赶紧剪掉才行!”浩浩说着,拿起小剪刀小心翼翼地把“枯黄”从“翠绿”中“分离”,并记下这“丰功伟绩”。
——“我的小乌龟该换水了!”浑浊的水被欣怡立即更换,“小乌龟它可开心了!”她画下了小乌龟“手舞足蹈”的“感谢”。
记录本中满满承载的都是孩子们观察的结果,他们将“成果”与小伙伴一起分享,快乐地倾吐着自己“宝宝”慢慢“成长”的曲折故事,每天的呵护与关爱是孩子们观察的动力,无形中那份责任感成为孩子们观察的支撑,这爱意浓浓的本子则是孩子们勤于观察的见证。
总之,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幼儿了解与感触世界的引导者,带领他们探索大千世界中意想不到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冯彩.浅谈观察力.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8.
[2]戴自俺,龚思雪.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8.
【世界自然地理】推荐阅读:
世界自然基金会介绍08-28
世界地理试题06-12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试题教案09-01
世界地理的读书笔记07-04
高三世界地理总复习07-21
世界经济地理课后小结07-12
世界地理学详细教案07-20
世界地理澳大利亚试题10-16
世界地理试题之澳大利亚图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