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简介

2024-07-01

气象局简介(精选17篇)

1.气象局简介 篇一

《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简介

阐述了<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制定的背景及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扼要地介绍了<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气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防灾减灾、保护气候和大气环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科技与教育、政策法规、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等.

作 者:陈新强 郑国光 周天军 CHEN Xin-qiang ZHENG Guo-guang ZHOU Tian-jun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北京,100081刊 名:地球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年,卷(期):199813(3)分类号:N01关键词:气象 行动计划 中国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

2.气象局简介 篇二

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为国家一级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 始建子1957年。现有工作人员8人, 站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发展村, 占地面积160亩, 地处石羊河流域中游、凉州区绿洲与腾格里沙漠西南缘交接地带一、基本业务1、荒漠生态监测与服务安装了自动观测站、大气边界层梯度观测系统、近地层涡度相关系统、太阳辐射平衡观测系统、土壤热通量、近地层沙尘通量系统、大型蒸渗计�LG-1)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等仪器设备开展荒漠生态区大气要素、土壤要素、生物要素、水环境要素等观测以及大范围荒漠区植被生长状况及生物多样性调查。定期发布荒漠绿洲生态监测公报、石羊河流域生态质量气候评价、石羊河流域水体及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遥感监测报告等服务产品。为政府部门及时提供流域阶段性治理成效和荒漠化演变信息.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一一石羊河流域生态重点治理在水资源合理调配、防沙治沙、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2、农业气象监测与服务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 开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粮食作物的气象监测与服务, 观测项目包括发育期、生长高度、密度、产量因素、病虫害等。制定详细的农业气象服务方案, 开展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全程跟踪服务, 制作发布作物适宜播种期 (移栽期) 、果实膨大期、品质形成期、收获期预报及气象条件分析等服务产品。建成气象为农服务网站, 开发了特色作物预报业务服务系统、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通过手机短信、网站、村村响等方式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服务覆盖范围逐年扩大, 服务效益日益凸现, 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二、试验与研究以石羊河流域荒漠-绿洲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 围绕农业生产布局、水资源高效利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开展课题研究。在酿酒葡萄、地膜马铃薯、啤酒大麦、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园区等建立观测试验示范点16个, 安装区域站、小气候仪等, 开展酿酒葡萄越冬气象条件、不同温室保温材料对比观测、节水等试验.近5年, 先后多次承担了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多项专题及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和地方科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一等奖2次, 三等奖2次。

3.气象局简介 篇三

针对目前的公共气象服务,通过对自己局站情况的把握,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从服务对象上,对于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应有所区别。对于决策气象服务,其侧重点是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做好决策气象服务是县级局的工作重点,尤其是要进一步增强县级局公共气象服务的敏感性。如灾情调查收集上报的及时性,预警信号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而不能某县出现了气象灾情,新闻媒体都报道了,县级局还不知道,造成被动局面。对于公众气象服务,其侧重点是实现服务的多样性、精细化、高频次和广覆盖。

其次,县级局公共气象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事业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落脚点。各地县级局应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需求、地理环境及天气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做好县级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

县级局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包括编制县级局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加强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上报,开展气象灾害普查、调查;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建立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增强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按照中国局要求,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加强县级气象部门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

同样的天气过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对不同行业和人群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气象服务系统如果仅仅是在“阁楼”中提供观测和预报产品,而不能够准确掌握灾害性天气影响区域的各种情况,就难以提供有价值的、针对性强的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要能够通过对天气形势的把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对灾害性天气引发的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及其对交通通信设施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城镇乡村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和预警。将气象服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面向实时气象防灾减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并探索对外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产品的新机制,逐步实现由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预报的延伸。

公众气象服务:为公众提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向公众普及气象科普知识等。在城市,要依托精细化的预报产品加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实现公众气象服务精细化;在农村,要充分利用各种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各种社会资源与传播载体,解决服务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农业农村气象服务:包括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气象服务等。要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充分发挥县级气象部门和基层气象信息员的服务主体作用,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要继续深入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目前“两个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应在此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继续健全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并带动地方政府加强对气象为农服务的组织领导、加大对气象为农服务的资金投入、出台有利于气象为农服务的政策措施,力争形成强大的气象为农服务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要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管理新体制,强化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要通过试点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编制和经费预算的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将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等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气象灾害防御相关设施建设和维护等项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逐步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气象部门为技术支撑,以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为核心,以乡镇气象信息服務站为载体,以气象信息员等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形成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长效发展机制。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在上级气象局指导下,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点气象条件监测服务;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气象预报服务等。

专业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必须强化科技支撑,从基础能力上改变专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不高,服务产品不“专业”的状况;同时要进一步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从服务需求出发,发展涵盖气象高影响部门的专业气象服务。

上述几个方面工作是目前县级局有条件做、可以做、而且也能够做到的。事实上,各地的一些县级局已在这几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探索性的工作,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气象服务活动,并初步摸索出一些经验。如:

(1)河北省迁安市气象局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构建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更好地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他们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及防灾减灾需求出发,注重基层调研、走访,在切实了解全市各区域、各行业及各部门对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几年努力,初步建立了以气象综合观测、人工影响天气、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输三大系统为支撑的地方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撑。

(2)浙江省德清县气象局服务新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该县气象局以创建全国首个新农村气象工作示范县为契机,在全国率先编制和出台了首个县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积极推进以“强化四项保障、实施四项工程、建立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以上县级局结合本地特色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方法。各地县级局应该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实现基层台站公共气象服务的多样性、有效性、广覆盖,提升基层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好的服务要有好的技术支撑,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4.气象局“世界气象日”活动总结 篇四

一、部署早 分工细

吕梁市气象局下发《关于开展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通知》后我局立即进行了安排布署,分工合作,分头准备,工作有序。

二、力度大 形式多

1、xx市副市长任海铭在xx电视台做专题电视讲话。并在“3.23 世界气象日”前后黄金时段播出。

2、3月23日xx市副市长任海铭、政协副主席吕建英和市委常委姚翠萍参加了气象日的街头宣传活动。

3、3月23日在出动宣传车市内繁华区文化广场、汾酒集团、贾家庄公园、东关中学、晋源装饰城等地进行宣传流动.散发气象法律、法规、3.23 世界气象日知识、防雷知识、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单和《中国气象报》3.23专版。并且xx电视台《xx新闻联播》记者进行了跟踪报道。

4、3月23日当天组织了市委政府四大班子、农口各局领导参加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肯定了近年来气象为xx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并为进一步做好气象为农业服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三、影响大、效果好

5.参观气象局 篇五

来到气象局,我们先参观了防雷科普馆B馆。在馆内,我们看到了一个“魔术球”。用手触摸它时,会有电流随着手指移动,大家觉得非常有趣。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叫辉光球,并讲了辉光球的原理。通过观看气象小剧场,我们了解了直击雷、球形雷和感应雷,还明白了积雨云会引发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继续向前走,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笼子,大家都很好奇这个笼子是干什么用的。有两位小记者大着胆子走进笼子,并且把手放在笼子上。这时,工作人员拿起放电杆碰触小记者手所在的位置,他们竟然没有触电,这真是太神奇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A馆。一进馆内,我就看到一尊很大的雕像。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尊雕像是科学家富兰克林。他手里拿着一个风筝,风筝线末端有一把钥匙。工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后,风筝线竟然发亮了。我们摸了一下钥匙。“哎呀,好麻呀!”原来,富兰克林利用风筝捕捉到了天上的闪电。伟大的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的风筝实验,揭示了闪电的本质是放电现象。

6.参观气象局有感 篇六

吃过午饭,妈妈就带着我来到气象局,那里早已经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

气象局的叔叔阿姨们正忙着接待我们这些“小贵宾”,呵呵,先登记,再发气象科普资料,还有工作人员当向导。

首先,我们参观了气象影视中心,每天金华的天气预报就是从这里直播的,一排整齐的电脑和一个硕大的屏幕,非常干净整洁。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气象观测台,建在屋顶很宽阔,五花八门的观测仪器布满整个屋面,真是目不暇接,叔叔拿着话筒在介绍:高高的铁塔是风向风速观测仪;白色的百叶箱是温度和湿度的观测仪;还有太阳辐射仪;大气电场观测仪;日照计;雨量计;蒸发皿;最引人注目的是“地温场”,它的作用可大了,农民伯伯种地全看它,它能测量不同深度泥土里的温度,就知道该种啥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演播厅,看了科普片《太阳能》、《风力发电》等等,受益匪浅。

7.气象局简介 篇七

在中国, 耕地仅占世界10%, 人口却占世界的22%, 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这是党中央自2004年以来, 中央“一号文件”均以三农为主题, 连续发布的第1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突出了国家投入三农资金总量持续加大、增加农业补贴力度、大力发展农村金融增加信贷投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国家层次表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促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2 中国气象局开展三农专项体系建设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做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气象服务, 2010~2014年, 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根据《意见》的总体要求, 部署中央财政“三农”服务专项实施工作。切实提升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全程化气象服务能力, 深入开展关键农时和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重点做好面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强化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强化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和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业气象和灾害防御服务能力。

3 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益增多, 气象条件不确定性更为复杂,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不断地积累和增多, 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 无论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和农村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 还是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出发, 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更高、需求更迫切。

4 县级如何开展为农服务

4.1 争取政策支持, 实现政府主导

通过三农服务工作成绩汇报, 以效果效益为亮点, 吸引地方政府的眼光, 保持坚定的信念, 实行“软磨硬泡”的手段, 争取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经费倾斜。强化政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职能和作用, 实现政府主导作用, 制定工作细则和规划, 充分展现气象执行能力, 组织引导社会资源和力量开展公共气象服务。

4.2 健全业务制度, 提升气象预报水平

以《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意见》为牵引, 建立健全业务管理体系, 完善业务流程, 实现气象业务各系统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有机互动。健全基层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用人机制, 实现经济政策向业务工作偏好, 采取相应激励机制, 鼓励在职人员积极进行深造、专业培训, 提升基层业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 促进预报准确率的提升。

4.3 实现部门联动, 制作富有地方农业特色预报产品

农业气象预报是根据农业生产对天气、气候的具体要求, 结合农业气象指标, 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而编制的一种专业性预报。它比一般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更加结合农业生产, 更符合农民朋友需求。积极开展与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农业部门合作, 详订合作细则, 规范合作流程,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共同发展、惠泽三农, 开展联合专业农业气象预报产品制作。

4.4 增加发布预报渠道

以现代化建设为依托, 开通手机短信、电子气象显示屏、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政府公文邮件、预警大喇叭等预报产品发布渠道。针对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吸引下, 大规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镇, 农村人口老龄化, 接收气象信息有限的情况, 健全气象信息员、协理员管理与奖励制度, 大力提升村级气象信息员在气象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传导作用。结合新农村建设, 开展“村村响”合作机制, 积极提升气象灾情应急响应速度。

4.5 抓好宣传工作, 引导社会参与

做好宣传工作,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重要性, 了解气象为农服务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密切关注, 积极参与, 共同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5 结语

气象为农服务的根本目的是强农、惠农、富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事关社会发展大局, 使命光荣, 任务艰巨, 从小、从细处着手, 切实抓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本文从农业生产受气象影响特点, 中央一号文件、国家气象局文件解析为农政策倾斜、引导, 针对农村、农民、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聚焦三农, 讲述如何做好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

关键词:农业,气象,需求,服务

参考文献

[1]秦仁艳, 陈开洪, 何明远.浅谈如何做好县级气象服务[J].农技服务, 2012 (07) .

8.气象局简介 篇八

摘要: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市级气象局PCVSAT系统已被DVB-S系统取代,DVB-S系统具有网络管理、文件播出、流媒体播发及数据加密等功能,数据量也由原来PCVSAT小站日数据传输量的1G,达到DVB-S系统日数据传输量的10G。本文论及了DVB-S系统在市级气象局的安装使用,以及在DVB-S基础上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对风云二号卫星的云图及其他产品的显示和利用。

关键词:DVB-S;视频播放;静止卫星接收处理;双星动画;9210产品显示

1引言

PCVSAT小站是气象领域中各级气象台站接收资料的主要设备之一,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更多、更快的信息资料来支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在此背景下,PCVSAT小站被DVB-S系统取代。本文论及的是市级气象局DVB-S系统的安装使用,以及在DVB-S基础上利用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如何接收处理风云二号卫星的云图及其他产品。

2DVB-S系统

DVB-S(Digital Video Broadcast bySateolite)系统是新一代卫星通信气象数据广播系统,采用DVB扰码模式。兼容多媒体传输标准,具有较高的数据吞吐率和可靠性,具有网络管理、文件播出、流媒体播发及数据加密等功能。原PCVSAT小站每日数据传输量为1G,现DVB-S系统日数据传输可达10G。

2.1系统安装

2.1.1硬件安装

硬件的安装主要是PCVSAT U6的连接,PCVSAT系统与DVB-S系统通过功率分配器共用一幅卫星天线,分出两路分别接到PCVSAT系统和DVB-S系统。其中与DVB-S系统连接的电缆接到PCVSAT U6的J2端口,计算机的USB端口通过连接线与PCVSATU6的J3端口连接。

2.1.2驱动程序及软件的安装

首先安装接收软件KSFile_U6_V4.2.exe、视频播放软件。uickTimeV7.0.exe和媒体播放软件Ksmp.exe;然后把U6的J3端口与PC机的USB端口连接,此时会出现安装新硬件的提示,搜索并选择d:programfifeskkingskyksfiledriver安装;之后网上邻居里会出现一个新的连接,将此连接的0P地址配置为10.255.0.1,子网掩码配置为255.255.0.0;最后将软件显示的物理卡号报给主站授权。

2.2软件应用

2.2.1接收软件KSFile

运行Ksfioe软件,在“选项”→“硬件设置”→“射频信息”中按主站提供数据修改“主载波频率”、“辅载波频率”、“扫描范围”、“符号率”等参数,然后将“系统信息”中的物理卡号报给主站授权,授权后即可接收主站广播的内容。

2.2.2视频播放软件vlc-0.8.6c-win32

VLC(VideoLAN)是一个操作非常简单的媒体播放器,支持多种音频视频格式和流媒体协议,最具特色的功能是可以边下载边观看Divx媒体文件,并可以播放不完全的AVI文件。该软件安好后即可播放主站广播的气象频道的内容。

3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

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是运用新技术建立的一个全新的静止气象卫星接收处理系统,该系统分三部分完成接收、处理、显示任务。首先利用PCVSAT U6先进的USB接口接收机在DVB-S小站上接收并分发数据,然后采用前后端双计算机模式进行处理,前后端机完成自动接收、预处理和投影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后端机,后端机自动打开投影文件,并且自动完成数据入库。

3.1数据分发传输软件

数据分发传输软件安装在DVB-S系统接收机上,接收主站广播的静止气象卫星数据资料。其中发送目录配置分别为前端机及后端机的IP地址和相应路径。

3.2静止前端机

静止前端机负责数据的接收和预处理,将DVB-S接收的逐帧数据拼接为一个完整的圆盘图,然后投影并把数据转输到静止后端机。

3.2.1安装

运行“静止前端安装.exe”软件,将形成“FY2C”、“FY2D”两个目录及主要程序,并在桌面形成四个快捷方式FY2C接收、FY2C投影、FY2D接收、FY2D投影。

3.2.2接收及投影

FY2C接收、FY2D接收软件,将DVB-S接收到的数据自动地逐帧拼接为一个完整的圆盘图。之后FY2C投影、FY2D投影软件将按照设定的投影参数进行投影。投影文件按照FTP服务器设置发送到后端机。

3.3静止后端机

后端机主要是处理软件,包含了图像处理、产品处理等。主要执行三个软件:静止处理软件、双星动画软件、9210显示软件。

3.3.1静止处理软件

执行“DVBS后端安装.exe”文件,安装静止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该系统能自动保存云图并按要求对云图做叠加、调色、定位、动画等处理。

2.3.29210显示软件

执行“Dis92lO_Setup.exe”,文件,安装9210产品显示及动画软件,该软件主要用来处理显示卫星云图、数值产品、监测产品并动画显示。

3.3.3双星动画软件

9.气象局工作目标 篇九

一、基本工作目标

(一)基本业务质量(36分)

东台:27.5分;大丰:30.5分;盐都:21.5分;亭湖:7分;建湖:26分;射阳:33分;阜宁:26分;滨海:29分;响水:23分

1、地面测报业务质量(8分)

(1)地面测报总错比。各县地面测报总错比≤0.4‰得2分;

0.4‰<错比≤0.8‰得1分;错比>0.8‰不得分。发生伪造涂改、记录的,不得分。(2分)(亭湖除外)

(2)地面测报报表审核错情。各县地面测报报表(数据文件)审核错情累计条数每年≤3条,得1分;否则不得分(考核时段为上年10月至当年9月)。(1分)(亭湖除外)

(3)地面测报综合评定。各县地面测报综合评定达甲等,且质量考核报表没有漏统计错情,及时上报报表数据文件和质量考核表,全部达到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亭湖除外)

(4)自动气象站业务质量。自动气象站全年定时(每天24个时次)不发生人为因素缺测现象,得1分;否则不得分。有人自动气象站(亭湖除外)资料上传到报率≥95.0%,得1分;

否则不得分。加密自动站资料上传到报率≥85.0%,得1分;否则不得分。(3分)

(5)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所属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未受到破坏,得1分;保护不力遭受破坏的不得分。(1分)(亭湖除外)

2、农业气象测报质量(4分)

(1)农业气象测报总错比。

一、二级站(滨海、大丰、射阳)农气观测、发报、报表三项总错比≤0.6‰,得2分;否则不得分。发生伪造、涂改的,不得分。(2分)

(2)农业气象测报综合评定。

一、二级站综合评定达甲等,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3)按规定及时测定土湿,传递农情资料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亭湖除外)

3、通信质量(10分)

(1)国家发报站和农气一、二级站气象电报传输质量。地面(东台、射阳、阜宁)、高空(射阳)、农气(滨海、大丰、射阳)电报等传输及时率≥99%,得1.5分;否则不得分。(1.5分)

(2)滨海、建湖、盐都、大丰地面加密报传输及时率≥99%,且无缺报的,得1.5分;否则不得分。(1.5分)

(3)东台、大丰、射阳、阜宁台风加密报传输及时率≥99%,且无缺报的,得1.5分;否则不得分。(1.5分)

(4)东台、盐都、建湖农气旬(月)报传输及时率≥99%,且无缺报的,得1.5分;否则不得分。(1.5分)

(5)重要天气报传输及时率≥99%,且无缺报的,得1.5分;否则不得分。(1.5分)(亭湖除外)

(6)城市天气预报传输及时率≥99%,且无缺报的,得1.5分;否则不得分。(1.5分)(盐都、亭湖除外)

(7)系统故障率。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卫星和地面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故障率≤0.3%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故障率=全年系统故障时间/全年系统工作时间×100%)。发生责任性事故的不得分。(1分)

4、天气预报质量(3分)

(1)短期城市天气预报24小时降水预报准确率(ts)≥70%的,得2分;≥65%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考核每天下午16:00之前上传的城市天气预报)。(2分)

(盐都、亭湖除外)

(2)制作电视天气预报和3-7天天气预报,按时上报考核质量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盐都、亭湖除外)

5、报送业务质量报表(2分)

按时报送各类业务质量考核报表,得2分;否则不得分。(2分)

6、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质量(4分)(射阳)

(1)高空探测业务质量。高空探测业务全面达到中国气象局规定的五项指标,得2分,有一项未达到不得分。(2分)

(2)无伪造涂改,无缺报,无施放不合格仪器,无过时报,全部达到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3)高空探测综合考评。高空探测综合考评得分≥90分,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7、各项业务无责任性事故(5分)

(1)各项测报无缺测、缺报,无丢失、损坏原始记录,无丢失和损坏仪器设备,无错用台站基本参数,得2分;否则不得分。(2分)(亭湖除外)

(2)预报服务中无漏发、错发预报,无中断、扣压或延误重要天气信息情况等得2分;否则不得分。(2分)(盐都、亭湖考核服务情况)

(3)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卫星和地面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无责任性事故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发生以上事故≥3项(次)的,在考核总分中再扣减2分。

(二)业务现代化建设(13分)

东台:13分;大丰:13分;盐都:分;亭湖:分;建湖:13分;射阳:13分;阜宁:13分;滨海:13分;响水:13分

8、自动气象站建设(4分)

(1)自动气象站建设按照市局布点要求,完成自动气象站建设任务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2分)

(2)自动站防雷系统建设。按照省局要求,进行自动站防雷系统的建设和改造,达到验收合格指标,得2分;否则不得分。(2分)

9、气象信息网络(3分)

(1)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建成市-县视频会商、远程会议、远程教育系统,得1分;否则不得分。

(1分)

(2)按照市局要求完成通信网络建设任务,有1名兼职网络管理人员,规章制度完备,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3)办公自动化。完成市-县电子邮件系统建设,保证市-县电子邮件系统的畅通,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10、气象信息上报(2分)

(1)及时上报紧急重大情况。按照《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及时上报紧急重大情况,得1分。漏报一次不得分。(1分)

(2)气象记录档案及台站信息管理。有专(兼)职资料员,按规定完成各类气象记录档案向省气象档案馆的移交工作,完成气候评价,异常年报、气候累年簿和有关资料上传等工作,得0.5分,否则不得分。出现丢失、毁坏永久性保存的气象记录档案者,此项不得分(亭湖除外)。台站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按要求及时上报台站信息。报送准确、及时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1分)

11、预报产品制作(2分)

(1)预报产品制作。充分应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现代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台本地化工作,新研制1项以上本地预报工具进入预报工具集成子系统,实现预报产品制作自动化,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盐都、亭湖除外)

(2)开展精细预报。充分应用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加密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开发研制一种或以上客观预报方法投入业务运行并纳入业务流程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盐都、亭湖除外)

12、气象技术装备保障(2分)

(1)气象技术装备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不使用超检仪器,按照要求使用具有“使用许可证”和“质量标识”的技术装备,做好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2)做好自动气象站保障工作,制定完善的实施细则,落实人员负责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监控和维护保障工作,按时上报故障维修登记表,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三)气象服务与科研(14分)

东台:14分;大丰:14分;盐都:8分;亭湖:6分;建湖:14分;射阳:14分;阜宁:14分;滨海:14分;响水:14分

13、决策气象服务(3分)

(1)重大天气过程服务。具有较高的决策气象服务敏锐性、针对性、适时性和准确性,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无失误,当地政府满意,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

(2)重大社会活动服务。为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获得政府或主办单位表扬,服务材料和证明材料齐全的,得1分,有服务材料无证明材料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1分)

(3)开设农事服务专栏气象服务。在“96121”、电视、电台、网站等至少三种以上媒体上开设“农事气象服务”专栏,开展关键农时季节的气象服务,每种媒体至少12期,得1分;否则不得分。(1分)(盐都、亭湖除外)

14、公众气象服务(4分)

(1)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影响本地的3次灾害性天气过程

(年终考核时确定)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得1.5分(每次过程0.5分);否则不得分。(1.5分)(盐都、亭湖考核服务情况)

(2)三大节日(春节、五

10.参观气象局作文 篇十

参观气象局作文(一)

任村镇中心小学四(2)班  石铠宁

辅导教师:张海飞

3月23日,我们任村镇中心小学组织四年级全体师生去参观了林州市气象局。在参观气象局的这半日里,让我终身难忘,因为在这短短的半日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知识是多么广泛,更是让我了解了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

那天上午我们坐着大巴来到林州市气象局,一路上风景优美,同学们在路上兴高采烈,有说有笑、路边的野花不住的点头,好象是知道我们去气象局而祝贺吧!大树也挺着腰杆显出一副威风鼎鼎的样子, 不知不觉,林州市气象局就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啊,到了,到了!”我们兴奋地喊道,走进气象局,一阵微风吹来,我感到特别惬意,一路上的劳累似乎早已消失到九霄云外了。

来到气象观测站,一位叔叔为我们大概地讲述了每天天气预报的来源。首先要会使用气象仪器,来准确的判断天气如何,还要工作人员们亲自观察自然界各种景观来进行推测,从而获得天气预报。

为了让我们对气象了解的更深度一些,那位叔叔领着我们来到了气象观测台,带我们认识了一下气象仪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大铁架子,叔叔向我们介绍:“这个大铁架的名字其实叫做‘风向塔’,风儿从哪一方吹来,上面箭头便清楚指向那一方,我们就可以知道风向了。”同学们听了,连连点头。

叔叔旁边的一个同学指着一个好似箱子的东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叔叔。”只见叔叔笑呵呵地说:“这个呀,叫‘百叶箱’。”我仔细观察,“百叶箱”就像一架小空调。叔叔接着说:“‘百叶箱’作用可大了!它能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保护仪器免受风、雨、雪的影响,而且啊,它有许多通风口,可以适当通风,能够准确地感应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

“哇!”同学们惊喜地喊道,“这不是百叶箱,简直百宝箱嘛!”

随后叔叔又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温度测量仪、地表测量仪等许多气象仪器。

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遇到一些自然灾害该怎么处理,天气预报的制作方法,还有一些神奇的机器令我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快乐,领略了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参观气象局作文(二)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渭南气象局去参观。

随着社会行业的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对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所要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各不相同。专业气象服务中心一直致力于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及时、准确、详细的各种气象专业服务,服务面涉及工农业、商业、建筑、旅游、保险、交通运输等诸多不同行业。

通过这次去渭南气象局的参观,我了解到很多气象科普知识。等我们到气象局时,气象局的阿姨早已在门口等着我们了。先跟我们合了影。又跟我们讲解了有关气象的知识。阿姨又带我们到了5楼气象值班室,看了一些有关气象的知识。比如像三七高炮、高空火箭炮这些能把冰雹分解的机器,非常壮观。我们还了解到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先把全国的天气测量数据卫星接收,再把数据整理发送。由卫星发送到网上,再由网上发送到电视台。我们平时以为制作天气预报很简单,没想到制作天气预报这么复杂。

通过这次参观气象局的活动,不仅使我增长了不少的气象知识,懂得了许多气象道理,又使我大饱了眼福,真是一举多得!我们利用这些气象知识用于指导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气象预测无时无刻在为我们服务着。特别是预测出像冰雹球形闪电这种气象灾害,提前告诉人们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地消灾减灾,把损失与灾害降到最低的程度,使人们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天气、气候和水与人们是息息相关的,与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同学们,关注天气,保护环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关注天气,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的美好!

参观气象局作文(三)

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日子,我早在上上周就报了学校组织的气象局实践活动。一大早我和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中国气象局。

首先,讲解员先给我们放了一个短片,讲述了中国气象局的.工作。中国气象局专门负责预警或预报天气以及突发自然灾害,为了减少人民财产损失。看完短片后,讲解员给我们介绍了一款机器人――Rokid,这款机器人定位为家庭机器人,它可以帮助人们用语音查询全球的天气情况。你可以问它一些奇怪的问题,它的回答非常有趣。它可以放在家里,既可以随时查询天气,也可以用它听歌,听笑话,真是方便。我在想,如果我们把这个机器人用渔船上面,渔民就可以跟进天气进行出海的工作,这样就会减少很多危险。

接下来,我们去了新闻演播间,在这里我也过了一把主持人瘾。我还上台拍摄了自己的天气预报新闻节目。在拍摄的过程中,我竟然发现在摄像头上有题词,只要翻动鼠标或让他让帮着翻,就可以看着念了,而且正对着摄像头。我觉得他们这样也有点算作弊,但细想想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一天播出那么多节目,主持人也不可能把每一篇新闻都背下来的,这样是为了播报不出错误,原来平常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电气预报节目是这样录制的。

活动最后我们还和著名主持人拍了合影。因为一会气象局有直播节目,我们只能恋恋不舍地回去了,我头一次觉得时间过的这么快,还没有参观够,就这么快的结束了。

经过这次气象局的参观,我既体验了主持人,又增长了见识,真是一举两得啊,希望有机会还能再来体验一次。

参观气象局作文(四)

5月15日上午,我们交通小记者参观了一个美妙的地方―――沧州市气象局

一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了高耸入云的旗杆矗立在我的眼前,紧接着是那威武的高楼,好壮观啊!

进了大厅,我们就去了广播天气预报的地方,我们是由一位美女阿姨带着我们进去的,我们一进去就东摸摸、西看看,这局面简直无法想象。

阿姨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怎样报天气预报,方法特别简单:首先先从电脑上复制一个地图,在粘贴到大屏幕上就可以了。

看!老师让我上台做了自我介绍和今天的天气:“大家好!我叫姜禾,来自……今天天气万里无云,十分晴朗,不过今天较热,温度大约在二十四度左右,出门在外,一定要多涂些防晒霜,以免晒黑,谢谢大家!”就这样的几句简短而明了的话语,使我变得更加开朗了。

随后我们又去了几个地方,讲到了遇火灾和地震时怎样逃生。

虽然参观时间十分短暂,但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沧州市实验二小五班

姜禾

11.通城气象站站址变动气象要素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站址 区域一致性 均一性

中图分类号:P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010-03

1 引言

通城国家一般气象站(以下简称通城站)始建于1959年1月1日,1965年迁至于通城县隽水银城西路103号,占地面积6094.5m2,自迁站之日起,承擔观测任务已有49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现址从原来的城郊变成了城区,探测环境开始变化,气象资料“三性”受到影响[1],如:蒋国兴等研究了贺州市气象观测环境城市化造成气象要素发生跳跃性变化的影响[2],刘勇等研究了安徽省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对温度序列的影响[3],卢绮玲研究了揭阳市探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记录准确性的影响[4]。但是,就通城站气象资料受探测环境变化影响特征分析还没有,为此,本文通过对通城站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气象要素进行区域性和均一性分析,揭示与周边气象站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科学评估,为迁站提供理论依据。

2 资料及分析方法

选取通城站周边100km范围内未迁过站,现址工作时间年限长,气象探测环境属于一类的临湘、属二类的嘉鱼和崇阳站作为参考站,考虑资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选取其三站1960~2010年的逐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2min平均)的观测资料取平均值形成资料序列,采取差值比较、趋势比较法分析该站资料与参考站资料的区域一致性;计算参考站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2min平均)与通城站的相关系数进行均一性分析。

3 观测资料序列区域一致性和均一性分析

3.1 观测资料序列区域一致性分析

3.1.1 差值比较

计算通城站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风速(2min平均)与参考站序列的差值,并分段计算每5年的平均差值和每10年的平均差值(差值=通城站的值-参考站序列的值),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1)气温

由(图1)可以看出,通城站与参考站的年平均气温差值自1960年以来至2010年呈波动变化,变化范围在±0.5℃以内(除1983年差值达到0.7℃),一次迁站并未对整个序列产生较大影响,与参考站数据变化的一致性较好。通城站现址从1965年1月1日开始观测,通过分析5年的平均差值和每10年的平均差值,得出5年平均差值和10年平均差值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迁站和城市化没有带来明显异常变化。(5年的平均差值和每10年的平均差图略)

(2)降水

由(图2)可以看出,通城站与参考站的年降水量差值序列无明显异常,迁站和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均不明显,可以认为通城站与参考站的年降水变化基本一致。分析降水每5年的平均差值和每10年的平均差值发现变化趋势也是基本一致。(5年的平均差值和每10年的平均差图略)

(3)相对湿度

由(图3)可以看出,通城站与参考站的年相对湿度差值序列无明显异常,迁站和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均不明显,可以认为通城站与参考站的年相对湿度变化基本一致。

(4)风速

由(图5)可以看出,通城站与参考站的年平均风速差值存在明显的正负反相,1992年之前差值为正,表明通城站风速大于参考站,1993年以后差值为负,通城站风速小于参考站;图6的年代际变化也表明在1993年后风速随时间变化而减少。这与城市的发展和周边探测环境改变有关,结论可以认为通城站现址受城市化影响较大,与参考站的一致性较差。

3.1.2 趋势比较

对通城站和参考站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平均风速(2分钟)序列分别求取线性趋势,分析结果如下。

(1)气温

由(图7)可知,通城站与参考站气温随时间变化均为比较一致的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分别为0.2℃/10a、0.2℃/10a。1986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通城站气温随时间变化的上升趋势落后于参考站,与参考站的线性趋势的一致性发生偏移,区域一致性发生了变化。

通城站和参考站年降水序列线性趋势平稳,略有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3.1mm/10a、29.8mm/10a,二者相差不大。(具体图略)

(2)相对湿度

通城站与参考站相对湿度随时间变化均为减小趋势,减小速率分别为0.6/10a(%)、0.9/10a(%),通城站相对湿度减小速率小于参考站,随着时间的变化,与参考站线性趋势偏离的程度越来越大,1977年后表现更加明显,这表明通城站现址1977年开始与参考站区域一致性差。(具体图略)

(4)风速

通城站与参考站风速随时间变化均为减小趋势,减小速率分别为0.2/10a(m/s)、0.1/10a(m/s),表明通城站受城市化影响更加明显,与参考站区域一致性较差。(具体图略)

3.2 通城站观测资料序列均一性分析

基于通城站详实的历史沿革记录,挑出了迁站、仪器变更、观测时间或统计方法变更、台站环境变化等有记录的时间点(见表1)进行针对性的t检验,其中,气温和湿度资料采用差值序列进行t检验,降水和风资料采用比值序列进行检验。

以(表1)所列可能引起序列非均一的时间点为假设的断点,应用t检验方法(显著性水平0.05)进行该时间点前后时段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1999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检验结果显著,原因是受探测环境变化影响出现1~2不连续点;年降水量检验结果不显著,不存在不连续。

以断点个数的多少反映该站历史均一性的总体状况。对通城站最终保留的不连续点进行统计,根据《站址分析技术要求》规定,对不连续点数量进行分类,发现通城站观测资料序列均一性较好(具体结果见表2)。

4 结语

(1)4个要素中,除年降水量外,通城站现址其它3个要素与参考站差异较大,现址观测资料区域一致性较差。

(2)通城站年降水资料序列连续,未出现断点;受探测环境变化影响,1999年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出现一个断点,平均风速出现两个断点,通城站观测资料序列的均一性较好。

综上述,受城市化和探测环境的改变,通城站现址观测资料序列的区域一致性较差,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受到影响,可以考虑迁站,虽然迁站会影响地面观测资料的连续性[5],但迁移后的台站探测环境好,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更好地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编].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气象出版社,2003.

[2] 蒋国兴,刘碧琴.气象观测环境城市化对气候资料准确性影响情况分析[J].广西气象,2006,27(增刊):71-77

[3] 刘勇,王东勇,田红.气象观测环境的变化对气温序列的影响分析[J].气象科学,2006,26(4):436-441

[4] 卢绮玲.气象观测环境变化对气象记录准确性的影响情况分析[J].广东气象, 2003,24(2):37-39.

12.气象局简介 篇十二

关键词:预报业务,现状,制约因素,发展建议,邹平县气象局

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的生命线, 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1]。县级气象台站直接面对气象服务的一线, 在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基础[2]。随着气象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 提高县级天气预报水平显得日益重要。邹平县气象局作为基层台站, 其天气预报水平对邹平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直接影响, 本文根据当前邹平县预报业务的现状, 分析了制约邹平县预报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以期提高邹平县天气预报的水平, 为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气象服务支持。

1 预报业务现状

目前, 邹平县气象局缺乏专业的预报技术人才, 无法对省、市级的预报指导产品进行正确的本地化订正, 预报准确率低, 不能满足当地的预报服务需求。

2 制约因素

2.1 工作人员职责任务重

受人员编制限制, 邹平县气象局人员较少, 身兼数职, 职责任务繁重, 与不断增长的预报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3]。目前邹平县气象局没有专门的预报员, 没有人专门研究改进和提高预报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都是从事地面观测的业务人员兼职预报服务工作, 兼职的同志把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测报业务上, 投入到预报业务的精力相对较少。业务人员在学习预报知识和预报应用研究方面缺乏时间保障,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邹平县预报业务质量和预报能力的提高。

2.2 人员素质低

制约预报业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预报技术水平[4]。目前, 邹平县气象局人员整体的学历和专业知识不高, 气象专业的本科学历人员少之又少, 人员技术水平低。大部分人员的从业时间短, 一些由师傅带徒弟出来的同志, 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的系统学习, 气象知识匮乏, 对先进的预报技术方法了解甚少, 缺乏技术经验, 缺乏自主预报和订正预报的能力。预报上岗人员的培训机会少, 培训时间短, 缺乏专业的预报理论知识。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9210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 CMACast系统建设全面展开, 邹平县气象局建成了PC-VSAT接收站和地-县计算机远程终端, 使通信瓶颈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但因缺少应用人才, 这些已建成的现代化设备成为一种摆设, 不能投入正常的业务运行, 大量的采集信息没有充分体现其价值。

2.3 预报意识不足

邹平县气象局人员少, 业务人员习惯于以观测业务为基础, 对预报服务工作的认识水平不足, 服务意识相对淡薄。虽然做订正预报, 但基本上只是对省、市级预报指导产品的转发, 预报内容照抄照传, 或只做少量的产品更正, 解释应用及深加工根本谈不上, 这样做出来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低, 不能满足当地的预报服务需求。

2.4 局地小气候影响

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 全县辖12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858个行政村, 总面积1 252 km2, 地势南高北低, 呈倾斜式下降。广阔的县域、特殊的地形以及当地的产业结构布局, 势必导致邹平县的气象条件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 形成局地小气候。因此, 对市局来说, 邹平县的天气难以准确预测;对邹平县局来说, 订正预报也更加难做。

3 建议

3.1 提高认识, 加强学习

邹平县气象局编制有限, 引进预报相关人才短期内难以实现, 所以提高现有业务人员的认识, 加强业务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组织预报业务人员进行气象灾情调查, 从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培养其感性认识, 明确预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促进业务人员把预报服务工作与气象科技产业、地面测报工作看作同等重要, 不偏不废。

利用现有的天气预报资料, 借助市局“我讲天气”平台, 对重大的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和技术交流, 加强对本地天气演变规律的认识, 加强对预报理论的理解和预报规律的探寻, 找到科学的本地化预报方法, 同时加强现代化的天气预报先进技术及主要预报工作平台MICAPS系统的学习, 增强预报业务能力。

3.2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人员素质

建议省、市局加强对邹平县气象局预报业务人员的培训学习力度。通过邀请专家讲课, 每年有计划地进行非常规资料的应用培训, 鼓励预报业务人员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局举办的预报新技术培训班, 以脱产学习等一系列方式, 提高预报信息应用能力, 培养邹平县气象局预报业务技术带头人。必要时参加省市级轮训, 提高专业素养, 力争理论基础扎实、预报技能全面、预报经验丰富。

3.3 统计分析气候资料, 建立本地化预报经验

邹平县气象局自1958年建站, 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 有着丰富的观测资料。这些气象资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反映了邹平县气候的变化规律, 研究分析这些气象资料对邹平县气象局建立本地化的预报经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邹平县气象局业务人员应对本站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再分析, 了解本地的天气气候特征, 掌握预报的经验指标, 熟知主要气象要素的年极值、平均值等以及主要影响本站的天气系统。从而根据邹平县的特点, 寻找适合本地的预报指标, 结合各类数值预报产品的调用和分析, 寻找预报因子, 逐步建立系统的预报方法。

3.4 有效应用非常规资料

邹平县气象局建成了PC-VSAT接收站, 大量的卫星云图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得以采集, 再加上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的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本地天气预报的深加工和解释应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卫星云图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连续性, 可以观察出云团的移动、发展和变化, 而雷达回波则可以显示出对流云团的发展强度和移动方向。一部雷达所探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 不利于全面分析, 因此可以将市局雷达与济南 (Z9531) 、沧州 (Z9317) 对比参考, 通过多部雷达组图分析, 验证回波的真实性, 再结合卫星云图的滚动显示, 能较直观地分析出降水云团的移速和移向。有效应用云图资料和雷达产品, 通过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的对照分析, 能比较准确地做出短时临近预报。

4 结语

根据当前邹平县气象局天气预报业务现状, 分析了制约邹平县气象局预报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就如何促进邹平县气象局预报业务的发展做简要探讨, 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组织预报业务人员进行气象灾情调查, 加强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技术交流, 加强预报技术及预报系统的学习, 提高预报业务能力。二是加强对预报业务人员的培训学习力度, 提高专业素养, 力争理论基础扎实、预报技能全面、预报经验丰富。三是研究分析气候资料, 寻找适合本地的预报指标, 结合各类数值预报产品的调用和分析, 寻找预报因子, 逐步建立系统的预报方法。四是有效应用云图资料和雷达产品, 通过对照分析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 做好本地天气预报的深加工和解释应用工作。

参考文献

[1]许丽丽, 黄骞, 冼国勇.浅谈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业与技术, 2014, 34 (2) :194.

[2]巫志刚, 李进, 刘丽芳.浅析如何提高县级天气预报水平[J].农业与技术, 2013 (2) :159.

[3]王秀丽, 高学芹.做好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 (气象科学版) , 2016, 36 (1) :165-166.

13.气象局简介 篇十三

一、主要天气情况情况

春运期间共发布各种预警信号X次,其中大雾橙色预警信号X次,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X次。

二、监测联防

我局要求预报业务值班人员听取中央台、省台、市台天气会商意见,提前了解春运期间天气背景,做好春节期间各类气象服务工作。

我局有针对性对县领导、乡镇、部门领导、农业大户,农机大户、网格员等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遇灾害性天气出现后,我局与农业农村局、交通、公安、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开展联合灾害情况调查。

三、服务成效

我局成立春运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春运气象服务专报X期,重要信息专报X期,召开春节期间新闻发布会一次。每天通过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向县春运办、县应急管理局汇报天气,利用预警显示屏、农村预警大喇叭、手机短信、微信、多媒体、县全网发布平台、微信服务群组等途径向社会发布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四、经验与做法

成立局春运气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职责,部门职责分工和组织系统联系表,建立健全灾害性预警信号发布签发制度、应急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岗位制度和各项业务工作流程。加强与农业农村局、应急、民政、交通、公安、广电、通讯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保确春运气象服务工作的圆满完成。

五、建议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1、遇有灾害天气,市台加强天气会商,指导县局人员做好补充订正预报。

2、希望市局多举办预报业务培训。

14.市气象局春节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春运工作早部署,为做好春运气象服务提供领导保障

为切实加强今年春运气象服务工作的落实,我们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业务股室成员参与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局长、副局长带班制度,制定了“xx市气象局春运气象服务工作方案”、“xx市气象局春运气象服务应急预案”、“灾害性天气服务流程”,更新了春运领导小级服务平台名单,保证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把天气信息传到各级领导手中,我局值班领导、业务人员号码和春运市办公室号码上墙,保证服务提前及时,各业务技术人员昼夜值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业务通讯线路畅通,加强春运期间值班勤,后勤车辆时刻准备,严格实行领导制度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确保春运气象服务工作扎实有效;春运各岗任务、各项工作具体细致到人,有利地保障了春运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气象信息、气象资料通道畅通,及时上传下达,春运前,我们对自动站、计算机,通信网络等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确保耗材、备件供应充足,各种业务系统和信息网络技术装备的正常进行,各类观测资料及时上传,信息传输和技术保障,业务系统稳定运行,对发电机进行了检修,确保春节业务不断电。做好车辆调度,组织协调和宣传报道工作。

二、准确预报、严密监测,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春运期间,为确保领导决策有科学依据,旅客出行及时掌握天气信息,保证人民群众过上安定、祥和的春节,我们利用手机短信、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等多种形式,将最新的天气信息发给市委、市政府、市春运办及有关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达到家喻户晓。我们还与市安监局联合,通过气象短信平台,宣传安全知识,提醒大家注意节日安全,过好祥和幸福的春节。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寒冷,我们提前预报,及时服务,1月25日开始发布“春运期间天气趋势第一期”、1月31日又发布了“春运期间天气趋势第二期”,2月7日发布了“春运期间天气趋势第三期”,作出了春节期间(8~15日)多阴雨天气,但降水强度较弱,主要冷空气过程有2次,分别出现在7~8日及11~12日,其中,7~8日受地面强冷空气影响,有一次明显降温天气过程,并可能出现雨夹雪天气,高寒山区有轻冰冻;9日开始中低层转为西南风,但地面仍有冷空气渗透南下,我市以阴天为主,气温回升缓慢;11~12日受中低层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再次南下,我市还将有一次降温降水天气过程;后期低层暖湿气流较强,阴雨天气维持。

截止2月17日,春运期间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共发布春运专题预报6期,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发布预报、预警信息10次,共计2.4万人次,并通过电视天气预报、广播、网络等将最新最准确的天气信息及时传送给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

15.基层气象台站现代气象工作探讨 篇十五

1 切实提高基层气象台站的气象观测能力

综合气象观测是整个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提升气象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基层气象台站要做好气象观测工作, 一是要高度重视气象观测工作, 充分认识气象观测工作在整个气象工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必须把观测业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分管业务的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观测业务质量上。观测员是保证观测质量的主体, 要加强业务学习, 严格执行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确保取准取全第一手气象观测数据。二是基层台站的领导要妥善处理好业务与科技服务之间的关系, 关心观测员思想、工作和生活, 切实解决观测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观测团队中营造友好和谐的工作氛围。三是加强基层台站设备建设。目前, 作为基层台站, 气象观测能力与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还不完全相适应, 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日照、固态降水等要素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观测, 因此, 着力解决全部气象要素的自动化观测问题, 对于提高观测质量和水平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基层台站的装备应急保障能力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观测业务的正常运行和资料信息的及时稳定传输。台站在自动化观测设备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有目的、有计划地储备齐全各类备用仪器, 确保业务质量的提高。

2 提升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基层气象部门预报的准确性和服务能力的高低、工作成效的好坏是评价整体气象工作的关键性指标, 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气象部门工作的评价优劣和认可程度, 直接影响着气象部门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基层台站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预报质量。目前基层台站在预报的制作发布方面尚不能满足群众需求, 作为预报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 省、市级台站必须加强基层台站预报人员的培训, 加强基层台站订正预报的指导, 才能提高预报准确率, 要依托雷达、卫星、气象探测资料, 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体系建设;二是要继续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 加大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投入, 建立到村入户的农村气象灾害信息系统, 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让农民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取气象服务信息。三是在充分了解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模的基础上, 气象技术人员要主动走访特色产业农户, 了解他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为他们量身定做农业气象服务材料。一旦重大灾害性天气来临, 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3 加快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改造, 提高职工生活工作水平

基层台站基础设施的改善关系到广大基层台站职工的工作环境条件, 关系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作为基层台站, 一方面要撰写基础设施改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争取国家中央资金或地方的投入, 另一方面也要自筹资金, 继续按照“四个一流”的标准, 完善基础设施的改造, 让职工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同时, 要坚持关心职工生活, 关爱离退休职工。

4 提高基层气象台站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要发展, 人才在第一位而提高基层台站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能力强、职工队伍素质高, 单位和谐稳定、团结奋进将为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需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培养、选拔基层业务技术骨干人才。其次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人才评价机制, 充分调动人才队伍在综合观测、公共气象服务和管理中的作用。要优先将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安排到业务工作岗位上, 要严格执行岗位考核制度, 对考核不合格的坚决实行待岗再培训。要坚持站内业务学习和交流活动, 定期组织专业技术培训, 鼓励业务人员撰写技术总结和技术论文, 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创先争优。

5 大力推进基层台站党风廉政和气象文化建设

基层气象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 大力推进基层台站党风廉政和气象文化建设, 集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用创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建设在提高气象业务、服务水平、促进气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 作为基层台站要把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作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一项重要任务, 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 不断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让局务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消除职工的顾虑, 增强职工参与管理、为气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其次, 要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气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树立良好的气象部门形象,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一是要建立固定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场所[1,2]。二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向社会公布事业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和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等。三是要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 不断扩大气象廉政文化的社会影响[3,4]。党风廉政和气象文化建设的开展, 可以有效地提升单位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敬业爱岗意识和廉洁从政、廉洁从业意识, 在单位形成以廉为荣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促进基层气象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6 健全机制, 加强管理, 确保气象工作规范有序

要建立健全基层气象台站的各项管理规定, 不断完善《局务公开制度》《三人决策制度》《财务报销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工作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物资采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一系列的内部管理制度, 坚持局领导带头执行, 率先垂范, 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执行, 按章办事, 使各项管理制度在日常气象工作中发挥有利的保障作用, 确保气象工作规范有序。

基层气象部门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可以为整个气象系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有助于增强基层气象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促进气象装备水平再上新台阶、气象人才建设再上新水平、气象科技创新再出新成果、基层气象工作再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纪晓建.新时期基层气象队伍建设的探讨[J].科技风, 2012 (5) :237.

[2]杨惜春, 马新建, 林杰星.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内蒙古气象, 2012 (1) :45-46.

[3]刘伟, 徐克广.深化基层气象台站综合效益审计[J].中国审计, 2012 (7) :72-73.

16.气象局简介 篇十六

摘要:气象与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气象预报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重要,准确的气象预报离不开科学的观测。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日照等多项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本文主要针对地面气象观测中一些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为气象观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X820.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6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气象观测领域, 很多先进的仪器及技术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观测手段和技术水平都较之以往有很大提高。高科技的产品设备在气象观测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观测的准确度,很多工作环节都由机器完成,代替了人工劳动,但仪器设备不是万能的,仍然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需要人工操作完成,这些工作一旦出现失误或偏差,就会对整个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气象观测的准确程度出现问题,影响预报的准确性,所以要加强观测工作,注意细节问题,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

1 地面气象观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 温度观测问题

问题:温度在地面观测中是个十分重要的指标,也是观测中的一个重点项目,现在由于一些先进测温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测温的准确性和自动性,但因各地气象站的情况不同,一些大型的精确设备很难普及到实际工作中,很多气象站的观测设备仍需要加强,仍有许多气象测量点使用液柱测温表来进行测温工作,但液柱测温表受外界干扰较大,比如遇到昼夜温差较大时,液柱会有断层情况发生,对于精度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读取时一旦疏忽就会造成读数与实际温度产生较大的偏差。

对策:在测量前要认真观察温度表,若存在断层则要采取撞击法或加热法进行修复,对于液柱温度计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在操作时一定要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使液柱断层连接好再用,如果经过修复仍然不能正常使用的要立即更换,启用备用设备,确保测温工作顺利进行。

1.2 湿度设备问题

问题:在地面气象观测中,湿度测量是比较难的一项内容,因为湿度设备对于环境相对敏感,光照、风向、雨雪等外界条件变化都会导致湿度测量的难度增加,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在实际测量湿度工作中,常用到毛发湿度计,由于外界条件影响,示数常会有波动情况,这时要经常与干湿球湿度表进行核对,以此来判断故障是否出现。另外毛发上粘有污垢后也会导致湿度计的灵敏度降低,加大测量的误差。

对策:对于毛发上的污垢,可以用毛笔蘸蒸馏水来进行清理,对于机械模块部分可以用洁净软布轻轻擦拭,再添加润滑油对轴承等一些需要润滑的部位进行处理,保证润滑良好,提高灵敏度,避免延迟现象发生。如发现机械零件出现磨损要立即进行更换,保证机械的良好状态。

1.3 设备维护问题

气象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在使用中对于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一定要保持良好,所以维护和保养工作必不可少,要定期进行。由于气象设备都是在复杂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使用,环境条件对于仪器设备的影响也较大,增加了维护和保养的难度,对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会产生严重影响。

对策:要提高工作人员对仪器设备养护重要性的认识,在养护工作中把每一个细节都落实到位,确保仪器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要建立全面的仪器养护制度,认真落实,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发生,提高测量的精准程度。

2 加强地面气象观测的建议

2.1 认真做好记录工作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量大,相对繁琐,对于各项数据的测量要做好记录,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预测结果。如在观测夜间雨后露时,如果有少量降雨则不要急于记录,需雨停后再把植物水滴进行处理,然后在后半夜或清晨再次看到植物上的水珠才能记录,在记录工作中要排除干扰因素才能做成准确完整的记录。

2.2 完善观测日志

观测日志是气象观测人员必须做好的环节之一,气象观测日志供每位观测人员参考,因此需要进行仔细记录。当然在记录日志过程中要落实好相关责任制度,以制度对員工进行约束并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规范化操作。

2.3 加强仪器交接工作

交接班时要做好仪器的交接工作,认真做好仪器的检查,发现故障或损坏要立即进行排查汇报,以便及时更换或者维修,避免故障设备带病运行,否则会影响到观测记录的精确度。要制定合理的交接制度,划清责任,避免责任不清及互相推诿的情况出现。

2.4 完善巡视工作

巡视工作主要是对地面气象观测设备进行检查。在巡视工作进行过程中要求专业技术员对仪器异常情况进行排查并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出现问题则要立即反馈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从而避免仪器异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落实相关制度来促使每位工作人员强化责任意识。

3 结语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具有琐碎性和繁杂性,而且常常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和态度,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工作制度,认真做好每项记录,做好设备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狠抓工作细节,才能把气象观测工作做好,提高观测水平及预报的准确度,整体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成效性。

17.气象局工作总结 篇十七

20**年贵阳市气象局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贵阳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动气象工作政府化、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增强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实干意识、创新意识,打造“防灾减灾、气象先行”的气象服务品牌,全力推动贵阳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发展。一年来,全市各级气象部门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扎实推进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年气候特征

20**年1到11月主要出现的主要气象灾害有道路结冰、暴雨、冰雹、干旱、秋风和秋绵雨等。全市平均气温为15.1(开阳)~17.6(贵阳)℃,降雨量为820.8(修文)~1109.6(息烽)毫米,与常年比较,息烽偏多0.6成,其余偏少0.4(开阳)~2.5(修文)成。为切实防御气象灾害,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我局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领导下,抓住五项重点、取得五项新突破,呈现新的亮点。

二、重试点、强示范,气象工作政府化有新突破

(一)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列为政府重要工作。年初,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贵阳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将“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纳入《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5月初,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以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为契机,推进全市气象事业发展。我局拟定并由省局下发《贵阳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2013-2014工作计划》细化了目标,明确了项目,理清了思路。11月,省气象局与贵阳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推进会,随后贵阳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通知》,建立健全气象事业投入保障机制,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推进气象工作融入各级政府的全局工作。同时,市人大、政协组织调研组对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进行专项调研,对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

(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管理。经市编委会议研究,同意由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市气象局共同组建和管理贵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这样不仅落实了人工影响天气机构与编制,而且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管理,提高了防灾减灾能力。8月,贵阳市政府组织召开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会议暨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会议,切实要求部门间、军地间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建立统筹集约、分工协作、上下衔接、左右配合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人工影响天气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

三、重服务、强作为,气象服务社会化有新突破

(一)决策气象服务和重大社会活动保障及时有效。围绕气象灾害性天气,认真组织安排,确保了每一次重大天气过程不出现缺报、漏报。建立了良好的联防联动机制,发送预报预警信息至12319平台及水库、河流管理中心负责人,为防汛、抗旱、清淤等提供气象信息。联合应急办强化重大天气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应急短信平台、楼宇电视等发布气象预报,让公众第一时间知晓气象信息。并在汛期提供各类气象服务决策材料,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肯定。还为元旦、两会、春运、观山湖公园春节灯会庙市、旅游交易会、中超联赛、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避暑季开幕式、生态文明会议、酒博会等重大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得到市委市政府肯定。

(二)气象应急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建成县级天气电视电话会商会议系统,增强全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14次组织召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联席会议,实现多部门气象服务会商机制常态化。同时,在清镇市启动县级气象灾害示范建设;在乌当区投入经费43万开展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社区试点建设,建成全省首个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站,延伸气象信息入驻社区等步伐,通过社区向社会社团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其中涵盖气象公共服务),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气象公共服务。实施精细化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系统,气象应急保障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三)防雹减灾服务成效突出。年初,对全市250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自查,合格率达100%。在全市部署40门高炮,投入使用19套新型火箭发射装置,实现作业区域全覆盖,有效应对了严峻的雹灾形势。据统计,20**年全市共出现22次天气过程,开展作业519次,发射人雨弹8026发,火箭弹233枚,出动火箭车46架次,没有出现明显雹灾损失,为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夯实基础。我局为成都军区国防动员演练提供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获“先进单位”称号。

(四)为农气象服务效益显著。围绕我市9个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16个市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开展基础信息收集和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收集、整理131家“农家乐”信息在贵州农经网发布,促进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利用“万村千乡”网页,打造“美丽乡村”,做好为农服务。完成花溪区燕楼乡嘎多村、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息烽县养龙司乡堡子村、修文县扎佐镇长坡村、开阳县禾丰乡田冲村多功能信息站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基层信息质量与服务能力,共培训信息员165人次、农户774人次,拓展了信息的受众面。联合当地组织部督查区县和乡镇村“万村千乡”网页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工作,把上“万村千乡”网页信息,列入星级社区、村考核,与市委组织部共同出台文件,对2014年“万村千乡”网页进行规范,纳入目标考核。通过“万村千乡”网页工作修文县同县委组织部、财政局、科技局等部门,联合申报立项“修文县村级雷电灾害防御试点建设”项目,建立“修文县远程教育终端系统雷电灾害防御示范点”,清镇市气象局与远教办签订“万村千乡”气象信息发布协议,息烽县委21名气象信息员进行表彰,评选10个十佳“万村千乡”网页,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和社会化。同时还联合财政、金融办、农委、生态委等部门共同建立《贵阳市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逐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这在全省也是首创。

四、重体系、强发展,气象业务现代化有新突破

(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以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发展为契机,推进城市、生态、特色农业、旅游、交通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开展gps/met水汽观测站基座建设;完成开阳国家气候站的升级改造并投入业务运行;建成40个单雨量站并投入业务运行;在清镇市建设交通气象观测站;完成多普勒天气雷达大修,完善全市气象灾害监测网,提升气象观测能力。

(二)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强降水、雷电、冰雹和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和临近短时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完善了山洪预报、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预报、森林火险预报、交通气象预报、雷电灾害预报等各项预报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报业务系统及工作流程。以深化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试点为重点,完成了《贵阳市精细化综合业务平台系统建设项目》,并作为成果转化运用向全省推广。建立城市积涝、环境气象、交通、旅游、农业、山洪地质灾害等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强化预报服务针对性。

(三)公众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局公众气象服务在原有的网站、传真、短信、led屏等发布气象信息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气象服务载体,开通“贵阳气象微信”、“贵阳气象官方微博”,并与贵阳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开展《生活气象早知道》电话连线直播,逐时播报气象信息。在贵阳晚报、贵阳日报、贵州都市报等发表气象防灾减灾信息400余篇。建成贵阳市公共气象影视中心,制作播出216期《百姓气象站》和31期《气象万千》,通过贵阳电视台向公众播出,收到不错的社会反响,这两档节目还获得全省气象系统节目评比两个第一名,开创了多年来贵阳市首次有了自己的气象影视节目,实现公众气象服务质的飞跃。

五、重项目,强素质,科研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有新突破

(一)9个项目落实400余万资金提升科技水平。“十二五”发展项目全面落实。20**年我局共向当地发改委申报两项项目,分别是《贵阳市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建设》审批经费118万元、《贵阳市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监测及服务平台建设》审批经费49.738万元,均已通过市发改委批复,目前已落实经费47.768万元。我局向市科技局申报的《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系统研究与开发》已获市政府科研项目立项批复,项目经费20万元。同时,各区(市、县)气象局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立项经费共计250万元,以项目促发展,提升气象科技的整体水平。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预报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展预报员培训,建立了每周考试制度。在省气象台支持下,赵杰、杜小玲两位首席到市气象台开展“传、帮、带”,选派预报员参加中国气象局培训。加强测报人员技能考核,全市气象部门共有13人获全国优秀测报员称号,这也是历年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三)全面落实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机构与编制。经过上下联动,多方争取,贵阳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贵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通知》,同意成立贵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所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6名。各区(市、县)均成立地方机构,落实编制26人。同时,贵阳市本级、清镇局、息烽局、乌当局人员已招聘并到位。修文局、花溪局、开阳局、白云局通过引进人才方式争取人员到位。

(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顺利完成。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政策宣传到位,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县级气象管理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我局共核定参公编制数为25人,实际登记人数为25人。清镇局作为全省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通过定位职责、优化结构优化、规范管理的方式,形成布局合理、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县级气象机构,得到矫梅燕副局长的肯定。

六、重和谐、强环境,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气象文化建设有新突破

(一)加强党建工作。开展以“五好”为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党支部创建活动,着力抓好气象部门政治生态建设。组织开展“七一”建党92周年活动。选派人员深入花溪区嘎多村开展驻村帮扶,投入2400元用于建设村务公开栏,为孤老与困难户提供帮扶资金2500元,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深入修文县小箐乡开展计生帮扶,为10户计生家庭共发放扶贫款5000元。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贵阳市气象局20**年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贵阳市气象局20**年风险防控实施方案》、《贵阳市气象局谈心月活动实施方案》、《贵阳市气象局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等,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召开廉政风险防控培训会,要求纪检干部切实做到“三严守、九严禁”,并针对人影专项资金、财务预算、党风廉政建设、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等环节开展自查。参加市纪委对各区市县纪委工作检查、市督察局民主生活会、南明区党风廉政建设汇报会。

(三)加强气象文化建设。组织县局星级台站创建工作。邀请讲师团、党校等专家,开展“每月一讲”活动,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自身组织及参加地方道德讲堂活动,此项工作得到地方检查组的高度好评。打造“防灾减灾、气象先行”的服务品牌,开展第十五届科协年会活动—“走进气象,寻爽贵阳”科普体验活动,让志愿者走进气象、了解气象、宣传气象,增强社会气象意识,期间我局还获得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服务先进集体,得到市委政府的表彰。组织参加全省气象系统演讲比赛获第一名。

(四)进一步完善台站建设。我局抓重点、出重拳,从现代化建设着手,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投资290万元开展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及高空气象探测站综合整治;投资90.4万元开展贵阳市气象局附属设施改造;投资31万元开展贵阳新一代天气雷达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气象台平台等业务用房工程改造。组织开展各区(市、县)气象局台站创建工作,投入1100万元对息烽县气象局开展台站搬迁工程;投入800万开展修文县气象局台站搬迁工程;投资30万元着力打造清镇市气象局综合业务平台,台站风貌焕然一新。

上一篇:庆新春元旦晚会主持词下一篇:软件开发程序员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