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散文

2024-10-21

林语堂散文(精选8篇)

1.林语堂散文 篇一

《林语堂散文集》之读后感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黄琳

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他会从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并透出哲理。并且在读他的散文后,可以看出他是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而正是他使用的文字幽默、轻松和自然流畅,使得他的散文独具一格,让人喜爱。

其中一篇《论解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生有时颇感寂寞,或遇到危难之境,人之心灵,却能发出妙用,一笑置之,于是又轻松下来。这是好的,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古代名人,常有这样的度量,所以成其伟大。古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娶了珊蒂柏,她是有名的悍妇,他有解嘲方法,说娶老婆有如御马,御马没有什么科学,娶个悍妇,于修身养性的工夫大有帮助。有一天家里吵闹不休,苏氏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到门口,他太太由屋顶倒一盆水下来,正正淋在他的头上。苏氏说,“雷霆之后必有甘霖。”真亏得这位哲学家雍容自若的态度。

豁达是幽默中蕴含着的一种重要品质。自我解嘲就是用言语或行动不失幽默地为自己掩盖或辩解被人嘲笑的事。,说白了就是当我们 在生活中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不良的情绪,为了消除或减轻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有意丑化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就会自己编造一些“理由”,进行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

其实我认为自我解嘲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帮助,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与其固执己见,“钻牛角尖”,不如放松一下绷得过紧的神经,来点自我解嘲。

就如同那只拿不到葡萄的小狐狸,他已经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想要得到高墙上那串葡萄,可是并没有如愿以偿。于是它便安慰自己:“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在得不到甜葡萄的情况下,只得吃酸柠檬却硬说柠檬是甜的,有意美化得到的东西。

或许大家会觉得这有点可笑“可笑”,但奇趣搞笑要告诉大家实际上却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卫方式。可帮助我们松动一下既定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目标,使自己失望、不满的情绪得到平衡和缓解,让我们能够锻炼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凡事乐观,即使身陷囹圄也看到希望,而不是整天悲悲戚戚,愁眉不展,其宝贵的思维模式是‘大不了就,”而不是斤斤计较,过分认真;多想自己的缺点和无能,经常自我嘲笑,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盲目逞能好胜。这就是豁达。

豁达往往意味着超脱,但又没发展到虚无,所以它仍是一种积极因素,是一种美。幽默中,通过对自己的尴尬和困境的取笑,使得他人潇洒地从尴尬境地中解脱出来,这正表现了豁达风度。站在自己之外欣赏自己的创伤,就能产生一段时间的快乐,也是对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2.林语堂散文 篇二

【名言解说】

许多人渴望成功, 但从未想到自己应下决心去努力达到成功, 而是等着别人来推动他, 鼓励他, 援助他, 结果自然是永远的失望。其实, 即便有一天机会降临, 还得有能力抓住它, 因为自己的前途要靠自己去创造, 而且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刚毅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

【名人简介】

3.林语堂焚书 篇三

《吾国与吾民》的巨大成功,让出版商赛珍珠华尔希夫妇看到了前景,很快便又签下了林语堂下一本书的出版权。1937年的3月,林语堂在美国纽约开始了他第二本书的创作。书稿已完成过半,一切进展顺利。然而有一天,这位文品严谨的文学大师突然翻看书稿,居然越看越不满意。书稿以批判西方现代文明破题,基调没错,然而却写得晦涩难懂,读起来很辛苦,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也不突出。深思后,林语堂“嚓”地点燃一根火柴把呕心沥血数月的书稿付之一炬。夫人廖翠凤冲进书房,见此一幕大惊失色,以为丈夫走火入魔疯病发作。

焚烧书稿后,林语堂静下心来,重新投入新一轮的构思创作中。后来,这本以讲述中国幽雅、悠闲的陶渊明式的生活态度的《生活的艺术》一经推出市场,便在美国引起轰动,连续52周蝉联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位。

书稿是作家辛苦孕育而成的心血成果,林语堂却舍得将其付诸一炬,可见其要求之高,文品之严谨。正是这种严谨、求高的态度让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越攀越高,终于成为享誉全球的文学大师。

编辑 张金余

4.林语堂散文一个科学公式 篇四

现在就让我们先来研究产生这个生活哲学的中国人的理智构造——伟大的现实主义,不充分的理想主义,很多的幽默感,以及对人生和自然的高度诗意感觉性。

人类似分成两种人: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现实主义者,是造成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义浇灌后即变成了柔软可塑的东西,但是使泥土凝结的还是泥土本身,不然我们早就蒸发而化气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力,在一切人类活动里,个人的、社会的,或民族的,都互相牵制着,而真正的进步便是由这二种成分的适当混合而促成;所谓适当的混合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半湿半燥,恰到好处。例如英国这个最健全的民族,就是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适当地混合起来而成的。有些国家常要发生革命,这是因为它们的泥土吸收了一些不能适当同化的外国思想液汁的缘故,以致泥土不能保持着它们的形式。

模糊而缺乏批判精神的理想主义,是极为可笑的。这种理想主义的成分如果太多,于人类颇为危险,它使人徒然地追求虚幻的理想。在任何一个社会或民族里,如果这种幻想的理想主义成分太多,就会时常发生革命。人类好似一对理想主义的夫妻,对于他们的住所永远感到不满意,每三个月总要搬一次家,他们以为没有一块地方是理想的,而没有到过的地方似乎总是好的。幸而人类也赋有一种幽默感,其功用,是在纠正人类的梦想,而引导人们去和现实世界相接触。人类不可没有梦想,可是他也不能不好笑他自己的梦想,两者也许同样的重要。这是多么伟大的天赋,而中国人就富于这种特质。

幽默感(我在下面一章里将做更详细的讨论)似乎和现实主义或称现实感有密切的联系。说笑话者虽常常残酷地使理想主义者感到幻灭,但是在另一方面,却完成了一种极重要的任务,这足以使理想主义者不至于把头碰在现实的墙壁上,而受到一个比幻灭更猛烈的撞击。同时也能缓和暴躁急烈分子的紧张心情,使他可以寿命长一些。如能预先让他知道幻灭的无可避免,或许可以使他在最后的撞击里减少一些痛苦,因为一个幽默家始终是像一个负责者将坏的`消息温和地告诉垂死的病人。有时一个幽默家的温和警告会挽救垂死者的生命。假如理想主义和幻灭必须在这世界上同时并存,那么,我们与其说那个说笑话者是残忍的,还不如说人生是残酷的了。

我时常想到一些机构公式,想把人类进步和历史变迁明确地表示出来。这些公式仿佛如下:

“现实”减“梦想”等于“禽兽”

“现实”加“梦想”等于“心痛”

(普通叫做“理想主义”)

“现实”加“幽默”等于“现实主义”(普通叫做“保守主义”)

“梦想”减“幽默”等于“热狂”

“梦想”加“幽默”等于“幻想”

“现实”加“梦想”加“幽默”等于“智慧”

这样看来,智慧或最高型的思想,它的形成就是在现实的支持下,用适当的幽默感把我们的梦想或理想主义调和配合起来。

为尝试制造一些准科学的公式起见,不妨进一步照下列的方法来分析各国的民族性。我用“准科学”这个名字,因为我不相信那种呆板的机械公式真能够把人类活动或人类性格表现出来。把人类的活动归纳到一个呆板的公式里,这已经缺少幽默感,因此也就缺乏智慧。我并不是说现在没有拟这一类的公式;在今日之下,这种准科学正多着。到一个心理学家竟能衡量人类的“智能”(IQ)或“性格”(PQ)时,这世界可真够可怜,因为有人性的学问都被专家跑来篡夺了。但如果我们认为这些公式不过是拿来表现某些意见的简便图解方法,而不拿科学神圣名义来做我们护符,则尚没有什么关系。

下面所写是我替某些民族的特性所拟的公式,这些公式完全是照我个人意思而定,绝对无法证实。任何人都可反对它们,修改它们,或另改为他自己的公式。现在以“现”字代表“现实感”(或现实主义),“梦”字代表“梦想”(或理想主义),“幽”字代表“幽默感”——再加上一个重要的成分——“敏”字代表“敏感性”(Sencibility),再以“四”代表“最高”,“三”代表“高”,“二”代表“中”,“一”代表“低”,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准化学公式代表下列的民族性。正如硫酸盐和硫化物,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各不相同,人类和社会也依它们不同的构造,而有不同的作用。在我看来,人类社会或民族在同样情形之下,却有不同的行为,确是一桩很有趣的事。我们既然不能摹仿化学的形式发明“幽默化物”(Humoride)和“幽默盐”(Humorate)一类的名字,自只可用三份“现实主义”,二份“梦想”,二份“幽默”和一份“敏感性”的方式造成一个英国人。

现三+梦二+幽二+敏一+等于英国人

现二+梦三+幽三+敏三+等于法国人

现三+梦三+幽二+敏二+等于美国人

现三+梦四+幽一+敏二+等于德国人

现二+梦四+幽一+敏一+等于俄国人

现二+梦三+幽一+敏一+等于日本人

现四+梦一+幽三+敏三+等于中国人

5.林语堂散文 篇五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19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老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任教经历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二岁

林语堂的感情生活

烧掉结婚证书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婚前曾有两位恋人。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他的第三位恋人。廖翠凤是鼓浪屿的首富廖家的二小姐,而当二人拟订终身时,廖翠凤的母亲却有异议,说:“和乐(林语堂的本名)是牧师的儿子,家里很穷。”廖翠凤却坚决果断地说:“贫穷算不了什么。”就是这句话一锤定音,成就了林语堂与她的婚姻。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结婚后,他征得廖翠凤的同意,将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婚后不久,林语堂和廖翠凤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期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终其一生,林语堂在操守上也是绝对纯洁的。美色当前,欣赏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讳其所好,惟不及乱耳。

与妻相处之道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倘若真的吵架了,也是吵过就算了,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起来了。

林语堂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们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所以大师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的感觉;世俗所谓的“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他推翻了。

金玉良缘的秘诀

1969年1月9日,在台北阳明山麓林家花园的客厅里,一对喜烛点燃,林语堂夫妇悄悄庆祝结婚五十周年。林语堂把一枚金质胸针献给廖翠凤,上面铸了“金玉缘”三字,并刻了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不朽名诗《老情人》。

林语堂认为廖翠凤属于接纳万物、造福人类的“水”,

而自己却是凿穿万物的“金”。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造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有人问他们半个世纪“金玉缘”的秘诀。老夫妇抢着说,只有两个字,“给”与“受”。在过去的一万八千多天里,他们相互之间,尽量多地给予对方,而不计较接受对方的多少。林语堂说:“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回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仍与他终日厮守。

林语堂的作品赏析

林语堂在《无所不谈》中的《闲话说东坡》、《记纽约钓鱼》、《记游台南》和《论西洋理学》等,最体现开放的丰富和舒展的美丽,也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与上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他认为:“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便成八股。”⑦正为此,林语堂欣赏金圣叹的《水浒传序》。该序开篇兜头一句:“人生三十未娶,不应更娶;四十未仕,不应更仕;五十不应为家,六十不应出游。”突兀而来,完全是感兴之言。而全文慨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大谈朋友聚谈之乐,与《水浒传》并不搭界,借题发挥而已。有人肯定要指摘金圣叹文不对题了。可文不对题又有什么要紧呢?重要的是作者淋漓致地发抒了自己心头涌动着急欲出口一吐为快的人生感悟。也正因为憎恨“规矩”,林语堂觉得奇怪,像金圣叹这样的通达之人和不羁之才有时也会犯糊涂,不知不觉地困倒于章法句法之下不能自拔。他写道,金圣叹批书专门替作者算一抑之抑,一结二结,并满口“妙哉,妙哉”,真是矮子摸大象,摸不着头脑。⑧林语堂同时指出,文章的起承转合等等,循文思自然的波浪涌现而成,其千变万化,犹如危崖幽谷,深潭浅涧,毫无匠心的经营,而因缘际会,自成其曲折崭岩之美,不是明堂大庙营造法尺所可以绳范的东西。

故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的气息。这是属于林语堂自己的气息。它以真情和独见,构成了林语堂的“个人笔调”。林语堂的自由写作态度与梁实秋恰好相反。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得不止,这是苏东坡的话,林语堂衷心认同。梁实秋则以为此是“才人高致,非常人所能企及”。又说,徐志摩为文,尝自谓跑野马,属于“下笔不能自休”一类,虽然才华横溢,究非文章正格。

6.林语堂语录 篇六

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

既娶之,则爱之。既处之,则惜之

恋爱是情感的流露,本质上控制着感觉,它可以成为内心的微鸣。

女人的美不是在脸孔上,是在姿态上。姿态是活的,脸孔是死的,姿态犹不足,姿态只是心灵的表现,美是在心灵上的。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

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要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

7.林语堂英译《道德经》赏析 篇七

林语堂学贯中西, 取得了杰出的文学成就, 曾经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之一。他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 运用自己娴熟优美的英文, 翻译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许多精品, 包括《论语》、《道德经》和《庄子》等, 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推广和沟通。在翻译标准方面, 林语堂不仅强调了“忠实”和“通顺”的重要性, 还提出了“美”的必要性。

2 林语堂“美译”内涵

在中国漫长的翻译理论史上, 译学始终与哲学, 尤其是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 各大评论家也一直围绕着译文的“美学”进行探索和评述。其中几个重要的美学命题有:严复1898年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傅雷1951年在其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论以及钱钟书在20世纪60年代对文学翻译所提的“化境”说 (刘宓庆, 2012:49-58) 。尽管林语堂是以他英文写作而非翻译被人所知, 但他早在1933年就于“论翻译”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三条翻译审美判断标准, 即“忠实”、“通顺”和“美”。

在其文中, 林语堂指出, “忠实”是译者要遵循的第一标准。“忠实”不能简单地被称为“直译”或者“意译”。“忠实”不是死板地去字字对译, 而是灵活地掌握全句之“命脉”, 追求原文整体语义。在完成基本的“达意”后, “忠实”还需“传神”, 传出原文的“暗示力”, 让读者能够跟随作者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

要使所译的艺术文达到“通顺”的境地, 林语堂认为必须以句子为整体单位, 先得到一个总体意义, 然后再细化到“一句之各部”, 由句子再到句中的字词。如果抛弃了根本的中文心理, 以字译字, 以字对字, 最后必然会出现似乎“通顺”实则“不通”的结果。

在“美”的标准方面, 林语堂受到意大利著名的美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克罗齐 (Croce) 的美学思想影响。后者认为文学翻译不可能完美重现作品原貌, 而只能进行艺术的再创作, 并且应该附加上译者的风格。林语堂抱着“爱”和“谨慎”的态度, 将翻译作为一种艺术 (translation as a fine art) , 在翻译时结合“外的”和“内的”两方面体裁, 即译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译者自身的风格。林语堂特别指出:“凡译艺术文的人, 必先将所译作者之风度神韵预先认出, 于译时极力发挥, 才是尽译艺术文之义务”。 (林语堂, 1984:431)

陈荣东 (1997) 认为“论翻译”一文的价值不在于林语堂所提出的翻译标准, 而是他在阐释这三条标准的说理过程中, 对翻译美学所涉及的一些方面所作的精辟见解。

3 林语堂“美译”研究回顾

近年来, 许多翻译研究学者开始关注林语堂的翻译作品, 对其翻译理论也进行了新的挖掘, 其翻译美学思想成为研究的热点。杨柳 (2004) 在“道德经的诗学特色与翻译”一文中指出, 林语堂在把西方幽默文化引入中国文化和把中国经典文化介绍给西方的时候主要采取了一种通俗的翻译文化形式, 在国内和国外都引起了震惊的效果。林语堂的美学精神还在于即便采用最平庸的文学形式, 描写日常生活的平庸事物, 也能给他们赋予新奇的魅力, 创造出自己的“个性”。

究其原因, 是因为林语堂在其翻译艺术中融入了两种美学思想的影响。它们分别是西方表现主义美学的鼻祖克罗齐提出的“直觉说”和中国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提倡的“性灵”说。前者认为在艺术的创作中, 需要表现情感, 将自己的感受与对象完美地结合起来;后者的性灵主张则是性情要真、贴近俗世和情趣活泼 (薛雯, 2011:180-186) 。

陆洋 (2005) 则从诗学的角度分析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以及他在翻译实践中所体现的“美译”思想、“美译”形式以及“美译”价值。林语堂翻译形式上所体现的“混整美, 闲淡美和和谐美”构成了翻译的感性诗学。

结合林语堂某一具体译作探讨其“美译”风格的研究也有不少。黄宁夏 (2010) 分析了林译的《葬花吟》的艺术风格, 肯定了译者在翻译该古典诗词时语言流畅、主题鲜明、风格传神的翻译美学观。

4 林译《道德经》美译赏析

《道德经》也是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之一, 但研究者多集中探讨林译和其他学者译文的对比分析, 因此笔者认为, 结合《道德经》的林译文对其进行“美译”的具体分析亦有必要。

《道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和美学论著, 老子在此部著作中就有自己的美学阐述:“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 (第八十一章) (刘宓庆, 2012:45-46) 。林语堂凭借其在中西文化、语言、文学、哲学方面的高深造诣, 力求“美言美译”。笔者结合其在“论翻译”中的三条翻译美学观点, 将其《道德经》译文的翻译之美概括为:达意·传神美、整体·和谐美和文化·风格美。

(1) 达意·传神美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来说, 把握住原作品的意义, 是翻译审美活动的最基本环节, 达意是从原作到译作这一阶段的最重要的审美原则。译文做到了忠实传译, “实话实说”、质朴无华, 一样符合审美原则, 是“美的译文” (刘宓庆, 2012:204-208) 。译文除要忠实表达原文内容之外, 还应该忠实于原文的思想感情、意境和形象。译者把自己放在原作的位置去理解原文, 想作者之所想, 才得以从“达意”上升到“传神”的高级阶段。

原文:道, 可道, 非恒道。 (第一章)

林译:

The Tao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the Absolute Tao;

《道德经》首章的翻译中, 中外译者对“道”一字的翻译就各执己见。“道”是《道德经》的核心概念, 把握其含义对读者的理解至关重要, 对传播中国的道家文化意义深远。许多译者都选择用way一词来翻译“道”。还有译者用God或者Nature等词。但在中国的道教文化中, “道”字所包含的含义不是God可以对等, 也非Nature可以代替, 内涵也远比way丰富。“道”基本包括三种含义: (1) 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 (2) 自然规律; (3) 人类社会的准则 (文军, 2012:19) 。尽管对同一译本的翻译标准是多样的, 各家都“道”说纷纭, 但核心只有一个—忠实原文, 对“道”的翻译如果不能做到一种对等, 那就是误译 (章媛, 2010:186-190) 。作为较早翻译典籍的林语堂, 早在1948年就把“道”翻译成Tao, 在发音上与原词相近, 也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作的内容, 保留了其精神实质, 同样给读者留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间, 是理想的译文。由此可见林语堂把译文意义的忠实传达摆在了第一要位。

原文:道冲, 而用之或不盈。渊兮, 似万物之宗。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湛兮, 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 (第四章)

林译:

Tao is a hollow vessel,

And its use is inexhaustible!

Fathomless!

Like the fountain head of all things,

Its sharp edges rounded off,

Its tangles untied,

Its light tempered,

Its turmoil submerged,

Yet dark like deep water it seems to remain.

I do not know whose Son it it,

An image of what existed before God.

在翻译审美中, 如果文艺作品依仗了形象思维, 那么译者也必须利用想象中的形象来跟踪作家的心理轨迹, “领悟”出其中的意义结构, 达到“神会意得” (刘宓庆, 2012:246-247) 。在此文翻译中, 林语堂不仅领会了道家文化中“道”的真正内涵, 还开展他的想象, 形象地描述了“道”的特征和本质。既然“道”体虚空, 若有若无, 但却用之不竭, 不就正像一个hollow vessel吗?这个比喻不仅准确而且形象传神, 接着两个形容词inexhaustible和fathomless把“道”的思想之深厚、玄妙和力量描述了出来。“道”家思想源远流长, 如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fountain head, 虽然是水一般柔软的物质, 却有着超乎寻常的能力, 能够抹平 (round off) 尖锐的棱角, 消解纷争 (untie tangles) , 同时又隐藏在某个角落, 然后在水面下消失 (submerged) 。如同一潭深水 (deep water) , 深不可测, 让人对此充满疑问和想象。在选词方面的精雕细琢, 在修辞方面的娴熟技巧以及在想象方面的“视野融合”使林语堂的译文有了“暗示力”和感染力。

(2) 整体·和谐美

译者在对翻译对象的理解中得到的审美感受复杂多样, 需要对这些感受进行再加工改造。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 如果只是原封不动地翻译原词, 会使译文不合乎文法或难以理解。为将这种逻辑关系清楚地展现出来, 应增译连词或介词等词语, 使原文呈现一种完整的画面感, 读者能得到与原语读者一样的审美感受。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居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 (第八章)

林译:

The best of men is like water;

Water benefi ts all things

And does not compete with them.

It dwells in (the lowly) places that all disdain-

Wherein it comes near to the Tao.

In his dwelling, (the Sage) loves the (lowly) earth;

In his heart, he loves what is profound;

In his relations with others, he loves kindness;

In his words, he loves sincerity;

In government, he loves peace;

In business affairs, he loves ability;

In his actions, he loves choosing the right time.

It is because he does not contend

That he is without reproach.

通过译者的加工, 这段译文形式工整, 浑然一体, 句句相连, 犹如串珠而出。逻辑关系清楚,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关键词为“水”, 译文也围绕water展开:water (第一行结尾一词) —water (第二行开头一词) —and (第三行第一个词) —it (第四行第一个词, 指代water) —wherein (第五行的关联词) 。第二部分再用七个In his…, he loves句子, 形成排比句型, 由“水”写到“人”, 将“水”之品质与“上善之人”的品质进行比拟, 并添加原文未写出的主语 (the Sage) , 使原文内容完整通顺, 突出了“善”的内涵。

原文: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 (第五十三章)

林译:

The (offi cial) courts are spic and span,

(While) the fi elds go untilled,

And the (people’s) granaries are very low.

(Yet) clad in embroidered gowns,

And carrying fi ne swords,

Surfeited with good food and drinks,

(They are) splitting with wealth and possessions.

《道德经》是一部深奥的哲学著作, 也是一本经典的古汉语文学典范, 篇章短小, 字词精炼, 三字对句和四字对句较多, 经常出现主语跳跃甚至主语省略的情况。通过仔细阅读及分析, 可以看出, “朝甚除”, 主语是“朝廷, 中央政府”;“田甚芜”, 主语是“田地”;“仓甚虚”主语是“国家的仓库”, 但是后面的“服文彩,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主语却全部省略。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明白译文中词与词,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林语堂对原文材料进行转化和文字的加工构建, 在译文中通过增词来补充或强调某些信息。例如:加定语official突出描述了执政者的腐败;加连词While进行对比, 使读者看到了宫廷华丽之外的真实情况是:百姓田地荒芜, 无人关心百姓疾苦。然后再加Yet一个转折, 进一步突出了官员们的富有与老百姓的贫穷, 执政者高高在上的权利地位与他们花天酒地的自私享乐, 展现出强烈的讽刺效果。在处理像《道德经》这些短小篇章的古汉语时, 只有走出“字字对译”的误区, 以整体概念为本, 才能呈现译者的“句译”篇章美和和谐美, 林语堂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修养和严谨的翻译态度。

(3) 文化·风格美

语言美具有的一个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语言赖文化平添奇光异彩, 文化赖语言流转海角天涯” (刘宓庆, 2012:165-166) 。翻译的实质就是跨文化的交流, 如果不掌握文字背后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林语堂对老庄哲学的热爱和钦佩, 甚至迷恋,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其文学作品和译作当中:在《吾国与吾民》部分章节专门介绍道家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用庄周哲学穿针引线以及在许多古文小品英译文中反映其道家情怀 (王兆胜, 2008:48-55) , 这些都充满了鲜明的林氏风格。林语堂在其译作中又能始终保持冷静, 全面看问题的态度, 这都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中的这颗民族瑰宝大有裨益。

受小时候所居住的福建漳州山水环境的影响, 林语堂热爱自然, 也对世界、宇宙心存敬畏并且深信命运。这在翻译《道德经》中也可以看到这一情感的烙印。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 (第二十三章)

林译:

Nature says few words:

Hence it is that a squall lasts not a whole morning.

A rainstorm continues not a whole day.

Where do they come from?

From Nature.

Even Nature does not last long (in its utterances) ,

How much less should human beings?

在东西方文化中,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都是讨论的焦点。在中国古代文化里, 天地自然是人们敬畏的对象。Nature says few words用了一个拟人的修辞手法, few这一否定意义词与后面两句中的not形成三处否定, 突出了自然的威严和神秘。后面“天地”一词, 林语堂没有用Heaven-and-Earth, 而是重复使用Nature, 既突出了原文中的概念, 又做到了前后一致。括号中补充的 (in its utterances) 和前面的says形成自然的呼应, 又起到了对后文的暗示作用。从道家的角度来看, 天地自然的伟大之处, 是最神秘之所在, 人是永远不能够到达的, 人再有丰富的知识和智慧都难易破解自然的奥秘 (王兆胜, 2008:50) 。该译文正反映了林语堂对道家文化的尊崇。

原文: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 (第二章)

林译:

Being and non-being interdepend in growth;

Diffi cult and easy interdepend in completion;

Long and short interdepend in contrast;

High and low interdepend in position;

Tones and voice interdepend in harmony;

Front and behind interdepend in company.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经常相互矛盾对立的, 宇宙间的万物也有很多方面亦是如此, 如此篇中的几对反义词:“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以及“前”与“后”。但林语堂只巧妙地用了一个interdepend这一点睛之笔就使读者从事物的对立面看到了事物的统一和和谐的一面: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互不可缺。此外completion与position、h a r m o n y和c o m p a n y也形成尾韵, 在译文的“形”与“神”方面做了更好的结合。林语堂展示了在翻译方面行云流水、自然雅致的独特风格和深刻的道家智慧。

5 结语

8.林语堂猜想(下) 篇八

假如中国北方和南方各出了一个不肖之子,假如都被父母一顿棍棒逐出家门;再假如浪子回头,都在20年后衣锦还乡。那么,北方回来一个什么人,南方回来一个什么人?

他自己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北方回来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而南方回来一位腰缠万贯的商人!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从统计学上看的确存在着这一现象。中国古代帝王将相大多出在北方。而名商巨贾大多出在南方。也就是说。中国北方人更有政治军事秉赋。南方人更有商业经营才能。由此。我们可以立即推出一条“逆定律”:北人经商略输文采。南人从政稍逊风骚。这就是林老先生80年前的结论。我们姑且把它称为“林语堂定律”。或者叫——“林语堂猜想”。

北人更有政治军事秉赋,南人更有商业经营才能;北人经商略输文采,南人从政稍逊风骚。“林语堂猜想”也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从更大的范围看,北半球各主要国家的居民,似乎也都是北人严肃而南人活泼。北方政治军事强大,而南方经济文化繁荣。两者对比如此鲜明,让人不禁联想起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的千泓山泉、万朵云霞。

在这方面,典型的岛国——英国和日本情况差不多。眼下日本经济最活跃的城市集中在南方——北纬34度到36度之间的东京、横滨、名古屋、神户、广岛、福冈,而36度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几乎可以称为“经济蛮荒地带”;英国也一样,经济主要集中在北纬50度到53度之间——伦敦、利物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53度以北同样可以称为“经济蛮荒地带”。

那么德国呢?当然,北方的柏林、汉堡称得上严肃刻板,而南方的慕尼黑、法兰克福则生动活泼。我们都知道德国的首都是300万人的柏林,却很少有人知道,欧洲的经济首都是60万人的法兰克福!

美国也值得说道。以费城、波士顿、芝加哥人为代表的北人如此严肃,正与亚特兰大、洛杉矶、迈阿密人为代表的南人如此活泼形成鲜明对比。那么。100多年前南北战争以北人胜利告终的结果也就不足为怪。今日美国经济重心以每年27英里的速度稳步向以佐治亚州、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为代表的阳光地带移动,也毫不奇怪。

当然,最典型的还数南越北越、南韩北韩。

一条分界线,北纬17度线曾将越南一分为二,越南统一30年后,任何访问者都会同意,北方的河内非常像北京,厚重少文,做事一板一眼,而南方的胡志明市特别像广州,灯红酒绿,千姿百态。

至于南韩和北韩在此就不必赘述了。

前面讲过,我国也是南方活泼,北方严肃。改革开放南人“敢闯”,而北人更“稳健”。

那么。放到更小的范围来观察,一个省区之内是不是也存在“南人”“北人”现象呢?苏南人与苏北人、温州人与杭州人、厦门人与福州人、广州人与韶关人、西安人与延安人,这中间似乎也有“敢闯”和“稳健”的区别。

当然,对比最鲜明的要数苏南苏北人。

“您在苏南放一只鸡,不用去管,它第二年变成一只羊,第三年变成一头牛。”一位到北京做“跑部运动”的苏南官员不无炫耀地对笔者说,“如果您在苏北放一头牛,同样不管它,第二年就会变成一只羊,第三年变成一只鸡!”

苏南人的确值得夸耀,改革开放20多年,苏锡常各县市差不多都进入中国经济超级明星行列,许多苏南企业都有三年“鸡变牛”的辉煌。

其实苏北人也干得不赖,也涌现了一批“鸡变牛”企业,只不过相比之下,仍有“小巫见大巫”之感,而生“既生瑜,何生亮”之慨。

改革开放20多年,“鸡变牛”的故事太多了,“牛变鸡”的事有吗?大概没有了。但此事在“文革”中的确发生过,一位财政部离休官员曾对笔者讲过这样一件事: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敬爱的周总理听取西北贫困地区的报告,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指示我们一定要拨出专款用于‘三西’扶贫。我们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温暖送到了那里:每个群众一套绿军装,每家一头驴、一辆驴车,还有粮食和被褥。第二年,又随团到‘三西’检查扶贫工作落实情况,结果让我大吃一惊:驴和车已大多被卖掉换钱花了,只有军装还穿在身上——开村民大会时,我发现下面黑压压站了一群‘败兵’……太恐怖了!”

那么相比之下,“南人”比“北人”更善于经营,于是东南和西北开展了县市“联姻”、企业和党政领导干部相互交流的活动。这种交流效果如何呢?手边缺乏量化的统计资料,不敢妄下断语,但整体感觉是不太理想。一次访问“三西”,笔者向有关人士询问江浙企业家的工作表现,一位负责人轻蔑地说:“基本都走光了——尽玩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什么厂规厂服、定岗定员,企业效益不怎么样,钱倒花出去不少……最后自己也觉着过意不去,只好卷起被窝走人。”

“哎,怎么说呢?”在另一个场合,一位曾在西北挂职的苏南副县长辩解道。“那里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等级森严。你投下去一块石头,泛起一阵涟漪,很快就归于平静。作为主抓经济的副县长,我在那儿工作一年的唯一业绩就是成功地引种了南方生菜……”

耐人寻味的是,2000年前情况并非如此,或者说正好相反。“天水、陇西、北地、上郡……畜牧为天下饶。……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十分之三;然量其富,十居其六。”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总之,楚越之地……以故砦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时代,西北人口占全国十分之三,财富占全国十分之六,而东南沿海的主要特点是民众懒散,普遍贫穷。那么2000年沧桑,强弱易位,勤劳勇敢的西北人变如此因循守旧,“苟且偷生”的东南,人则变得如此聪明能干,让人一咏三叹。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认为,中国“南人”“北人”的差异主要是世界观方法论方面的差异——相比之下,“南人”的世界观方法论更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

先说“北人”。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某天到北京菜市口一家厨具店买煤气灶,不慎违反了“严禁吸烟”的规定。立即,有七八名男女售货员挺身而出,一番训诫之后,将我这唯一的顾客逐出店外。这当然是咎由自取,但我心有不平,一边后撤,一边叹息:“你们这里究竟是厨具店,还是纠风办?为什么不能用更礼貌的方式,在禁绝吸烟的同时,做成这笔生意呢?”

“北方人在经商方面有些短期行为。我给您讲件事。”一位陕北老板说,“一次我从天津一家饭店出来要出租车,由于路途较近,有三四名司机拒载,这时一名司机走过来说:‘您坐我的车吧!’我心里感激万分,

当时恰好要到几家机关办事,便包下了这辆车,结果不到4小时他挣到了240元钱——这位司机是南方福建人,当兵退伍留在天津的。”

再说“南人”。一次不小心,我们家客厅吊灯的五只玻璃灯罩碎了一只,我和一位朋友到著名的北京“居然之家”去配。结果,连续跑了十多家店铺,口干舌燥,售货员都坚持要么买五只,要么别买。我心中焦躁,对仍在恳求售货员帮忙的朋友吼道:“别求了!一家一家走,遇上南方口音再讲。”事情也真巧,我们遇上的第一位南方口音售货员,便将五只灯罩拆开来卖给了我们一只。一打听,温州人!

正如北人是天生的将军一样,南人是天生的商人。

1986年夏天,我到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采访,一天晚上突然特别想吃一碗北方元宵。一位女店主爽快地答应了,让我照看店铺,自己一溜小跑出去采购原料,然后揉面、做馅,足足忙活了半个多小时,才端出热气腾腾一大碗元宵,最后收了1.2元。

“这样做生意不赔钱吗?”我问道。

“赔钱?”她笑了,“像您这样的单身客人一进店我就准备赔。我们只赚那些请客的人,和带女朋友的人的钱。

“但是,也欢迎您这样的客人。

“不瞒您说,顾客在两种情况下不愿进店:一是店中无客不进店,二是厨师手中无活不进店。您来这儿坐着,店里就有客人了:我为您包元宵,手中就有活了。您瞧那一桌正在喝酒的客人,就是您刚才替我招来的——我非常乐意为您服务。”

一天,我询问一位温州朋友的收入情况,在一连串的数字当中,他不经意地讲了一句:“我做校徽,在甘肃河州一年有3万多块钱的固定收入。”

我大吃一惊。河州我去过,是全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而这位朋友非常年轻。我细问怎么回事。

“运气好,我运气太好了。”他说,“5年前,我高中毕业。第一次去甘肃河州做校徽,跑了许多路,结果一笔也没有做成。主要是穷,孩子们戴不起校徽。

这天,我步行来到一所乡村小学,又渴又饿。小学在山梁上,四周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喝水喝窖里的水——夏天积蓄下的雨水,或是屋檐水,水是苦的,没法喝。看得出,学校早年是一座祠堂,四壁透风,屋顶漏雨。学校只有20名学生,一名教员。我苦口婆心,要做成这笔生意。看见我手中金光闪闪的校徽样本,孩子们眼中直冒火。最后说好,一枚校徽两毛钱,21枚校徽20枚白的学生戴,1枚红的,老师戴,一共412元,20天后交货,货到付款。

这是我在甘肃做成的第一笔生意,心中激动就别提了。那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长途汽车,小学老师找了一辆顺道的手扶拖拉机送我去30公里之外的县城。到了后我急忙向家乡一家标牌厂拍电报订货。三分钱一个字,花了8毛多钱。为这笔生意,他们制作了两套模具,加上加工费、电报费和邮寄费,我一共花出去50来块钱。

半个月后收到校徽。我步行30公里送到村小,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这次赔出去40多块钱,算不上好生意。可是我运气好,赶上了乡里召开小学生运动会,3000多名学生只有这20名学生佩戴校徽。大家急了,所有校长都跑到县城里找我订做校徽——这次不赚不赔,交了一群穷朋友;接下来,县里召开小学生运动会……

最后,我做成了河州地区60万中小学生的校徽生意。现在不用过去,他们打电话,讲清楚数量规格,我从温州直接发货。嗨!我现在手里有这2000多家学校校徽的模具,加工标牌用不了多少钱。有赔有赚,平均每所学校能赚15块钱,每年就有3万块的纯收入,旱涝保收。”

“砍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现在看起来这话不合适了。有喜欢做赔钱买卖的“南人”,有这样离奇的方法论,我想,“南人”在改革开放中分到最大的蛋糕,也就不足为奇了。

编辑李丰池

上一篇:贵州省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证领取通知下一篇:教师节征文:做一名幸福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