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2024-08-13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精选9篇)

1.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一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前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世界遗产;开发利用;资源破坏;遗产保护;遗产管理

针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希望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使这些全人类的世界遗产得以留存。该公约自1975年12月17日生效以来,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任务受到了世界

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中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觉醒,遗产保护及抢救工作开始

启动并逐步深入。

一、我国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

我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却很快,截止到2006年底已有33项文化与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遗产l项。另外,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数目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此外还有近百个项目正在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资源的分布涉及我国的22个省市,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北、天津、江苏、山东、福建等地分布有12项世界遗产;中部地区的安徽、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分布有9项世界遗产;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云南、四川、重庆、西藏等地有11项世界遗产;此外澳门有1项世界遗产。从世界遗产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基本上分布比较均衡。但由于申报重视程度、申报工作进展、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等方面的原因,世界遗产资源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却有一定差异,有些省市为世界遗产资源大户,如北京、四川就分别拥有6项和5项世界遗产,而还有一些传统的旅游资源大省如浙江、广西目前尚无一项进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我国世界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近年来,世界遗产因其在历史、艺术、科学、技术、建筑、美学、景观、生态、音乐、民俗等诸多方面都蕴藏着“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而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然而,伴随着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

1.对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导致遗产资源破坏严重。在许多人眼里,世界遗产就是“摇钱树”,申报成功就万事大吉,于是疏于管理、破坏性的开发也随之而来。据统计,截至2006年7月,在全球的800多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已有33处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虽然中国还没有一处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但不少遗产资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错位开发、超载开发的现象,个别地方甚至曾濒临被“摘牌”的境地。如中国第一批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错位开发和超载开发导致自然环境景观和原始风貌严重破坏,1998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出示了“黄牌”警告,当地政府为拆除违章建筑恢复原始风貌则付出了10亿元的沉重代价;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遇真宫主殿,在2003年的一场大火中被化为灰烬,在2004年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武当山也因此而遭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黄牌警告,这些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2.旅游开发中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导致遗产资源美学价值大大降低。我国许多世界遗产资源所在地在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倾向。不少遗产地的核心景区被大量的宾馆、商店、行业别墅、部门饭店、人造景点、索道所占据。虽然这些城市化设施所占面积的比例不太大,但与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破坏了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使遗产资源的自然美学价值大为降低。就拿修建索道来说,不仅会对生态环境、地表植被造成破坏,而且对游客的观景赏美也会造成视觉污染。索道在国外主要是滑雪设施,国家公园一般不允许修索道,即使有,也是经过充分论证的。但在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则到处都是索道,泰山、黄山、峨眉山、武陵源等世界遗产地都修建了两三条索道。而修建索道,就不可避免地要开山炸石,伐木毁林。泰山的一个索道站就占地19000平方米,山顶被劈掉1/3,地表植被完全遭到破坏。有“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称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也因过于浓厚的商业化气息而影响了古村风貌,导致古民居、古村落遗韵流失和旅游氛围的破坏。

3.游客过量及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导致遗产地自然风貌、历史风貌的破坏。旅游对遗产地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是来自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游客的破坏。我国的许多世界遗产地在旅游旺季时,大都人满为患,超负荷接待。游客的过量涌入,不仅致使遗产地基础设施供应紧张,水体和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加剧,也给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此外,游人任意采摘花草、践踏植被、狩猎禽兽等不文明的旅游行为,使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其后果是导致遗产地自然风貌、历史风貌的破坏,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的满意度均大大降低,对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都非常不利。

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致使遗产资源面临原真性和完整性消失的危险。文化遗产中的古城、古镇、古村落凝聚了人类文明史中最辉煌一页的精华,其非凡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使它们成为城市研究的活化石。然而,在中国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最近二十年来,不少城市采用类似的技术,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大体量的建筑物,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单一面貌的文化正在吞噬以历史城镇、历史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有的城市为了追求提高宝贵的城市用地的使用率,使土地升值,不惜在历史文化遗产密集的区域进行开发。还有些地方为了满足现代城市中高速、便捷的机动交通的需要,改变历史城市的格局和风貌,甚至直接拆除或迁移文物古迹。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已使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空间特色与文化环境遭到破坏,古街、古镇、古村落历史风貌和遗韵逐渐流失,甚至已不复

摘 要: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切实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当前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我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对策

世界遗产是大自然和祖先赐予我们的珍贵财富,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任何不适当的开发都极易造成资源的破坏、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会带来无法恢复的生态灾难。我国世界遗产在管理体制方面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使世界遗产在开发和管理中存在无序、低效、破坏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貌似建设、实为破坏,名为保护、实为垄断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遗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遗产管理,处理好旅游开发与遗产资源保护的关系问题,既是世界遗产资源保护和永续开发利用的需要,也是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树立自然、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开发利用世界遗产资源。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矿产、森林、草地等资源,它们具有独一无二性、非人工再造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一旦破坏,将不可再生、不可再造、不可复得、不可挽回。因此,无论是开发者还是管理者,对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要自觉遵守《世界遗产公约》,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继承与开发、创新的关系,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对遗产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

2.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对世界遗产的统一管理。管理体制是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关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都采取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这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应该是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性措施,制止破坏资源的行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体制,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弊端在各个遗产地已逐渐显现出来。对此,国家应加强对世界遗产的统一管理,建议在国务院设立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各地方遗产管理机构接受其统一监督和管理。该委员会内部可以设立各司处理专项事务,负责协调解决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各司主要负责人可以从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选任。这样不仅有利于协调各部门的利益,还有利于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建立世界遗产管理监控体系,加强对遗产资源的科学管理。我国各地方政府对申报世界遗产都十分重视,在政策和经济投入上均给予大力支持,但申报成功后对世界遗产的科学管理却往往重视不够。目前,我国遗产管理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各个遗产地逐渐进入国际遗产监测的高峰期,如何尽快将外部的遗产监测转变为内在的、主动的遗产监控,是遗产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此,各遗产地应尽快建立起包含对遗产本身和遗产管理工作监测、评价、反馈、调整等过程以及相应的组织体系在内的科学的、完整的监控体系,以适应当前遗产管理改革的要求,保证遗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遗产管理水平

4.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法制建设,依法管理世界遗产资源。由于遗产本身的复杂性、专业性,使得世界遗产的管理和保护也十分复杂,涉及到国际国内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要想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地平衡各方利益,必须有一部基本法做出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规定。从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看,尽管已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涉及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总体而言,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的立法,远远滞后于资源开发行为,很多地方用开发区的政策来套风景区、遗产地的开发;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存在规定不明确、没有规定和规定相冲突的问题,这给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保护法》,对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做出统一规定。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遗产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管理规章,明确保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制度要求、保护标准和目标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对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凡是同遗产保护不相适应的内容,应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将世界遗产的管理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5.多渠道募集资金,加大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进行遗产保护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保证,我国遗产资源破坏之所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保护资金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韩国现有的20处国立公园每年得到的政府拨款相当于人民币3亿元;美国近10年来,平均每年投入到国家公园体系上的财政资金折合人民币约168.2亿元。而我国国家每年给基本包括了全部中国世界遗产在内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拨款只有0.1亿元,仅相当于美国的0.06%,也就是说,美国每年用于国家公园的财政投入为中国风景名胜区的1682倍。面对这一现实,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建立引导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为世界遗产保护工作寻求资金支持。一方面,世界遗产资源作为国家公益事业性的社会资源,保护的主体应该是政府,国家要加大对世界遗产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世界遗产保护基金会;另一方面,应将世界遗产的门票收入交由财政实行专项管理,并从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遗产保护;同时可考虑出台社会资助政策,对提供社会资助的企业给予政策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在资金运用方面,要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浪费和挪用,要建立审计监督制度,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6.重视遗产保护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探索遗产保护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要使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加快遗产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遗产保护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掌握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各类基础资料和信息,认真探索各类遗产资源的保护规律、保护技术、保护方法,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存、修复遗产资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发掘历史遗迹或遗物,提高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7.加强遗产知识宣传教育,科学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行为。遗产资源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价值,但目前人们更关心的是旅游观赏价值,而忽视了其更深层次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遗产资源的保护。为此,在遗产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旅游者和社会公众的遗产知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和素质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加以科学引导,以减少和避免旅游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破坏行为;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世界遗产对人类和社会发展所蕴涵的珍贵价值,认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遗产的风气,主动承担起遗产保护的责任与义务。我国世界遗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结 论

以长远眼光来看,从整体利益出发,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不只存在矛盾,双方实际上存在一致性。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的好,遗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才会持久,旅游事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旅游业的繁荣也能够促进遗产的保护和新生。丽江把旅游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古城修复与文化保护,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文化如纳西古乐、东巴歌舞等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活”,打铜、制陶、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生而成为一个产业。关键在于认清遗产本质,合理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管理体制。保护好世界遗产,是对历史负责!

南岳学院09级美术系平面一班

文莉

2010年6月10日

2.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二

江苏省围绕农业、农村, 着力培育乡村旅游市场, 这个市场的逐步壮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农业文化的旅游价值。到目前为止, 江苏已经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0个, 初步具备接待旅游者基本条件的乡村旅游景点达到1, 000多个, 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乡村旅游景点可以划分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以及一大批生态环境优越、适宜人们休闲度假的乡村。乡村旅游点蕴含了农业文化、乡村景观和民俗文化, 这同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相容性。顺应时代要求, 华强生态园项目构思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主导项目, 如何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如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农业文化遗产概述

(一) 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与技术之外, 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由于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冲击, 这些珍贵的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遗产正面临各种威胁。为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 2002年开始,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GIAHS) 项目, 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按照粮农组织 (FAO) 的定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 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

(二) 农业文化遗产现状。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 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 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期以来, 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 创造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技术与知识体系。这些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 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 并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特别是农业文化赖以生存的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 都从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当前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对农业造成了一些严重的弊端, 并引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特点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而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这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的重要性。作为中国农业的发祥地之一, 江苏的农业文化遗产领域广阔、类型全面、内容丰富。同时,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江苏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尤为迅速, 大量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开展江苏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调查与实践探索对于促进江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新农村、保持江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华强生态园概述与发展现状

(一) 华强生态园概述。

随着丰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消费市场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的独特农家生活使越来越多城市人向往, 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观农村山水”为主要内容, 以回归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的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同。顺应着这种潮流, 在华山镇政府、华山村委会的大力扶持下, 建成了江苏华强生态园。江苏华强生态园位于丰县华山新镇区, 占地400余亩, 成矩形分布, 东部为旅游观光娱乐区、南部及中部为生态农业示范区、西部为休闲自摘区, 园区集温室育苗、观光体验、农家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 实现了生态农业与旅游休闲的有机结合, 是丰县及周边地区重要的乡村旅游示范园区, 园区先后成功创建2A级景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市优秀农业观光园, 获徐州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 华强生态园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

2013年徐州市旅游局主办的“最美乡村旅游点”评选活动, 华强生态园所在的丰县就有5家入选。丰县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 拥有果树面积50万亩, 盛产优质苹果和白酥梨;丰县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 已有19个品种通过江苏省无公害标准认证, 获无公害农产品称号。丰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76万亩, 其中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58万亩, 已形成了牛蒡、芦笋、山药、黄皮圆葱、大苔蒜、设施菜、食用菌、夏番茄、芦荟9大基地。丰县的水果和蔬菜种植历史久, 形成了独特景观, 具有观赏价值、体验价值和科考价值, 蕴藏着很大的旅游潜力, 也具有保护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理念新颖:在技术理念上, 江苏华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 公司依托华强生态园建设, 融合农业、旅游、城建、新农村的发展, 将一二三产有机结合起来, 大大促进了农村建设、农业增效、农业增收, 沟通了城市与乡村, 缩小了城乡差别。游客在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 也将城市文明、生活新风带到了农村, 园区积极推动农业产品的优化升级, 推进科技发展与应用, 促进产业化生态项目的策划与运作, 立足农业、发展农业、突破农业的做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解决农村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助农民增收脱贫、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华强生态园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可行性分析

(一) 华强生态园符合农业文化遗产的定义。

农业文化遗产, 又称农业遗产, 属于世界遗产的一种, 也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 还包括农业文化与技术。华强生态园就是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理念, 融合一些历史悠久的农作物, 形成新的农业生产体系, 进而进一步发展农业, 保护农业文化。

(二) 华强生态园有很强的农业文化基础。

华强生态园立足于农业文明悠久的丰县, 这种文化内涵凝结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能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华强生态园里面众多著名的丰县农业产品和它们的历史渊源。我们在欣赏壮观的生态园时, 也能感受到当地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四、华强生态园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机制

(一) 农业遗产与旅游业发展。

将农业产品转化为农业遗产, 将农业产品按照农业遗产进行培养和开发。丰县的农业文化在意识形态上来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对徐州乃至整个淮海地区是一个宝贵的无可替代的珍宝。利用好它, 将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旅游方面, 农业文化是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好丰县的农业文化, 会对徐州旅游业产生大的推动。主打农业文化的徐州特色旅游将会吸引更多旅客的前来。也可以作为徐州旅游产业从以前物质的单一旅游形态转化为物质和意识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态的重要理论参考。

(二) 在推广中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广义的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家庭农场或农家为中心, 以农民实际需要为内容, 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和技术 (教育过程) 的一种动态过程。而现在, 我们利用华强生态园作为一个平台, 把这些农作物集中到一个生态园内, 采用先进的技术、新颖的观念进行保护和繁殖。利用这样的模式, 做到一种新式的农业推广, 将新的技术利用到农业种植上去。普遍保护, 重点培养。而园区建设主要分四个部分:一是高标准温室大棚, 主要种植优质无公害蔬菜及绿化苗木苗圃, 大面积、大规模种植。银杏、紫薇等各种珍贵树木应有尽有;二是优质果树和农业示范基地, 利用农林产品的生产周期, 打造当季特色风景;三是旅游休闲观光景点, 人工湖、人工河、垂钓区、楼台亭阁供游客观赏;四是建造华强农庄、中苑1-4号、会所、餐饮等设施, 形成观花、采摘、餐饮、休闲、风情游等不同特色农家乐, 进一步打造华强生态园的品牌。

(三) 对地方传统尽可能的维护。

在华强生态园内, 农作物的选取和种植, 首先应对传统品种给予特别保护。随着我国粮食供给由单纯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传统作物和畜禽品种更加重要, 因此要给予特别关注, 使其在商品生产中立足。其次要对传统农业品牌给予关注。传统农业品牌既是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 也是非物质类农业文化遗产, 需要加以保护, 使之能够在商品生产中占据合理份额。

(四) 加强教育培训。

农业文化遗产地往往缺少旅游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 因此积极培养当地人才, 增加就业机会, 鼓励部分年轻人留在村中发展, 是适合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社区农民进行旅游服务礼仪、服务心理、导游、客房和餐饮管理等方面的旅游培训, 可以帮助村民了解一定的旅游知识, 使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旅游一开始就在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上进行。

五、结语

显然, 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所蕴含的思想与理念上, 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传统农业不仅可以为目前所倡导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而且对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村生态环境、彰显农业的多功能特征、传承民族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些地方的实践更是表明:如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利用, 那些保持着传统农业特征的地方, 不仅能够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样也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挖掘传统农业的价值, 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对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磊, 吴郭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以龙胜龙脊梯田为例[J].大众科技, 2010.10.

[2]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模式研究——以青田GIAHS旅游资源开发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甘肃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三

[关键词] 革命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甘肃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甘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25000里长征胜利的结束地,还是中国西部最早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地,也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无数革命先辈曾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的最终胜利立下了历史功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红色历史,贯穿了整个中国红色革命和解放事业,同时给甘肃遗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革命遗迹。

一、甘肃革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保护力度不强

甘肃地形狭长,地貌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复杂的地形让甘肃的革命文化遗产也零星分布在各个地市。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便,革命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和保护工作不到位,造成了很多散落在偏远地区或者处于非红色保护区的革命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甘肃农村,有些革命旧址旧居由于种种原因而遭废弃;有些革命旧址旧居产权归属公民个人或宗教单位。在甘南州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如迭部县一居民区里有一处红军标语墙,该红军标语墙被列入甘南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语墙作为地级文物却没有任何的标志,标语墙上架了晾衣服的木竿,一些砖块也堆放在标语墙边,标语墙上也可见涂鸦等,这使得本来就很脆弱的墙体遭受着进一步的破坏。

2、周边环境的整治不够

甘肃省为发展红色旅游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修缮了各种纪念馆,对于景区的维护和整治都卓有功效。会宁会师楼、红军西征纪念园等都已经成为甘肃经典的红色景点[1]。但是在大景区、重要文物得到大力保护和开发的同时,景区周边的环境却没有得到跟进整治。

3、保护经费短缺

用于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费与其日常维护修缮所需资金之间的巨大缺口已成为制约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瓶颈之一。据了解,通渭县一年的文保经费,仅六七千元。早在1995年,全县各级文保单位是10多处,一年的经费为5000元,而1998-2000年,则取消了文保经费,直到2001年,经费又恢复为5000元/年。据有关人员介绍,经费涵盖县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致使需要维修的没有维修,需要征集的没有征集[2]。在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银行进行金融支持也出现了一些实际困难。承贷方的主体性质、管理体制存在一定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出现风险控制难、旅游市场风险预测难、贷款担保抵押落实和处置困难。

4、基层队伍人员不足

一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人员来自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下设立的群众性文物保护组织。有些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地方领导注意力多集中在地方经济建设上,无力顾及革命文物的保护。参与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部门,除了涉及文物保护部门外,还有一个部门就是党史部门。除市级以上地方党委下设党史办并设有相应的岗位和职责以外,县级以下就不一定设有类似的岗位和职责,更谈不上配有一支专业队伍了。

5、忽视对传承人保护

红色歌谣作为民间文艺母体,需要延续下去,这就必须要有传承人。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都停留在对红色歌谣的搜集、整理和出版的层面上,忽视了对红色歌谣传承人的保护,这使得红色民间文艺逐渐流失。

二、甘肃革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措施

1、加大对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第一,加大革命文化遗产中的数字化建设。甘肃作为革命文化遗产大省,对各类遗产进行分类、存档、编号,加大保护力度。各地市采用统一软件,对红色文化遗产档案和相关管理资料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标准化整合,全面彻底地摸清甘肃革命文化遗产的家底,以便进行全面的保护。

第二,提高法律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在保护和开发革命文化遗产时要积极发挥政府和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尤其是在革命老区积极推进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活动下乡、进村、入户、到人。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依法保护革命文物的力度,特别是对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要加大安全保护的力度。

2、要处理好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与革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近年来甘肃的经济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在追求发展和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处理好它们同革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要加强城市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充分考虑不可移动革命遗产保护的特殊要求,将其作为强制性内容纳入到城市和新农村总体规划;对已公布为革命文物保护名录的古建筑及民居,不可随意进行改造、拆建和破坏;社会各方要尊重法律赋予有关管理部门的权利,有关部门也应当依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管理权和监督权,依照相关法律对革命遗产进行保护。在城市和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优化甘肃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环境。在涉及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时,凡涉及重要革命遗迹的建设工程或改造、拆建工程,应履行报批手续方可开工。要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地方红色旅游与革命文化优势,积极争取资金进行了革命文物维修,使革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新农村建设与革命文化遗产保护双赢的目标。

3、保护和开发的资金渠道

甘肃省为了更好地保护革命文化遗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仅靠政府的单一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更好的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可以发挥民间组织的优势,建立各种类型的革命遗产保护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民办红色文物博物馆,从公众参与的角度入手,向社会筹集资金。政府应当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政府对捐助公益事业的政策,规范捐款者所得的回报,以唤起公众对文物保护慷慨支持的热情;出台具体的、可供操作的税收减免政策,使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基金能够扩充财政实力。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为银企搭建政策信息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红色旅游的有效信贷投入。这样既可以使革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红色旅游与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

人才是最大最主要的活的资本。要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革命文化遗产,就必须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同时还要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人尽其用。革命资源史料的整理、精神深挖研究、各类作品的编创上的人才培养应与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献研究室、政策研究室、专门学院、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研究部门加强合作。解说人员、导游的培养除了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外,还应建立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水平、历史人文修养和专业服务水平。在管理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上应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培养和造就高级人才。一方面,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选派优秀人才到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有成熟经验的单位培训锻炼。

5、强化著作权保护

革命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开发就必须不断的加强衍生品的专利权,革命歌曲、红色歌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4]。政府文化部门或其他组织应该对这些红色故事、红色歌谣等各种红色作品还有革命文化遗产地的风俗文化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可以由汇编者获得该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如果对汇编成册的革命作品进行重新演绎的,由演绎者享有该演绎作品的著作权。著作权保护模式鼓励对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同时发挥了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对红色非物质文化文稿的保留。信息时代的来临,甘肃应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来保护和开发革命文化遗产,多方位地进行革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旅游规划设计所.文物旅游是甘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J].文物,2010,(1).

[2]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J].老区建设,2007(7):44-45.

[3]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 2004(9).

4.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四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之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促进了城乡大流通、中西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大冲击的情况下,我国56个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族人民在语言、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传统节日、文化品位等方面出现了大交流、大融合,正在形成大一统的趋势,这一趋势使得各民族的文化生态随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从而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特色消失逐渐加快的现象。以湘西南地区为例,湘西南地处湘黔桂三省交接地带,属于武陵山片区,苗侗民族广泛分布,苗侗文化遗产丰富,形式多样,但经济发展落后,苗族侗族聚居的地方多属于山区农业县,在沿海经济强势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形势影响下,各县急于求成,多把目光聚焦在城市扩张以求建设效益、大中小工业园区开发力争经济飞跃发展、东西南北沟通广渗影响力等方面,而少在文化建设上下大力气,下狠功夫,因此,在苗侗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和民族区域文化特色的开发上,力度不大,意识不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随之困难重重,一些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么是隐藏于深山,要么就是失传在相继过世的老一辈民间艺人手中,即使各县也在近些年来相继推出了一些珍贵的民族艺术作品,做了大量的申遗工作,但是苗侗文化丰厚的历史内涵与丰富的艺术形式仍然没有被挖掘出来,不仅如此,反而出现了不少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的现象,令人十分担忧。

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是苗族侗族人民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其坚强、勇敢、勤劳、乐观、上进等优秀民族精神的浓缩,这些遗产在十八大提出“民族复兴、文化强国” 的历史背景下,在黔东南州、广西侗族地区积极寻找保护开发苗侗民族文化遗产路子的前提下,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的发展何去何从,一些民族文化瑰宝应该怎样去保护才能让其延承下去,该如何在黔东南州以及广西侗族地区捷足先登开发的苗侗文化产品特色面前不重复不模仿,提炼创造出本地独树一帜的苗侗文化品牌,保护好本地苗侗民族文化遗产并让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应该去深刻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不揣冒昧,就此予以探讨,以求教于相关专家学者,并以其有益于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开发。

一、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概况

本课题研究员通过走访苗侗民族聚居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湘西南部分地区,以及XXX苗族侗族自治县的XXX镇、XXX镇、XXXX乡、XXXX乡、XXXX乡、XXXX镇、XXXXX镇等苗侗人民聚集的古村古寨,了解到苗族有“花衣苗”、“青衣苗”、“白头苗”之分和“生苗”、“熟苗”、“峒蛮”之别;侗族,史志上多称“侗僚”、“仡伶”、“仡揽”、“峒”、“侗苗”等。苗族侗族虽然各属不同的族系,但是两个民族的人民团结友好,勤劳勇敢,共同创造了丰厚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内涵丰富,多表现在语言、服饰、饮

食、建筑、手工、习俗、劳作、医药、祭祀、人情、交际等各个领域,处处体现了苗侗民族乐观向上、大方浪漫的格调。苗侗民族依山建寨,在生产生活中创建出了富有异域风情的吊脚楼、凉亭、鼓楼、风雨桥、庙宇、寨门、船棚、游方场、铜鼓场、芦笙场等建筑,自织苗衣苗帕、侗锦腰带等服饰,绣衣服、裤子、布鞋、袜子、帐檐、被面、背带以花鸟草虫及图腾等活灵活现的图案,打造闪亮的银头饰、腰饰、手饰、脚饰,做油茶、米酒、酸菜、腊肉、腌鱼、乌米饭、甜藤粑、盖箩粑、富贵粑、贺喜粑、懒汉粑、酒糟等诱人的特色饮食,唱独具韵律的开天立地歌、玩山歌、坐棚歌、婚礼歌、哭嫁歌、祝寿歌、丧事歌、三朝歌、担水歌、上梁歌、祝酒歌,跳节奏明快的芦笙舞、祭月舞、鼓舞、龙灯舞、狮子舞、哆吔舞、手帽舞、扇子舞、春牛舞等等,以上种种都是智慧的苗侗人民在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生活中所创造出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有些还被当地推出为具有代表性的苗侗文化品牌,例如XXX的侗族傩戏,XXX的花灯戏,XXXX的孽龙舞,XXXX的苗族歌鼟、芦笙舞、雕花蜜饯,XXXX的侗戏、哆耶舞、民间器乐,绥宁的插绣、苗族山歌,XXXX的长鼓舞、傩舞以及苗侗绚丽的服饰头饰,苗族的四八姑娘节、乌饭节等,纷纷显示出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古老神秘的色彩和惊世的艺术价值。

二、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历年来,国家在民族文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从法律上对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调查研究、挖掘和保护、项目的开发以及传承与传播等都做了相关规定。湘西南作为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首先,在政策上国家给予了优惠待遇,划分了XXXX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苗族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苗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国家给予了财力、物力等大力支持。其次,社会各界在湘西南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一些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经过实地调查研究,编辑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保护和开发措施及对策。再次,湘西南各地政府在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遗产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保护苗族侗族古村落、修缮苗侗古建筑、编辑整理苗侗少数民族语言作品及歌舞戏曲、宣传苗侗少数民族手工艺、申报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民族旅游项目等。XXXX依靠XXXX的资源优势,突出苗族歌鼟、芦笙舞蹈的特色,着力打造苗寨侗乡XXXX文化这块金字品牌;XXXXX提出了“弘扬侗族文化,打造江南名城”的口号,在保护侗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XXXX依据丰富的侗文物资源加强了侗寨民居及鼓楼群、风雨桥的保护,开辟侗族民族博物馆等。由此可见,在全面实施保护与开发苗侗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湘西南地区依托苗侗文化彰显出无限的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由于湘西南特定山区条件的制约,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因

此在对苗侗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方面还存在着几大困境:

一是盲目抓经济数字和城市形象建设,忽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科学开发。某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大兴土木工程,对古民居、古街道、古会馆、古庙宇等建筑描摹临摹,甚至是完全不看重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留世的意义进行全面拆毁,从而造成了大量民族文化遗产的消失和灭亡;或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苗村侗寨进行整改,抛弃传统的建筑艺术形式,将吊脚楼改造成砖瓦房,有的甚至建起了小洋楼,导致苗侗古村古镇民族文化的个性荡然无存。

二是急功近利开发苗侗文化旅游产品。为了寻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某些地区在开发中不认真加强对苗侗文化遗产本体的科学保护和环境管理,开发模式粗制滥造,没有好好地进行长远规划,讲究持续发展性,致使部分文化遗产的形象遭到损毁与破坏,从而掐断了当地苗侗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向外族群传播的可能性。

三是苗侗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衰落趋势。21世纪以来,苗村侗寨几乎50岁以下的中青年迫于山区落后的经济压力,纷纷远走他乡谋生,离开了学习和继承苗侗民族文化的环境,加上学校现代教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民族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强烈冲击着年轻人传承苗侗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和自觉意识;再加上现代快餐文化的侵袭,导致很大一部分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婚丧嫁娶新事新办,传统习俗逐渐被现代节日甚至舶来品所替代,原汁原味的山间田野式的对歌、祭祀、乡土文艺表演日益淡化,这无不显示着苗侗民族文化在走向衰落的过程。

四是保护与传承苗侗文化的专业人才匮乏。湘西南大部分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基本上是沿袭口传身授的古老方式,受过现代教育、能识谱教歌的歌师不多,这使得苗侗文化遗产的继承呈现出结构性危机:一方面老年传承人越来越少。老年传承人大多在八九十岁,年寿已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这些土生土长颇有造诣的歌师、舞者以及手工艺人等都会相继谢世,就有可能导致许多优秀的演唱、舞蹈、手工技艺也将随着这些老者的故去而失传。另一方面是继承人年龄呈阶梯性递减。因20世纪50-70年代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六七十岁的传承人不多,即使有,也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学的;二三十岁至四五十岁的传承人就更少了;二十岁以下的传承人,还有待培养,这种现状呈现出苗侗文化遗产传承人越来越少的发展态势。再一个方面就是有些部分苗侗文化遗产由于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继承方面的特殊性规定和当代价值观念的冲击,甚至出现了后继无人的严峻现象。本人在深入XXXX苗族侗族自治县的XXXX镇、XXXX乡、XXXX乡、XXXX镇的苗族侗族人民集中的古村古镇调查时发现,在苗侗民族草药和土医术以及巫文化遗产等方面,愿意继承者很少,大部分老医者和老巫师都说:“现在的社会,医疗技术先进,科学技术发达,因为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疗程长,见效慢,本村的人都不愿意找我们这些老人看病了,就连自己的儿孙都一样,有病跑跑医院,打打针,拿几片西药吃,就好得很快,所以现在没有人愿意用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现在儿孙都不愿意学,以前老一辈传这些技术给我们时,一般不传女人和外人,所以能真正学到手学精的人已经很少,基

本上只有一两个人,我现在担心这些苗药方子和捉鬼喊魂收吓(hé)祭祀的技术会失传,愿意打破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想教给女儿孙女和儿媳妇们,但她们也没有一点想学想继承的心思,就算丢弃那种传内不传外的忌讳,恐怕家门外的人,在这个年代,哪怕你给他们倒贴,他们对这个也不会感兴趣。”言谈之中,透出的是自身技艺即将失传和不能留世发扬光大的无奈,像这种后继无人的现象,在湘西南各个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比比皆是。

五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湘西南分布着的基本上都是典型的边远山区农业县,经费来源短缺,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扶持有限,而民族文化发展投入是一项耗资巨大、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特殊工程,依靠县乡两级财力,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常常捉襟见肘,因此各地加强苗侗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计划在整个财政投入中,所占之比大多很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民族文化遗产急于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就算为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想投资搞个像样的项目和工程,也会因为财政资金的困境纷纷搁浅。

四、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分析 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是湘西南地区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它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法和文化意识,承载着苗侗人民文化生命的密码,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应科学地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制定好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是市级政府制定好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规划。组织

有关专家学者、民族文化管理相关人员,深入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文化资源普查,摸底调研、登记及建档,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制定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确定保护重点和发展的目标,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和方案。

二是当地政府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苗侗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原生态的整体保护,它包括苗侗民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面貌以及苗村侗寨古格局等,这些遗产是苗侗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因此,对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能采取以新换旧的做法,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苗侗古村落、古街道、古建筑群的修缮,不能完全走商业化的路子,让建筑商来承包修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建立新村,改善苗侗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原生态民族博物馆,对自然民居本体和鼓楼、风雨桥、寨门、歌舞场及环境等坚持原址保护及整旧如旧的方法,同时加强对苗侗民族生产生活用具、器乐、服饰、民间艺术产品、文献资料等实物的搜集和陈列管理,并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将民族舞蹈、音乐、民俗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成电子文本,输入网络进行保护。再一个方面,当地政府在积极挖掘开发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以遗产保护为首要任务,积极做好申遗和传承工作,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或者面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大力抓好继承人的培育事宜,同时将苗侗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以申请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遗产等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下来。

三是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形成整体发展格局。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各级政府应一方面应强化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措

施,加快本地民族文化发展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湘黔桂等苗侗民族聚居地区的合作,逐渐形成湘桂黔苗侗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在开发苗侗民族旅游线路上,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模式,挖掘各自富有个性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拿出湘西南独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与邻近县市、黔东南、广西等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合力形成苗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5.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篇五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呢?有以下几点要注意,要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与地方积极发展和改善群众生活的关系。将保护与建设、政府职能、资金保障、社会监督、公众参与联系起来,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为保护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和重要基础保障。要通过编制规划大纲,掌握遗址的现状,了解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深度,为规划编制提供扎实的基础材料;要加强评估工作,客观分析开展工作所具备的条件,科学合理地编制保护展示规划,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主管部门工作决策的正确性。要不断丰富保护展示的方式、手段,积极探索适合遗址性质的具有特点的保护、展示方法。

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革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早已揭示了这一规律。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以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文化遗产,合理地继承与发展,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着眼于今天、立足于中国,做到古为今用,才是可取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之道。

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人之为人,人类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体现,就在于以其创造性实践,建设一个文化世界。在某个当下看文化,就是审视以往文化形成的某一群体的“文化遗产”,即某种活态的文化模式。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6.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篇六

【摘要】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遗产;传承;保护;创新

当前,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将民间文学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当作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久远的历史可溯源商周时期的肃慎。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我市的民间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许多艺术珍品尚未被挖掘整理。仅从已经整理出来的作品中,人们便可以窥测出女真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民风、习俗、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民间文化,蕴藉厚重。数百年来,流传在海伦的民间故事,虽不是历史的直叙,但却始终保持着这一段历史投影。它由生存在蚂蚁河流域的人们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将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文艺作品保存下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于了解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的历史是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学虽然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但却可以激发人们回顾历史,从中填补思古幽情的想像 空白,藉以思考与评断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与人物。这也是 “民间文学” 流传的根脉所在。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晶,及时地搜集,认真地整理可以使优秀的作品得到推广。例如《蚂蚁河的故事》等脍炙人品的篇章,都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后经文人墨客整理加工而成的。事实证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指导民间文艺得以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作家、艺术家得到创作的借鉴;同时,认真搜集民间当前流传的作品,还可以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做贡献。

民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植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珍品。人类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着,女真族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而它蕴涵着深层次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女真族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历经多少人的完善才能传到今天,这是何等的不易。众所周知,民间文学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讲述的方式在民间产生和流传的。而那些能说善讲“瞎话”的“故事大王”、“民间故事家”,大多数都是年愈古稀的老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和正在陆续地谢世而去,随着这些老人的相继作古,许多宝贵的风俗资料,民间传说在一夜之间竟成了绝响。仅从我市《民间文学故事集》的编辑工作来看,大量作品的搜集者、整理们还没有来得及见到自己搜集、整理的故事付梓成书就离开了我们。这些民间文学艺术家为民间文学遗产做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他们对这一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 们这一代人学习,他们为此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且还有一批肚里有许多老故事的老者尚未被发现。这些老者对自己记忆中的那些 “嗑儿” 和 “瞎话” 误以为是老辈人那听来的 “闲篇儿”。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们知道的 “老故事”讲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使其流传下去。因此,许多极为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就这样相继失传了。我认为对于民间文学遗产说搜集也罢,说挖掘也罢,均不如说抢救来得准确。事实正在不断地证明着这项工作的迫切性,否则,留给我们的将是无济于事的遗憾。因此,抢救民间流传的文化遗产迫在眉捷。

7.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兴起, 但对其概念却并未有准确的界定。1997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被确认。2003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 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将非遗的范围划分为六大类:“口头传统, 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2006年6月我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518项, 10大类, 分别是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手工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为题名进行搜索, 共2172篇文章。通过对其整理、统计、分析, 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遗旅游开发的适应性、非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非遗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遗旅游开发模式、非遗旅游开发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 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 非遗旅游开发的适应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是在人类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后, 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反思和寻根的结果, 这种保护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开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保护, 还是传承发展, 中国提出16字方针:“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继承发展。”对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的方针, 显然更强调“传承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有要义。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过去的观光游、休憩游、度假游等已发展到比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 必须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然而, 非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对于非遗的开发与保护又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遗的一种有效途径, 可以实现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徐文燕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表现, 指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机联动, 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 表明旅游开发可以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途径。2当然, 非遗的保护应针对不同的保护对象采取不同的开发和保护措施, 开发与保护相辅相成, 并行不悖。同时正确的认识处理好非遗与旅游的关系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近几年, 我国的旅游开发与非遗正往良性发展。

(二) 非遗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我国一些地方, “非遗”申报成功, 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如知名度的提高、吸引外资的力度加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等。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 还存在没有上升到法律保护、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保护体系、全民的保护意识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土性、整体性、避免商业化上。比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存在着传承人日益老龄化、“文化土壤”流失严重、传承体系中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漠、立法工作滞后, 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业集聚力低、缺乏必要的保护经费等诸多问题。又比如, 众所周知的古城丽江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 在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下, 逐渐面临着本地传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旅游产业过于商业化、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与此类似的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同样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三) 非遗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

在分析了四川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及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发现, 开发非遗应以乡土化、因时因地制宜、体验性为原则, 保护为先, 注重开发、分类保护开发、创新发展、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龙先琼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3具体来说, 是要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 遵循原真性保护、整体性、适度开发, 坚持保护性继承为主, 资源性质优先原则是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多次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

(四) 非遗旅游开发模式

现代的流行艺术追根溯源都是从原始艺术发展而来, 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只是因为传承手段古老, 社会环境又不断变化, 而导致逐渐失传。因此,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成为文化产品, 使它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使之一定程度的商业化也是对非遗很好的保护开发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 刘丽丽提出了静态利用和活态利用相结合、观光利用和品牌塑造相结合、点状利用和带状利用相结合、常态利用和节庆式利用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模式。4在根据非遗旅游开发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进行针对性研究分析后, 笔者认为推进本土化, 培养文化传承人, 充分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可以促进文化、旅游、教育的互动发展。将非遗传承人纳入旅游产品体系, 采取非遗传承人与旅游景区合作、与潜在旅游者结合的方式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展示、保存和发扬光大。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比如生态旅游开发、原生地静态及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异地“集锦式”、依附式开发等开发模式。而在具体的实地应用上, 旅游地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提供多方位的展演舞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旅游、引入数字化和创意元素, 深入挖掘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旅游产业、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名称权的保护机制。5

(五) 非遗旅游开发保障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作为主导, 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作才有可能实现。“强化政府客观管理, 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协调保护机制, 以开发促保护、加大文化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认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拓宽开发与保护途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拓展旅游教育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6例如, 民间手工艺的继承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紧密相关。部分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消亡, 因势利导, 动静结合、以人为本, 重点保护传承人、加强研究, 完善保护体制、扩宽渠道, 以开发促保护、营造氛围, 全民参与是非遗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的现状与研究势态分析

总体来看,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然而要实现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以下方面亟待加强:

第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不应当仅仅限于学术的研究范畴, 应当从“文本”到“实证”、从理论到实践。将学术研究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

第二, 缺乏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及评测体系, 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顺利实施。

第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全民参与意识低, 缺乏文化归属感。

第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 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利。

目前,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正逐渐以更高的角度正确认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 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但我们始终相信, 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 一定能实现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双赢。

注释

11 .刘强.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B4 OL].[2006-06402].http:∥news.xinhuanet.com4politics4.

22 .徐文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世纪桥, 2010 (35) .

33 .龙先琼, 蒋小梅.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J].吉首大学学报, 2010.

44 .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1.

55 .刘桂兰, 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探析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8.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八

如何保护和传承桂东的红色文化遗产?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这是桂东县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亟待正确认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桂东县被人们誉为“军规颁布地、红军长征始发地之一”。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向工农革命军指战员、农民赤卫队员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此,人民军队有了铁的纪律,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1934年8月12日,从江西突围出来的红十七师、红十八师官兵9700余人,来到桂东县寨前圩,由任弼时、萧克、王震等高级将领按中央训令,宣布红六军团正式组建,并誓师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桂东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是革命的摇篮,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活动区域,是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南征北返战斗过的地方,是湖南省第一个解放的县,是一个红色文化遗产的富矿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王震、萧克、任弼时、邓力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些财富承载着革命老区的精神,富含着我们党的为民宗旨、党性观念和优良作风。

据统计,桂东拥有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上百处,主要的红色文化遗址27处。其特点表现为:一是量大,二是影响深远而震撼。

红色文化遗址按类别分可分为4类:1.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1处。即:桂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万寿宫、红四军军部舊址——东水老屋、红四军医院旧址、红四军兵工厂旧址、湘南游击队组建和授枪旧址——文昌阁、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唐家大屋与杨岸、龙溪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湘粤赣特委和湘粤赣边区游击队总部旧址——赤水仙、中共西边山边区委员会旧址——桃寮。2.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1处。即:大岭坳战斗旧址,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沙田戏台,同益店,寒岭界战斗旧址,城隍庙,毛泽东警卫排驻地旧址——母公祠,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方维夏牺牲地——仙背山,桂东武装起义旧址石围里,陈奇烈士故居。3.革命领导人故居1处。即邓力群故居。4.纪念设施4处。即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毛泽东同志塑像、第一军规广场、革命烈士纪念碑。

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桂东县历来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把红色作为亮丽的品牌来凸显桂东县资源,把红色桂东作为重头戏来谋划、来打造。特别是今年,以2015中国(湖南)红色文化节在桂东举办为契机,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即便如此,桂东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保护开发不平衡,公众参与意识薄弱

一是全县的红色文化遗产缺乏“一盘棋”战略思维。保护开发不平衡,沙田、寨前、县城的红色文化遗产取得了实质性保护与开发,而其它一些乡村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偏弱,有的没有置换产权,有的甚至还没有基本保护,比如省级红色遗址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军部(东水老屋)、红四军医院旧址、红四军兵工厂旧址、朱德居住旧址;陈奇故居;中共西边山边区委员会旧址——桃寮等。二是公众参与意识薄弱。乡村两级保护意识薄弱,乡村两级没钱,无力保护。村庄上的群众没有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遗址的财富性、保护的重要性,他们中有人在红色遗址保护的屋内、屋外堆放农具、杂物等,看到红色文化遗产房屋漏雨,墙体坍塌,认为与己无关,没有人去维修。同时,一些人对革命史迹、革命人物及其精神开始淡薄,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也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保护经费严重不足

桂东是国家贫困县,县级财政收入只能保运转、保工资,没有专项资金来抢救、保护红色文化遗产。桂东没有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也没有国家保护资金来实施保护。省、市没有固定的文保经费下拨,每年靠写报告争取经费,对于拥有点多面广红色遗址、遗迹的桂东来说,争取来的经费用于保护是杯水车薪。所以,桂东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困难重重,保护乏力,保护设施简陋,保存条件差。一些馆藏红色文物已移放到国家、省、市妥善保护与管理。一些散件红色文物也无钱收购。一些馆藏的文物急需修复,却因经费短缺无法修缮。

为了破解保护与开发资金瓶颈这一难题,桂东县采用融资、BT模式举债保护、开发。重点开发了沙田军规颁布地、寨前长征始发地、县城纪念馆等地。通过举债方式,加大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步伐,但“举债开发”面临着压力。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对于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没有一部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和指导, 红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散见于《文物保护法》《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而执法权分别由文物、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等多头负责。以《文物保护法》为例,对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定的违法行为处罚,执法权有的属于公安,有的属于工商、环保。即使属于文物部门执法的,也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县级无执法权。面对“拆旧建新”的城市开发、新农村建设出现的一些违法现象,县级执法不到位。

(四)机构有待健全,专业人才匮乏

没有保护红色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和部门。桂东有文物保护管理所1个,它与纪念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7个编制,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所2 人,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这与所承担的文物鉴定、技术保护、规划编制、文化遗产执法等繁重的保护工作任务极不相称。

由于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所以,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不够,开发研究不透,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到位,没有争取到一个单位。

(五)区域协作不够

桂东与井冈山、瑞金等红色区域的协作,与大湘东红色文化区域的协作不够。

三、实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策略

(一)把保护与开发放到重要位置,增强全民参与保护意识

一是把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放到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

编制好桂东城乡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总体规划,即把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纳入全县城乡建设规划中。实施保护与开发“一盘棋”战略,既重点保护开发红色文化遗产的精品,又对其它红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为将来长远开发、利用“遗产”提供基础。

二是加大保护开发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保护意识。

“好酒也怕巷子深”,具有丰厚红色文化遗产的贫困桂东,更需要增加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广场电视墙等媒体,加大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让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走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提升全社会参与保护的观念与责任意识。并通过宣传加大红色桂东文化对外的推介力度,提高影响力,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与重视。

(二)广筹资金,慎用“举债开发”

要广筹资金保护,要慎用舉债开发“遗产”的模式,这就要求:

一是要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争取国家级文物保护资金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国家级贫困县桂东来说,这是解决“遗产”保护与开发经费严重短缺的主渠道,也是缓解其债务压力的路子。

桂东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纪念地旧址群、工农红军在桂东革命活动纪念馆和毛泽东迎还红军大队旧址群、工农红军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誓师西征旧址群,这些都是影响深远,具有震撼力的红色文化遗产,完全符合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条件。因此,加大申报力度是当务之急。

二是向上争取红色文化旅游资金,做活、做好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这篇文章,把桂东重要的、有影响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旅游发展优势。

三是以奖代拨,由民间社会资金开发,政府不举债。比如寨前朱氏宗祠、扶氏宗祠等红色文化遗址,由社会贤达人士维修。维修好了,政府拨款进行奖励。

四是政府安排一定的预算资金,对红色文化遗产实行基本保护,对没有置换产权的进行置换。

五是举债开发要慎用。在开发“遗产”过程中,要警惕开发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挂着文物的“头”,卖房地产的“肉”,要注意开发建造的楼盘不影响红色景点。

(三)建议立法

要保护、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建议制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法》或《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了法律、法规,就可加大红色文化遗产执法力度,对保护区内乱堆放杂物,任意搭建的现象进行提醒,并进行执法整治。

(四)理顺体制,加强文保管理机构力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建议设立桂东县文化遗产保护局,防止多头管理与执法。机构编制与其承担的职能任务相适应,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加大红色文化遗产的挖掘、文物鉴定、技术保护、规划编制、文物执法等工作。

(五)区域共进,共同发力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何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好?桂东应对红色“遗产”资源与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动态”影像、光盘作品、电视作品宣传与“静态”的纪念馆陈列相结合,传统展示与现代科技展示手段相结合。同时,与周边井冈山、瑞金,及大湘东实行区域对接合作,开辟桂东县与井冈山、瑞金、古田及与大湘东红色文化遗产廊道游,制定区域内的共享信息平台,拓展红色旅游市场。

有效地保护与合理地开发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是新时期廉洁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红色桂东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保持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促进美丽桂东、开放桂东、幸福桂东的建设意义非常大。

9.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篇九

一、河北及清西陵概况

(一)河北自然人文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周边分别与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毗邻,海岸线长487公里,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40万,现有11个省辖市、23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35个市辖区。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也是旅游资源大省。

(二)清西陵文化保护区概况及旅游特色 1.清西陵概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清西陵旅游特色

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4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纪园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其规模与原貌仍存。亲王、公主、阿哥园寝大部保存相当完好,行宫、永福寺虽历经沧桑,但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寝建筑不可替代的历 1 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二、清西陵文化保护区及其申遗过程

(一)清西陵文化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清西陵申请文化遗产的过程 1.清西陵符合申报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1)清西陵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

清西陵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其建筑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在中国皇家陵寝建筑中绝无仅有。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布局与形制最符合中国的“风水”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帝陵。泰陵前3座精美的石牌坊和大红门构成西陵的总门户。昌陵建筑与泰陵规制相同,但其隆恩殿内以花斑石漫地非常独特,有“满堂宝石”之誉;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筑木构架均为楠木,并以精巧的雕工技艺雕刻出1318条形态各异的蟠龙和游龙。祟陵殿宇木构架均为钢铁木,质地坚硬,被称为铜梁铁柱,其地宫内的石雕佛像精美无比。永福寺、行宫和亲王、公主园寝则是清陵建筑中完整保存的珍品。整个清西陵气势磅赡,雄伟壮观,实为中国陵寝古建筑中的精美杰作。

(2)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

清西陵402座古建筑,基本上是相沿明代帝后纪陵寝建筑样式修筑而成,它依据清宫式作法,在严格遵守森严等级制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大红门前石牌坊一改历代皇家陵寝均设1架的规制而增加至3架,在 用料、工艺上更细腻、精美;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他清陵油饰彩绘作法,采用在原木上以蜡涂烫,壮美绝伦。自道光始,在陵寝建筑上稍有衰落,但是裁撤石像生、圣德神功碑亭、明楼、方城等建筑和以石牌坊代替琉璃门,又形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新模式。昌西陵罗圈墙及宝顶前神道产生回音效果,隆恩殿内藻井独有的丹凤彩绘,又成为中国陵寝建筑的一个特殊例证。正由于清西陵拥有众多的独到之处,从而构成清代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

(3)清西陵古建筑及环境具有一定脆弱性

清西陵的古建筑以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大木结构易腐朽、易燃烧,砖石结构又易风化、侵蚀,围绕陵墓的高火险等级古松柏又对陵寝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另外,随着周边工农业的发展,如若控制不当,又会对陵寝造成人为不良损害:因此,清西陵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又存在明显的脆弱性。

(4)清西陵体现了满清王朝佛教的例证

永福寺是一座专门为陵寝祭祀而修建的皇家御用喇嘛庙,是清代皇帝尊崇喇嘛教的充分体现。在中国2000多年的陵寝建筑史上,由于清东陵的隆福寺及明代帝王陵寝中的佛寺都已不存在,清西陵的永福寺成为明、清皇家陵寝御用寺庙的孤品。同时,水福寺的保存也为满清王朝尊重、藏传佛教提供了实物例证。

综上所述,清西陵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Ⅰ、Ⅲ、Ⅳ、Ⅴ、Ⅵ。2.清西陵申报文化遗产的过程

2000年11月30日,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V)(VI),一致通过将“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西陵作为这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清西陵以其无穷的魅力昭示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征服了全人类,在世界文明史上争得了自己得一席之地。清西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清西陵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给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继清西陵申遗成功之后,2001年1月,清西陵又成功的加入国家AAAA级景区的行列,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腾飞,清西陵以宽广的人性化视角,强化服务质量,完善旅游设施,为游客搭建起高效畅通的旅游服务平台。

三、清西陵旅游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清西陵坐落在易县境内,16处古建筑群及15000余株古松分布在西陵镇和梁格庄镇。其中泰陵、昌陵、慕陵、崇陵、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泰纪园寝、昌纪园寝、妃园寝、端亲王园寝、怀亲王园寝、公主园寝、阿哥园寝、行宫、永福寺等各座建筑群各具特色和价值。

(一)清西陵旅游现状

近年来清西陵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在全县建设旅游强县的大潮中,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10年全年旅游人数突破27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300万元大关,再创清西陵旅游开发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清西陵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清西陵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单体建筑屋面漏雨,木构件、椽头严重糟朽,地仗脱落、油饰彩画残破严重,部分石构件风化、严重破损。

(三)清西陵旅游业改进措施

从保护的角度来看,“十二五”期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将计划完成33个维修项目,项目资金总数6.9亿,其中文物本体保护维修项目16个,安防、避雷、消防系统建设工程项目3个,基础工作项目6个,管理监测项目1个,展示利用项目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清西陵应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叫响世界遗产品牌,争创“5A”景区。

1.重拳出击创新路

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西陵景区的思路,并结合张石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在泰陵大红门前建成清西陵综合服务中心,集餐饮、住宿、购物、展览、展示于一体,并通过封闭大红门和古松林,使其成为清西陵景区的总门户。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清西陵将改扩建环陵公路;高标准建设绿色环保旅游厕所,彻底消灭旱厕;铺设方便游客通行的步游路;进一步完善景区标志标识牌,并下大力改造行宫宾馆,提升接待水平。使清西陵成为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市场美誉度高的成熟景区。

2.深挖文化强服务

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积极号召,大力支持各大媒体做好大型电视纪录片“光绪之死”的拍摄工作,同时组织推动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等几位皇帝的事迹研究,并在相关区域向游客进行展示和播放;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制作出具有清西陵文化特色的系列纪念品;推出与皇帝祭祀等活动有关的参与性项目,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清西陵由文化观光游向文化休闲度假游转变。

现在,由清西陵管理处机关各执法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机构,对景区内的经营商户和人员进行的规范管理,有效治理了旅游业软环境。

3.攻坚克难促发展

建设大红门公园是清西陵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为此,进行高标准的美化绿化,增设休闲娱乐设施,充分利用马槽沟清淤蓄起的水面,增设垂钓、4 观荷等大众参与性项目,打造清西陵旅游的休闲娱乐区域,丰富旅游内容,将显著改善清西陵单一的文化观光旅游现状。

上一篇:阳朔西街导游词经典下一篇:描写父母的爱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