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散文随笔

2024-06-20

一面散文随笔(7篇)

1.一面散文随笔 篇一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散文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的日子让心情也增添了几分灿烂。最近总是下雨,凄风冷雨的,心情也快长霉了,正好可以借着这阳光晒一晒,去去霉毒。我发现每逢下雨天我的心情就不太好,也许是个人感觉吧,虽说细雨纷飞能带来几分朦胧、几分诗意,可我就是偏执的喜欢阳光明媚,蓝天上白云高挂的日子。可我同时也是个开朗的人,并不想让天气影响了心情。

昨天接到朋友电话,说是生日请我们吃饭。整日忙忙碌碌,也顾不上和朋友们聚首,这次正好可以一起好好聊聊天。下午四点多,老公就开车来接我了。途经一段路,原本平坦的路面被运砂石的大货车碾压的不成样子了,沿途汽车的颠簸让我的屁股受尽了折磨,胃也跟着上下翻腾的难受,老公看我的脸皱的像个苦瓜,忍不住调侃我,逗趣说:“结婚以前你总让我陪着你坐碰碰车,现在咱们正好回味一下当年的感觉啊,哈哈。”亏他还笑得出来,我气得横眉冷对,自顾不暇,哪还有闲工夫和他斗嘴?

途经大坝,桥上站满了人群,我好奇的跟着他们的视线望过去,原来连日来的大雨让裸露的河床被河水给覆盖了,就像一个光着脊梁、瘦骨嶙峋的老汉突然穿上了体面的衣服,看着舒服多了。大雨把上游的鱼儿连带着冲刷了下来,好多渔船在河面上捕鱼呢,这些新鲜的活水鱼可比鱼塘里人工饲养的鱼儿美味多了,难怪那么多人守候在这里,等着购买新鲜的活鱼,晚上好尝鲜呢。

大坝两边有好几个私人建的河沙场,为了个人的利益,挖沙船整日在河床里轰鸣,把好好的河床破坏的不成样子了。虽然国家严厉禁止,但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商人,可顾不上这些。白天查,他们就晚上偷偷开工,让人着实无奈。机器整日的轰鸣声也给河两岸的居民带来了噪音,人们不堪其扰,怨声载道。大坝旁边那一栋栋豪华的别墅,都是河沙场老板用黑心钱修建起来的。这些豪华别墅傲视着周围低矮的平房,却对眼前破坏的不成样子的河床视若无睹。我不禁为这条养育了无数人的耒河感到无限悲哀,眼前这些发财的人没有一点环保意识,为了金钱不顾一切。他们的后辈仍然要依靠这条河流继续生存,当河流枯竭的时候,就是大自然报复人类的时刻到了。

二十分钟的颠簸终于结束了,我们驶入了繁华的街道,汇入了汽车的`洪流。真想不通小小的街道上会挤满这么多豪华小车,有宝马,奔驰、凯迪拉克、沃尔沃、日产、丰田,还有最近陷入“刹车门”的大众系列。我不禁感慨,经济带动了城市的发展,这是一个储煤大县。丰富的煤炭资源让很多人提前富裕起来了,成了腰缠万贯的大亨,街道上出现这么多豪华小车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到华灯初上的时候,街道两旁就停满了私家小车,道路拥挤不堪,这窄窄的街道早就不堪重负了,虽然经过几次拓宽,依然满足不了道路需求。“的士”和摩托车穿行其中,左穿右插,展现高超的技巧,让人看得胆战心惊,我们的汽车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慢慢行驶,安全第一啊。

来到酒店,门口停满了汽车,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车位,只好把车停在了一个小巷口。我就纳闷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上酒店来消费呢?耒阳有个怪现象,就是消费特高,酒店吃饭需要提前订位,不然就没位子。我们来到定好的包间,朋友们已经等候多时,彼此寒暄几句,也就到了开席时间了。

一道道美味的特色菜式被轮番摆上桌,色香味俱全,我的肚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折腾,早就饿得咕咕叫了,得补充能量了。大伙给寿星公敬上一杯美酒,说上几句祝福的话语,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我们这里的一道特色甜点很受大家青睐,就是健康美食高粱粑粑。这几年市场上杂粮的价格翻了好几番,对杂粮的青睐也说明人们对健康越发重视起来,知道五谷杂粮对健康的重要性。大伙说说笑笑的,一顿饭也就这么结束了。

饭后,朋友带着大家去新开张的一家KTV去唱歌。白马商城一直是一座电脑城,没想到二楼开了家这么豪华的歌厅。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休闲生活也越来越讲究了。每晚这里都是灯红酒绿,歌声飘荡在大厅里,到处都是手舞足蹈的男男女女,如此高涨的情绪真是让我没有想到。这里的宣泄和嘈杂并不是很适合我这个喜欢安静的人,我还是更喜欢与大自然做亲密接触,没事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去爬爬山,踏踏青,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何乐不为呢?

乘朋友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偷偷溜了出来。站在大街上,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路边的霓虹灯不停闪烁,发出五光十色的灯光,如同海市蜃楼,我有点目眩神迷,甚至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生活就像这盏霓虹灯,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乱象从镜子里折射出来,是真是假?是虚是实?我也无从分辨。只知道,每天早上睁开眼的那一刻起,就要笑着面对阳光,面对生活。深呼吸,做最好的自己。

2.其实,你也是一面镜子散文 篇二

镜子是现代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它呢,真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你微笑,它也微笑;你怒气冲天,它亦然。总之,面对它时,你的一切无处可遁。哪怕你闭上眼睛,甚至也会感觉到它对你的嘲弄和同情。

别人是你的镜子,你同样也是别人的镜子。就算你道行高深,能够喜怒不形于色,你照样会从对面的“镜子”中反馈到自己极不愿看到的“小”来,越是掩饰,越是暴露无遗。在“好心情”写文的日子里,浏览了众多写手的文字,与此同时,他们文字的“镜子”不断照出了我的鄙陋与肤浅,当然在我这面镜子里,也照出了对方的“容颜”!在与他人文字面对面的交谈中,喜爱、排斥、暧昧、揣测、迎合、相互的尊敬与失礼,都在那面“镜子”中一览无余。在读文的过程中不断以对方的文字为镜子照照,你就会感受到这种所谓的“照镜子效应”!我们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予以反应,恰似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当我们微笑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微笑;当我们皱眉时,镜子里面的人也皱眉;当我们大吼大叫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大吼大叫;当我们文雅有礼,镜子中的人也文雅有礼……

其实何止网络?作为尘俗中人,每天何尝不感受到这种“照镜子效应”?

清晨上班出小区大门前,碰到物业的师傅在打扫小区内的雪,道一声:师傅,辛苦了!下班回来,师傅也会笑嘻嘻地向我问候。办公室里,自己喝水时顺手给同事倒一杯,上课回来,口干舌燥,端起杯子,里面水正温和。下雪路滑,对女儿叮嘱一声注意安全,孩子也会关切地建议:妈妈,中午路不好走你就别回来了,我自己买饭吃。

在教学生涯中,其实在教室里同样也面对着一面面镜子!从一面面镜子也映衬出了我们教师自己!我们的学生模仿力很强,向师性很强,辨师力也很强。老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发挥镜子的作用。记得刚毕业时遭遇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忙于谈恋爱,找种种借口请假,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周(那是还不是双休)六天班,他星期四下午就走了,下周二才回来,学生意见很大。一次晚自习,他半天才去,正碰上学生在喧哗,结果他找到班长狠尅一顿,而班长就和他叮当起来,之后,他拖着学生去教导处,学生当着教导主任的面把他种种失职的表现全抖落出来,对学生的不尊重也让他师尊全无。这批学生是那几年学校重视、唯一的一次按分划文科的,(以前都是学习不好想报文就报),生源质量较好,结果那年全班80左右学生,仅仅考了两个本科,两个专科!还没有别的,都是师范。而这位老师所教学科比全县平均分少十多分,害了这批学子!就是这批学生第二年到别处复读,取生过半,而且有的还上了复旦、南开,但一年前他们都是落榜生啊!

十几年前我教的一个学生上大学,她写信给我说:老师,我之所以选择师范,就是因为您,您对我们的爱让我觉得做老师真好,我也要做一个您这样的老师。去年教师培训,遇到一个我教的第一批学生,她仅小我三四岁,她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报师范吗?就是因为一次您找我帮您批卷,您说我打的对勾大气,像个老师。二十多年了,我怎记得?同事开玩笑道,你一句话成就了一个教师!

孩子,也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记得一次放假回老家,母亲他们在山上套袋,我领女儿上山上去找,路上我说;“佳,你看你姥他们多辛苦,妈妈不能让他们少辛苦,很难过。”见到姥姥后,女儿乖巧地对姥姥说:“姥姥,等我长大了,我挣那么些钱给你。”接着,女儿从口袋中掏出头天给她的坐车上学省下的`五毛钱,递给姥姥说:“你不嫌少,先给你这五毛钱。”多豪爽的孩子!要知道这是她头天从实验小学步行五六里省下准备买零食的钱啊。八九岁的孩子,这么有孝心,把姥姥感动得一回家便拿出十元钱:“留你去买几个本,好好念书。”

我小时候,只有过年才可以吃上点肉,记得每年腊月二十九那天妈妈包包子,每只包子只在两头各放一块肉。每次吃包子时,我总是大口咬,盼着快快见到那两块肉,但是,每次都是见到了肉也只是咽下口水,而把肉捡给了奶奶。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有白面的,还有黑面的,每次妈妈都是捡两碗纯白的,给奶奶一碗,给父亲一碗,她和我们吃黑白混合的;父亲呢,每天从地里回来,先是问问哮喘的奶奶咳得怎么样再做别的。来客了,奶奶在炕上陪客吃白面食,父亲则在地下站着吃玉米饼子或黑面条。在父母影响下,姐妹几个都捡肉给奶奶吃,争做孝顺的好孩子,我就是馋极了也得忍住口水啊!父亲好写字读书,从山里劳作回家已疲惫不堪,还经常趴在炕边用毛笔写小楷,村里红白喜事的门对、包袱,过年家家的春联我小时候记得都是父亲写的。父亲因爱看书,肚中装了许多故事,晚上给生产队扒花生时就开始听父亲南朝北国地讲故事。在父亲影响下,我们家的姐妹都好读书,恢复高考村里第一个第二个大学生都是我们家的。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但我们往往只想到了别人是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得失。千万别忘了,你自己也是面镜子啊!是教师,想想你为学生作了怎样的镜子;是家长,反思你是怎样的一面镜子;是朋友,检点自己的镜子有无尘垢……

3.一面一面造句 篇三

1、回家我一面做作业一面听歌。

2、大家一面看美丽的景像,一面做着欢快的游戏。

3、妹妹一应对着妈妈撒娇,一面朝我挤眼。

4、妈妈一面惬意的哼歌一面烧饭。

5、村民们一面忙碌地收割着稻谷,一面聊着天。

6、古奇一面收好水晶球,一面唤想入非非的娜咪。

7、你是不能一面写作业一面看电视的。

8、关注工作中让你欢乐的一面,而不是悲惨的一面。

9、这些天我一向都是一面听妈妈讲故事一面看新闻联播。

10、他一面翘起兰花指捡笔,一面用娇滴滴的声音说道。

11、既然不得不改行搞了这项工作,她不愿永远做门外汉,于是一面工作,一面利用边角时间学习有关业务。

12、孙悟空一面高呼,一面腾云驾雾来到了大熊猫的故乡。

13、我们一面修建台田,一面挑沙压碱,双管齐下,经过几年把几百亩盐碱地治服了。

14、一面听歌一面写作业,这是我由来已久的习惯了。

15、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16、他家的几面墙,一面贴上了墙纸,一面画上了色彩,其他的都还是空荡荡的。

17、一面听歌一面写作业,这是我由来已久的习惯了。

18、小猴子一面朝人们挤眉弄眼,一面吃香蕉。

19、你是不能一面写作业一面看电视的。

20、张爷爷一面哼着小曲,一面随手挥舞着自我的画笔。

21、他一面看电视,一面看书,不专心极了!

22、我经常一个人一面独自品着香茗,一面思考着生活的智慧。

23、领导一面讲话,一面注视着众人。

24、冬日午后,阳关满屋,我一面听音乐,一面读小说,好不惬意。

25、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26、我经常一个人一面独自品着香茗,一面思考着生活的智慧。

27、小丽一面鞠躬一面赔不是,把大家都逗乐了。

28、站长们一面原创着资料,一面发着外链。

29、一心不能二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一面说话一面吃饭。

30、地震灾区,武警官兵一面忙着抢救伤员,一面疏散群众。

31、今日早上的时候我一面做饭一面看电视。

32、他一面跳一面唱着流行的歌曲,依照着一种凶猛的节奏好象一致咬牙切齿似的。

33、一心不能二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一面说话一面吃饭。

34、做先生的,应当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能够终身卖不尽的。

35、小丽一面唱歌一面跳舞,真是太漂亮了啊。

36、奶奶一面看电视,一面织毛线衣。

37、白发苍苍的侍仆一面坐在那里打瞌睡,一面静听大书斋里公爵的鼾声。

38、小红一面帮小明解决数学题目,一面帮小玲解决语文题目。华佗一面侍候病人,一面留心他们的用药情景。

39、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40、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

41、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

42、或许这样一面听歌一面做作业的方式真的是不对的。

43、此刻他们和其他无数游客一样,一面拍照,一面惊叹这着名瀑布雷霆万钧的力量。

44、你是不能一面写作业一面看电视的。

45、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它要预备夏的壮盛,秋的丰饶,冬的休息,不工作又怎样办?但春一面在工作,一面也在游戏,春是欢乐的。

46、我和你没有一面之缘,真想见你一面。

47、我从窗口往外张望时,看到许多小孩一面玩耍一面叫嚷。

48、小芳一面聚精会神的听教师讲课,一面认真的做笔记。

49、那些都是关于信念,我经历了生活中黑暗的一面而生存下来了,我要享受完美的一面了!

50、我刚进屋便看见弟弟一面吃零食,一面喝可乐。

51、小猴子一面朝人们挤眉弄眼,一面吃香蕉。

52、夏天是一个浪漫的诗人,它一面吹着软绵绵的南风,一面谱出新曲,让人沉醉其中,幻想更多的新境界。这是初夏。

53、村口有些人在树荫下一面摆着龙门阵,一面玩着纸牌。

54、其实,海娃心里一点儿也不苦,他简直要高兴死了。他高兴得汗都来不及擦,就一面喘着气,一面把手插在口袋里。他恨不得把信放在嘴上,狠狠地亲他两亲,像亲他的小羊羔一样地亲两亲呢!

55、我一边跳绳一面数着数。

56、奶奶一面看电视,一面织毛线衣。

57、因为他一面写,一面随手加插画,画与文字合而为一,很像德国诗人画家布莱克自画自印的那些诗画集一样。

58、一心不能二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一面说话一面吃饭。

59、深夜里我还看见妈妈在客厅里面一面打毛衣一面看电视。

60、张爷爷一面哼着小曲,一面随手挥舞着自我的画笔。

61、大雾里,他一面拉着儿子,一面寻找着自我的老婆。

62、大家一面看美丽的景像,一面做着欢快的游戏。

63、老老鼠一面微微抽动胡须,一面大声叫喊。

64、他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将一杯酒下了肚。

65、他在课堂上经常是一面听课,一面耍玩具。

66、上课的时候我一面做作业一面听歌。

67、爸爸生病了,全家的事情都落在慢慢身上。她一面照常上班,一面忙着做家务。

68、秋天到了,田野里布满了野花,她一面摘着野花,一面唱着欢快的歌。

69、这些天我一向都是一面听妈妈讲故事一面看新闻联播。

70、你有父亲严厉的一面,有母亲慈祥的一面,有朋友知心的一面,感激您的指引,感激您的教诲,感激您的关心,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欢乐’。

71、她在舞台上一面唱着歌,一面跳着舞。

72、我一面帮教师打扫教室,一面帮同学答题。

73、我一面帮弟弟拍打身上的雪,一面问他有没有事。

74、我一面写着作业,一面听着音乐。

75、我不知道你这样你面听英语一面看数学对你有什么好处。

76、有点像总统选举,一面反对,一面支持。

77、小丽一面唱歌一面跳舞,真是太漂亮了啊。

78、要迟到了,我一面走路,一面吃东西。

79、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克服困难,敌人丧胆。

80、春风一面忙着唤醒沉昏的大地,一面捎报来第一手绿的信筏。

81、妈妈一面织着手上的毛衣,一面淳淳善诱地教导我。

82、狄仁杰一面下令给那些死囚开始刑具,一面秘密上书武则天,奏明原因。

83、他一面想,它们也一面在他智慧的眼前扩大起来。

84、课堂上,同学们一面聚精会神地听着教师讲课,一面专心致志地做着笔记。

85、中午,他端着碗跑到我家,一面吃着饭,一面跟我唠嗑着。

86、妈妈一面织毛衣,一面看电视,很不专心。

87、她在舞台上一面唱着歌,一面跳着舞。

88、我一面听讲,一面做笔记。

89、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划着十字。

90、要迟到了,我一面走路,一面吃东西。

91、妈妈一面织着手上的毛衣,一面淳淳善诱地教导我。

92、小猴子一面朝人们挤眉弄眼,一面吃香蕉。

93、可又想不出来,就一面看书,一面想这个问题。

94、一对小牛犊在草地里欢奔乱跳,一会儿跑到小溪边饮口凉水,一会儿又蹿到母牛腹下用稚嫩的小嘴吮吸乳汁。母牛娴静地位立着,一面嚼着嫩草,一面还不时伸出舌头在牛犊背上深情地舔着。

95、他一面骑着自行车,一面听着音乐,看似好不惬意。

96、爸爸生病了,全家的事情都落在慢慢身上。她一面照常上班,一面忙着做家务。

97、他一面骑着自行车,一面听着音乐,看似好不惬意。

98、他一面沉思一面转过身子,他的视线触到了门上的铜钮,门那边便是刑庭了。

99、应对大家时,他的一面是善良的,对着别人时,他的一面是邪恶的。

100、他们一面开枪一面越狱逃跑。

101、一心不能二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一面说话一面吃饭。

102、书中的女性既有强势的一面,又有软弱的一面,既美丽,又灰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有这样的女性存在,能够说,这个故事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03、我一面与妈妈讲话,一面做作业。

104、我刚进屋便看见弟弟一面吃零食,一面喝可乐。

105、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一面镜子。

106、一面大手大脚地位需求供给资助,一面束缚供应,这种管理办法不能解决问题。

107、米甲的丈夫跟着她,一面走一面哭,直跟到巴户琳。押尼珥说,你回去吧。帕铁就回去了。

108、陈毅喜欢一面吃饼一面读书,以至饼蘸到墨水都不知道。

109、这些天我一向都是一面听妈妈讲故事一面看新闻联播。

110、他一面做作业,一面看电视,做事一点都不用心。

111、他一面向台下的观众做着解释工作,一面吩咐演员们尽快上场参加表演。

112、秋天到了,田野里布满了野花,她一面摘着野花,一面唱着欢快的歌。

113、中国有两个方面:一面神奇,一面节俭。

114、我一边跳绳一面数着数。

115、我不知道你这样你面听英语一面看数学对你有什么好处。

116、我一面写着作业,一面听着音乐。

117、一面民众哀号,一面是官员强迫百姓为他们歌功颂德。

118、小芳一面聚精会神的听教师讲课,一面认真的做笔记。

119、小镇经过这么多年,仍是那条熟悉的小街,仍是那些熟悉的人们。

120、她一面唱歌,一面跳舞。

121、她一面划动着手臂,一面随着我们的节奏唱着歌。

122、大山深处,一面是浓绿的树林,一面是碧绿的深水。

123、我一面吃饭一面看电视。

124、上课的时候我一面做作业一面听歌。

125、他表演的时候,一面谈着吉他,一面唱着流行歌曲。

126、深夜里我还看见妈妈在客厅里面一面打毛衣一面看电视。

127、小丽一面鞠躬一面赔不是,把大家都逗乐了。

128、他表演的时候,一面谈着吉他,一面唱着流行歌曲。

129、我一面吃饭一面看电视。

130、不是说把仗停下来改造了制度再打,一面打仗一面就能够改变制度。

131、或许这样一面听歌一面做作业的方式真的是不对的。

132、吾等所努力者,一面集中自我之兵力,一面分散敌人之兵力。

133、今日早上的时候我一面做饭一面看电视。

134、人人都有两面,一面是禽兽,另一面是衣冠禽兽。

135、深夜里我还看见妈妈在客厅里面一面打毛衣一面看电视。

136、他在课堂上经常是一面听课,一面耍玩具。

137、我不知道你这样你面听英语一面看数学对你有什么好处。

138、党是一面旗帜,一面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

139、今日早上的时候我一面做饭一面看电视。

140、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41、我所需要的是一条宽带子,一面光滑一面粗糙,这样拿起来才不容易打滑。

142、一个女人来到你跟前,一面走,一面放光,从那时起,你便完了,你便爱了。你仅有一条路好走,集中全部力量去想她,以迫使她也来想你。

143、冬日午后,阳关满屋,我一面听音乐,一面读小说,好不惬意。

144、我一面听讲,一面做笔记。

145、村民们一面忙碌地收割着稻谷,一面聊着天。

146、在玩耍时,他的样貌十分滑稽,一面微笑又一面吸吮脚趾头,怡然自得。

147、他一面说,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信来。“也许你倒高兴看一看。”

148、妈妈一面惬意的哼歌一面烧饭。

149、本来此次金融海啸就是因为信用危机造成的,法国老竟然一面做人一面做鬼!

150、陈毅喜欢一面吃饼一面读书,以至饼蘸到墨水都不知道。

151、他一面做作业,一面看电视,做事一点都不用心。

152、大家一面看美丽的景像,一面做着欢快的游戏。

153、拇指仙童一面打哆嗦,一面在雪中前进。

154、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55、谁的生活,我看不见,我环佩丁当地走在冗长的老苍,一面一面黑色青色黄色的墙在我身边将年华逐步斑驳。

156、妈妈一面说着,一面递给我一个面包,告诉我中午吃。

157、未尝过艰辛的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而不知其另一面。……真正的人生,仅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158、我一面渴盼作品能使洛阳纸贵,一面又怕从俗而沾上江湖习气。

159、她一面以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同病魔作斗争,一面勤奋地学习和工作延迟生命。

160、地震灾区,武警官兵一面忙着抢救伤员,一面疏散群众。

161、这个雕塑家一面雕刻着人物塑像,一面还抽着烟。

162、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于他所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所以,如果你想了解他,不要去听他说出的话,而要去听他没有说出的话。

163、我以往一面恭维我的雇主,一面抱怨我每个小时应对的都是苦差。

164、草莓形似三角形,上大下小。遍身生着褐色的小芝麻。摸摸它那湿淋淋的皮肤,有着许多小疙瘩。由于它的茎杆支撑不住,总是躺在地上,所以一半受光照,一半贴着地面,受光照的那一面红的发紫,贴地的那一面白里透红。

165、课堂上,同学们一面聚精会神地听着教师讲课,一面专心致志地做着笔记。

166、他一面看电视,一面看书,不专心极了!

167、我沿街走去,一面走一面左顾右盼,打量着所有的房子,但找不到进门的借口或动机。

168、晚饭时间到了,妈妈一面忙活着端菜,一面招呼我们赶快吃饭。

169、我一面微笑着接下他们手里的鲜花,一面理解他们的祝福。

170、大山深处,一面是浓绿的树林,一面是碧绿的深水。

171、女孩子们一面做针线,一面谈笑。

172、上课的时候不要一面说话,一面听课。

173、老汉一面听着,一面捋着像干老玉米须一样的胡子。

174、上课的时候不要一面说话,一面听课。

175、春风一面忙着唤醒沉昏的大地,一面捎报来第一手绿的信筏。

176、恋爱呈现出最好的一面,婚姻流露出最糟的一面。

177、她一面点头,一面又拿了一些小黄瓜。

178、她一面唱歌,一面跳舞。

179、我一面帮教师打扫教室,一面帮同学答题。

4.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篇四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明确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而党员教师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角色,我感到责任重大。我们服务的对象学生,我们要用职业良心来衡量自己,形成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工作动力。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只有不断地扩展知识面,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培养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陶行之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一定是有责任心的人。

其实我们的一生是与人的责任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幼儿时期起,在家里按父母要求去做,进幼儿园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小学生上学学习,回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都是个人具有责任心的表现,个人的责任心总是首先表现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对责任心意义的认识也就更加深刻。我决定今后一定要严格律己,努力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习党的知识,党的思想。我知道自己和成为一名共产党的严格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会努力让这个差距缩小,让自己从行动,从思想都真正合乎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

5.《一面》教案 篇五

1.学习本文记叙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形式。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的外貌描写。

3.体会本文遣词造句的浓烈的感情色彩。

4、认真体会作者思念和崇敬鲁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的愿望。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地窖(jiào):收藏东西的地洞。

赫然(hè):显耀、盛大。见义中注解。

嵌着(qiàn):把东西镶入凹处。

窘相(jiǒng):为难。文中有“不自在”意。

颓唐(tuí):精神不振作

熏黑(xūn):烟气接触物体

憎恶(zēng wù):人一厌恶

虐待(nüè):凶狠刻薄待人。

揩油(kāi):见注解。

恣情(zì):放纵、无所顾忌。

抚摩(fǔ)、摩挲(suō):见注。

抖擞、(sǒu)见注。

脑勺(sháo)勺,一种器具,此为比喻。

二、课文学习

(一)问题导入:如果在正文前边没有“预习提示”,你读了文章后能知道一面的含义吗?

与一面有关的成语谁能说?

如果没有预习提示,能知道是谁和谁的一面吗?若能,有什么依据?

(二)人物描写学习

1、描写的分类

2、分析外貌描写——人物描写的重点。

本文的重点是写人。下面,让我们再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突出鲁迅这一人物形象的。

(1)本文写鲁迅,用笔墨最多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对鲁迅的描写,侧重点放在哪个方面? 本文写鲁迅,用笔最多的是外貌描写,这是本文人物描写的重点。

(2)为什么本文人物描写的重点是外貌描写呢?

这是由本文记的事的特点决定的。本文记的是一次见面,只能是人物外部形象的记实。而人物外部形象给作者的印象又非常突出,这就决定了要细致刻画人物外貌。(3)本文是怎样描写人物外貌的呢?这里,我们讲一讲外貌描写的基本知识,在这方面,前人给我们总结了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就变成了一些理论知识。就本文有关的情况来看,有这样三点值得重视:

①抓特征。人的外貌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是“千人一面,”写了等于没写。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②有视角。即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这就是说,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定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这样,人物就活了,描写就有角度了,外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

③表现性格。如果只是为了写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

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点来分析课文中时外貌描写。

(4)本文几次写了鲁迅的外貌,通过什么视角、抓住了哪些特征?细细梳理课文,划出重点,概括回答问题。

第一次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 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坚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次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寸发、胡顺、长衫、烟喝,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随讲随出现板书。

外貌描写

视角 特征

暗处(模糊)长衫、烟嘴

近处(清楚)面孔、寸发、胡须

对面(仔细)总体描绘

(5)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外貌特征的,突出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作者写鲁迅的面孔、寸发、胡须、长衫,都各具特色,都与作者的视线相适应,而最主要的是突出了他的“瘦”,因过分的操劳而损坏了健康的战士的形象。

(6)作者从外貌描写.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呢?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感受到鲁迅的精神和人格的伟大?

本文在外貌描写中突出人物的性格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描写本身的感情倾向。提问: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

第二次描写;“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后的样子”;“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②用抒情笃调写感受,烘托人物。提问:从哪些语句 中体现出来?

第二次描写:鲁迅看了“我”一眼之后,文中写道。“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第三次描写;似乎认出是鲁迅之后。“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③用适当的议论来深化人物性格。提问: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

第三次描写;认出鲁迅后,“正是他,站在行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第二部分:“前面是一条路……”以上诸种手法的运用,使鲁迅的外貌更具内在的表现力量,突出了他的无限关怀后辈和刚毅、坚韧的性格。

以上内容,依次出现板书。

外貌描写突出性格手法

1.描写本身的感情倾向

2.写感受烘托人物

3.用议论深化人物性格

三、作业

用300字左右的一段话对你最喜爱的一个人进行描写,重点放在外貌描写上。

第二课时

一、字词小检测

注音、解释、听写

二、课文学习

(一)记叙要素

1.知识导入。

第二册以学习记叙文为主。学习记叙文必须掌握它的文体知识,以利于阅读分析课文。

下面,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再辅以点拨,作出明确概括。

(1)记叙文的要素有哪些?

作为一篇记叙文,记人记事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才能说清楚。

记叙的要素有六个,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叫做“六要素”。

过去,人们通常使用“五要素”说,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为什么(原因和结果)。这“五要素”说中外通用,特别在新闻报道中成为定论。由于这五个词英语的打头一个字母都是“W”,故又称“五个W”。

我们中国传统的说法是“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要素”说其实就包括了前述的“五”和“六”要素,“事件”就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现在称“六要素”表达得更具体了。

任何一篇记叙文,在一般情况下,都必须具备这六个要素,但有时不影响表达,也并不是不可省略某些要素。

这六个要素的表达,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是多种多样的。这点必须清楚。

(2)记叙文中的顺序指的是什么呢?

记叙文中的顺序指的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安排材料的先后。

安排材料先后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文章的顺序也不会是一种。主要的有:

时间顺序,也可以说是事物发展的顺序。记叙文以记人记事为主,人物的活动离不开事件,所以,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即时间的先后来展开记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顺序。

空间顺序,即按照地点的不同、空间的变换来安排文章的材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有空间顺序,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

此外,还有按照事物的性质安排顺序、按照感情的发展变化安排顺序等。这些顺序,以后都要接触到,这里了解一下、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时间顺序。

(3)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安排记叙的材料,都有哪些方式?

按时间和事物发展的过程来叙述故事,可以有多种方式,通常用到的有: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这是第二册记叙文学习的重点。事实上,我们在前面学过的文章中都有过接触。

按照前面三个提问,边回答、边订正、边总结,依次出现板书。

记叙文基本知识

1.要素:

时、地、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顺序:

时间(事物发展过程)

空间(不同地点)

事物性质

感情变化

3.方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4)什么是顺叙?

“顺叙”就是原原本本按照事物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自然过程来安排材料,事物发展的过程往往也是时间先后的过程。所以,时间顺序和事物发展的顺序在文章中是统一的。

我们今天学习的新课《一面》,就是采用“顺叙”的方法来安排材料的一篇范文。

(二)课文学习。

(l)简介课文。

要求。看标题、看预习提示第1段、从头至尾浏览(即视线扫瞄)一下课文。

教师采取边提问、边讲解、边板书的方法。初步明确以下问题。

① 本文写的人物是谁?

② 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③ 本文的作者是谁?

④本文写作在什么年代?

教师明确:

① 本文写的主要人物是鲁迅。

鲁迅,生于1881年•1936年10月19仅去世,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本文的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

本文写的是作者和鲁迅的一次见面。

(2)快速阅读。

要求:本文约2600多字,按每分钟谈300字算,给10分钟读完一遍,不必细看,了解大概,掌握整体情节结构。本文以空行隔开,分为两个部分,记叙主要在第一部分,带着课后的,练习三”看课文,划分第一部分又可分成几个层次,一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作者和鲁迅的一面之交的。

拿起笔,在每一层次的空白处做上记号,能从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一下这一层的意思写在空白处就最好。

(3)检查阅读。

找上、中、下三类学生回答,看谁分得大体正确,使用的符号最恰当,概括得最准确。教师边订正、边解答。本文第一部分写了作者进内山书店看到鲁迅然后离开内山书店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时间顺序,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

②本文第一部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l、2两段,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

第二层次:3至17段,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 的困难。

第三层次:18至38段,写“我”和鲁迅的会面。

依次板书

结构层次 我去内山书店原因

第一部分: 事情的经过 我想买书有困难;

我与鲁迅一面之缘

第二部分:作者的感想

3.重点批划。

具体划分第一部分的三个层次,在相应的空白处各自概 括这三层的意思。

做练习一。在书上用曲线(或重点号)划出本文写出记叙基本要素的有关语句。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主要人物(鲁迅)的出场——

我向里面望了一下……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中国人。

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喝走了出来。

事情的结果——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三、作业

如果你就是阿累,是一个力求上进的先进青年,通过回忆,重写《一面》,可以自已重拟一个你认为恰当的题目。

第三课时

一、作业讲评

二、课文学习

1、整体结构

(1)从整篇文章看,本文是记一件事呢,还是写一个人?回答肯定是两种答案均有。本文是既写人又记事。写人和记事是分不开的,人的活动构成事件,事件当中表现人物。但从文章的整体倾向来看,又有重点在于写人或记事的不同。从本文的整体看,虽然记的是一件事(此处可由学生概括是一件什么事人写作者和鲁迅的一次会见,而重点却在写人。

(2)为什么说本文的重点放在写人上?

一般地说,记叙文记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写人。这篇文章写一个普通工人和鲁迅的“一面”之缘,就更是如此。

本文通篇都是记事,但事情的每一个部分的记叙都围绕着写人。

(3)本文具体写作者和鲁迅见“一面”这件事在第一部分的第三层,为什么要写第一第二层呢?这两层与第三层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把第三层的内容用“一面的情景”来概括,那么,第一、二层应该怎样概括呢?

第一层次:写“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

第二层次:写内山热情接待和买书困难。出现了鲁迅的模糊形象、鲁迅的名字。

第三层次:写有幸见了“一面”,鲁迅的关怀。辨识出鲁迅。

第三层次写出、“一面的情景”,第二层次就写出“一面的起因”,第一层次就写出“一面的背景”。这也正是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4)第二部分(即结尾段)议论感想,写的是见“一面”的什么呢?能不能也用一个词概括?

在学生的回答中比较、分析、明确:第二部分写出“一面的影响”。

小结: 本文写事是完整的统一的,两大部分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以“一面”为核心事件,写出了前因后果,焦点

集中在这“一面”“的主人公鲁迅身上。

2.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伏笔和照应。

文中鲁迅的出场和描写、“我”对鲁迅的逐步辨认,都不是一次完成的,有一个过程,作者行文中必先有一些暗示,能不能找到帮助“我”从出鲁迅的伏笔?

在学生寻找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划出下列语句,说说有无暗示作用。

① 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

② 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③ 他是谁?……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 以上文字连起来就会发现,从最初看到鲁迅到最后认出鲁迅,一在作者的行文中都流露了自己的心理活动,作好了伏笔。

4、词语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批注。

记叙的语言,有的是交代情节有的则带有抒情意味,用抒情的笔调来叙事,来描写。这里,重要的问题是,“遣词造句”本文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很多,大家挑出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一下,写在相应的空白处,以作批注。

先看练习五的例句。学生先答,教师比较。

作者认出鲁迅以后。

结结巴巴”:一种激动的心情,一时难以用语言表达。

“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蹦出来,”。当时社会环境险恶、显示特有的机警,显示对鲁迅特有的爱护和崇敬。

“带着体温”:保存了多少时间,多么珍贵!

“他的手多瘦呵!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鲁迅操劳一生,作出了多大的牺牲!作者激动之情达到顶点。

再找其它描写的词句。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似的。”:用自身的感受表现对鲁迅的崇敬。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矛盾复杂的心情,反衬出鲁迅对年轻人的深切关切之情。

第二部分的议论,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语句工整,对仗,含义极其丰富:应该恣情地悲痛,但我们不愿。时代的责任感、鲁迅的遗志也使我们不能,事实上,这已经表达了作者恣情悲痛的心情。

“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鲁迅的死造成了难以计算的巨大损失,我们不愿计算是因为我们要完成鲁迅未竟的事业。

5.吟诵课文。

主要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各自小声吟诵,以不影响他人而自己又能出声为限。

三、作业练习

(一)默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本文表示时间的语句。

2.画出本文表示地点的语句。

3.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 这篇文章记事写人,重点放在写人上,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 全文以空行隔开,分两部分。

1.第一部分共38段,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三层:“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内山老板热情接待“我”,“我”有幸见了鲁迅“一面”。根据上述概括将第一部分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层次,请指出正确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A)(1)│(2)-(17)│(18)-(38)(B)(1)(2)│(3)-(18)│(19)-(38)(C)(1)(2)│(3)-(17)│(18)-(38)(D)(1)-(4)│(5)-(17)│(18)-(38)

2.有人认为删去第二部分,文章会更精练、更集中、更符合回忆录的写法。你觉得这种意见对不对?为什么?

四 作者的笔触引着我们进入内山书店:像摄影机一样实录往事;焦点聚在鲁迅身上,形象光彩照人。

1.口头介绍下列“镜头”:

书店的全景 书架一角的近景 一本书的特写

2.填写下表,看看作者对鲁迅外貌的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逐步“摄制”成的。

五 回忆性文章的用语,常蕴含着作者的深情。请结合括号里的提示,揣摩加点词语的含义和感情色彩。

1.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理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结结巴巴”本意指口吃,用在这里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一种神态和感情?“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向四周望”?为什么“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这又表现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为什么不直接写“掏出那块银元”,而要加上“带着体温的”这样起修饰作用的定语?为什么要强调说明“他的手多瘦啊”,“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作者这时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恭敬地鞠了一躬”,作者这时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六 下边是本文开头三处伏笔,试指出下文与这三处伏笔的照应之处。

1.“我”本来要去接班,但还要等半个钟头。

2.“我”是一个因为繁重的劳动而“困软得很”的穷售票员。

3.“我”不到别处,而到内山书店去歇歇。

七 破折号在本文中有如下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提示,③表插说,④表话题转换,⑤表话没说完。请辨析下边的例子:

1.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2.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3.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胡辨出……()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5.我……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6.“哦!您,您就是——”()

7.我……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8.那种正直而慈详的眼光,使我立该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9.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答案:

一、1.一九三二年秋天,一天中午,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一九三六年十月。

2.上海,虹口公园,内山书店,店里,店后面长台子旁边,南面,北面,里面,书店的门。

3.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二、这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文章中虽有不少记事的成分,但这些记事是为了交代时代背景、描写人物出现的具体环境,记事还是为了刻画人物。重点放在人物刻画上,意在突出主要人物鲁迅的高尚品格;这也正是这篇文章记叙的重点。

三、1.(C),正确,符合主要内容的概述。(A),不对,第(1)段只交代了年代、地点和人物,没有交代“我”去内山书店的原因,不符合主要内容第一层的概述。(B),不对,第(18)段写鲁迅出来,已属于第三层的开头。(D),不对,第③④两段已属于第二层的开头部分。

2.这种意见不对。第二部分既是沉痛的悼念,又是冷静的思索,表现了“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这部分的抒情和议论,画龙点睛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1)书店的全景:“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书架一角的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一本书的特写:“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2)(见课本)

五 1.“结结巴巴”,显示出作者突然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鲁迅先生就站在身边,一种深感激动的神态和幸福的心情,难于用言语来表达。作者要“向四周望一望”,表现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和险恶,怕有密探之流在旁边。作者阿累,当时是“左翼剧联”成员、中共地下党员,养成了高度警惕的习惯。“没有蹦出”鲁迅先生的名字,一是当时环境的险恶,不能暴露鲁迅;二是作者有意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这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由衷敬爱之情。

2.“带着体温的”银元,表明这是作者艰苦劳动所得,虽少却很珍贵。“他的手多瘦啊”,意在表现鲁迅忧国忧民,操劳一生,作出了极大的自我牺牲。“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是作者被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恭敬地鞠了一躬”,是作者对鲁迅的由衷感谢和崇敬。

六、1.暗示与鲁迅会面的时间短暂,给下文“我”与鲁迅仅见“一面”所受到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埋下伏笔。

2.给下文“我”买书缺钱产生困窘,由鲁迅帮助解决,因而更加崇敬鲁迅,埋下伏笔。

3.“我”是个进步青年,内山书店出售进步书刊,“我”到内山书店歇歇,翻阅书籍,能汲取知识和力量。这为下文看到鲁迅译著,会见鲁迅,埋下伏笔。

七 1.(⑤)2.(④)3.(③)4.(①)5.(④)6.(⑤)7.(①)8.(①)9.(②)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展示鲁迅的几张不同时期的照片(或出示图片),再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你又了解他的哪些情况呢?(由学生自由回答)

那你知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思吗?下面让我们在“阿累”的带领下,去见鲁迅先生“一面”,感受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先展示生字,指定学生读,再出示拼音。地窖(jiào)赫然(hè)嵌着(qiàn)窘相(jiǒng)颓唐(tuí): 熏黑(xūn)憎恶(zēng wù)虐待(nüè)揩油(kāi)恣情(zì)抚摩(fǔ)摩挲(suō)抖擞(sǒu)(注意赫、恶、挲几个字)

2、速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1)本文写的主要人物是谁? 2)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3)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要求 :看标题、看预习提示,从头至尾浏览(视线扫瞄)一下课文。

教师采取边提问、边讲解、: 学生回答后,初步明确:

1)本文写的主要人物是 鲁迅

2)阿累在内山书店遇到鲁迅先生,先生赠书给他,即作者和鲁迅的一次见面。

3)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鲁迅,生于1881年•1936年10月19仅去世,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的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

3.共同探讨记叙文的六要素

1)明确文体,提问记叙文的六要素。

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记叙文的一些知识(例如:A、记叙的分类B、记叙的六要素等等)

教师明确: 记叙的要素有六个,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叫做“六要素”。

过去,人们通常使用“五要素”说,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为什么(原因和结果)。这“五要素”说中外通用,特别在新闻报道中成为定论。由于这五个词英语的打头一个字母都是“W”,故又称“五个W”。

2)在书上用曲线(或重点号)划出本文写出记叙基本要素的有关语句。学生回答后,明确: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有的人也许只说虹口公园,而不说内山书店)主要人物:鲁迅和“我”

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

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需要自己概括)

三、合作探究:外貌描写

(学习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文的重点是写人。下面,让我们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突出鲁迅这一人物形象的。

1、问:本文写鲁迅,用笔墨最多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对鲁迅的描写,侧重点放在哪个方面?(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等)

生答后明确: 本文写鲁迅,用笔最多的是外貌描写,这是本文人物描写的重点。

2、比一比:本文几次写了鲁迅的外貌,通过什么视角、抓住了哪些特征?跳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重点语句,并比较三处语句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最准最快?(多媒体展示问题)

(学生先找,然后再读有关句子。师作出判断后)

明确:主要有三处,即第3段、19段和32段(让三个学生回答,并读这三段话)

第一次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鲁迅的面孔、寸发、胡 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坚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 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寸发、胡顺、长衫、烟喝,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多媒体展示表格或出示小黑板)

外貌描写

距 离 特

征 总体特征 暗处(模糊)长衫、烟嘴 瘦(外)精神很好(内)

近处(清楚)面孔、寸发、胡须

对面(仔细)总体描绘3、1)问:这三处外貌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生答后,明确:瘦,6处写“瘦”(板书)

2)师:瘦只是他给人的外在印象,那他给人的内在印象呢?

生答后,明确:精神很好。

3)问:作者为什么着力刻画鲁迅的这一外貌特征?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明确:“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内容出现在第10页,第36段)

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窃得外国革命的火种,来照亮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瘦——突出鲁迅把整个生命贡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板书)

4、问:本文是怎样描写人物外貌的呢?

[补充]:这里,我们讲一讲外貌描写的基本知识,在这方面,前人给我们总结了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就变成了一些理论知识。就本文有关的情况来看,有这样三点值得重视: 1)抓特征。人的外貌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是“千人一面,”写了等于没写。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

2)有视角。即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这就是说,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定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这样,人物就活了,描写就有角度了,外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

3)表现性格。如果只是为了写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也许不展开讲,只讲要点)

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点来分析课文中时外貌描写。

5、分组讨论:作者从外貌描写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的性格的?从 文中哪些地方,我们感受到鲁迅的精神和人格的伟大?

(四人一小组,讨论、探究合作,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回答后,师明确: 本文在外貌描写中突出人物的性格有以下几种方法 1)描写本身的感情倾向。

提问: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看它们在书 中的位置)

明确:第二次描写;“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废的样子”;“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19段))用抒情笃调写感受,烘托人物。提问:从哪些语句 中体现出来?

明确: 第二次描写:鲁迅看了“我”一眼之后,文中写道。“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20段)

第三次描写;似乎认出是鲁迅之后。“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34段)” 3)用适当的议论来深化人物性格。

提问:从哪些语句中体现出来?

明确:第三次描写;认出鲁迅后,“正是他,站在行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36段)

第二部分:“前面是一条路……”(42段)以上诸种手法的运用,使鲁迅的外貌更具内在的表现力量,突出了他的无限关怀后辈和刚毅、坚韧的性格。

(以上内容,依次出现板书)。

外貌描写突出性格手法

1.描写本身的感情倾向

2.写感受烘托人物

3.用议论深化人物性格

6、问:作者是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但是鲁迅先生却赠书给他,这表明鲁迅具有怎样的品质?

生答后,明确: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板书)

7、小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同学们,鲁迅被誉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受到人们的爱戴与尊敬,就是因为他具有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就是因为他具有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高尚情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伟大的一生再次表明 :有益于人民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我们要以鲁迅为楷模,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举生活中一事例进一步说明。(或学生习作中的病例。)

五、写作练习:

以师为观察对象,练习外貌描写(思想性格允许揣摩)。小组交流后,请前、中、后三排代表同学读写作片段。

六、课时总结,明确课时学习目标

同学们,这节课你觉得学到了哪些东西?(略)

七、布置作业:试用外貌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100字左右)板书设计

一 面

阿累

中景

外貌描写

近景

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 鲁迅

特写

6.《一面》 第2课时 篇六

教学目标:

1、体会鲁迅关心进步青年的高尚品德。

2、了解鲁迅所处在的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感受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与关心。

教学难点:理解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导入。上界课我们讲到了鲁迅的外貌给阿累的深刻印象,用以个字形容就是“瘦”。那鲁迅还给了阿累哪些深刻印象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面》。

2、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领悟问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思考,在那样一个社会,作者是以个被别人轻视的工人,而作者 却从鲁迅那里得到了什么样人的感受?

 教师介绍写作的环境和社会环境。

 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过渡:我是一个被别人轻视并且是个穷人,却从鲁迅那里得到了父亲一般的爱,而作者阿累是个爱读书、关心国家的青年,课件鲁迅对像我一样的青年怎么样?这些都是阿累不知道身边站的就是鲁迅时发生的事,那么紧接着当阿累知道身边站的就是鲁迅时,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

2、读课文画出当阿累知道身边站的是鲁迅时的心情,并且小组讨论为什么他的心情是这样的?

 读课文画出句子。

 思考当时我为什么是“结结巴巴”的?并且又“欢喜”呢?

 既然那么兴奋见到自己崇拜已久的文学偶像,为什么“我向四周看了看,课

没有蹦出来”他的名字?小组先讨论,教师总结并介绍时代背景。看文章28节。

过渡:既然阿累和鲁迅见了一面并发生了那么多事,那么最终对鲁迅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3、鲁迅对作者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4、讨论“鲁迅是和我们一起的”中的“我们”是谁?“鲁迅”又指的是什么?

三、总结,概括全文中心。

我们要做香鲁迅一样关心他人关心国家的人。

四、布置课后作业。

文中以共有九处破折号,思考一下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五、板书设计。

一面

鲁迅——革命

怀

7.语病 一面和两面 篇七

一面和两面

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和(5)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

2.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

3.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

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与“能不能”是一面和两面,去掉“不能”】

5.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能”或“不能”可持续发展,均“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这个句子没语病】 6.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重要的作用”可以包含正反两方面,所以与“高低”两面对两面】

7.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个人的颜面,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输赢”与“颜面”都是两面,“荣誉”是光荣的名誉,是一面】

8.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人才。×

【“能否”和“加速培养”是两面和一面】 资料一:说“两面”词语

在一次辨析病句的专题测试中,不少学生将下面的一个句子判为病句:(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理由是,“素质的高低”讲了“两面”的意义,而“重要的影响”只讲了“一面”的意义,前后照应不周,意义搭配不当。

事实上,这一句子并非病句。学生误判,反映出部分学生对这一病句类型认识的肤浅,或拘泥于条条,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意思:可以是正面的,如“高”、“优”、“是”、“应该”等;也可以是反面的,如“低”、“劣”、“不是”、“不应该”等。还有一些词语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应该不应该”等。当我们运用这些词语造句时,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的词语搭配,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就是我们常说的搭配不当。如:

(2)教师决不能忽视学生活泼不活泼的长处.(3)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决定于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是否真正了解。(4)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三个句子都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由于“一面”词语和“两面”词语搭配不当,以致使前后的意思不合逻辑。(2)中“活泼不活泼”讲了“两面”,“长处”只讲了“一面”。(3)中“转化工作”讲了“一面”,而“是否了解”却讲了“两面”。(4)中“正确与否”讲了“两面”,而“重要因素”仅讲了“一面”。这些句子的毛病不难认出,一般不会弄错。实际上还有些词语,似乎是“一面”的,实质上却是“两面”的,我们姑且称之为“隐性两面词语”。如:

(5)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再看(1),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和(5)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我们在使用“一面”和“两面”词语时,要做到前后相对应。如:(6)内容的正确与否,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首要标准。

(7)女强人过去往往遭“白眼”,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她们体会到了社会对妇女的卑视和尊重。(8)采取的措施得力不得力,对教育战线能否打赢“课改”战役有重要影响。这是正确使用“两面”词语的例子,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隐性“两面”词语的运用。下面简说一下不相对病句的修改。可采用“增减”法,或将“两面”词语去掉“一面”改为“一面”词语,或将“一面”词语增加“一面”改为“两面”词语。如:

(9)计算机产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可以将“能否”改为“一面”词,也可在“加速造就”前加“能否”,变“一面”为“两面”。(9)可变为“计算机产业要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或变为“计算机产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在讲授“两面”词语时,还要和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区别开来,如:(10)昼夜勤作息.“勤”说了一面,“作息”说了“两面”,这在古汉语中是允许的,因为“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息”是衬词,凑整音节罢了。(马爱桃)资料二:

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病句的辨析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好判别。现加以简单的分析,以便于考生简便、快速地识别此类病句。(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2)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1)中“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有“能”和“否”两种情况,其决定因素在于“能否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也应是“能否”两个方面与之照应。显然这句中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去掉“要”字加入“能否”一词,或去掉“能否”加入“要想”一词。例(2)中根据还贷能力的有无“决定”也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前后才照应。

在高考训练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把握规律,在要辨别的句子中不管前句还是后句如果出现了“能否”或“是否”这样的两面词,就要注意它往往存在着一面和两面不搭配的语病。但既然是“往往”,不排除有些特殊情况,那么一面和两面的照应就不是绝对的。

(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4)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例(3)是病句,一面与两面不搭配,例(4)则无语病。这两个句子中的前两分句之间搭配都没有问题,“能不能”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关系到前途命运”和“关系到切身利益”也是不确定的两方面,如果前句是“能培养”,“能做到”,那么 “前途命运”就好,对“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就有益,反之也成立。但例(3)中的第三分句与第一分句不搭配,“不能培养四有新人”难道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吗?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而例(4)的第三分句意思是很明确的,“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着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又如:

(5)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6)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7)复试在一周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

(8)事实反复证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

(9)摄影作品拍的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10)最近公布的手机市场调查报告表明,手机坏了能否方便地、令人满意地得到维修,是引发手机质量纠纷的重要因素。

其中(5)、(6)、(7)、(8)句是正确的,(9)、(10)两句是病句。句(5)中“能否取得成就”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能”或“不能”;“关键在于内因”,也是不确定的,如果内因起了作用,就能取得成就,反之则不能。所以这个句子在内容上前后是搭配的。句(6)是对“判断”下定义,定义中指出了判断的两种形式:肯定的判断和否定的判断。肯定的判断是肯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否定的判断就是否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如果单凭结构形式上前后对应的要求,很容易误认为要在“具有”前加上“是否”一词,这样反而表意不明,造成重复了。句(7)“录取与否”包含“录取”和“不录取”两方面,如何决定他的一生是不确定的,如果录取那么她未来的人生将顺利地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被录取则将经历磨难,遭遇不顺。所以内容上前后也是对应的。句(8)是同样的含义。句(9)中“思想艺术修养”的含义是确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艺术修养”,只能与前文中“拍得好”、“写得有味”意思搭配,所以这个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艺术修养”后加“高低”一词。句(10)中需在“引发纠纷”前加“是否”一词使前后搭配。通过对以上几个句子的辨析可以看出,一面与两面是否搭配,不能仅以文字结构上词语是否对应为依据,更应从内容上着眼,分析前后句子在内在联系上是否一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类病句的根源,做到治标治本。

v加入收藏 v会员中心 v网站地图 v设为首页

热烈祝贺莲山课件试题站上线,可以查看每道试题的答案解释!.......点击进入 莲山课件40万套课件、试题、教案、计划总结全部免费。搜索试卷:

网站首页课件站教案站资料站试题站试卷站作文站幼教站公文站会员中心初三上语文期末试题期中试题期末复习单元测验同步练习月考初三下语文期末试题期中试题期末复习单元测验同步练习月考模拟您现在的位置: 莲山课件 >> 直观试题 >> 中学语文试题 >> 初三下册语文试题 >> 同步练习>> 正文中考语文病句辨析:常见病句及练习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6273

有奖投稿中考语文病句辨析:常见病句及练习文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常见病句及练习知识归纳

病句主要包括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1. 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佛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正确次序:佛山一中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语文(名词)教师。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2)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例如: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 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③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3)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①教师肩负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重任。(“队伍”应改为“人才”)

②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连滚带爬”不能修饰“脚步声”,)(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②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3. 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主语 例如:①通过努力的学习,使她的成绩得到很快的提高。(应删去“通过”或“使”。)②对于不文明守纪的同学,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去掉“对于”或删掉“受到”。)(2)缺谓语

例如:①佛山市民都在努力为建设一个文明卫生城市。(结尾应加上“而奋斗”)②完成了任务之后,大家到餐厅夜宵。(应是“吃夜宵”)

(3)缺宾语

例如: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4)累赘重复

例如: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4. 结构混乱

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

如:①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 ②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要么用 “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 ③从1987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把“从„„开始”和“以 „„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

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例 如: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5. 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

例如: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2)有歧义

例如: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6.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的有问题的类型。(1)自相矛盾 例如: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2)范围不清

例如: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如: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4)主客倒置

例如: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 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中考实例

例一: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B.知识是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

C.他的写作水平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D.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空气清新了许多。解析:D。A选项“降低”不能用“一倍”;B语序不当。例二: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

B.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C.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

D.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解析:C。例三: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B.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C.“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道出了我们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

D.救援物资迟迟未到,他们很难克服粮食紧张,淡水缺乏。解析:C。模拟训练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时,望着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都非常激动。B、关于事故的详细情况,以后再作汇报。

C、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D、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

2、找出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A、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B、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D、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

3、下列病句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他的崇高精神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B、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C、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D、这时要防止以偏概全、一叶蔽目的片面、急躁情绪。

4、与“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一句错误相同的一项是()。A、学习是否努力,是学习成绩好的关键。B、今天来了几个出版社的编辑。

C、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确切需要大大提高。D、市纪委严肃处理了天海公司经理贪污腐化。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你的艰苦努力,又为国家节省了300万元的损失。B、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人们引起安静闲适的感觉。

C、因为马克思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而他能建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D、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6、下列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要牢牢把握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职能。B、公安机关将涉嫌贩买盗版光盘的11人拘留接受调查。C、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D、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革命。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运动会上,我班男女运动员一共夺得8枚。B、1960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成了危房。

C、我看到阔别多年的老师,那充满希望的笑声。D、今天的青年肩负着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行改革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B、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C、小学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现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D、宇航员连续可以在舱外工作六七个小时。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错误不同的一句是()。

例句:张教授潜心研究十余年,终于解决了这个没有人能解决的世界难题。A、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B、我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奋力拼搏,一举囊括了全部金牌的3/5,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C、上海建成了中国没有的南浦大桥。D、张宁取得了全校没有的最好成绩。

10、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学校的情况,李老师非常熟悉。

B、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的精神,是能够改正错误的关键。C、星期天,李明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D、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他迅速改正了缺点。

11、下面四句话均有语病,其中病因与其他句不同的是()。

A、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老红军的报告。B、下午,经过认真讨论,澄清了好多模糊的认识。C、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D、孔繁森的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2、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1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不但很瘦,而且精神很好。B、用不干净的脏手帕擦嘴,很不卫生。

C、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是最早出现文字的一个国家。D、经过大家的讨论,明确了是非的界限。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照顾我们,黄老师就像我们的父亲一般,在学习上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

B、进步或快或慢,内因起决定作用。

C、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一篇文章优秀的重要标准。

D、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消防支队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注意消防意识,增强用火安全。B、据统计,我市轻工产品设备销量连年增加,产品受到普遍好评。C、各单位都及时将意见梳理汇总并及时反馈给领导干部。

D、我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一贯很好,对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充满了信心。

1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人们在海滨沙滩上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湛蓝的海水、和煦的阳光。B、不管水那么深,流得那么急,他们还是趟过去了。

C、从这些事实中,充分说明了改革企业经济体制的重要性。D、大家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勇于改革的企业家。

17、下列句子中完全没有毛病的是()。

A、他在执行这次任务中发挥了特长极大的作用。B、我没法实在搞清他做这件事的目的。C、我们应该具备打好良好的知识基础。D、我终于渐渐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祖国的美好明天等待我们去开创,因此我们现在就得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B、小王不但学习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C、既然“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就让我们把想和做紧密地联结起来吧。D、姐姐既爱好文学,而且很喜欢体育活动。

19、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20、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因为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正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1949年10月1日。

C、我找不着我的故乡和我故乡的人。D、难道能否定我们工作是不必要的吗?

21、下列病句中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是()。

A、每个有理想的青少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B、现在,所有要解决的矛盾和预期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了。C、上星期,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D、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提高。

22、病句修改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修改:把“忽然”删去

B、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雷锋热潮。修改:将“热潮”改为“运动”。

C、全厂职工讨论并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修改:将“听取”与“讨论”对调。

23、下列几个句子中只有一句是对的()。

A、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B、我们要积极响应开展植树造林运动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原来的1/3,只卖2元了。D、王厂长作风民主,处事武断.群众威信很高

24、下面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是扩()。

A、对他的缺点,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应该提出批评。B、他缺乏生活经验,难免不犯错误。

C、面临死亡,所以他面不改色。D、空气、阳光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25、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从这些事例中,充分说明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B、会议结束后,许多毕业生都热情地在大厅里围着王老师叙谈。C、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髯火烧起来了。D、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我们告诉他国内媒体一直报道,英国新闻界对范志毅和孙继海很感兴趣而且评价很高,英国的球迷也很欢迎他们。

B.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C.“扬州八怪”并非都是扬州人,其实指的是形成于扬州的八位画家的某些共同特征。D.微软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及郑码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27、对下列句子语病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李把节约下来没花的零花钱捐献给希望工程。(重复累赘)B、这支唱不完的歌声,一直在人们的耳际回响。(搭配不当)C、他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多注意锻炼身体啊!”(修饰语多余)D、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运行的了。(滥用否定词)

28、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他的胸前戴着五颜六色的大红花。B、我省的花生是我国出产的最多的省。

C、云贵高原最近发现了奇特的天然湖。D、雷锋那崇高的品质,怎能不使人不受到深刻教育。

2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B、我们要克服问题,夺取更大进步。

C、在世界桥梁史上,赵州桥是一座独具匠心的石拱桥。D、石拱桥比较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早。

30、对下面的句子有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从大量的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A、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B、这是一个病句,毛病是缺少主语。

C、这是一个病句,应把“从„„中”改为“在„„中”。D、这是一个病句,毛病是语序混乱。

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每个人都有履行和援助残疾儿童的任务。B、“六•一”儿童节,各大商场的玩具、文具和钢笔、橡皮等对少年儿童优惠出售。C、考场是设在一间宽敞的大厅里举行的。

D、和平与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

32、选出一个不会产生歧义的句子。()

A.这个人谁都不认识。B.贪小便宜的人看不起。

C.天色晚了,自行车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D.请打针的在注射室外等候。

3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A、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全国中小学工作的当务之急。B、他虽然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C、当前生产急需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D、在进行总复习时,我们要克服没有计划,没有重点。

3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少女为了保持美好身材,少喝牛奶,过度劳动,却减少了骨骼所需的营养,导致骨质脆弱。

B、给孩子一部万能计算器,对他的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C、由于“菜篮子工程”已初见成效,即使在数九寒天,居民的菜篮子也能四季如春了。D、《AAA》英语系旅美华人,休斯敦大学君亮教授在90年代为中国人学英语而专著的一套内容全新的自学速成教材。

35、下面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你必须提前赶到那儿,否则如果你不赶去的话,就会完不成任务。B、初中生是否有远大理想,将关系到辉煌前程的实现。

C、历史不会忘记,那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鸦片战争,给生活在华厦土地上的每一个炎黄子孙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D、我们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目的。

36、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

A、在世界上,那些吃富有食物纤维素,如水果、蔬菜和未经加工过细的谷物的地区,患大肠癌的人就少。

B、作文时,善不善于选择自己生活中最熟悉、最有切身感受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D、从孔乙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悲惨一生中,有力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37、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B.一位农民为国家赠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它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C.一位农民向国家赠献的一枚古代玉佛珠,具有很高的工艺美术价值。

D.一位农民向国家捐献了一枚古代玉佛珠,其工艺美术价值很高。

38、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在文章中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为什么经济上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B、难道能否认香港回归祖国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吗? C、校外突然传来的一阵鞭炮声吸引了同学们。

D、我们谈素质,往往偏重智育,其实,德育和美育是不可或缺的。

3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我并没有否认他这次发言没有教育意义。

B、印刷质量的好坏,装帧的美观,校对的正确,都是我们应当做到的。C、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从不体罚学生。

D、一清早,张指导员把我们几个连的干部叫到了团部。4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D.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4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几天的接触,我们加深了彼此的了解。B、只要今天不下雨,才能够去春游。

C、他不可能不会对这件事的内幕充满好寄。D、江南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4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台湾余光中的《乡愁》,可谓是一支盼望祖国统一、感人至深的异乡游子的心灵悲曲。B、有个名叫雅克的法国作家已经走遍了法国、欧洲、中东及世界许多地方。C、能不能认真学习,关键在于对学习目的要有正确的认识。D、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4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对于黑板报的艺术质量问题,应该引起班委会的重视。

B、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可以说已经达到维妙维肖、出神入化的境界。

C、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类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D、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

44、下面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日本某工厂一机器人举起一个工人当作加工件,塞进工作机、以至死亡。B、这台晚会集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身,既蕴涵厚重,又色彩斑澜。C、鲁迅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话说得尽管严重了一点,但还是恰如其分的。D、传达室李老爹说:“李老师工作认真,还认真修改学生的作业,是个好老师。

4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B、“思维”这个词,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C、她的遗物、遗言无不浸透了对祖国的深情。

D、杨林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未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大家才知道这件好人好事。

4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今,那种说大话,不办实事,专搞形式主义,好大喜功,必须坚决禁止。B、新领导能密切联系群众和关心群众痛痒,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C、其总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行使执权。D、“严打”取得显著成果,路霸匪患已经肃清或被大部分剿灭。

47、下面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是哪句:

A.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B.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C.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48、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见到那么多久别的老友,对一个远方来客是一桩最快乐的事 B、他刚考上中学时的精神面貌和现在相比确实大不相同了。C、人们对这部影片的评论,见解犀利,剖析深刻。

D、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圣哲贤人的经籍著作中,也体现在和它有着一定关联的民间文化里。

4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要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弱点,同时还要学习人家的优点,克服自己的错误。B、我从上学起,就养成回家写作业的习惯。C、正常的物候,决定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

D、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5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不管气候条件怎样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附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D。A、B选项的句子是典型的状语前置而缺少主语的类型,而在口语中又常被滥用,因此易判断错误。C、句有歧义。

2、解析B。B句的错误属动宾搭配不当,谓语“看到”不能与“乡音”和 “笑声”搭配,修改办法是可增加一个谓语“听到”。

3、解析A。A项“品质”与“浮现”不搭配,属于主谓不搭配;B项用“日新月异”修饰“奔驰”不恰当,属于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C项中“先进经验”只能用“学习”来支配,不能用“参观”支配,属于动宾不搭配;D项也属于修饰语“以偏概全、一叶蔽目”与中心语“急躁”不搭配。应选A。

4、解析

D。例句的错误是缺少宾语中心语。A选项的错误是前后表达不一致,主语包含两方面意思,谓语只有一方面意思。C选项的错误是用词不当 “确切”应改为“确实”。B选项的错误是有歧义。D选项的错误是缺少宾语中心语。

5、解析D。A句中“节省”与“损失”不搭配,B句中主语重叠,造成语意混乱,C句是个因果复句,关联词语“因为”、“因而”前后重复,D句没有语病。

6、解析

B。B选项表意混乱,“接受调查”缺少主语,增添上“他们将”,句意就明确了。

7、解析B。A和D选项都缺少宾语,C选项谓语“看到”只能和“老师一词搭配”而不能与“笑声”搭配,需增添一个“谓语”听到。

8、解析

B。A项缺少主语,C项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9、解析

B。例句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既然“没有人能解决”那他解决了就不算人啦?A, C、D三项都出现了同样的毛病,B项是用词不当“囊括”必须是全部获得。

10、解析

A。B选项前后矛盾,前边“有无”是两方面,而后面“是”是一方面,可改为“是否”;C选项补语和动词搭配不当,“整整齐齐”不能修饰“打扫”可增加一个动词“摆放”;D选项缺少主语,可将“在„„下”去掉,也可将“使”去掉。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

11、解析

B。B选项的毛病是在“澄清”前缺少主语, A、C、D选项的毛病都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A项“注视”和宾语不搭配,可改为“注视着老红军,倾听着他的报告”;C项“教导”与谓语搭配不当,可改为“循循善诱的教导回响在耳边”;D项“崇高品质”与谓语搭配不当,可改为“高大形象”。

12、解析

C.“引起了”应置“人们”前。

13、解析

C。A选项中所使用的关联词语不恰当,改为“虽然„„但是”;B选项的语病是重复累赘,应删去“不干净”或“脏”;D选项的语病是缺少主语,可在“明确”前增加一个主语“我”、“我们”或“大家”。

14、解析

B。A选项语序颠倒,可改为“黄老师就像我们的父亲一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照顾我们,在学习上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C选项前后表达不一致,两方面不能和一方面对应,可将“优秀”改为“优劣”。D选项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可将“的精神”删掉,也可将后半句改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5、解析

C。A选项属动宾搭配不当,“注意”不能与“意识”搭配,“增强”不能与“安全”搭配,应将“注意”与“增强”位置对调。B选项词序排列不当,应改为“产品普遍受到好评”。D选项前后表达不一致“很好”是 “能考上的”的信心,应将“不能”删掉。

16、解析D。A选项谓语“呼吸”只能与“空气”搭配,而不能与“海水”和“阳光”搭配,可再增加两个谓语“观赏”和“沐浴”,B选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C选项缺少主语,将“从„„中”删掉。

17、解析

D。A选项表意混乱,其意要表达“特长”的作用,因此主语应为“他的特长”,这样句子就通顺了句意就明确了。B选项是修饰语排序有问题,“没法”与“实在”的位置应颠倒,结构才通顺。C选项两处问题,谓语“具备”多余,“打好”与“良好”重复,应改为“我们应该打好知识基础。”

18、解析

C。本题中的几句话都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问题,关联词是表示两个分句间不同逻辑关系的词语。A句中“因为”与“因此”不能连用可删去 “因为”,也可将“因此”改为“所以”,B句中的两个分句是因果关系,不能使用“不但”,可改为“小王因为学习刻苦,所以总是名列前茅。”D句中的“既”和“而且”不能搭配使用,可用“既„„又”表并列关系,也可用“不但„„而且”表递进关系。

19、解析

C.A.“语文”和“有经验”应换位。B.“派人”和“一次又一次”换位。D.“井井有条”为“清楚而有条理”,不妥。

20、解析

C。A选项错在介词误用,前后分句的意义关系并不是因果,而是目的,介词不应使用“因为”而应使用“为了”;B选项错在主宾不搭配,应把“1949年10月1日”前移做状语修饰“成立,’;D选项的句子要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但句子中的双重否定表肯定意思,用在反问句中又表达否定意思,与原意不符,是病句。

21、解析

B。这四个句子都是病句,但病因各不相同。A选项中“将来”一词位置不妥,语序不合理,应移到“成为”的前面;C选项是动宾搭配不当,“学习”可与“经验”搭配,而参观不能与“经验”搭配应删去;D选项缺少主语,可删掉“使”;只有B选项主语“任务”可以与谓语“完成”搭配,而另一主语“矛盾”不能跟“完成”搭配.属主谓搭配不当。

22、修改:把“没差错一分钱”改为“没出现一分钱的差错”。

解析

B。A项中“忽然”与“渐渐”矛盾,据下文中“放慢了速度”一意,选“渐渐”较恰当,删去“忽然”正确。B项的语病是前后重复,“从来没有”和“空前”表达的意思一样.应删掉一词,“热潮”一词没问题,修改错误。C项属逻辑性错误,应先“听取”后“讨论”,位置对调的修改正确。D项中否定副词“没”后面缺少必要的谓语中心语使句子成分残缺,修改时应加上谓语动词.‘出现”,修改正确

23、解析

C。A选项的错误是动宾搭配不当,“改善生活”可以,但“改善”与“水平”不能搭配.可将“改善”换为“提高”.也可将“水平”侧去;B选项缺少与“响应”相搭配的宾语.“响应运动”不行.应在句末添加一宾语“号召、D选项犯了用词不当的毛病.“武断”是贬义词.不符合句子的原意,应改为“果断”:

24、解析

B。A选项缺少主语,“对他的缺点”是介宾短语,不能充当主语,可将“对”删掉,也可在“不但”前添加主语“我们气C选项前后无因果关系“所以”这一关联词就多余了,应删掉;D选项中“必要”的意思是不可缺少的,一般只有一个而不能是多个条件,因此前后表达不一致,可将“必要”去掉。

25、解析

C。A项缺少主语,将“从„„中”删掉就可以了;B选项中修饰语的排序不当,“在大厅里”是表示地点的状语,应放在所有状语之前;D项主谓搭配不当,“生产”与“自给”不能搭配,可将“生产”改为“产量”,就能搭配了。

26、解析

B。

(A项结构混乱,去掉“当”;C项搭配不当,“扬州八怪”指的是人而非“特征”;D项表意不明,应将“电脑用户中”前的“是”换成“在”,在“很受欢迎”前加“都是”。)

27、D、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着太阳运行的了。(滥用否定词)

解析

C。A项中“节约下来”和“没花的”意思相同,同时使用重复累赘,此项正确;B项“歌声”不能与“唱”搭配,属成分搭配不当,判断正确; C项中“亲切”不应与“走”搭配而应与“说”搭配,语病不是修饰语多余而是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此项错误;D项中“不会否认”与“不足”连用,表达意思是相反的,属滥用否定词,判断正确。

28、解析

C。A选项的毛病是修饰语多余,“五颜六色”与“红”显然是不能同时使用的,应删去。B选项的毛病是成分搭配不当,“花生”应改为“花生产量”,D选项的毛病是滥用否定词,可删去一个否定词。

29、解析

C。A选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的”的后面加上“数学方法”; B选项的毛病是动宾搭配不当,“克服”不能与“问题”搭配,可把“问题”改为“困难,’;D选项的语序不合理,可以把“比较”放到“早”的前边。

30、解析

B。这个句子是个病句;A选项的判断错误,这个病句的毛病是缺少主语,可将“从”•„中”删去,因此C、D也是错误的,应选B,31、解析

D。A选项连词“和”使用不当,应删去;B选项中“文具”已包括了“钢笔、橡皮”,应删于其中之一,C选项主宾成分搭配不当,可将“举行的”删掉,也可将“考场”改为“考试”将“设”删掉。

32、解析.D.A.B.C.均有歧义。

33、解析

B。A选项的错误是前后重复,“当前”和“当务之急”中的“当”是一个意思,可删去“当前”。C选项的错误是动宾搭配不当,“提高”能与 “质量”搭配,不能和“数量”搭配,可改为“增加和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D选项的错误是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缺点”。只有B是正确的。

34、解析

A。A选项的错误是句式杂揉,后一个句子主语发生变化了,应变换句式,可改为:许多少女为保持美好身材,少喝牛奶,过度劳动,使骨骼所需的营养减少,导致骨质脆弱。

35、解析

C。A选项有赘语,“否则如果”不能连用,可将“如果你不赶去的话”删去,或删去“否则”。B选项前后表达不一致,前面两方面而后面一方面,可将“否”删去。D选项动宾成分搭配不当,“完成”不能与“目的”搭配,可将“目的”改为“任务”。

36、解析

B、A选项表意不明确,应将“的人”调到“的地区”的后面。B选项正确。C选项词语的排序不当,“一切世界上的”不行,应将表领属的定语“世界上”放在多个定语的第一位,改为“世界上一切的”。D选项缺少主语,可将“从”和“中”删去。

37、解析

C.A.“一位农民,具有很高价值”不当。B.“它”指代不明。D.“其”指代不明。

38、解析

D。A选项前后重复累赘,“为什么”和“原因”只能保留一个。B选项滥用否定词,此句要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反问句需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能否认”和“不是”要删去一个。C选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同学们”后加上“的注意力。”

39、解析

C。A选项的错误是滥用否定词,将后一个“没有”改为“有”。B前后说法不一致,我们应当做到的事都是指好的方面,而“印刷质量好坏”却是两方面,应删掉“坏”变为一方面的。D项表意不明确,应将“我们几个连的干部”改为“我们几个连干部”。40、解析

B.“许多”“张老师的”换位。C.“看到„„笑声”搭配不当。D.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应改为“确实”。

41、解析

B。B选项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要”不能和“才能”搭配使用,应将“只要”改为“只有”,其他句子没有语病。

42、解析

A。B选项的错误是不同范围的种属、概念混用,世界包括欧洲,欧洲又包括法国,这样的概念不能混用,应将“法国、欧洲、中东及”删去。C选项的语病是前后表达不一致,前边是两方面,后面是一方面,可将前边的“不能”删去,也可在有后边加上“是否”。D选项的毛病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尾加上“而奋斗”。

43、解析

B.A、“对于”多余。C、“不但”与“中药”换位。D、“大踏步向前发展”应为大幅度增长”。

44、解析

B。A选项表意不明确,“以至死亡”没指出是谁,可改为“导致工人死亡。”C选项用词不当,“恰如其分”是说没有一点不恰当,与前文不符,可改为“但还是有道理的”。D选项多余锣嗦,“工作认真”已包括“认真修改学生的作业”,可将其中任何一个删掉就可以了。所以B正确。

45、解析

C。A句表意不明确,“对„„的事件”不能进行批评教育,可把“的事件”改为“的人”。B句动宾搭配不当,可将“使用”删掉。C选项毛语病,D选项中“直到”必须与“„„时”合用表时间状语,此句使用不合要求应补充完整。

46、解析

C。A选项缺少主语中心语,应在“好大喜功”后加上“的官僚作风”。B选项的毛病是有多余成分与句子无关,句子只强调“关心群众”的问题,应将“密切联系群众”删去。D选项词语搭配不当,“匪患”不能 “剿灭”,只能用肃清,将“被大部分剿灭”删去。C选项无语病。

47、解析

D.A.“细”不能说“几倍”。B.“免”多余。C.“两千多年前”与“新出土”换位。

48、解析

D。A选项中的时间表达不明确,是一次见到呢?还是不断见到呢?应在句首加上“一下子”表达一次见到。B选项也是时间表达不准确.他什么时候上的中学呢?如果是刚刚,那与后面表达就矛盾了,应在句首加上 “几年前”。C选项的词序排列有问题.应先“剖析深刻”才有“见解犀利。”位置对调即可。D选项没语病。

49、解析

上一篇:“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简介下一篇:万科集团接待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