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质量标准(共13篇)(共13篇)
1.校本课程质量标准 篇一
篇一
根据新课程改革计划,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本着教师个人申请、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本学期本人在高一年级开设了“生物与生活”的校本课程。行课时间为第二至十周,每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2 学时,共18学时,按照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并经检测合格的学生,将获得一个学分。
一、课程目标
1.了解生物学常识,认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初步掌握一些生活常识,重点明确生物常识和利用常识生活。
2.在学习中了解一些生活知识,他为我用:学会科学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二、课程设计及主要内容
本课程可以视为生物必修教材中“与生活的联系”内容的扩展延伸。本课程采用自拟的生物学知识讲义。从科学史的发展到生物史的发展,再到现代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主要参考资料为有关江苏龙泉中学生物网上的有关知识。
三、课程的实施
课程教学实行走班制,自愿参与课程学习的学员共60人,来自全年级不同班级,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上课。因为要没有多媒体,上课地点选定在实验楼三楼,采用讲解的方式。
每个专题都采用先复习上一专题,再用一个事例引入新的专题的做法。教学中借助图示,帮助同学了解和分析,并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验证。
18个学时的学习,学员们都一直精力充沛,兴趣盎然,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后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际。
四、课程的考查
采用“出勤率+测试+作业”的考查办法。
18节课中,没有一个学员迟到、早退、旷课,没有一个学员为选择这门课而后悔,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学员们都希望还能够多多学习。
学员们认真完成作业,无论是书面还是自主,都做得很好,准确率很高。
最后,经过统一的结业测试,全部学员都高分合格。
五、课程开设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就不仅仅限定在吃饱穿暖了。对生活的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方法的科学性了。所以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科学的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激情,从而热爱生活,很好的生活。
六、反思
“生物与生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原来预计最大难度在管理,实践证明,走班制只要组织到位,管理制度落实,因为有学分和自愿选学的内外压力,学员们的学习比较自觉,课堂基本有序。其他困难主要有:
1.教学难度的把握;
2.教学中,备课、找资料的压力相当大;
3.本课程的事例处理十分不易,缺乏相关经验,编缉和组织工作量太大。
篇二
我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多年。在生物教学中,我思考着这样的问题:生物学科在教学中课时安排不多,许多学生自然不会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面对现实,老师们应如何进行生物学的教学呢?又如何落实新课改要求,保证教学效果呢?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心得。
A、明确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不多,侧重基础、教学课时安排较少,每周二课时。所以,初中生物的教学目的应是面向所有中学生普及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生产生活新秩序。
B、提高学生们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良好的兴趣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动力和金钥匙。只有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学习生物的行动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老师的教学也会变得更轻松。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思维活跃,学习由兴趣导航。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们的这些特点,大胆实施趣味教学,总能实现这一目的。
C、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物教学的课堂时间不能由老师一人独演,至少要留三分之一的时间由学生们自主支配。要引导学生们积极消化老师讲授的知识,提出问题,探寻答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积极参加实验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当的课题,组织学生们以演讲,讨论等方式交流互动,促进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在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应多引导,少帮办,多鼓励,少批评。
D、生物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自然实际,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联系生产实际。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联系生活实际。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如:吃了发霉花生可以致癌,是因为霉花生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吃了发芽的马铃薯怎么会中毒呢?学生上网查找。
E、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根据课程特点,课件要求,以及教学环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应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活动中。初中生物教学内容重在基础,重在普及,但其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探究求新。常言道,教无定法,追求无止境。为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而不懈努力。
2.校本课程质量标准 篇二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起主导作用,是高职教育的落脚点,因此,专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抓专业质量标准建设,是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质量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监测”。由此可以看出,“关注质量,重视标准”将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专业指“包含学生教学、教师教研室和为教学所提供和准备的仪器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实体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认为,质量是指“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质量与标准是紧密相连两个命题,要明确质量水平必须界定标准要求,质量问题本质上是标准问题。标准通常指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将标准具体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特征的指标体系。从“实体”的角度来理解专业质量标准内涵,笔者认为专业质量标准的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体质量标准。专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主要体现的实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或特征。它涉及到与专业办学过程相联系的教学主体、组织、体系和教学活动涉及的诸多质量要素。二是工作质量标准。是指参与专业办学的利益相关者为了保证专业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它包括反馈和监控服务质量、政治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和机制保障质量等。三是功能和使用价值。指根据不同需要形成的对专业不同的功能要求,功能与使用价值的质量是相对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需要而言,一般是指专业的社会质量评价、专业绩效以及专业办学特色等。工作质量是实体质量的保证和基础,实体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功能和使用价值是工作质量和实体质量的社会体现。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为世界宣言》提出,“避免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专业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应考虑不同层次的标准体系。专业质量标准包括三层面,首先是国家政策层面的标准,主要指我国各级立法机关、行政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关于高职教育或者专业质量标准的对专业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其次是地方区域标准,指具有地方区域发展特点的具体的标准。第三是“校本化”研究标准。“校本化”是指“学校内部的”或“基于学校层面的”,指各级各类学校以国家法律、政策标准为统领,根据专业自身的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提出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校标准。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在规模和数量上迅猛发展,专业质量问题已经被广泛关注。教育部实施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专业剖析、高职院校特色(品牌、精品)专业验收标准,《特色专业评估》都对专业质量要素进行了不同的要求和描述,在高职教育的顶级层面对专业建设起到了规范和引领的作用。但不难发现,各级各类的专业评估标准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由上级主管部门针对高职的重点、特色或者骨干等专业而提出的,对专业质量内容要求上有所侧重,相关指标具有指导性,而对于那些在不同地域、类型和办学条件下的高职专业来讲,其“隐含的、内在的”特殊需求性体现不足。另外,在评估效果方面,虽然高职人才培养数据平台的相关动态数据为专业发展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但从高职院校自身的声誉和利益出发,为获得各类评估理想效果,在参与各类评估工作中,仍然不排除“包装专业内涵、处理专业数据、夸大专业效益”等现象的发生,这是外部评估很难规避的一个问题。地处边疆民族省份的高职院校内部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专业办学质量存在这一定的差距,部分发达地区成熟的品牌专业在边疆省份甚至出现了“招生难、就业难、举步维艰”的情况。因此,在高职学院内部如何甄别内部专业的办学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与优化问题。高职学院根据自身情况如何确定专业定位和专业发展目标,是决定学校是否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而根据高职学院的定位制定“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检验依据和保证。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由原来的云南省林业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2009年跻身于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行列。“立足林业,面向社会,为云南地方经济、行业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学院长期以来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在专业建设中,我院积极探索“校本化”的专业质量标准,并加强了对专业办学的过程监控和质量评测,对促进专业质量的持续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我院办学特点和基本定位,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教育部和云南省对高职专业建设的相关要求基础上,探索制定了“校本化”的《专业质量标准方案》。以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木材加工技术和林业技术三个重点建设专业为试点,按照“逐层递进”的方法,在专业实体的视角下,根据学院的专业指导思想,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际要求出发,结合专业设置特点,开发了相应的质量标准指标体系。从2010年开始,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我院“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Ⅰ级基本要素构成如下:
2.1 实体质量标准
(1)专业教育目标:市场调研;专业建设责任;专业人才规格定位;经济、产业、社会适合性;
(2)专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度专业评审;
(3)人才培养方案。1)课程体系:指导思想;结构、地位、作用;与职业活动的联系;2)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执行情况;产学结合情况;3)课程与教学改革: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课改成果;教改成果;成绩评定;
(4)毕业生素质能力。1)专业知识技能素质:教学考勤;学生科技创新;学业成绩;获取知识的能力素质;2)综合人文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生涯规划;
(5)教学条件建设。1)师资队伍:专业团队(包括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成果;培训、教研情况;教学纪律;教学评价;2)实践教学条件:实验设备及使用;实验开出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3)教学经费:生均设备;专业建设经费;教学投入;4)教学资料:教材使用;实验实习指导材料;综合实训指导材料;专业教学图书;5)考试:试卷;试题库;阅卷;成绩分析;考试纪律。
2.2 工作质量标准
(1)专业管理机制:专业带头人;专业委员会建设;(2)教学管理运行:教学管理计划;监控措施;人员配置;实施效果;(3)校企合作平台:制度;企行“能师”参与教学情况;校企合作建设成果;(4)专业综合教育:班风学风;团、学活动;竞赛获奖;专业社会实践。
2.3 功能与使用价值
(1)毕业生状况:双证书获取率;开除退学情况;优秀毕业生;奖学金获取;继续教育;(2)学生就业:专业和职业教育;毕业生跟踪调查;专业对口就业率;年终就业率;(3)专业反馈:专业核心课程满意度;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社会评价满意度;(4)专业办学特色:治学方略;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3 取得的初步成效
在研究中,我们对学院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发现“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课程设置、专业人才定位、专业教师数量和实验设备条件”等问题是制约我院专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各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对专业质量的认识和判别尚存在一定模糊性。我们认真分析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特点,结合云南林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森林云南的建设目标和云南林业的八大产业体系,深入分析了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对专业剖析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制定我院“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指导性实施意见。我院立项建设的三个重点专业根据指导性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分别制订了各专业的质量标准,确定了“二维质性评价体系”。即:每个一级指标确定权重,对每个二级指标分别确定评价标准,采用“好、中、差”质性赋分法对专业质量进行了评价。在数量化指标评价中,组成了校、企、行人员参加的专业质量评价专家组,充分利用人才培养工作平台的数据、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和就业数据;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三个专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价工作的开展,对我院的专业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3.1 规范了对专业办学的要求
通过制定“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专业办学“有章可循,有准可依”,专业人才培养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使得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步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促进了专业质量的提升,为专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本化”的专业的测评,各专业加强了对专业的调研和论证,适时修订了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努力改进了专业办学条件的不足。
3.3 提供了专业配置依据
通过“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的检查和测评,及时检测了专业培养的现状和水平,发现了专业办学突出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子,找出了专业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的差距。为学院的专业“星级”定位、整合专业分布、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优势专业(专业群)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3.4 形成了对专业办学的“多方联动”机制
通过“校本化”专业标准的制定和专业测评,凸显了学院在“学生素质养成、职业道德教育、专业对口就业、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学院针对专业建设,建立了“多方联动”的相关机制,为专业质量建设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
4 问题与思考
4.1 标准的局限性
我院从“校本化”层面制订专业质量标准,受到研制者的研究和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制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体现的是高职院校对内部专业质量水平和未来发展的期待,现阶段如何把握好这种“期待”的合理内涵,还需要在国家高职教育标准的范围内进一步界定,因此,本标准在内容的具体性、合理性等方面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另外,专业教学质量的动态性决定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不仅随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生变化,还会因办学条件、办学理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调整。因此,如何保持专业质量标准的发展性和稳定性需进一步探索。
4.2 评价的客观性
在专业质量测评中,个别评价指标的权重要根据专业的不同价值取向有所侧重,在客观上造成了专业质量评定工作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级权重确立的理论依据还有待进一步论证;从渠道上看,基于校内层面获得的数据虽具有一定可靠性,但是部分质量性状数据还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来量化,调查问卷的效度、信度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技巧等影响了专业质量的客观反映。如何在学校层面客观地评价专业质量,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有效结合是研究的关键。
摘要:解读高职“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的内涵,以云南职业技术学院三个重点建设专业为例,从专业实体质量标准、工作质量标准和功能使用价值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的基本要素构成,建立和落实每一个要素的质量和评价标准体系,并对建立“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职,校本化,专业,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21.
[2]于慧,黄崴.关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内涵与标准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1,(2).
[3]钟健.高职专业目录和专业教学标准的现实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
[4]陈寿根.高职专业建设要素及其质量标准[J].职教论坛,2012(,12).
3.校本课程质量标准 篇三
关键词:学分制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校本化
中国分类号:G633.96
一、校本化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必要性和原则
(一)校本化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必要性
自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以来,使得高中学校的自主权进一步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中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学校并未真正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还有部分学校存在嚴重的认识误区,他们觉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本学校自行开发课程,显然这种理解非常片面,这是因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使课程符合各地区、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应当在国家课程计划安排中预留出一部分课时,进行符合本校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开发。高中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归属于国家课程的范畴,国家也出台了与该课程相关的标准,同时提出了课程目标及建议,虽然如此,高中的体育教师仍可按照本校的特点及实际条件,对课程资源、教学进度、方法、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自主决策,并对国家出台的课程标准进行校本化实施。
(二)校本化课程设计原则
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认识程度及实践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鉴于此,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对课程改革的内在涵义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正确的实施,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标准目标的实现,也才能使健康第一的理念扎根到学生心中。首先,要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高中的选项教学在很多方面上都发生了改变,如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等,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改变自己的角色,对现有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具有价值的要继承下来,并使其发扬光大,以往没有的应当进行探索创新。其次,校本化与学生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高中的体育教师在对课程进行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具体安排情况,同时,要结合各年级组和背备课组的统一安排,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并在完成必修教材的基础上,发挥出自身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专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再次,学分与学生体质健康相结合的原则。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在这一前提下,导致教师与学生经常会忽视对身体素质的锻炼,这极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在设计体育课程时,要适当增加一些体能训练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的健康水平与技术技能获得同步提升。
二、基于学分制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模式的构建
(一)组建课改领导小组
就高中学校而言,其体育教研组的管理与其它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别,选项教学需要多位教师共同协作,若是其中某一位教师的工作态度不积极或是责任心不强,都可能对选项班的教学造成影响,并且还可能影响到学校某个项目的发展。为此,学校应针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实施模式的构建,组建课改领导小组,同时还应对体育教研组的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校长的领导下,由教研组组长和教导处主任进行科学管理,调动起全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小班化选项教学实施模式
将同一年级的行政班分成若干个选项班,在同一教学时间段内由专项特长教师进行小班化模块教学,每个选项班的人数应当控制在35人左右。学校教研组要认真研究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本地区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需求、兴趣爱好、班级人数等因素,在整合学校师资、场地和器材资源的基础上,确定选修项目以及相关任课教师,并对学生的自主选项进行科学引导。在选项分班过程中,如果一项目的选择人数过少,则应当取消该项目,以免造成体育资源浪费;如果一个项目的选择人数过多,则要动员部分学生换更项目,或采取素质测试排名的方式,给予排名靠前的学生优先选择权。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
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成三大模块内容,即必修项目、校本项目、选修项目。在必修项目中,包括田径(18课时1学分)、健康教育(18课时1学分)、队列队形(每学期2学时)、体质健康测试(每学期2学时);在校本项目中,可开设太极拳(学满18学时为1学分)、体能训练和运动处方设计(1学分);在自由项目中,包括球类、体操舞蹈类、武术以及其它类项目(采取学生自选的方式)。自由项目的选择要求学生必须以完成必修内容为前提,学生最多可以获得7-8个学分。
(四)选项教学实施模式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6个学期,其中每个学期可设计为2个学分,由于高三下学期要面临高考,故此,在该学期内可安排一个学分。队列队形练习与体质测试为必修课,不计算学分;田径课的18个课时是国家规定的必修内容,其为第1个学分,可以安排在第一学期内完成;健康教育每个学期为3个课时,其为第11个学分;校本特色课程如太极拳、体能训练等各18个课时,其为必选课程,剩余的课程为自由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结论:
总而言之,构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模式,不仅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学校特色。为此,高中学校要积极开发和设计校本化课程,为推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开辟新的路径,从而保障三级课程管理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包云.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10).
[2]刘海洋.浅谈校本理念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4).
[3]虞政军.程鹏.大连市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6).
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篇四
1.任课教师资格: 1)具有教师资格证,研究生学位或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2)具有一定的英语教学经历,讲授过英语各类课程, 教学效果良好。3)通过大学英语课程试讲,试讲效果良好。2.教学准备
1)熟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及教学学时分配。
2)熟悉课本并筛选出每课中学生需要理解掌握的内容,例如语法和词汇知识,及在实际场合能应用到的内容和技能,包括一些重要的语言点和重要句型等。
3)分解课本内容,并清楚哪些是学生已经了解或需要了解的内容,哪些是学生需要掌握需要熟悉的内容,及每课与前后课在哪些方面有联系。
4)设计课堂教师需要讲解的项目及所须要的时间,讲解的方式,学生参加的项目方式及所需要的时间,教师需要提问的问题,包括个别问答题,枪答题及由哪类学生回答等。5)了解教学班级学生的生源,学风情况,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学生姓名熟悉学生基本情况。
6)指导学生预习:包括预习精讲和泛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及课外听力阅读材料。3.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
1)教书育人,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歧视学习成绩落后的学, 使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2)课堂教学必须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学生的出勤并作记录。
3)掌握授课进程,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一致。
4)要求学生必须课前预习课文,找出文中不懂的句子,及需要跟老师同学讨论的问题, 并完成课后一半以上的练习。
5)教师讲解课文时,要对课文的背景作简单的介绍,必须对大纲规定的重点词汇,词组进行举例讲解.对文章中的难句,复杂句要重点分析,必要时翻译成汉语。对文章的题材,体裁和全文的语篇层次要进行分析总结。
6)讲解过程中,主要用英语讲解。必要时可用汉语,但不能超过40%。
7)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也要有利于发展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4.课程考核及总结
1)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考核,每学期要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第四学期由于
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强化训练,不设期中考试,只设期末考试,即校内英语四级考试。
2)对学生英语成绩评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10%,口语考试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第四学期平时成绩占总成绩10%,口语考试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80%。
3)任课教师每学期要安排学生完成小作业6—8次,形式为课堂听写和测验,要求教师全部批改。
5.校本儿童画校本课程纲要 篇五
课程名称:儿童画 教
师:姜平
授课对象:2—4年级部分学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校本课程选修课
学习背景:低中年级儿童的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儿童又喜欢用鲜艳色彩涂抹,同时他们又是天生的想象家,他们的想象超出成人,学习儿童画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空间。因此本学期我决定在校开设《儿童画》课程。课程目标:
(1)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儿童画》最基础的知识,提高绘画水平及审美能力,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儿童画经过学段训练,逐步能掌握对色彩的理解及运用,掌握油画棒技法的运用,为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美术学习打下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画习惯。
课程内容:
儿童画的内容丰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比如线描、油画棒、水彩笔、水墨画等等。在课程内容上,我针对学校及学生的实际,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儿童油画棒学习,油画棒是一种在颜料中加入蜡质材料中介物质后所做成的,具有油画的效果,材质柔软,遮盖力强,色泽鲜艳浓厚,能够随意的大面积涂抹,还具有能调合颜色特点,让孩子能很快、很好的学习色彩知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儿童喜欢用丰富色彩涂抹,运用油画棒创作儿童画正符合儿童作画大胆,敢做、敢画的纯真稚朴的天性。
学习内容如下:
1、学段一:工具材料介绍,色彩知识学习,油画棒技法训练。
2、学段二:临习范作
3、学段三:想象创作(重点阶段)
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系统学习与训练
课程实施建议:
(1)组织形式:小组学习(2)课时安排:每周2小时(3)场地:三楼美术器材室
(4)用具:绘画工具材料学生自备,(5)方式:教师示范与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6)原则:灵活自主性原则
课堂教学:
1、主要手段:
(1)教师多收集名人作品,精心绘制范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欣赏学习,激发学习热情。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为创作打下基础。(3)总结教学方法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
(4)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
2、过程及授课方法: 临习阶段:
(1)以重点观察为基础,提高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对色彩的认识,有意识的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创作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美术是能够运用于实践的。
(2)以示范为重点训练绘画技能。儿童画学习,适当临习范作,也是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要做到熟练的示范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详细的分步引导。毕竟是低中年级儿童,如动物造型分解图,色彩调和和过渡分步示意图,并以图形概括所画主体特征,这样才能使学生很轻松的掌握表现的内容。教学示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获得直观感悟,清晰明了作画步骤,集中注意力,发展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创作阶段:
(3)以空间组合为落点训练构图能力。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构图是个很重要的难点,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绘画时,把握物象的主次,把主要物象画在中间合适位置,之后在它旁边空间进行添画组合,在背景绘画方面多进行指导,通过点画背景、背景涂色、装饰背景等多种形式让画面更完整,让空间组合更到位。(4)尊重儿童的意愿,鼓励他们的奇思妙想,引导儿童多练习,从中自己探究,自己从练习中寻找更多有趣的美术技法,促其不断发展。课程评价建议:(1)评建内容:
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关注学习对基本知识学习的过程,强调评价多元化,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师生关系的感受,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
(2)评价方法:在评价方法上除了观察、调查、考察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重视形成性评价,定期展示孩子的作品,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3)教师评价:
1、学生自评:学生自己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多加鼓励,多赞扬,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培养创作能力,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适当评价。
6.校本课程 口风琴课程纲要 篇六
口风琴属于“键盘簧片乐器”,它具备口琴和竖笛的演奏特点。口风琴师五十年代中期由日本东京大学音乐教育家大厂善一在吸收,借鉴簧片乐器与键盘乐器结合的基础上研制的,它可以吹奏旋律,也可以进行多声部演奏。口风琴是适合在农村学校的音乐课堂中推广的,它有利于艺术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能力,成本也较为低廉,在农村学校的经济范围内。
农村学校口风琴的普及与推广具有实际提高音乐素养的优势。1 口风琴易于提供良好的音乐,音色和音准,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音感基础。口风琴简单易学,表现力丰富,利于集体教学。口风琴即可独奏又可合奏,组合灵活,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学习,培养合作交流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它可以单独组成乐队,也可以配合其他乐器演奏。口风琴教学促进对键盘的认识,对于乐理的教授起到直观作用。5 口风琴教学有助于学生尝试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口风琴学习可以使用五线谱也可以使用简谱,助于识谱的学习也有助于学习转调,即兴旋律演奏。口风琴在使用中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卫生,自备“吹嘴”,吹奏前漱口,保证口腔卫生,在吹奏完毕口进行琴体排水。上册
横奏 初次见面,我叫“口风琴” 2 手指热身操high起来 爬一爬五线谱,彩色键盘真可爱 4 气息开车练习5 摇啊摇 6 小宝宝要睡觉 7 玛丽有只小羔羊 8 划船歌 9 小小鸭子 10 音乐台阶 11 乘音乐列车去旅游 12 小蜜蜂 13 小猫圆舞曲 14 穿越大拇指 15 转圈 16 祝你生日快乐 17 鹰 扩指缩指真灵活 19 小摇篮 20 三个魔法师 21 欢乐颂 22 DO RE MI 23 踏级石
下册
7.校本课程质量标准 篇七
那么如何应对新课程给教师提出的挑战, 怎样把新课程的理论要求转化成教学实践能力?笔者认为,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上要实现质的转变
首先要实现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转变观念要求变英语教师为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 转变角色要求变英语教师为一个教育教学上设计者, 转变功能要求变英语教师为一个教育教学上的指导者。其次要变以教为中心、以传授为手段,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再次要变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发展性教学。上述转变对教师来说, 就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 与时俱进, 改变“强迫学生适应教育”为“教育主动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抛弃因循守旧, 依赖权威的传统做法, 也不能肤浅地追求热闹, 流于形式。我们常常听到抱怨某种模式、某种教法、某位名家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声音, 说它们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其实错不在模式, 不在教法, 不在名家, 也不在教参, 错在我们自己不经思考, 不经过滤拿别人的东西当枷锁, 捆绑住了自己, 学习借鉴别人时没有“鉴赏”的眼光, 只是一味地模仿, 一味地套用, 最后却落得个东施效颦, 使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又迷失在自己的因循守旧和依赖权威中。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抛弃, 抛弃陈旧的思想, 才能超越权威, 超越自我, 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二、加快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充电意识。
随着课堂改革的实施和深化, 学生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也应有相应的提高。因此, 英语教师要先接受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 注意自身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要关注英语教学新课程理念、理论依据、内容结构、学习方式, 帮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规律, 还应多方面涉取广博知识, 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提高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2. 学会创新。
创新的教育实施要靠教师, 教师应成为学生创新的启迪者和实践的扶植者。所以教师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要有一种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敢为人先、标新立异的豪气。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科学地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组织教学实践的能力。因人、因事综合考虑各项教学活动的功能和价值, 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3. 合作精神。
协作是一种人际关系, 能造成一种和谐的心理氛围, 促进相互间的感情。产生互补和互相激励的效应。所以, 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树立起多方协调合作的意识, 在工作中, 善于与其他教师协调商议, 科学统筹地安排工作, 善于与人相处, 将自己的意图转化为合作者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 要积极与学生合作, 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三、因材施教,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新《标准》强调教师要把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出发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教师应使自己的课堂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面向全体学生, 力求满足相同类型和不同层收学生的需要, 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由于新《标准》体现出教学中本应该具有的许多“不确定性”, 因此, 新《标准》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课程环境之中。在这种课程环境中, 教师可以独立支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然而正是这些无法预见的教学情景需要广大英语教师能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实际教学需要出发, 创造良好、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设计出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来体现自己的创新教育理念。
四、改变传统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评价只单单地看做是为了诊断学生学习状况选拔的手段, 它不仅丧失了教育评价的作用而且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反感。把评价看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构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应该是课程改革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实施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 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获取教学信息的反馈,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总和适应的调整,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 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五、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开拓学习渠道
新《标准》除要求英语教师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英语教材之外, 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 为实施新课程提供良好条件, 一方面,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 比如:多媒体教室, 语言实验室、图书馆, 录音机、图片等以及各类教学设施。另一方面, 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 开拓教学的新渠道,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能够帮助学生打破课程束缚和限制,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加大教学容量, 优化教学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8.校本课程质量标准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重点的深化,难点的突破是教学的关键。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做到: “勤、细、巧、严”四个字。
“勤”,是指教师必须勤勤恳恳地工作。
“业精于勤”,教师只有勤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勤备课,才能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勤批改作业,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勤辅导学生,使中下生赶上先进的队伍;勤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与家长取得密切的联系,共同教好学生。不少年青的教师,虽然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缺乏教学经验,但他们以勤制胜,在教学上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细”,就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无论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还是批改学生的作业,都要认真细致。学生做错了事,违反了纪律,教师都要细致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弄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平时写字的少点失画、不轻易放过。如:把“堤”读成“tí”、把“绳”读成“chéng”、把“锅”读成“wō”等,都要及时纠正,不然的话,考试时选正确的音节时,就会失分了。
“巧”,就是教师教学要巧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教拼音、字词、句段和篇章,还是教学生写作文,方式和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必须进行优选法,选择最优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花力气少、时间少,收到的效果好,学生的成绩好,这是谁都想的。“巧法”不是从天而降的,是要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大胆尝试,长期积累,积极思考筛选出来的。如教识字,笔画繁多的,可用“部件记忆法”。如“赢”可记为“亡、口、月、贝、凡”。区分形近字“巳、已、己”,可用顺口溜法,编成:“巳、已、己,容易记,闭口巳,开口己,半开口就是已。”传统区分“戌、点戍、中空戊”。当前,教师们都苦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无方。我想,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就要做到:“一多、三重”。即多作文,重视搜集作文材料、重视作文指导和重视作文讲评。
“严”,就是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进行严格的训练。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小学生年纪小,学习自觉性差,教师要加强检查,经常督促,严格要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要表扬,不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批评,要抽时间补上。良好的习惯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如:上课守纪律、专心听课的习惯,认真读书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写字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爱动笔的习惯,都要教师坚持不懈,长期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这些良学的学习习惯一经形成,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能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9.校本课程《象棋进课堂》课程纲要 篇九
学校名称:荥阳六小 课程名称:中国象棋进课堂 课程类型:体艺推广普及型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以《乡土教材—象棋》等内容为主; 授课时间:一学年,每二周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开发背景
1、我国的象棋文化特别悠久,而我们荥阳又是象棋游戏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上级领导又特别重视象棋文化的发展,成立了象棋中心、象棋广场等。在广大群众中,象棋也特别受大家的喜爱,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对象棋的兴趣非常大,因此我校决定将象棋作为一门特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2、素质教育的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象棋是一项集益智、娱乐、德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活动。他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见,象棋进课堂,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另外,象棋活动还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寓教于乐,减轻学生的过重心理负担。学校开展象棋教育,把象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开展下棋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说,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学校办学思想与校园特色的体现:“创建学校特色,打造教学
精品”为目标,以追求“学校内涵发展,师生和谐成长”为宗旨,提出了“以棋培德、以棋促智、以棋冶情、以棋养性”的学校棋文化建设构想,引领学生充分认识丰富多彩的棋类世界,将棋文化教育与学生学习、学会做人教育等相结合,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六小办学品位。
二、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了解中国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象棋的技巧,提高棋艺水平。
三、开发宗旨:以棋育人 以棋修身 以棋养德
四、课程组织
(一)开设时间:利用学校体育课,每两周安排一课时。
(二)本课程分为:中国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象棋入门、战略战术等三部分。
五、课程实施建议
教师方面:
注意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学生方面:
多留心揣摩,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经常与社区爱好者切磋,提高棋艺,适应不同风格的各种棋手。家长方面:
有能力的家庭可为孩子配置棋盘,购买一些象棋方面的书籍以便让孩子进一步提高。积极配合学校有中国象棋校本课程的实施。
六、课程内容:
1、中国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预计3课时
通过向学生介始中国象棋的历史发展以及“棋人棋事”,让学生初步感悟中国象棋的文化魅力。同时,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2、象棋入门——————预计10课时
让学生初步认识中国象棋,掌握基本方法,结合实战训练加深认识,提高水平。
3、简单的战略战术————预计10课时
本部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悟,提高棋艺,开发智力。同时,通过实战训练切实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在训练中,渗透贯穿育人思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六、课程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以愉悦身心和激励表彰为主,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10.校本课程声乐班_课程介绍专题 篇十
紫凤小学
夏丽珍 一,课程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声乐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二,课程简介
1,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声训练,视唱练习,声乐曲联系三种形式。
2,本学期声乐班将学习艺术歌曲,流行歌曲,戏曲等,拓展学生的喜好。三,评价方式:汇报表演
(一、课程开发背景:
我们通过多次学习和研讨深刻地领会到,音乐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音乐、学习音乐的平台,它能很好地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修养。同时,它对促进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小学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提高我们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校本课程的开发正为我们的才艺提供了用武之地,它能很好地我们享用教学的成功感和价值感。同时也为教学资源开发出另一片艳阳天。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同时也为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他们的性情与情操,我们将以美育为途径,以声乐特色教育为突破口,构建以声乐教育为纽带,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于一体,进一步发挥我校文化教育与音乐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彰显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声乐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课程的开发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课程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兴趣,乐趣,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科都是具有高度文化育人功能的学科,除知识性的传授外,声乐课程的开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层次性,差异性。既强调面向全体,但也不能忽视由于受个人修养,禀赋,爱好制约而呈现的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给予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的要求和切合实际的指导。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目标准确-清晰的原则。
课程的开发不是强化新课程标准,而是在新课标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因此我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深刻地理解透新的音乐课程中声乐教学的标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制定目标时坚持准确、清晰的原则。(1)丰富学校的音乐文化,营造轻松、活泼的音乐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是生活中的五彩缎”意识;(3)传播地方音乐特色,享受世界各国音乐的精髓。
2、内容优秀-贴切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内容是目标的具体化,它是在目标明确后教材的选用和组织,是开展教学的泉源。我们对可能开发的音乐空间要明确的把握,对音乐教学的资源来源要有充分的估计,也就是说,老师自己对选用的音乐作品事先就要有充分的分析和理解。内容的选用和组织必须符合学校、学生和教师的现实,它必须是在我们老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当然也不能过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经验。总之,要选用经典的、学生喜爱的、有学习价值的音乐作品,内容的整合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年龄特点需要,遵循小学生音乐思维发展的规律。
3、途径有效-创新的原则。
途径是课堂教学时生动展现校本课程内容,达成校本课程目标的操作过程。只有有效的途径才能很好地展现教学内容的内涵,只有创新、有创意的途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让目标的达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评价规范-灵活的原则。
建立规范、灵活的评价机制是有效实施小学声乐校本课程的重要保障。我们的课程开发是以学校、老师的决策为主体的,课程的目标、内容都是由我们自己制定、安排而确定,在整个过程中肯定隐含着很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实施中必须多次地进行规范的自我评价,课后及时反思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等研讨,从而休整课程,促进我们声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发展。
四、课程简介
1.开设声乐基础课程及乐理课,普及“声乐”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2.开设声乐校本课程及音乐欣赏课程。同时继续开设基础乐理课程。开始逐步深入“声乐”校本课程的学习。
3.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乐团:、合唱团、清唱团。
课程主要内容有发声训练,视唱,声乐曲练习三种形式。隔周安排两课时声乐课,一学期各16课时,一学年各32课时。
本学期声乐班将学习儿童歌曲,古诗新唱,戏曲改编等,拓展学生的喜好。
五、课程评价
1.随堂评价:由校领导和指导小组随堂巡查评价,研究总结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组织形式、授课过程及其它。
2.问卷评价: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满意度调查,针对调查中的建议适时调控教学方法。
11.精选课程资源打造校本课程 篇十一
第一次的课题组会议之后,课题组成员便一起研究确定我校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基地一旦确定也就意味着校本课程内容的基本确定。当时根据学校情况,和科学学科内容紧密联系的活动基地,可以选择的有三个:沈括故居——梦溪园,北部滨江风光带,南山农业园。这三个活动基地学校过去都曾经带学生去参观活动过,有一定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建构独特的校园文化,我们最终决定将沈括故居——梦溪园确定为科技创新活动基地。
二、以学生为本。挖掘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挖掘、利用学校及社区等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所以坚持以学校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是不可动摇的,选择梦溪园作为活动基地是坚持了以学校为本,那么挖掘什么样的课程资源则应以学生为本。面对困境我们静下心来,一方面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另一方面,课题组成员再次实地考察梦溪园,同时在网上广泛搜集沈括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与成就,并从图书馆借来《梦溪笔谈》的原著通读,尝试寻找突破口。最后在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找到了我们需要的课程资源。《梦溪笔谈》是沈括积一生之心血写出的,它包罗万象,独有创见,被称做“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书中众多的科学论述里,有许多令我们惊喜的发现,于是本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便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精心选择了《梦溪笔谈》中“石油、凹凸镜、日月之形”等几个科学论述,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并确定了课程的名称为“走进梦溪”,“梦溪”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沈括故居——梦溪园,二是指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走进梦溪”是指让学生走进梦溪园参观学习,并阅读《梦溪笔谈》有关内容。紧接着在课题组顾问南师大郝京华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撰写了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论据、内容纲要、课程设计网状图、教材目录。
三、以教师为本,编写校本教材
第一册的编写过程可谓比较艰苦,第一册有两个单元,共七课,这七课由七位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有了第一册的经验教训,后面三册的编写顺利多了。为了提高校本教材的质量、加强编写和实际教学的联系,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编写教材的队伍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特长。集中大家的智慧,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整合,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课题研究的几年时间里,课题组成员参与到各项科研活动中,如:聆听专家讲座、设计校本课程方案、编写校本教材、备课、上课、组织学生活动等。其中很多任务一开始对于大家来说是陌生的,特别是编写校本教材。以往教师都是接过现成的教材、教参,给学生上课。这次却是自己编写教材,用这样的教材教学生。虽然一开始有难度,有的教师完成得也不是很好,但经過这样一个历练的过程,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完成从“教书匠”到“研究者”,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创造者”的转变。
五、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的课程,在“走进梦溪”校本课程的实施阶段,我们通过摸索,逐步形成了与课程相配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即先学古文、再体验(或实验)、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具体说来,就是先学习教材上的一段沈括的科学论述,带领学生读通读懂原文。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学生的体验活动或实验活动,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提升,也对古文形成更深入的理解。最后联系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教师指导开展一些社会调查、科学探究、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感受科学发展的历史。
经过这样一个模式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读古文,变得不再枯燥,因为动手做实验会帮助学生理解;看沈括,变得不再遥远,因为他的科学发现现在依然影响着我们。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视野是开阔的,课程包含了科学、文学、美术、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要经历实验、讨论、创新等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除了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思辨、质疑、创新。在经历了从宋代到现代的科技发展史之后,学生明白了每个阶段的科技发展都具有其先进性,同时也有其局限性,人类的不断探索、不断自我突破,才促使科技的不断进步。如果仅仅满足现在,对科学研究成果只是一味的接受,那么人类社会的文明就停滞不前了。
六、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形成
如果说以前学校打造科技教育的特色,走的还是和其他学校差不多的路,那么,有了校本课程之后,则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我们在五、六年级开设“走进梦溪”校本课程已有两年,这门课程已经成为具有实小特色的课程。我们希望通过两年的课程学习,每一个实小的毕业生都能对沈括有所了解,都能对沈括的科学成果如数家珍,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学校还积极创设与校本课程相配套的校园文化,开辟了两百多平米的大教室作为沈括少年科学院的展示厅和活动室,其所在的楼层,走廊的装饰宣传,全部围绕本课程,有梦溪园的介绍、有沈括的介绍、有《梦溪笔谈》的介绍。让其他年级的学生和来学校参观学习的人都能通过这个宣传长廊初步了解我们的课程。以校本课程为中心,向外延拓展,有课题组对课程的教学作研究,给教师提供研究的内容和展示平台;有沈括少年科学院开展学生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有专题网站反映校本课程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对外宣传交流。打造科技教育特色不再是空洞的,重复的,而是以校本课程为中心实实在在的去构想和实施,“走进梦溪”就是学校的名片。
12.校本课程质量标准 篇十二
1、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人们的身体素质却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加强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我们就从以下几点说明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1)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身体健康对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 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中学阶段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 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在运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锻炼的身体, 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2) 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比较敏感, 希望得到尊重, 希望表现自己。通过体育教学, 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机会, 学生通过在课堂中实践, 学到了体育知识和技能, 并在同学之间展现, 获得了尊重, 提高了学生自信心, 为以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这样的体育教学,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了身体, 促进了心理的健康成长。 (3)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有意义的游戏, 这些游戏都是精心设计的,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需要进行团队合作, 这样就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并且让学生体会到了团结协作意识, 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这样学生就会逐渐的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 并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创新意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意识, 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能力, 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一种能力, 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体育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学生在运动中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通过不断的实践, 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 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实际情况, 并发挥创新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 如何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说明怎样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1) 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的宣传,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目前, 我国的多数学校将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工作的中心, 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宣传的力度不够。因此, 要加强体育教学的质量, 就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宣传, 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对体育教学有个深刻的认识,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 在运动中获得乐趣, 积极主动的参与。参与意识是参与的前提条件, 参与意识越强就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教学的效果就会更好。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课堂教学就要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实现。 (2)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主体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的提出, 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激发, 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优点和发展要求, 有选择地运用教学课程, 体育活动要有多样性, 要不断加强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让学生在思想观念上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活跃体育课堂, 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 (3) 积极的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 丰富教学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应用, 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变的简单, 便于学生理解, 同时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体育器材, 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技术和技能训练, 体育教师要多做一些示范动作, 指导学生掌握运动的技术要领,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 男女分开进行训练, 就可以使教学效果不断地增加。 (4) 不断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 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的指导者, 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所以学校要定期的开展培训,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也要明确自身的责任, 不断的提高自我, 严格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使体育教学在初中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中学体育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 实施一套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第一的思想认识, 进而增加学生的体魄。
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学校要加深对这方面内容的重视, 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体育体育教学的质量。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断地加强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4) .
[2]郑守镇.素质教育环境下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思路[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10, (02) .
[3]葛幸幸, 王华倬, 雷慧.新纲要背景下高校健美操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08) .
[4]吴英戬, 芦英杰.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3) .
13.校本课程备课 篇十三
儿童画活动计划
儿童画班从我校一——三年级吸收热爱绘画的同学加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活动班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本学期活动计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儿童画创作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活动室。
3、每位同学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在活动室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爱护活动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认识了解儿童画的一些特点。
2、学习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简单的注意事项。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3、以儿童画为主,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4、学会基本的线条构图,均匀涂色,色彩的搭配等。
5、能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活动。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本活动小组的美术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活动安排:
第一周:自画像 第二周:大树的故事
第三周:校园一角
第四周: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五周:假如我是巨人
第六周:我像大师一样画
第七周:我们都会做家务
第八周:游太空
第九周:画画古诗大意
第十周:我的生日
第十一周:小精灵王国
第十二周:夏天什么样 第十三周:复活的恐龙
第十四周:中国龙
第十五周:我的梦
第十六周:画成语
一 《自画像》
活动目标:
1、人物头部的造型训练。
2、创作头像作品《自画像》。
活动过程:
由欣赏人物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造型元素?
如果让你表现一张头像,你要注意什么问题:构图饱满,注意抓住自己的个人特点,比如说眼睛很大或者头发很长等等,着重表现。画面要疏密结合,表现的有层次。
说一说头像各个部分可以由哪些线条和图形组成?
创作作品《自画像》。作品欣赏及评价。
小结:自画像让我们发现了头像也是由各种造型元素组成的,不同的组合可以表现不同的效果。点、线、面的用处太大了,组合好他们并不容易,需要多练习。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四、小结。活动效果与反思:自画像这个题材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特点,知道绘画需要着重表现有特点的方面,这样的画看起来才有趣。
二 大树的故事
活动目的: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资料、彩笔等、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森林中住着一棵快乐的大树,大树为什么是快乐的呢?因为大树有很多好朋友,有可爱的小鸟,有小松鼠,有小熊等很多的好朋友,他们每天都快乐的和大树一起生活,大树便成了小动物们的游乐园,我想它们和大树一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今天我们就展开想象来讲讲,画画《大树的故事》。
二、赏析探究。
师:谁愿意发挥你的想象力来编一个关于大树的故事
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
刚才我们听了很多动听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森林呢?
师: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回答
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不同,所以它们生活的地方不同,瞧,树根成了小蚂蚁的家,树干,树枝成了小动物的游乐园,通过这些图片给你哪些启示呢!
三、创作表现。
师:通过刚才我们参观快乐森林认识很多大树朋友,对大树朋友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画一画呀?
师:那你想想怎样才能使你的画面更生动,更漂亮呢?
1漂亮的颜色 2造型 3画面的构图
观看图片,两幅进行比较,比较他们俩副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再来看看,我们小朋友是怎样来表现大树的故事的
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四、展示评价
五、小结
1、展示作业。
2、师点评,总结。
三茂密的花
活动目的:
要求学生将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校园图画好,并且提示可以参考纸上的草稿。这不仅大大节约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也符合一般的创作规律。活动准备:
范画、示范用具、多媒体、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展示校园风景照片,让学生自由介绍校园。
二、设计蓝图、成竹于胸
1、展示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的校园草图,介绍各自的设计意图。
2、如果要用画图来画这幅图的时候,你觉得最难的是哪部份?
请同学们注意自已的草图,你有没有不会画的地方?
请学生互相讨论探究。
三、自主作画、付诸实践
1、把各自的校园草图“画”在稿纸上。
2、交流展示。
四、学生创作。
五、评价小结
1、展示作业。
2、师点评,总结。表扬优秀作品,鼓励进步者,倡议保护我们校园环境。
四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活动目的:
1、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设计汽车造型。
活动准备:
学生:几何图形纸片、各种纸盒、胶水、剪刀、小贴画。
教师:美术教学课件、各种汽车模型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会唱的也可以跟着电视一起唱!
播放《小汽车真漂亮》歌曲动画
师:在刚才的动画中,你们都看到了哪些不同类型的汽车呢?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汽车是动画片里没有的呢?学生欣赏歌曲,认真观察。
学生:客车、货车、面包车、吊车、救护车、警车等等。
通过欣赏歌曲,进入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启发学生回忆一些有特殊功能的汽车。
师:马路上的汽车有很多,它们的品牌不同,样式不同,颜色不同,非常漂亮。我这里有一张在停车场拍来的照片,有很多漂亮的车,同学们想参观一下吗?
学生欣赏
师:这么多漂亮的汽车,看得我们眼花缭乱,那位同学了解这些汽车,请你给大家做一名讲解员,讲一讲它们的功能和特征好吗?
师:还有哪位同学知道其他功能的汽车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在介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汽车时,会加进自己对汽车的情感,能介绍的更全面,更生动。从而对画汽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了解汽车构造
师: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种类和不同功能的汽车,使我了解到了很多汽车的知识,现在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你们能找出这些汽车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吗?
(出示4幅不同类型的汽车图片)引导学生从众多不同的汽车中找到共性,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寻找图片中汽车的共同点: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
教师总结:汽车的造型虽然千奇百怪但是都有发动机、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必要的设施,所以这些都是设计师在设计汽车时不可缺少的元素。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也来做一会汽车设计师,体验一下亲手设计一辆自己喜爱的汽车得快了吧!
三、分析汽车的设计方法
师:假如你是汽车设计师,你设计的汽车将有哪些设施和功能呢?学生思考......师:在设计图纸上怎样把这些功能表现出来呢?
教师讲解消防车的设计过程:
比如,消防车救火需要很多水,设计师就设计了一个很大的水箱来满足它的需要。车身的红颜色,使它与其他车辆相比起来既独特又醒目。
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想法。
四、学生设计
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一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对人们有利而无弊吧!
提示:
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评价组织作品展评
五假如我是巨人
活动目的:
1、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创新的能力。
2、引领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想象中培养个性,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
活动准备:
课件《格列佛游记》、格列佛和小矮人图片、范画(1)(2)、画框、录音机、磁带(春天在哪里)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人物:
1、格列佛
2、西西里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看!
师:看看他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生:格列佛大,西西里小。
师:能不能根据他们的外形特点给他们起个名字呢?
生:格列佛叫巨人,西西里叫小矮人。
师:猜一猜巨人会有多大?(教师把巨人图贴在黑板上,小矮人站在巨人胳膊上)
总结归纳: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二、讲故事
师:小矮人和巨人之间发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你听过吗?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
师:一天,格列佛乘的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浪,格列佛和船员纷纷跳海。当格列佛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身上被绳索绑着,身边还站着一些小矮人,他们有的还往格列佛的身上射箭呢!但是格列佛宽厚的原谅了他们。渐渐地,格列佛和小矮人成了好朋友。看,小矮人还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呢!不久,小人国遭到了邻国的攻击。格列佛制止了战争并劝说国王不要攻打别的国家。后来,他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师:你们说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勇敢、善良、爱和平、威力大„„
师小结:对!格列佛是一个勇敢、善良、威力无比的巨人,老师还带来了两位巨人朋友,看看他做了什么?
师:老师也想画一个站立的巨人,放在画框里,怎么摆放好呢?谁来帮帮我?(出示画框,学生板演)
师:看看这幅画面完整吗?
生:不完整。
师:你认为添点什么能使画面更丰富呢?
生:大树、太阳、小草、小花„„
三、学生创编想象故事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你就是一个威力无比的巨人,你会用自己的能力帮助身边的人做点什么呢?现在你就想一想,想好后讲给你身边的同桌听听。
四、学生创作
师:同学们讲得可真精彩,那能不能把你想的故事用画笔画出来呢?
五、评价小结
六 我像大师一样画
活动目的:
1、体验创造乐趣,学习大师布局画面的规律。
2、用不同材料和方法有创意地制作新的画面。
3、能欣赏评价大师、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4、根据大师的创造性,描绘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范画、彩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画
听话方式画一个坐着的人和一把椅子。
1、学生听画,请画一个坐着的人,什么人?什么装束?我不知道,你知道。发挥想象,画出你最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
2、请画一张给这个人坐的椅子。什么式样,你最有发言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不同的人、椅子。
3、把这些图片组合起来。
出示多幅图片和马蒂斯作品结构进行比较。说说他们最相似的地方在哪里?
教师总结得出:位置不变,形象变了。(即主要结构相同:物体的大小、前后关系)
二、欣赏马蒂斯作品,感受大师作品
1、学生欣赏、感受,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马蒂斯画中的内容。
2、教师介绍有关的作品和马蒂斯的风格,让学生对马蒂斯有进一步地了解。
3、进一步丰富画面内容。
根据组合的画面,进行再创造。(说说你的这两个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干什么?周围有些什么人?)
三、学生练习作画
可同桌合作,组合两组人物,作适当添加。
四、评价小结
1、请学生介绍。
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画。
2、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请学生谈谈作画体会、收获。
七 我们都会做家务
活动目的:
1、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感受劳动动态美。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及要领。
3、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中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活吗?爱劳动是我们每位同学都应该具备的美德,今天就请同学们画幅“做家务”的创作画。
二、欣赏:
图1:这是一幅反映军民生活的画面,一个小红军正在帮老奶奶挑水,小红军由于个子太小,挑着满满的一桶水过门坎很吃力,老奶奶过来帮忙。作者选取了老奶奶和小解放军来重点刻画,舍弃了其它的劳动场面,重点突出,表现出军民亲密无间,血浓于水的感情。
图2:这是一幅题为桃李情的画,画面表现的是三个小学生冒雨去探望病中的老师的情景,探望病人的场面很多,而作者唯独选取了一个雨天,三个小学生在门外紧张地向病房里探望的场面,更能深刻地表现师生间深厚的感情。
二、创作提示:
(1)选材
(2)勾画人物
(3)添画背景
(4)涂色。
(5)整理完成。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先画人物,再添加背景。
2、主体人物要突出,不能画得太小。
3、动态特征要明显。
四、评价小结
1、展示作业。
2、师点评,总结。
八
游太空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创作游太空后的想象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2、鼓励学生立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宏愿,为人类多作贡献。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太空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太空中有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有九大行星,金、木、水、火、土、海王、天王、冥王、地球、慧星、卫星、月亮......)你们想去游览吗?好!这节课张老师就带你们去游览一下。(出示课题)
二、认识太空
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比如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祖冲之、张衡„„。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取得了很多成果。那么,人类是怎样从地面上到太空,在太空又是怎样探测太空世界的呢?
1、了解航天发射中心。(出示西昌航天中心图片)
2、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
3、了解各种卫星、探测器。
4、播放配乐游太空录像(老师简单介绍)
三、学生讨论怎样游太空。
问:太空景色很美,你准备怎样游太空?请突出“游”的方法。
1、坐上各种飞行器。
2、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飘来飘去)。
四、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在太空见到什么?
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2、看一些作品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想的?
(1)太空植物研究所,想美化太空世界。
(2)小朋友坐飞行器登上太空。(最主要的是哪个?)
(3)穿上太空服上太空,有各种星球、探测器、太空真是一个非常热闹的世界。
五、小结。
1、展示作业。
2、师点评,总结。
九画画古诗大意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
2、初步了解文学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并讲授新课:
1、找同学起来背学过的古诗。
2、找同学解释上一位同学背的诗的大意。
3、教师补充同学解释不足的地方。并写出诗中所描述的景物:花,小路,蝴蝶,黄莺。还可能有的景物:树,房子,诗人,篱笆等。并总结: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传统历史宝库中的瑰宝,诗人们往往用短短的几句诗就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如果让你画下来,你会怎样画呢?
4、让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如何构图。
5、找三位同学到黑板上画画自己的大体构图。底下同学从一数到十,讲台上的同学必须画完。
6、让同学讲解自己画的构图,请在座同学评一评:谁画得最好,然后每位画构图的同学奖以不同的分数。
7、谁能再上来画一画自己的构思?
8、教师总结:因为每人对诗的理解不同,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表现这首诗。
9、欣赏范作:
《寻隐者不遇》,《春夜喜雨》,《小池》,《宿建德江》等。
讲解如何在画面上配诗:诗的位置、书写方向、格式等。
三、布置作业:根据你学过的古诗,选取一首画一画诗的大意。
要求:1)先读懂诗意。2)构思。3)绘画。
四、小结
1、展示作业。
2、师点评,总结。
十 我的生日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记忆的形式表现生日场面(情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能力。
3、锻炼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祝你生日快乐》歌曲,问: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要过生日,每过一个生日就意味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同时我们在欢庆生日的时候也要想到:为了我们的诞生、成长,母亲付出了很多很多。所以,我们在过生日的时候不能只想着自己快乐,还要多想想母亲的辛苦。
问:你的生日是怎样度过的?都有谁和你一起过生日?什么地方?
二、欣赏:
分析同学的作品:
1)过生日的场面(景)。
2)人物活动动态。
三、探讨绘画步骤:
1)构思
2)先画人物后画背景,也可以先画背景后画人物(提倡用彩笔直接画)
3)上色。
4)调整完成。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五、小结:
评价作品。
十一 小精灵的王国
__蔬果想象
活动目标:
1、观察和了解各种蔬果的造型的色彩。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计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讨论:
你能说出平时吃的蔬菜和水果吗?西红柿、大白菜、青椒、苹果、西瓜、„„这些蔬果外形有哪些特点和漂亮的颜色呢?
二、启发想象:
现在让我们来变魔术,让这些蔬果变成小精灵,有眼睛、嘴巴、手、脚„„而且会哈哈大笑,会生气,跟小朋友一样。它们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比如,西瓜国王爱漂亮的苹果皇后呀。总之,小朋友可以充分的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张蔬果小精灵王国的故事。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加强画面的丰富性:当画面的主角画完后,小朋友可以在画面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空余的地方添加各种小精灵和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还可以用各种鲜艳的颜色让画面漂亮起来,使蔬果王国里的故事更有趣味。
四、小结。
1、展示作业。
2、师点评,总结。
十二 夏天什么样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夏天的印象与同伴交流,并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
哪个同学来夸夸夏天呢?
采用多种形式:儿歌、诗歌、图片、录像等。(学生展示活动前收集的关于夏天的资料。)
二、作品欣赏:
夏天的感觉真好,那么美丽!有人是这样表现的„„(出示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别人在表现夏天时采用的方法。)让我们也试着画画夏天的样子吧!
三、交流想法:
说说自己准备怎么表现夏天的印象。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来画“夏天什么样”。
五、作业评价:
1、展示作业。小组内先自评,再互评。
2、师点评,总结。
十三 复活的恐龙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表达思想,开拓想象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
2、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进行“异”的创新。
3、运用色彩关系装饰画面。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群巨大的动物,那就是恐龙,它们和自然朝夕相处,快乐地生活着。由于地壳的变化,亿万年后,人们见到的只有博物馆陈列的恐龙化石了。虽然这样,恐龙却被我们小同学所宠爱,许多同学都有恐龙的玩具、书籍、动画片„„
可是有一天,如果所的的恐龙又都复活了,人们会怎样对待真的恐龙呢?你还会和它们做朋友吗?你还会喜欢它们吗?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引导学生将脑海中对恐龙时代印象的积累,转化为语言形象的描述,开动头脑中存储的图形,情节性组合构图。
二、作品欣赏:
通过点、线、面及色彩的组合装饰画面,可采用细密的装饰线进行描绘,以增加画面的感染力和装饰效果。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一味模仿别人的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四、小结。
1、展示作业。
2、师点评,总结。
十四 中国龙
活动目的:
1、理解中国龙的造型特点,欣赏有关的龙的艺术品,并以合作创造的形式共同创造一条龙的形象。
2、收集,认识,理解,欣赏,交流,体会,感悟,创造。掌握一系列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
3、走进中国龙文化,体会中国龙精神,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活动准备:
1、课前师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传说、生活用品、艺术品等。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巨龙巨龙你擦亮眼》,理解中国与龙的关系。
1、欣赏,教师带领学生跟MTV一起唱并表演。
2、谈话:巨龙指的是什么?擦亮眼又表示什么?
3、讨论。
4、小结:巨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多少年来,由于政府的无能,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备受欺凌,甚至于成了“东亚病夫”。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经过自己的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终于站起来了。但是,我们时刻要记住,落后就会受欺负,所以必须时刻擦亮眼睛,一代一代的努力,让我们的祖国成为真正的东方巨龙。
二、认识龙,理解龙的造型寓意
1、谈话:你见过真正的龙吗?能用语言说说龙的造型特点吗?
2、出示龙的图片。龙是中国的劳动人民想象中的神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希望。仔细观察龙的造型,你发现了什么?
3、检查课前准备工作。你知道哪些龙的造型知识?具体说说。
4、讨论交流:劳动人民这样创造龙有什么寓意吗?――集中众多动物的特点与精华,赋予龙以神性,以寄托他们的厚望。
三、欣赏有关艺术品,了解龙的图案的运用。
1、你去过北京故宫吗?知道故宫是谁住的?一起去走一走?
2、播放录象资料:《故宫中的龙》
3、讨论交流:为什么在皇帝住的地方会有这么多的龙的图案?几乎遍地是龙?
(了解: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在劳动人民眼里,惟有龙的形象才能显示皇帝身份的尊贵与显赫)
4、在民间,也有很多龙的图案。欣赏:云龙纹葵花镜(唐)汉代的瓦当、赵洲桥的石栏板等一些室内工艺。
5、、你还在那里见到过龙的图案?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帝王时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龙的图案出现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6、欣赏众多龙的图案。感受多种形式表现下的龙的造型之美。
四、尝试创造表现,过“龙节”,增强感受与记忆。
1、观看影视资料《舞龙灯》:觉得有趣吗?你见过真的舞龙灯吗?说说你的感受?你对龙灯了解多少?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或与龙有关的节目与活动?赛龙舟等。
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今天我们也来过一个龙的节日好吗?
4、怎样创造一个龙或者与龙有关的形象?用什么做?怎么做?
5、交流
6、学生创造实践,指导。
7、要求:抓住龙的特征,尽可能的美化形象
五、表演展示
十五 我的梦
活动目标:
1、通过画“梦”,加深学生对生活情景的美好回忆,提高独立思考和组织创作情趣。
2、强化学生记忆和鼓励想象力,培养学生表达生活的能力及初步的向往启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做过什么样的梦?谁能为大家讲讲梦中的事情?
请学生谈谈。
二、欣赏作品。
1、俄国画家夏加尔的作品《我的我的村庄》。
2、小朋友的作品。
三、启发谈话:
梦的世界千奇百怪,你的梦是什么?是飞跃彩虹,成为无所不能的超人?还是梦到怪兽,吓出一身冷汗?每个人都做过梦,更有着自己的梦想。你能回忆起你做过的最有意思的梦来吗?用你的画笔把它们表现出来。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创作提示:
1、你梦见或你梦想的地方是哪里?
2、你梦里遇到的人和事与日常生活的有什么有一样?
3、描绘梦的色彩可以很不一般。
五、作业评价。
十六
画成语
活动目标:
1、通过画成语,让学生熟知一些成语故事,了解绘画创作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通过了解历史,加深学生爱国热情。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汉语成语和语言故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成语故事和语言故事不但风趣易懂,而且让人回味无穷。你喜欢哪个成语或语言。
三、学习新课
1、找学生选一个成语故事,把它讲给同学们听。
2、根据故事情节,讲讲作业步骤:
以“拔苗助长”为例:
(1)构思(选主要的故事起因、发展、结果等情节)
(2)画稿
(3)上颜色
可采用没彩的形式。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自选一成语故事,按其中的主要故事情节,按其先后,画成小连环画。
五、小结
1、展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