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语文教案(共5篇)
1.六下语文教案 篇一
六(下)语文教案 1-4课
1、长江之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体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到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与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梳理出需要理解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精读品味作好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歌曲《长江之歌》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激趣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齐读题。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你们对长江有哪些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 3、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歌词豪放,歌声雄浑。“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4、欣赏《长江之歌》,交流感受: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画出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查字词典来理解)。 (4)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了解自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已经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冲洗、清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 (3)指名分节读文,读后师生评议。 3、引导质疑。 三、感情朗读,读懂大意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比赛朗读。 3、小组赛读。 在学生读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作相应的点评和朗读指导。 4、交流大意: 第一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5、找找中心句。 6、齐读课文。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交流识记方法。 2、钢笔描红。 五、作业 1、抄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热爱 依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收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1、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背诵课文。 2、联系上下文细细体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感情朗读课文。 2、导入课文:作者赞美、依恋长江的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观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 1、看了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所以作者说――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学生齐读这句话。 2、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你想了解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全班交流: ①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②“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二)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第一节,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全班交流: (1)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2)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指导朗读。 指导朗读第一个分句要柔和些,因为长江是“走来”。读第二个分句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3、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1)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2)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3)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节。 (三)精读第二节。 1、学生默读第二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自己思考后与同桌讨论一下。 2、全班交流: (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2)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三、朗读全诗,总结探究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课文中为什么用“你”,你读着有什么感受? 四、练习背诵 练背、互背、指名背、齐背。 五、作业: 1、根据拼音写汉字。 dí 荡( ) 启( ) 汽( ) ( )确 gài 灌( ) ( )括 补( ) 覆( ) 2、修改病句。 (1)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2)妈妈买了许多食品、苹果、梨子和水果。 (3)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具。 (4)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 )主题歌歌词,文中的“你“指( ),文章采用第( )人称来写的。全诗赞美了( ),表达了( )。 (2)“我们( )长江,你是( );我们( ),你有( )。”这句话在文两次出现,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 4、写几句有关长江的诗句。 5、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 多姿多彩 1、长江之歌 热爱 赞美 依恋 古老悠久 气势磅礴 力量无穷 2、三亚落日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神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理解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能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三亚落日。 2、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3、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本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课文却特意写了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4、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边找:三亚的落日有什么特点呢?找出句子。 5、交流,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画出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查字词典来理解)。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2.六下语文教材简析 篇二
一.教材编排。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共安排了7个单元,24篇课文,7篇习作,7个综合练习。
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课本按照《标准》的有关要求,继续在开头安排了有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系列之十二。
2.关于课文。
全册教材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并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第一单元为“壮丽山河”,安排了《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第二单元为“正义必胜”,安排了《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三篇课文。第三单元为“诗文精粹”,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读书要有选择》四篇课文。第四单元为“探索与发现”,安排了《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三篇课文。第五单元为“感悟人生”,安排了《天游峰的扫路人》《最大的麦穗》《山谷中的谜底》三篇课文。第六单元为“咏物抒情”,安排了《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三篇课文。第七单元为“师恩难忘”,安排了《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四篇课文。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范字,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巩固复习所学生字词语,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词语运用的能力。四是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
3.关于练习。
综合练习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以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形成系列。
字词句方面,以“语文与生活”为题,把字词句的训练有机地综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本册安排了以下内容:学习拟人句,认识一 1
些农具及其用途,体会不同的词语所表示的各种神态的笑,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了解商店招牌表示的经营范围和特点以及商品的分类,学习有关描写四季的诗歌和成语,读背几则孔子的名言等。写好钢笔字方面,仍然提供楷体范字,让学生描红、抄写一段课文,意在训练钢笔字的章法与行款格式。读读背背方面,分别从“诵读与感悟”“诵读与欣赏”“诵读与积累”等不同的角度,安排了诗歌、成语、古今贤文等,以帮助学生增加文化底蕴,积累语言材料。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我来当导游 ”“聊聊当前的热门话题”“漫话三国英雄”“漫话奇思妙想”“小小辩论会”“与××对话”“临别赠言”等练习,以训练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等能力。学写毛笔字方面,每次安排两个偏旁激起范字,让学生进行毛笔字的书写练习,以便他们从中揣摩、领会汉字的间架结构激起笔画特点,4.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
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我的成长册”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一系列过程,做成反映自己小学学习生活情况的成长册,记下自己六年来走过的足迹。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9.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0.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二)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三)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7个生字。
2.能够按笔顺准确默写生字114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四)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五)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连贯完整的话。
3.能救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推敲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获得的,其褒贬色彩多是约定俗成的,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这就要求读者更多地借助于具体语境来加以体会。.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文章的表达方法不同于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特点是知识性的,表达方法是综合性的,它涉及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可以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等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是实现以读促写的重要途径。.以读书为主线,加大思维训练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学生的眼球从美丽的图画转移到优美的文字,在与文本的对话及同学的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并适时移情,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加强语言积累,积极运用积累的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整个小学阶段积累的大量词汇、名言警句、富有表现力的优美语段,只有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不断地被调用,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化底蕴。
四.教学建议。
(一)扣本备教 —— 深入研读教材.深入研读教材。
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究起来,大都与教材理解把握不到位有关。老师们在钻研教材时往往存在三个误区,即:过于依赖教参,缺少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过于关注教法,缺少对目标的准确把握;盲目拓展延伸,忽视教材自身资源的挖掘。
如何研读教材呢?“三读教材”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做法:
一读,和作者对话,领会文本主旨;
二读,和编者对话,把握教学意图;
三读,和学生对话,预设学习活动。
“一读”,即教师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把教材当作一篇读物,像平时读书、看报那样,读出你的体会、联想、感悟及受到的启发。“二读”,以教者的身份读教材,把握本年段的要求和本组课文的语言训练内容,领会编辑意图。要引导学生读懂什么,体悟什么,感受什么,在入情入境的细研中逐渐明晰起来。“ 三读 ”,就是要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揣摩学生的阅读过程,体验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运用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在脑海中想象教学活动情景。“三读教材” 实现了教师与作者、编者、学生的“三者对话”,“深入”为“浅出”找准了出口,更让“浅出”因深入的发掘而内蕴充沛。.注意区分不同文体。
在对不同文体课文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有所区别。诗歌宜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描述的情境,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熟读成诵。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如《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这样,就能避免不同文体的课文教法大一统、抓不住不同体裁文章特点的局面。
当然,具体到教学某一篇课文的侧重点,则要因文而异。同样是写景的课文,课文不同,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烟台的海》是按季节的顺序描写景色的不同的,教学时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重点。《记金华的双龙洞》具有按游览顺序写的特点,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学习、借鉴这种写法。《三亚落日》则以拟人化的手法,动态地展现落日美景,可以引导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熟读背诵,积累内化。.重视单元备课。
苏教版第三学段的语文教材采取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即每一单元,是围绕同一主题来设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应有一个整体的观念。要认真研究单元的组合、各部分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发挥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协同作用。如二单元安排了《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三篇课文。围绕“正义必胜”这一主题,《卢沟桥烽火》描述了正义与邪恶在卢沟桥边的较量,展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动人画面;《半截蜡烛》展示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与爱国情怀。战争期间,不仅仅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有侠骨柔情、菩萨心肠。《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体现了编者机巧的慧心,揭示了拒绝战争,渴望和平才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单元模块的教学中,要把单元模块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行通盘的规划和设计,在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仔细选择单元整合的切入口,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我评价、丰富精神、陶冶性情的能力。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可以从情节入手,让学生欣赏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人物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来把握人物形象;可以从品味文章内涵入手,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如着眼于课外延伸.则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有关抗战题材的作品等。还可以通过收集图片、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将课内与课外,课堂教学与语文实践活动有机整合起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
(二)分类教学建议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学
(1)要切实完成本册“习惯篇”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弄明图意,懂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就是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学习语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2)要继续抓好以往各册教材所提出的各种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在课堂以及学生的语文实践中,常抓不懈,进行综合训练,始终抓紧抓实,防止“回潮”现象发生。
2.阅读教学
(1)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2)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切实加强对朗读、诵读的指导,让学生眼到、口到、心到,入情入境,触摸文中人物的内心,逐步加深体验和理解,加强记忆和积累,培养语感。要进一步加强对默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把“读”与“思”结合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运用思考和判断,接着择要记忆”。要引导学生在不断提高默读质量的同时,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相结合,切实提高阅读效率。
(3)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注重引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读物,阅读推荐作品和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读整本的书,鼓励上网浏览,广采博闻,开阔视野,让学生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快乐。
3.综合练习教学。
应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尽量让学生当堂完成。所设各题,可能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的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口语交际练习要尽力创设双向、多向互动的情境,并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4.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3.六下比例教案 篇三
第一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与比例的关系。
2.在举例、分类、观察、比较、抽象与概括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国旗画面,三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你知道这些国旗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
2.课件出示国旗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天安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5m,宽10/3m 操场升旗仪式上的国旗:长2.4m,宽1.6m 教室里的国旗:长60cm,宽40cm.这些国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长和宽中却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国旗的知识来学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比例的意义。出示P40主题图,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写出不同场地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之后学生汇报、交流。观察写出的比,想一想,这些比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比的式子可以怎样写?(可以用等号连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因为它们的比值相等,说明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之后,老师概括比例的意义0:40,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叫做比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概括一下比例的意义。交流后让学生勾画P40概念,全班齐读。
那么,怎么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生独立完成P40做一做。刚才我们先写了比,然后又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个数)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⑴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 2.4 : 1.6 = 60 : 40 ↑ ↑-内项-↑ ↑
∣___外项 ___∣
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2.4/1.6=60/40。⑵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先观察比例的两个内项与两个外项,再算一算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4×40=96 1.6×60=96 2.4×40=1.6×60)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否也存在上面发现的规律?(存在)
是不是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都有这种规律?小组合作,举出这样的例子。(学生自由列举)通过探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小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⑶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让学生完成P41做一做,反馈后引导学生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不仅可以应用比例的意义,还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应用:P43 2.3.四、小结: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几种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解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解比例。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习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3.让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解比例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解比例的依据,能正确地解比例。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有关知识,请你判断一下,下面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课件出示)
2:3 0.5:0.2 0.6:0.8 1/3:1/10 3:1.2 4:6 2/3:1/5 3/5:4/5 讨论交流:什么叫做比例?刚才那些同学的判断对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2.填空并说明理由。
1:3=():()3:8=9:()
因为与1:3比值相等的比有很多,所以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只要比值是1/3就可以了。5:3=9:(2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是8×9=72,外项积也应该是72,72÷3=24,所以括号里填24。
3.借题导入:3:8=9:()中的未知项也可以用x表示,写作3:8=9:x,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出示例2,读题,学生弄清列式及解题根据,自主尝试解答,之后汇报交流,老师指名学生板演并交流列式及解答根据。(先列出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积=内项积”把比例改写成方程,然后解方程。)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m。X:320=1:10 10X=320×1 X=(320×1)/10 X=32 答:这座模型高32m。
2.教学例3,探究分数形式的比例的解法。
出示例3,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解题思路和方法,老师结合学生汇报进行板书。
3.总结解比例的过程:解比例首先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根据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三、巩固应用:
1.P44 8.(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P44 9.10.11.(指导学生先列比例,再解比例)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谁能说说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设未知数为X,再列比例,最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未知项)
第三课时
正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2.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正比例的简单问题。3.通过观察、实验、计算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5.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6.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商店里有两种包装的袜子,一种是5双一包的,售价为25元,一种是8双一包的,售价为32元,哪种袜子更便宜?
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提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求出袜子的单价再进行比较)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的?(单价=总价÷数量)如果单价不变,商品的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正比例。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学习正比例的意义。
⑴出示例1表格,让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思考表中有哪两种量?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表中有数量和总价两种量,数量增加,总价增加;数量减少,总价减少。数量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总价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数量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总价也随着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⑵认识相关联的量。
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叫做“相关联的量”。2.计算表中的数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⑴计算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值,看看有什么规律。
0.5/1=1.0/2=1.5/3=2.0/4=2.5/5=3.0/6=3.5/7=4.0/8,比值相等。⑵说一说,每一组数据的比值表示什么?(铅笔的单价)
⑶让学生用公式把铅笔的总价、数量、单价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⑷明确成正比例的量及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y和x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y/x=k(一定)(老师板书)3.列举并讨论成正比例的量。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让学生说一说。(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长方形的宽一定,面积和长成正比例)
⑵小结:成正比例的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哪个条件是关键?(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它们的比值不变,这是关键。)4.认识正比例图像。
⑴课件出示例1表格及正比例图像,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和图像,你发现了什么?(每一个数量和相对应的总价组成的一组数在图像上都体现为一个点,这些点连起来是一条直线;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
⑵把数对(10,5.0)和(12,6.0)所在的点描出来,再和上面的图像连起来并延长,你还能发现什么?让学生操作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两个点与上面的图像仍能连成一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得到的都是直线。)⑶从正比例图像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由一个量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可以直观地看到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情况)⑷利用正比例图像解决问题。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买7只铅笔总价是多少元?20元能买多少只铅笔?(3.5元;40只)
小明买的铅笔的数量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是小丽的几倍?(在单价一定的情况下,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小明买的铅笔的数量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也应是小丽的2倍。)
三、巩固应用
1.P46 做一做,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交流。2.P49 2.师生共同完成。
3.P49 4.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并集体订正。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反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的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它能装水多少立方米?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反馈。你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气肿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正比例;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2.引入课题
如果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二、新授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的量。
课件出示P47例2,引导学生汇报:表中有哪两种量?(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杯子的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升高)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都是300,是一定的,也就是底面积×高=体积(一定))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反而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反而升高,并且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把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在自主学习中理解、掌握反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
让学生阅读P47内容,交流自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再结合教材内容,说一说反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标示(xy=k(一定),老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强调乘积一定)
3.在对比学习中明确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异同。
课件出示例1和例2,比较交流: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且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不同点是正比例关系中比值一定,反比例关系中乘积一定。)4.举例,进一步深化对反比例的认识。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例;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
5.在合作探究中了解反比例图像。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反比例图像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利用例2的数据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画坐标系,描点,连线。之后汇报:反比例图像是曲线。
三、巩固应用:P4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正比例与反比例有什么异同点?
第五课时
比例尺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以及将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3.能根据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
4.使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纸面和中国地图同样大小的北京地图,观察并交流这两幅地图有什么不同?(名称不同,一个是中国地图,一个是北京地图;比例尺不同)同样大小的纸面,为什么一张能表示出整个中国,而另一张只表示出一个城市?(作图时,选定的比例尺不同)
2.导入:什么是比例尺?它是比还是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学生自学P53例1上面的内容,了解比例尺的意义。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之后讨论交流。明确:⑴什么叫做比例尺?⑵比例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时按照实际尺寸无法绘制平面图,这就产生了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比例尺。)⑶比例尺有什么作用?(放大和缩小两方面作用)⑷比例尺是比还是尺?(是比,不是尺)⑸比例尺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观察实物地图(一副地图的比例尺是1:00000000,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0∣__∣50km ,了解比例尺的两种形式。)第一个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00000。第二个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一小格表示图上距离1cm,0后面第一个数表示图上距离1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两小个表示图上距离2cm,0后面第二个数表示图上距离2cm代表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单位看最后那个单位,以此类推)3.学习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的方法。
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先让学生独立改写,再指名板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结合学生板演,归纳改写的方法。4.课件出示机器零件图,认识放大比例尺。
⑴观察机器零件图,思考:这副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这幅图的比例尺与我们之前接触的比例尺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比例尺是2:1,表示图上2cm相对于实际距离1cm,之前接触的比例尺,比的前项为1,这幅图的比例尺比的后项为1)
⑵小结:在绘制比较精细的零件图时,经常需要把零件的尺寸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我们刚才学习的就是放大比例尺,放大比例尺通常后项为1。5.自学例1,知道怎样求比例尺。
⑴学生独立阅读例1后思考:求比例尺需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求比例尺要用哪个公式?求比例尺应注意什么问题?
⑵交流汇报,提炼方法。
⑶小结: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出它们的比值就是比例尺,求比例尺之前,单位一定要统一。
三、巩固应用:
1.P5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汇报。
2.P56 1.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和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让学生试做后再集体反馈。
3.P56 3.在书上测量,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比例尺,能熟练地求出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合作探究,运用方程解决比例尺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比例尺绘制平面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
⑴什么是比例尺?关于比例尺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从对比例尺意义的认识,对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等方面回答)
⑵说一说下列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比例尺的实际意义)①比例尺1:250000 ②比例尺80:1 ③比例尺0∣__∣20∣__∣40km 2.导入新课
回顾完上节课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学习新的知识。老师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二、新授
1.教学例2,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课件出示例2,读题后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思考交流,如何求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设实际距离为xcm,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根据比例的意义,直接用图上距离7.8米乘比例尺中的400000,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设的实际长度要以“cm”为单位?(因为图上距离的单位是cm,只有图上距离的单位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了,才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列比例尺的依据是什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400000表示什么?(实际距离400000cm)。
之后让学生独立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再指名学生板演: 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cm。7.8/x=1/400000 x=7.8×400000 x=3120000 3120000cm=31.2km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31.2千米。
巩固拓展:如果在比例尺为1:400000的规划图上,地铁1号线上的某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千米,那么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1千米=100000厘米
解:设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xcm。x/100000=1/400000 x=100000÷400000 x=0.25 答: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25cm。
2.教学例3,根据比例尺画平面图。
出示例3,读题,你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画出平面图呢?(引导学生明确,若想画得准确,应按照题目中给定的比例尺求出三个同学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分别求出三个同学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后,学生动手画图,老师巡视指导,之后反馈集体订正。小结概括根据比例尺画图的一般方法:
⑴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⑵根据数据,画出图形。
三、巩固应用:
1.P55做一做,引导学生说一说绘制平面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绘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再完成本题。
2.P57 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3.P57 8.填写后,说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4.P57 9.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第七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各边按照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教学难点:掌握把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感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⑴观察、感受。出示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纸卡,提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小5号字,看不清楚)然后老师把它放在投影仪上,调整缩放键,逐渐调大,再问纸卡上写的是什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纸卡上的字之前看不清楚?而现在又看清楚了呢?(因为字被放大了)2.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出示P59主题图,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图2、3、4)哪些是把物体缩小?(图1)。今天就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一起来探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探究把图形放大的意义和方法。
⑴课件出示例4,思考并交流: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要画的图形的每条边都是原来长度的2倍,要着重提示学生注意2:1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而不是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⑵以正方形为例,具体画图时应该怎么做?正方形原来的边长是3个单位长度,现在按2:1放大后,边长应该是6个单位长度。学生独立画图,老师巡视指导。⑶完成例4。
①怎样画长方形?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再画长方形。②怎样画三角形?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连接两条直角边的端点。
⑷引导学生观察放大后的图形和原图形。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图形变大后,内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形状不变;图形的各边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2.合作探究,理解图形缩小的意义和方法。
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方格纸上画画看。(引导学生明确这三个图形按相应的比缩小时,边长应该是多少,从而得出结论:图形变小,形状不变)学生动手操作,画出缩小后的图形,之后交流各自的作品。3.归纳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变化特点。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异同?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三、巩固应用
1.P60做一做,学生画好后,同桌交流。2.P63 1.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同时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经历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准确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铺垫
出示⑴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⑵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提问: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如何变化?成什么比例?学生讨论后回答。2.引入新课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应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老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例5主题图,学生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指名学生完整叙述题意,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例5的问题。算术方法:28÷8×10 正比例知识解答:(用水的吨数和水费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费与用水吨数的比值不变,可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28/8=x/10 8x=28×10 x=280/8 x=35 答:李奶奶家上月的水费是35元。
拓展: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解:设上个月用了xt水。28/8=42/x 28x=42×8 x=12 答:上个月用了12吨水。2.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例6主题图,读题,让学生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例6。算术方法:100×5÷25 反比例知识解答:(每天的用电量和用电天数是相关联的两种量,每天的用电量与用电天数的乘积也就是总用电量是不变的,所以可用反比例知识解答。)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25x=100×5 x=(100×5)/25 x=20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拓展: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3.总结用正、反比例知识解题的思路。
结合例5、6解题过程思考,用比例知识解题时,应该怎样想?怎样做?用比例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列出等式?
小结:应用比例知识解题时,首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然后找出相关量对应的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最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板书:列出等式并解答)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成正比例根据比值相等列等式,成反比例根据乘积相等列等式。
三、巩固应用
1.P62做一做1.2题
⑴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⑵说出题中的等量关系。⑶利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2.P64 5.6.7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九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的圆、比例、排列组合等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3.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变速自行车变化出不同速度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自行车的种类,你有哪些了解?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自由回答。有普通自行车,还有变速自行车。
二、新授
1.探究自行车的速度和内在结构的关系。⑴猜测,自行车蹬一圈能走多远?
⑵分组讨论,怎样才能知道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可以蹬一圈直接测量。也可以计算得出。)
⑶观察讨论:前齿轮转过一个齿,后齿轮转过几个齿?你是怎样知道的?前齿轮转动一圈,后齿轮转动几圈?齿轮的齿数与齿轮的转数有什么关系?(前齿轮转过一个齿,后齿轮也转过一个齿,因为链条间的孔与前后两个齿轮的每一个齿相对应。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数。齿轮的齿数与齿轮的转数成反比例。)
⑷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蹬一圈的路程的公式。(蹬一圈的路程=车轮的周长×前轮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⑸实际操作、测量、计算,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蹬一圈直接测量,误差比较大。而根据车轮的周长乘后齿轮转数计算的结果相对准确)
2.研究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课件出示变速自行车的前后齿轮数表)
⑴提问:变速自行车的结构是怎样的?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变速自行车游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根据这个结构和前后齿轮的齿数,可以组合出2×6=12(种)速度,其中有两个速度相同,所以这种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11种速度。)
⑵质疑:蹬一圈,所走的路程与什么有关?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所走的路程与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有关。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的比值越大,蹬同样的圈数,自行车走的距离越远。
三、巩固应用
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7m,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能走多远?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出解题过程。
4.生命安全教案(六下) 篇四
生 命 安 全 教 案
崇阳县第六小学
目录
第五单元 健康生活 乐享生命
第十九课 酗酒的危害 第二十课 吸烟危害大 第二十一课 我是小男子汉了 第二十二课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第二十三课 痤疮的发生与预防第二十四课 防止冻伤 第二十五课 保护听力我知道 第二十六课 预防中暑 第二十七课 环境与健康 第二十八课时
雾霾 第七单元 快乐生活 悦享生命
第二十九课 我的班真棒 第三十课 老师 谢谢您 第五单元
实践演练
保护生命
第五单元 健康生活 乐享生命
第十九课 酗酒的危害
教学目标:
1、了解酗酒的危害。
2、懂得适度饮酒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园
同学们,大家可以上百度查一查“酗酒”的定义:酗酒涵盖了“酒精滥用”及“酒精依赖”。一般而言,如果一个人过度使用酒精而无法自我节制,导致认知上、行为上、身体上、社会功能或人际关系上的障碍或损伤,且明知故犯,无法克制,就达到“酒精滥用”的程度。若进一步恶化,把饮酒看成比任何其他事都重要,必须花许多时间或精力去喝酒或戒酒,或必须喝酒才感到舒服(心理依赖),或必须增加酒精摄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耐受性),或产生酒精戒断综合症,就达到“酒精依赖”的程度。
简言之,酗酒就是喝酒时失去了度。
1、请学生阅读课本第76页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二、智慧屋
酗酒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2、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四、训练场
1、针对“情境园”中的两个案例进行分组讨论,结合“智慧屋”的内容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
2、逢年过节,请朋好友欢聚一堂,为了助兴,假如有人劝你来一杯,你该如何拒绝?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教学后记:
第二十课 吸烟危害大
教学目标:
1、了解吸烟的危害。
2、懂得戒烟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园
同学们,我们处在一个物质、精神双文明的时代,就拿吸烟来说,国家明文规定,公共场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严禁吸烟。在咱们公交车上,过去有人吸烟,现在就没有了。那么,吸烟到底对个人及他人有什么危害呢?
1、请学生阅读课本第80页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二、智慧屋
1、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
2、青少年对吸烟行为认识的误区与事实。
3、防范被动吸烟。
四、训练场
面对课本中小明参加同学聚会所遇到的情况,你该如何帮助小明?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教学后记:
第二十一课 我是小男子汉了
教学目标:
1、了解青春期到来时的一些基本特征。
2、懂得正确对待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及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园
作为小男子汉,我们要为青春期的到来做好哪些准备呢?
1、请学生阅读课本第84页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二、智慧屋
1、男性第二特征的表现。
2、坦然的面对遗精。
3、小男子汉的责任。
四、训练场
1、议一议: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男生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课本中的判断题,作出你的选择。
3、读一读“锦囊小卷”。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教学后记:
第二十二课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2.认识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3.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孩子们,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食物?不喜欢吃哪些食物?有没有吃零食的习惯? 2.学生答。
3教师:饮食习惯对我们人体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大。有一种疾病就是由于膳食不当引起的,它就是缺铁性贫血。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这种疾病。(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
1.教师:那么什么是缺铁性贫血呢? 所谓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内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健康性贫血最为常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2.教师补充介绍全国儿童、少年患缺铁性贫血的数据统资料:约占15%。3.探讨其原因:偏食、吃零食、食物单调,或者患慢性副道疾病,影响营养宗的吸收。
4.了解其症状和危害:头晕、眼花、耳鸣、脸色苍、气急、易疲劳、注意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等现象。还影响生长发育。
5.如何预防,先让学生交流预防措施,教师总结: 首先是纠正偏食和R零食的习惯; 然后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最后还要多吃富:维生宗和铁的食物,即通过膳食营养来解决。6.如何通过调配膳食来预防缺铁性贫血?(1)学生列举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指生答。教师补充讲解: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2)具体预防措施,可以让学生先交流总结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板 6 书。
(3)相关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如餐后适当吃些水果,水果中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能促进铁的吸收。而餐后饮用浓茶,则因铁与茶中的躁酸结合生成沉淀,影响铁的吸收。另外,用铁锅烹调食物,对预防贫血大有益处。叶酸和维生素B Jl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质。新鲜的绿色蔬菜、水果、瓜类、豆类及肉食中,含有丰富的叶酸;肉类及肝、肾、心等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宗B Jl,但经高温烹调后,会使50%以上的叶酸和10%—30%的维生宗B J,遭到破坏。因此,生活中既要注意饮食多样化,又要讲究烹任技术,尽量避免过度蒸煮食物。
三、联系实际
1.教师:缺铁性贫血为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机体的肌肉、骨骸或其他器官,对铁的需求都比成人多。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对照今天学到的知识,你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需要做怎样的调整?(请学生回答)2.出示一个情景:让学生出谋划策。(小明总爱吃零食,又挑食。他个头明显比同龄人矮,学习成绩也差。你能帮他比出主意吗?)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2.教师总结:这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缺铁性贫血,还懂得了如何去预防。希望同学们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茁壮成长。
五、教学后记:
第二十三课 痤疮的发生与预防
教学目标:
1、了解痤疮(青春痘)的定义。
2、懂得正确处理痤疮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园
1、请学生阅读课本第92页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二、智慧屋
1、认识青春痘。
2、痤疮发生的原因。
3、怎样护理及调养皮肤。沉沉,疲乏无力。
4、热水洗脸。在冬季冷空气的刺激下,面部汗腺、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而遇热水时会迅速扩张,待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如此一张一缩,易使面部产生皱纹。
5、手脚冷冻用火烤。冬季手脚长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若立即用火烘烤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性淤血。轻则形成冻疮,重则造成组织坏死。
6、舔嘴唇防干燥:嘴唇干燥不舒服时,用舌头去舔,结果越舔越干,导致口唇皮肤粗糙变厚,嘴唇肿胀,形成“舌舔皮炎”。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黏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类物质,舔嘴唇时,犹如在嘴唇上抹了一层糨糊,水分蒸发后,这层糨糊发生干缩,感觉更干燥,直至造成嘴唇肿胀、破裂流血。
7、“全副武装”防冻疮:入冬,穿得太厚以御寒,会削弱机体对寒冷的适应力,而且因限制了运动,末梢血液循环不够,反倒更容易长冻疮。正确的作法是,衣物适当,多进行运动,经常搓手、跺脚,用热水泡浴等。
8、戴口罩保护呼吸道: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若依赖戴 8
口罩防寒,会使人体变得娇气,反而更易感冒。
9、喝烈性酒防寒:酒精并不产生热量。饮酒后,由于外周血管广泛扩张,热量通过皮肤向外散发,会使人觉得很温暖。但机体不正常的散热会使热量大量丧失,暖和的感觉最终会被寒冷所代替
三、教学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四、教学反思:
第二十四课 防止冻伤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防寒防冻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导入新课:
冬季,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我们如何做好人体的防寒保暖呢?本节课我们生活中一些防寒的误区。
一、安全导航线。
1、介绍安全事例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感知冻伤的危害。
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深沟村一名两岁三个月的孩子,被人藏匿两天后,遗弃在荒山野岭,手脚严重冻伤,因为没有所需的6万元医疗费,两只脚一天天溃烂,孩子在痛苦中煎熬。医院检查发现,孩子两只手、两只脚严重冻伤。两手十指指甲盖全部冻掉,左手小拇指冻掉。右脚脚掌、五指全部冻伤、坏死,左脚3个指头冻掉。
2、你还知道哪些冻伤的危害?
二、安全知识灯。
(一)冬季防寒误区
提问:在冬季里,你认为怎样才可以防冻伤?适时指出误区。
1、门窗紧闭
冬季门窗紧闭,减少了空气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但也导致不洁的空气增多,空气中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大量增加,对呼吸道有不良影响,使人易患感冒、咳嗽、咽炎等疾病。
2、皮肤发痒用手抓
冬天因干燥感到皮肤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则易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性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勤换内衣。瘙痒严重者,可服用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也可涂些炉甘石剂或肤轻松软膏。
3、蒙头睡觉
蒙头睡觉会使被子里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与不洁气体越来越多,醒后会感到昏昏
三、冻伤治疗。
通过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冻伤治疗知识。
四、安全小乐园。
莉莉最讨厌的季节非冬天莫属了。冬天多冷啊!穿多少衣服都感觉不到暖和,而天性爱动的莉莉每年冬天都不免被冻坏手脚耳朵。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莉莉如何防冻吗?
五、教学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六、教学反思:
第二十五课 保护听力我知道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保护听力的常识。
2、知道如何保护听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园
1、请学生阅读课本第96页的内容(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
二、智慧屋
保护听力常识
1、洗头、游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
2、异物进入耳内,切勿自行掏挖。
3、避免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塞。
4、当发现耳部不适,应尽快就医。
三、训练场
对课本中提出的5项问题作出你的判断。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教学后记:
第二十六课 预防中暑
教学目标: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防中暑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中暑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暑是怎么回事?
中暑是人持续在高温条件下或受阳光暴晒所致,大多发生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劳动、集会、徒步行走时。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等。
二、讨论:户外活动如何防止中暑呢?
小结: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2.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三、补充总结预防中暑还应注意哪些?
1.夏季课间活动量不宜大,要避免剧烈运动。活动量大流汗就多,容易中暑。2.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人们的睡眠不足,午睡能够有效地补充睡眠,同时可以避开中午高温期,减少中暑的可能,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能够保障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教学后记:
第二十七课 环境与健康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知识目标:初步掌握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白色污染的危害等相关知识。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美丽的自然带来愉悦的心情,愉悦的心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好的享受。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为的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很大的污染。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
2、星期天,老师让同学们对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请大家谈谈你们的调查情况?
师:看来我们周围也存在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你想知道这些环境污染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课题——破坏环境 危及健康(板书)
二、探究讨论,明确污染的种类、危害和根源
(一)阅读文本
请阅读课本,并思考回答以下问题(以分组讨论抢答的方式)
1、文中主要讲了哪几种污染?各有什么危害?
2、掌握各种污染的相关知识。
3、讨论探究造成这些污染的根源是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来一场抢答赛。请听规则: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具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哪个小组回答的问题好,就送给他一面小红旗,到最后,哪个小组的红旗最多,我们就送他“环保卫士”的称号,好不好?
(二)探究明理
1、以学生抢答的形式回答环境污染的种类 水污染 大气污染 食物污染
3、学生探究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 根源:人类活动
三、升华明理,感悟践行
1、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如何保护环境(教师适时点拨并总结)对自己:(1)丰富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对他人:(1)宣传破坏环境的危害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尽己所能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
(3)学生给市长提建议并交流(教师点评总结)
四、课堂检测和总结
1、以小组抢答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具体内容见课件)
2、这节课,第 组抢答的问题又多又好,他们就是我们的环保卫士,请组长谈获奖感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破坏环境,会对我们人类自身造成极大危害,所以,我们要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关键要从自身点滴小事做起,同时,要说服他人不要随意破坏环境。
3、师生一同欣赏一组优美的自然景观视频,进一步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五、拓展延伸
课后,每个小组办一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在班级进行展评,好的作品,将张贴到教室的交流平台上。
六、教学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七、教学反思:
第二十八课时
雾霾
教学目的:
1、认识雾霾
2、了解雾霾的形成
3、了解雾霾天气对人数生活带来了危害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幻灯片或视频
大家越往后看可能心情越来越沉重。原来雾霾的危害这么大,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发生。每个人都无法幸免,面对这样的危害性天气,我们该怎么办!逃避不是办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去了解它,并且找到应对的方法。接下来我们进入“平安导航”就一起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以学生抢答的形式了解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掌握环境污染有关知识和字词注
3、引导学生自读童话,指名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如雾霾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雾霾天气对人数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
5、交流反馈,教师梳理信息。
6、学习习近平安导航。
7、呈现平安童谣,理解相关要点。
8、指导熟悉成诵,当堂检测。
三、正视现状,寻找对策
1、惨重现状,令人深思(可观看视频或图片)我们来看看惨重的现状:一周内近半国土被雾霾覆盖 104个城市重污染。雾霾天气,表面看是一场天灾,可实际上它是一场人祸。我们每个人无形不如也成了雾霾的“帮凶”。
(可启发学生说说我们生活当中污染环境的事儿。)
2、模拟场景,现场劝阻:
(1)看到别人在焚烧垃圾,你怎么劝说?
(2)看到别人在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你怎么劝说?
16(3)爸爸坚持要开车接你上下学,你怎么劝说?
四、活动拓展,学以致用 “防范雾霾有招数”
雾霾来袭,你会采取什么绿色行动呢?想一想,说一说。
五、教学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六、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快乐生活 悦享生命 第二十九课 我的班真棒
教学目标:
1、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能保持和发扬。有自信心。
2、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为此而高兴。
2、懂得保持发扬自己的优点,并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反映自己优点的美术手工作品、奖状、证书等实物,2、教学器材:实物投影、铃鼓、花、瓶子、彩色纸、优点星、铅笔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么?在上节课中,大家发现了其他同学,身上的许多优点,而且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小榜样。而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说一说自己身上的优点,用事实证明你们棒,我也棒。同学们,你们说好吗?”
二、活动一。
游戏:击鼓传花话优点(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与长处。)导语:“下面呀,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玩一个“击鼓传花话优点”的游戏。在
游戏中,鼓声停的时候花落在谁手中,就请你勇敢地站起来大声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优点。而其他同学呢?请你们都当一回小评委,你们要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介绍得优点真是很出色,就请你们用热烈的掌声告诉他,真棒!准备好了吗?游戏现在开始。”
1、老师击鼓学生做游戏。
2、在游戏当中鼓励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即兴表演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优点。在游戏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寻找自己的优点,不要只注重学习与特长方面的长处。例如:我喜欢笑、我的朋友多、我爱看书、我踢毽子好等等方面进行寻找,拓展他们的思路,从各方面都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 18 强他们自信心。
(2)在优点展示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地给予积极的评价。(3)老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弱势的、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让同学们帮他们一起找优点,使他们也同样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小结:“在这个游戏中,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发现原来我们班的同学是那样的优秀,有这么多的优点。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活动二:
听听身边人的心里话。
目的: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而感到高兴,使他们在周围人的鼓励声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导语:“你想知道其他人是怎样夸奖你的吗?”
播放课件:学生点击自己的姓名就可以看到老师、家长、好友对自己优点的夸奖。
四、活动三:
我的优点多又多。
目的:进一步量化自己的优点,更加形象与直观地感到自己的进步,并为此感到高兴。
1、学生把自己的优点记录在优点星上,数数自己到底有多少优点,然后放在透明的瓶子中。
2、小组间进行交流,看看别人都有哪些优点。
3、提问: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
五、活动四。
目的:使学生懂得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并能向他人学习。
导语:“同学们,老师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的高兴。可是,你们知道吗?你记录在优点星上的优点如果不存在了,那么,这颗星星就会很快消失。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它们永远不消失吗?”
1、学生讨论回答:(板书:要保持与发扬自己的优点。)
导语:“对待自己已有的优点、长处要保持与发扬,这样我们的优点才会永远存在。如果我们只保持现有的优点,恐怕我们永远也不能进步。同学们,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优点越变越多,让瓶中的优点星不断变多,永远闪烁着耀 19 眼的光芒呢?
(1)小组讨论:如何让自己的优点变的越来越多呢?(板书: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
(2)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不仅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还要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的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使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学习别人的那些优点了吗?
(3)学生回答。
(4)提问:你曾经向别人学习过优点吗?觉得怎么样?
导语:“看来学习别人的优点对我们的帮助真是很大,它可以使我们不断的进步,也可以使我们的优点越变越多。请同学们赶快把自己的愿望写在这些彩色纸条上吧,它会激励你不断的进步。”(5)学生把自己将要学习的优点写在彩纸上。
六、总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呀!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使这些记录了你们美好愿望的彩色纸条,尽快地变成优点星,让你们的优点越变越多。我相信在大家的不断努力下,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七、教学反思:
第三十课 老师 谢谢您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情感,陶冶学生尊师重教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了解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学会体谅和关心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建立起民主和平等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写悄悄话,写出自己的想法、对老师的意见或指出不足等均可,把自己的留言投进班级的“悄悄话信箱”。
2、学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周围生活着许多人,那么你们知道在这些人当中谁最辛苦吗?(生答)
2.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响起??)3.这首歌是赞美谁的?(这首歌是赞美老师的)4.平时,我们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蜡烛、妈妈、阳光、园丁、雨露、春蚕??)
5.老师这么伟大,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应该怎么感谢他们?(板书:5。感谢您,老师)6.投影仪出示教学目标。二.活动一:老师很辛苦
1.上节课我们调查了解了学校的工作人员有各自的工作。讨论:你们知道老师们是怎样辛苦的? 2.汇报。
3.老师们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自由谈。
三.活动二:老师的故事
1.引导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中的内容。(1)学生看图。(2)自由说。
2.介绍一下自己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四.活动三:我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1.讨论:我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讨论之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并把本小组的结果写在页的方框中。2.全班汇报。
五.活动四:悄悄话对您说
将心中对老师的感激写下来,叠成自己喜欢的图形,放到班级的“悄悄话信箱”里。
六。活动五:心中的歌献给您
学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歌,在每节课前,献给每一位老师。
七、教学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打算?
八、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实践演练
5.六下语文总复习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原教学大纲、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1.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期中前所学课文内容,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点标点、对对子、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学会写景、物、事、发明)
4.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措施:
1、让每节课都是快乐的,有趣的,让每道题都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
2、注意实效性,注意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
3、注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少让学生死记硬背。
4、同时多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复习方法:
分类性复习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六下语文教案】推荐阅读:
六下语文试题上海12-09
六下语文教案及反思12-03
六下语文教学论文07-26
六下语文复习资料08-17
六下语文教学反思集07-02
六下语文课文复习资料11-05
新课标人教版六下语文08-02
鄂教版六下语文乐园复习要点及试题09-03
六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和《总复习》作业本答案06-25
六下综合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