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2024-09-21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精选8篇)

1.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篇一

《舌尖上的长春》电视节目策划书

背景浅析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迅速风靡于网络,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有温情,现在就跟着《舌尖上的长春》走进长春市的大街小巷,搜罗长春地道的美食。《舌尖上的长春》是继《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记录片之后的后续美食资讯类节目,更实现其为商家和消费者两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优秀的商家可以尽展己之所长,以此为基础展示自身特色美食功夫。而美食爱好者们则可以通过节目的推介,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接触到平时踏破铁鞋无觅处,只能通过口口相传难辨优劣,隐藏在长春街头巷尾的各种美食。节目设定

一、节目名称——《舌尖上的长春》

二、节目类别——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观众参与度高的一档本地美食资讯节目。

三、节目主旨——让爱美食的人走进节目 让看节目的人走近美食

四、节目目标 借助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的热点,重点打造一档精品的美食资讯节目,不仅仅做美食,还囊括了相关的综合资讯。力图达到“美食主动靠过来,观众自然看进去” 的效果,打造口碑,铸就精品。

五、节目定位 这是一档集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观众参与度高的一档各地美食资讯节目。将美食推介节目与菜肴烹饪节目于一身,力图更好的开发各地特色美食资源的服务资讯类美食节目,兼顾一

定的娱乐性质。采用立体全面的推介方式,为移动电视的观众提供优质精选的美食信息,商家现场展示、与美食爱好者们现场沟通交流。

六、节目形态——服务资讯类电视节目

七、节目风格 节目轻松、知性,提倡健康自然的乐活理念,不仅仅是推介美食、食肆,也将一种新的观念、想法带给观众。节目强调美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事物,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认识态度,乃至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自由的交流。

八、叙事方式 不同于谈话节目,但是叙事方式 会比较多样化。由于节目的目标主在于推介,其次是交流,同时力图兼顾娱乐性,而叙事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上随着每期节目所介绍的食肆各有特色,大相径庭,相应的节目叙事方式也就必须随之变化,不拘泥于形式以求更好的表现每家食肆的特质。

节目流程

一、单集节目构成 节目不会明确剥离细分出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但是会有较稳定的节目成分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片头、音乐 2.主持人开场白、简单迅速引入当期《舌尖上的长春》推介的美食、食肆 3.现场观众参与互动,协助或模仿厨师; 场外观众通过短信或网络平台参与节目 4.特邀嘉宾与观众试吃品尝,现场点评美食,分享心得体验、传播美食感受。5.结束、片尾

二、节目长度 每集5分钟(中间不插播广告)

三、播出时段 待定

节目的策划亮点

借助最近热门的《舌尖上的中国》,一切围绕对具体美食、食肆的推介展开,抓住 这个时间,把节目的名气打出去。《舌尖上的长春》不仅仅是向观众推荐优质美食的服务资讯节目,其相关介绍细腻丰富,另外还邀请了相关食肆的厨师进行现场烹饪展示。现场观众均可以参与 其中,互动、品尝。而《舌尖上的长春》节目特点还具有以下三点: 1.指导性——节目组搜索并筛选了本地大量的美食信息,将其中最优质的挑选出来呈 现给观众。这些食肆的信息丰富翔实,极其具有指导意义。2.互动性——节目设置中不仅有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并且还有介绍商家和美食的 VCR 短片,也邀请了厨师现场烹饪,更有观众互动参与,品尝与鉴赏。3.娱乐性——有精心制作的短片,大厨现场的烹饪表演,观众的互动游戏,场外参与,节目更富参与互动性。

2.舌尖上的中国策划 篇二

舌头呢,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能体察百味,感知冷暖。从母亲那儿的第一口乳汁,到长大旅途中的每一顿饭菜,舌尖,尝到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深深埋藏在味道里的岁月与情感……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亲人的味道,朋友的味道,交织在舌尖,奏出甜蜜或思念,盈满整个人生。

这,也是我所理解的“舌尖上的中国”了。相信大多数人看完《舌尖》,最大的感受就是饿,而也为劳动人民沟壑纵横的皮肤感到心酸。《舌尖》最吸引人的一点,绝不是告诉你什么好吃,而是告诉你在哪儿吃,和谁吃,怎么吃,乃至要用怎样的心情与态度去吃。看《舌尖》看得眼泪汪汪的,断然不只我一人。不是为了尝不到的美味,而是被那句“家乡味儿”点了泪穴。

便也无怪乎某些人吃到久违的食物时,不禁泪流满面。味觉啊,也是情的来源。

我自然是没什么背井离乡之类沧桑的经历的。唯一一次吃出眼泪,是军训完回家的那个晚上。你可以想见,被以大盘装的统一饭食冲刷了一个星期的舌头,忽然触碰到了自己至亲之人用心准备的精美菜肴时,是怎样的悸动。所有沉睡的味蕾就在此刻被调动起来。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若是在这抑扬顿挫的解说下,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与泪水一同被勾引出来,倒也真真是,不负恩泽。

3.舌尖上的中国 篇三

谁想来感受一下“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中央电视台新推出的电视纪录片激起了很多饕餮客尝鲜的欲望。

关于中国美食的电视节目数不胜数,但很少有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节目。这部最新的七集高清纪录片,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这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饮食。

《舌尖上的中国》由曾拿过大奖的纪录片制作人陈晓卿执导,从珍馐佳肴到地方小吃,用影像为观众呈现出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同时该纪录片也用镜头记录下各种菜肴精致悦目的制作过程,理所当然地会吸引美食家以及普通观众的关注。

陈晓卿表示,如今电视上充斥着各色美食,尤其是一些顶级大厨的推荐菜式和近距离观察高级菜肴复杂精细的烹饪过程。

“如今有许多令人食欲大增的美食节目,但如何做菜只是我们饮食文化中的一方面。”陈晓卿说。

“我们的节目则别出心裁,试图呈现出更多有关菜肴的文化元素,如饮食习惯和饮食道德。”

该片每集时长50分钟,主题涵盖了从食材到腌制品等各个方面。

举例来说,有一集就主要讲述了主食。

这一集通过追溯水稻种植的历史,解释了为何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而北方人则是面食。但所有主食又被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别,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馕和江苏省的黄桥烧饼都被归入面食类。

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额外惊喜是,它并不仅仅展现美食。每一集都聚焦于不同的人群,讲述着人们和食物的美食奇遇。

“俗话说,‘人如其食’。”陈晓卿说,“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这也是该片的独特元素之一。”

为了获取足够的优秀素材,制作团队于去年7月开始拍摄之前,花了3个月时间,走遍大约60座城市进行调查采访。拍摄过程长达9个月。

例如,在讲述腌制食品的一集中,故事围绕一位北京白领女性展开。女孩回到吉林老家,第一次为孤单的母亲腌制泡菜。

另一集则记录了子女们纷纷从各大城市返回浙江老家同父母一起过年、制作年糕的美好时刻。

《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美食文化的同时,也捕捉到了社会的变革,例如大家庭中成员分散在各处,大家都在外工作,留下空巢老人在家乡生活。这种情况下,美食可以提醒人们去追忆美好时光,也成为家庭团聚时的餐桌佳品。

陈晓卿说,尽管故事情节发展自然流畅,而在录制烹饪过程时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了捕捉到生动的画面,摄像机必须放置在或炸、或蒸、或炖的食物旁边。

摄像师们则必须密切观察现场,多次调整摄像机的位置,以免溅到油。

陈晓卿说,仅仅七集的纪录片也许不足以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辉煌成就。他正在筹备拍摄第二、三部续集。

4.舌尖上的中国影评 篇四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高调亮相在社会普遍关注食品安全敏感期。此片主要内容讲饮食文化,让我们见识美食光鲜的一面,饮食男女无所不爱。而片中拉拉杂杂地介绍全国各地的家乡菜和其中的故事,也让游子感动落泪。“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同样,也让游子内心潜伏的乡愁得到寄托。

用味觉见证时代文化的变迁是这部7集纪录片的主题。它用恰当的力度挠到各位吃货的痒穴,成功的在大众市场落地,同时也打破了国内观众对纪录片这种节目形态的偏见。其实纪录片不止为了学术研究、政治宣传而存在,它早该回归普罗大众的身边。

就目前我国纪录片市场现状来看,此片水准已经接近国际水平,在业界中堪称带头大哥。片子大气、和谐的展现中华美食,落脚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其在故事架构上,主线铺陈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和一段由普通民众(厨子)的点点滴滴的故事汇编成民间美食历史;暗夹私货娓娓道来我国百花竞艳的美食背后,有段心酸史——人间美味山中可寻,厨艺只能口舌相传。饮食文化与其它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传承问题。片子中出现的一些人可能就是最后一代传承手艺的人。

这部纪录片相比《美丽的中国》(WildChina)——追求真实精美的画面,实地取景记录大量野生动植物的状态和人类生存的活动,前者仍处于依葫芦画瓢的阶段。为了在制作上达到国际范,器材使用了索尼F3、单反相机(带短片拍摄功能)。在保证高画质的前提上,充分利用其便携式和低成本的优点。片中各种场景为追求浅景深都用到大光圈的镜头来拍摄,焦外成像呈奶油般的效果让人眼馋。行云流水般的剪辑、活灵活现地运用各种转场技法,不难看出,陈晓卿(此片总导演)的导演风格近似张艺谋式——他们都是http:///zawen摄影摄像专业出身,把主要工夫放在打磨画质上。

然此种种卖相,终会顾此失彼——掩盖不住如何讲故事的短板。贯穿故事的线索上,设置戏剧性、话题性的兴奋点也很重要。此片中也见故事的起伏跌宕,引人入胜。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渔民捕鱼的故事,从打鱼前准备然后遇到失败到最后捕获返航,是一种很生硬且模式化的故事结构。明眼人看到了故事开始就猜到结局走向。其实,(电视剧评论)纪录片的制作过程是长时间不断累积取其精华的过程,把故事讲好是一个精细活,得靠片子本身来叙述。华丽丽的画质下是镜头语言的缺失,片中大都为固定镜头,略显单调。例如纪录片引以为傲的跟拍镜头(手持摄像)在片中难寻,缺失真实感、动感,弱化了镜头语言。镜头语言之外,旁白应是点睛之笔,表达画面之外的东西,更忌讳用来架构故事,太多的旁白会影响观众的思考和情绪。有时观众内心屏蔽做作和文绉绉的语言,诸如“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这种调子就是显摆和多余。总的来说不留痕迹的旁白才重要,扶正它只是辅助镜头语言的位置。如此大杂烩般的片子,较真的说更像一部旅游、美食类专题片。

5.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篇五

作为一个吃货来说,吃东西必然是最幸福的,我常常会看关于美食的电影或者电视节目,但是当我是第一次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时,堪称完美的画面,独特的旁白,垂涎欲滴的美食,我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大地的美食集锦,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江南水乡到黄土高坡,从无际草原到广袤的黑土地;从宁静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美食丰富多彩,无处不在,见过的没见过的,吃过没吃过的,统统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各种美食充满了地域特色,不仅让我了解了各地美食,同时也让我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美食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

最最吸引我的是那色香味俱全的各色美食,大草原的奶豆腐,澳门的虾酱,东北的酸菜炖粉条,湖南的臭豆腐,陕西的臊子面、肉夹馍,云南的腊肠……看得我是垂涎欲滴啊!纪录片里最精彩的是把各种美食从选料,到制作过程,再到成品,讲述的非常细致,甚至连最不起眼的大米,也变得神秘而充满色彩。

6.舌尖上的中国作文 篇六

名片一——鲨鱼烟

鲨鱼烟是把台北独有的一种鱼的鱼头分门别类地收拾好,然后,在烧红的大铁锅内加入红糖和白砂糖,顿时锅里起火冒烟,立刻把放在笼屉上的“鲨鱼”放锅上、加盖笼盖儿。锅里开始时是冒白烟,等几分钟后就会变成黄烟,这时糖烟就把“鲨鱼”给熏熟了。看着金黄透亮的“鲨鱼烟”,能不有口味吗?等到上桌时,“鲨鱼烟”蘸着汤料吃,既香、嫩、纯,又爽口、营养。“鲨鱼烟”台北饮食文化的名片啊!

名片二——凤梨酥

台北南投县埔里的凤梨采摘后,先削皮,然后把凤梨切成小丁丁,与水、白糖放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不停地搅拌好几个小时,直到三者全部均匀地融合在一起,以能拉出丝为止。这就是凤梨酥的馅料,黄黄的,晶莹剔透,看着很像田黄石,很是温润,让人垂涎欲滴。接下来,用淡奶油、蛋黄、面搅拌均匀,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做凤梨酥的面皮用。最后,用一比一的比例的面皮包住馅料,放在模具里压平后,放在烤箱里烤十几分钟,甜而不腻,寓意发达的凤梨酥就做好了。“凤梨酥”台北饮食文化的又一名片啊!

名片三——黄粑

黄粑是这样制作的:先把糯米放在笼屉上蒸两个小时;然后,把米放入锅中,加入红糖、小米米浆,在高温下搅拌40分钟后,磨平、切片、放入模具成型。最后,用黄粑叶即良姜叶包上,在上笼蒸。泸州流传着“先是黄粑,再喝酒,就不醉人”的说法。因为,黄粑里有糯米、红糖,红糖很是暖胃、养胃,另外,这良姜叶具有清热解暑的功能,所以吃过黄粑后喝酒就不醉人。“黄粑”泸州饮食文化的再一张名片啊!

怎样,醉人的舌尖上的中国小吃文化让您大开眼界吧?我们常见炭火烤肉串,可是台北的市民却用糖烟熏蒸“鲨鱼”,是不是很有创意啊?有空,您也试一试吧!

醉人的舌尖上的中国小吃,彰显的是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饮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有力佐证啊!

7.《舌尖上的中国Ⅰ》节目形态分析 篇七

一、选材纯朴自然, 散发浓郁人文气息

《舌尖》的选材源自生活, 取于民众。与大多数美食纪录片所呈现的饕餮盛宴不同, 《舌尖》选取的美食来自原生态生活, 是平常人家餐桌上的普通菜肴与人人都可以随时享受的地方小吃, 体现出一样食材百样做法的民间生活图景。《舌尖》的另一大亮点是以普通百姓作为主人公借他们质朴的语言来贯穿情节, 营造出质朴、自然的浓厚人文气息。

片中的美食大多都来自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如云南香格里拉的酥油煎松茸、浙江遂昌老包家餐桌上的油焖冬笋和腌笃鲜、大理诺邓的莴笋炒火腿以及火腿炒饭, 还有来自吉林查干湖石把头家的垮炖杂鱼、海南渔民餐桌上的马鲛鱼酸菜汤等, 无一不是接近平常人的美食。此外, 《舌尖》还用镜头记录了人们通过采摘、挖掘、熬制、捕捞等手段从大自然中获得馈赠。在“自然的馈赠”中镜头来到大理北部云龙县诺邓山区跟随老黄及其儿子树江一起用他们世代相传的方法制盐、选火腿、做火腿;接着镜头又跟着圣武、茂荣两兄弟来到湖北嘉鱼县拍摄职业挖藕人在藕田劳作的过程;之后镜头由南至北来到吉林查干湖, 记录当地人捕鱼以及传统祭鱼活动;捕完冰湖里的鱼之后镜头又转移到南方, 跟随林红旗的远洋捕捞船出海呈现他们捕鱼的点点滴滴。在“主食的故事”中记录了内陆省份山西丁村人对面食创造性的吃法以及寿星吃带有亲朋好友美好祝福的长寿面的乡俗;之后画面转到黄土高原的窑洞陕西绥德老黄家, 用生动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制作黄馍馍的全过程;当然到了陕西不得不提岐山县的臊子面, 臊子面的汤汁是用肉汤炒制的配料, 只吃面不喝汤是当地人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岐山县人们过寿有搭台唱戏, 一起吃臊子面的习俗。《舌尖》通过对家常菜肴与民生百态的捕捉、描摹反映出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

二、亲切、流畅的故事化表达方式

《舌尖》所展现的每一种美食都有与之对应的人物, 节目用旁观式记录的方法将主人公的故事与美食自然的衔接在一起且以第一人称讲述与第三人称讲述 (旁白) 相结合的叙述方法来突出节目的真实性与亲切感。

(一) 一、三人称叙述方式完美结合

《舌尖》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旁白的叙述方式来链接情节, 既有真实主观的表达又有客观冷静的描述, 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与故事性。同时, 第一人称的讲述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节目效果亲切流畅。在“时间的味道”中节目先采用第三人称的讲述“比咸鱼更让大奥人骄傲的是虾膏和虾酱……”将虾膏、虾酱相关故事的主人公76岁的顾少芬引入观众的视线;接着用第一人称讲述“每年出海捕虾的季节是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借主人公来讲述美食的制作时间和食用方法;再通过第三人称来描述美食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随着“在当下……百年老铺还是踩着自己不变的步伐前进”的解说, 将观众的注意力再一次引到主人公的身上, 接着引入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讲述“以前我们也有制作共三种虾子产品……”;之后再用第三人称讲述百年老铺的经营情况, 又通过第一人称主人公讲述自己的家人。如此, 一、三人称相互转换、完美结合, 节目表达流畅、自然, 给观众呈现出具有真实情感与故事性的情节以及美味食物的制作等。

(二) 交叉式叙事, 增强了节目看点

交叉式叙事是指在叙述过程中将将多个内容分成许多部分进行穿插讲述以丰富节目内容, 形成跳跃式感观, 不断设置悬念, 推动情节的发展。《舌尖》的内容在地域上从南到北, 在季节上历经春夏秋冬, 在情节上多个故事交叉讲述, 信息含量大、悬念设置巧妙、过度自然灵活、趣味性强。如在第二集《主食的味道》中, 编导先是用“中国, 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的解说词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山西襄汾县, 讲述丁村人对面食的百样制作;随着“当丁村的大妈们正忙着为一场寿宴精心做准备的时候, 黄土高原的窑洞里飘来了阵阵面香”的解说观众的视线又被拉到陕北绥德县, 在这里节目巧妙地过度为丁村人是如何过寿宴的设下悬念。观众跟着镜头在陕西观看了老黄加工、制作、出售黄馍馍的全过程;接着镜头从冬季的黄土高坡转向秋季小麦丰收的黑龙江, 再到新疆库丰县的烤馕……;之后镜头再次回归到山西丁村为人们呈现当地人准备寿宴的独特民风, 与节目开头交相呼应, 引人入胜。

三、食物的转化、储藏彰显人类无穷智慧

食物的转化是人们在漫长历史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尝试的伟大成果。转化的原材料最典型的当属大豆, 大豆在诞生之初由于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使肠胃大量胀气, 因而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为了找寻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豆腐可以说是大豆的第一个变种, 虽然豆腐的产生属于偶然, 但自从豆腐诞生以后人们找到了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并在豆腐的基础上不断萌生转化的智慧, 制作出多种多样的食物。比如, 毛豆腐、臭豆腐、豆腐脑等。在内蒙古草原上转化的典型原材料是鲜牛奶, 奶制品是蒙古人的主食, 人们喝奶茶, 吃奶豆腐, 从这些奶制品中获取能量。奶豆腐是人们为了更长久的保存牛奶, 储存食物而进行的智慧型转化。与奶豆腐相类似的还有位于云南大理白族制作的乳扇, 它和奶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糯米在酒曲的催化下发酵后转化而成的糯米酒;绍兴的酱油;东北的大豆酱以及经过三十多天发酵后转化成酸菜的白菜。这些是食物转化的代表折射出人们食物转化的灵感与智慧。

在人类智慧长河中, 人们为了使食物储藏的时间长一点发明了用盐来腌制食物的方法。无论是东北的辣白菜、浙江金华的火腿、南方的腊味还是湘西苗族人的腌鱼都无外乎是用盐来保持食物的鲜美并使它们得以长久保存。无论是转化还是储藏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食文化。

《舌尖》中不时流露出中国人对家庭、家乡的热爱之情, 节目蕴涵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在“主食的故事”中结尾通过对白波 (生活在北京的山西人) 一家人团圆场景的记录, 通过对主人公的采访“从小吃惯什么东西, 你会一直留在你那个身体里面, 觉得这东西一吃就是那个味……食物的记忆。”借白波之口反映出中国人对家庭的浓厚感情。在“时间的味道”中主人公金顺姬讲述自己永远忘不了的家乡的味道—辣白菜来展示中国人那种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如今, 《舌尖》第二季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节目将继续传承美食与人文共存的特征, 为观众提供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情感的盛宴。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不落传统纪录片窠臼, 采用国际式的碎片化、快节奏、叙述式拍摄方法而打造的一档走向国际、宣扬中国传统美食、表现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纪录片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集视觉、味觉、听觉等为一体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强大的心灵震撼, 将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营造出一种物质与精神的盛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

参考文献

8.《舌尖上的中国》何以走红? 篇八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

【简明评析】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唯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上一篇:向市政府报送代拟稿下一篇:给领导的中秋短信-给领导的中秋短信 中秋节送给领导的短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