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会计核算

2024-11-13

施工会计核算(精选11篇)

1.施工会计核算 篇一

,财政部文件(财会27号),为了统一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本办法时,不再执行1992年印发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一、总说明

(一)为了统一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执行本办法。

二、补充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

1.本办法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增设了“周转材料”、“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摊销”、“临时设施清理”、“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和“机械作业”科目。

2.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施工企业确认的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分别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本办法对其核算内容进行了补充。工程施工合同预计损失准备通过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下增设“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明细科目核算。

3.施工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拨付所属资金”、“上级拨入资金”和“内部往来”等科目。

(二)补充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

1233 周转材料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库存和在用的各种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周转材料是指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多次使用,并可基本保持原来的形态而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

二、本科目应设置“在库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三个明细科目,并按周转材料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采用一次转销法的,可以不设置以上三个明细科目。

三、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施工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周转材料、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周转材料等, 以及周转材料的清查盘点, 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四、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周转材料采用一次转销、

分期摊销、分次摊销或者定额摊销的方法。

(一)一次转销法。一般应限于易腐、易糟的周转材料,于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二)分期摊销法。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期限分期摊入成本、费用。

(三)分次摊销法。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摊入成本、费用。

(四)定额摊销法。根据实际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和预算定额规定的周转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确认本期摊入成本、费用的金额。

五、领用、摊销和退回周转材料时,应分别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借记“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按其全部价值,借记本科目(在用周转材料),贷记本科目(在库周转材料);摊销时,按摊销额,借记“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周转材料摊销);退库时,按其全部价值,借记本科目(在库周转材料),贷记本科目(在用周转材料)。

六、周转材料报废时,应分别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将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作为当月周转材料转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等科目。

(二)采用其他摊销法的,将补提摊销额,借记“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周转材料摊销);将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作为当月周转材料摊销额的减少,冲减有关成本、费用,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等有关科目,同时,将已提摊销额,借记本科目(周转材料摊销),贷记本科目(在用周转材料)。

七、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施工企业,月度终了,应结转当月领用周转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记入有关成本、费用科目。

八、在用周转材料, 以及使用部门退回仓库的周转材料,应当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九、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施工企业在库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以及在用周转材料的摊余价值。

1281 存货跌价准备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二、在本科目下设置“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明细科目,核算工程施工合同计提的损失准备。

三、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合同预计总收入,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

合同完工确认工程合同收入、费用时,应转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按确认的工程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确认的工程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同时,按相关工程施工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四、“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应按施工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施工合同已计提的损失准备。

1506 临时设施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而购建的各种临时设施的实际成本。

二、施工企业购置临时设施发生的各项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通过建筑安装才能完成的临时设施,发生的各有关费用,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本科目。

三、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不需用或者不能继续使用的临时设施通过“临时设施清理”科目核算,按临时设施账面价值,借记“临时设施清理’’科目,按已提摊销额,借记“临时设施摊销”科目,按其账面原价,贷记本科目。取得的变价收入和收回的残料价值,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临时设施清理”科目。发生的清理费用,借记“临时设施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临时设施清理后,如为清理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临时设施清理’’科目;如为清理净收益,借记“临时设施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本科目应按临时设施种类和使用部门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施工企业期末临时设施的账面原价。

1507 临时设施摊销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各种临时设施的累计摊销额。

二、施工企业的各种临时设施应当在工程建设期间内按月进行摊销,摊销方法可以采用工作量法,也可以采用工期法。 当月增加的临时设施, 当月不摊销,从下月起开始摊销; 当月减少的临时设施, 当月继续摊销,从下月起停止摊销。摊销时,按摊销额,借记“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需要查明某项临时设施的累计摊销额,可以根据临时设施卡片上所记载的该项临时设施的原价、摊销率和实际使用年限等资料进行计算。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施工企业临时设施累计摊销额。

1702 1临时设施清理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因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临时设施价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二、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不需用或者不能继续使用的临时设施,按临时设施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已提摊销额,借记“临时设施摊销”科目,按其账面原价,贷记“临时设施”科目。取得的变价收入和收回的残料价值,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发生的清理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临时设施清理后,如为清理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清理净收益,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三、本科目应按被清理的临时设施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尚未清理完毕临时设施的价值以及清理净收入(清理收入减去清理费用)。

2123 工程结算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

二、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时,按结算单所列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工程施工合同完工后,将本科目余额与相关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对冲,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

三、本科目应按工程施工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已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

4104 工程施工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实际发生的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二、本科目应设置以下两个明细科目:

本科目核算各项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的实际成本,一般包括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该科目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

成本项目一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其他直接费包括有关的设计和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材料的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用、临时设施摊销费用、水电费等。间接费用是企业下属各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施工、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及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工程保修费、排污费等。

其中,属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等直接成本费用,直接计入有关工程成本,间接费用可先在本科目(合同成本)下设置“间接费用”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月份终了,再按一定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有关工程成本。

(二)合同毛利

本科目核算各项工程施工合同确认的合同毛利。

三、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本科目(合同成本),贷记“应付工资”、“原材料”等科目。按规定确认工程合同收入、费用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合同毛利)科目。

四、合同完工结清“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账户时,借记“工程结算”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4110 机械作业

一、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包括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施工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从外单位或本企业其他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站租入施工机械,按照规定的台班费定额支付的机械租赁费,直接记入“工程施工”科目,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设置“承包工程”和“机械作业”两个明细科目,并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的种类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按规定的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三、施工企业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施工、运输单位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

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以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的种类确定。

成本项目一般分为: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为组织和管理机械作业生产所发生的费用)。

四、发生的机械作业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科目。月份终了,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分配和结转:

(一)施工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为本单位承包的工程进行机械化施工和运输作业的成本,应转入承包工程的成本,借记“工程施工”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对外单位、本企业其他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以及专项工程等提供机械作业(包括运输设备)的成本,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本科目在月份终了时,一般应无余额。

5101 主营业务收入

5401 主营业务成本

一、这两个科目分别核算施工企业的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

二、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如果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不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当区别情况处理:若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工程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工程合同费用;若合同成本不能够收回的,不能收回的金额应当在发生时立即作为工程合同费用,不确认收入。

三、按规定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时,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一合同毛利”科目。合同完工确认工程合同收入、费用时,应转销合同预计损失准备,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减去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工程合同费用后的余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实际合同总收入减去以前会计年度累计已确认的工程合同收入后的余额,贷记“土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同时,按相关工程施工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四、这两个科目应按施工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五、期末,应将这两个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这两个科目应无余额。三、补充报表项目及编制说明

(一)“周转材料”科目余额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

(二)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下,增加“其中: 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反映施工企业在建施工合同已完工部分但尚未办理结算的价款。本项目根据有关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减“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累计已发生的成本、累计已确认的毛利以及累计已结算的价款。

(三)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下,增设“其中:临时设施”项目,反映临时设施的摊余价值、尚未清理完毕临时设施的价值以及清理净收入。本项目根据“临时设施”和“临时设施清理”科目余额之和减“临时设施摊销”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临时设施的摊销方法、临时设施的原价、累计摊销额以及清理情况。

(四)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项目下,增加“其中: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项目,反映施工企业在建施工合同未完工部分已办理了结算的价款。本项目根据有关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减“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已结算的价款、累计已发生的成本和累计已确认的毛利。

三、补充报表项目及编制说明

(一)“周转材料”科目余额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

(二)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下,增加“其中: 已完工尚未结算款”项目,反映施工企业在建施工合同已完工部分但尚未办理结算的价款。本项目根据有关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减“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累计已发生的成本、累计已确认的毛利以及累计已结算的价款。

(三)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下,增设“其中:临时设施”项目,反映临时设施的摊余价值、尚未清理完毕临时设施的价值以及清理净收入。本项目根据“临时设施”和“临时设施清理”科目余额之和减“临时设施摊销”科目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临时设施的摊销方法、临时设施的原价、累计摊销额以及清理情况。

(四)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项目下,增加“其中: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项目,反映施工企业在建施工合同未完工部分已办理了结算的价款。本项目根据有关在建施工合同的“工程结算”科目余额减“工程施工”科目余额后的差额填列。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下列信息:在建施工合同已结算的价款、累计已发生的成本和累计已确认的毛利。

2.施工会计核算 篇二

一、实收实支的核算方法

这种核算方法也称账外有账核算法。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通过年终结账, 将企业盈亏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在年终决算反映企业的利润与亏损。凡当年施工的各项建筑产品, 不管工程完成什么程度, 也不论建设方拨来多少工程款, 都按实收的工程款, 提取一定比例的税金。按实收、实支转入“工程结算成本”科目。年终承包者的结余款, 可直接通过“工程结算成本”科目, 核算后, 再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决算企业盈亏。其会计处理是:转入成本时, 借:工程结算成本, 贷: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有尾欠款时,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收入;年终结转时借:本年利润, 贷:工程结算成本;借:工程结算收入, 贷本年利润, 再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进行会计处理。

二、按建筑产品完成全部成本的核算方法

此种核算方法也叫收支结转下年的核算, 是指建筑产品当年不能完工需跨年度后才能完成全部工程的建筑产品。年终结账时, 将当年发生的建筑产品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两个科目的累计金额, 全部转入下年, 余额继续发生直到完成成本费用的年终, 再转入“工程结算成本”和“本年利润”科目核算建设单位拨付工程款。随着建设产品成本的发生, 逐年转入下年。建筑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后, 按审批的决算价款, 再处理有关科目:工程欠款时,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收入;承包结余时, 借:工程结算成本, 贷:应付账款;提税金时, 借: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 贷:应付税金;结转成本时, 借:工程结算成本, 贷: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结转利润时借:本年利润, 贷:工程结算成本, 借:工程结算收入, 贷本年利润。年初上年结转下年的“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工程结算收入”账户余额, 在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三、预算后核算方法

此种核算方法也叫做账内有账核算法, 是工程较大、资金投入较多, 当年不能形成完整的建筑产品, 需跨年度再继续完成尾工部分才构成完整的产成品, 交付建设方使用。这样年终会计核算时, 不能全部核算建筑产品成本和应收的工程尾欠款, 年终反映的利润或亏损不实。在年终会计结账前, 要反映当年工程量、产值、利税的可靠性, 就要按施工进度预算已进入工程的原材料、人员工资的成本, 需要挂帐的做“应付账款”处理;同时, 预算建设投资方应收的工程尾欠款、进入账内核算。待工程结束决算时再调整其差额部分:预算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收入;已进入工程材料等成本费而未付款时借:工程施工, 贷:应付账款。最后提取税金, 结转成本结转本年利润, 进行年终决算。

四、设“合同价款”科目核算方法

这是指施工完成建筑产品决算时, 建设方对工程款不能全部到位而尾欠的部分工程款, 此时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收入, 两个科目, 在账内核算。既然通过“工程结算收入”科目核算, 就要视为资金到位, 应提取税金, 进入账内核算和交纳。这种方法叫做“先税后收”。设立“合同价款”科目解决了“先税后收”的问题。会计分录为:借:应收账款, 贷:合同价款, 用二级科目具体反映。待资金到位, 减少“应收账款”和“合同价款”时, 借:合同价款, 贷:应收账款;同时, 借:现金或存款, 贷:工程结算收入。再按实收的工程款提取税金。这种方法叫做“先收后税”。也可建设方与施工方签订合同经公证后即产生法律效律按工程预算总造价进入账内核算。待工程款到位, 减少应收账款和合同价款。

五、年终利润设立“管理费收入”科目核算法

实行这种方法一般是企业对承包者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记账, 单独核算、自负盈亏”, 年终时建成的建筑产品, 按审批决算总造价与实际完成产品的总成本之差, 即为利润所得。它既有企业利润, 也有承包者利润的双重利润。第一, 承包者利润盈余的核算。一是不进入“工程施工”科目, 直接进入“产品成本”科目核算, 借:工程结算成本, 贷:应付账款。二是不进入产品成本核算, 直接在“本年利润”科目中核算, 即借:本年利润, 贷:应付账款。这种方法, 反映的产品成本是真实的。第二, 企业本身的利润核算。一是按工程总造价百分比提管理费的工程项目, 通过产品成本 (包括承包者盈余) 和工程结算收入两个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的借方或贷方, 其余额即为所提的管理费利润再将企业本身收支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 其所得是企业的净利润或亏损。二是设立“管理费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利润。为使建筑产品成本在账内反映出与工程决算数字相符, 通过产品成本科目核算企业利润。即按应提的管理费收入, 借:工程结算成本, 贷:管理费收入。承包者的结余也通过产品成本科目核算。这样, 产品成本与工程结算收入 (包括已进账的尾欠工程款) 的金额相等, 本年利润余额成“0”, 说明承包工程决算核算结束。最后企业再将“管理费收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或贷方, 其盈亏核算与其他核算方法相同。此种方法虽是双重性核算, 但反映的工程项目、内容、数量、金额比较明确, 便于今后核查。现将上述几种核算方法, 主要应用的几个科目的对应关系说明如下。一是正常业务对应关系:平时业务发生;年终提税;转工程结算成本;核算建设欠款;承包结余未付;收入转利润;成本转利润;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等转利润。二是设“合同价款”科目。三是设“管理费收入”科目。要求“工程结算成本”与审计决算总造价相符, 将企业提留部分进入成本, 做贷管理费收入;将管理费收入转入本年利润核算;付给承包者结余;将本年利润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核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筑工程企业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落后,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自身强化建设, 要不断改进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筑工程企业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正在向科学化核算发展。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改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 已是当前的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几种主要核算方法有实收实支核算法, 按建筑产品完成全部成本核算法, 预算后核算法, 设“合同价格”核算法, 年终利润设“管理费收入”核算法。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法

参考文献

3.浅谈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篇三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经营活动提供相关原始数据,在一定时期内据以编制会计凭证、账簿以及财务会计报表等过程,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为制定经营良好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消息。它是对以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归纳和评价,通过核算进行剖析,并且结合当今情况,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对任何企业都很重要,施工企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殊性,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由于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具有特殊性,施工企业产品也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大量的投资数额和工人流动性强等特征,反映出施工企业会计具有如下的特点。

(1)采取分级核算和管理

采取分级核算和管理的方法,可以防止集中核算带来的不良现象产生。建筑施工企业因工程项目在各个地方,则具有地点和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和生产产品分散等特点,为了更好地把会计核算与施工企业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真实直接地反映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应当采取分级核算和分级管理的会计核算方法。

(2)单独核算每项工程成本

在正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单件性等特点,则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不能按照工程组合计价的方式来计算,而应该按照企业所承包的每项工程分别独立核算每一笔成本费用,同时把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相结合,可以更好的方便分析计算。

(3)分段结算工程价款

施工企业具有生产时间周期长和产品成本较高等特点,则会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运作,然而,如果要等到工程完成后再进行工程价款的清算,工程中间必然会遇到一些障碍,企业资金的周转效率不能有效进行,施工工程无法正常完成任务。因此,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大多数都采用按一个月结算或者按照每一个工作完成进度分段结算等方法,这样,施工企业单位根据分段结算的价款进行工作,对顺利有效完成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各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均有其自身的问题,然而施工企业也不例外。由于它本身存在复杂性和个别性的特点,其会计核算也有所差别,根据目前的情况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会计核算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都在不断加强,但是往往都会出现一系列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施工行业来说,大部分会计核算人员没有具备相应的资格,达不到国家的基本要求,另外,虽然有些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但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不够完善和准确,严重导致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的失真。同时,一些会计人员不能认清自己的位置,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逃避做错的行为,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给企业造成损失。

(2)会计核算不及时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及时性很重要,会计核算工作即使能够做到客观准确,但是如果缺乏及时性,则会影响工作的精确度。然而,施工企业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在外地,数据很难搜集,并且传递速度也会缓慢,导致会计信息不能很快传递到财务人员手中,若核算再不及时,直接会影响管理者做出正确判断。

(3)会计原始数据不够完整

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原始数据不完整是最常见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施工企业项目大部分在外地,信息传递的速度比较慢,信息容易造成失真,因而导致数据的不完整,影响后期的计量。

(4)成本核算不够重视

在施工企业中,产品成本价值很高,则显着成本核算变得至关重要。然而,施工企业管理者认为资金的有效运转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会计核算的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加强资金流动性,因而忽视对成本的管理。另外,财务人员是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工程项目中去,因此无法掌握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则会影响管理者做出决策。

(5)收入、费用的确认无法按合同准确执行

根据《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收入与费用的确定是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完工进度来决定的,然而施工企业经营活动建设具有特殊性,收入及费用的确定只能通过工程结算情况来确认,与合同的规定相抵触。除此之外,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施工企业来说,会产生一些问题,致使完工百分比法在会计实务处理中不能进行有效的运行,则收入、费用的确认不能按合同正常执行。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相关对策

为了使管理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可以有效运转,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总结出相关对策。

(1)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好坏是由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来决定的,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营效益,所以要想提高施工企业的核算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和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对会计人员进行一些专业相关的培训,既要更新和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又要加强加强会计人员理解法律法规,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新会计准则,以防在工作中犯道德错误。其次是组织会计人员到施工现场考察去学习,只有真正到实践中去学习,才能领悟到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积极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

(2)实现会计核算的专业化

由于施工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原始数据整理不完整,施工项目大部分在外地,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尤其严重,因此,要实现会计核算的专业化。应将财务部门职能和管理者决策职能进行分离,管理者应当结合财务信息和实际考察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能仅仅依靠财务信息,同时,加强会计核算的专业性,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

(3)严格推行按照相关合同正确履行

施工企业中收入及费用的确认应根据权责发生制,按照新会计准则中《建造合同》的规定采用完工进度的方式确定收入和费用,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于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并推行《建造合同》的准则,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无论是成本核算还是收入与费用的确认都遵循这个管理程序,才可以保证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得到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建设,我们就要不断改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办法,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强化会计成本核算,能够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彩萍.浅谈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J].现代商业.2010-05-25

[2]王新利.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1-08-20

[3]张徳芳.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常见的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8-23

[4]张艳.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探析[J].中国商界.2010-08-15

4.施工企业会计科目核算:周转材料 篇四

施工企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介于制造企业的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之间,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多次使用,并可基本保持原来的形态而逐渐转移其价值,因此,不宜在领用时一次性进入成本。

“周转材料”下面设置“在库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三个明细科目,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时,“周转材料”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领用时,则通过一次转销、分期摊销、分次摊销或者定额摊销的方法将其转入成本,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摊销成本,需要根据周转材料的性质合理确定。

会计核算流程大概如下:

入库,借:在库周转材料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领用,借:在用周转材料 贷:在库周转材料;

摊销:借:工程施工 贷:周转材料摊销;

报废:借记周转材料摊销 贷记在用周转材料或在库周转材料,根据其差额,借记工程施工等科目。

5.施工会计核算 篇五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完善对策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会计核算工作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对市场的动态分析方面,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性总结、分析与核算,为企业长期战略方针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规避风险,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全面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能够提高企业日常工作的规范性,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一)工程项目单独核算成本。随着社会各界的需求逐步提高,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工程内容也更为复杂,对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一定影响。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一般是由多个单独的项目组合而成,所以其计价工作也由于不同项目的特点而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成本核算工作开展当中,无法通过平均法的应用而得出有效数据与结论,就需要分别对不同的项目采取针对性工作方式,才能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确性。(二)分级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具有特殊性的特点,其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工程项目较为分散、工程位置相对偏远和工作人员不固定的现象,因此为了能够切实发挥成本核算的有效性,多数企业通常选择分级管理和核算的工作方式,以便于提高核算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生产效益反馈的时效性,促进工程项目业务与核算工作紧密结合,以避免会计工作与实际脱节,最终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三)分段结算工程价款。相比于普通企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与产品特质显然存在巨大差异,建筑企业的产品更加具有造价高和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所以在工程项目开展当中,通常需要企业预先垫付资金作为基础,并在竣工验收完毕后才能进行结算,而这种方式势必会导致建筑企业的资金运转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会计核算工作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应对,对于施工周期较短的工程项目,实行竣工后一次性结算,而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则需要采用分段结算的方式。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面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导致会计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并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以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而言,企业内部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认知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简单的认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在于对会计账务的处理,一些管理者认为,为了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首要任务在于提高资本利用率,却并不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作用。此外,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各级部门各自为政,互相缺乏联动性,直接导致其他部门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与方法认知不足,造成核算成本脱离实际,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影响企业决策。(二)基础信息不健全。当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基础信息不健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报表编制环节。建筑施工企业的报表编制环节,应当取得项目部或者分公司的会计报表而进行汇总,才能形成完善的报表,但在这一阶段当中却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报表的交付时间缺乏统一性,进而影响汇总和编制。财务报表的资料不够完善,漏报和错报等方面的工作问题屡有发生。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较低,导致会计核算所需要的基础信息缺失,一些企业对于项目部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不同项目甚至使用同一报表。(三)会计核算信息传递效率较低。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工程项目之间存在地域差异,因此在跨空间的会计核算信息传输过程中,对信息传递的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所预先垫付的工程款项数额巨大,一旦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力度不足,势必会造成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业务信息在传递到企业内部后,需要在企业各级工作部门当中进行流转,而企业内部缺乏组织协调,同样会影响信息的传输效率,导致信息利用率低下,会计核算工作无法及时有效开展。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企业会计核算意识。意识对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为了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够贯穿企业整体经营发展过程,并持续发挥作用,企业管理层应当率先提高重视程度,并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会计核算工作地位,以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其次,企业管理者还应当通过制定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划分,将会计核算各个环节责任精确落实,促进会计核算工作规范性的提高,而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人员,企业则可以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等方式,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进行有效约束,防止由于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对于会计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二)制定会计基础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制定会计基础规范,对工作人员和工作流程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工程有序开展。会计基础规范的制定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明确的财务材料、报表提交时间,并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流程进行规范。严格落实责任制度,提高个人工作水平。在日常工作开展当中,不断采集融合行业内经验,实现制度与规范的不断改良创新。(三)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节奏的不断加速,提高企业管理工作自动化与科学化水平,无疑能够极大程度的加强企业管理效率和精确性,因此在工作开展当中,就需要企业能够大力引进现代电子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持,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有利条件。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将原本庞杂多样的会计核算工作简化处理,通过工作人员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精确运算和信息处理,从而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时间与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在企业内部构件高效快捷的沟通平台,能够加强各级部门之间的联动性,并促进信息的快速传输共享,所以企业还应当严格要求各级部门日常工作的及时沟通,并对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操作水平提出要求,完善考核标准。

四、结束语

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是企业在当前时局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企业与会计人员则应当协同努力,通过创新完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式,全面增强会计核算工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增强企业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6.探析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篇六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

1、分级管理。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特点:项目相对分散、工地较为偏僻、人员流动性大, 为此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多采用分级管理和核算方法, 此方法可以快速反映出项目生产效益情况, 将项目生产经营与核算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避免会计核算与现场施工出现脱节现象的发生, 从而实现财务管理高效率。

2、施工项目单独核算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一般由几个单独项目组合而成, 其计价组成由各个单独项目各自特点决定。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多样性及单件性特点, 致使计算成本时不能采用平均法, 对各个项目单位成本只能采取定单成本计算法, 即为了能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逐一对应, 针对每个项目实施单独成本核算。

3、分段结算工程价款。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与普通企业有所不同, 其具有造价高、生产周期长的特点, 因此施工企业往往会先垫付大笔资金, 结算须到竣工后才能进行, 如此一来, 施工企业资金周转时常面临一些问题, 并且对产品生产也会带来一定限制, 会计核算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效力。但是, 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分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对于施工周期长, 使用资金多的项目可以实行分阶段结算, 但须事先落实各期完工后的借款, 从而做好资金及时回收;二是对于施工周期较短, 造价相对较低的项目, 可以实行竣工后一次性结算的方式, 不会影响企业资金正常运转。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

鉴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特点, 资产相对较大、地域分布较广、项目施工战线长、管理跨度宽、人员流动频繁、管理成本较高、交叉作业多、工期要求紧以及项目多、工序繁琐等。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也具有自身特点, 与其他企业不同, 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信息不健全。

目前, 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 报表编制是薄弱环节, 尤其是汇总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重重。施工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 需要取得项目部或者分公司会计报表, 将其进行汇总, 从而形成合并报表。在此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报表上交时间没有保障, 不能实现统一及时;其二, 财务报表资料不全, 漏报、错报现象普遍存在;其三, 会计基础工作较差, 会计核算需要的基础信息缺乏, 多数施工企业对项目部采取“以包代管”的方式;其四, 会计汇总报表中, 会计信息失真, 对冲、调整处理不规范, 对于不同项目使用同一个报表, 可比性较差。

2、成本核算较难。

任何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前, 数据统计是基础工作,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由于其自身特点, 数据统计不是一件易事, 需要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所谓施工企业成本是指, 建筑施工企业在从事施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之和, 主要是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 包括以下内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环境保护费、夜间施工费、文明施工费、二次搬运费、施工排水降水费以及各种规费和企业管理费, 由于数据统计面较广, 数据种类较多, 成本核算相对较难。

3、单项建筑合同损益信息不足。

目前, 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仍然采用《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其并没有统一、明确规定建筑合同核算对象,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核算意识较差, 多是按照工区或者项目部进行核算。在核算过程中, 对象不同, 核算产生的结果必然不同。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合同不是唯一的,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往往或签署多个合同, 在执行过程中, 有的会盈利, 有的会亏损, 将这些合并起来一起核算, 损益结果必然不同。

4、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人员需要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是我国目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从事会计核算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这种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合格的会计核算人员数量不足。多数跨级核算人员连会计专业领域的知识都存在很大欠缺, 还远远没有达到我国的基本要求, 更谈不上具备其他相关领域基本知识。此种人员很难胜任任务艰巨的会计核算工作, 不能有效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核算工作质量, 严重制约企业管理水平, 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如前文所述, 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各种会计核算问题, 企业内部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加强的环节,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希望可以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有所帮助。

1、制定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基础规范。

会计核算工作主要由企业会计人员实施, 因此需要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 规范其工作方式, 切实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 防止其工作随意, 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 从基础工作抓起,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 制定明确的财务材料、报表提交时间, 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流程;其二, 为了使核算人员按章办事, 需以文件形式规范相关会计核算科目和核算对象;其三, 为了有效执行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实施奖罚措施,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2、加强成本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成本管理需要从项目招投标开始, 需要贯穿项目施工全过程, 直到竣工结算完成为止。加强成本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认识到成本核算重要性, 企业管理者需要对其具有足够重视,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将责任进行二次分解, 落实到个人, 将项目部作为主要核算主体;其二, 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及成本对象, 一般以每个项目为单独核算对象, 对投资较大的项目应当对其进行分项核算, 以分部工程为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机械采用单机核算, 及直接以每台机械、设备为核算对象。需建立成本明细账, 将每个核算对象纳入其中, 并按照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环境保护费、夜间施工费、文明施工费、二次搬运费、施工排水降水费等都需要列出具体施工事项, 以便核算人员进行归类。

3、加强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核算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施工项目开工或者完工经常会出现不同会计年度, 这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合同收入与合同成本进行配比。在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完工百分比法;二是完成合同法。目前, 我国相关制度法规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收入由工程价款结算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上任一方式。

四、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多数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重重, 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加强会计报表管理, 从而增强施工企业生命力, 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从项目招投标开始至竣工, 会计核算贯穿始终, 其地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其次对目前我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李立峰.《浅谈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之比较[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7.浅谈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篇七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

一、引言

会计核算指的是企业利用一定的会计手段,对本企业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和经营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会计核算能够为企业的经营与决策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料,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施工企业在规模发展过程中却不够重视其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管理,使得企业的发展受限。结合当前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分析当前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其当务之急。

二、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征

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其生产的产品具有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施工企业的工人流动性较强。因此,现代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采用分级核算的形式。分级核算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防止施工企业中的不良现象发生。这是因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较为分散,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施工建筑的产品和工作地点也较为零散。因此,为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会计核算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想结合,促进企业的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用分级核算和管理的方式[1];第二,单个核算。建筑施工企业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生产模式不同,其具有单个性和多样性的区分。因此,要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进行统一核算必然是不切实际的,而采用单个工程核算的方式则更加有利于缩减成本,实现企业的效益;第三,分期进行会计核算。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生产周期长等特点。生产周期长则说明企业需要花费的资金较多,部分企业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对所有的工程价款进行清算。并且由于周期太长,当工程结束后再进行核算也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他的工程效率,因此,大部分企业选择以一段时间如一个月等进行分期核算。

三、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素质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然而,从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方面来看,我国施工企业的专业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仍然有较大的提高空间。部分施工企业内的会计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而另外部分的工作人员虽然持有从业证书,但是其在专业领域的技能掌握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加上部分企业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缺少重视,导致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发现会计核算信息失真、造假等现象,对企业的实际发展非常不利。

(二)企业会计核算失效

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失效”指的是企业工作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工作效率太低,导致核算不及时的问题。上文已经说过,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较大,且周期性较长,灵活性和流动性较强[2]。因此,及时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对于企业的后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企业由于工程项目过于分散,在收集财务信息等方面即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收集不全面、数据出现错误等。此外,由于距离较远,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大量增加,工作效率低下,许多时候均会导致企业的会计核算失去原有的效用。

(三)忽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是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成品的成本花费较多,节约企业生产成品,做好成本核算对于降低企业的成本消耗,促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许多施加建筑企业认为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实现资金的有效运转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这在本质上是弱化了成本的作用。因此,在部分施工企业中,领导人并不重视成本核算。另外,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数据放在工程建设中进行分析,导致成本信息容易出现错误,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判断和经营决策。

四、解决我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我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我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会计核算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而言,工作时不仅需要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建筑知识、会计核算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还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专业会计操作。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筑施工企业首先需要加强对入岗职工的素质选拔。招聘进来的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必须必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独立完成简单的会计操作[3]。此外,应聘的工作人员必须拥有会计从业证书。在本企业内,管理人员应该及时阻止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并及时为工作人员普及会计和法律方面的新知识,实现工作人员的自我发展;第二,提高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之所以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特别重视,是因为会计核算的信息真实性是企业领导人进行经营与决策的前提。只有加强了工作人员的专业道德素质,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真实有效的依据,从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加强对会计核算的重视

企业管理员的观念意识直接影响到下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因此,要解决我国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中的问题首先需要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成本核算在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求工作人员在核算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第二,管理人员要完善与跨级核算相关的规章和制度。只有将会计核算进行制度化管理才能够切实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三,加大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但是如果执行不到位,制度的建立就会失去其作用。因此,企业管理员在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后也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施工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及时做好工作人员的出勤记录和使用的施工材料等。每一次的施工前后,均要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清点,同时做好施工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不定期维护工作。在数据和信息统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准确记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仍然有所不足。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企业会计核算失效以及忽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要解决我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问题的对策,必须要做到:第一,提高我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加强对会计核算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罗以晴.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26:249.

[2]王小平,应文波,包善祥.浅谈道路工程施工企业会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的处理[J].金融经济,2011,18:100-102.

8.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论文 篇八

会计核算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1.2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1.3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要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这首先表现在因果配比,即收入是由于一定费用耗费而产生;其次是时间配比,即属于某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配比在统计核算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而不是销售基础上。

1.4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计价的差异

9.施工会计核算 篇九

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改革顺利过渡,我们对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对77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的563名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了新《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对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443名村级财务人员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一、新旧《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衔接顺利,过渡平稳

2008年8月,通过对**、**、**、**、**等县的7个乡镇农经站的走访,了解到从2005年起,这7个乡所属村级财务已经全部委托乡农经部门进行核算;其他各村集体经济财务也已经在不同年份全部由乡农经站统一代理、核算。

乡农经站财务岗位基本设置总会计1名、会计1名、电算化维护人员1名(采取电算化核算的乡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到位,移交手续清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上岗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以前年度上升,会计账户设置合理,科目使用规范,基本制定和建立了财务制度,能够满足村级财务核算的管理需要。各村彻底杜绝了包包账、箱箱账的现象。村民推举了5-7名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支出通过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各类收支能够及时张榜公布。

各县、乡、村正在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的意见》(农经发〔2008〕4号)文件精神,积极规范乡级农经部门代理记账业务。

电算化软件统一使用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开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版本的电算化软件,软件基本能满足核算国家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算的需要。

电算化软件的配备使用,主要在于各县、乡农经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县、乡财政的状况。**、**仍在使用手工记账、算账。

通过发放调查表统计,全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目前在岗会计人员249名,持证人员200人,占80.32%,无证人员49名,占19.68%;无证人员主要为村级出纳、报账员。无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荒漠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汉语言基本不懂,更换、变动频繁,仍存在一任村委会班子一任财务人员;会计知识主要靠乡农经部门的财务人员临时现教、现学、现用,有专业学历的会计人员基本没人愿去这种状况的村里工作。

二、当前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村级账务核算不全面,没有核算上级财政部门转移支付到村一级的财政资金。

村级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包括村集体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

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个别年度划归村级核算、支付;目前统一由乡财政所负责核算、支付。这种人为分割的核算体制,一是无法满足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要求,二是无法体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村级的关怀力度。

2、继续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力度,加大在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调研中,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诉求自己专业知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知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农村难以配备微机专业维护人员、电算化软件维护人员。会计人员只有依靠自己,现有在岗人员存在微机知识、微机维护、电算化软件维护知识的严重缺乏,即渴求扩大知识面,更要求解决现实会计工作当中面临的知识不足而存在的许多棘手的难题。

因此,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和农业农经部门主要应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以基础知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主。

3、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信息质量。通过调查,大多数核算机构基础工作良好,但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急需改进。

**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别是偏远农牧区,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村级出纳人员、报账人员长期仍将以当地民族人员为主,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务人员,汉语言文字、语言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知识相对不高,在账簿启用、文字书写、科目应用、经济业务活动的账务处理、职业判断方面都明显不足。

被调查的乡镇,村级财务大都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其中4个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乡镇,财务制度制定的相对完备;个别乡镇仍存在财务制度简单罗列几个岗位责任制了事,存在支出报销单据粘贴不平整、没有经办人签字、会计人员审核签字、单据分项支出内容、单据份数;账簿使用随意,总账使用活页账本,没有启用单位名称、没加盖启用章;财务主管、会计都没有签字、盖章;会计科目名称使用不

规范,存在随意性。比如制度规定科目为“应付福利费”,实际被改为“福利费”,“银行存款”被改为“银行”或“银行存”等;账户余额存在跨年度不结转,账户没有月结、季结、年结;发生记录书写错误,纠错规定可采用“红线法”划一道红线更正,而是直接用“蓝笔”划二道线;凭证装订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

个别村存在将“一事一议资金”单

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违反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调查组当场提出了批评,要求立即更正,并要求县级财政事后进行监督检查。

4、加紧制定和出台《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确保农村经济核算安全、完整。

2006年,农业部发文提出将制定《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要求各级农经管理部门据此建立和规范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但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仍未正式出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建立只能由会计人员依据其他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和经验探索建立。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显而易见。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促进村级代理记账健康发展

1、立足当前,规范农村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队伍。

当前,农村乡镇正在积极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农经部门长期以来一直代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财政所根据改革进度,目前是集中核算乡镇级财务收支。根据实际,建议现阶段我州应采取乡财政所和乡农经站并存,共同完成乡、村财务核算的方式,随着乡镇管理体制的推进,适时提出将农经站划并到财政所集中核算,这样既可减少人员,又可统一管理村级核算。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乡农税所(财政所)工作人员从过去的收农牧业税,转为为农村服务,核算转变;这些同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少数民族比例大,收税是专家、是内行,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是新手,需要重新学习,当前也承担着“乡财县管”的具体会计核算工作。

农经部门长期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核算,有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财会队伍,一些农经站从1993年就开始为村级财务代理记账;在调研中,这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高、制度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建议“村财乡管”目前仍由农经部门管理、代理记账;财政部门待条件成熟时将核算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给行政村,由农经部门统一核算。

鉴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一步改革将到乡一级,财政所同志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议财政所和农经站两个部门目前仍保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划并事宜为妥。

2、积极从法律方面探索乡级财政、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代理权限。

10.施工会计核算 篇十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研发费用 会计核算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随之高速发展,如今建筑施工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仍然处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平均技术含量低、高能耗、低收益等典型特征的发展阶段。“提高行业科技含量,以科技降能耗、出效益”是众多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国家也给出了一系列关于提升行业科技含量,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鼓励政策。国家税务总局颁布[2008]116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这是国家对鼓励科研,提升科技水平,在财税政策上的重大表现,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给企业带来税收实惠。

一、企业研发费用的范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 [2008]116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财务核算健全并能准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的居民企业所进行的研究开发活动,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加计扣除。

(一)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三)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四)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五)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六)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七)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八)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二、建筑施工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研究开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两个部分。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所发生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允许资本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为核算企业研发活动各项支出设“研发支出”会计科目,该科目应当按照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设置“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项目发生支出时在“研发支出”科目中进行归集,到了资产负债表日,需要对研发所发生的支出进行判断,对不能资本化的研发支出,直接将其从“研发支出”中转入“管理费用”。

根据《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以单个合同作为核算对象,进行收入、成本确认,对建造合同结果能够可行估计的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与费用。在实际操作中,大多企业采用累计实际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认完工百分比,这一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也符合会计配比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上述核算原则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施工企业以单个施工项目为核算对象,施工项目上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按重要性原则,支出较小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支出较大时,符合条件资本化时计入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施工项目上的研发费用往往是针对特定施工情况而发生的,研发支出不论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真实的反映着项目的支出,根据配比原则和相关性、真实性等基本会计原则,项目研发费用应当计入当期项目合同成本,但如果按《企业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核算的要求,那么不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都不计入合同成本,这一差异给建筑施工企业单个项目核算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对完工百分比的影响

由于项目发生的研发费用不计入施工项目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预计合同总成本,根据完工百分比计算公式:合同完工百分比=(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100%,得出的当期完工百分一般情况下,将研发费用进成本时的完工百分比要大于不进成本的情况。

(二)对项目毛利的影响

由于研发费用直接计入损益,不构成项目合同成本,根据毛利计算公式:合同毛利=预计合同收入-预计合同成本,得出合同毛利中包含了研发费用,提高项目的毛利。

(三)对项目当期会计利润的影响

由于项目合同成本不包括研发费用,根据合同成本计算的完工百分比,进而确认的收入和成本的金额自然不一样,根据对完工百分比的影响计算,将研发费用进成本时的当期会计利润要大于不进成本的情况。另外当合同预计为亏损合同时,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时,由于研发费用不纳入预计合同总成本,可能会出现判断不准确,而导致当期少计提预计合同损失。

综上情形,由于建筑施工行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如何核算研发费用对当期会计利润影响较大,为了真实、准确反映施工项目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应当将研发费用纳入当期项目合同成本。

三、建筑施工企业研发费用会计核算改良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改良方法

企业建立研发部门,在项目需要进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时向研发部门提出申请,并根据内部协议支付相关研发费用,费用计入项目合同成本。如果项目研发失败费用化时,项目就按实际发生的研发支出做为成本扣除,企业就研发支出的50%加计扣除,如果项目研发成功,项目仍然按实际发生的支出做成本,企业就研发支出冲回项目做成本的金额,再将实际研发支出计入无形资产,按150%进行分期摊销。

(二)运用改良方法时的几点建议

1、[2008]116号《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从研究开发活动到研究开发费用都有明确的限制,不是所有的跟技术活动支出都算研发费支出,且采用了例举的方式规定了八项,凡没例举到的都不能享受优惠,因此以前能加计扣除的现在不一定能扣除,比如根据财政部《关于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费用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与研发活动有关的招待费用、差旅费等费用就不能抵扣了。操作中应当严格按要求归集费用,不能擅自扩大范围。

2、企业研发部门在项目办理委托研发手续后及时向当地科技部门或经信委立项登记,取得《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确认书》,然后再向税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取得税务部门出具的《企业研发项目登记信息告知书》后方可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如手续不全,资料不能满足要求不得加计扣除。

3、委托研发项目,委托方一定要取得受托方提供的研发费用支出明细情况,否则,该委托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不得加计扣除。

4、单独归集研发费用,专户支出,不得与生产经营支出混合,如果区分不清,不能真实、准确、合理提供各项研发费用支出明细的,不得加计扣除。

11.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浅议 篇十一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是以施工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核算, 它通过一系列的手段, 总结生产建设活动中已经发生的事件, 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给出评价, 在此基础上, 对未来做出预测, 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一种数据的积累, 为进行建设活动全过程的各个方面的量化研究及考核提供依据, 客观、全面、准确、深入细致和及时是其基本的要求。但是由于施工企业经营的特殊性, 它们的会计核算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不规范的地方, 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施工企业生产的特点

1、施工生产的流动性。施工企业的产品大都是大型建筑品, 建筑产品本身具有不能移动的特点, 这就造成了施工生产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随着建筑产品生产的进展而流动, 不同工种的劳动力、不同类型的施工机械和机具、大量的各种建筑材料和构件, 在一个施工产品的范围内, 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频繁交叉运动。

2、施工生产的单件性。施工产品本身随着不同需求者在使用上的不同要求, 其功能、结构、尺寸、风格、采用的材料都会不同;又由于建造地点、承建者不同, 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手段不同, 每个施工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

3、施工生产的长期性。由于施工产品形体大、技术复杂, 投资量大, 因此施工生产的周期相对较长, 一般都要跨年度施工, 有的大中型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建成, 工期特别长。

4、施工生产的阶段性。施工生产的阶段性是指施工生产是按一定的程序和逻辑关系分阶段进行的, 比如一个大中型施工建设项目, 要经历可行性研究、决策兴建、选址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组织施工和安装、建成后竣工验收等阶段。只有一个阶段完成后, 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由于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 从而会计处理也相应与其他企业有所差异, 目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还存在以下的不规范之处。

(一) 收入确定中存在的问题

1、工程分包带来的收入确定模糊问题。

施工企业由于工程量大, 施工地点分散, 分包一部分给其他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经营方式。因为如此, 才产生了施工企业收入确认按总包金额确认还是按总包金额扣减分包金额之后差额确认的选择问题。这个问题带来两方面不利的影响。一是总承包商采用按总包金额确认收入, 总承包商确认的收入金额已包括分包的金额, 而分包商对其所承建的分包工程在账面上将再一次确认收入, 收入可能被重复确定。二是因为施工企业收入的确认不统一, 财务报告中的对外披露也会存在不统一的问题。不少企业根据不同的需要或目的确认施工收入。

2、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入确定上存在差异。

会计制度和税法在收入的确定是本来就存在差异,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点, 使这种差异更明显。比如对于劳务收入确认的差异:在对不跨年度的劳务收入的确认时会计制度和税务规定是一致的。当劳务收入跨年度时会计制度税务规定对收入的确认是有区别的。税务规定不考虑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不考虑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纳税人提供劳务, 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的, 应按完工进度或完成的工作量确定收入的实现。施工企业的施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一般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使这种差异不可避免。

(二) 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核算对象的确定。

工程中标后进行成本预测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 它是成本核算工作展开的基础。但是由于施工项目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核算对象繁杂, 致使很多企业没有严格地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 或者没有结合建造合同的具体情况去设置核算对象, 随意合并工程项目, 需要合同分立核算的没有分立, 不考虑本单位成本考核需要, 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数字等。

2、工程成本和期间费用划分不清。

工程成本相当于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或营业成本, 为工程施工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 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为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各项施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工程成本。有些施工企业受管理费用预算控制指标和财务核算简单化的影响, 很多财务人员人为将一些期间费用直接纳入工程成本核算, 使项目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大打折扣。

3、成本项目设置不够规范。

由于建筑施工产品的固定性和单件性, 决定了施工产品成本核算不能根据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施工生产费用, 单独计算每项工程的成本。同时, 由于不同施工产品之间的差异大、可比性差, 不同建筑产品之间的实际成本不便进行比较,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分析、控制和考核不是以可比产品成本为依据, 而是以工程预算成本为依据。然而,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核算时, 有些财务人员没能正确合理地设置成本核算项目, 无法为成本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

(三) 《建造合同》执行不力

新会计准中的《建造合同》准则的实施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使《建造合同》执行不力, 阻碍了建造合同作用的发挥。

1、缺乏可靠的估计。

施工企业成本的分析、确定、考核是以预算的成本为依据, 可靠的估计是《建造合同》实施的前提。但是由于现实环境和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 使可靠的估计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 由于工程复杂、工程变更多, 索赔也多, 而且工程变更、索赔得到业主确认的程序比较复杂, 结算滞后, 这就为合理判断合同预计总收入带来了难度。二是, 没有其他部门有效地配合, 没有成本预测方面的资料积累, 没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定额, 合同总成本的预计就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2、完工百分比法存在缺陷。

《建造合同》确定百分比法为施工企业确认收入成本的方法, 但是完工百分比法有固有的缺陷。一是, 许多施工企业选用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完工进度, 这种将完工进度与成本挂钩的做法, 意味着完工进度可以由企业内部控制, 使有些企业可利用成本人为调节收入和利润, 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项目的经营成果。二是在实务中, 施工单位按工作量签订单认可的收入大多低于企业按完工进度计算确认的收入, 导致资产或负债的不真实性。

四、改进措施

1、完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将施工企业的收入金额的确认统一为按总承包金额扣减分包金额之后的差额确认, 并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中予以明确, 以便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强制要求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出企业采用的收入金额确定方法, 如此才能反映施工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提供更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2、改革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一定要关注税收监管的信息需求, 考虑与税法的协调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 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承担着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职能, 服务于税收是它的责任。这要求在会计制度的修订完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对税收的信息支持作用。采用更为先进的核算方法, 披露更多与所得税相关的信息, 反映更多税务信息, 协调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差异的规定。

3、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对会计专业知识和新的会计准则把握不够, 造成的技术性错误。要想提高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 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福利的方式, 吸引较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减少技术性失误造成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漏洞, 提高会计核算准确性。同时还要注意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在职培训, 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会计操作能力。要求会计人员熟悉新会计准则, 重点加强《建造合同》的学习。培训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 会计人员应当常去施工现场实地考察有经验的带经验不足的,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去实地学习。

4、严格推行建造合同。虽然《建造合同》准则不是完美的,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对完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做出的重要贡献。它的应用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将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施工企业来说, 应严格推行《建造合同》准则, 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企业的会计工作程序, 从成本核算、建造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会计信息及时性准确性、会计报表的准确性等各主要环节逐一落实规范的管理程序, 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既要根据其规定合法合规办事, 又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方法, 如确认成本性质账户真面目, 按期确认合同, 根据造价预算书确定成本项目, 构建施工项目管理体系等。

5、提高对成本的预测控制能力。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关键是对合同总成本准确的预测和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成本有效的控制。在具体应用中, 预计合同总成本和目标成本将趋于一致。制定目标成本, 既有助于准确估计合同预计总成本, 又可加强成本管理, 挖掘企业潜力, 还可利用于评价和考核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业绩。目标成本应由财务部门会同预结算、工程管理、技术质量、物资设备、劳务管理等有关部门, 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

五、结论

企业成败的关键在管理, 管理的核心在财务。优化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流程, 强化会计成本核算, 明确施工企业收入, 严格执行《建造合同》,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建立适合施工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明焰, 对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思考, 辽宁经济, 2009年第1期

[2]、吴庆宝,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科技纵横, 2010年第1期

上一篇:华中科技大学规划原理下一篇: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