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童心作文(精选20篇)
1.无处不在的童心作文 篇一
“噢”、“噢”!“干的好!”“干的真漂亮!”一阵欢呼声将我带回了以前的记忆中,我禁不住大笑起来。因为那天我们推翻了“封建王朝”,当了一次英雄。
那年冬天,下雪了,门外的雪厚厚的,屋顶上也盖着一层,好像要将房屋压塌一样。我出门与小伙伴做游戏,我们先打雪杖,那个叫,不亦乐乎呀!不一会儿,每个人身上都是白白的结晶体――雪。突然我埋没了许久的童心大发起来。提议:让我们做一个“雪皇帝”吧!大家齐声叫好。于是,×××去铲雪,×××堆雪球,×××砌城墙。我帮助×××做雪球,把做好的雪球放在一起,我用手使劲拍拍,谁知,雪球炸成了花,没办法,用雪补上。终于,我们的“皇帝”做好了。童心未泯的我们又想出了砸“皇帝”。此言一出,所有人开始准备。我们趴在雪堆上,用手做成一个个球向“皇帝”砸去。一个个雪球砸过去,像漫天飞舞的雪的的子弹,飞一般向“皇帝”砸去,我们热火朝天,砸了又砸,先是城墙挨了几个大雪球,但它还是坚守岗位,我们乐此不疲,继续和“封建王朝”战斗,我们像一个个勇士,拿着武器――雪球,向“封建王朝”进攻,终于,在我们每个人的强大攻势和攻击下,城墙轰然倒塌,我们欢呼,我们雀跃,可还没有完,“皇帝”还在那儿呢,我们进攻的对象变成了手无搏鸡之力的“皇帝”,我们的雪球向他砸去,突然,不知谁的大雪球,将“皇帝”的头砸了个正着,“皇帝”的脑袋马上变成一朵盛开的白牡丹。“我们人民胜利了!”“封建王朝”被推翻了!我们每个人都高兴极了。
“噢!”“噢!”“干的好!”“干的真漂亮!”……欢呼声一直持续到黄昏……
然而,现实又将我勾了回来。童年已经过去,但童心永远不会消失。想当年,是多么富有童心的我们,像×××小时“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体验着童心的快乐。童心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能发现童心,就不会被年龄淹没;只要我们能保持童心,就可以让快乐!行动起来吧!童心不是童年的专利,它是我们一生的宝藏,有待我们去发掘,趁现在的大好时光,赶快去世界寻找童心吧!
童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童心,是生命的本真。 童心,是岁月对人生的感悟。
女人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孩子,能够活的象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因为拥有童心,会使女人变得更加可爱。当你拥有童心的时候,你会充满信心,你会充满快乐,你会发现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澈,一切原来如此美好,连自己都是那么的年轻。 其实生活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欢乐,烦恼总是随着成长而来,再回首,历历在目的是往日深深浅浅慌乱的足迹。女人们一路走来,会因为忙于应付生活,忙于应付压力……而在生活中毫无知觉的丢掉了那颗纯真的童心。生活的琐碎埋葬了女人的赤子之心。‘天真’与‘无邪’离我们越来越远,
女人的善良,天真和纯洁的本性,本应该让女人比男人更具有童心,童心原本也就是这世界上原始的本色,没有一点功力色彩,就象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夜晚虫声的轻唱。倘若拥有童心,女人们就不会把生活中的事情看得太过复杂,就会懂得如何去删繁就简,去掉那恼人的枝蔓,把一些纠缠不休的事梳理的很单纯。面对生活中的恩怨,拥有童心的女人能够展示笑容,象闹了别扭又牵手的孩子一样,一笑之间化干戈为玉帛。面对人生的功力,拥有童心的女人能够返璞归真。面对平凡而琐碎的日常生活,拥有童心的`女人能够享受平凡的浪漫与天伦之乐。
童心不是幼稚,童心不是愚顽,童心是大智慧,童心是大度量,是无邪是对蝇营苟且的不屑。拥有童心的女人就拥有了纯洁,真挚,坦率与真诚。女人若秉持这样的生活态度,于是就不会太过计较,这样万事就会变的简单。那么如何让我们活的简单呢?拥有一颗童心,以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去理解这个世界,多点单纯,少点世故,女人就可以活得更加简单,自然,舒畅。
童心是一切快乐的源泉,对于女人来说,首饰衣服所带给你的,仅是表面的美丽。而童心把所有的灵性和内涵,化作个性和情趣,载着女人的想象与温柔,记录着女人快乐的生活姿态。
拥有童心的女人永远年轻,心年轻了,人也年轻了。就让我们时时保持一颗童心,即使青春不再,朱颜已改,即使年事已高,步履蹒跚,我们的心依旧年轻,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保持一颗童心,就保持了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对世事的达观,对人生的谛解。
2.无处不在的童心作文 篇二
明代思想家李贽独具慧眼, 早在几百年前就说:“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 便失却真心, 便失去真人。人而非真, 全不复有初也。”也就是说, 李贽认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东西就是童心, 没有童心就没有了真心, 他以童心辨真伪, 将其当做试金石, 可见童心多可贵。
必须要承认, 成长的过程就是被说教的过程。我们一天到晚被宣传被教育, 儿童的那个“我”不断地被纠偏被矫正, 童心渐远以致于消失, 一个人的真心没有了,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没有了真心会如何?对于同学们来讲, 你起码写不出好文章。
清代文学家袁枚曾说:“诗人者, 不失赤子之心也。陈楚南《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栏杆, 惆怅花容一见难;几度呼他他不转, 痴心欲掉画图看。’妙在皆孩子语也。”多么有趣的诗画。袁枚说, 陈楚南看到一幅美人图, 画上的美人是背着脸的, 他多想看看她长得什么样, 可是怎么叫她她都不转身, 没办法, 只能把画反转过来才能看看她的脸, 只有孩子才有这样的思维, 只有怀揣一颗童心的诗人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句, 多少童心童趣何其意趣盎然!
怪不得袁枚说, “诗人者, 不失赤子之心也”, 了不起的诗人是赤子, 赤子才有赤子之心。再说到赤子之心这个词, 也正因为我们一天到晚意识形态化, 伦理道德铺天盖地, 所以多少人根本不知道赤子指的是光屁股的孩子, 而完全转向拳拳爱国的他义了。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小时候最爱下象棋, 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一次他因为贪玩, 到了吃饭的时候还在下, 气得母亲跑过去抢下象棋, 扔到了门前的河里。看着心爱的玩具被毁, 小小的王阳明哀泣: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母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炮声一响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多么有意思的童心诗!思想家王阳明如果没有一颗童心, 荡漾得出孩子怎么“哭象棋”吗?如果没有一颗童心, 也不可能使他成为了不起的思想家、理学家。
为什么伴随着成长, 童心就会渐行渐远呢?李贽认为, 童心是随着儿童成长的所见所闻而削弱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断被各种各样的道理所灌输。当然, 受教育没有错, 只是国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做人”、“表现”的桎梏下, 做人变成了作秀, 表现变成了表演。台湾一位6岁的小朋友写下了这样的几行字:蜗牛走路的时候/天上打起雷/蜗牛吓得要命/就赶快伸出避雷针/继续赶它的路。看似寻常却是我们绝对说不出来的。蜗牛遇到雷电, 我们想它一定会蜷缩到壳中去躲避, 它能有什么预防雷击的办法?在6岁孩子的心里却有!嫩嫩的蜗牛角就是避雷针, 而且还是两个。这就是诗, 我们为什么做不出, 因为少了童心。所以说, 你想成为诗人吗?那就要有童心。
当年, 法国总理贝当古访华, 到北京一家常供接待的幼儿园参观, 孩子们载歌载舞, 热烈欢迎。贝当古走后, 老师安排孩子吃完饭, 促其上床去午休。没想到孩子们都不睡, 还沉浸在贝当古情结里走不出, 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在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前跪下, 抡起一对对小拳头, 劈里啪啦地猛敲。老师一脸愣怔惊问这是干什么?孩子们的小拳头擂得更响:“被当鼓”, “被当鼓”, “被当鼓”!何其天真烂漫的一幕。
透过烂漫与天真, 其实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与悲哀。从小, 我们就灌输给孩子许多伦理道德、意识形态, 不管他们懂不懂, 如同催熟剂, 使孩子速成为“小大人”、“小老树”。这种违反生长规律的揠苗助长, 是对心性最大的戕害, 也最大程度地扼杀了创造力。贻害体现在写作上, 自然是人云亦云的装腔作调、虚伪造作。
3.让作文放飞童心 篇三
在实际教学中,提到写作文,一些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作文难,难在哪?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究其原因,习作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闭了学生的童心,扼杀了童真,丧失了童趣。在习作教学中,要改变这种现状唯有放飞童心,使习作生活化,让习作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从根本上为解决作文难题找到一条出路。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写作活动,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课堂教学生活化,为学生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
一、走进生活,就地取材,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孩子们生活的天地广阔,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家庭生活皆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盈不竭的源泉。如孩子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小学生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源头活水;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也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日子进行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教学,将之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感触会很深。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二、开展活动,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教师应结合孩子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特别是要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让孩子们去爬山、野炊、摘野果、捉鱼……也可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收割季节,让他们到田野去拾麦穗,秋天到了,到果园去摘果子……还可让学生观察一种动、植物或一处景物,如鸡、鸭,毛竹、杉树等,看它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由此让学生知道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素材。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学生个性。
三、放心童心,在想象中编写故事
放飞童心,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即让学生在想象中编写故事,让童言无忌。想象是一种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开放式的,跨越时空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让我们的思维更敏捷,思路更宽广,生活更有色彩,生命更有活力,文笔更流畅。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千方百计激活学生大脑中的表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续写故事、编写童话……让童真焕发异彩。例如,作文课上,我让学生静静地看着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说说这圆是什么?孩子们想象这个圆是春节时大街小巷挂着的红灯笼;这个圆是储蓄罐,等罐里的钱存满了就捐给希望小学;这个圆是妈妈的自行车轮,载我闯过严冬度过酷暑……我赞许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的想象真丰富,你们可以给圆添上几笔,组成新的图形,说说他们的故事吧!”顿时,教室可热闹了,孩子们凭借个人的想象力将它变成球拍、茶壶、光环、运动会上的环形跑道,甚至将圆想象成了中秋节的金黄圆月,无私奉献的地球母亲,母亲映在灯光下的温柔慈祥的笑容,还想到了人的一生,美满的家庭,实现的梦想……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原本简单的图形组合,拥有了鲜活的生命,焕发出活力。我还会提供一组声音组合,让学生想象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让学生想象20年后,家乡的学校、道路、汽车、房屋会有什么变化等等,这些犹如一簇簇火星瞬间点燃学生想像的火花:《“0”的畅想》《二十年后》《亚马逊探险》《猪八戒减肥记》《假如地球的寿命只有三天》等一篇篇充满奇幻色彩的文章,在学生挥洒自如的笔下诞生,彰显着学生的个性,绽放着童真的光彩。
四、绿色评价是学生习作的动力
老师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学生的作文,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在习作批阅评改中,在学生习作本上多写一些鼓励性、希望性的“悄悄话”,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如:“如果再分出段落,更容易让人读懂。”“想象力棒极了,结尾耐人回味。”“小作家,我在欣赏着你的佳作,期待着下篇。”……通过评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4.爸爸的童心作文 篇四
说道爸爸童心未泯,我可有许多要说的。爸爸常和我一起下棋,一起打球,一起跳绳……爸爸总是觉得我的体质不够好,星期天他去运动常常叫上我,我要么沉浸在一本本书中,要么就是在干其它的事情。有时也有些懒,不想出去。爸爸可不罢休,围着我转,还不停的唠叨:“上学辛苦的很,放学了还看书,可别成了书呆子。天天坐着,不出去运动运动是不行的。还有你光这样,我们之间就不经常说话了……”唉!虽然已经习惯了,但我还是不得不从书中走出来和他出去运动。
虽然我有些不情愿,但既然出来了,就要高高兴兴的。
我们一起打羽毛球。我虽然不是爸爸的对手,但每次打球前,都要夸自己一番,好让自己有信心。“呵呵,跟你打,真是不值得一提。赢你没商量。”我还得意的对爸爸甩了甩头发。爸爸只是轻轻一笑。
在家属院中找了片空地就打了起来。我们找好了自己的位置,我顺风,爸爸逆风,我占优势。我抢到了第一次发球权,我使出全身力气发出了球,羽毛球在空中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落到了我们规定的界限外。我哪儿能让自己第一球就输呢?我早有准备:“前两球作为练习。”爸爸知道说不过我,就默认了。
发球,接球,拾球……不时的还争吵几句。显然爸爸在让这我,可我不管那么多,愿让就让吧。但我还是和爸爸打的难分难舍。最后一球了,这一球决定胜负。我保证这是我自己努力的,爸爸打过来的球没过中间的线。爸爸还不承认,指着我的身后说:“你看谁来了。”趁我扭头的时候,爸爸把球挪了挪位子。雕虫小技,不光打球,下棋时也用过,没有一次得逞,这次也不例外。最终我以胜利告终。
5.我的童心作文 篇五
漫步在乡间的小道上,阳光在陪伴,心儿愉悦地欢跳着。
步子越走越轻快,越走越有节奏。
哦,这是小时候在田间最爱走的所谓的舞步无非就是踏几步,转个圈,再把手往前甩几下罢了,再加上嘴里哼着的不成调的小曲。
久违了,我可爱的童心!
蹲下身来,把鼻子凑近诱人的迎春花,享受她的芬芳;重新站起来,踏个方步,踮起脚尖与树上匆忙工作的鸟儿问个好;继续往前跳啊跳:草儿冒尖了,树儿抽芽了,鸭儿们刚熬过一个冬天,正烦闷得要死,便噗通一声,狠狠地来它一个扎猛子,随即冒出头来,心满意足地左右甩甩,接着晃动臃肿的身板,一扭一扭地向桥下拥去。
正应了那句古话: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我的嘴角不着痕迹地向上一扬。
久违了,我可爱的童心!
沿着青石板台阶走下河边,屈膝用手舀起一捧绿水,清如明镜;轻轻松开手,任其见缝插针地顺着我的指缝间缓缓下落,感受春水滴答滴答明澈的声音。拾起草间还沾满泥土气息的石块,轻扬手臂,用劲一掷,看石块飞至湖中心无力下垂后漾起的圈圈涟漪逐渐扩散,摇摆,水中映着的蓝天,白云,偶尔飞过的喜鹊也都随之晃呀,晃呀
久违了,我可爱的童心!
穿过密密的小竹林,越过纵横交错的水渠,田埂里布满我欢乐的.身影。微微附身亲吻高至腰间的油菜花金黄的花蕊,唇吻边痒痒的,却有一种活力在飘荡。垂手在浅浅的水沟中随意盛起一瓢漂浮着草尖尖及碎泥屑的浑浊的泥水,静等水沥干,眼前赫然呈现着一条软绵绵的长尾巴小生灵的倩影可爱的小蝌蚪哇!我伸出右手食指,叠在左手掌心间,感受着生命的灵动。良久,我忽然决定了,伸平左手,小蝌蚪顺势往下一滑,重归于水的家园。我心怀可惜地望着它逝去的背影,忽的后悔了,想伸手抓牢,却只握起了一把湿软的泥。小蝌蚪带着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想重拾,只留得混沌一片。
远眺西边,彩霞映着红日缓缓落下。大桥上一片灿烂。
6.美丽的童心作文 篇六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童心,这是不分年龄的。
我的妈妈就有一颗童心,她喜欢经常去公园里散步,喜欢眺望远处的青山,喜欢欣赏美丽的花朵,还喜欢观看天上悠悠的白云……妈妈的童心,表现在欢乐的笑声中。
我的爸爸也有一颗童心,他会经常带我们去超市,会和我们一起愉快地看电影,还会带我们一起去尽情地吃火锅,也会和我们一起快乐地做手工……爸爸的童心,表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我的外婆也有一颗童心。外婆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是童心却越来越浓了。外婆有一双巧手,她会为我们用狗尾巴草编织可爱的小猫、小狗、小兔等等;还会用长长的绿绿的叶子折成尖尖的三角形,然后用叶子吹出悦耳的口哨;也会用美丽的花朵吹出动听的喇叭……外婆的童心表现在浓浓的爱中。
7.无处不在的童心作文 篇七
一、精读博览, 积淀写作营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 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 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 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所以,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做好读书笔记, 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 获得间接的知识经验, 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品读精彩的语言, 读中悟义, 读中体情, 读中赏析, 并将好词佳句摘抄在“采蜜本”上, 为以后的写作储备丰富的素材。同时, 我还指导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订阅报刊, 教给读书方法, 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童话、寓言、小说、散文等, 学生都一一涉猎, 他们就像辛勤的蜜蜂, 采撷知识的花蜜, 品尝知识的琼浆, 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文章, 这些佳作除了在班级开辟“小荷尖尖”专栏进行展览外, 我还推荐给报刊发表,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 不仅积累了丰厚的知识, 为写作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还陶冶了情操, 净化了心灵。总之, 要想学生写好作文, 就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精读博览, 广为采撷, 读中悟写, 积累写作语言, 为表达作好铺垫。
二、走向自然, 激发写作欲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读有字书, 精读博览, 广为采撷;读无字书, 汲生活之水, 开阔视野。”大自然便是“无字之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游, 让学生观察摄取自然景观, 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明月云霞的奇妙变幻、山川树海的千姿百态、名胜古迹的灿烂辉煌。农村的学生, 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快乐的摇篮。作为农村教师, 我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 走进百鸟乐园, 看林间绿草红花, 听丛中百虫啾啾;我们带着学生走向繁花似锦的原野, 呼吸新鲜气息, 享受拂面清风。春天踏青, 夏季游泳, 秋天郊游, 冬日玩雪。同学们在尽情玩耍之中, 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 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激发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时, 你问学生:玩得快乐吗, 什么使你很快乐?这儿美吗, 哪些景物美, 美在哪里?你喜欢吗, 你愿把看到的美景和你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们肯定会跃跃欲试, 因为这不是在正襟危坐地作文, 而是在叙述今天的快乐, 学生有感而发, 就不再有思维障碍了。一个学生在他的《美丽水库》中写道:“我从没见过这么清澈的水, 岸边的景物倒映其中, 摇曳多姿;也从没有感到水库竟是这样广阔无边, 水天相接。水清清, 鱼游乐, 野鸭在嬉戏。啊, 美丽的水库, 美丽的大自然, 我的心被深深陶醉了。”如果不是亲身沉浸在大自然之中, 能发出这样的感叹么?在拥抱大自然的过程中, 学生写出了作文, 情感得到了陶冶, 这不正是农村学生拥有的优势吗?
三、走进生活, 丰盈写作素材
现实生活是学生作文的广阔背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开阔视野, 关心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学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 如美文诵读比赛、校园艺术节、运动会等。学生在活动中愉悦体验, 增长见识才干, 丰盈自己的思想, 活动后, 我指导学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 我还引导学生将视角伸到社会这个大舞台, 收看新闻, 关注国内外大事, 欣赏优秀的电视节目, 陶冶美好的情操, 走进社区, 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体验生活, 记录生活。如果我们坚持经常这样做, 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 情感得到升华, 品格得到陶冶, 心灵得到净化, 写起作文来就会文思泉涌, 落笔生花。所以, 只要教师积极引领学生走进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生活, 感悟生活, 表达生活。我想, 作文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
四、关注媒体, 拓展写作空间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由于直观的刺激作用, 使学生提高对所学问题的兴趣, 激发起能够战胜疲劳的新力量。”如今已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相当发达的时代, 只有引导学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培养“现实思维、当代观念”, 这样, 才有利于学生写作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 我就常常引导学生关注电视媒体报道的国内外重大事件, 指导其写作。如:我引导学生观看抗洪抢险报道, 抒发对抗洪英雄的赞美之情;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奥运会等重大事件, 感受、领悟, 写观后感, 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009年国庆节, 我引导学生观看了国庆大典的实况转播, 学生兴奋、激动、感慨万千, 为此, 他们写出了《噢, 中国》《我为祖国骄傲》《祝中国好运》等一篇篇充满深情的文章, 抒发了心中的自豪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 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来指导写作, 通过网络这个大窗口, 放眼世界, 了解世界, 抒写世界。
中国出版界著名策划人安波舜曾大声呼吁:“希望有一个森林一样美丽而单纯的世界, 让少儿们愉快地拦也拦不住地闯进, 而那高尚的情感像湖水一样任他们浸泡。”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内容, 就如同这片广袤的森林, 学生走进这片森林, 积极博览群书, 走向自然, 走进生活;他们乐此不疲地积累着, 饱含激情地创作着, 尽情地书写着童心、童真、童趣, 他们的童年因作文而轻舞飞扬。
8.让童心伴随作文轻舞飞扬 篇八
【关键词】作文 开放性 积累语言 写法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统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以新课改理念和大作文观为指导,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开放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自由驰骋、放飞心灵、快乐表达,充分挖掘学生创新作文的潜能,提高写作能力。如何开放作文教学内容呢?
一、精读博览,积淀写作营养
叶圣陶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的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在课堂以外,我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首先,我为学生创造了阅读条件。我在班内设立图书角,发动学生自己带书与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换。每周安排两节课时间去校阅览室看书。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去借书,这样就解决了书源问题,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好书可读。在学生拥有书读的情况下,我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和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读中悟写。拿到一本书,首先让学生问问自己,想从书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速阅读目录,获得内容梗概。接着找到想要研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要点、自己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名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抄在“采蜜本”上。然后对这本书其它内容进行快速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信息,就停下来,记下来。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另外,还可指导学生读中悟写,悟精彩的语言,悟写作技巧和方法,悟抒发情感的途径。阅读和写作虽然各有各的任務,各有各的规律,但两者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勤于阅读,逸于作文”、“日积月累,方能生悟”这些古语,既通俗又深刻地讲清了从读中悟写的道理。总之,要想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中悟写,积累写作语言,为表达作好铺垫。
二、走向自然,激发写作欲望
于漪老师精辟论述到:“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大自然便是“无字之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旅游,让学生观察摄取自然景观,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明月云霞的奇妙变幻、山川树海的千姿百态、名胜古迹的灿烂辉煌。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快乐的摇篮。作为农村教师,我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百鸟乐园,看林间绿草红花,听丛中百虫啾啾;我们带着学生走向繁花似锦的原野,呼吸新鲜气息,享受拂面清风。春天踏青、夏季游泳、秋天郊游、冬日玩雪。同学们在尽情玩耍之中,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激发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时,你问学生:玩得快乐吗?什么使你很快乐?这儿美吗?哪些景物美?美在哪里?你喜欢吗?你愿把看到的美景和你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们肯定会跃跃欲试,因为这不是在正襟危坐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今天的快乐,学生有感而发,就不再有思维障碍了。一个学生在他的《美丽水库》中写道:“我从没见过这么清澈的水,岸边的景物倒映其中,摇曳多姿;也从没有感到水库竟是这样广阔无边,水天相接。水清清,鱼游乐,野鸭在嬉戏。啊,美丽的水库,美丽的大自然,我的心被深深陶醉了。”如果不是亲身沉浸在大自然之中,能发出这样的感叹么?在拥抱大自然的过程中,学生写出了作文,情感得到了陶冶,这不正是农村学生拥有的优势吗?
三、走进生活,丰盈写作素材
现实生活是学生作文的广阔背景。教师应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开拓视野,关心不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观察、发现、捕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物。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访问、调查,让学生在活动中搜集写作素材。要经常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学生精神生活质量,让学生体验生活。如开展班级或校级的朗诵会、故事会、报告会、文娱表演、体育比赛等。可以有选择地收看适合儿童的电视节目,如“大风车”、“电视散文”、“东方时空”等。还可以把生活的触角伸向社会,让学生体察新时代跳动的强劲脉搏,教师要学做“有心人”,做好“倡导者”、当好“服务者”,如节日到了,为敬老院老人办实事;给奥运冠军们写一封信,献上一首歌;同“手拉手”学校进行联谊活动,请当地英雄人物、致富能手做报告等等。如果我们坚持经常这样做,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升华,品格受到陶冶,心灵经受净化,写起作文来就会文思泉涌,落笔生花。所以,只要我们教师紧紧抓住课改契机,引领学生走进色彩斑斓、多元呈现、气象万千的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我想,作文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
四、关注媒体,拓展写作空间
如今已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相当发达的时代,只有引导学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培养“现实思维、当代观念”,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写作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调查显示,作文写得较好的学生通常一周看10个小时电视。虽然如今电视节目令人眼花缭乱,要让学生决定看什么确实很难,但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较大程度地发挥电视媒体的积极作用。在作文教学中,我就常常引导学生关注电视媒体报道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指导其写作。如:我引导学生观看抗洪抢险报道,抒发对抗洪英雄的赞美之情;引导学生了解建国六十周年、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感受、领悟,写观后感,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009年十月一日国庆节,我引导学生观看了国庆大典的实况转播,学习兴奋、激动,感慨万千,为此,他们写出了《噢,中国》、《我为祖国骄傲》、《祝中国好运》等一篇篇充满深情的文章,抒发了心中的自豪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来指导写作,网络是一床魔毯,为学生打开了通向遥远世界的窗户,让学生更快、更有选择地接受到更多更新的信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在学生们的写作积累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活水从何而来?既非来自“名师”的头脑,也非来自“题海”的磨练,而是来自包罗万象的大千世界。而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内容,就如同这片广袤的森林,学生们乐此不疲地探索着,卓有成效地积累着,饱含激情地创作着,尽情地书写着童心、童真、童趣,让他们的童年因作文而轻舞飞扬。我坚信,只要学生们能博览群书,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关注媒体;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写作方式,向人们展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无限风光,为作文园地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9.关于童心的话题作文 篇九
“姐,姐,今天天气这么好,去海边吧!”妹妹穿着休闲,连帽子都戴上了!“去什么呀!这么热,累都累死了!”我继续躺在床上······好吧,最后我还是来到了海边。
抬起头,这片海依旧湛蓝如前,浩瀚无边,多少个春秋,将人们逼着快步向前,但这片海唯独不变,仍旧看着雁儿冬去春来······就是这片海,那年的那个小女孩在这片海滩上拾贝壳,建宝塔,抓螃蟹;就是这片海,那年那个小女孩在两边的山上挖田螺,抓小鱼;就是这片海,那年那个小女孩学会了自创的游泳姿势。现在,小女孩望着海的那一边,童年隐隐呈现。
听,那脚丫声伴着海声奏着乐。是妹妹在追着浪去,躲着浪回,我也加入其中,当那海水触到了我的脚时,就像那燃着的火焰渗入滴滴冰水,我吓得大声尖叫。让那声音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把童年召回。我拉着妹妹的手,尽情地迎着阳光,躲着浪花,听着海声。累了,我们就坐在闪着金光的沙滩上,用手抓起沙,撒着沙,乐呼呼地笑个不停。
那从远处飘来的鱼腥味立马刺激了我的嗅觉,那令人作呕的气味是从那群在烈日下解网的妇女中传来。记得小时候,我并不讨厌那种气味,反而能在月黑风高之夜,闻着这气味,伴着她们的动手声,谈话声,倚在船边睡过去。现在,她们也都出现丝丝白发,手也因做多了家务,变得重了一些,但那技术却并未减弱,麻利的双手持着小弯钩,在网中将小鱼小虾释放出来,而那些过于小巧的家伙们就变成我们的士兵。我和妹妹各挑出一只螃蟹进行赛跑,决斗·······嬉戏着童年的乐趣。
10.关于童心依旧的作文 篇十
真诚,真实诚恳;它是童心。纯洁,纯真干净;它是童心。可爱,天真烂漫;它是童心。童心没有世俗的污染,它是纯洁无暇的;童心没有烦恼的牵拌,它是无忧无虑的;童心不被任何一个人拘束着,拥有一颗童心,会更开心,更年轻,能尽情玩闹、嬉戏;即使你为世俗、繁琐的事所烦恼,但你也可以童心依旧,抛开烦恼吧;即使你生计落魄,遭受不幸,但你也可以童心依旧,摈弃悲伤吧;即使你也年近花甲,到了人生的“夕阳”时期,但你也可以童心依旧,保持一颗童心去对待生命;在所有世事面前,你都可以保持一颗无暇的快乐的无忧的童心;在周末,你可曾到草野上边放着风筝,边跑边跳,像只快活的小兔?也许不会;因为你没有时间。这时的童心是简单而又快乐的;街头有人乞讨时,你会掏出一些钱给他们吗?也许不会;因为你们说,现在太多骗子了。但我们会,因为我们同情可怜的人,哪怕他们或许真的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是骗子这时的童心是富有同情心而单纯的。如果你最要好的朋友喜欢你心爱的并且是父母送给你的贵重的物品,你会毫不顾及的送给他吗?也许不会;因为你们觉得这太贵重了,不能送人。
但我们会送,因为我不会管礼物是否贵重,因为礼物再贵,也比不上两人之间的情谊贵重。这是的童心是重情、正义的。也许,你们比我们更年长,更成熟,更懂事;但你们比我们更世故,没有我们的一些简单、纯洁的快乐;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成了您;但是,但是至少现在的我--童心依旧。
11.用童心拥抱童心 篇十一
如何能让学生摆脱无米下锅、力有不逮的困境,产生胸有千壑、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呢?这是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作文与生活之间的一条沟、一道坎。
要想去除他们之间的障碍,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这个“传道、授业、解惑”者能“将心比心”,用一颗充满耐心和爱心的童心,牽着孩子的手,带着他们很好地走过去。
一、明确小学作文教学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我手写我心”的信心。
作为教师首先要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的束缚,不要再刻意地去追求中心明确、重点突出、选材典型、立意新颖……诸如此类的让学生心生畏惧的要求,试问:这样的要求,你小时候怕过吗?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还未受过媚俗思想熏陶的孩子,我们培养的是用笔将自己思想表达清楚的人,而非作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阶段的作文要求很明确、很简单:对写话产生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感情真实。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降低作文要求,把指导作文的重心放在学生的习作兴趣上,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不必太多束缚,不用讲究章法,把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用笔痛快地记下来呢!比如,课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情境性的小练笔、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欢乐忧愁……都可以记录下来。而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次真实的感受、一点看得到的进步……都可以成为老师赞扬的对象。你可以告诉学生: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恰如其分、这个句子写得很生动、你的故事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你的感受写得很真实……相信一次次细微的鼓励会让学生们对自己的作文感到非常自豪,也会逐渐对习作产生兴趣的。
当然,关于作文难,原因很多,但只要先解决好关键性的理念问题,其他问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释放我们的童心,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素材。
我们都经历过童年,我们清楚地记得自己小时候最感兴趣的事,最喜欢的玩的游戏,记忆最深刻的情景,最痴迷的动画片,最爱听的故事……如果,教师能怀揣一颗童心,从学生的视角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素材,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们就会摆脱无话可写的困境。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培养观察能力,打开学生的生活宝库。
例如:写《家乡的田野》,我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来到田野上,让学生打开自己的感觉器官,观察田野的风景,放飞自己的心灵,用心感受田野的魅力,然后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最后给予总结,这样,学生自然有话可写,而且写出来的作文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要多写多记,丰富写作材料。
众所周知,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素材的途径,它可以把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珍珠一颗颗捡起来,让它们逐渐串成美好的回忆。这个阶段伊始,要家校配合。但农村的孩子很多父母都不在家,没人去指导。这就需要在开始阶段教师能以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坚持写下去。例如:在教室的花盆里种下种子,写长期的观察日记;带学生玩跳大绳,让学生留心观察场面;一次出乎意料的奖罚,让学生谈谈当时的感受;教师读一个好故事,让学生来议论议论;看一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让学生来讲述剧情发展过程……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日记素材。
我相信只要教师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足够的耐心,就会让学生产生乐于表达的欲望,培养出学生勤于捕捉的双手。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诗”情“画”意,教会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润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的确,每个学生都是美丽的天使,都有一颗灵动的诗心。如果能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那扇窗,让阳光雨露滋润心田,每只小燕儿都能衔回一个春天。
其实,写诗就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习作语言变得形象生活、活泼灵动的途径之一。选一个旭日东升的清晨,带着学生去观察喷薄欲出的朝阳;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和学生一起观察天上的云卷云舒;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沐凉风冬听雪……用满满的诗心童心,带着孩子捕捉美好,发挥想象,每个水洼儿都能拥抱一片蓝天。
怎么能让自己的作文美得像诗呢?你可以告诉孩子:写景如写诗,在习作中,如果能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语言就会像潺潺的小溪欢快流畅,它可以让花草树木倾诉衷肠,枯枝败叶讲诉生命的真谛……你的习作也会变得生动自然有灵气。
如果说写景讲究“诗情”,那么记叙文则追求“画意”。
小学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教师经常在分析课文的时候告诉学生:你看,这篇课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多么传神、多么形象。你们也要学着点,把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也懂得把这么描写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但读起来总觉得生硬晦涩,像缺少点什么似的……什么呢?对,画面感!写诗需要画面感,写记叙文同样也需要画面感。记叙文一般都是情景再现,若能把描写手法运用到作文中,流畅地描述场景、生动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必是一篇佳作。而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培养一种凡文必注重画面感的自觉意识。
但凡能教会学生抓住景物和人物这两大类描写技法,能通过描写来再现画面,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12.用童心撼动童心 篇十二
一、理解童心, 欣赏童心
每一个教育者都是一棵大树, 不能因为你玩遍了凉凉的云, 看惯了壮观的景象, 当小树痴痴地观看虫飞鸟鸣的时候, 你就笑他:切, 真幼稚。大树, 你也不想想当年自己是怎么成长过来的?每一个孩子, 都是独立成长的小树, 都有自己的世界, 开启这个世界的办法就是做一个有心人, 保持童心, 用童心去撼动童心。教育者要蹲下身来和孩子玩在一起, 用孩子的情感和气质去欣赏孩子, 用成人的理性去发现童心的特点和规律。一位好的教师, 肯定是深受学生喜欢的, 学生往往会说:“我们老师懂得我们, 理解我们, 就像是一位懂事的大朋友。”是的, 教师要走进孩子的学习、生活、娱乐等等充满童趣的世界, 才会懂得他们, 才会知道他们的已知和未知, 才可以因材施教, 制定教学重难点, 采取教育方法。记得一位家长向我反映, 星期天他的孩子把十几条金鱼都晒成了鱼干。家长气愤地说:“我这孩子怎么了, 一点没人性, 一点没同情心, 心态那么不好, 那么残忍。”会是这样吗?后来孩子悄悄跟我说:“老师, 小鱼和人不一样, 人不晒太阳会缺钙, 小鱼晒太阳就会死。”说完, 孩子难过地低下了头。原来如此!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 你还可以认为他是“没同情心”吗?
二、依靠童心, 常驻童心
民主的教师, 必须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小孩学习的特质。其中先生跟小孩子学, 并不是说完全跟小孩子学, 而是说只有跟小孩子学, 才能完成做民主教师的资格, 否则即是专制教师。有这样一位中学教师, 他发现班上有些同学轻视劳动, 尤其是又累又脏的活, 无论他怎么正面宣传, 还是不起作用。于是他决定让同学们亲临其景, 感受到劳动的光荣和重要。他策划一个早晨看看日出、搞野炊的活动, 要求学生清晨5点集合。不少同学一听搞这么好的活动, 兴致来了, 克服一切困难在晨曦来临之前冒着寒气赶到了集合地点。当同学们清晨看到清洁工人冒着严寒认真地打扫街道, 将纸屑、果皮、落叶等垃圾被一一清除后, 清洁的路面迎接日出。同学们都感动了, 是清洁工人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如此美好。这个案例中的老师就是利用孩子喜欢看日出、搞野炊等有趣活动的心思, 巧妙地引导孩子观察平凡劳动者的辛苦和伟大, 德育和智育都得到了培养。这种教育的成功是依靠可爱的童心, 按照孩子的特质顺水推舟地进行的, 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越超童心, 拥有理性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育才小学的校长时, 一次他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其他同学, 当即制止了他, 并要他放学到校长室去。陶行知后来了解到, 那些被王友用泥块砸的男生, 不守游戏规则, 欺侮女生。于是他认为王友正直善良, 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后来王友到校长室后, 陶行知并未训责他, 而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 并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当时我不让你再打人, 你立即就住手了, 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诧异了, 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 说:“我调查过了, 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 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 欺侮女生。你砸他们, 说明你很正直善良, 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选自《陶行知教育文集》) 校长与学生间新颖别致的“情感交流”结束了, 留下了一件教育“艺术珍品”。陶行知用四块糖果来肯定王友善良正直的童心, 使批评教育的过程变成了其改过自新的强大动力, 这四块“精神糖果”正是滋养王友心灵成长的维生素。另一方面陶校长以教育者的理性去感化他、诱导他, 给对方自我修正的时间, 激发王友自我进步的主动性。可见, 四块糖果不仅“甜”了王友的口, 更“甜”了王友的心。联系我们的教育, 有些教师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 做了许多努力, 却收效甚微。究期原因:有的教师只满足于把心掏出来, 而不换位思考, 用童心撼动童心, 用理性感染童心。童心是人生交响乐中一支牧曲, 是广博人生中的一泓清泉。童心可赋予任何事物以生命, 使之显出情感的色彩与鲜艳的个性;童心可赋予任何一种生物以相通的语言。童心是小鸟, 羽毛很美丽, 飞来飞去在四季的怀抱里, 作为教师的我们, 保持我们的童心, 用童心去欣赏童心, 继而依靠童心, 超越童心, 教育的事业将会更加美好。教育就像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 一个灵魂叫醒另一个灵魂, 让我们教师用自己的爱心,
13.以拥有童心为题的作文 篇十三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童心既拥有纯真又充满善良。在一个孩子眼里蓝天是红的,朝霞是蓝的,草儿是花的,生活是七彩的,像彩虹般的颜色,没有黯淡墨黑。但是,生活中有一些人利用纯洁的童心去做肮脏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利益。
我小时候也拥有同样的童心,乐于助人一向是我的美好品德,每当人遇到麻烦我是第一个冲上去帮他的忙。但是自从那件事发生了以后,我从此失去了童心,换来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戒心!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天,我带着我的童心出去玩耍,这时,一位相貌和蔼的叔叔满脸的微笑向我走来,但笑脸后面隐藏着了许多的焦虑和邪恶不等他先开口,我先问道:“叔叔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是吗?”“小朋友,这山这么怎么才能上去呢?”“叔叔我带你上去吧,这地方我熟!我带着满脸热情的微笑爽快的说道。”那太好了!”叔叔也同样微笑着说到。在上山的路上,叔叔问了我许多我家庭状况,我都如实回答了。但没有预料得到的是:危险正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把我带到密林深处露出本来的凶恶的面孔……后来的事可以显示我的幸运了!有人在危机时刻就出了无助的我。把我安全的送回了家。
那一夜,我几乎在家人的安慰和责骂声中度过的。那一夜是多么的漫长,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那一夜,黑暗逐渐的吞噬着我的童心,让光明再也照不进我冰冷的心。那一夜,我撕心裂肺的哭着,不仅仅只为了我失去童心还为了那些失去童心的人去利用别人的童心去做让整个世界都失去童心的事情。我怅望灰天,心里默默地想:难道这个世界就不允许纯洁的童心存在吗?那这个世界又意味着什么呢?究竟是意味邪恶还是灭亡?
次日的清晨,太阳依旧起来的很早,向人们送去纯洁的微笑,但是又有哪些人正真领会到这天使般的微笑?到那时,我才分辨出我和那位叔叔的微笑是有着天壤之别,那究竟谁是天使谁是恶魔呢?每每想起两种微笑,心就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油然而生!每每想起这件事,心就像从刀尖上滚过一样,痛得无法忍受。
总是不经意想起这梦:童心从我身体里飞出,离我很远很远,我拼命追赶,她却像自己的影子怎么也够不着,我追得累极了,坐在平凡的世界里放声大哭……接着便在和梦里同样平凡的世界里哭醒了……
14.找回童心的作文(600字) 篇十四
当我们处在叛逆的季节中,身边的事物似乎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核辐射,好像离我们太遥远;地震,似乎也不会降临在我们身上;一句关心,难以感激;一声关怀,成为过眼烟云......我们的心,似乎是冰做的,灾难与安乐,冷漠与关怀,痛苦与幸福,任何事仿佛都不能震撼心中的冰坚。我们,需要一样东西,一样能温暖我们的心的东西。美好的,总是过去,总是回忆。而回忆,再怎么回忆,我们都回不去。我们都在长大,顺着时间长大,没有人能逆着时光生存。惟有童心。为什么过去总是那么美好?因为那时的我们傻、我们天真,而且傻得可爱。
那时的我们,总被童心温暖着。细细回想过去,有太多的美好总沐浴在童心的照耀下。拿着玩具车,自编自导自演,还自己配音,上演“飞车大战”的我们;抱着芭比娃娃,给她喂饭,给她梳辫子,给她穿衣服,还跟她讲话,用“妈妈”或“姐姐”自称的我们;盯着从草丛捉来的蜗牛,明知蜗牛胆小,还一直在等他一伸出脑袋就戳一下他的触角,看着他飞快的缩回脑袋,在一旁抱着肚子笑的我们;
玩捉迷藏时,为了不让捉的人发现,明明很怕黑,还躲在拥挤、黑暗的衣柜里的我们......哪一个我们没有童心?哪一个我们不快乐?哪一个我们会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漠不关心?没有,曾经拥有童心的我们,曾经很快乐。
15.让童心飞扬的语文课堂 篇十五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将指导并教会学生主动、合作学习作为根本性的目标,在单元模块下建立四段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形成能力。
一、四段教学模式解读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指教学的基本单位为“单元”,在单元下建立一种基本的教学结构,使单元真正作为一个教学内容的整体单位,然后把这个整体单位结构化,用四个阶段来描述全过程,用四种基本课型支撑四个阶段。基本课型是相对固定必有课型,其它课型在不同的阶段作为辅助课型而存在。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结构的划分,不但重视传统意义上课上的时间与空间,还要有组织地对学生其它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指导其有计划的、科学的并且是积极地开展合作和探究。
单元四段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结构,其存在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过程,过程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四种基本课型上。
四段流程: 合作准备( 单元准备指导课) 、导学探究( 单元重点导学课) 、自主发展( 单元主题活动课) 、双向评价( 单元双向评价课) 。
( 一) 合作准备
这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一阶段,主要由集体备课、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方面的内容组成,其支撑点为: 单元准备指导课。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 学生异质分组、教师集体备课编案、提示单元自学要点、指导小组完成自学方案、跟踪学生自学准备。
本阶段主要突出“合作学习”这一主题。新课程要求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生在准备学习的过程中,合作的积极性更高,合作的空间更大。然而,受其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的影响,其准备学习的目标或方法必然会有一定的模糊,因而教师的指导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要通过集体的智慧提炼出单元学习要点,并根据学生实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方法的提示和合作的事项,指导学生按小组制定的学习方案展开自学,以此来锻炼学生总结、发现、自学的能力,激发集体智慧,培养自学习惯。特别提示: 不要把单元合作准备狭隘地理解为学科知识的准备,这个准备带有综合性学的色彩,不但有知识准备,还有方法准备,要把准备指导课上成行动引领课,这就是合作准备区别于预习的地方。
( 二) 导学探究
这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二阶段,主要由主题课例组成,其支撑点为: 单元重点导学课。
本阶段是四段式的中心环节,是师生共同以教材为依托,完成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过程。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 检查交流学生自学准备、分解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集体研讨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以课时的形态进行导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习惯、完成合作准备中未解决的问题。
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一般在第二阶段完成,即单元重点导学课。此时要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可以是在每一课教学前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检查,将学生准备的用已知汇报出来,也可以是以学习展示课的形式出现。此外,要根据教材特点进入部分导学探究。就语文学科而言,可以把略读课文放到下一个段中去处理。重点导学课仍然要求用新课程的理念实施教学。老师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和发展,而不是革除与守恒。
( 三) 自我发展
这是单元主题的第三阶段,主要由主题拓展、活动设计组成,其支撑点为: 单元主题活动课。
本阶段是单元主题教学的拓展环节,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由师生共同策划、学生自主实施的环节,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大容量的一种策略。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 教师集体策划活动内容、师生共同策划活动形式、教师( 学生) 主持活动,在活动中扩容学科知识。
本阶段要注意内容的主题性,要围绕主题拓宽学生的认知,拓展知识的层面; 在形式上不搞强求划一,给教师和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如语文知识竞赛、辩论会、读书交流会、观看视频,等等。
( 四) 双向评价
这是单元四段式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由教学反馈、单元测试、回授讲评、成长记录、教师、家长寄语组成,其支撑点为: 单元双向评价课。
双向评价是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水平进行评价,主要形式如分读评语、小组鉴定、量化统计、典型介绍等,这一阶段是前三段学习中对学生学习的总结性评价,上好双向评价课的前提是: 评价的准备贯穿在整个四段之中。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的总结,然后小组或周围其它同学的评价,或表现积极,或进步较大,或乐于助人等,然后老师再进行评价( 其中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典型介绍、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评价形式) 。
二、单元四段的特点
1. 在内容上,基于教材,植根于生活,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文、引进课堂,及时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
2. 在结构上,突破线性思路,采取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凸现教学重点,拓宽教学时空,更具整体性。
3. 在教学评价上,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主动、自由、充满信心和乐趣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在角色上,教师由主导到学生主学。在整个实验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概括出了“由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学”为核心的单元模块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的活动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一条线,而教师的设计活动则变成了教学活动另一条线,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5. 在功效上,实现一个板块活动达成多个教学目标,减少无效劳动,具有增值性。
在单元四段教学中,教师将引领学生围绕语文核心知识或生活情境,选择、重组语文学习内容,设计、整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变革语文学习方式,置身于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四段教学模式是让语文课堂童心飞扬,将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单元四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单元四段教学很好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主题单元为节点,通过四个段次的实施,四种课型的支撑,有效破解了小学语文“耗时低效”的难题。
16.找回失落的童心 篇十六
虽然一个月以来,实习老师除了到教室上课,其余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孩子们相处,但他们却给孩子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他们在文体课上和孩子们玩“贴烧饼”游戏、课间聊天、走路时搂搂抱抱……所有平时我们司空见惯或者不屑于去做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成了孩子们的美好记忆!就连实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读错字、说错话也成了孩子眼中可爱的象征,甚至有孩子在作文中写道:“就算实习老师有着很多缺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管怎么说,他们也还是学生呀!他们正在学着做老师呢!”孩子们对实习老师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令我触动的是小乐的文章。调皮鬼小乐可是有名的“不服气”,平时无论你跟他说句什么,他都会追问你无数个“凭什么”,没想到,这一次他竟以非常留恋的口吻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星期四下午课间,我躺在椅子上,用一张白纸盖住脸假寐,突然,有一只手向我脸上拍来。我非常恼怒地掀开纸一看,原来是实习老师周老师。他正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很不满地说:“你为什么打我呀?”没想到,周老师理直气壮地说:“你这个样子不就是让我打的吗?”说完,便扬长而去。天哪,周老师竟然如此“不讲理”!可是,我又很快地释然了。我就喜欢这样的周老师!
为了走近小乐那颗长满刺儿的心,我可是苦口婆心地和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交战”过无数次,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没想到实习老师的“一拍”竟然得到了他的心理认同。当我看到这段描写时,心里不禁一颤:是什么魔力能让实习老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孩子们的喜欢呢?
再次翻阅孩子们的作文,我的眼前不断浮现出一个月来实习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游戏、聊天的快乐场景。原来,他们是用活泼泼的童心获得了所有孩子的“芳心”!
回想我和孩子们共度的校园时光,我都在干什么呢?毫无疑问,我在履行教育的使命和职责:我用心研究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我精心设计,指导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我思考着如何帮他们改正缺点,使优点更多;我苦心教导他们如何更加懂事……可是,在那些所有倾注了自己全部的耐心、爱心和恒心的日子里,我为何常常感到疲倦和劳累?现在看来,是我所有的严谨与劳作疏离了一种生活的方式——游戏!我曾觉得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是“大”孩子了,他们的言行举止应当从此远离“稚气”,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扮演起了严肃的老师、妈妈的角色,却唯独忘了蹲下身来做一回孩子!
当孩子们躲在我的背后悄悄扮鬼脸时,我已倦于回应,甚至觉得这种行为真是太“幼稚”了。文体课上,当我一心想着他们的安全,忙于巡视监察的时候,我的“童心”已经和孩子们渐渐远离!课间,当我以想稍事休息为由,而委婉地请他们不要在我身旁叽叽喳喳的时候,我已关闭了走进孩子们心灵的大门!就这样,一颗曾经活泼泼的、跳荡的、甘愿和孩子们一起嬉游的童心慢慢失落在不断生长的年轮里!如此“一本正经”的我,一定在很多时候扫了孩子们的兴致!
在儿童精神成长的路途中,有许多在成人看来纯属荒唐的举动,不啻在耗费生命,但这种游戏却展现着他们潜在的精神。诚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本正经,那就没有游戏了。如果没有游戏,那还有什么呢?”
幸运的是学生的作文唤醒了我:儿童,他们需要的不全是一个所谓完美的“大人”老师,有时一个和他们一样“会犯错”的、会和他们一样思维的、“不扫兴”的“老师伙伴”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们的精神成长需要童心的滋养!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学校
第二附属小学
江苏南通226001)
17.老爸的童心作文700字 篇十七
童心,人人都有,不分年龄。
那天,我看到爸爸拿着一个像坚果形状的土里土气的东西,旁边还有一条鞭子。好奇的我上前一把夺了过来。
“老爸,你这个不三不四的东西是什么?”
“这是一个陀螺。”
我看着他,哂笑道:“别开玩笑了,连拉条也没有,还陀螺。”
“以前哪有你们现在玩的这些东西,”老爸指着手里的东西说,“它就是陀螺。”
我有些不屑,现在的陀螺那么高大上,这玩意儿肯定没有什么玩劲儿,但好奇心很重的我,还是想尝试着玩一下。
于是在爸爸的指导下,玩起这个旧东西。可是鞭子抽打得有技巧,我费了很大的劲儿,却没有平时玩的陀螺那么顺手,动作有些笨拙,自己还被鞭子抽了一下,看起来并不简单。没玩多久便觉得没劲,丢开了。
老爸看我泄气的样子,笑着说:“我们这一代人的东西,你们都不太会玩。从前,我可是带着这个东西漫山遍野走,哪里有你这样,玩不了几下就没耐心了。”说着,他又搬出一大盒旧东西,翻找了半天,又拿出一样来——一个老式的游戏机,爱玩的我一下就认出来,这是fc(任天堂的第一代掌机,二三十年前的宝贝了)。充了一会儿电,发现居然还能玩。
说心里话,我实在玩不惯这个,画质太低,哪怕用手机模拟器。
“这个游戏机……”说起这个,老爸就神采风扬起来,看上去热血沸腾。
“我还记得,这机子花了我许多心血,”他举着这个“老古董”,如数家珍般说起来,“我攒了三年的压岁钱才买到的。当年玩这个,我可是打遍全水头啊!”
看着老爸越说越兴奋的样子,我不禁也有同感,自己攒钱买新款游戏机也是这样的心情。真想不到,老爸当年也有这样的童心。
18.永恒的童心初中作文 篇十八
长大了,我又渴望回到童年……
童年的景物是美好的,童年的心是善良的,童年的日子是快乐的。现在的我虽然即将远离童年,但我依然童心依旧。
课堂上静极了,时不时传来了几声“唧唧”声,原来是燕回来了,春天来了。我又瞅着它们想起了童年,家乡的燕也许没有它们听话,我刚一开口,他们便飞走了。唉,还是那么贪玩。
前几次镇上赶集,一位无腿的可能被儿女遗弃的老人在闹热的人群中间显得格外凄凉,他在向大家乞讨,他又脏又瘦的脸上露出一副憔悴的面容,我冷不丁地塞给他两元钱,他非常感激地说了声“谢谢”。这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那个炎热的夏天,我把买雪糕的钱连同朋友的一元钱全给了那位乞讨者,为此,那时朋友们说我“傻”,至今朋友们还说我“傻”。
晚上回家,一打开电视机,我总是挑着少儿节目看。为此父母一直批评我,总说我长不大。非逼着我看有意义的节目,于是我就偷着看少儿节目。都是你,童心依旧。
可能是由于童年在故乡度过的吧!所以至今仍对家乡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俗语说“狐死首丘”,连狐狸死时都要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更何况人呢!
时间犹如流水,冲走了太多的往事,唯一冲不走的就是那颗思念家乡的心。每当逢节的日子不由得会想起家乡那美好的日子。于是才体会到“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真切感受。
19.好的课堂不拒绝童心追问 篇十九
一、为什么会有童心追问
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常常好奇于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些“古怪”的问题。甚至有时候在笔者很认真、很严肃地强调课文主题的时候,还是会有这些古怪的问题冒出来。此时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让我在教学中有了新的思考点。
在教《虎门销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的时候,我深情地朗读着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并重点突出“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一句。这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声音不小地说了一句:“吹牛!”这极大地破坏了课堂的气氛。于是课堂上有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师:(面向那位学生)你说说吹牛是什么意思?
生:都被人欺负成这样了,还说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负的!
师:为什么你说被欺负成这样了?
生:我看电视里播放过虎门销烟的情节,听说当时很多鸦片都在中国卖,很多中国人都吸食鸦片,连清朝军队的打仗的人都抽大烟,当时好像叫什么“两个枪的兵”……(这位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显然超越了一般的学生,而这也是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于是只好顺着学生的问题向下提问。)
师:这与被欺负有什么关系呢?
生:这很简单啊,如果不是被欺负,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鸦片被卖到了中国?为什么现在就没有这样的情形,我看现在不被欺负才是真的。
师:你很善于思考,我尤其喜欢你刚才说的最后一句话“现在不被欺负才是真的”。(学生鼓掌)
师:那么现在老师让你来写文章的结尾,你会怎么写呢?
(那位提问的学生陷入了深思,我即时决定让全班学生一起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思考,实际上关乎着如何理解除课文结尾一段之外的其余内容。)
上述教学片段中,该学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在之前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种深度思考,或者说这种童心追问实际上是学生原有知识与思维相互作用的结果,且说明他此时对课文的结尾并不认同,而且这种不认同还感染了其余的不少学生,这使得我意识到此时凭单向的讲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
二、童心追问的价值引领
从预设与生成的角度来看,课堂上的童心追问肯定是属于生成范畴的,因此童心追问对于课堂而言往往存在着“意外”的可能,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就在于对教学契机的把握上。在上面的交流过程中,我以课文结尾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了价值引领。
师:我们现在讨论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否算得上伟大壮举,这需要如何判断呢?被人欺负了很久之后的反抗,算不算伟大壮举呢?(学生的意见各不相同)
生:我感觉应当先想想为什么会有二百多万斤鸦片被销毁,如果连同没有加上的,说不定还有更多呢!
师:这是一个好问题,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简单一点说,就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对于外国强行进行的鸦片交易及其危害缺乏认识,当然也缺乏反抗的能力。而像林则徐这样的有识之士深知百姓受其迫害,明确地指出鸦片交易之弊,终于打动朝廷,命其在虎门销烟。林则徐接命之后,立即大刀阔斧收缴鸦片,并公开销毁。也是因为虎门销烟,才让外国鸦片贸易公司感受到当时中国政府和人民禁烟的决心。
生:老师,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虎门销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想销就销。
师:对,我们看待一件事情都要看其背景,这样才能看到历史的真相。
生:那我们误会了课文了?(略带戏谑口气,全班掀起一阵笑声。)
师:误会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的问题提得有价值,而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发现了新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恰当的评价。
生:我懂了,就是评价虎门销烟,还得全面一点……我记得有一句话,叫“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师:对!你能这样联想,确实很不错。
生:(插嘴)那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这些背景啊?
师:我哪里知道你们这么聪明,会提出这么厉害的问题啊!(生笑)
其实我到此时才轻松了下来,因为学生的观点此时才又迈入了原先的轨道。而反思这段教学过程,之前我以为基于学生原有的思考,抓住恰当的机会进行引导,是最佳的教学策略,后来才意识到在引导的时候,不能强行改变学生的观点,而应当通过适当的策略,如本课及时决定让学生讨论课文结尾,就是一种教学契机的把握,也就成了价值引领的关键。
三、童心追问的教学意义
在课堂上直面童心追问,对于教师来说,显然是一种挑战。我以为这里需要关注两点:
第一,理解童心追问背后的思考。童心追问的结果一般来说都是知识与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分析童心追问,应当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特点两个角度来进行思考。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逻辑,即思考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想,如果判断不出来,则可通过提问来进行。
第二,寻找面对童心追问的契机。所谓的契机,就是思考如何将学生的认知引向当初预设的教学目标。经过总结,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追问,往往都是出乎意料的,因此一旦发现某个环节是引向教学目标的契机,一定要及时抓住。
20.呵护孩子的童心 篇二十
其实,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要父母放下架子,与孩子缩短心理距离,真正做孩子的朋友或知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家长不仅自己要有点“童心”,而且更要体谅孩子的童心,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他一生十分热爱并善于教育孩子,他的儿女也成了他作画和写文章的题材。他教育孩子的一条可贵的经验是:保持童心。他曾经在《我与新儿童》一文中指出:“我相信一个人的童心切不可失去。大家不失去童心,则家庭、社会、国家、世界一定温暖、和平和幸福。所以我情愿做‘老儿童’,让别人去奇怪吧!”丰子恺曾作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由儿童变为成人,就好比青虫变为蝴蝶。而青虫的生活和蝴蝶是大不相同的。他告诫成年人:对待孩子,切不可在青虫身上装上翅膀,教他同蝴蝶一起飞翔;而应是蝴蝶收起翅膀同青虫一起爬行。
家长有一颗“童心”,通常表现在与孩子的游戏中,“童心”是家长爱心的流露,它可以博得孩子的亲近和喜爱,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的民主革命家、爱国诗人。他一生从事写作和革命工作,时间抓得很紧。但不管工作多忙,他从来没有放松过对5个孩子的教育。一个冬天的早上,闻先生见孩子们都在院子里堆雪,便也卷起长袍,跳到雪地里,捧起一堆雪,就势滚起来。孩子们起先是惊奇地看着,然后,大家就一起来帮忙。滚呀、推呀,雪球滚得比孩子都高。他和孩子一起为雪球装饰,一会儿,一个滑稽的雪人出现了。孩子们把妈妈找来,一起看爸爸给雪人装红鼻子,孩子们天真地说:“爸爸还有这一手呢!”闻先生开怀地笑了:“我小时候冬天也经常玩这个。看到你们在玩雪球,我也像回到了童年。”孩子们看到父亲也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自然更亲近父亲,也更乐意接受父亲的教导了。
【无处不在的童心作文】推荐阅读:
母爱的初中作文:母爱无处不在06-25
我的期中考试作文:爱无处不在09-25
美丽无处不在作文09-26
母爱无处不在小学作文07-25
爱,无处不在作文1000字07-02
真情无处不在作文300字08-08
美无处不在六年级作文10-25
语文无处不在08-10
文明,无处不在09-25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