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考试试题(精选13篇)
1.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一
一、选择题(共20 分,每小题2 分)
1、通常,一个零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按先后顺序,它们依次是( )
A. 剧烈磨损、磨合、稳定磨损 B. 稳定磨损,剧烈磨损、磨合
C. 磨合、剧烈磨损、稳定磨损 D. 磨合、稳定磨损、剧烈磨损
002、设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螺旋角β 一般在8~20 范围 )。
A. 大的切向力 B. 大的轴向力 C. 小的切向力 D. 小的轴向力
3、若一滚动轴承的寿命为 1370000 转,则该轴承所承受的当量动载荷( )基本额定动载荷。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无法判断
4、在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中,除了限制轴承p 值外,还要对轴承pv值进行验算,其主要目的是( )。
A. 限制轴承过渡磨损 B. 限制轴承的温升 C. 保证轴承的强度 D. 限制轴承的质量
5、通常,一部机器主要是由( )三部分构成的。
A. 原动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 B. 原动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
C. 辅助系统,传动部分,控制部分 D. 原动部分,控制部分,执行部分
6、一般参数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
A.齿面点蚀 B.轮齿折断 C.齿面磨粒磨损 D.齿面胶合
7、在V 带传动中,小轮包角一般应大于( )度。
8、一齿轮传动,主动轮 1 用45 号钢调质,从动轮 2 用 45 号钢正火,则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无法判断)。
9、蜗杆蜗轮传动的传动比,正确表达式是( )。
10、设计一对材料相同的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一般应使大齿轮的齿面硬度HBS2( )小齿轮的齿面硬度HBS1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或等于
二、填空题(共10 分)
1、在轴的结构设计中,轴的最小直径dmin 是按 初步确定的。(1 分)
2、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所受的总拉力是 与 之和。(1 分)
3、在斜齿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中,考虑到实际承载区的转移,斜齿轮传动的
许用接触应力可取为 与 。(1 分) ?
4、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螺纹的()径,计算螺纹危险截面时使用的是螺纹的()径。(1 分)
5、安装于某轴单支点上的代号为32208 的一对滚动轴承,其 (静联接),工作面 (动联接),个别情况下会出现键的剪断。(1 分)
7、在链传动中,链轮的转速 ,节距 ,则传动的动载荷越大。 (1 分)
[关于机械设计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2.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二
近日, 广饶县对2013年第一批享受国家农机补贴的联合收割机和拖拉机驾驶员进行了农机安全驾驶操作技术培训和考试工作。全县新训享受国家农机补贴驾驶员三期共350人, 全部通过了四个科目的考试, 合格率100%。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全面实施, 新购机械的农民日渐增多, 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漠, 操作不当, 技术不熟等问题日益突出, 安全隐患严重。针对这一现象, 政务中心农机管理人员认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对这部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农机安全作业常识、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驾驶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并规范农机驾驶员考试, 未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核发驾驶证, 坚决杜绝人情证、走过场和不考试出证的不良现象, 并严把理论知识和场地等科目的考试关, 提高了其技术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3.“机械能”单元测试题 篇三
1.2015年7月18日,极具观赏性的世界悬崖跳水赛在葡萄牙亚速尔群岛成功举办。选手们从悬崖上一跃而下,惊险刺激的场景令观众大呼过瘾。如图1所示,为一选手从距离水面高为20米的悬崖上跳下,选手受到的空气阻力跟速度成正比(g取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手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a与速度v的方向始终相反
B0选手入水时速度一定达到最大
C.选手从开始跳下到入水的时间一定大于2秒
D.选手在空中下落过程机械能增大,入水后机械能减小
2.如图2所示,分别用质量不计且不能伸长的细线与弹簧分别吊质量相同的小球A、B,将二球拉开,使细线与弹簧都在水平方向上,且高度相同,而后由静止放开A、B二球,二球在运动中空气阻力不计,到最低点时二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关于二球运动过程中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球的机械能守恒
B.弹簧的弹力对B球不做功
C.刚刚释放时,细线对A球的拉力为零
D.在最低点时,日球的速度比A球的速度小
3.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另一端与一木块连接在一起,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外力作用下,木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3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当它运动到O点时弹簧恰好恢复原长。在此过程中( )
A.木块的动能一直增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C.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D.弹簧减小的弹性势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4.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骑车匀速前行。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kg,人与车的速度恒为5m/s,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取g=10m/s2,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功率约为( )
A.10W B.100W
C.1000W D.10000W
5.某同学用频闪相机拍摄了运动员跳远比赛时助跑、起跳、最高点、落地四个位置的照片,简化图如图4所示。则运动员起跳瞬间消耗的体能最接近( )
A.4J B.40J
C.400J D.4000J
6.质量为m的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下列图象分别描述了球下落过程中加速度a、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和动能Ek、机械能E随下落位移h的变化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D.mgh=(M+m)v2/2
(3)本实验中的测量仪器除了刻度尺、光电门、数字计时器外,还需要____;
(4)改变物块的初始位置,使物块B由不同的高度落下穿过圆环,记录各次高度差h以及物块B通过P1、P2这段距离的时间为t,以h为纵轴,以(选填“t2”或“1/t2”)为横轴,通过描点作出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的斜率k=____(用m、M、d表示)。
四、计算题(共3题,共45分)
19.(15分)如图19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2kg,从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进人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度大小为v=3m/s。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8m,皮带轮的半径r=0.2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L=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多大?
(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3)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哪一端离开传送带?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大?
20.(15分)如图20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r=0.2m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端平齐。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放在曲面AB上,现从距BC的高度为h=0.6m处静止释放小球,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球进入管口C端时,它对上管壁有FN=2.5mg的相互作用力,通过CD后,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0.5J。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在C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动能Ekm;
(3)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
21.(15分)如图21所示,一小球从A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R=10e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小球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壕沟,C、D两点的竖直高度h=0.8m,水平距离s=1.2m,水平轨道AB长为L1=1m,BC长为L2=3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若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
(2)若小球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求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范围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C 6.D 7.D 8.D 9.BD 10.AD 11.BD 12.ACD 13.AD 14.AD 15.BC 16.BCD
17.(1)D (2)靠近
18.(1)d/t (2)C (3)天平 (4)1/t2 (2M+m)d2/2mg
19.(1)15rad/s (2)60N,方向竖直向下 (3)右 12J
20.(1)35N (2)6J (3)小滑块距离B为0.2m处停下。
21.(1)3m/s (2)3m/s≤vA≤4m/s和vA≥5m/s
4.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四
1两构件通过__点__________或_线___________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机构要能够动,其自由度必须_____大于零_______。
2满足曲柄存在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取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时,为_曲柄摇杆机构___________机构,取最短杆为机架时,为__双曲柄__________机构。3在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为_等速(简谐)(正弦加速度运动)___________运动时,将出现______刚性(柔性)(无)______冲击。
4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打滑___________和__发生疲劳损坏__________。
5直齿圆柱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__节点__________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载荷由____一________对齿轮承担。
6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与端面模数的关系为___mn=mt*cosβ_________(写出关系式)。7工作时既受弯矩又传递转矩的轴称为_______转_____轴。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
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按齿面接触强度进行设计,而按齿根弯曲强度进行校核,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最主要几何参数是齿轮直径d。8一对标准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必须满足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和螺旋角相等方向相反。
9.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_凸轮轮廓__________的形状。10带轮的基准直径越小,带所产生的弯曲应力越___大________。11.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相对运动的活动联接称为__运动副_________。
12.斜齿圆柱齿轮以__法向_________模数为标准模数。法向模数=端面模数*螺旋角的余弦 13.根据工作原理分类,螺栓联接采用对顶螺母防松是属于_摩擦________防松。
14.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越___大______________,则该凸轮机构的传动角越大,机械效率越______高___________。
15.普通螺栓联接在工作时主要承受拉力,它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螺纹部分的___压溃____________或_剪断________________。
16.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越___小_________,弯曲应力越大,弯曲应力是引起带____疲劳破坏_________的主要因素。
17.磨粒磨损和弯曲疲劳折断是_开式________________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18.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和__小于或等于_______________其它两杆长度之和,则最短杆相邻杆为机架时,可得曲柄摇杆机构。
19.型号为6307的滚动轴承,其内径d=_35_____________mm,公差等级为_____零级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为提高机构的传力性能,应该____________。极位角表示极位特性,压力角,其余角为传动角,传动角越大,传力特性越强
A.增大传动角 B.减少传动角 C.增大压力角 D.减少极位夹角 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A.=180-
B.=90+
C. =90-
D.= 3.链条的节数宜采用____________。
A.奇数 B.偶数 C.5的倍数
D.3的倍数 4.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____________。
A.包角1太小 B.初拉力F0太小
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传动过载 5.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____________。
A.压力
B.扭矩 C.拉力 D.拉力和扭矩 6.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根切现象发生在 ____________。
A.齿数较少时 B.模数较小时 C.模数较大时 D.齿数较多时
7.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A.压力角不变 B.啮合角不变 C.节圆半径不变
D.基圆半径不变 8.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____________必须成对使用。
A.深沟球轴承 B.圆柱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圆锥滚子轴承 9.在计算轴的弯矩时,常用当量弯矩MeM2(T)2,式中在不变的转矩作用下可近似取为________________。对不变的转矩,=0.3;当转矩脉动变化时,=0.6;对频繁正反转的轴=1;
A.0
B.0.3
C.0.6 D.1 10.下列四种联轴器,能补偿两轴相对位移,且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____________。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11.题1图为卷扬机传动示意图,图中序号3所示部分属于()A.动力部分 C.控制部分
12.由m个构件所组成的复合铰链所包含的转动副个数为()A.1 C.m
B.m-1 D.m+l B.传动部分 D.工作部分
13.无急回特性的平面四杆机构,其极位夹角为(极位角越大极位特性越强)A.<0
C.≥0
B.=0 D.>0 14.凸轮机构的主要优点是()A.实现任意预期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C.适合于高速场合
B.承载能力大 D.凸轮轮廓加工简单
15.在设计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出现运动失真现象,则应()A.减小凸轮基圆半径 C.减小平底宽度
B.增大凸轮基圆半径 D.增大平底宽度
16.棘轮机构中采用了止回棘爪主要是为了()A.防止棘轮反转
C.保证棘轮每次转过相同的角度
B.对棘轮进行双向定位 D.驱动棘轮转动
17.与相同公称尺寸的三角形粗牙螺纹相比,细牙螺纹()A.自锁性好,螺杆强度低 C.自锁性差,螺杆强度高
B.自锁性好,螺杆强度高 D.自锁性差,螺杆强度低
18.普通V带传动中,若主动轮圆周速度为v1,从动轮圆周速度为v2,带的线速度为v,则()A.v1=v=v2 C.v1>v=v2
B.v1>v>v2 D.v1=v>v2
19.常用来传递空间两交错轴运动的齿轮机构是()A.直齿圆柱齿轮 C.斜齿圆锥齿轮
B.直齿圆锥齿轮 D.蜗轮蜗杆
20.选择齿轮精度的主要依据是齿轮的()A.圆周速度 C.传递功率
B.转速 D.传递扭矩
21.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A.齿面要软,齿芯要韧 C.齿面要软,齿芯要脆
B.齿面要硬,齿芯要脆 D.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22.开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轮齿折断和齿面胶合 C.齿面点蚀和齿面磨损
B.齿面磨损和轮齿折断 D.齿面胶合和齿面点蚀
23.在传动中,各齿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称为()A.周转轮系 C.行星轮系
B.定轴轮系 D.混合轮系
24.型号为7315的滚动轴承,其内径是()3圆锥滚子轴承5推力球轴承6深沟球轴承7角接触球轴承+宽度系列代号(可省略)+直径系列代号+内径写列代号(5的倍数)+内部结构代号 A.15mm C.75mm A.小于
C.大于
A.大于
C.小于
A.F1/F2=eC.F2/F1=eμα
B.60mm D.90mm
B.等于 D.大于或等于 B.等于
D.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 B.F2/F1>e
μαμα25.当机构中主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数目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26.一对标准齿轮啮合传动时,其啮合角()其分度圆压力角。
27.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则即将打滑时F1和F2的关系为()。
μα
D.F2/F1 C.30000 D.60000 三、判断题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为双曲柄机构。X 2.在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取得较大时,其压力角也较大。X 3.一对齿轮啮合时,其齿相互作用的轮齿上受的接触应力大小相等。V 5.在蜗杆传动中,由于蜗轮的工作次数较少,因此采用强度较低的有色金属材料 7.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X 8.转轴弯曲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为脉动循环变应力。V 9.推力调心球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轴向载荷。X(单列球轴承仅承受单向轴向荷载,双列球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荷载)10.四杆机构的传动角是指从动揺杆的受力方向与受力点的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X) 11.带传动的最大应力点发生在紧边绕上小带轮处,其值近似地表示为:σ(V) 12.螺纹的公称直径为: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V) 13.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主动轮1和从动轮2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不相同,齿数Z1 四、问答题 五、分析计算题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AB=30mm,lBC=70mm,lCD=67mm,lAD=80mm,试判断该机构的类型,并说明理由。(本题6分) 曲柄摇杆机构因为30+80≦70+67,且最短边的邻边作机架 max=σ1+σb2+σc。 题 五、1图 2.计算题33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活动构件5个,平面高副0个,低副7个,所以自由度=3*5-2*7=1,其中e、f处为虚约束,d处仅仅是滑动副。 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必须编号明确指出。有虚约束,两处都有复合铰链,活动构件=7,低副=10,高副=0,自由度=3*7-2*10=1,由一个自由度有一个主动力,所以机构有确定的运动。 5.已知图示机构中,LAB=72mm,LBC=50mm,LCD=96mm,LAD=120mm问: (1)此机构中,当取构件AD为机架时,是否存在曲柄?如果存在,指出是哪一构件?(必须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理由) (2)当分别取构件AB、BC、CD为机架时,各将得到什么机构? 50+120=170大于72+96=168,所以 机构没有整转副,所以无论那个机构作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7.已知在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1轮为主动轮,其螺旋线方向为左旋,圆周力Ft1方向如题31图所示。在图上标出从动轮2的螺旋线方向,轴向力Fa1、Fa2及圆周力Ft2的方向,两轮转向。轮1逆时针旋转,轮2顺时针旋转,轮2右弦,轮2圆周力向右(2图中),轮1轴向力水平向右,轮2轴向力水平向左(1图中) 8.图示一斜齿轮一蜗杆传动装置(转向如图)。(1)分析蜗杆3受力,用分力表示于啮合点A;(2)判断蜗轮4转动方向(标明在图上)。逆时针 10.如题35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1=20,z2=40,zz3=30,z4=30,z2=50,3=20,试求此轮系的传动比i1H。 11.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1=40、z2=20、n1=120r/min,求使系杆转速nH=0时齿轮3的转速n3的大小和方向。下图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指出该设计的错误。要求: 1. 在图中用序号标注设计错误处; 2. 在图下方的空白处标注序号,按序号列出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 3. 不必在图中直接改正。看收藏的幻灯片“轴的作业” 1.端盖与轴接触且无密封,应有一定的空隙且装有密封; 2.套筒与轴承接触时超过轴承内圈高度,使轴承装卸不方便,应低于轴承内圈高度; 3.套筒顶不住齿轮,应使轴肩适当向齿轮内部,使套筒只是顶在齿轮上; 4.精加工面过长,且装卸轴承不方便,应该给轴分级; 5.联轴器的键和齿轮的键位置不对,两者的键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 6.轴肩过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无法拆卸轴承,应适当降低高度,使其在轴承内圈内; 题六图 17.题38图所示轴系结构,按示例①,编号指出其他错误(不少于7处)。(注:不考虑轴承的润滑方式以及图中的倒角和圆角)。示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1.端盖直接与轴接 触,且无密封; 2.套筒太高,超过轴承内圈高度; 3.键过长,套筒无法装入; 4.精加工面过长,且装卸轴承不方便; 5.轴无分级,致使轴套无法紧固齿轮; 6.轴肩过高,超过了轴承的内圈高度,无法装卸轴承; 7.轴承不用用键周向固定; 8.缺少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 18.指出轴系中的错误结构,编号说明其错误原因。 1.此处不用键,无周向旋转构件可固定; 2.精加工面过长,使轴承装卸不方便; 3.端盖直接与轴接触且无密封; 4.无调整垫片,无法调整轴承间隙;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 2、凸轮机构的种类繁多,按凸轮形状分类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 3、V带传动的张紧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调整中心距和张紧轮装置。 4、齿轮的加工方法很多,按其加工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范成法和 仿形法。 5、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30,b=50,c=80,d=90,当以a为机架,则该四杆机构为 双曲柄机构。 6、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轮廓曲线所决定的。 7、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时,如采用普通螺纹联接,则螺栓可能失效的形式为__拉断。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0.5分,共20分) () 1、一对齿轮啮合时 , 两齿轮的 C 始终相切。(A)分度圆 (B)基圆 (C)节圆 (D)齿根圆 () 2、一般来说,A 更能承受冲击,但不太适合于较高的转速下工作。 (A)滚子轴承 (B)球轴承 (C)向心轴承 (D)推力轴承() 3、四杆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γ为A 。(A)0° (B)90° (C)γ>90°(D)0°<γ<90°() 4、一个齿轮上的圆有 B。 (A)齿顶圆和齿根圆 (B)齿顶圆,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 (C)齿顶圆,分度圆,基圆,节圆,齿根圆 (D)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 () 5、如图所示低碳钢的σ-ε曲线,根据变形发生的特点,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强化阶段(材料恢复抵抗能力)为图上 C 段。 (A)oab(B)bc(C)cd(D)de () 6、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力是 d 。(A)刚体 (B)数量 (C)变形体 (D)矢量 () 7、当两轴距离较远,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 。(A)带传动 (B)一对齿轮传动 (C)轮系传动 (D)螺纹传动() 8、在齿轮运转时,若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齿轮固定几何轴线转动,则轮系称为 A。 (A)行星齿轮系 (B)定轴齿轮系 (C)定轴线轮系(D)太阳齿轮系() 9、螺纹的a 被称为公称直径。(A)大径 (B)小径 (C)中径(D)半径 () 10、一对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曲线称为 D 。(A)齿轮线 (B)齿廓线 (C)渐开线(D)共轭齿廓(B) 11、在摩擦带传动中 是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的原因,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A)带的打滑 (B)带的弹性滑动(C)带的老化(D)带的磨损(D) 12、金属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 (A)硬度 (B)塑性 (C)强度(D)刚度 (B) 13、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连接是 B。 (A)转动副(B)高副 (C)移动副(D)可能是高副也可能是低副() 14、最常用的传动螺纹类型是 c。 (A)普通螺纹(B)矩形螺纹(C)梯形螺纹(D)锯齿形螺纹() 15、与作用点无关的矢量是 c。 (A)作用力(B)力矩 (C)力偶(D)力偶矩 () 16、有两杆,一为圆截面,一为正方形截面,若两杆材料,横截面积及所受载荷相同,长度不同,则两杆的 c 不同。 (A)轴向正应力σ(B)轴向线应变ε(C)轴向伸长△l(D)横向线应变() 17、作用于某一物体同一点上的两个力,F1=5N,F2=12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 d __ 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7N。 (A)300 (B)600 (C)900 (D)1800() 18、为使移动后的作用力与原作用力等效,应附加一 c。 (A)作用力(B)力矩(C)力偶(D)平衡力系() 19、阶梯轴应用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a。 (A)便于零件装拆和固定 (B)制造工艺性好(C)传递载荷大(D疲劳强度高()20、使渐开线齿廓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 (A)中心距可分性(B)齿轮啮合重合度大于1(C)啮合角为一定值(D)啮合线过两齿轮基圆公切线 () 21、V带传动属于__B__。 (A)电传动 (B)摩擦传动 (C)液压传动 (D)啮合传动 ()22、7、由力的可传性原理可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取决于力的 c 。(A)作用线(B)方向(C)作用点(D)大小 () 23、普通V带按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为__D__七种。 (A)G F C D E B A(B)E B C B A Z Y(C)A B C D E F G(D)Y Z A B C D E() 24、闭式传动软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b 。(A)齿面胶合(B)齿面点蚀(C)齿根折断(D)齿面磨损() 25、一对啮合传动齿轮的材料应(A)。 (A)小齿轮材料力学性能略好(B)相同(C)大、小齿轮材料不同(D)大齿轮材料力学性能略好 () 26、载荷中等冲击,频繁启动和正反转、两轴对中不准确的情况下,联结两轴宜选用 c 联轴器。 (A)刚性固定式(B)刚性补偿式(C)弹性(D)安全 () 27、凸轮机构的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对机构造成 b 。(A)刚性冲击(B)柔性冲击(C)无冲击(D)内冲击 () 28、材料相同、横截面面积相等的两拉杆,一为圆形截面,另一为方形截面,在相同拉力作用下,两拉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a。 (A)相等(B)圆杆大于方杆(C)方杆大于圆杆(D)长杆大于短杆() 29、齿轮正变位可以 d 。(A)提高齿轮传动的重合度(B)提高从动齿轮转速(C)改变齿廓形状(D)提高其承载能力 ()30、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B)。 (A)模数相等 (B)重合度大于1 (C)压力角相等 (D)传动比恒定 () 31、6.1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原动件,摇杆为从动件时,可将(B)。(A)转动变为往复移动(B)连续转动变为往复摆动(C)往复移动变为转动(D)往复摆动变为连续转动 () 32、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A 。(A)3个(B)2个 (C)5个(D)4主动件 从动件 机架() 33、如图所示该机构是 A。(A) 平底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B) 曲柄滑块机构 (C) 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D) 偏心轮机构 () 34、如图所示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是 A。(A) 120°(B) 110°(C) 70°(D) 40° () 35、理论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是 c 。(A)Zmin=14(B)Zmin=24(C)Zmin=17(D)Zmin=21() 36、确定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符号的方法为 c。 (A)只可用(-1)m确定(B)只可用画箭头方法确定(C)既可用(-1)m确定也可用画箭头方法确定(D)用画箭头方法确定 (B) 37、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在()会发生刚性冲击。(A) 推程的全过程(B)推程开始瞬时(C)远休止时(D)推程的中点 () 38、一圆轴用低碳钢材料制作,若抗扭强度不够,则 c 对于提高其强度较为有效。 (A)改用合金钢材料(B)改用铸铁(C)增加圆轴直径,且改用空心圆截面(D)减小轴的长度 () 39、7.12如图所示凸轮机构中,c 从动件的摩擦损失小且传力性能好。(A) 图a(B) 图b(C) 图c()40、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___A_。 (A)调整带的张紧力(B)提高带的寿命(C)减轻带的弹性滑动(D)提高带的承载能力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 1、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是指 :分度圆与节圆重合。 (∨) 2、滚动轴承代号“6215”的含义是 深沟球轴承,直径系列2,内径75mm。(×) 3、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轴向固定。(×) 4、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分度圆直径大小。 基圆 (∨) 5、标准滚动轴承的组成: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 6、采用合金钢能提高轴的刚度。(∨) 7、工程中常以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不得超过许可的单位长度扭转角作为圆轴扭转时的刚度条件。 (×) 8、按轴的受载情况可分为:传动轴、心轴、正轴。转轴 (∨) 9、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10、传动轴是既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的轴。(×) 11、按照有关标准就能选用的零部件,称为标准件,如螺栓、螺母、轴承、齿轮、内燃机的曲轴等。 (∨) 12、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与它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 13、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 14、物体的平衡就是指物体静止不动。 (×) 15、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各杆的长度,即可判断其类型。(∨) 16、柔性约束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 17、点在某瞬时的速度为零,那么该瞬时点的加速度也为零。(×) 18、由于移动副是构成面接触的运动副,故移动副是平面高副。(×) 1 螺纹和螺旋传动的线数一般不少于10的原因 2带传动中一般把松边放在上边的原因 3带传动中带类型的选择是根据什么因素决定的 4带传动中问带的角度与带轮的角度那个大 5滑动轴承的问题失效形式,看成什么状态 6动力粘度的单位及其物理意义 7滚动轴承中正常工作条件应校核什么,静止或摆动的应校核什么(11年的简答题) 二简答题 1 根据螺纹牙型的不同分析普通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自锁性能和传动效率的差别 2带传动中基本额定功率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3关于齿轮的布置问题,有两个图,一个是把齿轮布置在靠近转矩输入端,一个是把齿轮布置在远离转矩输入端,问那个合理及其原因 4据图推导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的校核公式及分析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 三 (今年没考自由度计算的问题) 考的是一个分析杆件受力的题,利用每个杆件所受的力必交于一点,以及转动副处总反力的特点可解决问题 四 一个曲柄摇杆机构,已知曲柄,连杆,和摇杆的尺寸,且要求传动角不小于45度,求支架的长度 五 凸轮机构 1)求基圆的表达式以及在图上画出基圆 2)在图上画出所示位置的机构转角,从动件位移,压力角 3)求从动件的速度 六 齿轮问题 不是太难,其中要求的有 1)求大齿轮的某个参数(忘了,不难) 2)分度圆齿厚,齿顶高压力角 3)已知实际啮合线的长度求重合度(不要用公式求,用定义求简单) 4)问齿轮传动能不能连续传动(有3可得到重合度大于1,因此能连续传动) 七 轮系问题 一个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结合体,求传动比 最后一级为涡轮蜗杆传动,一直蜗杆为右旋,标出涡轮的转向(输入端的转向已知) 八机械原理最后那一部分功和功率部分的题目 是一个牛头刨床机构,有急回特性,通过摆动导杆机构保证的,而摆动倒杆机构的曲柄与一个齿轮固连,记为齿轮3,齿轮3和齿轮2’啮合,齿轮2’和齿轮2一体的,齿轮2和齿轮1啮合,动力有齿轮1输入,题目已知轴1的平均角速度,摆动倒杆机构空行程的角度是120度,工作行程的消耗功率,空回行程的消耗功率 求1)以齿轮3为等效构件时,若把飞轮装在轴3上,求飞轮的等效转动惯量 2)若把飞轮装在轴一上,求等效转动惯量 3)求机构的平均功率 八 机械设计综合题 有一个图画的是角接触球轴承的双支点单向固定的形式,题目告诉了轴承的型号,值得注意的是告诉了接触角的型号AC,而下边的解题要用到接触角,如果忘了是25度的话,就后悔死了,题目给了,15,25,40的三组参数,要自己从里边选参数解题,题目还已知两个轴承所受的径向力,作用在轴上的轴向力,轴承盖有六个普通螺栓连接,已知预紧力为1500N,一直螺栓的许用载荷 1)问螺栓强度是否满足(先求派生轴向力,再求每个轴承的轴向力,发现轴承2的轴向力大于轴承1的,因此只计算2那边的就可以) 2)若把预紧力降为500N,问是否合理(此时求残余预紧力会发现小于0,因此不合适) 3)求轴承一得当量动载荷 九作图题 1,要求画出一端固定,一段游动的轴承配置方式,要求用深沟球轴承,中间传动可以省略(注意固定端内外圈都要固定,外侧外圈应该用轴承盖固定,外侧内圈应用圆螺母加止动垫圈,内侧外圈可以用箱体,也可以用孔用弹性挡圈,内侧内圈可以用轴肩;游动端只固定内圈,可以用轴肩和轴用弹性挡圈) 轴承的这几种配置方式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最近几年一直在考 第Ⅰ卷 (共8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20题, 每小题1分, 21~50题, 每小题2分, 共计80分) 1.在工程图样上, 齿轮分度圆的线型为 (A) 细点划线 (B) 粗点划线 (C) 细实线 (D) 细虚线 2.尺寸Φ50H7的 (A) 上偏差、下偏差均大于0 (B) 上偏差为0, 下偏差为负值 (C) 上偏差、下偏差均小于0 (D) 上偏差为正值, 下偏差为0 3.图样上四个相同螺纹孔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是 (A) 4×M6 (B) M6×4 (C) 4-M6 (D) M6-4 4.表面粗糙度Ra的数值是 (A) 以mm为单位 (B) 以μm为单位 (C) 以nm为单位 (D) 百分比数值 5.共析钢的室温金相组织为 (A) 珠光体 (B) 渗碳体 (C) 铁素体 (D) 莱氏体 6.在大批量生产中, 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常用的热处理炉是 (A) 盐浴炉 (B) 箱式炉 (C) 保护气氛连续炉 (D) 井式炉 7.在液压系统中, 控制油缸活塞运动的速度, 一般采用 (A) 溢流阀 (B) 调压阀 (C) 节流阀 (D) 单向阀 8.用于连接的普通螺纹与用于传动的丝杠相比较, 其主要设计特点的差别是 (A) 强度高 (B) 自锁性好 (C) 效率高 (D) 便于加工 9.当零件的两个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与形状精度的要求均很高, 同时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也很高, 在设计工艺过程和选择精基准时, 遵循的基准选择原则是 (A) 基准重合 (B) 基准统一 (C) 自为基准 (D) 互为基准 10.某机床主轴材料为38CrMoAlA, 需渗氮处理。在进行该主轴工艺路线设计时, 渗氮处理应安排在 (A) 粗加工前 (B) 粗加工与半精车之间 (C) 粗磨与精磨之间 (D) 半精车与粗磨之间 11.钎焊工艺方法是 (A) 钎料和焊件都熔化 (B) 钎料和焊件都不熔化 (C) 钎料熔化, 焊件不熔化 (D) 钎料不熔化, 焊件熔化 12.属于压焊的焊接方法是 (A) 摩擦焊 (B) 气焊 (C) 电弧焊 (D) 埋弧焊 13.下列中属于技术发明的知识产权是 (A) 专利权 (B) 著作权 (C) 版权 (D) 商标权 14.ISO14000标准是 (A) 环境管理领域的标准 (B) 质量管理领域的标准 (C) 技术管理领域的标准 (D) 工业管理领域的标准 15.加工一批轴类零件, 比较理想的工序能力指数CP值是 (A) 0.6 (B) 1 (C) 1.33 (D) 2 16.为检测机械设备噪声值, 一般要采用 (A) 频谱仪 (B) 声级计 (C) 万能测振仪 (D) 激光干涉测振仪 17.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硬件连接的总线是 (A)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外部总线 (B) 控制总线、系统总线和数据总线 (C) 控制总线、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D) 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和内部总线 18.16位I/O端口地址线可以寻址的地址范围为 (A) 16K (B) 32K (C) 64K (D) 128K 19.现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技术内容是加工作业自动化、物流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和 (A) 柔性自动化 (B) 设备自动化 (C) 刚性自动化 (D) 信息自动化 20.物流系统应包含的基本功能是上下料/装卸功能、传输/搬运功能和 (A) 管理功能 (B) 信息采集功能 (C) 信息处理功能 (D) 存储功能 21.轴线垂直相交的两圆柱体, 下图所示相贯线画法中正确的是 22.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之间的配合可以为 (A) 基孔制间隙配合 (B) 基轴制间隙配合 (C) 基孔制过渡配合 (D) 基轴制过渡配合 23.为保证齿轮副侧隙, 圆柱齿轮齿厚公差的 (A) 上偏差为正值, 下偏差为0 (B) 上偏差、下偏差均为正值 (C) 上偏差为正值, 下偏差为负值 (D) 上偏差、下偏差均为负值 24.高速传动精密齿轮、镗床镗杆、压缩机活塞杆等要求耐磨和尺寸精度高的零件常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 (A) 渗碳 (B) 碳氮共渗 (C) 渗氮 (D) 感应加热淬火 25.精度较高、便于携带、常用于测量大型铸锻件和永久组装件的硬度计是 (A) 洛氏硬度计 (B) 布氏硬度计 (C) 维氏硬度计 (D) 里氏硬度计 26.用于制造凸轮轴、连杆等零件的铸铁材料是 (A) 灰口铸铁 (B) 球墨铸铁 (C) 蠕墨铸铁 (D) 可锻铸铁 27.只能承受轴向载荷的轴承是 (A) 圆锥滚子轴承 (B) 调心球轴承 (C) 滚针轴承 (D) 推力球轴承 28.开式齿轮传动的最常见失效形式是 (A) 齿面点蚀 (B) 齿面磨损、齿轮磨薄后被折断 (C) 齿面胶合 (D) 齿面塑性变形 29.用于定位控制的电动机应选用 (A) 异步电动机 (B) 同步电动机 (C) 变频电动机 (D) 伺服电动机 30.在车削用量三要素[背吃刀量 (切削深度) ap、进给量f、切削速度v]中, 对切削力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是 (A) ap-f-v (B) f-ap-v (C) f-v-ap (D) ap-v-f 31.在切削加工时, 不易生成积屑瘤的被加工材料是 (A) 40Cr (B) 45钢 (C) 65Mn (D) HT200 32.在制订加工工艺规程时, 划分加工阶段的作用之一是 (A) 简化生产组织管理 (B) 可合理使用机床, 使精密机床能较长时期地保持精度 (C) 缩短生产周期 (D) 降低加工成本 33.为提高刀具的耐用度, 在尽量选取较大的切削用量值的条件下选择车削用量的顺序是 (A) f-ap-v (B) f-v-ap (C) ap-f-v (D) v-f-ap 34.广泛用于制造机床床身的材料是 (A) 铸钢 (B) 灰铸铁 (C) 铝合金 (D) 铜合金 35.预锻模膛设置飞边槽是为了 (A) 提高锻件力学性能 (B) 使锻件能填充满模膛型腔 (C) 改善锻件塑性变形能力 (D) 提高生产效率 36.焊接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A) 低碳钢 (B) 高碳钢 (C) 灰铸体 (D) 镁合金 37.适用于1mm厚铜板的焊接方法是 (A) 氩弧焊 (B) 埋弧焊 (C) 手弧焊 (D) 电渣焊 38.现代企业制度的两个特征是 (A) 产权清晰、两权分离 (B) 市场经济、政企分开 (C) 政企分开、两权分离 (D) 个人持股、两权分离 39.我国专利法规定, 授予发明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实质条件是 (A) 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B) 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 (C) 新颖性、实用性、美观性 (D) 新颖性、美观性、创造性 40.我国现行税种中流转税类包括 (A)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B) 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C) 增值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D) 增值税、印花税、关税 41.总成本按经济职能可分为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 (A) 固定成本 (B) 可变成本 (C) 管理成本 (D) 制造成本 42.通常工序能力中6σ (标准偏差) 的概率是 (A) 68.26% (B) 95.45% (C) 99.73% (D) 100% 43.用分度值0.02/1000mm的水平仪放在节距250mm桥板上, 检测500mm长的平、V组合导轨, 其两点读数为:0, +2 (格) , 导轨全长直线度的最大误差是 (A) 0.005mm (B) 0.0075mm (C) 0.01mm (D) 0.015mm 44.某轴类零件由两个V型铁支承其两端的基准外圆, 用千分表测量轴上某一个回转外圆, 其所显示数值的变动量是 (A) 同轴度误差值 (B) 圆度误差值 (C) 位置度误差值 (D) 圆跳动误差值 45.8086/8088CPU可寻址的存储空间范围可达1M字节, 其地址总线有 (A) 8根 (B) 16根 (C) 20根 (D) 32根 46.数控加工的程序段格式中的功能字S××是指 (A) 进给速度功能字 (B) 指定刀具功能字 (C) 主轴转速功能字 (D) 附加指令功能字 47.8031单片机CPU芯片的数据总线是指 (A) A1~A16 (B) A~A16 (C) D1~D8 (D) D0~D7 48.8086/8088CPU的最大工作模式系统中, 除主处理器之外还有一个输入/输出协处理器是 (A) 8087 (B) 8098 (C) 8078 (D) 8089 49.典型的柔性制造系统 (FMS) 的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有:加工制造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 (A) 物料储运系统 (B) 信息采集系统 (C) 信息处理系统 (D) 监控检测系统 50.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各I/O端口的控制字 (D7D6D5D4D3D2D1D0) 的二进制代码为10010011时, 其十六进制代码为 (A) 90H (B) 91H (C) 93H (D) 94H 第Ⅱ卷 (共40分) 二、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计40分) 51.零件上表面对下表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为0.05mm, 若要规定该上表面的平面度公差, 其公差值与平行度公差值有何关系, 为什么? 52.40Cr钢汽车转向节是汽车的重要零件, 毛坯硬度要求241~285HBS, 成品表面硬度为52~63HRC, 需进行哪两种热处理工艺? 53.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螺纹连接需要防松, 防松方法可分为哪几类? 54.试述刀具前刀面上的积屑瘤能够为切削加工带来哪些有利因素, 并说明其条件。 55.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有哪几种 (至少答出5种) ? 56.上市公司向社会提供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 (每季、半年、年) 内财务状况的报表有哪些? 57.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58.简述数控机床CNC装置的主要功能。 2007年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与技能 (第一单元)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略) 。 二、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计40分) 51.上表面的平面度公差数值应小于0.05mm (3分) 。因为上表面的平行度公差已经限制其平面度误差不能超过0.05mm (2分) 。 52.毛坯进行调质处理 (2分) ;成品进行感应加热淬火 (3分) 。 53.一般螺纹连接能满足自锁条件而不会自动松脱, 但在受振动和冲击载荷, 或是温度变化较大时, 连接螺母可能会逐渐松动。为了使连接可靠, 设计时必须采用防松措施。防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螺纹副间的相对转动 (2分) 。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 1) 摩擦防松。保持螺纹副间的摩擦阻力以防松, 如加弹簧垫圈, 对顶双螺母等。 2) 机械防松。利用止动零件阻止螺纹副间的相对转动, 如槽形螺母和开口销等。 3) 破坏螺纹副防松。破坏及改变螺纹副关系, 例如冲击法。 (答对1项得1.5分, 共3分) 54. 1) 能够增大刀具的实际前角, 可使切削力减小。 2) 可代替刀刃切削, 能减小刀具磨损。但要实现这两点, 其条件是保证切削状态稳定, 即积屑瘤能够稳定存在。 (答对1点得2.5分, 满分为5分) 55.酸洗、喷砂、喷丸、发兰、磷化、涂漆、电镀、热喷涂 (对1项得1分, 满分为5分) 56.通称“财务三表”: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答对1项得2分, 全答对得5分) 57.主要功能是:顺序控制 (2分) 特点是: (1) 可靠性高, 适用于工业现场环境; (2) 编程简单; (3) 通用性强; (4) 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5) 直接带负载能力强。 (答对1项得1分, 答对3项和3项以上得3分) 58. (1) 控制功能, (2) 准备功能, (3) 插补功能, (4) 固定循环加工功能, (5) 进给功能, (6) 主轴功能, (7) 辅助功能, (8) 补偿功能, (9) 刀具功能。 关键词:机械制图 有效性 复习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高考中主要专业学科之一,但笔者所在的学校机械制图课程安排在高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当学生在高三再次接触该课程时,已经一年多没有接触该课程了,很多学生基本上又得从零开始。学生能否在高三有限的时间里,围绕浙江省单招单考机械专业中机械制图考试大纲进行有效复习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发现,尽管高一已经进行了1年的制图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制图水平参差不齐,与高考的要求相差甚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有必要对此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复习方案的实施 依据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将整个高三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每个复习阶段的时间不同,但都有明确的任务。 1.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耗时最长,达到4个月之久,这么长的时间,旨在夯实学生的制图基础,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显然,在本阶段,学生需要下很大的工夫,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第一轮复习,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老师犹如指南针,指错了方向,学生就会事倍功半。所以笔者觉得,第一轮复习与其说是对学生的考验,倒不如说是对老师这个引路人的考验。为此,第一轮复习之前,老师先必须做三件事。 其一,研究考试大纲,在浙江省机械专业的单招单考中,机械专业总分150分,其中机械制图占60分,机械基础60分,零件测量30分。机械制图占的比重为40%。相比较其他两门记忆型的专业课,机械制图的得分率较低。通过研究考纲,教师知道哪些知识点考,哪些知识点不考,哪些知识点考得多,哪些知识点考得少,不同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达到的层次也不一样。教师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师可告知学生,制图科目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 其二,教师要研究历年真题。高职考的历年真题是对考试大纲具体的诠释。哪个知识点用什么题型考,占多少分值,历年真题都是标准化旳试题,分析近3年的试题,这些问题就一目了然。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哪些知识点需要分配复习时间,老师做到心中有数。 其三,学情分析,摸清学生基础。学生原有的制图水平参差不齐,制图的薄弱环节也因人而异。再加上老师不一定是从高一开始带起,所以对学生原有的掌握情况不甚了解。高三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旨在扎实知识基础,但有的老师不会按照讲授新课的方法去复习,而是走马观花地匆匆把知识点过一遍。这样既浪费时间,复习效果又不佳,学生对该重点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学习中的难点很难突破,从而会逐渐产生抵触情绪。为了提高复习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需要对学生原先的掌握情况略知一二,了解他们已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需要什么,什么学起来比较困难,从而更有效地安排复习计划,精心准备复习内容,设计学生习题复习,让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另外,教师必须告知学生,机械制图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第一轮是第二轮的基础,如果第一轮复习不认真,不能掌握基础知识,第二轮、第三轮根本不明白,从而引起学生对第一轮复习的重视。 其四,精心设计学生习题。切忌盲目采用题海战术。高三复习资料比较多,教师必须正确选择学生使用的参考资料。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学完全部资料,而应结合自己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最好自己精选题目认真制卷,卷子上要同时分布基础题、拔高题和拓展延伸题。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基础差异进行分层次练习,以便对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培优。如截交线与相贯线是每年高考必考项目,以方形与圆柱为主,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题中由浅入深,从简单形体入手,由一个方向一个平面切割到几个平面组合、多方向切割,再过渡到组合体的切割,进行分层次练习。对相贯线的考查,主要是圆柱、球、长方体的形体相贯,由外表面相贯到内表面的相贯。老师教授学生应由单独的相贯与截交线练习,过渡到这两种情况的组合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截交线与相贯线的做法。制图的题目很多,千变万化,如果让学生盲目地做题目,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未必能达到练习的真正目的。另外,作业最好面批,既省时间,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第一轮复习最忌讳拿难题让学生练习,对于制图学习差的学生,如果这样做,就相当于把学生拒之于高职考试之外。 总而言之,第一轮复习教师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同时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按照老师指引的方向,认真对待复习,为第二轮复习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考试就成功了一半。 2.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为期2个月的时间,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首先,教师要研究历年真题。第二轮复习,教师研究真题与第一轮有所不同,第一轮研究真题,旨在对考试大纲的理解,便于第一轮复习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方案。而第二轮复习则完全不同,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自练真题,让学生把握高职考的命题脉络。对每一种题型,教师做到精讲做题方法,学生做到精练。每一道真题,教师都要要求每位学生强化练习,每题必会。笔者依据近4年的每年高职考真题的题型,对每一种题型进行总结,精讲每一题型的做题方法,然后以专项练习的形式要求学生强化练习。下面是笔者根据历年真题总结的9个专项练习,每个专项练习耗时约1周,共需2个月完成(表)。 如果教师在上述过程中严格把关,学生基本上在第二轮复习结束之后,从知识水平上已经达到高职考的要求,对高职考的每一种题型都很熟,每一种题型的做题方法都已经了如指掌。 3.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是第二轮复习的全面升华,是将所有的专项练习以综合考卷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第三轮复习不仅仅要求学生像第二轮一样会做题目,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做题速度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第三轮复习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以周考、月考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教师每一次都将成绩记录在册,看学生是否在进步。对于学生而言,每次考试都要总结自己的得失,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补图补线中的尺寸标注、正等轴测图的绘制、移出断面图等题目非常简单,均为送分题,如果这些题目能够达到要求,70%的分数可以得到。对学生来说,这一步非常重要,不仅仅知道这次考试失败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对下次考试是一次提醒,同时可以提醒每位学生平时复习的方向。 (2)查缺补漏,注重知识的整理。无论是练习还是考试,最后的复习其实也是在查缺补漏。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注意知识的整理每一次错的题目,不懂的知识点都放在上面,及时翻阅。 (3)树立学生对高职考的自信心。第三轮复习旨在缩短学生与高职考的差距。纵观高职考历年的真题,难度系数基本在0.8左右,所以第三轮复习,在认真复习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高职考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 (1)轴承部件采用两端固定式支承,轴承采用油脂润滑;(2)同类错误按1处计; (3)指出6处错误即可,将错误处圈出并引出编号,并在图下做简单说明; (4)若多于6处,且其中有错误答案时,按错误计算。 题20图 题21图 题22图 题23图所示为下置式蜗杆减速器中蜗轮与轴及轴承的组合结构。蜗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试改正该图中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结构图。 题23图 题24图所示为斜齿轮、轴、轴承组合结构图。斜齿轮用油润滑,轴承用脂润滑。试改正该图中的错误,并画出正确的结构图。 题24图 五、结构题(图解题)结构如题20图解所示。 题20图解 结构如题21图解所示。 题21图解 22 解题要点 题22图中存在错误如下(见题22图解): 题22图解 (1)弹簧垫圈开口方向错误; (2)螺栓布置不合理,且螺纹孔结构表示错误;(3)轴套过高,超过轴承内圈定位高度; (4)齿轮所在轴段过长,出现过定位现象,轴套定位齿轮不可靠;(5)键过长,轴套无法装入; (6)键顶面与轮毂接触;且键与固定齿轮的键不位于同一轴向剖面的同一母线上;(7)轴与端盖直接接触,且无密封圈;(8)重复定位轴承; (9)箱体的加工面未与非加工面分开,且无调整垫片;(10)齿轮油润滑,轴承脂润滑而无挡油盘;(11)悬伸轴精加工面过长,装配轴承不便;(12)应减小轴承盖加工面。23 解题要点: 正确结构如题23图解所示。 题23图解 24 解题要点 正确结构如题24图解所示。 题24图解 二、填空题 自行车的中轴是轴,而前轮轴是轴。为了使轴上零件与轴肩紧密贴合,应保证轴的圆角半径轴上零件的圆角半径或倒角C。9 对大直径的轴的轴肩圆角处进行喷丸处理是为了降低材料对的敏感性。10 传动轴所受的载荷是。一般单向回转的转轴,考虑起动、停车及载荷不平稳的影响,其扭转剪应力的性质按 处理。 三、问答题 轴受载荷的情况可分哪三类?试分析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后轴的受载情况,说明它们各属于哪类轴? 13 为提高轴的刚度,把轴的材料由45号钢改为合金钢是否有效?为什么? 14 轴上零件的轴向及周向固定各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各应用于什么场合? 15 轴的计算当量弯矩公式Mca何取值? 16 影响轴的疲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设计轴的过程中,当疲劳强度不够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其满足强度要求? 2-1 题2-1图所示为一手摇唧筒,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2-2 题2-2图所示为一缝纫机下针机构,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 题2-1图 手摇唧筒 题2-2图 缝纫机下针机构 2-3 试绘制如题2-3图所示四种机构的运动简图。 题2-3图 四种机构的运动图 题2-4图 简易冲床机构 2-4 简易冲床机构如题2-4图所示,原动件1通过固定在其上面的圆销A带动滑块2绕固定轴心O1点转动,滑块2又带动导槽3′(与圆盘3固定连接)绕固定轴心O2点转动,通过连杆4带动冲头5在机架6中作上下往复运动。试求: (1)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 (2)计算机构自由度,判断机构从动件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2-5 如题2-5图所示的冲床机构中,主动齿轮1′与偏心轮1固联成一个构件,绕转轴O1作顺时针转动;齿轮6′与槽凸轮6固联成一个构件,绕转轴O2作逆时针转动。原动件的运动分两路传递:一路由偏心轮1经连杆 2、推杆3传递给杆件4;另一路由齿轮1′经齿轮6′、槽凸轮 6、滚子5传递给杆件4。两路运动经过杆件4的合成,由滑块7传递给压头8,实现上下移动。试绘制机构的运动简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2-6 指出题2-6图中四种机构运动简图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试计算其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图中绘有箭头的机构为主动件)。 题2-5图 冲床机构 【关键词】机械设计 双语教学 渗透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7-02 一、双语教学背景 我国加入WTO和新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课堂教学如沐春风,注重学习的体验和知识的运用成为目前教学的最为核心的内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纯知识的外语教学已经落后,不再适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英语教育中除了知识性,还有工具性、交际性和文化性。然而,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应用。学生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彼此之间的交流,没有学好英语和运用英语的外部环境,结果就导致“哑巴英语”这一现象的产生,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双语教学,在高校的应用进一步充实了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交际性。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两种不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或在母语教学过关的情况下,用部分非母语或全部非母语进行学科教学的称为双语教学。 二、《机械设计》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从大环境来说,我们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以要用英语作为沟通的桥梁,而在高校里加强这一沟通的桥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双语教学。 2.从课程本身来说,《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最后一门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去设计适用的零部件和简单的机械。理论推理不多,难度相对适中,非常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3.从学生角度出发,这门课一般放在第五学期,这时学生英语的水平基本过英语四级,所以从知识的角度他们也已经具备开设双语课程的能力了。况且,先修课程也有开设双语的经历,他们更容易适应。 三、《机械设计》双语教学拟采取的办法以及效果, 通过六年的双语教学,我得出了以下经验:用英语作为课堂语言对《机械设计》进行教学,需注意的是英语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要想双语教学的效果好要从授课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上课所用教材的选取,授课模式和对学生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双语教学。 1.双语教师选择 首先对《机械设计》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有多年的《机械设计》教学经验,对该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对该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在讲解基础内容的同时能够做到前沿的延伸.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有较好的英文基础,能够用英文流利地进行表达.建议学校选双语教师时能够选拔那些在教学一线长期从事机械专业课教学的归国留学人员担任.另外,学校可以资助教师出国进修和访学来培养双语教学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双语教学教师. 2.教材选用 建议选用 杨明忠 编著的《MACHINERY DESIGN》该书内容深浅适宜,与中文版,濮良贵编著的《机械设计》章节的布置基本一致,可作为中文辅导教材,例题和习题丰富,基本符合国内的教学大纲.还要引导学生多参阅国内外的知名教材,如:Robert L Mott 《Machine Elements in Mechanical Design》, Joseph E Shgle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等。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 教学模式的选用 双语教学时,教师可采用部分英文渗透式教学.教师上课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些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如Machinery design(机械设计),Failure models(失效形式),Stress(应力),Strain(应变),Threaded fastener and joints(螺栓紧固件与连接件), Strength calculation(强度计算)等.让学生先熟悉专业词汇,使之很自然地接受英文表达.教师上课时可采用全英文板书,并恰当地处理英文表达,大部分用英文表达,中文作为必要的补充.教师上课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用英文方式思考,用英文提问题,逐步增强学生的英文水平,使英文与专业课学习共同进步.注意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多地使用些贴近生活的的实例,如:两个螺钉连接两块板,螺栓型号已知,那么最大能承受多大的横向载荷等,鼓励学生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思考. 4. 考核形式及效果 考试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3部分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 10%.实验占20%。平时成绩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翻译英文定义和概念,用自己的话英文表述分析过程,如:用英文表达螺栓连接承受横向载荷强度校核的分析过程。从而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英语的掌握程度.试卷采用一半英语一半汉语.经过一个学期的双语教学训练,学生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机械相关英文文献。 如下是从2010-2015年同一专业的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各项指标的对比如图1,2。 由图可以看出,就《机械设计》双语班的教学效果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双语教育的模式和效果逐渐成熟,无论是从该课程的及格率、四级通过率,考研上线情况看双语班都已经有明显优势。所以双语教育需要持续进行,使其优势能充分发挥。 四、双语教学中的问题 虽然教学效果明显,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从全国其它高校尤其是近几年安阳工学院各个院系的双语教学课程实践过程来看,双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双语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要常年从事机械设计的教学,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且能顺利的实现全英文上课。发音准确很重要,其次是流利组织语言的能力。但我们都是非英语专业出身,阅读不是问题,但是口语水平参差不齐,能满足讲双语课要求的老师不多。 2.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习英语听力、口语都是弱项,而且学生的英语水平落差较大,有的大三已经通过六级考试,而有的同学四级还没过,所以讲双语课时学生的接受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成绩悬殊较大。 3.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时,除了所用教材增加了英文版本,上课板书用英文外,与普通教学并无大的区别.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不顾及学生是否能听得懂,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做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很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因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而放弃学习.这就违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双语教学与研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双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投入。所以要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为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双语培训方案。多与其他高校的教师沟通交流双语教学的经验,多组织海外进修和访问学者等来提高双语教学的资质。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分析 前言 在过去的机械制造加工领域, 机械制造的生产加工人员是按照机械工程师的设计来进行生产加工需求的, 而机械设计师的设计工作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的, 机械设计师依据需求设计的设计方案在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机械制造加工人员在加工的过程中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由此可见, 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两者在机械行业之中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了机械行业的有效发展, 因此, 在今后的机械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 这对机械行业乃至工业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机械设计的技术分析 1.1机械设计的初期计划设计分析 在进行机械设计初期工作的时候, 需要对机械设计的需求进行认真的调查与分析, 解读机械设计的具体需求, 这样有利于机械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能够有效保障机械设计的进行符合产品的需求, 实现机械设计的根本目的。 1.2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案分析 机械设计的方案设计是机械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良好的机械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推动机械制造工作的运行, 满足产品设计对性能以及功能上的需求, 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 第一, 应该对机械设计产品的原理进行有效的阐释;第二, 要具体设计机械产品的结构, 使之能够符合产品的需求, 并兼之美观与结构合理并存;第三, 要充分考虑机械产品的运动方式, 使之能够符合产品的结构, 与产品的结构相适应;第四, 要对机械产品的零部件的选择有一个良好的掌控, 保障产品的零部件的选取与设计的科学合理;第五, 要对机械产品的工程制图进行设计, 保障工程制图的设计符合要求;第六, 要对产品的设计进行一个初步的检查, 检查其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能够有效地运行。 1.3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设计分析 机械设计的技术是机械设计的灵魂, 只有正确、科学、创新的技术才能够保障设计师设计出更好地符合产品需求的设计, 在进行机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设计的图纸进行正确的核对与计算, 对最终图与草图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 保障设计的工作不出现技术上的纰漏。除此之外, 对待一些尚未生产的产品, 可以进行一定的定型设计, 保障机械产品设计的科学合理。 1.4机械设计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4.1针对现代机械产品的机械设计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得机械产品的制造对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 机械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要进行技术上的创新, 才能够适应日益提高的机械制造要求。现阶段, 我国的机械产品设计更加趋向于智能化、系统化和模块化, 只有做到这些, 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机械产品设计的需求, 在进行机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先对产品进行模拟设计,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产品的功效、运行方式等进行演练, 检查其是否存在缺点, 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其次, 要对产品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进行有效的整合, 保障产品设计的连续性与有效性。最后, 要利用模块的设计理念, 保障产品的设计能够真正地实现产品设计的具体功能。除此之外, 还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保障产品设计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使产品的设计方案符合设计需求。 1.4.2现代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与前景分析 现阶段, 我国的机械设计应该朝着性能更加优良、更加符合市场需求、节能环保的绿色设计的方向发展, 这样才能够保障我国的机械设计技术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 能够有效地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机械设计朝着性能更加优良的方向发展, 需要机械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增加机械产品的防腐性能、动态性能、控制性能等, 使之更符合产品设计的需求;机械设计朝着更适合市场竞争的方向发展应该接受市场经济的调节, 在市场机制的有效引导下, 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 保障产品的竞争的优势, 开创能够跟得上市场新技术的机械产品设计;机械设计朝着节能环保的绿色设计的方向发展, 环境保护是现阶段国际社会上的主流趋势,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因此, 在今后的机械设计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机械产品的智能化以及绿色化的设计, 保障对环境破坏降到最低,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样的机械设计理念才能够跟得上国际的发展趋势, 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 2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 2.1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分析 (1) 机械制造技术具有全面性, 现阶段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十分先进, 机械制造技术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在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应该适应现阶段机械产品的需求, 大力开展对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的革新, 对机械制造生产的设备也要进行更新换代, 使之能够满足机械产品的设计需求, 有效地推动机械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2)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应该与工业技术的发展相适应, 符合工业发展的规律, 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地将新兴的技术融入到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中, 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的生产效率, 满足机械设计的需求。 (3) 在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对机械技术整体的系统性的整合, 扩大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范围, 提高机械制造技术的制造能力, 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机械制造技术走向市场、走向国际。 2.2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分析 从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 可以看出, 我国现阶段的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较为迅速, 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 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制造大国, 在今后机械制造的发展过程中, 应该向着智能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 保障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符合国际市场的需要。首先, 机械制造的管理上, 机械制造技术的计算机化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管理, 实现机械制造管理的智能化, 保障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其次, 机械制造的加工生产应该与机械设计工作有效地结合,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计技术来推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并且加大对相关方面的技术创新, 促进机械制造行业的创新发展。最后, 再进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控制机械产品的质量, 保障机械产品的可靠性, 并且不断地将各种高端技术应用到机械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进而提升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总体质量, 使之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占有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邰金华.机械设计工程数据类型及其管理技术分析[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0 (6) :102-104. [2]辛长德.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应用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7) :48. 1.人类社会需求的产品可划分为两大类:机械类产品,非机械类产品。 2.机械类产品可分为三类:1)生活机械类产,2)机械设备,3机械制造装备 3.机械制造业是生产机械类产品(包括生活类机械产品、机械设备、机械制造装备)的产业。 4.机械制造装备是制造业的基础:机械制造业直接为生活类机械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及机械装备制造业本身提供机械制造装备;机械设备制造业又为非机械制造业提供生产设备。机械制造装备几乎与整个制造业都有关系。 5.市场竞争的要素:时间要素、质量要素、成本要素、服务要素。6.机械制造装备适应市场竞争的对策:1)创新开发机械制造装备时,若无确定的应用对象群,应综合考虑既要提高其柔性,又要提高其生产率;若有确定的应用对象群,可根据对象群的特点,或者以提高制造的柔性为主,但又不降低其出生率;或者以提高生产率为主,但又不降低其柔性。2)在开发或者选择使用机械制造装备时,应综合考虑提高装备的柔性、生产率、自动化程度、企业的投资能力以及企业的生产批量。7.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应包括毛坯生产、加工生产、装配生产三部分生产活动。 8.机械制造生产活动的基本功能:加工功能、物流功能、测控功能。 9.机械制造生产模式及其特点:1)单机生产模式(加工装备柔性好、自动化程度低、总生产率低、质量一致性差、制造装备资金投入少、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2)大规模生产模式(属于刚性系统生产模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高、质量一致性好、制造装备资金投入大、适合大批量生产);3)柔性制造系统模式(装备制造柔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一般、质量一致性好、一次性资金投入大、适合生产批量);4)可重构制造系统(柔性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率介于柔性制造系统和刚性生产系统之间、质量一致性好、一次性资金投入大、适合生产批量)。 10.机械制造装备的柔性:机械制造装备的功能具有柔性(例如,一台机床具备多台机床的功能),适应对象的能力。 11.制造装备的时间柔性:当企业的产品更新时,可以经过制造装备重组重构,以适应新的产品加工,从时间上看,今天在柔性制造系统中使用的装备,两三年后产品变了,该装备经过重组重构后,还可以在新的柔性制造系统中使用。 12.制造装备的空间柔性:制造装备可以同时适应多种零件的加工,从占地空间上看,一个柔性制造系统相当于制造系统的功能。13.制造装备的柔性与生产率是相互矛盾的:装备的功能强,柔性好,其生产率一般不高;反之,生产率很高。 14.机械制造装备的组成(及各自的功能、常用类型):1)加工装备-加工功能,机床、夹具和清洗机等;2)物流装备-搬运功能,搬运装置、上下料装置和交换装置等;3)测控装备-测量及控制功能,检测装置、监视装置和控制装置等。 15.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要求:1)功能,指机床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2)性能,机械制造装备功能的强弱,决定了它的作业功能。而作业的质量则主要取决于机械制造装备性能的高低;A)刚度:机械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刚度影响它的工作精度和生产率。也指在指加工过程中,切削力的作用下,抵抗刀具相对于工件在影响加工精度方向变形的能力,其大小是变形方向上,单位变形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通常用下式表示刚度:k=F/y,k-刚度,N/um;F-载荷,N;y-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um。刚度包括静态刚度(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刚度)、动态刚度和热态刚度。静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为缓慢的载荷;静刚度:抵抗静载荷引起变形的能力;动载荷: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动态刚度:抵抗交变的动载荷引起变形的能力,是抗振性的一部分;热态刚度:抵抗温度变化引起变形的能力。B)振动:抗振动能力指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振动会降低其工作精度,影响生产率并加速损坏,而且会产生噪声。影响机床振动的主要原因有:①机床的刚度。如构件的材料选择、截面形状、尺寸、筋板分布,接触表面 的预紧力、表面粗糙度、加工方法、几何尺寸等。②机床的阻尼特性。提高阻尼是减少振动的有效方法。机床结构的阻尼包括构件材料的内阻尼和部件结合部的阻尼。结合部阻尼往往占总阻尼的 70%~90%左右,应从设计和工艺上提高结合部的刚度和阻尼。③机床系统固有频率。若激振频率远离固有频率,将不出现 共振。在设计阶段通过分析计算预测所设计机床的各阶固有频率是很必要的。C)热变形,会破坏装备的几何精度,加速运动件的磨损,甚至会影响正常运转。D)精度:观测结果、计算值或估计值与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分为普通精度级、精密级和超精密级。在设计阶段主要从整机的精度分配、元件及材料选择等方面来提高其精度。a几何精度:机械制造装备空载条件下,在不运动或运动速度较低时各主要部件的形状、相互位置和相对运动的精确程度,是评价机械制造装备质量的基本标准,它主要决定于结构设计、制造和装配质量。主要分为,直线度、平行度、平面度、垂直度、回转轴的径向和轴向振摆、同轴度、分度精度及丝杠螺距精度等。b回转精度:主轴误差运动的范围,影响因素为结构设计及制造等方面。c传动精度:是指传动系统各末端执行件之间运动的协调性与均匀性,主要影响因素是传动系统的设计、传动元件的制造和装配精度。d定位精度:是指机械制造装备的定位部件达到规定的位置的精度,对数控装备而言,是指实际运动到达的位置与指令位置一致的程度。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工作精度。影响因素有装备构件伺服控制系统的精度、刚度以及其动态特性等都会影响数控装备的定位精度。e重复定位精度:是指机械制造装备运动部件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重复定位时位置的一致程度。影响因素为传动机构的反向间隙。f工作精度:机械制造装备的作业精度。工作精度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装备的精度、刚度、热变形等。g精度保持性: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保持机械制造装备所要求的精度。主要影响因素有结构设计、工艺、材料、热处理、润滑、防护、使用条件等。E)噪声,物体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来源。F)低速运动平稳性,爬行:当运动部件低速运动时,主动件匀速运动,被动件往往出现明显的速度不均匀的跳跃式运动,即时走时停或者时快时慢的现象。爬行影响其定位精度和工作精度。产生爬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摩擦面上摩擦系数的变化和传动机构的刚度不足。防止爬行,设计有低速运动工况的部件时,应减少静、动摩擦系数之差,提高传动机构刚度和降低移动件的质量等;3)结构工艺性;4)标准化;5)柔性与可重组能力;6)物流系统的可接近性:是指加工装备、检测装备与物流装备之间进行物料(工件、刀具、夹具、切削及检测等)交接的方便程度;7)生产率和自动化;8)成本,应在尽可能保证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其性能价格比;9)生产周期;10)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11)造型设计;12)安全与环保,应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如噪声、有毒物质、化学性有害气体及水质污染等。 16.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内容:产品规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等四个方面。 17.设计任务书内容:产品的用途描述,设计所需要的全部重要数据,总体布局和结构特征,应满足的要求、条件和限制等,设计任务书是产品设计、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18.如何制定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而确定产品设计的主要要求和设计参数。19.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运动原理方案设计、传动原理方案设计、结构原理方案设计。 20.设计过程的迭代内容:1产品规划2方案设计3满意(不满意再重新方案设计)4技术设计5满意(不满意再重新技术设计)6施工设计。 21.机械制造装备与其他工业装备相比,应特别强调满足的要求:1)加工精度方面的要求2)强度、刚度和抗震性方面的要求3)加工稳定性方面的要求4)耐用度方面的要求5)技术方面的要求。 2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设计类型:1)创新设计2)变型设计3)组合设计。本质区别:创新设计,一般需要较长的设计开发周期,投入较大的研制开发工作量;变型设计,变型设计不是孤立无序的设计,而是在创新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模块化设计,对一定范围内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划分一系列的功能模块,而后组合而成的。 23.创新设计及意义:创新设计是指采用新技术、新原理和非常规方法进行设计,它使得设计产品的整体或局部是前所未有的或前所未知的。意义: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创新设计是增强机械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产品创新设计将成为抢占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创新设计才能产生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同时,创新设计作为设计的本质,它既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又是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设计。 24.模块化变型设计方法的优点:1)有利于产品快速响应市场;2)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品的开发;3)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4)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5)便于装配和维修。缺点:模块划分问题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设计寻有问题。 25.位姿:是指其末端执行器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26.作业功能位姿(作业位姿):用作业功能的要求来描述;运动功能位姿(运动位姿):用坐标运动类型机械制造坐标的运动功能来描述。 27.机械制造装备的运动学方程(功能矩阵方程):Tw=Tm Tw是机械制造装备的作业功能矩阵,表示作业功能所要求的末端执行器之间的位置和姿态关系,可以用齐次坐标变换矩阵来描述。Tm是机械制造装备的运动功能矩阵,含义是用机械制造装备的运动功能去实现它的作业功能要求。求解运动原理方案就是求运动学方程的解,即寻找能够满足功能要求的运动原理方案。28.试错法是纯粹经验的学习方法与判断方法;分析法是对设计成果的周密分析、判断其正确、合理性的判断方法。29.创成式设计法和分析式设计法求解运动原理方案:相同点:作业功能矩阵Tw的确定方法相同,都是根据末端执行器作业的位置和姿态的功能要求来确定。不同点:运动功能矩阵Tm的确定方法不同,创成式设计法是采用理论创成的方法设置方案,用解析的方法求解方案,求解的难度大,尤其是结构原理解的求解难度非常大;而分析式设计法是经验提出或构思出某种方案,是先有方案,再用解析的方法验证方案,求解方法对设计人员知识依赖性大,且不一定能够求出所有可能的原理解,但可以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及进行方案比较。 30.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材料,使工件具有要求的尺寸和精度的几何形状。 31.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操作机上各运动构件的运动,自动地实现手部作业的动作功能及技术要求。在基本功能及基本工作原理上,工业机器人与机床的相同点:二者的末端执行器都有位姿变化要求,如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工件有位姿变化要求,机器人的手部在作业过程中相对作业对象也有位姿变化要求;二者都是通过坐标运动来实现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变化要求的。二者的不同点:机床以直角坐标形式运动为主,而机器人以关节形式运动为主;机床对刚度、精度要求很高,其灵活性相对较低;而机器人对灵活性要求很高,其刚度、精度相对较低。32.自动导航物流小车的基本工作原理:车体(末端执行器)上装载货物,通过车轮相对地面运动,蓄电池提供动力,导航及控制装置保证小车沿要求的路径安全自动地行驶,将货物运送到作业站点。自动导航物流小车是通过车轮回转运动及转向来实现末端执行器车体的位姿变化要求的。 33.工件几何表面的形成原理:任何一个表面都可以看成是一条曲线(或直线)沿着另一条曲线(或直线)运动的轨迹。这两条曲线(或直线)称为该表面的发生线,前者称为母线,后者称为导线。工件加工表面的发生线是通过刀具切削刃与工件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的。 34.发生线的形成方法:a轨迹法(描述法)b成形法(仿形法)c相切法(旋切法)d展成法(滚切法)。 35.几何齐次坐标变换矩阵:描述静止状态下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关系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 36.运动齐次坐标变换矩阵:描述运动前后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关系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 37.机床坐标系的确定方法:1)机床基准坐标系的选取2)基准状态的选取3)运动轴的坐标系的选取4)基准状态下局部坐标系的选取。 38.机器人坐标系的确定方法:1)坐标系按右手定则确定2)确定基准状态3)关节轴线及位置选取4)基准状态下关节坐标系的确定。 39.自动导航物流小车坐标系的确定方法:参考坐标系,固定在大地上,是描述车辆运动路径的基准。 40.机床的运动学方程(功能基矩阵方程):Tp=Tt,p 其中Tp是机床的作业功能矩阵,是根据机床的作业功能,用几何齐次坐标变换矩阵表示的机床一个末端执行器工作台坐标系与机床另一个末端执行器主轴的机械接口坐标系的位姿关系,是Tw=Tm 的作业功能矩阵Tw在机床运动学中的具体描述;Tt,p是根据机床的运动功能,用运动齐次坐标变换矩阵表示的机床一个末端执行器工作台坐标系与机床另一个末端执行器主轴机械接口坐标系的位置关系,它描述了机床两个末端执行器工作台和主轴之间的相对运动,是Tw=Tm 的运动功能矩阵Tm在机床运动学中的具体描述。41.机床运动原理方案的判断:采用分析式设计法求解运动原理方案,判断标准:既能满足加工作业要求,运动轴的设置有无冗余。 42.用机器人的基本运动方案设置其他运动方案:推理设置,采用运动功能等效、排列顺序互换等方法还可以推理设置其他各种运动原理方案。 43.机床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1)工艺范围,指机床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也可称之为机床的加工功能。它直接影响到机床结构的复杂程度、设计制造成本、加工效率和自动化程度。2)柔性,指其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机床及其组成的生产线要求越来越高,以适应越来越快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3)与物流系统的可接近性,指机床与物流系统之间进 t t行物料(工件、刀具、切屑等)流动的方便程度。4)刚度,指加工过程中,在切削力的作用下,抵抗道具相对于工件在影响加工精度方向变形的能力。它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5)精度,要保证能加工出一定精度的工件,作为工作母机的机床必须具有更高的精度要求。6)噪声,噪声损坏人的听觉器官和生理功能,是一种环境污染,应设法降低。7)生产率,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机床所能加工的工件数量。提高生产率,可降低工件的加工成本。8)自动化,指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动作要求,通过机械、电子或计算机的控制,自动完成全部或部分的加工。机床自动化程度越高,加工精度稳定性越好,还可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便于一个工人看管多台机床,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9)成本,是衡量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应尽可能在保证机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其性能价格比。10)生产周期,也是衡量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应尽可能缩短机床的生产周期。12)可靠性,无故障运行的概率,应在保证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13)造型和色彩,应根据机床功能、结构、工艺及操作控制等特点,按照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进行设计。 44.机床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变革的原因:在数控技术方面,伺服驱动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机床的单周运动及多轴联动,从而减少复杂、笨重的机械传动系统;机电结合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主轴、直线电动机、力矩电动机,可以进一步使机床主运动系统和进给系统的机械传动减少至零,使机床传动系统设计的内容及方法发生重大变化。 45.机床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机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2)总体方案设计3)详细设计4)机床整机综合评价5)定型设计。46.机床的传动原理图:将动力源与执行件、不同执行件之间的运动及传动关系同时表示出来。 47.机床的运动原理图(运动功能原理图):将机床运动功能式用简洁的符号和图形表达出来,除了描述机床的运动个数、形式及排列顺序之外,还表达了机床的两个末端执行器和各个运动轴的空间相对方位,是认识、分析和设计机床传动系统的依据。48.运动分配式:运动功能分配设计是确定运动功能式中“接地”的位置,用一点(•)表示,点(•)左侧的运动由工件完成,右侧的运动由刀具完成,机床的运动功能式中添加点(•)接地符号后,称之为运动分配式。评价依据:“避重就轻”的原则机械评价。49.机床机构布局评价的主要依据:1)性能2)制造成本3)制造周期4)生产率5)与物流系统的可接近性6)外观造型。50.机床的主参数的确定:在主参数系列标准中选用相近的数值。51.机床运动参数:主轴、工件安装部件(工作台)的运动速度。52.驱动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机床的变速形式和运动特性要求来确定。 53.机床的主运动系统:包括主运动传动和主运动结构。54.机床主运动的传动系统:包括变速部分和传动部分,按照传动方式可分为机械传动、机电结合传动和零传动。 55.机床的转速图:可以表示出传动轴的数目、传动轴之间的传动关系、主轴的各级转速值及其传动路线,各传动轴的转速分级和转速值、各传动副的传动比等。转速图是由一些相互平行和垂直的线束组成。其中,距离相等(不代表各轴间的实际中心距)的一组竖线代表各轴,轴号写在上面,距离相等的水平线之间的距离代表公比,各竖线上的小圆圈代表各轴的转速。 56.变速组的级比是指主动轴上同一点传往被动轴相邻两传动线的比值,用ψ表示。 57.机床的尺寸参数的确定:1)与被加工零件有关尺寸2)标准化工具或夹具的安装面尺寸。 58.级比ψ中的指数Xi值称为级比指数,它相当于上述相邻两传动线与被动轴交点之间相距的格数。 59.常规变速传动系统中各变速组遵循的级比指数规律:(1)基本组的级比指数等于1,即x0=1;(2)任一扩大组的级比指数大于1,且等于基本组的传动副数与该扩大组之前(按扩大顺序计)各扩大组的副数的乘积,即xi=P0P1P2•Pi-1。 60.有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原则:变速组的排列顺序、扩大顺序、降速顺序及变速范围应遵循如下原则:前多后少、前密后疏、先缓后急、不超极限。 61.主轴组件的轴承类型:滚动轴承、滑动轴承(液体动压轴承、液体静压轴承、空气静压轴承)、磁浮轴承。xixi62.63.卸荷:去掉或减少结构上承担的荷载。 64.卸荷机构:使装备处于不带载荷或减少载荷情况下工作的机构。 65.卸荷机构的作用:因为床头箱内部紧凑,而第一轴除皮带轮外的受力不大,没有必要为抵消皮带的拉力而选用大的轴承和轴,所以用卸荷式机构更划算。 66.主传动系统零传动:主传动系统的变速部分采用主电动机变速,没有传动部分,称为主传动系统零传动。 67.进给传动系统零传动:进给传动系统的变速部分采用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电动机变速,没有传动部分,称为进给传动系统零传动。 68.电主轴工作原理:电主轴电动机的转子通过加热压装在空心主轴外面,收缩后套接在主轴上直接传递转矩,定子插入壳体固定连接,壳体内通过循环液体(水或油)冷却。 69.进给传动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机床进给运动特别要求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性,低速进给运动或微量进给时不爬行,运动平稳,灵敏度高;进给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要高。70.进给传动与主运动的不同之处:1)进给传动不是恒功率传动,而是恒转矩传动;2)进给传动系传动转速图的设计刚巧与主传动系相反,其转速图是前疏后密结构3)进给传动系中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是最高转速;4)进给传动的变速范围RN《14。71.设置传动间隙消除机构的原因:保证数控机床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尤其是换向精度。如齿轮传动间隙消除机构和丝杠螺母传动间隙消除机构等。 72.齿轮传动间隙的消除:传动副为齿轮传动时,要消除其传动间隙。两种方法:刚性调整法和柔性调整法。 73.刚性调整法:调整后的齿轮间隙不能自动进行补偿,如偏心轴套调整法、变齿厚调整法、斜齿轮轴向垫片调整法等。特点是结构简单,传动刚度较高,但要求严格控制齿轮的齿厚及齿距公差,否则将影响运动的灵活性。 74.滚珠丝杠副机械消除和预紧:滚珠丝杠在轴向载荷作用下,滚珠和螺纹滚道接触区会产生接触变形,接触刚度与接触表面预紧力成正比。如果滚珠丝杠副存在间隙,接触刚度较小;当滚珠丝杠反向旋转时,螺母不会立即反向,存在死区,影响丝杠的传动精度。因此,同齿轮的传动副一样,滚珠丝杠副必须消除间隙,并施加预紧力,以保证丝杠、滚珠和螺母之间没有间隙,提高螺母丝杠副的接触刚度。滚珠丝杠副通常采用双螺母结构。通过调整两螺母之间的轴向位置,使两螺母的滚珠在承受工作载荷时分别与丝杠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接触,产生一定的预紧力,以达到提高轴向刚度的目的。 75.滚珠丝杠副机械消除和预紧方法:1)垫片调整式,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改变两个螺母之间的轴向距离,实现轴向间隙消除和预紧。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刚度高,可靠性好;缺点是精度调整较困难,当滚道和滚珠有磨损时不能随时调整。2)齿差调整式,左、右螺母法兰外圆上制有外齿轮,齿数常相差1。这两个外齿轮又与固定在螺母体两侧的两个齿数相同的内齿圈啮合。调整方法是两个螺母相对其啮合的内齿圈同向都转一个齿,则两螺母的相对轴向位移S0为:S0=L/z1z2,式中L位丝杠的导程,mm;z1、z2分别为两齿轮的齿数。 76.导轨设计的基本要求:1)一定的导向精度,导向精度是指运动件沿导轨移动的直线性,以及它与有关基面间的相互位置的准确性;2)运动轻便平稳,工作时,应轻便省力,速度均匀,低速时应无爬行现象;3)良好的耐磨性,导轨的耐磨性是指导轨长期使用后,能保持一定的使用精度。导轨在使用过程中要磨损,但应使磨损量小,且磨损后能自动补偿或便于调整;4)足够的刚度,运动件所受的外力,是由导轨面承受的,故导轨应有足够的接触刚度。为此,常用加大导轨面宽度,以降低导轨面比压;设置辅助导轨,以承受外载;5)结构工艺性好,在保证导轨其它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导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测量、装配和调整,降低成本(简洁回答:应满足以下要求:精度高,承载能力大,刚度好,摩擦阻力小,运动平稳,精度保持性好,寿命长,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便于加工、装配、调整和维修,成本低等)。77.柔性调整法:是指调整后的齿侧间隙可以自动进行补偿,结构比较复杂,传动刚度低些,会影响传动的平稳性。主要有双片直齿轮错齿调整法,薄片斜齿轮轴向压簧调整法,双齿轮弹簧调整法等。 78.导轨的低速运动平稳性:当动导轨作低速运动或微量进给时,应保证运动始终平稳,不产生爬行现象。影响因素:导轨的结构形式,润滑情况,导轨摩擦面的静、动摩擦系数的差值。不同导轨的低速运动平稳性不同,滚动导轨比机械导轨低速运动平稳性好。 79.导轨类型选择原则:根机床对导轨的要求和各种类型导轨的特点及导向精度、承载能力、精度保持性、低速运动平稳性、结构工艺及成本方面综合分析。 80.导轨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导轨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导轨工作条件、承载特性,选择导轨的结构类型、截面外形及其组合形式;2)进行导轨的力学计算,确定结构尺寸;3)确定导轨副的间隙、公差和加工精度;4)选择导轨材料、摩擦面硬度匹配和表面精加工和热处理方法;5)选择导轨的预紧载荷,设计预紧载荷的加载方法与装置;6)选择导轨面磨损后的补偿方式和调整装置;7)选择导轨的润滑方式,设计润滑系统和防护装置。 81.导轨的卸荷方式及特点:1)机械卸荷,卸荷力不能随外载荷的变化而调节;2)液压卸荷,与静压导轨相比后者的上浮力足以将工作台全部浮起形成纯流体摩擦;而前者的上浮力不足以将工作台全部浮起,难于保持摩擦力恒定;3)气压卸荷,当外载荷有较大变化时,导轨间的接触力和摩擦力只有微小变化,保证运动平稳无爬行。 82.导轨间隙调整的原因:导轨面间的间隙对机床工作性能有直接影响,间隙过大,将直接影响运动精度;间隙过小,摩擦力增大,导轨的磨损加快。必须保证导轨具有合理间隙,磨损后又能方便地调整。方法:压板、镶条和导向调整板。 83.镶条和压板的作用:镶条用来调整矩形导轨和燕尾形导轨的侧向间隙;镶条应放在导轨受力较小一侧。压板用来调整辅助导轨面的间隙和承受颠覆力矩。 84.在支承件设计中支承件的基本要求:1)具有良好的动、静、热特性。a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比刚度b应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有足够的动刚度,整机的低阶频率较高,各阶频率不致引起结构共振,不会因薄壁振动而产生噪声c热稳定性好,控制热变形不能过大。2)结构工艺性好,包括毛坯制造和加工工艺性;3)排屑畅通;4)吊带安全。 85.支撑件常用的材料及特点:1)铸铁,特点:复杂结构的支承件,阻尼系数大,成本低,制造周期长,易产生缩孔、气泡等缺陷;2)钢板和型钢,特点:制造周期短,支承件可制成封闭结构,刚性好,便于产品更新和结构改进,固有频率比铸铁高,易产生高频振动,抗振性差;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特点:主要用于制作不常移动的大型机械的机身、底座、立柱等支承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承件的刚度和阻尼比铸铁大几倍,抗振性好,成本较低。缺点:脆性大、耐腐蚀性差、应进行表面防护(防渗);4)天然花岗岩,优点:性能稳定,精度保持性好,抗振性好,阻尼系数比钢大15倍,耐磨性比铸铁高5~6倍,导热系数和线胀系数小(热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不导电、抗磁缺点:结晶颗粒粗、抗冲击性能差、脆性大、油和水等液体作用下表面易变形,难于制作复杂零件;5)树脂混凝土,特点:刚度高;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 抗振性好;热容量大,热传导率低缺点:某些力学性能低。 86.选择支撑件的截面形状的原则:1)面积相等,空心截面的截面惯性矩都比实心的大,刚度大;2)同样的断面形状和相同的截面面积,外形尺寸大而壁薄的截面,比外形尺寸小而壁厚的截面惯性矩大;3)圆形截面的抗扭刚度比矩形好,而抗弯刚度比矩形低;4)封闭截面的刚度远远大于开口截面刚度,特别是抗扭刚度。设计时应尽可能把支承件的截面作成封闭形状。87.提高支承件刚度特性的途径:1)提高支承件的静刚度;2)提高支承件的动态刚度;3)提高热稳定性(控制温升、采用热对称结构、采用温度补偿装置)。 88.布置支撑件上的筋板的方法:筋板的布置取决于支承件的受力变形方向。水平布置的筋板有助于提高支承件在水平面内的弯曲刚度;垂直放置的筋板有助于提高支承件在垂直面内的弯曲刚度;而斜向筋板能同时提高支承件的抗弯和抗扭刚度。89.布置支撑件上的筋条的方法:较窄的筋板称为筋条或称为加强筋,筋条可以纵向、横向和斜向布置,常常布置成交叉排列,如井字形、米字形等。筋条布置必须使筋条位于壁板的弯曲平面内,才能有效地减少壁板的弯曲变形。 【机械设计考试试题】推荐阅读: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09-23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07-30 机械设计——中国机械发展史08-3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库06-28 机械设计毕业设计09-0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二级09-27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封面10-27 舞台机械设计06-27 机械设计基础总结07-115.《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篇五
6.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试题 篇六
7.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七
8.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八
9.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九
10.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十
11.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十一
12.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十二
13.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篇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