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谈诗》教学设计

2024-08-15

《诗人谈诗》教学设计(精选5篇)

1.《诗人谈诗》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诗歌中的形象及诗人抒发的感情。

2、研读诗评,加深对诗作的理解。

3、学习写作诗歌评论

教学重点:

1、读懂鲁藜的诗,结合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感情。

2、对照曾卓的诗评,能说说作者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根据诗中的描叙,想像并描述画面,从而更好的理解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读过许多诗歌,谁能说说诗歌与其他几种文学体裁有些什么区别?

结合学生发言交流再问:欣赏诗歌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二、欣赏诗歌:

1、学生齐读全诗,概括全诗内容:

诗中写了“我”深夜醒来时所看到的情景。(曾卓语)

2、读诗,首先要理解诗中的形象。请同学划出诗中写到了哪些形象,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任意一节)的画面。

学生准备、交流,并组织同学点评。

3、古人云“诗言志”。这首诗通过写“我”深夜醒来时所看到的情景,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如学生仍理解不到位,投影幻灯片――有关诗句的理解)

4、初步理解了诗的形象、诗人的感情,下面,请同学来说说你自己读了这首诗有哪些感受、体会。

(组织学生准备、交流,点评。)

三、研读诗评:

1、刚才同学交流了自己读诗的感受,下面我们来看看曾卓的读诗感受。

学生自读诗评,要求:能看出并说说作者着重从哪方面评论这首诗的。

2、进一步研读:作者又是如何阐述这点的?(具体见教参——投影出示)

3、梳理本文的思路。

四、拓展迁移:

阅读戴望舒的《雨巷》,说说你的阅读感受、体验。

五、学习仿写:

阅读鲁藜的短诗《泥土》,学习曾卓的评论形式,写一段评论文字。

附: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懂得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2.《诗人谈诗》教学设计 篇二

乡情,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乡愁,一种无药可医的病;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是游子永远的情结。它们影响了无数漂泊的游子,也形成了海外中国人永远挣不脱的心结,多少年又是多少代。台湾文学中的乡愁意识,是台湾特定历史中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现象, 它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诗人的生命体验。三百多年以来,台湾这块土地上反复上演着分离与回归,在这个历史场域中发展起来的台湾文学笼罩着浓厚的乡愁意识。

在描写乡愁的作品中,余光中的《乡愁》把乡愁表达得淋漓尽致,不但广泛流传于海内外,还被人谱成曲传唱。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既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描绘了四幅生活艺术画面,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么,它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表现为结构美和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 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就像爱情在某男某女间的生离死别一样;乡愁又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乡愁是源于对往昔之物的特别缅怀,当夜雨响在耳边,乡愁也就如约而至,浮现在我们精神的海底。因为每次的归去来兮,所以我们的乡愁像西出阳关的旅人,充满了蓦然回首的美感。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选自2012年第9期《今日湖北·中旬刊》,本刊有改动)

在《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文中,诗人曾卓主要从“意境”的角度,以画面再现的方式解读诗中之景和诗人之心,既凸现出原诗的质朴朦胧之美,又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而本文对余光中《乡愁》的评点较为全面,先由诗人的经历出发“知人论文”,再到品析意象的选取、诗歌的形式之美,最后体会乡愁情怀。作者由外到内,富有层次地引导着我们逐步走向诗人的心灵深处,带着我们一起思考和感悟乡愁情愫。这样细腻的赏析,无疑为我们读诗和品诗点燃了一盏明灯,给我们指出了清晰的赏诗之路。

[读有所思]

3.疯爷爷谈诗 篇三

说他不求甚解吧,他又把一句诗分析得十分精微。我背诵杜甫咏昭君的一首七律,恰巧被他听见。我说:“千山万壑赴荆门。”他说:“不对,你会把杜甫气死。”我急忙打开书本查看,书上印的是“群山万壑”。疯爷爷说:“你想想吧,所谓群山,不过十座山八座山,十座山而有万壑,平均一山千壑,可见山是大山、高山、深山,很有气势。倘若是千山万壑,一山只有十壑,山就小了,零碎了,气势就不同了。”

还有一次,我念“花近高楼伤客心”,他走过来听见了,问:“花近高楼为什么伤客心?”我瞠目不知所对。他让我念下一句,下一句是“万方多难此登临”。他忽然兴奋,连说:“这就对了!这就对了!”他说,若按常理陈述,乃是“万方多难伤客心,花近高楼此登临”,老杜调动了一下。

为什么要调动,是不是为了平仄?“平仄算什么!”抽完一锅烟,经过一番沉吟,他指出,“花近高楼此登临”全句是实,为小境界;“万方多难伤客心”全句是虚,为大境界,一句太重,一句太轻。调动之后,每一句都半实半虚,两句诗彼此呼应,这就有了起伏,也有了气势,这才是诗。

4.《诗人谈诗》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诗的特点,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2.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评论的方法。

3.品读文章,谈谈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学会欣赏新诗。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在诗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学会在赏析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3.品味诗歌中体现的诗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了解文学的四大体裁: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2.了解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最为精粹的文学种类,它是文学之王。在文学的大家族中,它的历史最为悠久,它的传播范围也最为广泛。只有学会了领会、感受、体悟诗歌,才算是学会了欣赏文学,才算是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3.借助资料了解作者曾卓。

曾卓,当代诗人。其诗富有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代表作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等,尤其《老水手的歌》为作者的抗鼎之作。鲁蔾,现代作家。历任天津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鹅毛集》、《红旗手》等,还发表过小说、寓言等作品。4.给加点字注音。

门槛()

曙光()

乍然...()

眺望()

旷.野()

弓弦.()

山峦.()笼罩().5.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身处黑暗的他对光明的渴求。【学习过程】

一、导入

我们也学了不少新诗,冰心的《繁星》、朱湘的《少年歌》、何其芳的《生活是多么广阔》等等。欣赏这类文体,我们可以从语言风格、结构布局、情与景的交融等方面入手,来评价一首诗。去品味诗歌的字词、写景、抒情、状物和意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著名诗人鲁藜的世界,去领会他为我们创造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二、诗歌讲析

1.教师感情地范读《一个深夜的记忆》。

学生听读,注意诗歌节奏,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

2.学生反复朗诵原诗,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在书上标注一下。3.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1)读完这首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为什么?

(2)“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开门,还是深夜。”第一节诗写月光引发的错觉,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是诗人的主观感受。用了这个“流”字,使月光照在大地上的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诗的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这可能是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这种错觉,更显示作者对光明殷切期待的心情。诗的第三句,“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这句话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3)第三节诗写月光下眺望所见景物,你能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描述出其中的意境吗?试试看。

河岸被山影压着 有星流过旷野去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明确:诗人独自面对大地,感到自己是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用了“感觉到”这个词,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是盼望黎明最迫切的人,这里的诗人不是指他自己,至少不仅是指他自己。当时还处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诗人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的洗礼,但是整个中国还处在黑暗之中。最后两句诗,作者盼望黎明以后发现夜还正深,这是冷静和成熟的理智。

4.当堂熟读成诵,有感情地背诵《一个深夜的记忆》。

三、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曾卓,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以诗人的身份写下的这篇对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虽然只有五六百字的篇幅,却以其精练明晰的文字,深刻独到的眼光,为我们如何阅读和评论诗歌,学习诗歌评论的一些常识做出了榜样。

1.浏览全文,明确大意。

第一部分(1),表达自己对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之处。

第二部分(2—5),作者对诗歌的意境进行阐发,对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进行探索。

第三部分(6),写作者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概括简练而准确。

2.迅速找出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在 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

3.曾卓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呢? 4.朗读全文,运用作者的评论,加深自己对诗

四、课后阅读诵读《乡愁》或《雨巷》,学写诗歌评论

参考:《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第一小节:幼年求 2 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资料宝藏】 1.作者简介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笔名还有柳红、马莱、阿文、方宁、方萌、林薇等。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作者在该书的序言中这样说:“我希望朴实地唱出心中的歌:没有喧哗,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揉造作,不是仅仅用华丽的语言将诗装饰起来,不是仅仅用智慧的语言将诗点缀起来。我知道,读者是不容易被欺骗的。”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3 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出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

鲁藜(1914-1999),原名许图地,福建同安人,家庭贫苦,未读完高小即开始谋求各式活路,随父兄迁徙于湄公河两岸,得一台籍落魄文人陶冶影响,获得古典文学初步知识。1932年回国,在海外飘泊16年。“七月派”重要诗人。1933年加入反帝大同盟,而后参加左联。1936年在沪入党,1938年赴延安。入延安抗大学习,结业后任晋察冀军区民运干事、战地记者。1949年任天津文协主席,1955年,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远离文艺界。1980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认为:“诗不可能是自我表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引入阶级学说。七七事变不久,胡风创刊《七月》,取意为二:抗战与现实主义。先后为周刊、半月刊、月刊,皖南事变后终刊。后又办《希望》(1945年1月-1946年10月),所刊作品收入胡风主编《七月诗丛》,人称“七月诗派”。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2.关于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曾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因此,新诗革命成了“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先开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诗草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谈新诗》、康白情《新诗底我见》)。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5.《诗人谈诗》教学设计 篇五

对叶嘉莹来说,逝去的是光阴,留下的是诗词,不变的是“初心”。所以当她被询及往事,“往往都是借着一些诗词旧作而追忆起来的”。叶嘉莹的求学生涯是在沦陷区的北平(今北京市)度过的,不满20岁时母亲病逝,不满30岁时在台湾因白色恐怖带着不满周岁的女儿被关进监狱,40多岁为在北美高校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被逼开始学习英文,50多岁又经历了丧女之痛,然而她自20世纪70年代末毅然决然开始利用假期返回祖国授课,至今未辍。一颗古典诗词滋育出的心灵,不但凭借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来面对人生中的穷通祸福、离合悲欢,而且又以传承古典诗词文化来实现自我超越。叶嘉莹自己说:“我是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研读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它使我真的超越了自己的小我,不再只想自己的得失、祸福这些事情,才能使自己的目光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向往和追求。”于是《红蕖留梦》也超越了对个人生活的津津乐道——诉说苦难时没有抱怨,表述理想时没有渲染,它似乎只是以未经磨染之“初心”在真诚地回顾一首首旧作,客观地串联起一段段往事,进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大自在境界。这正与叶嘉莹一生无论身处何种境况内心总有一种“足乎己无待于外”的强大持守力量,互为表里。

这本自传虽然是叶嘉莹的“谈诗忆往”,但因其跨度之长、经历之丰,也具有了含蓄蕴藉的诗外之味。娓娓道来的是作者对古典诗词的款款深情——从爱好者、创作者,到教学者,再到理论研究者,以至于成为一位以古典诗词学术薪传为己任的担荷者的蜕变与升华。叶嘉莹有过无家可归的境遇,咀嚼过无人可诉的孤独,甚至产生过把自己感情杀死的绝望,但今天她却被人誉为“穿裙子的士”,不仅因为她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术之间、在中国经典与西方文论之间、在海峡两岸之间搭建了沟通之桥梁,更是因为她以自己的生活践行了“士人”的品格和操守。她经常称述自己从老师顾随先生所领悟的一种人生观:“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

身为旧体诗词作家,叶嘉莹的口述自传自然成了“谈诗忆往”的追述;同时作为当代第一说诗者,叶嘉莹在《红蕖留梦》中也述及一些与其有交往的知名学者的诗词,如顾随、台静农、郑骞等,于是她充分运用自己品诗谈词时见微知著的慧眼,通过对方的诗词谈自己切实的感受,精彩纷呈,多有独得之见。《红蕖留梦》一书笔墨最多的一章是细述叶嘉莹研读治学的经历,其中首次公开披露了许多世人关注的问题,如为什么她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关于诗词评赏的文章不写唐宋大家而写王国维、为什么早期的文稿选用浅白的文言、为什么至今不肯写白话的抒情文字,等等。作为一个时代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学界典范,叶嘉莹有着无法复制的治学门径,所以书中谈“治学”的一章正可谓是独家秘籍,从中读者当能领悟到“初心”何以不染的个中缘由。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教过的第一届学生毕业30周年纪念时,她深情赋诗“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这份“初心”正是叶嘉莹在《红蕖留梦》中所说的“结束的话”:“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佛家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叶嘉莹能够在承受苦难、空观悲喜后,依然执着地四海传播中国古典诗词,就在于她坚信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生命的感动,这种感动是生生不息的。

“修辞立其诚”,这是叶嘉莹在近70年的教学生涯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今读《红蕖留梦》,信矣。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新公务员制度试题汇编下一篇:初一课本剧剧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