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24-08-07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精选15篇)

1.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一

浅谈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作 者:汪兴东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师范学校,江西,宁都,342800刊 名:希望月报(上半月)英文刊名:HOPE MONTHLY年,卷(期):“”(11)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问题 对策 教学方法

2.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二

一、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教学对象英语基础差。

总体英语水平稍差;高职生一般是高中阶段学习较差的学生, 或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 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对英语不感兴趣。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由于地区间经济和教育水平的差异, 使得英语水平也相差很大, 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语法和语音都不过关。面对这种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 很难以同一进度, 同一难易水平进行英语教学。

2. 教学方法陈旧。

英语作为学科教学, 高职院校侧重的是英语词汇、知识和语法结构, 强调的是记忆和机械操练。而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交际性、工具性和人本性的特点。教师通常一讲到底, 除了偶尔的提问, 基本都是讲解语法, 翻译课文, 老师习惯了学生没有异议, 学生习惯了老师“喂食”。商务语言教学更应该关注课堂师生互动, 关注语言交际, 关注学生课堂参与, 关注学生的语言和个性发展。过分强调英语学科知识结构常常使教学中英语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3. 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水平较差, 学习态度不端正, 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学习英语始终是被动学习, 学生们已习惯于老师解释词汇, 分析句子, 讲解语法, 而到了高职院校, 在没有老师的督促和强制要求下, 学生们开始无所适从, 在学习方法上, 大多数学生抱着一本英语教科书, 或者捧着词汇书不停的写单词, 而很少有人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或通过国际互联网来学习英语。

4. 教学内容单一化, 理论研究与探讨也相对滞后。

单纯得语言学习思维已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这些直接导致了学生囿于课本, 不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 所学知识无法应用于工作。

二、可行性对策分析

1. 教学模式兴趣化。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 尽可能快的让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应用的转变, 已成为当务之急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最主要的目标。商务英语是一门应用型技能, 首先必须从教学模式上寻求突破。改变以往常规性的授受关系, 以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以一节复习课为例, 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 设想商务谈判或促销场景,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小短剧, 这样, 不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提高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也便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2. 教学内容多样化。

培养职业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是我国职业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掌握他所学的专业技术英语, 能够正确地使用和操作进口设备和仪器, 甚至自如的与外国合作者进行交流, 对一个在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而言, 都是非常必要的。因而适时地开设专项英语课程, 模拟工作环境, 使学生早日进入角色。以报单为例, 准备一些报关单证, 让学生识别分析;或解析一份进口仪器的说明书, 对学生而言, 都是有益的岗位锻炼。根据职业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将教学内容作一定的拓展, 即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一时, 讲究语言的得体性。语言的得体性又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一大背景。所以只有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有一定了解, 才能懂得语言的深层含义, 才知道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什么对象、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 避免用语失误和尴尬。

3. 教学方法上以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

对于进入职业学院的学生而言, 他们中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的同时, 也要定时布置任务, 督促学习。甚至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性学习的措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熟读成诵不是不可取。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同学, 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 可以让学生课下准备商务英语常用句型, 上课背诵给全班同学听, 或者每人准备一段英语短文进行演讲, 让大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克服了对英语的恐惧, 久而久之, 也养成了课下自觉查找资料, 阅读文章, 记忆单词的好习惯。

4. 教师亟待更新教学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广泛涉猎各专业知识, 加强业务学习, 对新兴学科的英语教学要格外关注。

作为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往往承担跨专业的英语教学任务, 只有了解了专业知识, 传授英语才会变得游刃有余。举例来说, monitor基础英语:班长;计算机英语:显示器, consumption商务英语:消费;医学英语:肺病, commission基础英语:委员会;商务英语:佣金。当然, 还要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虽然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强调知识应用, 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但高职教育也是一种养成教育,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和习惯。

总之, 只要遵循英语教学规律, 改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手段, 合理设置课程, 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依据英语实用性、工具性的特点, 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和措施, 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关键词:职业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应用性,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霍莉平: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

3.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三

在我使用初中牛津英语几年的时间里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其主要原因表现在:

1.教师的教学理念。

很多农村教师的授课的重点仍然是语法,还没有真正理解新教材的特点。不能将课本上的语言素材结合现实生活;更多的老师在使用教材的方法上也有问题,在课堂上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学习得主体,不能积极组织师生的双边活动;还有些教师把做题讲题作为教学的主体,很少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农村学校,在英语课堂之外,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非常少。而庞大的班级人数也是一个大问题。在课堂上,如果想让每个学生都有很多的机会训练英语非常困难,而一节成功的英语课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能得到广泛地训练。

3.教材难度要求过高,涉及内容太广。

很多农村学生小学英语基础本身就就不是很好,还有些外来务工子女上小学时就没学过英语,要让这些同学跟上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在每个单元都要理解多种时态做到。另外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意志,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就会很难培养。学生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更何况还有些学生本身学习能力就差。

4.课程评价体系不能与教材相符。

新课程的评价应注重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考试不应是评价的唯一手段,评价还应注重过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任课班级的考试成绩通常是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有些学校甚至把中考试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选的重要标准。

面对这些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手段:

1.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牛津教材注重在课内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这些语言材料。我经常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情景,让学生role-play对话,这样课堂就变成了学生为主体的英语交流课堂,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

在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设置一些情境:例如,在9A UNIT 5 Detective Story中,A couple发现一个邻居被杀了,立刻打电话叫来了警察(policeman)。然后要求学生自愿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有两个学生扮演A couple,一个小组的一个学生扮演a policeman,两个女生扮演witness,还有一个小组有一个男生扮演a cook,也是a criminal.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编写对话,并使用学过的常用词语as a result, break into, lead to, take place和offer a reward of等。在同一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目的是创造互动的课堂效果和交互的气氛。在学生准备一段时间后,要求几个小组分别派代表上来展示,学生尽可能把老师给的词语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表演之后,要求学生把这一章节的重要句型展示出来。通过对话活动和表演展示,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动词短语。这也许是创设情景的教学魅力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追求新知识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因素有:情感激励、教学艺术与成功体验。我们尽可能通过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和神态影响学生的情感。在课堂内外都一样。对那些英语学科较弱的学生,尽量能发掘他们的长处,多用关爱的语言与之交流。在学生有良好表现时,我经常用“Very good!” “Great!” “You are so clever!” “Excellent!” “Thank you!”这样的激励的词语,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后,主动的努力也就随之而来。为了让每个人都得到成功的体验,我经常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学生们会因此而体验到成功。自信心会不断增强,进而转变为一种求知欲。

3.精心组织,改善教学方式。

机械的记忆和背诵课文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用牛津教材要求改变过去的刻板的授课方式,因此,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改善授课方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我们可采取以下方法:

⑴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或通过实物让学生去产生联想;也可以根据教师设置的情景,让学生编对话。这些活动会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新知识。

⑵多做情景操练。教材中每篇Reading与Intergrated skills都是强化课文内容的部分。情景操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⑶可采用对话练习、扮演角色、复述故事、讨论、采访等方式,在pair work, group work, role-play, discussion, picture-talking等交际性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这些学习活动,从而加强学生间、师生间交流。

⑷在复习课教学中,可要求学生缩写课文或写小作文。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大胆动笔,在教学中给学生以个性发展的空间。

4.浅谈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四

1引言强化企业的会计监管,应该被看作是规范企业工作的前提和首要保证。会计工作在企业范围内属于基础性工作,一方面肩负起了企业效益的核算,总结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的业务发展前景起了一定的预测作用,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重要保证。此外,会计监管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其具体内容涉及企业业务管理和运营的方方面面,健康有序的会计监管工作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具体的企业会计监管工作来讲,一部分企业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些会计监管违法违规的情况,内部会计监管体系的不健全,财务收支状况的可靠度不够,一方面会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正常的管理运营工作带来了困难。2会计监管的内涵以及必要性会计监管主要是指监管主体通过相关标准对监管客体的经济活动和结果开展再监督和管理工作。完善合理的会计监管能够维护会计市场的运行稳定、内部市场和国家市场的经济秩序的构建。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监管的主要机构,积极的发挥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既是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对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又是财政部门自身优化和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我国当今的会计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着违章操作、有法不依等违规行为,企事业单位通常都不太程度的面对这些问题。违规行为对会计工作造成了十分大的困扰和危害。近年来不仅出现了许多气影响范围广泛的经济案件,更出现了一批造成大量国家税收损失的反面事例。所以在企业中推行全面、完善的会计监管工作,就想的尤为必要了。3会计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会计监管意识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会计监管职能部门监管力度和主动性,造成了实际的监管工作职责划分混乱。此外,会计监管部门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监管意识,许多本部门的监管职能和权利被其他部门使用和掌握,无法完全的发挥出会计监管工作的实际作用。

(2)会计监管队伍的普遍素质不够,降低了监管部门的行政效率。财政监管工作中,对与会计监管队伍的综合素质给予了更严格的要求,然而基层财政的会计监管队伍建设常常跟不上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无法适应企业的变化和改革。会计监管队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会计监管队伍素质偏低的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因为既具备扎实的财政会计功底和业务能力,又掌握信息化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十分缺乏;其次是因为工作原因,常常将综合素质好的会计监管人员充实到高级的监管部门中,这也造成了会

成都网站设计19fb.com ydl

5.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五

发布时间: 2007-12-19 08:28:1

3字体:【大 中 小】

在现代经济中,流通业不仅发挥着引导消费、实现消费的重要作用,而且发挥着指导生产、促进生产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产业。一个国家的繁荣,一个城市的繁荣,首先表现在市场和流通的活跃上。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意义重大,十分必要,随着蒙阴县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在税收管理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如对纳税人忽视企业帐证方面真实性要求;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轻普通发票管理,管理机关日常监管和税务稽查没有突出重点,只是以帐论帐,对企业的帐外经营缺乏有效的监管,检查手段落后,税务人员少、工作量大日常监管不能深入进行等等。如何加强对商贸企业的管理,引导商贸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可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蒙阴县商贸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一、蒙阴县商贸流通企业的现状

近几年来从蒙阴县看,商贸流通行业户数所占比重个体达到67%、企业达到37%,但实现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05年仅为15.7%(增值税21%企业所得税83.5%),06年为20%(增值税30%所得税70%),07年为16%(增值税20%所得税58%);商贸增值税收入增长幅度也低于商贸流通行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据统计,蒙阴县商贸流通行业增加值2005~2007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6.9%、15.08%、和17..38%,而同期蒙阴县商贸增值税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2%、26%(2006年宏观税负补税)、-2%;从商贸企业增值税税负来看2004年-2006年分别为1.95%、1.18%、1.41%,与全省、全国比较呈下降趋势;从省局预警系统看蒙阴县商贸流通行业疑点指标较多,主要有农产品抵扣比例过高、存货周转率异常、一般纳税人零低申报、办理税务登记不领购发票等。

二、商贸流通行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商品流通方式变化造成税收减少。

市场竞争激烈,商品流通方式变化造成税收减少。一是工业企业采取直销的营销策略,主动参加市场的竞争,减少了商贸环节的销售额。工业企业为扩大其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同时也为减少销售费用、流通环节和经营风险,利用其对产品性能及市场比较熟悉的优势,直接在销售地设分支机构销售其产品,如服装、酒类产品、乳汁品等在本县的代理商,直接参与产品流通;特别是网上购物这一新型直销方式的出现,使得货物流通不再全部依赖商贸环节;二是激烈的竞争促使商贸环节购销差额减少。据2005年2006蒙阴县税源普查资料显示,商贸毛利率从9.3%下降为5.06%;特别是近几年,大型超市凭借先进的管理经验所实行的低价销售的介入,加剧了商贸企业的竞争,促使商贸企业分化,价廉物美的大型超市日益占据商场的主要份额,使原本不是很高的商贸环节的毛利率仍有下降趋势,小企业和个体业户经营困难;部分工业加工企业利用其销售渠道的优势,也开展一些原料、半成品等购销业务,挤占了市场份额。

(二)税制不合理造成增值税管理困难

增值税税制不完善,建筑、饮食、娱乐业等仍实行营业税,造成增值税税收链条中断,存在偷税隐患。以建筑商品为例,建筑业在生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货物,但由于该行业征收营

业税,作为建材等物资最终消费者的施工单位,在购进上述货物不需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甚至发包单位也不需要取得普通发票,造成增值税管理链条中断;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由于自行开具和运输发票非增值税行业发票的介入,使得增值税链条管理难度加大;此外,受地方财政的干预,各地自行制定的名目繁多的地方财政返还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影响了商贸企业在不同销售环节和地区的正常定价,诱导商贸企业销售额、利润跨地区间不正常收入转移,其中以企业外设经销机构商贸转移增值税最为明显。此外,增值税购进扣税法有推迟实现税款因素,部分新开业的商贸企业在经营初期税收倒挂或者“零税负”现象严重,一些新开业的大型零售商贸企业在经营初期大量取得进项专用发票,而在经营期间进项税款长期留抵,以进项调节税收,造成无税可收。

(三)商贸流通行业偷税行为隐蔽,侵蚀了增值税税基。

1、厂家各种名义的直补返利等非正常手段严重侵蚀了增值税税基。如一些工商企业跨越中间经销环节通过报销费用、实物奖励、销量提成等方式直接向经销商返利,经营者此部分收入又不入帐或通过发票作为进项税,减少了流通环节税收,较为明显的是汽车、食品、酒类代理等行业,在流通过程中实行平价或低价销售,然后由厂家以实物或者其他形式返利。

2、由于现在银行间竞争激烈,为招揽业务对业户多头开户、大额现金收支现象缺少监控,特别是对税务机关的检查有抵触情绪,致使纳税人很多业务往来利用银行卡结算,而现金交易具有极大的隐蔽性、欺骗性,给商贸环节偷税的查处增加了重重困难。特别是以零售为主的各商贸企业(包括各大超市),位于增值税链条的末端,由于缺乏与税收征管相配套的各种经济行政管理手段,现金销售,多头开户,销售不开发票,开“大头小尾”发票,大量采取“帐外循环”手法进行偷税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3、由于蒙阴县为农产品重要生产地,农产品购销加工企业非常多,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商贸企业身份大肆虚开收购发票进行抵扣,由于现在缺乏有效的控制监控手段,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四)商贸流通行业税收征管存在漏洞。

1、商贸流通行业日常监控难度大、力度小。一是帐证健全是监控工作的重要前提,目前,企业帐证不全,一笔帐处理,作假帐或作两套帐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监控指标还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各商贸企业经营商品品种、商品价格以及经营规模差异较大,再加上融资渠道和营销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单一用某一户商贸企业税负、毛利等指标推断其他商贸企业的纳税情况缺乏可信度,再加上不能参照工业企业运用电量、原材料、工人工资、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进行监控,尤其是应用在增值税纳税评估上,因缺少必要的佐证材料而收效不大,如县城门头差不多的业户由于个人经营方法方式和社交能力的不同,销售额就有十几倍或几十倍的差距。三是由于基层管理员人员少,商贸企业又属中间流通环节,经营货物品类繁多,销售场所与仓储地点往往不在一处,进货渠道往往以上一级批发或直接到厂家或农民手中进货收购为主以及各种灵活代销办法,用传统的征收方式盘存纳税人货物十分困难,也影响企业经营;同时,由于税务稽查部门人员少、检查面低偷逃税企业被查处概率低,偷税成本小,而对检查出的偷漏税行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予以重罚,直接影响了税务稽查的威慑作用。

2、征管手段相对滞后。一是征管信息来源渠道单一。目前,税务部门能取得的纳税人的有关信息,主要通过企业在纳税申报时提供的一些比较粗略的资料以及不完全的银行往来信息(取证难度相当大),其真实性完全取决于纳税人的诚实与否,如个别超市、企业只申报开具发票部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在此基础上实施税务稽查必然也难以奏效。二是征管手段落后。目前商贸企业管理开始广泛使用现代化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大型商场,特别是超市收银记录、统计以及进销存等帐务处理已经使用电算化。而税务征收仍实行企业填报纳税申报表到申报服务厅录入计算机申报,事后下企业短时间检查的征收方式,数

字化程度低,与企业管理电算化不相适应。三是征收方式单一,人为化严重。对商贸企业征收的方式有查帐征收、核定征收两种方式,目前,没有严格地划分其适用范围,定额征收较查帐征收征税成本和税收负担要低已是公开的秘密如蒙阴县一大型超市定税额仅为几千元,导致税收大量流失。

3、发票全面开具尚未真正开展。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消费者缺乏购物索取发票的习惯,商贸企业,尤其是从事零售的商贸企业,销售货物习惯于不开发票,或以自制单据或购物小票等内部核算凭据代替发票,开具发票时采取“大头小尾”,纳税人往往利用此手段隐瞒销售收入,造成增值税流失,仅今年蒙阴县税务部门组织的普通发票检查中就发现此类现象近40起,再加上国税部门发票有奖索取规定因奖额低、对奖复杂、对违规行为处罚轻等因素此项制度还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4、为税收服务的技术环节有待提高。多年来一直酝酿的税控加油机、收款机因为技术原因或运用不理想或未全面推行,使日常监控缺乏硬件支持。

三、加强商贸流通行业税收管理的对策

蒙阴县商贸流通企业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较集中地反映了现有增值税存在的税制、税收日常监控、征管信息的获取、共享等深层次的税收征管问题,因此,解决商贸增值税的征管问题除健全现行税制外,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征收长效机制,加强发票监控推行全面开票制度不失为好方法。

(一)加强纳税人认定、建帐、核定等基础管理。

1.严格执行、完善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按现行税法规定年销售额和健全帐证的商贸企业都应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是,执行此规定时企业有逃避现象,如,批零企业为商品最终消费环节,消费者不需要也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分支机构推销产品既不开票,也不直接收款,因此,对以上一定规模商贸企业不愿意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因为存在以上所述问题销售额不好确定,税务机关也不便按规定强制其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这个问题各地很普遍。笔者认为,一是税务机关必须严格执行一般纳税人认定规定,加强监控和突击抽查,凡是年销售额达到180万元和帐证健全的商贸企业都应强制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对已具备条件的商贸企业不申请一般纳税人,按规定以法定税率全额征收增值税,绝不姑息迁就。从而使企业为抵扣税款而主动取得专用发票和收购单,从而增加其库存,以利于税务机关监控抽查,使税收链条不再中断。二是保持现有的商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规模的稳定。一经认定,除非纳税人偷税、关闭、破产,则不应轻易取消,对存在偷逃骗税不良记录的商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限期整改,在整改期间取消其进项抵扣权,对新认定的商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认定的初期(半年)实行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管理,应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代管监开、预缴税款”,严格进项抵扣其进项发票在货、票、款一致情况下,才能给予抵扣。

2、继续推进小规模纳税人(特别是小规模企业)建帐建证。严格其财务会计核算,尽量实行查帐征收,减少税收流失,而且,态度要坚决,措施要得力。应该做到建帐一户,成功一户,并及时改变征收方式;税务机关要加强税务稽查和日常监控,对查出建假帐的,要严格依法补税和处罚,并公开曝光。

3、完善定期定额户的日常管理。在保持原定额基数的前提下,实行税务机关采用保本费用测算法即以工资、税费、房租、合理利润等作为依据估算出销售额,与同行业业户互评定额相结合的做法,来确定“双定户”本期销售额,做到既公开透明,又相互监督,同时,在调整“双定户”销售额时,税务机关应讲究核定的销售额有升有降,合理又合法。此外,应加强对不足起征点业户的日常动态的监控。

(二)加强超市、加油站等大型商贸企业的税收管理。

目前,蒙阴县很多超市、加油站等大型商贸企业由于地处偏远县城,暂时无条件采用税控机设备,这就需要监控人员要不断的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的企业进销货数据,采取不定时抽查

收款机数额、库存商品、专用发票滞留票的形式进行监控,大力推行发票开奖制度,提高兑奖率和奖金数额,鼓励消费者索取发票,认真贯彻一般纳税人认定制度,超过标准的一律予以认定;加强商场柜台承包租赁户的征管,通过增强与出租方的信息联系沟通,掌握承包租赁户的开业、经营情况,同时,实行商场统一收银,代收代缴增值税管理办法,把承包租赁户的应纳税额及时、足额解缴入库。

(三)强化税收日常监控,规范各种规章制度。

1、充分利用税收分析预警系统,建立增值税纳税评估的分析指标体系,根据系统提供的诸如平均税负率、销售额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存货变动率、应收应付账款周转率、专用发票滞留票等纳税评估所需的各项指标,同时,结合本地统计部门提供的经济指标,乃至全省同行业的财务指标参考资料,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收集、积累所需的纳税人的各种与纳税相关的,诸如销售情况、货物购人情况、发票使用情况以及财务变动情况等各种当年和历史资料,并对获得的纳税资料进行归类、汇总、相互对照在预警系统中自动进行比较、分析,提高指标指向的准确性,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案头评估测定办法和实地核查方法,根据已收集掌握的有关企业库存货物、资金变动、发票取得开具、工人工资、业绩考核等资料,通过恰当的运算分析,用指标说话,发现问题,提高纳税评估质量。有条件的可以逐步通过税企联网实现,采取如专用发票滞留票信息核查那样的方法,从源头加以控制,效果明显。

2、完善发票使用制度。各地税务机关发票管理工作应从注重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转变到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并重管理上来,规定所有单位和个人购买货物有权利与义务索取发票,并禁止商贸企业利用各种内部凭据替代发票,对纳税人违反发票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严厉处理,建立健全普通发票管理制度,如蒙阴县制定的《蒙阴县普通发票分类管理办法》规定个体业户一律使用定额发票,小规模企业使用大额手工版发票要监管自开,严格按期验旧制度,并将验旧数额及时录入微机,作为调整定额、日常监控的依据等规定,有力的防止了违规行为发生。同时,加强全面开具发票制度宣传,形成消费者购物自觉索取发票的社会氛围;坚持尽快推广使用税控收银机及税控加油机,把纳税人销售收入纳入税务监督之列,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

3、强化企业帐证健全,规范纳税行为。如蒙阴县出台了要求企业必须规范帐务核算及相关涉税事宜的办法,对有关的帐本设置填制、库存商品管理、涉税人员的登记、企业的财务管理等管理软件及资料的报送备案、涉税事宜的办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强制执行,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4.认真推行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税务机关应逐步探讨建立一套较为成熟的企业管理模式,并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及时确定工作岗位和职责,督促其经常下户了解纳税人经营情况,催缴税款,深入企业进行库存商品的监控,掌握纳税人购销的来龙去脉;并加强对非正常损失进项税的管理,使日常入厂检查监控成为管理员的主要职责。

3、加强纳税人纳税信誉评定,并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记录,作为评定纳税人的分类管理定等次的标准,对高等级企业可以给予免审免查等优惠规定,以鼓励商贸企业遵章纳税,鞭策信誉不佳的企业改变形象,并将其纳入信用评定范围通报给银行或工商地税等部门。

(四)强化稽查功能,突出重点到位。

为了保证各项征管措施到位,促进纳税人健全帐证,依法纳税,强化税务稽查功能十分必要。首先,每年必须开展一次商贸增值税专项检查,以查促管;其次,加强税务稽查的重点应放在连续异常申报户、预警系统预警户,帐证不健全户、申报停歇业户和违章使用发票户,有的放矢安排上述重点纳税户查深查透,检查发现问题,按规定程序及时查处,严惩不贷,并以一定形式予以曝光。

(五)健全全社会税收协税护税制度。

1、认真落实税务登记规定和银行开户实名制,建立税银信息联网,达到税务机关能自动查询纳税人开户情况水平,彻底改变当前纳税人多头开户,资金无法跟踪,大量帐外经营无法取证的被动局面,以方便税务机关对涉嫌税务违法的纳税人银行存款动向的查询,增强对纳税人资金流的监控。

2.实行金融制度的配套改革。强化金融对经济运行的监督作用,根本控制资金的“体外”循环、地下交易,建议把纳税人个人的身份证号码或机构统一代码作为与帐号同等重要的检索条件,在电子结算时必需保留上述资料供日后查询,要扩大并完善金融运行的非现金结算方式,严格控制现金流量,实现金融对经济运行的监督控制,改变大额现金普遍存在的状况,将企业的经营活动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对偷逃税收行为可以进行有力的控制。

6.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六

摘要:近年来,民办高职院校异军突起,各地民办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也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新兴生力军。由于大多数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因此,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青年教师是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着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也关系着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关系着高等教育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健康和科学发展的保障。本文旨在分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推动民办高校持续发展分享一些原因分析、对策及重要措施。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对策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是教师自觉地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转换为自己道德品质的道德活动。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及思想和工作作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是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民办高校大多数教师没有事业编制,与学校是临时聘用合同关系,这就使一些教师一定程度上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敬业精神不够,育人意识淡泊、学术风气不正、追求名利等等,不仅对所在学校和教师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民办高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用缺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那么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师德建设最为关键。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发展,就必须时刻把师德建设,尤其是在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只有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有了大提高,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才能有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有充分保证。改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果应该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政府应主动营造民办高校职业意识及师德提升的周边环境;其次,民办高校应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再次,民办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应主动提高本身的综合素质和师德水平。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为人师表的意识淡薄

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虽拥有年轻一代的热情,但缺乏专门化培养,很少有强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没有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一方面,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政府对其投入不到位,使得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无法获得事业编制,大大挫伤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调研发现,部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重经济、轻工作;重自身、轻单位,视教书育人为临时性的工作,肤浅的将培养下一代作为获得工资收入的谋生手段之一,将自身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放在一些经济性、功利性的事情上面,将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到了“第二职业”、“赚取外快”等方面,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势必决定了其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时间略显不足。于是出现了对教学的精力投入减少,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课前无准备,课堂上照本宣科,一份教案、试卷沿用几年,科研水平停滞不前等现象。而一些没有“第二职业”的教师则安于现状,消极怠工,宁可浪费大把的光阴也不愿在提升自身教学、科研水平上花更多的功夫。进而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培养下一代的崇高工作质量无法保证,使得教师工作变成一种谋生手段。更有甚者,个别青年教师由于自身与公办教师相比的不公平待遇,致使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失偏颇,在与学生交流时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宣传一些不正确、不积极的东西,误导学生,这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年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民办高校教师从教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的特点是好学习、爱模仿、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有好奇心、可塑性大。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普遍偏低,学生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而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更要做好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态度上、生活上做到公平正义的表率,尊重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真正实现不仅教书更是育人。

(二)爱岗敬业精神衰退

作为教师,热爱自身本职工作,热爱教育是规范其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一种职业,必然都有着它的使命,而身为教师,更是肩负着国家兴衰的重任,这就要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必须对教育有正确的认识。然而,民办高校与生俱来的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取向使有些青年教师的道德观及价值取向发生偏离,师道自尊发生变化,敬业精神逐渐衰退,对自身职业认同感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在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队伍中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缺乏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责任感和自信心,缺少投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历史使命感不强,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仅仅看成获取生活来源的方式,缺乏全心全意服务思想。民办高校教师“爱岗敬业”精神衰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凭经验讲课,不去钻研新的教学内容;二是只传授课本知识,而忽略了育人;三是队伍缺乏稳定性,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

(三)存在一些道德缺失现象

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中,出现了一些有违教师职业道德底线的现象。比如一些青年教师不遵守学校教学规律,上课迟到、早退、任意换课;一些青年教师不遵守国家法律,课堂上散布违法观点;一些青年教师向学生索取钱财,克扣学生奖学金等。这些现象不仅伤害了其个人形象,也抹黑了整个教师群体。

二、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造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民办高校自身政策的问题,当然作为青年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

(一)社会大环境对民办高校教师认同度低

在我国,大多数省份民办高校仍被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就使得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远远不如公办院校,进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同度。大多数人认为去民办高校就业没有前途,只是暂时进入民办高校就业,于是“争取早日考上公务员”、“找机会进行学历提升”、“评上高级职称转入公办院校”、“找机会到其他行业就业”等想法一直存在。因此,社会认同度低,使得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过客观念滋生,这种状况下,对其教师职业道德必然产生负面影响。

(二)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由于营利特性和招生压力,办学规模、学校排位等往往成为民办高校狭义的目标追求,并将工作重心放在招生工作方面,加之教师人才引进的不易,长期以来对教师的考评重量轻质,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助长急功近利 的浮躁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民办高校给与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可能与公办院校相比,给教师所办理的五险一金大多数按最低收入缴纳,这使得青年教师对其退休后的生活状态极其担扰。此外逢年过节,面对其他单位和公办院校职工的年终奖、过节费等,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只能感叹待遇不公。对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事业的起步阶段,大多数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非常大。民办高校教师工资待遇低的现状,促使大多数青年教师时常抱着跳槽的想法。其次是发展潜力小。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短期内不具备高级职称,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得到职务提升和职称提升。再次是培训和激励机制欠缺。由于民办高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实现扩大招生、如何实现规模增长、如何开展教学等方面,忽略了对教师的培训,这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也是不利的。

(三)青年教师自身自觉性不足

由于其目光的短视,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而总是把眼光和公办院校进行攀比,导致心理失衡,忽略了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三、民办高校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对策

(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当前民办高校社会保障机制与公办高校及类似事业单位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对民办高校忠诚度很低。社会保障机制的差异性已成为民办高校师资长期持续性建设的拦路虎,解决民办高校待遇低、条件差的问题刻不容缓,只有真正解决教师的吃、穿、住、行等基本要求,其他相关问题才有希望突破困局。民办高校首先应逐步提升教师工资待遇,争取早日达到与公办院校相当的工资水平;其次是提升福利待遇,应按教师的实际工资标准为教职工缴纳五险一金,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再次是院系、教研室基层组织须发挥好引导、教育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生活的关注,对其困难有所关爱,帮其解决实际困难,使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最后是关注教师职业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师德高尚的青年教师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青年教师感受到在学校有发展前途。同时,民办高校的投资方、管理层也需要解放思想、加强学习,必须充分认识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民办 高校的教师要敢于用法律法规保障自身的正当利益,工会等组织也要发挥好作用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以此促进民办高校社会保障的改善。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工作体系和评估体系

师德建设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形式上重视和在基本原则性要求上,而必须把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性要求转变为切实可行的岗位职责要求和业务操作规程,形成规章制度,并且要把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民办高校应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作为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教师管理体系需要通过统一规划部署、统一实施行动,统筹安排合适的组织架构和实施人员将工作开展到实处。二是建立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体系,使师德教育常态化、正常化、标准化,采用随机抽取、选择的方式进行检查和考核。同时,在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考核、奖励考核中,遵循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度,对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给与评奖、职务晋升、奖金发放等。保证每一个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从而有效推动师德建设,实现从根本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自身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要加强对自身职业的认同,通过学习加强对教师职业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的认识,加强政治学习、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稳步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工作中感受乐趣,在工作中思想升华,稳步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有国家层面的因素,也有民办高校投资方的因素,更有作为教师自身的因素。随着我国对民办高校立法和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民办高校投资方能够彻底贯彻“反哺社会、公益办学”理念的建立,随着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总结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格高尚的教师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强劲的辐射力和同化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境界。每一份职业都有其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都能给人们带来尊严和自豪感,无论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的教师,只有在全面履行教师职责中,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也才能从教师 职业中获取乐趣和价值,从中逐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德性,培养立志乐道、甘于奉献职业情怀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

总之,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科学发展,民办高校和社会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群策群力,使我国民办高校能建立一支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高且健康稳定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孟建辉.我国民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华大学.2011.[2] 赵皓辰.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心理成因与应对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3] 程贵林.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相关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6)[4] 夏忠.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七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当今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 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人才一定要掌握基本的外语交际能力, 而英语则正是最普遍的一门外语。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只有学好英语这门功课, 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 与时俱进, 更好地立足于世界之林。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时, 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英语本身的不可替代性, 指导他们努力学好英语。

二、中学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

1、词汇量严重匮乏

词汇量的严重匮乏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对学生的阅读写作等各方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把英语比作一栋房子, 词汇就是一块块的砖, 只有砖足够多, 才有可能建好一栋大楼。中学生初接触英语, 词汇刚开始时接触比较少, 再加上很多学生记忆词汇只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没有掌握词汇的规律, 导致很多学生对英语词汇记不住、记不牢, 从而大大地影响了其英语词汇的掌握。词汇量的不够, 导致学生在阅读时就有困难, 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 这样越发不利于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词汇。

2、阅读理解能力亟待提高

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存在着对文章理解不够透彻, 总是抓不住重点和要点等问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学生词汇量有一定的关系, 且与学生对英语表达习惯及内在含义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英语的表达习惯与中文有很大的不同, 导致很多学生在做阅读时根据思维定势, 以理解中文的感觉来理解英语阅读中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甚至还有的学生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揣测作者的想法, 把自己的感情带到英语文章的阅读中, 从而造成英语文章阅读理解上的偏差。

3、英语口语和听力不扎实

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不扎实, 有着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是中学生自己不敢开口讲英语, 遇到不懂的也不敢问, 怕自己的发音不对, 怕自己的表达不好, 怕同学老师笑话自己……外在的原因是教师对英语的教学重笔试轻口语, 只关注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卷面成绩, 忽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中学生听力能力的不扎实主要是学生对词汇的运用不够灵活, 平时除了教师组织的统一听力训练外自己不再多加训练, 导致对英语的听力表现出“没感觉”, 反应不过来。

三、针对各问题的对策

1、重视学生词汇量的积累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 让学生学好词汇, 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教授英语这门课时, 尤其要注意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在讲新课前, 要先带着学生温习之前学过的课文中的重要词汇, 然后再带领学生学习新词汇, 教单词时要分析单词的组成和记忆方法, 让学生真正学会单词。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类似“英语单词接龙”的游戏来提高学生英语单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

阅读可分为课前的预习式阅读和课后的兴趣式阅读。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时, 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阅读的良好习惯,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师再随机点同学回答问题。通过这这种方式, 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加熟悉课本, 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对于课后的兴趣阅读部分, 教师可以多找些故事性强或者幽默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 这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也有利于学生词汇量的积累。

3、指导学生多背诵美文, 让学生敢开口说

英语是一门语言科学, 开口交流很重要。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英语美文让学生背诵, 这样可以让学生开口说英语, 培养学生的语感, 对学生语法的掌握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积累一些英语表达中的好词好句, 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自然灵活地运用这些地道的表达, 为写出好文章打下基础。至于听力部分,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观看无中文字幕的经典电影, 选择学生看得懂的片段, 让学生听写下来, 也可以让学生表演一小个场景。通过多样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克服对英语听力以及口语学习的障碍。

8.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八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生物实验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不满足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多年前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学科,高考也是分值不高。生物学科各地不被重视,生物学教师地位很低,不少初中生物科教师转教其他学科,导致生物专业教师流失。很多考生不愿报考生物学教育这一专业,造成生物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同时大量优秀的农村生物科教师流向了城市,由此造成农村生物科师资更加缺乏。并且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更谈不上什么实验教学创新及课程改革了。农村生物实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只是少数的老师,不能解决目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方面不足的问题。面临着新教材、新学生、新的理念及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部分老师力不从心了,表现在不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和理论学习。缺乏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的能力,实验教学开展无法深入。

2、生物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药品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许多學校的实验仪器设备没有资金更新和维修不能使用,在实验室中只是一种摆设,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城市中学虽然实验仪器能正常使用,但班额过大,也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3、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明显不足。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课程,无论是以往的教学大纲,还是新的课程标准都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及明确的教学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包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有关生物实验的技能达到熟练掌握程度,实现在教师指导情况下能独立完成文本中的一些小型实验,包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友好沟通,相互探讨实现对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生物现象等。但是,在农村学校生物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学生热闹参与实验的过程,但是,好奇心是主要原因;我们虽然看到了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没有落到实处。显然,生物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通过实验教学所达到的相关教学目的难以体现。

二、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加强对各学校生物任科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这是组织实验教学的关键,由于各种原因,各校生物专业的教师数量很少,许多农村中学没有一位生物专业毕业的教师,因此学校只能安排其他专业的教师担任生物科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师往往缺乏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实验课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上级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有关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培训,提高这些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预见能力。

2、加强实验管理、完善实验设备。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按照新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准备足够的仪器设备、药品、生物实验材料,这是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实验管理员和生物科教师还应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多渠道采集一些本地常见的动、植物标本,以补充实验材料的不足,这样可减少实验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总之科学、规范地管理好实验室,有利于降低实验成本,是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积极性,这是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也是完成生物实验教学目的的基础。主体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选择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连串的选择活动,从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到学习手段,无一不是选择的结果;从“学什么”到“怎么学”也无一不是选择过程。

4、备好实验课是上好实验课的首要前提。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实验。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有说服力了。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首先,要注重实验引导。指导学生实验时,既要面面俱到,事无俱细进行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切忌包办代替。从实验材料的选择、仪器的装配到操作步骤和技巧,既要科学规范,又要密切结合具体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保证现象清晰,结果正确。如做“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在不同的季节可以采用不同的绿叶作为材料。其次,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小结。要求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如实填写。实验失败时,要如实地与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可课后补做。如果学生实验失败,我们就通过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取得实验成功,或帮助分析失败原因让学生重做,直至成功。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就达不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

总之,只要让每位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将会大面积丰收高质量和实用型的生物人才。

9.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九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会计文化建设是息息相关的。会计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道德等社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会计文化集中反映了经济管理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观念和效益观念。会计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会计文化主要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会计文化是指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与会计有关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会计制度、管理措施和实施规则。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县级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建设对增进会计活力、推动会计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县级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化,会计的服务对象从为管理者服务变为为投资者服务,从为政府部门服务变为为全社会服务;会计信息由政府独享变为社会共享。因为,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会计工作必须体现国家行政权特征,会计准则只能由政府部门或者上级财政部门制定,因而会计制度更强调统一性、协同性。如果忽略了会计文化建设,不重视会计管理工作,不规范会计法规,就必然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例如假账事件,不仅使造假者损失了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大大伤害了投资者的信心,也间接破坏了县级经济建设的运行环境。这虽不仅是会计工作的失误,也是会计人员的失职,更是会计文化建设的失败。因此,在全力以赴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会计文化建设。

(二)加强会计文化建设是完善会计职能建设的需要。目前,会计改革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太完善的情况下,会计工作如何定位、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各利益主体的需要,还有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会计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规范会计行为,让会计人员掌握更多、更新的会计知识和先进的会计技能,使他们适应时代进步潮流,具有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要不折不扣地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为会计工作健康发展起到引导、凝聚、激励、约束和强化作用。

二、县级会计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过硬的专业会计人才 会计文化水平有待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会计工作中来。然而,随着电算化会计和网络知识在会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会计人员自身的技能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经验丰富的老会计,往往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不甚了解,而年轻会计,电脑知识很精通,可又没有过硬的会计实践经验。导致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又熟悉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影响着县级会计文化建设,也严重地影响着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会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会计文化理念有待加强从财务角度来讲,财务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又要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具体岗位。比如:财务主管、嵇核会计、记账会计和出纳等。从会计角度来讲,会计职能主要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财务人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团队意识不强;他们之间的相互监督责任不强,单位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也不够密切,影响着会计文化建设的进程,也严重影响着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会计教育力度不够到位会计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近年来,由于受社会各个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人为因素增多,给会计文化建设造成一定影响。原因有三:一是没有及时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只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培训,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培训。二是会计工作受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思想理念、个人福利和会计地位的影响,导致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会计管理制度中缺少有关激励条文,对会计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如何奖励没有明确的规定,同量对会计人员违反财经法规如何处罚也没有过硬的框框,一旦出现问题,性质就严重了,就会葬送会计人员的前程。

三、加强县级会计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一)强化会计自身建设,培养会计团队意识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会计自身建设,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群体性,团队意识是无形的,但对于“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要真正实现民主参与、管理和决策,防止“一言堂”,杜绝主管财务领导一人说了算,要完全按照会计法规和制度行驶会计职责。使每个财务人员都能感受其重要性和满足感,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会计工作,充分调动其工作极积性。二是要正确引导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引导会计人员敬业爱岗、依法办事、客观公正等。教育会计人员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以取得社会各个阶层对会计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形成凝聚力,推动会计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优化会计精神文化,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精神文化是会计文化的实质和灵魂,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会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和信念、还有行业自律性惩戒来维系。提高会计职业道德,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为自己谋取私利,否则就有可能因图谋个人私欲,编造、篡改会计数据,造成财务造假行为;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用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单位领导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通过税收策划等合法手段为单位节约资金,使领导者从根本上重视财务工作,尊重财务人员的意见,有效避免会计人员盲目遵从领导意见,违法违规;三是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通过对规范的学习和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使之成为自身的行为规范。

10.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十

水是人类赖以的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一切生态环境所必须的重要因素,但水的危机已逐渐威胁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臵,节约用水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水利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战略性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有限的水资源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即“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协调好生活、生产经营和生态用水,遵循水资源共享、可持续利用、有偿使用、效益优先、以供定需、水资源国家所有的原则。

现阶段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开采地下水缺乏统一规划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城市用水一年比一年增多。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以致造成地下水开采量逐步上升,国家一些大的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也使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已造成地面沉陷、水利工程防洪标准降低,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2 体制不健全

我国《水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作为自然资源的水资源为国家所有,理应实行统一管理。而当前由于水资源产权关系不清,中央和地方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利益调节与协调机制。结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形成了各部门、各地方“谁发现、谁开发、谁所有、谁受益”的局面,否定了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统一性和经济权益性。这种做法既影响了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降低了利用效益,又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3未能实现水资源的市场配臵

我国虽然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步入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人们一直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水资源一直被无偿或低价使用,价格背离价值,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水价偏低。现在对农业用水免征水资源费,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偏低。水价过低直接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导致水资源浪费。二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大部分农田还是采用过去大水漫灌方式,每亩平均用水量在600m3左右,高的甚至接近1000m3。三是节水意识淡薄,水污染防治滞后。由于用水计量设施安装不到位,农业水费仍然按每亩计收,用多用少一个样,造成缺水和浪费水的现象并存。

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对策

3.1 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多功能的自然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表水、地下水互相转化,城乡水资源不可分割,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必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拟定水长期供求计划、水量分配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拟定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严格控制排污口的设臵。强化城市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和防洪论证工作,强化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

3.2 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优化配臵水资源

目前,人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旧观念,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和有效利用,主要原因之一是水资源费和水价偏低。因此,应探索建立水资源有偿占有制度,加快出台全国性的水资源费征收办法,使水资源既体现国家所有权又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大力推行既体现社会效益又促进节约用水的水价政策,这不仅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巩固水利设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至关重要,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合理确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水价的同时,还应同一规划、调动地表水、地下水,优化配臵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使有限的供水量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3.3 加强水资源规划计划管理对水资源使用要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规划计划,统一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合理调剂丰水期与枯水期用水,制定科学的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对地下水的开采要严格限制,从严审批。严格执行“先地表后地下、效率优先”的原则,发展什么、限制什么,要讲求水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实施效率最大化选择。农业、工业、商业用水要有区别,用地表水、地下水要有区别,用优质水、劣质水要有区别,而生活用水在节约和提高用水效率的前提下,必须优先给予保证,环境生态用水也要给予一定的保障。这样,才能使有限的水资源永续使用。

3.4 大力推行节水政策,建设节水型社会

我国水资源短缺,属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2400m3,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列世界第110位,属于严重缺水。按照目前全国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年缺水总量为300-400亿m3。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其中缺水严重的有100多个。在一般年份,农业受旱面积1亿-3亿亩。与此同时,用水效率低、浪费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农业用水占水利工程供水总量的75%,但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仅为45%,(发达国家平均为70%-80%),工业生产工艺水平落后,耗水量大,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0%-50%(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在生活用水方面,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城市用水器具和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高达20%。农业是水量消耗的大头,节水的潜力很大,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水资源情况,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采取衬砌水渠、管道输入、喷、滴灌等工程措施和一些非工程节水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用水量。对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措施。政府在安排农业投资上,向节水灌溉倾斜,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农民投资兴建节水灌溉工程。

3.5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事业,提高污染防治水平,逐步实现废水资源化

水资源保护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工作,需要水资源管理部门、环保部门等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推广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控制污染,实现污水资源化,达到城乡计划用水、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水资源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综合效益、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造福人民、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国策,必须用系统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战略高度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1.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十一

摘 要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不断更新理念,以跟上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新要求。目前,很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各种问题,阻碍了其高质量展开,因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对策

体育教学是高等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在素质教育贯彻以及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高校扩招、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有限等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中种种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因此,需要高校体育教学的工作者与学生共同努力,营造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丰富体育教学手段,促进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例如教学中各种体育器械的应用以及对抗性的运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保护意识,就很容易发生擦伤、扭伤、碰伤以及拉伤等各种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故,甚至是一些对终身造成伤害的严重事故,例如残疾等。这些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影响,还会给学生家庭以及学校带来很大的损失。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概率不断上升,产生了各种经济法论文“target=”_“blank”>经济法律纠纷,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给高校体育老师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因此也容易导致恶性循环。这种现象与学校教育场地、安全教育以及学生自身有很大关系。

(二)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差。目前很多高校对体育教学给予重视,也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创新,但是很多体育教师并没有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忽略了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以及实际性,而过分强调教育的形式,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强。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没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遵循传统体育教育的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而一味地由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教学中的主导角色是教师。这种单向教育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违背了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理念。

(四)体育教育轻能力重技能。传统体育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规范化的技能,而教师也是根据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进行直线式教学。目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学对于运动技能过分强调,对动作的规范性很严苛,却忽略学生对运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最终造成了学生各种能力不足,如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交际能力等的不足。

(五)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由于目前高校扩招现象越来越多,因此,不仅出现了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也出现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当下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教学质量低下。

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方面给学生灌输安全意识,学校中可以通过校报、广播、讲座等形式宣传体育教学中的安全知识;教师在教学前需仔细检查体育器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学中要落实安全措施,动作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以学生的安全为第一;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检查,注重日常的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对于身体上存在先天疾病等同学,应该建议其在体育课堂中避免各种高难度的动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区别对待,确保运动量与运动难度的合适,并根据天气状况来调节运动场地以及运动量,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以便课堂中出现安全问题时采取相关措施;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检查。

(二)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和丰富时,应该以高校的师资力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教学的目标作为依据,摆脱以往体育教学形式以及理念的束缚,使教学内容科学化。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尊重另外,教学形式也应当有所创新,可以将合作教学以及游戏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三)创新体育课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制度。体育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教学方式,而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实现双向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考核制度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可以将考核的内容细化,合理分配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考核比例。

(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重在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锻炼意识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需求来开展体育教程。很多学生对击剑、跆拳道以及轮滑等新兴体育项目兴趣较浓厚,学校可以多开设这样一些体育课程。而对于传统的课程,则应该进行创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灌输的精神

(一)贯彻高校体育“人文精神”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必须引起重视。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用脑子”,形象地形容现在大学生在上体育课的状态是“不用脑子,把身子带来,听老师发令,学些简单动作就行了。根本不用脑子,不思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清华大学马新东副教授表示:目前不少体育教师已开始意识到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体育环境的效能,提出将人文精神贯彻到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体育社会实践及人生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构建既具有引导作用、又切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

(二)明确“健康第一,体育育人”指导思想

中国依然在强调“竞技体育”的时候,“快乐体育”这一观念很早就在国外兴起。大学学校体育应该把以前以追求体质的发展和技术的传习,转变为“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健康第一,体育育人”是指在基础性、娱乐性、多样性、健身性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设计和继承传统的体育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热情,使之形成健身的意识和行动。当前,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思想,已随着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应当明确“健康”“育人”的结合教育模式。

(三)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

一方面,任何课程包括高校体育都是以教材为中介。所以,改革体育课程体系首先要改革教材,避免教材的老化、繁多,教材要适合时代要求,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有待改进。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是体能和技能测试内容单一,评价工具也仅仅是纸笔考试、体能和运动机能测验,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学校可以就体育课程相关的评价内容和工具进行改进和完善。

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全面推动高校素质教育意义影响深远。通过体育课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根据长期的教学与对相关政策指导精神的了解,提出上述建议。

参考文献:

[1] 林志超.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周平,李泽群.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构建的教育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3] 姜允哲.风行于日本的快乐体育[J].学校体育.1986.

[4] 程慎玲,梁久学.现代体育与健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8.

[5] 宾金生,唐桂黔.大学体育[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8.

12.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十二

一、存在的问题

(一) 体育观念具有滞后性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 旨在学生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实践中却无法的到贯彻实行, 传统的体育课中, 运动技能, 运动技术成了体育课程的唯一内容和评价标准, 学生们僵硬的重复着各种动作, 这种传统的体育课程是以健康为基础的, 而非将健康作为作为参与体育运动的目标, 所以一些同学因为身体状况差, 无法承受体育运动的负荷而可以免修体育课。体育课程本应在学生状况, 体育态度, 体育行为的改善方面发挥出其他课程不具备的作用, 但现行的体育课程模式事与愿违, 所以有必要对现象的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 使得体育独特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受考试的影响, “考什么, 教什么, 练什么”的现象普遍存在, 并且在竞技体育的影响下, 技能训练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学生的身心, 体能的全面发展却被忽视, 体育教育的价值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被重新定位。“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如是指出。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应该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 培养积极进取,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得以培养, 能够对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进行运用, 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提高对个人和群众健康的责任感。

(二)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教师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是出于绝对服从的地位, 老师怎么教, 学生就怎么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指挥作用体现了教师的中心地位, 传统的模式要求统一要求, 指挥和目标。体育教学应该是以发展培养学生为目的, 但从传统体育模式的课程设置, 组织形式, 运用的教学手段, 都不难看出一切都是在训练教师。学校和教师应始终把培育服务学生作为己任, 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主体作用, 因此, 学生个体的差异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肯定, 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潜力, 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 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三) 评价机械死板

传统的教学评价实际是运动成绩的评价而非体能的评价, 教学大纲过于死板致使体育的教学内容过于空泛, 标准是统一的, 要求也是统一的, 学生们只是粗浅的学到了一些皮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注重提高学生一两项的技术, 以及学生对技术和战术运用能力的增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 兴趣, 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具体差异来确定相对应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 和一些实际的教学建议, 使得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在新体育体制改革中, 个体的差异与不同的需要得到了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突出, 学生能够通过运动来达到使自己受益的目的。根据自己的爱好对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新的改革体制是学生有了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另外, 评价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原来的仅重视终结性评价发展为既重视终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的模式。评价内容发面, 既涵盖了学生的体能和技能评价, 也将学生的态度, 心理和行为评价纳入其中。

二、创新体育教学, 顺应时代潮流

我们将顺应时代要求, 振兴教育事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客观要求。体育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达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要求, “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被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被提到日程中。

(一) “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蜕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学生严格遵循着老师的教学思路, 老师只教教材中的内容, 学生只学老师教的内容, 因此, 教学的内容, 教学的方法, 教学的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僵硬的。致使课堂毫无生趣。而新的课程改革, 呈现出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开放性, 开放的教学目标, 内容, 方法都为老师教课, 学生学习开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显然, 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从“主管”到“通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处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由老师设计教学思路,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新的模式打破了这种状态, 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其主体地位得到了突出, 教师从主导课堂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随着教师和学生“通管”课堂的形成, 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产生,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三) “重知识”到“重能力”

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促使原来体育教学中只重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理念发生转变。学生能力的培养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其能力在新的体育教学中, 不仅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上, 还体现在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更为重要的创新能力上。

(四) 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下, 学生的情感和体验爱好被忽视, 教师的表演, 讲解和示范成为教学的中心, 导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受挫。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多重视的学生的情感和体验,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健康第一”的思想成为主流的思想。

总结归纳, 在新一轮的教育模式改革大潮下, 体育教师需要一个适应和学习过程, 新的课程, 新的教材, 新的理念, 需要教师逐渐接受消化吸收。这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转变传统的观念, 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吸收接受新的知识, 新的理念, 向在新改革教学中取得成功教师学习, 融入教育改革的大潮中, 为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做出贡献。

摘要:学校教育中, 体育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新课程改革趋势的不断推进, 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 理论和现实存在的差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3.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十三

【内容摘要】纵观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发展,将对农村中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完善人格带来不利,本文从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要要求。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2011年6月,本人参加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教师”的培训,这次培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对知识教育的影响重大,我们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科技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而作为农村学校,交通不便,信息落后,学生家长文化水准相对较低,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比较薄弱,学生承受能力脆弱,厌学、打架斗殴、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在1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本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下面,就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目前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从师资力量到仪器 1

设备,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知半解的,在认识上是模糊不清的。对不健康心理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存在着认知上的麻痹性,这种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农村中学没有把心理健康课提到它应有的地位,有的农村中学是应付上级的检查,但实际上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门副科,认为只要抓好语、数、英,学校教育就成功,有的学校则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匆匆设立,又草草收兵,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心理健康课。

(2)教师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一致。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没有、学不学都无关紧要,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一样可以考上大学,有的教师只把它简单的当成一种假想,而未能认识到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有的教师学习理论敷衍了事,学完则束之高阁,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3)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甚少,缺少自制能力及防范意识,受到心理污染及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认为心理健康是人的“心里”活动,只要不想坏事,心理就健康了,即“心理健康等于心里没病”。片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政治课内容,属于思想道德范畴,因而过分强调政治思想说教,忽略了对心理素质的引导,忽略了一些敏感而又重要的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素质和师资培训存在不足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心理辅导教师配置上存在随意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以兼职为主,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或只经过短期的培训,掌握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少,运用传统方法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多,个别学校甚至让一些由于工作水平、态度、能力差而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三无人员”来补此空缺。这种师资配置上的随意性,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在辅导形式上,偏重学校,忽视家庭和社区的配合重学校教育,轻家庭与社区的配合。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偏重于学校“单枪匹马”地进行,而忽视了家庭与社区的配合,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上级部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从一定程度上说,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板块投入的经费是非常少的,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缺少规范的工作场地和必要的设备及资料,师资培训工作缺乏经费保证,影响和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经费的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理清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的认识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有丰

富的知识,而且需要健全的心理素质,善于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克服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势在必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抓住契机,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农村中学的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求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使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让农村中学真正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摇篮。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育实践中,我曾对教师进行过侧面调查,结果表明,懂得“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不到10%,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还不到3%。古人云:“师者为人之表率也”。教师要真正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模仿的偶像,就必须正视社会现实,兴趣广泛,互助互爱,积极乐观,把握自己在生活中的定位,认清全面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成为一名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及落实专项资金投入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中指出:“不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局是不称职的教育局,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校长是不称职的校长”。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履行主导、主管职责,加大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落实,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作保障。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必需的经费,配置必要的设备,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高效地开展。

(四)集思广益,拓宽渠道,多管齐下

目前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理论讲解,还应着眼多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进行。

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所以,家长要言传身教,要以良好的品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加强子女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学会聆听、欣赏、激励、宽容、尊重和信任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子女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2、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的一些弱点进行教育和训练,防止、消除或减轻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学校要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有些农村中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个别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效果非常明显,学生也非常欢迎。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了这一点。

3、社会要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净化社会环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

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所以,在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作中,作为社会职能部门要优化信息网络,加大音像市场监管力度,查处传播淫秽、色情、暴力游戏制品等,加大网吧、电子游戏机室的监管力度,共同努力为中学生营造一个有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总的来说,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健康的心理已成为束缚农村中学学生全面发展的羁绊,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错误严重危害着教育的进步、人才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有步骤、有方法、有条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4.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十四

工商所是工商系统的基层单位。在新形势下,重视与加强基层工商所的廉政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举措,对于营造工商系统“廉洁、公平、公正、高效”的廉政环境,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工商职能到位,打造诚信工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基层,廉政文化已渐入人心,初具规模。但不可否认,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还仅处于初始阶段,所开展的一些工作仅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不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当前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体缺位,廉政文化建设的合力尚未形成。

当前工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单边突进”的问题,未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统筹安排考虑,而是过于缩小廉政文化功能,把应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协调变成了负责承担,造成廉政文化建设主体缺位。这种主体的缺位,一方面导致了纪检监察部门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单个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种片面理解:廉政文化建设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认为与己无关,不愿意配合,不主动参与,因此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2、机制不活,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在基层工商所,发展廉政文化,存在着“四多四少”现象:即会上强调的多,会后抓落实的少;突击性开展工作的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工作的少;认为是临时性工作的多,长期抓、抓长期的少;可用资源多,真正占领的阵地少。加之自身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不健全,得不到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往往陷入 “推一下,才动一下”的被动局面,处于一种无序地发展状态,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3、形式单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

工商基层廉政文化建设上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主要呈现为分局推动型,基层工商所的主动性不够。在活动的形式上,缺乏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素材与形式。从实践中看,其表现形式、宣传载体、文化阵地,往往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外加标语和口号;再不够,就把廉政教育片搬上荧屏凑数,就这么简单的“老三套”。忽略了文化的渗透性,使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同基层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网络信息等现代传媒割裂开来,让其缺少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无形中步入简单化、说教性的怪圈。

二、存在问题的现实根源

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观念落后,在主观上影响了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现阶段廉政文化工作留于表面,基层工商所热情不高,原因固然

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多数人没有把廉政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植根于心中,忽略了廉政文化建设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忽视了让自己积极参与到廉政建设中来,不能形成一种让治理腐败机制良好运行的人文氛围。

2、群众基础薄弱,在客观上影响了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业务工作是基层的第一要务。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符合基层的实情。廉政文化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好了,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业务工作的进步发展。在实践中由于基层工商所没有全面辩证把握这一关系,把主要精力放业务工作上的同时,忽视了廉政文化建设,即使抓廉政文化建设也过多考虑政治需要,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和味道,造成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的缺位和弱化,这种主体的缺失从根本上制约了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的繁育和成长。

三、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深化基层工商所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普通党员干部的要求,把握重点,大胆创新,注重实效,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深深扎根群众,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1、广泛宣传,深化认识。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和深化,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就必须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帮助基层工商干部群众及时消除“无用论”、“与己无关论”、“形式主义论”等模糊认识,克服“图形式、走过场”的表面现象,摆正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2、明晰主体,形成合力。

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变“软任务”为“硬任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经济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实行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二是增强责任意识,变“要我抓”为“我要抓”。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兼顾,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地完成廉政文化建设中应该承担的目标任务。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变“不时抓”为“经常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部门是基础,监督是保证,领导是关键,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3、创新路径,丰富形式。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追赶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时代特色。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使廉政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基层工商所应当致力于提高基层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淮海中路工商所为例,该所结合部门实际,深入开展一些规模小,效果佳的廉政教育活动,根据部门特色和辖区特点,拓展“五进、五上”范畴,“五上”即上墙面、上桌面,上讲台、上舞台、上网络。“上墙面”,就是要在办公场所内适当布置上墙廉政标语并利用接待大厅液晶电视等现代设备设置廉政警句,并在合适放置了廉政教育读本。“上桌面”,就是在岗位台牌上印制廉政“座右铭”,并在工作电脑上

15.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十五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琴法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乐理知识的学习不扎实, 不系统化。

从而使学生在认音习惯, 节奏、节拍概念等方面较为欠缺。然而乐理知识与琴法课程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乐理知识不理解, 导致学生在课上对老师讲解的琴法技巧与技术方面的知识也只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琴法课程的学习热情度减少。

2. 学生在学习方法与练琴方法上有欠缺,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经常用一些笨办法, 导致事倍功半。

比如: (1) 学生拿到一首新曲子后不知如何弹奏, 惯用简谱来做标记在琴键上找音, 所以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读谱上; (2) 由于学生读谱占用较多时间, 而且存在为了完成作业而去练习弹奏的心理, 这样会导致练习不够仔细, 错误过多; (3) 学生在每次回课后, 对老师指出的问题与错误没有提高重视甚至是忽略, 这样日积月累, 学生会遗留很多问题, 导致从弹奏方法与技法上难以提高。

3. 学生对于琴法课程的学习灵活性较为欠缺, 不能将所学知识点运用到实践当中。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的现象出现。所以针对这些问题, 在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教学当中, 要在方法和内容方面都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如何在几年的时间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提高学习效率, 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 还需要我们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琴法学习是个长期的任务, 继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创新意识, 并注重学法方面的指导, 让学生学有所获。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注意通过积极引导, 设计教学内容及形式, 为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打下良好基础。

1. 提高教师的“教”法

(1) 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琴法课程的信心。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基础较为薄弱, 对于键盘这种以技术性较强的乐器来说, 她们的弹奏难度就很大。应对学生进行鼓励, 当她们有一点进步的时候, 就要积极为她们提供展示的舞台, 形式可以多样化, 如个人展示、小组展示、音乐情景表演等, 从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2) 课上渗透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内容。在学习新乐曲时要求学生分析节奏节拍, 进行划拍视唱, 并且在弹奏时进行分手唱音练习等等, 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

(3) 督促学生认真练习, 提高学习效率。记录每次课的回课成绩, 并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挂钩, 杜绝考试前临时突击的现象。

2. 注重学生的“学”法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上引导学生进行乐曲的分析,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乐曲分析中, 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把握乐曲的风格与特点, 弹奏技术与要领。在课堂内外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课下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 学生提高独立演奏的能力。

(2) 在琴法课中, 练习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由于学生易产生遇难而退得心理, 所以在注重教师教法的同时, 教会学生的学法, 引导学生拿到一手新曲子后应从何下手, 掌握好步骤, 掌握良好的练琴方法, 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 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让同学在小组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4) 提高灵活学习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自我消化的过程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比如即兴伴奏课程, 当教师教给学生和声即织体配置方法后, 学生能够一曲多用, 即同样一首乐曲设计出多种符合音乐特色的伴奏形式。

3.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 且每个人的钢琴基础也不尽相同。一律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 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不同基础,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由于每个学生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这样才能作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比如有的学生头脑很聪明, 但不够认真刻苦, 上课时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有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 非常敏感, 尤其是女生, 教师略微批评她一下, 便会心情沮丧, 以至于影响到了后面的学习。很显然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不能过分批评, 然而也不能对其错误置之不理。每堂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有计划地指出他们弹奏中的错误, 且用非常温和的语气讲:比如此处如能弹得更优美一些就好了。如果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时训斥,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厌恶钢琴课, 更有甚者一听要上钢琴课, 就会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不利于教师教学的进行。教师要有耐心地启发和培养他们对钢琴的兴趣, 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摘要:钢琴向来被人们誉为音乐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钢琴这一乐器之王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人家。为了培养孩子成材, 许多家长不惜重金购买钢琴, 从而在社会上兴起了“钢琴热”。这样的现状不断驱使幼儿园钢琴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相应的, 对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也提出了要求, 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学好钢琴。本文根据教学实践经验, 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木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6) .

[2]罗华.浅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入门教学[J].学理论.2010, (08) .

[3]霍树霞.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发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碧血剑选择题下一篇: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3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