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教育

2024-07-02

地震科普教育(共14篇)

1.地震科普教育 篇一

地震安全知识教育

【科

目】地震安全教育

【授课内容】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明白自然灾害存在 的极大危险,提高地震防护知识,将伤害降到最低。

2、掌握一些地震后自救与互救方法。

【教学重难 点】

1、了解地震前的预兆,提高警惕。

2、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及互救。【授课方法】讲授分析、示范教学 【授课过程】

Ⅰ、地震新闻记实情况导入: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北京、重

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等近半个中国有震感。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

而在我市市区仲恺、江北、下埔、南坛、河南岸、上排和博罗县等地也有轻微震感,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市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处于东南沿海地震带中部。地层岩性多样,以花岗岩等岩浆岩为主,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发育。虽然惠州历史上没有发生大地震的记录,但防震工作并不能掉以轻心。国家确定了珠江三角洲(惠州市包括其中)为我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我市于2006通过了《惠州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按照该规划,到2010年,我市应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2006年7月,市地震办联合惠城区地震办,在市区步行街举办了抗震防震知识宣传咨询活动;2006年11月,惠州市在市区田家炳中学举行了首次地震模拟演习。经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市民对于防震减灾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几年来,我市建设了1个测震台和3个强震台,建成1个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成投入使用了一个地震前兆数字观测站。

Ⅱ、下面介绍一下地震的成因、预兆、避险方法以及一些自救、互救要点:

一、地震成因

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能量。当这股 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岩层就会弯曲、变形,继而在某些脆弱地带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些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传播,地震就发生了。

二、地震有预兆

大地震发生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以及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在这次地震中,也发生了一些异常现象:

如:

1、5月10日,泰州市出现成千上万只癞蛤蟆结对穿越公路的奇特景象。

2、5月12日下午两点多,红山动物园散养区的几十只孔雀正在山林里悠闲散步,突然惊慌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往笼舍里跑。

3、宁南地区在地震前几天,一群群黑压压的蚂蚁“集合”搬家,连续了好几天。

这些都是因为地震前地下应力场的调整导致地温和水温的上升让动物有所察觉,另一方面,是由于磁场的变化打破了动物的活动规律而造成的。

三、地震时如何避险

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蹲下或者趴下,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1、在住宅(楼房和平房):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桌子或床下旁边,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

2、在教室: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3、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者办公

家具旁。

4、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5、在体育馆、影剧院:护住头部,蹲、伏到排椅旁。

6、在车辆中:司机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疏散。

7、在开阔地: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儿童,避免走失。

8、特别提醒:地震时,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致命“杀手”,必须予以高度提防。远离高层建筑、烟囱、高大古树等,特别要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躲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高压线、广告牌等高处的危险物。躲开危房、危墙、狭窄的弄堂、修有高门脸和女儿墙的房屋、堆放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易坍塌的危险物。不要使用电梯。

四、有感地震与破坏性地震的应急行动 ★ 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1、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2、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3、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Ⅲ、小结

这次5.12四川大地震又给我们狠狠得敲了一次警钟,地震中伤亡的人数之多让我们悲痛欲绝,但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我们应该众志成城,奋力抗灾。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灾难一无所知,在灾难发生时惊慌失措,在灾难发生后无法自救,互救。希望同学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的学习,提高地震安全防护知识。

2.地震科普教育 篇二

一、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四川省北川县曲山小学的李月, 长相、身材以及天赋非常适合跳舞, 学芭蕾已经半年, 学习一直很刻苦, 舞跳得很棒, 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毁掉了她的左腿, 她人生预定的发展轨道也从此改向, 呈现出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像李月这样在地震中生命发展的连续性被彻底或部分改变, 甚至中断, 并最终导致生命终结的例子还有很多。

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 就是指在生命连续发展的过程中, 常常出现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和不可预测的外在因素, 引起生命发展顺序的局部中断、停止或转向, 导致生命在局部出现非连续的发展。它是相对于生命发展的连续性而言的。生命发展的连续性, 是指生命发展的持续、不间断性和发展过程的顺序性。连续性是就人的发展一般过程而言的, 它指明了生命发展的方向, 预定了生命发展的路线, 只要人们顺着这一方向, 沿着这一路线, 就可达到理想的彼岸。

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非连续性教育。在非连续性教育看来, 生命发展常常偶然因素改变原有的固定顺序, 教育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战胜这些偶然因素, 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把学生发展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偶然因素当作教育发展的动力, 导致教育成功的积极因素。而与之相对的连续性教育看来, 生命发展是有固定的顺序的, 教育就是要遵从这一顺序, 逐步推进学生的发展完善。它把学生发展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偶然因素当作阻碍和干扰教育, 导致教育失误或失败的因素, 因此, 连续性教育把其作为控制的对象, 尽量地避免或者减少这些干扰因素。

二、在生命感悟中彰显非连续性教育的价值

地震是恐怖的、灾难性的, 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地震在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 也唤醒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地震使人类超越了国家, 超越了阶级, 超越了党派, 超越了贫富, 在生命的感召下聚到了一起。从中央到地方, 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 都把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首位, 国内主流媒体只字未提财产损失, 高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信息, 截至23日12时, 救出群众83998人, 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合计73939人, 已出院38683人, 投入四川灾区的医疗卫生人员累计86517人, 紧急转移安置1136.7929万人……每一个数字, 都是一首生命的诗篇, 一曲生命的礼赞。

生命是珍贵的, 也是脆弱的, 它孕育而生的过程是艰难危险的。苦难往往与生命共存, 是生命的一部分, 是无法选择和逃避的。面对生命中的危机和苦难, 教育者有责任唤醒人们心中的生命价值,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关注生命的具体存在与成长, 在生命体验中学会感悟, 在价值辨析中学会感动生命和感激他人……

地震过后意味着教育新起点的开始。教育恢复与重建除了物质层面的, 如建筑、教学设备之外,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世界。特殊的环境与对象需要特殊的教育形式。然而, 我国传统的普通教育学理论是从知识观出发而不是从生存境遇中具体的人出发来认识人、认识人的发展的, 认为教育过程教师应严格按照教材内容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规律的逻辑顺序进行。在知识论思维影响下的教育观, 难免要把系统知识的传授与智力的开发作为教育的全部目的。从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就是为了发展人的理性能力, 到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再到赫尔巴特的四阶段教学法, 直至于杜威的“从做中学”, 都是一种对规律的把握和利用。规律性教育就是一种连续性教育, 因为这种教育就其过去来说是可以说明的;就其未来来说, 又是可以预测的。地震作为一种突发的、偶然性、间断的事件, 使人的生命旅程处于不可预料之中, 很多人有可能因此而改变人生的发展方向和命运。面对恶劣生存环境中活生生的、具体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困惑的个人的存在, 传统教育理论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在地震造成的危机、遭遇、挫折的恶劣环境下, 创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废墟中的非连续性教育理论, 以其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以其对人格心灵的唤醒, 以其对生命感、价值感、创造力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的呵求, 对于灾区教育的重建, 尤其是灾区学生们的心灵创伤的抚平具有适切性。这是因为:

1. 非连续性教育关注生命, 关注生命的存在价值, 重视教育的生命意义

非连续性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流行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资本主义危机的加深, 存在主义从英、法传到美、日, 成了比较时髦的一个哲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人的存在至高无上, 人类以外的世界, 既无意义也无目的, 存在先于本质。非连续性教育吸收了存在主义的合理内核, 关注具体的生命, 尊重生命的个性, 认为生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 敏锐发现学生所经历的非连续性事件, 及时抓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和切入点, 改善个体内在环境, 将生命危机转化为成长的体验, 引导学生珍视生命, 提高生命质量。可以说, 生命教育既是非连续性教育的逻辑起点, 也是它的逻辑归宿。

2. 非连续性教育强调人的精神生命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意义, 以一种完整的眼光看待人

博尔诺夫认为, 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 在人的存在与发展中并非是无所谓的, 因为“情绪与其说是心灵表面无关紧要的游戏, 不如说是所有个别成就得以产生和持续存在的根本基础。它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解释和说明世界和生活的。它历来支配着我们把握事物和形式的方式。”不同情感或情绪状态对人的影响不同, 如忧郁的情绪会使人的能力退化, 无力应对生活的挑战;愉快的心境能使人振作, 增强克服生活中难以预料的意外之事的决心。教育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教育必须引导人的心灵, 以防止危险的畸形发展。

3. 非连续性教育注重生命的存在环境, 从生命的生存处境、生命的实际状况出发来理解教育

非连续性教育认为生命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不会完全是一个连续性的自然发展过程, 其中有危机、遭遇、挫折。危机、遭遇、挫折表现为生活中一些非连续性的、令人不愉快的障碍和干扰事件。这些障碍和干扰事件不只是一种偶然性事件, 而是深隐于人类存在本质之中的, 具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使得生命的连续性发展趋于破灭或者表明出局限性。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关注那些循序渐进的教育活动, 而同时应当积极关注这些妨碍人的顺利发展的困难和干扰因素, 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帮助学生战胜这些妨碍因素, 使教育产生其应有的良好效果。

4. 非连续性教育揭示了重大偶发事件在生命自我生成与发展中积极的意义, 充满辩证法的智慧

博尔诺夫认为, 危机、遭遇、挫折是坏事, 要使坏的东西可以变出好的结果, 关键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力性, 发挥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例如, 大的危机事件突然来临, 会打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中断人们的连续生活进程, 甚至使人的生活失去原有的轨道, 但也可以砥砺了人的精神人格, 重铸人的精神个性, 获得精神的创生。遭遇特殊经历, 可以使人生的连续性中断、使人生发展转折、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理震动, 但也可构建人的历史感与现实感之间的张力, 可以培养人处变不惊、冷静沉着的心理素质, 使人的意志力、判断力和心智力更加增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挫折, 能引起人的心理变化并导致非连续发展, 但也可以使人更清楚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解放人格、发现能力。

三、非连续性教育在地震灾区学生心灵重建中的应用

地震是一场重大的自然危机, 对于个人来说, 也是一场重大的人生危机, 如果处理不当, 也可能导发重大的社会危机。在地震造成的危机、遭遇、挫折面前, 人们往往要承受恐惧、无助、绝望、痛苦、悲伤等情绪的困扰与失败的威胁, 感到正常生活很难继续下去。青少年学生身心尚未成熟, 处理危机的经验与能力又欠缺。博尔诺夫认为, 对付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告诫与号召、唤醒、吁求等。“告诫与号召”、“唤醒”、“吁求”非同一般意义的劝说, 它是针对受教育者低迷的生命状态而发出的一种超越自我的强音, 能中断受教育者消极的生活, 能使受教育者走出生命的低谷, 开始新的自我。

1. 告诫与号召

指当受教育者陷入非存在本意的退化状态而无法以自己的力量纠偏时所借助的外部推动力量。地震使学生身心发展的原有持续性状态不能继续保持下去。疲惫使他们的生活由于过度的损耗而陷入一种退化状态, 如精神萎靡、一蹶不振、热情锐减、学习成绩下降, 甚至出现学习的障碍等等。这种退化状态是外力造成的, 而非学生的本意。退化的“修复”,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动修复”, 发现自己出现问题, 主动查找原因, 马上“鼓起劲来”, 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人生活;另一种是借助于外部的推力, 将危机、遭遇、挫折化解为新生活的起点和前进的动力。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 处在这种退化状态中往往无法以自己的力量纠偏, 这时就需要借助外部的推动力, 需要教育的干预, 让他们重新走上正轨。而教育者的这种外部推动的最好方法就是告诫和号召。在地震造成的毁灭性灾难面前, 教师过多地用安慰性的语言去掩饰或低价危机的严重性或代替学生去解决危机已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应该让他们明白地震的实质、真相及其对生活的意义, 最关键的是指明摆脱危机的出路, 使他们幡然醒悟, 激发起对生活的希望和走出困境的信心, 以顽强的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去战胜危机, 从而调整生活状态, 开始新的生活, 实现对自身的解放和超越。

2. 唤醒

所谓唤醒, 就是催醒人内心深处沉睡的意识的过程。博尔诺夫认为, 在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一种所谓“本源性”的道德意识, 这种道德意识通常处于沉睡状态。教育的责任之一就是唤醒受教育者处在沉睡状态的道德意识, 使他们回到本源上去, 使一个人可能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 同时也理解自己的当下处境、历史及未来, 使一个人对生命充满渴望。经历过地震的人, 在极度的悲伤和哭天抢地之后会漠然如静水。这就需要通过“唤醒”, 使他们内在潜能迸发出来, 超越自然本能, 克服挫折、障碍。“唤醒”并不是一蹴而就, 有时它需要反复使用。“教育需要不断的唤醒, 尤其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加以唤醒, 才能使其发扬主导的好的方面, 开拓新的生活, 而在与错误斗争中不断前进”。教师的“唤醒”可滋润学生的心田, 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让他们获得生命的总体升华。教师如果以恰当的方法和时机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就会空前增加他的自我意识。

3. 吁求

吁求”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充满爱心的一种呵护。“这是一种能触及良心的方法……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隔阂和敌视, 消除心灵之间的障碍, 唤起学生心灵中潜在的更高贵、更高尚的自尊自爱……”爱是修补儿童心理创伤的良药。爱不仅帮助许多儿童在地震时刻保全了生命, 而且能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 缓冲地震灾难对幼儿的心理伤害。地震过去, 师生关系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过去传统教育中那种缺少平等和交流的师生关系, 会更多地被平等、关怀和爱护所代替, 尤其是对于平时那种陷入情感困惑和思想危机中表现不良的学生, 教师以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向他们发出吁求, 此情此景, 会唤起他们心灵中潜在的良知, 使其幡然醒悟, 进而改正错误, 进人新的境界。

总之, 告诫与号召、唤醒、吁求作为非连续性教育的方式, 其目的在于培养受学生正确处理危机、遭遇和挫折的能力, 帮助他们清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关注学生教育中的“非连续性”, 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 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育才能称其为全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德) 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德)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3]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

3.地震科普教育 篇三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生命显得异常脆弱与无奈,但还是有些人凭其信念和坚韧与死神擦肩而过,也有些人凭其智慧与经历拒绝与死神相约。小英雄康洁就是一位遇事沉稳,凭其智慧与经历逃出死神魔爪的人。

在地震发生时,年仅13岁的她身居六层教室,别人陷于慌乱而她沉着冷静,有意识地避开教学楼前的水泥地,选择楼后农民的黄土地跳下逃生,从而保全了自身的性命。当记者采访时,她用自然可信的语言将逃难过程告诉了记者。我在想千钧一发的逃生关头,她哪来的几乎闪电般的缜密思考?小康洁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思考,“别看我年纪小,我经历过好几次洪水了”。言下之意,再明确不过了,似乎一位行走江湖多年的老者在炫耀她的实力——我是大风大浪中闯过多次的人。也就是说,小康洁成功的自救与救人行为,显然与她的灾难经历有很大的联系,是经历事件后积淀的智慧所成。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小康洁似的经历,但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教育,给了学生多大参与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书本所给不了的东西?事实上在新一轮课改理念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区资源(或网络资源)在教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现实状况没有丝毫改变。学生整天在书山题海中艰苦地攀爬与划行,特别是在自上而下强调学生安全的借口下,学生的课外活动,集体活动被淡化、挤占,甚至被废除。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以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眼高手低,生活能力与生理发育和书本知识增长极不协调,这不能不说是现行教育的不足。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缺乏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有一定的不足,而且这个“缺陷”在人生中是非要“回补”不可的,甚而要用许多代价去加倍回补。也许有人会说,讲这话的人不像是教育业内人士,是“‘不’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诚然许多事情不是教育本身能克服的,但我想说的是,学校或者具体的从业人员,能否在正视现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组织些集体活动,逐步落实实践活动课。退一万步说,即使在活动中情操得不到陶冶,起码也得到思维的些许放松和精神的一点调剂。学生适当的活动与升学没有矛盾,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至少学生作文时不会言之无物,千文一面了。

小康洁的话确定有许多可圈可点,令人动情之处。如当记者提及她爸爸时,康洁显然情绪异常激动,泪流不止,用浓重的四川话说:“爸爸好帅哟,我成了一个没爸爸的孩子了……”小康洁的泪是她父女情深的自然流露,是痛失父亲后的本能哀伤,也对大众灵魂进行了洗礼,大家没有因康洁的流泪而认为她不够坚强。丧逝之痛,物皆如此,情何以堪。可是在此灾难中同样丧父的某名牌大学女生,年龄比康洁大,水平自然比康洁高,可在公共媒体上的言辞神态让广大电视观众难以接受。有网友气愤地说:“面对父亲的死亡,你冷静得可悲,坚强得可怕”“在那样的凝重氛围中,你还带着姣好无碍的面容,似乎还有一丝笑意,言称坚强。你不是感情麻木,就是感情错位”“即使你与父亲有感情上的裂痕,死者为尊,何难释怀?”面对网友的板砖,也许这位女大学生有天大的委屈和难言之隐,但面对如此大的家庭劫难,按理再坚强外表也掩饰不了内心的忧伤。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古人皆认为君子当祭思敬,丧思哀。我要说的是,不论家庭如何变故,不论感情如何淡薄,但在那样的环境场合,应起码有必要的肃穆吧,这既是对亲人死者的悼念,也是对生者感情的尊重。那样的坚强笑意,我们真的不习惯,不自在。按理说偌高学历不会犯低级错误,可这板子还真不能打在这女孩一人身上,我们是否反思我们经常讲的情感教育出了偏差呢?她那令人尊敬的父亲,我们不忍责备其教女时,可能是一味强压学习,淡化了情感培养。但我们的现实教育还是重视应试内容的不断强化,情感培养的随之天成,造就了高分低能,高智低情的一批人;另一方面违背了学生情感认知的递进性,总是很虚诞的强调爱国情感和道德情感,而把真正贴身的人与人生活中交往而形成的基本做人情感忽略了。喜怒哀惧爱恶欲,人都具备此七情的,但喜在该喜事,爱在该爱处,哀在该哀时,否则感情错位,轻则遭人指责,重则影响生活。

人的精神家园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单凭物质是解决不了心灵问题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没有正规的心理疏导课程和机构,以至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无法得以疏通和排解。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情感不丰富,甚而缺失,最终导致情商低下,心灵幽闭,人格的不健全。忽视心田的耕耘,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但愿此次灾难不是给人仅仅带来痛苦与不幸,而促使人们在废墟中坚强地站起来,去思考、追寻有价值的东西。

4.科普知识教案《地震》 篇四

《地

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搜集处理有关地震的信息资料,了解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及地震灾害。

2、通过模拟实验和推理想象,自行获取地震的成因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古代、现代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关注人类社会的情感。

2、了解地震自救的知识,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3、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有关地震的文字、图片资料。

2.毛巾(每组两条)、长30厘米直径1厘米的(学生能折断)干木棍(每人一根)。

教师准备:

1.地震的视频资料(现象、对比照片)、课件资料(地震成因、前兆、保护、实验要求)、地震演示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5.12(带背景图片),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汶川大地震)。(播放地震现象视频)2008年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

课件展示:四川地震前后的对比照片和视频。

看完这组照片后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 学生交流感受。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提出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 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3.根据地震现象,研究地震的成因 ①观察地震现象

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观察、了解地震现象 科普知识教案

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

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②研究地震成因 学生猜测。

4.模拟实验:把毛巾、木棍放好。出示实验要求:

【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2)握住木棍的两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完成后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课件资料补充: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大家想,一个木棍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我们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该是何等的巨大。[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由岩层断裂引起的。另外,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三、科学与生活

1、地震有什么危害? “地震演示箱”演示危害,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汇报。

2、地震有什么好处吗?(1)地震能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2)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3)地震还造就了无数奇山异水。

3、预防地震与正确避震 ①地震前兆

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地震的发生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来对地震进行预测,减少灾难的发生呢? 科普知识教案

学生汇报。

(1)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课件展示)(2)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课件展示)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

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是何等的短暂!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能够做有心人,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让预测地震就像天气预报那样平常、准确。

②正确避震

既然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汇报。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然后再迅速的进行自救。

四、拓展活动

进行避震演习,教给学生紧急避震常识。

板书设计:

地 震 形成 预测 自救

5.地震时应急防震工作科普 篇五

室内应急防震行动防地震伤害主要是防震坏建筑物及震落物品的砸伤。如果有临震预报,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动,离开建筑物。但在多数情况下,地震是突然发生的。在12秒钟之内通过自己的应急行动,要得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其办法是:一旦发生地震,如在家里,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若住在平房,且离门很近,则应冲出门外。如住在楼房,可以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或设支撑三角形空间(可参考第三课中的室内防护动作)。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跳宙,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不要上阳台,不要去乘电梯,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特别是对于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动,听从指挥,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有室内人员在初震过后,都要尽快撤出,在广场、公园等地,以避余震。在地下商场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应避开人流,防止摔倒;并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架物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若在电影院、体育馆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3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极好,已为唐山、包头地震实践所证明。所以只要来得及,就可以进入人防工程或地下室。因为地震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核爆炸冲击作用有许多相同之处,防护原理和防护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司机要关好车窗,不锁车门,车‘钥匙应留在车上,并和同车人一起行动。

如果人员被埋在废墟里,则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空间,进行加固,以防余震。这时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气泄漏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气泄漏。然后找机会呼救,等待救援。

室外人员的应急防震行动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当政府有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应急防震准备。主要工作有:①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柜防止倾倒,固定柜门,防止物品掉下伤人,用透明膜或胶带贴玻璃,防止碎片伤人,将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梁柱、屋顶和水泥板墙。保管好危险物品。准备消防灭火器具。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内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便应急躲藏、避难。

④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员的技能相知识。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的位置、制定应急抢救的计划。

⑤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绝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地震救护知识

地震会引起强烈的地面震动,导致房屋倒塌。居住在房屋内的人不能及时跑出,会被倒塌的建筑埋压。伤害中各种骨折占第一位,软组织损伤占第二位,挤压综合症是第三位。采用正确的救护方法,可以减轻伤害,挽救生命。

地震救护知识

1.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极度衰弱及低血容量的患者要补充能量及扩充血容量,休克伤员取卧位,对伴有胸腹外伤者要迅速护送转至医疗单位。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呼吸心跳停止者,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重伤者如呼吸、心跳停止及大出血、头痛、内脏受伤者应优先抢救。

4.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预测地震小常识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下面了解一下预测地震小常识。

一般地震之前是有征兆的,尤其在震前,动物的反应非常强烈。

1.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2.猪、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3.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4.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5.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6.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7.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8.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9.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10.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6.地震科普携手同行征文 篇六

5月12日放学,听妈妈说四川地震了,我还没有在意,第二天就听说:四川发生大地震,半个中国都受到影响。我刹那间愣住了,火速跑回家,打开电视,选了中央台,此时,电视正播放四川汶川的灾情。我顿时快吓晕了,出现在我眼前的是惊心动魄的场面,楼房变成了废墟,受灾的老百姓呼天喊地,再听报道更令人心寒,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倒塌了,被移为平地,800名学生被埋在废墟里,家长们在号淘大哭。老天爷和我们开这个玩笑并不好笑,而是太残酷了。

这几天我都一直留意新闻报道,这场地震造成很大的伤亡,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有很多志愿者奔赴四川帮忙救灾,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虽然我的年纪还小,但我也愿伸出援助的双手,哪怕给他们送上一杯热茶、一句鼓励的话,也会让他们感到欣慰。我打算捐一些物品和我的利是钱,帮助灾区的人民,希望我的一点微薄心意,能为他们度过难关出一份力。

7.地震科普教育 篇七

1 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美术课程改革更加重视挖掘“穷艺术”的特色路

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文化极其丰富, 有些文化艺术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就可以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 挖掘“穷艺术”, 多办几道“特色菜”。如美术可以开设:羌族剪纸、羌族羌绣、蜡染、羌族的民间工艺;音乐可以开设:羌族锅庄、羌歌以及羌族特有的一些绝技。这样不但解决了师资和设备不济的问题, 也传承、发展、壮大了当地的民间文化。

2 少数民族地震灾区美术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震灾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一直是新课改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 相比较而言, 灾区美术课程的现代化、工业化资源不足。国内多数少数民族高中美术教学在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着实存在许多问题。

2.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程度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程度

呈反比, 这是让人感觉比较惋惜的, 因为我们希望这些地区既能经济发展, 又能文化发展至少保存得比较原汁原味。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比较难的。传统文化有些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的表现形式。比如真正的少数民族衣服, 从织布、绣花到成衣, 可能用的时间是难以想象的, 而外出打工一两天就能买一件衣服, 谁愿意自己制作?因而导致民间艺人得不断减少。

2.2 挖掘“穷艺术”的盲目性。

很多学校为了挖掘民间艺术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老师专门抽正常教学时间给学生到处搜集各种民间艺术。部分学校在领导检查前一个月内还要组织全校的“民间艺术展”, 这些功利的行为都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违背了挖掘民间艺术的初衷。

2.3 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由于组织、管理乏力, 很多优秀的文艺

人才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 任由他们散落于乡间, 没有将他们的文艺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 美术课堂教学主要以老师讲为主, 课后以学生练习为主,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出去请进来?让优秀的文艺人给我们传授原汁原味民间艺术。

3 应对少数民族地震灾区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教学措施

3.1 要充分依靠农民

很多优秀的文艺人才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 任由他们散落于乡间, 没有将他们的文艺优势很好地发挥出来。

3.2 设计地震灾区有学校特色的美术课程, 充分挖掘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3.2.1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确立一个课程导向有利于课程开发的系统性:

a.目标导向模式。先确定教学目标, 再探索些课程资源可以实现这个目标。b.条件导向模式。基本思路是:我们这里有什么?我们做什么?我们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很多是条件导向模式, 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c.学生本位导向模式。基本思路是学生“喜欢什么”、“希望得到什么”?

a.寻找当地的器物与艺术品。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羌绣艺术作品。b.分析其与当地人生存方式的关系和价值观。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羌绣, 作为一种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无论在图案、色彩、构成还是针法上都有着千年古羌文化的积淀和羌民族生活情趣与理想的表达。发扬羌绣文化, 让无处不在的人类大爱给予羌绣温暖的慰籍。

3.2.4 分析其美学品质

美学品质:a.鲜活亮丽的色彩;b.饱满充实的构图;c.生动活泼的造型;d.内容丰富的题材;e.寓意深刻的内涵;f.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g.多种艺术形态的载体

3.2.5 分析其教育功能和价值

1教育功能:a.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b.了解羌绣, 作为一种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意涵和审美品质;c.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感情。d.让学生通过羌秀充分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使学生心灵的伤痛得到释放。

2教育价值:羌绣作为羌族文化艺术的奇葩, 无论在图案、色彩、构成还是针法上都凝聚着千年古羌文化的底蕴和羌民族的生活理想。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 为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应尽的一份义务和责任。

4 结论

任何一项大规模的课程改革都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美术课程改革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何让少数民族地震灾区学生学习美术的同时坚定生活信心、如何实现以学生为本, 有效开展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 构建有特色的高中美术课程体系, 我们必须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充分挖掘“穷艺术”。

参考文献

[1]周福青, 王协辉.关于高中美术教育新课程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卫教育, 2010 (6) .

8.地震科普教育 篇八

广东省科协及时向全省转发中国科协《关于组织开展科学技术知识科普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科协系统加强地震、核能、核辐射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积极配合中国科协开展以“核能•安全•健康”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广东省科协网等有关网站首要位置链接在线直播和视频页面,让广大群众及时接受地震、核能、核辐射科普知识教育,形成科普教育宣传的良好氛围。

开发科普资源包为全省各地科普宣传提供保障

日本“3.11”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海啸带来的破坏性史无前例,但全球的目光更多聚焦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外泄事件上。此次事件涉及的范围之广,让人们对核电站安全及核辐射引起的健康问题产生了担忧。为进一步普及防核辐射科普知识,3月22日,广东省科协迅速组织专家紧急编印了《科学防核辐射》科普挂图、折页及《科学防灾应急手册》科普图书,迅速下发各地科普图书2万余册,折页4万多张,挂图约1千套。并在岭南科普网(www.1kepu.com)上共享,为各地开展核科学技术知识科普宣传,提供科普资源保障。

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引导舆论健康发展

日本大地震后,特别是核泄漏危机发生以来,公众就被各种媒介的信息包围着,这些信息之中混杂着谣言,最典型的莫过于“碘盐可防核辐射”,致使部分地区的公众掀起一场抢盐闹剧。广东省科协依托广东科技报社等传媒,积极、及时地普及科普知识,引导公众舆论健康发展,破除各种不良信息和谣言。通过《科技文化周刊》、《中小学科教周刊》从科学的角度大篇幅地解读地震、核辐射、食品安全方面的热点问题,受到广大公众的热切关注。通过《地震能否未卜先知?》、《“谣盐”因核而起》、《还要“核”你在一起》、《带你科学地认识“辐射”》等科普文章,宣傳地震灾害、核能利用、核辐射、食品安全等方面科学技术知识。

3月22日,广州科普大讲坛之“热点一席谈”活动举行

举办科普品牌活动组织专家与市民面对面交流

日本大地震因震级较高、地震引发海啸以及核泄漏危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作为沿海居民的广东民众,担心核辐射会因风向、水流等因素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当地公众迫切需要专业知识引导、媒体需要科学客观报道的情况下,广东省各地科协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依托科普活动品牌和科普基础设施,开展各类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组织专家与媒体、公众面对面交流。

3月22日,广州科普大讲坛之“热点一席谈”活动吸引了当地数十家新闻媒体和广大公众热情参与,来自广东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杨马陵、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丹玲、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姚一正以及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副教授蔡杰进与媒体、市民面对面,就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市民对地震、海啸、核辐射等问题的疑问为市民答疑解惑。

各地科普活动以“解决市民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全方位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出发点,积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着力满足公众的科普知识需求,让市民、媒体全面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正确看待自然灾害及危机事件。(张炜哲)

9.地震科普知识观后感 篇九

四年级二班刘红会

2012年3月27日下午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老师带领着我们,来到学校二楼多媒体教室,观看并学习了“

5、12地震图片及地震科普知识”。

影片中介绍了地震知识文字、图片、图形、模型,还有地震发生时的逃生知识、游戏、急救抢救注意事项,以及5.12大地震的相关介绍,其他地震发生时的相关数据,等等。

通过观影学习,使我明白了,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是地球本身在不断变化的表现,是震源所在处的物质发生形体改变和位置移动的结果,同大海会有波涛汹涌,天空会有风云变幻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完全可以认识的。地震同时也是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天然地震又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撞击地震三大类。地球上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是构造地震。

通过观影学习,我知道了,地震的发生是受着地质构造这个条件控制的。因此,地震的分布,多发生在那些活动构造体系内的活动构造带上,而且主要分布在存在着活动断层的地方。也就是说,地震的发生主要与活动断层有关。地震是有前兆的。地震前兆分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宏观前兆是指人能直接感觉到或用眼睛能看到的包括动、值物不正常反应,地下水变化,气象变化以及小震活动等。微观前兆是指人直接看不到或感觉不到,只能用仪器测量的,如地壳形变、地面倾斜和海面升降、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地

电、地磁、地温、地应力微弱变化及人们不能感觉到的小震活动等。地震发生时,不能慌乱乱跑,要冷静判断逃生通道,不要靠近危险的建筑,要在空旷的地方。参加抢险时,要尽最大努力救助他人,先救生,再救人。

10.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感悟 篇十

一个星期五的上午8:35分,演习正式开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嘈杂声过后,学生们分楼层、分教室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所有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路线从教学楼逃离,短短的2分钟以后,所有人撤离到大操场上。整个过程指挥到位,秩序井然。

这次地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演习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不但增强了同学们应付突发事情的意识,而且还让学生懂得了很多自救知识。他们知道了在操场或室外遭遇地震时,应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在室内遭遇地震时,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在楼上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不能站在窗外和阳台上。另外,学生们还亲身体会到了在逃生过程中,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要服从老师的指挥,镇定、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的重要性。

11.地震科普教育 篇十一

关键词:群测群防;地震宏观观测;作用

伴随我国地震灾害活动的频发以及广大群准众对地震工作要求期望的提高,做好地震监测工作显得日益迫切。群测群防作为一种带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地震灾害防御工作,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发动群众的力量,通过对地震灾害发生前兆进行宏观观测和调查,从而及时发现地震灾害、快速进行灾害预警、以及做出有效地震灾害避险,从而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措施。因此,在地震观测工作中全面发挥出群测群防和宏观观测的作用,对于提高地震观测结果的可靠度,提高地震短临预报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现状

自我国在2008年的5月12号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民众对群测群防和宏观观测的认知度也随之提升起来,逐渐开始认识到了地震宏观观测工作对地震监测的重要性。并且,我国地震部门配合立法部门也开始对我国的《防震减灾法》进行了修改,在修改完成的法律法规之中,对群测群防工作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第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引导个人和社会组织展开有关地震观测的群策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监测。这一法律条文的出台,也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并相继出台了有关群测群防的方案和意见。近年来,地震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积极开展地震群策群防“三网一员”(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助理员)建设,重点建设地震宏观测报点,使得我国群策群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2.地震宏观观测的科学依据

地震学的研究成果披露,震前极震区附近地球物理化学场有着急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引起井水和声、光、电等宏观异常的直接原因。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也证明,动物在长期適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斗争中,形成了灵敏的感官,足以对震前地球物理化学场的变化做出强烈的异常反应。这就给地震短临预报和群众性的震前自防提供了可能性。所以,开展地震宏观前兆的观测,是一项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利用地震灾害发生前动物、水位、地光、水质和地声等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通过对这些客观现象异常变化情况的观测,可以为临震预报地震的实际发生情况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地震宏观观测在地震监测中的作用

震前一段时间内,极震区附近出现水井、动物、气象以及声、光、电等临震宏观异常现象的记录古而有之,又被近期许多大震的震例所证实。特别是1966年以来,邢台、海城、松潘等大地震,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宏观前兆资料。 首先,对地震监测工作来来讲,宏观观测方法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其次,对地震宏观异常情况进行观测,是在短时间内研究和判断地震灾害情况,对地震灾害及时做出预报的一种手段[1]。此外,开展地震宏观监测方法宣传,还有助于帮助相关部门加强有关地震灾害防护思想的宣传工作。

4.地震宏观观测内容和方式的最新进展

由于人自身感官的灵敏度相对较强,所以人们往往会将自己靠感官直接察觉到的地震异常情况称之为地震宏观异常。就目前来看,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复杂多变,其中,异常种类有几百种 、异常现象则多达几千种。通过对这些种类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可以被划分成地下水异常、地声异常、生物异常、电磁异常、地光异常以及气象异常等五大种类[2]。此外,由于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限,所以其中的部分异常情况还不能够得到科学的解释。由于自然界出现的绝大多数异常现象与地震并没有联系,因此在发现宏观异常后,不能轻易下定结论,因排除干扰因素,通过时空判断、特征和强度分析,开展必要的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结论。5.地震宏觀观测管理的最新建议

5.1完善法律制度,强化群测群防工作。群测群防工作仍然是整个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将群策群防这一方式纳入到其相关的法规政策中,在法律上给予这一地震监测方式充分的肯定,并完善与之相关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我国各级地震监测部门和相关组织机构应该要结合本地区的地震地质情况等,检查、督促并落实有关群策群防和地震宏观观测的各项工作。

5.2加强宏观观测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要想提升宏观观测的质量和效果,各地区该项工作的管理者还应该要对宏观观测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的宏观观测技能培训教育,对广大群众进行各种方式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高群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预防震灾的警惕性,提升宏观观测人员观测地震宏观情况的水平和职业素质,以便能够将宏观异常观测工作可以落实到实处。

5.3专群结合,充分发挥专群力量。我国各级地震部门要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对各个宏观观测点进行全方位的现场调查,随时把握现场观测点的异常状态,充分发挥出专业地震工作人员和监测人员在捕捉和判断地震异常情况工作上的重要作用,从而对各种异常观测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此外,应该要全面发挥出“三网一员”在地震监测工作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作为当前我国地震监测部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地震宏观观测及群测群防是进行地震监测和提高短临预报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对于地震监测部门业务提升和建设工作来讲,要想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的质量,就一定要认识群测群防的重要性,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作用来进行地震宏观观测的方法,为我国地震部门监测工作发展和临震预报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贺联山,贺慧明,汤江峰.论抗震防震一体化和地震部门职能转型的必要性[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01(10):78-81+102.

[2]车用太,刘成龙.汶川地震后关于地震预测问题的再思考[J].国际地震动态,2008,10(10):1-6.

12.地震科普教育 篇十二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 而知识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与国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要想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更好地造福于民, 科学普及工作便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 其社会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从近年发生的汶川地震与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可以看出, 网络媒体在应急科普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1 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科普的概念

1.1 突发公共事件

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这样定义它: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 气象灾害, 地震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 交通运输事故, 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 动物疫情, 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1

1.2 应急科普

“应急科普就是针对突发事件, 根据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所开展的科普。也就是说, 这个时候, 公众需要什么, 媒体与科普工作者就要马上提供这方面的科技知识。”2一般来说, 应急科普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时效性强。因为是一个突发的事件, 所以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相应的科技知识传播出去, 以解决事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过了某个时间段后, 科普宣传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是针对性强。突发事件通常都是一个非常特定的事件, 这个时候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针对性也是非常强的。以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为例, 第一阶段要解决的科技问题就是怎样高效地救治废墟下被掩埋的生命, 如何尽快打通通往受灾严重地区的道路, 恢复与灾区的通讯;以后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防止疫情的爆发, 怎样消除堰塞湖的威胁, 等等。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性都非常强, 应急科普由此也需要有针对性, 要有的放矢。

三是挑战性。每一次突发事件都会提出许多新的科技问题, 它不仅对科普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科技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消除堰塞湖威胁问题, 过去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规模、如此复杂、如此紧迫的堰塞湖危机局面, 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这个危机最后是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 一面研究一面解决, 最终予以化解的。相应地, 这个时候, 我们的应急科普也遇到了挑战, 要求我们学会在一个以往很陌生的领域开展科普工作。

2 网络媒体应急科普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就我国而言, 矿难多发, 自然灾害频繁, 如果加大科技宣传力度, 加大科学管理力度, 加强科学救生知识宣传, 就可以减少此类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或将灾难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科技普及工作是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 科普工作可以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9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09年10月通信业运营状况。数据显示, 我国电话用户累计达到10.51亿户, 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7.3亿户, 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首次突破1亿户。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网络媒体发展之迅猛, 而其中直接或间接的网络受众更是达到了好几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继传统三大媒体之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媒体自身的种种特性, 网络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急科普作用显得越发重要与不可或缺。

2.1 网络应急科普为整合相关科普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网络应急科普由于依托和运用网络媒体的优势, 在整合科普资源方面能收到传统科普形式和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在中国还没有传出疫情之前, H1N1就在国内受到极大关注。甲型H1N1爆发后, 国内网络媒体反应强烈, 各大门户网站分别以头条或专题形式展开报道, 旨在第一时间向网民传达流感的最新信息。人民网更是在医药卫生频道开辟“甲型H1N1流感”专题, 下设“最新动态、紧急电话、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国疫情数字、全球疫情报告、警告级别、国内应对措施、国际应对措施、特别提醒、观点评论、预防知识、图文报道、应对甲感, 我有话要说”13个子栏目, 内容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介绍到防治, 从国内防治到国际防治动态, 从国内应对到国际应对措施, 并配有大量图片与评论报道等等, 而且做到几乎所有内容每日更新。但如此丰富海量的信息内容却都可以集中在一张网页中, 然后通过网民的自由选择与点击进入相关的详细内容, 由此可见网络媒体在应急科普中其资源整合能力之强大。而信息量之巨大、传播之迅速、互动反馈之及时更是众多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

2.2 网络应急科普为受众认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条件

网络科普表现手法多样, 能够打破传统科普形式的束缚, 能以共享信息为基础、共建平台为手段, 构架特有的载体模式, 科普知识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从而有助受众更快、更全面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内做出相对理性的反应。如拿2003年非典肆虐时带给人们的恐慌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于信息的及时正确公布而人们的反应则相对冷静相比, 再加上到了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后人们更是理性面对, 这其中互联网媒体的信息公布与传统权威媒体的议程互动、应急科普力量功不可没。

2.3 网络应急科普更能起到“应急”之效果

受网络媒体的传播交互式、资源共享式的特性影响, 网络媒体在传播应急科普知识时, 更能做到让受众选择性接触、理解与记忆;更能达到“使用--满足”的传播效果。因此, 相比传统媒体的传播单向性、一味灌输式的信息轰炸, 其效果相对更到位, 因为受众永远只关注自己最想关注的那部分信息。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图表: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统计时间:2009.11.24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统计时间:2009.11.24

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用户 (受众) 与媒体对H1N1的关注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就图1来说, 用户关注度呈直线上升趋势, 而媒体关注度却在本周本季度内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而就图2来说, 当用户在9月中旬对H1N1的关注度达到峰值时, 媒体并没有也在此时对H1N1给予最大的关注。其中原因这里不做分析, 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媒体并不一定能完全正确及时反映受众需求, 所以如何做到让媒体更好更及时地服务大众需求便提上日程, 而互联网在这里恰好可以扮演这样一位信息提供者。因为受众可以相对更自由、更及时地获得其最急需的信息。

2.4 网络应急科普在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科学解释、舆论导向作用, 有利于一定程度缓解公众的紧张情绪, 维护社会的稳定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 容易形成社会恐慌。据一项调查结论显示, 当公众面临极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 往往最信任的是科学。这时科学的地位就凸现出来。而舆论学认为, 新闻作品不同于文艺作品, 人们需要它主要不是为了娱乐, 而是为了解除困惑。如果公众不知道真实的情况, 各种谣言和小道消息就会满天飞, 引起更多的公众恐慌和社会局面的混乱。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 公众需要了解有关的信息, 需要有科学和权威的解释, 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 缓解紧张情绪。

在突发危机事件中, 新情况、新问题随时出现, 应急科普知识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科学的解释, 能够做到科学预见、精心策划与正确引导。

突发事件发生时, 往往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社会舆论的焦点。由于人际传播的不准确性和走样, 往往会偏离客观事实, 可能会导致谣言四起, 甚至迷信活动的蔓延, 形成不利于抗灾救灾的社会舆论。非典发生时, 在农村就出现过迷信活动, 一些村民害怕感染非典, 不是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而是求神拜佛, 烧香磕头。针对这样的情况, 应急科普宣传就可以通过科学的解释来消除公众的疑惑和恐慌。

2.5 网络应急科普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宣传与培训作用

为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是科学工作者与传媒工作者的一项日常任务。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焦点, 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围绕“社会焦点”问题开展科普, 可以获得很高的效率和效果。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 与之相关的科技信息就成为了公众所关心的焦点。在平时科普知识的关注度不是很高, 但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面前, 公众会积极主动地需求科技信息, 科学技术也会随着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而被大量吸收。

因为突发公共事件是突然发生的, 这就可能涉及到每一个人。社会公众既是突发事件的承受者, 也是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参与者。政府要面向公众, 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 提高社会公众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为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得自救互救、防灾避险的应急知识, 就可能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大大减少伤亡。我国急需普及和提高全民的安全减灾应急知识。社会警觉性较差, 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是我国危机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广泛宣传科学知识, 对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 有效控制事态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各种科普知识, 能够教会民众科学地认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方法, 从而消除盲目恐惧心理和迷信活动, 稳定社会秩序。

3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应急科普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与科学性良莠不齐

这在通过对人民网与新浪网开设的“甲型H1N1流感”专题的对比中就很容易看出。

来源:人民网医药卫生频道专题

来源:新浪网“甲型H1N1流感”

这里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的看出, 两家网站对中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统计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这里姑且不论那家网站更准确, 关键是数据来源问题。据图可以看出, 人民网早在7月28日就暂停了数据更新, 并说明了原因, 而新浪网一直在更新数据, 但受众却无法获知这些数据的统计来源, 且新浪网上没有就数据来源问题做任何说明。举此例是为了说明, 网络媒体在进行相关科普报道时要注意数据、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 不要出现几家网站就同一内容数据相互矛盾, 差异显著的情况, 这样极容易混淆公众视听, 轻则让公众丧失信任, 重则误导公众甚至造成一些更大的伤害。当然就这一点来说, 不是说某一家或几家网站就能做到, 这是一个系统规范, 科学管理的问题, 需要各方的协同努力、尽心合作。

那么如何做到信息、数据来源的权威与科学呢?笔者认为, 网络媒体可与科协组织系统合作、加强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采访报道权威专家与相关工作者、把握好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机制便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3.2 网络媒体应急科普内容缺乏原创性, 转载现象过于严重

目前, 网络媒体上原创作品远少于转载信息。其它各类网站大多直接或稍加修改后将新华社、人民网等稿件发布出去。这种忽视原创而一味地去转载的作法, 其结果就是各网站发布的信息趋同, 或是“换汤不换药”, 导致受众信息摄取范围变窄, 无形中错过了很多有价值信息, 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网络公共资源的浪费, 从而网络科普也一定程度上逐渐失去其应有的活力。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这也与国内媒体版权保护与原创责任意识缺乏等有关。

3.3 网站内容存在相互矛盾、重复的地方

如有的媒体报道“甲型H1N1流感”只会感染儿童与老年人群, 而有的媒体则极力宣扬其实中青年群体才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更有的媒体前后报道与说法不一致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相信对于媒体本身来说, 绝不是件好事, 在有关信息, 特别是涉及到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问题时, 不要一味的只抢时间, 抢眼球, 而忽视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担当。

另外, 据笔者对新浪网的“甲型H1N1流感”专题内容分析发现, 网站内容有重复之嫌。如分析评论栏目中的“专家称暴雪降温对防甲型流感有利有弊 (13日05:40) ”与“专家称大雪对甲型流感疫情影响有利有弊 (12日05:12) ”两篇文章, 虽然文章长短篇幅不一, 但内容却大同小异, 且两篇文章一篇是12日发布, 一篇是13日发布, 可见网站内容审核与编辑把关方面是存在不少漏洞与疏忽的。

3.4. 网络媒体在应急科普宣传中的力度不够, 有待进一步联系实际

受网络媒体自身特性与受众阅读习惯影响, 网络媒体在进行科普宣传时, 在信息的采集与发布上更倾向于基础性的纯理论知识, 而更能切合实际的、具可操作性的方法与技巧则相对较少或不准确、不实用。这里笔者举一个正面例子说明应急科普紧密结合实际的重要性。

“5·12”汶川大地震来临时, 毗邻重灾区北川县的安县桑枣中学无一伤亡。当地震波来临时, 老师让学生们趴在桌下, 学生们趴了下去;随即, 老师将教室前后门打开;当地震第一波刚过, 老师带领学生们即刻冲出教室, 全校2200多名学生与上百名老师, 从不同的教学楼冲到操场, 并以班级为阵列站好, 用时仅1分36秒。4

事情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从2005年开始, 这所普通农村初级中学每学期都组织紧急疏散演习, 所以当地震突然降临时, 该校师生才能顺利安全逃生。这一刻, 应急科普凸显了其成效。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应急科普不应是“一时之热”。要紧密结合实际, 多多进行“体验式科普教育”。

3.5 网络媒体的生态环境对应急科普的效果发挥存在一定制约作用

网络媒体能够为应急科普知识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 但是网络媒体的不利因素也同时影响着应急科普的传播效果。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快餐文化”, 使得科技新闻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不得不适应网络媒体的需要, 有时就不免导致网络应急科普的猎奇、庸俗化以及不实报道的出现。对目前网络媒体的发展来说, 一个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乏品牌和公信力。对于网络应急科普宣传来说, 在网民的心中自然也就不高, 再加上不时有不实、虚假科普报道的出现, 使得网络应急科普的公信力大打折扣。5

摘要:近年来, 受各种因素影响, 全球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频度高、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中国也不例外。网络媒体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 因其自身种种特性与优势,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科技新闻传播与科普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人民网、新浪网对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相关专题报道为例, 结合“应急科普”这一提法, 探讨网络应急科普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并就目前状况指出不足与建议。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媒体,应急科普,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 1.

[2]抗震救灾中的科普宣传--王渝生苏青在线访谈[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0d5bf01009r7l.html.2008-6-22.

[3]红网.中国互联网宽带用户总数过亿电话用户突破10亿.[EB/OL]http://china.rednet.cn/c/2009/11/23/1860293.htm.2009-11-23.

[4]潘希.应急科普:在体验中学会生存, 科学时报.[EB/OL]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7/208755.html.2008-7-17.

1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观后感悟 篇十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时常会因某些事或人产生新的想法,想法有时候一闪而过,不如写一篇感悟的文章,及时的记录下来。为了帮助大家掌握感悟的写作方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观后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观后感悟范文1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对各种突发紧急事件的发生,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了防震演习,每个班在进行班队会时,按照不定时的防震逃生演练方案进行了演练。

防震演习程序为:警报响起、各班自救、组织撤离、操场整队、清点然拉响警报,班主任听到警报迅速指挥学生不要慌乱并引导学生有秩序地逃离现场。人数、活动总结。

防震演习中,同学们能沉着冷静,用书包或者其他能保护头部的物件遮住脑袋,钻到桌子底下,或跑到教室的墙角。老师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撤离过程中,所有教师各负其责,维护秩序,使学生安全跑到操场。

这次安全防范演习,全校师生齐动员,教师准时到位,学生动作迅速,秩序良好。仅用了三分钟时间就完成了就位部署,各班按原来位置站好。

但是在演习中学生进行间有讲话现象,甚至有嬉笑现象,不够严肃认真;下楼次序与路径要进一步监管理顺,做到合理、科学,避免拥挤;个别教师逃离动作慢。

通过这次演习,我也了解了一些小知识:当地震来临时,不能跳楼,要切断电源关掉煤气,躲到卫生间里,或者躲在桌子下,因为墙壁倒塌时,桌子能为你承受重量。尽量避开玻璃,地震之后要迅速撤离,以防余震。如果在操场等室外,要离开教学楼、高压电线、跑到空旷地带。不要在加油站附近,因为地震发生时,加油站容易引起大火、爆炸。总之,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学会根据当时所处的场所和情境,采取自救措施。

我们学校经常进行演习,从而让我们了解了许多自救措施,设想一下,如果不学会自救,地震真正到来时,就会惊慌失措,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采取科学的方法自救的非常重要的。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观后感悟范文2

为了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地震灾害的`预警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在遇到地震时逃生、自救能力,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安全教育工作地要求,结合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活动计划,我校成功进行了地震疏散演练活动。演练中,从地震警报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1分20秒。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这次演练活动的成功,与学校领导对疏散演练活动进行周密部署,与师生严格按演练方案进行实地消防疏散演练是分不开的。

1、为进行这次演练活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总指挥的地震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确立了“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的演练原则。

2、演练前,学校领导根据演练要求和本校实际,预先制订了严密、确实可行的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3、学校制定严密的地震安全演练方案,让各老师通过传阅,明白演练细节,明白自身责任;同时,还根据老师对演练工作的一些提议,进一步完善演练方案,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4、结合安全教育的要求,做好安全知识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快速组队演练和让学生明白撤离方向、撤离路线、撤离到区域,为快速、有序、安全撤离作准备。确保演练万无一失。

14.防震科普知识教案地震知识三 篇十四

执教人:朱庆轩班级:三年级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进行

一 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二、教学过程:

(一)、正确认识地震 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 带给人类的危害。

(二)、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1)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 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 较安全的。另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 避。

2、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2)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 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 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

2、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 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 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 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3)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 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 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三、学生交流了解的防震知识

上一篇:9月入党申请书简单版下一篇:好友考上大学的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