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观与创业的关系(共3篇)
1.马克思实践观与创业的关系 篇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梦
在将近半学期的学习里,我们深刻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老师口中初步了解了中国梦的相关理念。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解释中国梦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简单粗略的谈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指出:实践是指人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显示的特点;同时,它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又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其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它所呈现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揭示的主要道理有:(1)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是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根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发展规律的“秘密”只能到实践中去探求,而不应当与此相反。(2)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在实践中发生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只能通过“变革的实践”,而不能停留于“解释世界”。
(3)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离开实践的争论是“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2、什么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相对于“美国梦”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简而言之,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
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如果没有中国梦,人才会流失,人心会不稳,因为这是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这包括:民主、自由、平等、以及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和权利。
3、浅析马克思实践主义观解释中国梦: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决定性条件,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髓。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基和方向,是理论能够始终源于实践、服务实践,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中国人民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就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创新中求发展。中国梦不是虚幻不实的空想,不在遥不可及的彼岸。只要我们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马克思实践主义观,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包括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不断结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中国梦就有了保障,就有了方向。
总结来说,中国梦是国人的梦想,而马克思实践主义观就是实现梦想的保障。
2.马克思实践观与创业的关系 篇二
关键词:马克思;和谐德育;德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003—02
一、马克思和谐德育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所谓的斗争、冲突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尤其是在马克思那里,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坚持了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的一贯精神特质,即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其社会和谐思想在道德教育领域也体现人本特征。是我们实现社会和谐,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源泉。
1.社会和谐是马克思和谐德育的基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一书中,他们在批判反动的社会主义和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同时,却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给予了褒奖,认为它们包含着很多“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例如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等。尤其是空想共产主义者威廉·魏特林所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马克思更是把其赞誉为“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由此不难看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不但不排斥社会和谐,而且还对社会和谐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其实,在马克思思想主要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那里,一些代表人物如康德和黑格尔等,都非常重视和谐与社会和谐。和谐与社会和谐不仅是其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是其思想理论旨归。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亦是如此,只不过与前人相比,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具有更大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马克思看来,和谐就是矛盾的同一,即事物之间的一致、统一、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等,而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匹配就是一种和谐,但是,这种和谐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迁,又会由和谐变为不和谐,为了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就必须进行改革、革命、斗争等,这就是所谓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
此外,马克思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和谐关系作了敏锐的洞见和精辟的论断。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说:“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也是人的社会。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虽然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的产物,但自然也在“按人化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成为“人化的自然界”。人、社会、自然三者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而“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主要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如道德关系,伦理关系。
2.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和谐德育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人不仅是其关注的核心,而且是其内在规定性。正是因为这一点,马克思不止一次毫不隐讳地称自己的哲学为“人道主义”、“实践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的社会和谐思想也带有浓厚的人道性。因为,社会和谐实际上就是人、社会、自然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状态。而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从类的角度,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人对人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人对妇女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类的关系中,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另外,他还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精辟论断,“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人、社会、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作了总结性论断,“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要处理好人、社会、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当人看”。道德教育的目的也正在此,在于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3.各要素整体优化是马克思和谐德育的基本要求。马克思辩证法理论认为,系统内部基本矛盾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匹配、相互适应乃是实现和谐的根本原因,走向并达到和谐状态是基本矛盾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冲突和矛盾斗争只是解决基本矛盾的正当手段和必经环节。和谐首先注重的是整体的最优化,而不是单个要素的最优化。“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从这一对德育本质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无论就其内容还是作为行为过程,都是一个系统,是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活动过程”。换言之,德育的成效如何,不仅仅取决于某几个要素,更取决于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取决于整体是否大于要素之和,而整体大于要素之和的前提是要素的和谐。当然,德育的目标指向并不是建立一个“系统”,而是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人的培育,德育的和谐性是为培育人的和谐性服务的。
二、以马克思和谐德育观为指导,构建当代和谐德育体系
1.德育目标的和谐。确定科学的德育目标是德育研究与实际工作的重要方面。高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应当遵循整个社会的德育目标和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规律,尤其是品德修养水平和品德成长规律而构建。我认为,高校德育目标可以分为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超越性目标三个层次。基础性目标主要包括大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法制、政治、道德及其它品行的基本素质,是成为合格大学生应具备的品德方面的素质指标结构;发展性目标主要指培养现代大学生主体所必须具备的德育方面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品行自新能力等,是合格大学生维护自我实现更好适应未来发展的总体现实要求,强调德质的可持续发展性;所谓超越性目标,可理解为大学生未来做准备的比较纯新的素质结构,体现高校德育的先进性要求,初步发展和形成现代公民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倾向,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世界伦理。而这三个层次是逐渐递进和逐步发展融合形成的,实现各个子目标的和谐,才能发挥德育目标的整体作用。
2.德育内容的和谐。德育内容是指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的总和。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结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德育目标和评价德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人才培养规格。这就要求各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在某些方面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一些基本的综合素质是各类人才都必须具备的,其中包括政治、思想、法制、道德和心理素质等等。具体来说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化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
3.德育方法的和谐。古人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正确选择运用德育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德育效率,而且可以对受教育者的主動性、积极性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整体构建德育方法体系,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变化,深人研究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把握德育基本方法和内在联系,理顺各种教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做到德育哲学方法、德育原则方法、德育具体方法层次间的有序衔接。因此,在选择德育方式方法的时候应强调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从强制灌输转向促进自主养成,其方式必然要求有更多的人文取向和情感色彩[4]。做到指导与引导的和谐,增强德育的情味和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及德育认识、情感和能力的全面生成;做到塑造与改造的融合,从而积极迎合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求乐的内在需要;同时还要做到经验与体验的融合,使受教育者通过实践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4.德育管理的和谐。德育的功能表现在社会性、个体性、教育性三个方面,应建立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模式,体现德育功能,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德育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德育管理效果。
5.德育评价机制的和谐。德育过程的效果如何,如何评价德育工作者工作的成绩与得失,如何评价学生品德发展的成果以及存在的缺陷等等,都需要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机制的和谐尤其要渗透动态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理念,而不能局限于以往的静态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在一定的背景下了解评价对象过去、现在的品德水平和状况,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纵向、横向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5]田克.和谐德育体系构建的意义与途径[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12).
[6]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马克思实践观与创业的关系 篇三
摘要: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真善美的涵义从古发展至今,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当今社会,真善美作为一种认识,已经发展为一种意识文化,人们弘扬真善美,也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指导。由此可见,真善美从实践中产生,与实践相辅相成,并指导实践。
关键字:实践
真善美
认识
一、真善美的涵义和意义
关于真善美的定义,一种普遍的解释是,原始的本质的真实的真诚的,利他的良好品行,美好的言行事物,多用来形容人的德操和具备良好品质的事物。
根据我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社会的实践来看,真一般解释为真实,真心,真诚,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人物的认识感受可以称之为真。善可延伸为善良,和善,善行,多是用来对人的一种评价。美,可以联想到美丽,唯美,美好,美味,是从感知和情感出发,包括艺术,美食,美景等带给人的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人们称之为美。
真善美,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优秀文化,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柏拉图曾说:“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美对人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对人的引导作用。这应该是真善美能够长久弘扬的原因之一。莎士比亚戏剧集中写道,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
将它流传到遥远的后世。的确,从古至今,很多人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复存在,而有一些人,我们至今依旧铭记着他们,他们影响我们最深的是其身上的闪光点――真善美。所以,我们学习真善美,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德行。我们弘扬真善美,因为它能够让这个世界更和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开篇设问并自答,“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个问答寥寥数语,却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可见,正确的认识对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实践的一些特性。
第一,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真善美从无形的认识和文化,转化为有形的行动,来改造世界,让世界有更多善意的举动,让世界充满真善美的行为。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着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我们弘扬真善美,我们传承真善美,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把真善美用实践的方式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用实际行动,来发扬真善美的精神,来向世人展现这种美德,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是善,美,和真。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从简单易懂的方面来理解,古时候,劫富济贫,帮助孤寡老人,流落街头的儿童吃饱穿暖就是善,不隐瞒真相就是真,举止优雅大方就是美。而现在,善不再是只从物质上帮助别人,更多的是从心灵上让别人感到温暖,真更注重于真心诚意地对待别人,美,更延伸出了心灵美。这些体现真善美的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有意义。
三、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真善美,作为一种文化方面的认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反复的实践,总结提炼出的美德,没有人们真诚美好善意的行动,就不会有真善美的文化。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们在实践的推动下,不断打破认识上的旧框框,突破头脑中的旧思想,引起认识上的新飞跃,从而不断有发现,有所前进。人们就是由于构建美好社会的需要,不断增加对真善美的认识,从而让真善美从一种美德发展为一种优秀文化。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某种认识,不是为认识而认识,最终目的还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们弘扬真善美,并不只是为了让社会大众了解这种文化,最终还是希望通过这种文化,指导实践,通过人们的各种善行,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绝不是主观感受。从古至今,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传承并发扬着真善美。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检验真善美是否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几千年实践的检验,真善美是一种优秀的行为和实践,这个认识的真理性已经得到验证并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四、实践对真善美的传承和发扬作用
认识不但来源于实践,而且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像真善美,一开始通过实践体现,人们认识到它是一个充满善意行为。而后,它才逐渐发展为一个理论的认识,一种文化。
从认识到实践,就是从精神到物质的阶段,或者说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一方面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另一方面,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关于真善美的文化,家喻户晓,而把它从认识转变成实践,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理论转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真善美存在的意义,不是作为一幅风景画高高挂在那里供人们欣赏,而是作为一面旗帜,引领人们去传承,去实践,让它体现在社会的每个角落。
很多时候,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两种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传承真善美的实践,它的真理性体现在,这是一个经过几千年检验而依旧焕发生机的行为。另一方面,它的价值体现在,这一种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是一种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的行为。
从不同角度来看,真善美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认识,它看不见摸不着,而你在生活中,却能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当你帮助一个迷路的孩子找回了家,当你把地上的香蕉皮放回了垃圾箱,当你攒钱给山区的孩子送去了棉鞋,当你在灾难发生时义无反顾投身救援,你会看到真善美的光芒照耀着你,指引着你,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人。真善美,不是一本书,不是一幅画,我们无法触摸它,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实践,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它发扬并传承下去,让它充满社会的每个角落。
【马克思实践观与创业的关系】推荐阅读:
马克思民族观与宗教观06-25
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07-04
自然与历史的关系--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比较研究09-05
马克思原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感悟06-09
马克思实践报告总结10-25
年度最热关于马克思社会实践报告07-06
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09-29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实践的要求与说明06-15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