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14篇)
1.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 篇一
初中英语组研究课总结
---初中英语 “听说课”有效教学探究
一、研究课基本情况
1、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科研“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精神,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围绕“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主题,进一步落实好新课程改革,努力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研究主题: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
3、课题与课型:《 Good manners, bad manners》;听说课型
4、研究点:英语听说课的有效教学研究
5、研究成果的预设
1)形成英语“听说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2)形成对英语听说课的评价标准
3)加强教研组建设,营造教研氛围,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6、主讲老师:蔡明
二、“六步骤”贯彻实施情况
一)选题。针对“解决问题” 进行.学情:学生两极分化较大,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说是很多学生的弱项, 他们会写单词了,会读课文了,但却不能用英语来交流,成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教情:现初中课本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对话教材,目前在英语“听说课 ”的教学当中,对学生口语技能训练还不够。.老师们在共同的反思中,产生了对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的深度思考,大家想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等的有效选择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和探讨。
二)备课
1、个人备课:作课老师个人钻研教材、拿出初步思路;其他老师也备课。
2、集体备课:相互交流,老师们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主讲老师的教学思路,提出建设性意见;全组老师集体研究修改完善,形成正式教案。第一次备课解决的问题: 三)上课 1、11月 23日第 6节在初二(1)进行了组内第一次试讲 2、12月 5日第 6节在初二(5)进行了学部范围内的研究课3、12月14日 第6节在初二(2)进行了全校范围内的研究课 四)评课
第一次评课:11月 23日第 7、8节全组在B321进行了第一次试讲后的评课
程序:教师个人自评————教师互评———教研组长点评 共同探讨了以下问题:
1、突出“听说课”的功能目标 听说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听力教学包括:语音训练;听力技巧;听力理解。它的功能是: 为其他活动做铺垫;训练听力 ;听力检测;获取信息 ;技能训练。听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为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促进听力理解和技能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标。
说的教学包括:发音; 语法 ;交际功能; 释疑技巧;文化知识。它的功能是:通过说培养语言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等;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使学生掌握应有的会话技巧;使学生掌握非语言交际技巧; 使学生了解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流畅的会话者。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解决以下问题: 1)理解和掌握听说课中的语言知识; 2)熟练掌握语言交际功能用语。
3)在相同或相似的交际场合,灵活运用所学的句型、交际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2、尝试以下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操练—输出)
Presentation阶段: 1)教师通过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等;
2)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教师以各种方法帮助
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Practice阶段: 1)机械性操作: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套用句型等;
2)意义性操作:能力拓展练习等;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达到“感性接触”;练习由易到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老师适度归纳讲解语言知识;启发学生自我归纳
Production阶段:教授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 这其实是 解决问题的过程:语言输出。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机械操练、意义操练的基础上,跳出课本,积极主动地、创造性运用语言进行语言交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流程如下:
1)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等;
2)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帮助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3)机械性操作,示范、模仿、套用句型等; 4)意义性操作,创设情境,交际训练
5)启发引导,自我归纳,认识规律 6)语言交际,拓展创造。
3、课堂上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听说活动。
第二次评课:12月 5日第 7、8节全组在B321进行了第二次的评课,学校李校长、学部秦主任参加了评课,给予了重要指导,大家一致认为:听说课基本模式比较清晰,课堂活动也比较多样化,但目标的达成度有须进一步研究。所以本次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的形式及设计的有效性。
1、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要明确,要有可操作性;
2、活动的形式要与活动内容相匹配
3、活动的内容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4、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协作精神
第三次评课: 12月14日周四第 7、8节全组在B306进行了第三次的评课,学校李校长、学部秦主任参加了评课,海珠区教研室的陈主任、初中英语教研员张老师应邀来校,与全体英语教师一起观摩了蔡明老师的研究课《Good Manners, Bad Manners》,课后参与了教研组的评课活动。
陈主任说,本节课符合听说课的模式结构,特征明显;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流畅,目标达成较高;话题鲜明,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分好坏习惯,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达到了教育作用;老师很注意语言过程:老师做示范---展开练习---分段检查,比较好地解决了分层教学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区教研员张老师说,课型把握准确,“呈现——-操练——输出”教学方法清晰;自己刚从英国回来,觉得这种模式很先进;结合新课程标准,挖掘课本深层次内容;教学环节条理清晰,师生关系和谐;活动形式多样,小组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的差距。
五)研究课活动的主要收获与经验成果
1、基本形成英语“听说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3P 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操练—输出)
2、老师们对英语听说课的评价标准已有更深的了解 听说课教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应体现其功能目标: 1)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2)课堂上师生的活动 3)学生所参与的活动量 4)学生口头的灵活运用 5)口语练习的方式
3、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在前后三轮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全组老师齐心协力,围绕预设成果积极探讨,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包括:有效的教学目标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活动确设计与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等。从课型模式到有效教活动的设计,思路一次比一次更清晰,评课一次比一次更深入,课堂也一次比一次更精彩。
5、通过教研员的指导,我们坚定了信心:在教研员指导前,我们真的有点不踏实,主要是担心研究的模式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当这种模式得到教研员的充分肯定,并给我们提供前沿的信息时,我们更坚定了信心。
六)反思
1、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是否有利于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方式)
是否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展开思维的方式?
是否有利于兼顾全体学生、减少学习分化的方式?(如何分类要求,如何为困难学生进行教学铺垫)是否受学生欢迎的方式?
2、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作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使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
3、如何进一步探索模式、走出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2.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 篇二
关键词:听说能力,独立学院,教学研究
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而独立学院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新机制,也逐渐呈现蓬勃之势。然而,我们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本科第三批次录取,相较去其它二本或一本大学,他们的基础确实较差。放眼未来,全球化进程在日益加快,社会需要的是既拥有专业技能又有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对独立学院来说无疑更是一个挑战。
中国学生大部分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但是,到头来,很多人会发现自己似乎仍然是“哑巴英语”。在面对来自英语国家的国际友人时仍然会语无伦次,沟通不畅。究其原因,过去学英语基本上都是以读写为先,听说靠后,典型的应试教育模式,分数就是保障。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听说能力的重要性,这是顺利沟通的桥梁。即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笔者通过自身15年来学习英语的经验以及在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工作中的摸索,反思,所感也深切的感受到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好的听说能力能保障交际的顺利,是我们未来工作中的一把利器。在此,笔者以实际生活中自己所处的这所独立学院为例,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听说的教学进行研究,希望能再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1 如何看待听说的重要性
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任何人学习一门语言如果只能看,只能写,听不懂也说不出,那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就必然会受到限制。像持有诸如“我是中国人,我只学汉语。”,“我不说英语同样能生存”,这种以及类似观点的人是绝对学不好英语,说不好英语的。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是走向世界的门票,也是社会对未来英才的基本要求。但笔者遗憾的发现,在每年新生的第一堂英语课上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虽然是极少数。这说明仍然有极少数人不明白英语的重要性,更没有将英语与自身未来联系起来。此外,笔者也发现,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家境殷实,从未为未来担心,不愁工作,一切都家人安排好了,更是不会用心在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上。当然,大部分学生通过身边家人朋友的影响深知英语听说的重要性,但苦于基础薄弱,无从下手。总的看来,独立学院的学生有着自己本身的特质,他们的弱点比较明显,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自信心较差,有自卑心理,更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纯正的语音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英语发音不标准,词汇基础不扎实,语流连贯力不强,欠缺扎实的语法基础。往往叫上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会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有句非常著名的谚语是:“Accuracy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fluency.”,意思是说语音的正确性要比流畅性重要得多.要说好一口纯正地道的英语必须首先要发音准确,这样才能让别人听懂,否则说得再流利,因为一句话里没有几个单词发音正确,别人也是不知所云。这往往也是笔者在听说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符合学生自身的期望。
语音的训练往往是从新生入学就开始着手。在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后,学生们在小学,中学期间的发音方式已然根深蒂固,要纠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确实是势在必行的。那么,第一步当然是从音标开始抓起,同时进行语音语调的强化训练。笔者个人认为,鉴于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语音关应该纳入正常的听说课程的学时,为期以3-4周为宜。当然,纠正并读准英语的语音语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好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这近两年教学中,学生的读音和发音都比以前准确得多,有的学生的语音语调已经有一点“洋味”了。
3 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学习手段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呈现出的特点在于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本身基础不好,就更提不起劲头了。因此,针对他们的特性,教师在组织听说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听说课堂的特点,多开展一些英语课堂活动,如建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看英文原版电影,英文话剧表演等等。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提高学生的听说欲望。笔者近两年也做了一些尝试,以今年会计专科2011级的学生为例,听说课前会有7-8分钟的presentation的时间,当然每次课限定为两组,不宜过多。对他们的要求是形式不限,可以个人,也可以以组为单位展示。如今,一学期下来,笔者发现,学生们的表现是一次比一次好,情绪一次比一次高涨,形式也一次比一次创新。通过这次展示,也发现原来班上是卧虎藏龙,有唱歌,有魔术表演,有笑话,有音乐剧,有故事,有猜谜,有游戏等等。学生们在准备的过程当中也收获了很多,有的不再害羞了,有的敢开口说英语了。虽然,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有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发音,语音语调,语速,语法等等,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他们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更是坚定了我的信心。
当然,通过这种情景似的真人展示,笔者也发现学生在说英语时很多情况下都被困在一种汉式思维下,中式英语层出不穷,因此老师更应该通过鼓励学生去英语角,背诵英文原文,看原文电影,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录像,欣赏英文歌曲等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学生平时的语言训练都是在一种理想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在实际的生活和交流中,人们的语言通常非常简练和口语化,同时也是多样化的绝对不是像书本上的那种模式化和正规化。如果总是按照课本的语言去训练,那么就会形成机械化的语言,不符合口语习惯。
4 结束语
笔者的研究只是浅尝则止,以上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要真正提高听说能力,不是就靠以上几个方面就能够完全掌握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合适的语言环境。没有这个合适的语言环境,英语口语的训练作用就会受到限制。总之,我们英语老师一定会尽力而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韩萍,朱万忠.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薪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2).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胡文仲.和胡老师谈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陈超群.中国教育哲学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陈向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2):5—8.
3.初中英语教学听说训练的优化研究 篇三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听说训 练优化教育 口语训练
英语的学习是从听开始,而后才是学。老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听说方面的训练,才能够使英语学习有快速提高的效果。英语课堂的教学是汉语式英语教学,学生们使用英语交流的时间也比较的少。所以在英语的学习方面老师注重的是读写方面的训练往往忽视听说方面的英语教学。本文以译林英语为例对初中英语教学听说训练的优化研究做简要的分析。
一、初中英语学习在听说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英语学习需要掌握四方面的技巧,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听力排在首位,可见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听力是最为重要的。听力训练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英语,掌握英语。同时听力训练也是考试的重点。初中的英语听力让学生们学会掌握听小片段的能力,进而进行问题的解答。但是英语的课程教学是汉语式教学,并不完全是纯英语式教学,学生们在听力的方面就得到大大的下降。学生们在听材料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正确的方法,很难做到材料听力是注重词汇的意思用法还是内容表达,往往会顾此失彼。加上我国一直以来是应试教育,注重的是成绩的提高,老师很少将时间放在学生们的英语听力方面的训练。
说排在英语学习技巧的第二个方面,英语注重学生们的读,却往往忽略说的训练,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式的学习,但是很少用英语去交流与表达。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简单的词汇和语句,但是不能将英语语言进行灵活性的运用,在英语的实用性以及交际性方面的训练不够,学生们的英语成绩也许会提升,但是真正的在日常生活中却不会去表达。口语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但是老师往往忽视这一点,将所有精力投注在英语的考试成绩的提升上面,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而不能真正的去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这是我国为什么在英语的教学方面投入较大的力度,但是结果却收效甚微。
二、优化初中英语教学听说训练
1.培养学生们的听说习惯。初中英语学习,学生往往会抱有很大的兴趣以及热情,老师要积极的抓住这种热情,将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的激发出来。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应该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应该注重学生们的听说训练,在单词、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运用多媒体进行听力方面的训练。
在《This is me》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们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同时认真听,并且敢于说,积极的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培养英语的听力感受,让学生们养成听读的好习惯,而不仅仅是读的能力。让学生们养成先听后说的习惯,同时英语听力的训练首先是模仿,然后是自发的理解。老师要给学生们认真的分析英语的发音,语气的使用,语速的快慢以及文章的理解等,逐步的训练学生们的听读能力,养成习惯,从而在日后的听力学习中逐步的提升自己的成绩,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使用。
2.做好口语训练。英语的学习除了听力方面的训练之外,还应该注重口语的表达。在每一单元的文章学完之后,鼓励学生们根据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一个五分钟的演讲,在这个演讲内容中,要加上之前在该单元所学到的单词、句子等,将文章的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提升英语学习的实际应用性。英语单元的学习中设计自我介绍,文化饮食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们可以采用互相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们敢于说,敢于表达的能力。目的是提升学生们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英语的日常应用能力。对于学生们的表达,老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们要认真听,然后班级要互相交流,一方面分析句子中使用不当的地方给予及时的改正,另一方面加深学生们的听说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课堂上要逐渐的将汉语式的教学转变为纯英语式教学,提升教学的兴趣以及教学能力,端来你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能力。
3.班级合作小组的建立。英语学习要注重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式教学。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一个小组4到6人,小组里面要有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小组的建立目的是在课堂上老师提问的问题,小组内部要进行交流与讨论,进行问答与对话,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小组内部也可以展开各种活动的组织,在课后组织讲故事,朗诵,猜谜语,学唱英语歌,英语文艺演出,出英语墙报,英文打字,举办英语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又可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合作小组的建立是让学生们敢于用英语交流,锻炼听说能力,与日常实际联系起来,加深英语学习的印象与方法,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英语教学要十分注重听说方面的训练,重视英语的词汇以及短语文章的理解,鼓励学生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进行口语的交流。老师也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提升学生们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实际创造性的激发。
参考文献:
[1]邢晓梅.初中英语教学听说训练的优化措施探讨[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
4.大学英语听说能力研究 篇四
【关键词】 听说能力;英语教学;教学方法研究、探索“提高听说能力”的背景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英语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需要。从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高度看,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特别是面对四、六级改革以及社会的新需求,原来的应试教育已暴露出各种弊端,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同时由于某些学校教师对四、六级考试认识不到位,把重点放到了片面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提高,造成普遍的“聋子英语”及“哑巴英语”现象。英语教学费时多,效率低,所以各方面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极为强烈。
因此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势在必行。如何提高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创新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英语听说能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在国际交往中,英语被广泛使用,已成为一种世界上相对通用的语言。因此,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针对大学英语的改革,研究提高听说能力的方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人才培养角度考虑,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外语教学的目的也应该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应用能力。英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学生应用语言的综合素质。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关心的问题。把握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听说能力的探索
3.1 提高听力能力 四、六级改革后,听力部分比例和题量大大提高,听力材料涉及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形式更多样化,这充分反映了提高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听力是决定英文水平的要件,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英语交流能力。
听的能力是在听的实践中提高的。任何理论的讲解都是辅助性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1)熟能生巧。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多听、勤听。(2)精听为主,泛听为辅,精泛结合。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有的材料要仔细听,注意用精听来提高准确率。(3)材料的选取要难易适度,并注意趣味性。(4)注重词汇量的扩大,尤其注意归纳一些词组、习语的用法;了解口语表达特点。(5)重视语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6)要学会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并忽略次要信息。(7)听力提高并非“听力”提高。它其实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即发音、词汇、词组、习语、文化思维等诸方面能力的提高。(8)增加对英美文化的了解。(9)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同时又贴近生活的一些资料,既提高学生的听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
3.2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能力的提高也是这次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的。衡量英语口语水平有四大要点:(1)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口齿是否清楚;(2)会话的流利程度;(3)表达当中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4)内容是否充实,逻辑是否清楚。
总的来说,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具体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文化导入,创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2)学生要熟练掌握口语,就必须掌握范围广阔的、基本得当的日常用语,以服务于交流目的。(3)以主题为基础的训练法。这可使说和写的训练更为有序,目的更为明确。(4)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会话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的练习中,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提问。(5)注重话题的实用性与趣味性。(6)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7)复述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将听到、看到和读到的内容经过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进行口语实践。(8)教师还可凭借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像刺激,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因材施教,还应从教材中挖掘和创新,通过不同方式把课内外口语训练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参考文献】
5.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篇五
预习词汇: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课前朗读: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2.展示新知识: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新知识;3.专项练习:对本课新知识进行专项练习,并为后面教学环节的展开扫清障碍。可采取学生个人、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以机械性操练为主。
二、听力训练1.多层听:根据听力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得到扎实有效的听力训练;2.听后说:根据听力素材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结合本课的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并为对话学习做好铺垫。
三、对话处理1.读前听:根据对话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听力训练;2.听后学:学习和突破对话中的知识点等,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使学生会造句并能灵活运用所学新知识;3.学后读:学生跟读对话、结对或分角色朗读对话,为说的开展打好基础。
四、说的训练根据对话内容和所学新知识,设计低起点、多层次的说的训练项目,遵循短句-长句-短对话-长对话的循序渐进原则,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对话内容进行部分替换等练习,逐步减少对课本现成材料的依赖,以机械性操练和半机械性操练为主,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结对练习或小组合作练习等形式。
6.运用英文电影辅助英语听说教学 篇六
摘要: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和急需提高的就是英语的听说技能。听说能力差主要归因于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和教学方法的落后。观看英文电影备受学生喜爱。英文电影是英语教学中一种教学资源。采用英文电影教学是英语听说教学多元化的有效尝试,是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文电影;多媒体;英语教学法;听说技能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是,当前中国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并不强,尤其是听说能力。笔者认为,英文电影是一种训练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良好资源,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理解、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正确有效地利用英文电影资源是加强英语听说教学的有效途径,可以很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一、采用英文电影教学提高听说能力的理论依据
(一)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
[3](270)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认为,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语言输入
必须是可理解性的。只要学习者能够理解输入的语言,又有足够的量的保证时,习得就自然产生了。输入的语言必须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因为语言习得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才会产生。
Krashen还认为,在学习者与环境之间有一个受情感因素制约的非智力屏障,他把这种非智力屏障称为情感过滤。[3](271)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它控制着受教育者对于所接触信息的输入与吸收。情感过滤假设强调了包括动机、自信和焦虑等情感因素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该假设强调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努力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因此,在选择学习材料时,要考虑难易适度、语速适中及趣味性。
(二)兴趣理论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1](248-252)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兴趣,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就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兴趣使人的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丰富,视野得到开阔,并会使人擅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6](6)建构主义强调真实情景的必要性,认为学习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社会性交互作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才能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重组原有知识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资源,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成意义建构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四)心理学研究结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由其它器官获取的信息只占6%。[1](253-258)显然,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有关资料也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同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2](213-214)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影视教学综合了图、文、声、像等现代信息技术,并和计算机程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超文本、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一并显示,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二、运用英文电影辅助英语听说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由于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的学生处在一个视觉时代,与其他教学工具和手段相比,学生们对多媒体更为敏感。与纯粹的文字阅读相比,人们更容易记住他们有多种体验的内容。包括电影在内的多媒体就提供了这种条件,在提供语言内容(声音)的同时,还提供了别的感受和体验(图像和音乐等)。
英文电影自然地融合了字幕、语音、图像、文化背景等,其信息量之大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资料不可比拟的。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充分满足了视觉文化时代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学习方式,更方便学生对英美语言文化的学习。[4](43-44)同时,电影创造了更加地道的外语学习氛围,学生可以亲耳听到人们在各种场合进行的交际言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模仿和实践,切实提高其听说能力。从认知的角度来说,把形象和语言结合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外语学习的规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学习兴趣是非常活跃的因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带有描述的电影画面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有极大的帮助。在同等的听力材料下,学生在课堂上看电影远比只是单纯听录音时的效果要好得多。尤其是电影当中的夸张动作和对白,还有相关的图片和背景材料的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理解能力。音像结合的英文电影更加全面地展示出英语的信息,它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感官去积极捕捉并理解英语对白中所蕴含的信息。英美原版电影内容丰富、艺术感染力极强,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精神的享受,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听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英文电影中的语言多是不同地理区域、社会阶层、职业、年龄的人们之间的对话,日常生活约定俗成的口语、惯用法等表达方式在英文电影中都得到了最真实的体现,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语言,是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学习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情景,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由于缺乏真实的听说环境,听说技能成为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而英文电影中的场景就构成了
最佳的教学场景。习惯用语有一定的灵活性,掌握习惯用语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在看电影的同时掌握一些习惯用语的用法,在不同的电影场景中把握习惯用语的不同意思。英文电影的故事情节取材于现实生活,内容生动丰富,影片中有大量展现英语国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工作娱乐的场景,能真实而又多方面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既具有语言技能学习的特点又具有语
[5](73-75)言习得所需要的条件,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效果。这样,学
生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接触到了纯正的语音语调和丰富地道的生活化语言,通过积极地模仿和实践,让学生理解掌握、学会灵活地使用,从而真正做到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受到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单纯传授语言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语言,必须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传统英语教学中,老师对英美文化及社会背景的讲解比较笼统、抽象,不容易被学生彻底领悟。从某种意义上说,英文原版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英文原版电影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英语民族的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包括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这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坚持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英美电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英美文化,切实提高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三、如何运用英文电影辅助英语听说教学
首先要明确的是,英文电影教学是英语课程体系的拓展,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进行认真分析,影片内容应尽量接近课文主题和主干英语课程在内容上建立起相对紧密的联系。[2](213-214)电影素材的选择对于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选择影片
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必须自主选择电影、设计活动并且编排材料。其中电影的选择是首要和最重要的一步。首先,教师要保证影片内容健康向上,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避免使用带有暴力、色情等内容的影片。如:《海底总动员》、《功夫熊猫》、《丛林大反攻》、《魔法奇缘》等。其次,教师应切实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影片不宜太难。另外,原版英文电影是学生有效模仿语言的途径。因此还要注意影片的语言特色,应保证影片有足够的、清晰地道的语言输入,以便于学生在观看时跟读模仿。如:《狮子王》、《音乐之
[8](4)声》、《罗马假日》、《公主日记》等。
此外,影片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影片能够真实反映英语国家的主流文化特征,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在考虑到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可能会发生冲突、冲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
影片长度也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研究发现,时间较短的电影或片段能对听力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而一般的影片总时长都是在一个小时以上,老师不能在课堂上不间断地播放整部电影,因为学生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选择合适的电影素材,制作个性化的课件。在课件设计中,教师可以包含多个电影片段,按照实际的教学需要把它们合理地结合起来。
(二)英文电影教学策略
1.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给学生观看第一遍电影时,教师可以隐去影片的字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对影片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影片中的经典对白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背诵一些富有人生哲理或是优美的佳句。比如,《阿甘正传》中: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I believe you make your own density.You have to do the best with what God gave you.学生通过背诵这些经典佳句,既训练了朗读能力,也有利于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比较精彩的电影人物的片段对白,反复播放2-3遍,让学生停下来跟读,模仿其发音、语调、节奏和速度。《美丽人生》就是一部很好的可以让学生模仿与重复练习的原版电影材料。教师可以选几段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让学生分组角色扮演,并在班上表演出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影片内容或某个情节,或者对主题思想、人物性格、语言、文化甚至某句给人印象深刻的台词等展开自由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且恰当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影片的内容来写观后感,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不用限定题目,评论的内容可以是整部电影,也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件事情。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及价值取向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字处理能力。
2.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电影是现实生活的浓缩与升华,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思维方式的最直观的综合反映。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观看影片之前进行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电影中的对话和情节,也可以在重要的地方暂停放映,穿插讲解英美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影片内容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视听影片的过程中注意有关文化、习俗、行为准则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视听影片,这样能让学生更加关注影片中与问题相关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从而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教师再在合适的地方点评这些问题,比较中西文化差异,让学生从影片中充分了解英美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例如:影片《阿甘正传》通过展现片中主人公阿甘从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生活经历,反映了美国社会思潮的转变,全面地再现了期间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有肯尼迪总统遇刺、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等,还有和中国的乒乓外交,以及美国社会对中国的看法。《阿甘正传》也鲜明地体现了美国个人价值观的一些变化,从这部影片中国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的地位和作用。[7](10-11)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教师不仅要利用课堂上的影视资源,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足以让学生真正深入地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课内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在一起,把英文电影欣赏与文化学习融为一体,促进学
生英语文化的构建。影片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影片的文化观念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就影片中某些文化现象或文化冲突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四、结束语
7.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 篇七
一、听说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院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改革,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宗旨, 以英语学习理论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手段, 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符合我院实际的教学新模式,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
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
(一)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的特点
听说教学新模式是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网络辅导的三位一体的体验学习模式。
听说教学新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通过掌握和控制学习过程, 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评估自己的学习结果等来体验英语学习。在听说教学初期, 教师指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 师生一起制定每单元学习目标并设计教学活动,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听说教学新模式通过实施网络教学, 改变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授课局面, 基于网络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和便利的学习条件, 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地道的英语素材, 交互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二) 新模式的实施情况
我们在2006级本科生中任意选取了4个班作为听说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班和对照班, 文科班和理工科班各两个, 启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实验。
根据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理解,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考虑到我院是新升本科院校, 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且英语基础差异较大的具体情况, 我们制订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和新英语教学大纲相配套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按照自然班在多媒体语音室进行小班面授教学, 主要训练口语和学习听力技巧。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专门的自主学习室通过大学英语学习系统进行, 同时要求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听说教学内容选用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 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突出听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新的教学模式中听说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自主学习三个阶段。在这三个教学阶段中, 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 较好地营造了体验式学习氛围,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条件的完善是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形成的重要支撑。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支撑体系主要由投影式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室、调频发射台等组成, 新建了大学英语专用网站, 购置了英语学习软件, 建设了相关的资源库。
新的教学模式下, 我院的教学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教师对学生评估等;终结性评估以期末课程考试为主, 结合口语考试, 主要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进行了全程跟踪考查, 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来分析、总结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一) 形成性评估
1. 学生自我评价
每学期期末我们都要求学生如实填写一份“学生英语能力自评表”, 该表是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一般要求的那个自评表设计的。项目运行一年来, 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查, 实验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对于每一项指标“不能做到”的人数减少了, 而“基本能够做到”“能够做到”和“能够轻易做到”的人数都程度不同地多于第一次调查的人数。这表明,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听、说两个方面都取得了程度不同的进步,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
我们还在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向实验班学生发放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意见反馈表》, 征求学生对实验班这种教学模式的意见。结果表明, 大多数学生认为基于网络的全方位立体的教学模式使他们能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英语学习和听说训练, 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明显提高, 英语听说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绝大多数学生对实验班这种教学模式持肯定和认可态度, 但也有极少数学生评价一般, 这说明, 尚有部分学生不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2. 来自教师的评价
任课教师普遍认为, 实验班学生热情高涨、学习主动、进步明显。听说课教师由于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增加了兴趣, 找到了自信, 说得踊跃, 听得投入;课上意犹未尽, 课下不忘操练;迟到、请假的少了, 上课打瞌睡、开小差、交头接耳的没有了, 积极发言、自觉完成课内外作业的多了。
(二) 终结性评估
通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在2007年6月和12月听说测试结果, 我们发现, 实验班学生听力成绩和口语成绩提高比较明显, 对照班听说成绩提高不明显;实验班听力成绩和口语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 而不及格人数明显减少。
从测试结果看, 实验班学生的听说能力明显比对照班提高得快, 并且经过近一年的学习, 学生发音较以前更纯正, 语速更快, 表达更流利, 内涵更丰富, 这是因为实验班学习环境优于对照班, 实验班是在实验室一人一机学习, 实验室资源库也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内容。
我们还看到, 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 这说明教改的效果非常好, 也说明实验班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长远来看, 他们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质。
新的听说教学模式的实施表明,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载体的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突出了新教材、新教学手段、新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新测评方式对学生听说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英语听说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听和说, 在体验中重新认识自己, 在体验中建立自信, 在体验中养成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习惯, 听说能力明显提高。听说教学新模式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使教学相长, 师生双赢。因此, 该研究成果对我院及同类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和较好的借鉴作用。
摘要:改革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随着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英语听说,教学新模式,特点,网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8.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 篇八
关键词:中职 涉外专业 听说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52-01
英语听说课程在中职涉外英语听说教材中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为落实大纲规定的“培养在口头上和笔头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材的设计中,编者既对语言的功能予以强调,又注意了语言结构的合理安排。但是,教材所提供的只是对话的文字和极有限的图片,学生的课堂操练和语言运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设法创造交际情景,便于学生在口头上和笔头上运用所学的语言。在听说课教学中,不但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应合理利用语言实验室,以此来不断地提高听说课教学的效果。
1 听说课的情景创设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交际情景的创设在对话课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过程是对进入感官进行刺激,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而运用语言实验室创设视、听、说的环境可以为在对话课教学中开展、口笔头交际创造良好的条件。
1.1 利用视听效果增强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课文中的许多情景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或体验,而文字的抽象描述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先让学生观看地震资料片段,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体验quake和shake等词的意义,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cut off和fall down等词组的用法。
又如,在学习有关音乐的课文时,与其教师大谈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和爵士乐等之间的区别,倒不如在语言实验室利用VCD(或放录音、上网寻找有关资料等)让学生鉴赏各种有代表性的音乐。这样,既可以增加学习内容的真实感,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
1.2 利用声像效果拓宽学生的交际领域
语言实验室处理视听材料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采用无声观像和画面定格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其中,画面定格是拓宽学生交际领域的较好方法。
如果要使某一畫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按下放像机的定格暂停键,使屏幕上的画面静止不动。此时,学生可以仔细观看,并有机会相互交流。例如,描述外国游客游览北京的对话课及练习中涉及天坛和颐和园的名胜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放VCD时作画面定格处理,然后与学生交谈。
2 听说课的听说并举
中职涉外专业听说课,顾名思义,听和说是重中之重。可是由于语境的原因,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听和说都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配合为学生尽可能提供提高他们听说能力的环境。而语言实验室不仅能优化学生“听”的效果,而且也可以为学生的“说”提供更为宽松的条件。在普通的教室里,如果学生对讲话的答案没有相当的把握,一般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因为他们害怕在众目睽睽之下出“洋相”,丢面子。而在语音室上课时情形就不同了。学生戴耳机,与老师和同学通过传声器进行交流,他们坐在近乎封闭的“私人房间”无需面对全班同学注意的目光,平时的紧张情绪减轻了,安全感增强了。宽松的交际环境使学生们争相把“听”到的东西“说”出来。此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通过监听、提问、个别通话或小组对话等手段,对学生的听说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控。
为了给学生的“说”提供更多的机会,教师还可以设置抢答题和智力测验题等,鼓励学生用call键使对话听说并举。
3 听说课的导入
通过这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听说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导入”这是我们采用的是问题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和实验操作导入法几种方式手段导入课堂教学。
(1)题导入法。
问题是思维的“启动器”和发出点,它能使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利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疑导课是常用的导课方法之一。
(2)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就是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感悟到教材中所应掌握的一些重要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3)实验操作导入法。
学生们普遍具有好奇心,特别爱观察,摆弄一些新奇的事物和器皿,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实验,也是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对于理科学科适用,而且在英语课堂上也同样适用。
从学习心理来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就是要唤起学生学的兴趣。导入的方法运用的好,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上出高质量的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学生分小组重新编对话,拓宽思维,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我表现的能力,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同时,可以融视、听、说(甚至包括写)为一体,优化对话课教学。“视”为对话课营造了气氛,它对视觉刺激的效果是普通课堂无法相比的。把教材中需要讲解的语言现象设置成问答题、讨论题或单项选择题等形式,可以给学生更多“说”的机会。而且教材中设置的practice多数可以处理为“说”的练习。这些“说”的活动都可以在语言实验室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操练,充分展示对话课的生机。
虽然效果较好,但仍然存在着不足,如果根据对话的内容编写适量的听力理解题,既能帮助学生熟悉与理解对话的内容,又可以训练学生听的技能和技巧,这样会更好。
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中职涉外英语专业的听说课的授课模式仍有待于创新,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专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争取不断提高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廖燕慧.创新与英语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试探[J].龙岩师专学报,2001(S1):76-78.
[2]赵玉君.浅谈突破传统模式的英语教学[J].石油教育,2003(3):57-58.
[3]陈丽霞.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1):98-99.
[4]党兰玲.英语教学应重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9-100.
[5]李春梅.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4):24-26.
[6]红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4):37-38.
[7]李冲.英语教学中的智力因素[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6):76-78.
9.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篇九
课题负责人:浙江省永康市第四中学黄艳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英语作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与国外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和大纲的二级目标与要求指出“学生能复述课文大意;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
而我们永康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创造,实现了产业发展国际化,积极拓展新兴国际市场,引导本地骨干企业利用优势产业资源,实现与国际知名五金跨国集团强强联合,完善外贸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在国外设立销售网络和研发中心,大力扶持外向型经济增长。出口总额居金华各县(市、区)第一位。永康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人才,新课程理念强调不求人人升学,但求练就一技之长。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浓厚的英语听说兴趣,能积极参与听说活动,不仅能为自己未来就业提供无限可能,也能为家乡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奠定了基础。
但目前的现状却是: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和老师们比较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大大地削弱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日常生活中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交际质量不高,交际水平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模仿背诵上,“哑巴式”英语依然存在,这与现实的要求相差太远,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初中英语口语的教学,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创新点
(一)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铺开,很多学校和老师也认识到了听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开始了这几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钟道隆老师的逆向学英语,主张以录音带上无形的声音为学习内容,以录音机和各种词典为老师,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由自已“写”出一个课本来。湖南省株洲市刘静儿老师的以听说促读写,以任务促能力--中考英语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可以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的“构建中小英听说课‘模式’,促进学生英语交际力研究” 弥补了中小学教育界对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它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于一体,由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提升到理论,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同时,研究成果中构建的中小学英语听说课模式,及学生听说能力的考评方案等,在实践中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并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课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课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做了分析和研究,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解决口语课中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有效策略。1990年8月东北师大和抚松三中共同开展关于“优化农村初中外语教学的改革实验”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交际英语教学和“介绍操练实践巩固”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实践上可以改变“聋哑”英语的现状;从理论上我们融结构法和交际法为一体,起到了“互补”作用。它更适合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
点,特别是适合于那些教学条件较差的广大农村中学。它是对结构法和交际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突破。民族学校的赵敏老师分析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说明现在学生多存在的问题: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长和教师的情况,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说明《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说明学习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训练。分条说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所需要的具体努力和自己的探索。提供了一系列听过学生听说兴趣的步骤和方法: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实施英语组织教学。发挥新教材优势,做好口语训练。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习兴趣。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语言互动。改革评测方式,布置“有声作业”等。综上所述,只有以听说为突破口,才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初中英语听说兴趣的培养及听说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是属于实践性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立脚点在听说兴趣的培养,着眼点在听说能力的提高,突破点就是听说兴趣的培养和听说能力的提高的有效衔接,寻找使学生学生愿听乐说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正确听说的策略,形成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提供的理论依据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我们要探究出合理的评价制度,让学生们在完成某个听说的任务后,能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例如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尊重。让他们理解,在永康经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能满足他们多种需求。这样,学生们才会对听说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指出,孩子对听到过的材料印象深刻,同时会模仿所听到的材料。当孩子表达他已经熟听的材料时,内心会因为有把握而放松。为了更好地表达他们所想表达的,他们会去听更多的材料。
(二)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说是口语,口语是书面语的有声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与书面语在表达方式、途径以及词汇、句法和语言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听是话语理解和信息输入能力,说是表达思想的信息输出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这四种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和大纲的二级目标与要求指出“学生能复述课文大意;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
(三)教育学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1.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的头脑里并非是一片空白。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学生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科学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
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科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2.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3.科学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当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找到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已有知识的话题,创造出真实的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听说兴趣。
建构主义观点中教师的作用如下:1.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行“问题解决”。2.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3.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尽量把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给学生,在必要的输入之后,给学生以充足的操练和输出的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在发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在适合的时间以适当的方法提出,以免因为不当的评价方式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四、研究设计
(一)设计理念
1.听说是有声表达,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能更好地引起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的听说材料的运用能刺激他们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充分调动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听说产生了兴趣,能力的提高就有了可能。
兴趣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学生为了能够在听说活动中表现得更好,会更多地了解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花更多时间模仿说话活动的相关材料。兴趣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
兴趣往往能够让人提出很多问题,同时驱动人去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人都有不懂的东西。很多都放过去了,以后就忽略。兴趣能够让人有热情去了解问题的答案,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模糊点越少,就越有信心,也具有比其他人更容易解决问题的实力(优势)。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具有兴趣的领域,人们的认识往往较多,而且也相对不容易茫然。兴趣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和重温已学知识,兴趣能够集中注意力,注意力越集中,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兴趣在很多时候就是学习的方向 兴趣的重要性就在于人们能够提出比较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很容易从专业的学习中获得成绩和成就感,兴趣让人不容易疲倦。总之,兴趣,为能力的提高铺就了通向成功的大道。
3.以听带说,在“说”这一输出活动前先进行充分的“听”这一输入活动。
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人们掌握语言的过程,总是能理解的比能表达的要多。换句话说,人们所能听懂的,永远比能说的要多;”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讲母语?为什么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到了说英语的国家很快就学会了英语?其实无非是他们有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所以我们说,学习语言,接触语言的频度比长度更重要。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母语的时候,不到一岁就已经能听懂许多话了,到一岁多时,能逐渐断断续续地说出一点话,其原因就是,孩子有机会频繁地听到母语。
所以,教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要做到“以听带说”,应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听英语,在听的基础上多说,但不必一开始就要求他们说得非常正确。
(二)研究的目标
1.形成一套培养学生听说兴趣的方法。
2.形成一套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
3..搜集一套适合培养学生听说兴趣,提高听说能力的材料。
4..让学生在听说过程中快乐学英语,在读中升华情感,获得知识,体验成就感。
5..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学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整体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了解当前初中英语学生参与听说活动的兴趣,听说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参与听说活动的兴趣的方法的总结和实践。
3.提高学生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的总结和实践。
5.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四)研究的对象
实验班:永康四中八(9)班八(10)班八(11)班八(12)班
对照班:永康四中八年级其他班级
(五)研究方法
1.观察法: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
2.比较法:比较不同学生,不同班级之间的学习情况。
3.分析法:收集资料,对之作出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研究出最受学生喜爱的天地。
4.实验法:对实验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5.个案研究法
从典型的案例处处,归纳并提升,形成具有理论含量与实践操作意义的教学策略或教学设计。
五、研究步骤
1、早期准备阶段(2009.10——2009.11)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客观分析初中英语部分学生对英语听说缺乏兴趣,读写能力不强的形成原因,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审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实施阶段(2009.12——2010.8)
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组织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行动研究,形成中期成果资料积累。深入展开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听说活动兴趣的方法以及提高他们读写能力的方法,课题组成员不定期地反馈交流研究的进展情况。
3、总结提高阶段(2010.9——)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鉴定,进行成果展示。总结出初一年级的英语学习评价方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策略,探索较为可行的提高学生参与听说活动兴趣和提高他们读写能力的教学方法。
六、预期成果形式
1.阶段性成果:实验总结、科研论文、案例。
2.终结性成果: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案例、教案集、研究带来的反思。
七、保障措施及条件分析
(一)科研基础保证:我市教科所对一线教师科研工作大力支持,给予方向性的指引。我校有一支以科教处为龙头的强大教科研队伍。课题负责人黄艳红担任八年级备课组长,永康市教坛新秀,金华市优质课二等奖获得者,曾参加浙江省名师论坛展示活动,撰写了《激发潜能 激活阅读》获得金华市论文评比三等奖,《转变观念 导好课堂》获金华市案例评比三等奖,”The sports meeting”反思与创新教案获永康市二等奖。胡笑贞老师担任校教研组长,永康市教坛新秀,担任《城郊结合部初中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负责人。课题的其他主要成员也成功担任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课题负责人,主要成员都具有胜任新课题研究工作的素质、实力和水平,这对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管理保证:
1.实行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全面负责整个课题的工作安排及组织协调等;
2.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的内容与目标设计研究任务,并及时将重要成果进行总结。
(三)经费保证:
1.课题组将向学校申请研究经费以及自筹经费设立“课题研究基金会”,用于考察学习、资料搜集、专题研讨、成果汇集等研究工作:
2.课题组将加强经费管理,专款专用,确保研究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八、成员分工
黄艳红组长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二级教师(永康市教坛新秀,金华市优质课二等奖)胡笑贞副组长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永康市教坛新秀,金华市优秀班主任)周丽荷执笔人 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永康四中八年级备课组长)
徐巧群组员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永康四中九年级备课组长)
10.英语听说的教学与学习策略初探 篇十
论文提纲:
一、概述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1. 教学策略
2. 学习策略
二、听力教与学的策略
1. 影响听力提高的困难
2. 听力教学策略
3. 听力学习策略
三、会话教与学的策略
1. 语言交际障碍及应注意的问题
2. 说的教学策略
3. 会话学习策略
四、结束语
我们知道,外语教学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即教师教和学生学。教是外因,是为学好外语提供条件,好的教学理论、教学技巧和方法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好的学习条件。但学习者是主体,是学习的内因。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者的努力程度都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成绩。在相同的教学条件下,学习者可因以上因素的不同有很大的差距。过去的外语教学研究只注意教学策略,只在教学上下功夫,而对学生怎样学的问题研究不够。然而到了本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人们开始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受教与学两大因素制约的,“学”与“教”同等重要。于是人们的研究重点从单纯“怎样教”的问题转向了同时研究“怎样学”的问题上来了。
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运用最佳教学策略的教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质,同时还能使学生得到熏陶,从而养成寻求最佳策略来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1. 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和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技巧。教师的教学效果不仅来自教师的知识、品德和心理素质,而且也同讲话的方式和技巧具有密切的关系。成功地运用教学策略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例如:我市的小学英语教学基础薄弱,中小学教材衔接不上,缺少英语语言环境,中学英语又要求听、说、读、写四项并举,加上各班级人数较多,平均每班四十五、六人,这些都给外语教学带来很大困难。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广大教师不要消极对待,而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2. 学习策略
11.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69-01
前言
大学英语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听说课教学模式改进了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广基于计算机-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新模式,将教学软件的运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成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一、实施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新型模式的依据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强调了听说能力和大学英语的实用性。因此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强调英语的实用性,积极探索实用性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已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进行,与以往笔试相比,听说部分的比重有大幅增加,占近50%,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以听说为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二、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整体思路。从2013级入学新生中,选出4个班为教改班,将读写课和听说课的课时安排进行调整,即,由原来的精读(4学时/周) + 听力(1学时/周)改为读写(3学时/周)+ 听说(2学时/周)。教材分别选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角色扮演、短剧表演等活动,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外在课下,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或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形成开放性学习环境,避免了在单纯计算机环境下的学生封闭自我学习。
2.教学模式。我校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或网络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授课。具体教学模式如下:教改班采用3+2大学英语新型授课模式,即每周3课时的读写课程(《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课时的基于计算机的听说课程(《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同时还选取1个对比班,采用的是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通过比较教改班和对比班学生的的听力成绩,可以比较出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听说课授课模式与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效果。
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强调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每个班级配备两名教师,读写与听说教师分开授课,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合作,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相互合作模式;学生建立起英语学习小组、英语学习俱乐部等多种多样的学习互动形式。学习小组七人为一组,轮流当组长,定期组织课堂讨论活动。学生在课下既可以通过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师生互动区、英语在线、英语广播进行交流,还可以两周或一月一次开展英语学习俱乐部活动,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语言沟通。
3.教学评估。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个部分。其中形成性评估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听说课教学模式中尤为重要。每学期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记录和作业(含口头和书面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行监控和评估,形成性评估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30%。终结性评估主要为教研室命题的期末考试,分为听说考试和书面考试(其中,听说考试占40%,书面考试占60%),期末考试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70%。考试形式完全采用了教考分离的方式,考试内容以语言应用能力为准,不以语法为准,从而保证了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三、我校大学英语分级合作教学的效果评价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对教改班学生进行期末水平考试,其英语听力客观题平均成绩比对比班高出0.2分;在两年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实验班的听力单项平均成绩比对比班高出近11分,总体过级率高出近1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同时,我们对教改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听说课授课模式的接受和认同情况。结果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都表示欢迎接受并且欢迎听说课教学改革。他们认为,①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听说课教学环境优越,设备先进。能够提供大量英语纯正语音听力资料,纠正发音,锻炼听力;语音语调得到很好的模仿与学习。②对话形象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张口,从而提高口语能力。③听力与口语能力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不但可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还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自主掌控听力与口语的练习时间,学习进度也由自己掌握,效率较高。实践证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对构建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可发挥实际指导作用。
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新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要全面实施这一模式,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我校试点班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日趋完善,进而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改革,使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2]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研之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
12.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 篇十二
想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 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一是网络技术在该门课程中是“绝对”自主还是“相对”自主;二是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合理设计。
一、“绝对”或“相对”自主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
(一) “绝对”自主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 绝对性是指无条件性、永恒性和无限性。绝对观念下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完全肯定和认可网络技术的作用, 否认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的能动作用、课件的适应性和上课环境的差异, 将学生完全交付给网络, 任其自由学习, 也坚信学生可以完全做到自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但教学事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 大学英语听说课与英语读写译课程完全不同, 首先, 二者所使用的教材完全不同, 读写课侧重语法和词汇以及习作阅读能力, 而听说课侧重听说能力;其次, 读写译课程师生分工明确, 课堂形式明确, 课堂效果明朗;与之相比, 英语听说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 目的在于借助于网络技术这一多媒体工具,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最后, 二者的效果评价机制也不同, 读写课程的学习效果一般通过书面考评取得, 而听说课程则形式多样, 但测试目的主要是学生的张嘴说和用耳朵听的实践能力。
那么,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喧宾夺主, 就不能给予学生真正听和说的时间, 教学效果会差强人意。所以, 很多英语教师干脆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采取网络技术“绝对”自主的方式, 倾向于给学生过量自由支配网络技术和自己学习的时间, 而自认为这就是听说课程真正的精神所在, 这样最终导致学生有太多的自由, 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 或者无法正确合理使用网络技术, 而教师因太注重学生的自由无法给予指导和点拨, 最后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网络技术完全“绝对”化。
网络技术“绝对”自主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是造成网络技术和英语听说课程相结合一度辉煌而今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 到底是给学生自由, 还是自己控制课堂?给学生多少自由?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 “相对”自主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
大学英语听说课本质上讲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 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拥有的自由是相对的, 失去教师管束和监督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会成为一门“绝对”自由的网络自主课程, 造成这门课难于管理, 难以进行, 更有甚者可能课堂氛围失控。建设“相对”自主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 可以解决大学英语听说课陷入僵局的局面。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之所以能够从“相对”自主转为“绝对”自主, 根本的基础在于英语听说课程的两个特殊因素。一是学习共同体的制约因素。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网络学习, 学生永远不是在进行孤立的学习, 而是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 共同掌握知识、发展技能以及解决问题, 随之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二是网络学习环境的制约。学习环境是和学习系统有关的整个世界 (马宪春, 周速, 刘巍, 2005) , 学习环境是学习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生的支持系统 (庄科君, 贺宝勋, 2009) 。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的能够支持其进行自主英语学习的外部世界包括自主学习的工具, 如学校为学生配置的装有统一课件的电脑、群体交流的氛围 (这里指听说课堂上的共同学习同学和授课的英语教师) 还有各种交流规则, 如课堂纪律和各个学校不同的规章制度。当今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该课程对网络技术的使用中“向左走”或者“向右走”的问题, 如果对网络技术使用过少, 无法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联系听和说的能力, 有悖于大学英语听说课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根本精神;如果使用过多, 会出现学生滥用网络技术, 无法精确管理学习进度和课堂秩序的问题, 会让该课程成为一门绝对的网络自主学习课程。
因此, 要想将大学英语听说课的优势最大化, 应发挥群体和网络学习环境这两大制约因素, 将大学英语听说课建设成“相对”自主的网络课程, 不然该课程就无法进行突破性的建设。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设计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课堂设计关键要点为:培养学生兴趣, 注重学生参与;注重语言课堂学习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的课堂设计既要遵从英语听说课堂设计的关键要点, 又要有体现网络技术的新特点。
(一)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设计中的学生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 网络工具给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开拓了新的视野。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语言教学, 可以给学生提供集图像、声音、文本于一体的语言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 从而积极地、主动地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设计中的学生具有新的特点。
1. 利用网络教学环境, 可以确立学生在大学英语听说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网络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教学进行科学的设计, 将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 把枯燥的英语听说训练融入到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中, 形成一种全新的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 还可以拉近学生与真实场景之间的距离[1], 使得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网络教学环境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进行英语听说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切实地帮助他们提高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使得学生不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 而是学习的主体。
2. 利用网络教学的交互性, 可以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教学可谓丰富多彩, 学生如同置身于广阔的英语舞台, 语言学习氛围极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利用丰富的课件进行授课, 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 还可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分组进行英语辩论、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等, 让学生面对真实性的问题情境, 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网络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进行听说训练和提高的同时, 可以训练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动手能力、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英语能力的各个方面, 听说读写译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影响的。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听说课内容多样、形式活泼, 可以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能力训练。
(二)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设计中的教师
英语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听说课堂的设计中也同以往有着很大的角色和能力上的不同。“学生由单一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积极、主动的知识探究者、发现者。师生关系也转变为对话、合作, 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彼此讨论与学习”[2], 借助于网络技术的优势, 教师可进行如下的操作:
1.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在线作业。
由于网络技术的同步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提供给学生平时应该掌握的听说知识点的信息和作业信息。
2. 教师可以进行在线考试。
考试是对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情况作一阶段性的评定。对于学生来说, 考试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促进更佳学习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评价系统生成对所任课班级的听说知识点掌握程度及问题解决情况报表, 并对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供改进意见。
3. 教师可以开展论坛答疑。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 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通过在线论坛答疑, 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的主题, 促进知识意义的建构。答疑情况可以通过学生请教的问题数、浏览问题解决的次数, 以及提供解决方案的次数等信息, 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主动学习的参数。
4. 教师可以在线自主学习记录及自测成绩表。
依托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的强大功能, 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的上网情况 (登陆时间、次数、点击内容) 、学习进度 (学习单元、完成情况、正确与否) 等信息都被记录下来, 而任课英语教师可随时调阅查看和输出保存,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这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网络技术环境下听说教学课程设计能够较大幅度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网络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而生, 现在正逐渐成为现代教育, 尤其是英语学习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形式, 促进了英语听说教学的进步, 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果在英语听说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 必将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作用, 使我国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摘要:网络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改革, 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累累硕果。由于英语听说课的特殊性, 英语教师采用“绝对”自主的听说课方式还是“相对”自主的听说课方式是决定二者是否有效结合、成功与否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堂设计作一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宪春, 周速, 刘巍.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辨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1) .
13.论高职公共英语听说教学改革 篇十三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以及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听说教学法和交互式教学法的理论指导提出高职院校可以尝试进行以听说为主的教学改革,提出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互联网资源等开展听说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听说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高考的毛入学率已达90%多,高职高专院校基本已经收底所有高中职高毕业生。新形势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带来新挑战新问题,需要广大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共同探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1.1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现状
2002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职业教育走过了蓬勃发展的十年,如今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实训设备前所未有的先进、师资力量空前强大,而其招收学生的文化基础却普遍不如过去几年。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平均都在40分左右,生源中还有比例逐年扩大的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和从职高考入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比高考学生更差,只停留在初学者阶段。所以目前高职学校的学生听不懂英语课并不罕见。如此情况下,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相对复杂的英语文章,写各种英语应用文体,通常班里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跟上教材的深度,对多数人来说偏重阅读的高职英语课堂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收获。因此,需要改革目前的英语教学方式,应该缩减英语阅读内容,改为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的英语课堂教学,以适应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出现的新情况。
1.2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
传统高职高专的英语课通常是教师按照教材每个单元按部就班的传授学生听说读写四个内容。鉴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多数教师会自动将课本的听说部分变为阅读来讲解,阅读内容通常只是讲给班里基础较好的学生,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上阅读课基本是听不懂。听力本是比较容易讲解的内容,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比如期末考试都没有听力部分;上年纪的英语教师不会使用电脑制作课件等等,多数教师会略过听力。对于高职的英语写作来说,即使教师付出九牛二虎之力讲解写作,由于学生的词汇和基本句式的储存量都相对较少,能写出一篇应用文的学生都是凤毛麟角。种种现状使得写作几乎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高职的英语教师仍然在给学生讲这样的内容。理论依据
源于上世纪40年代初为美军培养战时翻译人才的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其代表人物结构语言学家L.Bloomfield认为,语言学习应该听说先行,之后加入读写。学习语言首先要懂得语言的结构特征,在具体操作上应最先给学生系统的传授系统语言发音,再传语言的基本语句结构,之后对基本句型辅以大量口语训练,句型练习成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控制下开展操练活动。它强调用模仿和重复来学习对话,要求在句型教学的基础上讲授语法知识,通过大量重复的语言练习使学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交互式教学法(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旧金山大学语言学院院长H.Douglas Brown,他提出语言是交际工具,学习语言最终是为了实际交流。交互式教学法强调语言课堂应以对话为主,应该注重培养交际能力,也被称为交际法或功能意念法。它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提供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教材,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应围绕语言功能的特定任务而展开。高职高专英语应改成以听说为主的授课方式
3.1 充分利用基于视听的课件制作开展听说教学
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手段也日益现代化,广大高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前进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推进教改。十多年前PPT制作走入课堂,为枯燥的黑板粉笔课堂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如今PPT绝不是只为学生演示一张张幻灯片,它是集音频、视频、图片为一体的教辅工具。通过互联网上搜索下载,它可以为课堂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和信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能够利用各种影音截屏、截图、剪辑软件筛选自己想要的英语视频,在以听说为主的高职英语课上,教师可以使用PPP教学模式,首先知识呈现(Present),用很短时间教授课本知识,然后配合教材知识点,用PPT播放教师所选的电影剪辑、情景对话、视频教程等视频。视频剪辑最大的优点是给学生的眼和耳同时输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地道的发音和配以有具体情境的对话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的真实使用。之后练习(Practice),教师再次播放音频视频剪辑,学生模仿视频发音,甚至包括肢体语言等,再分小组练习、记忆、互相纠错。最后展示成果(produce),代表学生向全班演示小组或个人学习成果,教师还应收集一些适合学习话题的图片,让学生以回答教师问题、小组对话、情景配音、旁白配音等方式。这样上课学生的视觉听觉一直被教师引导,知识呈现生动直观,内容丰富,语言真实逼真,大大优越于教师主讲的传统课堂。
3.2 利用学校局域网开展教学
新世纪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规划,10年间教育部和财政部先后评出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和100所骨干院校,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许多高职院校都安装了校园网上授课系统,英语作为一项大学科更是备受重视,许多学校都安装了英语局域网上教学软件以及学生课后网上自主学习软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服务日常教学,在采用局域网的英语课堂上仍然可以采用PPP教学模式,开展英语听说授课。网络教室里可以实现不干扰其他同学进行分组对话、原声模仿练习、人机对话等一系列自主学习,同时网络教学可以自动分析出学生的语法、发音错误,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可以说基于网络的教学设施及教学软件改变了过去教师主讲的课堂模式,在英语网络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督促着,而网络这个中介物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同时也为学生呈现出不同于在普通教室内学习的e时代感觉。
3.3 实行分层次教学
不同地区考入同一学校的学生常常由于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不同英语能力也差异很大,所以在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学习提出统一要求显然并不合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该在学生入学后对英语进行摸底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再在同系内对学生进行分班,尽量使水平接近的学生分在同一班内,这样更容易有针对性的开展听说教学。没有可能以班为单位分层级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同样应该分层次展开教学,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完全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教师给予更多用英语交流对话的机会,任命他们为小组活动发言人,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应该每节课特别安排10分钟左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真正应该以听说为主,并且按照在二语习得教学理论中阐述的按照英语习得顺序来帮助学生学习。Schumann等人经过研究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有自然的发展顺序,这个习得顺序不会受到学习者和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和Jean Peccei提出的儿童习得英语的14种常用语法的发展顺序基本一致,广大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尝试遵循这一顺序教授基础差的同学。对于基础较好并喜爱阅读的同学,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英语阅读选修课来满足这部分同学的需要。结语
以听说为主的英语课堂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对高职教材以及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口语表示能力、备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广大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共同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Jack C.Richards,Theodore S.Rodgers.《语言教学流派外
14.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 篇十四
从人类语言的发展来看,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与书面语在表达方式与途径以及词汇、句法、信息密度和语言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从认知角度看,听和读是话语理解和信息输入能力,说和写是表达思想,是信息输出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就这四种能力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四种技能,谈谈笔者自己的见解。
一、听力培养
听力是识别和理解别人说话的能力。在英语学习乃至人类交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形式,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力可归纳为五点:
1.教给学生语音、语法的规则,并让他们记住一定量的词汇;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3.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教学,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也要注意听;
4.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也就是英美人的语音、语调;
5.鼓励学生课余收听合适的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
二、口语培养
口语是有声的语言,是言语的输出或释放过程。说是在听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听和说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形式却截然不同的行为过程。英语说的技能大致包括语音语调正确、词汇运用合理贴切、语句结构符合表达习惯、言语反应和应变能力敏捷及语言表达简练等因素。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听带说,以说促听,听说结合是提高口语水平的关键环节。
2.改善英语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说的愿望和自信,从而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开辟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夏令营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缓解学生的焦虑,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教师要善于引导,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个信任与期待的眼神,一次真诚的表扬,都是降低焦虑感的妙药。
4.讲究纠错的艺术。对学生的错误要有宽容性和科学性,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不能立即打断,进行纠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后怕心理。
教师应捕捉学生表达的闪光点,并采用鼓励、间接、幽默等策略,尽量让学生自行纠正错误,避免挫伤学生的热情和欲望。
三、阅读培养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五级的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理解课文的词句:(1)整句阅读,利用上下文把握新词和难句的意思;(2)利用词的构成,猜测词的意思;(3)从词典中查阅新词的意思;(4)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句子的意思。
2.分析文章的结构:(1)找各段的主题句;(2)说出各段的大意或要点;(3)指出文章的转折及转折词;(4)指出文章前后情节的关系。
3.摘录文章常用的词汇、词组、警句、重要内容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4.对读过的材料作评价。对读过一篇文章都应写出简短的评述,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对文章的看法,这样,既练习了写法,也可以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还有助于对课文的复习、理解、消化与记忆。
5.帮助学生选择难易适中的课外阅读材料,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四、书写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根据图示写简单的文章、写日记、写信等。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必须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事可叙。
2.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活动时,也应该进行由易到难的练习。
3.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
4.要求学生多练习写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是历年中考、高考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式。
5.指导学生进行网上交互活动。电子邮件是开展网上英语交流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6.同学互评法。其做法如下:在完成初稿后,学生不必把初稿交给老师,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人组或四人组,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传阅作文、提出意见,并讨论修改方案。通过互评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加学生的“读者意识”,使每个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
【研究生英语听说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高中英语听说课的课例研究11-08
英语写作教学研究10-19
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07-14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08-27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09-07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09-21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研究10-3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06-27
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07-14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