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10篇)
1.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一
2015城乡绿化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专项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1.资金基本情况(资金设立的时间、设立依据、用途)。根据市财政局2015年部门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我委专项资金项目分为城区绿化、李村河张村河河道整治、浮山综合治理土地租赁及市政道路整治资金等4大类,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工作。主要依据:《市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15年有关园林绿化项目奖补办法的通知》(青建城字【2015】24号);《市政府领导批示事项转阅通知单》(M1P20141098);《关于张新起市长现场调度千万平米项目确定事项责任分解的通知》(青建督分解【2014】16号);《市城乡建设委关于四零一医院院墙开放项目建设方案及工程投资有关事宜的批复》(青建城字【2015】19号);《市城乡建设委关于92330部队绿化提升项目建设方案及工程投资有关事宜的批复》(青建城字【2015】18号);《市城乡建设委关于文化公园景观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方案及工程投资有关事宜的批复》(青建城字【2015】20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桥下空间和道路整治工作会议纪要》(第141期);《市城乡建设委关于调整下达2015年部分城建项目奖补资金计划的通知》(青建城字〔2015〕149号);《市城乡建设委下达市南、市北、崂山三区政府浮山使用补偿费用资金计划》(青建城字
-1- 【2015】48号)。
2.绩效目标。
专项资金投资建设项目主要绩效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结合部门职能,统筹绿化、河道、市政道路整治、浮山管理等相关工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建设工作。
(二)专项资金安排项目基本情况
1.安排项目种类、项目数量、项目承担单位等。
专项资金项目按照市财政局2015年资金支出预算,主要分为城区绿化、李村河张村河河道整治、浮山综合治理土地租赁及市政道路整治资金等项目。2015共有18个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红岛经济区政府、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
2.各项目绩效目标。
因专项资金投资建设项目较多,多数项目分实施,因此项目绩效目标不同,为方便对比,各项目绩效目标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中逐条写明。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专项资金整体评价结论 1.专项资金实际到位和支出情况。
2015实际下达支出预算资金50000万元,支出 -2- 43138.93万元。
2.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或未完成原因分析。
专项资金项目从立项到执行结束均依法依规,监管到位,各项目资金结报及时,绩效完成情况较好。18个项目均已完成绩效目标,其中,17个项目已竣工或完成资金奖补,1个项目(杭州支路第五泵站改扩建工程)正在按计划分组织实施。
(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
1.92330部队绿化提升项目,项目承担单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代建单位: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500万元,预算执行数495.75万元(含调剂13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工程竣工,完成审计。绩效目标完成。2.道路绿篱整治工程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3600万元,预算执行数35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考核。绩效目标完成。
3.桥下空间整治工程,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2040万元,预算执行数192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3-(2)绩效目标:完成考核。绩效目标完成。4.双山绿化改造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北区政府。(1)预算安排数200万元,预算执行数2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考核。绩效目标完成。
5.四零一医院院墙改造项目,项目承担单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代建单位为: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2000万元,预算执行数1734.14万元(含象龟馆项目预算执行110万元、调剂34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工程竣工,完成审计。绩效目标完成。6.太平角滨海步行道贯通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政府。(1)预算安排数500万元,预算执行数5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工程竣工。绩效目标完成。
7.文化公园景观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承担单位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代建单位为: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660万元,预算执行数461.94万元(含调剂28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工程竣工,完成审计。绩效目标完成。8.浮山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4- 市北区、崂山区政府,三区建设单位分别为市南区城市建设局、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社区)办事处、崂山区金家岭生态保护开发办公室。
(1)预算安排数3000万元,预算执行数3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资金支付及考核。绩效目标完成。9.浮山土地使用补偿费用,资金使用单位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1500万元,预算执行数1389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资金支付。绩效目标完成。
10.市政道路大中修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5000万元,预算执行数5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资金奖补。绩效目标完成。
11.市政道路和背街小巷整治项目,代建单位为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2500万元,工程款已支付90%,决算报告未下达,尾款未支付,预算执行数为0。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工程建设,绩效目标已完成。
-5- 12.河道整治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政府,建设单位为各区河道主管部门。
(1)预算安排数2000万元,预算执行数2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实施李村河中游、大村河上游、板桥坊河下游、张村河上游、河西河、郑州路河、昌乐河等过城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或截污治理,改善城区河道水环境。绩效目标完成。
13.海泊河流域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代建单位为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3400万元,预算执行数3400万元(含调剂150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结合渔船清理实施挡潮闸以下河段清淤和施工便道清理外运,组织工程验收移交。绩效目标完成。
14.李村河、张村河下游景观环境工程,代建单位为青岛市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6600万元,预算执行数约5050万元(含调剂1656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基本完成绿化工程建设,完成道路工程建设,完成再生水工程建设。绩效目标完成。
15.李村河、张村河下游综合整治工程,代建单位为青岛市 -6- 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8000万元,预算执行数约6016万元(含调剂3300万元用于2012-2014年绿化专项缺口资金),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挡潮闸建设;完成河中渠(阎家山段、穿铁路段、穿黑龙江路段)建设;基本完成绿化工程建设。绩效目标完成。
16.环湾绿道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红岛经济区政府。
(1)预算安排数3000万元,预算执行数3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完成资金奖补。绩效目标完成。
17.停车场建设奖补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政府,建设单位为各区停车场建设主管部门、崂山风管局。
(1)预算安排数2000万元,预算执行数2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2)绩效目标:建成10处以上停车场,建设停车泊位不少于5000个。绩效目标完成。
18.杭州支路第五泵站改扩建工程,代建单位为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1)预算安排数3500万元,预算执行数3472.1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专项资金。
-7-(2)绩效目标:完成主体工程。绩效目标完成。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为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依据《青岛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186号市政府令)等相关文件,市城乡建设委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专业机构,委托专家严格进行技术审查,并依据预算资金及时安排、合理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圆满完成2015年专项资金项目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征地拆迁滞后等客观问题,易导致项目建设工期延后,极少数项目的年初计划目标及预算执行情况达不到预期状态。
(二)改进建议
建议已申请到项目账户的资金,限额结转下一,可及时用于来年拨付资金。
-8-
2.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二
一、就业资金绩效评价内涵分析
(一)评价目标
绩效评价主要是有效采用数理统计、运筹学原理等多种原理,结合相关的标准以及程序,对财政支出过程中产生的效益以及业绩进行定量统计,从而得出公正、准确的评价。财政绩效评价能够保证就业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同时提供有效的监督,能够将税费有效转化为优质的生产力。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属于政府为促进就业工作执行的一种服务。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为就业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通过不断推行就业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可以满足政府阶段性发展战略,从而提高政府预算资源分配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绩效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通过就业资金绩效评价,能够对相关人员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能够提高资金支出的合理化以及高效化,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最大化的就业目标。
(二)评价功能
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1)导向功能。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为政府部门提供了预定目标,通过就业目标的指引,为政府就业工作提供有效制约以及保障,有助于积极就业政策的贯彻实施。(2)鉴定功能。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有多种判断与确定功能,例如是否达成目标、优劣程度以及水平高低等。绩效评价可以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然后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得到评价结果[2]。(3)改进功能。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级能够引导政府就业主管部门获得反思,从而不断促进自身状态的完善,从而促进其不断发展。(4)激励功能。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能够引导政府就业主管部门获得提高的动力,为反馈信息机制提供良好的支撑。(5)管理功能。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能够对就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控以及规范。
二、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设计有缺陷
在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中,需要首先确定评价指标。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绩效指标评价指标设计上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指标维度、宏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三方面。就业专项资金支护绩效评价的指标一般具有财务与业务两个指标维度,其中,财务指标作为最根本的目标,衡量资金应用的效益以及安全性,业务指标则属于一种最终产出,衡量就业工作的完成程度。我国不同区域的地方就业市场有差异,增加了绩效评价的难度。单一的财务以及业务指标,无法满足就业工作的需求。设计的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化以及平面化,评价缺乏梯度,无法适应专项资金考核的需求,同时无法适应人群对资金的不同需求。另外,指标设计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以及不稳定性。
(二)数据收集难度大
地方政府制定的就业专项资金具体办法、策略具有地方性差异。《济宁市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指出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含劳动预备制培训生活费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扶持公共就业服务、创业奖补以及省、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支出等。就业专项资金的用途比较广泛,在数据收集上具有一定的困难性[3]。而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必须要建立在基础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上,充足的数据是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数据搜集的准确性会对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产生直接的影响。针对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专项资金以及相关扶持政策资金投入等相关资金都应该纳入到绩效评价范围,从而实现对资金支出的全面评价。
三、强化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资金监管绩效评价模式的公开性
绩效评价工作组应该适当公开绩效评价结果,保证公开公正,提高公众对资金支出的信任度,为就业资金的运作阳光化提供良好的支持[4]。财政部门应该有效结合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分配、资金监督等多种工作,通过建设委托代理机制,对相关部门提供激励作用,促进评价机制的公开公正化,产生有效的约束力。
(二)有效建立信息反馈及优化机制
就业扶持政策制定者应该对政策实施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关注,计算其实施的效益,并根据就业专项资金流向判断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从而提高政策的有效应用性。通过委托第三方的方式,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从而不断促进就业资金运作机制的完善。在提供就业服务时,必须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从而准确把握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就业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促进资金结构的合理化以及优化,从而促进公共产品以及服务的均衡化发展。
(三)加强对就业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
监督部门应将监督关口前移,对补助资金的监督应由下拨资金的事后监督前移至资金下拨之前监督,这样可以把可能形成的资金流失现象控制在资金下拨之前,有效的节约资金,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通过审查资金管理部门是否进行专账核算,自身是否有挤占、挪用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弥补自身经费、发放资金补贴以及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检查资金监督机制运转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套取、骗取就业专项资金等问题;检查就业专项资金实际使用中申请手续是否齐全、资金拨付是否及时等问题,检验相关政策制定的操作性,促进资金管理实行规范简化的运作程序,进一步提高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理念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1)建立有效的责任问责制,通过对就业专项资金的问责制的建设,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评价财政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有效发挥问责制的激励作用。同时,建立责任的追究制度,避免资金浪费等情况的发生,从而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以及责任,建立人本思想。(2)绩效预算。与传统预算不同的是,绩效预算有效融合了成本效益、投入产出、目标管理等基本理念,比较强调产出。在资金预算工作中,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展开不同的预算分配,促进了预算方法的创新,也是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通过更新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促进公共部门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促进公共管理的深层次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地方政府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存在评价指标设计有缺陷、数据收集难度大问题。为了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水平,主要可以采用提高资金监管绩效评价模式的公开性、有效建立信息反馈及优化机制以及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理念等多种方式,从而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工作的优化。
摘要:为了解决严峻的就业形式,地方政府逐渐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主要采用职业培训、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对失业人员和新增就业群体的扶持力度。我国的就业专项资金支出上缺乏系统绩效评价,存在严重的低效益运用现象,对我国地方政府就业扶持政策反馈以及优化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结合济宁就业专项资金支出政策以及相关工作,分析绩效评价在就业专项资金支出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策略,以期为相关地方政府的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绩效评价,再就业资金,财政
参考文献
[1]李洁雯.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为例[J].会计之友,2012,03(03):57-58.
[2]吴华萍,吴明芳.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分析--发现范式的应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02):78-81.
[3]曹欣,王涛.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为例分析[J].中国外资,2013,06(02):96+98.
[4]刘安长.关键绩效指标设计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以某市义务教育支出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3,06(05):30-33+39.
3.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三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环保支出增长迅速。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作为一种审计监督形式,在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方面被寄予厚望。文章试图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整理,为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的研究提供有力借鉴和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134-02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专门针对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不多,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多包含在环境绩效审计、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绩效审计之中。
1.1政府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视角
房巧玲等(2013)根据资金使用主体和去向的不同,将环境保护支出分为环保部门财政支出和环保项目财政支出两大类,认为包括环保部门在内的各政府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即应着重从财经纪律、分配效率、成本效益等三个方面对绩效进行评价(Word Bank,1998;Schiavo-
Campo&Tommasi,1999;Allen &Tommasi,2001;OECD,2001)。杜林子(2005)的研究表明,澳大利亚的公共支出绩效考评指标是依据之前制定的部门绩效设计的,包括部门事业发展目标绩效指标和部门产出绩效指标。另外,根据环境绩效评估标准ISO14031,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组织内部的环境绩效指标(EPIs)和组织周边的环境状态指标(ECIs)。组织内部的环境绩效评估指标又可再细分为管理绩效指标(MPIs)及操作绩效指标(OPIs)。
1.2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的标准
1993年,美国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PRA),从法律的层面规定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要求。GPRA规定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对其决策、工作进行评价,为政府的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估提供了依据。2001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中将环境绩效审计的标准分为权威性标准和非权威性标准,权威性标准的来源为法律或政府政策规定的、或被审计单位必须遵守的绩效指标,或实现经济、效率、效果等目标的措施,公认机构颁布的普通遵循的准则和职业实务规范;非权威性的标准来源为类似单位采用的绩效指标或措施、学术研究资料、外部专家和最高审计机关设置的相关指标。
1.3政府环境绩效评价的方法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第15届大会的代表们认为,环境方面的专业技术必须在政府环境绩效审计中得到有效运用,这些技术的获取途径包括邀请专家开展培训、招收新的专家进入最高审计机关或利用别国最高审计机关职员的专业知识进行联合审计等,代表们一致认为完善环境审计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最高审计机关之间相互交换有关技术评价标准和环境审计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资料。此外,代表们认为环境技术委员会应当考虑向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织织成员推荐几种可行的审计方法(杨丽,2010)。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1997)指出,项目分级评估工具(PART)已经成为美国环保局(EPA)对环境保护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最重要工具之一。PART提倡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分析,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对项目的绩效和管理进行评价,传统的PART包括项目目标、战略性规划、项目管理和项目效果四个部分。另外,Millar A(2001)指出,逻辑框架法(LFA)作为项目的评估工具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这种由美国国际发展署在1970年提出的项目开发工具,直到现在都被广泛的运用在项目考核评估中。Environmental Pr-
otection Agency(2008)在一份结果公告中提到,Office Of Insp-
ector General在2003年对EPA的绩效考评中,应用了平衡计分卡法(BS)。依照BS法的框架,对环境类公共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估从绩效目标影响因素、为完成重大任务而增加的财务负担、内部管理和运作等4个方面进行。杨玉楠等(2011)研究指出,费用效益分析法是目前美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环境类项目评估手段。
2国内研究现状
2.1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视角
何芹(2009)针对目前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中的主流两大类指标,即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提出质疑,认为两者的独立运用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建议采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来衡量真实的绩效。袁广达(2007)建议以货币方式作为计量单位,从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视角,考察资源耗费、环保成本等方面评价绩效。并且参考《循环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使用效益、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环境保护管理的监督以及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等维度评价环境保护的效益。黄溶冰等(2012)从真实性、合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回应性6个维度来定义绩效,并且对每个维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贾卉(2013)建议可以运用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三个方面对环境保护财政资金绩效进行评价。
2.2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刘晔、窦国栋(2007)以山西省污染防治资金为例,强调制定了农业与资源环保资金与项目的效益审计标准的重要性,建议将标准划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其中,定性标准主要包括人大批准的部门预算、健全的法规和管理制度、是否有利于发展的根本标准以及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等;定量标准主要包括计划概算指标、部门或行业绩效指标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等。何芹(2009)指出,评价标准是判断和衡量环境审计对象真实合法、环保公平以及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尺度,它主要包括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颁布的环境标准、绩效指标的具体标准等。刘长翠等(2007)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问卷结果显示,69.39%的被调查者参照其他行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标准,18.37%的被调查者将监管人员的主观判断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
2.3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刘晔、窦国栋(2007)以农业与资源环保效益审计为例,认为效益审计分析评价的内容复杂多样,应该采用一套有效的技术方法全面、深入的进行审计评价,例如价值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程亮等(2012)在其构建的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评估模型中建议,对项目效果层次的评估可选用系统分析、专家评议、文献调查法、横向对比法、费用效果法等;对项目影响层次的评估可以选用规制对比法、有无对比法、先后对比法、横向对比法以及系统分析和专家评议等方法。杨玉楠等(2010)认为绩效的评估适宜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评价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是否满足保障环境保护规划可持续运行的需求。袁广达(2007)认为环境效益评价中,可以运用“因素量化法”把一些与环保资金相关的非计量因素进行量化,并且按照其影响和重要程度进行排列,进而运用“对比分析法”与有关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以便得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论。王爽(2012)建议环保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可以选用沃尔评分法、模糊数学分法、综合指数法、因素分析法以及方案比较法等,并且举例说明了沃尔评分法和因素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2.4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模型
endprint
房巧玲等(2000)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环保项目财政支出评价模型。模型涵盖了作为一个系统的财政资金运作的全过程,绩效的评价作为行之有效的系统反馈回路,由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分别为关注环境保护支出系统运作转换过程的指标——合规性、环境保护支出系统输出的指标——环保的效果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万寅婧(2012)以江苏省节能减排(重点污染排放治理)专项引导资金为例,基于逻辑框架法构建了包括从投入、管理、产出和效益三个方面在内的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模型,并且对应模型的三个方面构建了有三个级别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程亮等(2013)运用逻辑框架法从投入、产出、效果和影响四个方面构建了包括评估内容、评估指标、评估信息来源、评估方法在内的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评估模型。孙童等(2007)分析评价了河北省省级环保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该办法坚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环保专项资金的项目实施内容和功能情况、资金保障情况、经济社会效益情况以及实施管理情况建立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张芳丽(2007)认为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设计了相对系统的、涉及资金使用过程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袁广达(2007)借鉴《循环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从环境保护项目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环境保护管理的监督以及社会效益综合评议等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李强(2012)将模糊综合评判法运用到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中,首先使用德尔菲法、文献调研法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一套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主要观测点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基于此构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综合评价体系。
3结语
国内外学者对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中不少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广泛采用借鉴其他学科经验、提倡使用种类丰富的评价方法、初步建立起评价标准和模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就目前的审计实务要求来看,理论研究仍显不足:第一,评价视角不明确,大多的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研究视角。鉴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视角对环境改善的效益进行评价,难免会产生表面化、不全面的评价。第二,评价模型不全面,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重视经济效益,设计了很多财务指标,虽然涉及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评价时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衡量。第三,评价标准不统一,特别是在国内,评价标准随意化特征明显,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晓丽.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述评与展望[J].会计师,2013,(11).
4.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四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为推动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2017年8月18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我市设立了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2017年11月14日,经市政府批准,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印发了《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支持的范围、标准和条件等。按照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通知》(长财建指〔2017〕245号),市财政下拨的项目资金合计2800万元,共支持了30个项目。
2017年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的范围包括:
1.循环经济支撑项目。列入2017年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支撑项目,且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优先予以支持;
2.园区循环化改造。支持园区与循环化相关的补链、延链和产业共生项目,咨询信息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以设施共享、资源整合与共享为重点的园区整体循环化改造等; 3.其他循环经济发展项目。重点支持一二三产业循环型项目、资源回收利用、循环型社会建设项目、节水节能改造、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项目。
(二)项目绩效目标。1.项目绩效总目标。
通过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推动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的建设,加快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的步伐,确保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验收,到2019年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循环型社会体系基本建成,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较为完善,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发展提质增效,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链接的循环模式得到广泛应用。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通过30个循环经济重点支撑项目的建设,提高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实施推进,资金及时下达到项目单位,并做到专款专用,项目单位针对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有序地开展了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总体情况较好,绩效评价情况优秀。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强化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实施效果,确保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提高专项资金对项目的引导作用,同时通过绩效评价,总结资金管理的经验,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支出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
评价原则:实事求是、公正公开。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表。
评价方法:采用查看资料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绩效目标、执行情况、执行效果,从项目文件中收集数据;再进行实地评价,从项目利益中确定访谈对象,包括项目的管理人员、实施人员、项目受益者及参与项目备案、决策、实施、管理的行业专家。通过询问、核对、勘查、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获取绩效评价业务需要的基础资料;对工程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现场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测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1.前期准备。
成立绩效评价小组,下发通知,与各园区产业部门、区县(市)发改局积极对接,要求其认真组织项目单位开展绩效自评,提交自评报告、绩效评价表及相应附件资料。2.组织实施。
对各园区、区县(市)以及项目单位提交自评报告和绩效评价进行了认真审核,并对项目现场进行了核实查看。3.分析评价。
通过审核资料和现场查看,结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执行中的具体情况,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绩效总目标进行分析,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按照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的通知》(长财建指〔2017〕245号),市财政下拨的项目资金合计2800万元,已全部支付到各项目实施单位,到位率100%。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2017年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共安排项目30个,总金额为2800万元,具体为:湘江新区3个350万元,长沙高新区2个170万元,长沙经开区1个50万元,长沙县2个200万元,望城区4个260万元,浏阳市8个960万元,浏阳经开区1个80万元,宁乡市6个420万元,宁乡经开区2个230万元,开福区1个80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制定了《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来管理该专项资金,资金支付均以财政资金直接支付方式由市国库集中支付给各区(县市)财政,支付范围、标准、进度、依据符合规定。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根据长沙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长循环办〔2017〕1号)和《关于做好2017年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长循环办〔2017〕2号)的要求,我委组织各国家级园区(含湘江新区)、各区县(市)发改局按照申报流程及规定进行申报,通过项目单位公开申报,园区、区县(市)初审,部门复审,专家评审,领导小组审定、网上公示等环节,最终共有30个项目获得市级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共计2800万元。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严格按照《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建设项目与申报项目保持一致,督促项目单位完善组织机构设施,把控人力、资源、建设、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1.项目经济性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本项目预算金额2800万元,实际到位金额2800万元,实际使用金额2800万元,实际使用金额与预算金额持平。(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
本项目预算金额2800万元,实际使用金额2800万元,占预算资金的100%。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1)项目的实施进度。
各项目均能按照进度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均能按期完成目标,根据项目计划和经费预算,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2)项目完成质量。
根据项目计划和经费预算,细化任务,合理配置资源,建立项目控制管理机制,规避项目风险,确保了整个项目的质量,项目完成质量较好。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项目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有利于我市循环经济产业项目的建设,扶持产业,并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净化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衍生出一个庞大,有发展前途,能够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利民利国产业和培育出一大批有雄厚实力的科研团队和企业。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有力地提高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等方面的满意度。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2017年我委实施的30个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总体评价是:项目科学合理,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监管到位,项目完成较好,项目质量较高,运行保障有力,污染排放达标,各项效益明显,群众反响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次专项资金自评结果为“优秀”。
六、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以后预算安排、评价结果公开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既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又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使绩效评价结果得到合理应用,建议应将此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七、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主要经验做法:一是规范管理专项资金。制定了《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7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关于做好2017年长沙市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等三个文件,严格遵守资金拨付程序,确保专项资金拨付到位,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机制,项目申报时对项目现场和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核实项目真实性,确定是否符合申报要求和范围;项目实施进程对项目进行认真督查,提交资料和现场检查相结合;项目完工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要求项目单位提交了验收资料,出具了项目验收报告。存在的问题:一是财政支持项目资金额度不多,作用有限。2017年市本级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共计2800万元,分别拨付至30家企业。企业自身投入的资金与获得的财政支持相比差距过大。二是项目的跟踪检查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实施管理的情况在极个别地方依然存在。三是个别资金拨付不够及时。项目资金从市财政拨付到区县(市)财政都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但是有些区县(市)财政拨付拖沓,严重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降低了项目实施效益。
建议: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市级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额度。全面落实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措施,大力支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的发展,强化政府引导力。二是强化项目的后续管理,对项目后期效益表现优良的项目,积极扶持并争取持续投入。项目后期效益表现差的项目,分析原因,及时纠正改进。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生态环境上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建议加大循环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
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省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报告 篇五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的乡级小学,也是一所县级“德育示范学校”和“文明校园”。学校承担着来自幸福村、四部村、阁山村、十部村、三吉台林场、新青山林场、三三一部队、绥棱县种猪场、马场等地学生的教学任务,服务半径约15公里,覆盖人口约l5000余人。现有22个教学班,有学生758人名,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均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学历达标率100%。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多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县都名列前茅
(二)、项目基本性质和用途
为贯彻国家政策法规的迫切需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为提供给幼儿一个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能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我园在2012年对幼儿园的教室、卫生间、厨房进行了装修和改造,并添置了一批教学设备和幼儿教玩具。
(三)项目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项目设定目标包括:
1、装修教室300平方米、幼儿卫生间90平方米;
2、购置幼儿玩具和教学设备一批。
二、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项目预算安排资金20万,已纳入2012年省财政项目和预算并全部到位,项目总实际投入20万。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资金到账时间2012年10月12日,于2012年11月2日采购,项目总投入资金20万,其中:教室、卫生间、支出10万元,购置教学设备和幼儿玩具支出10万元。
(三)、项目组织情况
根据幼儿园环境设置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和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经园务委员会讨论确定了以上项目,为了保证项目质量和项目成本,我园通过多方比较最后确定施工方和供货方,项目完成后,由本园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四)、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为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我园专门制定了《项目资金的使用规定》,所有项目资金的使用都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的使用规定》和我园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厉行节约,避免浪费,使项目资金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为保证项目质量和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每个项目实施前我园均与乙方签订项目合同,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项目绩效情况
我园的项目绩效目标基本完成,总体评价为优。具体如下:
1、经济性: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经费支出,实际总支
出未超出预算。
2、效率性:教学楼和礼堂的装修改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有效性:通过对幼儿园教室、卫生间,添置一些教学设备和教玩具,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能符合当前幼儿教育的新要求,让孩子们在新的环境得到健康发展。
4、可持续性:通过本项目装修改造,改善了教学环境和活动环境,在使用空间及环境创设的可变性方面,都顺应当前学前教育要求,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2013年继续采购幼儿玩具,、装修礼堂的100平方米,打水泥路面180平方米。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
1、经验
完善相关制度、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才能使项目在有限的资金中顺利进行和保证质量。
2、存在问题
因为资金有限,制定项目时未能做到整体维修,以及排污的更换.3、其他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无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五、绩效自我自评工作情况
通过项目的实施落实,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幼儿的全身心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成长空间,成就孩子们童年的幸福和快乐。项目综合评价为:优
省级专项资金项目绩效报告
6.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六
提高国家经济运行质量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扩大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核心部分。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绩效审计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西方发达国家对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都着重于公共资金的节约,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其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有双重性:一方面向立法机构提供政府部门绩效保证,另一方面提出建议促进政府部门优化管理。目前,我国在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较多的部门项目方面,对绩效审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山东省审计厅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逐步提高绩效审计在审计项目中所占比重,到2012年所有适合的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来看,专项资金涉及资金量较大,且涉及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社保、科技、教育等多个行业和领域。专项资金是财政预算专门安排的有关部门单位依法自行组织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性资金。其资金使用如何,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果,直接影响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因此,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来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保证专款专用,主要是落实经济决策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应围绕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使用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进行审计。包括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是否符合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分配中是否体现了成本效益原则,安排的农业、科技等法定支出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如2008年审计署开展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查处了挪用和虚报多领水污染防治资金5.15亿元、少征、挪用和截留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36.53亿元的问题。
一、国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对于绩效审计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保证绩效审计质量的基本要求。充分借鉴国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一些成熟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绩效审计来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绩效审计在国外政府审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于各国经济水平和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审计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有所不同,因此各国制定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也有所区别。
(一)西方发达国家评价标准体系
1、美国
早在上世纪40年代起,美国就率先开展了大范围的绩效审计,检查政府的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关注政府运作的经济性和效益性。到2005年,美国审计总署90%以上的审计项目都是绩效审计,其审计范围涵盖一切公共资金使用领域。美国绩效审计取得的显著成绩,所指定的规范和准则,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绩效审计的开展。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中规定,审计人员有责任采用合理的、切合实际的、与绩效审计目标相关的标准。评价标准的来源包括:法律、规章规定或被审计单位确立的目标;被审计单位建立的政策和程序;技术标准;专家意见;以前的绩效;同行业的绩效(多是同行业的平均指标);私营部门的绩效;先进组织的最佳实务等。美国政府审计标准对政府部门的效率作了一个归纳,认为政府部门的效率包括:在采购方面要有健全的程序;对设备和机器进行正当的使用和维护;避免重复工作;避免无效工作;避免人员过多;使用适当的经营程序等。
针对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美国审计总署还制定了七条公共部门绩效审计测试与评估标准,对难以量化的标准提出了“优先实践”概念作为衡量标准,并实行金额化法。绩效评价标准是建立在以下七个方面基础上的宏观和微观标准的统一法规标准、行业比较标准、政府审计标准、州政府标准、效果标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标准和可接受的管理条例。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各个项目时其标准均是以上述七项为基础。
2、加拿大
加拿大采取的“综合审计”的现代审计方法,与美国“3E”审计内容相仿。1978年,加拿大注册会计师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发表说,绩效审计适用于各级政府,从此绩效审计全面开展。后来在“3E”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审计和公平审计,把“3E” 拓展到了“5E”。加拿大审计署要求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制定相应的审计标准,《效益审计指南》规定绩效审计标准必须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理解性。审计标准的来源可以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认可的专业机构制定的标准,如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制定的标准;被审
计单位制定的标准;公认的好的实践标准;其他组织实施类似的审计标准;审计署以前的工作经验等。其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制定的或者议会硬性规定的效益考核衡量指标、经营目标及经营责任是绩效审计所参照的主要审计标准。
在具体的绩效审计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和分别确定相对应的审计标准。审计机关首先认定被审计单位已采用的绩效评价标准,如果认为其具备合理性和完整性,直接将其作为审计标准;如果与审计目标不一致,则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专业机构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后直接制定审计标准。
(二)对我国的启示
1、重视相关法律政策。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和确定,是绩效审计的关键,发达国家对此都以审计准则或指南的形式进行了规定。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绩效审计指南指出,绩效审计的两个基本问题是:公共机构是否在以正确的方式行事,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情。判断是否正确的依据就是执行政府决策,达到政策目标。因此,他们在选择评价准时,都将一会的决定和意图、相关的法律、政策放在首位。
2、充分借鉴被审计单位自身的绩效评价标准。在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沟通讨论显得尤为重要。而被审计单位衡量自身工作成果的标准可以作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重要来源。
3、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国外绩效审计注重评价平准与审计目标、审计环境的一致性,忌讳生搬硬套。比如美国在绩效审计中遇到难以量化的标准时,建立了“优先实践”概念作为衡量标准。
二、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用来衡量、考核、评价审计对象经济效益高低、优劣的尺度,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依据。《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着力构建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认真研究,不断摸索和总结绩效审计经验和方法,2009年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而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涉
及面广、资金量大、专业性强,这项工作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已进行的绩效审计案例有限,所积累的经验有限,就目前现状来看,其审计评价标准制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评价标准的制定缺乏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在《宪法》和修改后的《审计法》中对绩效审计有所涉及,但没有出台专门的全国统一的关于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导致评价标准的制定缺乏法律保障。
(二)评价标准过于简单
目前,我国绩效审计停留在合法性和合规性阶段,目前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存在一定局限性:财务指标多、非财务指标少,综合性指标多、单项指标少,原则性指标多、量化指标少,缺乏预警指标等。绩效审计标准对“经济性”和“效率性”运用得比较多,而对“效果性”应用却相当少,对于专项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公共参与社会影响等公共服务概念几乎没有涉及。
(三)评价指标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项目的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领域的不同,决定了每个绩效审计有其不同的特征和目的,难以制定统一的操作指导标准,降低了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同时,审计部门未出台权威的可供参考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各地审计机关在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时,一般自行设计评价标准体系,因此评价标准缺乏横向可比性。
三、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建议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基本限定和要求,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绩效审计作出评价的标准,是提出审计建议、得出审计结论的依据。评价标准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成败。
(一)设计评价标准的原则
评价标准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评价标准不应受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的影响,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并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2、可操作性。评价标准应符合每个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既不超前也不落后,易于操作,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相应标准,得出客观、合理、被审计单位认可的审计结论,提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
3、可获得性。评价标准必须易于获得,使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相关性。评价标准应与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关,评价结论应与专项资金审计目标、专项资金使用单位或被审计项目需求相关。在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收集和审计评价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
(二)设计评价标准的要求
一是在评价标准体系的设计上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评价被审计单位或项目。二是短期标准和长期标准相结合。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GDP 增长短期绩效指标,又要重视长期绩效指标,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结合。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政府预算、计划的具体指标,业务规范、经济技术指标,以及效率和效果的有关相对量指标相结合。四是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结合。通用标准是不同行业、不同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实施效果的整体评价和横向对比分析,专用标准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专项资金的不同特点而制定的。
(三)评价标准的具体制定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必须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特点选取适当的评价标准来进行绩效审计。在此基础上,按项目所属行业和财政资金的专门用途,以相似性进行归类的办法积累评价标准,逐步探索和完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应包括:评价资源占用的标准;评价管理活动的标准;评价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标准;衡量专项资金使用部门的绩效,服务工作量和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等。还要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不同方面。常用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有: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国家、省市关于本行业的政策规定;经批准的专项资金预算;公认的或合理的实务标准;被审计单位自行制定的标准,如可行性研究报告;利益相关方的标准;预算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合同等。
对财政专项资金如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农业等,产生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可将财政支出导致的直接后果与政府确定的最终目标对应起来,以宏观效益评价标准为主。如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不仅要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支农项目建设的质量,还要评价项目建成后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农民的满意度。无论是经济类还是非经济类评价标准的数据采集,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判断等形式来实现。对于难以量化的又有重大影响的标准,可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估量赋值。
7.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七
随着我国总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投入教育的专项资金数额也逐年上涨,这为优化国内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我国学校教育水平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由于教育专项资金的划拨数额增长较快,使得很多学校原有的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在的发展,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降低了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形象。
二、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一是良好的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可以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作为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良好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可以促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低质量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评价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加强学校教育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是良好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可以提高教育专项资金的利用率。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对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果进行绩效评价,可以确保教育专项资金用在了该用的地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校对教育专项资金的利用率。此外,对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绩效评价,也有助于减少一些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以维持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
(1)不少学校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就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分重视学生的教育结果,而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管理问题,其中以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问题最为突出。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的学校片面地认为只需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取得一个好的教育结果就可以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但是殊不知,由于忽视了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使得学校在财务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校的公众形象。此外,由于对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过差,从而导致教育专项资金得不到较好使用,最终可能会导致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2)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对于那些已经认识到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对于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性的学校来说,另一个阻碍其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就是学校内部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机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审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相关的部门都没有真正参与到财政专门项目的相关管理工作中去,如项目的立项、资金的预算、项目所使用的资金审核等;而大部分资金的使用都是由项目负责人自行管理。如此就导致了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明确的监督、管理工作。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控制过程,从而导致不少项目的资金报销、使用时出现混乱。如有的项目资金使用过多,而有的项目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展。
(3)仍然存在专项教育资金被侵占和滥用的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仍有部分学校不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而把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其他项目;甚至有的学校为了避免出现申请到的专项资金没有使用完而上交的情况出现,就使用教育专项款开展一些完全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如组织教师集体出游、聚餐等。这些专项资金被滥用的情况都极大降低了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4)教育专项资金的预算申报与预算执行严重脱节。目前,我国有不少的学校为了彰显自身的科研水平,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从而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申报项目,并且在前期对于项目的审查及其宽松――有的项目不达标但仍然给予通过,立项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在资金预算的申报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可能会导致部分项目的资金不足而有的项目资金过于充分等情况,出现了预算目标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另外,由于专项资金的预算申报就已经存在了不少的问题,那么,后期的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四、加强我国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建议与措施
(1)提高学校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提高学校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学校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基础,是确保后期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向学校负责人宣传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绩效评价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让各级学校负责人明确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对于学校、老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其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学校负责人(校长)应该充分发挥“领导者意志”,以上级带动下级的形式,提高下级管理者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最后上层管理者应鼓励项目负责人学习相关的知识,这样有利于他们项目的开展,同时也可以对上级部门的工作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2)建立健全的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因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的资金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用于老师和学生的项目工作资金逐年上涨,这就使得许多学校原有的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有的教育资金管理要求。因此,学校就有必要对原有的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创新。由于很多学校在这方面还缺乏相关的经验,所以作者建议这些学校可以向其他已经发展出科学、完善的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的学校借鉴,积极吸取别人的好的地方,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
(3)对资金预算编制、申报、执行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对各个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确定各个项目实际可能用到的资金多少;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增加部分资金以确保资金的充足性,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另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到实处,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府逐步增加投入教育的专项资金数额。教育专项资金的大量投入使得我国各级学校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随之出现了专项资金管理以及绩效评价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质性的建议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现存问题,改善建议,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宋文平.关于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财政监督,2014(15).
8.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八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建议
一、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不断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成为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从近年来的财政支出结构看,财政专项资金所占的比例日益提高,各项专项资金的设立和使用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如何考核和评价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促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实现“有效供给”和有效使用,则是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绩效评价价值取向直接受到财政专项资金继续管理目标的影响,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是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主要目标,其有利益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且能保证资金的安全及效益。但是,在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管理的时候,开展绩效评估目标并不十分明确,在某种意义上是限于专项资金总额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绩效评估的随意性增大。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长期以来一直是行政命令式的布置检查,难以引起评估者和被评估部门的足够重视,以至常常使评估活动没有真正起到通过评估促进政府部门提高绩效、改善管理、改进不足的作用。
3.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缺乏法律保障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主要通过改革现行的管理模式,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从而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地发展。在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内容、评估的价值取向等都很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和自发性,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方面的不完善和规范性差等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对策
1.提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虽然绩效评价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年,但绩效管理作为一项新业务,财政部门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以及其他绩效管理参与者也是认识模糊甚至不知其所以然,只管分钱、要钱,不管项目绩效。因此开展绩效管理业务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要培训财政内部人员,也要培训财政外部人员;不但要培训绩效管理理论,更要注重实务操作培训;不但要学习绩效管理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更要注重将先进经验与本地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推动本地绩效管理工作。
2.绩效管理机构的完善
目前,我国省市级财政绩效管理机构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行,从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要求看,一些专项资金项目涉及到所辖的县(市、区),而一些县(市、区)级财政部门内部没有独立的履行绩效管理职能的机构,绩效管理的职能只是挂靠在某一职能科室,这给幵展市级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因此,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角度看,县(市、区)一级财政有必要建立独立的绩效管理机构,也为县(市、区)级财政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3.健全监管机制
上级监管部门要专门针对专项资金制定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检查是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对任何行政事业单位都具有威慑力的专项资金检查方法,要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优势,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检查,完善检查模式,形成规模效应、震动效应,进一步规范检查程序,包括事先选择哪类专项资金进行重点监督检查,本次检查的侧重点及工作方法。要制定专项资金监管操作指南,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监管程序,提高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4.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
目前,我国各地对已到期、任务已完成和失去政策依据的专项资金予以取消;对部分个人补助及运转类专项资金不再作为专项资金;对同一主管部门管理的多个专项资金,在部门内部进行减压,原则上一个部门不超过3-5项,职能单一的主管部门合并为一项;对使用方向相近的专项资金,按照资金管理权限、申报渠道不变的原则,打破部门和财政内部管理处室界限进行整合,重点对产业发展、科技、文化、节能、物资储备、商贸流通、人才、城乡居民医保等专项资金予以归并。将归并后的专项资金以目录的形式发文明确,作为今后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和项目征集的依据,确保专项资金规范管理。
四、结语
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等直接受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影响,其管理越有效,其使用效率和效果也越好,且还能防止财政出现腐败等现象。当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相关措施的实施及完善,将来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加兵,张红,王锦.行政机关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7).
[2]徐守讯,林惠.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管理与监督探析[J].财政监督,2006(5):23-25.
[3]张文丽.浅谈财政支出绩效监督[J].金融发展研究,2009(5):56-58.
[4]李辉.关于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使用问题的研究[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2(08):12-15.
作者简介:
9.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九
为确实做好2017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宜章县财政局关于开展县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和绩效监控工作的通知》(宜财绩字[2018]46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单位组织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评价小组采取座谈等方式听取情况,检查专项资金有关账目,收集整理专项资金支出相关资料,并根据各部门(股室)报送的绩效自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我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专项概况
2017年我单位狠抓重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根据我单位的工作职能和职责、按照项目资金的使用内容和用途,本单位项目资金支出主要有房屋建筑物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采购、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修缮及其他基建支出等。
这些项目为持续性、常年性项目,资金来源为年初财政预算或年中财政预算追加。通过这些专项工作的开展,改善了学生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二、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我单位2017年项目支出决算为150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支出66.2万元(其中:中小公租房4.53万元;中小综合楼13.61万元;中小厕所4.62万元;中学周转房41.36万元;畔头食堂2.08万元)、办公设备购置1.9万元(购中心幼儿园志高净水器1套)、专用设备购置11.4万元(购中学实验室设备购置5万元;中学及中小食堂厨具6.4万元)、基础设施建设18.6万元(其中:中心幼儿园绿化、悬
浮地板文化墙5.3万元;中小文化墙1万元;中学花池4.4万元;欧联小学蓄水池4.9万元;周家小学水井3万元)、大型修缮44.3万元(其中:中学家属楼改造18万元;中学校门口及门卫室维修等12万元;中小学生宿舍1.89万元;承启小学地面硬化6万元;中学、山上、中小及幼儿园围墙维修6.41万元),其他基建支出7.6万元(属中心幼儿园附属工程支出)。以上专项资金收入、支出相等。
项目所有开支均按照我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资金的使用严格把关,整个项目的运行完全按照我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县委县政府及财政的有关规定执行。单位内部不定期进行抽查,严格人员作风,不存在违规违法的问题。各个项目资金使用与具体项目实施内容相符,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都已按照计划完成,未逾期。
三、专项组织实施情况
我单位专项工作均已于2017年完成,完成了年度绩效目标。所有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均按照我单位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建立了工作有计划、实施有方案、日常有监督的管理机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效能得到了提高、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好评。
四、专项绩效情况分析
我单位2017年专项,从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到财务管理、项目产出、项目效益,6项二级指标得分都很高,总分达到96分。
1、项目立项(12分):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设定的绩效目标合理,绩效指标细化、明确、清晰、可衡量。
2、资金落实(8分):资金落实到位情况良好
3、业务管理(9分):管理制度健全、制度执行有效、项目质量可控。
4、财务管理(20分):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合规、财务监控有效。
5、项目产出(28分):项目完成率100%、完成及时率100%、质量达标率98%、成本节约率98%。
6、项目效益(19分):项目实施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较好,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及可持续影响力也较好。
五、基本经验及主要做法
做好项目实施的跟踪检查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能实现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予以充分肯定,对进展缓慢,预期绩效目标较差的项目,及时进行协调和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工作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六、意见及建议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手段,用新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
2、按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效益考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宜章县迎春镇学校
10.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篇十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xx年度农田建设专项共安排财政资金6258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农田建设补助资金349810万元,省级财政农田建设专项资金276000万元(含发改渠道建设任务配套资金)。20xx年1月,省农业农村厅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资金跟着任务走,1-6月组织各地开展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评审及批复等前期工作,一并将绩效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
以上所有资金全部用于我省20xx年度37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含高效节水灌溉26万亩),包括全省14个市州124个县市区(管理区)。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资金分配情况。20xx年省级层面对农田建设补助资金按照资金跟着任务走的原则进行分配,年度任务采用因素分配法后,按每亩统一的投资标准下达资金。农业农村部下达任务指标后,我们迅速制定了分配方案,于20xx年1月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20xx年8月,根据按因素分配法分配的任务情况,我省将资金全部下达到县市区。
2.资金安排情况。20xx年度农田建设专项共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625810万元,实际到位62581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4981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76000万元。我省在省级预算中专门设置农田建设专项,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按每亩600元以上安排预算;同时,20xx年专门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0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后管护,引导市县建立工程管护长效机制。
3.资金执行情况:20xx年,湖南省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全年预算数为625810万元,执行数为403647万元,执行率64.5%。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全年预算数为349810万元,执行数为279877万元,执行率80.01%。
4.资金管理情况:湖南省财政厅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湖南省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xx〕26号),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支出范围、建设内容、分配和下达时间要求、资金使用和管理要求及绩效评价与奖罚机制。通过专项资金办法明确了全省各市区县农田资金使用方向及使用要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在省资金管理办法基础上优化制定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健全了项目资金支付手续。落实项目公示制度,项目建设期间,项目实施单位需对农田建设规模、工期、财政资金数量进行公示,邀请项目区乡镇有关部门、群众代表到项目区进行工程质量、数量的监督。施工期间,监理工程师现场进行监理,农业农村部门农田建设技术人员跟踪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到项目现场进行检查,形成政府监督、第三方公司监管、群众参与的多方监管体系,确保了项目的建设质量。项目资金投入有事前预算评审,事后结算评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xx年,我省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的总体绩效目标是统筹整合中央和省级资金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7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建设26万亩。截至20xx年6月底,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实际完成370万亩建设任务,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全面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任务。
共改良土壤359万亩,整治塘堰(坝)6932座,小型拦河坝883座,泵站487座,衬砌渠道8113公里,配套输变电线路6.8公里,修建机耕路4387公里,生产路179公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补齐了田间灌溉工程短板,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包括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截至20xx年6月底,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实际完成370万亩建设任务,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全面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任务。
2.项目验收合格率。截至20xx年9月30日,已完成验收项目验收合格率100%。
3.任务完成及时性。下达年度项目建设任务目标后,20xx年1-6月,组织各地开展了项目选址、初步设计编制及评审等工作,7月底完成项目实施计划批复,于9月底水稻收割后开工建设,到20xx年底,工程建设进度达到80%左右。截至20xx年6月底,全面完成项目建设。
4.财政资金亩均补助水平。我省在省级预算中专门设置农田建设专项,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按每亩600元以上安排预算。20xx年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76000万元。同时,鼓励和引导市县加大农田建设财政投入,足额承担了地方财政应分担的投入并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20xx年,我省农田建设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亩均投入达到1600元以上。
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统计,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得到了提升,土壤改良359万亩,新增机耕面积123万亩。新增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为:粮食46293.62万公斤,油料4653.28万公斤,其他农产品2734.28万公斤。
6.田间道路通达度。通过年度项目建设,项目区田间道路通达率得到有效提高,其中平湖区达到100%,丘陵区达到90%以上。
7.耕地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工程措施外,还综合采取施用有机肥、酸性土壤改良、绿肥种植、深翻耕等多种措施,有效提升了耕地地力,促进了耕地质量等级的提升。
8.水资源利用率。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324.79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196.82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年节约水量39567.2万立方米。
9.受益群众满意度。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量175万户,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680.7万人,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96252万元。根据随机开展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占比超过90%。
10.主要效益。一是加快实现“藏粮于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许多昔日的“望天田”、“斗笠田”、“冷浸田”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机械化”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不仅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为“藏粮于地”奠定基础。二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普遍有所提高,项目区次田变好田、劣地变沃土、一季变多季,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提高了现有粮田复种指数和产出效率。三是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干又干不了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加快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技术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强了小农生产经营组织程度,提升了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拓展增收空间,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为实现“藏粮于技”夯实基础。四是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据测算,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平均每亩可新增粮食产能100公斤左右,带动农民增收200元左右,成为各地保障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受益的坚实基础,为农民致富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建设任务繁重。从长远建设需求来看,我省农田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不高、田块细碎化等问题,未来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20xx年以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部分已建高标准农田存在建设标准低、工程已老化、设施不配套、地力在下降,抗灾减灾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农田使用成效,迫切需要开展改造提升。从实施难度来看,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待建设地块位置相对偏远,建设成本不断提高,建设难度不断增加。从工作要求来看,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还要同步承担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耕地质量提升、科技推广、上图入库等任务,都是硬指标。从自然灾害影响来看,近年来我省遭受的洪涝灾害较多,特别是有些丘陵山区的项目工程设施自然损毁率较大,灾毁农田修复任务比较重。
二是投入压力较大。从建设成本看,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持续攀升,一些丘陵山区建设成本更高。目前,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投入,亩均约1600元,在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刚性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市县财政普遍困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投入较大幅度增加难度不小。
建议:一是对于机构改革前各部门投入标准、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的项目区,应打破建设年度、区域限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纳入改造提升,真正的实现集中连片治理,发挥项目整体效益。二是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自然资源条件、农田建设需求等因素,适当提高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标准,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三是在中央层面加强整合,采用统一管理模式,使项目实施更加高效。
四、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及公开情况
我们着力加强绩效自评工作,按照统一部署,各地均按要求开展了绩效自评,且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公开。特别注意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我们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了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围,出台了《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对成效显著的县市区按该县市区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5%予以奖励,同时,评价结果还作为下一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实行奖优罚劣。
五、主要做法
(一)坚持“一体化”推进,健全统一高效新机制
一是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领导实地调研督导,分管领导经常研究调度。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全省十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乡村振兴考核等重要考核内容,对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县,按中央和省级财政年度农田建设资金的5%予以奖励,推动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二是统筹整合。省级层面将中央预算内高标准农田投资及建设任务进行统筹,真正实现了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考核、上图入库的“五统一”管理。三是突出重点。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首要目标,重点布局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将任务向产粮大县、双季稻区和制种基地县倾斜。
(二)加强“多元化”筹资,构建建设投入新格局
会同省财政厅下发建立健全农田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的通知,鼓励引导各地撬动多元投入,20xx年亩均投入达20xx元左右。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省财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方向,按每亩600元安排预算,今年安排资金27.6亿元。将市县财政投入作为资金分配、激励评价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市县共投入财政资金超10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创新支持方式,依托土地流转机构、国有企业、村级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等连片流转土地,充分利用新增耕地指标、土地流转溢价、租金等收益作为贷款,吸引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20xx年,全省共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15.5亿元。安仁县由村级组织集中流转土地,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在今年年度任务2.75万亩之外,融资2亿元建设6万亩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达到3000元以上。三是加大整合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农业项目引导作用,统筹可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农业特色产业园等农业项目资金,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田建设投资。
(三)注重“特色化”发展,打造示范引领新模式
分区域推进田块整治,开展耕地质量提升、智慧农业、绿色农田和数字农田建设等示范。在平湖区,以“规模化、智能化”为导向,实施小丘改大田,示范推广智慧农业新技术;在丘岗区,以“机械化、标准化”为导向,局部挖高补低、调整田型、修筑田埂,配套地力提升、节水灌溉、田间道路等工程;在山区,以“生态化、田园化”为导向,实行小田和梯田整治相结合,配套建设土壤培肥、小型水源及农田防护等工程。通过示范区建设,有效提升了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对抛荒耕地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达到了建一片、成一片、带动一片的效果。
(四)实行“精细化”管控,彰显规范管理新气象
一是建好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建后管护、评价激励等制度办法,深入开展“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工程质量年”活动,推行“政府监督、专业监理、群众参与”的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质量管控。二是把好关键环节。在工程设计方面,编制农田建设工程设计典型图集,提高设计实用性、标准化水平;在工程招投标方面,制定《湖南省农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编制《湖南省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施工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全面实行电子化招投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工程施工方面,推行人脸识别电子考勤,加强对施工单位主要人员的履约管理,严格实施环节管控,严把工程质量关。三是防好风险隐患。与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协同联动,组织开展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检查,大力整治违规串标围标、转包分包等行为,通过第三方监管、全过程造价咨询、跟踪审计等方式加强监管,确保项目资金规范运行。开展已建项目“排查整改”和安全生产“大排查”行动,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及时消除隐患。
(五)着眼“长效化”利用,探索建后管护新路径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推荐阅读:
政府资金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总结报告范文07-16
资金绩效评价报告07-09
资金管理专项自查报告09-21
2020学校专项资金自查报告09-08
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08-30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成效考核报告10-24
关于专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10-02
省级节能专项资金项目申请报告提纲08-08
方正2016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10-31
专项资金发言材料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