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共13篇)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一
近年来,由于很多高校和学生以及社会对就业的高度重视,高校也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开展。深化的就业指导课程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重要的环节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就业能力也是对学生四年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评。那么让我们看看就业指导课程对经济学专业学生的促进作用是什么。
1、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很多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时候很迷茫,看不清方向,找不到工作,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发生,就业指导就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课程,就业指导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能力来形成正确的工作观和求职观等。
2、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定位
就业指导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分析自己潜在的优势,对自身能够正确的定位。指导学生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很好的结合个人的价值观和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业指导课程也能根据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各个不同岗位上的现状,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
3、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
就业指导课程能存进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能够加深大学生的职业修养,并且了解和熟悉一些招聘流程,掌握应聘的技巧,以及简历的制作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求职投入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二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之定位
2007年12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的通知中指出,就业指导课程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2]国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积极进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探索。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正逐步向专业化、职业化、全程化的方向迈进,各高校纷纷从制度和资金上加大对就业指导课的扶持力度,致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力图建设就业指导精品课程,切切实实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以及生涯规划教育。
从课程的内容结构上,它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指导以及创业指导等模块;从学科结构上,它涵盖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同时,就业指导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需要紧密联系社会就业现实。[3]
就业指导课开设的教学目的主要包括:掌握如何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了解目前全国整体就业形势,尤其是掌握当前大学毕业生的严峻就业形势;掌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基本流程;帮助大学生有效排解就业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大学生掌握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大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所享有的各种合法权益;同时让大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政策,创业的组成要素和成功要素以及创业的规划,树立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指导大学生就业后尽快适应社会,在职场不断取得成功。
就业兴则招生兴,招生兴则学校兴,就业不仅事关学校的发展,更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就业指导课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衡量和检验合格人才的标准是看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否在社会实践和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受到用人单位的接受和欢迎,因此就业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另外,通过开设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二、现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模式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也做出了积极的应对。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有的设为必修课,有的设为选修课,还有的是讲座型的。[4]总体看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各高校没有统一、权威的就业指导教材,各高校要么各自为阵,由学校组织编写教材,要么就由就业指导老师自己准备上课素材,或者教学大纲根本不做要求,由就业指导老师自由发挥。这样一方面对就业指导老师自身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而现实却是高校就业指导老师的素质跟不上,这样就难以保证上课质量;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形成老师不重视,学生不感兴趣的恶性循环局面。
其次,教学内容过于重视技巧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还停留在帮助学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掌握面试要诀以及如何自我推销等,而这些都只是技巧的传授,就业指导课如果仅以此作为目标,那么很显然会偏离其本来的意旨。
再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实效性不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一般采取大班教学,教学方法单一,主要还是“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学过于偏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之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往往导致所教的内容与现实不相符合,实效性大打折扣。
最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缺乏系统性、全程化、个性化。西方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无论是帕森斯的“特性—因素匹配理论”还是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都把实现人职匹配,追求人职和谐作为职业指导的目标和理念。[5]因此,西方大学的就业指导尤其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全程性的生涯规划与指导;二是个性化差异,而这两个方面,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基本上无法做到。我国高校并没有将就业指导课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起来,没有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一般都是等到找工作前夕才开始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全程性。另外,大班教学决定了难以根据学生以及岗位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难以充分展示个性才能。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之建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高校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期待。[6]究其根源在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僵化,授课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就业实际,因此革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对于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就业指导教学实践经验,来谈一谈如何开展就业指导课。
(一)加强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和针对性,单纯枯燥的理论讲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课效果必然不尽人意。案例教学法紧密结合就业实际,强调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资料、信息的收集,精心设计案例,广泛收罗现实中创业成功的事迹,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生动鲜活的实例,特别是学生们熟悉的师兄师姐的就业经历,学生往往十分关注和感兴趣。就业指导课教师应深入社会,尤其应深入与本校或本学院专业相关的领域,进行广泛调研,搜集在择业和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事例,总结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或教训,编写就业指导案例。[7]在一定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一个人都有成为“中心发言人”的机会,展开自由讨论或者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学生就业、创业需要科学的观念作为指导,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中,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展示真实形象、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遵守市场规范等指导,这不仅是对就业的具体指导,而且是对今后事业发展的长远指导。[8]例如,在讲到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念以及遵循相应的职业道德时,笔者向学生提供了如下几个案例供学生讨论,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案例一,一个清洁公司的老板杨东平,用扫帚和抹布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他带领一班人从给居民家庭打扫卫生做起,由于讲诚信,收费低廉,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接下来,他再接再厉,严格管理,带领自己的团队,以热情的服务和一流的质量,走出了社区和所在城市,把清洁工作一路做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流行无限》栏目,曾对他做了长达40分钟的专题采访和报道。他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是把他的清洁工作,做到联合国总部去。杨东平,没有资金,没有关系,连中专学历都没有,那么我们在座的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还担心什么呢?笔者我用这个案例来激励学生,同时又用下面的案例警醒学生。
案例二,河北某大学2010年理工类本科毕业生郝某,曾咨询我个人求职简历是不是可以适当拔高,笔者明确回答他:不可以。诚实守信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所以我给她讲要实事求是,要讲诚信。而他并未听从劝告,将自己的求职简历中的奖学金获奖证书、英语四、六级成绩单、个人学业成绩表等,全部通过假证贩子作了“翻新”。其结果是,用人单位一看他的个人简历很优秀,但通过面试和交流,却发现他本人的实际情况和他求职简历上说的情况差别很大,郝某因而屡屡碰壁,到现在就业单位仍未落实。
案例三,重庆某大学机械与自动化专业2009年毕业生吴某,同样专业上很精良,技能上也非常过硬,毕业后到上海就业发展。他一边在某企业工作,而且工作业绩突出,一边又在上海市的城乡结合部以低廉的价格租赁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民房,买来被淘汰的自动化机械设备,从浙江平阳购进生产团徽用的原材料,开动机器,每天24小时不停的生产一元钱的硬币。一秒种自动生产一枚硬币,一小时生产3600枚硬币,每天24小时就生产86400元硬币。生产不到一个月,他就在推销硬币的过程中,被抓送进监狱。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认识到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弄虚作假,违背基本的职业道德与规范最终只会得不偿失,业务精良固然重要,用人单位和社会更看中的是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注重收集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权威信息,进行实时分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时常会涉及到就业市场诸多信息以及国家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前必须对这些信息以及相关的数据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进行实时分析。
笔者在讲授大学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时,在试用期,其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学生提问,老师河北省各地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河北省各地市的平均工资是多少?笔者用多媒体课件把相关的情况和数据展示给大学生,让他们充分掌握河北省各地市工资标准的相关情况。
又如软件专业的学生问到,河北省和全国知名的软件企业有多少家?都在那里?笔者同样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告知学生,国家目前软件知名企业为240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河北省目前软件企业为230家,主要分布在石家庄、保定和秦皇岛。
新鲜、生动的现实案例,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客观权威的形势分析,使学生印象中本来枯燥、说教味浓厚的课堂,变得形象、趣味、务实。案例教学和信息发布的尝试,成为本课程深受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都喜欢的主要原因。
(三)图片、图表、视频等媒体元素的整合运用
在讲授求职的技巧时,就个人求职简历的撰写问题,把十几种不同形式的简历封面,以图片的形式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掌握电子简历、纸质简历的基础上,让学生分享最新流行的视频简历资料。在发布大学生考研相关信息时,把近年来各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以图表的形式也展现给学生。在讲授面试的技巧时,把参加企业面试,教育事业单位面试以及两个大学生同时参加同一场面试的不同视频资料分别让大学生来分享。在讲授心理问题调适时,把中央电视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的不同类型的专题视频资料让大学生来分享,并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后,让大学生分别谈谈自己有那些感悟和收获。通过视觉、听觉、互动来提高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味,使这门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答疑互动
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答疑互动是最受大学生关注和欢迎的重点环节。“大学生关于是就业还是考研”,“是就业还是参加专接本”;“师范类毕业生是去民办学校好,还是到公办学校好”;“大学生如何才能成为在编的正式小学教师或幼儿园教师”;“大学毕业没钱,没关系如何才能在当今社会站稳脚跟”;“大学生是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发展好,还是到家乡发展好”;“大学生谈恋爱老师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应注意那些问题”;“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职场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的也是敏感问题,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任课教师就必须要在全面把握政策,在不回避当今社会现实的情况下,从正面一一做出答复,而这往往会收到学生发内心自肺腑的阵阵掌声。
(五)实地参观教学
参观教学法是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教学法一般由校外实训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质疑问难,做好记录,参观结束后,整理参观笔记,写出书面参观报告,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参观教学法可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前沿知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就业原本就不是一个在课堂上通过理论讲述能够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由于很少走出社会,他们对就业形势和工作岗位都缺乏清晰、准确的认识。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之时往往缺乏科学性,因此实地参观教学法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开展实地参观学习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零距离接触,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可以使学生清楚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开阔就业视野,增长就业能力和见识,在思维上受到新的启发,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想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地参观教学是一种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教学法,应当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大力运用。
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加强课堂互动,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化为主动的参与者,从而真正提高就业能力与就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费兰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9).
[2][3]陈德明.论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化支撑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4]金辉,李晓华,李剑玲.对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9).
[5]孙秀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和实践模式之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
[6][7]郭亚红.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问题与对策研究 篇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0-03-18
作者简介:崔征(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主任科员,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30万人,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社会上出现了毕业生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之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毕业生的层次、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等。尤其是200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对于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些矛盾和严峻的形势,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我们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地分析,全面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任务
随着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及高校“大众化”教育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就业工作是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做好就业工作更是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大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贯穿于大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大学生就业指导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目前,一个“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项选选择”的就业机制已经形成。这种机制大大强化了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和选择权利,同时也给毕业生带来了许多困惑。如有的学生没有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不能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有的学生不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择业时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学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和方法,不能正常择业。事实证明,毕业生就业的成功,需要的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应对市场的能力和策略。因此,针对大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也成为了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高校和学生自身二方面。
(一)高校原因
1.缺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理念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应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的重心还停留在接待用人单位、安排招聘会、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導等一些简单、基础工作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不够重视。目前,绝大部分学校都能按2007年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就业教学要求》)开设就业指导课,但除几所国家重点院校在此课程教学研究上取得成绩外,多数院校还未达到教学要求,还有部分院校存在着“课程怎么上?”、“由谁来上?”、“上给谁听?”等问题,其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2.课程体系不完善
(1)开设的时间晚,课时缩短。按《就业教学要求》规定“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学时不少于38学时”。一般高校将就业指导课集中设置在大三学年的下学期,有的甚至设置在大四学年上学期,而且课时远远达不到最低要求,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创业教育等重要内容在学生即将离校步入社会,发生角色转变前讲授似乎为时已晚。
(2)课程内容缺失,教材混乱。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包括“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三个主要环节。由于受开设时间和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往往被压缩、删减,实践环节被取消。大部分学校只给学生讲授“就业指导”部分,内容也多以就业政策、就业技巧为主,其他重要内容常以“职业生涯大赛”、“考研辅导”、“专家讲座”等形式代替。
同时,在对教材的使用上也不规范。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就必须要有系统的、科学的就业指导教材作保证。目前,很多高校没有统一的教材,上课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文章、统计数据等材料去授课,致使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没有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材。
(3)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明显的针对性。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层次偏低,教学模式落后,多采用团体辅导、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不能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专业、更细化、更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3.缺乏专业的专业就业指导教师
大学生就业指导最终要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来完成。新形势下,就业指导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同时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起步较晚,专业教师缺乏。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基层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和政务部门,多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极少。部分教师仅仅接受一两次有关培训,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从就业指导的专业角度来说,这些教师缺少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知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从事就业指导课应有的水平。由于兼职教师平时要忙于自己本职工作,无暇提高就业指导课业务水平,备课时间有限,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在教学过程中,流于形式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空洞,偏重理论指导,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又直接导致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课程的开展。
(二)学生方面
1.受教学环境影响,忽视就业指导课
由于高校忽视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不高、教学目的不明确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轻视,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学习重点依旧是放在专业课、外语、计算机等课程上。很多学生始终把就业指导课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形势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堂变成了“自习课”,成为逃课的首选目标。
2.受不良社会影响,轻视就业指导的作用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腐败问题、不正确的社会观念等导致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如,就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往往要通过“托关系、走门子”才能就业;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只注重学生的专业课成绩等等,都会使学生轻视就业指导在大学期间及对其职业未来发展的作用。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教育部制订的《就业教学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要求各高等学校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就业“一把手”工程。因此高校要真正把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保证就业指导课学时,保障教学条件、教学师资,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育。
(二)规范教学内容,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的首要目的是服务学生,最终是要达到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就业指导课是一門学科交叉性特别明显的课程,内容丰富,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等多门学科知识。所以,就业指导课应该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基本素质要求的角度,“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生的专业和个性特点,确定具体教学内容,严格实施,努力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1)就业指导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大一开始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如,大一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其一,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其二,使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大二年级进行创业教育,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其一,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其二,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身不足,促进注重综合能力的学习。大三年级进行择业前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技巧、进行诚信教育等。大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择业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解决心理突发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同时,在各教学时期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志在四方,扎根基层建功立业,为祖国和社会作贡献的远大抱负,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加强就业指导课师资队伍建设,保证队伍的稳定性。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第一,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优秀人才。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应只有就业指导机构、辅导员工作人员等,还要根据就业指导课内容的丰富性,引进一批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等学科的专业教师充实到其中。第二,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学校要制定具体的师资培训方案,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研讨会,或聘请专家来校讲座等,强化综合业务能力,同时制定考核制度,定期考核,积极促进指导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设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中设立专业的研究室,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同时,深入、细致地研究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开展课题研究,全面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水平。
(3)充分调动非专业人员,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指导的积极性。第一,专业课教师在传授好专业课的同时,应基于专业背景,向学生介绍该类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现状和主要问题;阐述可选择的主要择业去向,重点介绍职业和岗位的概况、前景及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求职就业。第二,专业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单位用人信息,推荐学生实习、就业。第三,专业教学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在基础理论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4)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第一,必须打破固有的就业指导课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提高学生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第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就业政策、就业信息,使用网络进行就业指导、职业测评,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必须要全面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颖.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知识经济,2009,(1).
[2]刘国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与发展创新的思考[J].南方论刊, 2009,(4).
[3]周妍.浅谈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9).
4.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四
适应社会 把握人生
我们带着父母的期待,带着自己的理想来到了这个让我们期盼已久的地方—大学,当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感到很新奇,早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就无数次的憧憬过我的大学生活,那美丽的一幕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翻滚,人们都说幻想是美丽的,让我很快乐,但是在快乐之后,我心里也有些许感慨,大学是我们学习生存技能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会掌握知识,武装自己,为了就是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才能让自己的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适应社会,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全面发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呢?
提升学习能力要做到主动学习、探索性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
诚实守信主要是指做人做事要讲诚心、讲信誉,人无信不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二字尤为重要。
大学生只要不断挑战自我,尽自己所能,真诚做人,努力做事,就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投身建设社会的实践中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社会是人的社会,大学生群体扮演着独特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身角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关键。
二、如何把握我的大学
许多的大学毕业生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曾讲道:“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会选择另外的方式度过大学生活”。大学本该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忆、最有价值的。可有些同学却碌碌无为的渡过。
我认为大学生的第一角色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首先:大学生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养成目标,把握不同学习生活阶段的重担,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其次:大学生应该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掌握一门甚至两门平行的专业知识,建立一个较为科学的、文理兼备的知识结构。再次:大学生应该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阶段目标,改进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三、三年的大学生活规划
人是不能够脱离社会的,或者说任何人最终都会走向社会。因此,人必须学会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毕业后必然要走向社会。
我们每个人含辛茹苦的求学这么多年是为什么?这么劳命伤财的是为了啥?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就业,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实现个人价值。
所以说我要好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适应新的生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让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合理的规划才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每一天我该做好的事,终有一天成功的大门会向我敞开,我现在在做的就是让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
首先,在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素质,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然后,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因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方式,其显著特征是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学什么;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决定怎么学等,实现学习过程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最后,我发现走新大学这个小社会后,我觉得同窗之情是人类感情中最值得珍惜的一种感情。大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四面八方聚到了一起,成为了大学同学。大学期间的同学友谊,对人的一生来说都是美好和难忘的。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其生活习惯不同,学习生活在一起,发生分歧和摩擦是常有的。大学生对此要有宽宏的度量,要有理智的头脑,切不可意气用事。做一个宽宏豁达的人是需要培养锻炼的,但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一定要注重这种品质的培养。在交往中,要多进行换位思考,要学会做有心人,善于体察别人的心境,主动关心他人,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其感受到彼此的善意和温暖。只有将心比心,以诚换诚,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
很多人想等自己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自己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就可以……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四、心得总结
从现在就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提升自身技能,不然为时已晚。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那句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
5.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五
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工作的展开,大学生越来越多,可是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人们发现,大学生似乎没有过去那么抢手了,他们也开始挣不到钱,也开始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今年我市的高校毕业大军更是让人见识了什么是人才市场的供过于求。就在大部分学生还在为怎样才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求一份安稳工作而着急上火的时候,我院组织老师给我们上了几堂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它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田。作为其中之一的我,听了这几堂就业指导课,颇有受益,感触良多!以前我总是对就业充满着恐惧,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而无颜见“江东父老“,也害怕看到父母为我的就业担心。从由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的哥哥身上我也看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前从来没有担心名牌大学的哥哥也会找不到工作,何况我他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可是他毕业之后的工作并不满意,春节之前就辞职回家了,回到家里,父母非常为他担心,到处托人找关系结果一无所获。这让我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觉得念书没有用处,幸好哥哥通过努力在年初的招聘会上获得了一席之地。这虽然让我们所有人不再为他担心,可是却让我的心里蒙上了一层对工作恐惧的阴影,总是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周围的同学也经常给我灌输一些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观念,这些外在的环境让我对就业有一种特别的恐惧感。幸好学校领导及时发现了我们的就业心理问题同时积极采取了措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这门课的开设彻底改变了我的就业观念,让我不再自卑不再恐惧也不再对前途失去信心。
在第一节课上,老师首先就给我们明确了就业指导课开设的意义即:对我们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帮助我们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保证我们将来能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我们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我们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其次老师给我们分析了目前的就业形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人口众多,失业现象一直很严重,尤其是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大批生产线上的工人失业,官方统计的失业率一直在4~5%之间,在国际公认的失业率的警戒线上下。当然国家也在不断拓宽就业途径,尽力改善这种局面。
然后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因素
在市场规模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基础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培训结构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从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模式上看,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个性化特征。使学生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学科设置方面看,专业的划分、招生比例和教学的组织缺乏应变能力,对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去哦法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当前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热门专业盲目追求,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导致学校专业失衡,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与难度。另外,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系统的就业引导机构,不能行之有效地为处于迷茫中的学生指路,从而使得原本就没有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找不到方向和目标。2.、劳动力市场日渐饱和。
近几年国家大量的转业军队干部、退伍兵、志愿兵的安置,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等使得就业岗位更加拥挤。再加上现存的十年以来累计的国有和集体下岗职工,使得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劳动力不断膨胀,因此,今后几年劳动力市场都将呈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3、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当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员工具备综
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懂外语、熟悉国际法律和懂得国际惯例,要求员工具 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对待工作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态度,一些偏科的学生就会 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失去被录用的机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员工的聘 任、培训、评估、待遇、沟通、尊重等方面在逐步向国际接轨。
4、毕业生自身因素
一是职业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择业,多自考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毕业生普遍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很多大学生 眼高手低,不切实际,从而失去了许多就业的机会。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工资看外企、职位看白领、单位看名气、环境看气派,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到最后反而“嫁不出去”。三是社会因素的干扰。—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较大,自己明明已看好某个职位,该职业也较符合自己的综合能力,可周围的亲友一有反对之声,自己就开始动摇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职位竞争的不公平、操作的不规范现象,也常常使自考毕业生感到很迷茫,找不准位置,看不清方向。其四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一些毕业生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革,在职业定位时往往为心理因素左右,因此很准做出理性的选择,在择业中或盲目从众,或消极逆反;不是过于自尊,就是过于自卑,凡此种种,都会对自考毕业生顺利就业形成巨大的障碍。
其五是价值观不够积极。由于受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功利主义较突出,社会价值观淡化。现实主义倾向取代理想主义倾向,注重职业的经济利益,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就业观陈旧,希望进国企,享受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
最后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措施:
1、进行职业规划
在认识自我表现,了解职业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喜好、优势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确定职业的发展方向,明确职业目标,制定一系列长期的学习,培训,实践计划,拟定阶段性的目标,不断的挑战自我表现,超越自我,一步一步的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2、准确把握自身优势
我们必须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共同之处。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三类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却常常处于劣势。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对其抱有偏见,甚至明确宣布“只要211工程学校”,从而给广大“三流学生”择业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事实上,无论专业知识积累还是动手能力,我们往往都名校生毫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比其还更胜一筹。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
3、努力克服心理弱点
对于面临职业选择的毕业生来说.能否战胜自身心理弱点,直接影响到其择业的成败。一是自愧不如的心理。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毕业生容易在“本科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过研究生,名校生吗?”“要是碰钉子多丢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种自我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使自考毕业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机会。
4、注意求职细节
首先写谋职信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使你所求的工作在信中的以明析的表达。写自荐书信时,尽量扬长避短,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以便引起阅读者的重视。同时在简历中真实的写明自己的专业特长。其次,面试的时候要举止大方,谦虚热情。进入面试场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顺手、轻声关门;在对方介绍情况时要面带笑容、认真聆听,并适时点头、答话,一般不要打断主考官的说话更不能抢问抢答;交谈时要轻松自如目光对接;回答问题时要口齿清楚声音适度,语气适中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同时还要自信,诚坦率恳。在回答问题时要据实回答遇到自己不知或不懂的问题,不要闪烁其辞,默不做声,牵强附会,不懂装懂,应该诚恳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或表示自己曾经学过但一时想不起来,这样反而会赢得主考官的理解、信任和好感。同时还应该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该说、详说那些,那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面试时还应该抓住时机主动提问,充分西显示自己对谋职企业以及职位很感兴趣。
5、多样化求职途径
既要利用校内途径也要利用社会途径。在校内可以参加校园招聘会,积极配合学校推荐。同时留意学校的招聘信息网上的招聘信息。在社会上可以参加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因为其规模庞大,招聘单位众多,行业范围广泛,因此给我们求职者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通过
社会关系介绍、电话求职、直接登门自荐等等方式。在求职过程中还可以好好运用自己的创意进行创意求职,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求职成功率。
6.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六
在老师的仔细而全面的讲解中,我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了许多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知识,不但有理论上的收获,如我了解了目前的就业形势,面试礼仪,简历的制作等等理论知识。而且尝试着第一次制作了自己的求职简历。这种理论融合实践的学习方法,使我对就业指导有了直接而较全面的认识。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就业之前要了解就业环境与就业制度以及要准备的就业材料,更重要是要端正就业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我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学到的一些知识与体会。
一、就业形势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式相当严峻!在此背景之下,据教育部的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xx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xx年增加52万人。据统计,20xx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史上最多,达到699万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之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照这样的趋势,到明年20xx年毕业生数量又是一个历史新高。
二、自我定位
首先,要端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每年就有约几百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甚大,在这种严峻的形势背景下,端正好自身就业观非常重要。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最终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我认为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仔细想想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该从哪里做起。一般而言,影响毕业生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其一是职业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择业,多自考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其二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到最后反而“嫁不出去”。其三是社会因素的干扰。―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较大,自己明明已看好某个职位,该职业也较符合自己的综合能力,可周围的亲友一有反对之声,自己就开始动摇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职位竞争的不公平、操作的不规范现象,也常常使自考毕业生感到很迷茫,找不准位置,看不清方向。其四是心理素质不过硬。 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毕业生还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如果自己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应该早做决断。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再者,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三、就业准备
在平时加强积累,并认真做好求职准备。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多了解相关专业以及新的行业知识。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上的积累,还包括社会活动、兼职工作、社会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的积累。我们现在所受教育很注重理论基础,但是缺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所以我们要 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较纯粹的课堂学习来说,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深刻。并且加强实践。另外,一定要抓住机遇,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所以我们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把握恰当的机会。就业要取得别人的欣赏、信任,要“成才”,要让工作找你而不是你找工作。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但只要你自己有能力,能向别人证明你的能力,那么担心与忧虑将不属于你。莫泊
桑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得那么糟!无论我们在哪儿工作,在哪个行业工作,都应当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态度来面对今后的人生。再次,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有执著的精神、败而不馁的意志。
再次,要充分准备好就业资料、拓宽求职渠道。例如我们要精心准备好就业推荐表、自荐书、个人简历和相应的技能证书。就业资料准备的好与否,可能直接关系到你面试的成功与否。为了能够最大几率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就业资料方面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地去做好。找工作,不单可以去参加招聘会,还可以通过网上人才市场来投简历、找人推荐等等渠道。 再其次,笔试和面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当你想去面试某单位或者企业时,你必须提前了解该单位或企业的相关信息,以防面试中出现尴尬的场面。根据老师课上的讲解,我认为考官要考察面试者的问题一般有:你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你是否愿意从事这份工作、你跟其他面试者比起来如何,因此考官可能会围绕这些问题来提问。我认为面试者尽力去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是错误的,因为考官 不是在寻找最优秀的人才而是最适合他们单位或者企业的人才,即不是你会什么,而是你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知道考官要找合适的人才后,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在面试前认真思考怎样回答才是最好的,争取最大把握通过笔试和面试。在面试时,细节问题同样很重要,穿着必须得体大方、用语要有礼貌、表达吐字要清晰。
7.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计 篇七
设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育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客观评价自己, 端正就业心态, 确定适合自己的求职目标;二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今就业形势、最新的就业信息、市场急需的人才类型以及现今用人单位招聘的员工所应具备的素质, 掌握就业技巧;三是帮助大学生在掌握前两个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确立奋斗目标, 在奋斗的过程中要及时为自己充电, 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以便在求职浪潮中更具优势和自信心, 从而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设计体系
(一) 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意识
1.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机制已被引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领域,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 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就必须了解当今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正是从这个方面给予大学生最及时的帮助, 因此这门课的开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能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好的就业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 外部原因例如就业政策和形势的变化, 国家和政府不再对大学生实行包分配政策, 大学生自此也就失去了“天之骄子”的身份。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身子女, 遵循的是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直升式求学路线, 他们缺乏社会的历练, 就像是温室的花朵, 在就业遇到挫折时往往无所适从。同时, 他们也缺乏对自身的正确认识, 有不少大学生仍抱有自己是天子骄子的思想, 找工作时挑三拣四, 向用人单位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从而让用人单位对他们望而止步。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开设目的不仅在于向学生介绍就业形势和择业技巧, 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想通过分阶段系统的教学, 帮助学生准确认识自己和了解社会, 并根据市场对职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求职目标,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使其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利于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目前, 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高校也已经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就业率, 都加大了对这方面的投入, 尤其是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能够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的就业, 因此这可以保证学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指导课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就业指导课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 因此在新生入学时就应该开设就业指导课, 实现教学的全程化, 但是在进行全程化教学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应根据不同阶段各有侧重[2]。
1.大一阶段: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 确立奋斗目标
由于高中和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迥然不同, 大一新生往往不能在短期内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方式, 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个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奋斗目标和定位人生方向, 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这个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的就业形势, 了解自己专业的培养目标, 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
2.大二阶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为将来就业充电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要想实现充分就业就应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包括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 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
3.大三阶段: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进入大三阶段, 学生无论是在心理还是身体方面都比较成熟。这一时期的就业指导课, 应该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对学生进行社会现实说教, 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奖学金、学生干部经历等。同时, 也要为他们提供动手和实践的机会, 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以弥补专业理论教育的不足。
4.大四阶段:帮助毕业生全方位了解就业动态, 为毕业生提供最及时的就业信息, 实现就业前的最后充电
这个阶段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预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应侧重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的一个大综合, 如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获取、面试技巧的掌握等等。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经验交流会, 请一些就业还不错的校友来学校为毕业生做现场答疑解惑, 使毕业生获得一些就业经验。同时这一阶段还应侧重于就业技巧的全方位介绍[3]。
(三) 着眼实战课程演练——求职准备专项介
绍
1.就业信息的获取途径
途径一:校园招聘会。首先, 向学生详细介绍校园专场招聘会的各个流程:宣讲——收取简历——筛选简历——笔试——面试——签协议。其次, 向学生介绍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例如事先了解用人单位信息;提前进场, 认真听企业宣讲, 了解岗位需求和应聘要求;制作个性化的求职简历;不要带过多证书和个人信息原件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途径二:网络。首先, 在就业指导课上应向毕业生介绍一些比较权威的就业信息网, 以便他们能及时获得就业信息, 更好地把握就业动向。例如一些企业网站、政府门户网站 (中国国家人才网、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网、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网、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 、专业招聘网站、人才市场网站以及BBS等相关网站。其次, 要学生在获取信息时要警惕一些问题。例如信息的时效性、合法性;不要随意向一些网站发送个人资料等细节性问题;途径三:注重亲友团的作用, 有效利用人际资源。就业指导课上可以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有效的利用人际资源, 例如列出有可能帮助你的人, 然后再逐一拜访并留下简历和电话, 最后认真处理各方面推荐工作。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 人情因素在就业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途径四:常年性的人才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机遇的把握靠自己, 多跑跑人才市场, 了解市场行情, 对就业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这也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最好渠道。
除了以上信息获取途径外, 毕业生还可以关注一下政府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服务机构的信息、人才中介和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信息。
2.就业形势的介绍
列举一些实际的数据介绍现在就业市场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 应具备什么方面的素质, 这样有利于在校大学生能够及时为自己充电, 从而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就业形势的客观介绍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转变、就业思想的更新。
3.求职材料的准备
求职材料的准备是很重要的, 因为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之初就是通过它来认识你的。求职材料主要是指自荐信和个人简历, 自荐信和个人简历做得好是个人赢得面试机会的“敲门砖”。因此就业指导课上要向学生介绍自荐信和简历的写作格式以及写作要求, 例如自荐信要能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个人简历要简洁明了, 切不可为了追求花哨而把简历做得过于繁琐, 因为用人单位是没有时间从你那冗长的简历中去搜索他所需求的东西的。
4.面试时的注意事项
面试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交流, 它是毕业生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大好机会。面试的顺利与否决定着毕业生能否取得这份工作, 因此毕业生一定要在面试时给考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让考官欣赏自己。首先, 就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一些求职礼仪。例如面试时服装要大方、得体, 一举一动更要洋溢着优雅和自信;对考官要尊重等一些求职礼仪。其次, 在面试时应该避免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坐在椅子上, 耷拉着肩膀, 含胸驼背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要改变, 要在面试时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
(四) 打造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就业心态:第一, 盲目自信, 急功近利, 期望值过高。这类大学毕业生自持有高学历, 自诩为“天之骄子”,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三高”和“五个一点”, 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和名声好一点, 牌子响一点, 效益高一点, 工作轻一点, 离家近一点, 管理松一点。让用人单位望而生畏、不敢录用。第二, 缺乏自信, 自卑感严重。大学生在刚开始择业时, 往往雄心壮志, 希望能大展拳脚。但现实是残酷的, 当遇到挫折时, 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 缺乏自信心。然而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缺乏自信心的人终将会被社会淘汰的。第三, 择业焦虑感严重。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抱有一蹴而就的思想, 因此在择业过程中情绪往往比较焦虑和急躁, 希望能早点找到工作, 尤其是在看到身边的同学工作都已经稳定下来了, 而自己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时, 这种急躁的情绪体现的更加明显。这种急躁心理, 往往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不利于他们的择业[4]。
以上就业心态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到毕业生的择业和今后的发展, 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向学生介绍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因素的方法。
首先, 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学会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指在遇到挫折时, 能冷静地分析自己的缺点和优点, 从而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向学生介绍当今就业形势, 让他们客观看待自己, 既不过高地评价自己, 也不过低地评价自己, 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样就不会因为有盲目自信的心理而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 也不会因为自卑心理而错失就业机会。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生在校期间和择业期间都应该及时为自己“充电”, 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
其次, 全面掌握择业技巧。大学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形成, 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由于没有掌握就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以致到处碰壁的。因此, 全面掌握择业技巧, 做到知己知彼就非常必要了。例如, 广泛收集就业信息, 扩大就业领域, 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学会自我推销, 通过自荐信和简历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能力。
再次, 学会给自己进行心理减压。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压力过大会影响到就业的实现。因此, 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减压的方法。第一, 通过合理宣泄的方式, 即可以向朋友、家人、老师倾诉, 也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呼喊等方式进行合理的宣泄。第二, 当产生不良情绪时, 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情绪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第三, 要善于自我安慰, 有一点阿Q精神。求职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此在择业的过程中如果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还是无法成功的话, 可以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不必过于苛求[5]。
最后, 积极参与心理咨询。有些毕业生心理承受力不强, 遇到挫折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 如抑郁症、强迫症等, 这时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就不能因为怕被别人说成有精神问题而羞于求助心理咨询机构。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的日益激烈, 出现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现象。
[编辑:汪晓]
参考文献
[1]郭忠孝, 张永明, 田爱民, 等.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6) :86-88.
[2]刘颖.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 (2) :17-18.
[3]卢琪.《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探析[J].就业调研, 2005 (8) :55-56.
[4]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科技创业月刊, 2008 (1) :33-34.
8.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八
一、大学生就业力的涵义解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走势高低起伏日趋频繁,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青年就业困境,自此就业力逐渐成为各国高度重视的青年政策议题,如何在大学中有效协助学生发展就业力,也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焦点。以欧洲为例,在1998年,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四个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共同发表“Sorbonne联合宣言”,将促进学生就业力明列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1999年,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共同签署“Bologna宣言”,再度确认“提升公民就业力”为欧洲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首要目标之一。[1]
关于就业力的定义,目前尚难统一,笔者选取四种常见的解释列举如下:①《维基百科全书》的定义,就业力指“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②国际劳工组织(ILO)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人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和保持体面劳动、在企业内部或各种职务间晋升以及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的可随身携带的能力和资格。③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④我国学者郑晓明将就业力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
综合以上四种主流定义和大学生的角色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习得的独立策划、实施求职并顺利获取工作的能力,发挥潜能去适应和胜任工作的能力,善于规划和总结并实现职业发展的能力。
二、大学生就业力的内容解析
大学生就业力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国内外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论,笔者试图分析现有四种主流框架以归纳当前大学生就业力的内容构成。
(一)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提出的就业技能框架
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以下简称DEST),向全美教育系统发布了一份“对未来教育系统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技能”在美国被公认为是除了“传统技能”以外,面向21世纪最不可缺少的工作技能。而DEST就业技能框架主要包括: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与事业心(进取心)、科技。
(二)《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归纳的最重要的10项就业力
2009年由山东省政府委托该省相关研究机构出炉的《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通过对就业力分项的比较发现,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前10项就业力分别是: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
(三)《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归纳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
由麦可思研究院根据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从企业、高校、学生的角度分别归纳出最重要的五项能力。研究中在对企业、高校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认知差异进行比较时发现,企业和高校均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而学生则认为“自信心”是最重要的能力要素。然而,三者在最重要的五项能力要素上看法却基本一致。具体见表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方法。[3]在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力的定义及其内容构成之后,我们可以围绕这一概念探讨就业指导课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教学策略。
(一)树立以就业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就业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内容安排、课堂组织、课程训练、课后指导等环节始终围绕就业力的培养进行,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获取、胜任、发展三个层次的就业能力。此外,帮助学生树立新的以提升个人就业力为核心的学习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不少学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时或多或少地带有功利倾向,要么就是在临近毕业的年级开设课程,要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过度看重就业政策的宣讲和求职技巧的特训,这些举措都会给学生传递“期望速成,内容浅显,对未来发展作用不大”等信息,加之授课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方法陈旧等原因,导致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必须想办法把学生“要我学”的思想导向“我要学”的信念,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帮助学生培养提升个人就业力的学习理念来加以实现。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定义及其内容构成的解读,让学生明白就业力是毕业工作后最核心的竞争力,其作用并不仅限于眼前,更事关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
(二)就业力的培养讲求循序渐进
由表2可知,一级能力要素包含了以获取工作为代表的初级就业力、以适应和胜任工作为代表的中级就业力、以实现职业发展为代表的高级就业力三层,二级能力要素属于相应的能力内容,通用能力要素属于各级共有的能力内容。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就业力的培养应讲求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策略。在不同教学专题的讲授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扎实的初级就业力,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和训练学生稳定的中级就业力,最后还要适时启发和训练学生宝贵的高级就业力。与此同时,通用能力要素的学习和训练必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学手段的丰富、案例材料的生动、课堂活动的有益,以此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nlc202309051243
(三)以现实需求指导教学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重视互动和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现实需求指导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仅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上组织和实施教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首先,以学生求职和发展的需求指导教学主要表现为指导学生学习就业的相关政策、信息、途径,求职策略与技巧,探索个人性格特征和职业兴趣的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方法等等。其次,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指导教学主要表现为指导学生训练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感和专注精神、谦虚好学之心、职场发展之道等等。此外,教师还须尽量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例或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将理论运用到不同的实际当中,充分运用小组讨论、小组协作等方式,帮助学生锻炼领导、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中还需注意的五个问题
第一,就业指导课在课程规划及改进中应纳入产业界人士及毕业校友的意见,如条件允许可以邀请他们协助或参与课堂教学。第二,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应大力提升自身对职场现实的了解,鼓励教师与产业界之间的互动交流。第三,在课堂上多创设职场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通过模拟招聘、应聘等环节体验求职情境和压力。第四,鼓励学生在确保自身权益的情况下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直接的体验感受职场生活。第五,在就业指导课中引入情感智商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的训练。众多研究表明,情感智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等等。由此可见,情感智商对于个人成功的重要。
相比就业率这一数量概念而言,就业力是一个质量概念,它并非只注重短期的就业数量,而是更重视大学生的现实竞争力。笔者希望,越来越多的高校能够重视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对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把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贯穿于就业指导课程中,以此改善企业、高校、学生三者在就业能力培养与需求方面的差异。
参考文献:
[1]夏鹏.创造与企业接轨的大学生就业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第89-91页。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第5期,第91-92页。
[3]刘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31-34页。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学生工作处)
9.毕业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九
600万应届毕业生求职的就业压力,使我深深感受到,本科毕业寻求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非常难。当我拿着厚厚的简历,挤入长沙人才市场时,懂得学校招生就业处组织的就业指导课正好为我这样迷茫着的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从指导课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大学生求职,实际就是求职信息传播,就是大学生通过书信、上网、登门或引荐等渠道,向可能的聘用单位,表达欲求任职的意愿。我们大学生怎样才能成功求职呢?从信息传播成功关键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无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是高或低,有无其他的如编程、会计任职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二是否具备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如为什么向贵单位求职。专业学习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如文章、论文、作品等。三是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有何特长爱好,当过学生干部没有,是否吃苦耐劳,是否是共产党员、三好学生等。
第二,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求职
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第四,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毕业生正常求职的因素,目前还不少,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因此,大学生成功求职,还应具备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防止受骗上当;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然而我们大学生总会陷入几个就业心理误区:
误区一:自我期望值过高。
不少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不费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自然择业困难。
甘肃来的胡先生到深圳多年了,他本来在一家合资企业找到一份人事文员的工作,但是他认为这是一个高中生就能胜任的位置,如果让他屈驾于此企不是“浪费人才”?于是,一个星期不到就主动拜拜了。后来几经辗转,他凭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在一家台资厂找到份做行政主管的“美差”,但由于他没有大型外资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不能顺利开展工作,试用期一到就被老板炒“鱿鱼”了。
误区二:过多的物质要求。
许多大学生过多考虑物质条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还讲究住房、奖金等林林总总的物质享受,如果用人单位稍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便潇洒地“移情别恋”。一位企业老总说:“企业竞争也是人才竞争,我们公司急需几个具有经济管理人才的大学生,可是他们太傲,动辄讲待遇,眼光这么高,我还敢用他们吗?”
误区三:迷恋大型企业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才能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他们的理由咄咄逼人:大型企业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机遇好,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小企业只有那么几十或几百号人,奖金不雄厚,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了。其实,有些大型企业里面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而一般的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事实上近年,大企业里的大学生“大材小用”,而小企业却多“小材大用”。其实,不管在大企业里,还是在小企业里,只要有真才识学,脚踏实地,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误区四:追求热门职业。
行政、人事、财会是大学生追求的热门,可毕竟僧多粥少,人才济济,用人单位只好“百里挑一”,落选者甚众。而一些冷门职业尽管急需大批人才,但问津者寥寥无几。这样,在人才市场就出现了“热门难进,冷门更冷”的怪现象。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误区,是在社会、个人双方合力下形成的。其实,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们,此时应该多一点“大丈夫能屈能伸的
10.就业指导课的体会 篇十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测控 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绩:
上就业指导课的体会
一、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因素
大学生求职,实际就是求职信息传播,就是大学生通过书信、上网、登门或引荐等渠道,向可能的聘用单位,表达欲求任职的意愿。大学生怎样才能成功求职呢?从信息传播成功关键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自己首先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也就是,自己本身是有用之才。是才或非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有无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是高或低,有无其他的如编程、会计、律师等任职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2是否具备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如为什么向贵单位求职。专业学习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如文章、论文、作品等。3是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有何特长爱好,当过学生干部没有,是否吃苦耐劳,是否是共产党员、三好学生等。
第二,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求职技能,尽管求职技能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但对大学生而言,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技能就是“两会”:一会写自荐书信,写出的自荐书信能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等;二会说话,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能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第四,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干扰大学毕业生正常求职的因素,目前还不少,如不正之风,设骗欺诈,信息泛滥等等。因此,大学生成功求职,还应具备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当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能够较准确地鉴别信息的 1
真伪,防止受骗上当;二是能够捕捉最佳决策时机,防止因脚踏两只、三只船等丧失最佳机遇。
二、大学生求职要避免的就业心理误区
误区一:自我期望值过高。
不少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不费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自然择业困难。
误区二:过多的物质要求。
许多大学生过多考虑物质条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还讲究住房、奖金等林林总总的物质享受,如果用人单位稍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便潇洒地“移情别恋”.一位企业老总说:“企业竞争也是人才竞争,我们公司急需几个具有经济管理人才的大学生,可是他们太傲,动辄讲待遇,眼光这么高,我还敢用他们吗?”
误区三:迷恋大型企业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才能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其实,有些大型企业里面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而一般的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其实,不管在大企业里,还是在小企业里,只要有真才识学,脚踏实地,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误区四:追求热门职业。
行政、人事、财会是大学生追求的热门,可毕竟僧多粥少,人才济济,用人单位只好“百里挑一”,落选者甚众。而一些冷门职业尽管急需大批人才,但问津者寥寥无几。这样,在人才市场就出现了“热门难进,冷门更冷”的怪现象。
1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课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86-01
一、实践性教学在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形式
(一)以经验分享为主
当前,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课侧重于理论讲解,尤其是对就业制度、人才需求形势、择业技巧等方面的理论较多,但是对于学生择业理念的培养、创业观的培养等相对缺失,这就造成就业指导科实践性不足,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将真实案例和教学理论相结合。不少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理论知识后,并不能将其转化为就业能力,因此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值还有一定距离。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在就业指导课上教师可以将已经成功就业的往届生作为指导案例,或者邀请老校友介绍职场体验、就业经历等,尤其是其中的教训、失败等案例,更具有借鉴性和指导性。学生在真实案例的影响下,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经验分享式教学能够使就业指导课堂更活跃,同时也能使课堂交流氛围更浓厚。通过实际案例分享,学生对于自身的不足有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反省这些不足的根源在哪里,进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就业理念,以此真正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结合社会调查
现阶段,不少高校在就业指导课中以理论讲述为主,教师作为教学主导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论观点,至于这些理论对未来就业的影响、能够学以致用等关键因素则有所忽视。同时,大学生来自不同区域、不同生活背景,单一的理论教育缺乏针对性,这就为使不少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中感到迷茫,学生缺乏对就业市场、就业环境的真实体验,无论多么完善的理论指导也只能流于形式。一旦学生来到社会,在遭遇实际问题后只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在就业指导中教师需要尽量结合社会调查进行,使学生在校园就能接触社会,并了解真实的就业环境。
社会调查需要教师预先做好教学计划,根据就业指导内容、学生专业特点等因素,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就业相关的场所,或者针对该行业的就业形势做调查。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时间,学生可以接触到行业专家,了解未来岗位人才需求,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更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从而提升自身职业紧迫感。在实地调查中,教师需要保证学生的调查目标不偏离,按计划进行,从而培养学生更敏感的就业意识。
(三)素质拓展与职业体验
大学校园具有相对封闭性,学生在这样单纯的环境了往往难以体会到真正的社交情境和职场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素质拓展新联,引导学生自觉组成团队,并以团队形式展开活动。素质拓展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人力交流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职场信心,建立社会诚信意识,使学生更有时间观念和职场韧性。学生在素质拓展中强化了参与和体验价值,思维更易受到启迪,通过社团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就业理论形象化,在各种模拟训练中发掘自己的潜能。
同时,为了优化学生的职业体验,教师还可以组织模拟应聘活动,在课堂上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真正理解求职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应对面试、如何塑造自身职场形象等。情境创设能够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就业指导课堂中来,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气氛。在模拟求职过程中,学生将加深对只有目标选择的印象,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提前了解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思考、应对、调试、总结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会得到完善,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就业氛围中。
在此基础上,就业指导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组织学生亲自到专业相关岗位进行实习,以此形成更生动、更形象的职业体验。利用学生假期、节假日等时间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环境、就业环境的了解,进而形成更客观、更理性的职业观。通过实地感受,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将进一步强化,在实践当中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意识到自身能力的欠缺,从而有针对性的强化素质训练,为学生真正走入社会、走入职场做好准备。
二、就业指导课实践性教学的优化途径
(一)强化师资建设
师资质量与教学质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就需要高校进一步强化对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首先,对于新任教师对资质进行全面考核,任课教师不但需要具有丰富的就业理论指导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娴熟的指导经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一般未经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高校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有组织、有安排的进行教师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授课能力和指导能力。同时,就业指导教师选拔还要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对于学生评价低、表现消极的就业指导教师取消其上岗资格,以此激发教师的职业紧迫感,并主动投入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教学体系中来。
(二)科学规划实践性教学体系及教学计划
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出发,改变以往纯理论教学方式,侧重教学中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以学以致用为出发点,在课程设计中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就业理念,强化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以此为目标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专业、就业方向差异体现出教学差异性,真正将实践性落实到教学中。
(三)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一般来讲,对于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主要以笔试形式进行。但是在就业指导课中,需要进一步突出教学实践性,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考核方面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不但以传统的笔试形式进行考核,还可以利用口试、模拟面试等形式进行。尤其是模拟面试更能够考察学生的临时应变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是对学生成绩检验的重要形式。考核形式的改革是实践性教学开展的必然结果,能够有效避免教师“教死书”,学生“死读书”的不良现象,使学生掌握更多教材之外的知识,积累更多的就业实践经验。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实践性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突出教学的实践指导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多肯定,提出批评要委婉,从而保护学生的实践积极性。教师需要对实践性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此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实用性,使就业指导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就业指南。
综上所述,在大学就业指导课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形式,突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与价值观。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就业形势,通过实践性学习,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需要突出针对性、前瞻性和引导性,为大学生顺利就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颖.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必要性操作要点[J].科技创新导报.2014(33)
[2]赵祉霖,曹梅.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3)
1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 篇十二
1 非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近年来最高值610万,加上历年累积的毕业生,今年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到700万人以上,加上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其中,非中心城市高校学生占一大部分。相对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而言,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就显得更加困难。一直以来,非中心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偏低,主要原因如下。
1)非中心城市高校办学起点低,历史积淀少,很多是由专科院校合并升格后形成,社会影响力弱,社会的认知度、接受程度较低。
2)非中心城市高校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雷同,缺乏特色。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多数高校仍习惯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缺乏特色,与社会实际工作需求相差甚远[2]。
3)毕业生就业观念不正确,就业培训环节薄弱。毕业生在工作单位选择、期望薪资等意向选择方面不切实际,就业观念亟待改变。另外,非中心城市高校就业培训工作相对中心城市高校而言整体已落后。
为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 中就明确指出,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3]。以促进高校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职业指导。引导毕业生正确进行职业评价和自我评价,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政策指导。主要包括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情况以及当前的就业政策、方针和规定、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制定的具体做法等;心理指导。主要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择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试等;技巧指导。主要讲述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指导。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对择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及时调整和完善自我,为将来适应职业活动做好准备[4]。由此可见,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极强的课程。然而,目前非中心城市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与就业形势要求、学生的真实需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好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质量, 需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不同需要和不断发展的就业形势进行教学改革。
2 非中心城市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不够
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还停留在就业政策指导、就业形势分析、就业信息的传达上,忽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技巧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的高校较少。即使部分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也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部分学生由于学业重、事务忙而不重视就业指导课,甚至感觉就业指导课“可有可无”[5]。
2.2 课程体系不完善
其一,课程不规范,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包括制定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就业指导课上课时间安排、课时量等,随意性较大,很不规范。
其二, 课程内容不充实,教材不规范。由于对就业指导课内容也多以就业政策、就业技巧为主,内容不够灵活充实,对就业能力培养不够系统。很多高校甚至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材,上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各自为阵,致使就业指导方面的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
其三,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求职对每个专业学生来说应有专业特点,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需求,可是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是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讲座、课堂上讲的求职信息和应聘技巧,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6]。
2.3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就业指导课涉及心理、法律、形象指导、求职技巧、礼仪、创业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现在担任就业指导课的教师多是由院系的学工办教师担任,部分就业指导课教师并非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无法准确及时地反映就业信息;有的指导教师自己也没有实践经验,没有进行过就业市场调查,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不全面。由于教师个人所学专业、从事工作性质等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个领域都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7]。
2.4 重视就业技巧指导,忽视思想教育传授
部分学校就业指导课只重视就业政策、招聘信息及求职技巧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礼仪教育、择业心理学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判断等方面的传授,比如,有的学生缺乏自我认识,就业期望过高,非大公司、大企业不可;有的学生缺乏自身修养,只是一味认为有能力、成绩好就行,缺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职场上毫无竞争力;有的学生在择业时功利思想严重,注重个人眼前利益,较少考虑国家利益和职业理想;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挫折;有的学生在新岗位上不能适应角色转换,工作中缺乏诚信,等等。这些无疑导致了毕业生整体上就业流向分布的不合理和出现结构性失业现状[8]。
2.5 忽视创新实践教学
目前,就业指导课的理论内容所占比重较大,有的老师课堂教授的内容,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用不上,仅仅片面地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少实践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不能深入社会实际,紧跟社会步伐,与社会脱节而无法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9]。
3 改进非中心城市高校就业指导,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3.1 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要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真正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保证就业指导课学时,保障教学条件、教学师资,为学生提供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逐步建立以就业指导课为载体、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辅之以专家讲座、心理辅导、企业实习等多形式、多途径的就业指导体系。
3.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就业指导课的安排上,要充分重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把就业指导课纳入大学教学内容,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制定出符合本人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作出自己的短、中、长期职业生涯规划,并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针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二年级的学生除了学好专业课外,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不足;三年级的学生进入人生发展的定位时期,应指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实事求是的认识,并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对自我发展进行恰当定位;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进入择业期,需要进行全面指导,如分析就业形势、介绍就业技巧、提供择业心理咨询、开展创业教育、进行诚信教育等方面的指导,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目的。
3.3 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教师。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很难保障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质量。当务之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强化教师的能力培训。做到两个保证,即:保证就业指导课人员到位;保证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素质。在条件成熟时,要成立就业指导专业教研室,为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组织、制度保障,进而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师资力量。
3.4 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水平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对于就业技巧的培训和政策宣讲等方面的传授是必要的,但就业观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等也绝不能忽视。因此,需做到:第一,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服务祖国统一起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第二,加强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康求职心理,加强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自我调适等的讲授,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择业的自信心。第三,加强学生的求职礼仪教育和诚信教育。使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能够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自己良好的个人修养。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尤其应该加强诚信方面的教育,这不但有利于目前,更有利于未来。
3.5 利用社会资源,创造实践机会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打破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封闭教学状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教学大纲的总体指导下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使学生能较早地了解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从而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择业要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激励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从等待工作机会到寻找工作机会,再到创造工作机会,逐步实现毕业生从就业走向创业,完全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成就一番事业。
4 结语
非中心城市高校学生就业相对而言确实存在许多劣势,但是我们应该直面现实,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开好就业指导课,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就业指导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应该拓宽思路,借鉴成功经验,扎实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使学生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就业方面的指导,合理定位,具备就业的各种素质和技能,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俊宗.试论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中介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2]李杰,訾祺.地方高校发展与其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协同效应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3]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EB/OL].中央人民政府网,2009-01-19.
[4]方敬永.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13).
[5]刘顺.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知识经济,2009(1).
[6]孙丹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问题与对策[J].文教资料,2009(2).
[7]刘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3).
[8]侯小桢.关于地方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4).
13.就业与创业课心得体会 篇十三
“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试错。”刘总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个白痴,所以不需要害怕失败,因为即使你害怕,第一次尝试的依然很有可能会失败,第一次就成功的能有几个?失败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今天去听了学校组织那个创业讲座,其中卢健卢院长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他的原话我就不会说出来了,说说重点吧!我自己的理解:
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那些整天有什么事都说好难那些人,其实是自己没有去改变的决心,整天怨天尤人,或者自己根本不想改变!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不比任何人差,努力去做!想要成功,规划是很重要的,有了规划,就有了目标,不会盲目去拼搏,这样会事半工倍,吧规划分成年规划,然后再分月规划,规划分得越细!效率就越高!持之以恒,将离成功不远。做什么工作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出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矗。
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创业的道 路是艰难的,《穷爸爸,富爸爸》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一定与知识的积累量成正比,没有很高的学历在创业竞争中也一样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创 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有的时候还要看准时机,看准市场的潜力。就好比比尔盖茨,他之所以能财源滚滚,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计算机在人类的生活中会起到越来越 大的作用,这个市场有无限的潜力,也就是需求会无限增大。
我们都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非常简单的寓言故事就告诉我们,我们拥有的奶酪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也就是我们在社会上所握有的筹码是不断变化的,不 更新就会被用完,不注意保存就会变质。所以这提醒着我们随时要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 力,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创业理想。
但是在创业道路上,作为大学生,往往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盲目乐观,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 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 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案07-18
两会大学生就业心得体会09-16
大学足球课心得体会06-25
大学生求职技能培训与指导学习心得08-08
大学文学阅读课心得10-26
大学实践课活动心得体会08-19
大学生关于五四表彰典礼暨大学生梦想公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06-23
大学生就业指导感想07-09
经典大学生就业指导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