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论文(精选13篇)
1.新中国论文 篇一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伟大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
2.新中国论文 篇二
1 科学活动的三个子系统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涉及面广, 相关程度高, 作用机制复杂, 可以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深入研究。《人民日报》是党和政府的机关报, 刊登了我国各项事业的重要新闻和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动, 能够反映出一段时期内科学活动的总体概况。其发布的科学新闻属于传播内容, 因此适用于科学社会学中“内容分析”的方法。梳理这七年的大量新闻, 从科学活动的性质入手, 不难发现, 如果把科学活动视为一个大系统, 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子系统:
第一是体制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的特点是紧紧围绕与科学事业相关的制度与组织建设展开。它包括制度类活动和组织类活动。前者包括科学制度、规章的酝酿、确立、修改、完善、成熟等。比如“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保证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实行细则及发明审查委员会规程” (1950.10.17) 、“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条例、研究生暂行条例” (1955.9.1) 等。后者包括科学机构的成立及其各项活动。比如“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开幕” (1955.6.2) 、“中国地质学会举行首都区年会” (1949.12.26) 等。
第二是传播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以科学传播为主题。包括学术交流活动和科学普及活动。前者是在科学家之间进行的, 包括国内外科研人员的访问和各种会议等。比如:“周总理接见苏联科学家代表团” (1955.12.23) 等。后者是从科学家到普通大众的单向的传播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大众的科学兴趣, 提高人民的科学素质, 使群众认识到科学的重要作用;打击伪科学和迷信活动, 捍卫科学的崇高地位;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 培养科学的接班人。英国的贝尔纳 (J.D.Bernal) 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对科普活动的必要性有很好的论述:“科学在很大程度上高高在上地脱离了群众的觉悟, 其结果对双方都极为不利。对普通大众之所以不利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日益人为的世界中, 却逐渐地越来越不认识制约着自己生活的机制……人类只好求助于异想天开而神秘的说明。人们原以为占星术和招魂术早已在中世纪末寿终正寝了, 现在它们又复活了, 这绝不是偶然的。……从最粗糙的观点看来, 除非普通大众 (包括富有的赞助者和政府官员) 明白科学家在做些什么, 否则就不可能期望他们向科学家提供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支援, 来换取他们的工作可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此类活动对改善科学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贯彻科学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针对我国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现状 (至今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 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科学普及活动。比如:“四月三日将见月全食, 科学普及局望各地广为宣传, 增进人民科学知识破除迷信” (1950年3月22日) 、“摩擦怎么会有电——国立北京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薛琴讲” (1949年10年21日) 等。
还有一种必须说明的就是科学教育。众所周知, 学校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教育。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教育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就使得《人民日报》中的教育信息烦琐而难以辨别。这其中真正的科学教育活动并不多, 本文没有统计在内。如果需要计算的话, 应归入传播活动系统中的科普活动之列。
第三是理论系统。该子系统中的活动特点是以科学理论的探索为主题。它包括科学引进、科学输出和自主研究活动三种。引进活动涉及引进学科理论、引进制度和组织方式、引进先进的科学思想等。比如“苏联生物学者重要发现, 细胞能从非细胞体发生, 对于医学及农学有巨大贡献” (1950年6月16日) 、“苏联怎样培养科学人才” (1949年12月29日) 、“中科院代表团团长钱三强谈苏联科学指导思想的体会” (1953年5月8日) 、“反对自然科学中主观主义歪曲” (尤·日丹诺夫1953年2月3日) 等。输出活动与引进活动方向相反, 是把我们的科学成果介绍出去。我国在新中国成立时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活动, 但在一般意义上对于具备科研力量的国家来说 (如在同一时期的苏联) 是应有的。自主研究是指本国的科研人员自力更生, 依靠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的科学认识。比如“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淡水鱼养殖问题初步成果” (1953年5月27日) 、“东北科学院研究工作密切配合国家经济建设” (1953年1月12日) 、“弗洛伊德在为资产阶级反动分子服务” (1953年1月3日) 、“马列主义与自然科学” (1950年4月20日) 、“清除生物学中的唯心论观点” (1951年11月22日) 等。
2 1949—1955年的科学活动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活动数量统计
关于1949—1955年的科学活动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活动数量统计如下 (其中, 1951年上半年的资料缺失, 应该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科学活动系统的三个子系统:a.体制活动有效信息106条;b.传播活动有效信息166条;c.理论活动有效信息361条。总计633条。三个子系统的数量结构比为:
体制活动∶传播活动∶理论活动= 1∶1.56∶3.41
(1) 这一统计显示了科学活动系统的大致结构比例, 和稳定发展时期相比, 新中国成立初期会有一些特殊性。例如, 体制系统中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到各省自然科学分会大大小小的机构组织成立、启动以及各项制度建立等活动频繁集中, 所以体制活动的比例要比稳定发展时期高一些。传播系统中由于前述原因有些没有计入科学教育活动, 这部分活动如计入科普类, 那么传播系统的比例要更高一些。理论系统中输出活动在稳定发展时期应该有一些, 绝不会是零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科学的落后, 以至于引进活动和自行研究占绝对优势) , 所以在更普遍的意义上理论系统的比例要高一些。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作用, 我们就可以推测出普遍意义上科学活动系统的“数量结构比”应该接近于:
体制活动∶传播活动∶理论活动=1∶2∶4
(2) 这是一个公比q=2的简单三项等比数列, 它意味着在所有科学活动中传播活动在数量上约为理论研究活动的一半, 而用于体制建设的活动在数量上约为传播活动的一半。如果以理论活动为底, 体制活动为顶, 传播活动为腰, 科学活动系统恰好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状, 顶、腰、底的数量关系为:
顶∶腰∶底=1∶2∶4
(3) 这个“金字塔”揭示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发展要坚持统筹安排、比例协调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培养和留住自己的专业人才, 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这是科学活动的根基所在。一个国家落后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用自己的双腿站起来。就像靠雇佣军和外国武器永远建立不起来强大的国防一样, 我国的科学发展要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建立起一支甘于奉献、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攻城拔寨的高素质队伍。这支队伍还要后继有人, 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满足国家科学发展的长期战略需要, 绝不能墙里开花墙外香, 留不住人才终将威胁整个科学事业的基础。其次, 要搞好科学知识的交流、传播和普及。根据普遍联系的观点, 加强本国科学家与国外科学家的联系, 加强国内科学家的联系——包括行业内和行业之间的联系、科学研究部门和技术部门的联系、军事科研和民用科研的联系、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的联系等;同时夯实科学发展的群众基础, 这对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国家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意义重大。再次, 不能忽视体制建设。成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而且有利于国家宏观掌控科研方向, 将科研力量集中到国家急需和重点的项目上来。因此, 这个科学活动系统的“金字塔”对于国家发展科学的人、财、物等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另外, 科学活动系统的数量统计还可以用于一段时期科学活动的特征分析。例如, 主导的理论活动子系统又可分为纯科学研究、形而上的科学研究两类。纯科学是指属于传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探讨, 比如“中科院进行土壤研究工作” (1955年3月17日) 等。形而上的科学研究是指相对于纯科学而言, 受某种社会意识影响的理论研究。比如“苏联科学界批判量子力学的唯心论观点” (1952年5月21日) 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与思想观念上层建筑联系紧密, 导致这类理论研究较多, 纯科学研究 (有效信息233条) 只占总理论活动 (有效信息361条) 的64.54%, 这就意味着形而上的科学研究在总理论活动中达到了1/3强, 横向比较的话, 数量上相当于整个体制活动的总量!意识形态对科学的影响 (仅仅是理论研究上的影响) 可见一般!科学活动的数量结构统计清晰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活动的特点。
3 结 论
总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学活动是朝气蓬勃、向前发展的。这一阶段不仅初步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体制, 开展了科学传播活动, 而且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工作者, 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 奠定了此后我国科学进步的坚实基础。
摘要:近代中国科学发展水平的落后和解放前一些科技人才的流失容易造成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学发展状况的误读和曲解, 按照科学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通过梳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日报》的大量相关报道, 并加以系统的数量结构分析, 可以得到这一时期科学事业的整体面貌和阶段性特征, 并对国家稳定发展时期的科学战略研究有所助益。
3.新中国60年之民主中国 篇三
俞可平在他那篇流布甚广的文章《民主是个好东西》里说,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回到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重提民主,语重心长,振聋发聩:“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
1986年9月28日,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公报称,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在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为充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道路。公报说。“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主要历史教训,一是没有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二是没有切实建设民主政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切实推进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當普罗大众切身感受到“民主是个好东西”时,公众的参政目的也由情感走向理性,从表面介入走向深度参与,在对政府权力运行、决策的监督中,公民正逐渐成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推动民主政治前进的主体力量。民主,也已从开国者的革命理想转变为亿万民众的基本诉求,成为中国人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4.新中国成立教案 篇四
崔 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内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国大典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过去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帮助理解本课的内容。
2.通过向学生播放有关开国大典的影视作品或纪实片,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对于本课中一些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会议对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解放军进藏,有力地维护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教学重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纵向联系法、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视频、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自然导入法。从这一节开始学习的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从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来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根据历史发展的情况,新中国成立至今五十多年的历史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 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76年10月之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本节讲述的是第一阶段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转折和过渡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板书)
首先我们要学习的是第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板书)【讲授新课】
“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发布后,人民解放军打响了进军全国的隆隆炮声,与此同时,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板书)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请同学们想一下,新政协是针对什么来说的? 生:旧政协。
师:旧政协是指哪一次政协?其内容是什么?
生:1946年初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内容是商讨抗战后和平建国问题。尽管也通过了一些决议,但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协决议被撕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师:1949年9月2l口下午7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他庄严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决定定北京为国都,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尤其是《共同纲领》的制定,意义重大。它是一部 人民民主的建国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大宪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端重要的文献”。
我们可以把新政协的内容总结一下了。
1.《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板书)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板书)3.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板书)4.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板书)
现在请同学们把在课前收集到的关于国旗、国歌、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知识讲一下。生:(讲述)师:(总结)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的颜色为红色,象征革命;旗面左上方缀着五颗黄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环拱于大五角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小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全国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1949年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并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2.国歌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它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作为代国歌;1978年集体填入新词,由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定为正式国歌。1982年12月4日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撤消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
3.国徽:国徽呈圆形。国徽中心为红地上的金色天安门城楼,城楼正上方的4颗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状,环拱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由金色麦稻穗组成正圆形环,麦稻秆的交叉处为圆形齿轮;齿轮中心交结着红色绶带,分向左右结住麦秆下垂,井把齿轮分成上下两部分。红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和庄严。国徽图案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4.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南部。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同日下午举行奠基典礼。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8年4月建成,同年5月1日揭幕。纪念碑正面向着天安门。重60吨,高14.7米,上面雕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镏金大字。碑身背面是毛泽东撰、周恩来书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纪念碑用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在大碑座四周。从东面起,浮雕的主题按着历史顺序排列,分别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在“胜利渡长江”两旁,另有两幅装饰性浮雕,主题为:“支援前线”“欢迎人民解放军”。浮雕每块高2米,十块合在一起长达40.68米,共有170个人物,概括地表现了中国100多年来的革命历史。
二、开国大典(板书)
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上有关开国大典的插图,或者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断,使同学们了解实况)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55分,毛泽东和一代开国元勋们经新华门来到天安门,从西头马道登上天安门城楼。在金水桥之南大约50米处的以华北军区军乐队为主组成的联合军乐队奏响了《东方红》乐曲,广场上人群欢声雷动。3时整,盛大而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始。参加这次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首都各工厂、各大专院校、各机关的代表,有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等等,共约30万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就位。当林伯渠宣布“请毛主 席升国旗”时,毛泽东神情庄重,用力按动了通往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耀眼夺目的五星红旗顺着旗杆,冉冉升起。这时,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的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个春秋。参加大会的30万人肃立致敬,指挥员行举手礼,注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庄严而美丽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在这庄严、热烈的时刻,毛泽东用响亮的声音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接着,阅兵式开始。阅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坐敞篷轿车,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军乐的奏鸣中,由聂荣臻陪同,出东三座门,沿着东长安街、东单广场,直到外国领使馆聚集的东交民巷,顺序检阅肃立严整的三军部队。朱德总司令检阅完部队驱车回到天安门城楼后,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及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阅兵式共用了2个多小时,受阅部队的人员总计有1.6万多名。
接下来是群众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农民紧随其后。后面是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晚上9时25分,无数彩色的礼花向广场 四周发射出来。首都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夜晚。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宣告了中华民族的新生。
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组织讨论)生:(讨论)
师:(总结)《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为着理想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歌曲很雄壮、豪迈,有革命气概,节奏鲜明。
(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生:(讨论)
师:(总结)1.国内意义(1)中国人民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奴役的悲惨命运,成了国家的主人。(2)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2. 世界意义(1)使占世界1/4的人口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2)使亚非拉美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信心。
但是,就在新中国成立时,祖国大陆还有一些领土没有解放,西藏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经过不断努力,最终在1951年签署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三、西藏和平解放(板书)
师: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向西北和西南推进。广大西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渴望西藏早日解放,而帝国主义反华势力却指使和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帝势力抗拒解放,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考虑到西藏的特殊性,中央采取了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的方针。通过广播、通信、派劝和团等方式,向西藏地方当局开展政治争取工作。然而以摄政达扎为首的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拒不接受中央进行和平谈判的召唤和耐心教育,阻止、扣留甚至杀害劝和代表,并部署武力与解放军对抗。为此,人民解放车于1950年10月实施了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同时在国际上加强外交斗争,揭露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西藏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内外交困,受到沉重打击,达扎被迫下台,第十四世**喇嘛亲政。
在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团长的代表团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于1951年5月21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藏历史划时代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它反映了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西藏的和平解放把中国的民族团结事业推向了新阶段,为增强十华民族的大团结,建设统一繁荣的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藏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标志着西藏作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回到了祖国大家庭中,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阴谋。【课堂小结】
5.看新中国变化有感 篇五
今年过春节的时候,回了趟老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自从呆在新疆后,就一直没有机会去甘肃了。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甘肃的变化竟然这么大啊!
回到家后,竟然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想起从前,竟觉得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家家户户都住上了二层小洋楼,中间还耸立着几座大厦,唉!从前可还都是小砖瓦房的,有的人家甚至都是土房子来着,进了家门,更感觉不同了。白净净的暖气管滚烫滚烫的,整个屋子暖烘烘的,家具都是焕然一新的,现有的是床,而不是土炕,一家三口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俨然幸福的一家人啊!想起过去,那情景就大不同,那个生活怎么有这么惬意呢。大人们一天到晚的忙作于农活,哪有什么时间闲下来聊天,更别说有电视看了。听听收音机和政府每天早晨放的大喇叭就已经不错了。小孩子那时一大群啊!最少的也有三四个的。大大小小在泥土中玩耍,哪有大人们去调教啊!人们的思想那时更是保守,落后,封闭阿。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变通,一味的继承老祖宗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旧规律。什么多子多福阿,养女如泼出去的水啊,重男轻女阿,神鬼灵魂尚存阿等等。不于外界交流,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生活在哪,长在哪,死在哪,一辈子只能呆在那个小山区,没有翻过一座山,更别说间什么大的世面了,而自从改革开放至今天,一切的一切变得不再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神秘了。人们的思想先进了,脑子变灵活了,除陋习,造新的事物,男女平等,人们开始外出远门,去做生意,去旅游,去外居,去出国,慢慢的种田的人家少了,但家家户户富强起来了,吃上了山珍海味,海参鱿鱼。告别了缝缝补补,粗茶淡饭的日子,生活不那么忙碌了,懂得了休闲,老人们也开始晨练了。早晨六七点那叫一个壮观哦。只见那一群的老人,这一群的老人,队伍浩大,似乎在进行马拉松比赛似的。我感叹道,唉!真是变了阿!还有些青年人外出留学,带回了几个外国女朋友男朋友的,说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了,我自己都感觉落伍了。原来的那个破学校都不见了,代替的是高楼大厦,面积翻了好几倍呢!看得我都呆了,什么手机阿,电话拉,电脑阿。都成了手上的随带品。跟本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了。弯弯曲曲的小径也成了宽广发达的大公路。车辆疾驰来,疾驰去的。还哪有什么自行车阿,当我在感叹生活的巨大变化时,不得不思考未来的前景了。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不少的弊端,确实的令人担忧啊!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变化都存在着两面性,其实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最大的。令人欣喜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我们从环境方面来说,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耸立起来了,而那些个花花草草,树木丛林却渐渐消失了。没有了鸟语花香,没有了蝴蝶蜜蜂。有的是整夜不休的噪声和大量的污染物。不但对生态有害,对我们的健康也有害。人们生病的机率越来越大,体质也弱了。最赚钱的成了我们的医院。其次,从我们的交流与合作发面来看,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大了。因为人与人之间是最需要交流和沟通的。封闭自我,整天呆在屋中,不是上网就是沉迷在虚幻之中,见面交谈的机会没有了。孩子们也不聚在一起玩游戏了,发明创造的思维能力渐渐的下降,整天活在别人的世界之中,幻想不存在的东西,小孩子的思想严重受影响,杀人犯罪的暴力事件发生了,人才都给培养到了黑暗中去了。这个国家还能继续很好的发展吗!还能赶得上其他的国家吗!再次,资源的浪费严重了。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好,人的寿命渐渐增加了,人口也变多了,花费也大了。我们的资源有限阿,能这么折腾吗?这样下去我们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多久!最后就是思想的开放导致了孩子的思想变异。花钱大手大脚,喜欢攀比,喜欢早恋,害怕受苦,享受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感觉。这样的发展是发展吗?真是令人担忧啊。
总之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有利也有弊。但发展是肯定的,而且是利大于弊的,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努力的改善它,让它的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也让它的缺点渐渐消失!跟上时代的发展,展望未来的明天。相信在改革开放的成果下,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灿烂辉煌!
6.见证新中国后勤事业 篇六
8年后,杨至成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先到了哈尔滨,随后南下辽宁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报到,就任民主联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杨至成将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带了回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很欣赏他,将建立东北大后方的任务交给了他。杨至成秘书方大愚回忆他这段时期的工作:“解放战争中,服装最好的是杨至成主管的东北野战军(后改名为第四野战军)。„二野‟部队穿的都是棉花捻成条织的布,没有颜料就用草灰代替,结果一下雨就是一个水印。„四野‟的马裤都是呢子做的,其他人都羡慕得很。”1948年,全军后勤工作会议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齐夸“四野”军装好,朱德还特别提到要把呢子衣服推广到全军。
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久,杨至成随“四野”各路大军一同南下,进驻江城武汉。新中国成立初期,赶上中南大剿匪、抗美援朝,连粮库都空了,后勤建设底子很薄。5年时间,杨至成在湖北、湖南和广州等南方省份建立起军工医院、军需学校还有几十座工厂生产服装皮鞋,中南军区还成立了营房建筑部,我军后勤部队基本建设向正规化迈进。
杨至成被调到北京是在1954年底,他离开中南军区,前往首都参与筹建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检查部。4年后,杨至成奉命筹建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从北跑到南整整奔波了一年,终于建成了一座解放军的现代化科研城。1964年,由于身体原因,杨至成放下手中的工作,参与组织全军后勤历史的编写。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看到朱德、贺龙等老领导受到攻击,气愤难耐,他本来身体就不好,于2月3日因突发心脏病逝世。
杨至成去世前一晚,警卫员小焦去过他的房间,“十一点钟的时候,他还坐在桌旁,用毛笔写下几个大字:„日升、日落、日再生‟。”杨子江说:“我那时才15岁,第二天清晨,父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情景现在依然历历在目。”
做后勤是无上荣耀
如今,63岁的杨子江身体很硬朗,他把采访地点定在记者办公楼附近,一大早坐一个多小时地铁赶来,“你们上班辛苦,我多跑两步路没事。”采访过程中,杨子江扇着一把大折扇,记者注意到扇面上的十大元帅图,他解释说:“我整理父亲资料,经常读各将帅的故事,他们的很多事迹我都烂熟于心。”
谈到父亲时,杨子江用到最多的词是“和蔼可亲”,这和他工作时候的火爆脾气相差很大。杨子江介绍,和父亲熟识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老头”。父亲在苏联学习时,对小字辈非常关心爱护,毛岸英、毛岸青和周恩来的干女儿孙维世、朱德的女儿朱敏和林伯渠的女儿林利等人都叫他“老太爷”。在杨子江眼里,杨至成也是位好父亲。“父亲40多岁时有了我,年纪慢慢大了,加上身体也不是很好,就特别喜欢小孩。他很慈祥,从来没有打过骂过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工作再忙也很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时候开完会,他会顺道去我们学校里转转,和老师沟通,了解我们在学校的表现。”
7.新中国论文 篇七
1、确立马列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这个胜利,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成为我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 在新的形势下, 用马列主义思想来宣传和教育人民, 成为动员一切社会加强共同建设新中国的必然。为了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领导, 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掌握新闻出版、报纸广播等舆论工具。1949年8月, 中共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正式改版为党中央机关报, 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 以利于向全国及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主张, 报道中国人民的文化、建设等成就。
2、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
随着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 愚昧的落后的观念、文化受到扫除, 科学的进步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在广大人民中间逐渐被接受, 按照《共同纲领》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的要求, 党和政府有步骤地对旧有教育文化事业进行改革, 争取和鼓励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使学校教育制度与思想文化建设适应新旧社会的转接, 有利于推进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前, 对旧有教育制度的改革,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使教育事业从过去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转向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二是使教育事业从过去脱离实际, 脱离生产, 转向为恢复和发展国家的生产事业服务。这次改变旧中国教育事业上的高校制度的改革和调整, 使不合理的现状得到了改善, 对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更稳定的发展, 有着深远的传略指导意义。
3、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1951年秋, 由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在北京大学教师中率先发起了一场运动, 这场运动一直延续到1952年的秋天。1951年9月29日下午, 周恩来在京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作了题为《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 此次报告的主要对象是京津地区3000余名高校教师, 一个思想改造运动在京津两地高校迅速展开。该运动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 要求教师联系本人思想和学校情况, 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肃清封建买办思想, 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之后, 该运动逐步推进到全国各地的高等学校、中等学校的教师中。到了11月, 教育界的思想改造运动被引向了文艺界, 党决定在文学艺术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
二、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
1、积极方针政策
中国共产党历来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作为党的一贯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向来主张为人民大众服务, 文化工作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前夕, 随着党转移工作重心, 毛泽东指出, 文化教育工作“是围绕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展开并为这个中心服务的。”在致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贺电中, 毛泽东更是明确指出:“革命胜利以后, 我们的任务主要地就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广泛地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 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发展起来, 并借此配合人民的教育工作和其他文化工作, 以及借此配合人民的经济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工作的方向:为人民服务, 为经济服务。这表明:中国的新文化具有不同于旧文化的全新的性质, 是为新的经济、政治力量以及新的社会服务的。
列宁也曾指出:“只有确切了解过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全部文化, 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才可能建设出无产阶级的文化。”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这一基本思想, 曾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指出:“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 并不是意味着无条件的照搬, 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利用, 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 党又用这一思想来指导文化建设, 改造社会实践。之后, 毛泽东将这一思想加以概括, 即: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推陈出新。
2、消极方针政策
在传统文化界曾出现过明显而激进的“反右”斗争。“右派有两条出路。一条, 夹紧尾巴, 改邪归正。一条, 继续胡闹, 自取灭亡。右派先生们何去何从, 主动权 (一个短期内) 在你们手里。”, 毛泽东在1957年5月的时候, 写了《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 文章明确的指出“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从此, 党中央的对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也随之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导致文化运动的主题由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转向了敌我阶级矛盾, 强调了斗争的使命性。如此, 以偏概全的否定了本来自然发展的传统文化。在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标志性事件出现, 党的《人民日报》就发表了社论——《这是为什么?》, 提出要求:即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当前现象。因此, 以这个事件为运动的起点标志的文学界的“反右派斗争”的正式开始了。由于毛泽东使得一场规模宏大的反右派斗争在全中国大陆开展起来, 对传统文化的正确发展和自然创新与传承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
三、党的传统文化政策的分析
1、批判远多于继承
新中国成立之初, 关于传统文化界范围内的对于怎样更好处理批判和继承的关系, 怎样处理批判, 怎样发展继承等问题都还处于一个肤浅的表层方面, 传统常常会被称为是封建主义的代名词因而全盘被否定, 是因为在此文化背景下,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仅仅局限在教条主义的范围内, 在对待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 是将两者对立起来, 没有全面、联系的看到事物的发展实质。
2、张扬民族性
对于中国文化来说, 1949年的意义并不像在政治上那么深刻, 它还不足以构成文化上彻底解放的边界, 各种关系中, 对新文化发展影响甚大的就是中外关系, 即西方话语作为一种强势话语, 对新文化的一种或隐或显的制约、规范作用, 它以销蚀民族性为前提。新中国成立后, 政治上的独立解放, 诉诸于文化, 就是要建设一种民族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反过来说, 这种新文化只能在张扬民族性与反西方话语这一宏大框架中来完成。这一点在医学以及文艺领域表现的很突出。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传统文化到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中的中国文化, 文化都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 但我们不能裹足不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既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理论,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魂”。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那个的时期。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所实施的政策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的脉络梳理和浅显的内部剖析, 对其引导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建设发展产生的影响作出了整体的概括和评价。
关键词:党,文化,文化政策
参考文献
[1]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
[2]张静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M].湖南出版社, 2009.
[3]李玲玉.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4]郭德宏, 李玲玉.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评[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8.
8.新中国大阅兵 篇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13次国庆阅兵。其中1949年至1959年间共举行了11次,此后连续24年没有举行,直到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决定于国庆35周年举行大型阅兵式。1999年国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世纪阅兵式,庆祝新中国50年华诞。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国又将在10月1日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新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阅兵仪式。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的30万军民随后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受阅部队以海军两大排为前导,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16400人,由东向西行进。空军17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行受阅,其中有4架是携弹飞行,目的是防止国民党空军对开国大典的破坏。
1950年国庆阅兵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庆祝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大会中进行了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各兵种部队的盛大检阅和首都各阶层人民的游行示威,共40余万人参加。阅兵后19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此次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驾驭1900匹白马以6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2年国庆阅兵本次阅兵,公安部队首次参阅。最为奇特的是由各民族成员组成的民兵大队,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着新式武器接受了检阅。摩托化步兵方队乘坐的不是汽车,而是摩托车,煞是威风。在阅兵部队后面压阵的,是鼓乐齐鸣的军乐团。
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195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国庆阅兵,这也是新中国第11次国庆阅兵。参加典礼的各界群众是前11次国庆阅兵中人数最多的,达70万人。受阅部队装备的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是由我国自行制造的。
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这是新中国建国后的第12次阅兵,也是我国自1959年国庆节之后,在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背景下,第一次公开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国庆阅兵总指挥秦基伟陪同下,乘敞篷车检阅了部队,并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这次阅兵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受阅部队这一天全部换上了新式军装;而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高级将领们同当时大多数军人一样,穿的还是旧式的确良军服。这毫不掩饰地表明我们的军队正处在变革之中。
这次受阅部队10370人,各种作战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05辆,火炮12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429支(挺),汽车2216辆,组成46个方(梯)队。其中空中梯队 4个,最大的机群为9机编队,比10周年空中编队增加4架飞机。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全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其中19种是新装备,具备了现代水平,有的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充分反映了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整个阅兵式历时56分钟,在庄严隆重、气势恢弘、统一和谐的气氛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有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壮美风采。
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这是共和国上世纪最后一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参阅军种全、兵种多,这样的规模和阵容,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江泽民主席在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的陪同下,乘敞篷车检阅了部队,并在天安门城楼发表讲话。地面受阅部队由42个威武雄壮、军容严整、装备精良、精神抖擞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组成。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检阅三军部队。
上午10时36分,阅兵分列式开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组成的仪仗方队护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走在最前面。随后,来自陆军、海军、空军、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的1万多名官兵和400多台战车、火炮、各种导弹等,分别组成16个徒步方队和25个车辆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11时零5分,以空军航空兵为主体,陆军、海军航空兵联合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驾驶着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轰炸机、直升机等9个机种、15个机型的132架飞机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拉出一道道彩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按照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惯例,国庆将会举行60周年大阅兵。而60年又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一甲子,因此此次阅兵必然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盛大的一次。
作为国庆60周年阅兵的一部分,2009年4月23日,一场展示各国海军共同构建和谐海洋决心的海上大阅兵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展开。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
9.新中国的成就作文 篇九
新中国的成立,给予了子孙后代们的富裕生活。往后,再也没有那惨酷的战争,没有那富强的国家来压迫我们中国。往后我们可以过着不愁吃喝的生活。而这些不正是伟大的共产党给了我们这样富裕的生活,他们抗战了八年之久才取得今天的成就。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新道路,带引全国人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而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因此,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正如邓小平爷爷所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准绳。”正是这些刻苦铭心的名言,让我们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走向世界顶端,正是这些信念,才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1964年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年17日,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一幕幕惊人壮举不得不让全世界为之震撼。而特别是2008,这特殊的一年将成为我国发展史上一块永恒里程碑。汶川地震使全国人民心连心,手牵手共同抵抗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来抵抗自然灾害。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专门建立了鸟巢体育馆和水立方游泳馆,这两个让世界瞩目的建筑,说明我们中国发展的道路上飞快的前行。
10.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篇十
国旗下,我感到幸福 曲阜市董庄乡管村小学 胡玉梅(2009.9)
幸福是什么?这是所有人都在苦苦寻找的东西。
或许拥有名车洋房能让人感到幸福。而今,站在五星红旗下,以人民教师的身份,面对着无数双清澈的眼睛,我感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每当清晨,校园里国旗徐徐升起,耳边总会听到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声庄严宣告,脑海中总会浮现1979年慈祥的老人在南海边划下的神奇圈圈。就是在这面五星红旗下,多少中华儿女携手走过风风雨雨,一路兼程披荆斩棘,让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条条铁路贯通山涧。在红旗的指引下,先辈们用热血和汗水换来孩子们脸上甜蜜自信的笑容。在国旗下,看到同学们衣着时尚、举止文明、谈吐优雅、健康向上、神采奕奕,我感到幸福。看,正是这面五星红旗,在北京奥运会广场鸟巢上空冉冉升起。她记载了中国60年的艰苦奋斗,见证了中国60年的辉煌巨变。她向世人展示出巨龙腾飞的凌云之势,让世界重新了解中国,走进中国。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china”等字眼已深入人心,给世界各地打上深深地中国印。国旗下,我为自己是名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而感到幸福。
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那是中华的声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那是你坚忍不拔的性格。即使是无情的地震,肆虐的雪灾,也只能激起你的博爱和坚强。还是在这面五星红旗下,我看到孩子们把手中五元十元的纸币,带着庄严的神情投入捐款箱后如释重负的表情,我感动到落泪。不是因为那首《爱的奉献》营造的氛围,而是我看到了明天的希望,为此我感到幸福。
每当我伫立在国旗下,都会感到肩上沉甸甸的重担。我深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国家倾力于教育事业。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在这面国旗下,值2008年教育管理年之际市政府率各级领导到我校视察,为我们配备了崭新的课桌椅、办公设备。看到孩子们在焕然一新的教室里快乐学习,我感到了切切实实的幸福。
有人说,幸福很难寻觅。其实幸福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要你静静感受,就会被幸福包围。每次听到孩子们亲切的呼唤,看到他们活泼的身影;听到他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一次次的进步,一天天的长大,心中就溢满了幸福。
国旗下,我倍感幸福。
我幸福,因为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我幸福,因为我挚爱我的教育事业。
11.新中国的居住革命 篇十一
民国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繁,使得刚刚起步的“城市化”根本无法进行。1949年至今,中国终于获得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和平局面,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中国改变了地球的外观。城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主导,而住房成了城市居民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居住,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有关空间的问题。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它和人们的观念变革息息相关。从传统到现代,住房的变化是“静悄悄的革命”。 今天的住宅,在生活中已成了和教育、医疗一样的“头等大事”。
私房的社会主义改造
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一化三改造”的完成,使得生产资料大部分收归国有。忙于集中财力组织生产和应对抗美援朝战争,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紧张,而农业人口的大量进城造成住房困难,于是中央开始推行经租房政策,动员有房者出租私有房屋。
1955年12月16日,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中写道:“根据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附:无锡、苏州)、济南、青岛、沈阳、哈尔滨等十个市的调查,目前城市私有房屋的基本情况是:私人占有房产一般比较集中,即少数大房主占有大量房产。大房主多数是封建王公贵族、军阀官僚后代和以前的投机商。如北京市大房主中属于上述成分的即占88.4%,上海的房地产中,李鸿章的后代即占有房屋面积十万多平方公尺。另外房主中也有买办、大地主及城市高利贷者。”
1958年6月4日,北京市私房改造领导小组开始制定“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稍后,各省、直辖市纷纷效仿,很快推广至全国。
按照当时的做法,改造房的面积起点在大城市一般是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约合10间房),中等城市一般是100平方米(约合六七间房),小城市(包括镇)一般是50到100平方米之间(约合3-6间房)。政府房管部门负责经租房的经营,如管理、收租、修缮等,并把租金的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发给经租房的业主。经租房之称由是开始。
1958年底城市私房改造基本结束,1964年7月政府正式宣布:私人租赁性质的住房关系基本不再存在了,1978年我国城镇住房中74.8%为公有住房。这样的做法,在最初的时候,虽然部分满足了城市无房市民的住房需求,但是却背离了经济规律。
由于公房制度长期实行无偿分配和低租金的福利体制,住房的投融资机制被严重扭曲。1952-1978年,中国包括农村住房在内的住房总投资仅占同期基本建设投资的7.5%,仅占GDP的0.7%。住房投资严重不足导致七十年代末全国主要城市都面临住房严重短缺的困境。1978年,城市住宅面积为14亿平方米,和1950年相比,人均居住面积由4.5平方米下降到3.6平方米,缺房户869万户,占当时城镇总户数的47.5%。事实证明,靠政府福利分配,是很难实现“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居住理想的。
大院与工人新村
北京的大院和上海的工人新村,是20世纪50年代的新兴事物。前者是政治中心,后者是经济中心,而其他的大城市也一样拥有大院和工人新村,算是一种居住形式的“混搭”。
1950年,为了保护古都北京的老建筑,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与陈占祥吸取巴黎与伦敦的前车之鉴,建议在北京西郊建成新的行政中心。虽然“梁陈方案”最后被否定了,但军队大院却留在了西郊城外。从公主坟一直到北京西山脚下,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通信兵司令部、总后勤部、总参谋部、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后来是基建工程兵)、铁道兵司令部等大院,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即301)等鳞次栉比、依次排开,一直延续到西山脚下的北京军区大院。
高校大院集中在北京的西北面,1950年代初,学院路上自南向北建设了著名的“八大学院”;清华、北大、人大、民族学院则位于跟学院路平行的白石桥路和海淀路上,也都是一圈一大块地。而国家和市属机关的宿舍院,则散布在城外各处。其中三里河地区又是主要的聚集区。
和北京相比,上海就要更费脑筋来解决工人阶层的居住问题。上海原本就是中国的工业中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苏联模式影响下,将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通过增加产业工人数量,把畸形的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再加上“低工资高就业”的经济政策,上海工人数量连年增长。这里成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聚集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其中仅纺织工人就有四五十万之多,居住环境普遍很差。
1950年,根据中央的指示,当时的上海市长陈毅指出:“目前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必须照顾工人的待遇和福利”。在此背景下,曹杨新村“1000户”工人住宅(实际建造1002户,即曹杨一村)和“两万户”住宅先后应运而生。曹杨新村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工人新村”,之后上海又在沪东、沪西两个工业集中分布区建设了多个工人新村。此后,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动。
大院和工人新村,有一个共同点,本质上都是封闭的社区,功能齐全、自给自足的小社会,里面有门诊部、浴室、理发室,还有不同种类的子弟学校。在其他城市,也有各种大院和工人新村的“变种”,用一个形象的词来说,就是单位的“家属院”。大家上班在一个单位,甚至在一个车间,而下班后,又住到同一栋楼,甚至同一单元。父母是同事,而孩子从小就是在一起的玩伴。这是一种集体生活,很容易培养起共同的认知。大院或者工人新村里出来的孩子,往往都经历过某种“残酷青春”,与别的大院或家属院的子弟打架斗殴,似乎是必然要经历的成长课。
如今,很多“工人新村”都已经被拆或者面临着即将被拆迁的命运。第一代新村的居民,早已是白发老者,他们对这种家属院的生活充满了感情。“新村”,就这个词的意思来说,它让人想起农村的村庄,尽管从事的是工业生产,“新村”仍然是一个传统意义的熟人社会。尽管已经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但就人与人的联系方式来说,仍然充满了温情。父母上班,把孩子托付给邻居看管,或者让孩子们在大院里自由玩耍,都不会有什么安全上的担忧,这样的居住环境,能给人以特别的安全感。
nlc202309090347
福利分房的终结
不管是北京的大院,还是上海的工人新村,或者全国各地的各类“家属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的都是福利分房的制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计划经济中,人们的剩余价值都被收归国有,国家利用这些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由各企事业单位盖住房,然后按级别、工龄、年龄、居住人口辈数和人数、有无住房等一系列条件来分给一部分人居住。居住的人实际支付的房租远远低于建筑和维修成本,房屋的分配实际上是一种福利待遇。
如今,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不少人开始怀念以前的福利分房制度,但和人们所想象的正好相反,福利分房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公平。一些强势的部门利用手中的职权,占有很多优质的资源,比如土地、盖房的资金、房屋产权等等,手中掌握着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单位通过强势地位取得了巨大的垄断利润,而一些清水衙门却由于职权弱势,很难分到一杯羹。另一方面,福利分房很容易滋生腐败。一些与权力核心比较近的人通过种种非常手段,拿到了好房子,而一些“混不开”的人,则分的是差房子甚至分不上房子。
反映这种主题的电视剧作品有很多,最常见的情节是,那些为人正直或者有才华但不善搞“关系”的人,在分房的过程中备受折磨,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是关于数学家陈景润的。由于徐迟一篇报告文学的影响,陈景润的住房问题最终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1975年10月5日,胡耀邦特地向中科院数学所所领导询问了陈景润的生活境况和健康状况。胡耀邦还带人亲自视察了陈景润六平方米小房间的所在地——中关村 88 号楼单身宿舍。说是单身宿舍,实际是中科院数学所、物理所、电子所、声学所等几个所共用的一个五层的筒子楼。每层楼道两旁摆满了炉子,整栋楼显得拥挤而狭小。胡耀邦当即向科学院的领导提出要好好改善科技知识分子的居住条件,尤其要好好改善一下陈景润的居住条件,好让这位数学天才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在那个派系纷争不断、讲究论资排辈的时代,尽管陈景润取得了领先于世界的成就,赢得了褒扬和赞美,但是一涉及到具体问题,就不免就落入了世俗争纷之中。按照当时所里的规定,陈景润是个单身汉,职称低,又不担任行政职务,要改善居住条件的话,也只能住四人一间的集体宿舍。但是即使帮助陈景润住集体宿舍这样的事情,也一直拖着没有能够解决。
后来,胡耀邦再次来到数学所,询问起陈景润改善住房条件的事,当得知问题还没有解决时,胡耀邦有点火了:“为什么不能帮助陈景润解决一间好一点的房子?”在胡耀邦的关心下,数学所最后费了很大力气,终于为陈景润调整出一间 16 平方米朝阳的房间。
这种分房的难题,在知识分子群体里特别明显。在那个时代,大学还没有多余的经费为教授们建更多的房子。这种难题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央视曾经报道过科学家陈章良的事,当记者走进陈在北大的单身宿舍时,8平米的房间已被书填满,记者几乎无法插足。
市场化改革30年
1998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文件出台,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在停止福利分房的时候,中国的住房商品化已经试点了10年了。在这10年期间,实行的是商品房交易与福利分房并行的制度。在福利分房的末期,由于有了市场参照,而且可以进行买卖,能分到房子的人,对“福利”的感受更深。
1987年12月1日,中国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原深房公司总经理骆锦星举起11号牌,赢得中国土地“第一拍”,后来深房公司在竞得的这片土地上修建了东晓华园。2008年2月4日,坐在深圳市罗湖区东晓花园的花坛前,73岁的骆锦星没有想到,深圳这两年的房价飙升得如此之快,这个20年前在那场“中国土地第一拍”中竞得的土地建成的楼盘,建成时开盘价1600元每平方米,20年之后的今天,也水涨船高,升值已达数倍之多。
住房的商品化,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改革之一,不但让更多的人拥有住房,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权的概念。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那些拥有住房的人,对社会的稳定起着巨大的作用。
住房商品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巨大,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中国社会面貌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发生巨变,城市化进程是最核心的推动力。“买房”,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购买行为之一,尤其是贷款买房这一用时间换空间的做法,让很多青年都拥有了住房。“有房阶层”至今还在不断的壮大中。
一个更开放的社会,必定有多元的住房设计。在房地产市场足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仅市场,是不够公平的。政府的职责,不仅在于对市场进行法律意义上的监管,也要注意住房公共保障性的一面。最近这些年,很多城市都开发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前者为城市中低收入者提供了购买房屋的一种可能性,而后者则让那些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人,既有房可住,又不会被房价羁绊,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社会财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本质上是城市管理者利用公共资源提供的一种服务,人们称之为“保障性住房”是很贴切的。市场不是万能的,只有把市场和保障性结合起来,才能既保持市场的活力,又能保障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保障性住房,让人想起50年代的最初的住房实践,想起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住房理想。千百年来都没有实现过的事情,如今成为了可能。
12.新中国前期的秘书工作 (上) 篇十二
一、建国60年来前期与后期秘书工作的分期界定
60年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由解放前无权或掌握部分权力到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 成为国家的执政党;党从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夺取全国政权到组织和保证人民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基础上实现当家做主人;从新民民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以提高人民的生活为目的, 不断推进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从过去的战争年代转向和平的建设年代。党和人民的地位、任务和环境的这些根本性变化贯穿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始终, 也给党和国家事业组成部分的秘书工作打上了时代的烙印。60年来, 以党政系统为主导的秘书工作有别于解放前党领导下的秘书工作的根本特征, 就是在和平环境下为执政党服务、为国家政权服务、为建设新社会服务, 归根结底是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按照党和国家历史任务的转折及秘书工作自身发展的轨迹, 可将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标, 分为秘书工作的前期与后期。前期共29年 (1949~1978) , 后期共31年 (1979~2009) 。我们可以把前期的秘书工作称为现代秘书工作, 把后期的秘书工作称为当代秘书工作。现在秘书工作刊物上, 有现代秘书工作 (秘书) 之说, 也有当代秘书工作 (秘书) 之谓, 其实前一种说法也没有错, 因为从大的历史时代的划分讲, 经过古代、近代, 新中国成立进入现代, 所以也可以把60年来的秘书工作统称为现代秘书工作。而从小时代讲, 则可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秘书工作称为当代秘书工作。这和目前在中央文件或书报上所使用的“当代”一词在时间起点上是吻合的, 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的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标, 将建国60年来的秘书工作划分为前期与后期, 主要根据有两点:一是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国家的执政党后面临的任务起了变化。新中国前29年的主要任务是, 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遗留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从1979年开始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从而揭开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序幕。新时期的突出特点是改革开放。所以, 我们通常把新时期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期。据此, 决定了秘书工作辅助政务的中心任务,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呈现出明显区别的前后两个时期。二是从秘书工作自身发展的规律看, 新中国的秘书工作是在继承解放前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和革命根据地 (解放区) 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1948年9月, 在原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个边区政府合并基础上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 为新中国建立后的秘书工作提供了系统经验。总的讲, 新中国前29年的秘书工作, 一方面直接继承了解放区秘书工作的好经验, 另一方面全面改革旧政权机关的秘书工作, 从而建立起全国统一的、规范的秘书工作体系, 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31年秘书工作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上述分期的看法不同,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现代秘书事业与传统秘书事业的分水岭。”20世纪80年代初指的是1985年1月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会议提出了“新时期秘书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四个转变”, 其“实质就是要加强秘书的智能服务职能。”因此, “自此始, 我国秘书理论界、教育界开始将智能服务提升为我国新时期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对此, 笔者不敢苟同。其一, 将新时期的“秘书事业”谓之“现代秘书事业”, 此前的秘书工作都是“传统秘书事业”, 这在时间概念上是含混不清的;而且作为秘书事业的分期只能按一个标准, 不能同时有两个标准 (一个按传统与非传统;一个按现代与非现代) , 这样只能带来分期的混乱。其二, 以1985年1月提出“四个转变”, “加强智能服务”作为分期的“分水岭”也是欠妥的。这种“智能服务”的加强相对说来是较微观的, 不应成为宏观的秘书工作发展的“分水岭”;更何况“四个转变”并没有否定新时期以前的秘书工作没有“智能服务”, 因而只按“智能服务”的强弱去划分秘书工作的历史分期不仅“小题大做”, 而且也是做不好的。
二、前期29年秘书工作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 秘书工作是党政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面临破旧立新、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问题;而且全国建立了统一政权, 也要求秘书工作机构、原则、制度等方面的统一。在革命战争时期, 根据地政府处于分割状况, 机关的变动也大, 要实行秘书工作的统一是环境不允许的。所以, 新中国成立后, 破旧立新、统一规范秘书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据李欣在《秘书工作》一书中初步统计, 从1949年至1964年, 仅党中央、中央办公厅和中央领导同志共发出关于文书处理、密码业务、信访、印章、机要秘书、档案、机要交通、文书保密等内容的指示、规定、办法等, 就共计270多件。这还不包括政务院 (国务院) 及秘书厅所发出的相关文件。可以说, 到上世纪60年代, 全国基本完成了创立和完善秘书工作尤其是文书和档案工作体系的任务。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一体系受到冲击和破坏, 这是29年中秘书工作遭受的最大挫折。但是, 这一挫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29年来秘书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统一设置党政机关的秘书工作机构。
早在解放战争后期即1948年5月, 中共中央机关的秘书机构改称并重建办公厅, 当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宣布:中央办公厅是为中央服务的, 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各中央局和省一级党委秘书工作机构也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 先后建立了办公厅, 从而奠定了中共机关系统秘书工作机构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沿袭下来, 在地 (市、州、盟) 、县 (市、区) 以至乡镇也都建立了党委办公室。从国家机关看, 1949年9月21~30日,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实际上具有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双重性质, 实行的是“议行合一制”和集体国家元首制。按《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12月4日发布的《政务院及其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规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设秘书长, 协助政府主席执行职务;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秘书厅, 其所属各委、部、行、院等职能部门设办公厅, 并设司或处分掌业务。此后, 地方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是仿照中央人民政府的办法, 省级设政府办公厅, 省级以下设政府办公室。同时, 省级人民政府一般还设秘书长, 协助地方政府主席执行职务。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该《宪法》改变了“议行合一”的国家体制, 政务院发展成为国务院,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执行机关, 也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其秘书工作机关仍称秘书厅, 这一名称沿袭到上世纪70年代才改为国务院办公厅。
经过以上沿革, 党政秘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确定下来。凡省部级以上的党委、政府分设办公厅, 省部级以下分设办公室。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机关、各人民团体, 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大多照此办理, 设立以办公厅 (室) 命名的秘书工作机构, 从而形成了全国纵横交错的秘书工作网络。1951年7月政务院下发的《关于各级政府机关秘书长和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任务和秘书机构设置的决定》 (以下简称《秘书工作任务与机构决定》) 中规定:“秘书工作机构应根据精简原则, 尽量减少层次。办公厅一般可分设两层, 最多不超过三层。”“适应业务分工, 组织机构可适当向横的方面发展, 逐步改变过大过多的一揽子的组织形式。条件许可时, 把秘书业务、研究工作、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划分开。”这里不仅规定了秘书工作机构设置的原则, 而且指出了办公厅 (室) 虽然名为秘书工作机构, 但其中的“机关事务管理”是和“秘书业务”有区别的, 为了改变“过大过多的一揽子组织形式”, 可采取横向另设组织专司“机关事务管理”。这是在办公厅 (室) 设立行政处 (科) , 以至后来省级以上办公厅一般成立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的由来, 这类组织是专管机关后勤事务的, 它不属秘书工作机构范畴。
(二) 确定秘书工作的性质、任务和原则。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4月召开了全国秘书长会议 (以下称“全国第一次秘书长会议”) 。这次会议在我国现代秘书工作历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临大会指导, 并做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这次会议不仅讨论通过了关于公文处理、文书与档案工作和保守国家机密等方面的七个文件 (会后由政务院分别发布执行) , 而且根据会议研讨结果形成了以上提到的《秘书工作任务与机构决定》。这个决定确立了秘书工作的性质、任务和原则。
关于秘书工作的性质, 《秘书工作任务与机构决定》指出:“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工作的性质是既要参与政务又要掌管事务”;“重点应该放在协助首长研究政策, 处理政务方面;但同时要把日常行政工作和机关事务工作组织安排好”。这不仅是对秘书长和办公厅主任讲的, 也是对他们所领导的秘书机构讲的。如上所述, 《秘书工作任务与机构决定》是把“秘书业务”与“机关事务管理”分开的, 作为“秘书业务”的性质就是协助领导“参与政务”;而作为被称为机关首长的秘书长 (或不设秘书长的办公厅主任) 除“参与政务”外, 还担负着“掌管事务”, 即领导机关事务管理的职责。有的学者不同意秘书工作具有“参与政务”的性质 (或职能) , 认为它容易同“参与决策”相混, 而“决策”是属于领导核心的事。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从语义讲, 所谓“决策”是“做出决定”的意思, 秘书当然不能“参与决策”;但是秘书“参与政务”则是应当的, 这同人民政协有“参政议政”职能, 而无“参与决策”职能是一个道理。所以, 把秘书工作性质定位为“参与政务”是没有疑义的, 这在秘书工作史上还是第一次。
关于秘书工作任务, 《秘书工作任务与机构决定》列举了政务方面的6项任务: (1) 协助首长综合情况, 研究政策, 推行工作; (2) 协助首长密切各方面的工作联系; (3) 协助首长掌管机关内部统一战线工作; (4) 协助首长掌管保密工作; (5) 掌管机要工作; (6) 主持日常行政事务 (包括公文处理、会议组织、检查与督促政府决议的执行等事项) 。这里讲的实际上也是秘书工作的内容, 包括信息工作、政策调研、协调工作、机关统战、保密工作、机要工作、公文处理、会议组织、督查工作等9项, 以后还增加了信访工作、文书立卷和归档工作等。这些工作除机关统战带有当时的特殊性外, 几乎包括了目前我们从事的秘书工作的全部内容。
关于秘书工作的原则, 《秘书工作任务与机构决定》提出了“做好工作的几个问题”, 实际上是对秘书工作的指导原则做出了规定, 主要包括:加强工作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以争取工作主动的原则;“抓住重点、照顾全盘”, 以“研究政策, 处理政务”为重点的原则;领会和贯彻领导意图, 认真履行职责, 使首长减少事务纠缠的原则;既积极主动又防止越权行事的原则;加强同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协调, 以统一政令的原则;在集中领导下划分正副职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职权, 分工负责, 放手工作的原则;首长要加强秘书部门的政策思想领导, 经常沟通、尽量支持和帮助其工作的原则。今天看来, 这些原则对指导做好秘书工作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13.新中国休假制度之变迁 篇十三
劳动时间的缩短和休假时间的延长是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在这方面,美国走在世界前列。企业家亨利·福特早在1926年,就在其汽车公司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他认为,工人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就可以花费更多的钱,对经济发展大有好处。一些企业仿效,使五天工作制迅速在美国传开。19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通过一周工作40小时的新劳动法规,将五天工作制固定下来。1940年代,世界上一批发达国家也相继采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规定,将干部职工的工作时间限定在每天8小时至10小时,没涉及每周工作多少天,实际上每周只休息一天。在50、60年代,加班加点是常事。
1979年,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胡平参加联合国组织的科技方面的国际会议,发现很多欧美国家,乃至一些并不发达的国家,每周工作五天,联合国仅工作四天半。1982年,国家科委成立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胡平先后担任副主任、主任,他提出了实行五天工作制。于是1986年5月成立了缩短工时课题组,组长杨果,成员有吴志纯等。课题组先后对全国上千个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并对299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和223个商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还对北京、上海、天津等十几个城市进行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开展了社会意向调查。他们研究了发达国家短工时的效率、能效比,带来的冲击和已有的经验,我国工作时间的利用程度,人们对缩短工时的心理接受度,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该如何应对,各地的不同情况,第三产业市场承接力等。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属于世界上少数几个工时较长的国家。美、英每人年平均工时1850小时,法国1650小时,等等。中国为2448小时,还是世界上没有带薪休假制的4个国家之一。即使实行五天工作制,每年带薪休假20天,中国年工时量仍超过发达国家一个半月以上。国外推行五天工作制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美国和苏联用了20多年。东欧各国用了十几年时间。我国着手缩短劳动工时,在2000年以前可在全国实现。
当时,在北京密云机床研究所、阿城继电器厂等实施五天工作制试点,这些企业在缩短工时之后,企业内部进行了调整,一、二、三线职工的比例趋向合理,职工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均有很大提高,产值、利税等经济指标也有很大提高。
国家科委1988年提出的建议,引起了中央的关注。国家科委只有建议权,具体主管劳动工时问题的是劳动部。90年代,国务院要求劳动部把研究缩短工时的方案提上议事日程。1992年,劳动部也通过外交部收集到136个国家的工时情况,了解到世界主要国家实行的都是一周40小时工时制。于是,他们提出了“缩减一天工时”和“缩减半天工时”两种方案。他们最初认为,从每周工作48小时减为40小时,步子迈得太大,主张先减到44小时。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来说,半天的工时难以安排,于是向国务院报了一个变通方案。1994年2月3日,国务院发布第146号令,实施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自3月1日起,当月第一周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第二周星期日休息日,依次循环。当时,劳动部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机关、事业单位落实得最好,最苦最累的一线生产岗位落实最差。
这时,国内出现了企业工人大批下岗的现象。为了增加就业岗位,缓解部分工人下岗问题,国务院领导提出继续改革,将每周工作44小时进一步缩短到40小时。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令再次宣布,自当年5月1日起,全国实行5天工作制。从此双休日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还没有享受到这一权利。(丁东 作者为山西社科院研究员)
中国休假制度小史
在古代,春节、端午、中秋三大节是传统节假日。
汉朝到隋朝,官定假日为5天休假一次,称“休沐”(休息和洗头的日子)。唐宋时期,继承南北朝时南方地区的“旬假”、“旬休”制度,即每月第10天、第20天和最后一天各休假一天。此外,政府还规定官员在一些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孔子生日等享受休闲的福利。明清时期,取消旬休(但有长假可休),只有3个官方认定的主要节庆假日,即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但春节的假期可长达一个月。
【新中国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戏曲论文10-07
中国民歌的论文06-30
中国环境问题论文08-07
中国管理智慧论文09-08
中国建筑论文09-22
中国餐桌礼仪论文中国餐桌上的礼仪10-31
论文中国铁路改革票价06-11
中国电信法论文06-17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论文06-18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论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