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精选11篇)
1.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 篇一
寒山文化回家现象浅析论文
摘 要:20世纪中叶之前,寒山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它的影响虽然一直存在,但是影响甚微。直至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寒山热”的影响下,寒山文化在海外漂游一千多年之后又重回中国。本文主要是从寒山文化自唐朝产生之后以及其后的一千多年间在中国不受欢迎的原因、寒山文化在其他国家受欢迎的原因以及寒山文化能够回家的原因三个方面来浅析寒山文化回家现象。
关键词:寒山文化;熟识;无意识;忽视
近几十年,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掀起了“寒山热”。寒山又称“寒山子”,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寒山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最神秘、最奇特的人物。他的身份不明,而逻辑汗漫,有如老聃;他高蹈放旷,情感恣肆,有如庄生;他沉厚、友爱、谦恕,有如孔子;他纯一、自然、放任,有如陶潜;他是中国文化透过——孔孟的钢筋,老庄的水泥、沙,释迦的水,结合而成的——坚实的巨型”(罗时进.重读台湾佛教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J].读书札记,,(1).)。尽管寒山的思想兼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但自唐朝产生之后至20世纪中叶,寒山及其诗歌却一直被边缘化。“尽管寒山诗的三大板块(主流诗、通俗诗和宗教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在丛林内外拥有大量的读者,甚至还得到历代一些知名文人的推崇,但寒山的迷离身世、文言与白话之间的雅俗之隔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文学利益,使得寒山诗长期游离于中国文学正典之外。尽管在大清朝寒山诗被幸运地选入代表中国古典诗文正统的《全唐诗》,寒山在20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中还被胡适和郑振铎以诗人的名分‘请’进了中国文学史”。(区鉷、胡安江.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3).)。但总体上而言,寒山文化在20世纪中叶以前的文学史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寒山文化在一千多年间不受欢迎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原因和寒山文化自身的原因。就社会原因而言,首先,寒山诗受主流阶级的排斥,于是便无法在社会中被广泛传播。限于传播范围的狭小,关于寒山以及其诗的研究就更少,这直接影响到了寒山文化受重视的程度。其次,寒山诗本身的价值我们无法否认,但是中国文学史中价值等同或远远高于寒山诗的诗歌大量存在。在一种好诗堆积如山的状况下,某些不被主流重视的诗歌很容易被掩埋在历史的洪流之中,而寒山诗就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就寒山诗自身的原因而言,无论是在语言上或是构思上寒山诗较之之前的诗歌其实并没有太大突破,唯一明显的突破就是寒山诗的语言和选材都比较通俗。然而,这种诗歌风格却恰恰是被当时的主流诗人所鄙夷的,因此寒山诗就不易被接纳,而一直被边缘化。“寒山诗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史上始终只是一个‘陪衬’和‘工具’的角色,对于寒山诗的研究也仅仅限于‘为我所用’的功利主义层面”。(区鉷、胡安江.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7,(3).)。因为在唐朝以及此后一千多年间,存在大量可以与寒山诗相媲美的诗歌,研究者已经很熟识这样风格的诗。因为熟识,所以往往容易视而不见。在面对大量的有着相似风格的诗歌,研究者会有一种审美上的疲劳,在一种无意识中就会忽视了寒山诗歌的价值。因此,在一个存在大量类似文化的语境中,研究者很难发现和感觉到寒山文化所具的魅力。正是由于社会原因和寒山诗歌本身的原因,所以寒山文化就被淹没在一种历史的浪潮之中。
而寒山文化在异国为什么会被广泛传播,并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被给予很高的评价呢?自宋朝时期寒山诗被传入日本之后就一直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喜爱和欢迎,研究者将寒山文化发展为体系完整的文化研究并奉为经典。对于日本人而言寒山文化是一种新鲜的异域文化,又因寒山文化兼容儒、释、道思想与日本文化可以引起一定的共鸣,所以寒山文化在日本大受欢迎。“寒山诗因其质朴的语言风格、幽玄的禅宗境界、不入世浊的隐者情怀、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赢得了日本学术界和民间大众的持久喜爱。而20世纪文化研究的发展使得文学的雅俗之隔逐渐消解,文学经典也迎来一个众声鼎沸、雅俗并存的时代。对于通俗文学的重新认识使得寒山诗即使在现当代的日本也获得了巨大的文学名声,并因此成为文学典范。寒山和寒山诗在日本的经典地位于是得以牢固确立”。(区鉷、胡安江.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7,(3).)。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兴起“禅宗热”,寒山文化则恰恰符合了美国的需要,于是寒山文化由日本传播至美国,美国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寒山的研究。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使得寒山在美国尽人皆知。同时,在法国、韩国以及朝鲜等国家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寒山的影响,在西方乃至全球涌现出一种“寒山热”。受此种状况的影响,港台学者也参与到了寒山热潮之中。继而大陆的很多学者也纷纷响应“寒山热”并主张对寒山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因此寒山经过一番周折后回到了发源地——中国。
要探讨寒山文化能够回家的原因,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一个文学的他国化现象。“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据此,寒山文化自宋朝时被日本借鉴之后,其实已经不再等同于从中国传出时的寒山文化,它被日本人融入了日本的文化因素。同样,在寒山文化跨洋过西方之后,寒山文化也被融入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因素。就20世纪70年代又回到中国的寒山文化而言,跟中国本土的.寒山文化已经大相径庭,更准确的说此时的寒山文化应该是寒山文化融合了异域文化后而产生出的一种混合文化。不可否认寒山文化的重新回归与中国学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回家的寒山文化被融入了一些新的异域文化因素。吸引中国研究者重视并对寒山做出新评价的东西并不是寒山文化中原有的中国文化因素,而是寒山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融入的新的异域文化。因为五四时期以前,我国研究者一直潜心研究的都是中国文化。处在这样的中国文化语境中,研究者很熟悉寒山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因素,那么就没有再发现和再评价的价值和必要了。较之中国研究者对中国原有文化的敏感性,他们对新的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则更加强烈。中国研究者提倡的对寒山文化价值的再发现和再评价,更多的是对融入寒山文化中的外国文化因素的发现和评价。正是这样的一种异域文化因素的存在使得寒山文化才能够顺利回家。
寒山文化回家现象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兴起、全球化以及时代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有关。然而,我认为在这些易变因素之后还有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这就是:对本国文化的熟识而产生无意识的对本国文学价值的一种忽视,以及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和新鲜感。因为太久生活在一种文化语境中,人的思维和感觉在无形中被固定了,对自己司通见惯的文化失去了敏感性,产生了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对特定文化价值的一种无意识的忽视,所以在一千多年间中国的研究者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寒山文化的价值。而由于异国研究者敏感的发现了寒山文化的价值,所以才会有今天寒山文化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这种本国文化的价值被异国发现的情况在很多国家都有可能出现,而与之相应的现象是:一个外国研究者有时可以超越本国研究者对于本国文学或文化的研究。寒山的渊源虽是在中国,可是它的价值却并不能在中国被充分认识。因为在中国的这个文化语境中,与寒山类似的诗人以及与寒山诗风格相似的诗歌数量很多。此外,寒山的成长环境是中国,他的思想也是中国化的,同样他的诗歌也是如此,所以在中国这个特定的语境中寒山文化价值很难被研究者发现。而寒山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语境而言则是一种异域文化,所以更容易被外国的研究者发现其价值。
综上所述,寒山文化之所以会有一个回家过程,究其原因应该是人们对熟识的本国文化语境中本国文学价值的无意识的忽视。漫长的文学史造就了一个中国文化语境。在这个语境中,大部分研究者每天所面对的都是相似或相同的文化因素,所以才会产生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无意识的忽视。因为身处此种文化语境的“庐山之中”,所以才不容易真正地发现寒山文化的价值,从而导致寒山文化在本国没有得到重视。而由于偶然的机缘寒山文化被异国接受并广泛传播,最终成为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名的文化现象。寒山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吸纳了很多的异域文化,这些异域文化吸引着中国学术界对于寒山文化进行研究,于是就出现了寒山文化回家现象。可以说寒山文化是一个幸运儿,它走出了中国这个大的文化语境,所以它的价值才会被世界不同的民族感受到并被广泛传播。事实上,不单单是寒山文化本身的价值造就了今天的寒山文化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而是一种世界性影响研究的传播造就了它今天的地位,寒山文化的价值在它本来价值的基础上被无限的扩大化了。
参考文献:
[1]罗时进. 重读台湾佛教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J].读书札记,2011,(1).
[2]区鉷,胡安江.寒山诗在日本的传布与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7,(3).
[3]曹顺庆. 比较文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 篇二
1 符号学视野下的“老照片”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 大众的文化精神处在一种接近饱和的状态, 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复古怀旧风尚的向往, 房屋建筑、流行时尚、汽车制造、饮食习惯等社会文化都开始重新回归古老自然的方式。在此背景下,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老照片”作为视觉文化的怀旧现象也逐渐开始流行, 到如今更是引发了出版界和收藏界的“老照片”热潮, 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一现象。美国著名摄影家苏珊·桑塔格说:“所有的照片都会由于年代足够久远而变得有意味和感人”。这种颇具意味的深远性使得“老照片”由普通的非语言符号系统成为了特殊的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我们可以用符号学理论去解读“老照片”的诸种意涵。符号学领军人索绪尔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组成, 能指是符号的形式, 表现为声音、文字或图像, 而所指则是一种心理概念, 是符号所代表的对象, 即被联想到的实体化的事物。基于此种理论范式, “老照片”的所指即时间意义的绵远留长性。在罗兰·巴特的观点中, “老照片”就是用历史时间将人的本体与物的本体划分区别。所以, “老照片”表现的是早于现阶段的生存时代, 这样就在其特殊环境中严密地保持了“历史”的趋向和分界。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建立在索绪尔理论的基础之上, 同时又远远超出了索绪尔的模式, 他将索绪尔对于书面及口语的符号学扩展到了对视觉文化, 即以同样的方式来处理图像。以下图肯尼迪的这幅照片为例, 这幅照片拍摄于1961年7月25日, 肯尼迪在椭圆形办公室向全国发表讲话。肯尼迪西装革履, 打着领带, 正襟危坐, 这在符号层面就意味着视觉的交流。我们可以看出的不仅是“他”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 更意味着“他”想要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给观者。在这样的场合下, 如此着装就恰到好处的彰显了拍摄瞬间主体人物在此种心情下与之相契合的环境因素。再看图片中作为另一符号的领带, 领带的本身的确不具备任何实际功能, 但是却能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能指。无论是领带的结扣方式、还是其选择的花色样式都具有表面之外的深层次内涵。当然, 领带只是穿戴的一个符号化例子, 我们从这张照片中还可以分析出更多的关系, 如肯尼迪的发型, 面部表情以及照片背景等等, 这些所有的符号由能指和所指联合又构成其他事物的能指, 形成了“神话”。“老照片”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向人们诉说了往事, 当文字与声音说谎的时候, 我们也可以从“老照片”的各种符号中分析出事情的本原, 甚至是分析出其中蕴含的被建构的意识形态。
斯图亚特·霍尔认为图像本身没有意义, 意义的生产需要的是“老照片”中存在的表征系统, 即“老照片”作为一种由若干符号组成的“神话”符号被摄影师编码, 再由观者进行解码, 在人们建构的框架内去理解“老照片”, 图像中所选择的字符、标志或其他东西, 都是有意识地象征着别的事物。编码过程就是将多元复杂的意义凝缩为对潜在的观者来说最具观赏价值的主题。“老照片”符号的情景再现就转化为对观者有所触动的语言, 诱发他们对当时情况的想象。如图3《切·格瓦拉之死》, 由于切·格瓦拉不遗余力地在玻利维亚发起穷人和被压迫者的革命, 在1967年, 玻利维亚国家军队逮捕并处决了格瓦拉。但在把切·格瓦拉尸体埋进一个秘密坟墓之前, 他们聚集在尸体四周, 拍了上面这张有目的性的照片。他们想向世界证明格瓦拉已经死了, 希望他的政治运动与他一起消亡。可是, 照片中的切·格瓦拉此时还睁着眼睛。所以, 对于这张照片的理解, 人们更愿意解读为他在自己的革命理想还未完成时就牺牲了, 死不瞑目的是切·格瓦拉本人, 更是崇高伟大的解放事业!这幅“老照片”所要表现的其实已经超出了个体背景本身, 切·格瓦拉就是一个编码, 他一直被视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英雄和左翼人士的象征。他的遇害被大众解码为拉丁美洲革命运动由此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深渊,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老照片”的编码—解码强调了它的独特性, 即不断地将客观上的独特性转化为观者主体经验的独特性, 并在图像与观者之间缔造某种关联, 将原来处于旁观者的观者转变为身临其境的当局者, 把“静止的语言”变成“动态的语言”, 把“被动语言”变成“主动语言”。这就是“老照片”在符号学视野下的新解, 不仅使得“老照片”的细节更为细致和确切, 显得富有结构性, 而且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灌注新的生机与活力。
2“老照片”的怀旧话语
2.1 老照片之“老”
“老照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老”, 它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视界”, 再现的是已经逝去的峥嵘与沧桑。以前的生活不断远去, 我们只能把对历史的远眺都寄托在“老照片”的观赏之中。“老照片”取代了传统的叙事方式, 提供了建构丰富的、生动的历史或过去的一个通道, 人们借助静态的老照片进驻自己祖辈过去生活的遥远年代。“老照片”多为黑白胶片影像, 对比如今流行的彩色数码照片, 黑白照片本身就带有了历史的遗韵, 加上它泛黄了的旧色, 在视觉效果上的厚重格调唤起观者的心理认同。自从它被摆在那里就已经开始述说着古老的故事——“它曾经在那里存在过, 但很快就被隔开了”。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人类的记忆形式主要有两种:“历史记忆与自传记忆。历史记忆是通过书写记录或照片的方式存在, 自传记忆则是通过对过去亲身参加事件的记忆。”而“老照片”就是一种记忆的重新建构, 不同的观者自然有不同的观后解读。如图3拍摄的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情景, 若观者有亲身经历的境遇, 便会第一时间启动自传记忆重新回到当时当刻, 对图片的感知自然更为具体与真实, 甚至超越图片本身联想至时代的记忆;若观者是年轻一辈, 那么图像中历史的距离就会被拉开, 在阅读老照片的时候就会进入到历史记忆, 通过文化知识的不同接受方式想象性地介入到“文化大革命”时期, 处于一种看似真切实在空洞的情境之中。人们就这样在阅读“老照片”的过程中将不同的个体文化和记忆形式带入其中, 并建构起个体与历史的关系, 进而达到与历史的对话和重新构建。“老照片”展现的是不仅是一种历史记录, 而且是一种人们对经历当下生活的追根溯源。一方面, 如今的观者在相对优越的条件下, 用同情的眼光关注过去的稠人广众, 现在生活的相对安逸与过去历史的危难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 观者凝视照片的过程中, 已经把自己想象成照片中的某人某事某物, 进而实现了静态图像与现实感官的高度融合。
2.2“老照片”的文化意蕴
现在流行的“老照片”大多反映的是寻常老百姓的普通生活, 这在过往的文化记忆里是不常见的。以前的图像披露的都是风云人物和历史事件以此让大众顶礼膜拜, 但是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却是从不关注, 对于他们的想法和情感就更是不愿多加记录。可是, 从建国初期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 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之后, 视觉文化也开始了新的转向, 并且突出表现在了“老照片”流行的现象当中。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老照片”也在从单调的正史记录转向丰富的多元记录, 从单一的国家历史向多元的生活史、家庭史、文化史过渡, 能够对过去的文化记忆补录遗漏, 还原一个更加“原生态”的历史面貌。在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的观点中, 当代消费行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大势所趋, 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追求消解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 并将日常生活转化为艺术。所以, 反映日常生活的“老照片”开始流行起来, 使得过去的日常生活通过影像符号表现出来。人们由此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美学和艺术就这样走向大众成为公共资源, 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 拥有“老照片”的人也会乐于传播, 这让他们具备了某种可以影响他人的文化符号, 他们以此来寻求身份认同。而普通观众在欣赏了“老照片”之后, 便激发出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景。这样, 日常生活本身所传递给我们的压抑也得到了缓解和转移, 达到了视觉文化真正该有的文化意蕴, 除了图像审美, 我们更希望从“老照片”中获得精神审美。
在见证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场景的发生, 展现市井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写照中, “老照片”都蕴涵了许多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们让历史更加真实完整, 帮助我们以多元的视角认识历史并且能够发现在当时难以察觉的某些特征, 它表征的是世界的文化艺术精神, 它符合世界历史文化社会的现实和艺术的审美, 是全球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 成为了人类对历史的认知过程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3“老照片”的人文美
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就是生活”, 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美”成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审视过程, 可以感性, 抑或者理性, 更甚是人的基本面生活都在美的范围之中, 那么“老照片”的艺术美学也正是如此, 而包含更为宽泛的内容与意义, 人文美便是其一。
人们称摄影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 伴随着摄影术发明以来的“老照片”大大了拓宽人类的审美领域, 引导人类在视觉器官不能直接企及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瞬间中进行超时间、超空间、超影像的自由体验。人类自从有了“第三只眼睛”, 在地球上不管哪个地方发生的事情, 通过“老照片”的记录都能看到真实情景, 照相机的镜头可以延伸到任何地方, 使我们看到太空与海底、微观与宏观的世界, 它成为了人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试想如果没有了“老照片”的记录, 整个世界就会黯然失色。“老照片”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它以图像传播的, 记录的是真实影像, 因此最少受到民族、文化、地方、语言等影响, 使人们一目了然, “老照片”的信息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因此只有基于审美的生活态度, 我们才不会把“老照片”带来的感性认识和传播性仅仅当做机械工具性能所包涵着的人情味, 体会到独特的人文美感。当摄影实践主体创造性的发掘出其间的丰富意蕴时, 会在心灵上得到自由创造的体验而引发审美愉悦。
诚如共识, “老照片”具有记录的功能, 因此也就具备了发现美和捕捉美的效用, 将“美”以图像的方式记录留存下来。但是, “老照片”所追求的美, 不是简单的视觉效果, 更不是“漂亮”的代名词, 一味的追求美的外在形态必定会造成只求形式美的怪圈。“老照片”的“美”是深层次的, 是将拍摄者的作品表达出与其相适应的艺术性的表现效果, 使得画面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艺术感染力。
“老照片”的人文美并不同于欣赏旅游风光的震撼的风情之美和封面女郎所带给观者的直观的性感之美, 它带给我们的是在图像之外的心灵感受, 引起观看者与图中人在情感上的共鸣。如图4《离别之吻》, 摄于1944年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这幅照片拍摄的是一个美国士兵将要奔赴二战战场, 为国家、为信念、为使命而战。他紧紧地拥抱女友, 送上离别的深吻, 战争残酷的背后则是深深美好的祝福情感。可见, 这幅照片就表现了基于图像的真实度、传神度以及立意的深度的美感, 让人流连的是主体与对象的默契, 一种眼与心的协调。它的视觉静观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 体现出了相当程度上的人文关怀, 使人性得以脱离刻意追求人为视觉效果的符号世界, 在视觉上建立人与人之间自然的、深层的情感联系。
3“老照片”记录者的文化态度
“老照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不但记录了过去, 而且记录了过去记录者的眼光和情感。于是, 看‘老照片’不但是在看过去百姓的日常生活, 更隐含了另一种潜在的探求, 那就是看到当时的摄影家 (专业抑或业余的) 是如何观看当时的生活的。看过去的人如何看, 便使得老照片的欣赏别具文化意味和历史感”。作为“老照片”主体美和客体美的执行者, 摄影师把握了画面的所有部分, 所以摄影师的文化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摄影师怎么看, 他们的每一次镜头捕捉都是他们怎么看的表现, 他们拍摄自己想要传达给人们的情景的同时, 也剔除了生活中其他的大部分镜头之外的场景。正如罗兰·巴特所说:“历史是歇斯底里的:它只在人们关注的时候才存在——而为了关注历史, 你必须站在历史之外”。所以“老照片”的拍摄就是摄影师的意识形态的表征, 体现的是摄影师对当时生活世界的选择, 最终指向的是那个时代摄影师的群体性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所以, 我们阅读“老照片”时, 不仅是我们与“老照片”的情感交互, 更是我们与当时摄影师的精神交谈。
一位真正的摄影家不会将自己的镜头远离人民, 还需多承担一份社会责任, 不要让“假照片”、“丑照片”、“恶照片”来误导大众的双眼。“老照片”不应仅仅再被看做是对过去世界的反映, 它也在创造这个世界。借用弗洛伊德说过的话“除了母体以外, 没有别的地方能让我们有把握的说, 我们曾经在那里呆过”。我想说的是除了“老照片”以外, 没有别的事物让我们有把握地说, 我们曾经在那里呆过。一张“老照片”由于有了时间的、人文的印记, “已经不再是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了”。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 (美) :《论摄影》,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7.
[2]哈布瓦赫 (法) :《论集体记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罗兰·巴特 (法) :《明室——摄影纵横谈》,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5]韩丛耀:《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 篇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输出 中国文化失语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术语,它不仅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民族在艺术、信仰、价值观、传统习俗、制度方面的特点,还包括人们用以表达感情和相互交流的语言。许多语言学家已经著书立说,充分肯定了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语言学习过程中了解客体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却忽略了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这一基本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若过分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忽略中国文化的输出,就会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继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应提高交际主体的文化意识,以此消解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
失语症(Aphasia)最初源自医学术语,指“由受伤或是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维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如今,失语症具有更多的引申义,其引申义用来描述语言和理论中的缺失现象。南京大学的丛教授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在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他提到“许多青年学者,英语水平相当高,在与西方人交流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交流。现如今,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像万圣节、复活节、肯德基等,但当我们向西方人介绍像文房四宝、四大名著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名词时,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这就直接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受阻或失败。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广泛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成因剖析
1.历史的原因。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属于强势文化,外来文化输入有限。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将中国的陶瓷还有一些其他的文明传到了欧洲。然而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0世纪初的“五四”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这直接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产生。
2.缺乏文化输出意识。主要体现在文化教学方面。外语教材着重介绍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却少之又少。教材上的内容多数来自于外国的报刊,杂志等,主要涵盖的都是西方文化内容,而教师教学以教材为主,过多的西方文化输入会使教学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从而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3.经济不够发达。西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也处于重要地位,在文化间的碰撞中,强势文化凌驾于弱势文化之上,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当中,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就会造成文化交流的不平等。
三.“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解决策略
1.培养文化平等意识。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现如今,西方文化属于强势文化,而中国文化属于弱势文化,要想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首先就要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从思想上培养人们的文化平等意识。因此在交流学习过程中,输入西方文化的同时,也要有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
2.优化教材。当下大部分的英语教材中都会引入文化方面的内容,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部分只是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学生很少能从教材中学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所以在教材中应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平等性,这有助于克服“中华文化失语症”现象。
3.优化教学策略。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当教材中文化部分的设置出现不平等时,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可以设计一些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活动,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中国的唐诗、名著的英文材料,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处于同样的地位,只有在同时掌握两种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交际才会顺利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所以,在文化交际平等意识的前提下,有意识的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输入,提高我们的中国文化素养,从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化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吴淑琼.外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3):44—46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6年度立项“跨文化交际语境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6lslktjyx-201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4.用文化融合企业重组中的排异现象 篇四
美国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两家企业并购重组后,因为文化难以融合而使企业困难重重,德国的戴姆勒和美国的克莱斯勒两家企业虽然走到了一起,但不同文化的冲突一直困扰着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这些世界著名的大企业文化融合的失败,说明并购重组中的文化融合不是双方原有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把握规律性,必须对企业新文化进行一次务实的再造。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不同文化冲突而带来的损失甚至导致重组的失败,在并购重组中应当着重把握好企业文化变革、融合和再造等几个重要环节。
建立企业文化融合执行机构。并购重组后,企业文化的融合、重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企业文化的裂变、再生,必然伴随着保守与开放、落后与先进、民族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较量。因此,并购企业需要组建一个类似于企业文化融合推进委员会的执行机构,成员可由并购双方选派具有一定企业文化管理经验和影响力的人员组成,也可从社会上聘请有关专家参加。该机构直接向兼并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负责,组织、策划和领导企业文化融合管理的全部运作过程。
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融合模式。企业文化融合模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企业文化战略层面的东西。在模式的选择上一般需要考虑两个主要因素:企业并购战略和企业原有的文化。例如,当并购方采取横向兼并战略且是多元化企业时,可以考虑选择渗透式模式。惠普与康柏的并购重组就选择了这样的模式。惠普是一个具有60年历史的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及建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惠普之道:惠普拥有受人拥护的诚信之道,依靠忠诚地对待客户,使惠普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盈利。而康柏是一个年轻的计算机制造商。康柏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以业务为导向,以快速地强占市场为第一目标,它的操作是灵活的,决策是迅速的。
融合先进的管理方式,形成优秀的管理文化。善于学习和融合并购重组中另一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并创造性加以运用,是企业文化实现融合的一个的显著标志。东风与日产合资以后,新的公司一步学习和引进NpW(日产精益生产方式),大力开展QCD改善活动,让改善文化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QCD的内涵是:Q即质量,是让用户买到耐用的、无故障的、美观的、高品质的产品;C即成本,是指用最少的资金生产出具有优良品质的产品,使其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D即交付期,是让用户能随时随地买得到满意的、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产品。QCD改善活动成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词”,为合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5.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 篇五
钟雨妍
“主题先行”指十年**期间,根据政治需要,先确定所谓的“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的要求填进“人物”和“情节”,使“主题”得以表现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这种方法由于以从概念出发代替从生活出发,直接违背了文学源于生活的一般创作规律,在当时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本文借“主题先行”这一特定的概念,用以指代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还不熟悉教材的情况下或是在学生还未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时,即对课堂中本应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揣摩、理解并掌握的教学内容和盘托出的一种教学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这种现象的注意。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下面就结合课堂教学的实例对该现象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主题先行”的具体表现及其不利影响
先看两个教学镜头:
镜头一:(某教师《白杨礼赞》课堂实录中的一个片断)
1、由作者原名、字导入新课。
2、解题:“礼赞”与“赞扬”有什么不同?
3、教师:作者赞树实际上是为了赞人,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人?(学生沉默)
4、教师提示:这要联系当时的形势并指名学生朗读“预习提示”。
5、学生朗读“预习提示”:本文写于1941年。作者曾写道:“《白杨礼赞》非取材于一地或一时,乃在西北高原走了一趟(即赴新疆,离新疆赴延安,又离延安至重庆)以后在重庆写的。”作品成功的塑造了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使读者也从白杨树的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实,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阅读时,要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6、教师提问:课文赞美了哪些人?写作地点在哪儿?
7、学生齐答后教师明确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文章采用的象征手法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8、教师:基本内容掌握后,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
镜头二:(某教师《看云识天气》课堂实录中的一个片断)
1、导入新课。
2、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①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②了解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
③掌握本文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3、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教师在解决了目标①②之后)
4、教师提问: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5、学生齐答:总--分--总。
以上两例,均为课堂教学实录。镜头一中的教师导入新课后,在学生尚未阅读教材,即迫不及待地向他们明确了《白杨礼赞》一文中“象征手法”的应用和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虽然该教师也设计了一些问题,但由于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从教材出发,来探讨、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将学生导向“阅读提示”,以阅读“提示”取代了阅读课文,以从“提示”中寻找答案取代了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思考的主体活动。这是“主题先行”的典型表现。
镜头二中的教师则是在解决了目标①②之后,用“本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这一问题过渡到目标③的研习。表面上看,在解决了目标①②之后,学生对课文已有一定了解,但实际上由于学生并未对课文结构特点作定向思考,再加上目标出示过于“明朗”(也即问题的答案早已公布在前),所以教师煞有介事的问,学生不假思索的答便成了滑稽的表演,其存在的价值早已大打折扣。这也是“主题先行”的表现。
当然,从执教者的主观意识看,两人的表现有所不同,前者完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后者则是由于要出示教学目标,而在无意中泄漏天机,这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就课堂教学而言,不管是教师有意“栽花”,还是无心“插柳”,这种“主题先行”的做法势必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其一,由于教师对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的内容要点明确在前,引导在后(或许到此结束,不再予以引导分析了),所以整个课堂缺乏悬念,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兴趣因此而消解,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
其二,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只剩下一个字--“教”,“学”则无法落实,所以学生的主体作用远未得到发挥,他们的思维自然无法展开(事实上也无须展开)。长此以往,学生只会等教师“喂”,而不会主动寻食吃,从而产生思维惰性。
第三,“主题先行”架空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有效沟通,往往是架空分析、“贴标签”的先兆。在这种课堂上,教师常以揭示答案为目的,而不是从课文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把握、咀嚼,而后达成教学目标。有些教师虽然在明确答案后,还要回过头去,“咬文嚼字”一番,但这种教学已大变其味。究其实,只不过是以推演的方式,用几个“例子”来证明答案的正确性而已。这种印证式的教学由于省略了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也必然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和思维水平,甚至使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永远地“缺席”了。
概言之,“主题先行”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永远霸占着主角的地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蜕变为对答案的演绎。这样,学生学习的情趣必然被活活地剥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二、“主题先行”现象的产生原因
第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还摆脱不了“师讲生听”这一积习的影响,或者是虽然能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这种认识只停留在思想的层面上,而未能落实到教学中,结果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找食吃。
第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标准化考试偏重结果检测,却无法很好检测过程的.先天不足,使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养成了注重知识点的梳理,注重知识的灌输意识,而忽视了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涵泳其中、主动学习的必要性。
第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缺乏信任。一些教师总以为学生能力有限,一旦放手让学生去探究问题会完不成教学任务。这种不信任感使教师总是反反复复讲解,面面俱到,结果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很累,而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见提高,依赖性日益见长。
第四、对教学设计的忽视使然。如例二中的教师之所以会造成教学中的尴尬,就是因为对整个教学过程缺乏通盘考虑。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环节,哪怕是极为细小的环节,都应认真推敲,斟酌再三。
三、矫治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主题先行”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观念的问题。为此,教师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展开教学过程,让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落到实处。其次,要加强教学设计,一个高明的教师绝不会独霸讲台,大搞一言堂,满堂灌,也绝不会轻易地将问题的答案公之于众,相反,他会围绕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一套系统、连贯而又有梯度的问题,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地抛出问题,使课堂充满悬念和张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迫切了解究竟的欲望,从而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如果上课伊始,就明示“主题”,使教学内容一览无遗,学生必感索然寡味,教学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牢记:教学的终极目的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形成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
且让我们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让他们曲径探幽,在寻寻觅觅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并在主动学习中逐渐形成语文能力。
6.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 篇六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心理影视巨作,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在我们感慨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惊人意志的同时,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中心理细节。
影片一开始,当检察官在陈述自己的分析推理时,就提到了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安迪的犯罪动机当然就是不满于他妻子与情夫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检察官分析中有一个证据性的细节:枪的一个弹匣只能装六颗子弹而受害者各中四枪,因此罪犯中间还停下来装子弹,以便再次开枪。这个过程中,如果是出于一时冲动。罪犯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停下自己的行为。于是,检察官据此判断这是一次复仇行为,这个推理充分运用了与犯罪动机有关的心理学知识。
当安迪被判终身监禁送到肖申克监狱时,那里的罪犯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逗新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监狱里的人也希望找到自己的自尊,他们在监狱里受到狱警们的压制和管束,在新人来的时候,他们就想欺负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也许是因为监狱里的生活太无聊,又或许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性”是人的本能,所以在肖申克监狱里也会存在同性恋者——“姐妹花”。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指与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监狱里的同性恋是境遇型同性恋,这种同性恋是因为环境或者遭遇而后天形成的。比如一个人总是呆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环境里面,身边总是同性,总是承受来自同性的刺激,就容易变成境遇型同性恋。“姐妹花”的同性恋关系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欲望,还让他们在监狱里结成一派,互相有了依靠,所以他们敢肆意妄为,遇到看不顺眼的人就暴打一顿,借以发泄。
在重修工厂屋顶时,安迪听到狱警们讨论缴税问题,便主动上前帮助看守长哈德利逃税,这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他差点丢掉性命,但最终却为狱友赢得每人3瓶啤酒的奖励,也许像瑞德说的那样,安迪这样做只是为了找到做人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小会儿,而且这次和狱
警打交道也让安迪赢得了友谊,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让一直以来总是被欺负的他终于得到了一些心灵上的补偿。这是第一次看安迪的脸上露出笑容,毕竟,自由总是最快乐的,同时也代表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人都有这种需要,使自己有重要感。同时啤酒也让工友们感觉到就像在给自己家的的屋子重修屋顶一样,他们喝啤酒的时候,觉得自尊得到了满足,感觉到了自由。
影片最精彩的片段是安迪在狱警办公室放“费加罗的婚礼”。这次,我们看见他脸上的微笑是一种带有胜利感的微笑。他利用自己在狱警中的价值以及以此得到的信任再次给他的朋友带来了自由的感觉——哪怕只是一刹那。音乐让监狱里的人感觉到围墙都消失了,他们在监狱里整天面对的都是狱警们训斥的声音,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过这样美妙的音乐了,这突如其来的乐曲让他们忘了自己的处境,感受到了瞬间的轻松和自由。
以上都是影片中出现的一些折射出心理学知识的细节。然而,影片中最重要的心理学看点之一是:制度化——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生活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
老布鲁克斯假释通过时,他竟然想要通过伤害其他囚犯,从而使自己被继续留在监狱里。因为在监狱里他看管图书馆,是一个有知识的体面人,而到外面之后他什么也不是。可怜的布鲁克斯在获得自由之后终日惶惶不安,经常在噩梦中惊醒,最后不得不选择上吊了却残生。获得假释后的瑞德同样发现:40年来每次上厕所都要请示。他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永远无法适应监狱高墙之外的生活,每天只想着破坏假释条例,让周围的人再把他送回监狱去,只有在那个熟悉的地方,他才不必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感到非常奇怪:自由难道不是每个人的理想吗?为什么会有人逃避这种自由呢?心理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就明确指出了一点——人类具有逃避自由的倾向。因为他认为,人类要想逃避孤独,就必然要放弃自我,逃避心灵的自由;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追求自由,那么就必然会陷入孤苦伶仃的无援境地。相对于孤独的景况,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选择逃避自由。因此人们需要秩序,需要法规,在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下,人们会获得起码的安全感,按部就班地活下去。
在监狱里已经被“制度化”了的布鲁克斯完全无法适应外面世界的自由生活,因为对规则的服从已经内化成他心理的权威,变成了一种生命的秩序,一旦失去它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安全感。所以,他宁可选择死亡,也无法忍受这种“自由”。就像瑞德说的那样,“这些围墙很有趣的,开始你恨他们,接着你适应了他们,日子久了,你开始依赖它们。”
监狱里的制度化可谓一种悲哀,然而安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却没有改变他坚定的信念,这也是影片的第二个心理学看点。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曾经提出这样的理论:“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一个人极端痛苦无助的时候,他依然可以自行决定他的人生态度。
安迪·杜弗雷用了20年的时间挖了那条在瑞德看来600年也不可能挖好的隧道。
我们的意志总是一点一点地被各种事实消磨殆尽,我们的理想最后也会被自己所抛弃或者忘记,然后我们会像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们一样,懒散地接受命运给予我们的各种安排。这就是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但是安迪.杜弗雷,他并没有沿着这条绝大多数人都在走的路走下去,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异类,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沉默,但这并不表示妥协,他看似弱不禁风。他坚强地接受着监狱里的种种现实:变成犯人的事实,心里的落差,被变态的同性恋不停的骚扰和殴打,身上常有的新伤……这就是他的生活,他默默地全盘接受,不说一句抗议的话,连其他的犯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这种常人无法忍受的现实面前,他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其实,从一开始,在获取图书馆经费问题上,我们已然看到了安迪的执着和乐观。他为了监狱的图书馆,一次次的给州长写信,他不知道写了多少封信,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这份执着和毅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瑞德曾经警告安迪说“希望是很危险的东西,希望让人疯狂”。安迪并没有反驳,但也没有放弃自己心里的坚定决心,他坚信他能够离开那里,他没有放弃过努力。并在最后给瑞德的信里写道:“有希望是件好事情,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事情,好的事情从不会逝去!”两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了解到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不仅拯救了他自己,也在精神上拯救了他的狱友瑞德。
7.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 篇七
关键词:《花木兰》,文化转换,文化全球化,文化本土化
一、文化转换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有史以来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精神文明成果, 它内化于一个国家、民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凝聚的黏合剂, 文化通过一个国家、民族的言行举止、社会制度、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绘画等各种有形的方式显现出来。
所谓文化转换, 是指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吸收、改造、更新成为新文化形式的过程, 此中涉及到原文化内容或文化形式的改变, 是目的性很强的一个渐变过程。
文化转换包括两个方面:文化全球化和文化本土化, 这是文化转换的两种表现形式。文化的全球化, 是一种地域性文化被加工改造进而被全球不同文化所接受的过程。相对的, 弱势文化学习借鉴优势文化的内容或形式, 来改造自身文化的过程就是文化本土化。
文化转化的过程概括起来讲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去情景化, 本质化, 再情景化”, 以《花木兰》为例。在把中国故事美国化的过程中, 首先要针对不同的需要把故事中的一些文化情景去除, 例如去除木兰身上中国人特有的“孝”。第二步是确定故事的核心要素, 把故事进行本质化 (一个女子传奇故事) 。第三步, 往文化文本中注入新的情景和元素——电影制作者把木兰故事放置在一个有长城、柳树、佛洞、天安门, 但同时也有摇滚乐、报纸、牛奶早餐, 赋予木兰美国精神, 独立、勇敢而又追求个性的解放。把木兰放在这样一种新的文化背景中去的过程就是“再情景化”。
文化转换的产物是文化杂交体, 它是一个跨文化的新文本——新旧两种文化文本既在内容方面, 又在形式方面进行了融合, 最终产生的一种新的文本形式。对电影《花木兰》而言, 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文化, 也不是纯美国文化, 它是一个文化杂交混合体。迪斯尼公司改编电影的原则是“给影片加入足够的异域文化元素来表达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在形式方面, 电影《花木兰》一方面保留了迪斯尼影片的制作、剪接风格, 另一方面也借鉴了中国美术和日本舞蹈的形式;在内容方面, 故事的改动比较大:融会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 当然更加突出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例如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木须翻阅当代报纸, 木兰吃香肠煎蛋的早餐, 祖先神灵和着摇滚乐起舞……
另外, 文化转换既可以包括不同文化间的横向空间转换, 也可以在同一文化内部开展纵向时间转换。在横向空间方面, 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可以对原文化加工改造, 进行文化转换。迪斯尼制造出的木兰, 虽然国人有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 但是得到了全球更广泛社会受众的认可。目前在大陆、香港、台湾存在着多个版本的木兰故事, 可见对于中国人自己也难达成一致。这样就出现了在同一文化内部进行纵向文化转换的条件和必要。
二、文化转化的影响因素
文化转化成功与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文化转换者方面, 原文化的丰满程度、态度, 原文化与本土文化差异性的大小, 也包括受众文化消费过程中的诸多因素。
首先, 文化转化的方式和程度的大小受到原文化存在形式的影响:是一个最近发生的真实故事呢, 还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传奇故事;是小说、戏剧呢, 还是电影、话剧, 等等。由于木兰故事是一个缺乏细节描写的历史传奇故事, 这就给迪斯尼很大的想象和改造空间。
其次, “文化成品的存在形式可以影响文化转化的范围和力度”。文化成品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歌曲、小说、戏剧, 也可以是电影、电视剧。可以是新闻、纪录片, 也可以是科幻片、童话片。迪斯尼采用动画片这种形式, 就可以不必严格的“反映现实”, 影片即使出现一些逗乐场合或与现实冲突的情节, 观众也可以接受。
第三, 跨国文化产品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要障碍, 如观众理解的多义性导致不同的理解方式, 而民族主义意识会使当地受众对此文化产品产生排斥性, 意识型态的不同也有可能会导致文化对抗。
总结
8.浅析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现象 篇八
[关键词]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
建筑行业作为中国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的行业,行业动态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建筑企业中总经济师缺位是建筑行业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这与中国正在完善的经济体系制度有着紧密联系,当然作为一个的成功的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的职位是不可或缺的,总经济师职能在建筑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个职位为什么会出现已普遍缺位的现象呢?这是我们的重点的探讨对象,对其进行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建议,为了建筑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1、建筑企业总经济师职位缺位现状
从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的职位缺位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企业虽然设了总经济师这一职位,但是总经济师的实际职能并没有实现,总经济师不做本职的工作,被派往抓生产或者其他工作;而有的企业则是非专业的总经济师来担任,而是聘用不熟悉企业管理的高级或者中级的工程师来担任,这类现象直接的导致了总经济师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不了本身的作用,排除个人因素之外,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或者是有非专业人士来担任是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薄弱、混乱的根本原因,直接的造成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的下降或者亏损,即使是在一些实力强悍的企业中也是会出现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而造成的高产值、低效益的现象。
2、建筑企业总经济师职位缺位原因
对于造成建筑企业总经济师职位缺位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企业内部或者是建筑行业中极度缺乏专业的人士来担任总经济师这一职位;第二:建筑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者并没有人士到总经济师对于一个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1高层管理者缺乏对总经济师重要性的认知
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一般的企业中都是存在“三总师”,即总工程师、总会计师以及总经济师,然而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是最先设立,而总经济师是最后才考虑设计的,所以由此看出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对总经济师的职位的不重视,在建筑企业的部门构架中我们会发现,公司管理人员体系中设立了主任工程师、主任会计,但是没有设立主任总经济师,这些现象都是表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总经济师的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众多的企业领导者都是认为工程的质量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位,而企业社会形象以及社会地位才是其次的,而紧抓这两点就能够是的企业的业务功能运转起来,继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作用自然会提高。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企业的工程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地位是企业发展业务的基础保障,虽然这两者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企业只是注重发展就行了,企业的管理工作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稳定的正常的发展下去,这是目前建筑企业家中存在的这严重的弊端,忽视企业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为什么企业的高层领导会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不重视?因为企业重视工程的质量以及企业的信誉,这让企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产值的增加,而领导人员恰恰是只看到了这两点,并没有为企业的长远考虑,没有对企业的利润和产值进行分析总结,所以导致了企业的总经济师的职位缺位的现象,一个企业不重视企业的管理工作,片面的追求的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值的增大,这样加大了企业的发展的风险性,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最终企业会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企业利益的重大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对企业工作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这样避免因为管理工作而造成的后劲不足,实力下滑,失去竞争优势,所以企业需要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消耗,通过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
2.2建筑行业缺乏专业的总经济师
建筑行业缺乏专业的总经济师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仍在不断的完善中,导致政府部门对企业总经济师的认识不够,继而制约了专业的总经济师的培养,导致建筑行业内的专业总经济师缺乏,因为我国政府对于企业总经济师的不重视,导致人才的培养也大幅度的落后,國家先后颁发了企业的总工程师法律和总会计师的法律,但是没有颁布企业的总经济师相关的法律条例,进而导致企业的总经济师没有统一的职责和权限界定,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使得企业可以随便找人来替代,这对专业的总经济师培养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尽管政府对总经济师的职能以及类别进行规范,但是企业的并不会认真的落实,而且总经济师的专业既可以是经济类也可以是工程类的,所以造成了总经济师的职位有高级工程师来担任,或者是总工程师兼任总经济师,造成了总经济师的职位虚设。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是放在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的拓展上,进而造成了对总经济师的忽视,从本质上来讲,在内[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成就,但是现在在建筑行业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建筑企业的总经济师出现了严重的缺位现象,部分大中型的建筑企业更是严重缺乏总经济师,这一类显现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第一:建筑企业根本没有设置总经济师这一职位;第二:建筑企业虽然设置了总经济师这一职位,但是总经济师的实际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可以说是一个空头衔;这些状况直接的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下降,给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甚至有可能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严重的干扰企业正常运行,所以针对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的缺位现象应该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分析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的社会原因以及企业原因,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
nlc202309032258
[关键词]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
建筑行业作为中国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的行业,行业动态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而建筑企业中总经济师缺位是建筑行业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这与中国正在完善的经济体系制度有着紧密联系,当然作为一个的成功的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的职位是不可或缺的,总经济师职能在建筑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个职位为什么会出现已普遍缺位的现象呢?这是我们的重点的探讨对象,对其进行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建议,为了建筑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1、建筑企业总经济师职位缺位现状
从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的职位缺位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企业虽然设了总经济师这一职位,但是总经济师的实际职能并没有实现,总经济师不做本职的工作,被派往抓生产或者其他工作;而有的企业则是非专业的总经济师来担任,而是聘用不熟悉企业管理的高级或者中级的工程师来担任,这类现象直接的导致了总经济师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不了本身的作用,排除个人因素之外,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或者是有非专业人士来担任是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薄弱、混乱的根本原因,直接的造成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的下降或者亏损,即使是在一些实力强悍的企业中也是会出现因为企业经营管理而造成的高产值、低效益的现象。
2、建筑企业总经济师职位缺位原因
对于造成建筑企业总经济师职位缺位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企业内部或者是建筑行业中极度缺乏专业的人士来担任总经济师这一职位;第二:建筑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者并没有人士到总经济师对于一个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1高层管理者缺乏对总经济师重要性的认知
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一般的企业中都是存在“三总师”,即总工程师、总会计师以及总经济师,然而总工程师和总会计师是最先设立,而总经济师是最后才考虑设计的,所以由此看出企业高层的管理人员对总经济师的职位的不重视,在建筑企业的部门构架中我们会发现,公司管理人员体系中设立了主任工程师、主任会计,但是没有设立主任总经济师,这些现象都是表明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总经济师的重要性的认知不足。众多的企业领导者都是认为工程的质量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位,而企业社会形象以及社会地位才是其次的,而紧抓这两点就能够是的企业的业务功能运转起来,继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作用自然会提高。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企业的工程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地位是企业发展业务的基础保障,虽然这两者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企业只是注重发展就行了,企业的管理工作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稳定的正常的发展下去,这是目前建筑企业家中存在的这严重的弊端,忽视企业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为什么企业的高层领导会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不重视?因为企业重视工程的质量以及企业的信誉,这让企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产值的增加,而领导人员恰恰是只看到了这两点,并没有为企业的长远考虑,没有对企业的利润和产值进行分析总结,所以导致了企业的总经济师的职位缺位的现象,一个企业不重视企业的管理工作,片面的追求的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值的增大,这样加大了企业的发展的风险性,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最终企业会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企业利益的重大损失,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对企业工作进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这样避免因为管理工作而造成的后劲不足,实力下滑,失去竞争优势,所以企业需要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消耗,通过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
2.2建筑行业缺乏专业的总经济师
建筑行业缺乏专业的总经济师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大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仍在不断的完善中,导致政府部门对企业总经济师的认识不够,继而制约了专业的总经济师的培养,导致建筑行业内的专业总经济师缺乏,因为我国政府对于企业总经济师的不重视,导致人才的培养也大幅度的落后,国家先后颁发了企业的总工程师法律和总会计师的法律,但是没有颁布企业的总经济师相关的法律条例,进而导致企业的总经济师没有统一的职责和权限界定,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使得企业可以随便找人来替代,这对专业的总经济师培养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尽管政府对总经济师的职能以及类别进行规范,但是企业的并不会认真的落实,而且总经济师的专业既可以是经济类也可以是工程类的,所以造成了总经济师的职位有高级工程师来担任,或者是总工程师兼任总经济师,造成了总经济师的职位虚设。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是放在企业的发展和业务的拓展上,进而造成了对总经济师的忽视,从本质上来讲,在内部的管理中如果提高总经济师的职责,容易导致了企业的管理链条发生崩溃,虽然有些企业逐渐认识到了企业管理薄弱、管理落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害,但是实际的真正的对企业整改的寥寥无几,导致企业管理依旧是混乱,因为总经济师是需要专业的认识来担任,发挥其作用,将管理抓好,这样才能够降低因为管理不当而造成企业损耗,促进企业的发展。
3、针对建业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的因对措施
为了改善建筑行业这一现象,必须对其的产生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够科学的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要重视总经济师的重要性,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的重要的,总经济师在企业管理中是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职能包括人员的配置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在企业的内部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日常工作的稳定运行,同时总经济师还需要推行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理念,只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认识到总经济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重视总经济师这一职位。
对于国家政府应该指定相关的法律条例,规范统一总经济师的职能以工作类别,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总经济师的发展,不然容易造成建筑行业总经济师极度缺乏,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是相当的不利的,原本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而政府对建筑企业的总经济师进行规范,这使得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质量能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应当重视总经济师对于一个建筑企业的作用。
nlc202309032258
4、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诉,总经济师这一职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十分的重要的,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总经济师在企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栋才.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现象分析[J].建筑经济,2006(18):56-57.
[2]徐念勤.对大中型企业总经济师地位作用的探讨[J].经济师,2006(11):89-90.
[3]惠慧.浅析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现象[J]经济师,2008,11(23)部的管理中如果提高总经济师的职责,容易导致了企业的管理链条发生崩溃,虽然有些企业逐渐认识到了企业管理薄弱、管理落后对企业造成的损害,但是实际的真正的对企业整改的寥寥无几,导致企业管理依旧是混乱,因为总经济师是需要专业的认识来担任,发挥其作用,将管理抓好,这样才能够降低因为管理不当而造成企业损耗,促进企业的发展。
3、针对建业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的因对措施
为了改善建筑行业这一现象,必须对其的产生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够科学的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要重视总经济师的重要性,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的重要的,总经济师在企业管理中是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职能包括人员的配置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在企业的内部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日常工作的稳定运行,同时总经济师还需要推行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理念,只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认識到总经济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重视总经济师这一职位。
对于国家政府应该指定相关的法律条例,规范统一总经济师的职能以工作类别,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总经济师的发展,不然容易造成建筑行业总经济师极度缺乏,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是相当的不利的,原本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而政府对建筑企业的总经济师进行规范,这使得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质量能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应当重视总经济师对于一个建筑企业的作用。
4、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诉,总经济师这一职位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十分的重要的,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总经济师在企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栋才.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现象分析[J].建筑经济,2006(18):56-57.
[2]徐念勤.对大中型企业总经济师地位作用的探讨[J].经济师,2006(11):89-90.
[3]惠慧.浅析建筑企业总经济师缺位现象[J]经济师,2008,11(23)
9.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 篇九
传统文化元素指的是某一种思想文化或者是某一个物体, 传统符号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因此, 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 应该高度重视传统符号, 选择传统符号进行吸收和应用, 通过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结合, 即可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人、物等的思想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 传统符号的传承方式可以是一种图案的传承, 如果根据传统形式进行建筑设计, 可以直接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非精神组成部分, 同时, 还可以应用到部分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容易出现于传统因素相互交叉的情况, 在此过程中, 可以提取出现代化符合和传统符号, 然后再将其融合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3.2 传统形制的传承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 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及独有的文化底蕴, 比如, 在很多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中, 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对当前现存的古代建筑工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时, 可以发现, 无论是在古代园林设计还是在古代皇宫设计中, 古代建筑设计人员都将智慧、想想与文化进行了有效融合, 进而体现出独特的传统建筑工程。在现代化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 建筑设计师往往也会收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 自然而然的应用到传统形制, 而这种设计方式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 北京香山饭店很好的融入了中国传统形制, 并且应用得当, 十分典型, 设计师贝聿铭通过对中国传统形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 在传统园林工程和庭院建筑工程设计中, 传统形制主要体现在飞翘式屋檐、圆形拱门等方面, 对此, 在香山饭店设计中, 也可以融入这些传统形制, 另外, 在对建筑工程空间进行分割时, 贝聿铭也有效的融入了传统文化中对于建筑工程空间规划的处理方式, 根据当前的审美要求, 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依然不会过时。另外, 中国传统的器物轮廓也能够在建筑设计中体现, 比如门时,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中, 有些设计师参考传统瓷器花瓶的轮廓特色, 设计出瓶状门, 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3.3 建筑思想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但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在各类文化中具有主流地位, 在儒学的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 同时其也主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儒学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 即天人合一, 其中, 天指的是自然环境, 而合指的是相互融合, 强调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和谐统一, 达到共处境界。在儒学中, 很多思想对于当代国人的思想理念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 即仁、义、礼、智、信, 这些儒家思想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当代国人的为人处世方式, 同时对于当代建筑工程的影响也比较大, 比如上文所述四合院, 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强调互相合作, 协调统一。
在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传承过程中, 主要体现在建筑规划布局方面。在中国传统建筑工程布局规划方面, 往往会受到风水因素的影响, 风水学对于传统建筑工程布局规划的`影响比较大。现代很多人认为, 风水学是一种迷信, 体现出中国很多陋俗, 但是, 在风水学中, 也存在部分哲学思想, 即顺应自然、适应自然的理论, 另外, 在风水学中, 还融合了地质知识、环境知识、生态知识等等, 这些内容对于传统建筑工程设计的影响也比较大。比如, 在中国皇宫规划设计中, 强调坐北朝南,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光照率, 同时也体现出风水学内容。另外, 在四合院设计中, 也体现出风水学知识,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整个院落为方形建筑群, 将东南西北融合为一体, 通常有三间正房合围布局, 从风水学角度出发, 其能够藏风聚气, 另外, 在封闭的院落中, 每位家庭成员有相对独立的住房条件, 同时又可以随时联系, 有利于内部环境和谐稳定。
3.4 建筑材料的传承
10.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 篇十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规划设计;应用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许多人开始关注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建筑规划设计当中,科学合理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不但将人们的本土文化需要满足,同时将人们对建筑规划的满意程度提升,综合建筑规划设计和传统文化对建筑规划设计领域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1 現代建筑规划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1.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篇十一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文化缺省对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超额翻译、欠额翻译和误译。
1超额翻译
超额翻译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的信息量。由于增加的信息在原文中并不存在或违背了作者的本意。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很容易被误导。例如,在翻译中式菜肴名称时,正确的翻译不仅能让外国友人亲口品尝到我国菜肴的独特风味,还能从菜名了解中式菜肴的烹调艺术和文化内涵,而如果翻译不当会让外国朋友误解甚至不敢吃。请看以下三道为大家所熟知的中国菜肴在民间曾有的翻译:
麻婆豆腐:MaPoDouFu——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
童子鸡:TongZiJi——Chickenwithout sexucd life(还没有性生活的鸡)
夫妻肺片:FuQiFeiPian——Husband and wife’s S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
2欠颠翻译
欠额翻译指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小于原文的信息量。它是译者无视译文的理解性与可读性,或过高地估计了读者的知识,以至译文读者在译语中得不到理解原文意思所必需的信息,因为原语信息被译者忽视或被打了不应有的折扣。在下面这个例子中,译者由于没有考虑到目标语读者对原文文化背景的不了解,问题便产生了。
(凤姐与黛玉开玩笑说)“你既喝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译文:Drinking our family a daughter-in-law to be!(杨宪益、戴乃迭译)
外国读者在读到这样的译文时可能会很迷惑:为什么女孩子喝了她家的茶就要成为她家的儿媳妇呢?在这里译者没有进一步解释。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定亲时男方需要给女方家送礼物,其中茶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礼节就叫做“下茶”(Presenting tea)或“吃茶”(drinking tea)。
3误译
误译与原语国和译语国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每种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一民族的文化印记,而作为对另一种语言的理解和阐释的活动——翻译以及在此活动中产生的误译,也即对另~种语言的误解与误释,就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如“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这个句子,表面上似乎很容易译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但这样的翻译其实是一种误译,因为它没有译出这个句子的文化内涵。原来,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推翻了旧教后,新教徒拒绝在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玩游戏”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于是“玩游戏”也转而具有“遵守规则”的意思。因此,此句要表达的意思是约翰“既忠诚,又守规则”。“不吃鱼、玩游戏”只是表象。
二、解决策略
“文化缺省”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对此,译者应寻求科学的方法予以恰当处理。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翻译也是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译者应该相信读者随着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已经有能力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象。因此,对一些为大家所熟知的“文化缺省”现象,译者大可不必画蛇添足作过于详细的解释。2译者不应满足于传达原文文化意象的一般意义,而应把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也视为自己的一种职责。3译者应该更多地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翻译时不能仅满足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应该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
【浅析建筑中的文化现象】推荐阅读:
浅析智能建筑发展06-17
浅析凤凰古城建筑风格11-16
浅析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工作12-03
浅析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06-13
浅析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07-08
浅析当代离婚现象调查报告08-02
未成年犯罪突出现象浅析11-14
浅析无厘头诗歌的现象12-15
浅析税务文化的文化认同07-09
浅析地铁中的安全问题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