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2024-09-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精选16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巩固、深化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思想道德基础,根据市文明办《关于进一步深化道德讲堂活动的通知》(成文明办〔〕12号)及《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成房机党【2014】5号)文件精神,住保中心、住储中心组织开展此次“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发动职工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有效引导职工自觉成为道德建设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为推进我市住房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文化保证。

一、活动主题

修身律己 敬岗奉献

二、活动时间

9月25日(星期四)15:30开始签到,16:00分正式开讲。

三、活动地点

市局“道德讲堂”(房地产大厦一期五楼多功能厅)

四、活动人员安排及分工

1、活动负责人:罗滔负责活动的总体统筹及安排,包括人员调配及分工,活动的.策划、流程安排,外联及协调工作。

2、工作人员:安宇琼 罗飞 徐丹 徐刚 缪丹维 范芳 李旭凯。

安宇琼负责道德讲堂的主持工作,活动节奏的控制及安排。

罗飞为道德讲堂宣讲员。

徐丹为道德经典讲解员。

徐刚为电脑控制员、活动PPT背景制作。

范芳、李旭凯负责活动的后勤服务工作,包括落实标示标牌到位、签到、引导等。

四、活动参加人员

住保中心、住储中心全体职工

五、活动流程

(一)开场白,主持人简单介绍道德讲堂意义及主题

(二)围绕“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颂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点评、行一遍崇德礼、发一份善心、送一份吉祥”的“八个一”流程,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立体诠释道德内涵,

具体内容如下:

1.唱——唱一首歌曲

全体起立,齐唱《歌唱祖国》。

指挥:缪丹维

*备注:时长约3分钟。

歌词准备:缪丹维 罗滔

2.看——看一部短片

观看道德短片:《逆境的坚守,无悔的选择》。

短片播放负责人:徐刚

*备注:片长约3~5分钟。

影片准备:徐刚 罗滔

3.诵——诵一段经典

诵读经典并分享感受:《上善若水》

宣讲人:徐丹

*备注:约5分钟。

4.讲——讲一个故事

讲述身边的道德故事:《立足岗位做贡献,奉献青春为群众》。

宣讲人:罗飞

*备注:约5-10分钟。

5.评——作一番点评

此环节为互动环节,由主持人随机抽取现场2~3名参会人员讲述心中感受、评议身边好人故事,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6. 礼——行一遍崇德礼

请大家向“德”字行鞠躬礼,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遵守德、传播德、践行德。

7.发——发一份善心

邀请全场观众起立,领诵人带领全场观众做出道德承诺: 做一个崇德行善的房管人,做一个爱岗敬业的房管人。

8.送——送一份吉祥

后勤人员给参加人员赠送道德吉祥卡。

道德吉祥卡准备100份,赠送对象为全体参会人员。

七、活动要求

(一)全体人员准时出席,规范签到。

(二)请全体到会人员抓紧熟练歌曲环节,做好合唱准备。

(三)请宣讲人及现场发言人员做好相关准备。

(四)做好活动的整体安排及现场统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有着必然的、内在的、统一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体现着制度性、历史性、阶级性,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联系在一起,是体现社会主义发展趋势、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核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是在价值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受其统领。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抽象地从字面理解其内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属性,又不能离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虽然某些价值理念用语可能包含西方和中国传统社会某个既成的价值规范用语,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已经被注入新的内容,而不是原有价值范畴的简单移用。所以,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制度属性,抽象地谈论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摒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制度性要素,不能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如果核心价值体系不发生根本转变,只是人类社会原有的价值规范的单纯移用,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容易混淆不清,容易发生价值误导,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百害而无一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的凝练和深化。不能因为当下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核心价值观上,而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倡导”的基础上,凝练出最能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的是方向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的具体价值取向问题,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性质。为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诠释。

二、思考之二: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然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三、思考之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三个层面,有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这三个层面都很重要,哪个层面都不可忽视。当前,尤其要重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因此,人的本质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进而决定人们的价值观念。

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这些要求十分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都是以某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国家和地方政府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的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都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我们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到底,用锐意改革的精神改革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衔接的作法、办法。

经济是基础,价值观只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仅仅是在观念领域培育践行,或者说不可能仅仅靠“思想教育”本身就能解决,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沃土,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不断的培育,人们才乐于践行,并由此不断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要求,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同时践行;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58-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 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就要充分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举其要者主要有:

(一)是“中和”“仁爱”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最古老、最持久、最本质的思想传统。“中和”一词的含义,是指按“中庸”的标准去做事、去处理一切关系,就会达到处处“和谐”的状态。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必然会与人为善,就会推己及人,就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会“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就会使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每个单位、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充满祥和和欢乐,充满友爱和情谊,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了“中和”和“仁爱”的思想,就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就能够正确对待名利和一切身外之物,就能够做到“自知者明”,就能够做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就能够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就能够实现身心交泰,就会成为一个与人与世有益的人。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二)是“修齐治平”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我们自觉地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兢兢业业,勇往直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价值。

(三)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把家、国视为一体,始终把族群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萌生发展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就要大胆借鉴西方文化

我们说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民族特性的价值体系,不能局限于中华文化本身,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即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碰到的最直接、并共存于现时代的一种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正确对待和批判借鉴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对待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既要肯定其进步性、现实性的一面,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对待、大胆借鉴,同时又要进行彻底批判、坚决斗争、实践超越,揭示其在阶级性质上的虚伪性、反动性和话语上的霸权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一套既大胆借鉴又科学超越西方近现代核心价值体系的、站在人类文明和价值观形态制高点的、具有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快构建充分反映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就要面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是面向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践是价值观念生成的源头活水,价值观念不仅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要廓清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诸多纷争,就必须面向实践,实事求是地考察并理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应当到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基于当代中国语境提出的,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不仅要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价值”意蕴,更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二)是深入生活,特别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与面向实践在逻辑上是一致的,深入人民大众生活是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要求。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要善于结语、概括、吸收来自人民生活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北京精神”、“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都是人民共同凝练出来的来自人民生活的崇高价值。

(三)是遵循规律,特别是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展文化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样,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因为严格说来,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凝练都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尽管精神生产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的,但是任何思想、观念一旦从物质生产的纠缠中超越出来,就会成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力量”,它力图沿着自身的逻辑发展下去,并反过来又对生产的条件和进程发生反作用。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也可能在思想领域“拉第一小提琴”,有助于我们理解价值观念的相对独立性,更提示我们要遵循价值观念自身的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万舒全.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三个向度[J].《高教学刊》2015 (14)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1 篇四

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方案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以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贯彻至中共中央十八大精神,结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师生的学习、生活,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有效、规范的教育,通过引导、激励,不断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开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

一、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节俭教育、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传播、结合、融入为基本方法,以师生为重点对象,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分步骤重点开展培养践行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价值观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书

副组长:刘桂瑜、戴晓正、魏丰田、杜晓斌、闫大鹏

成员:马军、张广学、张金冠、季恒军、高小建、魏 威、梁龙山、冯 斌、蔡 斌、梅灿翔、闫慧敏、侯国红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戴晓正

副主任:杜晓斌、魏丰田、闫大鹏

成员:马军、张广学、张金冠

三、活动安排

(一)搞好宣传、学习、发动工作

1、要求全体师生人人会背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级部,四月底)。

2、全体师生能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政教,五月中旬)。

3、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浓烈氛围,增强学习效果。

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戴晓正),召开班级主题班会落实活动要求(班主任),利用板报橱窗(级部、政教)、电子显示屏(戴)、校报(校办)、百梦圆(团委)、校电视台和网站(电教中心)等宣传阵地,伴随着活动的开展,搞好宣传工作。

(二)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1、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1)在师生中开展“我爱国 我圆梦”活动。聚焦国家发展、家乡巨变、美丽校园、中华文明,举办师生摄影大赛(团委)、师生书法美术大赛(美术组)、学生手抄报比赛(团委)、师生征文比赛(政教处)。

2)在老师中开展“我敬业 我圆梦”活动。带领老师学习红旗渠精神、长征精神、北京奥运精神,举行老师征文比赛(校办)。激发老师工作热情,让老师人人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自己。

3)在学生中开展“我诚信 我圆梦”活动。举行我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讲诚信宣誓仪式(团委、级部),设立诚信考场(教务处)。

4)在学生中开展“我友善 我圆梦”活动。开展法纪教育(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召开法纪教育大会,以案说法,增强法纪观念);开展善待环境(不随手乱抛废纸杂物,就餐时不将剩饭菜弃于地面)活动(政教处)。

2、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1)在学生中开展“感恩节”活动。三月份举办感恩节,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学生更加明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闫大鹏)。

2)在学生中开展“中国汉字节”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中国汉字的识别、记忆、理解和使用能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校初中部成立代表队,代表新蔡县参加河南省汉字听写大赛(杜晓斌)。

3)在学生中开展“中国成语节”活动。四月份举办成语节,加深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使用中国成语的水平和能力(魏丰田)。

(三)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管理中

1、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整治教书不专心,为人师表意识不强,对学生缺乏关爱,教学方式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敬业精神不强,业务钻研不够,课堂教学不认真,拜金思想严重,不廉洁从教,教学中不学习也不虚心等问题。做好校园安全治理工作,高度重视消防、食品、交通等各项安全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消除校园内部安全隐患,制定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戴晓正)。

2、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1)在师生中开展“关爱”活动。确立“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董事会服务校长室,校长室服务教职员工,教职员工服务学生;把“人文 和谐”作为学校的主旋律,生日祝福送蛋糕,生病慰问到床前。学校开展“如何办学生满意的食堂”大讨论,将意见和建议汇总,餐厅管理人员拿出整改方案,提高餐厅服务质量,让师生体验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感受到温暖(校办、级部)。

2)构建“双语精神”,走特色发展之路。

双语精神即:

舍小家,为大家,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存小异,求大同,化异为同的合作精神,勤思考,善自学,终身学习的刻苦精神,谋课改,求发展,超越常规的创新精神,更高 更远 更强,追求第一的进取精神,爱学生,育人才,奠基人生的师表精神。

3)奉行“严格管理就是献给人们的最好礼物”。

学校要把办学理念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就必须严格管理。对教师加强常规管理和量化考评。教学常规,包括课堂教学常规(迟到、早退、中途离开教室、脱岗、坐着上课、酒后上课、课堂接打手机发信息等)、师德师风(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和乱订资料等)、考勤等,用规范来约束教师行为。量化考评,就教学成绩、教研课改、班级管理、控辍保学等方面制订考评细则,按每学期算好量化结果,并把结果使用到晋级晋升、评

优评先和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中(教务、政教、级部)。

3、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结合起来。

1)在学生中开展“四要四不要”活动,把学生培养成文明的人。

“四要”基本内容:学生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师生员工见到地面有废纸要主动捡起并放入垃圾箱,见到同学有困难要积极帮助,告别不文明行动,遇到不文明行为要勇于说“不”。

“四不要”基本内容:不要乱抛废纸杂物;打饭或充饭卡时,不要插队;就餐时,不要将饼皮、蛋壳、残羹剩饭等抛洒地面或置留桌面;不要购买、带进、食用外卖食品和三无食品(政教处)。

2)编印“学生做人做事要则”校本教材。

让规范成为学生的习惯,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能吻合于社会的要求,学校收集、整理、印制了“学生做人做事要则”,从“课堂内外”、“公共场合”、“就餐就寝”、“家里家外”、“回家与返校”等方面,从“应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两方面给出解读(校长室)。

3)在师生中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

以平凡孕育辉煌,用榜样凝聚力量。通过发现感动、传递感动、共享感动来发挥榜样作用,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力量,打造魅力校园(戴晓正)。

(四)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1、文艺演出。今年“六〃一”期间,学校举行“现代双语实验学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文艺演出”,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通过演讲、歌曲、舞蹈、朗诵、小品等形式,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活 呈现出来传播出去(魏丰田、杜晓斌)。

2、展板展出。由戴晓正负责。五月底,学校将集中展出各种活动的开展情况。汉字节(杜晓斌),感恩节(闫大鹏),书法绘画(美术组),摄影展(政教处),“中国梦〃双语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政教处),法纪教育(校办),“四不要”主题教育(政教处),成语节(魏丰田),感动校园人物(戴晓正)。

3、广播电视。校园广播和电视台定期播放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结果,以及法纪、安全、理想等教育视频。

(五)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校长期开展下去

1、设置“学年系列活动节”,并固定下来。

1)体育节。10月份,时间一天,闫大鹏负责。

2)中国汉字节。11月份,时间一个月,决赛1—2天,杜晓斌负责。

3)经典诵读(或演讲比赛)节。12月份,时间一个月,决赛1—2天,戴晓正负责初中部,杜晓斌负责小学部。

4)感恩节。3月份,一个大周,闫大鹏负责。

5)中国成语节。4月份,时间一个月,决赛1—2天,魏丰田负责。

6)艺术节。5月份,1—2天,戴晓正负责。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淀学校文化底蕴,形成稳定校风、教风。

学校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以高尚的人格吸引人,以博大的胸怀感召人,以良好的风范影响人,以民主的作风凝聚人。用实力兑现诺言,用荣誉印证品牌,用成绩书写非凡,用课改确保领先,用科研引领发展,用使命展望明天。

3、以理念引领发展,用特色铸就品牌。

1)落实服务理念。学校将确立“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餐、就寝、安全等服务的基础上,让走进双语的每位学生在学会共处、知道尊重、懂得感恩的同时,养成良好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用我们的优质服务使孩子的健康成长逐渐吻合于家长的期待。

2)构建和谐人文。把关注人的需求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精髓。从“尊重”和“期待”做起,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双语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学校搭建平台,师生展示风采,让所有学习、生活、工作在双语的人们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面向全体学生。喜欢成绩好的乖孩子是教师的本能,喜欢基础薄弱的学生才是教师的优良品质。因此,我们奉行“把好生教好是本事,把潜能生教好更是贡献!”所以,教学我们从最后一名同学抓起,全面实行每班不超过48人的小班化设置,目的就是让老师能顾及到每位学生。

4)坚持全面发展。学校按教学计划开齐开足文化课程的同时,注重学生特长培养:成立音乐、美术、舞蹈、球类、棋类、文学、朗诵等10多个社团组织;向学生开放图书室、计算机室;举办古诗文诵读、演讲和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使学生知晓天文地理,入门琴棋书画,掌握现代技能。

5)扎实推进课改。我校实施“三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四年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敢说、会讲、乐演、善思的能力,营造了想学、会学、乐学的良好氛围,为将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注重校园文化。学校以物质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课程为载体,以塑造“双语精神”为最高境界,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活动引领,积极开展班级文化、公寓文化、餐厅文化等阵地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板报橱窗、国旗下讲话、演讲比赛、学生宣誓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全方位的文化熏陶,让师生逐渐养成“不需别人提醒的自觉。”

7)实行全员聘任。为充分发挥灵活管理机制的优势,真正体现“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和“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的原则,坚持全员聘任制,并不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旨在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任务,全体双语人将以今天为新的起点,以家长的期待为努力方向,以领导的要求为工作目标,同心同德,风雨兼程,瞄准“创豫南名校”的工作目标,加倍努力,以优异成绩共铸孩子的美好人生,同谱新蔡教育发展新篇章。

现代双语实验学校 2014年4月

附:文艺演出日程安排(草案)

时间:2014年5月30日(周五):30— 9:10,参观展板;:30—10:30,看汇报演出;

10:40—11:20,双语交流;

11:20—12:00,县领导讲话。

开展好“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操作要求

一、熟悉内容,理解要求,圈出自己的任务;把自己任务列出来,清楚完成时间,考虑完成任务的内容方法,制定工作计划,进行细化分工,注重过程把关。

二、重点工作

1、汇报演出:朗诵(老师学生各两人,中小学各半,主题四个(爱国、敬业、诚信、文明友善,要定到学部、级部、选出人);文艺节目,中小学合一,定主题,定形式,定数量,注意时间,自编和传统节目有机结合,质量要高。

2、展板内容

——前言,后语,2块展板,宣传氛围(马军)

——汉字节(杜晓斌),包括去年学校活动照片,预赛照片,郑州照片,文字简介,图片说明等,展板2块左右。

——书法绘画(美术组)。包括上次展出的美术作品中优秀作品,这次参加县硬笔书法作品,中小学举行的活动中的一些作品,展板4块。

——摄影展(政教处)。包括第一届获奖作品欣赏,第二届获奖作品展。展板4块。——法纪教育(校办)。简介,照片,稿子压缩。展板1块。

——感恩节(闫大鹏)。活动简介,获奖公布,总结会,汇报演出,展板3块。——感动校园人物(戴晓正)。要评出来,人物照片,事迹,评委会某人说,颁奖词。展板4块。

——成语节(魏丰田)。活动简介,预决赛照片,获奖情况等,展板2块。——“中国梦〃双语梦〃我的梦”演讲比赛(政教处)。活动简介,获奖情况及获奖者照片,演讲风采,优秀稿节选。展板2块。

——“四要四不要”主题教育(政教处)。展板2块。

——饮食与安全教育(政教处),4块展板。

准备32块展板,4组底座(每组8个,两个相连)

三、注意点:

1、开展过的活动,按要求去整理

2、正在开展的活动,按要求进行(感动校园,成语节,摄影展)

3、构思很关键,各部门协调好,主动提供素材。

4、高质量。简介内容,文字,图片,排版制作,板面等。

5、把这个活动办实办好,并使之与我校五月份开展的“艺术节”、与县局要求开展的“艺术节”结合起来开展好。留下照片、录像,按时报县。

四、重点工作分工及时间安排

1、展板(总体由晓正负责):下大周完成活动开展,内容素材确定,版面构思,经审核后,周末交杨珍排版,第二大周制作完成,29号展出。

2、汇报演出中的演讲(总体由晓斌负责,中学大鹏配合)。第一大周定人,定主题,定稿子(5分钟),第二大周背诵。

3、汇报演出中文艺演出(总体由丰田负责,小学晓斌配合)。第一大周定好节目,第二大周完成排练。

5.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 篇五

为深入推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在全校开展主题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载体,拓展工作手段,增强工作合力,不断推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蓬勃发展。

(二)总体目标

扎实有效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保持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在全县前列,并提升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推进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

(三)基本原则

(一)在家庭,开展“感恩长辈”活动

1.培养未成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提倡未成年人主动分担家务,帮助父母洗碗、做饭、洗衣、叠被、扫地、浇花等,培养自理、自立能力。

2.引导未成年人尊敬父母。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制作一个小礼物送给父母、给父母过生日、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理解父母、感谢父母,培养孝心,学会感恩。

3.养成未成年人勤俭节约习惯。鼓励未成年人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在学校,开展“和谐校园”活动

1.引导学生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推行校园文明礼貌用语,做到知礼仪、重礼节。

2.倡导同学之间结对互助,通过交流谈心、节日联欢、补习功课、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互帮互助,互学互爱,养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3.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强化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

4.开展“忠、孝、雅、诚”教育。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忠于祖国、养感恩意识,明白感恩是快乐的。

②开展“我做自己的小主人”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在一天之中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学会从未做过的生活技能。

③开展以“今天我当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家长可安排、指导孩子“当家”,让孩子做家庭的小主人,参与家庭生活,计划一天的花费,同时教育孩子做到“五个一”: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分钱,锻炼孩子精打细算、珍惜金钱的意识,养成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④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通过这个形式,鼓励孩子把对父母的爱表达出来,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和恩情,增进孩子和大人间感情的沟通和融合。

2.开展“美德在校园”活动

①继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阅读革命书籍,讲革命故事。

②利用中秋节、国庆节契机,与本校的“三生”(贫困生、问题生和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情系三生”活动,进行“爱心互赠”,在班级里成立“一帮一”互助小组,组员间交流谈心、节日联欢、互赠学习用具、交换书籍、补习功课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

③结合学校的艺术节,组织学生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⑨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各班组织开展自评、互评、家长评、社会评,及时发现总结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充分利用广播等多种形式,将平时不定期的表扬和学校的表彰结合起来,树立正气和榜样。

3.总结表彰

活动结束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实践活动的总结,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成果展示会,对活动开展好的年级、班级的做法进行推广和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并广泛宣传我校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人和事,使活动效果产生更加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4.活动延伸

在全面总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发扬成绩,找出问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把该项道德主题实践活动更全面更有效的长期开展下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广大未成年人心中,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处室要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狠抓落实,确保安全。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校师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不断提升道德素质,精神,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结合本校德育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承、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原则,紧密联系我校学生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建设幸福资溪献策献力。以立德树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为切入点,以传播、结合、融入为基本方法,以学生、教师、为对象,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传承、融入课堂教育教学、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原则,紧密联系我校学生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做到人人皆知,入脑入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建设幸福资溪献策献力。

二、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倡导”24个字,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领导小组

组长:李建安 副组长:刘明晋 刘雄 组员:全校老师

四、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

1、制定方案。按照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运用宣传栏、黑板板、展板、各种学习和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三个倡导”,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和普及化。

3、宣传发动。召开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安排。

(二)、活动开展

1、班主任在本周五开一次以“感恩”“诚信”“爱心”“勤学”等宣传正能量为主题的班会

2、出一期以上面主题为内容的黑板报

3、全面抓好“三个倡导”教育普及活动。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抓好背诵熟记,引导中小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慢慢品味、细细琢磨、逐步集会;运用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等载体,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道德讲堂等阵地广泛宣传“三个倡导24个字”,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国旗下的讲话、《弟子规》诵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

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让德育走进知识,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4、开展“五讲”宣传教育活动。学校积极开展“五讲”宣传教育,即:依托“道德讲堂”,一是校领导班子成员分专题为师生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三个倡导”、宣讲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邀请组织有关老干部深入学校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邀请各类先进典型,讲学习心得和践行事迹。四是采取团队会、班会等形式,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团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纪班规等要求,讲认识、谈体会、说收获。五是利用主题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普及化。

5、深入开展“十个一”践行活动。学校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同时,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环保校园,动员组织学生开展“八个一”践行活动:参加一次学雷锋志愿者公益活动、参加一次献爱心活动、参加一次保、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一条合理化建设、改掉一个陋习、学习一项文明礼仪、参加一次“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讲一个自己亲历的诚信故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确保活动做出实效。

6、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改进学校德育美育教育,保证德育美育教育的课时与质量,在各学科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把音乐课、美术课上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素质养成;广泛开展“遵守校规校纪”、“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走进校园,开展美德少年事迹宣读活动,引导孩子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生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在广泛参与中升华道德境界。同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高度重视心理关爱工作,培育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学校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李建安任组长,刘明晋、刘雄任副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各位老师负责活动的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

2、注重成效,树立典型。学校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积极参加。学校经过认真研究,精心策划,积极挖掘本校的凡人善举,鼓励和引导大家讲自己、讲他人、讲身边的道德故事,着力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通过积极开展培育和选树学校先进典型活动,在学校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3、加强督导,强化落实。通过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大力宣传活动创新做法和先进典型。活动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各班开展经常性指导检查,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人员,限期整改,跟踪督办。对不按任务要求推进工作的,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相关责任人实行严格问责。

4、灵通信息,及时反馈。学校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交流,及时反馈活动开展的情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了解和通报活动进展情况,并及时宣传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优秀事例,供大家交流学习。

7.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 篇七

一、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问题的根本观点, 是人们在处理关系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的综合, 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价值关系, 因此它不仅具有社会意识的一般本质, 而且具有价值意识的特殊本质。社会主义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 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理想。

在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重要论断, 强调要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 在全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目前国内学者对核心价值观涵义的表述还不统一, 本文以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其涵义:第一, 从国家审计需求角度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因为价值这个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国家审计是基于国家政治需要而产生, 其生命源泉在于满足国家需求, 因而研究审计群体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应围绕审计需求去思考;第二, 核心价值观是审计群体的思维意识, 它包括审计人员的事业理想和个人价值追求两方面的内容。第三, 核心价值观是审计本质特征, 审计规律的反映、能够预测审计未来发展方向, 经受得起各个时期不同审计实践的检验。刘家义审计长在201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 并对审计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 为社会主义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构成了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框架。倡导审计核心价值观, 能够在审计群体间产生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从而不断激发审计人员的创造力, 将审计事业整体向前推进。

综上所述, 审计核心价值观就是主导审计实践群体有目的地选择审计活动以满足国家审计需求的意识形态。它在国家审计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理念, 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国家审计”这一根本问题, 是国家审计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本文主要研究审计群体对国家审计事业的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对审计事业具有如下作用。

1. 有助于审计群体树立科学审计理念。

审计理念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形式。审计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审计工作者理解国家审计本质、坚定国家审计发展方向, 制定符合审计发展规律的审计理念。

2. 有助于指导审计实践。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 它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核心价值观属于后者, 能够约束、引导审计群体行为。中国正处于审计转型时期, 许多问题和疑惑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深刻理解和把握审计核心价值观,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审计人员自觉地探索符合审计规律的实践活动。

3. 有助于提升审计成果质量。

对于同一个事物, 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 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如果核心价值观无法引起共识, 审计工作同时出现多个目标, 就会使成果的广度和深度受到限制, 无法达到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要求, 从而降低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4. 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理论。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者之间核心价值取向明显不同, 中国国家审计文化与其他国家相比也独具特色, 研究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研究。

三、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国的审计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审计文化才能够做到特色鲜明、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可以说, 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地位将直接关系到审计文化建设质量的好坏。然而, 审计文化又是审计工作的灵魂, 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理念、目标、功能定位及走向, 对审计工作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 审计机关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既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传授, 又要回归生活的现实世界;既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又要打造社会主义特色的审计文化;既要关注审计文化资源的全面性, 又要关注审计文化的资源整合;既要关注审计核心价值体系对各方面的引领作用, 又要强调引领的统一性;既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指导, 更要关注其具体实施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审计文化建设, 还可以增强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职能, 将其内化为审计人员的理想价值观念, 形成一种为实现审计目标和理想而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观念、实干奉献行为和文化氛围。

纵观社会主义审计的发展历程,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审计方式已由传统的制约性审计向现代的建设性审计转变, 审计的功能已由查处逐渐向预防、揭露、抵御等“免疫”功能拓展, 审计发挥作用的领域已由财政经济逐渐向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更多领域延伸。刘家义审计长根据国家审计工作的新发展, 及时重新定位了审计的本质, 提出了社会主义审计是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的命题和“创新转型”的战略思路。随着审计职能定位的重新调整、审计战略思路的深刻变化, 客观地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时刻把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放在首位, 积极发扬审计团队精神, 圆满地完成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些, 必须突出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核心作用, 弘扬社会主义审计文化的主旋律, 使文化建设过程成为审计人员不断得到激励奋进的过程, 成为审计先进理念和先进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 成为新形势下审计机关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的过程。可以讲, 社会主义审计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对推进审计创新转型、凝聚审计力量、彰显免疫功能等无疑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精神旗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此时就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的价值体系, 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来照亮我们前进的路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的基础, 当代审计人受到新思想的熏陶, 有着各自的信仰和价值观, 正因为这样, 若没有一套共同的思想基础, 思想得不到统一, 审计工作将会变得涣散, 因此需要有一个全体成员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来维系, 进一步丰富审计理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硬实力的竞争渐渐转化为软实力的较量, 而在软实力中, 核心价值体系是关键, 它直接反映到队伍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上, 所以核心价值观是审计队伍拥有持久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障。社会主义审计是一项以第三者身份独立实施经济监督的活动, 审计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审计工作展开的成功与否。构建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坚定审计人工作的原则。保持审计队伍的廉洁、高效是展开审计工作的前提, 尤其是在当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 构建核心价值观保证了审计人员在为人做事方面会坚持自身的原则不变, 有了核心价值观这面旗帜, 就坚定了审计人员的审计信念, 激励和引导全体审计人员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推动国家审计全面发展;构建核心价值观, 是实现审计文化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文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根本, 文化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审计的核心价值观对构建核心价值观, 对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干部进入审计这支队伍中, 确定一个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有其必然性。破旧出新, 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打破审计的历史传统理念, 鼓励青年干部不断创新审计机制, 在改造现有的审计队伍的同时, 打造出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纪律化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构建核心价值观, 对审计队伍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确定一个审计核心价值体系有其必然性。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 没有现成的模板供参考, 需要审计群体研究国家审计本质、审计目标、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审计、其他国家审计的差异和不同, 更要比较中国审计环境与外国的异同, 审计群体在思考问题、分析矛盾时应紧密结合国家审计的特征进行, 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 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参考文献

[1]审计署科研所.中国审计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2]冯均科.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审计制度研究[J].审计研究, 2005, (6) .

[3]马曙光.博弈均衡与中国政府审计制度变迁[J].审计研究, 2005, (5) .

[4]陈正兴, 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

[5]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 2005, (1) .

[6]吴宏彪.核心价值观——建设有灵魂的组织[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

[7]邢莉萍.国家审计核心价值观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 (2) .

[8]刘家义.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Z].审计情况通报第14号, 2011.

[9]赵卫红.关于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认识与思考[J].各界 (科技与教育) , 2010, (1) .

[10]马亚男, 周洪杰.审计文化模式概说[J].审计研究, 2011, (1) .

[11]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10.

8.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八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尽管古代先贤的某些思想观念放置于当今时代已经不合时宜,但其精髓对于社会发展却仍然适用。老庄之学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孟之道中的仁义礼智信,都无一例外地彰显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继承并发扬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首次明确地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执政经验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得出的先进价值观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再发展

从1842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至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已有170多年了。但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从最初的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变为了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无疑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理论根基,以自己丰富的斗争和领导实际为经验依托,以中国国情为现实依据总结出的对于我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不是僵化教条,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我国要想在国际社会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谋求发展,就必须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精华,结合现实要求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再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医治社会发展“阵痛”的医师

在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各项事业虽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景象,但屡屡出现的令人瞠目的现实问题也层出不穷。毒奶粉、毒果冻、毒胶囊事件,饮水机投毒事件,昆明火车站爆恐事件,等等。我们可以说这是国家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但不管是“阵痛”还是“长痛”,只要是“痛”,就要“医”,不仅要“医”,而且必须“医”好。法律和道德无疑是两位好“医生”,法律是位合格的手术医师,而道德则是调理人体内在机理的健康医师。当然,以法律医病见效快,以道德医病见效慢。我们不仅需要法律和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更需要道德观念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而这样的道德准则即是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社会中形成一种风气,富强民主之风、文明和谐之风、自由平等之风、公平法治之风、爱国敬业之风、诚信友善之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风吹入人民心中。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彰显我国软实力的名牌

随着时代发展,经济全球化早已成为既成事实,信息全球化也紧随其后而来。要想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文化软实力的力量不容小觑。综观今天国际间竞争的态势可以发现,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和国家发展中并不“软”。尽管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对于外来社会的文化接触较少。不仅使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难以走出国门,更使得我们的文化难以博采众长,丰富发展。因而,在我国发展步入快车道的今天,我们需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凝练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是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最高价值取向,这正是彰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名牌。

马克思曾说:“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物质生产条件又会通过社会关系未影响人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经济实力强力发展的今天,在物质基础逐渐雄厚的时期,提出的国家和人民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如果每个人都为之付出努力,改变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传播正能量,必将改变社会风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是打在横幅上的标语,更不是书本上的黑体字,它是我们用行动去实践的价值目标。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九

班主任:严晓华

“以艰苦奋斗为荣”,反对骄奢淫逸,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把此项教育推向深入,学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教育活动,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我们将班级的活动主题确定为为“每日节约一度电、节约一盆水、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要求班级学生完成日做四件事的实践活动任务,以日做四件事为切入点,落实艰苦奋斗教育,具体活动安排是:

1.4月初,开展国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知国情,了解中国仍是一个资源紧缺的国家,要艰苦奋斗。

2.开展“节约型班级”创建活动,标准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收集废品,做到垃圾分类回收,定期处理,每月统计。

3.开展“节约型家庭,小手拉大手”宣传实践活动,在家庭中每日节约一盆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分钱,动员家长每月少开一天车的小手拉大手活动,每月统计,让家长也参与到节约型家庭、节约型社会的创建活动中来。

4.开好“学荣辱观见行动”主题班会

让学生主动投身到节约型班级、节约型家庭,节约型社会的创建活动中来,践行八荣八耻。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十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形式:

1、学习与宣传等

2、组织讨论

3、谈体会与感受

三、班会的内容:

1、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求,通过班会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

2、老师主持

3、学生讨论与交流

四、班会的题目

《爱国

诚信

友善》于我同行

五、活动时间

2014.11.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总结

本学期我班主要围绕“好习惯从校做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系列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成效斐然,师生热情高涨,感人至深。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我班成立了以班主任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德育教研组,组建了强有力的班干队伍,带领各任课课代表齐抓共管,形成了完整有序的管理体系:(1)班主任管理(2)班长管理(3)各科课代表管理(4)学生自主管理。这种一条龙的管理模式环环相扣,层层落实,德育成效十分明显。

二、健全机制,实施到位

1、校照学校下发的实施方案具体落实,按照“宣传-计划-总结”的程序落实于德育工作行事历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2、学生一日常规贯穿于每日的行为之中,让学生知道在家时、在校的每个时段要做什么,怎样做才能算好、算对,教师要给予详细讲解和耐心教育。

3、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生活,活动形式要多样,师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操作简易,更要富有成效。

三、过程督查,评价实效

1、随着中学评价方案的出台,我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实施。

2、对学生的读书学习活动的过种督查,不能流于形式,即要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要要求学生说说个人的心得休会。

3、学生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的成绩要与班级教师的业绩挂钩。

四、总结现在,展望未来

1、学生的养成教育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培养其自觉性和自主性,贵在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2、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强大合力,育人效果才会更明显,才会更持久。

11.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十一

摘要: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观念,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观念,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观念,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其内容,深刻领会其意义,积极探索其建设途径,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培育;核心价值观;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13-02

在十八大之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一直为党和国家所高度重视。2006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首次明确提出;2007年,胡锦涛强调要通过其巩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化。

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审视现实社会的理性回应。”[2]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保障和动力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要想打牢思想基础,就必然需要一个核心价值观来导引社会的思想和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价值取向方面,把提高经济社会生产力和群众的生活水平相统一,在经济发展的途径方面,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的倡导相结合,提升人们经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只有强化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建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积极培育核心价值观,在世界民族之林更加鲜明地树立华夏民族的思想文化特征,增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与世界人民和异域文明的交流互动。在国家内部不断培育统一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消解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形成全民共同的精神信仰,并通过不断增强的认同感来实现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历史证明,支撑一个国家与民族长久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并不只是靠精英集团的超前意识,而是要靠大众普遍敬守的精神信仰。”[3]

(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关键问题,所以必须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大力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对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的提高常抓不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应该看到,当今中国存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难免会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对党员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4]这就要求我们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疏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通过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信仰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建构的长远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任务。我们要认真研究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坚持以科学的方法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引领核心价值观培育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今天之所以仍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说就因为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5]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个领域和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化对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的支撑作用。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和群众,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注重开放性、先进性和广泛性。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应具备开放性,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中国特色,要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要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要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打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依托主旋律的弘扬,打造文明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领域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把宣传教育的作用融入到润物细无声的实践中。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融合在青少年的学习、大众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甚至经济活动等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在参与中感悟,在娱乐中受益,在生活中践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宣传教育的内容要使人产生亲切感和共鸣,要始终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使人民自觉自愿地受到影响和教育。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渗透力,特别对于现代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领域、新技术、新载体,要在巩固原有教育阵地的同时及时地加以重视和利用。现代思想、价值观的宣传和传播有多种形态和形式,如理论灌输、新闻媒介、现代信息技术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着多种多样的思想内容,所有这些都应紧密配合,互相渗透,形成宣传教育的合力。

(三)完善约束机制,促进价值观的养成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软性约束力的途径,另一方面要从刚性的约束机制来实现,而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完备程度就直接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果。所以,要不断完善各行业和各群体的相关约束机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都以其为指导,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日本学者■屋太一在《历史的波澜》中提出:“任何政权,只有两种情况会使它发生毁灭性大变革,那就是丧失治安能力和人们不再信任支撑它的文化,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的其实是变化了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人们不再信任领导层的决策、人品,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6]所以,共产党员必须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成为先进文化的真正代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社会规范的内在关系不断加深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率、指导其他规范的完善和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和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的规范之中。

(四)重在实践塑造,提升全民族素质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7]。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让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它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尤其是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接受和拥护。同时,还要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锻炼和养成,才能逐步内化为人民大众心中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标准。最终,它还要在人民大众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出来,成为千千万万人民大众的行为自觉。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围绕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进行,通过具体的实践,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挥指导方向的作用、激励精神的作用、凝聚人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刘苍劲.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唯物史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3]安慧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文化软实力[J].理论探讨,2008,(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6][日]屋太一.历史的波澜[M].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十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是一种时代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文化中去, 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为孩子们将来步入社会、建设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更是毋庸置疑的时代要求。

根据2014 年4 月1 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 教基一[2014]4 号) , 我校充分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的青少年。

二、核心概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归结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的结晶。

校园文化是学校隐性的课程, 对学生成长大到理想道德, 个性品德, 小到行为习惯, 言谈举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校精心思考, 精心设计, 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景育人。学校营造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形式,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现状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初级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融, 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再单一, 多元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方式。传统的以儒家伦理为基准的道德体系已经崩塌, 社会上所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失去了理想追求的虚无主义等思潮涌动。首先, 社会价值紊乱, 使人格环境日益苍白。其次, 是功利主义的喧嚣让德育目标渐行渐远。

四、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一)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 抓住了它, 也就抓住了根本。我校在环境文化、课程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建设中, 注重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 如在校园综合楼墙壁上安装了校园梦内容, 教学楼墙壁上布置了伟人题词、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等, 综合楼走廊中安装了名人名言, 教室布置了班风班训, 让墙壁说话, 让环境育人。我校还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宣传栏、板报、网站等文化传播载体,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营造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校园文化氛围。如环境文化、理念文化、窗口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楼道文化、迎宾文化。学生们在这种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 二)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入课堂

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等过程中,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在品德、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 做好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的教学; 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中渗透基础道德教育,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态度走进课堂, 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质。

( 三)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实践活动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让师生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我们确定了月月教育主题。一月: 树理想, 绘蓝图; 二月: 学礼仪, 讲文明; 三月: 学雷锋, 树新风; 四月: 学先辈, 做传人; 五月: 学科学, 见行动; 六月: 练艺术, 展风采; 七月: 爱党教育; 八月: 国防教育; 九月: 尊师教育; 十月: 爱国教育; 十一月: 安全教育; 十二份: 感恩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突出以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竞争敬业意识教育、法制安全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感恩诚信认知教育。我校开展了“知感恩, 讲诚信”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和主题班队活动, 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一封家书”“一次电话”“一束花”“一张卡片”“一声谢谢”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教育学生要明礼诚信、知恩报恩的做人品质。

今天, 强调我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就是要让我们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科学、全面地调整学校德育工作, 让教师以自己的智慧, 寻找和创造出多种教育途径和方式,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 渗透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 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摘要:根据2014年4月1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教基一[2014]4号) , 我校充分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进行课题研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我们的少年儿童。分析了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现状, 提出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十三

一、活动目的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进校园”,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二、活动时间 :2017年10月底以前

三、活动地点:曾家小学

四、参与人员:曾家小学全体师生

五、宣传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15首):“幸福少年”、“富强歌”、“民主歌”、“文明歌”、“和谐歌”、“自由歌”、“平等歌”、“公正歌”、“法治歌”、“爱国歌”、“敬业歌”、“诚信歌”、“友善歌”、“快乐少年”、“中国有我”。

六、活动内容、形式及要求

1、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的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的组成

4、欣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

5、充分以校园为宣传主阵地,以主题班会,音乐课、校园文化墙,校园广播等宣传形式。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十四

(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三年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活动,把全校广大师生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旨,以培养“四有”新人为落脚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德育的根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我校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改革精神、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良好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目标

对我校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时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德育目标,积极构建各年级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观的目标与内容体系,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毕生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构成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新格式。结合“新时期武义精神”、武义县文明城市测评等工作,预计三年时间在各学段初步到达以下目标:

1.低年级段:引导小学低年段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知道基本的文明礼节,知道关爱同学、关心集体、尊敬师长,懂合作、善交换、知分享、晓礼让。

2.高年级段:引导小学生初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抓好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能全面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提倡“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让学生爱国、爱家、尊师长、孝父母、明礼节、晓善恶、懂荣辱。

三、实施途径

(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各学部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串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动具体地融入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进程,修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使中小学生牢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以下:

1.通过思想品德课直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用“核心价值”来统领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

2.通过语文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良好传统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培养学生体会东方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酷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基础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4.强化书法、绘画等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美育,鼓励学生研究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二)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应用生动活泼的情势进行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体现时代特点和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地设计与安排情势多样的文化活动,既突出核心价值观,又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脍炙人口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结合学校“国学经典系列主题班会课”召开主题班会,要求学生作为学校的一员,不但收获知识,还收获道德、老实、诚信、谦虚、礼让。要继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践行校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从规范平常行为做起,遵守学校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及交通法规,增强安全意识,进步自救自护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道德行为习惯,争做品德高尚、老实诚信、遵守纪律、自强自立的新时代的学生。说好话,做好事,也就是不说脏话、粗话,提倡使用“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扔垃圾,稳定涂乱画,不打架,不破坏公物,不在教学楼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充分利用周一升旗仪式,采用国旗下的讲话等情势,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内容,对全体中小学生发出倡议。

3.通过积极举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会,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宏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学雷锋月”“美德少年”等活动结合起来。

4.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横幅等传媒手段,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

5.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班级活动,力争使每个学生做到人人理解、把握、应用,并落实在平常行为中。

(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小学道德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始终与德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紧密结合,以实践和活动为桥梁,广泛展开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牢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牢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活动为载体,广泛深入地展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

1.举行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班会,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使其教育内容入眼、入耳、入脑、入口、入心,使之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2.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五个一”活动,通过学校组织展开主题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扎实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每月一次社区服务。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初步了解社会,取得对社会的真实的熟悉。把握基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技能,并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利用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服务和奉献意识、发现社会题目、分析、解决社会题目的能力。二是每月读一本好书。由学校精选一批合适学生浏览的书目推荐给学生和家长,也可由家长和学生自行选择学生感爱好的书籍,由家长催促学生有计划的浏览,并写出读后感,由家长签名后交到学校,并由学校每月进行评选表彰。三是每月一次生命教育家长学生专题讨论会。针对当前不断出现的一些校园刑事案件、一些学生自杀事件等等的现象所暴露出的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和一些不珍惜生命等社会现象和题目,由每个班为单位组织,可分期分批的邀请家长到班上来参与,每期用一些或一个事件来展开一些家长学生互动讨论,增进家长和学生的感情交换沟通,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珍视亲情的正确观念。四是天天讲一句文明礼貌用语。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小从自己的平常生活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文明观念习惯,知道甚么是文明。每班备有一本监视记录本,由同学相互对不用文明礼貌用语点名指出提示,每周由老师在小结会上进行汇总点评。五是每周为父母做一件家务劳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酷爱劳动的好习惯和体贴父母的回馈感情。每个家长为学生预备一小本“家务劳动记录本”,由学生自己作好所做的家务简单的描写登记,家长通过微信等现代媒介,发给班主任及本班同学分享。

3.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国情知识比赛、征文等活动。

4.展开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征文、艺术表演、辩论会等活动。

5.展开学生“每月一歌”学唱活动。通过这项活动的展开陶冶孩子们情操,到达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的重要作用。用歌声培养孩子们奋发高昂的精神风采,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风采。

6.以各种节日、宣传日、记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展开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中:如利用“五一”节,展开劳动体验;利用七七抗战记念日、十一、香港澳门回归等记念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展开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服务人民的意识;利用国际禁毒日和全国法制宣传日展开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遵纪遵法的观念等;通过各年级考试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老实取信的美好品德等;通过组织学生假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和理解。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案 篇十五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富强范畴

富强, 表征着社会发展在经济方面的繁荣状态, 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的重要衡量尺度。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 逐渐清晰认识到, 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无产阶级要战胜资产阶级, 关键问题是建立更为富强繁荣的社会存在。其富强程度主要归结为生产力理论。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生产力首先是关系范畴。“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 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主要探讨和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生产力同时产生的还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 构成为所谓社会, 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 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人的本质力量正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形成的。因此,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 富强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显现。国家富强是科学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方法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富强范畴

富强范畴显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 蕴涵了丰富的理论向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 富强范畴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 实现路径:

发展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国家富强的基本条件。在历史发展阶段中, 我们曾经走过一段时期的弯路, 将社会主义和富裕机械对立起来,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邓小平坚决地反对这种错误做法。“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 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 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 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邓小平以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讲社会主义, 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 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 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 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胡锦涛高度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是国家繁荣兴盛, 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和首要因素, 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条件。

(二) 实现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消灭私有制, 实行公有制的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社会理想。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是, 私有制的产生和消亡都是历史发展过程。因此, 盲目的一刀切式的消灭私有制是不妥当的。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 “只要生产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不仅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而且还有剩余产品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就总会有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被压迫阶级。”因此, 不能盲目的废除私有制。“不, 不能, 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 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 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 才能废除私有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逐步形成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极大解放和发展的生产力。胡锦涛指出, 中国政府工作的方向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以公有制为基础, 确保我国生产力发展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 表现了我国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尊重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性和阶段性特质。

(三) 最终目标:

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 是国家富强最终的落脚点。共同富裕内涵了先富和后富、集体富裕和个人富裕的有机统一。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这种可能性现在第一次出现了, 但它确实是出现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江泽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 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是一定要实现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 在实施路径上是有所侧重的, 是在按劳分配为基础上的一种理想目标。并且, 共同富裕是指消除两极分化的普遍富裕。资产阶级社会囿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因此无法消除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的局面。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基础上,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保证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最大范围的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途径,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手段和基础条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本结构, 确保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属性。共同富裕是国家富强的最终目标, 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归宿点和最终价值指向。三者相互联系, 相互依靠, 共同构成了富强范畴的重要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1卷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3卷

[7].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第3卷

16.谈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十六

曹雅欣: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一个民族在价值导向上、道德观念上、行为习惯上、心理诉求上的一个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就是在集体认同的文化心理,核心价值观又在集体认同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升。这些集体认同的文化心理是从哪儿来的?其实它不是凭空而降的也不是拔地而起的,就是从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当中来,从我们文化传统的价值导向中来,也就是从我们国学思想智慧的宝库中来。

所以说我们用国学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把这12个词从理论根源上面学有本原的论述,从文化背景上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就是说回到这12个词的历史生发地上进行解读。如果说完全忽略了国学本身,就谈这12个词本身的概念,那可能有些人就会产生一些质疑,比如这里面有些词看起来可能完全属于西方的词汇,西方的语境,西方的视角,比如民主、自由,可能大家会认为它是不是凭空而降的,硬性地植入到我们的社会当中,和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意识割裂开的,实际上不是这样。回到国学原点进行剖析,我们发现在传统观念中对这些概念已经论述过,并且是认同的。

比如民主这个词就是如此,民主这个词如果在国学里面可以从三个维度上进行理解。首先民主指的是以民为主,以民为主就像孟子说的那句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实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变迁、制度改善都是岁月洗礼当中闹哄哄的匆匆过客,只有人民大众才是在任何时代、社会中都永远不变的主人和主体,那就是以民为主。

民主在国学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为民作主,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本身、统治阶层提出来的。其实民主这个词在国学中最早的出处来自于尚书。民主的第三个意思就是由民作主,这是当下和未来更深远的意思。

从制度这方面就规定了国家权力公民赋予,从公民个人层面也提出要求每个公民有主人翁的意识,如果我们想成为国家的主人就要有作为国家主人的担当,我们既要享受作为主人的权利又要尽到作为主人的义务。

中国文化讲铁肩担道义,每个人肩头都担有对于家国的意义,所以说民主这个词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但是在思想哲学的层面,我们对于它其实并不陌生,一直都在探讨,也一直都在关注。像以民为主就体现了社会的责任,为民作主就强调了政府的责任,由民作主强调的就是每个公民自己的责任。

比如自由这个词也是如此,中国古代社会看起来是礼教森严、秩序井然的,我们觉得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对于自由是不是最为缺乏,实际上自由在国学里也最常见,老子就提出道法自然,就是效仿大自然的规律,还有就是仿造事物本身最自然的状态进行。我们说自由的状态就是随性而为的状态,那不就是顺着自己的本性进行的状态吗?所以道法自然是自由最理想的状态。

道家儒家在这方面也有论述,比如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就是七十岁的时候已经修炼到了能够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顺性而为的,没有想过是否触犯法律和规矩,可是他都能和规矩礼教秋毫无犯,也就是从最自然的状态。

主持人:那你当时写这12篇文章的时候是否就请教了你的老师金老师呢?金老师是什么时候知道她的创意,又是怎么看待国学,用国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您又怎么看待她这12篇文章的呢?

金海峰:实际上这12篇文章在今天这么受大家关注,这是我们这个团队已经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个主题上教学、科研,大家都已经很熟了。

我讲国学的时候发现中国社会发展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就像老百姓说的人生30年河东、30年河西,人生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你往回看一下就会发现有一个现象非常巧合,中国革命你如果要从五四运动算,五四运动1919年,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30年,这是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30年;再想想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也是30年,其实本来是1978年就开始了,但是1979年全社会才开始了这种改革开放的浪潮。你看这两个,都是30年一个节点。

而1979到2009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一个社会要想良性发展需要三套马车:政治、经济、文化。下一个30年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了,一旦注重到文化的时候,文化不能光当名词解,应该当动词听,以文化人,得把我们现代人通过文明的教化、自我的修养达到一个高度,高度是什么?就是文化的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文化的顶层设计,经济要达到一个标准,文化也要达到一个标准,核心价值观就是文化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追求的理想,就是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所以根据这一点大家在一起也要研讨,也要做这方面的教学甚至是科研以及教学科研中的立项,甚至是给一些地方省市领导干部讲座的时候都是以这个专题,所以大家在这方面就有一些思考。小曹这方面文笔也比较好,思考得也比较多,就来主笔写这个东西。实际上这里面多数是她的东西,我们就是在旁边给她做一点梳理,有的时候是一些经典的引证,帮着做一些这样的工作。

主持人:我相信网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代人碰到的无论是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在找一种规律,在想一种办法,但是经常会发现我们找到的和想到的在我们的国学经典里面已经做过论述。

曹雅欣:对,早已经引证过了。

主持人:对,所以现在国学热已经势不可挡了。

金海峰:对,历史的规律。

主持人:那国学热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我们当代人怎么样去学国学?怎么样去用国学呢?不知道金老师您是怎么看的?

金海峰:其实我们在国学传播这块有一个标准叫科普国学、文化健康。

主持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播国学的内容?

金海峰:这实际上正是我们今天思考的内容,国学刚刚回归,在当下这个时候,它不但需要学界的深入研究,更需要我们传播界的有效传播。国学的内容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积累的智慧肯定是源于生活,对我们百姓的生活是有指导价值的,但是因为五千年的积累,应该说也是精华糟粕并存,那怎么能够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传播下去,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课题。

因为这一点大家在一起总结了科普国学十条,科普国学里面第一条就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要学以致用,要知行合一,这是一个总纲。然后传播国学不搞封建迷信,不能让那些历史的糟粕沉渣泛起,这是现在很重要的。因为我在南方讲课就发现一些地方借着国学的名义把一些摆摊、算卦、看风水、批八字的都找来了,这都是国学当中垃圾的东西。

第三条就是我们传播国学不能厚古薄今,就说过去好现在不好,那是不科学的。第四条不能盲目排外,就说我们自己民族的好,别的民族的都不行,那个也不科学,各民族都有优秀的东西,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并存,强调文化的合而不同。

然后这里面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说要学有本源,不能望文生义。为什么现在网上有一些借着国学复兴的名义招摇撞骗,或者有一些自封为大师的人物饱受诟病,就是他里面有很多知识硬伤,他没有国学的功底,借着国学的知乎者也,带着一点现代的生活就在这里面硬讲,里面有很多都是知识硬伤,所以我们要强调学有本源,不能望文生义。今天的国学传播还有一些要求就是源于学术,不带学究气,都是知乎者也,像孔乙己似的说一个字有四种写法。但反过来联系实际又不能染江湖气,江湖气太重了也不行。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对教师和传播者很有用,就是教师往台上一站不能只代表自己,学术没有禁区,宣传得自律。有很多人往台上一站有话语权了,骂社会、骂政府,甚至骂一些领导人,好像骂得越狠,思想越深刻,岂不知那是对社会公信力的破坏,教师站在台前一定要传播正确的思想,带着阳光的心态,给社会带点正能量,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总结就是要做一个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这是一种辩证的。这种科普国学在我们今天对国学传播怎么样能够与现实生活对接上找到了一条途径。

还有一个问题就叫文化健康,文化现在有些地方不健康,其实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是一样的,所以中国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很早就提到过这个问题,孔子说有五种人是该杀的,盗贼都不算,哪五种人呢?第一种叫心达而斜,心里明白的而坏,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第二种叫言伪而辩,说的都是错的但你辩不过他。第三种就是文化健康的问题,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人,这种人看问题就看负面的,他知道得还特别多,你和这些人在一起一接触,你聊天聊俩小时心里都堵得慌,都是负能量,你就觉得这个社会完了,说实话我们现在有的媒体就这样,这是问题,它关注社会负面、丑陋的东西比较多。第四种是行僻而尖,我们身边有些人做的事挺另类但是自己挺坚定。第五种叫顺势而责,有时候领导身边容易有这些人,或者你和领导接触的时候有时候不自觉地容易犯这个毛病,领导这个事本来做错了你看出来了,但是你不说他错,你还说他挺好,还能找出一两条理由支持他一下,让他这个错误就顺过来了。

曹雅欣:其实我觉得国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像我刚才说的国学走入生活、传统成为时尚,我们耳熟能详的《青花瓷》,实际上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歌词就来自于“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上个世纪流行的金曲《牵手》,是源自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好的时尚就是在传统根基上进行的发展,因此国学离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遥远。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的就是科普十条里面说的最后一句:做一个具有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公民,这个现代公民的意义就是说我们既不是一味地模古、一味复古,历史是不能倒退的,我们今天的文化形态就是历史的选择,一定不能倒退,同时也没有必要盲目排外,应该中西合璧,坚持多元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当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是最具有中国风范的中国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做到的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心,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

上一篇:服装设计教学下一篇:企业数据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