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共16篇)
1.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一
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性别差异进行管理
常言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见,由于性别差异,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在异性面前显示出自己才能,遮盖其不足之处的心理。现阶段的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相互关注客观存在,他们有的希望在异性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而相当一部分同学虽然没有多少才华来展示自己,但是他们在异性同学面前总是希望尽量克服自己的许多不良行为,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努力做好各种事务,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若能有意识的利用这种性别差异的正面效应,有目的地将男女同学适当搭配来安排班内的各种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麦考比和杰克林认为最显著的性别差异是男性更具有攻击性,其次是女性比男性更爱社交,更容易受暗示,自信心比男性差,更倾向于解决简单的墨守
一、发挥异性效应的互补作用
一般来说,男女生有着各自的性别优势:男生理科稍强,女生文科略好;男生喜欢标新立异,女生学习扎扎实实;男生爱好动手实验,女生擅长社会交往;男生的情感比较粗犷热烈,使人振奋;女生的情感则偏于细腻温柔,使人沉静等等。在交往中,异性间的心理接近需要得到了满足,往往会使人获得不同程度的愉悦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有利于激发起人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有意识地运用异性效应,往往能起到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学习。在安排座位时,允许男女生同桌或男女生间隔而坐,使其在交往、合作和探讨中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如班中有一女生小许在语文、外语等方面成绩优异,而理科成绩平平,对物理和化学曾一度兴趣全无,情绪低落;与此相反,男生小刘理科成绩非常拔尖,而对语文和英语却毫无兴趣。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特别安排小许和小刘成为前后桌,并时时提醒他们要相互学习、帮助。半学期下来,成效比较明显,小许的理科成绩有明显提高,小刘对文科的兴趣大增。
其次有利于提高班委的战斗力。第一个学期,我班的班委是这样配备的,班长、团支书都让男生担任,班干部中男女生比例为3:1(班级女生仅14人,女干部仅3人)。结果闹得很不团结,班长埋怨团支书工作不积极,团支书责怪班长太专制,班干部热情不高,班级管理杂乱无章。下半学期,我开始有意识地运用异性效应的互补作用,及时对班委进行了调整,把团支书换成一个工作能力不错且比较受同学(特别是男生)欢迎的女生;班委中增加了女生的比例。这样调整后不久,班级里出现了新气象,埋怨声消失了,干部们的工作热情高了,班级活动开展得有声色了,班级文明分也跃居段前茅,班级管理逐步走向正常化。
第三有利于团结协作。劳动时,我经常有意识地让男女生搭配起来参加劳动,给男同学多分配一些体力活,给女同学多分配一些轻巧活。有人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真是如此。这样分配后,每次劳动,学生个个变得很勤快,很主动,相互帮助,相互配合,再也听不到怨言,看不到拖拉,劳动效率大为提高。
二、发挥异性效应的约束作用
在高中生当中,他(她)们总是十分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很在乎对方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异性面前,他(她)们往往特别注意约束自己。掌握了学生这样的心理,班主任适时加以引导,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开学初,班里的男女生宿舍的卫生总是搞不好,在学校的评比中经常是倒数几名。虽然我曾多次下寝室检查督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效果总不理想。后来,我想了一招,要
求全班住校生一律在自己的床头挂上写有名字的牌子,由男女生互相对换检查寝室卫生,并当天将检查结果向全班公布。这个措施一施行,马上见效。平时不大注意、满不在乎的男女生,特别是男生,个个都像变了个人似的,非常认真地整理自己的东西,尤为难得的是他们开始注意卫生保持,各个寝室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整洁局面。之后,为巩固和扩大战果,我不定时地组织男女生互相参观,促使学生时刻注意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如今,我班的寝室卫生状况相当好。
又如,有两个女生在经过一个月的同桌生活后,彼此的缺点都暴露出来了,小汪嫌小徐罗嗦、自私、经常不帮她交作业;小徐说小汪冷漠,爱发脾气。两人都要求换位置,偏偏班中又没人愿跟她们换。巧的是这时班中又出现了一位“邋遢”男生,个人卫生极糟糕:衣服领口、袖口黑乎乎了都不换;有时候一星期都不洗澡,身上经常一股臭气;书桌上整天都乱七八糟,甚至还把书堆放到同桌桌上去;桌下垃圾乱丢。全班没有一个男生愿意与他同桌,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小徐与这位男生小陈同桌,并向小陈指出他的不足,告诉小陈在女生旁边更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半个学期下来,小陈的坏习惯已基本上改掉,穿着、座位周边环境大为改善,个人精神面貌大有好转。而小徐在与小陈的交往中也变得热情大度、善解人意了。在彼此的约束下,他们之间再也没有怨言了。
三、发挥异性效应的激励作用
从理论上,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上趋于成熟,男女之间普遍会产生互相吸引的情感,男生总喜欢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而女生也往往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男生的言行举止,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处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男女生,对于异性的评价和班主任的评价,他们往往更看重前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异性的鼓励比其他的教育更有效。
班中一名男生小杨,父亲早已离世,家境贫寒,现暂住在他舅舅家中,母亲为了抚养他和他妹妹,早出晚归,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该生很自卑,表现不好,学习不认真,甚至还有点自暴自弃的倾向,很多任课老师都认为该生已无药可救。一次课外活动,他不小心摔裂了腿骨,无法自己上下楼,生活很不方便。于是,我组织了一批男生轮流负责背他上下课,全班十四名女生轮流负责给他送饭、洗衣服。没想到经历这件事后,小杨在心理和情感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位曾一度破罐子破摔、傲慢又自卑的“后进生”开始变了。在一次班会课上,他主动上台对全班同学,特别对一位女生,动情地说了一番发自肺腑之言。从此,他找到了自我,诚恳待人,学习刻苦,变得自信自尊自强了。
还有一对被认为是“早恋”的学生,未交往之前,女生理科成绩平平;男生理科成绩优秀,但行为规范极差,上课经常迟到,晨跑常常缺跑,还跟被学校处分过的其他班的几个同学关系甚密。自从他们彼此关注对方之后,该男生变得守时守纪了,与原来的死党的关系也渐渐疏远了;女生的理科成绩也大有起色。我在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他们之间并不是如同学所说的那样,而是彼此的一个约定,借助彼此的好感互相激励。我想,如果男女生的交往能让双方互相激励,共同进步,作为老师,我们应提倡并给予鼓励。
2.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二
1 多方面培养新生对规范班级管理必要性的认同感
重视辅导员自身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明确管理和培养的目标,试行班级干部的职业化培养,把握和规划好这种由内而外的管理思路,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
(1)要在入学之初就给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这几个要求,与在校学生学习、生活、参与、规范四方面有很好的契合点,目的在于迅速统一学生对大学阶段努力方向的认知,为下一步管理打好基础。
(2)班级干部的培养:培养其执行能力,这个能力也是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要求。例如,试行初步的项目管理流程。在班干部管理的成效上,提出不被穿越的理念,即衡量每个班干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就是你不会被你的上级领导穿越,如果他越过你发现你手下的问题,那么你的工作就是失职的,那么你就会在量化考核中被扣分,并作为优秀班干等评优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对班干部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但同时也提供了一部分要求上进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3)辅导员形象的塑造:例如规范、严谨、效率、注重过程和结果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优良品质,感受到老师在工作中良好的执行力,让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将其作为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衡量标准,平时在工作中注重开始、过程、结果的把控,并逐渐培养成一种习惯。
2 关注班级管理中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1)在班级管理中强调工作的有效性,每次发现问题,要一次性处理到位,并跟踪结果,以保证不会再犯,同时,及时在各班剖析案例,以点带面,引起学生重视,以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2)在班级管理的制度建设上,要常常换位思考,在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站在学生的角度,推敲和改进管理方式,使得管理办法有较强的操作性,加强了管理的有效性也就是说管理不仅仅是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去处理事情,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操作性强的措施。
(3)对违纪学生教育先行,如若反复不改,纳入班级黑名单,即在班级安排专人盯防(盯防的人只有辅导员知道),一旦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现象发生,辅导员将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马上通知家长、写检查、甚至在班级读检查,以此控制好班级的学风班风,使得少数人得到教训,多数人得到警示。
(4)早晚自习和宿舍卫生等管理、胸牌佩戴行为与培养学生习惯、企业要求挂钩,明确此为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习惯,并结合职业素质要求,使之在学生中深入人心,这样降低了相关管理的难度,即注重教育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并让学生在班级的学习成绩、参与获奖、卫生成绩等方面体会到班级管理的成效,产生强烈认同感,从而良性循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总有些学生不按照班级的规章制度办事。
(5)将职业素质、参与活动、行为规范、卫生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和能力培养与学院的学期综合绩点评优、入党评优等各项评优紧密挂钩,形成班级的量化考核管理文件,杜绝了举手表决等主观评奖方式,让学生放心、大胆、积极主动的去做事,而不用担心人情、作假、穿小鞋等在评优中发生,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
(6)引入了优秀企业素质学生等班级荣誉证书,鼓励那些在规范、学习、参与、卫生等方面做得好的学生,对深化班级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在学期结束时根据同学们平时一学期的表现,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颁发班级先进个人、奖励综合评测分等,这在实施过程中是有显著的成效的。
3 管理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1)注意在管理中有堵有疏,张弛结合,这种管理模式使同学们能够感觉到大学的氛围,同时也体会到社会的严酷,张弛有度,该紧张时紧张,该轻松时轻松,是班级管理取得成效的重要方面,虽然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是严格、严谨的,但是同时辅导员的管理方式也是温和的,让学生感受到严格的辅导员也是和蔼可亲的,这有助于老师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同时又让学生勇于在辅导员面前汇报班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注意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养成面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告知他们现实的社会是复杂的,要学会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情,而不是只会单纯的学习好或活动参与积极,要学会同时打赢几场局部战争,做到学习、能力、规范、生活习惯、参与获奖等方面能够均衡发展,并将此作为培养自己职业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所带学生都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参与意识、和做事的规范意识。
(3)注重每次班会课认真备课,班会课的次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例如,笔者每两周开一次班会,几乎都是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前两周班级工作完成情况和梳理(执行力培养);两周内班级各方面问题解析和优秀表彰;宿舍卫生和纪律;参与与获奖情况(解析参与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就业动态(就业中的问题、要求与反思);下一步各方面的要求和工作安排(精确到时间节点),班会课同时也提供了同学们一个发挥的舞台,它不仅仅是辅导员对班级工作的总结,也是同学们畅所欲言的一个机会,辅导员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可以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
(4)注意学生诉求的解决,对自己的要求是每一件事情都要保质保量地给学生以答复或解决,不能够解决的要及时告知原因,以个别学生获得解决问题后对辅导员工作责任心的口口相传,带动更多学生对辅导员的工作产生认同感。宽严结合,认真负责,执行力强的辅导员形象,对班级管理工作再次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4 结语
3.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三
关键词:高中 班主任 管理艺术
班级管理不仅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更重要的是运用管理的艺术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仅要讲究科学,更应该注重管理艺术,使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管理,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讲究情感投入和爱的艺术
高中班主任要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生,要关注学生个体,因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班主任在内心深处应该有着对学生真挚的爱,应该关注学生个体,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但是,爱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可以想见,今天有许多的家长因为给予子女不恰当的爱而给后代的成长带来了人为的障碍。所以,对班主任来讲爱学生是要讲究艺术的。高中学生容易和班主任疏远关系,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例如,我经常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情况等。这样班主任既做学生的导师,又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能通过各种渠道逐步走入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管理要“宽严”有度、“管放”结合
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學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这对于高中班级管理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耐心疏导,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高中班主任做事缺乏耐心,希望对学生的教育能够立竿见影,殊不知:“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他的未完成性。”高中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所以做班级工作要以耐心疏导为主。尽管采取“堵”的方式能够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在管理心理学中,人们把越是禁止的行为(或东西)越容易被诱发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为潘多拉效应。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潘多拉效应应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例如,对班里有些常进上网吧的同学通过“禁”、“堵”的方法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效应,你越禁止他们上网吧他反而会不遗余力地去做。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堵”必须与“导”结合起来,以“导”为主,以“导”为前提,通过引导,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例如,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进一步让学生对上网有个更准确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去网吧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明辨是非、克制自己。当然,班主任如果一定要禁止某种行为的产生,那么就必须讲明禁止的充分理由,因为潘多拉效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禁止的理由不充分,或没有说明或未被引起关注。
四、讲究批评艺术,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作为高中班主任不可放下对学生不良习惯进行批评教育的武器,然而不讲场合、不留情面地对高中学生公开批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引发师生对立以及学生心服口不服等不良后果。要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的确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如我班的张某,做值日经常偷懒,拿着扫帚、抹布东逛逛、西走走。经过多次当面教育,他依然我行我素。针对这一情况,我有意走到他的面前,接过他的扫帚,笑着说:“你辛苦了,歇一会儿,我来扫吧。”于是,我就拿起扫帚,用力扫了起来。他站在一边,沉默不语,自知理亏,就拿起手中的抹布,使劲儿地擦了起来。无声的教育使张某醒悟了过来,以后每次值日他都很卖力。后来在班队活动课上,我有意表扬了他,并且推举他当值日组长,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他从此再也没有犯那样的错误。高中的学生非常爱面子,如果班主任以巧妙的方式指出其美中不足,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批评效果。
五、新时期提高高中班主任素养的意义
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新的时代需要新型的热爱学习、会学习、开拓创新且具有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职责并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变革。班主任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在调节学生与社会关系的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新教育及班主任角色的转换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班主任。与此同时,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意识、价值观念、文化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通过各种途径涌向我国并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些变化均让当代高中生感到难以适从。高中班主任是推动素质教育、干好学生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生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教育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可见,在新时期拥有—批高素质的高中班级管理人才,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高中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我们广大班主任只有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践行教育,追求班级管理的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1]杨同银.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4.浅谈小学如何有效管理班级 篇四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尤其是班级理,在做这项工作时我始终坚持 “德育首位”的原则,一直利用班会、晨会、活动课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内在的真善美的愿望,同时大力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及锻炼,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勤奋的优秀品质。教书与育人并举,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管理论文:如何抓好班级管理
一、制度建设先行。
十多年来,我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信条和行为准则,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为行为准则,关心、尊重和爱护学生,想学生之所想,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德。立足于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教会学生做人这个基本点出发,坚持从育人环境抓起,从学生行为规范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以强化对学生的基本论理道德教育和基本文明行为训练为重点,完全达到了“三多一要”和“四到位”。要求“三多”即多观察――掌握苗
头、动向、脉搏、防患于未然;多分析――排除不利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心理障碍;多指点――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出现问题应怎么处理等;“一要”――要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面管理;“四到位”指思想工作到位、日常活动到位、点滴小事到位,正面教育措施到位。德育工作中争做“五心”-----爱心、诚心、耐心、信心、恒心,杜绝“五不”-----不歧视、不讽刺、不训斥、不体罚、不放弃。“五心”给学生营造了和谐的环境,“五不”唤起了学生的自信,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学会做人,振作精神,奋发成才,使班级学生的学风、班风呈现出“团结、创新、争上游”的良好趋向。
二、强化安全教育。
对于安全教育,我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一直延用。主要有:
1、勤记载。班会、晨会、集体活动要讲安全问题,并且要做好记录;学生出勤要每节课清查学生缺勤,要履行请假手续;时间较长要与家长取得联系,核实学生是否有事。
2、详细掌握学生情况: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等要深入了解,防止特异体质生参加不应参加的体育锻炼或其他活动。对学生的不良爱好或交朋结友方面做全面了解,防止学生染恶习,误入歧途。
3、坚持晨检。防止学生将刀具及有害有毒物品带入校园,同时在传染病高峰季节,对疑似病例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传染病再度扩散,危及其他师生。
4、遵守作息时间。严格按照作息时间上、下学。确需提前放学,要提前告知家长。防止出现家校双方管理空档,造成安全事故。
5、要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觉行为。不断交给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使之明确哪些不安全,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事情不能做,并要说明为什么那些地方不能去,那些事不能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从而达到自护、自救目的。
6、注意矛盾纠分排查。一旦发现问题多做耐心细致地疏导工作,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总之,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从始致终抓好抓细,安全教育成为每天必考课,以引起更多人对安全的关注。在安全教育方面,交通安全也是最影响孩子的,我一直是严抓、狠强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给孩子教会安全学习、安全生活!
三、选好班委带好班子。
有了好班委就会有好班子,民主选出的班干部,是大家最信任的,有了他们,班级中遇到的问题会迎忍而解;有了他们,班级在生活纪律和学习等诸方面表现就会好,学习时就能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学习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团结互助,共同探讨,自主学习,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习效果显著。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引进竞争机制,我实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将情感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有机结合,相互
渗透,开展“班委”竞选活动,让学生上台参加竞选演讲,鼓励 大家自组班委,实行值周班委制,定期评选出“最佳班委”。开展了“比比谁的素质高”的班级十项评比活动,设立了光荣榜,实行每天一表扬制度。值周班委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许多平时不起眼的学生,在竞争中表现出超群的能力,他们管理工作出色,威信与日俱增,令人刮目相看。同时我鼓励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展示课外所学的特长,使班级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同学们互相竞争,你追我赶,形成了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竞争氛围的班集体。
四、主动与家长沟通。
我经常把家长请进学校、或进行家访,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共同管理好孩子。我还经常与任课教师、家长取得联系,协同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竞争,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五、建设班级文化。“争当楷模,超越自我,共同进步”,这是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也是我为班级确立的“班训”。作为班主任,我的一个工作特点是建设班级文化,可以说我对班级的理解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一手抓德育,一手抓教学,德育方面,我提出了建设班级文化的概念,以“诚实守信,孝顺父母,勤奋
好学,争当楷模,超越自我,共同进步” 为立班基础。“争当楷模,超越自我,共同进步”?是学生的精神核心,学生每天的情绪是高涨的,心情是愉快的!达到了“愉快生活,健康成长”的目的。
我认为,孩子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都有很大的可塑性,在这里,我着重解决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二是传授给学生得当的学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工作核心是改造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终生学习自我完善。多数教师以为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第一位的,我则认为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人品才是第一位的,惟其如此,学生在人品、人格、文化素养方面表现的尤为出色,也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学生人格的完善,班级的成绩才如此突出。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深深的影响了我,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言论,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另外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另外《孙子兵法》中的 ”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内化为
学生的学习和做事的思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人格核心是:
1、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2、爱人,尤其同情弱势群体。
3、通过自我完善提高个人能力,进而通过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4、坚韧不拔。?正是以这种人格,书写自己的人生,也以自己的人生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学生,?对班级的无私奉献,深深地打动了每个学生,学生为班级奉献的精神也在班级内开花结果,班级的许多工作都是学生自愿去做,如班级放学后需要有一些同学清理卫生,我问哪个同学愿意去做,同学们都抢着举手,学生们也为打扫卫生的同学着想,每天放学,打扫卫生的同学反而无事可做,因为同学们已经学会注意维护班级的卫生,正是这样,学生的责任感就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
六、争做学习型教师
我始终相信,优秀的人才,首先是个善于学习的人,我的一切爱好几乎都围绕工作展开,因为我知道,爱学生还要会爱,自己还要努力学习完善自己。教师的思想水平一定要高于家长,否则家长怎么会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现在有些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家长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如果我们过早的故步自封,未来十年内,我们这批自诩为走在时代浪尖上的青年教师,只能成为新时代之乎者也先生,马列主义老太太,会被时代
无情淘汰。
要说工作以来的收获实在太多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工作中的不足,那就是做事情太果断,部分学生难以接受。在今后我要不断的学习各类知识来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为以后的工作做好理论上的准备,还要虚心向身边的各位同事学习经验,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独立办事能力,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是会有很大提高的,从而自己的工作也将会干得更出色。
浅谈小学如何有效管理班级
5.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篇五
浅谈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作为一名山区教育工作者我首先感到的是自豪,因为我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最强调艺术性的工作,它不是一般意义的劳动,而是融合了艺术与美的特殊形式的劳动。我们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我们劳动的成果不是产品,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所以我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年里,我一直努力探索、寻找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策略,因为学校就是社会,而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下面我就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谈如何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6.浅谈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篇六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会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促使其主动健康地成长。要达到这个目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必需讲究一定的策略。本文从不同层次对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做了实践性的探讨。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也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班级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教师群体起不到的作用。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集体是个人的教师。”班主任不仅直接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还可以通过集体影响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因此,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1、为学生社会化提供帮助。学校班级是社会组织的雏形,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存在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与社会联系。每个学生可在班级活动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还可以进行各种角色变换;通过完成各种角色任务,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班干部可以学到组织领导集体的各种本领;作为集体的成员,则可以学到如何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发扬民主的规范行为。可见,班级管理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社会角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的过程;而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则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2、营造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空间。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需求,通过交往不仅可以获取知识,满足心理上的各种需要,还可以学会交往的本领,增强人际之间的适应力,消除个体的孤独感。在学校组织中,班级作为师生共同生活的基层组织,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交往可以建立友谊,消除误会,学到知识;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交往可以增强个体归属感和群体的凝聚力;班级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交流信息资料,扩大班级社会效应力的作用。而这些都离不开有效的班级管理。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不断成熟。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可以接触各种环境,但班级这个环境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从教育学角度看,班级群体是教育教学最基本单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社会学角度,班级是实现预定目标以促使学生实现社会化的组织。班级群体不仅映射着国家与民族的基本文化要求,也体现着班级特定群体文化特征,这两者都直接、间接作用于青少年学生个体,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和个性成熟。因此,搞好班级管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不断成熟。
二、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我们要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科学设定管理目标,明确班级奋斗方向。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制定应以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意向、目的、利益等为基础,是教育理念与学生需求的统一体,这个目标体系应在教师指导、学生广泛参与下制定的,具有导向与凝聚作用,是实现班级科学管理的一项制度化措施。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目标,应注意:1、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先进性。在班级的目标管理中,要求目标必须满足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要求,给予学生磨练意志和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共同努力,定会使好的集体和好的班风较快形成,并得以巩固。2、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学生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是根据学生年龄、学段、学期、学年的变化而循序渐进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也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实现。制定班级目标要力求全面,但在不同时期可有不同的主攻目标。制定长远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建立坚定信念,激励学生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共同努力;制定近期目标,能使班级奋斗方向明确,制度常规日臻完善,逐步使班级管理协调有序,正确舆论与良好班风可基本形成。从而使班级管理成为生动的、全面的、分层次的管理。
(二)实行民主管理,给学生自由施展的空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是否民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班级发展的方向和教师教学育人的实际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具有以民主的姿态与学生协商的态度。教师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班内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努力让学生从“要我做”中解放出来,变成“我要做”,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的真正主人。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显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
为了实现班级民主管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首先就应在同学中间宣传目标价值。如组织哪些活动,搞何种主题的班会,定何种制度,怎样搞评比,班干部如何分工,宣传板报如何配合等,条分缕析,交待清楚。其次,把集体目标以个人目标的形式体现出来。集体目标需要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来完成。因此,只有学生个体的成功,才会有集体的成功。班级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上,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并在集体目标指导下,制定出每个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全体学生就会为了共同奋斗目标携手并肩、众志成城。在民主管理过程中,班级课内、课外活动健康有序,学生精神面貌良好,追求真知、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也会日益巩固并不断优化。
(三)形成集体领导核心,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
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坏,往往与班级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关系。因此,班主任在接一个班后,就应重视干部的选择和培养,让他们在班级里充分发挥作用,团结带领全班同学不断前进。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有核心有力度的班级领导小组。坚持科学与民主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竞选演讲,培养其竞争意识和目标能力,减少班主任指定而造成的惰性和片面性,学习成绩好坏不是评选的唯一条件,重要的是其组织能力、目标意识和责任心。班干部一旦确立就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是班级管理的驱动者,每个班干部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将班级管理引入自动运行轨道。
其次,管理体系是一个班级内部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这就必须创设民主氛围,鼓励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思维,多一个脑袋就多一分创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参与,乐于参与管理,班主任切忌全部承包,更不可一锤定音,要以接纳的胸怀欢迎每一个哪怕是极微小的管理环节的建设意见。如每周调座位,以前是周五中午放学时调动。针对调位时人员糟杂、拖延放学时间、影响班级常规,有学生建议:周一早上一来就自动调好座位,周五清查桌面、抽屉。这就省时间,既养成了惜时的习惯,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把它抛出来,大家摊开来一齐讨论,共同商量对策,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各抒已见,如:有人总忘记带课本怎么办?值日班长遇到不服管的怎么做?劳动很认真和不认真的人该如何区别对待?许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学生在自我讨论中找到了方法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班主任适当放低自己的智商是一种明智的做法,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思考的机会,增加其主人翁意识,改变被动接收任务为主动选择任务,提供学生自我教育的契机,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内化作用,把创造思想渗透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发挥管理对学生的约束、激励、引导作用,最终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
(四)开展特色活动,发展个性特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应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培养出每一个艺术上的精品。我们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滋润,不是给予而是吸纳,不是外显示而是内韵的自然散发。学生应该把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转化为一种能量,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
开展丰富多彩、极具个性的活动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1、精心安排晨会课。晨会课虽短但其内容应该是丰富的,教师不应让它成为行为教导课或语数的补充课,我们要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纵观现代社会,知识信息的更新越来越迅速,我们培养的再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狭隘之人,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博大之人。我班周二进行信息交流,让学生通过电视、报刊或其他人获取各种信息,上至国际形势动向,下至周围偶发事件。把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进行讨论交流,看法虽幼稚,分析也肤浅,但是其高涨的热情与时代的节拍是相适应的。学能迁移,很多知识信息被引入日记、作文中,这不正是信息的意识升华吗?
2、巧妙设计辩论会。根据班级发生的现象或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如:为了比赛她总是找踢毽子踢得好的同学练习,她的做法如何呢?学生的观点不尽相同,正方从提高技能、为班争先进行讨论,反方以比赛重在参与、共同进步为切入点进行针锋相对地辩论。进行辩论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思索、耐心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在别人论述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或从别人话语中找出漏洞予以反驳,促使他们静听深思,减少不加思索的“对”或“错”的机械运动。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初步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积极轻松去参赛。学校组织各类各项比赛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班主任必需抓住这增进班级凝聚力、激发蓬勃朝气的契机,赛前进行充分宣传、调动、组织,激活每个学生的参赛欲望并付之以实际行动。如学校组织踢毽子比赛,在老师带动下,每个学生都努力去踢,连平时几乎不踢毽子的人也禁不住“诱惑”找来毽子练起来。在全班动员起来的基础上,再民主推荐出参赛选手就水到渠成了。参赛学生自己认真准备,老师为其提供多次锻炼机会,如演讲比赛,让演讲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示范演讲,大家听后各抒已见,肯定优点,更多的是提出合理建议和改进措施,不仅使该生克服怯场心理提高演讲水平,也使每个学生参与了演讲并了解了演讲。
(五)营造班级氛围,注意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
良好的班级氛围显示着班级中各种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性。它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高级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朝向更高管理目标迈进的群体动力,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领导方式也影响着班级气氛的形成和学生的意向。教师以他的理智的(如劝诫、指导、说教等)、情感的(如关心、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的影响通道中去起隐性作用。班主任民主式的领导帮助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1.班主任人格与班级集体氛围。作为班主任,除了应具备令人信服的学识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之外,还应该拥有良好的人格。具有人格力量的班主任本身就是一位自我实现的人,他具备完美的人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能力,热爱生活并协调自我心理。因此,具备人格力量的班主任能使学生乐观、上进。
2.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与班集体氛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有无责任感,是否爱学生,是其能否为班集体所接纳的前提。如果班主任轻率、疏懒、不负责任和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便会逐渐弃掉内心自然的敬慕。这样的班级缺乏感召力,班主任也会遭到整个班集体的默默抗拒。
3.班主任学识与班集体氛围。班主任应具备的学识,不只包括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包括在社会经验、人生感悟,甚至哲学和文化艺术上渊博的知识和独到丰富的见解。只有这样班主任才有条件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集体气氛,引导学生个性正常发展。
(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的人才。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即有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征;既具备必备的基本素质,又能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学生阶段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学校的嘱托。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七)优化外部环境,渲染文化氛围。
优美舒适的环境总让人心情舒畅、思维活跃。班级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必须会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身心发展。努力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外部环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激励其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以高尚的情怀去生活。
1、开辟多功能的“知识窗”。把谜语、名人名言、智力拼搏、脑筋急转弯等请到学生的世界中来。生动活泼的谜语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耐人寻味的名人名言能警醒学生善待今天,变化多端的智力大拼搏能开发学生的智力,神秘莫测的脑筋急转弯能让学生品尝恍然大悟的惊喜。原本呆板、枯燥、生硬的黑板俨然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充满了诱惑力、新鲜感和挑战性。
2、增添情趣的“争星表”。“争星表”能激发学生的超前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不是一张普通表格,而是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绘制的一幅星星座。每一颗星都闪耀着绚丽、迷人的光环。背诵课文不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很多学生在不到学期一半的时间里,已背熟了一学期所要背诵的课文,争得了令人羡慕的“满天星”,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7.浅谈高一班级的有效管理 篇七
一、组建强有力的班委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 对刚建立起来的班集体比较陌生, 学生之间不了解, 缺少信任, 因此不能用投票的方法来选班干部。其次选班干部还贵在神速, 一个班级不能几周, 甚至一两个月没有班干部, 否则必成群龙无首的局面。笔者认为, 班主任应在开学初入学教育的同时, 通过以下渠道了解每位学生, 从而进行正确的班委选举。 (1) “看”, 看表探质, 做到心中有底。比如从他们原来的班主任处加以了解;有意识地进行观察, 在与每一位新生接触时, 就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 情感变化等;经常找一些学生谈话, 了解他们过去和现在所想, 做到心中有数。 (2) “选”, 民主选举, 做到任人唯贤。开始,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并不十分熟悉, 班主任可能会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班干部, 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是好学生。但笔者认为, 好学生并不代表他有管理班级的能力。有的教师会选拔最调皮的学生当班委, 认为这样能使他管住自己。笔者认为这也是不可取的, 一个所谓的“坏”学生变成一个好学生,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笔者选择班干部的标准是, 首先要对班级的工作有极大热情, 能以身作则, 同时更重要的是心胸宽广。另外在观察摸底的过程中, 做好选拔动员工作, 积极鼓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毛遂自荐, 当然对高一新生来说毛遂自荐当班干部需要勇气和胆识。 (3) “放”, 权力下放, 做到自主管理。在经过一段时间培养的基础上, 班委会基本形成了有目的、有计划地以班长为核心的管理机构, 能够落实班干部岗位责任制, 让每个班干部独立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如组长和科代表的确定、各项文体活动、清洁卫生、墙报策划、违纪记载等, 都可以让班干部各负其责, 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行动中能自觉起表率作用, 树立在全班同学中的威信。至此,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可以从前台走向幕后了, 对班级管理应更多指导和协调。
二、制定适合班情的班规班纪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想发展, 必须有一个规范进行约束管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或“千篇一律”为依据。笔者认为班级管理应因人而异, 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规范。笔者与学生一起制定了《××班规》, 班规分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五个方面。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内容外, 还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变通, 如在“上课”一栏, 对性格外向、好动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发言积极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发言一两次即为优秀等要求。而后, 师生约定既然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规范, 就应共同遵守, 一周评定一次, 得优秀则给予一定奖励。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引导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初步形成以后, 班主任应以树立班级新风为切入点, 以增强集体凝聚力为突破口, 面向全班学生, 改变整体风貌。我班的班风是团结奋进, 同学之间以做到“真诚、理解、宽容”为标准。班级以《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为德育中心开展活动。对于增强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 则以各种形式的班团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 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关心班级, 关心同学。这样使我班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现比较突出。在艺术节文艺会演中, 全班参与的文艺节目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在十一月份的校运动会中, 我班学生齐心协力, 一举夺得了年级的第一名……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形成良好的学风
(1) 巧妙设疑,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由于学习的环境、气氛、情绪因素的不同, 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不一样, 学习的效果也就出现差异。在学习中, 巧妙设疑能激起学生的认识, 使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学生学习时, 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意识地营造学生探索解决矛盾的氛围, 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 (2) 灵活引导, 使学生主动参与, 自主学习, 决不是放任自流地学习, 因为在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受阻”, 这就要求教师适时点拨、灵活引导, 帮助他们寻找思维的突破口。总之, 要把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
五、注重与家长的联系, 促成学习型班级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尊其师则信其道, 信其道则成其才”的道理, 笔者认为和家长沟通是很重要的。因此, 笔者在家长会上对家长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希望家长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为孩子掌好心灵之舵。为了孩子的前途, 希望家长不要对孩子说任何一个老师的坏话。如果你对老师有意见, 可以找老师当面谈, 这是最好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 家长的配合就显得尤为关键, 对搞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8.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八
【关键词】习惯 引导 率先垂范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1-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世纪的建设人才必须与时代紧密相连,所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成为目前班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供各位教师参考。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好的习惯可以终生受益,坏习惯也是有一个慢慢演化的过程,有时候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特别是九零后,外部环境对他们影响非常大,当问题出现时,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处处找理由,有的甚至想方设法的推卸责任,或者归咎于别人,如果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对任何出现的问题不负责任、听之任之,最后就越走越远。
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你就很容易的发现学生很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同学在学校里表现很好,劳动积极,尊重师长,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但是在家里却衣来张手,饭来张口,高高在上,什么事也不干;还有的同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无所顾忌;也有的同学不尊重长辈,污言秽语;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井然有序的习惯,无论家里还是学校里,书桌上总是乱糟糟的,一些作业本或者书找半天找不到;也有的学生学校没有计划性,尤其是自习时间,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有的对班集体或者学校组织的活动,漠不关心,不参加,没兴趣,更不用说关心同学和维护集体了;还有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不会洗衣服,迟到、旷课、吃零食,班级中没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天长日久,班级就会乌烟瘴气,不成样子。
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我主要采取下面几种方法予以改正:
1.润物细无声
每逢早读时,总是有一些同学趴在桌子上打瞌睡,一点精神也没有,这时候,我总是走过去,轻轻抚抚他的背,让他打起精神来,这样每天坚持下去,学生也非常懂得应该怎样去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使学生真正明白懒散的坏习惯带来的恶果,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一切就会得心应手。
2.制定制度,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改正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班主任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督促,所以,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去制定和约束学生的行为。也可以让班干部代为执行,并约束他们的行为。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必要的惩罚也是应该实施的。例如:有些同学在喝水时总是在上课喝,这不但影响学生认真听课的注意力,还对老师很不尊重,试想,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口干舌燥,而你却似乎悠闲悠哉,这样,对那些班主任课上强调的事情屡次不执行的,就给予处罚,如: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再违犯就没收或者扣个人量化分,学生也会逐渐注意,也会慢慢改变了。又如有些同学打扫卫生时,总是敷衍了事,打扫不干净,可以采取小组自查,各小组轮流查的方法,隔一段时间评一评优秀值日小组,我想每个小组的成员都会有很大改变,一些不良习惯也会销声匿迹。
3.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些话也有一定的道理。班主任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如你要求学生早操不迟到、不旷操,你班主任首先要按时到操场,假如班主任不能说到做到,学生也会不听你的。
4.反复强调,深入强化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像魏书生老师一样,让学生设计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警句,贴在自己的课桌最醒目处,时刻警醒自己,强化自己的习惯意识,同时,建立计划本,按照一定的顺序,设计一天要完成的事情,并设计好时间,完成一样打对号,并对自己点赞。开始时候很多同学不适应,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时间表,也能够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教师要对学生多表扬,勤鼓励,使学生逐渐增强信心,完成目标也就变得很容易了。
参考文献:
9.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九
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李妮 天门市多祥镇张台小学 *** 443735019@qq.com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特别是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成为了当前教师颇为关注的话题。但是农村小学面临着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的渠道相对狭小等问题。在这样的客观条件和背景下,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顺应时代潮流,思考如何让自己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加高效。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本文就如何上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构建高效课堂作出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正在逐步走进课堂,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信息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已经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但计算机在农村的普及应用也比较落后,学生家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不大。学生大部分只有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中才能使用和学习,而学校里的计算机教室也仅仅只有30台计算机,有的班级人数较多,上课时只能2个学生共用1台。这样一来,每周一节课的时间平均到2个学生身上,每个学生就只有不到20分钟的上机时间,而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又非常差。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四十分钟,构建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呢?这一直是我深思的问题。
一、与时俱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国家提倡运用信息技术来推动教育的发展。那么,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师资队伍便迫在眉睫。但是,目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非常稀缺,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更谈不上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其实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这两年随着教师计算机考核的开展,情况稍好一点,但是距离信息技术教育要求还相差甚远。在当前计算机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农村小学是固然是很难如愿以偿的。因此只能立足本校,自力更生,通过培训,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技术的教师队伍。然而,在农村小学,每个教师都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除每学期安排少部分老师参加系统培训外,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对大多数老师要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晚上等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进修培训。而培训的内容应选择实用的,诸如WINDOWS操作系统、WORD、POWERPOINT、EXCEL、IE游览器使用等,应对所有教师进行强化培训,以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只有教师的水平和认识提高了,才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到保证。
二、因材施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因材施教即“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也就是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上不能做整齐划一的要求,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的指导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在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应做到因材施教。
1、分层要求,层次分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日常课堂上的表现,把学生进行分层。通过对学生的分层,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各层次阶段性目标和要求的设定,遵循“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原则。这样“尖子生”就能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向新的高度攀登;中间力量的学生也可以在小组中发现自己的差距,不断提高;后进生也能看到成绩,受到激励,促其找回自信,努力上进,做最好的自己。
2.分层指导,层层提高。“分层指导”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指导不同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包括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掌握教材知识,如何纠错补差,如何确定竞争对手等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指导。作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和程度是参差不齐的。而在课堂中必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目标,布置难度不一的探索任务,让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就感。
三、激发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
虽然现在计算机在农村正在逐渐普及,但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学生来说,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他们的心中对计算机既充满好奇,同时又存在一丝丝“敬畏”。因此,拉近人机距离,便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的首要任务。我那么该如何引导他们打开计算机的大门呢?那就要靠学习兴趣的激发。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学生家里几乎都没有电脑,而学校的电脑又不多,使得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少,所以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难免有陌生感,对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不好,长此以往便会对信息技术课失去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思考。我们应该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愉快地学习电脑知识及操作技能。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爱玩好动,学习容易从个人兴趣出发,难以恒定和持久。因此不宜采取长时间的说教方式进行计算机教学,而要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接收新知识。现在,一些家长一说起玩电脑游戏,就皱起眉毛,特别反感,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总认为玩电脑游戏会荒废学业,尤其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其实许多电脑专家一开始学习电脑都是从玩电脑游戏开始的,就是从这里起步学到了丰富的电脑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少年儿童显得更加合适。电脑游戏能给与人知识,使人学习与玩乐之中学到很多东西。学生可以从电脑游戏中去探索,去精通电脑,说不定还会干出一番事业来呢!美国电脑界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就是为了玩三连棋,从编写程序开始,相继编写出DOS、WINDOWS等优秀软件。对于小学生来说,正确地引导他们在玩中学习电脑知识,足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游戏中,许多电脑操作应该具备的技能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例如:在华科版三年级(上)册的一节信息技术课时,课程内容是让学生练习拼音输入法打字,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电脑打字的水平和熟练程度。上课一开始,我说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便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练习也太枯燥了吧?我们已经会用电脑打字了,就是要更加熟练和加快速度而已。”其实这正是我预想到的学生会提出的看法,我便“趁热打铁”的说道:“是啊,电脑打字是我们使用电脑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但是就像你们说的练习的过程会很枯燥。今天,我们就来换一种方式进行练习。老师在你们的电脑上下载了摘苹果、爬楼梯等几个练习打字的电脑游戏,我们小组来比赛,看哪个组游戏的得分最高。”说完,学生练习打字的兴趣高涨。那节课也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灵活设计自己的课堂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这样的语言:“你能把你自己的姓名‘写入’算机里吗?”“你能让你的计算机为我们唱一首动听的歌曲吗?”“你能让计算机画画吗?”„„用一系列贴近学生心理的问题扣住学生的心弦,驱动他们的好奇心。另外,可以用“范例”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笔”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版报、用Flash制作的漂亮的动画„„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学以致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与大城市的孩子相比,他们开拓视野的渠道相对狭小。因此,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就成为了他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们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其实可以设想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比如我们可以设想很可能以后学生的作业会通过电脑提交。也可能通过电脑加入一些网上课程的辅导学习。当然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信息化。比如网上购物、网上与人交流和沟通、查阅一些想了解的信息和资料等等。学生只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熟练的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所在。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而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构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不仅能促进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从长远的意义上讲,更是为学生的前途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方向,更是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在探索构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道路上开拓创新,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0.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
关键词:操作 作用 策略 有效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学具的特点及其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既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改革传统的单一、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是课堂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动手操作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体验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亲自参与何其重要。兴趣是积极主动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功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引发学生高度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
2、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做数学的过程。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学生通过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让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案例一:《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教学片断
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共围出的图形:①长方形有4×3、6×2、12×1;②平行四边形有12×1、6×2、4×3、1×12、2×6、3×4。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围出了一个三角形,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算式是6×4÷2。受此启发,其他学生又围出另外的三角形,如8×3÷2、4×6÷2、12×2÷2、3×8÷2等等。还有学生别出心裁地围出梯形的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如(1+7)×3÷2、(2+6)×3÷2、(1+5)×4÷2、(2+4)×÷+4×2等等。通过这么简单的操作,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
3、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建立表象。
操作是学生手与眼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必须经过视觉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才能准确地并有选择地输入大脑,促进思维活动的展开。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一种表现为过程、情境形式的动态表象,能使抽象的概念、规律等具体化,让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层次上获得理解与记忆。
案例二:《圆锥的体积》教学片断
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比较的操作活动。①制作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圆柱、圆锥教具备一个。然后用红色圈把圆柱等分成三截;②在圆锥中盛满蓝颜色水;③将水三次倒进圆柱,第一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二道红色圈;第三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倒满。这样操作,由于红、蓝的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学生就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4、实现活动的内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操作起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作用,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活动内化。
案例三:《等分图形的奥秘》教学片断
研究圆的等分线:
师:示范 对折画一条线可以使圆等分成两份。
师:这样的线还有吗?请动手试一试。
师:你画了几条?
生1:4条
生2:8条
生3:16条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画出16条等分线。
师: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可以对折画2条,找到中心点,然后就经过中心点可以画很多条。
师:谁知道等分图形的奥秘?
生:经过中心点画的。
师:这样的线还可以再画吗?可以画几条?
生实践并得出无数条。
……
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试验来发现一些数学规律和结论,实际上是一种有效的探索活动,这种探索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操作之后,启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同步进行,让学生有所想,有所做,做后有所思,能有效促进活动的内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动手操作的策略
1、操作要有明确的要求
教学活动是一种系统行为,学生总是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而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教师应该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儿童进行操作,使他们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这是决定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案例四:《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断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
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空间观念。
2、操作要有适当的引导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推进,更是一个在教师价值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有效的操作活动更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和原则性指导,能确保操作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其效果。
案例五:《圆柱和球的认识》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先来认识圆柱。圆柱有哪些特征呢?请大家拿起圆柱形的物体,先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然后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操作)
11.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由很多个部门组成,其中班级作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对学校的校风校貌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需要有良好的班级环境才能培育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人才。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如何与学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班主任只有做好了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一、制定班级管理班规,科学规范,加强创新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代表着学校的校风校貌,其中班级班规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使学生各显其能,充分发挥出潜能,并得到充分锻炼,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要不断的创新,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班级,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管理作为教育的基础,教育作为最终的目的,两者密切配合,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并制定科学的班级规章制度,《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学生的大局观念,维护班级荣誉,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文明言行举止,同时组建以班长为中心的班干部组织,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日常生活,以便班主任能及时了解班级情况,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班级班规落到实处,班级管理更具科学性。
二、加强沟通,相互尊重理解
初中学生正值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叛逆性很强,很容易受外面花花世界的影响,而做出一些与年龄违背的事情,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所以班主任要时刻提高警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心里的想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班主任只注重教学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管理,将很难让一个班级形成统一的整体,有的班主任甚至挖苦、讽刺学习成绩差和顽皮的学生,这无形中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因此班主任一定要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做榜样,端正自己的态度,一视同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激励、引导的方式,来促进学习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从而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
三、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全面发展
班主任“刚柔相济”在实施班级管理中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模式,它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刚柔相济,恩威并施,两者密切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如果一味的刚,就会造成学生从心理上害怕教师,对班主任的话言听计从,使学生失去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一味的柔,就会让学生形成教师好欺负的心理,即便在班级为所欲为,也不会受到惩罚的态度,所以教师要做到刚柔相济,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才能达到预想的教育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自治能力,才不致于使学生放任自流,防止班级管理出现一盘散沙。
四、坚持公平公正,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所以班主任不能带有感情色彩的去区别的对待学生,不能有成绩优差之别,家庭背景、条件之别,而是要坚持公平公正,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对于身体或心理有缺陷的学生,更不能去歧视,而是要用发现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个性特点,对于学生而言,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能凭感觉就给学生下定论,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奖励进步的学生,鼓励后进的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鼓励很重要,因为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自卑心都很强,如果教师的关心不到位,很可能在自卑心的趋势下做出逆反行为,所以教师要经常平易近人的与后差生进行谈心,不能摆架子,减少后差生对教师的心理恐惧感,通过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课堂上多对差生提问,让他们感觉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感受到教师是公平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诚恳待人,以自身行为感化学生
诚实、守信是我们每个人的做人原则,师生关系更是如此,诚实守信的老师往往会先一步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诚实守信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只能随着的时间的流失自然而然的就会流露出来,现实生活中,也有可能遇到高傲、挖苦学生的教师,为了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总是一副高高在上样子,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疏远与教师的关系,不利于班级管理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只有热情、诚恳的教师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平易近人,把学生当做是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学生就会愿意和教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加强沟通,增加相互间的感情,学生就会自觉的遵守班级班规,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六、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主体。也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并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所以班主任要全面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但班主任的工作繁琐且复杂,而班级作为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既教育又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沁.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
理[J].才智,2014,01:56
2 赵贵芬.初中班主任如何创建有效班级管
理模式[J].中国文房四宝,2013,04:109
3 郭颖.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
12.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二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技巧,有效沟通
沟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伴随着市场发展的风起云涌, 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而多变, 要想自如应付, 就必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术, 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扫除障碍, 为个人发展创造契机。领导和下属之间必须要相互协作, 才能发挥最大的成绩, 领导和下属之间怎样才能更好的相互协作、相互了解呢?那就需要领导和员工进行沟通。
1 用心沟通, 以理服人
沟通让人觉得情理之中, 心理沟通要做到感人、服人, 首选离不开情和理。通情和达理就其所起作用看, 并无主次之分。重情而轻理就会感情用事, 流于浅薄, 重理而轻情, 板起面孔说话, 就不能发挥以理晓人, 以理服人的作风。就是很少顾及到谈话对象的感情, 缺乏对人的同情、理解、关怀和尊重居高临下, 呆板凝滞, 空讲大道理。使对方听后, 不禁产生“少来这一套”的感慨。这当然不会有好的效果, 所以通情是达理的必要起步, 达理是通情的正确引导。心理沟通的成功, 必须做到既通情又达理, 使情与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到之处, 理也通达。
2 发挥语言的魅力
语言是心理沟通的工具之一, 而且是主要的工具。艺术的运用语言, 加之必要的形体动作, 会收到演员对观众式的感染作用。富有魅力的演讲家, 不仅因为他学识渊博、反应敏捷, 还因为他语言运用得体, 形体动作配合得当。据日本专家涩谷昌三研究, 说话时如能深具自信心, 掌握说话的速度, 便能吸引对方的注意。他认为说话速度较快, 一分钟约说330字左右的人, 给人的感觉是可信赖的, 行事稳重。一个说话像连珠炮的人, 一般认为是积极, 有才干, 但说服力不够。事实上, 在说话过程中, 不急不慢最重要。在运用语言中快慢相间, 吐词清晰, 表达准确, 再加上遣词用字的丰富多彩, 必然会使谈话效果大增。
3 从寒暄中了解对方
人们相见, 先从寒暄开始。人们的感情与意图在寒暄中常常有意识隐匿起来, 不论是怀有敌意或心存好感, 都会尽可能将这种思维藏于心中, 不让对方感觉。但是, 压抑过久的情感需要宣泄的孔道。因此, 在偶然的瞬间, 仍可经由对方的表情直至握手的姿势显现出来。即说, 虽刚见面, 如能仔细观察对方的寒暄方式, 便可明白对方对自己把持的情感与意图。
4 从表情中了解对方
想从表情中看出对方的心理, 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情。表情是反映人类心态的镜子, 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 人们理清了心态与表情的关系, 不论对方如何压抑表情, 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甚至装出完全相反的表情, 这种压抑与伪装都不会长久。我们知道, 对充满感情的人, 想要创造出与感情完全不同的表情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5 从视线中了解对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的喜怒哀乐, 惊恐厌恶, 皆可从眼睛中得出答案。许多丰富的内容只有从眼睛中才能表现出来, 而且表现形式含蓄、深奥、迅速, 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由于它的作用使它具有良好的保密性, 它对人的感染力有时超过了语言。
因此, 管理者在与人交流时不可死盯对方, 更不可“无视”对方, 高明者常常可以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得意外的收获, 所以谈话时注视对方的眼睛, 不仅让对方感到亲切、自然, 而且可以从对方“会说话的眼睛”中得到可能从口中得不到的信息。
6 有效地诱导
沟通是一个心灵的双向交流, 是暴露内心的真实感情。沟通中常常是许多心理障碍需要排除后, 才可以如愿以偿。
(1) 首先道出自己的缺点和失败, 能够向别人坦诚地谈到自己的一些不足, 以及曾经的失败。这本身需要勇气, 就是真诚, 就是交心。对方会被这种真诚所感动, 他会觉得这是对他的信任与尊重。于是两人的心理距离就会拉近, 甚至由于你的不设防使对方也毅然撤去防备, 使心理沟通省略了许多“前奏”, 一下子进入坦诚的境界。
(2) 欲否定, 先肯定, 欲否定, 先肯定是“退一步, 进两步”战术的应用。人人都有优点, 甚至在偏激的思维方式中也可以找到正确的一面, 只是这种正确因为时间或条件的关系暂时不能成为现实罢了。某单位评定职称, 有一位同志曾经评不上职称就割动脉, 单位和家庭都提心吊胆, 压力很大。这时的领导找到这位同志, 开门见山, “我今天请你来, 是想和你说一下职称的问题。我认为你够条件的, 因为你工作任劳任怨, 自‘文革’中受打击, 身体有病不坚持上班, 你的工作经得起检验……”话到此处, 这位同志“吱”一声, 一口气憋了好长时间才哭出来, 过了好一阵, 他才平息下来。开口第一句话是:“我有生以来, 你是我碰上的第一个了解我的领导。”以后的谈话, 领导进一步肯定了他的成绩, 并讲了“指标少够条件多”的矛盾, 在一种融洽信任甚至是感激的气氛中一直谈了四个小时。这个同志主动提出本次职称评为放弃指标, 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所以, 对于不同的认识, 针锋相对, 讲大道理, 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 而先表示赞成, 使之以“同路人”的身份进行谈话, 必然使双方都感到亲切而轻松, 因而也容易取得成功。
7 创造轻松气氛
谈话的气氛非常重要。一个气氛凝滞, 令人窒息的氛围, 会使人心理压抑, 使人说话句句小心、事事留神。感情上壁垒森森, 严守中立。而气氛融洽、亲切活跃, 则会令人身心舒展, 精神愉快, 说话自然, 使谈话体现出真情实意。
所以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良好的气氛, 甚至要故意创造这种气氛。例如寒暄可以不拘形式;寒暄后有意让对方自己去倒水。这并非不礼貌, 而是打消对方的拘束感;或者随便先聊些家长, 聊些完全与谈话内容无关的话;甚至有人曾故意碰倒水杯, 制造一个小小的“失误”, 让对方看到。即使是优秀的人物也有平凡的一面, 和自己一样会犯些小错误, 从而对管理者反而增加了好感, 活跃了气氛。感到管理者也并不是那么高不可及。然而, 这种带表演式的方法不可多用, 而且要看对象, 注意自己的实力。如果自己在人们心目中一向被认为平平庸庸而故意弄翻茶杯可能弄巧成拙, 被对方看成是无能, 而更被人瞧不起。
心理沟通的艺术, 在使用中要因人而异, 因时而择, 因地而定, 不能机械呆板, 更不能无病呻吟, 硬性套用。心理沟通之所以称其为具有艺术性, 便在于其实践, 操作上具有灵活度, 和谐性。广大管理者必须在实践中, 敢于尝试, 探索, 不断总结经验, 精华。达到与管理经营对象之间能海阔天空般地畅游。而做到这点的关键是思想端正, 目的明确, 心地坦诚, 且不可将艺术演化为权术。
参考文献
[1]陈琳.浅议管理中的沟通[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4) .
[2]陈浩.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提高组织运作效率[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4) .
[3]余艺.浅析组织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经营管理者, 2009 (5) .
13.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三
神木县第一小学 刘小朵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即时评价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准确、及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之目的在于弱化评价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通过评价,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人应该是在不断的激励和鞭策下不断获得内驱力而不断发展的。学生所获得的最经常的评价是来自课堂上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鼓励,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要进行即时评价,对每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给一声喝采,对每一次个性的表露都给予赞扬。这样,在一次次的激励中学生会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品尝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评价,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一、采用激励性评价,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儿童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要善于使用多种激励性语言予以鼓励。课堂上我常进行鼓励性的评
1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这样的鼓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在一次朗读课文中,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起来读一段课文,读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顺。于是,我说:“你很有勇气,很高兴听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师指出错误)你愿意再读一边吗?”生又读一遍,错字、漏添字情况好多了。“你读的有进步了,声音要再响亮些,让每个人都听到就更好了。”孩子又很乐意地读了一遍。“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孩子很好的又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棒,“读的真好,掌声送给你!”我带头鼓掌,孩子开心地笑了。这样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启发学生的心智,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评价氛围,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赞许与鼓励,要以鼓励性
评价为主,学生答得好,及时称赞,“说得很有道理”、“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见解独到”等;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补充,不使学生感到难堪,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给予鼓励时还要注意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在教学中给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我赞誉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二、融入真情,丰富评价语言
(一)评价语言要丰富
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如果能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语言的回旋余地就可超出简单的评语范畴,趋向更生动、更丰富的境地。而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让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我总是这样来评价学生:“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念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
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就这样形成了。
(二)巧妙运用体态语言
除了有声语言之外,教师还需要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行之有效的体态语言能体现出教师在评价时感情的投入,与学生极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
(三)评价要有真情
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有的表扬成了背口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要有真情。作为教
师,我们更应该带着我们的一腔真情去唤起学生的真情,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我看见过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的一堂公开课,他在面对一个读书声音细小的学生时是这样评价的:“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你试一试!”激励的话语如同甘露流进了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细细品味,不难体会出名师胸怀的宽广及对孩子的拳拳爱心。“你读得真好听!”一下子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被肯定的快乐,同时激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在缺点的表面巧妙加上“糖衣”,在不挫伤学生的自尊的同时,让他们听着顺耳,易于接爱。“不信,你试一试”,更是激发起学生挑战自我的信心。
14.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四
文/杨建平
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又强大,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教育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无论哪方面的养成教育,都需要老师给学生的行为规定一个目标或者要求。这个目标或者要求要尽量详细明确、具体,使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执行。
二、老师要做到说话算数,做不到的话不要说。
老师由于各种原因,说话不算数。于是,学生也学会了老师的做法,对承诺了的却做不到,对老师的一些要求也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反正老师也是经常说了不算。所以,当老师想许诺或者警告学生的某种行为时,一定要考虑自己说出去的话能否做到。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实现,就不要随意讲,否则您的话将失去可信度,学生会对您的话充耳不闻。
三、老师要学会对学生说“不”。
养成教育就是要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很有可能是暂时不被学生理解的,那么,只要是对的,老师就要坚持,就要敢于说“不”,尤其是说了“不”以后要坚持到底。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拒绝,这是一个人心理发育所不可缺少的“营养品”。
例如:每天的日记,很多学生提出是不是可以不写,有学生干脆就不写,老师就要坚持,就要敢于说“不”,不做的学生要补上,并坚持每日检查,直到养成自觉完成的习惯。
四、培养好习惯切忌“虎头蛇尾”。
培养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掉一个坏习惯也不是三下五除二的事情,都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班级管理)老师要有韧性,不能试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什么效果就不了了之了,那样,今后再教育起来会更加困难。
比如,培养学生不随便进办公室的习惯,培养学生晚自习不打手势不走动的习惯等,都非一日之功,一定是经过不断地巩固“正确的”和不断纠正“错误的”长期训练。这里要强调,老师要把培养良好习惯与持续矫正不良习惯相结合。
15.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五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对策
近些年以来, 在进一步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 就业机制已经从以往的计划安置转变为当前的市场竞争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下, 针对层次较低的高职毕业学生来讲, 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学生大都是情绪失落, 学生一想到自己的未来就顿时迷茫, 整天浑浑噩噩, 再者, 独生子女比较多, 家长提出了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都希望子女成才, 可是社会对人才的标准较高, 这导致毕业学生的压力非常之大。
1. 指导就业准备
(1) 在学生入学时就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一是职业概念的形成, 对学生实施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理想教育, 分析专业的现状, 让学生清楚自身专业的特性, 清楚自身以后从事什么职业, 需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以及具备的素质有哪些。二是创建职业观念, 应当对学生实施专业的思想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勤业、敬业精神, 让学生爱上自己的专业、认真地探究, 积极地提升实践能力, 进而具备开拓创新与积极进取的精神, 让学生熟悉自身的专业, 树立专业观念, 根据之后的职业目标完善自我。三是累积就业资本, 应当对学生开展热爱专业教育, 以使学生明确工作靠自己和就业凭竞争, 这是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就业的规律。为此, 学习专业知识与掌握专业能力是十分关键的, 注重学生适应职业改变与动手实践技能的培养。四是稳定学生的就业情绪, 应当对学生开展行行出人才与立志成才的教育, 在调查毕业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之后, 对学生的就业情绪进行稳定。五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深造, 在学校要认真和刻苦学习, 累积丰富的知识, 参与一些高职考试, 进而考取更高层次的学校。
(2)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以教育内容作为视角, 注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进而指导学生的就业准备, 真正地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塑造学生完善的品格,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务必旗帜鲜明地反对社会的歪风邪气与不良行为活动, 让学生禁止参与跟模仿。并且, 还应当嘱咐学生在实习期间做到自主、自律、自立、自强, 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念, 不让学生总想着依靠别人, 不可以一味地从众、好高骛远、贪图虚荣、互相攀比。
2. 指导就业的思想观念
一是学生针对就业面临着“靠”、“等”的观念。等用人企业主动来找自己和依托学校的介绍, 以及依靠亲朋好友找门路, 未能够将自身融入于社会市场中。二是学生有着太高的就业期望, 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 像是没有好工作不去、去外地工作不去、离家过远不去、专业不对口不去、工资待遇差不去、工作不稳定不去、个体公司不去、环境差不去等。学生缺少竞争观念, 一味注重享乐, 害怕吃苦受累, 不积极地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为此, 应当使学生的就业思想彻底转变过来, 引导学生辨别形势, 探究就业的环境, 丢弃幻想和应对实际现状, 应当根据实际来教育学生, 让学生冲破思想观念上的制约, 战胜困难, 明确适宜自身的位置, 启发学生科学地处理“我可以做什么”以及“我想做什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爱好, 应对实际情况, 增强“先就业而后择业以及先生存而后发展”的新型就业意识。
3. 指导就业的心理
因为学生缺少市场经济知识与社会经验, 传统的端铁饭碗的就业思想依旧根深蒂固, 可是改革的实际情况跟如此的就业心理存在矛盾。具体体现是: (1) 学习缺少积极主动性, 不认真钻研, 常常自暴自弃; (2) 面临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 心理承受能力差和缺少意志力的学生常常充满迷茫和恐惧; (3) 在生活实际中较难实现自身理想的目标, 进而以此感到烦恼; (4) 不懂得交际和沟通的学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存在较难应对的严重心理负担。为此, 需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为学生讲解选择职业需要坚持的原则, 以使学生错误的就业心理得以改变, 让学生树立全新的选择职业观念。因此, 只有具备成熟的就业心理, 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确保奋发图强的态度, 才可以跟激烈的竞争环境相适应, 才有利于学生成功就业。
4. 指导面试的技巧
学生在面试的时候能不能成功的根本所在是就业技巧, 应当由处理人际关系、表达能力、心理、接物待人、形象、气质等方面训练学生, 指导学生在面试的过程中不卑不亢和保持大方, 以及坚持实事求是和谨慎谦虚的原则, 让面试人员体会到自身是一门表达突出与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而要想让学生实现上述的要求, 就应当时常地组织学生开展面试训练, 提问他们一些问题, 像是你感觉自己的专业能力怎样、你的特长是什么、在待遇比较低的情况下你是否会放弃自己的工作, 以及你如何解决企业面临的一些管理问题等等。如此能够指导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 在面试回答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变通和应对, 从而留下美好的印象, 确保面试成功。为此, 面试成功的根本所在是学会一些面试的技巧。
结语
16.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 篇十六
一、利用入园时段进行班级管理
幼儿的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刻,然而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却并非从幼儿来园的那一刻开始,而是在幼儿来园之前,即教师来园就开始的——教师来园前应已熟悉当天的教学内容(包括集体教学内容、体锻时的游戏方式、专用教室的主题等),并做好了相应的材料准备。之后,教师依据幼儿一日生活的流程进行不同的教育。
教师检查班级环境后将插牌提前摆放到桌面上以便幼儿来园时更轻易找到自己的插牌,自由选择心仪的自主性游戏。幼儿来园时,教师热情地接待家长与幼儿,和幼儿互相问好,根据情况做相应的提醒(如周一到周四提醒幼儿插牌和喝水,提醒不会拍皮球、运动量不足的幼儿拍皮球等)。此外,教师可指导幼儿照顾自然角、学习观察自然角并用图案、数字等方式做好相应的观察记录。幼儿进行桌面游戏时,教师巡回进行观察、指导。游戏结束后,教师有针对性地点评幼儿游戏的过程及成品。在根据主题进行晨间谈话之后,教师提醒幼儿盥洗。此外,教师应于每天清晨点名,确认幼儿的出勤人数。
二、利用生活常规进行班级管理
幼儿教育,始终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应以幼儿的安全健康为首要任务。因此,班级生活管理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教师应从方方面面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事故,做好幼儿的保健工作。
以幼儿秋季保健为例:教师要关注幼儿身体状况,根据幼儿身体状况和天气情况提醒幼儿及时增减衣物,摄取适当的水分。户外体锻前,教师应确保活动场地及材料的安全性,准备好衣筐(内有纸巾和小毛巾)。幼儿体锻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摸一摸幼儿后颈部是否出汗,根据幼儿的面色、呼吸、出汗量等调整运动量。盥洗时,要求幼儿卷起袖子(个别幼儿进行帮助),提醒幼儿用肥皂搓洗小手。幼儿盥洗结束,将毛巾架拿到走廊照晒,拖盥洗室的地板。盛饭时,教师注意要把窗户开小一些、巡视幼儿午餐时发现有幼儿饭已吃完时及时为其盛汤,避免饭菜变凉,引起幼儿肠道不适。午睡时,教师应在确保光线、温度适当的基础上加强巡视,适当整理衣服、帮幼儿把被子掖好(被子的四角应用线固定住)。幼儿体锻、放学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幼儿将衣物整理好。(因衣服短、松紧不适导致衣服变样要请家长换衣服)
三、利用儿歌进行班级常规管理
在幼儿园生活中,每一时刻都可以成为帮助幼儿规范常规、养成秩序的重要时机。排队上下楼梯和洗手拿点心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也是培养幼儿纪律性的良好时机。中班幼儿对于儿歌十分感兴趣,对儿歌中描述的行为更容易接受、转为内化,因此创编了两首儿歌,帮助幼儿明确排队上下楼梯和洗手拿点心的具体步骤。
(一)自编儿歌《上下楼梯》:
一只小手扶把手,一格一格向上(下)走。
看好前面小朋友,手放背后神气走。
这首儿歌在幼儿上下楼梯时可以使用。前面两句可以在幼儿走在楼梯上的时候念,重点强调“一只小手”扶和“一格一格”“走”。最后两句可以在幼儿已经上了楼梯之后(也可以是没有下楼梯或已经下了楼梯时)念,提醒幼儿小眼睛看前面,不要东张西望或摸旁边的东西,避免出现爬栏杆、突然跑向前面空开很远的小朋友和看着地上的标记一个接一个跳等危险行为。因为比较短,幼儿也容易记忆。
(二)自编儿歌《洗手拿点心八步歌》:
卷起小袖子,搓搓小肥皂。
冲冲小泡沫,池里甩三下。(一、二、三。)
擦擦小毛巾,小手交叉好。
排队拿点心,稳稳拿拿好。
这首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从进入盥洗室洗手到拿好点心下位的时间段,建立在幼儿已养成看清盥洗室内是否有空位再进去的习惯的基础上。前面四个步骤是对在洗手池处洗手的具体要求,第五、第六步骤提醒幼儿拿点心前要用毛巾擦干小手和将小手交叉好,第七、第八步骤强调“排队拿”“稳稳”拿。
四、利用家园合作进行班级管理
当然,班级管理的工作少不了与家沟通。良好的班级家园管理能更多、更及时地给予幼儿满足其身心发展的机会。通过家长园地、班级主页、教师博客、短信、当面交谈、亲子活动等多种方式,教师与家长建立和谐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家长配合教师的工作与教师一同引导幼儿搜集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在家园共同协作的过程中,家园双方更深入沟通科学的育儿方法,更好地促进幼儿全方面地发展。
对于中班幼儿的班级管理,应从每一个细处着手,循序渐进地管理。幼儿班级管理并不是单一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应同时从幼儿园生活中的班级教育、幼儿园生活中的班级生活、幼儿园生活中的班级常规和幼儿园生活中的班级家园几方面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进行幼儿班级管理时应注意方式方法:进行班级教育管理时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状况、“一把钥匙一把锁”地因材施教,能更好地发掘幼儿的闪光点、更好地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班级生活管理时以人文关怀幼儿、以甜蜜的爱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创设温暖的氛围,能更好地为幼儿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更好地让幼儿融入整个班集体之中;进行班级家园管理时端正与家长沟通时的态度、关心每一个幼儿,能更好地提升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更好地建立家园友好关系……这些细微的点点滴滴融汇在一起,才能构成和谐的班级,才能真正得到幼儿的认可、家长的认可。
【浅谈有效进行小学生的班级管理】推荐阅读:
浅谈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09-26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11-11
个人投资理财如何进行的安全、有效06-17
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10-22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08-19
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培训方案10-30
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课08-13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06-12
如何对高中生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06-24
把握课标要求,有效进行汉语拼音教学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