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管理

2024-06-19

icu病房管理(精选18篇)

1.icu病房管理 篇一

1、进入工ICU室应衣帽整洁、换ICU专用鞋。

2、非本室工作人员及病人的主管医师,不得随意进入ICU室,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医务处或护理部批准后方可进入。

3、统一病室的陈设,保持床单位及床边桌等用物的清洁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搬动。

4、任何病人均不得留陪护,探视者按规定探视的时间进行探视,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由护理人员承担。

5、切实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经常保持病室的清洁,每日清扫,每周1次大扫。

6、医务人员工作时,穿好工作服,注意仪表仪容,讲究文明礼貌和清洁卫生。

2.icu病房管理 篇二

莆田市某肺科病房大楼建筑面积为23892.67m2, 总床位500床, 其中450床为一般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区, 50床为突发性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隔离病区。ICU、负压 (隔离) 病房处于大楼13~15层, 总建筑面积约4 725.6m2, 采用现浇钢筋砼框剪结构。各层高均为4.5m。各楼层空调设备层位于本层设备平台及新风机房, 空调模块主机层位于15层顶层 (为该区的顶层) 。

1.1 ICU平面图

ICU区域共分为3个区域, 即ICU中心区、供应区和办公区。见图1。

中心区:共设置20个床位, 其中有创ICU共设6个床位、无创ICU共设4个床位、过渡ICU共设4个床位、单人病房共设4间、隔离单间共设2间, 以满足个别病人特殊要求的需要。

供应区:本区设置了治疗室、药品间、处置室、腔镜清洗室、存储间、医生办公室等, 体现了供应快捷的设计原则, 是ICU必不可少的后勤保障系统。

办公区:男值班室、女值班室、护士长办公室、多功能间和主任办公室, 便于医生、护士办公。

1.2 14~15层隔离病房

14层共设13间负压病房、1间重症监护病房及相应办公辅助用房。15层共设1间负压手术室、9间负压病房、1间重症监护病房及相应办公辅助用房, 见图2。

2 热湿负荷的构成及风量的计算

本工程的冷负荷,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医护人员的散热量形成的冷负荷;二是医疗设备散热 (包括净化照明、无影灯等) 形成的冷负荷;三是围护结, 构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而本工程的湿负荷则主要来源于人体的散湿量。

2.1 室内热、湿负荷的计算

根据《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24℃下成年男子轻劳动散热量:显热70W, 潜热112W, 全热182W, 散湿量167g/h;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按照轻、极轻劳动1∶2计算, 则平均显热70W, 平均潜热80W, 平均全热150W, 平均散湿量120g/h, 群集系数取0.92。

本工程用电设备种类、数量较多, 使用频率差异也较大, 因此由于设备的散热量而形成的冷负荷也不同。考虑到用电设备的安装系数、负荷系数和同时使用系数以及净化工程的蓄热系数, 设备参数可以估算出洁净室内由于用电设备散热转化为空调冷负荷为1 600~2 000W。从已建成的手术室统计整理得出设备的显热发热量约为70 W/m2。围护结构的负荷参照传统空调做法计算。

2.2 风量的确定

本工程的室内设计参数为。室内人员静态发尘量为7×105个/min·人;室内人员静态发菌量为3×102个/min·人;室内人员动态发菌量为103个/min·人。

(1) 空气净化级别的设定:依据相关技术规范, ICU部的净化级别为十万级净化, 换气次数取13次/h。各负压隔离病房的换气次数取12次/h, 人均新风量不低于40m3/h, 其他辅助用房的换气次数取10次/h。

(2) 空气压力控制的设定。ICU大厅对室外保持相对正压, 缓冲与室外的相对压差不小于10Pa, 单间ICU与ICU大厅的相对压差不小于5Pa, 隔离ICU与缓冲保持相对负压, 压力梯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单人ICU病房、ICU大厅、缓冲、隔离ICU。

各病房对卫生间保持定向流, 其他相邻相通的相对压差不小于5Pa, 负压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卫生间、负压隔离病房、缓冲间、内走廊。

有压差要求的相邻场所, 在相通的门口目测高度安装微压差计。

各房间压力控制简图如图3:

(3) 新风量的确定。新风量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条, 并选其中最大的: (1) 按照规定换气次数计算的新风量, 或者保证室内每人30~40m3/h的新风量; (2) 补偿局部设备和保持正压值所需的新风量; (3) 从经验出发, 保持净化空调系统一定的新风比, 对非单向流洁净室为15%~30%, 对单向流洁净室为2%~4%。

综合上面各项因素, 各区域的风量如表1。

2.3 系统形式的选择以及室内气流组织的设计

目前医院洁净空调系统多采用新风集中处理的方式, 一方面保证医院洁净室正常运行时的温湿度要求, 同时也可以保证非正常运行时整个洁净室处于受控状态。根据新风机组和循环机组的不同组合方式, 医院洁净室的空气处理主要有空调机组循环方式、室内机组循环并用方式和新风机组与风机盘管室内循环机组并用方式三种形式。

考虑到本工程的洁净手术等级较低, 热湿比线系统偏小, 采用二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节能率低, 故本工程采用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

以ICU中心为例, 计算条件为夏季工况, 夏季设计室内温度为23℃, 相对湿度为50%。莆田地区的室外夏季设计参数 (参考福州地区) :干球温度为35.9℃, 湿球温度为28℃。空气处理过程和焓湿图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

计算可得ICU中心空调机组的制冷量为88k W, 其中再热负荷为16k W, 占用的比例为19%左右, 采用部分电再热更节能, 故采用一次回风的空气处理方式, 能满足ICU的温湿度和精度要求。经过计算该项目的冷量如表2:

3 空气处理系统

3.1 13层ICU

净化区域:空调系统共分为3个系统, ICU中心采用一套空调系统, 单间ICU及洁净辅助用房共设一套空调系统, 两间隔离病房设置一套空调系统。采用1台新风处理机组+3台循环式空气处理机组, 新风处理机组集中对新风进行统一处理, 再送至各循环空气处理机组。新风处理机组采用溶液除湿新风处理机组, 空气循环机组空气处理及循环过程如下:新风→初、中效过滤器→表冷段→电加热段→送风机→中效过滤器出风→电加湿段→送风管系统→末端高效过滤送风口→洁净室→回风口、排风口隔离单间保证负压状态, 避免对其他区域造成污染。处置室、腔镜清洗间、药品间、医生办及ICU大厅等均设置了排风系统, 以确保室内对新风的要求。

非净化区域:采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满足房间舒适要求, 并配置集中的新风处理机组, 满足人员的卫生要求, 卫浴间均设置排气扇。

3.2 14层隔离病房, 15层负压隔离病房

负压隔离病房: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各自设置空调系统。清洁区的办公房间的空调系统用风机盘管的形式进行独立控制, 满足房间舒适性的要求。半污染区的空调系统采用一套空调系统, 满足房间的温湿度、洁净度、压差的要求。各病房均采用全新风直流式空调系统, 并设置两种运行模式, 白天工作模式及夜晚值班模式, 满足患者的使用要求及医院的节能运行要求。, 具体如下:

(1) 办公区的舒适性空调区域采用风机盘管, 满足房间的舒适度要求, 便于实现各房间的灵活控制, 实现空调系统独立运行、灵活调节, 方便管理。每层的办公区域共用一台新风机组, 满足办公人员的舒适要求。新风机组配G4初效过滤器。

(2) 14~15层潜在污染区各设一台组合式空调, 满足人员的舒适要求, 并保证新风要求, 并设置排风机组, 满足潜在污染区的压差要求。空调机组内配之初效 (G4) , 中效 (F8) 过滤器, 及相应的表冷段, 风机段, 出风段。空调系统采用上送风, 上回风形式。排风系统采用上排风形式。送、回、排风系统分别设管道式紫外杀菌装置, 排风系统设高效过滤器。

(3) 14~15层污染区每间病房各设一台组合式空调, 满足人员的舒适要求, 并保证新风要求, 并设置排风机组, 满足潜在污染区的压差要求。空调机组内配之初效 (G4) , 中效 (F8) 过滤器, 及相应的表冷段, 风机段, 出风段及杀菌装置。空调系统采用上送风, 下回排风形式。排风系统采用下排风形式。用初效 (G4) 和低阻型 (<50Pa) 中效 (F7) 过滤的排风口, 有疫情时采用零泄漏高效排风装置 (排风口) 。隔离病房区每间病房的新风、送风、回风和排风组成一个统一的空调通风系统, 采用上送下回和下排的方式, 可形成室内的微负压状态和定向流。送风、排风机, 均采用双速风机, 平时用低速档, 有疫情时用高速档, 空调新风机放置在各层专用机房, 密闭门隔声。

(4) 隔离病房区内走道、护士站及辅助用房、污染廊采用单风管一次回风全空气低速空调系统, 组合空调机组带混合段、过滤段 (粗效G4和中效F7) 、表冷段和风机段, 风机带变频控制, 气流组织为上送上回。送回风口均设有管道式紫外杀菌装置。

(5) 隔离病房和负压隔离病房采用空调箱加独立新风系统, 新风负荷由新风机承担, 新风机独立设置, 并设初效 (G4) 、中效 (F7) 两级过滤。中效过滤器为低阻型 (<50Pa) 。室内机送回风侧设管道式紫外杀菌装置。新风机组设初效 (G4) 、中效 (F7) 、亚高效 (H11) 三级过滤。新风管路应设增压风机, 确保为系统提供充足压力。

(6) 15层两间隔离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新风、送风、回风和排风组成一个独立的空调通风系统, 采用上送下回和下排的方式, 可形成室内的负压状态和定向流。并可根据平时和疫情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根据需要自动切换运行。平时空调系统可按设计新风比运行, 有疫情时, 则根据疫情强度调整新风比, 直至关闭回风, 采用全新风直排方式。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排风口均采用零泄漏高效排风装置并设管道式紫外杀菌装置, 送风、排风机采用变频风机。

4 结语

在此类具有传染性较强的洁净空调设计中, 应认真进行功能分区、分析各区域相对关系、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和气流组织形式对使用功能及使用要求较复杂的医院是非常重要的。对类似工程的洁净设计提出些需要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归纳如下:1) 保证洁净室内合理的气流组织, 有效的压力梯度分布;从而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交叉感染的隐患;2) 对于洁净度等级要求低的洁净室, 应对一次回风及二次回风系统的综合比较, 选择合适的空气处理方式;3) 洁净区的空调冷热源应与大楼主体的冷热源分开、独立设置。

参考文献

[1]GB 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

[2]DB11//663-2009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S].

3.守在ICU病房外的亲人 篇三

一个13岁的少年,失足跌进因施工挖出的水池里。抢救了十几天,花费了几十万元,依然没有拉住一个年青的生命。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数次跌坐在病房外。眼看努力没了结果,孩子的亲人们便都涌到工地,讨要经济补偿去了。冰冷的孩子孤独地躺在床上,像一个小小的休止符。

一位老大爷住进了病房,或许没有子女,或许子女工作太忙,门外只有老太太一人守着。她早晨来,傍晚时离开,经常无助地倚在走廊的窗前,一直哭,一直哭。后来得知,原来老大爷病情很重,家中又经济困难,老太太决定把房子卖了救人,可孩子不答应。

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不慎跌成骨折并昏迷被送进病房。人刚进去,门外的亲人便开始讨论费用分摊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我猜,老人家估计没有保险,否则不会如此大动干戈。

7天里,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一名为情所困而跳水的女大学生被成功抢救过来。她的母亲,一位四五十岁模样的农村阿姨,当即激动地跪在地上号啕大哭。

4.icu病房管理 篇四

目的:ICU病房感染的预防控制及护理管理的研究。方法:对206例ICU病例中l16例感染病例进行感染部位比较和综合感染因素分析,并针对感染因素采取预防控制及护理措施。结果:结果206份ICU病历中感染了116人,感染率是56.84%。ICU感染与病房管理,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病人免疫力低下等有关。结论:ICU患者是医院地高危人群,应该重点监控,加强护理。

【关键词】ICU护理;感染因素;预防控制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地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些年以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实施,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而ICU病房由于其接收的病人病情重,抵抗力差,加上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等,使ICU病人感染几率明显比一般病房要高,成为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地重要因素之一。现对116例ICU感染患者进行系统顾,比较感染部位并对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 预防控制和护理管理对策,现综述如下。

对象与方法

1.1 感染对象我院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归档的ICU病人206例病例中,男120例,女86例,年龄是15N78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的57例,多脏器衰竭的43例,胸部手术的32例,腹部手术的46例,复合外伤的20例,其他的8例。入住ICU时间7-17d.人住ICU以前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计数正常。按年龄分

老年组(60~78岁)和年轻组(15-59岁),每组有103人。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执行。

1.2 调查方法:采用回顾调查和医生病历相结合地方法,对206例ICU感染者逐项查阅填写ICU感染调查表并且进行分析综合,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3 统计学处理采取X 检验。

结果本组资料显示ICU感染占到56.31%(116/206),不同年龄组ICU感染部位及感染率见于表1。

讨论

3.1 感染因素分析ICU患者感染因素一般有患者的自身疾病,免疫力低下,ICU病房病人集中,患者伤口多,ICU专职护士与为重病人比例严重失调,病房管理不严格,医护人员操作不当,侵入性操作的执行等。

3.2 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3.2.1 环境污染的控制监护病房应该处于环境安静,阳光充足,邻近手术室,必须和外界隔离。一般设床位4~6个,床和床之间最好用屏障分割开,有条件者应设置层流空气,经过5urn过滤器输入室内,来杜绝污染。每天及时有效处理病人换药和敷料,排泄物,遗弃物,各种引流管,墙,柜,床定时使用消毒液来擦拭,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空气达2次,每次为1小时。严重限制进到ICU内的人员,更换ICU内专用拖鞋,衣帽和口罩整齐,进行无菌操作之前,坚持洗手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处理不同病人或直接接触同一病人不同部位前后必需认真洗手。

3.2.2 交叉感染的控制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比较长,经气管插管来抽吸痰液,由术者操作带入污染源而致肺炎者的机会较高,而气管的切开,抽痰或作雾化吸人治疗机会会更多,应该对其严格的消毒,术者戴口罩,帽子和消毒手套,用一次性吸痰管。而新近发展地完全密闭式地经人工呼吸机导管抽吸气管内痰液地装置可杜绝交叉感染。

3.2.3 合理使用抗生素外科ICU感染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就是术前,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用的较多,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还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地耐药性,反而大增了感染的机会,特别是难以控制地霉菌感染。目前国外趋势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主张缩短疗程,于术前即期用静脉滴入,术中继续滴注,术后维持滴注2~3天,必要时延续至5天,、很少有超过1周者,对延长应用抗生素的病人,需每日检查是否有霉菌感染,且加以预防。

3.2.4 防止术中感染手术中的各个环节均有污染手术器械用具,组织及血液地机会,尤其以施行体外循环手术时污染机会更加多,有时无法判断从何环节受到污染,对此,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其无菌概念,严格的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无菌操作,来杜绝污染源。

3.2.5 重视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危重患者及营养低下患者,需要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根据具体患者身体情况来定,促进身体康复;对患者病情应采取早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四早”方式处理患者病情的变化。4 评价

ICU病人病情危重抵抗力的下降,又兼ICU病种繁杂,大多的侵入性操作,所以较其他病人感染的几率显著增加。

资料显示ICU感染占到56.31%(116/206),较我国平均医院感染率9.7%明显增高。提示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须采取有效地监控措施,加强护理,防止感染在全院病人中的蔓延。

5.ICU病房护理工作体会 篇五

ICU病房护理工作体会

时间过得飞快,我离开学习、生活了三年的校园,到icu工作已经半年多了。这里,是我人生的一次蜕变;这里,是我挥洒汗水与实现理想的沃土。在这半年多时间里,我亲身感受到icu全体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心,以及什么是奉献和敬业,而那些真的不是思想课口号。

有人说,icu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科室,可以亲身鉴证生命的奇迹;有人说,icu是一个又脏又臭,死气沉沉的科室,肩上的压力比任一个科室重;我说,icu是个精英部队,医务人员的素质非比寻常。

那天,icu很忙,接到呼吸科电话要来一位呼吸衰竭病人,病人来我们科氧饱和度53%,心率52次/分,立即联系麻醉科插管,上呼吸机,在主任及护士长的带领下安置、抢救病人争分夺秒地进行着,责任组长安排我做好对其他病人的看护,每一项操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个多小时后患者病情维持稳定,氧饱和度90%以上,心率80-90次/分,发绀较前明显减轻,正当所有人准备歇一口气时接到急救中心的电话,有一位心律失常的病人,快速做好床单元的准备工作大概十分钟后患者到达,自发抽搐,接心电监护,监护仪心律显示室颤,血压测不出,马上准备除颤,选择能量,充电,放电一气喝成,胸外持续心脏按压,病人虽然短暂恢复窦性心律,但仍反复出现室颤,昏迷程度逐渐加重,频繁抽搐,尿便失禁,瞳孔散大,潮式呼吸,在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抢救药品,同时先后进行了2个电击复律,最后抢救无效,死亡。虽然这是一个谁都不想看到的结果,但是我看到了所有医务人员的努力,看到了从他们脸上流下的汗珠,看到了对生命的惋惜,也看到了失败后的辛酸,也许他们在自责自己的水平,让这样一个生命就这样流失,但是在我的心里他们是伟大的,是神圣的,他们努力了,并且是自己最大的努力。

6.icu病房管理 篇六

1、遵守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每日自检负压1-2次,方法;在门缝处采用烟柱、飘带,观察其气流方向,吸入烟雾的房间为负压,每日记录。(准确的压差应采用仪器检测)。

2、每日监测负压病房的温度(22-25℃)、湿度(50-60%)1-2次,并每日记录。

3、负压病房门保持关闭、门口要有黄色标识。

4、进入负压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帽子、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穿隔离衣、吸痰等护理操作时戴防护面罩,建议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减少感染几率。

5、病房内手卫生设施配置齐全,遵循5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接触病人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及时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6、在缓冲间穿脱个人防护装置(遵循个人防护装置(PPE)穿脱次序标准操作规程),穿脱个人防护装置前后应洗手。脱下的防护用品放入医用垃圾桶内。

7、负压病房内的一般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脉带等专用,不能专用应在每一位患者使用前后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呼吸机、监测仪等医用仪器,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

8、门把手、床单位,每天用75%酒精擦拭消毒,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便器专用,每日用15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抹布、拖把专室专用,定位放置。

9、按医嘱继续留置痰标本,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应在2小时内送至实验室,配置专用密闭式标本运送箱,标本箱出入病房消毒。

10、病人生活废弃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都按医用垃圾处理日产日清,密闭运送。

11.病人床单位更换时避免抖动。

12、负压病房缓冲区及其他ICU病房作空气监测,病人入住时监测一次,住院期间每季度一次,患者离开后病房空置1小时,作空气监测一次,怀疑感染、感染爆发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监测。

制订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

制订日期:2014年8月

持有部门:ICU

7.icu病房管理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ICU病房共收治各类危重患者224例, ICU病房细菌感染62例, ICU病房感染率为27.67%。其中男24例, 女38例, 年龄0~70岁, 平均41岁。所有感染的62例患者中, 因呼吸、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呼吸衰竭35例, 心脏功能衰竭9例, 各种手术后重症监护12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 新生儿5例。气管插管43例, 气管切开14例, 胃管、引流管31例, 深静脉置管21例, 导尿管留置54例。重症监护时间3~30 d。针对感染患者按照体格检查、临床症状、血象、细菌培养等指标进行判断。

1.2 检测方法

采集样本。重点送检无菌吸痰的痰液, 气管插管吸出的气管、支气管等下呼吸道分泌物, 尿液, 血液, 胃液, 大便, 手术创口分泌物, 深静脉置管的侵入端, 导尿管的侵入端等。样本采集完毕后, 分别对样本进行相应的细菌培养, 同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1]。

2 结果

2.1 ICU病房感染性病原菌

将样本进行培养后, 进行细菌学检测, 一共检测出各种菌株178株, 其各种菌株情况见表1。

在检测出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真菌中, 各种细菌的菌株情况也各不相同, 其菌株情况如表2。

2.2 ICU病房细菌感染的部位

从标本进行细菌检测的结果来看, 送检的痰液, 气管插管吸出的气管、支气管等下呼吸道产生的分泌物, 尿液, 胃液等检出的细菌较多, 其具体情况如表3。

2.3 ICU病房细菌耐药性情况

在检验过程中, 通过耐药性试验得知, 革兰氏阴性菌对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呈现不敏感性, 对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亚胺硫霉素等药物耐药性普遍较低。革兰氏阳性菌对于万古霉素相当敏感, 没有一例呈现出耐药性, 对于青霉素、头孢菌素以及庆大霉素类药物其耐药性比较强。综合表1、表2情况, 革兰氏阴性菌是ICU病房细菌感染数量最多, 细菌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细菌, 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必须得到重视, 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的感染也不容忽视, 也应该得到重视。

2.4 临床诊疗效果

按照实验结果以及ICU感染患者的实际情况, 分别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感染患者得到缓解后转出ICU病房的感染患者54例, 占所有感染病例的87.10%, 合并感染诊疗无效死亡的8例, 占所有感染病例的12.90%, 死亡病例中新生儿病例1例, 占所有死亡病例的12.5%。

3 讨论

样本细菌学检测显示, ICU病房细菌感染的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革兰氏阴性菌, 其次是革兰氏阳性菌、真菌, 并且革兰氏阳性菌、真菌感染的比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 气管、支气管等下呼吸道感染占据着ICU病房感染的首位,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气管插管污染、气管切开污染、呼吸机污染、加湿器污染等, 都是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2];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胃肠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鼻胃管插管引发的;手术创口感染主要是由于护理原因造成的;血液感染的原因是由于深静脉留置。同时, 由于ICU病房内多为危重患者, 抗感染能力低, 接受各种侵袭辅助治疗后抗感染能力更低, 再加上大量高效广谱抗菌类药物以及各种免疫制剂的使用, 使得各种病原菌的耐药性大大增强, 这样就导致细菌的感染能力更强[3]。在诊疗过程中, 必须严格制定并执行ICU病房硬件管理制度, 通过严格的实验手段进行细菌培养, 在明确细菌种类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体征制定详细的诊疗方案, 挽救患者的生命。

摘要:目的:分析ICU病房细菌感染的种类及原因。方法:综合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ICU病房62例感染病例的细菌培养、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结果:革兰氏阴性菌的数量和种类最多, 其次为真菌, 再次为革兰氏阳性菌。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侵袭辅助治疗增多以及大量高效广谱抗菌类药物的应用, 各种免疫制剂的应用, 均导致细菌感染率增高且耐药性增强。结论:革兰氏阴性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等病菌已经成为ICU病房患者感染的主要细菌, 必须在检验细菌种类的基础上, 做好药敏实验,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关键词:ICU病房,细菌感染,种类,原因

参考文献

[1]顾维立, 李峰, 徐志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感染情况分析[J].交通医学, 2009, 23 (2) :54-56.

[2]杨鸿霜, 孙海燕, 孙焱.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 2010, 7 (15) :45-46.

8.icu病房管理 篇八

关键词:ICU病房;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3)12-0017-01

医护人员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来自各界和自身巨大的压力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感受,甚至导致身体的亚健康。特别是工作在ICU病房的医护人员,由于收治的多是急危重患者,突发事件多,压力较普通科室更大,医院也对其有着更高的职业要求,尽管监护病房里拥有完善的设备、周全的医疗护理技术与措施,但由于ICU环境的特殊性,仍有许多医护人员在监护期间出现某些心理问题[1]。我院调查了ICU病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建议,为提高医务工作质量,维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为全国7所综合性医院的ICU病房医护人员574人。患病组为A组,有290人,A组男110人,女180人,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1.1±2.3)岁;普通病房的医护人员为B组,有284人,男103人,女181人,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0.2±4.2)岁。两组人在年龄、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体人员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2]。采用五级评分制,包括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分别记1~5分,统计指标有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分等。调查时,同家医院选取同一时间段,所有被试者在同一条件下一次性独立完成,当场收回问卷,保证调查广泛真实性。记录所有医护人员主要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统计出现该心理问题的人数,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进行相应心理健康辅导,在辅导之后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心理问题恢复正常的康复率。

1.3 评定标准:[3]将结果与国内常模评分进行比较,记录医护人员出现的具体心理问题及相应患病人数,再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对辅导后康复率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人员心理健康统计情况:表1结果显示,A组患者出现抑郁、焦虑、恐怖心理问题的医护人员人数均较B组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人员心理健康统计情况 [例(%)]组别 例数 抑郁 焦虑 敌对性 恐怖A组 290 112(38.62) 107(36.89) 98(33.79) 101(34.82)B组 284 13(4.58) 11(3.87) 54(19.01) 9(3.16)3讨论

本文结合医院综合性ICU护理中护理人员存在的或潜在性护理状态及质量问题对ICU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做出研究和探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讨论,ICU病房医护人员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建议,为提高医务工作质量,维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提供依据。讨论结果如下:形成因素:(1)工作因素:工作环境特殊,专业水平要求高。ICU病房收治的多是急危重患者,突发事件多,压力较普通科室更大。且所涉及的疾病科室范围广,要求医护人员具有全方位的医疗知识,快速准确的决策能力和精准的操作技术。长期的高紧张工作,非常容易引发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并且ICU病房的工作环境十分特殊,其全封闭环境,各种复杂仪器的使用噪音,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3]。(2)社会因素:医疗纠纷多,职业风险高 。ICU病房的全面封闭式医疗,减少了家属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导致了家属对医护人员更高的要求;病房内的无菌环境,高新设备,也给了患者更高的期待。但是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让医护人员与普通病房相比,更少有时间同家属和患者交流,引发医患矛盾。(3)家庭因素:医护人员,除了工作之外还要扮演各种重要的社会角色,背后还有家庭需要照顾,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如果带到家中,可能会影响家庭的和谐幸福。这样更容易使医护人员出现情绪波动,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应对措施:ICU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源多,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ICU护理质量,反映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大力开展ICU护士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关爱ICU护士的身心健康势在必行。相应措施如下:医院应加强各科室医护人员的进修学习,增加ICU病房编制,改善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工作时间应合理安排,保证医护人员在疲劳的工作过后可以得到良好的休息。医院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给予医护人员更多关怀。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职业形象,积极运用人际交往中的吸引因素,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综上所述,ICU病房医护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并少有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致产生了精神紧张、焦虑、失眠、多梦、敌对等一系列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质量。医院应加强对ICU病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尽快改善这种情况,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孟新珍,张志斌,周文勇.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无辜受伤者心理应激状况及心理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5):429.

9.病房管理制度 篇九

一、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二、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班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病室环境,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衣帽整洁。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不带陌生人上岗工作。

六、患者被服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八、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10.病房护工管理 篇十

1、病房护工在总务科及科室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各病区及卫生区域的清洁、保洁工作。

2、服从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安排,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节约水电。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尊重爱护病人,不得与病人发生争执。

3、每天工作七个半小时,早七点上班,十一点半下班;下午一点半上班,四点半下班。

4、工作范围按总务科划定的区域进行工作,医办室、医生值班室由医生负责;护办室、治疗室由护士负责;其它区域均由护工负责。

5、每天按时摆放治疗室液体,下午定时收取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并做好登记。

6、楼梯、走廊、室内,每天在医生早查房前必须清扫一次,全天四次(上午两次,下午两次),阳台、床头柜、床头每天擦一次,门窗、墙壁每周擦两次。地面随脏随扫,走廊内全天不得有垃圾堆放。病人出院后应及时清理打扫病房。

7、面盆、厕所每天必须打扫两次,做到台面清洁,厕所无垃圾、无积便、无臭味,便池、隔板清洁无污迹。

8、服从医院和科室领导分配,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集体义务劳动。

9、院内不定期检查护工在岗及病区卫生清扫保持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则按医院相关规定处罚。

11.icu病房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内科;ICU;外出检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10-02

内科ICU多为重症患者,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外出进行CT、核磁共振等检查[1]。内科ICU重症患者在外出检查过程中其呼吸、循环系统等容易出现异常,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68例进行院内转运检查的ICU危重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76例进行院内转运检查的ICU危重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对内科ICU重症病房患者外出检查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68例进行院内转运检查的ICU危重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76例进行院内转运检查的ICU危重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转运检查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转运时给予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2.1 转运检查前护理

由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对患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意识状态进行评估,考虑患者在路途中可能出现病情变化及患者的承受力。经过对患者全面的评估后,决定转运时间。转运前必须将转运风险告诉患者家属,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对患者进行转运。在对患者进行转运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准备简易呼吸机、带监护的除颤仪、氧气、呼吸气囊等抢救设备及药品。责任护士在决定对患者进行检查后通知检查科室等相关部门做好准备,从而使患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查。转运前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并对其做好详细的记录。

1.2.2 转运中的护理

转运时由责任护士在病人头侧,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的观察,在转运途中尽量避免颠簸震荡,注意患者头部的情况,在上下坡时必须使患者头部处于高位,若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应将去枕平卧,将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出现呕吐物阻塞导致窒息的危险。在转运途中使用监护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情况进行严密的检测,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应定期与其进行沟通,从而判断患者意识的改变情况。对于突然出现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应立刻对其进行就地抢救,并通知附近医护人员准备器械及药品对患者进行抢救。

1.2.3 转运后护理

患者检查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安置,并将转运途中出现的情况及检测结果及时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转运途中的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表示计数资料,并使用χ2进行组间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例数并发症死亡意外合计观察组1763(1.70)1(0.57)4(2.27)对照组16820(11.90)2(1.19)22(13.10)3 讨论

ICU患者在外出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在转运及搬动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3]。对于通气功能较差及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通气功能紊乱,需及时对其进行救治,虽然ICU重症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时间较为短暂,但仍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意外,甚至出现死亡。所以重症患者外出检查的转运工作非常重要。

此次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从而说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内科ICU重癥患者外出检查时,对其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转运途中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建红,彭丽清.内科ICU重症患者外出检查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4,(20):373-373.

[2] 曹雪雁.ICU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及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10):9-10.

12.icu病房管理 篇十二

1 ICU常见的感染原因及高危因素

1.1 ICU常见的医院感染原因

呼吸道感染, ICU住院患者中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原因与患者原有肺部基础疾病、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介入性操作及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有关。患者的分泌物如痰液, 血液, 飞沫等携带大量的致病微生物, 目前应用呼吸机患者呼出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病室内, 使大量致病菌弥留在并使捏形成气溶胶, 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 院内感染程度于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有一定关系。也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

切口感染, 主要与切口受污染情况、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类型、局部血运、围术期护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切口护理等有关。为患者进行伤口及导管护理时严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时应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遵守引流管, 各种导管的操作规程, 预防感染。

1.2 ICU常见的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自身因素, ICU患者通常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弱、伴有严重的潜在性疾病或经历严重大手术和创伤, 极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医源性感染因素, 医护人员技术操作不规范可成为感染源, 如侵入性操作、各种插管如尿管、吸氧管、气管插管等不及时清洁更换, 将致病菌带入体内增加感染的机会, 呼吸机的应用对呼吸道的倾入性操作, 如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等, 损害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加上外源性消毒灭菌方面的忽视,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致肠道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产生等都可致患者感染。

2 ICU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2.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强化全科上下感染控制意识,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 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理论知识, 坚持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交叉感染。

1CU工作人员应对ICU常规感染类型有明确的认识, 对ICU内感染致病原因、致病菌株的种类、防治或降低耐药性的措施, 以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等要更清楚的了解, 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使菌群失调, 且菌株耐药性增高, 造成二重感染、真菌感染等。

2.2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按照制度进行工作。

严格消毒灭菌及监测。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凡患者使用过的器械均需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耐高压的尽量采用高压灭菌法, 如吸痰瓶、治疗盘、病员服;氧气湿化瓶、吸引器瓶塞浸泡消毒24h;各种抢救或监护器械在更换使用者时, 应使用有效率氯进行表面擦拭消毒, 对一些导连线、连接管路、呼吸机湿化罐可进行熏蒸消毒6h;床单位进行臭氧终末消毒处理。监测消毒灭菌效果一般采用医院感控科抽测和科室自测的方法, 科室管理者随时抽查,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每月对ICU室内空气、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指, 消毒后体温表、湿化瓶, 使用中消毒剂等, 进行微生物采样检测, 紫外线灯管用75%酒精擦拭每周一次, 灯管强度每季度监测一次, 每日测试各种配置浓度一次 (化学方法) 以上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备查。

3 小结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与诸多因素有关.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过程”, 它不仅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来保证, 更需要每位医护人员的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协作中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督察考核, 反馈存在的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进行千预,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可有效降低感染率, 控制和预防ICU的医院感染, 从而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曹晓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2) :179-180

[2]俞森祥.危重病监护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23-236.

[3]付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16 (8) :914~915.

13.病房管理制度 篇十三

1.护理安全制度

护理安全必须自觉遵守有关医疗法规,加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牢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身体健康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工作安全:

①加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落实病人告知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护理缺陷、事故发生,保证护理质量。

②急救物品齐全,抢救器械配套,定时定岗检查,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③加强毒、麻、限、剧药品的管理,每班清点、签名、加锁,交班,做到账物相符。④密切观察病情,对年老、儿童、昏迷病人应根据需要设提示牌,加护栏。狂躁病人、儿童患者应用安全约束带,做好床边安全措施,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⑤严格掌握使用热水袋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得自行使用热水袋。对使用热水袋的病人,应随时观察效果与反应,加强巡视,防止烫伤,并做好书面记录及床边交班。

⑥必须严格执行药物过敏试验操作规程。凡药物过敏试验,皮内注射后20分钟观察结果;碘静脉注射后10分钟观察结果;用药后观察30分钟,注意有无过敏症状发生。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日检查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定期进行细菌检测,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⑧原则上应不同意病人离院。确有特殊需请假者,必须由患者或家属填写书面请假单,由医生签名后请假单方有效。

(2)环境安全:

①病区物品固定放置,病人使用的物品合理摆放,便于病人取用,保证病人行动的安全。

②病区走廊要求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地方要放滑标志,防止病人滑倒、跌伤。③病区应提供足够的照明条件。有停电的应急预案,应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④洗手间、浴室要有防烫防滑标志,防止病人滑倒、烫伤。

⑤做好陪人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报告保卫科。⑥空病房必须上锁。

(3)防火安全:

①病房内一律不准吸烟,定期检查电源开关,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②消防设施应完好齐全,必须熟悉消防通道并保持通畅,有明显的标志,有火灾的应急预案。

③中心氧房防燃设备完好,氧气筒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有氧、无氧标志应清楚。

2.病人告知制度

(1)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

应的配合。

(3)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以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

(4)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与病历之中。

(5)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6)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7)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9)应用保护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的目的,经家属/病人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0)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翻动病人时,应对病人及家属告知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部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12)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13)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特制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

3.病人入院、出院制度

(1)入院制度

①病人入院须持本院医师签发的住院首页,按规定办理入院手续。如病情危重应由医护人员护送病人至病区,先安置病人,后补办入院手续。

②危重病人在护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保暖,保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防止输液或用氧中断,注意外伤患者体位,以保证安全。

③病房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及准备床位及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手术或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④病房护士应与护送人员办好病人交接,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介绍主管医生、护士、住院规则和病房有关制度,协助病人熟悉环境。护士必须主动了解病人病情、心情状态和生活习惯等。对危重病人除了解病情及时测量生命体外要检查病人的皮肤、留置管道及全身状况。

⑤通知经治医师检查病人,并及时执行医嘱。

(2)出院制度

①医师下达病人办理出院的医嘱后,护士通知病人及其家属,以便做好出院准备。②病区护士根据医嘱给病人办理出院手续。

③护士取得病人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其整理物品,清点被服和其他用物,将出院服药说明、假单、疾病证明书、门诊病历及出院小结等资料交给病人或家属。

④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工作,征求病人或家属对医院及护理工作的意见。⑤清理病人床单位,注销各种卡片,整理病历。

⑥病人自动出院者,应在病历中记载清楚,告知病人家属予结,医院概不负责,应出院而不愿出院者,应当通知有关部门接回或由医院送回。

4、健康教育制度

(1)健康教育内容

▲住院病人健康内容:

① 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探视制度、陪床制度、膳食制度等。

② 介绍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卫生间使用、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呼叫器的使用等。

③ 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介绍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康复指导、出院病人健康指导如营养饮食、功能锻炼等。

▲诊病人健康教育内容:

一般指导(休养环境、良好心态、适当锻炼、营养饮食、伤口观察及就诊、医生复查、出院带药等)、专科指导、个体指导。

(2)健康教育形式

①个别指导:在护理查房时,由责任护士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进行具体指导。

②集体讲解:确定主题。门诊利用病人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及病人作息制度选择时间进行集体讲解。讲解同时可配合幻灯、模型、图片等,以加深印象。

③ 文字宣传: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图画或诗词等,标题要醒目,内容要通俗易懂。

④ 座谈会: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组织病人对主题进行讨论并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⑤ 展览:如图片或实物展览,内容应定期更换。

⑥ 视听教材: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广播等 视听设备在候诊大厅及住院病人活动区域进行宣教。

(3)健康教育流程

①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

②制订相适应的目标。

③拟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

④ 根据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的形式。

⑤ 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⑥ 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

⑦ 有针对性派发宣传资料。

5、探视、陪伴制度

(1)适当减少陪护,建立良好的休息环境,减轻病人的负担。病人陪护由病人的病情决定,以便于家属随时了解病情和医务人员的沟通。

(2)陪护者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医院及病区的规章制度,配合医务人员帮助病人早日康复,不谈论有碍病员健康和治疗的事宜;陪护者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不得私自将病人带出院外,离开医院要办理书面的请假手续。

(3)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减少交叉感染,陪护者不能使用病员的用具,不在病床上坐卧;不在病房吸烟;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4)探视者要按病区规定的时间探病,学龄前儿童不宜带入病房。

(5)危重病人的家属可持病危通知单随时探视,如病情不宜探视者,医护人员须做好解释工作。

(6)凡探视、陪护人员损坏、丢失医院物品,应负责赔偿。

6、病人膳食管理制度

(1)病人的饮食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医生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营养室,按规定做好饮食标志,并向病人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2)对禁食病人,应在饮食牌和床头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3)开饭前停止一般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予以协助。

(4)注意食物保温,护士要协助配餐员将饭菜及时送到病人床旁,保证病人迟到热饭菜。

(5)因病情需要禁忌或限制食物的病人,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须经医护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

(6)护理人员要关心病人饮食情况,加强巡视,对食欲部振的病人适当鼓励进食,以加强营养,并随时征求病人意见,及时和营养室取得联系,加以改进。

7、住院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1)出、入院病人的护送

①新入院病人由住院登记处派专人陪送到科室,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病人,使用轮椅、平车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②急诊科病情危重的病人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做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③病人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送病至电梯口,病情需要时应送至医院大门口。

(2)手术病人运送

①凡手术病人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不能行走及给予麻醉前用药的手术病人,应用平车接送,重危病人须有经(主)治医师陪送。

②接送病人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碰伤,移动病人到手术台或平车时,须锁住刹车或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滑动,搬动病人时应轻巧稳妥。

③病人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伤。

④手术完毕,病人由经(主)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⑤经常检查轮椅、平车、担架有无损坏,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防止接送时摔伤病人。

(3)检查、治疗及转科病人运送

①住院病人在院内做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活动自理能力,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一般情况下通知助理护士护送,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人须由医生或护士陪送;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或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运送。

②转科病人,由转出科室责任护士携带全部病案陪送病人前往换入科室。

14.病房管理制度 篇十四

1.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布局合理,注意通风,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3.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精密贵重仪器,要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不得任意搬动。

4.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5.医务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做到着装整齐,佩戴胸牌上岗,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不准吸烟、聊天、闲坐、做私事。治疗室、护办室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6.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8.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9.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巡视病房,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15.icu病房管理 篇十五

关键词:呼吸内科,病房护理,人性化服务

护理中提供人性化服务, 体现着“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1]。我院呼吸内科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 提供人性化服务, 对ICU病房患者进行了护理, 取得一定成效。现就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为范围, 入选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ICU患者共60例, 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9例, 女11例;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 (62.5±3.8) 岁。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 (63.3±3.2) 岁。两组上述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加强病情监测及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为其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呼吸内科ICU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比较危急, 且易反复发作, 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一定困扰[2]。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向其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

1.2.2 营造舒适环境:

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 应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和“人文关怀”, 从病房及人文环境的两个方面为患者提供舒适服务[3]。 (1) 病房环境:注意病房环境卫生整洁, 控制室内温度18~22℃, 湿度50%~60%, 确保空气畅通;为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室内可摆放利于健康的花草植物, 保持空气清新;排除周围干扰因素, 限制探视次数和时间, 维护病房环境的安静和舒适。 (2) 人文环境:护理人员注意仪表和态度, 时常保持微笑, 以礼貌的言语耐心和蔼的与患者交流, 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感染患者, 促进其身心健康。

1.3 加强心理护理:

ICU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且合并较多慢性疾病,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难免会出现烦恼焦虑、紧张恐惧、悲观厌世等不良心理[4]。护理人员应积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了解其心理状况, 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以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不同诉求, 尽可能的满足其合理需求;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1.4出院指导:

加强患者出院的指导工作, 巩固住院治疗期间的健康教育内容, 并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用药、饮食及锻炼, 同时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诊。

1.5 统计学方法:

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 百分数 (%) 表示计数资料, t和χ2检验, SPSS17.0处理数据, P<0.05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7% (23/30) , 护理质量评分为 (81.5±7.6) 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7% (29/30) , 护理质量评分为 (93.6±3.4) 分;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χ2=5.1923, P<0.05) ,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t=7.9601, P<0.05) 。

3 讨论

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护理模式演变的第三阶段, 其基于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为患者提供着人性化的护理服务[5]。人性化护理不仅仅是服务管理的理念, 也是护理服务的一种规范, 其“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本质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十分相符[6], 同时随着护理模式及工作习惯的转变, 护理实施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体现将会越来越突出。我院基于“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 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提高其护理水平, 使护理业务的范畴得以进一步拓展。而基于呼吸内科ICU病房患者的护理, 人性化服务的提供主要体现出了以下几个作用[7,8]: (1)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 使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和改善, 有效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2) 增强患者治疗及康复的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治疗及护理的顺利实施; (3)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对于疾病的延缓及控制具有明显效果; (4) 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说明人性化服务的实施有利于护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总之, 人性化服务在呼吸内科ICU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在患者疾病的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陈佩敏.人性化护理在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4, 35 (16) :3638.

[2]魏春莲, 廖莲清, 刘沛仪, 等.ICU转出过渡护理在重度COPD患者转至呼吸内科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 2015, 30 (12) :1103-1105.

[3]计丽娜.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14) :168-170.

[4]夏萍.呼吸内科危重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4) :101-102.

[5]李良兰, 曾鸣.循证护理模式在预防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29) :3287-3289.

[6]陈少霞, 陈晓端, 李玉梅, 等.在呼吸科病房应用“三H”式护理服务的体会[J].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 2013, 11 (6) :239-240.

[7]林珍, 张定涛, 张译, 等.将ICU专科护理课程注入护士“三基”培训的探索[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 (5) :414-415.

16.如何做好病区病房管理 篇十六

一.病房管理内容

病房管理不仅包括医疗, 护理等技术工作的组织实施,还有行政和生活和管理,是一项细微而复杂的工作。加强病房管理的目的,主要在于是病房保持一个有利于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环境。病房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病人的住院管理,探视与陪护管理,膳食调配管理,卫生隔离管理,病房物资装备管理,医疗护理技术管理,医务人员的工作组织管理,病房环境管理等。

1.病房工作人员管理。为了使病房工作能正常运转,首先必须将病房医,护,工各类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排班,使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合作。对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价。

2.病房管理。病房护士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情况,协助病人熟悉环境。护士应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密切护患关系,鼓励病人建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由护士长负责征求病人或家属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的意见。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使病人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治疗,严格执行陪护制度,教育家属和亲友遵守探视时间和要求。

3.物品,器材,药品管理。为了适应医疗,护理业务的管理,病房内要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药品,如精密仪器,器械,药品,家具,被褥,餐具,被褥,餐具,医疗表格以及一般生活用品等。要求供应及时,方便医疗抢救,减少忙乱和浪费,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1)物品管理。物品要有计划领取,即保证需要,又做到不积压,不浪费,不丢失,不损坏,保管人员要掌握物品的管理方法,加强库房管理,建立进出登记本,物品摆放整齐,防止虫鼠咬坏。

(2)医疗器械管理。仪器设备要由专人保管,因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定期检修,并设有仪器档案,要经常保持性能完好,以适应紧急需要。

(3)药品管理。病房内常备药和剧毒药要分开管理,专人保管,固定数量和位置,有标记有账目,发放药品要建立查对制度,准确无误。

17.基层医院干部病房病房管理制度 篇十七

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班护士和责任护士协助管理。

2、医护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工作帽,着装整洁,佩戴胸卡上岗。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使用原则:

(1)单人间干部病房主要收治副处级以上干部、高级职称技术骨干,特殊情况必须经医院主要领导在住院证或治疗单上签字批准后使用。

(2)双人间干部病房主要收治副科级以上干部、中级职称技术骨干,特殊情况必须经科室主任在住院证或治疗单上签字批准后使用。

(3)收费标准:单间每床日收费为30元、双人间25元、相应采暖费、空调费;医疗废物处置费5元;治疗费按照标准另收。

凡违反前两条规定者,一经发现,扣除当班人员50元。该班次人员提供书面依据的违规责任人时,按照违规使用天数50元/天处理违规责任人。

5、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6、病员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病员。出院时清点收回。

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8、进行护理操作时不接私人电话,病人不得随意离开病房。

9、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生活垃圾、医用垃圾分类放置、及时处理。

卫生部关于干部病房建设和管理的几点要求

【颁布单位】卫生部【发文字号】 [86]卫健字第2号

【颁布时间】1986-08-07【生效时间】 1986-08-07【时效性】

北京市、中央各部所属有关医院:

几年来,北京各医院陆续增设了一批干部病床。对解决中央在京单位和北京市各单位老干部、老专家的住院困难,改善他们在医疗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医院在干部病床的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偏重生活设施和管理不善的现象。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要求。干部病房建设,要注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设备的购置应遵循“医疗设备要强化,生活条件要简化”的原则,把有限的经费用于加强医疗设备方面,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医院不要宾馆化,病房内不要用高级地毯、鸭绒被等高档生活设施。

干部病房按护理单元设公用的电话、电视、电冰箱。

凡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设立、备案的干部病床,医院不应随意缩减或改作它用。新建干部病房时,应以双人间病室为主,每个病室应设有卫生间。酌情设部分单人病室,单人病室主要照顾副级部长级干部、一级科技专家及中组部、统战部批准的按副部级待遇的老干部,老专家、知名人士。双人病室酌情照顾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司局级干部和享受门诊照顾的科技专家。

为防止交叉感染,有利于医疗、护理工作,干部患传染病、精神病需要住院时,应住传染病院、精神病院干部病房。

干部病房要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探视、陪护制度),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利于开展各项医疗、护理工作。

干部病房主要负责人要相对固定,医生定期轮换也要有计划地安排。为保证医生的相对稳定,每次轮换时间以不短于半年为宜。

干部病房是干部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领导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领导,加强管理,把老干部、老专家的医疗保健工作做好。

18.icu病房管理 篇十八

1操作方法

密闭式吸痰管由透明三通、吸痰管、薄膜防护套、呼吸机接口、负压控制钮、冲水口、吸引器接口等组成, 透明三通分别与气管导管或气切套管、呼吸机管道相连接, 尾端鸭嘴形阀与吸痰器相连。吸痰时将吸引管穿过气管导管插入气道深部25~30cm, 至有阻力时向后退1~2cm, 拇指按住阀门, 即可形成负压吸痰, 边吸边螺旋式退出, 每次吸痰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5s, 痰液黏稠者可从冲水口推注湿化液, 以达到化痰、减轻支气管痉挛目的, 吸痰管可在呼吸机接口内径来回移动, 但呼吸机气流不会沿吸痰管壁泄露。因在吸痰管外有一层薄塑料袖套, 分别与呼吸机接口和负压吸引开关相连, 将吸痰管严密地包裹其中。吸痰完毕拇指松开负压即消失。停止吸痰时将吸引管完全退回到无菌薄膜内, 直到看见导管上的黑色指示线为止。

2密闭式吸痰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2.1 操作简单、方便、省时

传统的吸痰方法需做吸痰前的准备工作, 如倒冲洗液、打开吸痰管、连接吸引管、带无菌手套、且机械通气患者需脱开呼吸机2人同时操作等,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可在24h内连续反复多次使用, 每次吸痰不需更换吸痰管, 打开吸引器即可吸痰, 1个人即可完成整个吸痰过程, 这样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且节省了资源。由于吸痰管外有透明薄膜, 不需要带无菌手套, 也不需脱开呼吸机及停止机械通气, 且管道柔软, 前端为圆形, 以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害。管道前端有 4个侧孔, 确保各个方向的抽吸压力均衡, 减少黏膜堵塞。如一个或多个侧孔被黏膜堵塞, 抽吸压力可自动转移至剩余侧孔, 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害。使用密闭式吸痰管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90s, 而传统的吸痰法需3min左右。

2.2 维持通气, 预防低氧血症、肺不张

密闭式吸痰管在吸痰的整个操作过程中不需要脱离呼吸机, 通过透明三通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连, 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系统, 改变了多年来采用的吸痰方式需要在吸痰过程中将呼吸机与患者人工气道暂时分离, 中断机械通气, 致使患者缺氧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吸痰过程中可以持续通气, 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残气量, 避免肺泡萎陷、肺不张及组织缺氧, 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小, 明显提高了吸痰时患者的安全性。

2.3 机械通气中可持续气道湿化

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法在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无法进行持续气道湿化, 因而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易造成痰液黏稠, 不易抽吸干净, 长时间可堵塞人工气道。而应用密闭式吸痰系统可使用微量泵持续经注液口泵入生理盐水, 降低痰液黏稠度, 降低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堵塞人工气道的发生率。

2.4 避免交叉感染, 防止医护人员职业伤害

密闭式吸痰管是具有密闭系统优点的吸痰管, 它的移动部件很少, 只有吸引控制阀与负压吸引相连, 其余部件均处于密闭状态, 操作完全是在密闭式条件下进行的, 避免了开放式吸痰操作不慎时的污染。吸痰时不直接接触吸痰管, 可避免由于吸痰引起患者呛咳时的痰液四溅污染医护人员的面部、手、衣服及床, 减少了外源性感染机会, 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 尤其是对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 应用密闭式吸痰系统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提高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2.5 减轻吸痰时患者的恐惧心理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易产生心理依赖, 因而使用开放式吸痰法吸痰时患者常感到恐惧、烦躁不安, 密闭式吸痰管不需脱机即可吸痰, 给患者以安全感。因此, 与开放式吸痰管相比, 密闭式吸痰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2.6 减少护士工作量

密闭式吸痰系统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 操作简便, 与一次性开放式吸痰管相比, 1根密闭式吸痰管可以反复多次使用24h, 吸痰时不需要每次更换吸痰管, 以及1人即可完成整个吸痰过程, 从而大大地减少了人力。而且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了吸痰时护士脱开呼吸机, 更换一次性开放式吸痰管和重新连接呼吸机的工作量, 与密闭式吸痰管相比, 使用开放式吸痰管会增加护士的工作时间。

3密闭式吸痰管临床管理

3.1 对密闭式吸痰系统的管理

对密闭式吸痰系统、湿化液、冲洗液标明使用日期、时间。每24小时更换1次, 吸痰前先用冲洗液冲洗吸痰管, 以检查吸引负压, 吸痰管是否通畅, 同时湿润吸痰管, 降低吸痰管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之间的摩擦, 以利于吸痰管插入;吸痰后及时冲洗吸痰管, 防止痰液黏附管腔内壁阻塞吸痰管。

3.2 预防肺部感染及气道黏膜损伤

选择型号适宜的密闭式吸痰管, 一般吸痰管直径/气管插管内径<1/2, 以免吸引负压过高致肺不张。调节合适的负压吸引, 一般吸引负压为10~20kPa, 为减少吸痰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每次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 避免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 退出时要持续施压边旋转边吸引。

3.3 及时观察病情, 评估吸痰效果

护士应及时观察, 评估患者呼吸、痰量及吸痰效果、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避免低氧血症引起的继发性损害。

4讨论

安全有效的吸痰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而气管内吸痰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 如果操作方法不当, 则会人为地将痰液推入到支气管或肺内, 导致肺部感染加重, 引起外源性感染。由于密闭式吸痰不需脱机操作,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气管内吸痰可以在吸痰过程中维持正常的机械通气, 不中断患者的氧供, 可有效维持血氧饱和度, 防止因缺氧所导致的病情反复, 也减少了脱开呼吸机给患者带来的恐惧感, 为长期机械通气对呼吸机依赖的患者提供了安全感。 同时在机械通气中可持续气道湿化, 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因其是在密闭空间内吸痰, 也避免了痰液喷出导致的交叉感染, 其简单的操作程序有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因此, 采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人工气道护理更为科学、合理。

摘要:对于长期机械通气患者, 吸痰是有效维护人工气道通畅, 保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气体交换的关键措施, 然而传统的开放式吸痰方法, 在每次吸痰过程中都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 中断机械通气并使患者气道与大气相通, 增加了缺氧和感染的机会, 如何选择适宜的吸痰方法, 减轻吸痰时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目前我科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密闭式吸痰管无菌吸痰方法, 操作简单, 经济实用, 无需脱机, 减少患者缺氧时间, 防止VAP (呼吸机相关肺炎) 的发生, 降低了住院费用。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优秀入党志愿书下一篇:适合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