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的经典散文

2024-08-14

腊梅的经典散文(精选12篇)

1.腊梅的经典散文 篇一

腊梅抒情散文

最爱隆冬的腊梅,几经寒风彻骨,不起眼的枝上开出大大小小的花卉,有的疏疏落落、有的拥拥挤挤;打扮出一树万花的景致。半透明的花瓣,尽显黄灿灿的剔透晶莹,在寒风中顽皮的微笑,你小小的金盅玉盏盛满冰雪。那一片片、一丛丛的奇花,绽开满园的美丽。

走向腊梅,一股淡淡的幽香入鼻。驻脚树旁,清香扑面而来,顿时心醉神迷。漫步在梅林中,梅香笼罩,感受它的脱俗和矜持。买两枝回家插,深夜,静听腊梅花开的声音,满屋都是浓郁的芬芳和诗情画意。

循着腊梅的奇香找寻,原来它的叶从春天开始,就在收取阳光的营养,搜集各种花儿的清香,将一整年所有的清丽汇聚。把辛勤积累的香和奇注入树的血管,叶,悄然离去。寒风吹开梅的梦,树把叶的奉献输入花蕾;冰雪滋润了梅花,腊梅便拥有冰清玉洁的清纯,散发醉人香气。

梅是冬天盛开的`花卉,也是春天最早的花魂,花儿拥着寒冷一直开到春,把香和美交给来年的璀璨、娇艳,凋落在春风来临之际。明年严冬,她再美遍花园、大地,香遍原野山川,飘洒生命的活力。

腊梅花谢可以入药,青绿色的果实是梅的儿子,除了药用,还可以用酒泡泡,制作成醉梅,又香又甜微带酒味,美食“醉倒”大人孩子;到此,腊梅把一切都奉献无遗。看,树上已长出绿叶,为冬日腊梅的盛开,默默准备。

小时候吃过醉梅,年年冬天,家里总插着长满花蕾的梅枝。在远离家园的异乡,还用试管沾上黄蜡,做过腊梅,总想看到它的身影。如今突发奇想,希望把腊梅移到南半球,或许它会在我家后院安居,能不能成功我不知道,对它的思念却总在心里。

2.雨水中飘逝的腊梅 篇二

当年,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生前要听这位大师“说”相声,都找个马扎坐下;现场另一侧,也坐在马扎上的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听这位大师“说”相声还飞快地做着记录,生怕漏掉一个字;两侧的相声“大腕”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这位大师“说”相声,也信服这位大师对自己的点评,两侧“大腕”们在这大师面前谦逊低调,回归了学生的状态!

我和我的同学独有优待,我们能坐在木椅上听这位大师“说”相声;当然,大师“说”的是相声艺术美学和相声发展规律,这大师便是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曲艺理论界大师薛宝琨先生!

我是薛先生的第一批学生,薛先生1972年当大学老师,大学里正忙着批孔批《水浒》。直到1980年,薛先生才给1978级学生开出了“民间文学”选修课,我是第一个走进教室的学生,也常替先生擦黑板,我戏言:“薛老师您15岁到读者书店当学徒,我伯是您师傅,咱是世交”; 薛老师回了一句:“敢——情”!那是薛老师从1956年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中央广播说唱团工作11年,耳濡目染的北京土语。

作家陈建功的京味小说《辘轳把儿胡同9号》开篇写到:“说‘敢’字时,您得拖长了声儿,‘敢——’;‘情’字呢,得发‘轻’音儿,轻轻地急促一收,味儿就出来了。这就等于说:‘没错儿’!” 薛老师的一句:“敢——情”,说得够味儿,那是薛老师研究中国民间语言构成的相声艺术、接触地方人民语言的职业浸染!

从此,我便成了薛先生家的常客,他与我谈的最多的就是曲艺。薛先生说:“欧洲文学认定自己的起源是‘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希腊戏剧’,其实,说简单点儿就是‘曲艺’”!我眼瞪圆,薛先生倒是胸有成竹地说:“神话、史诗、戏剧,共同特征就都是口头文学,又带表演性,这两者也正是曲艺的特征。先说口头文学,又有两层含义:一、这是说唱艺术,主要是嘴的表演,说唱靠的是语言,曲艺家往往也是语言家,是民间语言、地方语言的大家;二、内容和表演方式都是口口相传,父传子,师教徒,所以,早期的曲艺作品没定式,没定稿,没定调,一部曲艺作品的内容、艺术表达,总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曲艺,可以说是流动的艺术,曲艺给人的也是流动的美感”!说着,薛先生吐了一口烟,烟雾很美!

薛先生又接着说:“再说表演性,初始的文学都具有表演性的特征,文学与艺术在初始阶段,是界定不甚清的!比如欧洲的神话、史诗、戏剧,哪个不是具备表演性呢?表演性,就是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你的表演得不到群众、观众的认可,你的艺术就生存不下去!”薛先生在讲文学的源头,也是在讲曲艺的本质。

薛先生爱思考,也就爱抽烟,他的健康也就贡献给了思考中国曲艺了!

薛先生点上烟,他的思维就格外活泼,先生又对我说:“纵观人类各民族的发展,文字的出现都比语言要晚了许多许多;当文字丰富了,才有了‘案头文学’。 案头文学,有了明确的作者,作者的主观性多了,如屈原、李白、杜甫。口头文学,没有明确的作者,作品的客观性多;这里的客观性又有三层含义:一、作品内容会贴近当时的社会客观现实,不然,这个作品就流传不下来;二、内容的表达要用当时客观流行的大众语言,像《离骚》许多百姓就读不懂了;三、作品表现方法和形式要适合大众接受,作品吻合社会客观接纳度。中国曲艺就是中国口头文学的活化石,曲艺仍然保存着这三个客观性”。烟岚中,先生带我在文学的彩云中畅游,又让我看清了中国曲艺那绚丽的霞光。

薛先生磕了磕烟,看我听得入迷,就又说:“《辞海》写到‘西河大鼓’至今约一百年历史,实际上,我考虑‘西河大鼓’绝不是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搞学术的人就要寻源探微。中国曲艺一定是古老的文学,年青的艺术!表演曲艺和研究曲艺,都会让人年青的”。这就是学者、曲艺理论大师了,在薛先生脑子里有很清晰的中国曲艺的系统发展脉络。

登高者,望远而窥微,薛先生就是这样的大师!

1972年薛宝琨进南开大学,他不得不跟着形势“批孔批《水浒》”,只到1980年,薛先生才在南大中文系1978级,他的第一批学生中遇到了许多知音。

薛先生讲课的话语很慢很低——他没有抑扬顿挫、珠圆玉润的声调语音,也不见错落有致、层叠有序的排比修辞,他远离正襟危坐、引经据典的高谈阔论,更不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精妙结构,他的课有的只是普通的“邻里”生活、朴素的平民语言、普遍的民间故事、朴实的民众形象;然而,就在这普通、朴素、普遍、朴实之中,薛先生匠心独运、慧眼独识,梳理着、归纳着中华民族流淌了五千年、孕育出无数灿烂文学艺术奇葩的原生态文化脉络。他作为导师引导我们认识民间文学、曲艺艺术的本质,又具体指导我们在这个领域里开垦耕耘。

1980年,我们班成立了“民间文学”爱好者社团,1981年推出了油印刊物《民间》,封面也是我们学生设计的:两间民居一棵树,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学生学术社团的顾问就是薛先生,侯宝林先生也给我们这个学生刊物写来了稿件《在学习中成长》;薛宝琨、侯宝林这些长辈在1981年对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去关注曲艺,掌握曲艺的美学价值是寄予厚望的!特别是《民间》发刊词写了一个“宗旨”就是:抢救民间文学,整理中国曲艺的发展与沿革。这一思想正是薛宝琨先生从中央说唱团调进南开大学的初衷,他愿意培养一批学生来抢救民间文学,整理中国曲艺沿革这一大事。30年后,薛宝琨主编的《中国相声大词典》出版,还是体现了他这一学术心愿。

倾尽心血,毕生做好一件大事,这是大师的一个特征,比如: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毕生只做小提琴,用手工制作出了几百把精美的小提琴,是世界公认的大师,薛先生也正是这种大师!他的心愿就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学,推动曲艺健康、蓬勃发展! 薛先生这位大师不但自己倾注心血构建中国的曲艺理论,还非常注重培养、提携我们年青学生去学习、研究曲艺理论;在构建中国的曲艺理论方面,薛先生是火箭,也是火车头,大师就是这样风范!

不必说天津北方曲艺学校成立的前前后后,薛宝琨老师不遗余力地倾“心”相助;也不必说薛先生请来天津曲艺演员马志明等在课堂上立体地展示曲艺,薛先生再详细地为学生们讲解曲艺;单说薛先生为我写的曲艺与人民血肉联系的文章提出的几点建议,就彰显了薛先生是火车头的作用。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了特大地震,我像全国人民一样关注着这场大灾难。当我惊悉在地震中玉树藏族艺人、最年青的《格萨尔王传》演说者土登君乃不幸罹难,我的心无比疼痛,写下了一篇曲艺与人民、《格萨尔王传》与藏民血浓于水的小文,跑到薛老师家里请他指正。薛先生首先让我把30年前我在大学听“薛宝琨老师”讲民间文学语句中的“薛宝琨”三个字删掉,他说:为学生讲授《格萨尔王传》知识的都是光荣的,不必提哪位老师,这样的老师在民族发展史上都是闪光的。我觉得太有道理了, 薛先生是让我、让他的所有学生都去宣讲《格萨尔王传》和宣传中国曲艺。第二,薛先生说:曲艺要永远保持“口头文学”的本质特征,她活在人民中、“长”在观众里,这样曲艺才鲜活。我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在文章中加进:“同样都是伟大的史诗,爱琴海地区的迈锡尼文明衰落了,《荷马史诗》成为书册上的铅字,《格萨尔王传》却至今还在人民中间传诵着”。第三, 薛先生说:曲艺必须有现场观众,他们是观众也是现场创作者,曲艺进书本,曲艺上电视只是一种替代形式,替代形式永远不是“形式”本身,曲艺要扎根在观众中。于是我加了一段文字:“崇信‘神’的藏民们,只有现场亲耳听到关于‘王’的故事时,才会体味到‘神力’的召唤,他们的心才会‘砰砰’跳动” !

我的这篇《玉树的民间文学》小文在5月20日的《今晚报》发表, 薛先生和我都把围坐在篝火旁听《格萨尔王传》演说这样的曲艺,作为对藏族同胞的祈福,送给远方的玉树。

曲艺的火种,永远举在普罗米修斯的手中!腊梅虽在雨水中飘逝,一位理论大师的离去,但薛宝琨先生献身中国曲艺的精神是永存的!雨水过后是惊蛰……

3.我念腊梅香入心散文 篇三

拽着隆冬的衣襟,你迎着萧瑟的苍凉,从内心扯出一缕纯净的幽香,以傲然的身姿,令这个季节怦然心动。世人禁不住驻足赞叹:啊!腊梅,你是如此娇艳!此刻,大地的心合着梅的心跳,只一下,就让冬天的寒雪醉了千年!

凛冽的寒风在空中呼啸,也许,随风而去的,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光,而是有形的生命在一分一秒地飞逝。在风中,在雪中,在三九严寒里,能如此灿烂应世的唯有你――从古诵颂到今的梅!红尘中,白茫茫的天地间,你亮出生命最艳丽的色彩,也许,你的怒放告诉了我们:岁月并不是一朵空中飘荡的浮云,它的`精彩就在于掌心在握的时光,在于吃苦耐劳、奉献和脚踏实地。

你开了,没有那般浓烈的馨香,然,那用心去捕捉的幽微甜香,却丝丝入扣,把冰冷的寒气逼出春的气息。没有绿叶,无数花朵密密匝匝、轰轰烈烈地绽满枝头,体贴入微的沁香,让人微笑,让人温暖,让人想轻轻地和你诉说思想……

你开了,在白霜寒雪的冬季里,分外悦目。明快的黄色招呼着鸟鸣,虽然没有蜜蜂的穿梭,没有蝴蝶的飞舞,也没有满目春光的衬托,然,“色轻花更香,玉质作金裳”……

你开了,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人知。”在酷寒的季节里,勇敢地敞露花容,在干瘦的枝干上,展现出弱者的美丽!

人类和自然都存在弱肉强食的霸权,弱者常以稳忍和回避换取适者生存,强者总喜惊天动地来展示存在的个性。而腊梅,在艰难的环境中,独自迎雪怒放,宣誓着弱者不弱,谱写出让人敬仰的生命之光!

你开了,你用顽强的生命力,告诉我们什么是清高?!什么是傲骨?!在沐浴了阳光雨露的恩泽后,当如何回报!在风刀霜剑中,当如何纯朴坚贞!

你开了,披着一身晶莹剔透的雪,满树的素香蕊花,令人眼前一亮。我站在你的面前,屏息凝神,深吸一口,一股带着冰雪韵味的清香在体内弥散,内心深处有一种被洗涤净化的快感如痴如狂……

你开了,在寒风凛冽中,展示何为“国香”?!闭目细想,顿悟:因为秉承天地之正气,收万物之芳瑞,纳日月之光辉,怀白雪之纯洁,不卑不亢,香自心发……

当初,我把你栽进自家小院时,只为在寒寂的时光中,有一抹亮丽的色彩丰富生活。然,随着你一年一度的怒放,我一点一点地体会到了你的不凡,也一点一点地深深的喜欢上了你。

有人说,你只能栽在广阔的天地中,不宜栽在自家的小院,因为“梅”与“霉”同音。殊不知,心怀坦荡,光明磊落,“霉”从何起?倚“梅”而居,能体会到由心而生的“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感觉……

隔着时光的界河,你的寒蕊,摇碎香絮,叶凋枝冷时,你浅笑盈盈,方寸庭院中,顿觉冷香缕缕。也许,我用余下的时光,也只能粗浅地品味你的高洁,然,黄花馨起,盈得清香真诚,一袭寒凉,难抵明黄意暖。

品你,千遍也不厌倦;品你,感觉就是阳春!

品你的情怀写不尽,总想提笔写诗,捉笔画魂。纵使岁月的风卷走了太多的时光,也卷不走我对你的那份情怀。这情,随着生命的跋山涉水,越发地深沉,因为,是你芬芳了光阴……

4.初秋的经典散文 篇四

风柔和了,雨细腻了,天空更蓝了,树叶随风飘零零地落下。秋的气息散布整个世界。烦躁的夏季悄然离去,不知不觉中才感觉中秋已到,它的到来不像春那样轰轰烈烈。它小心翼翼的来,也小心翼翼的走。秋是个诗意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却也享受着秋的惬意。一杯咖啡,一本书,躲在阳台的角落里,一阵风吹来,停下手中翻开的书页,抬头望见外面那一片树林。叶子落了下来,一阵风吹来,如蝴蝶在空中自由的起舞,最终还是飘落了下来,更能让我想到“落叶归根”的感觉,自然界都有它轮回的规律。更何况是飘泊的在外面的人们。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也就在这个季节更为强烈。在那黑土地上劳作的熟悉的背影,清晰的印入眼帘。想着想着,泪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当年看着母亲泪撒挥别的时候,为了所谓的梦想,当时是那样的坚决,一屑不顾的离开。

可如今心想着母亲的发间又多了许多银丝,手脚也不那么的灵活。忧愁从心而来,于是打个电话问候,电话刚一接通,却传来母亲的声音:“是兰兰吗?要记得一天三餐按时吃饭,休息时去买点好的吃,身体要搞好了,我和你爸一切都好,你们自己管好自己就可以了,长途电话费太贵了挂了啊!在那要注意身体。”就这样电话挂了。本来是我打电话回去,要问候他们的,然而话刚到嘴边,就被挡了回来。我只能答应着知道了,想说的话一句话也没来及说,泪水又打滚的落下。心痛如刀割。人家都说养儿能防老,可母亲需要我的时候,而我却不能在身边伺候左右,尽一点孝道。背着这不孝的骂名,在这个城市里喘息奔波。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生活的艰苦随处可见。

5.生如腊梅花 篇五

一直以来,梅花是我十分欣赏的,人们赋予梅的内涵很丰富,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再如“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等等。因其品性就如同我们常说的那样: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无法控制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生命的内涵;无法预知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生命的质。

梅花的最可贵之处在于:花期早,能在较低温度下开放,可在开花期忍耐一定程度的冰雪与低温。一旦天气转晴,便可继续开放。梅花从南到北,花期可达5个月之久。仔细想想,除了梅花,人生也当如此。“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过匆匆数十年,人生如梦,“我身如寄”,如何使这几十年过得有价值,回首往昔时,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的确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游戏人生的人,追求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潇洒”,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一切以自我为圆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热衷功名利禄的人,终其一生也跳不出名缰利锁的羁绊。这些人整天为那蝇头微利弄得身心疲惫、苦不堪言,这些人充其量不过是在人生的矿藏中开采出了一些废铜烂铁而已,而一个有大追求的人,一个超越了小我的人,才可能把人生的目标定位在为他人为社会谋福利的层面上来,因而他才能开掘出真正的金矿,生命才会因此而增加分量。

确实,人生是一座富矿,开采什么、如何开采都取决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你生命的分量也会截然不同。这样,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一生虽然短暂却名垂青史,一些人虽寿比彭祖却无足称道。居里夫人是一个深知开采人生矿藏增加生命分量的人,她一生中两次荣获诺贝尔奖,这是史无前例的,她提炼出的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因而她的生命光华大放异彩。其质量和品位一般人难以匹敌。但有些人可就不那么善于珍惜自己的生命矿藏了,他们可能因某个小小的发明而获利,便心满意足地贪恋起了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在科学上再也无一建树,一座生命的富矿就这样尘封,后人无不为之叹惋。

生如寒冬一枝梅。我欣赏梅花,不只为其凌寒而来、迎风冒雪的坚韧,更欣赏她默默开放的品格、无意争春的豁达。同样,我们生命的走向虽然多样,但我们必须使它有意义,即使是在万里雪飘的世界里,也当如梅花,绽放耀眼的美丽。

6.活着的经典散文 篇六

题记:不争树的高,不悔草的矮。不羡地是山的大脚,不贬蛹是蝶的真身。愿做一个带着眼睛独立行走的人。

小时候,瘦瘦的自己,爬了很多小山头,急切得让自己完全没有享受过一程山水一程收获的喜悦。干巴巴的直达山头,低垂的头冒着汗,还有粗如牛的喘气相伴。很享受这种没目的的冲劲,吹着和谐的山风,看着在树上盘旋的鸟,骨子里透着年少的毛躁。

不经意间,岁月从一座座相连的山,伴随留寄天涯的成长,如流水般从记忆的深处盘旋而去。

很多少时的记忆会默然谢幕,只留下依稀的模样,淡化得只剩气息,或者缥缈的烟。

透过秋色的稻香,还有那江暖鸭先知的一季季春色。

我从不迫切中,掉进笔墨的世界。

原来,过往只是流莺。

当白纸沾上笔墨时,自己的心情就像长着翅膀一样欢快地飞翔。

很多精致的文字,往往最先让你的爱情开花结果。

爱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直接跨过流年。情是从一瓣瓣花香读起,中间隔着回味。

当时间指向二十岁的自己时,感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洋。很多东西一直燃烧了又熄灭,熄灭了又燃烧,重复着想冲开与被网住的重复。

二十岁,自己只是坐在梦想的一头。细细翻阅着,过早忘却那应有的节奏。以致读得太快,忘了年华,嚼得太细,又蹉跎了青春。

绕着年轮,经历着红尘的洗礼,被呵护着的一株生命的悄然成长,直至三十而立。

看着别人对自己所谓的勾画,轻描淡写。很不习惯那些穿插着倒叙的自己,很唯美,但没有半丝棱角。

自己是个快意直言的人,即使杂草丛生,流言蜚语,依然靠着思维天马行空,渲染着自己的小世界。依然相信天空会有一道小彩虹,为自己而立,在等待中慢慢攀升。

自己也是一个梦想比天高的孩子,自幼圈了很多想法,却往往不一而终,直至爱情落幕。

偏爱那些在最美的.年华,放牧了自己,接近了心灵,留守了梦想的人。因为,曾经自己错过折腾的机会。

偶尔会想,梦想的脚步赶得上自己的生命吗?人生的回忆只剩守望吗?

既然生命是靠自己去演绎的梯台,那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选择。

沿着生命最初的时间轴,思考着自己颇为认可的读法:应该如读书般,遵循从中间对折法。

三十岁之前更多的是为自己而活,三十岁之后更多的是为别人而活。

跳过三十岁之后,生活的岖岖坑坑,活着不再是生命的简单延续。

活着,更是在找一种心的平衡,一种情的诠释,带着雪片的温度。

纵然活着,会有一路的孤独,会有情感起落的折磨。当你见证了生活的原味,当你见证了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不管你是否已不再年轻,不管你是否已年过花甲,你的人生已写上满满的“值得”。

7.大海的经典散文 篇七

初想这句话,觉得是视觉和感觉上的矛盾。安意是一种平平淡淡,而大海呢,该是波涛汹涌的壮阔。怎能安意如大海呢?听着一首宁静的歌,再品,忽然觉得只有大海的那种浩瀚,无边和广播,才能守护真正的安意。或许只有某一天,真的面大海时,才会把真正的安意放在心底!

我总会想起她那张带着浅浅笑容的脸,应该是面向阳光的,那种安意和自然,正是我这辈子所追求的,那就是我想要抵达的彼岸!

我一直在想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通过书中文字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是不一样的!

想起她,想到她是一个南方的女子,总会让我想到一个词,钟灵毓秀,我不知道这样的形容,是不是合适。

我喜欢她的文字,清新,淡雅,如流水,淡淡的忧伤夹层中,流淌着古典的写意。望见她,《在人生如只如初见》,即使再读,崽看,再品。依然有初识时的美好!

读一篇文章,就像一汩清泉从上到下,尤其是,每每读到一篇文章的结尾,总会是那最后一笔,让人回味无穷,震撼人心。一字一句,细细品味,总有百转千回的感觉,悠悠的古韵就此开来。

初识的时候,觉得她就是一个文静,娴雅的女子。一个人旅游,一个人吃饭,时而抚琴,用她简单的心境,留下隽永的文字。再读她,才知道她是身残志坚,其实,我是不想用这个词的,总觉得用在她身上过于生硬,但却想不出怎样的形容才是适合她的!

8.腊梅的经典散文 篇八

文/楚山孤

蜡梅在寒冷少花的季节开花,深受市民喜爱,不过蜡梅的名字到底该怎么写,却常常受到市民的争议。它的名字常在报刊杂志上被提及,可是有时写作“蜡梅”,有时又写作“腊梅”。可见连专业的编辑都混着用,也难怪市民对于蜡梅名字的争论总是没有定论。其实这也是老生常谈了,上海植物园的专家以前也曾经撰文分析过,今年不妨再说一次吧。

在各类报刊书籍中,蜡梅、腊梅这两个名字都会出现,确实会让人纠结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其实它们指的都是蜡梅科蜡梅属植物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倒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谁更规范的区别。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蜡梅”这个名字更规范,更符合实际情况。

蜡梅的别名有十几个之多,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如蜡木、素心蜡梅、荷花蜡梅、麻木柴、瓦乌柴、梅花、石凉茶、黄金茶、黄梅花、磬口蜡梅、腊梅、狗蝇梅、狗矢蜡梅、大叶蜡梅、香梅、素儿等,腊梅仅是其中之一。

在权威的植物学书籍,特别是《中国植物志》中都以“蜡梅”为规范的中文学名,而认为“腊梅”只是别名。古人也如此认为,在明朝的《花疏》中就有过解释:“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蜡梅”之名形象地描述了蜡梅花的特点。蜡梅的花瓣带蜡质,能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强抵御严寒的能力,可以保护娇嫩的花朵免受严寒的冻害。

而“腊梅”之名的由来,应该是人们认为蜡梅的花期在农历腊月,但其实蜡梅通常在12月初始花,花开至翌年2月,并不只在腊月开花。而且在蜡梅科植物中,除蜡梅外,还有亮叶蜡梅、柳叶蜡梅、美国蜡梅、夏蜡梅等植物,其中只有蜡梅在寒冬腊月开花,而亮叶蜡梅在9月至11月开花,柳叶蜡梅在10月至11月,美国蜡梅、夏蜡梅更是在4月至6月开花。用“腊梅”这个名字可能会误导人们对蜡梅科植物花期的认识。

除了植物学书籍外,在一些权威的语言书籍中如《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蜡梅”也被认定是真正规范用词,而“腊梅”是俗名。

道德经(之三)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輥?輯?訛。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注释]

①冲:通盅,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弗盈:有,通又。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呵: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宗:祖宗,祖先。

⑤锉其兑:锉:消磨,折去。兑:通锐,锐利、锋利。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湛”、“沉”古代读音相同。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9.墨的经典散文 篇九

一、理性

墨是常见的朋友。但她在我笔下出现的时候最少。一个非常平静、时时理智的女人,通常都令人无话可说。

她不会冲动,有适度的热情,适当的安定情绪,适如其分的反应,符合常规的谈吐,偶尔的天真和愤怒……

所以没有激烈的爱情。一切都在她可以控制的范畴之内。甚至漂亮的小女儿,也乖乖的,很听她话的样子。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和她很象。理性的女人都是乏味的,沉闷的。

有时候,想打一个不能打的.电话;想去淋淋雨,爬到山顶,对着空旷的山谷大声喊;想买一张票就出发,去看莆田的妈祖;想买几瓶酒放在床底下,睡前就喝上一口;想不计得失后果,立刻就开我的咨询室……

可是这些也被无处不在的理性扼杀了。不想损害健康,不想浪费金钱和感情……不想做无谓的牺牲。

问过几个看起来很乖的女人,你可曾有过疯狂的念头?

其中一个答,不想工作,出去玩上一整天。另一个已婚女人说,找一个异性朋友,出去喝一次酒,说说心里话,喝得烂醉如泥……然后他把她送回楼里。自己可以好好的睡上一觉。

这不算疯狂吧。可是这样简单的念头,她们也说,实现起来真的好难啊。

周围的某个中年男人,酒醉后,半夜,在楼区大喊:“XXX,我爱你。”当时他还未离婚,有上小学的孩子。让他念念不忘的自然是第三者的名字。

后来他抛妻弃子,接了那个女人和她的孩子登堂入室。

我无意评判此事。只是为此想到了我们强烈的理性。喝三瓶白酒也不会,最多会安静的睡觉,或是被送往医院。

当然,如果能一口气喝三瓶酒,那也就不是我和墨的作为了……

理性的人,都会幻想偶尔能疯狂一次,却往往一生都很理智。年少也不会太轻狂。有的人很冲动,什么年龄,什么境况下都不会影响他的类似疯狂的激情举止。

二、美女才女淑女

墨看网文,念到其中一篇的题目:美女,才女、淑女,你选哪一个?

男人可真是贪,除非够分量,否则这样的极品哪轮得到你选择?

如果我是男人,会希望恋爱时遇到美女,结婚时,选择淑女。有心事时,去找才女。

10.四月的经典散文 篇十

【关于季节】

四月,我邂逅了雪花。突如其来,我无心理会它是五角或者六角,只知道,寒冷与季节格格不入。以往的这个时节,我已经可以很轻盈,街上也早是美裙美景,花团锦簇。如今,却是两番情形。

屋里,我调整坐姿,蜷着身子,像一个入暮的老太太,把自己安放在椅子里,倘若有人进来,必能看到倦怠与不耐。冷!再往里缩了一下身体,端端的怀念起,冬日里,墙角可以置下个小煤炉,放一两个烧好的蜂窝煤进去,红红的火苗串起来,温暖着手,温暖着胸膛,仿佛就是希望与幸福了。

窗外的情景此时恰如我的表情。窗棂上很明显的结冰,水泥砖上已然是厚厚的一层,天气预报说降温十度,我第一个反应,中午要吃的蔬菜一定是要让我咋舌了,果然,豆角五块五一斤,西红柿四块五。而前几日,东河的桃花正艳,此刻,怕也被摧残的不成样子了。

身上的衣物不足以御寒,我不得不从椅子里弹起,找出羽绒衣套上。想起早上八岁的儿子说的话,妈妈,快夏天了,怎么就下雪了?是不是有人很冤枉呢?有人冤不冤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天公不作美,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想竟也懒得去想,自然也是想不明白的。

实在无趣,打开电脑,去了家乡的论坛。几个新帖,无非也是关于下雪与心情的话题。摄影窗口有一题为“四月桃花雪”的帖,题名蛮诗意,打开,意料之外的惊艳,宛如行走在层层迷雾中,突然获得清灵一般,亦如困顿中醍醐灌顶,说不出的纯净,舒软,爽心,振奋,让我不再失意。

一朵两朵桃花安然枝头绽放着,粉嫩,娇媚,安静,与素白之雪恰如一体,毫无唐突,浑然成绝,真真是应了韩愈的那一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帖子下留了言,告诉作者转帖的意愿,实在觊觎了这份美丽,而荒废的心情顿时鲜活起来,对于作者也不由猜度了几分,想起不知从哪里看来的一句话——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许正如此!

想起母亲极畏寒,打电话回家,父亲说干旱无雨,无法耕种,下个礼拜要浇地了。我一顿,很是生出些自责来,我怕冷,担心孩子上学路滑,吝啬我兜里的菜钱,本也无可厚非,只是,还有那么一些人,久旱盼甘霖,眼巴巴的守在田边,守着一家人的来年。

于是,又期期然的盼着天公作美,来个酣畅淋漓。

【关于四川】

雅安地震了,7级,我在电脑的小窗口看到的。心里一扯,不忍多想。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寡情的人,不愿意主动的去交友,不喜欢和不熟识的人说话,不愿意管闲事。我甚至有时候会为这些跳出来的报道而拼命的去憎恨,它让我烦躁,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

我脑子里在一整天总是铺满了一些情节,关于四川的,关于芦山的,尽管我在没有电脑的母亲家。

天空变得颓废而恐怖,任何一场风花雪月,都不足以化解。路过一些唐诗宋词,墨香侵染,却无芳香顾盼。我变得焦躁起来。

五年前,远离四川的大巴上,我与另外的三十人一起见证了余震的动荡,一次惨绝人寰的天灾,席卷了汶川。五年后,雅安,也被推进痛苦的深渊。

只在一瞬间,藏起了人间的烟火,一片废墟下,回荡起万千生命的悲歌。那一本《晋人援蜀记》还在心头动荡,扎在指尖的痛还未舒缓,血火再次迸发。

晚上,第一件事,上网,首先看到牧雨在群里的留言,说自己很好。找到在四川的美好,淡然。急急的点击,美好,你还好吗?淡然,你好吧?收到她们的回复,简单的,我很好,三个字,惴惴的石头落了地。

然而,总坐不安稳,总觉得胸闷,不似平常般心绪。于是决定去广场上遛一圈,广场上,有跳舞的,有健身的,完全无视了寒意。

我旁边有一老者,穿着很厚实,在健材上安安稳稳的靠着,兜里的音乐声音放的很大,我能听出那是豫剧里的《骂殿》,老者随声唱和,怡然自得。我扭头看着,周围没有同我一样心情的人,大家似乎都很快乐。我突然更加难过,好像如鲠在喉。可是,我也明白,他们应该也有自己的苦,只是我看不到,我不应该也期待他们同我一样,我甚至应该早已习惯那些漠然,这个小城,寡淡,安逸,平静,不也很好吗?

“在此刻,眼里可以没有泪水,但心里,决不能扬起放肆的尘埃。”这是下午刚在一首诗歌里看到的,极是,极是。

听说四川有暴雨,摊在雨滴里的那些帐篷,可又遭了难?踌躇,跌撞,彷徨,无力,天空可否一半阴,一半晴?阴在北方,晴在雅安!

这个四月,注定无颜色。

【关于我】

我的电脑基本属于瘫痪状态,打不开网页,看不了电视。我有了几天安然的`日子,接孩子,做饭,照顾点家务,偶尔做点针线活,很是像个相夫教子的小女人了。五年来,我好像没有过这样的日子,如此这般悠闲的享受时间。

之前,我几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网虫,在网上翻天覆地,拥有自己的世界,几个管理,几个版主,做的不亦乐乎,忘了今夕何夕,好像在下着一盘永不会有结局,依然乐此不疲的棋。

门前,葡萄架偶泛绿意,枝干还未青翠,几缕藤郁闷的搭在架上,了无生气。我挪过一把椅子,倚在门边,细细的经营手中的活计,针线活还过的去,却不是我乐意的。我宁愿把身子佝偻了,只执笔在手,轻离别,淡离愁,捡清秋,话尽心思,卸了眉头。

以前,上班的时候,也悄悄的写几行字,点评几个帖。被老板看到了,皮笑肉不笑的警告,你就一天到晚搞这个,下次发现可不行啊。发挥自己脸比墙厚的作风,硬是牺牲午休,捡拾值班唠嗑的时间,一块块的抠着方块字。当然也因此闹过不少的笑话,最经典的一次是把发票上的五打成五十一,一辆五座的轿车核载人数变成了五十一。即便如此,本性也无法转移。瞅见同事明争暗斗,为银子恼了还休,我同情了她们,躲在车里继续嚼着我的字,她们便也在一旁用同样的眼神同情于我。

现在,我除了捣鼓自己的字,也让自己的字飘摇到了很多地方,一处一处走下来,忙个不停,却并未真正可停留或者说我喜欢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目眩心悸。

这个四月让人哭笑不得,好像很糟的一个时节,诸如天气,诸如周遭的一切境遇,诸如我不怎么关注的时局,没有一件让人思想充沛的事。

想着去洗个澡,收拾完东西,出了门,去了常去的那个澡堂,人满为患。最近不喜欢一个人呆着,脑袋里太多乱七八糟的念头,连做梦也不消停。于是,跑的远了点,市场那边,比原来的地方便宜三块。打开门,一股尿味带着霉味席卷着飞扑进我的鼻孔,地下的拖鞋是有纹理的那种,里面涂满了泥巴,看上去已经有几个月没清理了,一团卫生纸扎眼的堵在下水道口,我明白了这三块钱的意义,正是用来买通我的嗅觉。水很烫,蒸汽让那些味道更加分明,简单冲掉身上的泡沫,我逃的比兔子还快。

这年头,让人不敢妄想用廉价换来高额的享受。这个世界总还有些公平的原则,你用了几分的力气,就会得到几分的回报,你付出了多少代价,自然会拥有多少。不必做些渴求低成本高回馈的梦,华丽丽的,不实在,免不了摔跟头。

11.踏青的经典散文 篇十一

清明,是踏青的好日子,也是祭奠祖先的时节,单位和学校都放假了,女儿和她的俩个同学,也专程回家赶我们这的祭山庙会,由于游客太多,我和朋友还有女儿她们,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出发啦,当距离山脚还有四五里地,道路蜿蜒崎岖,需要步行,我和朋友有点发怵,可乐坏了几个丫头,她们早就想弃车而步行。

山脚下的空地上,搭着各色帐篷,小商小贩再向游人兜售自己的商品,尧山庙会在我们这是很隆重的,附近的村民在好几个月前就排练社火,为的就是在清明这天给庙里的神仙,奉献自己的诚意。传说中的神很灵验,特别是送子观音,相传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对夫妇,结婚好多年都没有生的一儿半女,眼看着夫妻俩一年比一年老,有一天晚上,菩萨来托梦说:“清明节你们来尧山吧,会如愿的,但必须是烧头柱香”。老夫妻俩醒来:“梦境真真,是菩萨显灵,为我们送孩子来啦”。于是,就悄悄的准备了好多的纸钱和香火,还有自家蒸的花馍馍。清明的头天晚上,夫妻俩激动的睡不着,二更左右就背上贡品上山,天刚微微明就来到庙前,虔诚的给送子娘娘上了第一柱香。回家没多长时间,神啦,那老太太就有喜啦,还真的生了一宝贝闺女。来年吧就带上鞭炮,贡品去还愿,这老夫妻逢人就夸,送子娘娘多么的灵验,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香火是越来越旺。

现在的人信迷信的少啦,但很讲究踏青,北方三月(农历)还是有点寒冷,但满山的柏树是郁郁葱葱,山坡上开满了迎春花,黄的花绿的叶衬托的刹是好看。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偷偷的攀折两枝编个花帽戴在头上,更美,但随手折花总是不好,也会遭到护林工作人员责斥的。上山喽,开始上山的道是两条,人群还比较分散,在快接近庙门时,就变成一条道了,好像人都聚在一块了,上的人上不去,下的人下不来,两股人流交织在两米多宽的小道上,幸亏两边都有铁链护着,我们也随着人群缓缓的往前挪,突然,有两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分开人群横冲直闯的往上挤,别人当然不乐意啦,纷纷谴责,可人家根本不理,那神态就好像,这条路是她们家的,俨然就是一当地人的嘴脸。没冲出多远,就被维持秩序的警察,给训斥得灰溜溜的,再也没了霸道的气焰。(一段小插曲)。进的庙门以后游人就四散开来,我们先进了平安大殿,大殿正中的神像,金光闪闪,宝像威严,大香炉里烟雾缭绕,人们跪在蒲团上虔诚的祷告,祈求保佑自己、家人以及朋友平安。我是经商的,自然要去拜财神,不求发大财,但愿喂饱肚子已知足。

12.欲望的经典散文 篇十二

我曾说过,我曾想过,我曾听过,我曾写过的。

很多人,很多事。排列出来,竟成纪念。记忆落灰。我依然自顾自的埋头走着,不管自己是不是跟上谁的背影,又逃出了谁的回首。

我也以为,假如当初。

只是来不及回味的片段,抑或是些个无聊的消遣游戏我累了的时候,就会缩进角落。抱着自己,哭也哭不出声音我总是重复着微笑和麻木。夜晚,我的心就最喧嚣。吵闹的是落寞我不抵抗,就让他们侵蚀。

寂寞是堕落的温柔,我在很多时间都这样安静。我的心,只有一个人。不被发现的窃笑会让我流泪我只安慰自己,说―没关系,从此再没人知道,我爱你。

我是记得的。

那些日子,脸颊曾经重叠过你的表情,我所生活的一切,都染上你的味道,叫形影不离。久久不散,你那张格外忧伤的脸,多少次忽明忽灭,你说,牵手走过的路都是幸福,只是不明了。时间的尽头又被分离搁置到多久以后是又一个两年,或一辈子真的永不相见了。

信乐唱对了―爱情,更像落叶。

上一篇:网站信息安全保证书下一篇:读《行动日志—高效人士的五项自我管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