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2024-12-02

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精选12篇)

1.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篇一

1、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2、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3、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意义

4、锦鲤的饲养与观赏价值

5、对ONA的再认识

7、壁虎尿有毒?

8、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

9、调查环境污染的状况

10、水螅个体研究

11、当地蛙类资源调查

12、调查当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

13、有关“爱滋病”常识

14、了解转基因技术

15、烟丝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16、模拟生态系统实验

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5、本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10、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1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2、农药污染的影响

13、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

14、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15、本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21、生活中的化学

22、生活垃圾

23、居室污染

24、厨房里的化学

25、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26、食品污染、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2、台湾问题的由来

3、比较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4、上海历史文化古迹、古代建筑文化

5、关于洪承畴的评价问题

6、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7、上海的历史人物

8、现代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几个问题

9、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由来与表现

10、先秦思想概述

11、如何正确评价郑成功 浅析中国近代化曲折的进程 金字塔密室之迷

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不会爆发——再论二战爆发的原因 建筑艺术浅谈

二战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对比研究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 浅谈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新中国对美关系研究

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比研究 义和团失败原因研究——浅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分析

中国在近代史上长败的原因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分析 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 凡——华体系对世界的积极作用研究

30年代中共出现左倾冒险主义的原因分析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如何正确评价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分析 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形成 共和国辉煌五十年的经济建设 历史不应忘记 —— 南京大屠杀 论新文化运动

辜鸿铭——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人 明治维新中的高杉晋作 十九世纪中后期中日政治文化差异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对人们思想的冲击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如何看待五四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特点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科学家的传略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探究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我国古代史上著名政治家的评价 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2、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

3、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

4、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5、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

6、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7、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

8、浅议物理作业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9、浅谈可再生能源

10、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

11、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

12、小论文:温泉效应

13、小论文: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4、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

15、摄影技术(相机自备)

26、太阳能的利用

27、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

28、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29、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30、时代呼唤纳米科技

31、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

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

4、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6、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

7、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8、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9、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10、黄金数的广泛应用

11、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

12、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证券投资中的数学

14、环境规划与数学

15、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16、数学的发展历史

17、以“养老金”问题谈起

18、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9、“开放型题”及其思维对策 20、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

21、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分析 A)从尝试到严谨、B)从一个到一类

22、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后的反思——开发解题智慧

23、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4、各镇中学生生活情况

25、城镇/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

26、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

27、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

28、丈量成功大厦

29、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30、如何存款最合算

31、哪家超市最便宜

32、数学中的黄金分割

33、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

34、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

35、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

36、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

37、数学灵感的培养

38、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9、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 40、D中线段计算

41、统计溪美月降水量

42、如何合理抽税

43、南安市区车辆构成

44、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

45、衣服的价格、质地、品牌,左右消费者观念多少?

46、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2、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

3、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

4、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5、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

6、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7、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

8、浅议物理作业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9、浅谈可再生能源

10、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

11、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

12、小论文:温泉效应

13、小论文: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4、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

15、摄影技术(相机自备)

26、太阳能的利用

27、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

28、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29、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30、时代呼唤纳米科技

31、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1、古代史书中的客侠形象

2、校园文化浏览及特征

3、《围城》修辞手法的运用

4、略论网络文学的优略

5、民俗探究(主要是社会生活民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6、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

7、梁实秋与闲适小品

8、唐朝田园水诗的研究

9、本市民中成年人阅读情况抽样调查及我的见解

10、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11、《诗经》中的景物描写

12、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比较

13、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

14、“新概念阅读”

15、从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看小品文的写作

16、川端康成与《雪国》

17、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

18、我眼中的诸葛亮

19、唐传奇与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 20、《桃花源记》与托马斯;莫尔《乌托邦》(1516 英)的对比

21、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剧《西厢记》有何不同

22、《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探讨

23、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

24、中学生有阅读名著的必要吗

25、当代校园言语文化及其影响原因

26、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现实意义

27、韩寒现象透视

28、中国行诗与外国十四行诗比较

29、香港新武侠小说为何难现昔日风采

30、我看梁凤仪的财经小说

31、台湾言情小说探幽

32、港台文化的含金量有几成

33、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34、新概念作文对传统作文的冲击

35、金庸、琼瑶小说为什么会引起同学的兴趣、关注

36、“韩寒”现象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哪些冲击

37、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探究

1、对钱的看法

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

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

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

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加入WTO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8、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

9、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

10、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

11、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12、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

13、本地企业(市场)经营状况

14、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

15、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劳动状况)

16、中学生的消费状况

17、金钱与人生

18、知与行(终身学习等)

19、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20、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

1、对钱的看法

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

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

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

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加入WTO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8、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

9、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

10、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

11、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12、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

13、本地企业(市场)经营状况

14、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

15、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劳动状况)

16、中学生的消费状况

17、金钱与人生

18、知与行(终身学习等)

19、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20、人与自然(经济与

1、网上获取信息指导

2、中学生接触互联网的弊与利

3、中学生制使用互联网的思考

4、学生制作个人主页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制作好班级主页需要全作精神

6、谈谈中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必要必与重要性。

7、假如你是网络教室的管理员,应如何进行管理,方可实现最大的效益。

8、谈谈你对制作班级主页的收获与感想

一、数学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 概述: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数学算法,分类思维分析,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编制小程序处理现实中的问题。

涉及软件(Pascal Foxbase Visuul basic delphi)

二、计算机硬件

概述: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维护及常见问题,硬盘:CPU、内存、主板、显示器、光驱、软驱等及网络硬件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等

三、软件评测

概述:掌握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并能发挥出相应的软什特点,涉及主要在应用软件方面:图像软件,动画软件,工具软件。

四、网络安全问题探究

概述:计算机网络中安全防范包括计算机病毒防范及黑客入侵防范,如何进行消毒,保护个人计算机。

2.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篇二

一、调查范围

三峡大学新校区地处宜昌市西陵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为111°18.642′E,30°43.443′N,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海拔约134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1℃~18℃,无霜期较长(280d),年平均降水量为992.1~1404.1mm之间,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

二、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植物志等资源,将校园分为若干区域并逐一调查。对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习性和生长状况等进行了调查、记录,同时对部分植物采集了数码摄像照片。依据《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签》、《湖北植物志》、《园林树木学》等工具书进行分类鉴定、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种类及资源概况。经过调查,三峡大学校园共记录了人工种植植物155种或变种,隶属于76科130属。乔、灌、草和藤本数量、物种数量比率、常见科和主要物种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峡大学校园内人工种植植物资源中灌木占较大部分,达42.6%;乔木和草本次之,各占25.0%和22.2%;藤本最少,占10.2%。

2.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的观赏特性分析。根据常见的植物观赏特性分类方法[5],将三峡大学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的观赏特性分为以下六类,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校园内观花植物最多,为63种占总种数的40.7%;其次为观叶与观姿类植物,观干类植物最少为3种。其中兼具多种观赏特性物种有16种,如绛桃既可观花也可观叶,构骨既可观叶也可观果,结香既可观花也可观姿等。

四、讨论与建议

1.因地制宜、美化环境,配置多样化。三峡大学校园植物的配置体现了“因地制宜、美化环境、构建生态型校园”的设计思想和原则。按照不同的地形特点、植物生态习性、园林布局及人群活动的特点等进行合理配置,绿叶树种与观花、观叶、观果的树种及孤植、丛植、花架、草坪、地被植物等形成了各种校园景观。本文调查结果表明三峡大学灌木类植物最多,为59种,乔木类植物与草本地被类植物种数相当,藤本类植物最少。其中双子叶植物最多,占总种数的76.1%,表明三峡大学校园植物种类多样,不仅丰富了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素材,同时在美化校园环境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调查发现有45科仅有1种植物,占总科数的59.2%,建议今后在现有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同科其他植物,进一步丰富校园植物的种类。

2.“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各有千秋。校园绿化及其景观的设计体现了特有的校园文化,优美宜人的校园植物景观对大学生的母校校园文化的培养以及认同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根据不同植物对四季的气候变化的适应,同时结合校园的区域规划,建议不同区域配置不同的植物。春季主要以花灌木景观为主,花木与溪水相映,香气宜人;夏季主要以浓荫绿叶景观为主,同时配以紫薇、美人蕉、矮牵牛、凌霄花、八仙花等观花灌木以及红叶李、檵木等少量观叶灌木;秋季主要以秋色叶树种以及法国冬青、火棘等观果树种,桂花等观花植物,同时配以临时栽种的万寿菊;冬季主要以常绿树种以及竹类植物为主,形成了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观特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三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桃花为主要植物景观核心的“桃花节”已经成为学校的名片。

3.加强养护,合理规划,维护校园植物多样性,创建美好校园。虽然,三峡大学校园目前的人工植物种类有一百多种,但有部分植物种类株数较少,生长欠佳。另外,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引种树种不适宜种植环境等现象时有发生,新栽种的成活率较低。再比如大学路两侧以及校园其他路段两侧都以樟树为航道树,生长缓慢,树荫避道效果差,导致校园主体景观效果未能及时发挥,因此,对校园内现有树种进行改变和引种苗木要进行论证,以保证绿化植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1]。

校园物种配置的多样性可以体现校园的文化气息美,体现深刻的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校园内不同观赏特性的人工种植植物种类的数量不一致,观花植物最多,其次为观叶与观姿类植物,观干类植物最少。因此在物种的配置上注重物种本身的观赏特性,使得校园的植物景观呈现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观赏效果。此外三峡大学校园人工绿化植物没有实行挂牌管理,通过给校园绿化植物挂标牌,注明中文名、拉丁名、习性和功用等,可以起到服务社会、服务教学的功能,对于传播校园植物科普知识起积极的作用。

摘要:经过近2年的实地调查、分类统计,三峡大学校园内人工种植植物共计155种或变种,隶属76科,130属。本文对三峡大学校园人工种植植物的组成和观赏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植物配置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三峡大学,人工种植植物,调查

参考文献

[1]景艳莉,刘芳,杨凤军,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木本植物调查与景观评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59-60.

[2]邓珍琴.校园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置[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4(2):60-63.

[3]邱玉华,陈幼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2):74-77.

[4]刘小林.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1):82-87.

3.民族中学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 篇三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話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1月

五、研究成员

民(21)班全体学生

六、指导老师

农金霞

七、研究过程

1.分工情况

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

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

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

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

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6.核准资料

7.整理资料

集中、收集所有组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类。

8.制作标牌

将整理的资料拿给打印部打印、过塑,制成树牌。

9.分工挂牌

按各小组负责的区域给树木挂牌。

10.校内宣传

宣传活动:略。

八、研究成果

1.民(21)班学生对校园内树木的种类、科属、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每个种类的树木都挂上了标明其身份的树牌。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

提高。

4.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5.学生对生物科学习的兴趣增强。

九、体会和感想

1.遇到的困难

首先,由于是初次进行调查,经验不足,决定只认识树木名称、科属及分布。

其次,挂牌时用铁线缠住树干,缠得较松的话容易掉下来。

第三,在实地调查方面,刚开始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很少,多数学生对此一窍不通,并且由于已经到了秋、冬季,有些树叶已经落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无法辨认。

第四,学校植物分布比较零乱,工作量大。

第五,学校没有可供查阅的文字资料,必须到外面借资料。

第六,上网查资料,各网站的资料也各有说法,难以确定。

2.感想

在四个多月的研究过程中,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师生关系更融洽了,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我也感到很欣慰。

黄运聪同学颇有感触地说:“看着那么多的绿色植物在眼前晃过,我们却叫不出它们的名称,现在,通过这个活动,我也懂得了很多。回到村里,我可以教小朋友认识村里的树木了。”

……

3.今后的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校园所有的植物进行调查,将我们调查的植物进行实物拍摄并制成图片,附上文字简介,制作完成校园植物分布简图。

4.校园植物调查教学设计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五单元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的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为依据而设计的调查活动。本章从认识学生身边种类繁多的生物的方法———科学的调查方法和观察方法入手,安排本节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对《生物课程标准》中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具体落实。

本课通过调查、探究及设计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调查的方法。虽然学生对植物分类知识还不是很熟悉,甚至于有些花草树木叫不上名字来,但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搜集相关的课外资料、询问或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信息达到认识和了解的目的。调查法不仅是研究生物的方法之一,而且是了解事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因此,本课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调查,去认识身边的植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渴望。但初二的学生很少接触调查活动,对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不是十分明确,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只有使学生明确了调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才能保证调查有目的地顺利进行。另外,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但自制力比较差,极易将调查活动搞成旅游或漫无边际的游玩,达不到实践的目的。因此教师必须作好活动前的教育、指导和小组长的培训等工作,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此外,学生还没有学到植物具体分类知识,所以调查过程中不能过于强调这一部分知识,只要学生能分清是那一类植物,属于灌木还是乔木以及植物的名称及在绿化上的意义就可以了。另外学校正处于刚刚建完不久,还没有彻底规划完善的现实情况,正好为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规划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所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意识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了解校园植物,尝试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知道这些植物在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3、尝试校园绿化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培养探究能力、交流与合作能、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这次调查和设计活动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校园常见植物。

2、设计能力的尝试与培养。

(二)教学难点:

1、调查活动的组织,使活动能有目的的进行。

2、学生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

1、调查范例、调查报告。

2、提前一周调查辅导,小组长培训

3、给学生两天的时间做调查计划和标本制作的准备。

4、自己抽出时间对学校及周缘的植物也做一次细致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

六、课时计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每天都穿行于校园之中,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你了解你的校园吗?(学生给予教师肯定回答)

师:那么你知道我们的校园都有哪些植物吗?(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一部分植物)

师:同学们认识的仅仅是我们校园内的一部分植物,除了这些,校园内还有很多植物,这些植物对校园的绿化又各有什么意义呢?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引出课题——校园植物调查)

(二)、新授课

第一课时——准备工作

1、观看教师准备的调查范例,大致了解调查的方法、步骤等。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在每一环节做详细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调查计划以及调查表的设计(包括调查目的、范围、方法等)教师参与其中并指导调查计划的制定和调查表格的制作。

3、教师讲解采集植物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4、分发采集工具。

注:本课的前一天对小组长作好培训和指导,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并对小组成员分好工。

5、以组为单位展示交流设计报告,互补再次完善计划。

6、教师评价,补充强调调查活动以及标本制作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的科学性:强调如实做好调查记录及调查报告的统计。(2)调查的过程中保护好校园环境(如不要折树、摘花等)(3)强调小组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实施调查计划:

1、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到校园内开展调查活动并做记录。(教师跟随活动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在调查的同时按照要求采集部分植物准备做标本。(教师监督,严禁学生肆意破坏植物)

3、调查结果的交流、讨论与展示:

(1)、将调查报告以组为单位在课堂上交流汇报。

(2)、组与组之间互补,比比看看那一个组调查的种类数量最多,调查报告最完善。

5.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篇五

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调查问卷分析与总结

温馨宁静,和谐优美的大学校园是每一位学子向往的圣地。建设文明的校园环境需要我们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本应成为文明发展方向的代表,然而一些大学生自身仍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为此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文明示范队发起和组织了“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评选活动,我们根据调研结果及相关数据对目前在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出评估,对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背景

校园文明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激发广大师生爱校、建校热情的有效载体。这些年,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校园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这些不文明行为干扰了校园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也损害了个人和学校形象。

二、调查目的了解目前校园里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以及同学们对不文明现象的看法。通过评选出“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对同学的道德素质做出评估,并对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反思,从而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个人素质,从而促进在校大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共创文明校园。

三、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采用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参与此次调查的人员是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文明示范队全体成员,此次调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备工作

1、根据此次活动的目的,文明示范队全体队员对此次评选活动进行了认真讨论,分析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讨论活动方案与活动计划,使本次调查数据更加准确和富有针对性。

2、收集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制作关于“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调查问卷,共准备了1500份纸质调查问卷,并且制作网络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前期宣传

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等网络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前期宣传,扩大此次活动影响范围。

第三阶段:问卷分发及收回

分别在图书馆、教学区、食堂、校园主干道分发纸质问卷1500份,共回收1484份纸质问卷和157份网络问卷,经整理共有1300份有效问卷 ,其中客观因素人数统计如下表:

客观因素人数统计

人数

性别

年级

专业

生源地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文史

理工

南方

北方

688

612

413

432

346

567

733

589

711

第四阶段:统计整理及总结

根据统计各项不文明现象的票数,选出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并以控制变量法对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这些客观因素进行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成因分析,最后对总体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选出的校园里十大不文明现象为:

1、图书馆内手机铃声过大,并大声在图书馆内接电话(1043票);

2、买饭、进电梯拥挤插队,不礼让(1036票);

3、在教室桌椅上乱涂、乱画毁坏教学设施(1027票);

4、校园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919票);

5、教学楼内追逐打闹制造噪音影响教学(905票);

6、在食堂、自习室、图书馆乱占坐位(894票);

7、宿舍楼熄灯后大声喧哗(889票);

8、在公共场合吸烟(875票);

9、上课迟到、缺勤、睡觉、随意交谈(865票);

10、故意浪费水电、纸张、粮食等(852票)。

虽未入十强但票数仍然很高的不文明行为有:

1、在校园内说话用语粗俗,满口脏话(809票);

2、在公共场合男女同学间的行为过于亲密(730票);

3、教学区随意粘贴小广告、发传单(710票);

4、在拥挤的车厢内打闹嬉戏(632票);

5、在校园内打架斗殴(623票)。

调查过程中有同学反应除调查问卷中列举出的不文明行为,有些不文明行为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便后不冲水、考试作弊、不尊重师长等行为。其中不重视公共卫生,便后不冲水的行为同学反映强烈。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主观因素分析

校园里存在的十大不文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图书馆内大声接听电话”,“上课迟到,缺勤,睡觉,随意交谈”这些行为很明显就是不尊重其他同学,不尊重老师。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保护私密性的社会,()但是也有一个基本性原则就是私人生活不应该影响公众生活。教室、图书馆等地属于公共场所,这些场所保持安静是不成文的规定,更是一架衡量人素质高低的天平。

2、缺乏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在教室桌椅上乱涂乱画,毁坏教学设施”、“教学楼内追逐打闹影响教学” 以及“在自习室、食堂,图书馆乱占座位”等不文明行为表现出了部分同学公共道德意识的薄弱。大学生没有把文明礼貌的认识提高到道德层面的内化素质,而只是当成一种被迫的要求。此外大部分人对“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也十分反感,这一行为被选入十大不文明行为之列,说明大家对此行为的关注,同时也说明这一行为还是属于在校园中相当常见的现象,要克服它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与此性质相同的还有 “便后不冲水”、“浪费水电、纸张、粮食” 这些行为是基础素质缺失的表现,是我们应该摒弃的行为。遵守公德,尊重他人,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品德在很多小事上都能体现,也正是在小事上,反映出一些同学公德意识的缺乏。

3、缺乏守纪意识,“买饭、进电梯拥挤插队,不礼让”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点,排队买饭是食堂的纪律,仅仅为了节约自己的一点时间,就可以践踏规则,说明我们中的一些同学平时讲原则,讲平等,但是潜意识里还是流出一些特权意识。经调查,还有同学反映部分同学有考试作弊的行为,学校针对考试作弊行为有明确的惩治规则,但是仍有许多同学明知故犯,严重缺乏守纪意识,如果我们规则意识浅薄,就无法维护国家和社会的规范。

(二)客观因素分析

性别因素分析:

在性别因素方面,女生更加反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合过于亲密的行为以及在公共场合吸烟的行为,由于在思想观念上男生女生略有差异,大多数男生认为第一个问题无伤大雅,而在公共场合吸烟者绝大部分为男生,因此男生对于第二个问题反对者也较少。

年级因素分析:

在年级因素分析中发现,高年级同学更注意着装方面问题,低年级同学比较喜欢彰显个性,而高年级更喜欢着装简洁大方得体。所以高年级同学对于着装暴露的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其他问题并无明显差异。

生源地因素分析:

在生源地因素比较中发现,同学们对浪费水电,纸张,粮食的行为的看法有较大差异,由于南、北方人生活习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南、北两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南方人比较精致、简朴而北方人比较粗犷、随性,因此南方同学对铺张浪费的行为反应比较强烈。

专业因素分析:

经数据分析和图表显示,文史和理工的同学对不文明行为的看法无较大差异,因此专业因素对于不文明行为影响不大。

经问卷整理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对校园文明建设有信心,对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表示愿意改正,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阻止身边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六、关于加强和提高校园文明建设的建议

针对现在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学校来说)开展关于校园文明的主题教育,指出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让同学们了解校园文明存在的问题;完善文明约束机制,评选校园文明模范。

2、(对班级来说)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开展以“校园文明”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形成比、帮、赶、超的优良氛围,以个体进步促进群体提高。

3、(对个人来说)积极响应学校、班级对“文明校园”的号召,主动投身到活动中;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遵守校规、校纪,争做文明模范、标兵。

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文明示范队

6.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篇六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

比较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湖北库区干流江段及其主要支流的藻类生态特征及水质状况,结果显示,蓄水前(12月至6月)和蓄水后(206月至5月)三峡湖北库区江段藻类的.群落结构和细胞密度存在明显差异.蓄水前共鉴定藻类7门66属79种,硅藻、绿藻、蓝藻分别占34.6%,38.5%和10.3%,其余藻类合计16.6%.蓄水后,藻类的总种类数增至151种,硅藻、绿藻、蓝藻所占比例依次为23.8%,55.0%和9.9%,其余藻类合计11.3%.藻类的细胞密度,蓄水前,干流平均272.6×104ind/L,支流1042×104ind/L;蓄水后,干流和支流的平均细胞密度分别高达384.8×104ind/L和.7×104ind/L,较蓄水前增加41.2%和92.6%,数据说明,三峡成库过程对湖北库区水生态系统中的藻类群落结构产生了影响,尤以对支流中的影响更为明显.作者通过分析蓄水后库区水质下降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作 者:况琪军 毕永红 周广杰 蔡庆华 胡征宇 KUANG Qi-jun BI Yong-Hong ZHOU Guang-Jie CAI Qin-Hua HU Zheng-yu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刊 名:水生生物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年,卷(期):29(4)分类号:X174关键词:三峡水库 湖北库区 蓄水前后 藻类 水环境

7.咸宁市区园林植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篇七

1 咸宁市概况与调查方法

咸宁市是中国有名的“桂花之乡、温泉之乡”。位于湖北东南部东经114°06′~114°43′, 北纬29°39′~30°02′, 东西宽58km, 南北长41km。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6.8℃, 年日照时数1567h, 无霜期265d, 年降水量1747mm。在调查中, 笔者采用线路调查法, 选取了潜山森林公园———月亮湾路———淦河大道———长安大道, 碧桂园———麦笠山路———咸宁大道———贺胜路, 双鹤路———谭惠路———银泉大道———金桂路, 宝塔大道———永安大道———银泉大道———桂乡大道4条精品线路, 对沿路各类绿地的植物种类、色调变化、乡土植物进行实地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类型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表明:全市市区共有常见绿化植物229种, 隶属89个科。其中乔木106种, 占46%;灌木类62种, 占27%;藤本类6种占3%;竹类6种, 占3%;草本地被植物49种。使用最多的是蔷薇科 (13种) , 其次是木兰科 (12种) , 禾本科 (10种) , 菊科、蔷薇科 (8种) , 樟科、松科、山茶科、百合科、木犀科 (6种) , 柏科、槭树科 (5种) 、其余77科均在4种及以下。由此可见, 咸宁市市区园林植物种类丰富, 品种繁多。

2.2 园林植物种类

调查表明, 咸宁市区常见的园林绿地植物有208种, 如乐昌含笑、深山含笑、鹅掌楸、玉兰、广玉兰、含笑、二乔玉兰、木莲、红花玉兰、小叶樟树、檫木、山胡椒、野黄桂、大叶樟、山鸡椒、雪松、五针松、黑松、金钱松、马尾松、黄山松、罗汉松、竹柏、塔柏、洒金千头柏、龙柏、云片柏、铺地柏、水杉、池杉、无患子、复羽叶栾、天师栗、三角枫、红枫、鸡爪槭、五裂槭、青榨槭、四季桂、杨梅、银杏、山茶、茶梅、红花油茶、石笔木、木荷、枇杷、红叶李、紫叶桃、石楠、日本樱花、桃、榆叶梅、紫荆、合欢、山槐、黄枝槐、垂柳、杜英、二球悬铃木、枫香、金缕梅、腊梅、香橼、金桔、柚子、盘槐、龙爪槐、国槐、黄枝槐、木槿、银杏、杨梅、湖北枫杨、柞木、苦槠、小叶栎、板栗、构树、乌桕、臭椿、石榴、榆树、朴树、青桐、喜树、枣、紫薇、冬青、棕榈、蒲葵、老人葵、加拿利海枣、山茱萸、红瑞木、梾木、苦楝、大花六道木、对节白蜡、南酸枣、杜仲、桑树、龟甲冬青、红果冬青、宽叶冬青、大果冬青、无刺构骨、枸骨、红花檵木、蚊母、丰花月季、火棘、垂丝海棠、粉花绣线菊、棣棠、凤仙、芭蕉、美人蕉、紫叶美人蕉、花叶美人蕉、丝兰、毛杜鹃、苏铁、络石、斑叶络石、花叶蔓长春花、法国冬青、金银花、海桐、八角金盘、栀子、金边六月雪、雏菊、波斯菊、孔雀草、百日草、金鸡菊、矢车菊、亚菊、大吴风草、满天星、洒金桃叶珊瑚、伞房决明、早熟禾、细叶结缕草、狗牙根、马尼拉、慈竹、毛竹、孝顺竹、刚竹、淡竹、花叶芦竹、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南天竹、紫叶小檗、狭叶十大功劳、女贞、丁香、迎春、云南黄馨、紫茉莉、金丝桃、再力花、佛甲草、八宝景天、红花酢浆草、紫叶酢浆草、白花车轴草、香菇草、金叶苔草、鸡冠花、马蹄金、黄花菜、萱草、吉祥草、麦冬银纹沿阶草、银纹沿阶草、金边麦冬、鸢尾、射干、五叶地锦、彩叶草、八仙花、夹竹桃、美丽月见草、葱兰、四季海棠、常夏石竹、五彩石竹、韭莲、冻绿、白花龙、海通、常春油麻藤、紫藤、常春藤、凌霄、扶芳藤、爬山虎、菖蒲、蒲苇、睡莲、黑藻、大花马齿苋。

2.3 植物群落结构

咸宁市区植物群落结构主要表现为:二层、三层、四层和五层。

2.3.1 二层 (乔木+灌木、灌木+地被、乔木+草本地被) 的群落结构有:

桂花、木芙蓉、紫玉兰+月桂、红叶石楠、狭叶十大功劳;银杏、日本晚樱、红枫+毛杜鹃、金边黄杨;广玉兰、深山含笑、桂花+马尼拉;红花檵木、金叶女贞、黄杨+马尼拉。

2.3.2 三层 (乔木+灌木+地被、大乔+小乔+灌木) 的群落结构有:

红花玉兰、红叶碧桃、梅花+花叶蔓长春花、锦带花桂花、紫玉兰+金边黄杨+栀子花;腊梅、红花玉兰、碧桃+金叶女贞、花叶常春藤叶;复羽叶栾、朴树、枫香、青桐+红花檵木、南天竹、女贞、火棘+鸢尾、金边麦冬、铺地柏、吉祥草、美丽月见草;合欢、苦储栲、无患子、雪松+红叶石楠、茶梅、法国冬青+常夏石竹、五彩石竹;对节白蜡、桔、日本晚樱、石楠、杨梅、紫叶李、石榴、木芙蓉+金丝桃、大花六道木、金边六月雪、粉花锈线菊+萱草、射干、鸢尾;鹅掌楸、玉兰+毛杜鹃、女贞+马尼拉, 樟树、喜树、桂花+红花檵木、金叶女贞、瓜子黄杨、狭叶石大功劳+马尼拉, 棕榈、枫香、紫叶李、日本晚樱、木槿、紫荆+毛杜鹃、四季桂+马尼拉;广玉兰、玉兰+含笑+八仙花、黑麦草;樟树、棕榈+紫叶李、红花玉兰+金叶女贞、红花檵木。

2.3.3 四层 (大乔+小乔+灌木+草本地被) 的群落结构有:

银杏+紫叶李、三角枫、桂花+金边黄杨、四季桂、枸骨+马尼拉;枇杷、朴树、桑树+结香+常夏石竹、吉祥草;乐昌含笑+石榴、腊梅+紫叶美人蕉、花叶美人蕉+吉祥草;湖北枫杨、三角枫+山鸡椒、桔、红果冬青+六道木+吉祥草、银纹沿阶草;复羽叶栾、广玉兰+日本晚樱、罗汉松、紫叶桃+结香、八角金盘、酒金桃叶珊瑚+八宝景天。

2.3.4 五层 (大乔+小乔+灌木+矮灌木+地被) 的群落结构有:

香樟、广玉兰+腊梅、含笑+海栀子、常夏石竹、黑麦草+含笑+八仙花、马尼拉。

2.4 园林植物色调变化的应用

为体现丰富的植物色彩变化, 在植物配置时注重园林植物色调、色相变化的多样性。在春夏秋三季, 观花、观叶及观果的乔木较多, 如复羽叶栾、红花玉兰、桂花、枫香、紫荆、银杏、红叶碧桃、木芙蓉、石榴、枇杷、日本晚樱、木槿等。与中、下层灌木、地被植物的颜色搭配, 如上层有红花玉兰、石榴、日本晚樱等开红花、结红果植物;中层红花檵木、南天竹等彩叶灌木, 下层有麦冬、黑麦草等绿色叶片。不仅丰富了植物色调, 并共同组成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色彩感的植物群落景观。

2.5 乡土植物应用

据调查, 咸宁市区园林绿地植物中有乡土植物68种, 主要包括鹅掌楸、玉兰、二乔玉兰、樟树、檫木、黑松、金钱松、马尾松、无患子、复羽叶栾、三角枫、鸡爪槭、五裂槭、青榨槭、桂花、四季桂、杨梅、银杏、厚皮香、枇杷、石楠、紫荆、合欢、垂柳、国槐、木槿、湖北枫杨、柞木、苦槠、小叶栎、构树、石榴、乌桕、臭椿、朴树、青桐、喜树、冬青、棕榈、梾木、苦楝、南酸枣、杜仲、桑树等44种乔木;红果冬青、大果冬青、枸骨、火棘、毛杜鹃、络石、栀子、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南天竹、紫叶小檗、狭叶十大功劳、女贞、红花檵木、迎春、连翘等16种灌木;黄花菜、麦冬、金边麦冬、常春油麻藤、紫藤、爬山虎等6种藤本及地被植物;芦苇、菖蒲2种水生植物。乡土植物仅占园林绿地植物总数的30%, 说明在咸宁市区城市植物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应用较少。

3 建议

3.1 营造“乡土”气息, 突出地域景观特色

乡土植物是适应该地区生长而长期留存的植物,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城市园林植物的应用上, 除了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外, 还应充分挖掘咸宁乡土植物资源, 因地制宜, 在市区的各类绿地中种植各类观花、观叶、观果乡土树种, 大力推广乡土植物的应用。并在绿地造景中融入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元素, 将能够代表咸宁本地人文历史、物产资源、民俗民风等特色元素的园林小品与乡土植物共同组合, 在城市绿地中展现特有的咸宁地域特色和郊野气息的城市绿化景观。

3.2 挖掘、引种芳香型植物, 营造“香城”。

近2年, 随着“香城泉都”城市品牌形象的不断深入, 使咸宁市区四季飘香已成为了城市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除了突出“桂花”特色, 在城市出入口、市区道路和城市节点大量栽植桂花外,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通过引种、驯化等形式推广应用本土特色芳香植物和外来特色香花植物, 打造华中第一香城[4,5]。

3.3 丰富植物群落种类, 营造稳定生态环境

在调查中发现, 咸宁市区植物群落结构虽然丰富, 但各层植物均由1+4种植物构成, 其基于多样性的群落自我维持机制并未完全发挥。在今后的城市植物群落构建中, 应加大植物种类的丰富度, 形成以自然植被特征相结合的近自然群落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石孟春, 和太平, 招礼军.南宁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8, 24 (2) :130-133, 137.

[2]朱纯, 潘永华, 冯毅敏, 等.澳门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J].中国园林, 2009 (3) :83-86.

[3]陈善波, 曹雯, 杨文渊, 等.四川省眉山市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5) :2815-2817.

[4]伍玲燕, 伍玲芳.咸宁市区道路绿地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 2012, 32 (8) :173-175

8.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篇八

1.1研究对象:本论文以威海二中的200名学生8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通过查阅图书馆相关书籍和上网查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查阅近十年的和足球运动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对校园足球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书籍进行分析,为本课题最终成文提供理论基础。

1.2.2数理统计法。针对统计出的数据,对校园足球运动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2.3调查法。通过对收集整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今后威海二中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建议。

2.结果与分析

2.1威海二中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

2.1.1威海二中同学对足球喜欢程度。在对威海二中学生是否喜欢足球的调查中,结果显示,非常喜欢的人数31人,占16.4%,喜欢的人数为96人,占51.3%,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的人数为20人,占10.6%,不喜欢的人数为40人,占21.4%,以上的数据说明了威海二中大部分的人还是喜欢足球的。

2.1.2威海二中足球场地设施现状。足球场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校园足球开展的顺利进行,足球场地是学生平时训练的地方,如果足球场的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同学平时训练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良好的足球场地能提高教学效率。威海二中具有人工草坪一个,足球20个。

2.1.3威海二中足球的开展现状。学校足球队组建,现状学校足球队在一定意义影响着学校校园足球的开展状况。在威海二中足球运动的调查中得知,威海二中有足球队两个队伍,共有队员27名,每周训练5次,每次的训练时间为一个小时。两名体育老师带队训练,训练形式单一。

2.2影响威海二中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2.2.1足球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学校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非常关系的问题,足球运动强度大,有身体接触,对抗性非常激烈,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这是影响校园足球运动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尽量降低这种危险的发生。

2.3威海二中校园足球开展的对策

2.3.1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加大校园足球的普及程度。威海二中可以与友校定期举办学校友谊赛,设置完善的奖励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校园广播多放一些关于足球的新闻和足球知识的广播,学校定期办一次黑板报,做好足球宣。开展足球知识问答比赛,比赛形式多样化,可以为问答题,选择题,必答题等增加学生兴趣。开设足球社团,组织多种足球游戏,调动同学积极性。

2.3.2最大限度的降低足球运动中的危险系数。开展校园足球要以安全前提,从学校、老师和学生方面入手降低校园足球危险系数。学校方面校领导要加资金的投入,完善足球场设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危险系数。老师和学生方面,在平时的比赛中学生严格穿戴相应的足球护具。体育教师也要时刻提醒同学注意安全。在比赛中保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不要因为比分产生肢体冲突。

2.3.3加强足球场地设施的建设,为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学校加大对足球场的资金投入,将足球设施修建齐全并提供后续的资金用来维护足球场地,后续资金不足时,可以与知名企业合作,各取所需。

2.3.4壮大足球教师的师资力量。招聘更多专业足球教师,增加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年轻专业的足球教师受到的教育正规而且先进,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成绩。定期安排学校与其他学校体育教师交流会,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学习训练方法,认识自身教学缺点。老师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定期外出交流,出国深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在国家体育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通知》文件下,威海二中只是口头上响应国家的号召,并没有具体的措施,实施的力度也不够。2.校园足球在威海二中校园里普及程度太低,学生对足球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影响着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3.学校足球场设施的好坏决定着校园足球能否顺利的开展,在调查中发现威海二中足球场地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安全问题是学生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所以安全问题也是影响校园足球开展的因素之一、

9.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问卷调查分析 篇九

高校布衣

为了真实的了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具体现状,我们对##6所高职院校的1750名在校学生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内容分为三类:校园文化认知调查、校园文化作用调查、校园文化期望调查,在调查最后我们还征求了被调查者对自己所在高职院校今后校园文化发展的建议和要求。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50份,回收问卷148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85%。

1、学院校园文化现状调查

(1)对“校园文化”这一现象的认识

对于“校园文化”概念本身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师生对于校园文化认知的现状。在问及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第二课堂”、“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行为规范”还是“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意识”这四个选项时,近4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意识”,25%左右的人认为是“校园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10%左右的认为是指“第二课堂”,20%左右的认为是“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行为规范”,不难看出,占绝对多数的人对于校园文化本身的理解并非停留在浅层次上,他们看到了校园文化更为本质的内涵和特征所在,在他们看来,举办校园文化并非仅仅就是多举办些校园文化活动,搞活第二课堂,规范师生行为,而是要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最终形成校园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

在问到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理解时,有近45%的被调查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包涵了“校园建筑外观和环境设施”、“校园各项规章和管理制度”、“校园整体的精神和价值取向”全部三项内容,这反映了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还是相当全面的,能够从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全面把握校园文化概念内涵。当问及这三项中哪一项是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时,回答依次占到了10%、10%、80%。这种选择与他们对于校园文化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2)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理解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就此点我们专门调查了高职院校师生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认知和作用的理解。当问及作为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有多大时,近45%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要”,只有3.5%左右的人认为“不是很重要”,这说明占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充满了期待。我们将“你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什么”这一问题设计成如下四个选择项:“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营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学习氛围”,回答依次占到了16%、20%、42%、22%,这一结果反映了他们对于高职教育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还是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目的的认识还是较为清晰的,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接受高职教育还是有着明确的自我目标认识和自觉的成才期望。

我们非常关注当前高职生的自我认同度。调查显示,在踏进高职院校校园后,就自我认同度而言,“感觉一般”的占到绝大多数,比例接近70%,只有不到3%的被调查者“觉得非常自豪”,但也有6%左右的人选择“无法自豪、甚至自卑”。实际上,现代高职学生的校园自我认同度离不开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整体评价,以及他们自身对于高职教育的理性认知。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看待和评价还是“较为正常”的,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社会还是“比较看不起高职教育”的;同样有超过半数的人自己“还能正常看待”高职教育,也有16%左右的人自称“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社会整体评价氛围确实制约了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度,另一方面,高职学生进入校园之后正逐步树立对于高职教育的信心。

(3)对高职院校环境设施和校园景观设计的意见

景观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问及调查者对于自己所在高职院校校园建筑和环境设施总的评价时,21%的人认为“很有特色”,24%的认为“较有特色”,46%的认为“一般化”,其余的认为“没有什么特色”。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在高职院校校园环境和景观设计最突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建筑风格的独特性”,而“最薄弱的环节”则是“雕塑太少”、“绿化太少”等等。当问及“您对自己所在高职院校院校园环境和景观设计总的方向有何建议”这一问题时,近42%的人选择认为应“不断增强高职特色氛围”,而只有25%和27%左右的人分别认为应

“努力建成绿化环保型院校”和“不断增强人文艺术氛围”,从此点可以看出,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还是能够从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出发来看待和确定校园景观设计的总体方向。

(4)对学院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看法

校园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运作体现了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当问及“您对自己所在高职院校院各项学生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总的评价如何”时,近45%的人认为“一般化”,近35%的认为“比较完善”。调查显示,68%左右的被调查者在评价自己所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方面实施成效时,认为现行制度还是在“有些方面形成约束力”的。值得注意的是,当问及“您认为哪一项学生管理制度最可行、最成熟和最完善”时,在所列举的近十项管理制度中,“学生入党制度”、“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学生综合测评制度”依次排在了前三位;而同样问及“哪一项学生管理制度最欠可行,也最有待完善和成熟”时,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生刷卡制度”、“学生晨跑制度”和“学生晚自习制度”。通过调查,我们深刻的感觉到,高职院校院各项管理制度尤其学生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而这些深层次问题往往又与我们的管理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5)对高职院校院校园整体精神和价值导向的评价

校园文化在观念层面表现为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氛围。为了全面了解高职院校院师生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精神的理解,我们首先设计相关选项调查他们对于所在高职学院历史和性质的具体认知状况。调查显示,只有4.3%的被调查者是“很了解” 所在高职学院的发展历程和校史沿革的,而超过半数的人只是“略有所知”,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很不了解,但很想了解”。

现代高职院校只有以独具特色的职业理念和职业价值导向才能真正凝聚成体现学院整体风貌的校园精神。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师生成员尽管对于这一校园精神充满期待,但无论是从他们对学院历史的了解还是对学院的现实认知来看,大多数人都未能真正受到学院良好职业氛围的熏陶,尤其是具有自身学院特色的职业价值导向的熏陶。一方面,客观上与这些高职院校升格不久,各项建设正处在规划初期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主观上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相联系,因而我们相关的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大,效果自然不够明显。所以当我们最后问及“您认为所在高职学院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否已经形成”时,有三分之

一的人认为“尚未形成”,而60%的人只是认为“略具雏形”,这种选择还是相对客观的。

2、对校园文化建设认知特点分析

这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以一、二年级为主。他们进校的时间虽不长,但对校园文化建设十分关心,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能直截了当的通过答卷来反映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从这里可以归纳出他们的一些认知特点。

(1)他们对“校园文化建设”本质的理解及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的认同是比较准确的,说明这项建设已引起他们的关心和重视。从40%的学生选定“校园文化建设是体现校园价值取向的一种群体意识”的表述项,而25%的学生认为是“校园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和10%的则指“第三课堂”的选项就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和长远作用是理解和认可的,对校园文化建设与自身的关系的认知也是客观的,这就为高职院校今后深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2)他们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建设重点的理解是比较确切的;但学生自我认同度却不高,需要在增强他们信心上下功夫。有45%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仅3.5%的人为“不是很重要”,两者比例为100:8,说明学生认识相当统一。有42%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这与国家.社会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基本相符合,由于社会上还存在着重本科、轻高职;重学历、轻能力等消极因素,被调查的学生中绝大部分对高职教育“感觉一般”,仅有不到3%的学生感到“非常自豪”。这种心理状态和自我感觉无形中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遏制他们积极投身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参与度。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加强高职学生的特长适应度和前景教育,帮他们树立爱学校、爱专业等方面的正确观念和靠自身努力成才的观念。

(3)他们对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景观设计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比较清晰,而且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在制度文化方面,尤其是涉及自己的行为规范,往往认为院方管理过严、过细,希望少一些制度化的约束。他们迫切希望和期待高职院校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形成,“略具雏形”是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校园精神现状所作出的评价选项,这是客观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求新、求实、求真的健康追

10.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篇十

1.提到公共设施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A 教学设备B 绿化植物C 体育用品及场地D 实验器材

2.你认为校园里的公共设施损坏的严重吗?

A 不严重B 比较严重 C 非常严重

3.你是否能正确使用公共设施?

A 能,并注意保护 B 偶尔不能 C 经常不能

4.公共设施是否因为你的行为而破坏?

A 是B否

5.破坏的原因是

A 气愤,想报复B 心情不好C 不小心

6.破坏公共设施后你是怎么想的?(若没有破坏过可以不选)

A 后悔 B 怕人知道C 没意识到破坏D 想主动认错

7.你认为应如何处理破坏公共设施的人?

A 进行心理教育B 加强法规教育 C 加大处罚力度D 其他―――

8.你认为校园里公共设施的配备如何?

A 很好B一般C 很差

9.你对学校的公共设施的设计、外观、维护和使用满意吗?

A 满意B 一般C 不满意

10.如果看到损坏的公共设施你会怎么做?

A无所谓,有人维修B 难以忍受 C向有关部门反映 D未曾注意

11.看到其他人损坏公共设施你会会怎么做?

A 装作没看到 B 上前阻止 C向有关部门反映 D 认为这人心理有病

12.校园里缺少哪些设施。(可以多选)

A 体育场地B休闲场所 C 绿化工程 D 教学设备E 公用电话F食堂

13.公共设施对学校意味着什么

A学校形象 B文明素质 C学习条件 D其它

14.你认为公共设施对我校的发展有多大作用?

11.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调查

广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兼之,广州高校密集,其校园突发事件的防控任务显得尤为艰巨与重要,因此,对广州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州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是抽样调查和专业访谈方式进行,其中在学生当中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在职能部门中采用专门访谈方式。此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76份,有效卷为1756份。在专门访谈时,也走访5所高校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及学生处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共访谈19人次。

(二)大学生调查问卷调查数据与结论

1.你认为高校内会发生突发事件吗?

调查显示,96%的师生都认为高校内会发生突发事件,绝大部分师生对于在高校内发生突发事件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也有极少数师生认为高校内不会发生突发事件。

2.你遇过诸如火灾火警、人身伤害、偷盗、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吗?

此题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广州高校的突发事件发生率。有将近2%的学生遇到过上述突发事件,近98%没有遇到过。

3.你有为应对突发事件而作相应的准备吗?

调查显示,只有15.21%的师生为应对突发事件作相应的准备,绝大部分师生对此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这与绝大部分师生明知会发生突发事件形成了反差,这也引起我们的注意。

4.如果你遇到突发事件,你觉得你有信心应对吗?

从调查显示,只有26.54%师生有信心应对突发事件,这说明绝大部师生没有足够的信心应对突发事件,说明学校对学生相关教育存在严重不足,这在题7、8的调查中或者可以找到答案。

5.如果您看到有人倒在地上,您一般会拨打哪个电话?

调查显示,82.58%的师生会报警,其中又54.39%会报110,29.21%会报120,这反映了大众应急意识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学生对应急电话的认可,这就向学校管理部门提出了建立学校专门应急电话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6.你认为你们学校学生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如何?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在眼里出,认为“一般”或“差”的分别达到“23.69%”和“55.07%”,合计达78.76%,这说明学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较低,这与也题4的“26.54%”师生有信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调查结果大致吻合,也可从题8中找到答案。

7.学校有无对你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常有”教育的为5.58%,“有一些”为45.27%,“很少有”为29.76%,“不知道”为19.39%,学校并没有把对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访问的保卫干部也反映,“大都集中对新生的安全教育,平时很少进行教育和培训。”更有将近两成的学生不知道有这类的教育,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相关教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8.你对你们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是否了解?

调查发现,学生对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不知道的将近80%,这题说明了学校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也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作用,或有意识将学生排除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之外。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不让学生知道流程进而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9.你对你们学校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怎么看?

从答案可以看出,将近6成的学生是满意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的,“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达到“20.44%”、“38.93%”,但“不满意”和“不知道”合计也将达4成,满意和不满意分歧较大,说明此项工作还需大大加强。

10.学校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如何?

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还是认同学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的,这与题9中大部分学生满意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效果意思大致相同,认为学校对校园突发事件“很重视”的39.52%,“一般”的30.58%。

(三)保卫部门相关人员访谈材料分析

1.贵校当前保卫工作运作模式?人员组成?

综合起来,当前广州高校保卫工作运作模式上现出现3种模式:(1)学校的保卫工作全部由本校保卫处。(2)学校保卫工作全部由外聘物业服务公司承担,学校保卫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3)只将学校部分保卫工作交由外聘物业服务公司承担,但这一部分的保卫工作仍由学校保卫处进行业务指导,另一部分保卫工作由保卫处直接负责,出现在一个校园有两个安保力量的情况。

从人员组成上看,高校保卫队伍主要由保卫干部、保安和校卫队员组成。保卫干部主要由转业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生两部分组成:其中转业退伍军人占绝大多数,大部分只有高中学历;保安和校卫队员主要由临时工担任或物业公司聘请,他们大部分是初中学历,高中学历极少,且队伍不稳定。

2.贵单位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与其他部门之间如何协调?

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但协调起来难度,配合并不紧密,特别是在涉及部门利益或责任的时候,还会出现一些相互推诿的现象。

3.贵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是否有预案?预案的执行情况如何?

采访的高校都有预案,很多也成立了相应的应急机构,但很多都是临时机构。真的发生突发事件时,很多时候并不是按预案执行,而是按经验处理,且预案在之前大都没有进行演习,基本上没有对预案进行修改。

4.贵校学生能否积极配合并且理解你们的安全工作吗?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总的来说,学生还是能积极配合及理解学校的保卫工作,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保卫工作就是社会上的保安,层次低,作用不大,对保卫工作有一定的误会。但一般情况下,保卫部门也不太愿意让学生参与到保卫工作特别是应对突发的治安、群体性事件。

从访谈情况看,大都集中对新生的安全教育,平时很少进行教育和培训。

5.学校安全工作主要困难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主要反映的困难有:(1)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不健全,很多情况下无章可循;(2)保卫部门没有执法权;(3)师生不理解,精神压力大;(4)领导不够重视,缺少资金,设备原始;(5)队伍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不高。

(四)学生处工作人员及辅导员、班主任访谈材料分析

1.你觉得您的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如何?

普遍认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素质不高。这与我们教学定位和侧重点有关系,没有把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

2.学生发生突发事件时,你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大都能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依情况性质上报领导及相关部门,尽可能地控制好现场。

3.你觉得当前贵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运作机制效果如何?

总体认为本校的机制运作效果还行,普遍侧重事件发生时的处理,但对于如何防范及事后的总结工作不注意。普遍存在部门之间协调性不高,责任不够清晰,有相互推诿现象。

4.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果如何?困难有哪?

普遍反映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存在很大困难,效果也不明显。

二、广州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来看,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还不健全,同时很多学校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如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一些高校甚至连预案都没有,有些就算有,也是为了应对上级而制定的,毫无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二)组织构建不合理

在学校内部,“很多也成立了相应的应急机构,但很多都是临时机构。”没有常设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虽然这种临时机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其缺点非常明显:工作不具有延续性,经验不能有效保留;需要处理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大量时间浪费在部门间的协调上。

(三)领导及师生应对突发事件意识淡薄

在我们调查中的学生中,认为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素质“一般”或“差”的分别达到“23.69%”和“55.07%”,合计达78.76%。只有26.54%师生有信心应对突发事件,而辅导员、班主任也“普遍认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素质不高。这与我们教学定位和侧重点有关系,没有把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

(四)重事中控制,轻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理

通过前面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高校“普遍侧重事件发生时的处理,但对于如何防范及事后的总结工作不注意”。占主导地位的应急管理模式是“事中控制型”而非“事先防控型”,缺乏日常的预备防范、教育培训、演练等工作。

(五)缺乏迅速及时的信息披露机制

很多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首先想到的是封锁信息,采取“堵”的方式,而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不仅无法“堵”得住消息,更因为没有主流信息而使小道消息流行,给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在调查中,学生就提到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信息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汪永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2]江历明.高校危机管理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王丽芳,王奕.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文教资料,2009,(19).

12.校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篇十二

1 研究地概况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区域,地理坐标为N39°35′~41°25′,E110°31′~112°20′。市区海拔高度为1 040 m,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温差较大,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短暂炎热,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凉爽短促。全年无霜期较短,降雨少,年平均降雨量为335.2~534.6 mm,而且主要集中在夏季[2]。大召寺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总占地面积约为29 170 m2,其宗教庭院的总体布局基本上是以南北方向为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汉式布局方式,局部稍微有一些变化。它是呼和浩特历史上建造的第一座喇嘛教召庙,也是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传播和举行佛教活动的重要寺庙。数百年来,一直都是内蒙古地区大有名气的佛刹之一,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大召寺的园林植物群落以人工群落配置为主,人为干扰显著。

2 研究方法

2012年6~8月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大召寺庙内及周围区域的植物进行调查、测量和统计。按照植物分布的位置将其划分为寺庙内部植物群落、寺庙门前植物群落、寺庙南侧植物群落、寺庙东侧植物群落、寺庙北侧植物群落五部分(分别编为1、2、3、4、5号),进行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配置模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召寺园林植物种类科属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大召寺庙内及周围区域共有园林植物25种,其中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20种,隶属于15科,20属。其中乔木类有10科,14属,17种,占乔灌总数的66%;灌木类有4科,5属,7种,占乔灌总数的34%;地被类有1科,1属,1种。植物种类较多的科有松科、柏科、蔷薇科、木犀科,这4科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共占植物总数的80%,而其它的大都为单科单种(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大召寺植物种类稀少,植物丰富度整体较低。寺院周围是以常绿松柏为主,其间搭配种植一些落叶乔木以及小灌木,栽植的植物多数是能够烘托寺庙空灵脱俗、高妙莫测的宗教氛围。另外由于受气候条件以及佛教教化的影响,庭院内的植物群落配置都比较简单,主要以乔木类树种为主,像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和大雄宝殿等各个院落内均以油松、樟子松、国槐、海棠树对植或者列植。

3.2 植物群落结构配比分析

3.2.1 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组成

经过调查大召寺植物群落,在每块样地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大召园林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以乔、灌、草3个基本层次为主,乔木层主要以常绿乔木为主,而且乔木种类较灌木层丰富,草本层植物较单一。植物群落的郁闭度整体比较低,其中寺庙周围环境中园林植物群落为中度郁闭,寺庙内植物群落郁闭度最低,由此可见寺庙内部空间大多数为硬化部分,这可能是由于庙内主要是供信徒及游人烧香供佛,参观游览,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五湖四海的人流,所以栽植的植物比较少。但是古树名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增强寺院佛教艺术的感染力,让人们更容易领略到一种庄严而神秘的佛国境界[4]。因此植物与寺庙之间既有美学关系又有宗教关系,大召寺庭院内应适当增加一些植物种类,以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使群落结构更加稳定。

3.2.2 乔灌种类及数量比分析

在调查的大召寺庙植物群落样地中,乔木17种,灌木7种,乔灌木树种平均比例约为1∶0.4,数量平均比例约为1∶0.5,均严重低于乔、灌木最佳效果的搭配比例为1∶3~5(种)[5]、1∶4~5(株)[6]。由此可知,大召寺园林植物中乔、灌比例不合理,整个群落中灌木数量远低于乔木,同时灌木层种类不丰富,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寺庙内植物群落生态多样性。五处调查样地中乔灌木种类及数量的平均值均未达到乔灌木种类及数量的最佳配比,因此需要增加灌木数量和种类以优化群落结构(见表3)。

3.2.3 常绿、落叶植物数量比分析

经调查统计,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样地中,常绿乔木共5种,落叶乔木共12种;而整个大召寺都无常绿灌木,落叶灌木也仅为7种。对每块样地的乔木层及灌木层常绿与落叶树种、数量进行的具体分析(见表4、表5)。

由表4可以看出,五处样地中乔木层常绿落叶树种的平均比例为1∶1.37,数量的平均比例为1∶0.74,与常绿落叶乔木数量适宜比例1∶1.50相差甚远[7]。尽管常绿植物能够烘托佛教气氛,但是也应适当增加一些落叶乔木的数量,合理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才能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大召寺常绿乔木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种类较少,让人感到单调乏味,物种单一性较突出,树种较单调,达不到较高的观赏效果,群落结构有待优化。

由表5可以看出,五处样地中灌木层常绿落叶树种的平均比例约为0∶5.6,数量的平均比例约为0∶36,由此可见大召寺没有种植常绿灌木,只有落叶灌木,造成冬季灌木层观赏性极差,季相景观不明显,从而降低其景观功能。

3.3 大召寺园林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分析

3.3.1 孤植

就是单株或几株同一树种合并栽于同一处,主要是为了表现树种的个体美,一般作为庭院园林中的主景,形成一个景观焦点[8]。寺庙大多采用孤植树的配置方法为寺庙园林构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孤植树种一般要求姿态优美,观赏价值高,寿命长,虫害少等特点。大召寺主院大雄宝殿东侧就栽植了一棵银杏,它不仅树形优美、枝叶奇特,而且寿命极长,寓示着佛法无边。

3.3.2 对植

就是将两株或者多株树沿一定的轴线对称种植在轴线的两侧,在园林造景中起到陪衬和烘托主景的作用[8]。对称的种植方式往往可以营造出庄重的气氛。大召寺庙的入口以及大殿前的园林植物配置一般都采用对植的方式,这种规则式的种植方式看上去既整齐又不妨碍交通。

3.3.3 列植

就是将乔木、灌木等距离地成行成排的栽植,可以单排或者多排种植。整齐划一,气势庞大[8]。这种种植形式可以起到划分空间,引导游人的作用。一般用于香道、寺前广场道路两侧。大召寺前广场四周植物的种植大都采用列植的方式,对空间流动起到一个控制作用。

3.3.4 丛植

就是一株以上到十几株单一树种或是不同树种栽植在一起,它们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结构,可以营造出壮观的景观效果。在栽植过程中要求遵守外在形式多样、内在和谐统一的美学原则。大召寺周围的园林空间多采用丛植配置方式,乔木与灌木合理搭配,既可以展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又可以展现出植物的个体美,形成园林局部小空间内的主景,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幽雅环境,进一步坚定了信徒们追随佛教的决心。

4 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大召寺种植的植物大多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树种,它们多是常绿和寿命长的植物。宗教活动部分内栽植的植物多以对植和列植手法为主,生活供应部分则以灵活的、自然式的种植为主,多种植落叶小乔木、花灌木,营造清净幽雅的小庭院景观。但是它在植物配置、树种多样性、科学引种及养护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园林工作者继续努力完善,打造出一个具有内蒙古特色的藏传佛教寺庙园林。

4.1 植物种类稀少,配置略显杂乱,季相不明显

调查结果表明大召寺植物种类共25种,植物种类稀少,容易造成生态群落结构脆弱,树木的病虫害概率增加;另外由于现有植物中常绿乔木所占比重过大,造成植物的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配置方面较随意,没有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和谐统一[9],给人感觉略显杂乱无章,没有节奏感和层次感。

4.2 寺庙周围缺少景点,显得单调,没有特色

通过五处样地的调查分析发现,各处样地的植物种类大体相同,没有引进新的品种,缺少垂直绿化和地被植物,而且各处的植物造景也非常相似,缺乏佛教文化主题风格[10]。

4.3 个别绿化树种种植位置不当

调查过程中发现,个别绿化树种在种植位置上存在问题。在大召寺东侧的广场中,在供游人休息的坐凳旁边对植了一些皂荚,而且对树干上的枝刺也未作适当处理,给游人及儿童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在大召寺东广场与南广场之间的香道旁丛植了一些金银木,虽然金银木的花果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但是到了金秋时节,大量红色果实成熟以后落到广场地面,造成地面很不卫生,破坏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

4.4 部分植物生长状况不良

大召寺一部分植物的生长状况较差,植物长势不良,枝叶稀疏,病虫害严重;由于养护管理不当,常年不修剪,群落较为凌乱,受人为干扰比较严重。

5 建议及对策

5.1 调整植物群落结构比例,合理搭配树种

丰富绿化树种,挖掘当地的树种资源。根据当地土壤及环境条件多选择一些适合宗教场所种植的乡土树种,适当增加乔、灌、藤、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合理搭配乔、灌、草比例;还可以在寺庙的墙体上增加一些攀缘植物,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植物来衬托佛教建筑的庄严肃穆,而且还可以丰富垂直结构上绿化种类,增加绿化覆盖率。

5.2 营造佛教主题专园,做到四季有景可观

在大召寺庙内及周围营造一些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的各类主题园,掌握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观赏特征,加以搭配组合,能创造出四季有景的效果,打破北方地区千篇一律的植物造景方式,使人们行走在大召寺周围能够感受到不同季节的佛国景象。

5.3 合理使用园林绿化植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选择种植园林绿化植物时,首先得考虑它的安全性,对人体不利的树种,例如有毒的、有刺的树种尽量少种,或者种植在游人及儿童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其次,在栽植树种时要做到小心谨慎,以免造成严重的生物入侵,对乡土树种构成威胁。

5.4 加强园林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办法,提高养护管理水平,重视对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加强对植物的修剪整形,使其发挥出最优的景观效果。俗话说的好,“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好的设计也得后期细致的养护管理配合,这样才能实现植物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

总之,大召寺不仅是一座供信徒们烧香拜佛的圣地,它更多的是一个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的承载地,大召寺作为中国藏传佛教文化传播的圣地,它的宗教园林也发展成了旅游文化资源,所以对大召寺的宗教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及配置方面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具有地域与宗教特色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才会成为吸引大众参拜、观光的旅游场所,更易引导参观者领略佛教高深的佛理和精妙的佛学魅力。

摘要:对呼和浩特市大召寺园林植物进行实地调查,从植物种类、群落结构、配置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了大召寺园林植物应用中存在的植物种类稀少、植物配置随意、季相不明显、缺少可赏景点、养护管理不当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藏传佛寺园林,群落结构,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4.

[2]张炜.呼和浩特市综合公园植物配置及其模式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15-16.

[3]刘磊,高旭.呼和浩特大召研究[C]//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中国名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007:1-3.

[4]王增云.福州寺庙园林建筑与植物造景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0:58-62.

[5]陈德力格呼,樊荣,白淑兰,等.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及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6):61-64.

[6]韩轶,李吉跃,高润红,等.包头市城市绿地现状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1):65-55.

[7]杨淑秋,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48-65.

[8]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89-146.

[9]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12):50-56.

上一篇:传统节日主持词下一篇:餐厅培训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