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共15篇)(共15篇)
1.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 篇一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研读使用之我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研读使用之我见作者/ 张志东
教育改革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本人有幸参加了在武夷山举办的市级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福建教育学院举办的省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和本县农村中心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并多次参与本县区域内教学研讨活动,渐渐地熟悉了这套教材,体会了编者的意图,对新教材也有了一些深层次的认识。
一、教材优势之处
整体来讲,与原来使用的旧教材相比,北师大版的教材,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一)内容生活化,形式美观,突出新颖性。
(二)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体现灵活性。
(三)以活动为线,探究、合作、交流,落实过程性。
(四)主题图内涵丰富,有创新价值,富有拓展性。
(五)数学文化内容多,关注素养,突出人文性。
(六)数学信息鲜活,时代气息浓,凸显时代性。
(七)领域分明,知识螺旋上升,符合建构理论。
(八)章节思想方法明确,适时渗透,具有前瞻性。
(九)知识面广,题型多变,侧重思维发展。
(十)教材开放灵活,留有空间,适于教师自主发挥。
二、教材不适之处
作为一种新教材,北师大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众多的赏识之处,但也有教师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一线教师不适应教材的观点和建议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的课题只见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与代数部分课的题目,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数学味冲淡了。
(二)教材更适合于城市学生。本教材蓝本出自大城市北京,更多的考虑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
(三)教材中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低,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四)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主题图信息量太大,开放性较大。
(五)教材思维含量要求高,个别题型偏难,不具有普遍性,适合于高智商的学生,大多数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
(六)教材安排的学生活动较多,对大班教学环境下的教师来说,要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存在很大的困难。
(七)缺少与教材匹配的资料、教学挂图、教具和课件,给教师的平时教学带来不便。
(八)教材中估算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合理都对,教师难以把握学生使用估算策略的正确性。
三、教材使用之我见
由上述可知,北师大版教材还是最为适应现阶段课改现实的,其优势远大于不适。现在的关键是如何用好这本教材。笔者的浅见是:
(一)教师要学会读懂教材。读懂小学数学教材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
(二)教师要学会备好教材。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然而时下,许多教师的备课就是抄教案,而教案大多写一些教学流程和习题,对于知识的生成过程较少预设,这样的教案在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实用性。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对备课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改变传统、陈旧的备课观念、方式和方法。
(三)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它的局限性,有的内容适合农村孩子,有的内容适合城市孩子;有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有些内容学生学起来难。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再加工、再创造,充分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重视教材的二度开发,做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把那些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情景改编为学生熟悉的情景;例题的处理,容易的让学生自学或者对例题进行改编。比如,五年级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就可以让学生在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的基础上自学。有的也可以适当进行改编、自编应用题,或者把某个练习题作为例题,把例题用来练习;对于那些学生学习有难度的内容,可以分层教学,减缓坡度,减轻难度,循序渐进,逐步引导,最终使学生达到掌握的目的。
总而言之,只能用教材去教,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教师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作者单位 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新天地分校)
2.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 篇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应是:引导学生亲近这片“肥沃的土壤”, 学会探索和发现, 学会体验和品味, 从中吸取“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发展语言”等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 审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 我们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却常常得不到充足、有效的“营养”。
案例一:错位的价值感悟《落花生》
“你觉得应该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做像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当有学生指出苹果、石榴的可取之处时,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花生派”和“苹果、石榴派”的辩论赛, 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站在“苹果、石榴派”, 宣传他们的种种优点。于是,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
反思:这篇文章的价值意义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本意是什么?作者许地山在文中并没有说苹果、石榴半点不好, 只不过是用它们高挂枝头的形象和花生深藏不露的特性做了一个比较而已, 意在说明即便花生外表不好看, 它也有着许多优点。文本的价值在于启迪人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 辩证却使学生的价值认识转移到关于“包装”“展示自我”等话题中去了。班会课上开展辩论无可厚非, 在阅读课中离开文本主旨进行这样的“创造性解读”, 是一种不尊重文本的错位的价值感悟。根源:教师没有正确把握住文本的思想主旨, 被文本以外的资源迷了眼。
案例二:忽视语言形式的勉强感悟《花钟》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 想象一下, 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学生自由读) 你最想选择哪一种花或几种花, 美美地读给大家听?生:我最喜欢牵牛花。 (读句子) 师:你好像看到眼前怎样的牵牛花?生:牵牛花开的花就像小喇叭。师:那你能读得更美一些吗? (生再读一遍, 没有提高) 师 (无奈) :好, 坐下, 还有喜欢的句子想来美美地读一读吗? (其余各花的教学情况基本同上)
反思:这一文本的价值是什么?案例中, 教师显然是把“感受美”当成了教学的重点, 所以才会有了这样反复的读、说, 但是学生朗读感悟总是停留在同一水平。认真研读分析会发现, 这一文本的美主要体现在极为贴切的形象化描写上, 文章所使用的形象与这种花的名称、特点结合得堪称天成。引导学生学习领悟并实践这种语言表达的技巧, 感受语言的形式美, 不是更具有“营养价值”吗?根源:教师研读文本侧重于文本内容意义上的价值挖掘, 忽视文本语言形式上的价值领悟。
以上案例反映:教师研读教材不全面, 不深入, 不能正确、合理地把握文本的营养价值, 是导致学生不能有效吸收充足“营养”的根源。由此看来, 语文教师是学生阅读的“营养师”, “营养师”履行的职责是:细心挖掘文本中的“营养成分”, 正确合理地把握适合学生发展的“营养价值”, 启发、引诱、点拨和激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吸收。
基于以上认识, 笔者对“如何研读教材, 当好学生阅读的‘营养师’”进行了实践和反思, 梳理出三大研读策略, 并结合教学实践中研读过的教材, 谈谈九大研读要点。
一、潜心会文, 切己体察, 细细挖掘文本中的“营养成分”
“潜心会文, 切己体察, 细细挖掘文本中的‘营养成分’”, 是教师引领学生阅读、吸收文本营养的立足根基。因此, 教师必须先于学生感受和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先于学生揣摩品味语言蕴含的情形意趣;先于学生发掘和品评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教学前成竹在胸, 教学时才能恰当引导, 画龙点睛。
1. 默读细思, 探寻和把握文本承载的价值意义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意蕴的载体。“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研读教材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答案在哪里?文本中。教参, 只能是“参阅”。教师只有抓住这样的究问用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维默读细思, 才能找到作者的本意, 才能把握住文章的主导价值意义。作为语文教材的课文, 在寻求文本思想价值时, 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基础出发来考虑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价值——能否让学生感动, 让学生体悟, 真切提升学生的思想精神。作为教师,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善于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课文, 探寻和把握文本中能提升学生思想精神的思想价值。
2. 吟咏体味, 揣摩和品味语言蕴含的情形意趣
文本语言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文本中一个句子的表达, 一个词语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情感和倾向。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 我们则要通过咀嚼、吟咏、揣摩语言文字来触摸和体味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例如, 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中有这样两句话:“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这两句中的“睁大”“盯”“看”, 读来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 可能要从灯火里看到自己好朋友的影子, 或许它已经泪眼朦胧, 它一定在心里喃喃地说:“树啊, 这就是用你的生命点燃的火吗?你看得到我吗?我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你了, 来给你唱歌来了。可你听得见吗?”唱完了歌, 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那是在跟好朋友道别, 心中充满了兑现诺言的踏实, 也充满着对朋友的无尽留恋和失去朋友的悲哀。阅读这篇文章, 体会到了鸟儿费尽周折寻找树时的心情, 揣摩到了鸟儿找到树时的内心情感, 也就真切领悟到了文本的主旨意义——鸟儿与树的深情友谊。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遵守诺言、环保意识……但不管怎样的多元, 其主旨——深情友谊不动摇, 理由就在这些词句之中。
3. 诵读琢磨, 发掘和品评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
解读和吸收文本的思想价值意义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 但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此, 必须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 即:首先透过语言文字, 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然后以此为起点, 再回过来研究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光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这一趟, 只吸收了文本的一半营养, 另一半营养——语言形式的特点、作用、效果, 则是发展人的语文素养的更为重要的营养。因而, 教师在研读教材时, 必须好好地走一走“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这更重要的一趟。
二、关注学生, 酌取精要, 合理把握适合学生发展的“营养价值”
经历了默读细思、吟咏揣摩、诵读体味等潜心会文的过程, 我们一定掌握了许多有关思想内涵、情感意趣、语言表达形式方面的营养。但是不能将它们不分巨细一股脑儿都让学生去探索、咀嚼和吸收, 我们还必须进行精选、调整、加工和提炼, 调配成适合学生发展的“营养价值”, 才能成为课堂中的教学内容。
1. 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 提炼文本言意融合的兴趣点和触发点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阅读之前或阅读过程中经常处于一种消极的“被动接受”的心理状态, 甚至表现出冷淡、不感兴趣, 原因是没有激起他们的“阅读期待”。因而, 我们必须关注学生“阅读期待”的形成, 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亲近文本, 研读文本, 合理酌取和提炼文本中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兴趣点和触发点作为引导学生研读探索的内容。
越是不确定性的问题, 越有生成性, 越能吸引学生亲近文本, 积极主动地进入文本。教师研读文本时, 必须结合文本特点关注学生“阅读期待”的形成: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 最值得研究探讨的地方, 能勾起学生想象的地方, 能引起学生迷惑的地方, 学生迫切想了解的地方, 能让学生感动、产生情感的地方, 文章留白的地方……提炼出文本的兴趣点和触发点才能实现引导深入研读的有效性。
2. 关注学生的“多元感悟”, 把握文本中学生个性体验的激活点
感悟, 即在感知后有所体悟, 是学生源于自身不同的经验、不同积淀基础上产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 因而具有多元化和独特性。探索文本的意义空白, 以自己的心灵感知方式确定文本的意义, 对学生来说应是一种新奇愉悦的精神体验, 更是一种有趣味、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教师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这种阅读关注和产生的多元感悟, 但还要把握好一个度:多元感悟和文本价值取向的统一。
3. 关注学生的“表达欲望”, 把握文本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营养师, 必须紧紧把握“发展学生语言”这一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核心任务, 精选出文本中能有效发展学生语言的语言生长点, 营建一个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场境,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吸收内化语言, 积累运用语言。
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在哪里?在课文语言的精妙处, 在课文语言的表达形式上, 在人物情感的表达方法中, 在课文内容的空白想象间……教师在研读教材时, 结合文本特点, 关注学生的“表达欲望”, 才能合理把握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三、把握意向, 探寻路径, 巧妙设置吸收“营养”的有效载体
在细研文本, 关注学生的基础上, 我们要把握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营养价值”:文本的思想价值意义、蕴含情形意趣的文本语言材料、有效发展学生语言的训练点等。如何处理、调整这些“营养价值”, 使这些“营养价值”有机统一起来, 引导学生有效吸收, 充足吸收, 预防顾此失彼的价值缺失呢?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最恰当的切入点, 开拓一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路径, 巧妙设置能有效吸收“营养”的载体。这就要思考:文本的思想价值意义是什么?它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它的言语的表现力、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从哪个地方切入可以启动学生的情思?应该提出什么“主问题”来拉动语言材料?通过怎样的语言实践, 活动去探究?什么时候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即揣摩自己的阅读方法、阅读过程来确定教学思路、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设计。
1. 着眼于情感的维度处理教学内容, 引领学生入文悟情
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 小说还是记叙文, 都有丰富的情感因素蕴含其中。写文章是情动而辞发, 读文章则是披文以入情。处理教材, 优选教学内容时, 要指向课文的情感, 以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 着力于语言的层面, 追求学生语言习得与情感熏陶的双吸引
从情感切入, 还要在蕴含情感的关键词句上着力, 或揣摩, 或吟诵, 或品味, 或想象, 情感的体验才不会如风掠浮萍, 才能深刻, 乃至刻骨铭心。载体1:点面结合, 体会情感。——从课文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或教学基点切入, 扩展到课文的基本内容, 再步步深入到点, 最后联合到面, 整体把握课文主旨;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切入, 进入到一个个点, 然后联合成面, 整体把握课文主旨。载体2:在课文语言的精妙处体会情感。——刻画人物特点的细腻描写;展现景物特点的细致描写;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词语;含义深刻丰富的句子等。通过揣摩、品味、想象、朗读, 体会文本的情感。载体3:展开想象, 体会情感。——细致描写处展开想象, 把文字变成画面;课文空白处展开想象, 丰富课文的内蕴;语句浓缩处展开想象, 把蕴含的情感释放出来。载体4:情感朗读, 表达情感。——创设情境, 进入角色内心, 在老师的点拨中用朗读真切表达情感。载体5:学习表述, 抒发情感。——基于文本情境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说写;基于文本情境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说写;联系课文语境, 抒发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所思所想。
3. 引入课程资源作适度拓展, 以丰富或深化学生情感
在活化语言、构建意象、体会情感的过程中, 学生的原认知有时会出现断层或空白。这时, 教师需要适时介入, 或提供作者、作品的背景资料, 或为学生讲解超出他们阅历的知识, 或点拨诱导开启学生的思路, 或以讲评赏析示范学生, 或以气氛渲染感化学生, 把文本所表达的意有声化、有形化、具体化, 实现言与意的结合与转换, 并使群体的感悟和个体的感悟协调同步, 深化和丰富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
后言:
教师对教材的研读, 是一种基于语文课程观下的研读, 是课程价值与教学相融合的过程。教师把文本读透, 读深, 读厚, 为的是教学中起好画龙点睛, 深入浅出的有效引导作用。
酌取精要, 不仅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点选择“营养价值”, 还要思考编者的意图, 相应学段的目标要求, 酌取精要, 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吸收“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发展语言”等“营养价值”。
3.小学数学教材研读啥 篇三
一、 研读教材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在课程上强调整体优化,由分化走向综合;在教学方法上则要求整体设计,与之相配合。因此,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整体入手。首先,要了解各册教材的内容及其编排意图,知道教材的前后联系,避免教学时的前后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其次,要深入分析研究自己当前所教的教材,着重弄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着重培养的基本技能、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编排顺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每节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的配合情况等。最后,对准备教的一节或一段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包括掌握教学目标,明确所教教材的地位、重点、难点和关键,研究练习题等。
例如,对于数对的“先横后纵”的规定,由于和学生对某些日常经验(如座位)的描述之间存在不协调,给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如何克服这一教学难点?除了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外,能不能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作整体性考虑呢?能不能在先前教学中自觉渗透呢?当然可以,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当学生在观察数据、解读数据和制作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与数对表示“一致性”的意识,即先看横轴,后看纵轴,从而突破“数对表示”这一难点的教学。
可见,只要教师用整体观来看待所教的数学内容,就会具有“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的教学意识,从而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二、 研读教材的结构性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学的知识结构。如果学生把握了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就有可能借助于结构的支撑,让学习变得轻松而又高效。教材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果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能厘清教材的内在结构,把握知识发展的逻辑线索,就能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有效探索和认识新内容。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正式学习代数知识的开始,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和飞跃。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在求未知数x时,就已经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所求的数;在学习运算定律和性质以及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时,都曾用字母表示过数。陌生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研读,笔者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出发,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结构图(如下图),并且贯彻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把数学知识结构顺利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可见,研读教材的结构性,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或方法的结构性,从而提升学生发现结构、灵活运用结构和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三、 研读教材的发展性
教材是课程资源之本,是教与学的重要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已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到位的理解,而且还要以教材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实现理性的超越,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首先,要深刻领会新教材的变化。如小学数学新教材,原来习惯称“几何”的内容转变为现在的“空间和图形”。这种变化不只是名字上的变化,而是反映了数学教育发展取向上的变化。我们在研读相关的教材内容时着眼点就要发生变化,即要从“计算几何”向“空间几何”转变。我们以前在研究相关内容时,侧重于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几何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现在我们在研读教材时,除了认识、感受、分析这些传统计算外,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模拟、分析、推理等活动,加强对几何形体形状、大小、方位、变换、关系和结构的感知与体验,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其次,要读出教材的空白。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感知材料,但由于受篇幅所限,教材不可能反映知识的全部、形成过程和编者的思维过程,这样就留下了“空白”。如小学数学新教材中的“小精灵话语”,就为教师的研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以人教版五年级第10册为例,书本第4页画对称图形,呈现小精灵话语“怎样画得又好又快?”要充分解决并运用好这一句话的含义,教师就要留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因为这一例题,是对对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果学生在对称知识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学好的话,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如教材76页小精灵话语“你能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可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借助“小精灵话语”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个性的学习者。
可见,研读教材的发展性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研读新教材的发展点,二是研读教材预留的发展点。如果这两个方面都研读到位并付诸实践,那么学生的数学素养就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四、 研读教材的开放性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能否把握课程标准用好教材,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教材并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它只是为教学提供的一种范例而已。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再完美的教材也无法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多样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我们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大胆处理和补充教材,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学到更熟悉、更亲切、更系统的知识。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为什么要沿着高剪?”“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吗?这些教材中没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都可能被教师点化为消除学生思维盲点、开阔学生思维空间的添补材料。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变成一个个“带钩的原子”,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进一步探索的思维通道。
可见,我们既要研读教材的开放性,又要以开放的心态研读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
总之,现行教材给教师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回旋余地,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拉长教材的“长”“宽”“高”,从而不断提高教材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
4.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葛石镇石集完小
张晶
2011年10月18日,我们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镇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培训。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
1、在本次培训中,魏老师对四年级的教材分析,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教材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3、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4、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5、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5.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8月24日,我参加了全区语文教师统编教材培训,观摩了吴迪老师执教的《端午粽》,聆听了陈主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体系构建、编排创新及育人价值》的讲座和沈校长对二年级教材的深刻解读。虽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这次培训让我对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有了些认识,真的是意犹未尽,收获良多。
新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语文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强调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语文课的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
新教材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我们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怎样的双线?这就要我们自己进行梳理,所以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出单元的主线。
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其次,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我们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6.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 篇六
…小学 …
8月21日,我县三、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在宁阳县第一小学参加了全县语文集体备课研讨会,一天下来,感觉收获颇丰。
在一天的培训中,李文文老师和胡丽敏老师分别就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详细而缜密的介绍,让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我,对教材有了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为今后的教学树立了方向。通过两位老师的教材分析,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想法。三年级是学生由低段到中段的转型期,因此老师对教材处理的深浅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指导学生提高识字的能力;掌握阅读的一般步骤,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激发作文的兴趣,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其意义重大。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帮助学生掌握朗读、默读等这样一般的阅读方式;掌握阅读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要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要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关于习作教学,要在学生完成一次作文以后,清楚地告诉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所想的东西,用文字写出来,就是作文。三年级上册是作文的起步。习作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写好一段话。注意做到:用词正确、句子完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连贯。学生只要把想写的表达出来即可。在教学中要做到: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模仿开始。要十分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学生的习作批改,要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要多鼓励,少批评。作文教学中,作前指导一定要激发表达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开学生的思路,不能做过细的指导,以防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更不能满盘皆输,要加强个别交流,还要将作文指导与作文修改进行滚动教学!我们常说,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总之,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教材,正确地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
7.“涵养”教材 “广角”研读 篇七
“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中的“技能”是一种智力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技能。它包含着对教材本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研读教材的思考能力。语文教师教材研读技能得以展现的基础是语文教材,根据是课程标准,学生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桥梁是教师。如何处理好语文教材的研读与教材和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并将三者有创造力、高效率地结合,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笼统的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框架。教材也只是以一定表象的知识支持课程目标。我认为,语文教师游刃在教材、目标和学生之间,作用非比寻常,语文教师要具备一种研读技能———发展自己研读技能的“触突”,绝对不能就教材而教教材。而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和充沛地对教材内容的感受力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师多角度地研读教材,以教材为基点多涉及领域内容,从而以充沛的感情充实教材,要让教材在研读中充实、厚重、有趣起来,这是当下语文教师应该有的技能。
语文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自己手中语文课本的分量不轻。它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大纲上要求的字词,浏览一些名家作品,会用套路做一些阅读题目,写些言不由衷的作文那么简单。
我个人认为,语文是承载着“中国文化启蒙”任务的重要学科。语文老师如果不热爱中国文化,语文老师如果不热衷研究中国文化或者不具备一些中国文化心态,那么,手中的圣哲的言论就会成为所谓的“文言文”这么简单,也就枯燥乏味了。
翻开语文课本: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这些句子,要么是能够彰显圣哲智慧的辞章,要么是能够引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特性思考的语句,要么是引起我们对中国人性格进行思辨的言论。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和拓展,无疑把学生送上了一程更高级、更美好的文化之旅。
比方说,在教学《论语十则》时,可以在课前的准备阶段带领学生游弋在“儒家经典对中国人思维和处事的影响”这个氛围中。可以就儒家经典于中国人的利弊进行思辨。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君子的言说开始,讨论到三纲五常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
学生探讨得出———“五常”是古代修身养性的标准,那么“三纲”就是古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了。“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通俗地说就是做臣子的要服从国君,做儿子的要服从父亲,做妻子的要服从丈夫。做到了后两点,家就算齐了;做到了第一点,国也就治了。一句话,要尊卑有常,长幼有序,不能乱来,“三纲五常”代表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8.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研读心得 篇八
因为自己顶岗的学科是综合实践,为了接下去顺利的开展工作,所以见习周里针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自己做了认真的研读,收获颇丰。
课程标准里就课程的本质与定位、课程开发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让马上顶岗实习的我,心里有了一个方向,不再盲目、不知所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了学科领域的框架,且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将儿童本位教育与社会本位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综合体为学习对象,以“问题学习”、“履历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等为基本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课题、自主探究课题、综合解决问题的精神、资质和能力为宗旨,经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将教与学、内容与形式、个体与群体、课内与课外、自然性和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它是一门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而生的产物学科。因为它的新,所以它活,同时也正因为它的新,让许多老师无从下手。可通读课程标准下来,我是十分受震撼的。这样一门新新学科,它的价值是有多大啊,如果老师真正能上好这门课,那孩子们将多受益,多有收获啊。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它将把传统教育下的广大儿童从枷锁、束缚中解脱出来,至少孩子们在这门课上将被还原最本真的状态,随心而动,做中学。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也有着很庞大的原理支撑:
1、教育学原理 ①大教育学原理。②情境教学原理。③探究教学原理。④活动教学原理。⑤合作教学原理。
2、心理学原心理 ①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②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3、文化学原理。有了这些原理的支撑,这门学科在理论存在性上才站稳了脚,才能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在小学开展这门课才有据可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原理的指引下,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使其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
而不同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是有不同的课程目标的,针对我教的六年级来看,课程标准里也有所体现:(5-6)年级:
1、使学生感受祖国的地域风貌和传统习俗,体验民族风情,社会家庭生活和人间亲情。
2、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发展历史、现代生活常识、文化艺术活动和人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人类自身。
3、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5、使学生具有初步地活动计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具有初步地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6、初步培养学生地成果意识、质量意识。
7、使学生初步理解祖国地域风貌和民俗风情的美学特征,体味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情趣,关心人的心理和生命的奥妙,提高学生对人类生活、生命和心理的理解力。
8、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进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人格。
9、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
10、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看问题,并活用知识综合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1、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
12、初步培养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能力。
13、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策划学习活动、主题论证、调查取材、分析判断和活动总结的能力。
14、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经营和广告知识,生活安全知识、身心保健知识,并具有初步的经济活动能力和生活美化能力。
15、使学生关心社会历史现状,关心文化活动,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民情,初步形成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么多的目标,是以前每一个传统单一学科都不能完全做到的,也正因为这样,对于中国的在校儿童来说,学生生活里总是存在缺失的,无疑综合实践的开展弥补了这个缺失。而这样一份全新的课程标准,也另每一位读过的老师,内心翻腾,跃跃欲试。
当然,课程标准是美好的,积极的,实际操作中总会有很多困难。特别是来到农村,物质条件差,信息资源匮乏,孩子认知能力低,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另我这个教综合实践的老师心里没底。可研读完课程标准后,自己找到了方向,不管怎么样,这门课是时代发展的大潮流,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有开展的必要性。而正因为在农村,更应该让农村孩子接触它、认识它,充分发掘农村的可利用资源,落实它,让孩子们也体验到素质教育,开放式教育,学会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
9.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 篇九
2018年9月13日,我参加了2018部编本语文教材网络培训会,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部编本教材解读和教学策略两方面进行了讲解。为期一天的学习,听了两位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听完课后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翻阅教材,认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学。现将我这次培训的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1.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不过听了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一点,让我在潜意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2.在本次培训中,主讲老师从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部编本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3.教材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4.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5.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10.有效教学,从研读教材开始 篇十
后课标时代的小学数学教材呈现形态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不一样: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这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重要载体. 但联系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确实没有很好地理解它.
案例1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忽视对知识本质的关注.
《百分数的认识》巩固练习:
师: 成语“十拿九稳”的意思谁能用百分率来表示?
生:“百分之九十” .
师: 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些能用百分率表示的成语, 让大家猜猜.
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出了一些成语, 在小组内讨论, 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且看问答情况.
生1:“ 百发百中”一一“ 百分之百的命中率”
生2:“ 百里挑一” 一一“百分之一的可能被选中”
生3:“九死一生” 一一“死的可能性为百分之九十, 活的可能性为百分之十”
生4:“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一一“工作时间占百分之六十, 休息时间占百分之四十. ”
师: 通过刚才的交流, 你有什么新发现? ( 生答:略)
其实这些成语只能表示一个大概的意思,确切地说是一个虚值, 用百分数来表示这些成语的意思是不严谨的. 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表面的新奇热闹,要真正做到实效和趣味相结合,就要关注数学的本质. 关于这一点,著名教育专家张奠宙先生深刻地指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案例2教师专业知识缺失,不能很好地领会教材意图.
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游戏公平》着实让许多老师为难. 教材中通过抛硬币让学生感受可能性. 用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形式呈现一句话:“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这个方法公平. ”有了这样的“引导”,老师组织学生操作,请一名学生抛10次,记下正反面情况. 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可能性相同”,老师要求四人小组的学生把抛的次数加起来,比较正反面次数. 如果还不够明显, 那再把全班学生所抛的次数加起来, 比较正反面次数. 有一位老师上课后难过地说:“我一直在努力地控制着, 但我还是失败了. ” 事实上,“可能性相同”, 只是一个概率理论问题, 不是依靠掷硬币验证出来的. 教材的目的也只是让学生体会虽然频率随实验次数的不同而变化,但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会稳定在1/2 .
从上几个案例,不难看出,深入研读教材对实施有效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更是决策教学手段的必要参考. 任何在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用意之前就进行“教学创新”的行为,都将事倍功半. 在后课标时代下,研读教材就更有必要性. 新教材的知识框架、编排体系、 呈现样式、 表达方式较老教材大不一样. 新增的一些统计与概率知识,着实需要老师们有更深的学科专业素养.
经常有老师会说:看看教材,我也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 怎么研读呢?
一、研读教材我们需要有准备
我们需要有《数学课程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查阅《课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总体要求,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编排的合理性. 我们需要有一整套教材,而不只是一本. 这样我们就可以查阅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各种呈现. 比如统计: 每一年段教材中都有编排,知识点要求都不一样. 教学本册的统计, 我们就需要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统计知识? 已经经历了哪些统计过程? 已经具备了哪些统计能力? ……通过教材分析,了解学情,比较正确地把握教材中知识教学的逻辑起点. 有时候,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也可以引起我们对本册教材的更深思考.
二、研读教材我们需要有专业提升
有几个提问很能说明问题:“为什么你能想得这么深? 我却不能. ”“为什么他能读懂教材,我却不能.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关. 在听课的过程中, 发现了有的老师在理解教材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较为肤浅. 如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角形高的认识 ”、“长方体长宽高的认识 ”、“分数意义的认识及表述”等,有些教师仅仅保留在小学数学教材所阐述的水平, 没有真正理解内容上阐述. 二是对一些新增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 例如统计与概率内容进入小学数学课程, 对于这些内容有的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教学时仅仅靠自己阅读小学数学教材,现买现卖,比较吃力. 三是对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缺乏了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过程,这些猜测往往没有以既有的数学事实为依据,得到的结论也不是数学上的“猜想”,与归纳的思想方法相距甚远.
三、研读教材需要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
教材是经过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审定的学术性著作,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尊重教材. 在操作过程中, 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整体阅读,理清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特别需要对新教材中作出重要调整或改变的部分内容作深入的研读,思考其目的与意义. 例如,新教材把计算教学融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但是我们在不少“问题解决”的课堂中发现,老师多是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而忽视了计算教学所应注意的种种问题.
四、研读教材,方法上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1.运用对比,找出知识间的衔接点和生长点,正确把握教学重点.
教材中很多知识领域的呈现都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 在研读教材时,我们需要通过对比,把握知识的衔接点和生长点,从而准确地驾驭教材、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以统计知识为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各年段教材都有安排(新版教材第一册出现在总复习).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每次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侧重点都不相同. 如: 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次出现“物体分类”,知道分类的标准,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二下时,第一次接触数据调查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以突出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衔接点). 而三下时,再次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 表格)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生长点). 教材提供的主题图的情景也发生了变化,一下是静态情景(数图形),二下是动态情景(调查). 有了诸如此类的对比思考,教学重点也自然显现了.
2.通过变式,丰富知识的多种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
教材往往因为版面因素,没有把教学知识的各种表现全都编排出来,在研读教材过程中,我们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或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为例,什么是长方体,教师可以通过变式,以突出长方体的本质属性(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对面相等 );在教学长 方体的高 时 ,加强对 “高 (纸箱高)、深(水池深)、长(木料长)、厚(书本厚)”的变式,丰富高的表现,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加强6个面,5个面,4个面的变式训练,同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加强“底面积乘以高”的变式呈现, 这些都很有必要的.
3.联系整合,让数学学习系统化,使学生学习更具理性.
数学知识相互间是有联系的. 如果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善于把握这种联系,给学生作适当的呈现或分析,那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极建构.
后课标时代,我们要想读懂教材,读好教材,仅仅读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师用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读更多的专业书,只有积累深厚了,才能使自己有宽广的视角去读出教材深广的内涵.
摘要: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自己先“潜心理教材”,课堂上才能“灵动而生发”.
11.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 篇十一
今年暑假有幸到泉州二实小参加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教法”的培训,感觉收获颇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共享。
一、教材的对比
(一)相同点:与五年级的教材相比,我觉得有几个共通点:一是仍然设立主题单元,每个单元仍然由主体课文和拓展阅读课文组成主要部分;二是每篇主体课文下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基本都设了两个思考题,以利于教师和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难点和重点。
(二)不同点:
1、每册由原来的十个单元改成了八个单元。
2、每个单元都设了一个综合活动,其中包括“导语——活动过程——单元小结”三部分内容。五年级的教材是通过“语文天地”来进行单元的综合练习,而六年级教材为了加强其整合性,则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体课文侧面新设了“小资料、我的视角、日积月累”三个栏目。其中“小资料”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是提供资料,对城区的孩子可不局限,但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整理资料。“我的视角”底下的留白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可以有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日积月累”看起来内容不多却很重要,里面的词语是一定要掌握的,但不是
只局限于当中的几个词,可由学生决定解决积累什么的问题,这个板块不是教师教的重点,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二、教学的要点
针对六年级的教材特点,陈铮老师也给我们指出了应全面落实《课标》第二学段的的各项学习目标,做到:
1.查漏、补缺:A要点B个人C其他教材
2.整合、实践:A单元B要点C过程
3.拓展、提高:A情感B积累C能力
三、希望达到的目标
1、积累达到并略超过<课标>要求的数量。如阅读和背诵的数量,但并非多多益善,不要加重师生的负担。
2、基本上能自主完成各单元、各项学习任务,能独立识字、学词、阅读、修改习作。
如:A独立识字,有效地预防错别字
B 词语“画——学——测——评”
3、能较快地写出内容较充实文字流畅的作文。
……
四、丁丁、冬冬的建议
1.整体把握每个单元
2.自主学习为主
3.抓好四个环节:
① 浏览,制订计划
② 学习主体课文
③ 综合活动
④习作
⑤ 单元小结
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建议
12.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 篇十二
10月11日我在学术报告厅聆听了余映潮教授为我们作的《教材研读与处理》的专题讲座。从这短短的半天培训中,我感触颇丰,也思考了许多。在教育这条路上,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我把这半天中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如下:
第一,关于教材研读,余老师给了我们四句金玉良言。他说:‚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课文研读是语文教师最基础最常用最必需的研究方法。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读薄。阅读教材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艺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教学中,我们就能看到他阅读教材的确是读得细、读得透、读得深。
第二,我可以看出余老师对于课文的看重,他反复说,课文中有那么多精美的东西,我们的教学不能忽视。以前,我们总认为一些课教不教无所谓,反正最终的考试也不考,尤其到初三复习阶段,更觉得课本无用。但看看余老师是怎么做的。《行路难》中他两次设计到‚课文联读‛的形式,讲警句,他让学生回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讲用典,他让学生回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还举实例用了《孙权劝学》中‚刮目相看‛的典故。这两个例子一举,学生立刻明白了,且印象深刻。再看作文课,所给出的范文多为小学或初中课本中的名篇名段,以课为例,对学生进行点拨。是啊,我们为什么要轻易的放弃那么多课文上的典范呢?要知道他们中的每一篇都是精美的,是经过筛选留下的经典,是我们教师教学的最佳材料。
第三,余老师的多角度思考的智慧与能力真的让人钦佩不已。总能让学生从文本中发掘出一颗颗知识的珍珠。而他教给学生捡拾珍珠的方法便是语言的品读。‚品读‛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是余老师读的目的。当然,‚读‛的方法不同,目的、作用便不相同。教学《短文两篇(说‘勤’)(事业篇)》时,余老师用的是有耐性的摘读。要求学生编制语言积累卡;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余老师用的是有深度的品读,要求学生品出门子的口才。教学《散步》时,余老师用的是有创见的研读,要求学生读出文中的深意。教学《中国石拱桥》时,余老师用的是有机智的巧读,要求学生学写一种说明片段。诸如此类。各类读法极富特色。还有串读、选读、类读、悟读、比读、联读、练读、演读、背读等等,教师运用灵活,课堂教学轻松自如。
‚大儒无声又自伟,本色无华气自雅‛,六十多岁的余老师是朴素的,但灼灼光华使他的魅力永恒。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大胆的探索,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扎实自己的基本功,勇于创新和开拓,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更加充满活力!
13.研读教材中避免概念误读的对策 篇十三
一、以谬代真———教师知识体系亟待完善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 因此任何概念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同一个概念,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呈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需要掌握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在小学阶段科学概念教学可以浅化, 但却不能不科学。
[概念误读]教科版五年级上册“运动和力”单元第1课《我们的小缆车》, 主要研究了拉力大小和小车运动状况变化的关系。在教师的引领下, 通过逐个增加垫圈的方式改变拉力大小, 观察小车运动的快慢, 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拉力越大, 小车速度越快;拉力越小, 小车速度越慢。
[理性剖析]物理特级教师徐承楠先生认为这样的结论界定细细斟酌起来漏洞百出, 对今后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首先, 我们知道实验刚开始加上去的一个、两个, 甚至多个垫圈时都有可能无法克服静摩擦力, 小车静止不动, 与上述结论自相矛盾。其次, 不难发现这个实验中与力对应的量应该是小车的“加速度”, 虽然这一概念在小学阶段不要求出现, 但教师心里应该明白。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们观察小车的运动特点是先慢后快, 越来越快。最后完全可以回避“速度”一词, 可将结论改成:小车启动后, 拉力越大, 小车运动变化越快;拉力越小, 小车运动变化越慢。若一定要出现“速度”这个概念, 倒不如将整个结论改成“小车启动后, 拉力越大, 平均速度越大;拉力越小, 平均速度越小”。
结论改动虽只是寥寥数字, 但对孩子们的概念建构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脑科学理论认为:在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前概念是被覆盖的, 而不是被抹掉的。毋庸讳言, 学生的前概念体系非常纷繁, 甚至是杂乱无章, 有正确的, 有错误的, 也有一知半解的。教学的行为可以被看做是帮助学生理顺个体凌乱的观念, 为其分类, 教师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把他们当前的观念与那些类似于科学家们的概念性的观念加以区别和整合,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同一概念有一个螺旋上升的建构过程, 小车实验结论改动的意义正在于此。
深入探讨, 教学中概念误读现象屡见不鲜, 尤其在宇宙、气象、岩石等知识板块, 教师们的知识积淀显得更加羸弱, 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因是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 而避免发生此类现象的方法便是“恶补”。
巧用身边资源, 让知识面变广。小学科学涵盖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三大知识领域, 具有学科知识浅显性、综合性、广博性等特点, 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必须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中间还有理化生”的全才。因此, 平时我们就要做个有心人, 有的放矢地从网络、书籍、电视、专家、同行等处汲取各种各样的“营养”, 让自己拥有过硬的知识储备。
抓住研读要点, 让知识点变深。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第一学历中师、大专毕业生占的比例较大, 很多涉及专业性强的知识, 教师很难把握一个度, 容易犯错。我们应在充分研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 直面困惑, 从问题入手去夯实自身的知识积淀。
二、以偏概全———教师科学精神仍需增强
“以偏概全”中的“偏”往往表现为一线教师只关注实验结论本身 (即他们眼中的科学概念) , 而忽视探究过程本身 (即所谓的“全”) 。我们求“全”, 是想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丰富的探究过程, 而科学概念自然而然地在这个探究过程中自主建构起来了, 引领这个探究过程的则是务实、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只可惜追求“知识、技能扎实”的传统教学习惯还存在着巨大的惯性, 教师往往习惯于用一种简单、机械的推导引领着学生的思维, 致使科学思想始终处于边缘, 造成概念教学中的“以偏概全”, 这深深影响着科学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概念误读]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是一堂非常经典的实验探究课, 组织孩子们亲历尺子振动能发声, 皮筋振动能发声, 音叉振动也能发声……所以, 从这些实验现象可得出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理性剖析]这样的探究过程似乎无懈可击。然而, 深入思考:三种、三十种乃至更多种物体振动能发声, 我们就能推导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无独有偶, 《人民教育》2002年第10期《一堂“失败”的好课》上刊登过一个类似案例:通过实验知道, 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酒精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水、酒精都是液体, 可以推出, 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 怎样处理这类问题呢?诸如在振动发声这个点上是否可以这样设计:先引领学生做多种物体振动能发声的实验, 再运用逆向思维做了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进一步验证。最后向学生阐述:“科学家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种声音, 它不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 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老师也一直在寻找, 也没有找到。所以现在我们只能认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希望同学们也去找一找, 看能否找到某种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如果你能找到, 那你就是科学家了。”这一番言语, 巧妙处理了这个科学结论, 还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课外探究的种子, 点燃了科学思维的火花。
解决“以偏概全”问题的对策必须从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入手, 要求教师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严密的探究方法, 形成严谨求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而且, 我们应知晓科学精神培养的艰巨性, 因为精神培养和知识习得有着本质区别, 精神培养需要长期感化体验, 而非靠记忆训练。
透过上述的典型案例和理性分析, 我们便有了直抵内心的诉求:除了要重视科学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外, 还应当非常重视教师科学思想的熏陶, 应基于各类教师培训有效建构和运用科学精神培养的课程模式, 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三、以升量石———教师解读能力还应提升
教材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它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若是教师文本解读意识淡薄, 文本解读视野狭窄, 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文本中深奥的道理, 会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中曲解文本、窄化文本、冷落文本等现象, 造成课程资源的流失、浪费。
[概念误读]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第5课《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中的箭头方向一直是个教学难点, 学生非常容易画反。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会纠缠于“谁被谁吃”和“谁吃谁”, 试图从这个角度给孩子们加深印象, 降低错误率。
[理性剖析]箭头的内涵意义实际上是能量流动的方向, 被吃关系只是表面呈现出来的信息, 五年级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接受“能量传递”一说。这样的概念修正内化对今后的中学学习很有意义。很凑巧的是近年曾有两次大型活动中上过此课, 笔者对执教者的“箭头”解读作了一个简单统计:2011年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展示活动中有两堂课, 一堂课中提到了箭头表示的是食物流动的方向, 另一堂还是局限于“谁吃谁”;浙江省2011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有3人执教本课, 2人关注了能量流动, 1人没有。高手竞课尚且如此不容乐观, 何况我们普通的一线教学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案例中要求教师能围绕大概念 (Big Ideas) (也称之为核心概念) 组织科学教学, 不仅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掌握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这将有助于推理模型和发展推理能力的建立。2009年10月, 国际科学院联盟 (IAP) 科学教育项目组总结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成果, 以探究式科学教育为基础撰写出版《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一书, 提出并详细地分析了科学教育的10个原则和14个大概念, 给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以明确启示———科学教育不是传授给孩子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 而是慎重选择一些重要的科学观念, 用恰当的、生动的教育方法, 帮助孩子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 初步形成科学态度, 掌握科学方法, 了解科学精神, 构建一个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因此, 教学时我们应高屋建瓴, 剑指大概念, 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纵向、横向理解, 进一步有效促进孩子们认知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思维的形成。
相关研究还认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 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促进思维发展意义重大。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符合人的认知发展的特点, 是有效认识世界的途径。从知识结构层面分析, 大概念处在“金字塔”的上位, 具有统领的作用, 容易产生广泛的知识、能力迁移。运用这种方式组织教学, 可以让学生有效地组织和记忆知识, 有助于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
14.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四
在大容量的信息获得中,我个人感觉经历了一个由醍醐灌顶到磨合内化的过程。不敢说已经接受了专家名师们的倾心授予,只能说从中有了一些与个人教学经验相结合的感悟。现就活动的第二板块,由来自南京三中赵富良老师的示范课及教材使用建议中衍生出的关于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来谈一谈自己的心得感悟。
赵老师提倡语文教学还是要回归到“阅读”本身。赵老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在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本钱就是自己的阅读积累、阅读经验和阅读功底。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悟,因为自己本科学习的专业不是中文,而研究生的学习则侧重语言学、语体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文学、文化尤其是古汉语的专业知识成为了我学习中的断层,这一致命的弱点在从事语文教学以后,暴露的比较明显。可以说,这些方面的知识都是从我工作以后自己不断的读书学习中渐渐弥补起来的。所幸通过研究生论文的撰写和工作以后不断的读书学习,阅读方法的积累是有一定功底的,这也给我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些理论支撑。尽管现在在实践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但阅读和学习势必成为我终身的习惯,这与能不能教好书没有功利性的关联。
赵老师还提出,语文老师不仅要自己阅读,还要教会学生阅读,这就是“阅读教学”。“真阅读”应当四贴住文本,着眼字词句篇。引导学生思考内容,体会情感,学习方法。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活动一定要立足文本,以引领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前提。活动设计一定要关注自己教学的“这一篇”文本,去发现每一个“这一篇”独特的价值。
纵观之前“热闹”的语文课上所设计的一些语文活动存在的问题:文本缺失下的卡拉ok;对话解读下的热闹苍白;爱心泛滥下的本末倒置……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早已为了“吸睛”——引起学生的兴致,吸引听众的关注,而放弃了语文学习本身对语言文字的实践要求,跑入了和其他学科所谓“融合”的不专业道路上去,这对于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没有切实作用的。
反思我自己前几年的教学中关于活动设计也多少存在这些问题。关于苏教版语文本教材中几个专题的学习,我也设计过相应的语文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分为几个维度,给班级里的几个学习小组分别安排任务,然后在课堂上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有些是ppt形式,有些是调查报告,有些是照片配以文字……对于这些学习成果其实属于纯语文的东西并不多,但是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并没有做出规范的要求和指导,后续也没有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修改和完善,现在想来,其结果就是学生对于信息筛选,资料甄别,创造写作,文本展示这些语文能力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训练和提高。相比较赵老师对于“文学部落”语文活动的设计:紧紧相扣的环节,落实到位的指导,合作交流的反馈,其效果真是感觉相差甚远。
单篇的教学课文,要根据本篇文章的特点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设计个性化的语文活动。例如,文言短篇《咏雪》,赵老师的建议是为课文内容设置情景,把它当做一个小故事来读:“生动地说”或“有趣的读”,在文本阅读中去品味人物的心理甚至性格特点;在语言形式、标点符号的信息中对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感觉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还会学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提升自己的文本解析能力。
除了单篇课文教学中的语文活动设计,另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赵老师介绍的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活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写作教学中的活动设计……这些活动无不令我感觉耳目一新,脑洞大开,同时细细品味,又发现这些活动的设计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可以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生命,体验情感,并把这一切用心,用笔记录下来,构成自己的生活轨迹。于是学生就能领会到阅读和写作是生活中的“必须能力”。写作其实也并不难,可以是自己真实的心理轨迹和情感体验。阅读体验点燃写作欲望,写作欲望满足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又再次考察阅读体验……在这样的循环推进中,个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会得以质的飞跃。
15.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 篇十五
模块专题章节目录是该专题最简要、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 它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可以理清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理解。怎样熟记目录呢?一是了解目录的编排特点;二是反复接触, 即复习课文内容之前都要看一遍目录;三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顺序调整目录, 以适应自己的思维习惯;四是以课名为基础, 回忆相关知识, 加深对课名的“印象”, 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就可以从课名入手, 回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统治者的农业政策等知识。
2. 细读课文, 充分发挥课文每一部分的作用
每一课主要包括:导言、正文、历史纵横、图片及说明、学思之窗与思考、本课要旨、探究学习总结等部分。复习时不能把正文内容看看就了事;更不可不愿意花时间静心看书而只热衷于做题。复习的目的是夯实主干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 因此细心看书是十分必要的。
(1) 导言。导言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求知欲。一般而言, 导言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的特点。复习时要力求从导言中挖掘知识, 以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
(2) 正文。正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需重点掌握, 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看书、理解的基础上, 自己构建知识结构 (知识表) ;二是理解课文中的观点, 如必修二第五专题正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 看到这一点时就要从雏形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雏形开始出现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只是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等方面思考, 进而理解观点;三是对正文中提到的知识要“追根”, 力求把知识弄清楚, 充实自己的知识。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 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 而应该纵横联系, 前后贯通, 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加以整理归纳, 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点、线、面相结合, 构建“网状”知识体系。如人民版必修三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正文内容, 探讨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为中心, 梳理本专题的核心主干知识, 既看到了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 又看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 每一次的思想裂变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 图片和历史纵横。“图片”和“历史纵横”从内容来看属于历史材料, 其作用在于印证某个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复习时, 要看 (读) 懂图片和历史纵横的材料, 弄清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或现象;另外, 可以据此设计问题, 以提升自己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思考的能力。如:1845年, 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棉、洋布, “其质既美, 其价复廉,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 十室而九”。因此,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此段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的商品输入, 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可以据此设计以下问题: (1) 1845年, 洋货“充积于厦口”的原因有哪些? (2) 洋货“充积于厦口”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就进一步发挥了此段材料的作用。
(4) 学思之窗与思考。“学思之窗与思考”一般由一则材料和相应的思考题组成, 其材料大多是对教材内容拓展或印证课文中的观点与现象, 其问题一般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对“学思之窗与思考”的材料要认真阅读, 要认真思考题目并用规范的语言与格式进行表达。用好“学思之窗与思考”, 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 而且可以培养自己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 本课要旨。“本课要旨”是对本课知识的高度概括, 基本上为历史结论。一方面可以“本课要旨”为“终点”, 回顾相关知识;另一方面, 要理解“本课要旨”的几点结论。可以说, 记牢了“本课要旨”, 对本课的知识也就掌握了一半。
(6) 探究学习总结。“探究学习总结”实际上是针对本课主要内容设计的思考题, 学生可以借助这些问题检查自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不管以前是否做过, 在第一轮复习时, 最好想一想、做一做。
总之, 对课文内容, 一方面要耐心地、细心地, 从前到后、从上往下地阅读;另一方面, 要用心、用脑, 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并能够生成新的知识和认识。
3. 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因为教材提供的知识有限, 提供的历史材料更有限, 这意味着高考不能只复习教材。作为文科学生, 要养成阅读史学著作、上网查资料、探究问题的习惯;要关注时事, 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对教材中提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经常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现象多几分追根溯源的劲头, 那么, 当你做高考题时, 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 就不会觉得脱离或超越了教材。
4. 注意“古今贯通”, 适当地将必修1、必修2、必修3相联系,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教材根据主题把历史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 这样一种编排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 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实际上,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交错发生, 相互影响。因此, 复习时要尽量解决某些知识被分割的现象, 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如复习必修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要下意识地联想到必修一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必修三中的“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并能够弄清这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 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 发现历史的轨迹及其发展趋势, 从诸多现象中抽取最具时代性的特征。
5. 巩固教材知识, 注重做题的过程
(1) 做题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做题能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 还能发散思维, 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做题不能盲目, 方法和质量至关重要。做题是复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法, 做题不只是为了检查知识掌握的程度, 而是为了逐步积累审题的方法、逐步形成规范表达的习惯、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2) 解题后要总结。解题后进行总结是提高做题效率最重要的环节。总结的内容主要有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
(3) 做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 二是教训。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错的题目积累成集, 并且经常翻阅复习, 就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 历史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 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领域多, 学生在学习如此繁多的内容时, 既不能盲目地看书, 也不能一味地做题。应该以高考题为导向, 用心看书, 有选择地做题, 不以记忆知识为主要目的, 而以理解知识、提升能力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庞国斌, 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小学语文教材研读心得】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07-10
小学新教材语文古诗诵读篇目07-13
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夜》教材教案08-2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0-19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简析07-30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全部日积月累10-03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上教材分析及单元备课09-30
新化乡小学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总结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