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8篇)
1.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 篇一
《孔雀东南飞》复习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一、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二、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今义:卧具。)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指媒人。今义:书信,信件。)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
1.适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
2.谢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
3.令①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美好)
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
4.举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
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5.为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
6.相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1
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互相,副词)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
②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
③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④会不相从许(同上,你)⑤还必相迎取(同上,你)
⑥久久莫相忘(同上,我)⑦好自相扶将(同上,她)
⑧嬉戏莫相忘(同上,我)⑨誓不相搁卿(同上,你,与“卿”复指)⑩誓天不相负(同上,你)⑾登即相许和(同上,他)
⒀蹑履相逢迎(同上,他)⒁怅然遥相望(同上,他)
7.自
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④葳蕤自生光(连词“而”)
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动词)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⑦好自相扶将(与他词合成词组)
⑧不图子自归/自誓不嫁/举动自专由/进止敢自专/哪得自任专(自己)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
8.见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
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
9.且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10.何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11.若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12.区区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
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
一、诚挚)
13.遣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14.意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
15.迎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
16.结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
17.会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
18.故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
19.望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
20.幸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
21.复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
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
24.作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
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
29.因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
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
5.明日来迎汝(第二天)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
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
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9.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10.头上玳瑁光(光,发光)
11.仕宦于台阁(仕,任官)
(三)动词作名词
12.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
(四)形容词作动词
13.千万不复全(全,保全)
(五)使动用法
14.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15.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
16.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
(六)意动用法
17.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
五、偏义复词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偏指“姥”,婆婆)
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哥哥)
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指“母”,母亲;“弟兄”偏指“兄”,哥哥)
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辛苦(“作息”偏指“作”,工作)
5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牛马”偏指“马”)
六、特殊句式
1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
3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
4渠会永无缘(宾语前置)
5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
6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动句)
7今日被驱谴/仍更被驱遣/同是被逼迫(被动句)
8蒲苇纫如丝(状语后置)
9性情暴如雷(状语后置)
七、互文见义
1.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八、检测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公姥(mŭ)伶俜(pīng)腰襦(rú)葳蕤(wēiruí)
B.聘(pìn礼)磐(pán)石晻晻(yăn)拊(fŭ)掌
C.否(pĭ)泰赍(jī)钱 踯躅(zhízhú)冥冥(míng)
D.摧藏(zàng)仕宦(huàn)遗(yí)施窈窕(yǎotiǎo)答案:D(遗施wâi)
2、下列“相”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D、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答案:A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其他是代词。
3、下列加线的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B.可怜体无比
C.处分适兄意D.千万不复全
答案:A(B项的“可怜”在句中的意思是“可爱”,而今义为“同情别人”C项的“处分”句中的意思是“安排、处理”,而今义是“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D项的“千万”在句中的意思是“无论如何”,而今义是“再三叮嘱”。)
4、对下列句子中词的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莫令(让)事不举②便言多令(美好)才
B.①故(故意)作不良计②大人故(特地)嫌迟
C.①幸(幸亏)可广问讯②幸(希望)复得此妇
D.①徒留无所施(用处)②留待作遗施(施舍)
答案:(B项“故嫌迟”,仍然;C项“幸复”,幸而;D项“遗施”,赠送)。
5、文学常识填空
《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中突出地运用了夸张和渲染手法的有两处,一处是在兰芝离开焦家时,着意写装束和仪容,它的作用是 表现刘兰芝的自尊、镇定和外柔内刚;一处是在刘兄逼婚后,着力写迎娶的排场,这是为了 表现兰芝的身价,反衬她的悲惨命运,加深悲剧气氛。
2.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 篇二
一、知识归纳若干方式
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虽然教材内容具有条理化与系统化特点,但由于课堂学习内容的局限性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片段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把握却属于一种零碎的元认知模式,或者说对课程知识与方法还未形成条理化与系统化的认知结构,而条理化与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又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知识归纳就是梳理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辨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同时对知识与方法的把握达到要点化、条理化、系统化并简明化,建立便于贮存与提取的信息编码形式,进而提升知识与方法的运用能力[1]. 对于知识归纳方式 ,依据数学课程知识特点,一般为下面几种方式.
1. 枝干结构式
枝干结构式,就是依据课程知识的形成与结构来梳理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采用树木枝干的形式来表示这种层级关系. 使学生站在知识结构的层面来认识课程内容, 从而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达到条理化与系统化. “枝干结构式”的方式一般用于章节归纳或模块归纳. 如《简易方程》章节,依据教材内容结构,它可以梳理为如下“枝干结构”形式:
上面“枝干结构”中,箭头连接表示知识间的层级关系,箭头方向则表示知识与方法的形成过程,如果学生能明确并梳理成这种知识结构,那么他对简易方程模块知识内涵与解方程的方法则有着本质性的把握.
2. 表格要点式
表格要点式,就是将那些相近或相反概念知识或技能方法,采用表格并比较要点内涵的形式来辨析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以突破把握中的难点或澄清理解中的混淆点,而这些难点与混淆点正是知识运用的关键点. 如《分数》模块,对于“真分数”与“假分数”等相近概念、“通分”与“约分”等相反运算方法的技能知识,就可以采用如下“表格要点式”方法来归纳:
毋庸置疑,如果学生能按照上面表格内容对《分数》模块中相近或相反概念与方法知识进行对比辨析归纳,那么这种学习就属于融会贯通性的高效学习.
3. 图文注释式
图形之间联系:正方形是长方形特例,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的变形, 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是平切三角形顶角部分所剩的图形.任意多边形都可以分解为这几种图形的组合.
图文注释式的归纳方式,其特点为内容直观,要点简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的小学生,表象思维是其突出的思维特征,因此图文注释式的归纳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 尤其是通过梳理图形之间的联系的归纳过程, 它有利于促进领悟各类图形面积计算的研究思路并能较好地掌握各类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 代数示例式
代数形式, 即用字母和运算符号来描述事物的数量关系,它是数学学科的特有语言,内容简明,形式简洁,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便捷的思维方式. 代数示例式, 就是指用代数形式来表示概念与规律, 同时提供相应的具体样例. 小学生在高年级才接触代数, 数学形式逻辑思维仅处在起步阶段,具体形象的表象思维仍为他们的主要思维特征. 因此,知识归纳中配置样例可以促进学生对概念与规律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代数示例式的归纳方法适用于代数类课题内容或模块内容.
二、知识归纳学法指导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小结,教师要从学生的学力实际出发. 中年级以下的小学生,他们不会分析教材,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基础. 高年级学生, 他们已具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知识与方法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基本具备了知识归纳的学力基础. 因此, 知识归纳的学习活动应安排在高年级学段开展,其能力与习惯培养的发展过程为:先重在教师引导,逐步过渡由学生自主归纳.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归纳课程知识,其过程方式如下.
1. 填充引导式
高年级学生,既不具备自主归纳知识的能力,也没有形成知识归纳小结的习惯,因此,起始阶段,还需教师进行有效引导. 填充引导式, 就是指教师按某种归纳方式来设计内容要点,由学生填写具体内容. 如对“比”与“分数”内涵的辨析,教师就可以设计“表格要点式”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辨析归纳:
图文注释式,就是采用图文结合描述的方法对课程知识进行归纳,它适用于几何类课题知识或几何类章节模块的知识归纳. 如《多边形的面积》章节,就其中知识要点则可以归纳为下面图文形式:
在平时课题学习中,一般学生都不会将“比”与“分数”来对比辨析,然而教师提供这样“表格”形式,学生学习任务清楚,思维方向明确,通过“表示的意义”的比较可以促进学生认识两者在表征事物方面的本质区别,而通过后面两个栏目的比较又可以促进学生认识两者在运算方面的方法联系. 可见,这种辨析归纳,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化.
2. 问题启发式
问题启发式,它指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与方法的归纳. “填充引导式”的归纳,它除了能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知识与方法外,还具有使学生领悟知识归纳的手段与方法. 当学生基本领悟了知识归纳方式后,教师就可以依据课程知识与内容结构来提出含有启发性的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归纳.
3. 完全自主式
随着“填充引导式”与“问题启发式”归纳活动的开展,学生已建立了知识归纳的学习意识, 归纳小结能力也有所发展,对归纳方法也有着全面且较为熟悉的把握. 同时,当学生对教材知识与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后,教学中就可以要求学生开展自主归纳活动.
课题知识归纳一般安排在课堂进行,而对章节或模块知识的归纳,视容量或难度而定,容量小且难度低的可以作为课堂活动,对于容量大或难度大的知识归纳,最好放在课外.因为“完全自主式”归纳是一项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它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人们常说的“慢工出细活”,就是这个道理.
学会对课程知识的归纳小结,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要求“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或“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要方面. 当然,知识归纳还有其他方式,学法指导也可以另辟蹊径.
摘要:知识归纳就是梳理知识之间的层级关系,辨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同时对知识与方法的把握达到要点化、条理化、系统化并简明化,建立便于贮存与提取的信息编码形式.知识归纳方式分枝干结构式、表格要点式、图文注释式与代数示例式.课程知识归纳引导分填充引导式、问题启发式与完全自主式.对课程知识的自主归纳,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新课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或“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课程理念要求.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点归纳 篇三
1.实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正常人的红细胞是圆饼状,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的镰刀状。这样的红细胞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症,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由于正常基因发生突变后形成致病基因而导致的遗传病。正常人的血红蛋白是由四条多肽链共574个氨基酸构成的,检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发现,有一条多肽链上的某一位置应是谷氨酸(正常人),而被缬氨酸代替了,这种改变最终导致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生。
2.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四种:(1)碱基置换突变:即一对碱基置换造成的,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移码突变:即某位点增添或缺失1—2对碱基造成的;(3)缺失突变:即基因内部缺失某个DNA小片段造成的;(4)插入突变:即基因内部增添了1—n个脱氧核苷酸对导致的。例如: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无荚膜菌活化插入一小段有荚膜菌的DNA,突变形成了有荚膜菌。
例1 若生物体的DNA分子增加或减少一个碱基,这种变化是( )。
A.细菌转化 B.基因的自由组合
C.基因突变 D.等位基因分离
解析
基因突变的方式至少有两大类,一类是碱基的替换,一类是碱基对数目的改变。
答案 C
二、基因突变的结果与特点
1.突变结果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由A→a,叫隐性突变,由a→A,叫显性突变,通常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存在,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
(2)随机发生,它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3)突变频率低。
(4)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5)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发生突变,形成一个以上等位基因。
3.基因突变的意义
对生物来说,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但有些基因突变,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还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基因突变尽管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在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但却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例2 某二倍体植物的抗逆特性由4个基因A、a1、a2、a3控制,且它们的抗逆作用A>a1>a2>a3,请据所学遗传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a1、a2、a3的根本来源是___,该现象说明变异具有___的特点。遗传时A与a1、a2、a3之间遵循___定律。
(2)为探究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某实验小组将两纯合子a1a1、a2a2杂交,子二代共有__种基因型。若表现型有__种,则表明这两个基因之间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若表现型有__种,则表明这两个基因之间无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3)经实验验证,A有显性作用,a1、a2、a3之间没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且基因的作用有累加效应(如个体a1a2的抗逆性由两个基因作用的累加共同决定),则该植物共有__种抗逆类型。
(4)研究得知该植物的抗逆性和细胞内的水杨酸、多胺、脱落酸等物质有关,请据所学知识推测基因控制该植物抗逆性的机理:_____。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遗传知识和逻辑分析能力。等位基因的来源是基因突变,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多方向性)。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1a1、a2a2杂交,子二代共有a1a1、ala2、a2a2i种基因型,若a1a2单独表现一种性状,说明两基因之间没有显隐性关系,若a1a2表现型和a1a1或a2a2中的一种相同,则说明两种基因之间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若a1、a2、a3之间没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则该植物的抗逆类型有AA、Aax、a1a1、a2a2、a3a3、a1a2、ata3、a2a3;水杨酸、多胺和脱落酸都不是蛋白质,不会由基因直接决定形成,根据基因对性状控制的两种方式,可以推测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这些物质的生成,进而控制抗逆性状。
答案(1)基因突变 不定向性 分离 (2)3 2 3 (3)8 (4)基因通过控制有关酶的合成,间接控制这些物质的产生,从而控制抗逆性状。
三、基因重组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无性生殖不能产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只是后代中生物个休的基因型改变,生物个体的基冈本身的结构并没有改变。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告诉我们,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化基因也自由组合。这样,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就可能具有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从而使子代性状发生改变。另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举例来说,人的同卵双胞胎,由于基因组成的相同,性状十分相像。除此之外,没有两个同胞兄弟或同胞姐妹在遗传上完全相同。
2.意义
通常的解释是,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这是因为,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可能有一些子代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所以说,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比较
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由基因的自由组合产生的基因重组,二是由基因的互换产生的基因重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突变产生的是新基因。基因突变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生殖细胞,突变基因有可能通过受精作用而传给下一代,如果发生在体细胞,则只影响当代,不向下一代传递。
nlc202309031020
(2)基冈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
基因突变虽然是多数有害,少数有利,但由于它能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性状,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大量的变异材料。它与基冈重组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因重组仅仅是基因型的改变,而基因突变是基因发生了改变,一个基因变成了新的等位基因,所以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
例3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不同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问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解析Aa个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间自由组合而形成的;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属于基因突变;同卵双生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性状差异主要是外界环境引起的。
答案 C
例4 下列不属于人工诱变的实例的是( )。
A.一定剂量的γ射线引起变异得到新品种
B.用一定剂量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株获得高产菌株
C.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
D.激光照射植物或动物引起突变得到新品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理解。人工诱变是指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的方法,而供选答案中的γ射线、X射线、激光都是人工诱变使用的手段之一,所以,A、B、D三项都是人工诱变的实例,只有C项属于自然突变。
答案 C
练习
1.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部是白色的,这种性状的改变属于(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自然突变 D.人工诱变
解析 细菌进行无性生殖,在生殖过程不进行减数分裂。因而细菌的变异不可能是由于基因重组而引起。染色体引起的生物变异,它可以改变生物个体的基冈含量、基因的相互关系,但不会产生新的基因,进而不表现出全新的性状,而且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基因内部的碱基种类、数量和排列次序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基因,控制合成新的蛋白质,表现出新的性状。
答案 D
2.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 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 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 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以看出( )。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
C.环境的改变可引起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甘蓝在生殖过程中无基因重组发生
解析 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仅仅由环境的变化引起,没有涉及遗传物质的变异不能遗传。同一品种的甘蓝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若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其表现出来的性状是一样的。同一品种的甘蓝在北京和拉萨两地的低产和高产,是两地环境因素不同造成的,而非遗传物质改变引起。而任何生物只要有遗传性,它一定具有变异性,变异可发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性生殖中。
答案 B
3.蕃茄中红果(H)对黄果(h)显性,将红果蕃茄的花粉授到黄果蕃茄的雌蕊柱头上,结了一个半边红色半边黄色的果实。产生这一果实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最终发育成该果实的那个花芽中某些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提供花粉的花药组织中某个花粉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提供花粉的红果蕃茄是杂合子(Hh)
D.接受花粉的黄果蕃茄是杂合子(Hh)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题意可知该果实出现半边红色半边黄色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发生基因突变的如果是黄果番茄的整个雌蕊或提供花粉的红果番茄的花药组织中某个花粉母细胞,那么就应该是全部红色或全部黄色。所以最可能是最终发育成果实的那个花芽中某些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 A
4.一株世代都是开红花的植物,在一次突然性冰冻后,有一个枝条上出现了一朵白花,白花授粉后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都开白花。试分析该白花是来自于___,其原因是____,使发育成该花芽的细胞在_____发生差错,从而使_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基因突变的理解。根据题意,该白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且是由于外界条件剧烈变化引起的,故它应属于基因突变(自然突变)。再根据基因突变的原因可知,该自然突变是南于外界条件剧烈变化,使细胞分裂在DNA分子复制时发生了差错,导致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答案 基因突变 外界条件剧烈变化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 基因
4.八下政治知识点归纳 篇四
一、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
*
二、我国现阶段人民范围: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
三、什么是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四、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五、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1)政治法律上: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的概念;
(2)范围: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六、我国的权利保障体系: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系。
八、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第二课
一、权利与义务有什么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二、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时必须要履行义务:
1.权利与义务互相依存、不可分离,履行义务是享受权利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3.自觉履行这些义务,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
*
三、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等等。
五、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意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广大的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既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六、如何忠实履行义务:
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三课
一、人身权利的重要性内容:人身权利是我们最基本最主要的人身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二、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重要性,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权,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三、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首要的人身权利;
2.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四、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五、怎样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1.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 2.在患病时及时医治;
3.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4.使自己处于安全环境,免受他人侵害; 5.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第四课
一、什么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什么内容:
1.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种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三、良好的名誉对个人的作用: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四、什么是公民的名誉权:
1.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名誉权主要体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五、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六、什么是肖像: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现象再现。
七、什么是公民的肖像权: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的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八、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2.恶意毁坏、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 3.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
*
九、什么是姓名:姓名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十、什么是姓名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十一、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行为: 1.。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2.盗用、冒用他人姓名。
补充:如何维护肖像权: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以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第五课
一、什么是隐私,包括哪些内容: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
*
二、隐私有什么重要性:拥有隐私这样才能自由的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三、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四、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何重要性:隐私权维护了个人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五、隐私权的内容:
1.私人生活的安宁权,2.个人信息保密权,3.私人通信秘密权,4.个人隐私支配权
六、如何尊重和维护隐私权:(a)尊重:
(1)要树立隐私意识;
(2)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b)维护:
(1)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失赔偿;(2)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第六课
*
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指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的重要作用:(a)个人:
1.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2.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
3.使人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享受现代文明;(b)国家:
1.提高劳动者素质; 2.提高国家文明程度;
3.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社会进步。
三、什么是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四、什么是义务教育,它有何特征:
1.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2.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五、如何采取各种合法的方式维护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三项内容: 1.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2.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最主要有三项: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3.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第七课
一、什么是公民的合法财产: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三、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1.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2.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既有重要意义。*
四、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方式:
1.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了重要武器; 2.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五、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护:(a)1.确认财产所有权归属; 2.请求返还原物; 3.要求赔偿损失。
(b)1.行政违法,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给予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
六、什么是遗产、遗产具体的条件: 1.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叫做遗产;
2.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
七、什么是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成为被继承人,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继承权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八、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的顺序:
1.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2.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九、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1.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2.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3.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
十一、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怎样做:
1.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2.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领先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
十二、什么是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十三、什么是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十四、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观点)
十五、如何保护智力成果权:
1.当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第八课
一、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要求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二、什么是消费,消费者:消费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消费,也包括满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费。当我们购买商品或享用服务时,我们便成了消费者。
三、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哪些重要性: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四、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1.消费者应享有安全权,人身、财产安全,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条件; 2.消费者应享有知情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3.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4.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 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 等九项权利。
五、消费者要履行相应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
六、如何练就一双“慧眼”:
1.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
3.充分运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七、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怎样做:
1.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我们则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消费者要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途径是: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部门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补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地位:经营者出有利地位,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不利的地位。
第九课
*
一、什么是公平:人们心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二、公平有何重要性:
1.公平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否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久治安;
2.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三、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a)1.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2.我们应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3.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
4.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b)1.承担自己应该做的,绝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
第十课
一、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并举例: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平的对待他人和自己。
二、正义有何重要性:
1.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 2.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3.正义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
三、为什么正义需要正义的制度来保证: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利益而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每个人既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又要受到制度和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制度和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四、如何自觉维护正义:1.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2.做有正义感的人。补充: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1.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2.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5.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篇五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 ②现象←→本质 ③原因←→ 结果④慨括←→具体 ⑤部分←→整体 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 ②搭配不当 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④前后矛盾 ⑤语序不当 ⑥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 ②表语言断续 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维跳跃 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 ②转折复句 ③条件复句 ④递进复句 ⑤选择复句 ⑥因果复句 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概要表列
一、词类
(一)词类:汉语实词
词类 意 义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福楼拜 家的星期天出门向东。(1)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搭配。例1:他亲切的话语时刻浮现在眼前。(名与动搭配错误)例2:它坚硬的目光变得柔和了。(形容词与名词搭配错误)(2)不要误用词类。例3:这是对他最大的讽刺和耻辱。(名词误用为动词。“耻辱”改为“侮辱”)例4:现在,世界流行着许多发达肌肉的锻炼法。(形容词误用为动词。“发达肌肉”改为“使肌肉发达”)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判断等意义的词。斑羚飞渡上前出了桥敬畏自然。
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意义的词。他是高而瘦的老人,我对他很尊敬。
数词 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我第一次约了十多个同学到家玩。(1)数词、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2)数量词可以重叠。(3)要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①增加用倍数或百分数。例5:从3增加到 6:“增加了100%”、“增加了一培”、“增加到两倍”。②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减少到”。例7:从20减至5:“减少了75%”、“减少了四分之三”、“减少到25%”、“减少到四分之一”。当代词代替某类词的时候,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例8: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例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
量词 表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一个黑的长胡子的人。和一群赤膊的人打架。钟敲了十二下。
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那些环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二)词类:汉语虚词
词类 作 用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副词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父亲因为忙,本已说好不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介词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从天安门往里走。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对于上面的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注意介词“对”、“对于”、“把”与后面对象的搭配。例:书法艺术,对我真是一窍不通。(是“书法艺术对我”,把“对”的对象搞错了)
连词 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出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助词 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荷塘,有些飒飒风响。为什么呀? 注意“的”的正确使用。她是本届奥运会上的我国的运动员的第一个摘取金牌的人。(句中“的”过多,可以删去前三个)
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呀,他什么时候……“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拟声词 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三)词的意义:单义与多义,同义与反义
词的意义 特 点 辨析要点及示例
单义与多义 单义词 仅一个意义的词。罗布泊(专有名称)元素(科技术语)
多义词 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 深:①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基本义)②颜色重:深红③久,时间长:深更半夜④程度高:深谋远虑
同义与反义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使用时注意辨析细微差别:词义的轻重:注视、凝视(轻——重)范围的大小:战役、战斗(大——小)搭配的习惯:坚定(立场、方向、信仰)坚决(性格、意志、态度)情感的褒贬:聪明、狡猾(褒——贬)
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相反:对——错 真——假相对:黑——白 大——小多义词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老(幼 少 小 嫩 新)褒义、中性与贬义 褒义词 带有赞美、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词的褒贬色彩有常用现象:① 以反义词表达感情色彩:高尚——卑劣 谦逊——傲慢② 同义却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赞扬——吹捧 领袖——头目③ 成语表达感情色彩独断专行——集思广益 敷衍塞责——全心全意
贬义词 带贬斥、轻蔑、鄙视、否定等感情色彩。
中性词 不带褒贬色彩,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
注: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八年级上册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二、短语与单句
(一)短语
短语结构类型 短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特点 示例 注意要点 示例 分析
主谓 由表示被陈述与被陈述关系的词组成:(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大雁归来生性执拗露珠晶莹 1.配合得当:(1)合乎事理。(2)合乎语言习惯。2.使用简明。3.并列恰当。例1:质量增加(主语、谓语与动词搭配不当,可说为“质量提高“或”数量增加“)例2:发现困难(动词、宾语配合不当,可说为“发现目标”或“克服困难”例3:一支动听的歌声(修饰语不符合所修饰对象特点,数量词“一支”不能修饰没有数量限制的“歌声”)例4:非常笔直的路(偏正短语修饰语堆砌累赘,“笔直”本身已包含了“非常”的程度)例5:台灯和照明器材(“照明器材”已包涵“台灯”,要注意并列的内容是否恰当)例6: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应该是“征求”后才“接受”,并列动词的位置互调就合理了)
偏正 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偏)定语+名词(正)(偏)状语+动词(正)我的母亲璀璨的珍珠协调工作无言以对非常幽雅
动宾 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成分组成,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动词+宾语(谁、什么)绽开笑脸启迪心扉敬畏自然
后补 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动词+补充形容词 打量一番热极了
并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联合。报纸杂志改革开放观察研究荒唐滑稽
注:理解①能识别具体语境中的短语类型。②能正确认识什么是句子成分。
应用①能应用短语正确造句。②能辨别并纠正一些常见的句子语病。
(二)句子成分与句子使用
名称 句子成分 句子使用
说明及符号 举 例 注意要点 病句示例
主语= 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1.成分搭配要合理。2.句子结构要完整。3.语序要合理。例1:在将要惜别的一刻,三年来同学们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在我的耳边回响。(主语“愉快笑容”与谓语“回响”搭配错误)例2:他的考试已经被录取了。(应该是他“被录取”,主谓搭配不当)例3:发稿后,赠送样本和稿酬。(“稿酬”不是“赠送”的,动宾搭配不当)例4:我国的石拱桥有持久的历史。(应该是悠久的历史,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5:为国捐躯的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主语是“人”,宾语却是“表现”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例6:听了杨利伟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能做主语的“他”放到了“使”后面,使句子缺主语)例7:中国人民正努力为奔小康。(“努力”干什么,没有说完,缺谓语)例8: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走”什么,没有说完,缺宾语)例9: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修饰语之间语序不当)例10: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知识,为她的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修饰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
谓语— 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 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时间、工具等
定语()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所属、性质、数量等。
补语<> 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时间、处所、数量、时间等。我惊恐<到了极点>
状语 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
注: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单句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掌握句子成分及句子主干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局面表达和修改病句。
(三)句子的用途
句子名称 表达特征 示 例
陈述句 陈述事情,用陈述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句号。1.肯定的陈述:以“是”字句或一般肯定句式表示。2.否定的陈述:以“不”、“没”、“没有”表示否定语气。例1:他是鲁迅。例2:他不是医生。
疑问句 向别人提出问题,用疑问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1.用“谁”“什么”“哪里”“怎样”“多少”“为什么”提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回答。2.只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加上疑问语调,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肯定或否定回答。3.并列提出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回答。4.以肯定否定相叠方式提问,要求作肯定或否定回答。例3:你上哪去?例4:这是他的吗?例5:你吃还是不吃?例6:你见没见过他?
祈使句 要求别人做或不做的句子。用祈使语调,书面表达上,语气强烈用叹号,语气较缓用句号。有表示要求和禁止两类。例7:你出去!(要求类,表命令)例8:不准说话!(禁止类)
感叹句 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用感叹语调,在书面用感叹号。例9:啊!多乖的孩子!例10:我进步了!
三、复句
(一)复句
名称 常用关联词语 示 例
并列复句 还,也,又,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①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②做,要靠想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递进复句 不但(不仅、不光、不只)…而且(甚至)不但…反而(反倒),…尚且…更… 尤其 ①这双手不但厚实,而且灵巧。②他不但不生气,反倒佩服你。
选择复句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宁可…。
①我不是今天走,就是明天走。②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转折复句 虽然…但是。但是,可是,却,不过,然而,尽管…可是… ①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②雨停了,可是天还是阴沉沉的。
因果复句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因此,可见。①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②你既然已经知道错了,就应该尽快解决。
假设复句 如果…就。假如(倘,若)…那末(就)。即使……也。哪怕……也。①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能不攻自破。②即使下雪,我也要去。条件复句 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也(总)…。①只有靠自己亲自观察,才能知道实际情形。②无论谁参加,我们都欢迎。
(二)二重复句
二重复句: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种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层次,这样的复句叫二重复句。
(三)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主要是连词和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副词,还有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
复句中关联词语使用常见错误 示 例
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要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做好工作
②缺少关联词 大学的门虽然难进,知识的门永远敝开着。
③错用关联词语 哥哥要去参军,妈妈同意,然而爸爸更加赞成。
④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也要上山去砍柴。
注:[理解] 能识别复句类型,分析两重以内复句的层次和分句间关系。
[应用] ①能正确运用常见复句的关联词语造句。②能纠正复句的语病。
四、修辞
(一)常见的修辞格
类型 修辞格特点及示例 使用时注意要点 相近修辞格的比较
比喻 打比方,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格式:喻体+比喻体+本体例1:(雨)像牛毛,像花针……(明喻)例2: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暗喻)例3: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借喻)1.一般是用具体比抽象。2.经常与比拟结合使用(例: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3.带“像”字的不都是比喻。(例: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比喻重“喻”是打比方。
拟人 把物当人写,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例1: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拟人)必须根据表达需要,符合人或事物的特征,使比拟贴切自然。拟人一般有表现人物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词语。
夸张 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种。例1:他每一天每一分钟都要换一件衣服。(扩大夸张)例2:一转眼已经六年了。(缩小夸张)例3:我父亲的脸色早已煞白。(超前夸张)1.必须符合人或事物的特征。2.经常与比喻结合使用。(例:从化的荔枝多得像汪洋大海)
排比 排列起来的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注意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排列顺序
对偶 成对排列起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有正对、反对之分。例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例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
反复 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两种。例1:你在哪里啊,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连续反复)例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间隔反复)
设问 并无疑问而故意提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例: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1.自问自答。2.与反问连用,一般以反问回答设问。
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能够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强烈,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有否定形式表达肯定,肯定形式表达否定两种。例1: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否定形式表达肯定)例2: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思)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思;肯定形式表达的是否定意思。设问与反问都是无疑而问,却有不同: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1.语言表达要“简明”。
“简明”,就是表达要简要、明白。
注意要点 示例分析
①把握事物要点,去掉多余的话。例1:写文章要学会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不必要的话”也就是“啰嗦话”,重复多余)
②表达明了,不让对方误解。例2:牧童牵着牛在吃草。(谁在吃草?牧童,还是牛?表达不清)
2.语言表达要“连贯”。
“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一个完整的意思,常常需要好几句话才能表达清楚,这就要注意把这些句子有序地连接贯通。
注意要点 示例分析
①保持统一话题,使各句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例1:原文: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苹果压断了,而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改文: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有的树枝竟然被压断了,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峻青《秋色赋》)分析:原文第一分句主语是“果实”,后两分句的主语是“树枝”,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语气不如改文连贯。②注意合理的句序。例2: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话:①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②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能妨碍人才的成长。③但是,有的同学,甚至老师,对“基础”的了解往往偏于狭窄。④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的学习。⑤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⑥书本知识又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人们又往往只看到教科书。分析:正确的排列是:⑤③①④⑥②。⑤句提出“打好基础”的话题,③句围绕这话题提出存在问题,①④⑥②是对这个问题的逐层分析,显得逻辑条理清晰。
③注意语言的过渡、衔接和呼应。例3:________,据说北方的一些城市,“广货”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A. 广东生意人的精明是全国有名的B. 广东人的经商手法是全国有名的C. 广东产品的优势是全国有名的D. 广东的市场经济是全国有名的分析:选择D项。注意与后面语境的“广货”、“抢手货”相响应
3.语言表达要“得体”。“得体”,即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
注意要点 示例分析
①注意场合。(庄重场合、轻松娱乐场合、工作场合及日常场合等)例1:婉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路标:“陡坡,慢!”分析:简明醒目,没有多余信息,符合蜿蜒曲折的复杂路面场合。
②注意对象(上级与下级,平辈、小辈与长辈,老朋友与新相识等)例2:下面是小明的同学在电话中给他说的话: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我给你们点拨点拨。分析:不得体,应为“请老师点拨一下”或“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
注1:[理解]①能在具体语境中识别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格。②了解语言表达时简单、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应用]①领会以上修辞格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②能根据需要用修辞格合理造句。③运用语言能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注2: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附录《常用修辞格简表》;八年级下册知识短文《说话要简洁》、《说话要讲究方式》、《说话要看对象》《对联常识》,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五、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用法
名称 表达形式 用 法 示 例
句号。.(一般用在科技文献上使用.)1.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2.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1:广州是花城。例2: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 1.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2.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1:爱是什么?例2: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叹号!1.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2.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3.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1:“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例2:你给我出去!例3:我哪里能比得上他呀!
逗号,1.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2.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3. 句子内部状语后面如需停顿,用逗号。4. 复句内各分句间的停顿,除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1: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例2: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例3:在苍茫的大海中,狂风卷集着乌云。例4: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句子内部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1: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分号 ; 1.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的停顿,用分号。2. 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3. 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 例1: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呜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例2: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 1. 用在称呼后边,表示提起下文。2.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3.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5. 说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1:爸爸,妈妈:你们好。例2:我说:“我们今晚干些什么呢?”例3:一头是一串小抽屉: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例4:校园课本剧汇报会。日期:11月15日时间:下午2时至5时地点:学校1号楼大礼堂主办单位:语文科组及学生会联办例5:这同爱情何其酷似:它是过去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引号 “”„‟ 1.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2.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3. 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4.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1:“爱是什么?”我问。例2:我第一次问起“爱”这个字的意思。例3:他们听不惯“弄不成”的声调。例4:他说:“胡骑的„骑‟是指战马。”
括号()〔 〕【 】[ ]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例1: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
破折号 —— 1.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2. 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说明。3. 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4. 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例1: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例2:你决不会比猫儿和女主人更聪明吧——我先不提我自己。例3:葫芦儿——刚蘸得。例4: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 ……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 1.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2.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3. 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1:她轻轻哼着《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例2: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例3:“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着重号 · 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例1: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连接号 ——— —~ 1.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2. 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3.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4.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1: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例2:“火车东站——芳村西朗”是广州市地铁一号线。例3:在太平洋地区,TPC-4海底光缆已投入运营。例4: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
间隔号 · 1.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2.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办,用间隔号标示。例1:纪·哈·纪伯伦例2:《大自然的智慧·敬畏自然》
书名号 《》<> 1.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2.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1:我才知道除了《国语》之外,本来还应该有《算术》和《常识》。例2:《<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在1940年2月7日。
专名号 1.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的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2.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波浪线~~~~ 例1: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例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二)使用标点符号值得注意的问题
1.引号的使用。
(1)如果完整引用别人的话,则原话末尾的标点(叹号,句号,问号)打在后引号里。
例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只是摘引别人原话的某几个词语作为自己某句话的一部分,则后引号前不能有句号、叹号、问呈、逗号、分号等,而在自己的话停顿时,打上恰当的标点。
例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2.“某某人说”的标点使用。
(1)放在他所说的那句话前面,用冒号。
例3: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版。”
(2)放在他所说的那句话中间,用逗号,例4:“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3)放在他所说的的那句话后面,用句号。
例5:“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3.分号的用法。
复句之间表示并列关系的,一般用分号。
例6: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4.关于问号的使用。
(1)句中虽然有疑问词,但并非疑问句,不能用问号。
例7: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事实上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能”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帮不能用问号。
(2)如果疑问句主语后置,问号应该放在句末。
例8:到底去还中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例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选择问句中,第一个分句末要用逗号,但是如果语气强烈也可以用问号。
例9: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6.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归纳 篇六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1
(1)粒子散射实验
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和马斯顿完成的。
现象:
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有少数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几乎达到180°,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2
1.冲量
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矢量;过程量;I=Ft;单位是N·s。
2.动量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矢量;状态量;p=mv;单位是kg·m/s;1kg·m/s=1N·s。
3.动量守恒定律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4.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力远大于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5.动量定理
系统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I=mv-mv。
6.反冲
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系统动量守恒。
7.碰撞
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系统动量守恒。
8.弹性碰撞
如果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能损失很小,可以略去不计,这种碰撞叫做弹性碰撞。
9.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如果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这种碰撞损失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3
(1)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分子的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当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使分子在空间定向排列,相互吸引而更加接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排斥力同吸引力达到相对平衡。极性分子之间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
(2)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当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极性分子电场的影响,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发生“变形”,从而使原来的非极性分子产生极性。这样,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也就产生了相互作用力。极性分子对非极性分子有诱导作用。
(3)非极性分子之间
非极性分子间不可能产生上述两种作用力,那又是怎样产生作用力的呢?
我们说非极性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是从整体上讲的。但由于核外电子是绕核高速运动的,原子核也在不断振动之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对原子核的相对位置会经常出现瞬间的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经常出现瞬间的不重合,也就是说非极性分子经常产生瞬时极性,从而使非极性分子间也产生了相互吸引力。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什么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电性吸引力。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4
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g=9.8m/s?
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3.vt?=2gs
竖直上抛运动
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gt
位移公式:h=v0t—gt?/2
2.上升到点时间t=v0/g,上升到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3.上升的高度:s=v0?/2g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基本公式:s=v0t+at?/2
2.平均速度:vt=v0+at
3.推论:
(1)v=vt/2
(2)S2—S1=S3—S2=S4—S3=……=△S=aT?
(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
t1:t2:t3:……:tn=1:(√2—1):(√3—√2):……:(√n—√n—1)
(5)a=(Sm—Sn)/(m—n)T?(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6)vt?—v0?=2as
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
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
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可用图象法解题。
高三物理必备知识点整理5
1.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交变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2.正弦交流电----(1)函数式:e=Emsinωt(其中★Em=NBSω)
(2)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磁通量,电动势为零,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线圈平面与中心面垂直时,磁通量为零,电动势,磁通量的变化率。
(3)若从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为i=Imcosωt。
(4)图像: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e、电流i、和电压u,其变化规律可用函数图像描述。
3.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瞬时值:交流电某一时刻的值,常用e、u、i表示。
(2)值:Em=NBSω,值Em(Um,Im)与线圈的形状,以及转动轴处于线圈平面内哪个位置无关。在考虑电容器的耐压值时,则应根据交流电的值。
(3)有效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即在同一时间内,跟某一交流电能使同一电阻产生相等热量的直流电的数值,叫做该交流电的有效值。
①求电功、电功率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物理量时,要用有效值计算,有效值与值之间的关系
E=Em/,U=Um/,I=Im/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其他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只能根据有效值的定义来计算,切不可乱套公式。②在正弦交流电中,各种交流电器设备上标示值及交流电表上的测量值都指有效值。
(4)周期和频率----周期T: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需的时间。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的方向变化两次。
频率f: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角频率:ω=2π/T=2πf。
4.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2)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5.变压器:
(1)理想变压器:工作时无功率损失(即无铜损、铁损),因此,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阻均不计。
(2)★理想变压器的关系式:
①电压关系:U1/U2=n1/n2(变压比),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
②功率关系:P入=P出,即I1U1=I2U2+I3U3+…
③电流关系:I1/I2=n2/n1(变流比),即对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电流跟匝数成反比。
(3)变压器的高压线圈匝数多而通过的电流小,可用较细的导线绕制,低压线圈匝数少而通过的电流大,应当用较粗的导线绕制。
6.电能的输送-----(1)关键:减少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P耗=I2R线
(2)方法:①减小输电导线的电阻,如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加大导线的横截面积。②提高输电电压,减小输电电流。前一方法的作用十分有限,代价较高,一般采用后一种方法。
(3)远距离输电过程:输电导线损耗的电功率:P损=(P/U)2R线,因此,当输送的电能一定时,输电电压增大到原来的n倍,输电导线上损耗的功率就减少到原来的1/n2。
(4)解有关远距离输电问题时,公式P损=U线I线或P损=U线2R线不常用,其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U线不易求出,且易把U线和U总相混淆而造成错误。
7.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 篇七
一、归纳综合能力对高中生的重要性探析
历史知识由于其时间跨度长, 涉及的人物、事件等较多, 因而知识点琐碎是其主要特点。这是学生学习历史感觉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无论再多的历史知识, 只要考试需要了, 就必须记住。对于学生而言, 如果没有切合自己个性或习惯的学习方法, 记往如此多的历史知识的确是一件难事。归纳综合能力, 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用主动探索与总结的方式, 把自己应该学习的历史知识加以整理, 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知识体系, 便于掌握, 更有利于深化运用。因而, 归纳综合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是基础学习能力。
二、归纳综合能力对学好高中历史的必要性研究
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 无法摆脱高考功利性的追求。因此, 除了适应高考的需要外, 还要能深化与提高其他的能力, 进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 归纳综合能力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更具有必要性。一是记忆知识的需要。历史知识再多, 无论是为了高考, 还是为了研究, 都需要记忆。被学生自己动手归纳综合的历史知识, 通过学生的主动认知过程, 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掌握。二是个性化学习习惯培养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 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或方法。通过这种能让自己感兴趣、学习效果好, 且饱含个性的学习习惯与方式的养成, 能让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保持持久力, 而且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积极的影响, 他们会把这种归纳综合的习惯推广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三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需要。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能力, 都需要有对基础知识的处理的能力, 也就是归纳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 才能进一步去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相对高级的能力, 都需要基础知识做积淀, 同样需要基础能力来完成基础知识的积淀。
三、培养学生历史知识归纳综合能力的方法探析
不管运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论, 只有让学生在针对性的实战训练中, 才能通过不断的教训与经验总结, 去巩固与强化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进而去提升学习该知识所必备的能力, 也即把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统一起来。因而, 需要从训练的方法上入手, 把学科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应对高考有机结合, 既要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 按照任务的难度梯级去给学生布置训练任务, 实现一举多得。
首先, 按学生兴趣度训练。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训练过程本身是枯燥的, 再加上学生开始时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对他们来说难度较大, 因而, 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第一, 要在学生中深入调研, 了解学生对哪一类的事件感兴趣, 这样可确保训练的针对性。教学不能是教师个人一厢情愿的行为, 最起码应立足于大部分或者多数学生的兴趣点。第二, 要把学生感兴趣的历史知识进行分类。不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就适合作为训练内容的, 如在钓鱼岛事件的焦点时期, 所有的学生都感兴趣, 却不能作为一个训练的内容展开。因而, 要注意分类, 如哪些是一般性的知识, 哪些是教学中的难点或重点等, 做到心中有数。第三, 要密切与学习进度结合。任何训练都要与学科教学相关, 在确保训练拓展弹性的基础上, 也要保证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 如超越教学进度、打乱整个教学计划等。
其次, 按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要求训练。虽然是能力训练, 但还是要注意与高考结合起来。作为高中历史教学,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高考中有所体现。因而, 在训练中也要注意三结合。其一, 把历史知识的归纳综合训练与高考类型题目练习相结合。教师在训练时, 要提前把训练形式做好, 尽量与高考模式贴近。虽然是能力的训练, 但也要与高考的任务结合起来, 实现双赢。其二, 与教材难点和高考难点突破相结合。这些难点, 虽然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会采用多种可能的形式领着学生去突破, 然而由于如此被动的学习, 学生们还是会有夹生现象。在这种能力训练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让他们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寻求突破, 通过自己的努力, 不仅可以达到知识的强化, 也可以实现内驱能力的提升。其三, 与重点强化相结合。无论是教材中的重点, 还是教师根据经验总结出的重点, 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外, 一般很少有其他的方法。因此,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 将能力训练与重点的理解与掌握相结合。通过它们的整理, 可以把一个单元, 或者一个历史时期的重点知识归纳在一起, 更直观, 线索更清晰。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2003年版)
[1]高国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 2011 (31) .
[2]黄峥.历史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与文科综合能力的培养[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3.
[3]陈华.中学历史学习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 (S2) .
8.地理要抓重点知识与归纳综合 篇八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目标,专题复习是关键的一环。具体来说,专题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和归纳综合的过程,通过专题复习,考生的知识将更加规律化、系统化和条理化。总结历届考生的复习经验,最关键的是不要把专题复习变成对第一轮复习的重复,因此,注重地理专题复习的策略与技巧很有必要。
一、落实专题复习,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经过第一轮系统复习,考生已经掌握了初、高中地理的知识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技能,进入专题复习后,复习重点转向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是适应高考“能力立意,综合为主”的要求。为此,必须展开有序的地理专题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情况,高考试题对地理考查并非面面俱到,而是以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为主,比如对自然地理知识的考查就较多,而这一知识点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在专题复习中强化对地图、地球、大气运动、区域定位、区位理论等知识的复习。
根据笔者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考生应该在如下专题上下功夫:
1.光照图的判读;
2.区位因素分析;
3.物质运动的规律;
4.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
5.地理空间定位;
6.等值线图的判读;
7.地理计算;
8.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
9.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区域。
专题复习应本着提出问题、然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复习,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运用于解题。如地球投影图(含经纬网图、光照图)的判读专题,这类图形在近年高考试卷中屡见不鲜,从2001年至2007年,这类试题经历了从平面投影到立体投影、从“有图考图”到“图形变换” “无图考图”的变迁。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南北极点;
2.定地理坐标;
3.定太阳直射点;
4.定方向;
5.定晨昏线;
6.定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7.定地方时或区时;
8.定昼夜;
9.定日出日落的方位与时刻;
10.定不同日期的范围;
11.加工自绘变式图形。
二、建立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既要建立知识网络,又要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必须综合考虑,巧妙安排,才能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如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的内容,假设在专题复习中还是像第一轮一样进行复习,恐怕就可能会事倍功半。而如果按照区位因素分析进行专题复习,效果就会大不一样。具体方法可按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人口城市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商业活动区位因素、旅游资源开发区位因素展开。要突出重点,但不宜过多过深,也不必面面俱到。如农业区位选择:应考虑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都是可以迁移的共性知识。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还要与时俱进,如国家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能很好地结合国土整治中有关农业的问题:粮食生产、循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能源问题、生态建设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复习,考生能从理论到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一些问题。
在专题复习中,在建立知识网络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因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表现、气候对人口分布与农业的影响等展开联想,把初、高中地理知识结合起来、自然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区域与洲际结合起来。
总之,这一轮复习要从问题的联系和综合的角度进行,“削枝强干”,要过好知识关和综合关。
三、培养审题能力,提升析图能力
课堂上,老师对专题复习的落实多以题目的形式出现,而且题干内容多以创设新情景、新问题为主。因此,考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读题审题、读图审图能力。如等高线试题“问陡崖的最大高度是多少”,考生大多知道相对高度,但不会在相对高度中选一个最大的、符合题目的选项,有的考生理解成崖顶的最大高度,从而导致失分。分析这些考生出错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过好审题关。所以在审题尤其是审文字题时,要特别注意条件、中心词、关键的修饰语。如2008届考生的第一次调考题(1):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一化工车间发生连续爆炸,苯类有机物污染了附近的松花江,并致使下游诸多城市发生严重的水危机,此次污染事件是否会造成下游两岸及周边地区大范围的地下水污染,请简要说明原因。
很多考生没有认真审题,想当然地写成了有污染。而试题所问的问题是此时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问题。11月20日,河流处于枯水期,潜水补给河流水,因而,河流就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再如2002年高考广东卷第34题第(1)小题:
图(图略)中用斜线标出的区域属于________(自然带),该自然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少考生没注意到中心词是“气候”,而答成了自然带的成因。
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考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理想手段,对图表的阅读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着考生高考的成绩,所以在专题复习中,要求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各种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审图时要注意看清图中的所有信息,因为图中有可能就隐藏了答题所需的知识点,如这样一幅图:位于热带的海中有一小岛,岛上有温泉的符号,问岛上可开发哪些资源?有些考生没注意到温泉的符号而漏答了地热资源。
四、选择经典试题,训练答题技巧
专题复习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答题技巧。在这一轮复习中,老师一般都会安排一些试卷让考生练习,考生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一些好的综合试卷自行练习,既可以检查复习效果,又达到仿真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手段,因此一定要利用好这一机会,建议考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做好选择题和综合题。
1.做选择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排除法、假设定位法、直选法、情景法,但无论用哪种方法,做选择题时,一定要读完A、B、C、D四个选项后再进行选择。如2006年湖北省第二次八校联考选择题第一题:
六号飞船在轨道的最南点对应地面的经度为120°E,问前一次在最南点时对应地面的经度为:
A.97.5° EB.120°EC.142.5°ED.60°E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而飞船在轨道最南点对应的点则反向运动,也即自东向西,东经递减,西经递增,所以前一次对应的点的经度绝对大于120°E,所以选C,不必计算就可做出正确选择。再如:当太阳直射黄河站所在经线11°56'E时,赤道与昏线相交点的经度为:A.78°4'WB.101°56'WC.101°56'E
D.78°4'E,根据题意,可转换成已知11°56'E→12点,求x→18点,很显然选C。
其次要注意,在考场上做选择题不是做改错题,只要能判定其正确与否就行,不必考虑错在何处。
2.综合题答题要语言规范、条理清晰、力求全面准确。一是要把题目审透,二是要把需要回答的方方面面想全。接下来就是要落实答题的知识要点,组织知识要点要层次鲜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字迹工整,同时还要注意使用专业术语。以下几点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1)防漏答技巧
回答问题尽量少而精,不要复杂啰嗦。但如果没有把握,怕漏答某些知识,也不妨多答。答题时,把有把握的知识点放在前面,把握性不大的知识点放在后面。
(2)模糊技巧
如在回答板块碰撞等知识,解释地震、火山成因时,如果你不是十分清楚该地处于什么板块交界处,不妨模糊回答,否则答错了自露马脚,影响得分。
(3)条理清楚
凡出现“什么什么的原因” “什么什么的优势”等问题时,基本思路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去分析。自然方面有位置、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等,社会经济方面有工业、农业、交通、劳动力、市场等等,一个方面答一段,这样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千万不要自始至终只有一个段落,建议考生答题要序号化、整齐化。
3.答题时间安排。由于文综试卷自始至终给人的感觉都是在考地理,因为从头到尾都有图,且首尾都是地理试题,所以答题时,建议按试题排列顺序做题,不会做的,可以先暂时放一下。选择题用时一般40分钟左右,千万不要先做后面的大题,再做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的分值为140分,接近一半,而且有些题还是送分题。所以一定要静下心来,不可求胜心切。
4.专题复习中的试题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可以进一步熟悉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表达及应试”的能力等,但做题一定不要求多,要注意模拟练习后的反思与总结,进一步提高做题的质量和复习效率。为了提高实战能力,建议考生要认真对待这一阶段的独立练习、模拟考试,从中积累考试经验。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推荐阅读:
孔雀东南飞教学12-24
孔雀东南飞高中作文06-28
孔雀东南飞英语剧本07-03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学反思08-01
《孔雀东南飞》公开课教学设计01-08
《孔雀东南飞》(探究式教学设计)10-28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六)孔雀东南飞并序新人教版必修2课件10-08
放飞孔雀作文11-13
《孔雀》观后感08-22
孔雀湖的作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