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工作汇报(精选10篇)
1.防汛抗旱工作汇报 篇一
2015防汛抗旱工作汇报「精选」
1月5日,国家防总和国家减灾委在京召开了联席会议,回良玉副总理对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刚刚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也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在这次会议上,陈雷部长将作重要讲话,刘宁副部长还要对今年的工作做出安排,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现在我作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报告。
一、汛旱灾情
(一)汛情
2015年汛情主要有以下特点:
1、降雨过程多,局地暴雨强。2015年汛期,我国共发生30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6月至7月中旬,XX大部、广西大部发生持续性强降雨,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七下八上”期间,太湖流域面雨量达345毫米,是常年同期的3倍。许多地区雨强极大,如XX桃园、XX玛曲、XX米易、XX怀化同历时降雨量均超过历史最大记录,XX恩平锦江汛期降雨总量超过2700毫米,XX九峰受台风“莫拉克”影响累计过程降雨1242毫米。
2、洪水次数多,洪水量级大。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其中长江上游干流发生2015年以来最大洪水,太湖发生1999年以来最大洪水,广西柳江发生了20年一遇的大洪水,柳江支流龙江、赣江支流章水、黄河上游支流汝箕沟口、XX鳌江支流南港、曹娥江支流黄泽江等12条河流发生了超历史记录大洪水。
3、登陆台风多,区域影响大。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22个热带气旋,比常年偏少4个;有10多个台风对大陆和近海构成影响,有9个登陆,比常年偏多2个。在6月下旬到8月上旬50天内,有6个台风连续登陆我国。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和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半天时间内相继生成,接踵登陆,并恰逢天文大潮,出现强风、暴雨、高潮“三碰头”的最不利形势。登陆我国的9个热带气旋中,除3号“莲花”和8号“莫拉克”在XX登陆外,其余7个均集中在XX、XX两省,影响区域和时间较为集中。
4、水库隐患多,度汛压力大。全国有3万多座水库带病运行,2015年XX、XX、XX等省大量震损水库尚未得到彻底加固,去年XX省又有160多座水库震损,全国新建和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多达6166座,汛期新出险水库达4100多座。此外,还有大量“四无”(无立项、无设计、无监管、无验收)小水电站和小装机大库容、小库容高水头水电站。水库安全度汛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5、山洪灾害多,伤亡比例高。去年山洪灾害呈多发态势,全国共发生较大山洪灾害116起,因山洪灾害死亡430人,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80%,较前几年升高近10个百分点,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占洪涝灾害总损失的6成左右。
(二)旱情
2015年旱情主要有以下特点:
1、旱情发生早,持续时间长。冬麦区大部2015年12月中旬就开始出现旱情,干旱发生时间明显早于常年。年初黄淮部分重旱区受旱时间超过3个月,内蒙古中东部、XX和XX北部以及XX西部等地发生的夏伏旱一直持续到秋收,江南、华南地区的旱情从入伏发展到秋末晚稻收割期和秋播期。
2、受旱地域广,阶段过程多。2015年,从地域上看,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全国几乎所有省(区、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从时间上看,从年初到年尾,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均发生严重干旱。
3、受旱面积大,局部灾情重。年初冬麦主产区有1.61亿亩越冬作物受旱,比常年同期多8500万亩,为近6年来同期最大,干枯面积近400万亩。夏伏旱高峰时,北方旱区作物受旱面积达1.90亿亩,较多年同期均值多近5000万亩,其中内蒙古、XX、XX、XX、XX等省作物干枯面积合计达4000万亩。
4、江河水位低,影响范围广。由于海滦河上游降水严重偏少,潘家口等多座大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XX市城市供水再次出现紧张局面,白洋淀面临干淀威胁。入秋以后,湘江、赣江、西江、北江、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南方重要河流湖泊来水严重偏枯,一些河段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对部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和湖区渔业、航运、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珠江流域汛后出现近70年来最枯来水,咸潮上溯加剧,严重威胁澳门、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供水安全。
(三)灾情
1、洪涝灾情
据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发生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1.31亿亩,成灾0.57亿亩,受灾人口1.11亿人,因灾死亡538人、失踪110人,倒塌房屋55.5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45.96亿元。与常年相比,洪涝受灾面积少4成,经济损失少3成。
西南、华南地区灾情较为严重。XX省洪涝灾害造成211人死亡或失踪,占全国洪涝灾害死亡和失踪总人数的三分之一;XX、XX、XX、广西四省区洪涝灾害损失占全国洪涝灾害总损失的三分之一;XX省XX县和XX县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均超过本县的国民生产总值。
2、旱灾
2015年全国耕地累计受旱面积6.32亿亩,农作物受灾面积4.39亿亩,成灾1.98亿亩,绝收0.49亿亩,因旱造成粮食损失348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433亿元,林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直接经济损失143亿元,因旱减少水力发电58亿千瓦时。全年共有1751万农村人口、1099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有15个省(区、市)的89座城市出现不同程度供水短缺,影响人口1670万人、工业产值154亿元。
与1991年以来的农业旱灾损失相比,去年我国旱灾属于严重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列第8位,明显高于18年来的平均值(3.77亿亩),农作物成灾面积列第11位,与18年来的平均值(2.02亿亩)基本持平;农作物绝收面积和因旱粮食损失分别列第5位和第6位,均高于18年来的平均值(4170万亩和282亿公斤),因旱造成的经济作物损失高于1998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平均值(333亿元),因旱林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损失高于2015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平均值(72亿元),因旱饮水困难的农村人口和大牲畜低于1991年以来的平均值(2815万人、2213万头)。
二、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
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一是确保了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安全,重要堤防无一决口,重要城市和重要保护目标无一受淹;二是水库实现安全度汛,汛期全国无一水库因洪水垮坝;三是有效应对了台风灾害,单次台风平均死亡人数明显减少;四是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降到538人,较常年减少近八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五是防洪减灾效益显著,全年抗洪抢险共减淹耕地4041万亩,减免城市进水214座,减灾效益达627亿元;六是抗旱挽回粮食损失499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405亿元,保障全国粮食生产连续第6年取得丰收,并解决了1979万人和113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去年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显著,来之不易。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赴灾区指导防汛抗旱工作。水利部党组高度重视,把防汛抗旱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和紧要关头,陈雷部长亲自动员、亲自研究,对防汛抗旱和抢险救灾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刘宁副部长坐镇国家防办,亲力亲为,保证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主要有八个特点:
(一)完善组织体系,强化责任落实。2015年,经报请国务院领导同意,国家防总批准成立了太湖防总,增加了松花江、淮河防总的抗旱职能,至此我国七大流域已全部建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标志着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体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为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国家防总汛前会同监察部通报了全国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和全国重点防洪城市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XX省强化了基层防汛组织建设,全省1548个有防汛任务的乡镇成立了防汛指挥部及日常办事机构,并配备了专职人员。XX市防指对城市道路排水和交通保障、城镇危旧房、危险校舍等9项重点防洪保护对象全部落实责任主体,并强化责任追究。XX省逐步建立完善了水库堤防安全责任制、渔船安全避风责任制、地质灾害巡查责任制,制定了灾害死亡人员说明报告制度、洪水围困人员说明制度和防汛防台风评估制度,并严格考核问责制。XX省防总制定了《XX省三防总指挥部防汛防台风督导暂行规定》,并对全省所有大中型水库实行防汛责任人“一人负责一库”制度,杜绝“一人多库”现象,并向全社会公布。冬麦区抗旱期间,XX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省军区五大领导班子对各地市抗旱工作实行分片包干、120个厅(局)对口负责一个县(市)的抗旱工作责任制,有力地督促了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
(二)扎实备汛防旱,落实各项措施。汛前,国家防总召开了全体成员会议和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对全年防汛抗旱工作做出部署;组织10个检查组,对各大江河流域、重点地区进行了防汛抗旱检查;举办了第四期地市级行政首长防汛抗旱培训班;组织完成了2015年度重要江河调度方案修订;出台了《国家防总关于防汛抗旱值班的规定》、《国家防办应急响应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XX省全面建立小型水库安全员巡查制度,全省9519座小型水库聘用了1054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管理费用。XX省各级防指组织900多个防汛安全检查组,消除防汛隐患1104处。XX省各地组建了由545名专家组成的67个防汛抗旱专家组,落实了100万人的群众抗洪抢险队伍。XX省各地开展219次防汛演练,参加人员达2万余人。XX省开展“百湖执法”行动,拆除违法建筑11万平方米、违章圈圩1200亩。XX省果断拆除了2座违规水电站,彻底排除防洪安全隐患。XX省防指和省委组织部联合对全省主管防汛工作的县(区)长进行了轮训,全省173名主管县(区)长全部做到了持证上岗。为增强抗旱能力,XX省安排了13.38亿元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建设资金,新增灌溉面积1239万亩。XX省安排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配备125辆拉水车和1153台(套)抗旱机具装备县级抗旱服务队,增强抗旱服务能力。XX省在辽西北重旱区开展了大田作物农业保险,投保面积达1915万亩,省财政拨付保费补贴2.44亿元,大大减轻了旱灾损失对农民的影响。宁夏加强了河道堤防等防洪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中部干旱带搬迁群众达5.6万人,有效规避了旱灾。
(三)加强监测预报,超常安排部署。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水文、气象等部门密切监视气象、水情、汛情、旱情和灾情的发展变化,加强监测力量,加密测次,及时准确地滚动预报。针对严重的汛情、旱情和灾情,国家防总先后召开13次异地视频会商会,与可能受影响的省(区、市)和民政、财政、国土、交通、农业、气象、海洋、总参、武警部队等成员单位共同研究部署防灾抗灾措施。全年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22次(其中ⅰ级响应1次、ⅱ级响应2次、ⅲ级响应8次),有效应对了台风、暴雨、洪涝和干旱灾害。其中针对冬麦区抗旱形势,国家防总2月5日首次启动了ⅰ级抗旱应急响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以及地方请求和防汛抢险抗旱需要,国家防总派出了161个工作组或专家组赶赴灾区,协助指导地方开展防汛抗旱工作。首次在“七下八上”关键期派出常驻工作组,协助XX地震灾区开展防洪保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地方各级防指共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4210次,其中省级174次,市级611次,县级3425次;累计派出工作组或专家组24974个,其中省级2095个,市级3758个,县级19121个;地方各级财政累计下拨防汛抗旱资金160多亿元。
(四)加强科学调度,精心应对灾害。在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中,各地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两个转变”。在防汛方面,各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对洪水实施拦、分、蓄、滞、排等措施,精心安排,科学防控,实现了对洪水的有效管理。为应对近十年来太湖流域最大洪水,国家防总、太湖防总和XX、XX两省防指加强会商,及时分析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综合考虑防洪工程的运用时机和方案,科学分析,果断决策,精心调度,采取上游水库拦洪、中游滞洪、下游全力排洪的综合措施,累计拦洪2.82亿立方米,泄水43.6亿立方米,实现了对洪水的科学有效管理,使洪水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实现了大水小灾,并合理兼顾了洪水资源的利用。8月上旬,长江上游发生了2015年以来最大洪水,长江防总及时运用三峡水库拦蓄洪水18亿立方米,将55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削减为不超过40000立方米每秒,大大减轻了下游地区防洪压力。
在抗旱方面,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全面加强农村、农业、城市、生态抗旱工作,强化对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又满足了城乡用水需求,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再次组织实施了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和枯水期珠江水量调度,全力保障天津、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维护白洋淀生态用水。为缓解长江水位偏低给群众生活和渔业、航运、生态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紧急调度三峡水库,并首次对长江上游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了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XX、XX两省也分别实施了湘江、赣江抗旱应急水量调度,确保沿江城乡供水安全。在年初抗旱期间,黄委及XX、XX、XX等 8省水利工程累计提供抗旱用水约80亿立方米,完成抗旱浇灌面积2.04亿亩次。东北地区抗春旱期间,松花江防总组织实施了松花江流域抗旱应急调水,向下游补水约3亿立方米,基本保障了XX、XX、内蒙古3省(区)灌溉用水需要。夏伏旱期间,XX、XX等9省(区)水利工程累计供水530多亿立方米,完成灌溉面积2.5亿亩。伏秋旱期间,广西、XX、重庆等7省(区、市)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3200多万亩。
(五)坚持主动防御,加强应急管理。汛期国家防办累计抽查了700多个省、市、县三级防办和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的防汛值班情况,有力地督促了全国各地的防汛值守工作。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汛值班制度,完善检查巡查机制,规范水库、堤防等各类防洪工程汛期安全管理,做到险情及时发现、及时处置,避免了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XX省投资7951万元在全省山洪灾害易发区的56个县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减少了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XX省近万名水库安全监管责任人和巡查人员到岗到位,实行24小时驻库巡查,确保水库安全。在防汛高峰期,XX省有385名县市级领导和17.4万群众奋战在一线,及时发现和处置了22处江河堤防、水库等发生的较大险情,确保了防洪安全。XX省组建了8支由厅领导任组长的抗洪抢险工作小组,配备抢险车辆和相应物资,轮流值班,随时出动。在做好抗洪抢险工作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人员转移工作。据统计全国全年共转移危险地区群众766.92万人次,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
(六)加强宣传培训,强化信息报送。国家防办制定完善了国家防办《新闻宣传工作制度》、《防汛抗旱新闻稿发布流程》、《重要会议记者接待流程》、《门户网站信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2015年共编发防汛抗旱新闻稿124期,通过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知名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发布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和汛情、旱情、灾情,做到一事一报和重要事件及时跟进续报,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相关情况,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信息报送方面,国家防办全年编报《防汛抗旱简报》373期、专题报告30多份,及时将汛情、旱情、险情、灾情和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报告党中央、国务院,通报相关部门。为加强各地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工作,国家防办制定并印发了《防汛抗旱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试行)》,并在汛期每半月向各省(区、市)防办和流域防总办通报各地信息报送情况,及时宣传各地防汛抗旱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有效加强了全国各级防办的信息交流。XX省防总结合本省工作实际,印发了《关于明确新闻发布有关规定的通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明确了新闻发布内容和新闻发布管理工作。XX省防指印发了《XX省防汛抗旱信息管理办法》,对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工作予以规范。XX省防办制定印发了《XX省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工作考评暂行办法》,细化了信息报送的考评方式和奖惩办法。
为提高干部群众的防台风意识和防灾避灾自救能力,2015年国家防办组织制作了《台风防御知识》宣传片,并免费发送有关部门和基层。各地防办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普及防汛抗旱知识。XX市组织防灾减灾宣传活动30余场,参与人员2万余人,发放各种宣传品5000余件。XX市向社会群众发放《XX市防汛抗旱条例》、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小常识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超过2万人次。
(七)加强沟通协调,团结协作抗灾。国家防办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健全了应急响应通报和信息报送制度,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单位建立了顺畅的信息共享渠道,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更加同步、行动更加协调。XX市防指在总结奥运保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变被动为主动,将部门联动机制加以固化、常态化,特别对防汛抢险工作实现保障联勤、队伍联动。XX省防指各成员单位之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济南等地基本具备了各种媒体同步发布预警信息的能力。在去年的防汛工作中,省际协作也有了新进展。XX、XX、XX、广西四省(区)签订了合作协议,上下游防汛信息实现了互联共享。XX市酉阳、秀山两县防办和XX省XX县防办及XX省XX县防办签订了跨省联合防洪调度协议,建立起酉水河流域水雨情信息和调度信息通报机制。XX省在抗旱工作中建立了党政主导、防办协调、部门协助、社会参与的抗旱工作机制,形成了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的抗旱局面。
(八)强化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水平。201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抗旱条例》,这标志着我国抗旱工作开始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继XX、XX、天津、XX、重庆等省市出台抗旱法规以后,去年又有XX、XX等省完成了《抗旱条例》的起草,并进入了地方法规立法程序。其他省(区、市)大部分也在着手制定地方抗旱条例或实施细则。XX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抗旱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XX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意见》,省防指制定了实施方案,要求乡级设立指挥部,村级设立工作组,着力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顺利启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已开始实施。抗旱规划全面启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完成规划报告的编写工作,全国技术组已对各省规划进行了初审。国家蓄滞洪区名录调整工作已经完成,国务院已授权水利部进行公布。大江大河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编制稳步推进,各级政府防汛预案、防台风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水库调度方案和抢险预案、城市供水方案和抗旱预案进一步健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开展一期工程总体验收准备和二期工程前期相关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面上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江河防洪能力仍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5年局部地区防洪形势一度紧张的局面充分暴露了防洪工程标准不高、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二是山洪灾害仍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从暴雨和山洪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到防御预案编制及启动实施都存在薄弱环节。三是水库安全度汛仍是重点难点。目前全国仍有病险水库3万多座。特别是不少中小水库在工程状况、日常管理、调度和监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小水电站不执行调度命令、不服从防洪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台风防御工作仍需继续加强,工程体系仍然不健全,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台风预测预报精度还有待提高,防台风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加强。五是抗旱基础设施仍然薄弱。目前我国仍有一半多的耕地靠天“吃饭”,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六是旱情监测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土壤墒情监测站量少点稀,旱情信息采集报送自动化水平低,旱情分析评估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是抗旱保障体系不健全。大部分省(区、市)仍未按《抗旱条例》的要求将抗旱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建立抗旱物资储备,农民抗旱成本过高等。
从各级防办自身工作来看,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机构队伍建设与防汛抗旱工作要求不适应。大部分省级和地级防办还不是行政编制,一些县市防办至今还是非常设机构,给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带来困难。人才结构方面,市县防办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明显偏弱,结构不合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老化,严重影响自身业务的开展。人员待遇方面,个别省级防办还未解决防汛值班补助问题,一些经济欠发达市县多年来从未发过防汛值班补助。部分基层防办工作强度高、压力大、责任重而待遇偏低的状况严重挫伤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有的地区和单位机构改革时不少竞岗人员不愿意到防办工作。
(二)基础工作滞后。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工作满足于现状,基础工作滞后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需要,工作盲目被动,疲于应付。随着近些年来水利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各地防汛抗旱工程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一些防办没有及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江河防洪能力和抗旱工程的抗旱能力,防汛抗旱预案没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变化及时进行修订调整。还有不少河流、湖泊和水库没有制定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洪水管理仍处初级阶段,大部分省(区、市)旱情监测预报评估手段落后。大部分流域机构抗旱基础工作薄弱。
(三)信息报送工作有待继续加强。一是信息报送少,差距大。2015年6月至9月,全国省级防办向国家防办报送了2100多份文字信息,个别省级防办仅报送5份。信息报送量固然与汛旱灾情有关系,但也暴露出个别防办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二是就事论事多、深入分析少。报送的信息没有针对形势的变化和工作重点去分析,缺乏对汛情、险情、旱情和灾情的深入解剖。有的信息内容空洞、套话多,没有具体事例和数据支撑,缺乏定量分析。三是信息收集报送不及时,特别是突发汛情、险情和严重的旱情信息“缺、慢、乱”现象还比较突出。部分省级防办上报国家防办的信息有的晚于中办、国办转送国家防办的信息,有的晚于新闻部门发布的消息。四是信息不准确。一些防办灾情信息报送失真,有的缺乏有效的追踪、核实和修正过程。而且防办、民政和农业等部门掌握的灾情数据往往存在较大的出入,这其中虽然有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等原因,但也反映出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
(四)基层防汛抗旱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较低。很多县级防办设施非常简陋,实现与乡镇异地视频会商的仅有9%,建成防汛办公内网的仅有30%,建成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的仅有20%,有的地市级防办办公设备近十年没有更新,个别县级防办甚至还没有配备传真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必要的设备。各地的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开展的一些建设项目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基本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最后大多数都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很多地区防汛抗旱信息数据库内容不全、覆盖面不广,信息处理和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也存在技术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难以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及时准确的汛旱灾情信息和科学的评判分析成果。在应用方面,虽然近些年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和财力用于信息化项目,但一些地区没有广泛用于实际工作中,科技转化率不高。
(五)宣传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防办对防汛抗旱宣传重视不够,对新形势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宣传工作仅仅满足于汛期旱期媒体上门时被动协同配合,不注意主动引导,把握舆论导向。二是防汛抗旱宣传缺乏系统性,少有整体策划和统一部署,满足于临时应急和零敲碎打,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三是宣传缺少跟踪问效,缺乏动态监控。对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很少进行追踪与反馈,不注意与宣传主管部门及媒体的有效沟通。四是宣传方式单一,受众面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
防办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的水平直接体现了各级防办的工作水平。这里,我向大家说明一个情况,2015年全国先进省级防办的评选,是在充分考虑各地水旱灾害应对效果、省级财政专项经费安排、防办能力建设和信息报送等诸多因素后的结果。
四、2015年防办重点工作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2015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对巩固国际金融危机应对成果、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下面我就防汛抗旱的业务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积极推动防办能力建设。今年国家防办将组织制定《地方防办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指导大纲》。各地防办要以“机构健全、队伍一流、管理规范、装备先进、保障有力”为目标,积极主动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一要争取把各级防办列入行政编制,纳入公务员管理。二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三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争取防办升格或高配,以利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更好开展。四要继续加强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正在收尾,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各地要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统一规划和设计,紧密结合本区域实际,积极争取资金,加大防汛抗旱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另外,各地还要进一步加强江河电子沙盘应用推广和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应用力度。五要加强防汛抗旱应急队伍的整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国家防办拟商财政部进一步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队建设,增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应急反应能力,希望各地积极探索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加强防汛抗旱抢险应急队伍建设。
(二)继续加强防汛抗旱基础工作。一是加强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已将抗旱规划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的专项规划,2015年上半年各地要全面完成省级抗旱规划的审批和“十二五”抗旱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有关地区要进一步做好《全国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的实施工作,积极配合做好《旱情监测系统建设规划》前期工作。洪水风险图一期将于今年汛前基本完成,要继续做好二期的立项工作,各地也要根据实际,争取省内立项。二是修订完善调度方案。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太湖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的编制修订工作要按照去年国家防办文件要求按期完成。汉江、沂沭泗、海河流域北三河、漳卫南运河、西江、北江、东江及韩江洪水调度方案编制修订审批工作也要按时完成。三是继续加强预案编制工作。2015年国家防办将编制完成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和跨省区、跨流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编制大纲,组织开展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导则、防台风预案编制导则、蓄滞洪区运用预案编制导则、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抗旱预案编制导则等编制,完成珠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松花江流域抗旱预案和嘉陵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审批。长江防总及有关省市要完成湘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赣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沱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的编制审批工作。四是继续强化防汛抗旱法规和制度建设。2015年水利部将完成《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上报工作,继续抓好《蓄滞洪区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各级防办要根据防汛抗旱工作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未出台地方性防汛抗旱条例或实施细则的,要以此工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工作,争取尽早出台。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研究工作。2015年国家防办拟出台《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工作组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防办应急管理工作制度》,部里也在会同财政部研究建立水利建设基金到期后财政投入新机制、研究农业抗旱用油用电补助和抗旱机具购置直补等相关政策。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抗旱报旱制度,建立和完善跨流域、跨省区抗旱水量调度制度,组织开展好抗旱试点省建设。
(三)大力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防台风能力。在山洪灾害防御方面,有关地区要组织做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建设和总结验收,国家防办今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试点总结工作。要继续推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省(区、市)要加大投资力度,继续开展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推广山洪灾害试点区域乡、村防御灾害组织机构建设、预案编制、宣传和演练等经验。在防台风方面,国家防总将适时召开全国防台风工作座谈会,拟报请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防台风工作的意见》,商建设部出台《沿海防台风房屋建设和应急管理指导意见》,商交通部、农业部出台《船只与避风港防台风应急管理指导意见》。沿海各有关省区市在逐步完善省、市、县三级预案体系的同时,要积极推行“预案到村、预警到人”的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防台风组织体系,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宣传、信息报送和培训工作。各级防办要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宣传工作,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强化组织领导,加强舆论引导,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有力、有序地做好宣传工作。在信息报送方面,各级防办要主动、快速掌握突发汛情、旱情、灾情、险情的发生和发展动态,并以最快速度统计上报。对重大突发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国家防办,一时情况不明的,要在及时上报的同时,跟踪了解后续情况并及时进行续报,直至最后的处理结果。在培训方面,国家防办已制作完成防汛抗旱指挥决策专题片,拟于汛前向各地发放,《抗旱手册》的编制工作也将于年内完成,今年汛前拟继续举办地市级行政首长培训班,并将解放军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队伍以及武警部队的相关指挥员纳入培训范围。省级防办也要制定地方政府主管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在今年汛前报国家防办。
总之,今年各地的防汛抗旱工作要认真贯彻国家防总、减灾委联席会议和2015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陈雷部长、刘宁副部长在本次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做好2015年的防汛抗旱工作
2.防汛抗旱工作汇报 篇二
对产生径流的坡面, 应根据地形条件, 采取水平阶、窄条梯田、鱼鳞坑等蓄水工程;对径流汇的坡面, 应根据地形条件, 采取水窖、涝池、蓄水池、沉沙池等径流拦蓄工程;项目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及西南石质山部分地区, 应结合项目工程供水排水系统, 布置专用于植被绿化的引水蓄水、灌溉工程。降水渗蓄利用工程总体上讲就是两种方式, 一是就地入渗, 二是贮存利用。
(1) 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筑物屋顶, 其雨水应集中引入地面透水区域, 如绿地、透水路面等进行蓄渗回灌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利用。
(2) 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设工程的庭院、广场、停车场及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等, 应首先按照建设标准选用透水材料铺装, 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蓄渗回灌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利用。
(3) 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主干道等基础设施, 其路面雨水应结合沿
线的绿化灌溉, 设计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建设工程的附属设施应与雨水利用工程相结合。景观水池应设计建设为雨水储存设施, 草坪绿地应设计建设为雨水滞留设施。用于滞留雨水的绿地须低于周围地面, 但与地面高差最大不应超过20cm。
2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2.1 基本资料
(1) 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应收集工程所在地区年降水量资料和多年平均年蒸发量资料, 并分析计算得出多年平均保证率为50%、75%及90%的年降水量。无实测资料地区, 可查本省 (市、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及C。等值线图求得。
(2) 对拟作为集流面的屋顶、庭院、广场、公路、道路等的硬化地面面积进行测算。
(3) 一般情况下可不测绘地形图, 但应有蓄水设施及灌溉土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高差资料以及拟建工程位置的土质或岩性, 必要时宜有1/500的局部地形图。
(4) 应对相邻区域内已建集雨工程的集流效率, 蓄水设施的种类、结构和容积, 提水设备、节水灌溉设施以及节水灌溉制度和工程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
(5) 对工程实施范围内可利用雨水进行灌溉的绿地种类、面积与需水、灌溉情况以及土壤质地应进行调查。
(6) 对当地水泥、钢筋、石灰、防渗膜料以及砂、石、砖、土料等建筑材料的储 (产) 地、储 (产) 量、质量、单价、运距等应进行调查。
2.2 集雨工程规划
(1) 供水标准的确定
开发建设项目硬化地面集蓄的雨水, 一般存在轻度或微度污染, 只考虑作为绿地灌溉、小型加工业和工业供水水源。
1) 绿地灌溉供水量应根据本地区树、草的需水特性和可能集蓄的雨水量, 采用非充分灌溉的原理, 确定补充灌溉的次数及每次补灌量。缺乏资料时, 灌水次数和每次灌水定额可参照表645-1的规定取值。
式中Md——全年灌溉水量, m3/hm2;
β——非充分灌溉系数, 取0.3~0.6;
N——农作物、果树或林草全年需水量, m3/hm2;
Pe——农作物、果树或林草生育期有效雨量, mm;
Ws——灌溉前土壤有效储水量, 缺乏实测资料的地区可按N15%~25%估算;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可取0.8~0.95。
2) 小型加工业供水应按照节约用水、提高回收利用率的原则,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确定或参照《农村给水设计规范》进行。
3) 工业供水应按照节约用水、提高回收利用率的原则, 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确定。
(2) 工程规模的确定
1) 集流面面积确定
(1) 供水保证率应按表2的规定取值。
(2) 一种用途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集流面面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W—一种用途的年供水量, m3;
Si——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面积, m2;
Pp——保证率为户时的年降水量, mm;
Ki——第i种材料的年集流效率 (%) ;
n——材料种类数。
(3) 几种用途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集流面总面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Si——第i种材料集流面总面积, m2;
Sij--第j种用途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面积, m2。
(4) 年集流效率应根据各种材料在不同降雨情况下试验观测资料确定。缺乏资料时, 可参考表6-6-3取值。
2) 蓄水工程容积的确定
蓄水工程容积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V——蓄水容积, m3;
W——全年供水量, m3;
α——蓄水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 取0.05~0.1;
K——容积系数, 半干旱地区灌溉供水工程可取0.6~0.9, 湿润、半湿润地区可取0.25~0.4。
(3) 集雨工程设计
1) 集流工程
(1) 集流工程应由集流面、汇流沟和输水渠组成。当集流面较宽时, 宜修建截流沟拦截降雨径流并引入汇流沟。
(2) 屋顶集流面可采用接水槽或在屋檐下的地面上修建汇流沟汇流。利用道路、广场等硬化地面作为集流面时, 均应修建汇流沟。汇流沟可采用混凝土现浇或预制、块 (片) 石、砖衬砌的矩形、U形渠或土渠。汇流沟的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 衬砌渠 (沟) 一般不宜小于1/300, 土渠 (沟) 不宜小于1/500, 断面尺寸应按汇流量确定。
(4) 节水灌溉系统及灌溉制度
1) 利用集蓄雨水进行灌溉时, 应采用节水灌溉方法。集雨滴灌、微喷灌工程设计应符合SLl03--9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宜采用定型设计。小型集雨喷灌工程的设计应符合GBJ85--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设备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
2) 应采用非充分灌溉方法, 以提高灌溉水生产率为目标, 根据当地降雨和植物需水规律, 分析确定影响植物生长关键缺水期及需要补充的灌溉水量, 进行关键期补水灌溉的灌溉制度设计。资料不足时, 集雨节灌的灌水次数和定额可参照表1取值。
3 降水渗透利用工程
降水渗透利用工程是一项新技术, 便于在城区及生活小区设置, 对于我国大城市和开发区及大型开发建设项目, 由于地面硬化、地下水开采过度等导致局地水循环破坏的地区, 通过降水渗透利用工程, 既可补充地下水, 又可以减少泄洪径流、减轻城市防洪压力。降水雨水渗透利用技术在设计方面尚处于初步阶段, 以下介绍的几种较适用于我国城市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 供参考。
3.1 渗水管
渗水管是多孔管材, 雨水通过埋设于地下的渗水管向四周土壤层渗透, 其主要优点是占地面积少, 管材四周填充粒径20-30mm的碎石或其他多孔材料, 有较好的调蓄能力。缺点是发生堵塞或渗透能力下降时, 很难清洗恢复, 此外, 不能利用土壤表层的净化作用。该方法对水质有一定要求, 应不含悬浮固体。在用地紧张的城区、表层土壤渗透性差而下层土壤渗透性好的地区、旧排水管网改造利用地区和水质较好的地区适用该法。
3.2 渗水沟
渗水沟是采用多孔材料或是自然的带植物浅沟。底部铺设透水性好的碎石层。屋顶花园十浅草沟雨水处理系统是典型的雨水渗透处理利用系统。屋面雨水先流经屋顶花园进行渗透净化, 而后与道路雨水一并进入凹式绿地, 流人浅草沟。浅草沟由上至下可分为两层, 上层为种植草类植物的浅水洼, 下层为渗透渠。通常水洼层铺设活土, 深度不超过0.3m, 通过土壤与植物的处理作用净化雨水, 同时种植的植被绿色可以很好融人到建筑周围的生态景观当中。下层渗透渠一般填充高渗透性的棱柱状颗粒, 例如砾石或熔岩颗粒等, 可储存大量雨水, 并逐渐将雨水释放以补充地下水, 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排人市政管网。
3.3 渗水地面
渗水地面分为天然渗水地面和人工渗水地面。前者以绿地为主, 其透水性好。能美化环境并对雨水中的污染物有较强的截留和净化作用, 但其渗透流量受土壤性质的限制。人工透水地面是人工铺设的透水性地面, 如多孔沥青地面、碎石地面和草坪砖地面等, 多铺设在道路两侧的透水人行道、停车场等地段。其主要优点是利用了表层土壤对雨水的净化能力, 对预处理要求低, 技术简单;缺点是渗透能力受土质所限, 需要较大的透水面积。渗水地面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4 渗水洼塘
渗水洼塘即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或洼地进行雨水渗透, 补给地下水。种植草坪的洼地对雨水不仅有调蓄作用, 还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同时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渗水池塘一般是人工修建的比洼地深的雨水滞蓄和人渗设施, 其周围一般种植树木, 也有较好的景观效果。
3.5 渗水浅井
渗水浅井类似于普通的检查井, 但井壁做成透水的, 在井底和四周铺设10~30mm的碎石, 雨水通过井壁、井底向四周渗透。其主要优点是占地面积和所需的空间小, 便于集中管理;缺点是净化能力低, 不能含过多的悬浮固体, 需要预处理。适用于拥挤的城区地面和地下可利用空间小, 表层土壤渗透性差而下层土壤渗透性好的场合。浅水井的另一作用是雨水地下人渗。地下人渗是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 或者表层有较浅的不透水层时, 挖穿不透水层, 在透水层开挖入渗沟, 沟内铺设带孔的透水管, 周围填装直径16~32mm的砾石, 透水管连接浅水井。浅水井将收集到的屋项或道路等不透水地面产生的雨水, 用管道输送到人渗沟内的透水管, 沟内充填的砾石和管道有一定的蓄水空间, 可存储一部分雨水, 并使雨水通过周围的土壤下渗。
以上工程可以与雨水收集结合, 经自然净化处理排人预定人渗区域。这种整体的雨水收集与人渗系统可分散控制来缓解城市排水管网的负担, 并涵养地下水资源。该技术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可广泛应用于以生态建设为目标的城市。但是, 这种技术完全依赖自然的净化机理处理雨水, 它需要占用较多的城市空间, 无法适应建筑密度高且改建困难的城市;另一方面, 由于该技术对雨水的净化效果有限, 所以当地雨水回用水质要求较高时, 就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才能使用。
摘要:确定各种不同型式的降水蓄渗工程位置, 查明地质条件, 确定断面尺寸及基础处理方式, 做出施工组织设计。全面抗旱是指从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转变为包括生态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从注重农业效益转变为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从被动抗旱转变为主动防旱。
关键词:防汛抗旱,完善水利设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3.防汛抗旱工作汇报 篇三
关键词:防汛;抗旱;对策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49-1
1 当前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现有水利工程防洪标准低,病险隐患大
一些地方的水利工程项目修建的时间很久,这些工程基本都是兴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限于当时的情况能力,这些工程的建设标准及建设质量都不是很高,而且配套设施也相对落后,加上这么多年的运行,很多都存在年久失修,工程老化的情况,且病险隐患很多。
1.2 水资源不足,抗旱能力弱
我国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而且分布不均,加之本就落后的水利工程设施,更加重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难度。水利工程的落后,汛期排水泄洪受阻,而到缺水时候,抽出来的水经过落后的工程设施,跑冒滴漏严重,造成巨大浪费,大大降低了抗旱能力,这对于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1.3 思想麻痹,缺少责任意识
虽然很多地方遇水则涝,缺水则旱,但对于防汛抗旱工作,仍有部分干部群众存在侥幸心理,总认为没什么事,存在思想麻痹的情况,对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在认识上明显不足,缺少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是乡(镇)、村领导由于调动更换相对较频,往往出现新手不熟悉工作,刚刚熟悉工作,又调换了,工作衔接不够,而且多数防汛工作的人员都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实战经验,工作在落实上大打折扣。
1.4 人为设障严重,清障难度大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都大力进行城镇化建设,少数群众在水利工程设施附近取土、种植、建房、圈地等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地方在行洪河道植树、设障、建厂,有的还破坏防洪设施,这些事件都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有的已存在多年,历经多任领导更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梳理清除这些违规建筑、障礙杂物等在执行上有一定难度,需要多部门配合才行。
1.5 资金短缺,预警水平低
很多地方在经济发展中,都主要侧重于能在短期内产生效益的工程项目,而对于防汛抗旱这些不能明显见效益的项目,虽然知道重要性,但却往往不够重视,在资金投入上明显不足,多数地方防汛抗旱资金都十分有限,加上水利工程的落后,人员专业水平的不足,所以一些先进的科技设备难以采用,这在预测预报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2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对策
2.1 要做好“两个转变”及“三个建设”
要做好防汛抗旱工中的“两个转变”,转变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要改变单一防守、单一抗旱的传统模式,做到既注重防守,又注重给洪水出路,不断提高洪水的可控可管可用度。同时抓“三个建设”要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坚持夏汛冬防,夏灾冬治,把防洪抗旱工程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强化防汛抗旱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各级防办的综合协调职能,要不断改善防汛抗旱检查方式,增强防汛抗旱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建设。要严格落实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提高防汛抗旱的整体效能。
2.2 要加强“三预”建设
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及数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程运行现状,认真总结,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预案。同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提高汛情和旱情的预报能力,提供超前性和预见性的预报。再有就是结合实际,做好预警工作,一旦出现险情,及时启动预警系统,向社会预警,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及财产,避免损失。
2.3 要认真落实抢险应对措施和物资供给
落实抢险人员,组织抢险队,分班编组,统一指挥,组织协调,抢险时快速、准确、得当,对防汛抢险所需的物资器材要充分保障,足额到点到位,确保调得出、用得上、抢得住。确保防汛信息、指挥命令和人员物资转运畅通无阻,以供抢险应急需要。
2.4 要加大依法防洪和科技创新力度
一是要依法清障。彻底清除行洪障碍,恢复河道原有行洪断面,保证水畅其流;二是要依法管护。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明确职责,精心守护,确保水利工程安全;三是要依法缴费。依法缴纳防汛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2.5 要严格防汛抗旱工作纪律
一是严格组织纪律。严格实行下级服从上级,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全局,决不允许政令不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二是严格报告纪律。按照分级负责、逐级上报、归口上报的原则,及时、快捷、准确的报告各地的情况;三是严格督办纪律。各地和相关部门要采取专多种督办形式,推动各项防汛抗旱工作措施的落实;四是严格救灾纪律。一旦出现险情、灾情,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亲临一线,坐阵指挥,做好协调,充分调动各部门协同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要做好宣传,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防汛抗旱知识的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及一些抗灾自救的知识。
4.防汛抗旱准备工作汇报 篇四
一、调整了双溪乡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今年的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任务特别艰巨。为切实做好今年防汛工作,我乡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早动手、早安排、早部署,积极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及时调整了双溪乡防汛抢险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二、完善了《双溪乡防汛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历年的实践经验,结合今年的防汛特点,我乡及时完善了防汛预案。全乡防汛工作做到任务、责任细量化,分解到人,责任到人,坚决做到“谁的问题谁解决”,“谁出的事谁负责”,狠抓落实。
三、防汛主要工作安排
1、严格落实主要河流监测人员
要求监测人员随时做好汛期防洪的监测,动态掌握情况,及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防洪情况。
2、抓好防汛物料和抢险队伍组织的落实
乡、村做好抢险物质储备工作,准备足够的油布、砂袋及抢险工具。同时,东乐村、木楠村、涂家村、申沟村做好抢险物质储备工作,成立抢险队,以便发生灾情时,能及时协助施工企业进行抢险。
3、建立健全值班巡查制度
在汛期来临时,由东乐、木楠、涂家、申沟四村村组干部加强值班和巡查,实行责任制,严防脱岗、漏岗、不在岗现象发生。
5.县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一、20xx年上半年水利工作情况
1、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做到“三抓”,落实“四项责任”,实现“五个确保”。即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做到抓早、抓实、抓严,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库防汛行政责任制、技术负责制、管理岗位责任制,从思想认识、领导责任、组织机构、工程技术、防洪预案、抢险队伍、物资器材等方面作好防御特大洪水的准备,加强对洪水调度管理,最大程度利用雨洪资源,确保小型以上水库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一般干旱年抗旱灌溉用水。利用已建成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发挥实效山洪预警最大效力,保障人民财产安全。5月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县人武部干部职工、县水利局干部职工、乡镇人武部干部、乡镇民兵等30人进行防汛冲锋舟驾驶集训及水上应急抢险演练,主要培训冲锋舟驾驶理论及海事交通常识,冲锋舟开机、装机及水上驾驶,冲锋舟离岸、靠岸技术,冲锋舟定点救人技术,水上应急抢险等基本技能,有效增强我县水上应急抢险能力。
2、做好闽江上游(南平段)防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闽江上游(南平段)防洪工程,总投资估算1.425亿元。该项目已通过水利部对《福建省闽江防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现根据国家发改委及省、市精神进行拆解,以县为主进行审批立项,拆解至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的可研设计报告及专题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社会风险评估报告、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可研)报告的编制,正在进行与各审查单位的对接工作。
3、完成松溪县虎洋水库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松溪县虎洋水库,投资6500万元,列入20xx年烟草水源实施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初设,并通过省烟草局组织专家审查,待国家烟草局审查批复,工程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
4、认真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
(1)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科学推进施工进度,狠抓工程质量,现已完成排丘、大岭、前洋、栗坑、下坑、乌石岩、杨梅溪等七座小(2)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2)20xx年除险加固项目总投资共计1320万元,招沙甲水库初设已批复,山镇、南溪、高竹洋、塘下溪、吴屯、林屯等六座小(2)型水库的初设已通过审查,待审批。
5、农村安全饮水项目
20xx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模为解决渭田镇、花桥乡、旧县乡、茶平乡4个乡镇的饮水不安全人口1.528万人,总投资744.9万元,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准备进入招投标阶段。
6、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20xx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包括松源镇、河东乡、茶平乡3个乡镇下辖的22个行政村,建设项目以现有小型灌区的配套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改造、新建小型水源工程66处,其中山塘加固6座,引水堰加固改造40座,新建改造灌溉泵站9座、总装机145kW,新建雨水集蓄11处、总容积3300m3;配套改造灌溉渠道64.5km,改造渠系建筑物xx处;整治排水沟9.5km等。现已全部完工。
20xx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包括渭田镇、旧县乡、溪东乡3个乡镇,已完成前期工作,准备进入招投标阶段。
7、河道整治情况
根据生态县建设要求,针对河道采砂引起的诸多问题,加大力度对河道采砂进行规范、整顿。对所有的采砂企业进行摸底,对没办证的企业要求其办证,已到期的企业停止其采砂活动,按照松溪河实际情况严格设置禁采区,对整个松溪河进行规划。
8、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
20xx年松溪县中小流域治理项目为杉溪流域治理,主要内容是祖墩、花桥防洪工程,项目已完成初设,并通过审查,待批复。
9、水土保持项目
20xx年实施项目为南新溪小流域综合治理、茶平乡水土保持重点乡项目,目前工程进入初设阶段,待审查批复。
10、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1)在3月底前,认真制定并下达党建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综治责任制、计生工作责任制和4个责任制的考评细则,4月,我局党委“三率”测评结果都是100%。
(2)我局党委以深入开展“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十佳党组织”、“我和百姓拉家常”活动载体为平台,推进党建科学化开展。
(3)多种形式抓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开展。
(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1263”机制落实。
(5)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制度防控,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汛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继续推进闽江上游(南平段)防洪工程的建设实施。
3、继续推进松溪县虎洋水库工程的建设。
4、加速推进20xx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
5、加快推进农村饮水项目建设。
6、继续加快20xx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
7、加大整治河道力度,确保生态县建设圆满完成。
8、继续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
6.供销社防汛抗旱工作汇报x 篇六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我社党政领导班子对防汛抗旱工作十分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主任为组长的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办公室,负责日常监管工作,制定防汛抗旱工作方案,并落实储备和调运工作,做到市场物价稳定,供应充足,储备物资有得调、调得动。
STWDn4BhxC5jYnJTVm1ZHdAnsayPsXWFCYaEsihLTeJqcWHifgJe0mkEjyadvLPzGqH0c4rC5g5su9bwsgAbdIFfDvlT83g7p9KMeH5aP78KhSaanDLebDlYLrnGJxu1ZY3kpohLbpl6zUYLlbwui1VLNL1MkpriC7KjOPKYlZ3MifpQtCkx10IY2hxDnvrMX3tr9EWw。
二、体系完善,强化措施 (一)制度体系建设方面:为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完善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体系。我社制定了《供销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供销社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预案制度,做到从预警报告、应急启动、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到了责任到人,程序清晰。
QcvdmM5LBHUJyZZihSqveB8OFXd7FpCP0XLTWMsrIAb11A1Biy90m81f4GyozY5b45JAd6mvqZNEq7N4VBP7gBsRVwPfd3SKuZWWQqoccDznknOXTutX8YUsCSFGh7in739qaQdvdDUC25xxHRlIAUBv5tjYKHV5lcghdoM3hXJv4iqxl7ZpLzNcrElHxeKwIOgPPfkj。
(二)农资网点防汛应对准备方面:供销社要求各农资网点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网点负责人保证通信畅通,认真落实上级防汛抗旱指示精神和要求。NuO3J8KCqATBFp2NOiJh3OeeMpFmELBDHlsTtzWB7D1L88AaioPfS4cYfzgjsnXFZfUkX9kfl8apNt6EPu4gVlLC8uDTiC8KGlLSegd93zTJUNaMsCuXiGJDuicsvqXJ0qJsHepyhVcms1HkjRrG8arZB8nW4KDDCaJu3I4ecWGnunbtAR9DZgAPZJQzQttwhzJhidgB。
(三)应急商品调运和投放方面:供销社主要依托便民超市为重点应急商品储备和乡镇各农资网点设为投放点,通过本次的摸排检查,供销社应急商品储备 9个,应急商品投放点 9 个。
7.固原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及对策 篇七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 境内地形地貌复杂, 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40-650毫米之间, 但降雨与农业的发展极不协调。人均占有地表径流382立方米, 耕地亩均占有112立方米, 分别为全国平均占有量的18%和6%。近年来, 固原市防汛抗旱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国家防总对防汛抗旱工作“两个转变”的思路, 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 切实加强防汛抗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 不断强化规范化管理, 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并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1 努力实践“两个转变”, 防汛抗旱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1.1 抢抓机遇, 完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
(1) 水利基础设施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紧抓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有利时机, 积极实施“发展抓项目”战略, 先后建成了固海扬黄扶贫扩灌工程、东山坡引水工程、原州区东部饮水工程、西吉西部饮水工程、隆德桃山引水工程、彭阳长城塬引水工程等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调配重点工程, 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 大力推广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 发展高效节水补灌面积9.3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9.8万亩, 有效提高了水资源调控水平、供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生产综合能力。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农民得到了实惠。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 坚持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大民生工程, 先后建成了固原市原州区东部、隆德县渝河南部等跨县、跨乡、跨流域的人饮工程, 为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防洪和水土保持密不可分。防治洪水, 必须是蓄泄兼施, 既要充分发挥水库、塘坝、淤地坝的调蓄功能, 更要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保护流域林草植被, 涵养水源, 控制水土流失。
1.2 落实责任, 强化措施,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固原市库坝工程数量多, 分布广, 淤积严重, 防洪标准低, 防汛物资短缺等现状, 把落实责任, 强化措施作为保障防汛抗旱工作高效运转的根本措施, 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进一步加强了防汛抗旱办公室自身建设。我市抗旱防汛办公室多年来一直处于“汛前凑班子, 汛后散摊子”的状态, 针对这一状况, 近年来, 我们从加强市、县 (区) 防办机构建设入手, 切实加强了防办自身建设, 全面解决了无机构、无编制人员的问题, 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2) 严格执行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制, 防洪目标责任层层落实。实践证明, 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关键。针对我市库坝工程多、头顶库坝多、沿线村庄密集的实际和工作需要, 通过层层签定防汛责任书, 逐库落实防汛责任人, 为切实做好库坝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障。 (3) 强化汛前检查, 严格预案管理。每年汛前, 我市按照水管单位自查、县 (区) 防办检查、市防办抽查三个层次严格进行汛前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及安全隐患一一登记造册, 分析归类, 制定整改措施, 以确保标准内洪水能安全度汛。 (4) 提高了防汛工作现代化管理水平。近年来, 按照国家防总办关于开展各级防办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和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 市、县 (区) 防办办公室、值班室、会商室一应俱全。建雨各类雨量监测点297处、水位监测59处、视频监测站17处, 安装高音预警喇叭376个, 发放报警器413个, 从而为防汛抢险和人员撤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3 调整思路, 不断探索实践全面抗旱理念“十年九
旱, 年年春旱”是固原市的基本市情, 近年来固原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顺应自然规律, 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成功应对了连年旱灾, 提高了抗旱工作的成效。
(1) 全面推进洪水资源化。开发利用洪水资源是新时期防洪保安全、抗旱保供水、生态保良好的必然选择。固原市在水库调度实践当中, 坚持依法、科学、实时调度, 贯彻统筹兼顾的三个基本原则, 即:兼顾防洪、灌溉效益, 以防洪效益为首;兼顾大坝、库区和下游安全, 以大坝安全为主;兼顾汛期、汛前、汛后调度, 以汛期调度为重, 较好地获得了防洪、经济、生态效益。 (2) 调整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鼓励群众压夏增秋, 增加马铃薯、玉米、荞麦、糜谷等秋田作物种植面积, 减少小麦等夏粮种植面积。同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设施农业29.8万亩。 (3) 加快生态移民步伐。固原市作为宁夏生态移民主要迁出区, 按照向水源有保障、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整村搬迁, 进行生态移民。 (4) 发展劳务输出。固原市近年来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稳定在30万人 (次) , 创收25亿元以上。劳务产业成为山区抗旱减灾、促进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
2 防汛抗旱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水患意识不强, 依法防洪观念淡薄
长期干旱少雨造成一些地方干部群众水患意识淡薄, 防洪观念不强, 人为填沟建房、修路, 在河道无序采砂、围垦、堆料, 随意侵占行洪通道等现象经常发生。
2.2 防汛抗旱能力不足
合理利用雨洪资源仍不够, 洪水利用率偏低, 雨后旱、汛后旱的被动局面仍未彻底扭转。防汛抗旱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 抗旱手段单一, 工作缺乏前瞻性和主动性。专业化防汛抗旱队伍建设薄弱, 机动抢险队、抗旱服务队数量少, 难以满足应急抢险和抗旱攻坚需要。
2.3 防汛抗旱新技术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
目前, 虽然我市在防汛抗旱网络、通讯、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初步建成了区、市防汛抗旱指挥视频会商系统, 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还没有全面发挥作用, 应用和管理的水平还很低, 距离用信息化推动防汛抗旱工作现代化的目标任重道远。
2.4 防汛抗旱测报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暖, 我市极端天气频繁, 暴雨、山洪、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点多面广、局部危害重。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 对预测、预报能力和监测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原市水文监测点少, 部分偏远地区基本上无监测点, 而且通讯手段落后, 信息无法及时上传, 实效性差, 远远不能适应防汛工作需要。旱情监测手段落后, 旱情监测主要依靠气象部门, 县级和乡镇旱情监测设备和监测人员基本上是空白, 造成旱情信息不能及时上报, 贻误抗旱减灾工作时机, 致使旱情蔓延加剧。
3 加强和改善防汛抗旱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市抗旱防汛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以保障防洪安全、生活用水安全、生产用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为目标, 坚持防汛抗旱并举, 继续推进防汛抗旱工作“两个转变”, 加强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规范抗旱防汛管理, 努力提高抗旱防汛能力, 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3.1 继续坚持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由控制
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 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 是国家防总、水利部对我国传统治水思路的历史总结和升华, 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两个转变, 必须把确保人的生命安全、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 在工作取向上, 要尽可能地利用雨洪资源;在工作措施上, 要改变单一防守、单一抗旱的传统模式, 做到既注重防守, 又注重给洪水出路, 不断提高洪水的可控可管可用度;在抗旱中要不断优化配置水资源, 尽可能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兼顾生态用水, 不断拓宽抗旱领域。总之, 要通过大力推进两个转变, 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线, 理性协调人水关系, 承担适度风险,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洪水资源, 通过洪水管理和全面抗旱, 最终实现人水和谐, 尽可能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
继续把防汛抗旱工程作为冬春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加紧实施固原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小 (二) 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骨干工程体系;加快病险小 (2) 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水源工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等工程建设, 不断完善抗旱防洪工程体系, 提高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通过全面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和各类工程整修除险, 不断提高抗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3.3 着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按照《防洪法》和《抗旱条例》的要求, 进一步强化防汛抗旱组织管理, 逐步建立起机构健全、管理有序、运转高效、程序规范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县 (区) 防办的综合协调职能,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 调动各成员单位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作用, 形成管理规范、协调有序、权责明确、步调一致的联动机制。要不断改善防汛抗旱检查方式, 注重检查的针对性, 实效性, 切忌检查流于形式。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 修订完善各类预案、集镇应急供水方案和加强工程用水调度为重点, 增强防汛抗旱的应变能力。一旦发生大的汛情、险情和水旱灾害, 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用水放在首位, 加强多部门联合会商, 及时作出工作部署并采取断然措施, 确保人员和用水安全。要继续加强市、县 (区) 防办能力建设, 开展防办规范化建设, 使之与所履行的职责相适应。
3.4 要加大依法防洪和工程管理力度
要依法清障。按照“谁设障、谁清除和属地管理”的原则, 加强各辖区内的河流清障工作, 彻底清除行洪障碍, 恢复河道原有行洪断面, 保证水畅其流。对拒不清障的要组织力量强行拆除, 并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 落实好建设、管理、巡查、防守、抢险“五位一体”的防汛措施, 明确职责, 到岗到位, 加强监测, 精心守护, 确保水利工程安全。
参考文献
[1]记者田远进.切实增强防汛责任感和紧迫感[N].桂林日报, 2009-04-14.
[2]水利部部长陈雷.加快构建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治能力[N].人民日报, 2009-05-09.
8.如何抓好黄河防汛责任制落实工作 篇八
关键词:黄河;防汛责任制;防汛工作;措施办法
1.防汛和责任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机构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一大批年轻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一部分同志对辖区内的防洪工程了解不够,对防洪任务和防洪形势还认识不足。社会剩余劳动力外出经营、打工,人员流动性大。群防队伍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只能是纸上谈兵。需要时只能是找人临时代替。另外,部分干部群众对防汛知识、预案学习不够,不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和防洪措施。不能认识自己在防汛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加之黄河多年没来过大洪水以及小浪底水库的建成,造成了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麻痹,防汛意识谈薄,对制定的各种防洪预案和抢护方案不了解,备汛工作只是空谈,对于预估的各级流量防守,从料物来源,运输机具,劳力组合落实的不够具体,对防汛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认识不够。一旦出现大洪水,势必措手不及,难以正确决策、科学调度,不能实施有效的抢险,更不能确保防洪安全。
2.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就要实行防汛责任制,防汛责任制包括: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值班工作制度、班坝责任制、防汛工作制度。如何才能把防汛责任制落到实处呢?笔者结合目前防汛形势以及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2.1增强水患意识 ,克服麻痹思想
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贯彻防汛法规力度,宣传黄河防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虽修建了小浪底水库,防汛标准提高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防汛所面临的不利问题,下游“二级悬河”日趋严重,同时,经过多年整修的黄河大堤,有些堤段特别是近些年来加高部分没有经过高水位洪水长期浸泡的考验,而且黄河大部分堤段属沙性土,当高水位、大流量洪水顺堤行洪时,很可能出现大面积出险和连续出现险情、发生滚河、大溜顶冲堤防的危险局面,甚至造成溃堤,防洪形势十分严峻。对此,要牢固树立水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思想,舍小家,保大家,防止本位主义。
2.2抓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落实
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落实,是做好防汛工作的保障和关键。要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各级政府一把手需对所辖区域的防汛工作负总责,因为防汛工作是政府行为,具有社会性,全民性,紧急性的特点。只有政府首长出面组织、协调、统一指挥,科学调度,抗洪抢险才有保证。要严格落实防指成员单位责任制,各专业队伍责任制,市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村,逐级签订防汛责任书,把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要求各单位领导熟悉本防汛责任段内防汛工作,群防队伍和防汛料物储备情况,并把各单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在当地媒体中进行公布,让群众进行监督。
2.3健立健全各级防汛机构
健立健全各级防汛机构,是确保防汛安全的有力保障。防汛组织机构应从上到下分级负责,分级管理,调度指挥分级负责,因为防汛任务最终要落实到村民某一个人,或某处多少料物等。重点抓好班组长带班人的工作。只有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才能保障各项防汛工作落实到实处。
2.4加强防汛队伍建设
加强群防队伍建设,强化亦工亦农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是防汛的重要措施。重点抓好一、二线队伍的组建,确保人员的在位率,沿堤各乡镇都要对亦工亦农抢险队和民兵专业抢险预备队进行军事化训练、技术学习。使之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达到快速反应的一支防汛大军。
2.5加强督察力度
加强督察力度,是推动责任制落实的动力。成立由防指、纪检、人事部门组成的各级防汛督察机构,建立健全督察制度。针对防汛“五落实”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防汛抢险各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各级领导按防汛岗位的到岗、到位情况,对黄河防洪工程,抢险责任制以及巡堤查险责任制落实情况等进行适时督促检查,对玩忽职守,拒不履行防汛义务的部门和个人坚决进行处理,用行政手段认真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严格执行防汛纪律。
2.6做好各级防汛队伍的技术培训
2.6.1对行政首长的培训。对行政领导的培训,重点培训行政领导对防洪形势的充分认识和应承担的防汛责任以及防汛抢险现场指挥,应注意的事项和科学高度等。
2.6.2对群防队伍的培训。对堤查险,报险技术以及料物工器具的准备。
2.6.3对亦工亦农队伍的培训。强化亦工亦农抢险队和预备抢险队,重点培训防洪抢险操作技术以及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2.6.4对部队的培训。对部队的培训,应重点放在黄河基本情况及防洪工程基本情况的介绍,该部队所担负的责任段的基本情况和防汛抢险技术的培训。
2.6.5对内部专业队伍的培训。主要以本年度的防洪形势,所辖河段的基本情况和易发生的工程险情,险情的抢护的措施及其技术,指挥调度群防队伍进行险情抢护等。
2.6.6还要对各级防汛队伍及早进行不同形式的模拟演练,专业队伍进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这样既能锻炼队伍,又能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汛意识,提高了防汛队伍的技术水平,同时检验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全员岗位负责制的落实情况,提高了行政首长的指挥决策、调度能力。
2.7强化落实责任制
9.防汛抗旱工作汇报 篇九
现将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及时安排部署。
召开镇防汛减灾工作安排部署会,认真传达马波书记调度会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全镇防汛减灾工作,组建防汛工作专班,切实传导工作压力,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及时开好防汛减灾预案编制和演练。
我镇X座小(1)型水库、X座小(2)型水库、X座中型水库均已完成了预案编制,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展防汛演练X次,极大提高了本镇防汛应急水平。三是备齐防汛物资储备。
目前我镇储备编织袋500根、救生衣100件、救生圈5个、雨衣30件、雨靴30双、强光手电筒20个、警戒带15条、多功能破拆工具组1个、铁锹铁镐30个、手摇警报器5个、抽水机2台、救身绳10根,确保险情发生时有足够的应急救灾物资用于防汛救灾。四是加强信息沟通,强化监测预警预报。
我镇已与气象、水务、国土、防汛等部门已加强沟通协作、信息共享,及时会商分析,为防汛减灾提供科学支撑。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监测预报,准确分析影响时间、程度和范围,及时预测发展趋势,延长了预见期,提高了预警预报的准确性。镇党政办在灾害性天气来临之前,及时提醒各村社区、相关镇属单位、中小型水库管理单位做好“主动避让、提前避让、安全避让”等工作,坚决避免群死群伤发生。充分发挥了已建防汛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的作用,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及时准确向群众发布预测预警信息,截至目前已发预警信息9条。五是建立健全防汛应急队伍。
目前我镇成立了应急抢险队伍XX支,共计XX人。经培训后,已经具备防汛应急相关能力,确保“有险必出,出险能胜”。六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
我镇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和“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各类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把防汛减灾各项准备工作抓紧抓细抓实。严密防控,确保安全度汛。10.防汛救灾工作汇报 篇十
防汛救灾工作汇报范文
参阅!
x月x日以来,面对严峻的雨情汛情,市政府办始终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护国有财产作为最高准则,发挥能打硬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主动作为、高效服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竭尽全力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践行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打造市直表率机关的承诺。
一、统筹协调,发挥中枢机关重要作用。
一是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部署,市政府办领导和文电科、秘书科、应急办、信息办等科室工作人员不分昼夜,马上就办,抓好传达贯彻,迅速作出具体安排。二是汛情信息及时发布。设立“防汛在行动”和“防汛救灾”专栏,在市政府“一网双微”和“政务通APP”等平台载体,发布防汛救灾工作动态453条,编辑微博微信334条,《我市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及道路通阻情况通报》19期,《每日政务舆情巡查反馈情况》22期,保证了汛情信息第一时间搜集,敏感信息第一时间上传,重要信息第一时间发布,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我市防汛救灾的全过程。三是保障服务有序推进。办公室连续取消多个双休日,实行全员在岗。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抽调4名业务骨干到市防办工作,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有关科室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协调联动,全程做好省长李锦斌、副省长谢广祥等领导来宣检查指导防汛救灾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全力做好市政府领导防汛指挥各项保障和服务工作,保证了各级领导在一线指挥的安全。
二、全力以赴,开展责任堤段巡查抢险。
一是组建防洪抢险突击队。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刘玉达带头担任突击队组长,办公室30多名青年干部主动请缨,踊跃报名。进入汛期后,突击队员随时待命,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结合责任堤段底子薄、水位高等实际,与镇村干部深入研判险情,制定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二是全天候开展责任堤段巡查。x月x日汛情紧急后,办公室每天选派6名突击队员,在2名县级干部带队下,分两班到双桥联圩胜利段600米责任堤段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上堤人员不顾大雨滂沱、道路泥泞、蚊虫叮咬以及后期往返责任堤段要趟着一米多深大水的危险。
三是做好责任堤段除险加固。x月x日巡查人员发现责任堤段交接处出现滑坡、外侧垮塌、渗水严重等险情后,立即上报防汛抗旱指挥部,并协调应急分队前来增援。在抢险队伍到来之前,办公室干部与现场村民一道对险段进行清障,积极参与物料搬运、取土装袋等抢险工作。后经过一整个昼夜连续不断地努力,排除了险情,保障了责任段的安全。
三、奉献爱心,积极开展捐款救助活动。
一是认真做好救灾工作。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政府办公室积极做好人员转移、救灾安置点设置和有关各方物资捐赠联络协调工作。开通防汛救灾信息直通车,汇总各类信息76条,整理上报省政府办公厅15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积极筹备召开我市生产自救、灾后重建政务公开新闻发布会等。
【防汛抗旱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乡镇抗旱防汛工作汇报材料07-27
防汛抗旱准备工作报告07-30
校园防汛抗旱工作总结08-12
胥坝乡防汛抗旱工作预案08-05
对于开展防汛抗旱工作自查报告01-12
防汛抗旱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08-21
防汛抗旱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职责11-17
防汛防台抗旱检查工作总结范文09-06
小学防汛抗旱07-27
全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