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4-08-09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精选7篇)

1.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一

一、构建师生互动模式

师生互动阅读模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时对发展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大有裨益。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过程。例如, Go for it教材八年级下Unit 9 Self-check: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这篇阅读材料就可以采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

Pre-reading: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参与。 (1) Pictures talking:谈论各国图片, 引出各国的地理位置、人口、语言、饮食和环境等情况, 让学生了解世界, 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同时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 Prediction:利用标题、插图, 预测课文内容是关于新加坡的哪些情况。

While-reading: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1) Scan the passage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运用阅读策略,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文章大意。 (2) Vocabulary learning:将单词与正确的注解相连,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情境猜测词义的能力; (3) True or false statements: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根据课文判断正误, 并以开展竞赛的形式进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还培养了他们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4) Listen and fill:听课文, 填表补充信息, 训练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Posting-reading: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 Listing:通过小组讨论, 列出新加坡语言、饮食、环境、气候、交通、旅游等其他各方面的情况; (2) Design an advertisement:为自己的家乡或曾经到过的地方写一则广告。

二、抓好课堂组织教学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无论是哪种课型, 我们都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来说, 其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两种能力, 这是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在初中阶段, 从初二下册及初三的教材才开始出现较长较难的阅读材料, 在处理这些文章时, 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去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学生的语言知识有限,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现象及其内容, 对课文中的词、短语和语言现象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和讲解, 不能过于复杂, 必须带领学生一步一步的去阅读。可以在上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及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并带着一些疑问来到课堂。

初中的阅读要在精确性和速度方面逐渐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 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尚有欠缺, 因此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想方设法的去设计一些新颖的课堂活动来完成阅读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给课堂带来活力。

三、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应围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目的, 充分利用好阅读课文这个载体, 精心研究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活动, 突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 使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较好地发挥。阅读训练不仅仅是让学生看懂文章, 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等。阅读教学的开展应该具有步骤性, 包括“读前”、“阅读”、“读后”三个步骤。阅读前, 应该激活文化背景知识, 减少阅读理解障碍。在日常阅读教学当中, 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即尽管学生自己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但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全文。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 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已有知识的能力。

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更新教学观念, 灵活处理教材, 仔细寻求文章内容与学生思维相关的切合点,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开展各种思维活动, 如预测、想象、推论、判断、归纳、总结等, 激活学生思维, 有效延伸知识。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 再由局部到整体, 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仅靠读课文中有限的几课课文, 很难达到大纲要求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首先, 课外阅读量的安排要恰到好处, 量太少起不到作用;量太大则加重了学生负担, 甚至造成学生偏科的倾向。其次, 教师应该注意阅读难度的递增。在选择材料时, 教师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 或选用的材料帮度太难都有可能使学生兴趣索然,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坚持由浅入深, 从简到难的原则, 选择读物应由短到长;生词量从少到大;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从浅显易懂到内涵丰富, 包含多种深层意思,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 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应该讲求效率, 而效率体现在阅读的速度和阅读能力两上方面。阅读速度过快会使阅读流于形式, 影响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 欲速则不达。过慢就不能大量阅读, 提高不了阅读能力。

2.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二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提升

现阶段,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教材中的词汇大量增加,阅读理解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逐渐扩大。同时,初中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普遍存在学习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问题,对阅读的内容一知半解,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

1.阅读材料单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所接触到的阅读材料通常是教材文本、复习资料与试题,形式比较单一,内容大同小异,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提升其阅读水平与能力。

2.训练方法简单。初中英语教师训练学生阅读的方法,一般以解答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规定材料,然后在设计好的题目中找出最佳答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自主性难以得到分发挥和体现。

3.教学重心失衡。在现有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材料所占比例增加,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时代性强。但是不少教师把这些英语阅读材料孤立起来,当作语言知识点进行教学,导致阅读教学中心失衡,弱化了阅读教学的功能与价值。

二、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阅读前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和阅读文本,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目标,然后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这是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前提。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图片或实物等导入阅读材料。例如,在进行Will people have robots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机器人做阅读教学引导。给学生展示机器人形象,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机器人图片,如变形金刚、铁臂阿童木、星球大战系列和终结者系列等,接着就顺利导出关于机器人的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把学生带到课文之中,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另外,教师也可以用自由对话的方式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导入,通过与学生对话过渡到阅读教学中,引出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到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与语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阅读中重视整体呈现,开展有效提问。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与整体把握。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些口头理解练习,如关于英语素材理解的选择题或判断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全面整体地把握阅读素材。英语阅读并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学习与预测的过程,学生在对英语阅读素材中的单词、语句和语言层次进行阅读的同时,依据现有的知识对下文进行预测,然后在阅读过程中检验自己的预测,对不足之处进行修订,进而产生新的预测。整个阅读过程实质就是学生与课文之间的交互过程。所以,英语教师应该设置相关的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有效提问,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英语阅读学习,在提问的同时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始于提问,并且利用进一步的提问检测教学和推进教学。

3.阅读后设计有效联系,加强各种训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四个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四个基本技能。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是独立的教学模块,而是巧妙地将听、说和写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英语阅读材料可以当作听力材料使用,也可以作为讨论的话题,还可以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改写、扩写和缩写等。初中英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是掌握和巩固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使用阅读素材中的语句,也可以自行总结,提炼出一些精短有效的语句。为了降低复述难度,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提示性的单词。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英语阅读素材,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对话阅读和口头采访等,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其听、说和写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并且也较为关键,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全面优化或改善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田海花.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J]. 学周刊,2015(14):113.

[2] 王晓慧.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与训练研究[J]. 才智,2015(13):32.

[3] 张阿敏. 探究初中阶段英语阅读之特色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7):139.

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三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才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保证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低效;优化;有效对策

一、近年中考阅读命题的普遍趋势

近年来,英语中考的阅读理解文章从取材到问题的设置上,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也是相对区分度较大的题目。有不少文章都是从原版的材料中节选的,三篇文章由浅入深,考题也是由易到难的。英语中考试题中的阅读文章,题材大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体裁形式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总之,阅读理解是对学生全方位、多侧面阅读能力的考核,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考命题的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低效现状

尽管每个教师都明白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阅读教学已逐渐上升到了教学的主导地位。但在初中英语《新目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现象,它会直接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仔细进行分析,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低效现象存在:

现象1:教学方法程式化。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爱使用模式化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是就文章中的叙述进行提问,没有更深层次的含意;接着让学生机械地跟着录音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和复述课文,或根据课文填写课文下面的表格等等。如此这般的阅读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影响了许多学生理解的准确性,既不能有效地推断所读文章的要点,也不能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正确的把握。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是缺乏潜力的,这样的操作肯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仍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现象2:过分忽视语法。

在《新目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谈语法色变,总把语法教学放在一个非常暧昧、尴尬的位置。有些学校的教师把阅读课当作课外阅读来上,有时甚至简单地划划词组和对对答案。回想上世纪80年代,在老教材阅读教学时许多教师过多地偏重了语法教学,导致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非常有限。十几年来,我们教师对这种状况一直在进行改革,虽然已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也有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应有的必须正常进行的语法教学部分,未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借助语法正确理解句子,尤其是缺乏对长句、难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这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全面和正确的理解,也阻碍了学生获取文章的内涵信息。

现象3:处理生词简单化。

处理《新目标》阅读材料中的生词一直让许多教师感到棘手,有些教师往往片面追求全文的整体理解,舍弃了对词汇的教学,在阅读前将有关词汇的词义给出,而且也只是涉及关键词的一般含义而已,忽视了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如果学生对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理解有误就会导致对一个段落甚至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离,特别是很多关键的高频多义词,如果不向学生阐明各种意思以及出现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很难真正掌握到位的,以至于下次读新的文章时,遇见新的语言环境,即便老师教过的词对他们来说仍然感觉是新词,会导致全无印象。

现象4:滥用多媒体。

当今,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滥用多媒体的现象。多媒体技术确实已广泛应用在教学领域中了,但多媒体若使用不当或过多则会干扰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把阅读材料中的主要情节都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就会失去本应通过文字解读和推理归纳才能获得的信息,这样就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多媒体的滥用或泛用会阻碍学生推理能力和文字解码能力的提高,在一程度上也严重扼杀了学生追求新奇思维的探究心理。

三、《新目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对策

为提高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可以采用以下几点针对性的有效对策:

对策1:有效利用阅读策略感知信息。

模式化的师生一问一答式的阅读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在阅读中的运用。实践证明,在《新目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师生、生生互动的方法,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独到的思维和推理能力,鼓励每位学生都能较轻松地参与讨论,发表个人意见,教师也可以轻松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还可以通过填图表的形式,对辩论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这样通过阅读,能达到较高的教学认知目标。

对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应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记叙性的阅读文章,可让学生通过略读、跳读,辅以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章中时间、空间、过程的顺序与关系,引导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全面理清文章的脉络,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目的。对于说理性的阅读文章,帮助学生找出各段落的主题句是可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每个段落提出一个问题,再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式的讨论寻找答案,将更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带着问题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

对策2:借助语法理解句子,正确获取信息。

阅读教学也不能一概否定语法的作用,因为借助语法才是正确地理解所读语言材料,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达成阅读目标的有效方法。反之,脱离句法分析的阅读往往是肤浅的,理解的偏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初中英语阅读文章中,结构复杂的复合句、长句和难句很多。我们可以先就阅读课文的信息载体作用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方法有以下几种:①运用情景引入新课文。②带着问题快速读课文。③介绍本节课阅读策略,让学生运用这种阅读策略仔细读课文。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⑤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信息填写,其他同学一起在书上填写。⑥全体根据黑板上的信息复述课文。

对策3:正确把握语篇意义,尽量扩充词汇。

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在阅读中教师有必要设置一些有趣味性的词汇思考题,通过让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掌握所学词汇的基本含义。这样能让学生明白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思考和推测的过程。学生在猜测词义的过程中,不仅增加了词汇量,而且能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有助于词义的理解和扩展。在语境中有效学习词汇、扩充词汇、了解词汇,正确把握语篇的意义和发掘文章的内涵,也是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之一。

对策4:恰当运用多媒体,有效达成目标。

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观察的能力,过多地或不恰当地运用媒体只会简化阅读内容和降低阅读难度。但是,如果在需要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或提高阅读理解的难度时,适时和适度地运用多媒体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来说只有画面的回忆,缺少了对文字意境的想象,阅读很容易成为走过场的游戏。

对策5:优化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优化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是阅读教学最不可忽视的环节,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精心设计问题,激发阅读兴趣。设计问题和回答问题是课堂教学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教学手段。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得得体和精致,就能迅速把学生轻松引入问题情境,同时激发起他们探知和阅读的欲望,并且促使他们积极开展思考,对今后的发展英语表达能力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在问题设计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问的质量,保证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梯队性,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组织,甚至对某个问题学生可能有的几种回答在事先有所估计,教学过程中怎么去引导,怎么去分析都要有所考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2。掌握阅读节奏,有层次地加以引导。

(1)鼓励学生快读,捕捉全文大意。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猜词悟意的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等,并能让其在阅读材料提供的复杂的语言环境中抓住文章脉络,掠过不必要的生词或通过构词法猜出词义,然后回答一些对表层意义的理解题,要求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先不要看课文。坚持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识记和判断能力。

(2)指导学生精读,把握全文信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有碍阅读理解的内容,采用“疏导法”,即教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句、词,摆脱不必要的困扰;针对阅读中的重要知识,采用“点导法”,并且把重要语言点发挥下去。有时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概括能力,要求他们用绘画或动作等多种方式演绎出来。

(3)启发学生深读,领悟全文内涵。

阅读教学时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文章,还要启发他们深读文章,发挥他们的潜能,引起发散性思维,抽象出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达到自学英语的目的。

3。改善学习心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缺乏自信和耐心,教师要把改善学生的语言学习心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尽量创设条件使学生产生语言学习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4。开展具体读解,注意阅读过程的反馈调控。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展开具体读解。这个环节里教师应重点采用语感训练法,重点训练学生的分析与比较的思维能力,最后概括、抽象出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英语教师共同的追求。教师在阅读课上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拓宽视野,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阅读课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但却有其内在的规律。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其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确保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切记阅读教学的教学思路:导入激趣、营造氛围、读中求知、练中强化。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案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3]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

[4]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四

何丽群,鄱阳县金盘岭中学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理解所注重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交际性阅读的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在中学加强英语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阅读; 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愈发重要,阅读是发展这种能力的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培养学生口头及书面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将来灵活运用英语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各年级英语的课外阅读量提出明确的要求: 七、八、九年级英语阅读量累计应分别达到四万词以上,十万词以上和十五万词以上。毫无疑问,英语阅读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英语的课外阅读量落实结果如何?为了弄清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进行研究,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鄱阳县金盘岭中学七、八、九年级各一个班,共发问卷150份,实际收回150份,问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对课外阅读的态度,课外阅读的数量,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等,调查结果如下:

1.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大多数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持积极的态度:91%的学生认为阅读是必要的,87%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成绩的提高有帮助,此外,家长和老师对英语阅读的态度都是绝对支持的。但这些良好的主观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却很大,与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的需求及《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很远,高达80%的学生只是偶尔或从不阅读英语课外读物,78%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阅读成绩不满意,53%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

2.英语课外阅读的数量 调查表明,在阅读的量方面,82%的学生每周只是偶尔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而且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在阅读的时间安排方面,12%的学生是在周末和学习之后,在这一点上,优秀学生与中等以下学生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优秀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集中在周末,说明这些同学的阅读主要出于自主安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中等以下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课后,因为学校教师的安排和要求,为了考试或完成作业而被动阅读。

3.英语阅读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46%学生认为词汇量不足是课外阅读的主要障碍,12%的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28%的学生认为周围没有合适的阅读材料,14%的学生认为因为不懂语法知识,缺少科学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速度慢。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阅读,使学生减少了阅读量;反过来,阅读速度慢,致使阅读量减少,从而阻碍词汇量的积累,于是呈现恶性循环。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对策

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初中阅读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教学对策:

1.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充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其次我们应不吝称赞。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的成效与兴趣是成正比的,兴趣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在本来不感兴趣的课堂上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时,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感。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恰当的学习目标,并适时的给予指导、帮助和鼓励。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及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层次性,因人而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取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享受成功。

2.精心选取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取对学生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符合学生,就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反之,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要求是语言真实地道、体裁趣味丰富、难易程度适当以及具有时尚性,如报刊杂志,贴近学生生活,与课文有一定的关联,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阅读材料应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让学生不仅在阅读过程中学到了相应的语言知识,提高了自身的阅读水平,同时获取了其他方面的很多知识。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阅读材料,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意识。3.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创设温馨的环境,如设立一个图书角,摆放各类图书,杂志,黑板报让学生轮流值班负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表演舞台。阅读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有一个正确、优雅的为人处世观、价值观,陶冶了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课余时间,不断与学生谈论看过的书籍,互相交流想法,为学生起模范作用。让学生多阅读,读后用自己的英语语言讲出来,让学生通过看英文报导,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探索之路还只是一个起点,师生原有积尘的陋习难以一下子根除,有时会制约学生的阅读。由于我校处于农村地区,只有走课题化的研读之路,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思考、实践、探究,才能真正走出封闭圈,共同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5.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五

【内容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如果离开阅读谈写作或离开写作谈阅读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文本阅读和写作教学这两个点上, 我通过读、析、悟、写把两者有效的整合起来, 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文本阅读 写作教学 有效结合叶圣陶先生说: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语文专家崔峦老师也说: 阅读教学要体现读写结合, 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 从读学写, 加强读写的联系。不应把阅读仅仅作为理解内容的手段, 还应把阅读和品词析句、揣摩表达作用、学习文章写法结合起来。否则, 是跛脚的阅读教学。的确,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 写作则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 才能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 表达能力强了, 又能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可见,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互递的过程,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 初中生毕竟学业繁重, 阅读时间有限, 而写作更是一种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脑力活动。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 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 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呢? 教学中, 我有意识地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 即通过读、析、悟、写,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 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实行课文练笔的有益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促进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较好地发挥了整体的优化作用。下面, 我就来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读: 把语文文本这一精典的阅读材料真正地读懂、读透, 在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的同时比较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

杜甫曾指出: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或者说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规定,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一个学生要积累240 余篇优秀古诗文, 要完成约400 万字的阅读量。当前, 在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繁重, 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下, 这仍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 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把语文课本读懂、读透显得尤为重要。陶行知先生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 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名家精品之作,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 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丰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 同时阅读与写作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所以,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写作素材。我们可以把七至九年级将近180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放入词语库, 可以把优秀文章编程积累到名篇佳作集, 这些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对于写作而言, 作用重大。

二、析: 把语文文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 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

二、析: 把语文文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看作是一篇范文, 分析它的谴词用句、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从课文学习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科学的理论认为, 学生作文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表现为: 积累-模仿-借鉴-创造。从中可以看出, 创造都始于模仿, 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生搬硬套, 而是一种智能型的模仿, 是始于学步, 终于创新。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就是模仿-创造。在笔者的读、析、悟、写阅读教学中, 在教学流程上有这样几个基本稳定的步骤:

1.初读课文, 先模仿。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在立意、选材、体裁安排、布局谋篇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 是学生写作的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把课内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整合优化, 让他们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例如: 斑羚飞渡中,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 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 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 像一座美丽的桥。它走了上去, 消失在一片灿烂中。这种结尾意味深长, 动人心魄, 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文学色彩, 模仿到作文中, 就是一个亮点。

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 是学习的必要途径。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 都是文质兼美, 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 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抛开这么好的范文, 而让学生单纯地去看作文选之类的东西, 不能不说是舍近求远。把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学生写作的例子, 学生就像画画有了模本, 练书法有了字帖, 自然会得心应手。

2.重读课文, 再借鉴。模仿, 切忌亦步亦趋, 跳不出范文、片断的框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进行简单的仿辞、仿形训练, 更重要的更多的要学生仿其神、仿其意, 从仿某章节的措辞或语言风格, 过渡到模仿全篇的构思立意;从仿范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 过渡到全文的表现手法, 这就是借鉴。我们要不取取, 虽师勿师, 不完全仿效他人, 又学习他人的长处, 虽以他人为师, 又不受他人的局限。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一课后, 要求学生以 盼秋、绘秋、赞秋为总体结构, 写一篇题目为《秋》的文章, 指导学生如课文一样先概括秋的景物, 采用横式结构的方法, 把各幅图景组合成篇, 最后以赞美作结。借鉴要在读懂值得借鉴的他作, 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 在领会其精神和风格上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借鉴。

3.再读课文, 要创新。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要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 变成自己的, 并在作文中加以运用。在教学中, 有位同学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并看了朱自清的《绿》, 非常欣赏文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景, 寓情于景的写法。他就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 写了一篇青少年广场夜景, 写出那莲花喷水池, 圆圆的水池好比一个墨绿色的盘子, 托着圆圆的晶莹的珍珠。大花座喷出大股高高的水柱, 似一座冰峰, 周围比它略低的水柱像群峰环绕着它。小喷头吐出缕缕银线, 弯弯地不断落入池中, 池里的水泛起层层涟漪, 宛如金色的鳞片。几个比喻, 使喷水池的景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同时, 作者还在对景的描写中倾注了自己的深厚感情。这篇作文借鉴了朱自清那运用比喻绘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但所写的内容是根本不同的。这里有作者自己描写的景, 有自己创造的意境, 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作在阅读借鉴中有了创新。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从谴词用句到构思立意再到谋篇布局的分析与理解之后, 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三、悟: 把从语文文本中积累到的大量写作素材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掌握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悟, 其实就是一个个性化加工、重组的思维过程。通过前面的读, 已经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再借助前面的析, 又掌握了一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 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在模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加工重组的悟的思维活动。这悟的过程, 受学生积累素材多少的影响, 也与学生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相关, 当然, 也跟语文素养紧密相联,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悟文本, 可以获取审美愉悦。但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 审美情趣比较肤浅, 教师应适当引领, 同时指导学生不忘审美的另一层次审丑, 揭露生活中的假、丑、恶, 或鞭挞, 或警示, 或嘲讽。引导学生向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 以真、善、美的教学审美为基础,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体悟、去描绘美的生活, 美的世界。读莫怀戚的《散步》, 悟得它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 文章美在三个方面: 一是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二是景物描写的意境美, 三是平易朴实的语言美, 在选读中杂取种种文章精华,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体悟文本美点, 感悟生活美点, 在审美愉悦中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培养了写作素养。

四、写: 把从语文文本中悟到的东西进行个性化的立意、构思, 然后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 是读、析、悟、写教学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写是一种释放, 是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 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 只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 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所以, 它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在这一环节中, 要求教师要学会适度地深化、延伸课本, 以课文教学的新带动写作活动的新。学了《伊索寓言两则》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 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一个续篇或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学了《智取生辰纲》一文后, 可以让学生想象: 以杨志的性格、本领, 在当今时代他适合干什么工作? 他去求职, 会有怎样的经历? 而后让学生以《杨志求职记》为题进行创作。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延续性训练, 学生在写作中提高了他们准确理解课文、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理的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可贵的是可以尽情释放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独特体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其实, 写作反过来也能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首先, 写作能让学生对各类情感有一种亲身的体验, 在阅读相关的文章时, 更能激发其与作者的共鸣, 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其次, 写作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有了较强的语言能力之后,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意, 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再次, 写作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一旦对写作产浓厚兴趣后, 便会自觉地去加强阅读, 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读是积累, 析是提升, 悟是沉淀, 写就是迸发了。这样,通过读、析、悟、写四种手段, 可以巧妙地将阅读与写作两者结合, 整合为一体, 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课内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毕竟有限, 而语文百分之七十的所得在课外(叶圣陶语)。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文练笔的训练, 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从而将之拓展成为阅读练笔, 乃至生活练笔, 如此,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了!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区培民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9月第1版.[2] 《阅读与写作训练》 张文海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5年5 月.[3] 《阅读与写作双向提升梯级作文训练指导》余卫兵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2001年10月

6.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六

一、精选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培养学生兴趣

教七年级学生,我们一定要注意材料短小精悍,文章幽默风趣。可以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故事,让学生慢慢享受英语阅读的快乐和幸福感。在八年级,我们可以根据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选择《21世纪报》《英语周报》等报纸杂志作为阅读素材,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由于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对阅读内容也有了正确的思维判断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阅读会出现一定的偏好。因此,除了为他们选择一定的阅读材料外,也可以让他们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在这时期,我们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分享阅读资源、享受阅读快乐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汇报),也可以让他们用英语写短小的读后感,或者组织他们改编英语故事等,让他们尽情地展现自我,尽情地展现他们被英语文化熏陶后的自我。这些都是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的阅读意识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除了他们自己的爱好之外,一般需要教师的正确、适时、适当引导。为了改变学生在阅读时缺乏信心、或被动、或急于求成的局面,我们可以设立并完善一些奖励措施和评估办法。如:在每天的Duty Report时间,请学生讲述阅读的故事或片段并进行评比;或举办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去读一些简易的英文书籍,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交流活动;或者在教室的显著位置张贴海报等等。这些活动都会让学生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样做的最终情形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阅读课。

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培养高效阅读能力

(一)采用Top-down阅读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所谓Top-down阅读法是指从语篇整体出发,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过文字符号获取信息上,按文章所给的标题先对文章的内容与含义作出推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问题,理清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学会预测、推断文章内容和含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领悟能力。从而实现通过文章的总体结构安排或文章的标题来预测文章的内容及深层含义的目标。

(二)学会“背读”技巧,掌握精彩段落

在指导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时,我们可以首先通过题目、小标题、插图、图表等信息预测文章内容,然后进入文章阅读。第一是快速通读,了解文章大意,第二是细读全文,发现难点,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含义,然后再深入理解语言形式和内容,将先前猜测的意思与单词表上的解释核对。弄清重点词的用法,最后再通读全文,从总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让三“结合”贯穿阅读始终,抓住主旨和细节

所谓三个“结合”,是指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做到精读和泛读有机结合,欣赏、鉴析和专项训练相结合,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对高年级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掌握阅读的基本策略,让他们在默读、略读、跳读、预测、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等过程中实现三个结合。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掌握综观文章,仔细体会段段之间、句句之间的联系,了解中心意思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给没有标题的文章列出标题,才能回答一系列有关细节的问题。

(四)以“整体阅读”统揽主题,以“成组视读”把握语段本意

“整体阅读”统揽主题,是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成组视读”是要求学生按照意群或句群进行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实词、转折词等关键性词语时,开始对篇章内容的预测。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扩展开始时的预测,或者否定它而产生新的预测,最后达到把握文章的前后呼应以及情节联系即综观全文。为了改变逐词逐句阅读的不良习惯,我们要提醒学生阅读时注意按照意群或句群进行,提高阅读速度。同时,还要提倡运用上下反复平行交叉的交互式阅读法,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大意到细节,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图像,再利用这个语义图像去理解段落、句子、词组单词的语言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把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完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7.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七

【关键词】阅读兴趣;活动;技巧和策略;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英语阅读也是英语语言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能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决定其是否能运用英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能否高效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在日常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阅读正是我们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遭遇的瓶颈。自从八年级学生的课文中出现文章阅读之后,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出现了下滑。但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九年级学生毕业时应该具有600---700的单词量和50个左右的词组,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要具备有效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作为21世纪的创新型教师就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把课堂当作提高阅读技巧的基地,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可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勇于进取,积极探索,通过继续学习和科研,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必须重视英语阅读教学,积极着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首先在英语教学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该尽可能的涉及日常生活,传说、人物、文化等,在文章的体裁上应避免单一化,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选择的文章和其相应的任务不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困难,否则学生会对这样的文章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达不到提高阅读技能的目的。这种任务型的阅读能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寻找有效信息来完成任务,在此之前老师应该明确的给出任务。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训练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做很多相应的理解性选择题,大多数情况下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抹杀学生的阅读技巧或是对阅读失去兴趣,那么实际上在阅读中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提高技巧而不是单纯的测试阅读理解,同时也要尽可能多的传授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对于一堂阅读课,我们通常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基本环节: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读后(post-reading)。在每个环节中安排相应的任务,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技巧的能力。

一、读前阶段(pre-reading stage)

Pre-reading也就是Lead-in阶段,是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铺垫的。在这个环节中,为了解文章的主题,老师和学生做好准备。主要是要让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期待,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方式来实现:

1.标题预测

一个好的标题通常包含了作者写作的最重要的信息,通过预测能够大概了解文章的内容,老师也可以通过就标题提问的方式来指引学生进行预测。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Unit9 “Being a Volunteer is great!”你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 What is a volunteer? 2 Are you a volunteer? 3 What do a volunteer do?

2.词汇预测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预测一些极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现的词汇,猜出文章大意,然后再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证实他们的推测。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Unit6 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 一文中可以提供关于食物(food: ducks, cola, French fries, vegetables, meat, fruits, biscuits, oil, etc.)和味道(taste:good,bad, healt-hy, sick, awful, fresh, bitter, sour, sweet, etc.)的词汇,然后要求学生预测哪一些会在文章中出现,并通过这些词汇来推测文章的内容,最后浏览全文证实你的猜测。

3.问题预测

老师提出一些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正误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判断,再通过阅读文章来检测其推测。

4.预设情境

大量的语言试验说明,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实际上在英语阅读中对所读材料的语言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掌握不够,在英语阅读时会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和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熟悉与所读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而背景知识最能引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对比,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Unit12 SectionA 3a时,老师可以介绍各国在约会时间上的文化差异。

5.略读和跳读

快速阅读获取大意就是略读。在报刊文章中经常会运用略读策略获取主要信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就文章内容提出几个代表中心思想的语句,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之后判断正误。或者给每一段提出一个小标题,让学生把它们放在文章中正确的位置。跳读,就是获取具体信息。比如数字,时间,电话号码,地址等,因此它在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帮助的。联想,类推和运用语言规则猜测文章意思也是不错的方法。当然在一堂课上我们不可能用到上述的所有活动,但是有选择的使用其中的方法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阅读更容易,从而帮助学生从厌读往想读发展。

二、读中阶段(while-reading stage)

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那些复杂的语言通过图片,影像,表格,注释,小标题等的形式表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Unit2 SectionB 3a My biggest problem时,

My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Im too busy. When I was young, I used to have so much time, but these days I get up early and stay in school all day. Then I go right home and eat dinner. Before I started high school, I used to spend a lot of time playing games with my friends, but I just dont have time any more. In the evening, I used to watch TV and chat with my grandmother, but now I have to study. I love music, and my father used to take me to concerts. These days, I hardly ever have time for concerts. I do my homework and go to bed. I really miss the old days.

可以用如下表格的形式将Rose Tang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Rose Tang then Rose Tang now

又如Unit8 Ill send you a photo of Lucky 一文中,教师可事先准备一段与文章相关的影像资料,介绍导盲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来帮助它的主人,以及对导盲犬训练中心的训练一般流进行程介绍,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同时也增强了它的趣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注意爱护小动物。但是必须注意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也可提供一些与之相关的口头任务。

2.在阅读活动中老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这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从易到难分类好。例如第一类是对文章了解后用文章中的原句就能回答的问题,或者是一些Yes/No问题,要求学生快速回答。这些问题都浅显易答,因此把这些问题留给基础差的同学,以增进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接下来一类问题需要将文章中的原句进行组合来回答,第三类问题的答案是文章内容所暗示的,第四类是要根据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来做出判断的问题,最后是完全取决于读者的反应,表明读者自身观点的一类问题。在答题时,要求学生要仔细全面的考虑后再确定答案,养成独立思考、认真答题的习惯。

3.发掘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

在阅读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入更高层次的理解。同时对于文章中出现的难点、结构和背景要加以点拨和启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老师也可指导学生分段阅读,找出各段主题句和各段大意之后,再查读课文,指出文章中的转折词或过渡语,分析其逻辑顺序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把语言知识的学习渗入篇章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寻找最适合学生和所读文章的方法,使那些相对复杂的语言能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熟练地把整体阅读的方法运用到他们的英语阅读中,提高他们的理解力,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读后阶段(post-reading stage)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与文章有关又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来检测和巩固学生的阅读。在很多情况下,老师总依赖大声朗读,问答和逐句翻译的形式,但是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并不太合适。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展示他们所学,所想,所感的机会。比如课内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培养陈述观点的能力。开展猜谜、读书角、竞赛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增强参与意识。角色表演也是一种实用的语言学习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以及在小团体中的合作精神,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间,这样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除此之外,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信息,让学生复述整个故事,还可以准备一些错误信息的陈述,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加以改正或用所学的单词和表达来做填空,最后布置一些相关的写作训练,包括总结,评论等。

通过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一直保持着盎然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不同侧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当今的阅读教学是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他们的阅读技能和策略。而课堂的阅读教学更应该通过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的活动来实现。当然不同的文章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造性的设计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它也是一项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而又长期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 王蔷,程晓堂. (2000). 英语教学法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Grellet, F. (1982).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Nuttall, C. (1982).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Oxford: Heinemann.

上一篇:收发的岗位职责下一篇:安全保卫测试题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