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民主和谐的干群关系心得体会

2024-06-29

幼儿园教师民主和谐的干群关系心得体会(精选2篇)

1.幼儿园教师民主和谐的干群关系心得体会 篇一

新时期干群关系如何更和谐

2010-05-06 10:54: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大兴”的要求,首要的就是“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告诫,“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广泛改善”。

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危难时刻各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救助灾区群众,“同人民在一起”成为震撼人心的时代强音。然而同样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野蛮拆迁等事件引人注目。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的紧张状态,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增加了社会改革进步的成本。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成为日益迫切的现实要求。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执政环境中,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干群关系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应树立怎样的群众观和权力观?如何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本期“时事观察”,将在这些方面作出思考。

寻找干群关系的和谐支点

● 于建嵘

改善干群关系,离不开转变干部作风,但更为关键的是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和监督,树立服务本位的权力观。干群矛盾的背后,是利益分配的不公和失衡,必须构建有效的利益诉求和调解机制,确保利益分配的公正性。

构建规范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个别官员的“替谁说话”言论,以及近期少数干部发威虐民的行为,说明干部的权力观、权力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改善干群关系,固然离不开转变干部作风,但更为关键的是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和监督,在体制机制上真正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服务本位的权力观。历史和现实经验都表明,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的长效权力运行机制应具备这样三个基本特征:

其一,权力结构科学合理。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适当形式的分权制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其二,权力运行规范有序。其三,权力监督高效有力。改善干群关系,必须建立可操作性的、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当前有两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是监督的敏锐和有效,需要打通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梗阻,在制度上形成内外监督的合力,有关部门发现问题不能老是落后于“网友曝”;二是问责的及时和严肃,一些问题官员“果然个个还在”,或者暂避风头旋即闪电复出,这些都使问责机制陷入“空转”,容易激起公众的更大不满。

以分配公平破解利益困局

近年发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征地、拆迁、农民工工资拖欠、劳工权益等往往是主要起因。干群矛盾和冲突,无不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相关联,反映了利益分配的不公和失衡。

利益失衡,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冲击。以维权抗争、社会泄愤等为代表的群体性冲突事件频繁发生,高昂的维稳成本已成为难以承受之重。近日,清华大学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指出,近年各地维稳投入明显上升,已成为地方政府一项占相当比重的常规支出。

有矛盾和冲突并不可怕,关键是怎样对待这些矛盾和冲突。文明法治的社会有自动纠偏、自己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事实一再证明,那种自上而下压力维稳方式成本高、代价大,越来越难以持续。因此,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维稳思维,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而理顺利益关系,实现分配公平,融洽干群关系,是从源头上“创稳”的重要一环。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分配体制,构建有效的利益诉求和调解机制方面有所作为。让社会各阶层真正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上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同时,切实保障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各种利益表达组织和机制,让弱势群体能在体制内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用法治等制度化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实现长治久安。

总之,当前的干群矛盾和冲突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冲突,破解冲突背后的利益困局,确保利益分配的公正性,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和保证。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以制度推动干群良性互动

● 张荣臣

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少数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构筑一个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模式。

干部行为是群众认识党的最直观标志

1940年3月至7月,由陈嘉庚率领的南侨总会慰劳团回到祖国,慰劳抗战中的祖国军民。在重庆,陈嘉庚看到的是官僚腐败,社会奢靡,铺张浪费。而在延安,他看到的是官兵平等、军民团结、同仇敌忾。最后陈嘉庚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确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成功的根本。很大程度上,群众对党群、干群关系的认识,不是根据其理论,而是根据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表现加以判断。历史经验说明,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取决于对党的干部的认识和判断,党员干部的行为是人民群众认识党的最直观、最形象的标志,是人民群众决定是否跟党走的重要判断依据。

从根本上讲,今天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少数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

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的关系

表面上看,干群关系指的是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但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因此,密切干群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好党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新的历史条件下,迫切需要构筑一个干群关系的良性互动模式。

一是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选举制度的改革。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时说得很明确,就是所有的公职人员都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

党的十七大指出,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民主选举权利的有序、有效运用,将强化人民群众的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从而有效地维系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致力于发展,构建发展成果的共享机制。干群关系的改善,最终要以群众利益为纽带,互动也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互动,并且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来进行。

三是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继承和创新群众路线“传家宝”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传统,亲民爱民的形象,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政治优势,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无形资产,是党的重要执政资源。

在全面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干群关系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任务等有了很大变化,要求我们既守正又创新,开启干群关系的新局面。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创新和发展群众路线,树立反映时代要求的群众观,建立和谐干群关系,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群众工作是衡量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应该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入到群众的日常实际生活中进行调查研究,下大力气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其次,拓展和畅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提高公民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服务群众的制度,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快落实的。最后,把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并加以量化,从制度上形成干部眼光向下的推动力。

(作者为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时间:2008-01-05 录入员:swweng 阅读数:[229 ] 文章来源:汕尾日报

省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关键在党。”这一阐述对于构建和谐干群关系,推动汕尾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构建和谐汕尾,离不开和谐的干群关系。如果构建和谐汕尾是一项百年大计工程,那么,干群关系就是这项工程的基石之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和谐的干群关系,对构建和谐汕尾具有无法估量的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前,我市干群关系虽然总体趋势良好,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干部队伍素质低下,伤害干群关系

有些干部在能力素质、工作作风等方面不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与群众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一些干部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不强,自律不严,思想作风存在严重问题,缺乏群众情感,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引起群众强烈反感,伤害了干群之间的感情。

(二)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埋下干群矛盾的伏笔

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资源有限,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利益需求,这就为干群矛盾埋下了伏笔。如果经济文化得不到较快发展,供给长期不足,就会导致干群矛盾激化。

(三)落后的沟通机制导致干群的隔阂加深

近年来,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要求明显增强,对自身利益和社会事务表现出了很强的关切,由此产生了包括利益诉求、民主诉求等在内的多种诉求,而且表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些诉求,都需要通过畅通的干群沟通渠道来表达。然而,现阶段的干群沟通机制不完善、沟通渠道不畅通的问题比较严重,群众的呼声不能及时反映到干部耳中,导致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时常产生一些偏颇;当群众对有些方针政策产生不理解时,往往又得不到及时正确解答,导致干群间隔阂加重,误解加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群众就有可能选择非规范、不合法的渠道,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形成对抗。

如果干群关系存在的上述问题不解决,就根本谈不上构建和谐汕尾。那么,在新形式下,如何按照构建和谐汕尾的要求,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加快发展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解决干群矛盾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密切新形势下的干群关系,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两个方面问题。一要注意解决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问题。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是最容易产生干群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地区和人群。因此,党委、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优先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认真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还要帮助贫困地区加快经济发展,使他们尽快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二要注意解决统筹发展的问题。我市经济发展已进入了关键阶段,也是社会矛盾最为凸出的时期。因此,干部要通过察民情,听民意,集民智,化解各种矛盾,从各方面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

(二)提高干部素质,不断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前提。干部队伍建设包含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能力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当前,从密切干群关系的角度看,迫切需要抓好作风建设。作风问题,是事关党的形象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干部作风正,干群关系就密切,党和政府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干部作风不正,干群关系就紧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就有意见。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融入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样,干部与群众才能感情融洽,转变作风,磨炼党性,提升先进性和办事能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畅通沟通渠道,形成干群关系良性互动

干群之间畅通沟通有释放压力、排解情绪、缓和矛盾的重要社会功能。当前,沟通不畅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干部要畅通沟通渠道,随时听取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的疑惑,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随时随地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建立干群面对面的沟通制度,形成民意畅达,利益关系和谐的社会调处格局。

总之,我们要以省十次党代会的精神为指导,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为汕尾的富裕文明、繁荣兴旺,为汕尾的和谐发展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演绎出更灿烂的精彩。(作者布晓青 单位:中共汕尾市委党校)

论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发布日期:2008-03-10] [作者:] [来源:]

赵顷霖

(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民政府,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正确处理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理论基础,必须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加强民主建设,建立通畅有效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机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政策法律观念。

关键词:干群关系;和谐社会;群众观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对中国社会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政治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重要作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党的干部是党的骨干力量,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群关系集中体现和反映为干群关系。干群关系,主要是指担负党、国家与社会事务和公有企事业经营管理的领导干部(也适用于虽不担任领导职务但握有权力的执法人员)同在其领导下以普通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从事直接生产劳动的群众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干群关系和谐才能促进党群关系和谐,进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为思想理论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奋斗目标和远大前途。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唯物辩证的方法。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干部必须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P103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共产党的一切事业都是群众的事业,离开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自觉斗争,就将一事无成。为了把群众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更好的领导群众夺取各项事业的胜利,党的干部必须把正确的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坚持走群众路线。

当前我国社会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的历史阶段,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尤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群众中,做好宣传、教育、动员、组织群众的工作,才能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心同德战胜前进中的困难,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奋斗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P857)“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2]马克思主义始终与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的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紧密相连。与资产阶级思想家极力掩饰阶级性、宣扬所谓“普适性”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讳言他们以及他们所创立的学说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属性。他们认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3](P258)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p283)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p285)毛泽东同志则公开宣称“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分化组合。根据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里的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已由原来在纯公有制的计划经济基础上,只有分工不同,而对生产资料大体处于平等地位,传统上被称为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演变为在多种所有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的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十个阶层中,只有私营企业主是剥削阶级,主要收入来自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其余的都是劳动者。劳动者中只有个体工商户和农业劳动者属于小生产,其余都属于工薪阶层,主要收入是以各种形式劳动获得的工资,按传统的阶级划分理论都应该属于工人阶级。但是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职业和实际拥有或支配资源的数量及其重要程度不同,在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又都是各具不同利益的阶层。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要求党和政府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站在党性的立场上,考虑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最大多数人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既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兼顾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亲密和谐的干群关系。

3.坚持唯物辩证法,在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

对于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p742-743)在唯物辩证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等诸多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中,最核心的当属唯物辩证法这个被恩格斯称为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5](p532)而“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6](P299)列宁曾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7](P213)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7](P305/192)

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并不是说干群之间不存在矛盾。恰恰相反,正因为存在着矛盾,才提出了这个任务。我们要运用社会矛盾和阶级分析理论结合阶层分析方法具体研究新条件下干群关系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对于干群之间存在的矛盾不能回避,更不能掩盖,只有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弄清矛盾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调节,才能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我国现阶段干群关系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群关系问题,党一成立就宣布,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党的最终目的是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彻底解放。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P1090-1095)长期以来,各级干部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群众夺取了革命和建设时期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的干部同群众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制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 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许多党员干部积极实践党的宗旨, 坚持走群众路线, 努力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廉洁奉公, 勤政为民, 在各条战线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树立了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促进了干群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正因为此, 人民拥护党的领导, 始终对党怀着深厚的感情, 干群关系总的是好的。

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下, 干部同群众的关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干群关系不协调, 有的甚至搞得很紧张。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既有干部作风方面的原因,也有群众思想失范的原因。突出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由于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也不断加剧,出现了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人们心态的不平衡,会引发部分群众对党的现行政策产生怀疑和不满,甚至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严重地影响干群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的干部与群众相比,总是处于强势地位。借助这种强势地位,他们往往比较容易实现自己的利益,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在农村,干部掌握着稀缺资源,在土地承包、山林管护、开矿建厂、经商办企业等方面占据有利条件,致富的天平一再向干部倾斜。在企业,利益分配也严重偏向干部阶层,企业经营者无论经营好坏都能获得较丰厚的回报,相比之下工人工资水平明显偏低,福利下降,形成了巨大反差;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由于身份、地位和行业的差别,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和部门,凭借国家特许政策和对公共资源的占有,其干部职工享受着比一般行业高出数倍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导致普通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心理失衡,往往把不满情绪指向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干部。

2.由于干部作风不正和群众利益受损引起的矛盾

一些干部宗旨观念不强,群众意识淡薄,不关心群众疾苦,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干群之间的“主仆”关系摆得不正,遇事不同群众商量,不搞咨询论证,开展工作往往不能从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导致群众的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利益得不到维护。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部分干部与民争利,借助自己手中的权力,谋求自身利益,损害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特别是在农民土地占用、城市拆迁、企业改制中,有些干部或者不按规定落实政策,或者滥用权力、违规操作,或者克扣、挪用各项费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大量农民、工人和拆迁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群众反响十分强烈,时常导致群体事件发生。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片面追求部门利益,增加了群众负担或使群众利益受到较大损害。

3.由于群众对干部为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不理解而引起的矛盾

在改革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为实现人民大众的长远利益而采取的各种改革措施,不可避免地要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干部在执行、落实国家政策的过程中,所代表的公共利益经常和群众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如修路、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占用农民土地,政府赔偿不到位或是群众漫天要价,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就会引发干群矛盾。此外,在对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关系的认识和权衡上,有时群众和干部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产生一些矛盾。作为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干部往往考虑长远利益,注重长远发展,而一些群众只重视眼前利益,与干部着眼长远的认识相去甚远,导致群众对干部不理解、不支持。

4.由于民主法制建设不足引起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法制意识、法治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尽管党在不断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创造条件,如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干部任用中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等等。但是,实事求是的说,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需求。这既表现在我们民主政治发展的总体水平上,也表现在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层面上。群众正常利益的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不通畅、不完善,沟通渠道过长过窄,沟通双方缺乏主动性。在不少地方,群众的意见得不到正常的反映,群众的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罢免权等民主权利还得不到正常的行使和法律的保障,以致造成了群众与干部之间信息阻塞,情绪对立,甚至产生对抗等过激行为。在法制建设方面,社会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运用法律来衡量执政党及其干部的行为,这就要求执政党改变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求党的干部由过去主要依靠政策向依靠国家法律的方式转变,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从目前来看,虽然我们党已经明确提出和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提出了“依法执政”的理念和要求,但是,在党的一些领导活动和执政行为中,既存在有法律依据不足的问题,更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法律应有的严肃性,降低了法律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这些做法直接影响和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给干群关系带来影响。

5.由于一些群众思想失范和行为适当引起的矛盾

干群关系不谐调,矛盾的主导方面在干部。根本问题在于干部没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不可否认,来自群众方面的因素也是引起干群矛盾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市场机制条件下,部分群众产生了急于求富和盲目攀比的心态,部分群众由于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了仇官仇富的心态,这些不正常的心态极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有些群众只要权益,不承担义务;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只要民主,不要法制;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甚至采取违法手段和过激行为,从而造成了干群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三、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对策

构建和谐的干群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一切工作必须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通过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干部作风建设和加强群众教育工作,不断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融洽的新型干群关系。

1.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我们共产党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党的干部要永远牢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 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是我们党区别其他任何政党特有的政治优势, 是我们党的传世之宝。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形势和条件下,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我们党的宗旨没有变, 因而, 群众观点作为我们党的根本观点, 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根本的领导作风、工作方法也决不能变。各级党的干部都应像焦裕禄同志那样, 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儿子, 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 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 同群众建立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 使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党员干部头脑中深深扎下根来, 并不断发扬光大。

2.加快经济发展,协调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干群矛盾的根本途径。当代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加大利益整合的力度,调整利益分配关系,尽快建立与改革目标相适应的、体现公平与公正的社会利益结构,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的利益成果,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调整利益关系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绝大多数人受益原则。调整利益关系首先要着眼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历来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每项决策、每项改革措施都应使广大劳动者成为主要受益者。要认真分析政策对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影响,合理分担改革成本,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特困家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贫困农民等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尽可能让他们少负担、多得利。二是统筹兼顾原则。所谓统筹兼顾,即在社会利益调整中兼顾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个人与集体等利益关系,做到正确反映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三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在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公平、效率二者的关系。既不能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也不能单纯追求效率而不顾公平。目前我们应把公平放在重要位置,引起高度注意。四是共同富裕原则。共同富裕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达到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共产党是为最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使命和责任所在,也是建立和谐干群关系的基础。

3.加强民主建设,建立通畅有效的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机制

充分发扬民主,提高群众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水平,实现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积极互动是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重要一环。第一,要努力提高群众参与政治的意识和水平。广泛的政治参与,意味着人民群众与党和国家之间的积极互通,人民群众通过不同形式的参与,一方面表达自身的利益、愿望,另一方面监督国家权力的行使。人民群众普遍参与所形成的政治效应能够发挥强大的监督功能,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对法律和社会公众利益负责。同时,政治参与满足了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愿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增进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权威的认同。

第二,要建立通畅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表达是人民群众在政治上追求民主权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民群众个人或一定的利益集团向政府提出自己愿望和要求的正当行为,也是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作出决策的基础和前提。利益表达渠道多样并畅通,可以使各利益主体与党和政府之间互相沟通、相互了解,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利得到落实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二是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沟通渠道。在党委领导、政府协调的前提下,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逐步建立公众参与的社会沟通格局。当前,要着重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通过党内渠道实现干群沟通;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通过民主渠道实现干群沟通;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通过社会渠道实现干群沟通。三是建立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的制度。通过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信息发布、接受垂询等方式,在干群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通道,让干部随时听取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的疑惑,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及时向群众宣讲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随时随地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

4.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前提。干部队伍建设是伴随一个政党发展始终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能力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当前,从密切干群关系的角度看,迫切需要抓好的是作风建设。作风问题,是事关党的形象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作风正,干群关系就密切,党和政府就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作风不正,干群关系就紧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就有意见。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形成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8]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三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五是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六是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七是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八是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在人民群众中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5.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政策法律观念

我们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其他特殊的利益,党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向的。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为实现人民大众的长远利益而采取的改革措施,难免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党的干部要向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和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群众,提高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做到识大体、顾大局,摆正个人、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立和发展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关系;要针对群众的思想实际,编写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在群众中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努力增强公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和政策法律观念。

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也要敢于面对矛盾、解决矛盾。要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决不能由于极少数人的眼前私利,而危害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对极少数私欲膨胀、不顾大局的人,要敢于批评、敢于碰硬。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决不是遇着矛盾绕道走。只有在工作中出于公心,不断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维护最大多数群众的眼前和长远利益,党的干部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构建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二

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改革能否向纵深发展,学校办学蓝图能否得以实现,学校和班集体凝聚力能否形成,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否健康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师生关系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互动的交往形式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有别于以双方互惠为原则的一般人际关系,它是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最终目标的。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它需要重新界定师生地位,放下权威架子平等相处,放弃中心地位平等参与,放开领导权力民主管理,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氛围中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形成自我约束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关键词:教育教学活动 民主和谐 师生关系 构建

一、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培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学艺术来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这些都有利于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1、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信任是在感情基础上建立的,师生间必须培养一种相互信任的感情,建立一种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这种教育观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理实际,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选择,让教师的教育措施变成学生心理的渴求,达到相互沟通及教育学生的目的。其实学生非常渴望与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懂得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老师接近,尊重老师的劳动,愿意向老师袒露自己的心扉。

心理学家康姆斯和斯奈格对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提了一些建议:其中一条提的就是“给学生必须提供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为此,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到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而不是颐指气使,“横桃鼻子,竖挑眼”的。只有我们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和尊重,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潜化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满腔热情的肯定和评价,如“你的想法很好,你还有其他想法吗?”“再动动脑筋,你肯定能想得出”“××同学的思考很细致,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等等,通过激励性评价,既能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充满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又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要教师耐心、用心引导,其他能力考核相对较弱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被调动起来。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接受情感教育,不论什么教育内容,都可以转化出情感教育的内容。没有什么差生,只有未被开启的心灵。

2、热爱并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教师只有首先热爱学生,才能去尊重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出教育的智慧和艺术,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而这正是给学生施加良好影响的前提之一,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证。

要尊重学生并不是说要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地多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地尊重一个人。”所谓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指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并指导和督促学生去完成。教师的“严”是对学生“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非表现在形式上,重要的是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使人心悦诚服。教师教育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启迪其思维,而这种智慧又衍生于对学生的热爱,激励教师以慈爱之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不惜为下一代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中国有句谚语:“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们却应该相信我们的每一块“云彩”都会“下雨”。

二、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教育氛围

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后,教师要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新认识新时代学生的心智特点、成长规律以及心理需求,营造一种有利于合作精神培养的教育氛围。

1、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分歧也容易沟通,集体中容易形成聚合力。

2、尊重学生情感并信任他们,评价时少批评多鼓励。

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会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愉悦情绪,因为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受敏锐,思想活跃,积极向上;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使学生感受到群体的否定和排斥,进而消极悲观,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挚激发学生的真情,有了进步及时表扬,对于后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大加赞赏,对常犯错误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会使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成长产生和谐共鸣,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大有益处。

3、在交往中培养合作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交往。”学生在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中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职责和生活情感。只有尝试角色间的自主与合作,才能使责任感、荣誉感得到升华,才能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改革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实行“小班主任制度”和“值周班长制度”,使每个学生在自己上岗的那一天充分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发挥其个性。从实践、记录到总结,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要认真去思考怎样与同学更好地交往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这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往舞台,创造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但是,低年级学生一般还缺乏协调的管理能力,需要班主任做过细的工作,悉心帮助指导。

2、除原有的班委会职务外,还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状况,因地制宜设置合适的职务和岗位。例如“环境管理员”、“安全监督员”、“节能大使”、“先行者”、以及各类兴趣小组组长等,使每一个学生既是集体的一员,又是管理者,从组织体制上确立每一个成员的主体地位。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平时对学习、纪律、劳动等方面实行“红花奖励”,两周评比一次,对红花最多的小组发给“流动红旗”。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互相取长补短,合作互助。

三、增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力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一般说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强制性影响力,就是教师以强制性措施或凭借学校所赋予的权力对学生施加影响。第二种是专长性影响力,即教师以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对学生施加影响。一般来说,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经验丰富、方法灵活的教师比较容易取得学生对他的佩服,从而形成影响力。第三种是亲密性影响力,也称师德影响力,就是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教师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倾注充满友善和无私的爱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这种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殷切期望,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并耐心指导。学生在教师的热情帮助下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进步,会使学生更加信赖自己的老师,亲近自己的老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要求,乐意接受老师施加的影响。教育实践证明,在教师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影响力中,亲密性影响力所取得的效果最好也最持久。

亲密性影响力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形成,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外,还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德施教。

1、更新观念,走出误区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是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对知识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也即教师是“教书匠”,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课堂没有一丝生机,单纯的机械学习使学生的好奇性和自主探究愿望被压抑,学生在各种行为规规范中,不再积极探究,不再充满好奇,不敢突发奇想。枯燥的学习中,学生调不动主观能动性,培养不出能力在片面追求分数面前,它忽视了学生通过什么方式和过程去获取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在单纯地追求对知识的有效传递过程中,时间被教师的讲授掠去了,被大量的习题训练代替了。正所谓“见多识广,题海战术”嘛!在枯燥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消化知识,对所学不能牢固掌握。

2、班级活动中实施民主化管理

只有当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条件具备之后,班级民主化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为保证这种影响力落到实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制定班级公约。在科学管理上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如班干部“轮流坐庄”,竞争上岗;师生共议,同树良好班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建立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制度。班级公约是班集体赖以维系的保障,它的制定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内容上应明确师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教师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应以谦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知错就改。教师能以身作则,学生自然也能敢于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要有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品格,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更应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道理。

对待学生提出的不足,教师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虚心接受,正确面对,而不是盛气凌人,咄咄逼人,以势压人,让学生看到老师是一个敢于面对并虚心接受不同意见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以促进师生的互信,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第三、搞好班级活动的民主化。要想把一个班管好,必须讲究科学,讲究方法,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开展比、学、敢、帮、超竞赛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班级各类明星评比活动;选好主题,定期召开班会;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一武器,建立问题集体评议制度;按学生类型,召开教导会或进行个别谈话;建立家长联系制度等等。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堪称楷模,他在任育才中学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先生便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总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既有利于师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敢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对话交流,实现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现代教师素质论》

朱仁宝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3、《用心做教育》

张思明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教育学》 罗正华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现代教育原理》 厉以贤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班级管理学》 郭

上一篇:世界排球精英邀请赛下一篇:国有投资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