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精选8篇)
1.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篇一
关于提升服务质量的几点建议
我们明远书城经过二年的发展,二年多的风风雨雨,现在在油区书店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随着书店的发展,客户服务成为书店发展中的一块短板。如何更好的为顾客提供服务?如何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成为书店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客户满意度成为服务质量不断进步的标准。作为一名书店的基层管理人员,我觉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一、客户的满意度决定于服务质量的优劣。在油区不止我们一家书店,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书店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为日益优良的服务。一个书店如何能够更好的抓住顾客的“心”,归根结底反应为服务质量的优劣,我一直不喜欢称顾客为“上帝”,我更喜欢将顾客当作有血有肉的人,当成我们的亲人朋友,这样我们才能全心全意的为顾客服务,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与忠诚,从而赢得销售的“回头率”。
二、丰富货品提升货品质量是对客户最好的服务。
一个书店只有不断的丰富货品,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不给顾客造成困扰,这样客户才能从心底真正的认可我们的书店。顾客对于书店的依赖程度越高,对于我们的发展更有利,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服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是否积极主动的为顾客提供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是习惯于顾客来到店里或者打电话咨询。由于我们的服务人员存在业务水平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使我们的服务离顾客的满意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有的甚至引起客户的投诉,造成部分客户的流失,给书店的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所以只有积极主动的为顾客服务,我们才能在服务工作中掌握主动。做到第一时间内,了解顾客的需求,认真记录顾客的问题并给予高效、完美的解决,让顾客感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成为我们事业上的好朋友。对于书店的服务意识培训教育,可以让服务人员更好的什么是服务,对于服务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跟顾客打成一片,尽量减少顾客的不便,将顾客的利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四、提升服务质量需要公司全员参与。
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书店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他不是单个部门的工作,他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协调一致,通力配合。才能真正的做好客户服务,使客户服务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五、提升服务质量需要公司制度与管理措施的配合。
提升服务质量还需要公司制定与之相配的制度和管理措施。制度与管理措施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制定制度与管理措施时,内容必须环环相扣。同时优良的服务质量必须设定时效性,例如;一般订书多长时间完成,给顾客找书多长时间,一但由于业务不熟练,给顾客造成困扰的,就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只有这样,对客户的优良服务质量才能真正落实。提升服务质量才不至于成为一句“口号”。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几点体验,作为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我愿把自己的体验与同事们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做好书店的服务工作。
王赟 2015年2月5日
2.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篇二
一、提高效率:银行改善服务的当务之急
服务效率的高低反映了银行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员工业务熟练程度、服务态度及其主观努力情况等, 并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银行竞争力的大小。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 人们对银行的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在社会其它行业服务效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如果在银行营业大厅还是坐满了等待呼唤的客户, 希望得到客户的满意评价是不可能的。
在零售业务特别是储蓄业务中要提高服务效率, 各银行至少应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 提高银行员工的业务熟练程度, 加大对前台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提高。
(二) 视客户流动情况, 对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岗位及时作出恰当的安排和调整。在客户集中的高峰时期, 尽可能增开服务窗口, 减少客户等待的时间。
(三) 改善客户使用ATM机的环境, 尽可能将客户加以合理分流。目前, 大多数银行的ATM机都安装在银行的外墙, 既临街又毫无遮挡, 使ATM机的使用者毫无安全感可言。通过对ATM机的环境改变分流客户, 进而减缓营业部的压力。
(四) 争取监管部门的支持, 视客户和业务情况对现有的银行网点机构布局作出合理的调整。在业务繁忙的地区可扩大现有银行营业网点的面积或者增设网点机构。
二、收费高低:银行营销的重要战略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服务付费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客户对商业银行收费颇有怨言的前提下, 如何面对服务收费和如何确定银行收费的标准, 这是商业银行确立服务和服务产品营销战略的重要方面。在收费问题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摆正心态, 理性面对服务收费
优质优价、差异服务存在差异服务价格。服务质量是收费的前提, 收费与服务质量相互促进。如果没有这些条件, 商业银行的一般服务只能作为赠送品。商业银行对于服务收费要有正确心态, 修炼内功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
(二) 审慎确定收费水平
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价格是否合理, 既要考虑银行的经营成本、收益和平均利润率, 也要考虑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认可度或心理预期的实现程度以及供给与需求等多种因素。在服务质量差和服务水平低的情况下, 人为地提高服务收费, 既不利于客户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 又不利于银行自身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 用足政策, 向客户提供超值服务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了服务并因此收取服务费, 理所当然。但是,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 银行也可以考虑在银监会规定的服务收费框架内, 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的同时提供超值服务, 以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如美国在大危机之后通过的银行法禁止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 并颁布Q条例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实行利率上限管理。在此背景下, 美国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提供多种免费服务来“补贴”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创新账户, 使客户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能够收到利息或收到比政策规定上限还高的利息。
当然, 从长远看, 银行还必须在价格营销之外, 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与反馈机制, 使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信息达到畅通;二要强化品牌意识, 进行品牌营销;三要以客户为中心, 把客户满意度作为营销的目标。
三、智力服务:银行产品开发的重点
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差距不在产品的数量, 而是在服务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客户价值创造过程也就是商业银行提供智力服务的过程, 智力服务可以使客户有效规避不确定性风险且可以获得一定的货币收入回报。
(一) 提供特色产品和专业化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推出的中间业务超过200多种, 但在严格分业经营的政策大背景下, 各家商业银行提供的中间业务品种基本雷同。由此, 既降低了银行服务的附加值, 弱化了各银行的特色, 又使收费变得更加困难。
(二) 深化产品价值创造, 强化银行服务功能
即对商业银行现有的服务进行价值改造, 使商业银行的服务效用增加增强客户对商业银行产品的依赖性。由此, 既要将银行服务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紧密结合.提高服务和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 又要提高商业银行研发人员的综合素质, 使商业银行的员工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层次、全球化、专业化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三)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应对国际化竞争
国际化的竞争是服务竞争和产品竞争, 服务产品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服务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银行在产品创新中要注意:1.讲求实效。创新前, 进行市场分析, 对客户的投资理财意向、同业竞争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进行认真研究。同时, 不能为创新而创新, 要有成本观念。要对业务创新成本与预期收入进行比较, 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努力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入。同时, 可通过加强同业联合, 实行资源共享, 减少成本, 提高效益。2.要有前瞻性。要分析经济、金融发展趋势, 了解和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走向, 继而确定创新方向, 使创新出来的产品、业务和服务方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能带来较好的效益。3.要考虑客户对银行服务的价值需求。把银行网络中不同信息岛上的商业数据集中到一起, 存储在一个单一的集成的数据库中, 并提供各种手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客户潜在的需求, 调整战略、进行创新。
四、个性化:银行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 做好市场细分是关键
在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 客户选择余地大大增加的今天, 银行只有提供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差别化服务, 提升服务的附加值, 才能留住客户并获得收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是银行设计开发金融产品的原则, 也是银行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 不断完善银行客户管理系统是条件
要通过网络、电话、柜台服务和咨询热线等工具, 在银行与客户之间搭起平等交流的平台, 让客户畅所欲言从中了解客户需求变化, 不断改进服务。在用户信息反馈方面, 银行应当做到“有求必应”, 无论是对客户的投诉, 还是咨询、建议等, 都要及时回复, 力求准确表达银行的经营理念、展示银行品牌形象。
(三) 建立发掘和激励高素质人才的平台是根本
个性化服务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为基础。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它要求从业者具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及管理技术。但从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供给看, 高素质人才的短缺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银行都必须面对的难题。每一个银行都必须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业务拓展方向, 培育出符合银行业务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并加以有效激励, 以充分发挥银行人力资本的作用。
五、开放市场:催生消费者剩余
价值创造理论认为, 创造的价值等于消费者的可察觉收益减去投入的成本, 是产成品的价值与生产成品所牺牲价值的差额。可察觉收益是消费者对产成品认可的价值, 是对产成品价值的一种评价, 消费者在购买产成品时, 付出的货币价格必须低于他的可察觉价值时, 才会觉得合算, 这种合算程度被称作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必然会选择消费者剩余最大者, 成功竞争就需要给消费者带来尽量大的消费者剩余。为此, 一方面, 要提高商业银行客户可觉察的收益, 即在充分了解客户需要基础上采用与客户相同的价值分析方法去了解什么是客户最理想的收益, 并运用于服务产品的设计, 提升银行服务产品的实用价值和心理价值;另一方面, 要降低客户获取银行服务的成本, 尤其要降低不确定性原因可能给客户带来的风险成本。
商业银行创造的价值必须在消费者、生产者之间进行分配, 其中, 消费者满意度体现在消费者剩余上。根据市场结构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来看, 垄断市场中消费者剩余全部被生产者所剥夺, 而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剩余最大。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 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之所以会不断提高, 银行客户能够从银行获得更好的服务, 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开放市场。开放市场的结果是更多的合格的市场参与者进入, 打破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也必然是以形成有效竞争市场为目标, 在推动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同时, 为银行客户催生出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篇三
关键词: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高校培养本科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培养研究生和科研队伍的主要场所,其同时具备教学和科研的职能。因此,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培养和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力并建立高素质的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制订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和使用制度,对充分高效地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总结了几点建议。
一、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1.管理队伍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多数实验室管理队伍结构配置不合理,责任与权力不分明或越级管理的现象很多,致使实验室的直接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中常常处于“有责无权”的状态,工作开展困难,甚至严重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因此,实验室管理队伍结构配置上应当责任与权力分明、各司其职,明确实验室管理的工作职责范围,建立适合本校实验室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才能为实验室高效运转提供保障。
2.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师同样负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1]。实验室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的培养情况。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发挥高校实验室培养高水平人才功能的必要条件。
3.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高水平的管理是高校实验室高效率运转的必需条件。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可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降低实验室仪器设备损耗金,保证实验室的各项功能合理、高效地发挥。
4.培训管理人员对精密仪器使用和维护的能力
现代实验室的大型精密仪器越来越多,其使用和维护成本也较为昂贵,所以必须由专业的人员来使用操作和维护。因此,对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进行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培训可以使大型精密仪器得到有效的利用,降低使用维护成本,同时也是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
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
1.制订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首先要重视安全管理,因为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首要保障。在重视实验室安全方面,必须做好防水、防火、防爆、防毒、防环境污染和防盗窃等工作,以防止各种不测事故的发生,必须严格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方针。一个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严格的、高水平的管理,而且要求使用人员严格自律,严格遵守管理制度。
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警惕,经常检查电源、水源、气体阀门等设备,保证其能正常使用。在贵重精密仪器、贵重金属、剧毒试剂药品和重要实验用品方面,要由专人管理,指定专门的存放地点。实验室领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短期使用为主,不得大量存放。压力容器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严防事故发生。凡未经安全检测,未取得安全合格证的压力容器不得投入使用。门窗要有安全防护措施,消防器材要齐备,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换,保证能正常使用。实验人员要按规定倾倒废液及腐蚀性溶液,严禁随意抛弃,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实验室使用完毕后,要切断电源,锁门关窗,方可离开。
2.实行信息化管理及使用登记制度
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现有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等[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为了优化实验服务及管理,高效率地为教学与科研提供相应的实验资源。
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前网上预约系统、仪器智能卡授权使用管理系统、使用情况查询系统、仪器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及仪器设备使用说明和相关技术资料库等。
实验室使用人员首先可查看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以确定当前实验室的仪器能满足自身实验需求。在此之后需进行网上预约,网络预约系统可看到预使用仪器的使用状态,使用人员可根据实际能预约到的使用时间合理安排实验。预约并确定了使用时间后,使用人员还需对所使用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查看和学习。
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仪器设备安装了智能卡,授权使用管理系统通过开通智能卡授权使用的方式为使用人员提供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可详细地记录使用人使用仪器的过程及仪器运转情况,起到实时监控记录的作用,可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实验人员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和科研环境。
3.制订详细的仪器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合理高效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减少仪器损耗,维持实验室的稳定运行,需要制订详细的仪器使用管理规定。每台仪器都应配置相关的使用说明和技术资料。使用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认真阅读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方可进行操作。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或指导使用。同时,使用人员需在使用结束后对所使用仪器的运转状态做记录备案,以备管理员查看,并判断该仪器是否需要进行维护或维修。
4.制订完善的实验室日常管理规则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室内各种仪器、设备、工具、器皿、材料、试剂、水、电等都是保证实验工作的基本物质条件。因此,所有使用人员必须爱护仪器设备,自觉地管好、用好各项物品和设施。
实验结束后,应将所用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化学试剂等归还原处,清理垃圾,回收剩余药品、材料和溶液,排除有害气体,擦洗仪器部件或容器,整理实验桌柜,清扫实验室。离开前要认真检查实验室安全,关好水、电、门窗。一切使用实验室的人员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按规定处理好废气、废水、废料、废液,增强安全意识,注意防火、防爆、防腐蚀、防污染。经常保持实验室良好整洁的环境,做到门、窗、桌等干净,物品存放整齐划一,仪器设备干净整齐。
总之,在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立中,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队伍是中坚力量,设置好实验室人员管理机制,制订完善的实验室管理方案,最终做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才能为实验室高效运转提供保障,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的顺利进行提供优良的条件,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蓉,李继良.加强高校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4): 169—171.
4.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论文 篇四
摘要: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教学质量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以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主动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为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制
现在的大学教育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些课程学生大量逃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值得好好思考。现在大学受排名影响,学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及对文章和科研的重视。为了通过考核,获得相应的职称,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科研和写文章上,这势必对大学教育起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是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以及学生评价标准的转变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当前,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高校老师除了传输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才培养。为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大学教育需要转变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采用的教学法是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快速、大量而集中地为学生提供新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只是一种“复述式”教育,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复述。学生缺乏求知欲和钻研精神在很多高校较为普遍,学生对书本知识不感冒,缺乏主动性。当前高校占主流的考核方式是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考试时靠死记硬背知识去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大多缺乏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创造能力,以致上课没有学生提问、下课没有学生请教和咨询,讨论冷冷清清,靠点名或抽签发言,没有师生互动及热烈讨论的热闹场面。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不会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也就无法进行自我教育,无法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如何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如何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大学教师都不应回避的现实问题。
高等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维活跃的学生群体,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渴望、对新问题的探索都比较积极,并有强烈的表达自己见解的愿望。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应当成为教育的主体。学生只有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才能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教育教学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模式很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甚至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时间上、形式上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更多地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和训练其对问题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像是看电影,只不过表演者只有老师一人,学生都只能作为观众观看。对于一些不感兴趣的观众,很难要求他们全程集中注意力。上课也是一样,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也很难抓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弥补常规教育方法的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打破常规,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将“填鸭式”教学转换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注意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将教师“主演”的位置转换到“导演”的位置上来,将过去学生“观众”的角色转换到“演员”的角色上来,而且最好是能让学生都成为“主演”。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到书本知识,而是提高学习、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在多年后,即便是理论知识淡忘的情况下,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出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们受益终生。在教学改革的今天,不能再采用炒剩饭、照搬书本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采取必要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互动式教学(包括课内和课外、网络平台、电子邮件、电话)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强调互动教学
互动是多情境、多维度、多内容、多形式的互动体。互动的内容不仅包括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道德规范的认同、情感情操的陶冶;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人,是创新者和创造者。在互动性学习主宰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人际间的合作,加深了对社会活动规则的理解,加强了对活动规则的掌握能力以及在活动中对自己创新成就的喜悦,从而为将来在社会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强调互动,但那主要是形式,可称为互动式学习。这里所说的互动性教学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互动式学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互动性学习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本知识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设计教学内容。
(2)互动性学习应当既有集体组织形式的练习,又有分组、多层次的组织教学,而不是强调集体组织的统一安排,没有个人活动的自由,没有区别对待。
(3)互动性学习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引导其自觉锻炼和主动参与意识。
(4)传统的教育在教学评价中比较注重纪律良好、课堂有序。而互动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多样的、灵活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欢乐的、活跃的。教学内容是多元的,有趣的。
(5)互动性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不单是组织者、主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的助学者。
当前课堂上师生互动活动多属于教师直接教学风格的行为,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教等都是由教师设计、实施和监控,并通过指令、要求等形式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互动中表现比较消极被动,主要是服从教师的安排,改变整个互动系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久而久之,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驳斥别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识和能力必然越来越弱。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思想教育,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动起来,才能适应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强调教学与科研结合
长时间以来,一些高等院校的教学课程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多年不变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当今飞速发展的前沿科学新理论、新技术严重脱节。沿袭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更是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有的课本要求的实验居然找不到任何实验器材,想做实验无实验可做,想研究现象无现象出现,学过东西只知道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来掌握一些知识,没有了实验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自然变得更加难懂,不容易理解。如果不将理论知识与科研实际结合教学,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将理论教学与科研任务紧密结合,通过具体课题的布置和完成,将书本上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更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点记忆的可靠性。比如在控制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系统的PID控制方法时如果不对照实际系统进行讲学,学生最多只能知道P代表位置、I代表积分、D代表微分。而在教学过程中,以磁悬浮小球系统作为对象,让学生将该系统调整稳定。通过这个实际系统的调试让学生对这种方法有具体的认识,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各种信号,了解每一种信号其实都不像书本上介绍的那么理想,实际信号中总是有噪声信号;更加深入地理解如何获取实际的信号,理解噪声信号不可避免,学会如何获取可使用的各类信号;明白对于带有噪声的信号不能做到完全的理想滤波,体会滤波与系统稳定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可使用的信号与噪声信号之间的矛盾。充分认识到该控制方法中各个信号的具体作用,了解它们在系统中的实际意义,学会调整PID方法各个信号,让各个信号进行合理组合,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通过对该实际系统的调试,不仅让学生对控制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而且可以扩展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如传感器技术方面的知识、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等,同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在实验过程中要避免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因为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还启发老师在科研中的思维,发现学生提出方法的亮点,起到教学促进科研的作用。
三、评价学生标准的`转变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也具有指导作用。学生评价标准可以说体现了学校的学生观、人才观。评价学生的基本指标不仅要包括学习成绩,更应该包括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和心理、一定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能力和意识。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这一目标牵涉到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大学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育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分析各种考试方式的利与弊,以选择合理的考试方式,将有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对学生而言,通过考试可激励和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教师而言,通过考试分析可检查与总结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情况,并为教学改进提供必要的依据,发挥“以考促教”的作用。
就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来看,评价学生的标准应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减少基础理论考核的比重,提高学生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理论考试能考核学生熟悉书本知识的程度,大学生通过这么多年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如果仅仅只是要掌握理论知识,他们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实际能力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基础,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而且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到工作阶段往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掌握。相反,如果平时注意这方面能力的锻炼,在工作初期就可以占得先机,有利于个人今后的发展。
四、结束语
5.提升保险行业形象的几点建议 篇五
(一)加强各级公司的党建工作。一是各家公司要重视党建工作,强化党的领导,增强党性意识,建议基层公司成立党组织。二是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积极投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并要求高管人员做到:来时早报到、平时勤汇报、离时也要打招呼。三是行业内要积极组织开展“优秀党员”“诚信使者”“业务能手”“服务明星”“优秀高管”“明星公司”等表彰活动,在行业内掀起弘扬正气、表扬先进,“讲诚信、比服务、赛业绩”高潮,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大行业正面的宣传工作。一是通过建立保险宣传基金,推动宣传工作和宣传活动的开展,形成共同合力,增强宣传效应,造成行业声势。二是加强保险与新闻媒体的合作,不定期地在电视、报纸、电台等开设、创办各种专栏、访谈、竞赛等,既扩大保险影响,同时也是消除负面报道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三是紧紧抓住保险发展形势和宏观政策的宣传,全面地介绍当前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四是做好保险法律法规和优质服务、优秀员工的宣传。五是侧重保险基础知识、功能作用的宣传。通过各种保险宣传方式,逐步化解社会矛盾与误解,扩大保险业的社会影响力,树立保险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行业宣传这项工作,要求行业协会牵头组织。
(三)提高进入行业的门槛和条件。在招聘内勤(理赔)人员、营销人员和聘任高管人员时,一定要有严格的硬性要求和条件:一是年龄控制在多少周岁以内,身体是否健康,有无影响工作和行业形象的残疾或有无恶习劣迹。二是高管人员应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内勤(理赔)人员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或专科以上学历,营销人员也应具有中专或初中以上学历。三是营销人员必须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
(四)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一是要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以开展岗位技能达标竞赛、诚信服务活动为重点,规范内勤(理赔)人员以及营销人员的服务行为,逐步提升服务质量。二是要通过实行集中培训与现场培训、专业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提高营销人员从业水平和队伍营销能力。三是要狠抓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从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入手,扎实开展以“依法经营、合规展业、诚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四是在加强从业人员职业教育的同时,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加强对高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促使其更新观念、转变作风。
6.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篇六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的些许观点
效益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效益企业就无法实现长远发展。说得实际一点,企业无法获取效益、取得利润或者利润微薄,就意味着投资者投资失败。获取利润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直接也是根本目的,因此,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如何增长效益、如何获取更多利润,就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得以长远发展,投资者获取持久回报必须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如何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在我个人看来,关键在于企业人才的引进、开发与留用。只有配备必要而充足的人员,才能满足企业日常管理、技术支持、技术创新、质量检测、一线生产、销售获利的需要。人员到位、人员充足是一方面,但这只是企业增效的前提而非根本,企业增效的根本在于大批有责任心、有工作能力、有创新能力、有必要的职业素养的人员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岗位上去。所以,首先必须充实各个岗位(要求:数量充足、质量合适)。
但是,如何才能吸引合适的人员进入合适的岗位?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知名度、硬件设施(办公、食宿、休闲等)、作息、薪资、福利待遇等都是吸引人才的因素。从我们企业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发展时间较短,还未形成独特、深厚的企业文化和广泛的企业知名度,从这方面无法形成招揽人才的优势。另
外,从企业的硬件配套设施来看,食宿、休闲等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无法满足人员引入后的安置与拓展需求。但上述因素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并不是限制企业人才引进的根本性因素,说得直接一点,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薪资福利水平才是员工和求职者最为关注的,老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是这么个道理。综上分析,企业要想引入一批实干、有潜质、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套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薪酬福利体系作为支撑。
高薪资是否会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是否会消缓企业的发展进度?可以说,在企业发展初期,尽力控制人力成本支出,这样一种发展理念有其合理性,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信息透明度的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求职者对社会认知度的提升,以及求职者价值取向的改变,以上这样一种管理与发展理念已明显滞后。人力成本控制必须要有,而且必须做好,但这种控制必须建立在行业薪资具备中上水平的基础上的,要不然,人员吸引不进来,企业就谈不上发展。真正的人力成本控制则是通过岗位设置合理,人员精编来实现的。我们要用人,就必须用得起人并用得对人,对应高工资的是高要求,做不出效益的,我们及时请退。所以,在企业发展初期,管理者的工作重心是极力招揽各类人才,而非是简单的人力成本控制。俗话说:“开源节流”,才能“日盈月满”,企业经营更是这个道理。开源节流,“开源”是关键,有人才便有生产力和利润,不开这个“源”,再怎么“节流”,这流也只能是“无源之流”,无法长久。
人员配备到位后,就涉及到如何激发其工作效率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企业管理,那么企业应该采取哪种方法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性,从而真正的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就是要让员工觉得是在给自己创造财富,让员工觉得这个企业就是自己的家。那么,如何才能让员工拥有上述心理状态,那就是将企业的效益切实与员工个人利益挂钩。企业与员工约定,在每年年底,将员工为企业创造的财富的多少成拿来作为员工个人的年终报酬,这种约定要做到两点:第一、切实可观;第二、坚决落实。这样,才能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家的感觉,而不仅仅是出卖劳动力的工具。因为企业效益越好,个人财富越多,员工才会越做越有劲,越做越游希望,越做越想做,企业也就越做越扎实!员工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良心促进的关系。当然,这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必须加强员工的日常管理,而日常管理的重点在于日常工作任务的落实,所以,各部门必须定期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任务,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并在规定时间内,部门领导督促部下员工完成相应的任务。另外,在工资上可以实施“基本工资+考核工资”的发放方式,适当提高考核工资的比例,以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发放考核工资的硬性指标,以此来督促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淘汰效率低下的员工。
概要来说,建议如下:
一、加快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薪酬福利管理办法的制定、完善与落实,重点是落实,为各岗位人才的引入提供最强大、最实际的支撑;
二、拓宽招聘途径,加快企业组织架构的完善和各部门人员的充实,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三、加快各岗位《岗位职责》的制定与明确,做到合理分工,权责明晰;
四、建立一种将企业效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紧密挂钩的管理办法或管理制度。在车间方面,可以考虑设立月度优秀员工奖和季度优秀员工奖,激励员工,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通过设立企业年终效益奖,把企业效益与员工年终收益紧密挂钩的方式,来实现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综合办
7.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篇七
一、家校配合、掌握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更是质量的载体。不了解学生的教学是误人子弟, 因为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 不了解对象的实际情况势必造成教与学脱节, 教也是走过场、完任务, 学也是应付了事, 得过且过。沟通才能深入了解, 谈心才能真正掌握, 交流才能相互理解, 所以多与家庭联系, 相互配合, 真正掌握学生在想什么, 为什么学习有困难, 为什么不专心, 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真正困难, 然后尽量去想办法安慰他们、帮助他们, 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科学设计教学程序
合理设计教学程序是优质高效课堂的保证,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基础差, 就必须遵循“放低起点”“降低难度”“循序渐进”的原则, 力求作到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关注学生, 分层要求, 全面发展。
1. 课前一测: (5分钟左右)
课前一测的题目既要能检测上节课知识的巩固情况, 又能为本节课服务, 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课前一测在学生一边交卷的同时, 教师就能及时评价对错, 将错误及时指出, 并要求将错题收集在“纠错本”中, 这样才能将计划落到实处, 才能使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并完成过关达标训练, 这样才能使学生越来越有信心。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 兴趣也就无形地培养起来了。
2. 尝试自学 (3分钟左右)
检测后,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 布置明确的自学任务, 先进行自主学习, 尝试着去理解应用, 从中找到个人认为的重点, 发现难点, 然后每个人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和同学合作讨论, 这样自学中的问题初步得以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 注意力集中再听教师讲解, 关键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3. 导入新课 (2分钟左右)
首先以旧知识 (或检测题) 引出新知识, 揭示新课题。一般要编一道准备题, 或创设一个与过渡到新知识有启发的情景问题, 不妨叫做趋动问题, 或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以旧引新, 由浅入深, 尽量让学生尝试、探索, 自己解决问题, 适当地加以引导, 使他们自己先感知, 尽量让他们用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新知识的解决办法, 然后教师点拨, 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 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 使学生容易接受, 在不知不觉中已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自然感觉轻松愉快。
4. 进行新课 (10分钟左右)
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 其内容包括揭示课题、启发引导、完成练习、合作讨论、教师点拨、师生互动六个步骤, 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驾驭知识的能力, 组织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此时是提高质量的关键时刻, 效果的好坏与平时功夫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有关, 不能希望一两次就有奇迹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要流于形式, 而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尽量让学生将知识当堂消化。可用幽默笑话调节课堂气氛, 还可以用肢体语言或故事情节加深记忆, 找准切入点, 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效果上追求“听懂”“记住”“会用”。新知识学习问题不能太多, 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学, 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又要尽量体现教师的目的引导性。
5. 当堂训练 (10分钟左右)
一般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 相互找错误, 找出别人的错误, 给他在量化考核中加分, 或集体鼓励, 这样能提高效率。教师逐组巡查, 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 有针对性地指导, 恰当地表扬激励, 分层要求。尤其要关注学困生, 使他们感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 将简单的学会了, 就会积少成多, 慢慢地, 差生面越来越小, 学生参与面就越来越大。这个环节是落实计划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定要组织得当, 不能华而不实。
6. 课堂作业 (10分左右)
学无止境, 学以致用便为实学。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 应该让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一般让他们独立完成配套练习, 然后小组内检查交流, 教师有针对性地单独辅导, 做完后教师点拨, 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以会用为目的。
7. 学生小结 (3分钟左右)
做完课堂作业后, 他们经历了探索→尝试→应用→记忆→巩固阶段, 已对本节知识和应用方法有所掌握和感悟, 此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把它总结成经验与大家交流, 学生相互补充, 这样方能真正理解掌握, 记得牢, 用得活,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
8. 巩固提高 (2分钟左右)
农村学生仅凭课堂的收获, 在“后摄抑制”效应下, 如果没有课后及时巩固提高, 他们掌握得快, 忘得也快。所以课后作业必须做一些同步拓展、巩固提高的习题, 以强化所学知识。
三、及时辅导, 查缺补漏
辅导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延伸和补充。学生普遍无自主学习意识, 懒惰思想严重, 如果全凭上课的学习效果而平时不加以辅导、督促检查, 他们会得过且过, 甚至眼高手低, 会说不会做, 考试时会的题也失分。所以教师应利用中午做课外作业的时间, 及时进行跟班辅导, 查缺补漏, 抓两头促中间, 帮助他们进步。
四、适时检测, 合理评价
8.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篇八
关键词 大学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38-02
1 前言
伴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在我国高校的广泛应用,大学教师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教学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既是其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强有力支撑,又是当代大学生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基础。
2 我国大学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大学教师应该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的能力 现代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现代系统方法,以大学教育教学中教与学理论为指南,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策略和方法,尽可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科学安排大学中教与学所涵盖的每个环节和要素,优化增强大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和方法。现代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重要因素之一,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考量,这将使大学教育教学的环境、方式及内容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1]。现代信息化教学设计是现代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大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所以现代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应该成为大学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
大学教师应该具备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本学科课程加以整合的能力 这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与本学科课程相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本学科课程教育体系的每个要素之中去,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大学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主要的教学媒体[2]。也就是说,大学教师应该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及人力资源和本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始终,以达到更好地完成本学科课程教学任务的目的。
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整合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融入大学每个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和环境,从而辅助大学教学中的教与学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本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力,对深化大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体现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学教师要具备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能力 现代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实施,是大学教师对现代信息化技术进入大学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所在。对于大学教师而言,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要求大学教师在诸如板书设计、课堂组织及课堂语言表达等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具备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设备的使用、对大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的指导、对自己授课和大学生课堂学习行有效管理等方面的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在现代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大学教师要注重对大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教师对大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方法和能力方面把握和开展。
大学教师应该具备对现代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大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等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都是为了大学生的课堂学习创设知识性、趣味性及形象化的情境。一旦科学而合理的现代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被确立后,大学教师就要根据此设计方案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化环境的课件制作工作。这些软件大致包括PPT、Flash、Photoshop等应用性软件,大学教师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这些软件的演示、实验及制作等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要具备运用这些软件处理本学科教材的能力,现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能力是大学教师亟待掌握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
3 对提升我国大学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提高大学对其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工作的重视度 大学的立校之本源于自身的整体教学质量,而大学教师的立业之本源于自己的教学水平。无论从一所大学的长远发展来说,还是从大学教师本身专业发展和基本素质来说,教学工作都应该置于头等重要的地位。而我国高校现行的大学教师业绩考评制度上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大学的管理者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树立教学工作为学校立校之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办学理念中对教学工作重视度不足的弊端,并努力在大学教师业绩考评制度中增加教学业绩考评量的比重,以促进大学教师现代教学理念朝着教学和科研一起抓的方向发展,在全校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钻研教学、大学生关心教学工作的良好风尚。
同时,高校应该为大学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和软环境。大学应该建设高宽带、可控可管的大学校园网络基础支撑平台,实现校园数字化,增大数据库容量及学科涵盖面,使数字化校园在为大学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3]。高校应该为大学教师提供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大学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PPT的制作,还应结合自己本专业特点尝试使用其他多种信息化教学平台,形成现代信息化教学多样性的教学局面,从而调动广大大学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使大学教师的现代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大学教师应该养成进行经常性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所以,大学教师应该养成经常性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努力做到每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更好地教学进行回顾性反思;同时,大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会通过教学反思得到增加,这对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另外,大学教师应该尝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反思,以便增进与同行的交流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大學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 在知识信息化和全球教育资源共享的今天,人们的学习方式早已发生变化。在信息化知识方面,大学生已经同大学教师在同一起点,甚至在某些方面强于大学教师。因此,大学教师应该具有时代紧迫感,培养终身学习现代教育理念。
首先,大学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紧跟本学科发展前沿,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大学教师应该加强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及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为自身专业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媛媛,詹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与优化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7):146-148.
[2]胡小勇,祝智庭.信息化视野中的教师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3(6):25-27.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推荐阅读:
提升供电优质服务的几点思考07-26
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建议11-05
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09-25
中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1-17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措施07-16
教育质量提升发言稿08-25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计划书09-26
强化信息技术培训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07-09
提升年鉴编纂质量问题分析建议08-06
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剖析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