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教案牧童评画(10篇)
1.9教案牧童评画 篇一
小学语文牧童评画课后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ǔ chǔ zhóu jǐn náng fǔ
(蜀)中 (处)士 玉(轴) (锦 囊) (拊)掌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1.一牧童见之。
之:指书画。
2.处士笑而然之。
然:认为对。 之:指放牛娃的评论。
三、熟读课文。
四、正确的读音。
处(chǔ chù)士 好(hào hǎo)书画 所宝以百数(shǔ shù)
曝(pù bào)书画 斗(du dǒu)牛
五、解释加点的词。
曝书画:晒 谬矣:错
2.古诗牧童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童年趣事分享导入(童年故事汇)同学们说一些关于自己的童年故事
教师总结:童年是首动听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更是一首诗
(板书课题:牧童)
大家看一看课本,这首诗是哪位是人写的?(出示吕岩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大声的 自由朗读。请学同学朗读
2、强调读诗要注意韵律、节奏。要学生画出节奏 在黑板上展示正确的节奏,再次朗读。(再次大声朗读)
3、教师作朗读示范。
(要求:请同学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老师朗读,并说说你从朗读中看了怎样的画面)
三、理解课文
(1)当有同学说到广阔的草原时,ppt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的诗句,题问从哪里看出草原的广阔。(找准诗眼)
(2)六七里真的只有六七里吗?(六七里是虚指,强调草原的广阔)(3)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牧童会做些什么呢?(引出下一句)牧童的笛声课调皮了,大家把“笛弄晚风三四声”再读一读,哪个字最能体现着风的调皮。(“弄”字)
三四(虚指笛声时断时续),说到虚指,还有那一句是和这一句也是同样的 出示两句诗,体会两个虚指的词(两次互换位置)
(4)总结前两句诗的学习方法
(5)自己分析下面两句诗,说一说你的理解(6)重点解读卧,为什么用“卧”
(7)诗人正在经历着战争、诗人笔下的牧童啊蓑衣也没有脱,就卧在广阔的草原上,这说明什么?总结本首诗的中心思想(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8)、再读一遍这首诗,要读出牧童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作业:
背诵这首,收集我们学过的有关牧童的诗
3.《画家和牧童》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等词语的意思,会写“抹、挤、拱”3个形近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为画家的谦虚,牧童的直率作铺垫,懂得要认真观察,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意识,理解课文内容,能仿照课文练习写话。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分别出三组词语,指名读。找特点。
出句子指名读,理解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再读句子,读出语气的不同。这是国画中的两种画画技巧,老师这儿有一幅《斗牛图》,你们说哪儿是浓墨涂抹,哪儿是轻笔细描?
再读句子,体会画家的著名,板书:著名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谁读得好?从哪些语句看出戴嵩是著名画家?
2、指名评价,回答问题。
三、自主探究,深入研读。
1、出句子,齐读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了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说明戴嵩画的画非常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戴嵩的画多么受人欢迎啊!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1)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就是说——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谁来读一读。
(2)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小朋友,大价钱是什么意思?
(3)你也能用上“一„„就„„”说一说吗?
(4)朗读指导。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读好这段话?
是啊,戴嵩的画技实在是高超,咱们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句子。
4、哦!那你听到了谁的夸赞声?
(1)商人;
他是怎么称赞的?(出示句子)
“绝妙之作”什么意思?出字的意思,学生选正确的注解。
妙-好。绝-最,表示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的上。绝妙-最好,作-作品,指这幅画。商人的话让你知道了什么?
(在商人眼中,这是最美的画,没有比这画得更好,更像的了)那你学着这位商人来夸夸戴嵩。
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位商人,来夸赞一下。男生集体学着夸戴嵩。
5、还听到了谁的夸赞?
(2)教书先生;
学着他的样来夸一夸(出示句子)同桌自由练一练。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夸奖呢?
老师找了几个赞美他的词,你帮我来读读好吗?
词语加油站:
绝妙之作
上乘之作
出神入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来夸夸戴嵩吗?
6、商人、教书先生在夸赞,在那么多围观的人中还会有其他人在夸赞戴嵩吗?从哪个词看出?(纷纷夸赞)
7、出句子(师:同样表示赞美,这里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表达的意思却是相近的,这就是近义词。)齐读句子
这时忽然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出句子)指名读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善于观察、勇敢
(三)、学习5、6自然段。
1、指导读牧童的话。牧童在哪里(出示牧童的话:画错了!画错了!)
师:他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他的声音还不够响亮,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课文中说这声音像炸雷一样,大家都呆住了,所以应该读得响亮一些。)师:你真棒!懂得联系上下文读书!你来读!
师:围观的人都在夸赞,牧童却发现这个人画错了,就拼命往里面挤,这时他一定——(很着急,迫不及待!)谁来读读? 师:那么大的画家戴嵩听到有人说自己画错了,有没有生气?他是怎么说的? 这说明他很(和蔼)(出示:戴嵩把牧童叫道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或错啦?”)
师:现在我是牧童,谁来读戴嵩的话?
师:很温和,也很诚恳!大家一起当一回画家吧?(全班齐读画家的话)
师:那我就说说你的错误吧!(出示牧童的话)老师范读。
2、理解牧童的话。
师:谁读牧童的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戴嵩错在哪里?(一生读牧童的话)师:谁来汇报?
师:很有道理!再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题目,想挑战吗? 生:想!师:牧童为什么能发现牛尾巴画错了?请大家再次默读牧童的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生默读牧童的话)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谁来说?(相机板书:善于观察)
师:听到了牧童的解释,画家听了感到很惭愧,并且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3、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家?(男女生分角色读)(相机板书:虚心)
师:是呀!大画家多谦虚啊!他接受了牧童的建议,重新画了一幅《斗牛图》!这幅画现在珍藏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这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最著名的《斗牛图》。看到这幅画,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四、拓展延伸、练习写话
师:戴嵩给我们留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斗牛图》,不仅仅是因为画的好,还因为有这样一个故事,更因为他的人品,其实许多著名画家也给我们留下了绝妙之作。画家和牧童都很了不起。板书:了不起。请你来夸夸他们吧!
同桌讨论,自己书写,写后交流。
五、板书设计:
著名
善于观察
画家和牧童
虚心
勇敢
4.牧童教案 篇四
年级: 五年级第二学期 执教:席恒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牧童》以及欣赏《牧场上的家》与《吉祥三宝》,感受这些作品的音乐形象与情感,体验作品所表现的牧场生活的温馨和睦、吉祥快乐。2.在歌曲唱奏、讨论探究、拓展欣赏等音乐活动中,复习巩固并运用齐唱、轮唱、合唱、重唱等歌曲形式。
3.能以均衡的速度轮唱歌曲,以和谐的声部合唱歌曲,并体验各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力。教学重难点:
能用轮唱与合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并体验、探究、了解多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牧童》 1.唱、奏歌曲《牧童》
用口琴吹奏并演唱歌曲第三段,说一说歌曲表现了怎样的牧童形象?
2.复习歌曲的演唱形式
设问(1):刚才我们是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歌唱《牧童》的? 设问(2):我们学过的集体演唱歌曲的形式还有哪些? 设问(3):什么是轮唱,什么是合唱? 媒体出示:轮唱、合唱的概念
轮唱——把多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演唱同一旋律。
合唱——把多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组,同时演唱不同的旋律。
二、用轮唱形式唱唱《牧童》 1.讨论轮唱的多种方
设问:在组长的带领下,先分别用各种轮唱方法试着唱唱、吹吹歌曲,然后讨论一下,哪些轮唱方法可以用,哪些不能用或者效果不好?请重点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练习轮唱。
2.分组,尝试各种轮唱方式,并选择一种练习轮唱 3.各组反馈
(1)说一说,哪些轮唱方式可用,哪些不可用,并再次体验其效果
(2)各组用自己选择的轮唱方式唱一唱
设问:边唱边互相听一听,体验一下,不同的轮唱方式,在表现歌曲的情绪上有什么不一样? 4.选择喜欢的轮唱形式
三、用合唱形式唱唱《牧童》并完整演唱歌曲
(一)合唱练习
1.出示合唱谱,提出学习要求
设问:请几个人围成一个小小组,先视唱低声部的曲调,再用口琴吹吹低声部旋律,在唱唱、吹吹曲调的过程中想一想,你认为低声部曲调中哪些地方学习起来比较难?
2.自学——视唱、视奏低声部旋律 3.难点分析与指导:
预计学生提出:低声部中的#4音,比较难唱准。
要求:在老师指导下听、唱 “2 #4 5 — ” 这2小节,并用较慢的速度唱唱低声部曲调。4.尝试合唱(1)分组,按兴趣与能力选择演唱的声部(2)提示两声部合唱要点(3)合唱练习
高声部大部分学生用Lu哼唱旋律,个别吹奏口琴; 低声部唱唱曲调,老师用手风琴帮助低声部奏出旋律
高声部用Lu哼唱+口琴奏旋律,低声部唱唱第三段歌词,老师手风琴帮助低声部(提示:要注意这一段里“反复跳跃”记号的正确演唱)
两声部轻声高位置合唱第三段歌词
要求:互相倾听,注意声部协和(老师钢琴同时弹奏两个声部)5.跟电子琴录音伴奏,有感情地合唱歌曲第3段歌词
(二)探究、体验不同演唱形式对表现音乐的作用 1.提出探究要求,选择歌唱形式(1)设问:
分成3组,每组选择“齐、轮、合唱”3种形式中的一种,跟录音伴奏唱唱、听听、想想,体验一下所选的演唱形式,刻画了怎样的音乐形象,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感?
(2)学生按组选择演唱形式(3)提出探究、体验的要求
提示:请听歌曲录音或伴奏,先用自己小组选择的歌唱形式唱唱歌曲,然后讨论这种歌唱形式所表达的情感和刻画的音乐形象,最后把你们的意见告诉组长,请组长向大家汇报。2.分组,唱唱歌曲,体验、讨论 3.各组汇报各自的体验
4.用多种歌唱形式完整演唱《牧童》
例如:I、齐唱; II、轮唱(按前面表决的轮唱方式唱); III、合唱
老师指挥并即兴地用打击乐器伴奏
5.小结
四、歌曲演唱形式的拓展欣赏
1.师生合作演唱《牧场上的家》
要求:想一想,歌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牧场之家?演唱形式是什么?
2.拓展欣赏《吉祥三宝》
设问:同样是表现牧场家庭的歌曲,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非常受欢迎的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受这一家人的温馨和睦、快乐吉祥,并且再次判断,这首歌曲运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欣赏 反馈:
4.总结(再次播放《吉祥三宝》,在歌声中总结)
5.《画家和牧童》教案 篇五
1、会认生字:戴价购墨抹。会写生字:商抹决价钱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著名。
3、积累称赞画技高超的词句。
【重点难点】
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著名。
【流程预设】
一、情境导入
课前谈话:小朋友,你喜欢画画吗?上课前,咱们先来欣赏一幅非常有名的国画。
简介:这是一幅《斗牛图》,画的是两头牛搏斗的惊险场面。这幅《斗牛图》被视为绝世佳作,珍藏在中国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画这幅画的就是唐朝著名大画家戴嵩。你听懂了什么?
二、通读,了解大意
1、课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请大家再大声地读读课文,看谁把生字宝宝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了。(自由读)
2、谁愿意把书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会听才会学习。
3、他们哪儿值得你学习?
4、咱们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5、引专题:这节课,咱们就先去感受这个画家的著名。
三、专题研读:著名
1、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的第1-4小节,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2、出示:
⑴ 他的画一……观赏。
自由读,(抽)说说理由。(吸引人,让人很欣赏,给人美的享受)──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⑵ 看画的人没有……购买。
抽读,为什么这么读?──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齐读──谁再来读?
(我听到你花了大价钱去购买戴嵩的画)谁还想花更大的.价钱去购买?抽读──花了大价钱就一定买得到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太奇怪了,为什么这些人要这样争着去购买?
(珍贵,受人喜爱,很多人……)
3、把自己的这些感受读出来!配乐齐读1~4小节。
4、你还从哪看出戴嵩是很著名的画家?
5、出示:一会儿……一会儿……夸赞。抽读──点拨: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出示国画图理解词义──现在我们再来读好句话。(齐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快、熟练、高超)──你看到了怎样的斗牛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3次引读。
6、你听到了谁的夸赞?
⑴赶紧当当商人和教书先生称赞称赞这幅画吧!(自由读)
⑵哪位小朋友先来称赞?(你是?)──谁还想来称赞?(你是?)──我们也来学着他的样子来称赞称赞。
7、拓展: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看戴嵩画画,你会怎么称赞?(准备:站起来,我们也来纷纷夸赞。)
8、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再读1~4自然段,再去感受这位大画家的著名吧。
四、拓展训练
有许多画家以画动物而闻名,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李苦禅画的鹰,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这些画家的画欣赏欣赏。
五、复习字词 规范写字
1、1~4自然段中的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走出课文,带着新伙伴一起想考考你们呢。
2、你们看,这节课要我们写的生字宝宝和我们见面了,打招呼
3、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6.12、《牧童和狼》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三、教学过程:
1、《狼来了》这个故事原本的题目是《牧童和狼》,故事的原文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
师出示《牧童和狼》的原文。
2、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3、牧童两次大叫,他的情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听听看,哪一次是狼真的来了?
师区别读。“狼来了!狼来了!” 你觉得哪一次? 为什么?
4、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出示: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请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谁来试?指名读,学生评价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引读,并提醒要注意恐惧的神色。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真话)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5、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指名说
6、小结 板书设计
7.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 篇七
共1课时
画家和牧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
3.感受、学习戴嵩虚心、和善的品质及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人士挑战,学习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
2.感受、学习戴嵩虚心、和善的品质及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人士挑战,学习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教学过程 3.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画家与牧童
一.复习生字
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昨天听说我们赖店中心小学举办了一场国画展览,里面的画可漂亮了,栩栩如生,真像马良神笔下的作品,同学们愿不愿意带老师参观参观呀!走,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国画)这是齐白石的虾,这是……。这是……,谁来介绍,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可真会读书!我喜欢这一幅戴嵩的《斗牛图》,可是要介绍好这一幅图,它说要会读,会认,会写课文的生字,同学们你们能行吗?好现在我们开始听写昨天学的生字,注意写字的姿势,一尺一寸一拳头,同时要头正,肩平,足安。
听写6个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同桌互相订正,举手反馈。
二.朗读感悟,品析文章
1.现在让我们走进杨学良的作品一起来欣赏戴嵩的画《斗牛图》,出示《斗牛图》生边欣赏边说感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神态逼真惟妙惟肖、绝妙之作、上乘这作、神来之笔、出神入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2.师:看到画的人跟我们感觉一样,都觉得戴嵩的《斗牛图》画真是惟妙惟肖。看图,有些人正在夸赞这幅画,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边读边找,大家是怎么称赞这幅画的,并用横线画出来。
(1)反馈交流,师课件出示称赞的句子。
(2)师:请同学们用你们称赞的语气读读句子,边读边找找句子有中三个近义词,找到了给它圈起来。
生:是夸赞、称赞,赞扬。
师:好眼力!这三个词儿都表示夸奖、表扬的意思。请大家齐读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呀,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在写作时,我们也要学着运用。
(3)师:在现实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夸赞过别人?你都是怎么夸赞的?
生:傅xx.你写的字写好看,真是一个小小书法家!
傅xx.你的歌声可真好听,长大后肯定是一个歌唱家。
傅xx.你的舞跳得可真好看,长大后肯定是一个舞蹈家。
傅xx.你的画,画得可真好看,真是个小画家。
傅xx.经常帮助同学,真有爱心,真是个活雷锋……
师:你的同桌一定也有许多优点吧,真诚的夸夸你的同桌。
(4)你想学着谁的语气来夸一夸这副画呢?注意读出标点符号的语气。先自己练习一下。如果能加上动作,那就更棒了,挑战一下自己吧!
师:谁想学着商人的样子来称赞一下这副画呢?
师:哪位同学来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得从他的朗读中,还没有为让人感受到那是一幅“绝妙之作”。
师:那你能比他读的好吗?
生:(再读商人的话)
师:带着刚才夸奖同学的语气,谁再来读读商人的称赞?
师:从你的朗读中,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是一副绝妙之作。老师也想读一度。
师:谁能评一评,老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老师第一次读“画的太像了”是在心里边想“太像了”,读得小声,短些;第二次觉得确实画的很像,更加肯定,所以读得大声些,长些。
师:你听得真仔细。两个重复的词要读出不同。谁愿意再来试试看,敢读就是勇者。
师:想当商人的都站起来读
师:刚才,商人们都动情的称赞了《斗牛图》,那教书先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赞扬这幅画呢?
师:想当教书先生的站起来自由读(学生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围观的人就只有商人和教书生吗?如果你也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来夸这幅画呢?
师:想夸的就站起来夸吧!
生:你画得就像真的一样,你的画技真高!
……你真是个神笔马良。
你画得太好看了!你画得太像了,连牛蝇都要赶来叮了。你画得技术高超,真了不起。你画的牛都要从图上跳下来,在逼真了。我仿佛听到两头牛哞哞的叫声。
师:你也夸,他也夸,商人夸,教书先生夸、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在夸赞……原来这么多人都在夸赞戴嵩的画,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这叫——
生:纷纷夸赞。
师:这足以证明戴嵩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
三、品读5、6段,感受画家的“虚心”和牧童的“勇敢”
1、师: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夸赞大画家的画,可是,却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是谁呢?(课件出示插图)让我们来看看课文的插图。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相关的语句。
生:我看见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师:好,现在你就是这个小牧童,你来喊喊。(生1读)师:他读得怎么样?生2:声音不够响亮。师:你为什么这样说?
生2:课文中说这声音像炸雷一样,大家都呆住了,所以应该读得响亮一些
师:你真棒!懂得联系上下文读书!你来读!(生2读)
师:(点头)围观的人都在夸赞,牧童挤进来,他一定——生:很着急,迫不及待!师:对了!读出心情,你读。(生3读)
师:好极了!这一喊把围观的人喊呆了。同学们仔细观察,围观的人的都有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生观察课文插图)
生:围观的人都都呆住了,有的不停地摸着胡须。
生:有的瞪大了眼睛,还有的伸长了脖子。
师:想想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生:他们心里在想:大画家怎么可能出错呢?
生:他们在想:你这个小孩子也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竟敢说大画家画错了。
2、师:是啊!这一喊果然像炸雷,再看图,戴嵩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怎样?
生1: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面带笑容地说。(和蔼、温和)
师:谁来读戴嵩的话?(生1读)
师:太严肃了,谁再试试?(生2读)
师:很温和,也很诚恳!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画家很很虚心。大家一起当一回画家吧?
(全班齐读画家的话)
3、理解牧童的话。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牧童是怎么回答的,边读边思考:戴嵩错在哪里?
生1: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翘不起来的。
生2:戴嵩画的尾巴是翘起来的,所以错了。
生3:牛在驱赶牛蝇,尾巴才会翘起来。
师:很有道理!再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题目,想挑战吗?生:想!
师:牧童为什么能发现牛尾巴画错了?他的依据是什么?请大家再次默读牧童的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生默读牧童的话)
生1:牧童整天和牛在一起,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戴嵩却没见过。
生2:可能见过了,但没有看清楚。
生3:牧童很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4、师:看来咱们也应该多留心身边的事物。
那我们就用肯定的`语句来当当牧童吧!
全班齐读
5.小小的牧童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指出大名鼎鼎画家的错误,此时画家的态度会是怎样?
谁来读读,边配上动作。
6.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画家听了牧童的话后会做些什么呢?
7.那我们再过头来看看,看老师的课题有什么特点随板书相机指导(前后桌互相讨论)
(1)通过画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画家?请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生:我看到了一位谦虚的画家。
生:我看到了一位能知错改错的画家
(2),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生1:小牧童你太勇敢了,我要向你学习。
生2:小牧童你勇敢地指出别人的错误,真了不起。
生3:小牧童你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事情,这点很值得我学习。
小结:别看牧童年龄小,却敢在大画家面前提出自己的意见,又那么善于观察,多值得我们学习啊!正因为戴嵩虚心听取了小牧童的意见,以后每天都到乡村观察两牛相斗的情形,后来再次画了“斗牛图”,你们看,(课件出示《斗牛图》)这幅图更加逼真,更加栩栩如生,成了流传百世的名画,这幅画现在珍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同学们,不论是大画家的虚心,还是小牧童发现别人错误时,勇敢的指出来的态度,都很了不起,他们这种美好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8..现在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感受有感情地读对话。前后桌分角色,看课件读
四.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
自由给生字开花。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关键笔
师示范写难写的生字
生书写。
五:总结
师生共同谈收获。
我知道今天又有一个像伊林娜一样勇敢的牧童,不迷信权威,敢说真话实话。
我又学会几个生字。我知道了画家是一个谦虚的画家。
老师的收获听了同学们有声有色的介绍这幅《斗牛图》,是饱了耳福,眼福,也过了口服呀,我们二()班的小朋友真厉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老师主送大家几句名言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真实的话永远是最好的。作业:
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8.一年级音乐牧童遥教案 篇八
表演《牧童》
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9.二年级语文《画家和牧童》教案 篇九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画家?牧童呢?
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游戏识字。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的句子。
2、全班交流。
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理解“观赏”,用“一……就……”说话练习。
⑵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换种说法说句子: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有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说说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⑶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理解“沉思”“片刻”,教学多音字“斗”
⑷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教师用简笔画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练习。
(5)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说说“夸赞”的近义词。
(6)“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抓住“绝妙之作、活、神笔”,让学生明白戴嵩的画技超群。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这两句话。
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②、小组派代表展示朗读成果。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抹、挤、拱、批:都是提手旁的字,重点指导“抹”。
2、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四自然段
二、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1、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
2、默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如:写“戴嵩”谦虚的句子:
(1)这时,戴嵩吧牧童叫到跟前,和蔼地说:“……”
抓住表情、称呼,可以看出他的虚心。
(2)戴嵩挺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
同样抓住表情、动作体会戴嵩的虚心。
写“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句子:
“画错啦,画错啦!”……
3、分角色朗读。
4、人们听了牧童的话和戴嵩的表现,会说些什么?
5、学了课文,练习自己的体会,说说自己向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牧童说:“……”
三、自由诵读课文。
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再表演朗读评议。
四、拓展
我国还有很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
五、写字指导
“商”字要跟“摘”字的右半边区别,写字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写,然后作点评。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
10.画家和牧童教案 篇十
一、直接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4课,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24 画家和牧童)2.谁来响亮的读课题?大家一起读。3.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了画家是(),谁来读读他的名字?他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学词识字
1.刚才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这些词谁会读?
A.夸赞 称赞 赞扬
(老师夸赞你 你的声音很洪亮;老师称赞你 你的字音很准确;老师赞扬你 你的声音不仅洪亮字音也很准确。)想一想词语的意思,你发现了什么?(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一个意思作者却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说出几个吗?积累了这样的词语,用在我们的表达上,我们的语言就会显得更生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把他们积累下来。)B这些词谁来读? 拱手 翘起来 挤进来
(找两个)它们有相似点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怎样是拱手?你能做个动作吗?(古人在对别人表示尊敬的时候,都会两手抱于胸前做拱手的动作)加上动作男同学来读,女同学读。
C(1)课件出示: 购买 惭愧 和蔼(指名读 同学跟读)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字的结构,默默的在心里读一读,你发现这些字都是什么字?你还知道那些形声字?(积累了这么多的形声字,你真了不起。)
通过检查,老师发现同学们这些词语掌握的真不错,为了奖励你们能让大家做个小游戏,好吗?这是一个迷宫,读准出现的生字能帮助你顺利走到终点。想试试吗? 太感谢这些生字宝宝了,要不然我们就可能困在迷宫里了。大家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提手旁的字”你还能说下去吗?(你看,我们把同一偏旁的字归为一类来识记,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我们记住了这些字,还要
把他们写好。这些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就要注意1.左窄右宽2.结构紧凑(左右挨紧)3.关键笔画(专心看老师写,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生评:师评(整体结构还不错,很工整,自己检查自己的,把你认为不漂亮的那一个再练写一遍。)
三、指导朗读
(一)朗读1-4段,感受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学习了生字词,相信大家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准确,更流利。
1、请你再来用心读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2、预设:学生读第一段,感受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师:课文中哪里写到了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是呀,我们从这里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他的著名?)
大家都来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如果没有“一”和“就”的话,就说明戴嵩画画不是特别好,可能挂出来很久才有人观赏,但是如果加上“一”和“就”才能说明戴嵩画画画得特别好,刚挂出来就有许多人欣赏。
师:说得真好,这就是关键词语的作用,加上一和就,戴嵩就显得更著名了。这么有名,谁来读?(1.我听出了你把一和就突出了,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著名,2.请你关注这几个词,再来读一读,相信感觉就不一样了。你看有进步了。谁还想来?同学们,有时候我们关注一些这样重点的词语,就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让大家都能听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
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你用上这样的关联词,或你用上了一和就,我一下子就感觉到你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还有谁来?
生:我一回到家,就写作业。(你已经学会运用语言了,多了不起,谁再来?)
生:我一进公园,就闻到花的香味。
师: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就抢着回答,真棒!
3、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那他又是怎么作画的?
(1)课件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2)出示字卡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指名读 齐读
(3)这两个词有什么发现?(指生回答)指名读(听老师读,你再来读,有进步了),谁还想读?(你看四字词语只要注意停顿,就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了)。齐读
指名读 师范读 四字词语只要停顿读,齐读
(1)看图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提炼看图理解词语的方法。
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谁知道,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意思呀?
生1:“浓墨涂抹”是很浓的墨水涂上去,“轻笔细描”就是比较轻一点,在上头描。(说的不错,你是怎么知道的?预习的时候,你能借助工具书来解决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真棒)
师:其实这两个词语呀是我国国画中的绘画技巧,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画法。
(看这幅图,你能分辨出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吗?指生上讲台指出)你看有时候借助生动的画面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把他们积累下来)。
(2)理解了词语,相信读课文的时候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了,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谁还想读?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
是啊,他画的很用心,很熟练,画得又快又好,真不愧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所以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人们都称赞了什么?(出示夸赞的句子),还有吗?
4、学习夸赞的句子
(1)引读夸赞的句子。理解“绝妙之作”,结合看图指导练读。谁能看着大屏幕,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什么是绝妙之作?(非常棒的作品)想不想欣赏这幅绝妙之作?(看,画上的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难怪围观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夸赞他。
那商人的称赞应该怎么读?(你的朗读仿佛把我们带到那栩栩如生的作品前)再读(我听出了你由衷的赞赏;你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称赞了)孩子们带着你此时的感受我们一起读一读。
(2)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纷纷夸赞”。围观的人很多很多,假如你也是其中一员,看到这惟妙惟肖的画作,你会怎样称赞呢?(看,孩子们,老师还推荐了一些优美的词语呢,先自己来读一读,哎你能不能用上这些词语也来夸一夸呢?)(说出了你的心声;说出了你的感受;把积累的词语用在我们的表达上,我们的语言就更生动了。
就这样大家七嘴八舌的都在夸就是我们课文中的那个词?-----纷纷夸赞。
(二)引导自学5-6段。
就在大家纷纷夸赞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是什么呢? 1.指生读,师:他读得怎么样?生2:声音不够响亮。师:你为什么这样说?
生2:课文中说这声音像炸雷一样,大家都呆住了,所以应该读得响亮一些。你会联系上下文读书,真棒!你来读!你看,牧童挤进来喊着,这里还有一个感叹号,他多么迫不及待呀!该怎么读?自己练一练?谁来读?(老师听出了你注意了标点和提示语)2.面对小牧童的质疑,大画家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结合标点符号和提示语,体会大画家和小牧童的心情和语气,读好下面的对话。现在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对话。谁来读?(听了你们读的,老师仿佛真的看到画家和牧童在那里说话呢!还有谁想和他们比一比?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读一读,男同学是牧童,女同学是画家,老师是旁白。)3.从画家和牧童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戴嵩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牧童又是一个怎样的牧童?(面对著名的画家,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小牧童指出了他的错误,你觉得这个小牧童怎么样?)随机板书:勇敢 知错就改
面对虚心的大画家和勇敢的小牧童,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他们说,你想对谁说?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大画家和一位勇敢指出他人错误的小牧童,他们的品质一样了不起。(板书:了不起)孩子们,让我们带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再读课题„„.这里老师还有几句名言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真实的话永远是最好的。
四、作业设计。
【9教案牧童评画】推荐阅读: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案09-24
牧童 古诗鉴赏09-12
古诗诵读牧童10-19
牧童改写成作文07-05
小学语文牧童课件08-05
描写牧童的诗11-04
《牧童》译文及赏析答案06-12
牧童改写作文300字01-18
牧童的小学作文500字06-14
伊索寓言之牧童和狼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