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

2024-07-27

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共17篇)(共17篇)

1.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 篇一

谈到中小学音乐教育,诸如音乐素质、专业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音乐创新教育、音乐学习兴趣、音乐审美等都是高频词。然而,在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对这些高频词及内涵熟视无睹、睹而不见、见而不思、思而无获,在工作中无的放矢、盲目施教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仅就音乐素质内涵等急待明晰的几个热点问题,做如下的浅释粗议。

一.音乐素质的内涵

学生音乐素质的内涵可概括地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音乐知识素质:即有关读谱及音乐表现要素(音高、音色、建度、力度、节奏、节拍、放律、调式、调性、曲式、和声、体截、题材等),为保证学生参与音乐学习过程及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简单的基础知识。

2.音乐心理素质:即以音乐感受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运动觉能力、音乐联想能力、音乐想象能力。

3.音乐能力素质:即学生参与听、唱、视、记、奏、创、动等具体音乐实践活动的能力。

4.音乐文化素质:即音乐史、音乐常识、音乐作品的涉猎范围,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音乐与艺术以外其它学科的关系,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认识等方面的综合音乐文化知识结构。音乐同其它基础课程一样,以其特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才成为_种需要传函、研究与发展的学科。音乐教育如不突出它自身的特有属性也就不是音乐教育本身了。音乐教育所有价值,都必须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发展与提高为载体、为过程、为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囚此,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音乐教育的本位价值。

二. “会”是兴趣的根本。

古人云:“乐其道,善其事”,其含义不讲自明。迁移到学生学习上来,那就是要先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及具体知识的兴趣,首先实现乐其道。这样,学生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事半功倍,以便达到善其事。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再来思考这句古话,我认为反之亦然,即善其事,更能乐其道。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自己善长的专业和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也往往是对学得好的学科再投入的更多。一个不懂球规的人不会成为球迷,一个不懂象棋的人,不会在一盘残局前观棋不语两小时。学习的“知难而退”,不正是学不懂、学不会而使兴趣丧失,弃“事”而逃吗?通过调查得知,在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不懂、学不会而没办法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逐渐降低的一个最本质的原因。所以,学生就是在“乐其道,善其事,更乐其道”的隐性而多次的反复中,其好强、好胜、自尊等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并实现学习兴趣的激发、深化、巩固、升华。因此,“会”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注意并做到让学生有一个我想学,我会学,我能学会,我能行的良好的学习心理感受,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

三. 走出域属的误区。

音乐教育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域属于国民音乐教育。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这种隶属关系却偏偏走进误区,其表现就是忽左忽右,走向极端,要么是正规专业化,听“效果”谁高谁低;要么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避开“专业化”之嫌。凡此种种,都会使中小学音乐教育误入岐途,与真正的音乐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究其原因,就是没能科学地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专业音乐教育也好,中小学音乐教育也罢,所教所学的知识与能力本来就同出一脉,又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因此,虽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但这种亲缘关系是客观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两者的区别首先在于培养的对象和目标上,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挑选出来了少数人,培养音乐专业人,中小音乐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提高全体国民的音乐素质。其次是表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的诸多要素上,就教学内容而言,专业音乐教育追求全面系统、高难深刻、熟练清湛、身怀绝技等。而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注重的是全体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实现美育功能的艺术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等。相对专业音乐教育要浅显、容易、简单得多,但绝不是没有必须掌握的内容,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上,中小学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相比,就不是那么机械、严格、枯燥、求精,而是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自由解决,学乐交融。基于这种认识,将专业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等同视之,或将两者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都是不科学的。

2.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 篇二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音乐鉴赏

音乐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艺术形式,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多数情况下, 对于普通人来说音乐的意义更多的是体现在娱乐放松的方面。然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需要仔细品味和欣赏才能领悟其中的妙处。善于鉴赏音乐的艺术内涵, 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许多色彩, 也是一个人情商的重要体现。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音乐也受到了空前的冲击, 对于思想天真浪漫的高中生来说, 如何去分辨音乐的艺术层次, 欣赏音乐的艺术内涵在高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 新课程标准也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1.1 学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不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很多学校尤其是高级中学都只关注高考所涉及的科目, 而对于诸如音乐、美术这样的课程都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很多学校知识象征性地开设音乐课程, 甚至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据的极小, 甚至有些学校名义上开设了音乐课程, 实际上却被其它课程占用, 以至于学生根本无法接受正规的音乐教学。尤其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 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 以至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1.2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有一些学校, 虽然按照相关规定开设了音乐课程, 但是由于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 导致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 或者按照教材的内容教学生唱歌。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很多老师只是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听, 而不去教学生如何鉴赏音乐。而在学生的眼里, 音乐课只是放松调节的时间, 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2. 研究性学习对于高中音乐鉴赏的意义

2.1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 学生针对某一个课题来进行调研、讨论、分析、汇报等一系列过程, 从而对这一课题所涉及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之处就在于, 这种教学方法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师只是发挥引导的作用。学生在选定课题之后, 大部分时间都是个人或小组去独立完成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会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 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说, 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关于艺术感知能力, 有一些人有这方面的天赋, 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但是后天的锻炼和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如果只是被动的跟着教师接受一些有关音乐鉴赏的理论, 不利于能力的提升。研究性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需要对具体课题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3.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3.1 指导学生选定课题。选择合适的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指导学生选题也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教师一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为学生提供若干个课题, 学生可以从这几个课题中选择一个, 也可以自己拟定课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分成若干组, 每组针对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在正式开始之前进行分工, 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 确定每位学生的工作内容。

3.2 搜集资料开始研究。在每一小组都拿到具体的课题之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式开始研究。在研究之前, 要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工具搜集资料。资料搜集好之后, 可进行整理和汇总, 然后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 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这一课题下, 相关小组可以从互联网下载一些经典的少数民族音乐的音视频资料, 然后播放给大家看, 通过集思广益的分析和讨论来发掘其艺术特色以及内涵。

3.3 展示分享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具体化成简明扼要的文字并辅以多媒体资料, 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全班同学看。展示的内容应当包括研究成果阐述和具体实例分析鉴赏, 用尽量简明的语言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对于幻灯片的制作,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但仅限于软件使用方面。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可以针对研究成果提出相关疑问或评价。

3.4 撰写并上交相关材料。在成果展示之后, 每个小组各自的研究成果都得到了来自于其他学生或教师的评价或建议。在成果展示过程中, 小组成员应当将其他人的建议和评价记录下来, 然后将这些评价和建议整理之后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并对研究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经过多次修改完成之后撰写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并上交给教师。教师在拿到材料后进行汇总分析, 并纳入班级资料库, 以便以后交流查阅。

结语

音乐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艺术形式,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对于高中生来说, 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 学校和教师都应当重视音乐课程,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音乐教学;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多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这样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任务主要是引导, 要把主体位置还给学生, 尽量让学生去自主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雪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楼小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讨论[J].音乐时空, 2014, 09:165.

[3]冯立.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 (学术教育) , 2010, 06:82.

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篇三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 教学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7-02

研究性学习能立足于每一名学习者的实际视角,从而产生适合于全体学习者参与的模式,营造出宽松而又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研究者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更加主动和愉悦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当前,因为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音乐教师应当找到更为有效的教育方式,排除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努力培养高中生们更加独立主动地学习与掌握音乐技能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们的实际能力,让其在高中音乐鉴赏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地探求音乐艺术之魅力。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所谓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指导之下,由学习者自行选择与明确所要研究的专题,更加主动地学得知识,并用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回归学习者自身所生活着的世界,立足于其直接的经验,关心其自主性探究能力,借助于教材、教育者、网络等因素,不断拓展学习者们的空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素质与能力,展现出开放、实践、创造等特点。

二、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一是能够培养学习者对于音乐的关注度与敏感性。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来承担搜集信息活动的,而学习者往往会欠缺积极探究音乐信息之动力。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条件,学习者一定要更加自觉地查阅和研究性学习课题相关的资料。传统意义上,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指导时有可能并不会认识到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属于信息资源。例如,学生在接受教师声乐技巧的指导时,往往会觉得是教师理所当然要教授的知识,但是一旦让其积极主动地去搜集这些知识时,他们才会认识到这属于信息资源,就会把其视为信息加以关注,其后就会十分关注这些音乐信息。

二是能够培养学习者对于音乐的长时间关注能力。研究性学习必须要切实占有更加全面和丰富的音乐信息。对于音乐这一和人类联系极为丰富的学科而言,能够充分包括了诸多风格与流派的音乐以及音乐的创作者等。唯有切实占有以上音乐资源,研究性学习才有可能顺利地实施。由于只有具有了很宽阔的知识面之后,学习者们才能够在更加广泛的范围之中更为准确地认识、分析与思考与音乐鉴赏有关的问题,如此一来才能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实施更为深入地探索。笔者觉得,如果要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鉴赏方面的知识量,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就能够完成的,且音乐会随着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而变得更加繁荣。学习者们为了切实完成好研究性学习任务,就一定要长期持续保持对音乐的关注度。

三是能够培养学习者对于音乐信息的获取能力。为了收集到更加多的音乐信息,就一定要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信息途径,并且运用各类合理的方法以取得。这样一来就能够推动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到各类音乐信息之源,并且能够了解到怎样才能从以上来源得到音乐信息上的能力。例如,一旦学习者们能够自主查询各类音乐网站,自然要求其具有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查询与实际操作能力。一旦学习者们能够利用文献资料来查到其所需要的音乐信息,他一定需要具有进入音乐文献数据库、高效搜索音乐文献等能力。同时,要注重于提升学习者们的音乐鉴赏信息素养,而开展研究性学习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式。

三、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

(一)明确选题,确定内容

高中音乐教师应当依据学习时间的长短,分别制定出每个阶段的研究课题的教学计划,在两个学期之中完成音乐鉴赏教材内容所进行的研究,每一阶段的首课应当确定为选题指导课,并由音乐教师制定出大的课题,比如,音乐具有的民族性。学习者应当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知识上的优势,相互选择并且结合为数组,每组应当选出组长并且确定好子课题。

(二)落实方案,深入探究

要制订并且分析落实方案环节,这将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效率以及成效,也是提升学习者协调能力的重要基础,更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内容,这样一来,可以和选题在同一课时之中加以完成。各组所推选出来的组长依据组员们各自的特点去分配具体的任务,比如,要有资料员、记录员以及调查员等不同的分工。要通过讨论,制订出具体的研究计划。各研究小组的成员应当依据各自的兴趣能力等进行互补性调整。

(三)整理资料,形成文稿

整理与搜集资料是本音乐鉴赏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学习者们在持续搜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并且在探索过程中找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逐渐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巨大魅力。 比如,在研究非洲音乐这一课题之时,资料员应当全面收集关于非洲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以及各类生活资料,同时还要找到具备代表性的非洲歌舞作品以及该地区所特有的乐器方面的资料,全面总结非洲歌曲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并且收集到各类非洲鼓的图片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亲手制作非洲鼓,而且小组合作创作应当具备非洲音乐特色的片段。要通过上网下载关于非洲舞蹈的视频,深切地感受到非洲舞蹈动作所具备的豪放、快速、大幅度等特征。要通过实施小组内部的讨论与研究,通过筛选富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并且加以整理,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演示文稿。演示文稿能够更加直截了当地把研究成果展示给别的小组成员加以评价,一旦其中牵涉到PPT制作等计算机技术,高中生们还可求助于教师,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完成好研究性学习任务。

(四)展示成绩,作出评价

展示成绩是指各研究小组应当把各自的研究成绩尽可能直观地展示给本班全体同学。展示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各研究小组的代表应当作出整体讲述以及解说,能够很好地锻炼学习者自身在语言上的表达能力。这一部分的实施应当由教师进行综合协调,并且分组和分时间加以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别的学生应当进行认真学习,并且实施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从而得出提升与改进之建议。教师应当进行认真记录,并且作出总结与评价,并且对下一部分的研究提出恰当的意见。

(五)全面研究,提交成果

要依据音乐教师以及别的同学所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小组内部要实施更加深入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之高度,持续提升认识,健全对研究课题的探索。本部分内容重在培育学习者们的探究能力,让其进行总结与提升,从而得到更为深层次之体验。音乐鉴赏课程教师要全面整理所有研究小组学生的成果,加以合理的肯定与此鼓励,并且形成本班音乐鉴赏资料库,从而便于学习者们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将其和目前已有的音乐教学形式加以紧密结合,必定能为音乐鉴赏教学注入更大的活力,从而推动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有鉴于此,应当更加深入地开展对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从而能够更加丰富当前的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让教学变得更加开放、更富成效,并且能够真正提升高中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科.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1(11).

[2]郑阳.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探讨[J]. 音乐时空,2013(16).

[3]刘凤云.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

4.民族音乐鉴赏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商学院 农经1202班

唐婷

可以说,我从小学到高中音乐课从未间断,断断续续我接受了近十年的音乐熏陶,古人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接受了近十年音乐熏陶的我学会了最基础的的识谱,对音乐也具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因为自身的信心的缺乏,在原本唱歌机会少之又少的音乐课上,得到锻炼的机会几乎为零。

进入大学之后,有幸得以选择到了陈老师的音乐鉴赏课,陈老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让音乐课堂变的轻松幽默,我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越发的浓烈。在课堂上老师更是积极与同学互动,给同学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更多的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对我来说,上陈老师的音乐鉴赏课就是一种人生的陶醉,更是一种享受。

当然在民族音乐鉴赏课上我也学到了许多东西。首先我对民族音乐鉴赏这个概念有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认识,民族音乐鉴赏分为“民族音乐”和“音乐鉴赏”两大部分进行理解。

“民族音乐”顾名思义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生活的音乐,因而它是具有民族性的音乐。民族音乐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民族音乐同时也是扎根于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音乐鉴赏”和作曲家作曲,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整套表情达意的体系。这种体系就是我们常说的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元素、旋律、节奏(有规律的音乐的长短的结合)、节拍(有规律的强弱)、速度、力度、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复调、配器。

其次我对民歌也有了一些了解。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河北民歌《放风筝》、新疆民歌《美丽的姑娘》、山西民歌《汾河流水哗啦啦》《五哥放羊》、湖北民歌《清江放排》、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湖南民歌《叫我唱歌我就唱》、《良宵》、《夏夜》、内蒙民歌《牧歌》、东北民歌《月芽五更》、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和汉族民歌《绣荷包》带领我们领略了祖国各地的好风光。

再者,我对民族唱法也有了一些了解。民族唱法是在我国民族艺术土壤中孕育成长,在继承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唱法,戏曲唱法和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欧洲传统唱法的科学训练手段和技术方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特点的歌唱艺术。在了解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民歌《康定情歌》等的学习以及演唱,进一步贯彻落实了民族音乐唱法,提高了我们自身的音乐素养。

更重要的是在了解民族唱法的基础上我还学会了如何结合民族情感来分析来进行对民族音乐的鉴赏。好比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由《黄河传输曲》、《黄河颂》、《黄河愤》、《保卫黄河》的四个部分组成的协奏曲描写了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同时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最后陈老师还带领我们现代歌唱家的风采,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甜蜜蜜》、《在水一方》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邓老师甜美温婉的嗓音;毛阿敏的一首《烛光里的妈妈》唱进了无数儿女的心田,唱出了天下父母的心声;王宏伟的《西部放歌》、《敦煌千里》带我们领略了西部的辽阔无垠、敦煌的宏伟壮丽;李娜的《青藏高原》带我们飞越到数千尺高的云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从我自身来看,我觉得学习一些基础乐理和试唱知识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从小学到高中,我从未系统的完整的学习过乐理和试唱知识。其次,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可以让我们初步领略音乐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激发我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音乐素养,对自身音乐方面的发展有所帮助。最后,对一些对音乐感兴趣的大学生来说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全面化学习音乐的平台。每每看到人家唱歌时歌声嘹亮神态自信,我也很想成为他们那样,学习基础的乐理和试唱知识让我向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就试唱知识其自身而言,在音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试唱调整自己的发音位置,锻炼自己的嗓音,调整自己唱歌的音准,激发我们唱歌的兴趣。作为和试唱知识同样重要的基础乐理和试唱知识相辅相成,同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共同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音乐素养和我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通过这一学期的民族音乐鉴赏课的学习,我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民族音乐是中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通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在精神上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鲜明上网民族性。当我们听到某首民族音乐时,很快就能辨别出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这就是民族音乐的神奇和魅力所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民造就不朽的民族音乐。但在当前,民族音乐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逐渐缺失,大多数学生只是一味的盲目的追求着那些所谓的 好听的动感歌曲。在他们意识里,民族音乐是上一代该听的,现在已经过时了。可见,民族音乐虽然充满魅力,但却不为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究其原因,很多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不为大学生所知。就我对在我身边同学的观察来看,也有部分同学喜欢民族音乐,但又怕大家嘲笑,所以追随大众,盲目听一些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心理特征,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民族音乐,坚决抵制庸俗不良歌曲的侵蚀,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先辈们从劳动生活中汲取灵感,创造出优美的歌曲。尤其是劳动号子,听了让人浑身精神抖擞,倍感活力。

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确实需要学习音乐。首先从情感方面来说,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又无法排解。在这种情况下,学学音乐,通过试唱排解心中的烦恼,愉悦自己的心情。听听民族音乐,把烦恼放在一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自己心情好一点,充满动力,这也是我的亲身感悟。更重要的是学习民族音乐能够让自己烦躁的心灵静下来,让我自己重新审视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从学习方面来说,很多大学生都被自己的专业绕的头昏脑涨,提不起学习兴趣。像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成天和高数奋斗,确实没什么兴趣积极学习。可能这时候更适合学一学音乐放松一下心情,对学好自己的专业是很有帮助的。

5.美术鉴赏学习心得 篇五

本学期,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选修课。短暂的美术鉴赏课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我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如果真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词典里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来表达我的体会。

我从小并非就非常喜欢美术,因为从读小学开始就有美术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我们交作业。一开始我觉得画画挺好玩的,在画上涂上缤纷的色彩,看起来心情会很好。但是久而久之变觉得很乏味、单一,所以渐渐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因此,在之后的美术课上,我都是敷衍老师在完成作业。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高三学的是素描,相对之前来说,有比较大的好奇心,所以比较用心地学,可是后来慢慢发现我的美术基础本身比别人差,素描的点线面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又没什么特别的概念,所以导致素描很差。慢慢地,学习热情就没有了。

来到大学之后,本身我的专业是跟美术没有挂钩的,自然慢慢遗忘原来还有美术这门科目。这次偶然的机会选修课选了《美术鉴赏》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很深。下面就谈谈我这学期学习美术鉴赏的感触吧。第一次上课给我的感觉是很舒心,因为和平时的上课形式不同,不用对着书学,只有带耳朵去听就行了。以后的每次上课我都感觉心情很好,课堂上也很轻松,在课堂上你不用记太多的笔记,课堂上老师会把每副作品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所以只要带着耳朵去听就可以了,慢慢地就学会了如何去真正地欣赏一幅画,体会画家在画一幅画的时候是抱着何种心情,还有作者到底在一幅画中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渐渐地,我认识到我以前对美术的认识是狭义的,单一地认为它是绘画。其实,美术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和多彩的。美术除了以画得形式出现外,还有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美术,浅意识地理解就是色彩,各种不同颜色的搭配,形成一幅幅画面。更深层次讲,美术的理解就是艺术,美术是一门艺术,同时也包含着作者在作画时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一幅画中,使欣赏画的人产生共鸣。

很奇怪,现在对于“美”这个形容词有了新认识。觉得大自然什么都有其美的一面,是我们缺少去发现没得眼睛,无论是细微的还是宏观的,都需要我们有一双欣赏的眼睛去感受,善于发现美,渐渐地就会被这种“美”所感化,心情也自然舒畅乐观。

特别是从生活中小事物中也能慢慢发觉美术,小到一片树叶,大至一幢建筑物,都可以有很深的美术设计在其中。

6.美术鉴赏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我小时候就比较喜欢美术,但这种喜欢并不意味着我对美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只知道美术会给人美的享受,让人完全沉浸在其中。当然了,前提是你喜欢它。原本以为美术就是指画家的画作。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术鉴赏课,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从这个狭隘的概念中走了出来,真正走进了美术的世界,也才真正认识到了美术的博大和内容之丰富。美术一词被我所理解,也正是上了美术鉴赏课以后。下面我就来谈谈对美术鉴赏课的感想: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

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第一: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

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7.大学音乐鉴赏学习心得 篇七

一、日常生活话题导入

艺术来源于生活, 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教材所选的音乐都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从相关的生活话题导入音乐显得自然贴切, 也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有时候根据具体情况, 还可以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导入音乐课题, 这体现了教育的灵活性, 也可称之为教育机智。如《哦, 林中那间小屋》, 因为这是一首对环保人的深情赞歌, 可以从教室里白天亮灯的“怪现象”导入, 也可以从校园里人人皆知的卫生死角谈起。这种生活化的导入话题, 会让学生从小关注社会, 把音乐文化与生活现实相对比、相联系, 在音乐中寻找生活, 在生活中发现音乐。

二、语言导入

语言, 可以说是导入新课最直接的方式。教师通过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 可以把学生很快带到作品的意境中去。通过生动语言的描绘、创设意境的方式导入新课, 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无限美妙的作品优美的意境中。

教师也可以从强调个别字导入, 这“个别字”必须是能概括主题的一个字, 这种导入方法主要是借助学生联想丰富和热衷表达自己观念的特征。如欣赏古筝独奏曲《雪山春晓》时, 我用了“春”字, 请学生谈谈联想而后导入音乐。这种导入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既简洁又不失主动; (2) 在音乐欣赏之前就启发学生张开了联想的翅膀, 为后面参与音乐体验做了必要的准备; (3) 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感觉所欣赏的音乐好像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急于想掀开这层面纱, 一睹为快。

三、故事导入

引起注意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 而讲故事则是吸引学生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欣赏歌剧《茶花女》中的经典唱段《饮酒歌》时, 我先向学生讲述歌剧《茶花女》中女主人公薇奥丽塔和贵族青年阿尔弗雷得的爱情悲剧故事。生动故事的讲述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激发他们欣赏的欲望。但要注意:故事不宜太长, 应当恰到好处, 不能因故事冲击教学, 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

四、从相关联的音乐导入

音乐从学生的角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学生较生疏的, 一类是学生耳熟能详的。

当然,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导入, 易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深化他们对本课音乐主题的理解。如把流行音乐《红旗飘飘》的欣赏作为歌曲《国歌颂》的导入, 用这首歌作为导入的同时, 可以向学生传达一个新的时代理念, 即关于“音乐”概念的范畴可以扩展, 流行乐中也有经典。

从学生不熟悉的但与本课主题密切相关的音乐导入, 可以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如教学歌曲《苏武牧羊》时, 我把男中音独唱《满江红》的欣赏作为导入材料。

五、姊妹艺术导入

音乐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 天生就和其他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从姊妹艺术导入音乐课虽然属于一种常用手法, 却常用常新, 魅力无尽。

从文学角度导入音乐, 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视角理解和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还能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 而这些都是学生创新能力所必需的相关因素。

图画具有直观的视觉效果, 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 启发思维。如欣赏古朴伤感的歌曲《送别》, 可用一副表现送别场景的国画导入;如欣赏《劳动号子》, 可以从学生童年听过的《拔萝卜》导入。

教师还可以用适当的手势、形体动作来刻画音乐形象, 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如欣赏中国少数民族民歌, 先随该民族的音乐做几个有这个民族特点的舞蹈动作, 并让学生说出这些舞蹈动作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然后再引出这个民族民歌的欣赏。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而且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舞蹈动作, 能把学生提前带入这个民族的音乐意境中。因为音乐姊妹艺术的多样化, 所以导入音乐的手段也可谓丰富多彩。

六、实物导入

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欣赏京剧音乐, 课前我就听说学生对京剧不感兴趣, 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去教学, 肯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会很好。针对这种情况, 课前我做了大量工作, 搜集了各种相关图片和京剧音像资料。上课开始, 我先出示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的京剧脸谱, 如红脸、黑脸、白脸、蓝脸等;再请出几个事先穿上京剧中不同角色的服饰的学生, 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然后我根据各个脸谱的色彩, 不同的服装、头饰分别介绍京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唱腔、演唱的音色等, 此时再欣赏京剧, 学生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

另外, 与音乐欣赏内容有关的自然风景、人物场景画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兴趣。如欣赏民歌, 我课前准备了很多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的精美图片, 并把这些图片做成课件。课前先展示这些图片来导入新课, 能直观而形象地让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的历史、地理等常识, 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该地区、该民族歌、乐曲的风格特点, 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当然, 音乐欣赏课的导入艺术不胜枚举, 如竞赛、设问、猜谜语、做游戏等。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 穿插进行。当然, 这需要音乐教师花费心血, 精心设计。

七、结语

导入, 是一扇美丽的门, 如何打开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更具创意、更深刻的导入。在设计导入方案时,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1. 导入方式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2. 此导入环节与本课主体部分是否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3. 此导入设计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年龄层次与欣赏水平;

4. 此导入能否更好地表现主题, 衬托主题;

5. 此导入从形式到内容是否显得自然而生动。

8.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心得 篇八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于“师师科主任,生生科代表”下的“激情课堂”教学模式还不是很了解。在教学中经过向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请教,并且认真阅读了学校发的相关的学习资料。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使我感觉到“激情课堂”教学的优越性。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在美术教学中的看法:

一、分析教材,找出亮点

美术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集文学、哲学、音乐等学科为一体的学科,如绘画中的明暗就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光学;绘画作品中的层次变化就运用了音乐中的节奏、韵律;美术中的书法就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等等。

对于人教版的美术教材来說,图片较多,文字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多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对于相关的知识讲解的不够系统。对于这些,我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提前认真的看教材,反复思考,从教材中找出亮点,也就是说从教材中找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搜集资料备课。这样既不违背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活跃课堂,生生参与

一个好的课堂要想活跃起来,就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参与。在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涉及到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结合-探索”等四个模块,这也是新课程中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这一要求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欣赏-评述”这一模块时,我给学生讲解怎样欣赏美术作品?怎样在美术作品中发现美?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步骤等等;在涉及到“设计-应用”这一模块时,我给学生讲解相关的设计方面的知识,关键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一知识,当场给学生演示等等。在备课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讨论中求兴趣,兴趣中求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搞好评价,生生亲自操作

搞好评价是检测学生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尺度标准,通过它可以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的信息。在教学中,我常常利用挂图,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亲自讲解、体验,使学生在讲解、体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给学生做好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在总结和评价中学到更多的书本外的知识。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美术具有可操作性,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遇到操作性的课题,我根据美术的直观性的特点,给学生当场演示和操作。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操作,如“美术字的写法”、“手抄报的制作”、“请柬的制作”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得到总结

反思是积累教学经验的主要阶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够找到教学过程的优点和不足,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很好的进行反思。教学中,我常常反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把这些反思写在笔记上,从而使我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经验有所收获。

五、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知识的提高

美术包括的知识面比较广,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克涉及到的知识点,我都是通过网络、书籍和相关的杂志等等资源上去搜集相关的知识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努力的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

9.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篇九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个普遍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简单的节拍,可以给人很多奇妙的感受。在各个方面,音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看电影电视剧时,总需要一首好的背景音乐来突出影片的氛围;人生或喜或悲时,听上一首曲子,让人能有深刻的共鸣,带给人动力。在看书时,一支放松的小曲让人更能沉浸进书本的世界里;在舞蹈时,一支合适的舞曲,能让人感觉自己舞在节拍上。

上面写的这些呢,代表我我对音乐的理解,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也是人的心情,人的灵魂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热爱音乐正因为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关心自己的生活体会。所以人们才会孜孜不倦的听歌,写歌,创造一个一个音乐的神话。下面呢,就来分析一些代表作品。

音乐剧《猫》是由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的猫经》及其他诗歌所编写的一部音乐剧。它虽然一向没有评论家的钟爱,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而且,自1981年在伦敦首演以来,它曾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各个角落演出。《猫》最后于2000年9月10日在百老汇结束,2002年5月11日,也就是它21岁生日时,在伦敦落下帏幕。总计在纽约演出了7,485场,伦敦演出8,949场,可见其当时有多么的受欢迎。

《猫》讲的是在城市里的杰里科猫族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舞会,选出一只升天的猫。于是所有的猫都出来展示自己。剧中的猫有“领袖猫”“迷人猫”“魅力猫”“富贵猫”“保姆猫”“剧院猫”“摇滚猫”“犯罪猫””超人猫“”魔术猫等”。形形色色,个性十足的猫展现了一个猫的大千世界。作者用猫写出了,世界的各种情感,上演了一出让人沉迷其中的“人间悲喜剧”。《猫》中的舞蹈和音乐相当突出。为了传情达意,编导们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这里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怎么好看怎么编,没有框框,别具匠心,不拘一格。尤其是那段长达十几分钟的“杰里克舞会”的舞蹈,场面宏大,激情澎湃,让人看得如痴如醉。《猫》的舞台也极精彩。它的设计概念是“从猫儿眼里看到的世界”。《猫》的服装全按各个猫儿的形象特征来设计,上面逼真地绘出了不同年龄、性别的猫的肤色和皮毛花纹,活灵活现地装扮出了一只只性格各异的猫儿。

这群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们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纵是猫性十足,亦然充满人性,直抵内心,最为感动的一幕是魅力猫敢于面对自己以往的骄傲不羁、现在的落魄孤独,坦诚的说出自己在洗尽铅华的同时,想获得重生的心声。最终,也是因为她的坦诚、直白、敢于披露自己的需要,感动了大家,获得了这个唯一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于面对自己丑陋的一面,敢于坦诚的说出自己的需要呢,太多的执着信念、太多的顾虑、太多的在乎别人的看法,令我们已经不再勇于说出自己的需要,勇于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遂有所恍悟:以猫喻人,猫人相通啊。其实在猫的竞争过程中,我看到了人类何尝不是也在为了一个晋升的机会、为了个人利益,在不断的展现自己,相互竞争,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去破坏他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象剧里面的犯罪猫一样。相对于人类的尔虞我诈,猫要可爱多了。在我看来《猫》的故事就是一个现代寓言,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应有尽有,剧中丰富的剧情,动听的音乐,感人的情感。让人沉醉其中,所以取得这样举世无双的票房成就。

音乐剧《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莫扎特用了两年时间谱曲,他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与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之间的鲜明对照即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主要讲述的是:伯爵的仆人费加罗爱上了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待女苏姗娜,并打算与好结婚,但生性好色的伯爵非但对妻子不忠,相反还试图勾引苏姗娜,所以对费加罗的婚事百般阻挠。而罗西娜的前监护人医生巴尔托罗和其女管家马切丽娜也出自个人的目的阻挠费加罗的婚事。而伯爵的男侍少年凯鲁比诺也爱上了主人罗西娜,并为此深深地苦恼着。费加罗于是取笑他,告诉他男人应该去当兵,不该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爱情。由于伯爵对苏姗娜的百般挑逗,使得苏姗娜又气又不敢得罪伯爵,而此时伯爵夫人罗西娜也早已知道伯爵的不轨之举,于是和苏姗娜相商教训花心的伯爵。情感的纠缠,离奇巧妙的情节,是一部歌剧,又像是一部电影,讲述了费加罗捍卫自己的婚姻,最终取得幸福的历程。

整部歌剧中从头到尾洋溢出一种轻松幽默、愉快的气氛。在剧中,莫扎特广泛地运用了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等多种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渲染剧情。幽默、诙谐的表演方式,使我们欣赏歌剧的片刻之余得到完全的放松。其对于贵族的讽刺,也符合了大众的倾向。

10.音乐鉴赏心得体会 篇十

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听的是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梁祝》。这是一首值得让人细细品味的优秀名曲。它源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因无法与封建礼教的婚姻约束作抗争,最终化为两只蝴蝶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整首曲子富有丰富的创作灵感,时而欢快,时而悲愤,时而舒缓,时而激昂。从旋律风格的变化中可以领悟到,剧情也是一起一伏地在变化。悠扬的笛声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对青年男女在花间嬉戏的场景;悲凉的曲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祝英台因梁山伯的离去而万分悲伤。曲子的最后一段也表现出一丝欣喜的韵味,那是两人双双化蝶后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终究,还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欣赏之余,老师也带领同学们一起哼唱这首千古绝唱——《梁祝》,这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了一分。除了《梁祝》,我们我们也欣赏了其他的古典音乐,有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十面埋伏》,也有别具情调、另有风情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欢快悠扬、舒缓惬意的《高山流水》。我们更是被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在聆听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唐建平的《圣火2008》之时,思绪将我们拉回到那极不平凡的一年——2008。雪灾、地震,这些给中国带来无比剧痛的灾难深深地印在中国人民的脑海里。然而,面对这些困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相反,我们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这些困难,挽救了众多生命。《圣火2008》表现的正是中国人民这种百折不挠、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2008,对于中国而言,自然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举办了第29届夏季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魅力和骄傲。奥运圣火,它指引着胜利的曙光;奥运圣火,它象征着顽强的意志;奥运圣火,它点亮了不灭的希望。这首《圣火2008》帮助我们回顾了中国在走过的曲折征程,也突显了中国人民面对困难不放弃、不屈服的顽强斗志。

跟《圣火2008》相似风格的还有舞剧《红色娘子军》,它以芭蕾舞剧的形式,表现了在抗日民族时期,中国人民不向日本恶势力屈服的大无畏精神。《红色娘子军》在中国艺术领域的`地位颇高,因为它融入了西方的音乐元素,以芭蕾舞的表演方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故事。这种中西结合的完美风格,更是在艺术领域的一大突破。妙哉!妙哉!

除了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之外,我们当然也学到了诸多西方音乐史。在西方那个充满诱惑又十分神秘的艺术世界里,一代又一代极具音乐才华的艺术家诞生了,如贝多芬、

柴可夫斯基、约翰·施特劳斯、海顿等。传承着浪漫主义风格的西方交响曲,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贝多芬,这个在我们看来再熟悉不过的音乐名人,事实上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暗的一面。性格古怪,脾气粗暴,这都是我以前不曾了解到的有关贝多芬的形象。但是伟人毕竟是伟人,他们都有着为世人所认可的璀璨的艺术作品。《命运交响曲》就是非常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奔放、激昂的旋律寓示着绝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应由人自己主宰。我喜欢它的风格,喜欢它的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坚强意志。首章激昂澎湃的音乐宛如一场暴风雨在肆虐,它在考验人们的斗志。而我们,正应该要接受它的考验,全力以赴,冲破黑暗的束缚,迎接胜利的曙光。而到了第二章,音乐曲风有变,旋律开始变得舒缓,像是一群水手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斗,现要稍作休息,重新在心中唤起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与渴望。但是从第三章开始,曲风重又回到激昂、澎湃的风格。它意示着平静是暂时的,稍作休息之后我们要做的是持之以恒地同命运作抗争,一直这样不停地奋斗下去!《命运交响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始终怀着一颗充满斗志的心来迎接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11.学习与鉴赏古诗的步骤 篇十一

1.读准字音。

在古诗文中,有些字不常见,有些虽是常见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

例:给下列诗句或诗题中加点的字注音。

(1)《鹿柴》

(2)万条垂下绿丝绦。

(3)萧娘脸薄难胜泪。

(4)燕山月似钩。

《鹿柴》中的“柴”读“zhài”,不读“chái”;“绦”读“tāo”,不读“tiáo”;“胜”读“shēng”,不读“shèng”;“燕”读“yān”,不读“yàn”。

2.了解词义。

读懂一首诗的重要一环是理解诗句中词的含义,特别是对古今意思差别比较大的词要着重理解。

例: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2)舂(chōng)锄扑扑趁春晴。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小溪泛尽却山行。

第(1)句中的“纸鸢”是“风筝”的意思。第(2)句中的“舂锄”不是什么锄头而是白鹭鸟。第(3)句中的“汗青”是指史书或史册。第(4)句中的“却”不是表示转折而是“再”的意思。

3.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

弄清诗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创作了怎样的诗,对于理解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唐朝诗人杜甫所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是诗人在饱受战乱之苦后寫的,了解创作背景后再来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喜欲狂”的感情就容易多了。

4.朗读并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掌握诗歌的节奏。

朗读诗歌时要注意节奏。如五言诗可按以下三种方法诵读:

一是“二二一”(三拍),如:床前/明月/光。

二是“二一二”(三拍),如:举头/望/明月。

三是“二三”(两拍),如:君看/一叶舟。

七言诗有这样几种读法:

一是“二二二一”(四拍),如:梅子/金黄/杏子/肥。

二是“二二一二”(四拍),如:泉眼/无声/惜/细流。

三是“四三”(两拍),如:三万里河/东入海。

12.大学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初探 篇十二

大学的音乐鉴赏课包括对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鉴赏两个部分, 声乐作品由于有歌词的存在, 能更直接的表现歌曲的意义。而作曲家将乐谱写在纸上, 只是完成创作过程的第一步, 还必须通过歌唱家演唱, 才能产生艺术效果。而器乐作品较声乐作品更抽象, 那一串串高低长短不同的音符都代表着不同的音乐形象。有钟声、有鸟鸣, 也有惊涛拍岸;有泉水流动的叮咚声, 也有风吹树动的声音;有老人、有孩子, 还有战场杀敌的将士……等等这一切都通过不同的乐音组合表现出来。而如何使每一位音乐鉴赏课的欣赏者都能领会到音乐的美, 感受到音乐的美, 就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 多种教学模式使用, 使音乐能够更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大家, 从而完成审美体验的过程。本文对大学的音乐鉴赏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使音乐鉴赏课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情境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学习内容, 根据教学需要,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氛围和场景。由于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 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 将情、言、行融为一体, 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活动中。这其中包括语言情景、氛围情景的创设。

语言情景的创设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都应当使用富有激情的语言, 通过声调的高低急缓、语气的不同处理以及表情动作的配合, 用语言创设情境, 描绘情境, 达到激发情感、培养情趣的目的。氛围情景的创设是获得心理暗示的直接手段。特殊的教学场景必定渲染出特殊的教学气氛, 极易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 如同身临其境, 直接产生心理体验。例如我们在欣赏《伏尔加河船夫曲》的时候, 在播放音乐的同时, 我们要同用多媒体播放俄罗斯风情的图片以及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们拉纤的过程。一群衣服褴褛、骨瘦嶙峋的纤夫, 胸前套着纤索拖着沉重的货船前行, 空旷辽阔的沙滩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这一场景的播放, 当时就会使鉴赏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更能深切的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二、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 它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 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 它整合了个体在听觉、视觉、动作、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要让学生获得情感深入体验, 必须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活动性, 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参与、强化、反馈、分析评价, 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

三、以听为主, 讨论为辅, 适当讲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它是通过音响所发出的乐音来唤起听众的审美和情感体验。“以听为中心”是音乐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强调以听赏为主并不是排斥讨论和讲解, 谈论和讲解终归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听与讨论、讲解的关系, 所以“以听为主, 讨论为辅, 适当讲解”是教学中常用的好办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摆正聆听与讨论讲解的关系。

四、关注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合作教学是新课改以来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强调运用集体力量进行学习。其合作过程既是学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正确认识师与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创设师生合作的关键。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中, 师生共同面对同一音乐审美对象, 一起参加音乐活动, 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师生之间互相给予对方尊重和欣赏。

五、加强学科综合的教学方法

学科综合教学方法强调的是音乐学科为主体的综合, 为此, 选准综合的切入点就是学科综合教学方法的关键。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组织中, 教师应该要围绕某个教学重点, 教师要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及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 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中, 使学生把音乐与其他知识融合, 进行触类旁通, 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自古以来“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也就是说, 不存在能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和最佳教学方法, 没有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 能够用于所有的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情况。以上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单一化的, 而是交叉、渗透、综合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不断发展的。所以, 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方法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而且需要不断予以相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总之,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以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秋芳:《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学科三本教材的比较及思考》, 福建师范大学, 2006年。

[2]石岩英:《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2007年。

13.大学美术鉴赏心得体会 篇十三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14.音乐鉴赏课程心得体会(原创) 篇十四

在本学期,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作为选修课。本来我只是想完成学校规定的必须选一门艺术类的规定,但是后来我就不这么想了,我发现音乐的真正的魅力了。我住在13栋,被12栋的音乐学院的女生和14栋的男生的音乐一直熏陶着,但是作为学计算机的自己只会在电脑上听听流行音乐,偶尔听一下钢琴曲之类的,但是对音乐没有很好的了解。虽然自己蛮喜欢唱歌的,经常被别人叫出去唱歌觉得唱的还不错。经常会听到音乐学院的同学在练习歌喉和乐器,我很是羡慕,我也有很多同学会弹弹吉他什么,我拿到手里也不会如何下手,所以,我一直都觉得音乐这东西很深奥、很有内涵、很专业,像我这样的人是没办法理解的,对于那种专业的音乐,还有肖邦、贝多芬什么的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叹。

虽然每次上课我不是一直在认真的听,但是,当讲到我感兴趣的地方我就会很认真的投入,我一直记得老师给我们做题,让我们识别各个音乐片段是属于哪种类别的音乐,我很认真的听,我全身心的投入聆听各种优美的旋律,好像我置身其中一样的,闭着眼睛好像看到了大海高山田园等等景物,我完全能辨别出所听的是哪类的音乐。还有老师给我们给了打了那个牛奶糖的比喻。其实当初老师给我们看那么多音乐大师的画像我认识的并不多,而且诧异怎么会有爱因斯坦,我也不了解莫扎特是个什么人物,直到后面老师给我们介绍莫扎特他的一生以及他的一些作品,令我感到身心感到震撼的是他写得音乐让后人来抄都要他一生的时间才能完成,还有他临死的时候还在为一位神情冰冷、身着黑衣的前来拜访的陌生人请他写一首《安魂曲》。老师也给我们看了那段电影,他死的时候连棺材都没得给。老师除了给我们介绍西方的很多音乐大师,也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一些音乐大师。还介绍了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在最后我们欣赏了《梁祝》 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曲中音调婉转,悲凉。使听者动容.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15.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篇十五

一、准确解读音乐作品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吃透”教材, 准确解读音乐作品是鉴赏教学的前提。在备课时, 教师要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 充分剖析、理解音乐作品, 要准确地理解、表达教材设计者的意图, 还应该从音乐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创作意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 最终准确把握乐曲情感的内涵, “吃透”教材, 挖掘更深更广的作品内涵, 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鉴赏效 率及鉴赏 能力。如鉴赏 谭盾的《1997天地人交响曲》, 假如教师自己也不了解曲作家谭盾的文化背景, 很难理解他的作品意图。在鉴赏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内容、情绪和不同的教学对象等, 设计和营造不同的情景氛围, 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写出教学设计。

二、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 合理设定鉴赏教学目标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条件。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和音乐知识的多少与音乐鉴赏的深浅度是成正比的, 所以鉴赏教学设定的教学目标难易程度要恰当。既要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可行的要求, 又不能奢望太高, 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如在常态课教学中, 部分教师每每鉴赏完一个作品, 提问的大致都是音乐作品的情绪怎样?学生能反馈的往往是作品旋律好听或不好听, 节奏快或慢, 给人以喜、怒、哀、乐中的哪一种情绪, 成绩稍好些的学生会告诉你, 该作品的演奏使用了什么乐器。这些问题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高中生的求知欲了, 他们通常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旋律会好听, 一些特殊的节奏型是怎样在作品中制造情绪的, 为什么不同的配器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还有, 怎样进行正确的联想与想象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遐想。

三、创新鉴赏教学方法

1.结合各学科整合教学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 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来进行教学, 如音乐与美术的整合。在《伏尔加船夫曲》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美术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所描绘的内容、色彩、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劳动状态, 以及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进行辅助教学。音乐鉴赏与语文学科也可以整合, 如《阳关三叠》, 可以让学生来读一读, 再配上旋律唱一唱, 令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 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美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让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把虚幻的形象变得具体。这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受到作品美的感染, 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 能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 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 使学生更能投入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3.结合舞蹈进行教学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 可以将音乐教育与舞蹈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 转化成生动立体的舞蹈教育, 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把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 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 也要动脑,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 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如在《保卫黄河》的鉴赏教学中, 就可以借助大型的舞蹈《黄河》让学生吹响号角后, 大家凝聚在一起, 无数双手臂伸向空中, 以此为无声的誓言激发战斗的豪情。让学生感受视听感观的震撼, 这是光鉴赏歌曲不能达到的。

4.结合学生的想象进行教学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 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联想进行有效的切入教学, 想象和联想是音乐鉴赏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 也是鉴赏作品不可缺少的环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任何音乐美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组合中, 这和其他门类的艺术很不相同。如贝多芬的《命运》主导动机, 使人联想到命运急促的敲门声;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让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想象画面, 通过听觉器官, 引起人的视觉联想, 从而产生某种空间意象,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理.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景霞.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创新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7) .

16.初中音乐乐感和音乐鉴赏教学分析 篇十六

音乐乐感指的是感知音乐的能力,音乐鉴赏指的是欣赏及鉴别音乐作品能力,初中学习阶段进行音乐乐感和鉴赏教学,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一、初中音乐乐感教学策略

音乐教学与其他语言类学科相比更具独特性,该学科通过较为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重视学生个人兴趣和实践训练,通过学生资助创作及实践体会音乐魅力,掌握音乐技巧,从而达到初中音乐教学目的。

1.鼓励学生自主演唱。初中音乐乐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演唱,使其在演唱过程中更加深刻地把握音乐作品情感。音乐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整体情感掌握。如《手拉手》歌曲教授时,先对该歌曲调式、节拍等问题进行讲解,然后推选学生进行演唱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他评等形式及时评价,对学生进行鼓励及肯定并指导发现不足之处。

2.重视学生视唱练耳训练。音乐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同时应加强视唱练耳训练,有助于培养初中生良好音乐感知能力。视唱练耳训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听觉训练,另一个为视唱训练。初中生阶段特点为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觉及视唱训练,使学生接触音乐时间提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乐感。教师应设定合适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差学生进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积累学习经验后逐渐成长。如教师可以利用钢琴不同音调培养学生听觉能力。

3.丰富音乐学习内容。声乐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乐感有效方式之一,音乐乐感需要通过不断音乐作品倾听,用心感受其表达情感及艺术魅力。丰富音乐学习内容,通过多样曲目欣赏,教师同时指导学生对作品情感内涵、表现形式、音乐元素进行深入理解,达到学生乐感增强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乐感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正面意义流行歌曲如《怒放的生命》进行作品欣赏探讨,引起学生心理共鸣。

二、初中生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音乐鉴赏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相关音乐知识培养,使其具备音乐作品分析、感悟作品表达情感能力,随着素质教育开展,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成为初中学校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1.采取对比教学法。初中生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对比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进行音乐深化理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对比教学定义是同一标准下对事物区分,因不同音乐形式在创作、技巧、演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教师可以对同一作品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音乐表达能力。尤其是对经典作品进行分析,该类音乐常被不同乐器进行改编或演奏,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乐曲前后变化及各自优缺点,引发学生新观点。此外教师还能知道学生将不同主题和类型作品进行对比,品味不同乐曲的情感表达和风格,在分析对比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形成较深刻理解,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如《春江花月夜》和《野蜂飞舞》两者对比,虽然其演奏技巧、乐曲主题等方面均不同,但其抒情性均是对作者情感抒发。

2.优化教学模式。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源动力,对传统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音乐鉴赏学习积极性。初中生处于思维活跃阶段,理解学习能力较强,教师根据初中生阶段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具有新意、互动性较强音乐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导入时可以采取更加有趣方式,借助故事或者成语典故、笑话等,这类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提高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通过交流和沟通提高鉴赏力。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踩脚、拍手等动作表现节奏感,既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进行巧妙运用,挑选音乐主体电影辅助教学如《音乐之声》,使学生产生一定视觉和听觉冲击,增加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感官体验,增强音乐鉴赏的能力。

3.加强实践体验活动。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在进行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也需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了解音乐表现内容,进而达到鉴赏能力提升目的。音乐实践体验首先表现为加强学生练习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内容哼唱,增加对歌曲主题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教学氛围活跃和视唱能力。其次表现为律动练习,教师使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动作展示,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律动,表达对于音乐感性认知。此外唱奏主题也为实践体验活动之一,通过唱奏主题把握乐曲核心,深入了解乐曲特点及风格,感悟其内涵。如《春节序曲》教学时,教师进行分组学习,一组进行主旋律演奏,另一组进行演唱,在直接体验过程中感知音乐。

17.音乐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篇十七

在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次选课中,我选择了《音乐鉴赏》,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因为我喜欢音乐。听音乐是我的业余爱好,也是我娱乐消遣的方式,不管是开心或是不开心,我都会去听音乐,因为音乐能带给我心灵的慰藉,平静我浮躁的心情。在音乐中,我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忘却一切烦恼与忧愁。在短短的几个星期的课中,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介绍了很多乐器,也让我们欣赏了众多乐曲。这其中,在讲到有关民族音乐的知识时,让我无比兴奋。

每次接触中华民族音乐都仿佛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它的每一个音符仿佛都融入了我的血液,它的每一个起伏仿佛都牵起我驿动的心。每次倾听都有新的感受,每次关注都会感到无比的振奋,总感觉那些音乐融入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灵魂„„在不断深入学习与了解中,我的心情既有激动又有赞叹,我的心被中国音乐的精髓冲刷得越发清净透明了,我的民族自豪感被中国音乐灿烂的历史激发得空前激越豪迈了!

面对着中国音乐如此璀璨的历史,我不觉感到自己的无知与渺小。或许,对中华民族音乐,我还知之甚少,但我从中得到的知识、震撼与感悟却是比任何时候都多的。

我们说,音乐是流动的诗歌,是浪漫的思想,是历史的传承,是文化的积淀„„中华民族音乐则是艺术这份璀璨的天空中,最耀眼的明星。其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一般而言,民族乐器可分为四大类:即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属于罗类的有大锣、小锣、汤锣、云锣、八音锣、马锣等,属于钹类的有大钹、小钹、四钹、简钹等,这是根据乐器的形制和特点而划分的类别。

民族器乐的主要乐种有:吹打乐、丝竹乐、鼓吹乐、弦索乐、锣鼓音乐。民族器乐的演奏形式有独奏、齐奏、重奏、小合奏、大合奏。

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包括我国各兄弟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统称为民族乐曲。对乐曲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意图等的了解是欣赏民族音乐的重要一环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欣赏民族音乐作品,不仅需要通过听来辨别音高、音乐力度节奏等基本的要素,同时要力图把这些要素所形成的主题、旋律、乐段、乐章等加以分析,从而加深对乐曲的体会,这还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上增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当我们有了对音乐的感受力时,我们自身的感情就必然有了某种体验。

中华民族音乐有其巨大的自身价值,这也是其将拥有美好前景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音乐的价值主要包括:一方面,线性音乐的审美价值。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线”型单声织体的音乐表现体系,使民族旋律不仅具有婉转迂回的曲线美,更具有深刻的表情意义。它不同于西方音乐以旋律、和声、复调共同完成音乐的表现内容,而是仅以单声旋律完成音乐表现内容的全部。它经过长期充分的发展,早已复杂而多样,形成了人们独特的单声音乐审美观念。另一方面,重意的音乐审美价值。我国的民族音乐作品多若繁星,其音调幽婉深邃、韵味悠长,是一种令人回肠荡气、消魂摄魄的音乐美。因为具有重情、重自娱、重意的音乐审美特质,加上世界听众重视了它的价值功能和表现特征,赢得了世界听众的欢迎。

尽管我们的民族音乐具有上述价值,但是我们的民族音乐还是出现了危机。也许是我们这代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变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好像不再那么重视了。我们时常在问我们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世界级的大作曲家?这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反映了一种内在必然性,足以让我们冷静而严肃地深思。我们常常会不无骄傲地宣称自己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也许历史上确曾如此,可现实中当我们同别人相比较的时候,我们还能骄傲的起来吗?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还能漠视这种现状再持续下去吗?这不仅是一个极为严肃的话题,而且也是我们的民族音乐究竟应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拿出切切实实的行动和成果。

我以为,造成以上现状与我们封闭的文化传统、教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有着必然关系。而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制约。因此封闭落后的文化传统是深层次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陈旧的思想观念严重地束缚着我们的思维,遮挡着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总是被夹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中来回徘徊。这样的现状必须尽快改变,具体地说,就是我们迫切需要真正弄清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此问题不解决,我们的音乐便得不到健康快速的发展,最终必然导致我们民族音乐在更大程度上的损失。

可喜的是,我国当代一批青年作曲家们敢于突破传统,做出了大胆的举动,冲击了国内沉闷的创作空气和极端保守思想。他们从美学上、从创作思想上提出了全新的认识,在创作手法上大胆吸收西方现代作曲技巧,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对中国音乐进行思索和创造,为中国音乐真正走向世界开拓道路。“新潮”的意义已远远超出音乐范畴,在文化层面上来看,它实际是对我们文化传统的反叛,是思想观念上一次质的飞跃。现在看来这种冲击传统的大胆行为显然是具有非常积极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尽管他们的行为缺少明晰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实际效果上也谈不上成功,但是,它确实动摇了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统,促使我们去思考,在音乐的道路上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确已到了必须作出理性选择的时候了。

中国有—句谚语,叫做“站得高,望得远”。我们之所以总是在—个老问题上纠缠不清,得不到根本解决,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看问题的角度有偏差。当我们走投无路,左右徘徊时,不妨变换一个位置,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对之重新加以审视,则很可能会收到意外的效果。这就是说,倘若我们换一个立场,站在全世界和全人类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民族音乐,我们便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上一篇:演示讲授教学模式案例下一篇:英文求职信写作结尾处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