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内部控制手册

2024-08-27

中国石化内部控制手册(精选10篇)

1.中国石化内部控制手册 篇一

《企业内部控制手册》

项目说明书

一、项目的目的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制定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内部控制,公司各级管理部门从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出发,确保经济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组成一个严密的、完整的、有效的、以财务控制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及内部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按照现有上市公司的要求,未来××组织形式中应包括(含建议成份):

(1)董事会

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定期召开董事会议,商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策。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对企业组织架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大了董事会及其全体董事的责任,具体包括:科学选择经理层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督;清晰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就企业的最大风险承受度形成一致意见;及时知悉企业重大的风险以及经理层是否恰当地予以应对。

(2)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对审计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议事规则、报告机制等均有重要影响,要求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及其成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责一般包括: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监督内部控制有效实施;领导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中介机构就内部控制审计和其他相关事宜进行沟通协调等。

(3)监事会

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监事会监督不同于审计委员会对经理层的监督,是一种层次更高、独立性更高的再监督。监事会主席及其成员应当定期参加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召开的涉及内部控制的会议,如对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有关内部控制的决策持有异议,或认为董事会和经理层成员存在舞弊行为,还可提议召开独立的监事会议。

(4)经理层

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经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最高执行者,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尤其承担着重要责任,包括:贯彻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决策意见;为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内部控制方面的领导和指引;定期与采购、生产、营销、财务、人事等主要职能部门和业务单元的负责人进行会谈,对他们控制风险的措施及效果进行督导和核查等。

(5)内部控制部门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可以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工作团队,以项目组的形式运作;也可以成立内部控制专职机构(或岗位),专门负责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和日常性事务工作。内部控制专职机构的职责一般包括:制定或修订内部控制手册并组织落实;确定各职能部门或业务单元对于内部控制的权利和义务;指导内部控制与其他经营计划和管理活动的整合;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或经理层报告内部控制建设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等。

(6)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部门在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应当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独立地履行审计职责;对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应当慎重;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应保持畅通沟通;应当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

(7)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在保证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求财务部门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作出决策等环节扮演好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为此,企业经理层应当赋予财会部门负责人参与相应决策的权力,并支持和指导其关注经营管理的更广范畴。

(8)其他职能部门

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及其全体员工都应当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承担相应职责并发挥积极作用。如法律部门应当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做好法律宣传和

解释工作,确保企业合法经营;人事部门应当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确保投诉举报机制有效运行,并成为企业反舞弊的重要手段,等等。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在各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内部设立内部控制岗位,专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内部控制工作,并定期与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企业经理层应当重视全体员工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为员工反映诉求提供信息通道。

三、内部控制手册的设计程序

(1)对企业的组织体系、机构设置、营业范围、经营方式、主要业务、营运情况、管理水平、员工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等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

(2)按照一定的方法,合理归集、构建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内部控制要求的相关子系统,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内部环境系统;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等业务活动系统。

(3)对各相关子系统进行认真研究和梳理,确定各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每一个关键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4)用文字、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等多种形式将各相关子系统及其业务和事项的风险类型、控制目标、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控制频率加以规定和说明,形成与经营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的内部控制。

四、内部控制手册的具体内容

1、企业层面控制,是指对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直接相关的控制。

企业层面控制根据环境类指引撰写,具体包括《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1

号——组织架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2

号——发展战略》、《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3

号——人力资源》、《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4

号——社会责任》、《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5

号——企业文化》。

2、业务层面控制,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针对具体业务和事项实施的控制。由于企业性质、规模、经营范围和业务特点千差万别,既要遵循法规的规定,又要结合企业的特点。

业务层面控制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撰写,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

控制活动类应用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等

个指引;

控制手段类指引包括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

个指引。

五、交付品样本

样式1:公司层面控制

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及推行

一、内控关注要点

管理层应该向员工传达职业道德规范,并且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员工应该知晓和理解这些规定。管理层应该在言谈和行动中表现出对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的遵循。具体包括:

1、职业道德规范是全面的,针对利益冲突、非法或其它不当付款、反不正当竞争准则、内幕交易等;

2、公司对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有效的宣传推广;

3、……………

二、措施

1、建立并推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1)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并发布《××公司员工手册(纪律分册)》,制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并使其与《国有公司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公司章程》、公司精神与宗旨、公司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一起成为公司对各层管理人员,包括董事在内的,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主要道德准则;

(2)公司将对高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

①公司总经理是公司职业道德的倡导者,践行的表率,也是公司职业道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每年工作会上宣讲高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同时对职业道德建设提出要求;

②公司将职业道德建设列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通过印发学习资料、把职业道德建设列入部分培训班的学习内容、利用网络或其它形式开设职业道德建设学习栏目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③……………

(3)…………

2、建立并推行员工职业道德规范。

(1)公司制定《××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规范》,作为适用于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

(2)公司对员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是公司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

①总经理通过文件、讲话等不同形式把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规范介绍给全体员工,并提出践行的希望和要求。公司每年的工作会议上均有宣讲职业道德的内容,并对员工提出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②………

3、对员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情况进行监督。

公司党务管理、纪委和人力资源部等部门根据公司管理层的授权,对公司员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员工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任何行为,除依照国家法律进行处理外,公司可以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其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三、文档性记录

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确认书;

2、培训记录;

3、会议材料(领导讲话材料)、会议纪

要(或记录)等。

样式二:业务层面控制和信息层面控制

关键控制文档

单位名称:××公司

业务流程名称:16

人力资源与薪金

当前子流程名称:16.01

雇佣员工

最后更新时间:

业务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

关键控制编号

控制目标

关键控制

控制方法

控制频率

实施证据

制度索引

K1

员工的增加、减少及变动情况要得到公司领导审批

人力资源部薪酬分配岗汇总用人部门编写的《各部门增减人员计划》或《公司人员增补申请表》,拟出初步意见报公司领导逐级审批。

人工

随时

各部门增减人员计划/公司人员增补申请表、呈批件

《××公司员工招聘及录用流程图》《××公司招聘与录用管理规定》《××公司素质测评管理体系》

K2

公司主管领导审核拟录用/聘用人员应聘的相关材料:

--社会招聘/员工调入:《面试评价表》、《求职表》、简历

--应届毕业生:《面试评价表》、《应聘申请表》、简历、笔试成绩招聘结束后,招聘结果经过人力资源部部长和公司领导审批,人事调配岗在人力资源系统中及时更新员工信息。

人工

随时

《面试评价表》《求职表》、简历或

《面试评价表》《应聘申请表》简历

笔试成绩、拟录用/聘用人员、呈批件

K3

录用/聘用人员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内容合法、合规

人力资源部与录用/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聘用协议:

--应届毕业生:与公司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报到后签订劳动合同;

--调入员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社会招聘员工:与人才服务中介机构签订劳动合同,与公司签订聘用协议

人工

随时

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

聘用协议、拟录用/聘用人员呈批件批复

《××公司职工劳动关系流程图》《××公司招聘与录用管理规定》《××公司劳动合同管理实施细则》

关键控制文档

单位名称:××公司

业务流程名称:16

人力资源与薪金

当前子流程名称:

16.04

解雇员工

最后更新时间:

业务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

关键控制编号

控制目标

关键控制

控制方法

控制频率

实施证据

制度索引

K1

员工的辞退或辞职

应符合有关法规和工会规定,并经有效审批

公司总经理审批人力资源部上交的离职人员辞职、部门审批意见和人力资源部呈批件,并签字确认。员工的辞职或办理辞职相关事宜必须通过填写员工调出通知,得到公司各个与辞职员工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包括员工所在部门、办公室、法律审计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签字确认其关系转出手续。

人工

随时

呈批件、员工调出通知

《××公司员工离职办理流程》《××公司劳动合同管理实施细则》

K2

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员工离职的后续手续进行处理,若需确认留记录的则相应予以签字确认。

人工

随时

员工调出通知

K3

档案由公司管理的离职人员到人力资源部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档案调出事宜。

由人才服务中介机构代管档案的离职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出具人员减少通知。

人力资源部会同财务部办理薪资结算,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和办公室及时将辞职员工的工资福利关系消除。

人工

随时

辞职/离职通知同意辞职通知/托管单位减少人员情况表

单位:××公司

流程名称:人力资源与薪金

编制人:

流程编号:16

业务主管部门:

人力资源部

最后更改时间:

部门

步骤

接收录用

通知

申请职位并提交简历

招聘评估

拟定招聘计划并编制预算

总经理

人力资源总监

人力资源部部长

应聘人员

招聘负责人

招聘

准备

阶段

录用与

评估阶段

审批

提出用人需求申请

汇总并分析公司招聘需求

发布招聘信息

筛选应聘人员资料

主持经理级以及以上人员面试

参与高层管理人员面试

各部门负责人

审批

审批

审核

发出录用通知

审批

招聘

实施

阶段

组织应聘人员笔试、面试

参与面试应聘本部门的人员

确定录用人选

拟定录用名单

提出录用建议及意见

K1

K2

END

2.中国石化内部控制手册 篇二

在《基本规范》第十四条提出了“内部控制手册”这一概念,即“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控制手册》(以下简称“内控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根据以上要求,不难发现,内控手册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应为每个作业流程的描述,包含流程描述、流程图、岗位职责、权责分配等,其所使用的对象为公司的全体员工,因此其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实践经验,通过简述国有企业背景下内控手册的建立过程和要点,讨论在内控手册建设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重点事项,促使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实现。

一、关注内控手册与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关联

对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来说,在其自身以往的经营活动中往往已经制订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制度上的防范,同时,出于自身管理规范的需求和外部市场要求,申请了以ISO体系为代表的质量体系认证,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与之配套的制度规范。这种制度的制订常常是由各主管部门分别制订,且制订时间不一,缺乏公司整体框架和业务流程的逻辑架构,因而难以全面应对各类风险。

内控手册是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借助COSO框架下的风险管理理念,对企业经营的整体风险进行关注和防范,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涵盖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流动,最终以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尤其强调表单和书面证据的重要性,以突出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可复核性,因而不但是各业务实际操作的指导,也可以为内审部门提供一套有效的工作指南。

虽然内控手册与企业以往的管理制度体系的理念出发点不同,但其本质上还是存在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内控手册并不是凭空制订出一套新的制度,而是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整合和提升,是从风险管理角度对企业原有的制度体系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与补充。

二、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内控手册内容构成

结合内控基本规范要求,内控手册应能体现公司各项业务流程,找出业务循环的主要风险点和控制目标,并明确相对应的关键控制活动和基本的不相容职务分离要求,同时通过对业务流程与循环分析,将关键的控制活动与已形成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基本授权相对应。

基于以上认识,内控手册应由企业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及所涉及业务的具体特点,将自身的运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主要业务循环,根据业务循环编制内控手册,每一业务循环在内控手册中主要体现以下5部分内容:业务流程图、主要风险、控制矩阵、审批权限表、职责分离指引表。

以下以日常费用报销流程为例。

(一)业务流程图

一般可描述为费用使用部门费用报销与审批,提交财务部复核及入账,出纳支付款项并在单据上加盖付讫章。

(二)主要风险描述

主要包括有费用支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费用支出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费用相关会计处理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可能导致财务报告错报、漏报或资产损失。

(三)控制矩阵

主要包括控制内容、控制频率、控制部门、控制证据及相关制度等几部分,其中控制内容是对各个控制点的描述与要求;控制频率是指控制发生的频次,例如每年、每季、每月、每周、每天、每天多次、按需等;控制证据是指能够证明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文档或系统记录和表单等;相关制度是指目前企业已建立的制度中相关描述与要求。例如:

(四)审批权限表

主要包括审批环节、审批顺序、审批人、审批点、审批权限、生效方式、相关制度或文件等几方面,例如:

(五)职责分离指引表

根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对流程中相关控制点进行职责分离,简单的说就是在各业务活动中,批准人、执行人、记录人与控制人不得由同一人从事其中任何两项及以上工作。例如,负责费用报销审批人不能兼任费用预算审核、费用报销人、费用入账及费用支付人等。

三、内控手册编制各环节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 启动阶段需取得公司最高负责人支持

在启动阶段,为确保内控体系得到有效的支持与贯彻,最好由公司最高负责人(总经理、董事长)担任工作组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范围内各分子公司总经理参与,内控部门或审计部牵头,主要是全面了解《基本规范》、《配套指引》框架的内容及要求,明确内控手册的编制方法、使用范围等,使参与人员了解内控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各自工作范围与目标。

项目小组编制工作计划应主要包括:项目主要涵盖流程范围、项目主要工作时间表、各阶段主要工作方法、内控情况评估方法、各相关部门需关注的重点环节及控制点等。

(二) 测试与评价阶段应按照“测试-整改-再测试-确保有效”这一主线进行反复,确保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符,执行有效

内控小组根据各部门提交的部门管理制度及业务流程,完成制度及流程的梳理工作,并根据《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要求对现有的制度及作业流程进行评价,同时开展小组会议对各职能部门未设置的流程及有缺欠的流程进行优化重组。

有些企业存在制度繁多、实质执行与制度不符等种种情况,在此种情况下,内控小组可编制访谈计划,按业务流程设计访谈提纲,对业务相关实际操作人和控制人进行访谈,根据访谈内容梳理流程并编制流程图。

初步调研结束后,内控小组完成对制度、流程的评价。评价主要关注点为:流程描述不清楚或者缺失,岗位职责人或者控制部门不明确,岗位职责未分离,异常流程未描述,控制痕迹或者流程的表单未明确,控制频率未明确,未体现控制方式。

根据初步调研,内控小组对各业务流程提出相应整改建议,主要分为:1、制度或流程设计缺失,需由相关部门进行制度修订及流程完善;2、执行缺失,即制度和流程已设计完善,且符合内控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未按相应设计执行,需由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内控小组在调研及整改的基础上,按照“测试-整改-再测试-确保有效”这一主线,对业务流程及相关控制进行反复测试,并确保流程与控制都是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且执行有效。

(三) 形成内控手册后应要求各相关部门进行确认

公司在补充、完善、循序渐进的情况下,逐步制订完成内控手册的编制,建立起完整的内部控制文档,通过内控手册把公司整体制度与流程控制完善为一个统一整体。

在每一流程形成完整的内控手册后,应要求相应的部门签字确认该内控手册上相关描述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并为以后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复核提供了工作依据。

总之,内控手册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以上仅就手册编制初期应关注的几个重点事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同时,内控手册毕竟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为了使内控手册能够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内控手册也需要在经营中不断的进行调整与完善。内控部门或审计部门应根据手册中明确的关键控制点开展有效的检查与复核,确保手册的有效执行与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3.穿越中国古代必备手册 篇三

科举

我建议文科生们走科举道路出人头地。但是千万不要小看古人们的刻苦程度和科举取士的难度,因为就连蒲松龄那样才华过人的人也屡试不第。所以,你也不可掉以轻心哦!

造纸

如果穿到更早的时代,你有福了,造纸就是你的选择!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年,紙已在中国问世。不过直到东汉和帝时期才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火药

终于说到重点了!争霸天下,火药是重中之重。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色火药在晚唐(9世纪末)正式出现。这种火药配置简单,大家只需要记住一个公式“S+2KN03+3C=K2S+N2+3C02”,也可简单记成“一硫二硝三木炭”。尽管老祖先们早早地就把大杀器给研究出来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样威力强大的东西拿出来征服世界,而是做成烟火,为生活带来快乐。希望大家牢记“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镜子

要想做出玻璃镜子,首先要会做玻璃。玻璃的制作也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然后把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最后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各位穿越到新的时空之后能拥有美好的生活。但在真正的穿越生活中我们很可能不如长年脚踏实地的古人。我们的口号是:机会永远垂青那些有准备的穿越者!

潘光贤摘自《学生天地》

4.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篇四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同样一个没有师德的教师也就不成为教师了。在看了《中国师德手册》后,让我对师德有了更深的思考。

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乃宽容,爱乃信任,爱乃赏识,爱乃理解。有容乃大,用爱去宽容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爱的“大家庭”,打破“只要范错误,就会受批评”的思维定势,用爱去感化犯错的学生,让他们主动意识到错误,愿意发自内心地改变自我,化“要我这么做”为“我要这么做”。除了宽容之外还应对学生充满信任,有了老师的信任,学生更会对自身充满信心。每一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美,同样的小学生更不会例外,他们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成长,但是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而一味地赞美,忽略了学生的不足,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未来。任何的爱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转变自己高高在上的专制作风,懂得换位思考,在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多为孩子考虑,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理想化的教学效果而把一些措施强加于学生,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弹心理。

有人说教师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睡的比狗晚;有人说教师职业稳定,工作轻松;也有人说当了教师饿不死,也富不了„„作为教师我们应怎么远离这些形形色色的影响——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俗话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教师应把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正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方宇所说的“责任是一种你别无选择的目标,必须努力实现它,责任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让你永远有努力的勇气和劲头。”只有真正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才能真正的甘于寂寞,甘于平淡。

“活到老学到老”,学生要学习知识,同样的教师也需要学习知识。所以师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便是不断超越——提升高超业务素质。教师不光要对学生负责,同事也要对自己负责。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5.《中国师德手册》读书心得 篇五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私奉献,是新时期教育对新师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也告诉我们搞好教育,就必须打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不断地自我鞭策,怀着一颗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心,终生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教师的爱是一缕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田,让灿烂在学生纯洁的心灵开花。教师的爱是一抹微风,轻拂学生的心田,让笑容在学生清纯的脸颊绽放。教师的爱是一泓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生命在师爱的温馨中成长。平凡的工作孕育的是不平凡的人生,当你将师爱奉献给你的学生时,你也会得到回报。“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当你的学生一个个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捧着鲜花来看望他的恩师时,你将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师爱的表现很平凡,也许仅仅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目光,可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学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生活中,教师的谆谆教诲告诉了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始终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教师每天辛勤的工作,迎着清晨的薄雾,送走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的寄托,责任的支撑是做不到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教师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6.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改) 篇六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国寿物业管理公司全体员工真诚的欢迎大家进驻中国人寿广场,并对朋友们的信任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国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物业管理业务的公司。本公司隶属于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997年1月31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并正式运营。公司注册资金为500万元人民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管理机制。本公司具有国家物业行业主管部门核发的“物业管理资质合格证书”。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遵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实行规范化管理,制订了一整套内部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操作规程,从制度上不断强化“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国寿物业”的品牌意识。公司通过热情周到的专业化服务,为客户提供安静、整洁的工作氛围,创造优雅、舒适、安全的居住与休闲环境。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公司不仅在客户中拥有了良好的声誉,在业内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作为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公司管理的物业类型包括大型高档写字楼、住宅、公寓。其中最具典型的项目为中国人寿广场、中国人

P·1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寿中心、中国人寿大厦、泛亚大厦以及多处住宅、社会公寓等物业管理项目。

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将以打造精品物业为己任,优化现有的组织架构,以达到顶级物业管理水平为发展目标,继续为大家提供量身定做的物业服务,成为您最放心的管家!

对于物业管理这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机遇和挑战共存。只有敢于挑战,敢于突破,才会有发展的机遇。我们坚信,通过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公司将会适应物业行业的高速发展,在物业市场的潮流中扬帆远航,成为世界一流的物业管理企业。

国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壹』中国人寿广场简介 …………………………………P1-P7 『贰』我们的服务

…………………………………P8-P9 『叁』贴心篇

…………………………………P10-P

P·2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壹』

中国人寿广场简介

一、中国人寿广场基本情况简介

中国人寿广场的地理位臵

中国人寿广场位于西二环月坛北桥东侧,南面有百盛购物中心,北上可达阜成门桥。

中国人寿广场位于金融街的中心区F1地段,四周环设城市道路,北临武定侯大街,东临金城坊北街,南邻金城坊大街,西临金融街,与B3地块相望,总平面中F1-1为两栋高层写字楼,F1-2为两栋出租式高级公寓,四栋建筑以裙房相连。四栋建筑物围合的空间取意为空间四合院。

中国人寿广场是具有办公自动化、楼宇管理自动化、通讯自动化、消防、安防自动化等功能的5A级智能型大厦。

F1项目建筑面积114368.56平方米,地下机动车停车场停车位数为539个,其中写字楼F1-1地上部分78699平方米。

主体建筑物最高层数F1-1写字楼:地上十八层,地下四层,F1-2公寓地上六层,地下四层。

地下四层和地下三层及地下一、二层局部为机动车库。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除设备机房和车库外,地下交通在地下二层穿越。

P·3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地下一层设臵职工餐厅和部分商业及健身用房,南侧有通往F7楼座的人行过街通道。

二至十八层为标准办公区楼层,有客用、货运垂直电梯运行。

建筑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结构抗震等级8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二、中国人寿广场基本情况简介

中国人寿广场主要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办公。

设备设施介绍:(1)电气系统 变配电系统

大厦设计为10KV进户双路供电,配电室设计2000KVA变压器8台。配电室总容量为16000KVA。电气动力系统

负责空调机、生活水泵、排风机、冷却塔、空气调节机、消防水泵、电梯等动力设备的供电。楼层及公共区域应急照明,电话机房、消防中控、安保监控室等设备用电及消防电梯,喷淋和消防栓水泵、正压送风和排烟风机用电。电气照明系统

负责地下停车场、电话机房、楼宇控制室、标准层办公室、办公区走廊、电梯厅、客用卫生间等区域的供电。

P·4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防雷接地系统:

大厦设计为一级防雷建筑,在屋顶最高处设臵安装防雷装臵,沿大厦周边框架或女儿墙上敷设金属避雷带方式的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2)给排水系统

给水系统(由市政给水管线提供两个入口)、排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低区热力交换站提供、高区使用电热水器)、中水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和雨水系统。

(3)暖通空调系统 1)供暖系统

以城市热网为热源,经过热力站经热交换后为大厦供暖主要设备为热交换器、循环水泵、供回水分水缸和控制配电柜组成。

2)空调制冷系统

主机采用麦克维尔两台1000冷吨和一台600冷吨离心式冷水机组。

3)通风空调系统

采用CHU和AHU空气处理机组,写字楼部分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末端选用VAV变风量装臵进行调节。大厦选用智能化楼宇控制系统对通风空调处理机组、末端VAV变风量系统,办公

P·5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楼层公共区域照明系统进行启停和参数调节控制。

4)空气加湿系统

大厦选用两台2吨燃气锅炉为大厦通风空调系统进行雾化加湿。

5)暖通空调系统

安装设计空调水系统、新风系统、空调风系统、压送风系统、机械排风系统、排烟系统、分体空调。

(4)消防系统

消防监控主机选用诺帝菲尔消防报警系统,主要有消防中控报警主机,背景音乐和消防广播系统、消防报警联动台和CRT、液晶显示图像系统。

(5)安全防范系统

安防系统设有大厦设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统、无线巡更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系统。

大楼同时还设有有线电视接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

(6)消防车道

F1大厦地段四周紧邻城市道路,在建筑周围形成环形消防车道,在建筑群东西两侧设臵了进入建筑院内的消防车道。

P·6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三、中国人寿广场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

A座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 B座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2号 邮政编码:100033

联系电话:63633201

传真:63633202

四、大厦便捷的交通

地铁:地铁1、2号线复兴门站或2号线阜成门站下车

公交车:50路、702路、44路、387路、423路、725路、12路、特4路

儿童医院站下车

五、国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国寿物业管理中心服务指引

层:咨询服务台 客服服务部 地下一层:消防中控室、职工餐厅、地下二层:工程办公室、二装办公室 地下三层:总经理办公室、保安办公室

六、国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各办公室联系电话: 总经理办公室63633201 客服办公室63633214 工程办公室63633222 保安办公室

63633249 消防中控室(24小时值班电话)63633243

P·7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贰』 我们的服务

一、服务时间:

写字楼办公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8:00至18:裙楼商业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日8:00至22:司会于事前通知各有关更改开放时间的安排。)

二、照明时间:

1、公共区域:

正常照明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写字楼公共区域 :

7:00至20:00其余时间应急照明;

A座首层大厅:

17:00至22:00 室外庭院照明:

17:00至22:00(冬季)19:00-22:00(夏季)(公共区域照明、室外节日照明可能开放时间会变化)

2、卫生间:

本大厦写字楼卫生间照明开放时间为每日7:00至20:00。

3、茶水间:

本大厦写字楼开水间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五7:30至19:00(使用方法详见开水间内张贴的开水器使用规定)。

三、热水供应时间:

卫生间24小时提供生活热水。

四、空调供应时间:

写字楼供应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8:00至18:00

00 00(在节日如农历新年、国庆,裙楼的开放时间可能会变化,物业公

开放

P·8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裙楼供应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8:00至20:00(如需延长空调供应时间,须提前向物业公司提出申请并缴付额外空调供应费)

供暖时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

室内温度不底于20℃

供冷时间:5月1日至9月30日

室内温度不高于26℃ 『叁』 贴心篇

一、温控器的的使用

1、中国人寿广场空调VAV温控开关调节方法:

VAV空调系统调节室温的方法是在保证新风量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空调送风量的大小,并不改变送风温度,通过对送风量的调节,以达到改变室温的目的。

您在使用空调时,如感觉室温偏低,可将VAV温控设臵调高温度,且要逐步调整,不要一次调整很大范围,随着送风流量的改变,室温会在标准范围内逐渐进行调整。在室温偏高时,调节方法与之相反。正常运行时,以显示度值23为宜。

2、中国人寿广场裙楼风机盘管温控器调节图: ‘

二、外窗

为了保证您办公环境的舒适度,大厦将会根据天气情况及上述时间安排表,提供冷、暖风及新风,以保证大厦楼内的温度恒温(冬季不底于20℃、夏季不高于26℃)。为了保证大厦送风系统的正常运转,保证大厦处于恒温状态,在此特提请您不要开启单元内外窗。附:开启外窗的危害

1、因冬季室内温度过低,开启外窗极易将您户内的消防喷淋头冻

P·9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裂,致使消防喷淋管内的高压水泻出,这将会给您及您的邻居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也将给大厦的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中国人寿广场根据天气情况提供冷、暖风及新风,如外窗处于开启状态,将给大厦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同时给中国人寿广场的空调系统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配比不平衡。

三、资源节约:

水、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同样也是写字楼正常运转重要因素。目前,提倡全社会形成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了解节约的知识和技巧,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更要形成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文明节约的消费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在此我们真诚提示您:

1、请勿在卫生间面盆内洗头、洗脚、洗衣服、涮墩布等;

2、在用完水后请关闭(关紧)水龙头;

3、发现有滴水或恭桶常流水的现象及时通知我们;

4、下班后将所有用电设备开关及办公区域内照明关闭;

5、光线较好时,减少室内照明设备的开启;

6、空调系统运行时不要开启外窗;

7、请您在夜间(23:00)使用卫生间后将卫生间内照明关闭;

8、节约使用卫生间的卫生纸和擦手纸。

如您对节能措施有新的设想,恳请您与我们联系,以便对我们的工作实施改进措施。

四、空气环境

在有着新鲜空气的环境内办公,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的。为了保证给您及您的邻居、朋友提供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办公环

P·10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境,大厦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定期对大厦空调系统过滤网进行清洗、每日对公共区域消毒、各楼层卫生间加装空气清新器等等。在此,我们也希望您能与我们共同努力,共创大厦的优雅环境及清新空气。在此我们真诚的提醒您:提倡无烟大厦。

1、请您关爱自身健康,尽量减少吸烟频率。

2、在您吸烟时,请您在大厦的指定吸烟区域内吸烟(最好到大厦外围),避免在大堂、卫生间、公共通道等区域内吸烟。

3、请您不要随地吐痰,这即破坏了我们大厦的环境卫生,同时污染了大厦的空气,在不经意间帮助了病菌侵蚀我们的美好生活。

4、小小贴心话:

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病物质(如烟碱、二氧化氮、氢氰酸、丙烯醛、砷、铅、汞等),这些有害物质夹杂在吸烟者吐出的烟雾中,被不吸烟者吸入,不吸烟者可能要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承受与吸烟者相似的隐痛。经许多研究资料表明,暴露在充满烟草烟雾的房间内仅一小时,被动吸烟者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从平均1.6%升到2.6%,大致相当于吸入了一支含中等量焦油的卷烟。暴露在一氧化碳浓度为20ppm的环境下两小时,等于实际吸入了10支普通卷烟。多可怕呀!烟民们快戒烟吧!

五、卫生设施

1、卫生间设施:

中国人寿广场在各楼层卫生间内均设臵了抽水恭桶;分离式厕位;洗手盆;卫生纸;纸篓;男用便器;镜子;纸巾;皂液等高档卫生用品供您使用,让您能够在细微之处体会到我们的贴心服务。为了让您能够放心的使用卫生间,大厦聘请了专业的清洁队伍,每日定时对大厦各卫生间进行清洁、清毒。在此我们请您放心使用卫生间,同时协助我们维护好卫生间的环境卫生。

P·11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1)请勿坐在卫生间面台上。(2)请勿踩踏恭桶,这极易滑落摔伤。

(3)请您将使用后的卫生纸和擦手纸投入专用的垃圾桶或擦手纸箱内。

2、环境卫生设施:

(1)垃圾间设臵:

大厦各楼层均设有垃圾存放处,并设有分类垃圾桶,以方便您处理生活垃圾。为保证大厦的环境卫生及空气清新,在对垃圾间实行日产日清制度。在此我们提醒您: a.b.请您按照垃圾桶上的标志说明,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以便于我们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请勿将建筑垃圾放入楼层垃圾存放处,建筑垃圾请您按照《二装手册》中规定的垃圾清运路线及清运时间,清运至物业公司指定地点。c.小小知识库:

大厦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类。可回收垃圾包括办公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厨余垃圾包括剩饭菜和瓜果皮等生物性垃圾;其它垃圾包括卫生间废纸、尘土、砖瓦陶器、烟头等。

(2)电池回收箱设臵:

电池属于危险垃圾,有较强的污染性,一节五号电池可以污染四平方米的土壤。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地球,我们在大厦一层大堂设有废旧电池回收桶,请您将废旧电池设放在回收桶内。

六、防火设施

为了保证您的安全,确保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您可以顺利逃生,中国人寿广场设有多条消防安全疏散通道、消防卷帘门、各

P·12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楼层均设有消火栓及灭火器。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大厦将按时派专人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同时也请您协助我们做好如下工作: a.b.c.请勿将物品堆放在公共区域及消防通道内。请勿在消防卷帘门下及消火栓前摆放任何物品。请勿在消防通道或消防门前坐卧、休息。

为保障中国人寿广场客户正常的办公秩序和公共秩序,维护楼内客户的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大厦的实际情况,物业公司提供以下安全保卫服务。

1、人员出入管理(1)员工进出管理

为保障中国人寿广场财务和客户安全,任何人在非办公时间出入本大厦,请遵循物业保安人员要求,出示身份证明文件,并在出入人员登记簿上登记出入的时间、事由和所属公司名称。

中国人寿广场标准办公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8:00—18:00。

楼内不准留宿,如需在现场加班,请配合中国人寿广场保安巡视人员进行登记。

2)外来人员进出管理

如果来访者未得到您的接待预约或允许,来访人员将被谢绝进入中国人寿广场办公区域。

外来从事推销、贩卖或假借求职、咨询名义欲进入中国人寿广场的人员,将被谢绝进入。

2、物品进出管理

中国人寿广场客户如因工作需要携大件物品离开时,需所在公司开具证明加盖公章提前到物业公司办理相关手续,保安人员将根据出门

七、关于进出中国人寿广场

P·13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条所列物品清单核实您所携物品后放行。

因特殊情况在非办公时间携物离开中国人寿广场,且未办理出门条时,请配合保安人员核对您的身份及所携物品,请您书写证明并登记身份证号,保安人员将在核对无误后予以放行。您需配合物业公司将于次日补办物品出门手续。

施工人员携物离开中国人寿广场时需持有施工单位开具证明,到物业公司换取出门条并接受保安人员检查,无出门条保安人员将不予放行。

八、关于停车场

特别说明: 中国人寿广场停车场业主/客户停泊车辆需办理有关停放手续.具体如下: 1.车位管理费的收取按中国人寿广场地下车场内车位数量由国寿物业统一向各业主进行收取,并开具相应收据、发票。

2.业主办理车场停车手续,需联系物业并填写相关信息(车位号、车主姓名、联系方式、车型、颜色、车牌号、车位租赁协议、交费凭证及行驶证复印件等),由物业保安部将信息录入并办理制卡。4.车场出入卡由物业负责管理、制作,每张卡收取所需押金,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持卡人原因造成的损坏、丢失由持卡人负责。补、换卡时将收取卡成本费。退卡时,如出现损坏,从押金中扣除卡的成本费。

6.中国人寿广场业主/客户办理停车证可直接按照以上手续到物业保安部办理,保安部办公室电话:63633249

办理所需时间:三个工作日。

停车场须知:(附交通图及地下停车场图)

1.停车场内禁止鸣笛,行驶限速为5公里/小时,车场坡道限高最低处为2.0米,行驶时请注意。

P·14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2.客户在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如发生车牌、车辆变更或调整时,应及时到物业办理变更手续。

3.车证遗失须及时到物业申明,同时办理补发手续。

4.车辆须严格按照停车场标识标线行驶、按照停车线进出车场和停放车辆,不得在非停车区域内停车,避免阻碍其它车辆通行及停泊。5.车辆应停泊在指定车位内,请勿在停车场擦洗车辆,保持停车场整洁有序。

6.车辆停泊后牢记锁好车门窗,贵重物品需要随身携带,以免发生丢失。

7.如因在停车场内行驶或停放车辆过程中造成车场设备、设施的损坏,客户需要根据损坏程度照价赔偿。

8.车辆防盗设备发出误鸣时,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到场关闭,避免干扰其它人员与车辆。

9.停车场区域内严禁加油、修车、吸烟、禁止存放危险品,如;汽油、柴油、油漆、纸张、纸箱及棉丝等;严禁装载汽油桶、气瓶及其它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等危险品进入停车场。

自行车停车须知

1.自行车停车库位于A座地下一层。

2.停放自行车的人员请遵守物业存放自行车管理须知及规定。3.停放在自行车库内的自行车一定要自行加锁,以免发生丢失。停车路线:中国人寿广场大厦西侧设有自行库入口由此可进入A座自行车停放区。

九、电梯使用 1.客用电梯:

P·15

中国人寿广场用户手册

中国人寿广场设有21部电梯为客户提供运行服务。运行时间:周一至周五7:30-22:00

运行时间: 其它时间为备用梯运行 在此我们提醒您:

i.ii.iii.iv.请勿携手推车乘坐客用电梯。请勿携折叠自行车乘坐客用电梯。请勿携带大件物品乘坐客用电梯。请勿乘坐客用电梯送餐。

2.货用电梯:

中国人寿广场另设4部货用电梯以供您在运送货物时使用。在您运送大宗物品时,请您先到保安部开具货梯使用单,以方便我们为您安排货梯。

7.中国石化内部控制手册 篇七

《手册》的正文分四个部分:跨文化传播,文化间传播,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 这四个领域所共有的两个关键性概念是“传播”和“文化”,而在研究方法上共有的一个主要特点则是比较研究, 这是将四个领域融为一炉出版这部手册的基本原因。 这四个部分的结构非常明晰, 每一部分都以一篇关于该领域的“导论”开始,接着的一章讨论该领域的有关理论,随后的四至六章围绕该领域关注的某些核心问题展开细化的讨论, 结尾的一章则是关于该领域研究议题的综述。 弄清楚《手册》的篇章结构和编者的用心所在,有利于充分利用这部参考书。

鉴于《手册》编者之一贝拉·莫迪(Bella Mody)在《手册》中译本“序言”中着重讨论了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的研究,本篇序文将着重围绕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的研究展开讨论。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 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的研究本是一体的。 《手册》编者认为,文化间传播的研究是一个大的范畴,“涉及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人所进行的面对面的传播行为”;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是对不同文化中发生的传播行为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也就是说,从文化与传播研究的概念出发,文化间传播涵盖了跨文化传播。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文化间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这两个概念互相替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2虽说跨文化传播是文化间传播的一个分支,但有时这个分支却长得异常粗壮。 在《手册》中,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各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与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并列,而且,在篇章数量和篇幅上,跨文化传播要远远多于文化间传播,前者由导论加八章组成,而后者则由导论加六章组成。 或许因为这类情况的存在, 给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带来一些“模糊逻辑”。 然而,就学科逻辑而言,跨文化传播是涵盖于文化间传播之下的。 所以,《手册》第一章对该书所涉各学科的发展做历史性回顾时,只有三个学科:文化间传播、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 对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 尤其是文化间传播学科的发展,了解文化间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之间的基本关系和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手册》第二版的出版是美国文化间传播研究长期发展的结果。 细数起来,这已是美国文化间传播领域第三部以研究手册形式出版的重要参考书。 对这三部手册的内容做一个粗略的比较, 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该领域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发展的轨迹。由Sage出版社于1979 年出版的《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3体现了该学科初建阶段的特点。 正如其编者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当时提出文化间传播的研究还是一个“跨学科的和创新的”(第7 页)概念。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直接或间接与文化间传播相关的研究文献不断稳步增长。 至20 世纪70 年代,许多心理学家、 人类学家和传播学研究者已经对文化间传播过程的种种细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学科整合起来。 出版该书的目的就是有助于制定基本规则, 从而使文化间传播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 编者希望通过该书的出版提供必要的概念和理论的框架, 以便使文化间传播过程中的细节和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得以整合(第11 页)。 该书中各章节的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相叠合,包括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管理学、国际关系、文化研究等。 编者坦言,作为一种借鉴了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文化间传播在当时仍然不可能给出明确的学科范围和界限, 而有一点是能够被认定的, 即这个学科所研究的内容是关于文化与人际互动的关系(第14 页)。 而从学科发生和演化的早期历史进程来看,研究者们是从“文化对话”和“文化批评”这两个途径推动文化间传播学科的发展的(第14~21 页)。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理论思考,概念框架,文化间传播的议题,数据和资料问题,具体文化的研究,应用研究与培训方法。 从这六个部分的划分可以看出, 该书从总体上对文化间传播的理论、概念、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供了一些实际研究的案例,同时,作为一个学科,文化间传播自创建初始就体现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整整10 年以后,Sage出版社于1989 年又出版了一部与文化间传播相关的研究手册,即《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第一版)4。 这部手册的出版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卫星通信和相关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发展, 跨越国境和跨越地区的信息流量猛增, 大大改变了传统通信和传播的格局,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源于两次世界大战的国际传播研究和始于50 年代的发展传播研究,越发成为传播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许多组织和机构, 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这方面的研究中。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 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流动不平衡的现象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倾向,因而,由“不结盟运动”组织在70 年代发起,倡导“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 (New Worl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der,缩写为NWICO)5的运动,其高潮体现为1980年发表的麦克布莱德报告, 即 《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的研究虽然有别于文化间传播的研究,但又在不同程度上与文化间传播交叉,因为它们都涉及文化与传播这两个核心的要素。 此前,在《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中就已经有些章节讨论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6,此处将国际传播(包含发展传播)列为手册书名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势头。

《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第一版的编者在“前言”中说,该书的宗旨在于“总结国际传播、文化间传播和发展传播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试图将这三方面的研究纳入到同一个大框架下进行考量7。然而,从该书的具体内容来看,这样的说法显然是勉为其难的。 编者选择书名的本意可能是要体现当时传播学研究的潮流和趋势, 但各方面条件似乎并不成熟。 从“前言”中的某些表述来看,编者自己甚至对于文化加传播这样的学科发展尚持有一定的保留:“综观本书的内容,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并不属于一个统一的学科领域,这是显而易见的。 ”(第9 页)不过,事实上,这部手册的主要内容仍是围绕文化间传播展开的,在全书23 章中只有5 章是讨论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的。 与10 年前的《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相比较,《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 第一版中关于文化间传播的研究, 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对具体的“传播过程与效果”或“传播情境问题”的研究,都更为丰富和成熟。 在理论和方法方面,该书尤其注重研究者的视角问题, 一方面继续强调研究者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 防范和克服本族群文化中心主义; 另一方面则深化了关于主客观视角的分析研究。 威廉·古狄昆斯特和西田司(William Gudykunst and Tsukasa Nishida)用30 页的篇幅集中讨论和总结了理论视角的问题, 他们比较了主位和客位研究路径的特点,指出两者不可偏废,并从理论构建的角度对这两种路径分别进行了梳理和分析8。 与此同时,大卫·约翰逊和弗兰克·塔特尔(J.David Johnson and Frank Tuttle)执笔的一章对于文化间传播的理论机制和研究方法的讨论, 则显示出学者对于该学科在整体上有了更深的把握9。 这部手册使用了约一半的篇幅讨论文化间传播过程和效果的研究, 涵盖了从传播者个人到传播群体、从传播媒介到传播方式、从传播者心理因素到社会文化影响等多个方面。 在关于传播情境研究的部分, 则包括了对传播者的身份认同和人际间密切关系的研究, 以及对文化间传播人员的培训方法等问题。

又过了12 年,Sage出版社于2002 年出版了《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的第二版。 虽说是以同样的书名冠以不同版本,《手册》 第二版并非在第一版内容基础上的简单修订, 而是几乎完全重起炉灶另行编写的一部新书。 全书共29 章加上4 篇导论和1 篇前言,44 位撰稿人中仅7 位曾参与 《手册》第一版的撰稿。 在《手册》第二版中,文化间传播和国际传播(含发展传播)的内容各占一半篇幅。

从《手册》第二版可以看出,文化间传播在20 世纪最后20 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个学科已经相当成熟。 无论在前言、导论还是具体篇章中,已不再见到早年研究者对于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或定义的犹疑踯躅之词。 文化间传播就是一门融会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传播学学科, 以研究跨文化和文化间的人际沟通传播及其与文化的关系为对象的。无论是《手册》各篇章中的理论探讨还是对文化间传播实践的具体研究,都大量地涉及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研究成果,然而,读来却顺理成章,使人感到这些学科与文化间传播学之间不仅交叉, 而且已经整合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能够体现文化间传播学科成熟性的另一方面是,该学科诸多分支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文献, 其中包括大量原创性的实证研究和跟进性的研究,以及许多案例研究。10这对于编撰专业研究手册类的参考书尤为重要, 因为其中收编的文章主要是对本学科或某些特定分支进行综述性的论述, 需要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为支撑才能真正做到言之有据、令人信服,才能具备权威性的参考价值。 《手册》 第二版中关于文化间传播的每一章都参考了大量研究文献,但凡理论的探讨、模型的建立、观点的提出无不以具体的研究成果为佐证, 各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大多在百种左右, 而第六章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多达141 种。 《手册》的中译本对每一章末尾所列参考文献(以及书末附录中的索引)采取了原文照搬的办法, 这将有利于从事深度研究的学者对文章所引文献追根寻源。 毕竟,在手册类参考书的综述性文章中对于所参考的文献只能一带而过, 读者要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的具体问题、方法、结论等,必须查考原始文献。

前后20 多年里出版的三部研究手册,勾画出文化间传播学科发展的系列图谱, 这些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知识的参考, 而且对于了解这个学科的历史发展也十分有意义。 相比之下,《手册》第二版是该学科趋于成熟时的集大成者。 不过,作为一门学科的综合性参考书,《手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 手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美国中心”色彩。 文化间传播研究的各个领域的创始人主要是美国学者;在学科创建早期,研究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美国社会文化的现实或是以美国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无论是美国国内的亚文化还是国外的其他文化)之间的碰撞为背景的。 随着学科的发展, 许多研究将重点移向东西方文化间的传播研究, 其中的东方主要以日本为主, 西方仍以美国为主。 囿于这样的背景,所研究的问题及得出的结论当然有其局限性。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借鉴这方面的理论和观点尤其要审慎。 即使是那些所谓东西方文化间传播的理论,究竟是否可以直接移用于中国,必须经由批判性的审查, 最好能够参考建立理论所依据的原始文献再做决定。 原因很简单,“东方”或“西方”本是一个粗略的地理概念, 而将其作为文化概念则显得过于笼统,尤其是所谓“东方文化”的概念,难免抹煞东方各个国家和族群之间的巨大文化差异。 局限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手册内容的覆盖面的问题,即手册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学科发展的全貌。 尽管这类手册的编者通常都希望其内容能够全面一些, 但由于种种原因, 包括组稿人和编者的专业背景、撰稿人的研究领域、时间和版面的限制,以及其他的因素,手册的内容总是有选择性的。 此外,由于文化间传播这个学科的重心之一是“文化”这个几乎不可定义的概念, 加之该学科的基本内容还涉及诸多其他学科, 这也必然会大大增加编者对手册内容的划界和取舍的难度。 在《手册》第二版中,因为受限于版面,也因为学科界限的模糊,加之当时某些相关专著新近出版, 编者割舍了文化间传播学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部分内容,其中包括关于“群体间传播”(主要是美国社会中不同族群或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传播)的研究,跨文化心理的研究,文化间传播中的权力研究和性别研究等11。 所以,如果要深入了解文化间传播学的全貌,必须在利用《手册》的同时参考其他相关著作和文献。

《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 》第二版的两位编者分别是威廉·古狄昆斯特教授和贝拉·莫迪教授。 古狄昆斯特是美国著名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学者, 自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活跃在文化间传播的研究领域,很快成为该学科的领军人物,并亲自领导和参与了包括美日和美韩之间的传播研究等一系列研究项目,促进了该学科的发展。 他参与主持编著了《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 》第一版,又与莫迪合作主持编著了该书的第二版。 十分不幸的是,这位雄心勃勃的多产学者于2005 年因突发中风去世,年仅57 岁,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莫迪女士是美国著名的发展传播学和国际传播学的学者, 长期担任科罗拉多大学全球媒体研究的讲座教授, 于2014年荣休。 莫迪是来自印度的移民,她先后在印度和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曾在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的多所高校和机构任职, 并曾作为专家受聘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诸多组织和机构, 对于发展传播和国际传播有着第一手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著述甚丰。 这次《手册》中译本出版,请莫迪教授作序,她欣然应允,我们非常感谢。 在序言中,莫迪以宽广的全球视野,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讨论了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的问题。 她尤其关注媒体对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结合学科发展的趋势提出一系列问题。 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莫迪在《手册》中译本序言开宗明义的那段话:“……作为一位从第三世界移民到美国的学者,同时也是这本2002 年出版的《手册》编者之一,我敦促中国读者将这本书作为一个进行相关研究的出发点来看待,而不是一个仿效的模板。 发达国家(或者说西方国家)并非在所有的方面都是完善的,或者说,在许多方面是并不完善的。 因此,除非西方所采用的研究问题、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能够针对中国(或者你们所研究的具体国家)的某些具体问题,否则没有理由照搬西方在研究中所采用的问题、框架和方法。 ”

莫迪的这番话, 可谓一位从事了一辈子传播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的肺腑之言, 也可以说是这位有着特殊经历的国际学者的现身说法。 作为来自东方第三世界国家又供职于西方高校并主持过许多国际研究项目的资深学者,莫迪深知世界不同族群、国家之间的文化鸿沟, 也明白任何建立于文化研究基础之上的理论与具体文化情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同时还了解在大量第三世界的研究中由于简单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做出误导性或错误性结论的情况。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莫迪的话既是忠告也是挑战。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 对于中国学界而言,《手册》涉及的四个方面的内容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尤其是如何切实地推动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学科建设可谓迫在眉睫。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跨文化传播和文化间传播的概念被介绍到中国以来, 这个学科在中国已经得到了相当规模的发展。 具体说来,中国的文化间传播研究的发展主要为两块, 一块在传播学,另一块在外语教学和研究。 由于受到高校学科设置传统的影响, 中国传播学的发展主要侧重于新闻传播、大众媒体传播和网络传播等方面的研究,而人际传播和文化间传播的研究则比较弱, 如果要作为一个学科或子学科来说则尚处于起步阶段。[1]当今中国文化间传播研究的领军人物主要来自外语教学和研究领域。 成立于1995 年的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是“隶属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的“全国性民间学术组织”,12这体现了该学科在中国发展的特色。 学会的成立和正常活动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国际的学术活动相当频繁。 虽说学科发展始于外语教学和语言文化研究,近年来学科研究的面在逐步拓宽,越来越多非外语教学的研究者加入其中, 产生了一批跨学科研究、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成果。 但要构建中国版的文化间传播的理论,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间传播的学科,显然是远远不够的。[2]西方在这方面的研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已经取得了大量成熟的研究成果,可以援为参考,但决不可简单地全盘照搬作为中国文化间传播的理论和原则, 这正是莫迪的苦心所在。 从学术服务于社会的角度来看,21 世纪的中国迫切需要发展和强化文化间传播的研究。 然而,无论在建设中华多民族的和谐社会方面, 还是要服务于和平崛起的大国走向世界, 中国的文化研究和文化间传播研究至今仍是短板。 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当然也是学科发展的极好机遇。 时代在呼唤,呼唤一切有志于此的各学科的学者投入更多的努力,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国的文化间传播学科的发展。 我们希望,《手册》中译本的出版能够有益于这方面的努力和发展。

在《手册》中译本的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复旦大学出版社章永宏编辑自始至终的支持, 谨此表示由衷感谢。 《手册》的翻译出版是复旦大学孟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027)“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的子项目之一,特此鸣谢。 同样要感谢的还有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潘忠党教授、复旦大学廖圣清教授和范丽珠教授、北京大学甘怡群教授,他们为《手册》中译本的翻译和出版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建议和资讯。

2015 年6 月

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8.中国石化内部控制手册 篇八

【关键词】《中国教师教学手册》;读后感;教学方法

通过读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语文特级教师,作为一名10多年教龄的教师,读着这些大家先进的教育事迹,除了佩服他们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高尚的道德品质、迷人的人格魅力以外,更多的是反思和惭愧。下面联系自己的工作具体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与减负

(一)用自己的一生来备课

备课,要备“活”教材,备出新意和深意。备“足”学生,重新做回学生。“真”备方法,“精”备习题。“活”“足”“真”“精”这些字不断地充斥着我的字眼。不钻研教材是不可能上好课的,对于所有有良知的教师来说这是常识,然而现实中并非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觉悟。联系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曾经我也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只不过教学生认几个字,写几个词,背几篇课文而已,至于其他诸如阅读写作之类,完全靠学生的天分。面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时不知所措,而又不愿探索。分析一下自身的原因还在于讨厌钻研,害怕吃苦,缺乏最基本的师德。平时没有主动阅读专业书籍和儿童读物的习惯,也很少静下心来阅读,教育理论、观点缺乏。事实上高效课堂需要高效备课。“研读”是备课的必要前提。“博学”是备课的重要基础。“细致”是备课的基本要求。“创新”是备课的成功亮点。“传承”是备课的价值延伸。当我读到“一套备课其实就是教师的一份财富,不应该随意丢弃,而应该很好地传承下去。”这句时,我感到不安与羞愧。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蓝本式备课,都是电子教案,不过这样的教案有几篇是真正大家在一起钻研并商讨后拿出来的,还有这样的教案拿出来后,我们也只是在打印好的教案中二次备课,上完课顶多写个反思就放一边了。没有再一次将课堂上的启发和顿悟、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典型问题在电子教案中进行修改,使备课不断精益求精,这样的教案才能反复使用,从而发挥它更大的价值。

(二)信任学生,大胆开放课堂,让学生有更大的主动学习空间

高效课堂,需要精彩的导入,精心讲授,用心的引导,精彩的对话,巧妙的调控,圆满的结课。传统的语文课堂,我们往往循规蹈矩,教学设计面面俱到,学生只能按我们设计好的“圈套”去思考问题,不越“雷池”半步,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阻止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现在我们强调生本课堂,学生桌子是拉开了,但是上课形式是不是灵活了,学生是不是活动开来了?还得打个问号。看了孙建锋老师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和于永正老师的《狐假虎威》的教学案例,我想开放的语文课堂就是要淡化老师面面俱到的切香肠似的分析,优化课堂的知识结构和时间分配,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质疑部难解读文本。语文课堂上,学生可根据自己自学的程度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可利用课本上的单元提示、预习提示、课后练习、手中资料、自己的人生体验来理解课文,甚至有权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我做了一些尝试。如我在教《九色鹿》这一课时,学生希望由他们自己登台表演这个故事。同学们在黑板上画了景色秀丽的大森林,准备了头饰,表演者身临其境,表演得惟妙惟肖,这个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对于文中出现的人物,他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二、兴趣与减负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之一。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开学一段时间后,我给每一组发了一本作文漂流本,每天由一名学生来写一篇作文,第二天由本组另一名同学带回去写作文,这个同学必须阅读前一天同学的作文,写上评语,并让自己的家长给同组同学写上评语,老师再给同学写上评语。一本漂流本可以漂到任何一位同学家中,大家都是读者,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我也适时的让学生朗读自己的大作,特别好的文章都张贴在教师里展示,我还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发到我的QQ邮箱,展示在老师的博客里,学生兴致很高。学生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便积淀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了作文能力。农村孩子的课外学习渠道并不宽泛,阅读面不广制约着学生的语文学习,针对这一现状,我就引导学生主动捕捉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所获得的信息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搜集同学们所订阅的报刊杂志上的美文,主动挤出时间去阅读一些名篇名著,并坚持不懈地做好读书笔记。我们班的读书笔记分为四五部分,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我的感想,我生活中的故事,家长评价,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我定期抽查定期总结,并且每周在班上开设两节美文欣赏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文在班上交流,并作点评。在班级黑板报上分小组展示,集中展示大家的读书笔记,对于做得好的给予表扬或适当物质奖励,获得老师的一份礼物。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主动关注社会、广泛阅读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最后我想引用最近非常热的一部电影《匆匆那年》里面的一句经典话语:“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匆匆十多年,又有多少个十年,错过了无法回从前,珍惜现在,珍惜当下,时刻用心准备着,真正达教学之真境,得教学之真功。

9.《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篇九

《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今天,怎样加深对师德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地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加以贯彻,是为师者不得不深入考虑的问题。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应该做到诲人不倦;在交换思想时又是同志,应该做到心心相印;在集体活动时是兄弟姐妹,应该做到亲密无间,在关心同学时又是母亲,要做到无微不至。 “生命诚可贵,师德更崇高”。在汶川大地震中,在生死抉择之际,在余震不断的危难时刻,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忘却了自己生命的可贵,用血肉之躯去保护学生,用鲜血浇铸了永恒之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把死的痛苦留给了自己。 这些教师英雄真正把“爱的奉献”做到了极致,把师德的伟大实践做到了极致;这些英雄教师用最宝贵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爱心,用热血见证了师德的高尚! 教师,游走于平凡与崇高边缘;师德,徘徊与权利和义务之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深远、最具体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10.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篇十

心 得 体 会

盘县平关镇中学何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 得 体 会

盘县平关镇中学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得体会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想法。具体的想法或是体会如下:

我做教师已经有九年了,在这九年中我有很多感触。首先,作为一名老师是幸运的。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感觉自己是那么的自豪。作为人民教师,我一直坚守的原则是:我爱我的学生,我和他们是师生也是朋友。我尊重我的每一个学生,我尽力做到对待学生公平公正。

我给不了学生所有的一切,但我会做到尽力而为。我做不了优秀老师,但我一定会全心全意我我的学生服务。优秀老师能够给学生的也许是知识方面的帮助,但称职的老师会给学生良好的品德。我不能够让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但我尽力让他们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就满足了。

我很赞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是老师,一个做到诲人不倦;在交换思想的时候又是同志,一个做到心心相印;在集体活动时是兄弟姐妹,应该做到亲密无间;在关心同学时又是母亲,要做到无微不至。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就是我们的生活目标。和学生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当老师真的很快乐。我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就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学生会把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告诉我,我也会给他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我感觉和学生做朋友,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所有我们教师的师德好坏对学生一定会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学习。用我们高尚的师德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做一个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的教师吧!

盘县平关镇中学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得体会

现在,我读了这《中国师德手册》了。从这本书中,我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有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现在我将体会总结如下:

大家都知道,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它决定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应该学习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是我的目标。

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我自己的原则是这样的。我一直要做的就是关心爱护学生,爱岗敬业,终身学习。不管我现在怎么样,但我一定要做到为人师表所要求的那样,我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立教。我可以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知荣明耻。我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教育我的学生,做学生的好榜样。

当然,我也会认真做好以个老师的本质工作。我会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等等。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遵纪守法,还要热爱我们的国家。我感觉这本书对我们教师的影响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要认真读一读才好。

总之,我从这书中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一个教师要怎样做才是自己的目标,现在真是眼前一亮了。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我们还要修好自己的高尚师德。

盘县平关镇中学敖

上一篇:apec会议下一篇:委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