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2024-07-23

存货管理问题文献综述(精选8篇)

1.存货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篇一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Privat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为我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强力增长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进民推”的大势浪潮下,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筹资困难、信用不足、人才匮乏等,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提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权力高度集中制约管理的发展

民营企业大多数为私人投资兴办,一般情况下企业主是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且决策管理时,只需对私人利益或少数投资者负责即可,所以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桎梏——个人专权的家长式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内外的大小事务都由企业主一人当家作主。或许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期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一旦企业走上了发展之路,规模逐渐扩大时,家长式的管理模式便会诱发一系列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决策的盲目、管理的混乱与权力的滥用,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2.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改革开放后第一代民营企业的老板大都文化程度不高,且深受社会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不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知识.不能适应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门,缺乏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对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晋升和辞退全凭企业主的经验和主观判断,随意性很大,不重视员工.感情多于理智。此外,许多民营企业没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分析和编制工作说明书,造成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合理,甚至出现因人设职,而非因职设人的现象。

2.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这使得劳动者对其工作需求的层次也大大提高,通过对劳动者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可以使劳动者知识存量得到充分的发挥。而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影响.没有真正地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展开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忽视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真正地把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来看待。

3.激励方法陈旧,手段单一

许多民营企业因为自身的先天条件不足,既不像国有企业,能享受国家的政策保护,也不如外企制度完善,所以在激励人的手段上比较单一,在企业初创时期民营企业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到一批高素质人才,但是在满足员工经济上的需要后就再不能留住人才了。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上过分依赖于物质激励(如晋升工资、发奖金、分红、给红包)办法。然而,要使员

工全心全意为企业工作,仅有物质激励是不够的,据有关调查,71%以上企业员工希望雇主除了提供薪酬外,还能提供培训和个人提升的机会。因此,我国民营企业的这种忽视了精神激励办法(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和自我实现激励等),忽视了良好的企业组织环境的培育的做法,使得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缺乏归属感。

二、加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虽然与过去相比.近些年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力度有所加大,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真正树立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和发挥,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企业主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与员工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2)应给予人才足够的施展个人才智的空间与权力,鼓励员工参与管理.让人才的自我价值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得以实现;(3)企业要真正关心员工.尊重员工,信任员工.为员工分忧解难,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4)让人力资源部门参与到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中.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适应:(5)重视员工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不仅要科学用人,而且要能够根据企业的发展培养人。

2.不断提高企业主自身素质

民营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主自身的素质。企业主能够深谋远虑、远见卓识,企业才能够持续发展。因此,企业主需要通过各种学习方式,使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就要求企业主不仅要跟人学,而且要跟书本学:不仅要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和理念:不仅要自己学.而且要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学。由于企业主自身就是最关键的人力资源,民营企业的”二次创业”,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主自身的超越和修炼。企业主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盲点和盲区.超越自己原来的思维方式.调整心态、转变观念.从而真正从内心去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3.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绩效考评是企业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关系密切,为企业搞好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远景.企业在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时.应做到以下两点:(I)设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对员工个人具有激励作用,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同时,工作目标的设定为员工绩效的评价提供依据。(2)合理公正地评价工作业绩。只有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使薪资报酬、职位晋升、人员调配等工作合理化,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感受到机遇的存在.创造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在激励机制方面,又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的主要方式有

(1)薪酬。(2)多样化的福利。主要包括带薪假期、住房补助、进修资助、医疗及退休保障、团体人寿保险、俱乐部会员资格、高级医疗保险等。(3)个性化的奖励。根据员工的喜好.个性化的奖励可以是一束鲜花、一盒生日蛋糕、一张演唱

会票或是足球赛票等。(4)利润分享。利润分享包括利润分成、员工持股、经理人股票期权。精神激励的主要方式有:(I)目标激励。在工作中引导和帮助员工努力实现目标。(2)尊重激励。让员工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了承认.并受到了重视。(3)参与激励。让员工参与管理.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见解。

(4)培训和发展激励。通过培训使员工的知识得到充实能力得到提高.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约束机制方面.民营企业还应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正确的约束.以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的约束方式主要包括企业章程约束、合同约束、偏好约束、机构约束等。

5.建设企业文化,发挥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它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特征、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经营思想和模式。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管理行为来体现,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职业保障的安全性等,均能反映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要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二是要在经营难点中锤炼卓越的企业精神;三是依靠员工的力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面对着激烈的国内外经济竞争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固有的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生产率低下等情况。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着对人才恒久的吸引力,一套有效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显得格外关键。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实施来吸引并稳定一批杰出的管理者,造就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并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发展留人”,企业就能创造出好的效益,最终促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玄民营化改制对中国产业效率的效果分析--2001年全国普查工业数据的分析[期刊论文]-经济研究 2004(8)

2.孙早.刘靠柱中国东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绩效比较--基于浙江省与陕西省经验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经济评

论 2004(6)

3.张春颖.王明珠.渠源露民营企业风险控制下的发展战略[期刊论文]-长春大学学报 2005(3)

4.学位论文潘同洋 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5.学位戚振江 公司创业情境下人力资源组合策略及其多层次效应分析6

6.期刊黄肖琦 由企业文化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2)

7.学位谢琦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8.学位孙栓国 民营企业高级经理人流动问题研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 2007

9.期刊王聪.侯雷透析金融危机中我国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供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8)

10.期刊席群 民营企业用工困境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甘肃社会科学

2008(5)

11.期刊荆炜 试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社科纵横2005

12.期刊刘志虹 江西民营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3)

2.存货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篇二

一、对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解读

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发展,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也在不断调整之中, 在此期间形成了三种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体制称谓:一是“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 (新中国成立-文革结束) ;二是“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体制 (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末) ;三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1年-至今) 。 (1) 叶澜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有类似观点, 只不过“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更换了说法, 即“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但其实质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 (2)

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是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 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 中央和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 其特点为:一是党对教育行政的领导 (政治路线、政策的领导, 而非直接行使教育行政组织的职能) ;二是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 (大的方针、政策、宏观规划等由党中央与国务院制定, 具体由各级教育行政组织与职能部门等执行实施) 。 (3) “党的领导、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虽然从内容上看, 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呈现的特点, 但从模式上去分析, 无疑与“三种体制”相通。自建国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虽经历了多次变革, 但目前的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后引发的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不同时期的体制称谓中, 表现出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度。“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是“追求阶级内平等”, “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是“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以县为主”体制是“兼顾公平”。在这逐步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 其价值向度也逐渐由阶级平等转移到效率优先上, 进而上升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上。一方面, 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有其显著成效, 另一方面, 又说明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成为评价教育政策的两个主要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逐步从侧重效率转向关注公平, 但并不意味着效率与公平是相互对立或不可调和的。在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年中, 效率和公平通常同时反映在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中, 只不过在改革的不同阶段其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及以前主要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新世纪以后, 主要奉行“以效率为基础的公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教育优越性的要求, 才有现阶段的“兼顾效率与公平”。

学者鲍传友对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问题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以县为主”是基础教育管理领域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其目的在于缓解“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所造成的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以县为主”难以适应我国区域差距巨大的现实国情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新要求。 (4)

综上,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后呈现出的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02年基础教育推行“教育公平”的“以县为主”体制, 试图在确保教育管理效率的同时缓解乡镇办学所带来的教育公平以来, 我国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围绕“教育公平”这一主题展开,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在对我国现行整个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其存在以下问题:垂直式层级的组织形态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权限之间存在很大矛盾;教育管理权集中于国家一级行政机构, 分级管理无法落实;管理权限改革与行政管理手段落后之间的矛盾;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 亟需完善。这与褚宏启在《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简评》 (5) 一文及卢羡文在《试论我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6) 中的主张是一致的。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有关学者提出了建议及对策:重构政府教育行政职能, 适度放权, 实现教育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精简行政机构, 明确部门职能与分工, 提高教育行政的效率;借鉴企业绩效管理,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价;健全教育行政法规与政策, 并据此对教育行政机构的权限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行政监督和参与机制, 依法对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等。 (7) 另外, 相对于中央政府众多的人才而言, 地方教育管理机构中的人员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很大欠缺,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可采取由“国家控制向政府监督”的转变。 (8)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应办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教育,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 在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上还任重道远。

注释

11 鲍传友, 冯小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变迁及其价值向度[J].教育科学研究.2009 (05) :27.

22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8.

33 唐彪.浅析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04) :50-51.

44 鲍传友.“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及思考[J].教育科学.2009 (03) :6.

55 褚宏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30年简评[J].中小学管理.2008 (11) :4-8.

66 卢羡文.试论我国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中小学管理.1996 (12) :10-11.

77 转引自侯怡.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综述与政策性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4) :21.

3.关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 农村金融;金融抑制;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领域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抑制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消除它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已引起了决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针对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从研究的不同角度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旨在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的成果作一个透彻的了解,并对此研究的角度作简要评价,为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方向。

一、我国存在农村金融抑制

最早提出金融抑制理论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1973),他们深入的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集中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

国内一些学者沿着相同的思路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大量研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王国华、李克强,2006)。

在以上三种类型的金融抑制中,供给型金融抑制起着主导作用,其它两种形式的金融抑制处于从属地位(何志雄,2003)。这是因为:首先,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先满足量的要求,然后才有质的提高。因此,只有在缓解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基础上,才会考虑需求的增加与需求的多样性问题。其次,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供给领先”模式已为许多国家,特别为东亚国家的发展所证实。第三,供给型金融抑制有时也会以需求型等金融抑制的形式出現(曾芳芳,2006)。

那么,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呢?李锐、朱喜(2007),通过biprobit和match模型定量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当前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约为70.92%,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相当严重。因此研究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此提出解除其抑制的政策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

(一)从供给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其中多数研究沿袭了西方金融抑制理论传统,从金融供给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资金供给有限,及金融服务项目不足。按照谢平(2001)的观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农村金融中会发挥作用。

任伟(2006)认为,我国当前农村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问题。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的金融体系使得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割裂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面资金流动是不畅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从农村向城市输送资金的单向流动的金融市场。这种金融市场的组织制度安排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因此农村金融市场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如何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制度的问题。

然而,以上分析和研究是在理论的层次上展开的,对实际的解说和操作可能不具有明显的有效性,从案例研究中才可增加其可信性。在此基础上,曾芳芳(2006)以重庆农村为例,认为重庆这种存款需求和规模均较小的欠发达地区,表面上看是金融有效需求不足,其实质却是金融供给类型不对,从根本上讲是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

那洪生,周庆海(2004),则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具体表现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金融抑制属于典型的供给型金融抑制,并指出造成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供给不足,亦即不适当的制度安排。

实际上,以上学者都只是从制度供给不足或资金供给不足单方面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只强调其中一方面而提出的原因必然是不全面,不完善的。因此,在此基础上,马晓河、蓝海涛(2003),结合双重的供给不足,并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制度和资金双重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执行的是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工业化战略。

但如果仅从供给角度分析金融抑制,必然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农村的金融需求弹性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金融供给必然能产生相应的需求,达到供需自然平衡。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明显的资金有效需求或需求能力的不足(王彬,2008)。

(二)从需求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事实上,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不仅取决于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供给,而且也取决于农户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强度。一些文献则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认为行业风险、市场风险、制度风险、产业结构及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农户借入资金的预期收益较低,同时,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使我国农村中的农户形成了因其借款需求不足而导致的需求型金融抑制(高帆,2002)。

张琴,赵丙奇(2006)通过对农村金融交易主体的访问分析了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情况,讨论了目前农村各个需求主体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出现的替代关系,同时指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来满足。

进一步,刘祚祥(2007)从农村金融抑制的需求角度,注意到我国农户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的逆向淘汰趋势,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的微观经济组织的行为选择对金融交易的影响。刘祚祥与孙良媛在湘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的逆向淘汰趋势与农业的低效率增长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农户的自生能力不足是难以通过中央财政补贴来弥补的命题(刘祚祥、孙良媛,2006),从而为农村金融的需求型抑制提供了分析的逻辑起点。

(三)从供需均衡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如果只是单纯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分析金融抑制问题,因此不够全面。为使金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从供求均衡的角度寻找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张杰等(2006),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应以金融需求为基础,走出中央与地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困局,尽快达到两者之间最优的均衡点。这就需要我们从金融供需的层面上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成因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对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于是,王彬(2008)从金融供需均衡的层面上,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成因也可以从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和政府三个层面来思考,从而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这些研究从制度层面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所做出的解释却不够系统和全面。基于此,何德旭与饶明(2007)试图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框架解析我国金融抑制的深层原因,他们认为产生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造成了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从而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配置足够的金融(信贷)资源。

综合各家观点,中国的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既有供给的问题也有需求的问题,但是到底先从需求角度入手还是先从供给入手这个问题很难得到完全的解释。对于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成因仍存在争议。并且我国学者大多数研究都只不过从理论上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较少利用模型来进行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有效性不强。

三、解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解决“金融抑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都主张实行“金融深化”,减少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推动金融交易的增加,强调货币深化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是金融发展的必要步骤,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实现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

因此,鑒于农村金融市场出现的金融抑制问题,国内多数文献认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金融深化(郭卫2002,那洪生,周庆海,2004,涂高文2005,黄卫红,2006);王安明(2005)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金融深化的理论和制度。

在此基础上,王国华与李克强(2006)进一步指出,农村金融深化的根本还在于制度创新,所以,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基本思路。于是,任伟(2006)、李春梅(2007)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指出政府应该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大局出发,从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制定全面、系统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分阶段的实施规划。

另外,殷本杰(2006)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论证了金融约束可以有效的修正金融抑制的许多缺陷。但何大安,丁芳伟(2006)从农村金融体制的内生性因素入手结合国内实际,认为当前的农村金融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金融抑制,而是更多的反映为由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的动态转变。他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转变过程中诸如利率、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内生性因素对产生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影响的问题。

从刺激金融供给的角度,曾芳芳(2006)指出农村金融重组和深化是解决供给型金融抑制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来看,农村金融供给可以归纳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陈霞(2007)认为,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放宽合作金融的准入门槛、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合作金融组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放开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管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风险监管,是解除农村金融抑制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刘祚祥(2007)则从刺激金融需求的角度,提出解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以推进我国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他们的研究都只是从供需的单方面展开的,在此研究基础上,王彬(2008)进一步指出,应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位与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以期通过制度创新以及加快相应的政府改革,改善农村金融供需双方关系,从而进一步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赵志芳(2007)运用交易费用等原理,分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具有的天然的比较优势,因此基于重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思想,赵志芳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几点看法。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提出了要通过政府之力来解除农村的金融抑制现象,这就在逻辑上产生了一个悖论,政策性金融天生隐含着金融抑制的结果,而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又可用来推进农村金融抑制的解决,在实践中也产生出完全相反的效果,一些国家通过政策性金融有效解决了农村的金融抑制,一些国家却因为政策性金融加重了农村的金融抑制。政策性金融显然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引发金融抑制,也可用来缓解金融抑制(谢文,2006)。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我国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实际背景和侧重点不同,研究结论并不具有普适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探寻切合我国各地区的行之有效的体制改革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美)罗纳德·麦金农.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3]郭卫.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2002.

[4]何大安,丁芳伟.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6,(6).

[5]何德旭,饶明.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6]黄卫红.中国农村融资问题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6,(5).

[7]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2) .

[8]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9]陈霞.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

[10]马晓河,蓝海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中国金融,2003(11).

[11]那洪生,周庆海.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J].理论纵横,2004,(1).

[12]涂高文.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

[13]王彬.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基于供需视角下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7).

[14]王国华,李克强.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

[15]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

[16]谢文.农村金融抑制与农发行发展路径选择[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6).

[17]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

[18]殷本杰.金融约束: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度安排[J].中国农村经济.2006,(6).

[19]张杰,谢晓雪,张淑敏.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金融需求与制度供给[J].西安金融,2006,(3).

4.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 篇四

【摘要】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基本权利难以保障、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户籍制度矛盾和家庭教育缺位造成的。从教育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家庭的协调合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的课程;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人共同方式。【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在自己进城就业的同时,他们的大多数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问题。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委托亲戚代养或寄养形成了农民工父母和子女长期处于两地分离的局面。从此,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1]大量的农民工父母“别家离子”,常年漂泊在外,无非是为了家里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事与愿违,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在外,孩子因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受教育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才得到各方关注,专门针对其教育问题解决的政策法规也相继颁布。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适应了当前乡城人口迁移的态势。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和他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数量多,涉及面广。

1)农村中小学父母外出打工者众多。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

童(指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1.1.1.2 2)低年级学生家长比高年级学生家长打工人数多。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家长外出打工的要高出10到30个百分点,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多10到20个百分点。[3]

3)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 徽、湖南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在重庆、江西、安徽 等省市,留守儿童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20%左右,此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海南、江苏、浙江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4]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持久存在。

1)

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乡城人口转移的经典理论是“一步转移理论”,即农村人口在乡城迁移时切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永久性迁移。但我国的乡城人口转移走的是一条独特的“中国路径”:即农民在进行地域迁移和职业转换后,并没有一步成为城市市民,只是城市的农民工,从城市农民工到城市市民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城乡二元分割体系决定了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就业非正规化,居住边缘化,生活“孤岛化”,社会名声污名化,发展机会弱化和社会认同内卷化。[5]贸然采取家庭化流动的 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监护和教育问题,对于农民工来说,不仅他们自身要承受城市失业、工伤事故、疾病等经济风险,其子女也要承担相当大的教育失败风险。处于动态留守即从流动到留守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一般较差,成绩和情绪波动都较大。同时,农民工在城市永久性定居的愿望并不强烈,“据估计,1990年以来,每年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000万至1500万(即约20%)选择长久居住在城市或举家迁入城市而成为定居性迁移者,大多数进城农民工往往选择不在城市定居而呈候鸟式流动,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抽样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论。”[6]

2)

随着“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行,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流动儿童“回流”的现象,这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阵容。

(二)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的外出务工,孩子往往就 成了家中的“孤儿”。如果是由祖辈隔代教育往往意味着过 多

的溺爱,这样容易形成孤僻、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征,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生活还是对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极其 不利的影响; 如果是托付亲戚监护,由于中国农村的特殊情况,亲戚们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由于长期缺乏管束,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成了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或被害人。智力教育下滑。根据《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表 明:从总体上看,留守儿童现在成绩和父母外出打工以前相比呈现了下滑的趋势,在班上排名上等和中等的人数有所减少,而中等和下等的人数则增加了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后,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下降。情感教育缺失。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可是在这个时候留守儿童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 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周宗奎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有失落感,有寄人篱下的不适 感,他们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性格上变得自卑,这种心态在父母外出的女生身上有相当的代表性。[7] 教育问题相当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有效监管,较之非留守儿童,其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在人身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 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和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8]学习方面则学习习惯差,自觉性差,家校合作难。心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 性格极端化,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对父母充满怨恨,有被遗弃的感觉,品行容易朝消极的方向发展。生活上日常营养得不到保证,生病了不能及时得到照顾,卫生习惯较差。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确实普遍存在,但无较好的解决措施,需要政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解决。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缺失和相关法规不合理。

以户籍制度为主要标志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资源配置,客观形成市民与农民的发展机遇的不平等。[9]这种不平等同样体现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农民工虽然进了城,找到了

工作,但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城里人同样的受教育权利,由于他们的户口没有迁移,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仍由原住地教育部门负责。他们的子女若在城里就读要缴名目繁多的各项费用,如择校费、赞助费、借读费等。大部分农民工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只能无奈地将其子女留在老家接受教育。涉及农民工子女上学相关的全国性的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1998 年3月2日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法规虽然为保障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了支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规定存在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如:《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外流”,第10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等等,显然这些规定有明显的歧视性。

(二)经济因素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教育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义务教育在农村基本成了农民自己的义务。

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统筹农民直接承担义务教育费用,改革前总数100亿元左右,改革后,实际这部分资金合到了农业税中,表面上是政府预算,实际上仍来自农民,因为乡镇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来自 农民交纳的农业税。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是中央和省13%,县级9%,乡镇78%。2006年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这里有一个如何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的问题。多年来,广大农村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办学,农民经济力量有限,农村义务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政府投入农村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以 2002年为例: 整个2002年合计中学教育经费1670亿元,其中投入到农村去有427亿元,不足25.6%;小学经费1449亿元,其中投入到农村有 839亿元,占57.9%。农村中小学依然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大部分学校只能达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条件,学校基本上还没有精力和财力注意到“留守儿童问题”。2007年已经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向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过高的高等教育费用,加上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残酷现实,使大多数农民们望而生畏。目前,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

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1年的纯收入。1个4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使有3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1年的纯收入还供不起1个大学生。《“十 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 趋势研究报告》中显示: 在18年时间里,中国大学学费涨了约25倍。

(三)“新读书无用论”。李庆丰认为:由于他们的父母打工照样能够挣钱,出现了“新读书无用论”。这些因素使得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学前途缺乏信心,同样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长蔓延,不可避免地出 现了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地踏上社会的现象。[10]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可能是相当长时期都会村子的一个现象,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这不单单是其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教育的角度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学校、以及家庭之间的协调合作。

(一)彭金兰(2004)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变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杜绝“留守孩子”因厌学而辍学现象的发生。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创造有效的育人环境,给留守儿童以特别的呵护和关爱。建立健全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学校要向家长公布学校各科老师的联系方式,召开监护人座谈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并提醒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同时学校还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单位配合,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二)林宏(2003)对福建省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后指出,造成留守儿童厌学、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亲子分离,缺乏沟通;离异家庭增多;代养人文化素质偏低;学校周边环境的干扰。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

以下建议: 依靠政府部门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制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2 依靠学校这一主渠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 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 4 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管理机制,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要制定新的政策,允许流动人口的子女随父母在居住地接受与当地孩子平等的教育。

(三)赵洪国(2007)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经济水平虽然经过国家的努力,现已逐步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征收高额借读费等不合理条件。

把子女带在身边的外出务工人员毕竟只是打工者中的小部分,大多数农民工还是选择把子女留守家中。所以从根本上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城乡差别,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这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基础上,政府可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一方面可以由此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就近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让农民工在当地实现就业。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广大的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2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应增强针对性。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 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尽量完善寄宿制,把“留守儿童”都集中在学校住宿,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这么做既避免家中老人的溺爱又可进行更科学的生活引导。学校还可以教育和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团结帮助留守同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3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

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学校

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 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向东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差距。

我国农民的贫困,根源在于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这种结构的户籍制度安排,把大部分的福利分配给了城里人。根据世界银行对38个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研究报告称,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超过2:1的国家十分罕见。国家统计局的一位官员指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该是是5:1,甚至是6:1。中国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世界之最。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是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从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让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同时,逐步实现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政府主动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从横向来看,各部委应尽本部门的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解决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不能等问题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采取补救性措施,因应提前做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针对你农村打工人群所引起的社会问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提出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府应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教育的应对。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共同责任,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没有相关的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我国农村社会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方面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只有不到去不时间的1∕3,而其他时间大部分实在家庭和社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的教育就到了非

常迫切的地步。同时,也具有了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一是因为基层党务机关人员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中有大批人能胜任中小学生的监护、教育和生活料理等工作。二是有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经济相对比较富裕,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某种机构,来管理和监护其子女,使他们能安心在外务工。因此,在农村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有基层是个区域、学校和共青团三家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必将对留守子女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也能够有效的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我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同时,学校要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在学校教育中增设相关课程。

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和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生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我们更给予更多的关注。我们应该呼吁所有学校要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我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教师,让他们和其他任课教师一起共同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和谐的发展。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自沟通方式。

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作为监护,做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的存在于完整,这样家长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时间不能距离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联系。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其他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有更多的关心。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11]学生一般通过日记本方式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心的秘密与不满,如果父母以书信与子女交往,子女就可

以把父母作为一种倾诉的对象。同时,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的老师应保持经常性联系,向老师请教教育子女的方法方法,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

(五)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开展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据统计,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9.28亿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4.8亿人。而未来我国每年新增农业领域新增农村劳动力约700至800万人之间。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农业领域内只需要1至1.5亿劳动力。剔除现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包括的1.28亿乡镇企业劳动者,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需要向城市转移2到2.5亿人。[12]范先佐先生认为:“农民工子女的问题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都会存在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涉及到我国社会、经济的众多领域,因此需要组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调动力量,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和实验,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这既是为国家宏观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又为地方政府制定具体政策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13]

四、参考文献

[1]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6.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4]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5]李真.流动与融合[M].团结出版社,2005:42-57 [6] 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1). [7]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2005(1):72—80.

[8]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9]时伟,谢振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

[10]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影响.上海教育科研.2002(9)[11]刘纯根.关心农村留守儿童也是农村建设内容. 2006

http://. [12]苏明 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49).

[1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14]彭金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J]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5] 林 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5.存货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篇五

多俊岗

2011-9-

1根据05、06、07级同学文献综述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有必要进行如下说明: 就文献综述的写作情况看,存在的问题是所写的根本就不是文献综述,远不能达到要求。在此提醒同学:

一、需要同学仔细阅读下面学校对文献综述的要求,并弄清文章的性质

文献综述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检索、搜集、整理、综合利用学术文献资料,根据所研究课题对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分析、总结能力,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所有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后必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a.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b.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自己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c.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列入毕业设计(论文)附录;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d.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题目:一般应直接采用《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也可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点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无固定格式(学校目前已经发布了一个模板),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设计(论文)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特别说明:文献综述应该是对所参阅的论文研究成果所进行的论点的归类。而不是所看论文文献的篇数及内容的简单说明,它是指你所看的论文文献共说明了几个方面,一方面是说的是什么,另一方面说的又是什么?所以说,文献综述应该是观点的归类进行说明,然后根据别人的研究现状,确定你自己的论文的切入点,也就是为什么你的论文要写这样的题目了。

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设计(论文)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e.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论题直接相关,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完全一致;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除非第一手资料散佚,否则,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f.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文献综述原则上不采用注释,如确需注释者,应随文说明,不再另加脚注或尾注。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设计(论文)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设计(论文)保持一致。

文献综述应始于论文选题,结束于毕业设计(论文)完成之后,放置于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

文献综述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撰写,由论文评阅教师根据学校的有关标准评分;文献综述不及格的毕业论文,不得进入毕业论文答辩或其他评阅环节。

文献综述与毕业设计(论文)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永久性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质和电子文档。

二、注意排版格式(见已发发模板)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设计(论文)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设计(论文)保持一致。

三、及时与老师联系,确定自己所写合乎要求。

四、字数要求4000字以上

6.存货管理问题文献综述 篇六

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基于小学学数学学科设计

姓名:白巧变 学号:122502373 专业:现代教育技术2013、2、21

[键入文字]

教学设计中的情感问题

——基于小学数学学科设计

1、研究背景

在教学设计研究领域内,有人强调教学中认知的重要性,有人重视对学生行为的研究,而情感因素的研究则被忽视。在教育界,大多数的有识之士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都已有深刻的认识。例如,奥苏伯尔(Ausubel)的意义学习理论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内在条件是学习者具有同化学习材料的适当的认知结构(认知性)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情感性),后者也就是学生对教学材料乐于接受的程度。

布鲁姆(Bloom)在提出其学校学习的模式时,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有作为情感进入特征的情感因素存在,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阶段又有作为情感结果的情感因素存在,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情感因素伴随认知因素而出现。心理学家霍夫曼(Hoffman)也曾把情感对认知的影响归纳为五个方面,即情感发动、结束、干扰信息加工,情感导致选择性加工,情感组织记忆,情感促进充予情绪的分类和图式,情感影响决策和问题解决等。

此外,像捷克的夸美纽斯、英国的斯宾塞、美国的布鲁纳和罗杰斯、前苏联的赞可夫和苏霍姆林斯基等都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所认识,有关的思想也源远流长,但却都没找到一条公认的用于规范指导情感层面教学活动的原则。可能的主要原因是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缺乏科学而全面的论证,包括一些著名教育家的论断都是一种主观断言和个人体会,对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的操纵和调控没有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

有关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从认知的角度来考虑什么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要点等,很少考虑从情感的维度进行教学设计。

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和人的关系中的感情训练。学生的情感是教育目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情感又具有它独特的活动规律,难以捉摸,尤其不易于量化,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时由于其难度大,干脆被弃之不顾或变成了软任务。这已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不良后果——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系不完整,导致在学习和生活中适应不良。学生有很强的智力技能和钻研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也很强。

然而由于没有系统的精心设计的情感方面的教育,当他们从乏味、被动、紧张而机械的[键入文字]

课堂中走出时,心情的压抑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最佳的抒发方式却又苦无良方,除了在操场上和走廊中大闹一通外,大部分澎湃汹涌的情感只好用意志力压迫之,使之闷在心里。久而久之,便会有难以想象的后果。如:中国留美学生因嫉妒同学受导师宠爱而把枪对准导师和同学,最后也对准了自己;北大一个学生因得知共用一个电子信箱的同学得到美国一个大学的奖学金而可留学,遂以其同学名义为一拒绝之信而对薄公堂,„„种种案例表明,由于教学与课堂中的无人情味,学生在校生活缺少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日积月累,导致了不容乐观的情况。

据原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达20.23%。这些心理疾病是导致历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以至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情感封闭,无法与人沟通自己的感受,也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而我们最终可把这一原因归之于他们小学、中学的学校生活的主要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的缺乏人情味,没有情感的沟通。

而对于数学而言,社会上有这样一种偏见:语文教学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因此要求语文教师本身要带着情感去教学;而数学教学则以 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为主,所以数学教师不必强调有感情的教学,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于是便给学生留 下了这样的印象:生动的语文课,单调的数学课;喜欢语文而讨厌数学——原因是数学太枯燥。

在现实的教育中,“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偏向,也殃及数学教学,“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不少地区,数学教学常用模式是“注入式+谈话法+单项训练”。这样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把学习变成了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它所调动的和充分利用学生的大脑功能只是机械的、逻辑的、无情的相联系的那一部分,内涵丰富的数学教学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练习,名目繁多的习题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模型所替代并充斥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尽管他们疲于奔命,但数学的应用能力仍不令人满意。

如此种种,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改变了数学教学的性质,造成了数学教学的“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压抑了个性的发展,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性。我们在实践中也可以看到:真正喜欢数学的学生不足 1/4,数学尖子不愿意报考数学专业,学生学了扎实而系统的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的所谓“尖子”人才,在教研中的创造性成果并不多„„这种人才的结构缺陷表现在缺乏数学的直觉意识,幻想与想象力,审美能力等情感因素,这种严峻的现实,都需要情感教育的雨露来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完善他们的道德品行,从而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 21 世纪人才。

这种“唯理智教育”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只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认识

[键入文字]

(理性的)发展手段和工具;而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中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如记忆更多的材料,掌握更多的技能等等)。这种唯理智教育倾向造成的后果就是严重伤害了学生的灵性,造成了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残缺不全。

另外,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情感教育被排挤在一边。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校片面强调了教育目标的工具价值,具体而言,即把一切以“高考升学”准备为教育目标,而忽视了教育促进自身发展的人文价值,从而使得学生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认知兴趣与情感受到扭曲。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致力于改进策略的探索,把情感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研究现状

2.1 目前教学设计中情感因素的状况

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教育者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业和未来人生不能和谐的发展。

对情感因素在教学设计中的研究就是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以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理论与创新的突破口的观点,从而将情感教育提升到与认知教育并列的高度,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学虽然提供了相对宽松、快捷、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有着传统教学不具有的优势,但基于课堂学习的传统教育却有着浓浓的情感交流环境。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不仅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同样也扮演着环境的角色。师生之间感情的流露、语言的交流和非语言的展示,培养着处于这一环境中每个学生的道德、情感、交际等方面的素质,教师的示范,同学的榜样,更是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而在充满虚拟色彩的网络环境中,网络教育营造了一种更加“物化”、“虚拟化”的学习环境:计算机代替了教师,Email、BBS、QQ等通信手段和通信方式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面对“人化”到“物化”的转变和发展,人的态度、情绪、感情很少能在媒体中传输。即使是声情并茂的可视画面,由于一切均出自冰冷生硬的机器,也会让人产生隔世之感。所以网络在表面

[键入文字]

拉近人距离的同时却使人的心理越来越疏远,感情越来越淡漠。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网络教学环境的物化、虚拟化程度的加深,学生在网上滞留的时间越长(一个学期,或二三个学期),在情感交流方面则越消极。这种状况引起了教育家、心理学家,尤其是教育技术专家的重视,开始从人文的角度反思现代网络远程教育。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交互、反馈、互动等福祉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网络带来的虚拟和冷漠。

至于如何将有崭新的、独立教育目标意义的情感在实际教学活动、教学设计中得以运用,似乎应是更深一层的内容。况且,科技进步带来新的教学内容和新增设的课程已经使广大的教师应接不暇,现在又要在课程中,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这更耗费精力的情感,或另外增设一门情感教育课,实在是难度很大。但是,人并不可以只凭理性知识生活,那将是恐怖的。“无可挽回的分裂,正在威胁着人类,应付这许多危险的责任大部分落在教育上面了。”而教学设计作为对教育实践起直接作用的排头兵,无疑应努力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2.2从情感维度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情感因素是对重认知轻情感的教学失衡状况的矫正,不是忽视或否定教学中的认知因素。从情感维度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还表现在,情感会影响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倾向。一个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指向自己有好感的、有兴趣的事物,这就是情感对认知活动的选择性调控。这种情况同样会发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或有好感的学科或内容上,有时仅仅是因为对任课教师有好感,相对的对他所教授的课程也会感兴趣。同时,处于良好情绪状态和处于不良情绪状态的学生,在同样的学习条件下,学习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心理学上把这种情感推动人的行为的作用称为“放大内驱力”,也就是把情感和动机相联系。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一个人接受他人言行时的情绪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如何,[键入文字]

会影响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接受程度。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必须采用恰当的策略,使学生接受或赞赏自己的言行,即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提到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目标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现在已过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年代,大多数学生是凭兴趣去选择学与不学,而不是你说重要他就会去学,甚至于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学那科,这是学生的普遍心理,但数学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我们数学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正是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最好体现,所以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它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作为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教师好比是一名导演而学生是演员,如何让他演好?这个问题教师要思考。在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观察中发现: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味,致使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学生的情感受到抑制。因此让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学家曾对“人们普遍喜欢鞭炮味,而不喜欢医院里的药味”这一现象作过细致的研究,结果是:鞭炮多出现在喜庆日子里,给人们带来的是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医院则往往带给人们不愉快的体验,这充分说明不同的情感体验会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还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3 从情感维度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

策略应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加以灵活运用。一位教师在某一环境中行得通的做法,换一个环境就未必适用,同样道理,某位教师的很有效的做法,换一位教师就未必行的通。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重要的策略可以归纳总结以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策略为教师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提供富有操作性的指导思想,本身并不是具体的作法。(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上将对于由他人的期望所导致的被期望人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为

[键入文字]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这种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教育中屡见不鲜。老师将自己对学生的期望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就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上产生与教师期望相一致的变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良好学习表现给予期待和鼓励,营造充满自信、追求成功的心理氛围。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被期待的学生比不被期待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二)预期效应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预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例如,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使呈现的教学内容超出生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由超出预期的刺激引发惊奇的情绪,由惊奇的情绪转换为兴趣情绪。具体方法有将看上去平淡的教学内容出乎意料的与奇异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其中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事实;将看上去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出乎意料的与生动事例、有趣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惊奇的发现其中蕴含的趣味性;将看上去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曾思考的问题、未曾接触的领域联系起来;将看上去是教条性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等。(三)晕轮效应

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为某人是“坏”的,就被一种坏的光环所笼罩,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很多教师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这一心理效应的影响,产生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为了防止晕轮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教师应实事求是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成绩不佳的学生要以其原有的成绩为背景对其现在的成绩进行评价,稍有进步就应及时给予鼓励,同时也要肯定其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和优点。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真正被老师重视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水平。避免产生晕轮效应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信息。此外,评价尤其是表扬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如果不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则会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在敷衍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重视和关注他们。

(四)强化的效应

教育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参与讨论,老师对这名学生非常

[键入文字]

关注,想提高他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终于有一天,这名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老师看着这名学生,停了一会儿,接下来就评论这一问题的价值(讲优点),并说,如果多提这类问题,整个班级的讨论就会收获更大。这一事件之后,这名学生提问问题的次数就急剧上升了。在这里,教师的赞扬对这名学生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对其成功的体验给予及时的强化。体验成功是树立和巩固自信心的有效途径,但学习的难度要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太容易或太难都不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强化运用不恰当则会适得其反。教师应该分辨清楚,对学生的哪些行为给予强化是可行的,对学生的哪些行为不能给予强化。强化物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在运用物质的强化物时要注意强化的合理性,既要注意强化物的组织方式,比如是连续强化还是变频强化,又要注意强化物的多样性。此外,其他的一些策略还有,为了避免在单一的课堂教学程序下进行教学时产生的课堂气氛沉闷,可以运用角色转换策略、表情调控策略、气氛转换策略等。

经过查阅文献,总结了一些用于课堂控制的教学设计策略。

1、移情教学设计

概而言之,移情本质上是一种理解,是对他人的情感、经历等的理解,而理解的方法与途径是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位置上去体验,理解最终导向“感同身受”,感人之所感,并知人之所感。

移情式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体验以及个体差异等,是一种理解学生、基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其基本理念是教学设计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与协作远比过程的精密更重要。移情式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用学生的眼光来设计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用,还是教学评价的设计都要对学生世界产生移情性体验,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感受。

2、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美国帕斯特里克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通过对学生在不同气氛下认知活动的对比实验发现,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对知识感受性强,记忆深刻,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在压抑的学习气氛中,学生情绪不稳定,认知活动效率下降,机械重复和混乱反应多。数学本来是一门非常严谨而又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整天与数字打交道,很枯燥乏味,然而它又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学科。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年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键入文字]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复数的教学中,插入这样一个有有趣的取宝问题:有人得到一张藏宝图,上面写道:“在某小岛的北部有一棵松树,一棵橡树和一个绞架,从绞架走道橡树,记住所走的步数,向左拐直角,走同样的步数,打个桩,然后回到绞架再走松树,记住步数,向右拐直角,走同样的步数,又打一个桩。在两桩正中挖掘,就可以找到宝藏。此人来到小岛后,找到了松树和橡树,由于年长日久,绞架无任何痕迹”,此时问学生谁能找到宝藏?学生对取宝问题表现出极大兴趣,都想第一个找到宝藏,思维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非常活跃,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培养了学生认知的情趣。

3、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

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数学美能给人极大的精神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对数学美的追求和热切信念也会给数学的探索发现带来积极的影响。如在对称美的追求下,引进了坐标系,从而在方程与曲线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应的关系,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极大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美学修养越高,他对美的感受,理解与评价就越深刻。美与情有着不解之缘,只有当学生对数学感知的美有深刻的体验时,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种美得融合在整个的解题过程中。可见,情感教育有助于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学生通过对审美需要的满足,提高了审美的情绪,培养了审美的能力,丰富了精神生活,培养了高尚的情操,树立了美好的理想。

4、在教学中运用拟人比喻手法

教学内容具有情感色彩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见物不见人,往往缺乏人的情感。教学中可以使用拟人化口吻比喻有关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情感色彩,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更易引起兴趣。例如,在讲授“映射”概念时,可以向学生这样讲解:发给集合A中每个元素一只手电筒,让其“随意”照射集合B中的元素。被集合A中的元素a“照亮”的集合B中的元素b,称为a的象(a则称为b的原象),B中没有被照亮的元素,则被称为“闲元素”。借“照射”喻“映射”,一个“随意”,一个“闲”,诙谐生动,使“映射”概念跃然眼前,形神俱备,难点攻克。

5、利用人物软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数学教学内容中充溢着“定律”、“定理”、“原理”、“公理”、“法则”、“公式”等,这些内容本身并不蕴涵情感因素,可以通过介绍知识背景中的一些可歌可颂、可敬可佩的人物轶事,使学生对这些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使之具有情感色彩。这种方法不仅能赋予教学

[键入文字]

内容以积极的情感色彩,以利于增进学习情趣,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还能更好地体现寓育于教的精神。.6、利用数学美感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数学教学内容虽缺少情感因素,但并非完全没有情感因素。数学中的美无处不在,简捷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无不体现了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看法是不正确的。就像人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燥乏味一样”(华罗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充分展示数学教学内容中隐涵的美的因素,引发学生相应的美感体验,从而使教学内容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

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环境都会影响教学策略的选择,所以,我们很难发现完全一模一样的教学实践过程。每名教师都应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处环境,发展和创造出带有鲜明个性的情感教学策略。

3、个人观点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在情感教学设计中,我有如下几方面的想法:

1、转变教师角色。

铺垫积极情感的培养,转变教师角色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学生 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以情感化学生,引发积极情感,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构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巧妙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 环节,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优美的语音、铿锵的语调都会让学生产生对语言美的遐想和追求;教师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设计也会打动、感染学生,让他们拥有美的享受。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都会把鼓励、期盼、肯定与赞扬传递给学生,这些无声的语言就会感染和激励学生,给他们信心、力量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学生对老师的钦佩与敬爱会转移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迷恋,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机。

3、注重教学方式,渗透积极情感的培养,授课时通过话语、目光、手势等给与他们关心和期待,多提供发言的机会,有点进步就抓住机会赞扬、鼓励。课下要多接触他们,多给学生接触机会本身就是鼓励。在作业本和素

[键入文字]

质评价手册上,多一些鼓励性评语等等。这样,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快乐以及自尊心的满足,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参与、合作是新课程核心理念之一。

“情境教学”“活动课教学”和“任务型教学”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特意设计相关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神。内容上多给他们创造合作的空间,形式上要讲求变化,比如可以把不同层次、不同性格 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优势互补、互相带动。这样,学生间有了分工、合作、交流,就 能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师生要建立融洽、民主的互动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4、暗示教育

日常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过多地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未雨筹谬容易,实际运作难。鲜活的、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的教材内容,有利于我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但我们在情感态度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过程中要密切充分考虑到 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注重挖掘教材,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着力培养他们综合情感态度运用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Gary R.Morrison, Steven M.Ross, Jerrold E.Kemp.设计有效教学[M].严玉萍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17.[2] 卢乐山, 林崇德, 王德胜.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心理发展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 1995.288.[3]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45.[4] 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中华书局, 1992.640.[5] AS 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李北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556.[6] What Kind of Research Model is Empathic Design? [EB/OL].http:///what_it_is.cfm,2008-09-01.[7]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8]F·戴维著,李彦译.课堂管理技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9]杨眉.与焦虑同行[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彭惠群等.简论网络环境对学习者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信息化,2004,(3)[11]彼得罗夫斯基.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2]华罗庚等.数学家谈怎样学数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13]林仁土,陈长恩.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移入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数学教

7.农民工问题文献综述 篇七

1“农民工”的界定

1984年,中国社科院教授张雨林首次提出了“农民工”一词。此后,“农民工”一词被大量地引用。当前,对于“农民工”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流动人口”论。这一观点从广义的角度出发,将农民工看作是出生于农村家庭的劳动者转移到非农领域或城镇工作,并在处于一种流动的不稳定的生活状态。从这一观点来看,农民工群体并不是我国社会所独有的,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都会出现。

另一种则将“农民工”视为中国特有的有“农业户口”而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劳动者。这是从相对狭义的角度来定义。我国政府对“农民工”的定义就属于这一种观点。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在《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序言中指出:“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员”。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者也统一这一观点。陆学艺指出,“农民工者,农民工人也。他们是农业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承包有集体的耕地,但他们主要在乡镇企业与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包括“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与“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这两种模式。

目前尽管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概念还没有完全统一的界定,但是众多学者的观点有以下三大共同之处:首先,农民工一般出生于农村家庭,且拥有的是农业户口;其次,他们在城市中大多从事非农经济活动;再者,他们所具体从事的非农经济活动并不只限于工业产业,还有包括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2 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历史发展

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历史发展,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视野。

第一种视野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的现代化进程来的角度来认识“农民工”问题的发展。

韩俊将“农民工”现象区分为五大不同的阶段:(1)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可以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自由流动;(2)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的流动受到限制;(3)80年代,农民工开始“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转移;(4)90年代,逐步接受和鼓励农民工“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5)2000年以后,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农民工的流动。为五个H

胡鞍钢则将“农民工”现象形容为“红灯一黄灯一绿灯”的三段论。“红灯阶段”为1958—1984年,反对农民进城;“黄灯阶段”为1984—2000年,允许农民进城,但是需要自带口粮;2000年以后,开始变为“绿灯阶段”,政府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进城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种视野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角度来认识的。蔡昉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先是在农业内部,从种植业向林牧渔业转移,然后又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在1996年之前,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贡献很大,而在1996年以后,私营企业则成为促进农村非农就业的重要力量。郭春丽认为,1978—1984年,城乡二元矛盾开始缓和,但农民工依然是“离土不离乡”;1985—1992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劳动力就业向市场化发展;1993—2002年,探索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2002年以后,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尽力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努力实现就业公平的发展时期。

总的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农民工问题,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严格限制流动,到20世纪80年代农民工向乡镇企业的流动,再到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全国性的流动初步发展,最后是21世纪以来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民工自由流动。60多年来,农民工流动的环境不断开放和自由,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3 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国内对农民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也比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开始,随着大规模“民工潮”的出现,农民工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既有的文献和以往研究者对农民工的研究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口学、法学等多学科参与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两大视角:

3.1 从农民工流出地的角度

从农民工流出地的角度出发,就农民工的外出流动原因、外出流动形式、回流后对家乡、家庭及个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3.1.1 农民工外出的原因分析

生存理性论。从“生存理性”的角度出发,黄平认为我国农民工外出,是“生存压力”和“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蔡昉同样也同意这一观点,他指出在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于是农民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这一行为符合经济理性的原则。

推力与拉力论。从著名的“推拉理论”出发,谭崇台和刘怀廉等学者认为,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的边际生产效益递减,从而产生了所谓的“推力”;而城市的高速发展和高收入则形成了一种“拉力”。这两种力量的合体产生了农民工进城的现象,其中农村的推力作用更大。

普遍贫困论。孙立平认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其实更多是由于农村的务农收入匮乏,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因而转向城市寻求更多的劳动收入。

上述的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农村劳动力过剩以及农村经济贫困等现象也都确实存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民工外出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经济情况,其外出的原因也更加多样化,更为多变,不能单纯地用某一种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

3.1.2 农民工流动的形式

赵树凯、汝信和陆学艺三位学者将农民工的外出流动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有组织的流动。即通过某个正式组织的介绍和安排来外出务工,这里的正式组织如职业介绍所、劳动服务部门等;一类是自组织的流动。即农民工通过其亲缘、地缘基础上的各种社会关系资源来获得外出务工的信息,从而获得相应的务工岗位;还有一类则是无组织的流动。即没有利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资源,农民工本人独自闯荡的形式。

3.1.3 农民工的回流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乡镇企业陷入发展困境,部分农民工开始回流。很多学者研究了农民工回流对当地经济增长、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回乡创业所形成的乘数效应。许多学者认为“民工潮”的背后将会引发回乡的“创业潮”,回乡的农民工将会带回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推动流出地的经济发展。

周大鸣通过实地研究,指出农民工返乡会对当地现有的政治结构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影响,许多回乡的农民成为乡村的精英,参与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竞选之中,打破原有的精英体系;另一种则是间接影响,农民工通过新的观念和想法,努力用他们对城市社会的理解来影响农村的政治结构,促进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变革。

但是,白南生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因外地就业困难而被动返乡的占返乡农民工的大多数,以回乡投资为目的的仅占返乡农民工的2.5%。由此可见,返乡创业只是个别现象,更多的农民工返乡还是一种被迫行为。李路路和李培林也认为,农民工在主观上更倾向于作为“永久留居者”而不是“暂住者”,他们大多不愿意放弃城市生活。如果农民工回流更多的是一种被迫行为而非主动选择的话,那么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来看,农村的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意义远远大于回流。

3.2 从农民工流入地的角度

从农民工流入地的角度出发,众多学者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社会地位、分层以及农民工的犯罪和市民化等进行了研究。

3.2.1 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

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往往从事劳动条件比较恶劣的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差,工作报酬,福利待遇也差,劳动权益经常会受到侵害。如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同工不同酬、劳动保护条件差等等。面对这一问题,邓可祝、范圣兵认为政府、企业和农民工这三大主体都有责任。首先,是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其次,是企业主过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自身责任。再者,农民工自身素质较低,维权意识薄弱也是原因之一。

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郑功成认为应当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社会救援制度以及针对有稳定职业和无稳定职业农民工的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他强调政府应该在实施此类政策之前对农民工进行适当分类。

于定勇则主张制定一部包含农民工权益保护在内的《农民权益保护法》,在其中用专门的章节规定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但并不主张专门制定一部《民工权益保障法》。同时,他认为应该修改和完善《劳动法》,重视和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3.2.2 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目前学术界大多用“边缘化”理论来阐述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居住环境、物质条件、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处于边缘地位。在这一群体之中,女性农民工面临更大的危机和困难,因而可以称为“双重弱势群体”。潘毅从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父权主义的深层社会背景上,讨论了在中国“打工妹”这一身份对年轻女性和社会的改变与影响。她指出国家机器、市场机制与男权社会的三重压迫使打工妹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

此外,也有学者将农民工称为“双重边缘人”。唐斌认为,部分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工不仅是城市边缘人,对于农村而言,他们的情感也在减退,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因而也成为了农村的边缘人。

3.2.3 农民工的分层

学者们通过调查研究,都指出当前的农民工群体已经走向分化。郑功成等人认为至少可以将农民工群体分为三大类型:一类是已经城市化的农民工,虽然他们在户籍上仍然是农村,但他们已经在城市中有稳定的家庭、住所和工作,他们的归属只能是城市;一类是只在农闲的时候出去务工的农民,他们的归属是农村;另一类则是仍处于流动中的农民工。这是农民工中最大的群体,他们当中也有绝大部分以“留在城市”为目标。

此外,农民工群体也出现了代际差异。2001年王春光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将其定义为90年代初次外出打工且年龄在25岁一下的农村流动人口。相比第一代农民工,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且大多没有务农的经历。通过和城市的接触,他们会和当地人建立经常性的交往关系,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与认同逐渐减弱。

4 现有研究的不足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已经逐渐走向深入。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成果。然而,目前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研究者的调查对象来看,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者往往从某一个城市或地区选取调查对象,又或者对某个农民工聚居的社区进行调研,如刘林平的“平江村”研究、项飚的“浙江村”研究等。这样的研究尽管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不能注重比较调查对象之间的差异,且在调查指标和方法上也各有不同的话,无疑会令人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普遍性和信度产生质疑。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费孝通的“类型比较法”。即在农民工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农民工的多方面比较研究,从个别逐渐接近整体,从特殊趋向一般。

其次,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目前多数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当前对农民工的研究更多地只是描述和解释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现状,而对其内在的规律和理论解释把握不足。对农民工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缺乏前瞻性和规律性的研究。同时,针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尽管很多,但大多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的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可用于实际工作的并不多。

再者,从研究的思维方式来看,过分偏好城市和乡村的同质性,思维方式比较僵化。例如在谈及农民工的素质时,一般都认为农民工素质比城市居民低,尽管也有个别学者对农民工和流入地的青年人的素质进行比较,但也不够深入。再比如,学者一般都认为城市是富有、文明和先进的,而农村则是贫穷、保守和落后的。这种固化的思维会使得学者不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影响问题研究的科学性。

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们在制度的设计、政策的趋向和国际比较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好的观点和建议,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没有涉及中国所遇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缺乏解释力。此外,由于中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差异,以及我国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状况,使得某些研究的理论前提已经发生了变化,因而研究的结论也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因而,国外学者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并不能解释众多具体的问题,国内的学者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适当的修正,方能用来解释和解决我国农民工的相关问题。

5 未来的研究取向

通过对农民工问题的梳理与回顾,可以基本了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对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探讨。

5.1 对农民工系统深入的分类比较研究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农民工最初是作为一个同质性群体来进行研究的,但随着经济地位的相对差别和代际的推移,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从经济地位上看,农民工已经分化为雇佣劳动力的业主、自我雇佣的个体劳动者和被雇佣的劳动者。从代际的分化来看,则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和老一代农民工的差别。因而,农民工的内部分化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尽管目前已有研究注意到这一问题,但大多只是简单描述不同农民工的特征,缺乏更为宏观的动态视野。未来的研究应当更加注重不同行业、不同代际农民工所面临的不同的行业背景和社会背景,并能够通过比较分析出不同农民工在城市化进度和前景上的差异。

5.2 农民工生存发展状况的评估问题

目前对农民工的统计及其生存发展状况的评估缺乏统一的指标和体系,这不利于调查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因而应该通过讨论和研究,综合考虑建立农民工各项指标评估体系的因素,并合理考量各项因素的权重,从而促进对农民工生活、发展状况的准确定位。通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农民工进行评估,方能了解相关政策实际的实施效果与不足。

5.3 对农民工城市化过程内在机制的探讨

尽管现有的文献中不乏对农民工城市化的研究,但大多只是强调制度安排、市民的态度、农民工的资本与意愿等因素对农民工城市化的影响,但缺少进一步的深入思考。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关系?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的?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是如何在某种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城市化的?这些都是亟待我们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农民工队伍日益庞大,农民工群体的构成也愈发多元化,农民工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不仅党中央和各级政对农民工群体充分重视和关注,学者们也积极从不同的视角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学界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能够明晰当前的主要研究重点与方向,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促进农民工问题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8.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程度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11-02

在学术界,盈余管理是一个有30年历史的研究话题。在这30年间,已有很多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如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和动机、估计盈余管理的模型,盈余管理的影响等。关于盈余管理的诸多方面,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这些观点和看法都不尽相同。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有着重大的影响,既包括有利的影响也包括不利的影响,为了发挥它的有利影响及控制它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对盈余管理进行监管和限制,而进行监管的首要前提就是对盈余管理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Healy and 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这一定义主要是强调盈余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变盈余来误导利益相关者和影响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而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指投资者,以盈余为基础的合约主要包括债务条约和薪酬条约,这说明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债权人保护密切相关的问题。

Scott(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从Scott的定义可知,他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不违背会计准则的范围内进行的,是一种合法的行为,盈余管理对各个主体产生的影响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表现。

宁亚平(2004)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是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该定义认为盈余管理是盈余操纵中不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且不会损害公司实际价值的一种行为。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可以看出,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合法性而言,有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有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非法的误导投资者的欺诈性行为,还有一些学者对两种观点兼而有之。但就其手段而言,大部分的学者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认为是通过会计手段或者实际行动来管理盈余,使盈余达到管理层所期望的水平。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评价报告盈余质量的方法既包括检查盈余被管理的程度,还包括观察管理盈余的目的,如误导投资者有关于企业的潜在的经济业绩或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同后果。不管是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还是进行实际的交易,盈余管理的动机总是多种多样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类:1、利润平滑;2、减少税收收入;3、契约目的;4、减少政治成本。

薪酬契约是公司的所有者为激励和监督管理者的工作,就管理者的薪酬与管理者签订的合同。该合同一般是建立在报告盈余的基础之上,这就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动力。王倩(2009)以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高管是否出于薪酬动机采取盈余管理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的确存在为了薪酬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债务契约是公司就所借的债务与债权人签订的合同,合同中一般包括借款的限制条件或违反借款合同的惩罚性措施。Sweeny(1994)讨论了债务契约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在在违约前的数年中平均来说更加偏好选择可以增加收入的会计政策。

持续性是衡量利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波动性大的利润容易传递一种利润不能持续的信息,给投资者带来风险感,进而减少投资者的投资欲望。Defond and Park(1997)发现管理者会把利润从好的一年转到坏的一年;例,如果当期利润是好的而预期的利润是坏的,管理者会把一些利润从好的年份转到坏的年份。

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动机之一是税收因素。当应税收益与报告盈余挂钩,并且受报告盈余的影响时,就会为公司递延收益以减少税收现值提供激励。Coppensa and peek(2005)检查了欧洲的八个私人企业,研究发现当这些公司没有收到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时,会避免报道少额的亏损;但是在那些有税收管制的国家,公司会避免报道少额的亏损。

会计信息被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广泛用来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这使得管理当局产生通过操纵盈余来影响公司股票短期价格表现的动机。Burgstahler and Eames(1998)利用财务分析师关于股票交易的建议来预期盈余管理的方向,主张并发现得到“买”的建议的公司更可能通过管理盈余来达到分析师的盈余预期,而得到“卖”的建议的公司更可能报告负的非预期应计项目。

很多的行业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但是一些行业的监管是直接与会计数据挂钩的。银行业的规范要求银行必须满足借助会计数字表达的一定资本充足率。这些行业监管激发了管理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来应对监管的动机。Collins,Shackelford and Walhen(1995)发现,近一半的样本银行为对付监管而运用5种及5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三、盈余管理的程度

对盈余管理定义和动机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公司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以及在哪些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了盈余管理,但是却无法衡量有多少公司(频率)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了盈余管理。最先采用模型对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衡量的是Healy。Healy将总的应计利润拆分为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和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并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继Healy后,有不少学者如,DeAngelo、Jones等都建立模型来估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尤其是Jones的模型更被广泛运用,不过这些模型的基本思路都是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做为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标准。

Jones(1991)以1980至1985年间申请进口减免税的行业中的23家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导致收益减少的非预期应计项目的频率比较高,有线电视行业为样本公司的70%,申请进口减免税为样本公司的90%。如果导致收益减少的非预期应计项目的期望频率是50%,那么有20%的有线电视公司和40%的申请进口减免税的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模型往往只能估计影响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而无法估计通过安排真实交易所进行的盈余管理,这可能会导致估计的盈余管理程度不够准确。为克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模型的局限性,Burgstahler and Dichev在1997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型:盈余分布法。盈余分布法所估计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了影响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还包括不影响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杜滨、李若山和俞乔(2003)运用盈余分布法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确存在为配股而进行的盈余管理,从不同年度的比较来看,盈余管理频率最高的是1997和1998年,分别达到66%和67%,其他年份也都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

大量有关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文献都得出了有力的证据,证明有许多公司出于各种动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对盈余管理程度的研究,能够揭示出投资者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损害,为监管部门是否需要及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监管提供了依据,也为准则制定机构是否有必要对会计准则进行修改指明了方向。

结束语:近30年来,很多中外的学者对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影响、衡量方法等,这只能帮助我们识别公司是否发生了盈余管理,以及在哪些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了盈余管理;却不能帮助我们了解有多少公司进行了多大程度的盈余管理。对盈余管理的频率和程度的研究,能够为监管部门是否需要加强监管及加强多大程度的监管提供了一个参考;对各项具体准则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各项具体准则的优劣及是否需要对准则进行修改。因此,我认为将来的研究重点既包括对盈余管理频率和程度的研究,也包括对盈余管理与各项具体准则之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00,(9):37-42.

[2]杜滨,李若山,俞乔.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研究[J].中国金融学.2003(6).

上一篇:正式贸易战讲稿下一篇:贵州省安顺市2017年中考思想品德真题试题(含解析)